第一篇: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毕业论文】(定稿)
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文)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英文)
学 院 专 业 行政班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
成日
期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1.1 国内研究动态.....................................................2 1.1.2 国外研究动态.....................................................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3 1.2.1 研究目的.........................................................3 1.2.2 研究意义.........................................................3 2 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4 2.1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4 2.2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4 3 手机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5 3.1 手机对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5 3.2 手机对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6 4 对高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结果分析...............................................7 4.1每周上网时间情况.......................................................7 4.2在网络上与人交流的时间情况.............................................7 4.3使用何种交流工具情况...................................................7 4.4利用网络与现实中亲友的交流频率情况.....................................7 4.5在网上联系的陌生人占所有网络联系人的比例情况...........................8 4.6对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情况...............................................8 4.7认为网络上认识的朋友是否值得信任情况...................................8 4.8在遇到烦恼时倾诉的首选对象情况.........................................8 4.9对于网恋的看法情况.....................................................9 4.10对在网上可以无所顾忌做事情的态度情况..................................9 4.11经常上网对身边同学、朋友关系的影响情况................................9 4.12上网对个人的影响情况..................................................9 5 造成现状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10 5.1 造成大学生目前对网络依赖过度的原因分析................................10 5.2 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对策..............................................11 5.2.1大学生自身方面..................................................11 5.2.2政府方面........................................................11 5.2.3学校方面........................................................11 6 总结.......................................................................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I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进入现代生活后,对于人们人际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介绍手机在我们现在的社交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利于人们的扩宽交往的范围,使交流更容易,但是这弱化了我们深沉次交流,放弃了面对面感情流露的交流,基于这种情况,分析相关利弊影响,最后基于人际交往的本性需求探讨出现这种倾向于通过手机网络交流的原因。
关键词:手机 社交网络 人际交往
人与人的关系
Abstract:After the paper discusses smart phones and social networking into the modern life, for people interpersonal had a huge impact.Introduce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mobile phones now play in social life, in favor of widening the scope of people's interaction, make it easier to communicate, but it weakens the deep times we communicate face to face emotional outpouring abandoned exchanges, based on this case, the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related to the impact on the nature of the final demand for interpersonal reasons for this tend to communicate via the mobile phone network to explore appear.Key words:Phone;Social Networks;Interpersonal;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全球有63亿人,其中有30亿的人会收到手机讯号。在中国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为2.57亿,QQ空间有超过4.5亿的活跃网友,新浪的微博活跃用户达1.29个亿,腾讯QQ有高达2.9亿的在线活跃用户,覆盖到90%以上的中国网民。而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公司的每月活跃用户总数其实已经超过了22亿人。其中,Facebook的每月活跃用户数为13亿人,WhatsApp的每月活跃用户数 为5亿人,Instagram的每月活跃用户数为2亿人,Messenger的每月活跃用户数为2亿人,这些都是Facebook的重要业务,所有业务的用户数加在一起就是22亿人。大约有10亿人在手机上使用Facebook。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由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的普及和流行。
同时人们出门会带上手机,吃饭的时候看着手机,人们睡觉之前翻看一下手机,第二天醒来第一件事也会查看手机。而我们一般打开电脑或者滑开手机屏幕的时候,我们就会先登录QQ,或者上微博上微信。我们体验着网络聊天室和在线虚拟社区,我们享受着科技带给我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们的便利性,多选择性,我们正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自己。
1.1.1 国内研究动态
由于网络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快速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情,网络整体发展 水平处于劣势,主要是侧重理论研究和翻译国外著作。因而,关于网络的相关研究 尚处于初步的积极探索阶段,总体上呈现出零散的研究成果多,而系统的研究少的 特点。
1、网络人际交往研究
(1)特征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如虞晓骏和王晓霞在关于“虚拟社会和人际交往的调适”的研究中,提出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多维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性等特征。(2)网络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主要成果是指出网络带来了道德失范,道德意识上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泛滥,传统道德规范受到挑战和冲击,出现了道德情感上的冷漠和人际关系的疏远。
(3)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及其利弊研究。有研究者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网络人际交往给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
2、网络成瘾研究
以“网络成瘾”为题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检索1994.2005年的所有文献,共找到关于青少年相关文章58篇,而关于大学生方面的较少。这些文章主要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诸多方面论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含义、诊断、原因、后果以及预防与治疗的措施、对策等等。
3、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研究
从国内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研究来看,国内研究网络伦理道德的专家主要是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因此对于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研究相对比较集中和深入。国内的许多高校分别出台了各自的校园网网络规范、公约和处罚条例,许多高校也在研究开设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或者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公德教育,在全校学生必修的“思想品德课”中增设网络道德、网络法规专题,从整体上看国内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1.1.2 国外研究动态
l、对社会交往理论的研究
(1)社会互动。人类的社会交往和互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互动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最早使用这一词的要追溯到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他1908年问世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了社会互动一词。他认为社会是通过人们的互动而产生的,各种人际互动形式是构成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材料,是社会学研究的独特课题。他因此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的理论观点对后来美国的互动论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后,在美国形成了以乔治·米德为主要代表的符号互动论,该理论特别注意符号沟通问题。认为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分出来的主要指标,符号是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意识的一种意愿标志。其整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符号构成意义;意义形成判断;判断引导行为。
