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1

时间:2019-05-15 05: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1》。

第一篇: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1

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一个校长要想把自己的学校管理得有声有色,想花较少的精力做出更多的事,“经营”出师生认可、组织认可、社会认可的好学校,即想事半功倍地“经营”自己的学校,应从几个方面做好:一是教学制度管理;二是教师管理;三是校长自我素质的提高。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当今现代社会,学校管理活动已经从经验走向科学继而走向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这就要求现代学校管理者要有一个进步的管理思想氛围,如民主、人本、效率等富含现代管理意蕴的思想,这与现代教育的使命是密切相关的。教育管理的发展轨迹,是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继而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的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校长应当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地实施学校管理工作。教学制度管理

1.1 以先进的理念带动学校发展在办学理念的定位上校长应当有全面的思路

即于校、于教、于生、于社会。学校只有在办学理念上立足本校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服务于社会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理念。同时,在这一理念下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才能引领学校的全方位发展。教学工作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其管理工作的重心无疑应定位在教学管理,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教学管理:

(1)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程序。(2)制定教学工作常规。包括制定教师教的常规和学生学的常规。(3)加强教学计划的管理。学校领导要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对制定教学计划提出要求。(4)做好教学程序的管理。要按照教学工作的规律,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它能提高教学管理的目的性、计划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推动民主化教学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5)加强课外教学管理。包括建立课外教学管理体系、健全课外教学辅导员队伍和加强对课外教学活动的考核。在教学管理中,管理者还必须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有机结合起来。如果只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不顾及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任务就很难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倘若只抓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忽视抓教学质量,就很难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1.2 以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长远发展

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其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学校的教学水平。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是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学校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指导,最终获得的教学成果。作为小学校长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许多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具有创新理念的办学思路很难落实在教学上,因此出现学校教学水平低下,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学校校长将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优化,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步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在教学质量提升下,教师是关键。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就必须为教师创造学习与交流的条件,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校长应当在师德建设和“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应当坚持授课培训、交流培训和反思培训等多种培训渠道有机结合的方法,在培训中发现教师的问题。

1.3 校长必须率先垂范且与教师共担教学任务

作好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校长必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因为校长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校长的信心和于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校长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校长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

1.4 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学习教育问题

校长听课可以不像教研员那样去深层次地分析教学现象和规律,但在透过课堂教学现象中,一定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有待去完善。例如,校长不打招呼走进了课堂,你可以更真实地发现哪些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些教师渗透了课改,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的管理

2.1 激活教师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因素。如何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博学、业精、严谨、关爱的教风,使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的发挥出来。需要从解放教师个性和确立教师个人的主体地位入手:对于青年教师,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形成个人风格作准备;对于中年教师,设法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独特风格,并不断加以总结;对老教师则在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加以传播扩大影响。注重教师的专业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利用学校的校本研修时间,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21世纪小学班主任》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全员听课制度。校长、中层干部深入课堂,采取听、说、评、研等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开展新教师上见面课,全校教师上转转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合格课,以此提升教师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三是积极主动申请承担片区教学研讨课。以此开阔教师视野,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要采取请专家进来讲学,走出去参观、学习、培训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2.2 学会心理研究方法

在工作中运用心理方法,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人员的认同,并赢得支持与合作;同时能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心境,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管理水平。那么校长如何运用心理方法呢?

(1)把握教师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学校领导要利用观察、谈心、参加娱乐活动等形式,深入到教师中去,多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特点。(2)迂回心理接触,赢得教师的理解与信任。在双方思想沟通较少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对方的信任,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利用迂回方法与教师进行心理接触,效果会更好。(3)把握群体心理活动特点,接受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产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它具有志向性、兴趣性、情绪性、社交性、利害性等特征。在管理中,作为正式组织的领导要了解这个群体,把握这个群体的心理倾向,更好地为实现正式组织目标服务。

2.3 要认真摸清每个教师的特长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工作

校长如果摸不准教师的需求,我们就难以引发教师发展的动力,也难以留住骨干教师。教师问题大致有三种:一是认为自己能力游刃有余了,不用再提高了;二是认为自己岁数大了,不能再提高了;三是不想在本单位继续发展。不用、不能和不想都会导致教师失去了发展动力,那么就会表现为“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一一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学校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基于此,我们应该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引发教师的发展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老师的素质不一,各有专长,要根据教师的特点安排工作。在安排前,要深入了解教师想教什么,喜欢教什么,如果自己教这课该怎么去教、怎样才能教好,这些可以通过局面问卷的形式。在收集上来后,校长、主任等领导进行归类筛选,而后让全体老师全部参加,听取各教师的想法,让大家评论是否能胜任,采取优中选优的方法。这样安排,既显示出了公平、公正,也能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挖掘老师们的教学的创造性。校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3.1 校长要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校长要成为自觉的学习者,意指校长有强烈的自觉意识,能随时调整自己,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恰当,自觉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行动,把义务、权利、规范、情感、态度等内化为支配行为的观念。校长要始终有对自己所扮演的职业角色的自觉性,明确职业身份和专业发展要求,强化职业认同感,具有明确的自觉意识,安其位、行其职。

3.2 校长要在行动中提高反思能力

校长领导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在生活与工作中学习,在领导学校教育中实践,周而复始,不断提高,逐步反思能力是一种实践思维,是行动后的思考,与实践行动密切关联。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学校办学和管理实践,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策略和路径。在学校实践中,校长认真地、持续不断地总结办学经验,反思以往的工作,敢于批判、否定自己,才可能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自我超越。反思能力在校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没有行动后的思考,没有实践中的反思,校长难以自主发展,提高领导力也就是一句空话。

3.3 要保留一定的决策空间

当今时代,新事物、新信息层出不穷,或良莠混杂,或真伪难辨,在没有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之前匆忙决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校长对于涉及学校长远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要谨慎行事。一时难以作出决定的要暂且缓一缓,等把握了一定的走势后再作决策,这时的决策会更趋成熟和理性。同时,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职工对学校发展都有一个逐步认识、认可的过程。校长在决策时不可能找到一个最优方案,最好的方法是以变化应对变化,要为自己预留一个思考和决策的空间,未雨绸缪,多设计几套决策预案。以便视情势的发展随时调整方案。

参考文献

[1]周晓序.建设“学习化团体”促进学校发展——新时期小学校长工作的思考.常州师专学报(社科版),2002.20(3).[2]刘渊平.浅谈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川.科学之友(B版),2008(2).[3]康宏鹏.浅谈农村小学校长管理方法.中国农村教育,2008(6).[4]孙祯祥.论校长的信息素质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影响.当代教育论坛,2005(14).[5]李阳.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探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2).[6]张焕臣,郑德友.小学校长深入教学管理探索.科技致富向导,2010(5).[7]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萧宗六.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第二篇:中小学校长

刊名: 中小学校长

主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 1673-9949

CN:11-5612/G4

邮发代号: 80-61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小学校长

创刊时间:1995

中小学校长杂志期刊简介

中小学校长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发行、服务于全国百万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性月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以服务、指导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为己任,以其鲜明的针对性、独有的权威性、较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为特色,博得了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的认同与欢迎。刊物定期向教育部有关领导和业务司局报送,并得到