(2)社会交往。库利指出,我们每个社会交往的参加者都会试图“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模仿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别人的方式去观察自己,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印象控制”或“印象整饰”。戈夫曼则就是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整饰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该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通过刻划自己的言行、通过各种礼仪来获得认可、获取与另一方的继续交往,这都是对该理论的实践运用。此外他的理论对交往礼仪做了细致分析,对互动秩序和形式也做了深入的研究,对研究现实人际交往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网络与社会交往 网络最早诞生在美国。因此,最早对网络给予关注的也大多来自美国。1969年网络的前身“阿帕网”(ARPA net)诞生于美国之后,有研究者开始陆续关注这一新科技对人的心理产生的种种影响,但是直N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心理学家才正式提出“网络心理学”(cyber psychology or intemet psychology)这一全新的概念,网络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冲击侧重于从心理学层面来研究,而且没有具体地研究网络给人际交往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对于网络使用行为的研究,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后就大规模的开始了,已出版的关于网络方面的专著有Wallace的((The psychology ofintemet))、Turlde的{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the Intemet$等多部专著。关于网络及网络使用行为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之关系的研究,国外有两个专门的杂志:一是1985年创刊的《计算机在人类行为中》(Computers in HumanBehavior);二是1998年创刊的《赛博心理与行为》(Cyberpsychology&Behavior)。同时,在American Psychologi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Computers and Edu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Communication Research、HumanCommunication Research等杂志上也刊登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外学者重点分析并指出网络社会的特点、网络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但网络毕竟是一种新事物,关于网络对人类生活具体方面影响的研究还较少,网络对人类交往影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20世纪末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的网络化程度空前提高,许多人称之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以网络为核心的社会大背景下,人的创造性活动与信息网络的影响双向互动,进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及交往产生巨大影响。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网络的出现,更是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对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网络出现后,关于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希望借助实证调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就如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保障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认识网络在大学生交往中的作用,把握网络给大学生交往带来的便利条件和问题因素,明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导向策略,有助于为教育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从实践层面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正确利用网络进行交往的导向策略,有助于在实践上指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处理好网络与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界定,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类需要结构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特殊的一群,人际交往对他们而言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得到充分发育,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确立,知识结构基本形成,社会化过程初步实现的关键阶段。人际交往构成了大学生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过程。
2.1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1.共享丰富的信息,提高人际认知能力
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中介媒体,具有无限开放性和信息海量化等特点,而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共享所有的信息资源,更可以扩大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扩大他们认识的范围和信息量。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不仅能够方便迅捷地了解全球各地的资讯,还能够与网络中多种多样的角色进行紧密的交流和互动。这些可能是完全虚拟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现实生活反映,可以有力地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促进人际交往实践。
2.网络交往能够使大学生消除直面交往的障碍
网络交往以忽视社会地位、外貌特征为特点,只能依靠文字、表情符号、声音等来传播自己,依靠想象来还原对方的思想感情,表现为人际内心的精神交往。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非直接的表达和理解允许人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且一旦出现文化冲突可以利用文字、表情符号等多媒体形式来适时解释化解,从而避免直面交往产生的交流障碍。
3.拓宽沟通网络,促进社会化多元发展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中介,它的间接、自由和平等,让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可以掩盖自身的缺陷,可以轻松面对交往中出现的尴尬,实现意识与形式上的自由与平等。现实与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交接,让大学生充分地实现并体会更多样的人际关系,获取更多社会适应的有力资源,从而及早完成社会化。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伴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沟通形式,网络还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空间。为发扬自己的优势,尽情地展示自我,并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
2.2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如今网络已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出现的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也正日益凸显。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1.网络交往淡化现实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沉迷于网络或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中,必定会减少在校大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其结果必然将是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网上交际的双方所直接面对的是冷硬的键盘屏幕,彼此间处于相互隐匿平等而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相对位置上,不存在社会、经济地位等现实性因素的界限,这也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明确的纵向人际互动,这也进一步淡化了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2.网络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大学生对网络交往青睐有加,但频繁的网络交往容易使大学生漠视、疏远现实生活中融洽的人际交往,引发心理孤独与压抑,有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由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人们无法判断交往对象信息的真实性,这使人们以怀疑心态看待网络中的事物,进而影响到现实的人际交往态度,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对象的真诚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信任危机,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最终降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沟通能力。3.削弱现实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
网络的弱监控性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免除了承担责任的重负,人的本我得到肆意张扬。利用网络损害他人名誉和人格、传播虚假信息、在网上进行情感欺骗、在网上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行为屡有发生,阴暗心理在网络中得到随意释放。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与被传播使处于心智成长期;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难主动识别和抵制,他们容易把它当作现实加以接收,从而导致现实人际道德的失范。种种行为转嫁于现实生活就会造成大学生对于“诚信”“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降低。同时,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则是强烈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这也是对“崇德化,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手机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智能手机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微博或微信中满天飞的各种新闻、消息、文章、图片、视频等创造更多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即信息爆炸。我们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无用的信息、玩游戏、自得其乐,而不愿意外出与他人交往。借用智能手机,人们与家人、朋友以及外界社会的交流再也不需要现实的空间和整块的时间,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时完成。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甚至面对面交往的功能也逐渐退化了。
3.1 手机对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有利于拓宽人们交往范围。在传统的交往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局限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而网络的有效连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达到一种“人——机——人”的状态,网络交往打破了身份、地位、财产等社会等级的限制,突破了国界和地域的局限,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广阔、更便利的交往方式,这种超时空的传播拓展了现实人际交往范围。
有助于人与人消除交往中的隔阂。这里所说的“隔阂”,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文化的差异、自小生活环境的影响、风俗习惯的不同造成的交往不适以及价值观念相左等等。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较大程度依靠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和衣着装扮来表情达意。由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能使人们对事物的反应尽收眼底,传播者之间如果存在文化上的隔阂,其最初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反应必然影响交流的结果。而在网络交往中,人们不能看到对方的表情,只能依靠文字、表情符号、声音等来传播自己,依靠想象来还原对方的思想感情。这种交往方式有一定的滞后性, 非直接的表达和理解允许人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且一旦出现文化冲突可以利用文字、表情符号等多媒体形式来适时解释化解,从而避免文化冲突导致的交流障碍。
人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中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扮演多重角色比那些仅有少量限定角色的个体会获得较多的益处,角色的丰富性能增进交往人的生理健康和对生活的满意度。而网络创造的虚拟环境可以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从而理解角色的行为规范,体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了解角色的冲突,进而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尺度。
按照社会关系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所谓强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密切的、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的人际关系,例如家人、好朋友等。强 关系给人带来的是信任、关怀和爱等情感体验,但由于强关系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所处的环境、从事的工作、认识的人、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对个人利益的帮助是有限的。这时智能手机及社交网络的另一种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帮助我们建立弱关系。弱关系基于一种名片关系,我们关注的是他人是否能分享资源、是否能带来机会。智能手机大大提升了建立弱关系的效率,例如微信中的同事圈、同学圈、同行圈,以及因某种共同爱好或在某次活动后建立的圈子等等。这些圈子经常提供海量的信息,其中可能出现十分有用的信息。
3.2 手机对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我们现在用智能手机做的一些事情在几年前被认为是奇怪和不礼貌的,甚至是讨厌的,但是很快大家及习以为常了,比如人们在公司的会议上,发短信或者写邮件。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人们发短信,网购,浏览社交网站,在课堂上,听报告时,和几乎每一个大小会议上。父母在早餐和晚餐的时候,手拿着手机发短信看邮件聊微信,孩子们因此抱怨
他们的父母对他们不够关注。但是同时这些孩子也很少专心地与彼此相处,他们与朋友聚会时,却各自不说话,低头玩自己手机,我们称他们为“低头族”,这使一个聚会的人们,虽然在一起,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事实上又“不再一起”。
所以说手机给我们的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双面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我们的社交范围,降低了我们社交成本,但是同时也降低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深度,让我们越来越频繁的切换和浅层次的交流。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是用大量的语言线索比如姿势、语气、语调等背景信息来推断说话人的意图、地位以及人格的。这种用背景信息来进行推断的能力在中国表现得 尤为明显。心理学家理查德?也许我们需要更多将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换成用文字或者表情图片来表达,这使得交往中的掩饰性变强,社交的难度降低,而社交的深度与持久性却可能下降。
智能手机影响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影响这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人们希望在一起,但同时也“在别处”,连线到他们想去的各种不同的地方。人们拒绝对于别人给以全方位的注意力,他们想要定制他们的生活,想要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之切换,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控制和分配他们的精力。例如你想去参加董事会议,但是你只想关注你感兴趣的一小部分内容,所以你选择回避或者说跳过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有人认为这是好事,但是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对别人隐藏自己,不能传达真正的自己,即便我们一直保持着彼此间的联系。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对高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现代通信交流工具和手段的不断发展更新,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客观了解分析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到底有何影响,我从本院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2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上网时间、聊天时间、在网络中与人交流的方式及心态等方面,共涉及十二个问题,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4.1每周上网时间情况
我们调查的227名学生每周上网时间的总和约为3275.6个小时。平均每人每周上网13.26小时。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已经进入普及状态,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2在网络上与人交流的时间情况
227名学生的总数约为1138小时,平均每人每周用于在网上与人交流的时间为4.61个小时。也就是说,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的37.74%。由此看出,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大学生平均每周上网进行人际交往的时间已经超过其上网总时间的三分之一。这就说明,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之一。
4.3使用何种交流工具情况
在各种交流工具及平台中,有93.86%的学生通过QQ等聊天软件与人交流,是所占比例最大的。其次,有93.14%的学生使用校内网等真实交流平台与别人联系。另外,分别有56.68%、22.74%、14.80%的学生会使用邮箱、论坛、博客进行交流,并且有2.17%的学生选择其他工具及途径。
由此看出,绝大数学生使用QQ等聊天软件及校内网等平台这些主流途径与别人交流。除此以外,传统的电邮、以及因各种因素而建设的论坛还有目前比较流行的博客也成为一部分学生的交流工具。因此,在网络中,大学生使用的交流工具种类丰富而又集中于主流工具。
4.4利用网络与现实中亲友的交流频率情况
九成以上的学生通过网络与现实中的亲友取得联系。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有52.71%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通过网络与现实中的亲友联系,有47.65%受访者表示会偶尔通过网络与现实的亲友联系,另有2.89%的学生表示不会通过网络与现实中的亲友联系。通过数据,得出,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被普遍应用的联系方式而不仅仅是网友的联系渠道。它也像电话、短息一样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人际交流的工具。但是从利用网络与亲友联系的频繁程度上可以看出,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偶尔或者不会用此方式,也说明它离一般的电话、短息等交流方式的普及程度还有一定差距,在现在,网络并没有代替传统交流工具或者手段,它也不是大学生进行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第一选择。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5在网上联系的陌生人占所有网络联系人的比例情况
有76.32%的学生此比例在20%以下,13.16%的学生在20%~40%之间,5.19%的学生在40%~60%之间,比例在60%~80%之间的学生占到3.95%,仅有2.63%的学生联系人是陌生人的比例在80%以上。所以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交往对象多数依然是认识的人,陌生人的比例在他们中间不是特别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网络结识陌生人,他们并不排斥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而且有些学生喜欢与网络上的陌生人结识,这从他们联系陌生人的高比例上就可以看出。这也说明网络是大学生拓宽人际交流的一种手段,它也是大学生结识新朋友的途径。不过,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对联系陌生人持有一种比较中间态度。
4.6对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情况
有43.32%的人不会对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46.21%的人会透露。在不会透露个人信息的学生中,大部分给出的理由是处于安全的考虑,这也代表了一些大学生对网络上陌生人的安全因素的不信任。而会透露的学生中,我们对其会透露的信息做了进一步调查,18.77%的人会透露姓名,33.21%的人会透露年龄,45.49%的人会透露性别,36.46%的人会透露职业,5.42%的人会透露照片,3.25%的人会透露联系电话,仅有1.81%的人会透露家庭地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交往中,关于个人比较敏感的问题——如照片、电话、家庭地址大部分学生不会向陌生人透露,由此看出,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4.7认为网络上认识的朋友是否值得信任情况
34.30%的学生表示信任,64.26%的学生表示不信任。大部分学生不信任网络上认识的朋友,由此看出,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其信用程度依然没有取得大多数人认同。这主要是由网络中身份的虚拟性和说话、行为的自由不受限制决定的。网络的虚幻不会给大部分人安全感,也就没有较高的信任度。但是依然有34.30%的学生会信任网络上认识的朋友,这也反映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更多的人把网络当成一种一般的联系手段,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其“虚拟网络”的标签进一步弱化,同时从某种角度可以反映出网络运用和网络交往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因而其信用度在一部分人心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
4.8在遇到烦恼时倾诉的首选对象情况
70.04%的学生会选择身边的朋友,23.10%的学生选择父母亲人,选择网友的学生占7.22%,另有1.44%的学生会选择老师。可以看出,当大学生遇到烦恼的时候,可以在身边安慰的朋友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而网友不是大部分学生倾诉苦恼的首选。这个现象说明,网络远远没有代替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换句话说,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形成和应用依旧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他们会选择自己身边的朋友就表示了现实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而在网络认识的朋友因其虚拟性在现阶段还没有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9对于网恋的看法情况
16.97%的人同意,24.91%的人反对,62.45%的人无所谓。近几年,网恋已经不再是新鲜现象。从我们的调查上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是否网恋是无所谓的或者赞成网恋,这说明大学生认为网恋是一种恋爱的途径,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反对的24.91%的人表明依然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虚拟环境中建立的恋爱关系没有现实基础不值得信任。
4.10对在网上可以无所顾忌做事情的态度情况
有12.27%和9.03%的学生表示同意或者基本同意,其他78.34%的人不同意。这同样也反映出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的道德观。虽然网络的约束力很小,可是从结果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认为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大部分学生认为即使是在网络的世界中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同意可以无所顾忌做事情的学生则反映出,网络的确是一种放松和发泄的地方,因此,有一部分人认为可以随心所欲。
4.11经常上网对身边同学、朋友关系的影响情况
69.31%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25.27%的学生认为稍有疏远,仅有3.61%的学生认为疏远较大。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上网目前来讲对大学生身边的同学、朋友的影响不是很大。也就是说,上网并没有引起大部分学生现实生活中与朋友关系的疏远。而网络只是大学生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没有沉迷网络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另外也可以看出,经常上网与正常的人际交流不是相悖的,它们是可以调和的。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有所影响或者疏远较大,也说明大学生处理网络交流和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依旧有待提高,应该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交往和交流的方式途径。
4.12上网对个人的影响情况
上网给大学生生活带的影响多种多样。这其中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正面的影响占了大多数。86.28%的人获取新信息,82.31%的人认为方便联系朋友,59.93%的人认为丰富了精神生活。另外还有不少人认为它拓展了人际关系。在一系列负面影响中,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认为他们社会活动减少、生物钟紊乱;13.36%的人认为精神空虚情绪低落,另有7.58%的人出现了现实交往的障碍。网络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利用方法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结果,它既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样也可以给我们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正确使用网络,保持正常的现实生活是每个大学生应该非常注意的。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手机网络确实已经深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拓宽了大学生交往的范围,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人成为朋;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现有的人际关系网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交流联系的方式。但是,也可以看出,在网络中,大学生交往所要注意的问题依旧很多,比如正确道德观、价值观的培养,正确处理好上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造成现状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5.1 造成大学生目前对网络依赖过度的原因分析
不管是哪一代的人,我发现他们没法从彼此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注——如果他们仅仅将彼此保持在一种可以控制的距离范围里。不太近,也不太远,刚刚好。这也许对于一个已经工作的中年人来说来处理与工作伙伴的关系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这对培养他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能力有很大的阻碍。人们为什么不面对面交谈?他们回答说:“ 因为面对面交谈是实时发生的,你无法控制你要说什么。所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发短信,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成的样子。我们可以编辑,就是说我们可以删除,可以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甚至我们的整个形象,让它不少也不多,刚刚好地展现给别人。我们试图通过这些科技,把自己以我们理想的状态呈现给他人,只展现我们想要展现的地方,避开自己脆弱的地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藏在自己一手编织的面具之下。
因为人类的关系非常丰富,也很复杂,而且需要技巧和精力来处理。当这些智能手机附带着微博,微信和QQ出现在我们生活,我们现在可以利用这些技术使人际关系变得简便。但是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个很可能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了简便的联系,牺牲了面对面的交流。但是这是自欺欺人。长此以往,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一点,或者没有人在乎这一点了。
有人会认为这些简短的手机文字对话,全部加在一起不能等同于真正的交谈吗?”事实上是不能的,以这种小片段的方式交流,可能可以收集到那些精心修饰过的信息,可能表达 “我在想你 ”,甚至表达 “我爱你”。但是这些小片段,很难让我们相互了解,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对方。我们在与彼此交谈的同时,也学习着如何同自己交流。所以说放弃面对面交流,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会损害,我们自我反省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项能力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石。
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说:“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或者用微信QQ。”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也是,人们如此习惯于自欺欺人,逃离真实的交谈,如此习惯于逃向更少更浅的交流,以至于他们几乎越来越希望躲开别人,那种 “没有人愿意听我倾诉” 的感觉,在我们与科技的关系里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在QQ空间里面,微信的朋友圈或者微博里面,上面有这么多自动生成的听众呀!而且那种没人倾听的感觉使我们更愿意和看似关心我们的机器待在一起。
我们对于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技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我都很脆弱——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我们很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我们借助技术找到和别人保持联系的感觉,并且可以舒服地控制这种联系。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这么舒服,也没能很好地控制。如今,我们口袋中的手机正在改变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心灵,缘于它们带来了三种让人兴奋的错觉:
一 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 二 总会有人倾听我们;
三 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2 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指导,使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此要尽可能地发挥其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2.1大学生自身方面
(1)建立合理网络人际交往规范。大学生人际交往必须重视网络人际交往规范的建立。在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规则具有相对强大的约束力。使人际交往行为受到道德规范、社会舆论以及法律法规等的控制和约束。由于网络人际关系以互联网为中介,交往者的身份往往虚拟化、多样化,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这些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和法律法规似乎都“失效”了。目前还没有健全的适用于网络的社会规范,建立网络人际交往规则和交往秩序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的当务之急。
(2)加强上网自律能力,对网络树立正确认识。网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用来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不能因为人际交往而终日沉迷于网络。上网自律并不是要抵制网络,而是应该清楚认识到我们应用网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什么事应该积极做,什么事不去做。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严格约束自己: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二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三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5.2.2政府方面
(1)健全网络立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片面维护了网络的无条件地自由连接、自由传播和自由利用,过于容纳了滥用网络的行为,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法律制订也缺乏力度。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虚拟王国导致的问题日益成为现实社会的隐患。要有效地进行控制,必须有法可依,健全网络立法势在必行。
(2)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是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网络交往中的不文明现象必然大量消减。
5.2.3学校方面
(1)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增设网络人际交往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网络交往虽然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但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为真正对学生能起到现实作用的主要还是现实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把人际交往的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交往上,不断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
(2)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教育学生进行文明网络交往。为了进一步增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并克服其不良影响,学校还应对自身的网络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过滤不良信息的同时,利用校园网资源加强大学生上网自律教育,将网络道德教育融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入学校的课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还应在大学生上网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这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逐步戒除网瘾、降低其攻击性有积极作用。此外,针对一部分因沉迷网络而淡漠亲情的大学生,可以运用网络对其进行情感教育,并加强伦理和自我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促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指导工作者还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一方面要加强、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与社会充分接触,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丰富人际交往的经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还可以防止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之中;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还必须注意充分发挥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展作用,使大学生能够运用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学到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提高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只有政府、学校、大学生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从各方面规避不利因素,保证高校学生健康成熟发展。总结
手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更新换代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大学生对于手机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日益加深。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是毫无疑问的,手机与网络时代的结合更是影响着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诚然,手机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几乎改变了人们内心对于传统交往方式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完全适应了手机给我们塑造的生活方式。然而手机带来的问题也是日益增长——人际关系淡化、影响工作学习效率甚至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都在困扰着我们。
当我们停下来理性思考时,我们更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手机网络是你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你服务,切不可被它们捆绑住了手脚,甚至于迷失了现实中的自我。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2014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在论文完成,即将答辩之际。我要向所有给予我关心、指导、鼓励和支持的老师、同学以及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感激。谢谢你们!
第二篇: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课序号:310002-4;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孙宇蛟;学号:2013447050;课上
分配代码:139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改变。各种各样的电子机械产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手机以其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等特点强势入驻,已经成了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适应能力很强,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所以是使用手机的重要人群。大学生又是集体生活的特殊群体,手机依赖性日益增强,手机对大学生群体生活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关于手机本身的性质以及大学生的现状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一、其强大的功能对大学生带来的好处
大学是一个进入社会的过渡期,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也要做些实践,学会沟通与交流。在这其中,手机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媒介,它能够成为一座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建立起交际圈。同样,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思念家人时,可以和家里通话来倾诉,这也是每个大学生几乎每周必做的事。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越来越依赖手机了,比如辅导员管理班级、班长通知信息等,手机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媒介。飞信、微信各种工具用起来极其方便,保证了消息的及时性与公开性,便于学校更好的展开工作。
在年节里,同学之间沟通情况,电话短信祝福也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毕业找工作,简历上都要留下准确的手机号码,可以使用人单位及时和毕业生沟通联系。同学们过媒体手机报,还可以了解全球新闻信息,掌握最新全球资讯,扩大视野。
二、由于学生的自制力而带来的弊端
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自己没有认真地学习,也严重地影响到虽的同学的学习,把手机带入课堂会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的确不好,首先,的确没有什么“硬”措施去管理:批评他几句吧,转眼就忘;想要没收,手机又不是小人书之类的,属贵重的品,很快就得归还;想要禁用,只要学生调了振动档,小小的手机往课桌里一塞,还是防不胜防的。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做弊,每攫的期中,期末考试都可以发现几起此类的作弊事件。更不要证券交易侥兴漏网的人了,一定还要多,连期中、期末这样的大型考试,都也到用短消息作弊,更不用说平时的那些“小考”了。利用手机作 1
弊,更令人防不甚防,严重地破坏了考场的纪律。
有的住宿生在宿舍熄灯后,用短消息聊天,一聊就聊到深夜,造成睡眼不足,第二天也就会精神不济,学习效率也大大折扣,不仅自己受到影响,也要扰了别人的休息。而且手机的功能不止这些,玩游戏,听音乐使得学生们对手机越来越不离身不离手。
三、手机本身的危害
手机作为一种电子产品,本身就是辐射源,对人体有害。其次,长时间的使用手机会使学生的视力下降,这也是眼镜越来越普遍的原因之一。
总结:
手机是一种交流工具,信息接收工具。它的工具特性决定了他是把“双刃剑”,本身无好坏之分。主要看使用它的人是如何利用它的积极作用为自己服务。我们要使用其积极的一面,提高自制力,摒弃糟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用好“手机”这一用处很大的工具。
第三篇: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1
摘要:
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分为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调查报告,另一部分是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的实数据分析,最后是结合调查报告,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点关于使用手机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影响调查分析分析比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通讯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快捷。因为手机的方便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手机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了,而且还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娱乐,信息查询等。面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价格也相应的下降了许多,对于上大学的我们来说,大部分人都不是本市人,而且还需要寄宿在学校,为了更方便的跟家人沟通,跟同学们交流,几乎上人手一部,手机在我们大学生活中非常的普及。
我们小组做这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了解手机给大学生生活上带来了哪些影响,当然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希望由此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引导大家正确的使用手机,最大限度的消除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此,我们小组在我们学校(河南工业大学)对80人做了“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下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78份,有效率为97.5%,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是拥有手机的人。
此次的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的实事数据及
问题,关于此部分,文件会附注再次分析报告的最后,第二部分就是调查报告的问题分析论文,第三部分会针对问题给大学生提一点建议,这里是报告的内容。
一、问卷的实事数据及问题:
二、关于手机对大学生生活影响问题调查的分析报告
事实数据样本的基础是随机抽选出学校里各年级大学生的男女生的问卷调查表。对于大学生问卷调查表旨在了解学生平时生活上手机的使用情况,以及手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影响的情况。这份调查问卷着重于手机情况、使用情况、学习影响、生活影响的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80份,回收78份,总回收率达到97.5%。在对所有这些问卷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拟从以下两个角度切入,总体分析、分年级对比分析。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通讯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快捷。因为手机的方便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手机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了,而且还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娱乐,信息查询等。面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价格也相应的下降了许多,对于上大学的我们来说,大部分人都不是本市人,而且还需要寄宿在学校,为了更方便的跟家人沟通,跟同学们交流,几乎上人手一部,手机在我们大学生活中非常的普及。
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分为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调查报告,另一部分是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的实数据分析,最后是结合调查报告,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点关于使用手机的一点建议。
我做这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了解手机给大学生生活上带来了哪些影响,当然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希望由此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引导大家正确的使用手机,最大限度的消除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此,我在学校对80人做了“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下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78份,有效率为97.5%,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是拥有手机的人。
此次的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的实事数据及问题,关于此部分,文件会附注再次分析报告的最后,第二部分就是调查报告的`问题分析论文,第三部分会针对问题给大学生提一点建议,这里是报告的内容。
一问卷的实事数据及问题
二关于手机对大学生生活影响问题调查的分析报告
事实数据样本的基础是随机抽选出学校里各年级大学生的男女生的问卷调查表。对于大学生问卷调查表旨在了解学生平时生活上手机的使用情况,以及手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影响的情况。这份调查问卷着重于手机情况、使用情况、学习影响、生活影响的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80份,回收78份,总回收率达到97.5%。在对所有这些问卷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拟从以下两个角度切入,总体分析、分年级对比分析。
在来自78分的问卷调查中进行抽查分析,当问到学生手机价位时,29%回答:300-600,40%的回答:600-1000,21%回答:1000-1500,其余是1500以上的,说明了学生消费水平适中,可能受我们居住的城市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持有的手机价位相对较低。当问到经常使用手机吗,79%回答经常。如果几天不玩手机的话,34%学生会老想着,10%会感觉很空虚,只有45%学生没感觉,可见手机已经在学生生活中有了很大的影响,几乎要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等,2-3小时与3-5小时占得比例接近,且占大多数。当问到上自习时会不会带手机,65%同学会带,22%的同学带了不玩,而只有5%的同学上自习不会带手机,且大多数的同学玩手机会选择在闲暇的时间或者睡觉前,算是比较理智的选择,不会太耽误学习。而对于每月的话费也是每个阶段都相当,总体
是20-40元或以上。表明了手机在学生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玩手机所花费的时间占了一天活动中的很大一部分,而且他们也很乐意对此消费。
当问到手机主要用来干什么时,50%的人选择上网,约12%的人用来看电子书,另外只有28%是打电话,而在联系方式中,通话,发短信,聊Q飞信和人人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所以大家对手机功能的普遍要求就是接打电话,发短信,并且能够上网,有通讯功能和娱乐功能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更希望手机除了能够打打电话,交流感情外,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娱乐,了解外界的信息等。当提到多长时间往家里打一次电话时,50%以上的人是一星期一次,较少部分的人选择半月一次或一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说明手机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范围,对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友谊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而手机上网看新闻了解国家大师,社会百态。可见,使用手机,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实施的动态把握,对社会趋势的把握,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当成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
大学生活中手机的益处是什么?90%的选择是使交流更快捷方便,也有部分人认为手机丰富了日常生活,增进了朋友朋友同学间的感情。但是相应的,经常或有过因煲电话粥或其他使用手机方式辐射到耳朵疼,或其他身体不适的情况竟然占了40%,手机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有过认真听课或其他严肃场合被手机
铃声打断从而不能集中精力的经历情况的也达到了81%。对于手机的主要弊端,全部的同学都担心手机辐射的问题,30%的人认为手机交流会使人性格内向化,惧怕面对面的交流,还有过多的话费增加了家庭负担,也有少部分人认为使交流更私密,有损彼此的信任。
在对不同年级调查时,使用手机的情况也不一样,大一的新生因为课业较少,空余时间较多,所以玩手机时间比较长,而且他们刚从高中迈入大学,联系同学,和家里打电话的次数也相应的比大二大三的多,话费也花费的比较多。大三的学生要忙着考研,学习任务比较重,玩手机的时间大大的缩减了很多,打电话,上网也相应的少很多。对于男女生,男生因为对新闻,球赛等比女生更加关心,所以绝大多数的男生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比女生长,而女生更加的倾向于用手机来看看小说,发发短息等。
三 针对问题给大学生提一点建议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手机的普遍使用是必然的,他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多,它带来的方便性与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使用它,让它对我们的生活更有用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防辐射的措施:
一、接通瞬间将手机远离头部。
二、长话短说,每天使用手机累计通话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
三、尽量少打出电话。
四、左右耳交替。
五、弱信号区少通话。
六、尽量用耳机。
七、尽量不在电量低时接打电话。
八、尽量不要充电时打电话。
九、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
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学生必须锻炼自己的自制力,让自己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过分的依赖手机,抵制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学校也可以出一些规定,如:教室不能带手机等来督促学生们学习,让手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要成为学生的困扰。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3
前言
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通讯工具在社会中的普及率已经越来越高,甚至一些初中生和小学生都已经配有手机,而手机对我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逐渐的演变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一天不带手机就总觉得好像缺什么东西,做事也不够专注,总觉得会有人联系我们,一直在纠结“如果那人找不到我怎么办?”“会不会耽误什么事啊?“其实手机可能一直没什么动静,根本没人找你。现在我们上课基本都会带手机,经常会有人在上课时觉得手机震动了,赶紧掏出来看一下,根本就是错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通讯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快捷。因为手机的方便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手机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了,而且还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娱乐,信息查询等。面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价格也相应的下降了许多,对于上大学的我们来说,大部分人都不是本市人,而且还需要寄宿在学校,为了更方便的跟家人沟通,跟同学们交流,几乎上人手一部,手机在我们大学生活中非常的普及。
我们小组做这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了解手机给大学生生活上带来了哪些影响,当然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希望由此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引导大家正确的使用手机,最大限度的消除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此,我们小组在我们学校(河南工业大学)对80人做了“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下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78份,有效率为97.5%,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是拥有手机的人。
摘要: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分为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调查报告,另一部分是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的实数据分析,最后是结合调查报告,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点关于使用手机的一点建议。
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引导大家正确的利用手机资源,更好的利用手机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组对我系三个年级做了“手机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00份,收回95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调查现象分析
调查指出:有70%的人在去教室上课时会经常带着手机,而上课从不带手机的只有1%;有大约18%的人手机几乎24小时不离身,一定要在自己伸手可触的地方,年级越高,此类人所占比重越大;整体来说,年级越高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却越长;绝大部分人在睡觉前都要玩手机,聊天、看网页、游戏等;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增多,手机也不仅仅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用来上网、听歌、玩游戏、帮助学习、方便生活等;有59%的人认为如果有一天没有手机生活会变的无聊、枯燥,只有17%的认为生活完全不变。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很强,手机无形中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造成很大影响,这其中有有利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影响
手机可以方便我们和家人朋友联系;可以利用手机上网查些学习资料;用手机上的字典查英文单词,有助于学习英文;可以查询各类生活信息,如客车、列车的出行信息;在外旅游时,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导航应用指引方向……
不利影响
影响学习效率,无形中缩短了学习时间;手机辐射比较大,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长时间对着手机屏幕,会影响视力;晚上玩手机太晚,影响睡眠质量,减少了休息时间……
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重要的是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放大其有利的一面,缩小其不利的一面,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更好的学习、生活。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明显可以看出,高年级的人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大,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刚开始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新奇,高中的学习习惯还多少有些影响,而大二、大三的人则是人称的“老油子“,学习?有的懒得学,有的因为听不懂不想听,上课就靠玩手机度日
2. 大一刚开学大家喜欢在一起聊天、互相认识一下或是逛街,总之有很多事,学长学姐们却对这些兴致缺缺,没了自己当初的激情
3. 课外活动比较少,学校没有多少很吸引人的活动、比赛,吸引大家参加,这样周末和课余就比较无聊
4. 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比较多的用手机来打发时间
当问到手机主要用来干什么时,50%的人选择上网,约12%的人用来看电子书,另外只有28%是打电话,而在联系方式中,通话,发短信,聊Q飞信和人人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所以大家对手机功能的普遍要求就是接打电话,发短信,并且能够上网,有通讯功能和娱乐功能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更希望手机除了能够打打电话,交流感情外,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娱乐,了解外界的信息等。当提到多长时间往家里打一次电话时,50%以上的人是一星期一次,较少部分的人选择半月一次或一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说明手机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范围,对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友谊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而手机上网看新闻了解国家大师,社会百态。可见,使用手机,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实施的动态把握,对社会趋势的把握,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当成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
在对不同年级调查时,使用手机的情况也不一样,大一的新生因为课业较少,空余时间较多,所以玩手机时间比较长,而且他们刚从高中迈入大学,联系同学,和家里打电话的次数也相应的比大二大三的多,话费也花费的比较多。大三的学生要忙着考研,学习任务比较重,玩手机的时间大大的缩减了很多,打电话,上网也相应的少很多。对于男女生,男生因为对新闻,球赛等比女生更加关心,所以绝大多数的男生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比女生长,而女生更加的倾向于用手机来看看小说,发发短息等。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手机的普遍使用是必然的,他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多,它带来的方便性与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使用它,让它对我们的生活更有用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防辐射的措施:
一、接通瞬间将手机远离头部。
二、长话短说,每天使用手机累计通话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
三、尽量少打出电话。
四、左右耳交替。
五、弱信号区少通话。
六、尽量用耳机。
七、尽量不在电量低时接打电话。
八、尽量不要充电时打电话。
九、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
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注意的,我们必须锻炼自己的自制力,让自己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过分的依赖手机,抵制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学校也可以出一些规定,如:教室不能带手机等来督促学生们学习,让手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减低手机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不仅要克服自身对手机的依赖性,也取决于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所以,需要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活动和比赛,帮助大家减低对手机的依赖性,减轻手机对大家的不利影响。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4
文档格式: doc文档大小: 67K文档页数: 8
本文档共8页,可免费阅读8页,剩余0页请下载后阅读。继续阅读
下载文档
关键词:
最新信息处置方法多专业知识讲座.ppt
简介:
看到有一串钥匙掉在学校的塑胶跑道上,我就……想一想说一说信息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同一信息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处理。请先观察上面六幅图,说一说每幅图中的人物在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xx-10-07
大小:1.53M
供应商预付款流程分析.doc
简介:
供应商预付款流程 1. 流程说明此流程描述因应供应商预付款作业的管理需要, 于SAP系统中相应的作业处理过程。 本流程注意涉及采购部主管、采购部采购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xx-10-07
大小:177.5K
下载提示: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内容提供方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标题与内容不符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被侵权?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5
一、调查背景
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传播媒体,手机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手机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有利一面
通讯便捷:不管距离多远都能随时沟通,省时,省事。 上网方便:看新闻,了解世界动态,也可以用手机购物。 娱乐:听音乐看电影愉悦身心,玩游戏打发无聊时间。 金融:可以操作银行账户,进行转账、查询。 拍照:留下生活精彩的瞬间。
2、了解手机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有弊一面
手机娱乐时间过长,影响学习。手机花费较大,容易形成攀比之风。 课堂玩手机,影响听课,学习效率低。 考试时,用手机作弊。
睡觉前,玩手机,影响睡眠,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
3、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提出较好的建议
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联谊活动,多交朋友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出现手机依赖症的同学,克服依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量去做一些和手机无关的事情。
制订目标,让目标鞭策自己,去做比玩手机更有意义的事情。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保证这次研究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
利用各种报纸的资料,以及互联网,进大量资料的查询。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出调查问卷,根据当代大学生选择手机的影响因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展开调研完成调查问卷。
3、访谈法
小组成员亲自和访谈对象在约定的时间以聊天的方式获取一手的资料。 4、数据分析
将以上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数据分析。
(三)调查对象
主要以西南大学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以网上问卷、线下问卷和直接访谈的方法获得资料。
(四)项目执行情况
本次调查历时大约一个月(xx/11/3-xx/11/30)。 此次调查的范围是西南大学,被访者定义为西南大学的在校本科学生调,调查实施时间为11月3日至13日,调查方法为街头拦截式访问。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按照校园的人口密集程度,选取街头拦访调查点8个。
此次调研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50份,有效问卷为145份,问卷有效率为96.7%。调查实施自始至终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完成的问卷进行了100%的检查,之后又对验收后的问卷进行了30%的复核。
数据处理和制图、制表使用WORD和EXCEL软件。
(五)被访者基本情况
在145个有效样本中,男性为85个,女性为60个,男生占58.6%,女生占41.4%。被访者中,大一学生有58人,占40.7%;大二学生有50人,占34.5%;大三学生有29人,占20%;大四学生有7人,占5%。
三、调查结果
1、手机的利弊
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54.5%的人认为手机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利处大于弊端,有30%的人认为利和弊差不多,只有15.5%的人认为手机给自己带来了弊要大于利。这也说明了,大部分人认为手机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手机对大学生来说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2、大学生手机用途
在大学生眼中手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通话工具,社交聊天使用率频率很高,手机上网、手机游戏等新功能正逐步受到青睐。调查显示,大学生手机的用途具有多重性,主要为打电话、社交聊天、上网、听音乐和玩游戏等多个方面,可见手机为人通讯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且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是否能够利用好手机的强大的功能,决定手了机给大学生带来的利弊。
(样本总体男生85人,女生60人)
3、大学生手机消费趋高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开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统计显示,大学生的手机价格都相对比较昂贵,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一种攀比之风。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6
一、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带动人们向着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阔步前进。互联网覆盖全球,智能手机应运而生,为时代大厦雕梁栋,却也埋下“精神鸦片”的伏笔。大学校园里,往日的欢声笑语与活力不再,满眼望去只剩一个个“低头族”漫溯无言。为了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我决定以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为调查对象在校园内对其学习效果做一次调研。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频率以及其学习成绩,为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来丰盈自我修养提供客观依据。
二、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面谈、电话访问大学生网络问卷调查询问任课老师
四、调查过程
8日7.8-大范围访问手机使用频率较高的同学并了解其学习效果、成绩。
8月9、10日,大范围访问手机使用频率较低的同学并了解其学习效果、成绩。
8月11日,在“问卷星”服务平台发布问卷调查问题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8月12日,拜访经验丰富的任课老师,了解其对“大学生使用手机频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有何看法。
8月13日,综合整理之前的调查数据,导出数据直观反应调查结果。
五、调查结果
第一,不可否认手机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之路中的最大障碍。高频率地使用手机,往往代表着长时间的娱乐活动。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手机是名副其实的“毒”,压缩着其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大学时光。另外,从沉溺于手机无法自拔到全神贯注地学习,其间所浪费的时间相信所有人都深有体会。自然而然的,高频率使用手机近乎成了大学生学习效果不尽意的罪魁祸首。
第二,手机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视的.。不乏同龄人将手机当作工具,化为自身前进的基本盘,压舱石,百词斩,随手记,超级课程表等软件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俯拾之间帮助着多少的大学生斩获桂冠。高频率地使用手机,打开这些软件展开一场场心灵的修行,学习效果又怎会不令人笑逐颜开?总有人能够在众人皆醉的环境种逆流而上,让手机不是荼毒自身而是物尽其用。
第三,低频率使用手机的同学,大多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日程,让每一分钟都有事可做,“闲下来”当为伴手机走向堕落都导火索。做好每一天的规划,养成良好的作息与学习习惯,充盈的大学生活自然恢复不期而遇。此时,手机只是便利生活的工具,而不是花花绿绿的“温柔乡”。低频率地使用手机,高效率的学习生活,正好诠释着自律的意义,昭示着简单又困难的成功之道。如此便不必担心学习效果。
第四,针对这一问题,一位老师给出精辟答案: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就没问题。存在即合理,手机是时代的产物,虽有弊端,但我们不能医噎废食,其有利之处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课时间我们就火力全开,汲取知识力量。畅游校园,我们挥洒汗水,喷涌蓬勃朝气。日落夕沉,我们倚床舒展,手机成了我们的减压利器。我们要发挥物之所长,反之则会背道而驰。
小结
就学习效果来说,手机不应成为众矢之的,位于风口浪尖。叮咚一声响,我们了解世界实时动态。手指飞舞间,我们发出自己的见解。一屏连万家,校园不由生出几分可爱。使用手机当作频率高低与学习联系效果的好坏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时刻保持清醒,不困于俗世,不庸于众人,当为现代大学生的第一堂必修课。放纵之时,手机就是万恶之源。清醒之间,手机也只作锦上添花。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对手机有正确的认识,在学海中乘长风破万里浪。
第四篇: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诚恳希望能占用您两三分钟的时间,帮助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本问卷所涉及的个人隐私只用于学术目的,并且该问卷将被严密保存,请放心并且依据事实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1.您所在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有手机吗?智能机还是普通的?
A.没有B.智能机C.普通
3.您给谁打电话最多?
A.恋人B.父母C.朋友D.老师E.其他
4.您主要在什么时候使用手机?
A.早上B.中午C.晚上D.睡前
5.您是否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利用手机开小差?
A.从不B.有时候C.经常
6.您上课玩手机的原因?
A.觉得上课的内容很简单,不想听了B.上课听不懂,就不听了
C.不想学,上课是来打酱油的D.不清楚原因
7.您觉得上课玩手机,对您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吗?
A.没影响B.有一点影响C.影响很大D.不清楚
8.您的话费通常花费在哪些方面?
A.必要联系B.煲电话粥C.发短信D.各种套餐E.其他
9.您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手机上网?(最多选两项)
A.需要查询信息时B.午休时C.上课无聊时D.晚上时E.凡是闲暇时间都上
10.您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时间有多长?
A.1小时以下B.1-3小时C.3小时以上
11.您认为手机上网的优点是什么?(多选)
A.方便获取信息B.经济又实惠C.与他人交流方便D.休闲娱乐E.其他
12.您是否有来短信或来电震动的错觉吗?
A.经常B.有时C.极少D.没有
13.如果手机不再身边,您是否会觉得
A.与别人联系起来很不方 便B.没影响
C.心里空虚,害怕有短信或漏接来电D.其它_
14.您的人际关系网是否都是通过手机通讯维系的?
A.几乎全都是靠手机B.不仅仅是手机维持C.只有一小部分是靠手机D.几乎不是
15.您有能力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吗?
A.有B.没有C.不确定D.依情况确定
16.您是否有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
A.是B.否
17.您是否会因为用手机而忽略与他人面对面的日常交流?
A.几乎不会B.偶尔C.经常D.总是
18.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您觉得您对手机产生依赖了吗?
A.是,明显的感觉B.是,有时感觉C.不是,根本没有D.不清楚有无
19.您了解有关手机辐射的问题吗?
A.很清楚B.略有涉及C.不清楚
20.您觉得使用手机对于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影响吗?
A.具有有利影响B具有有害影响C无影响
21.您觉得手机影响您的身心健康吗?
A.没有影响B.有些影响C.影响很大
22.总体来说,您认为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单选题)
A 利大于弊B 弊大于利C 因人而异
第五篇: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2、请问你手机用什么上网?
A、2GB、3GC、无线WifiD其它------
2、请问你每月使用手机上网的费用是多少?
A、5元B、5-10元C、10-20元D、20元以上
3、请问你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多长?
A、<30分钟B、30-60分钟C、60-120分钟D、120分钟以上
4、请问你使用手机上网经常做什么?
A、小说B、电影C、聊天D、听音乐
E、微博F、电邮G、游戏H、浏览商业网站 I、新闻J、其它_______
5、请问你有手机依赖症?
A、有B、一点点C、无所谓
6、请问影响你使用手机上网的因素有哪些?
A、网速B、资费太贵C、家长反对D、其它_________
7、请问你用手机上网聊天的习惯
A、天天挂着B、仅需要时C、空闲时间
8、请问你会在上课时用手机上网吗?
A、会B、不会
9、你上课使用手机上网的原因是
A、查找学习资料B、时常在线C、无聊,打发时间D、其它_______
10、你认为手机上网给你带来了什么实惠?
A、方便查找信息B、经济快速C、方便与朋友沟通D、休闲娱乐E、其它_______
11、你认为手机上网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
A、打乱你的作息时间B、怱视身边的人C、挤占学习时间D、上一些非法网站E、减少了语言沟通时间F、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G、会上隐
12、请问你是否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
A、经常玩B、偶尔玩玩C、没玩过
13、请问你用手机上网是否收到过诈骗信息 ?
A、有B、没有
14、请问你有没有用手机上网受骗的经历
A、有B、没有
15、明知有辐射是不是还会经常用手机上网?
A、会B、不会
16、在当今这个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泛滥化已经导致了我们时间的碎片化,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难,对此你怎么看?
17、你如何看待手机上网带来的双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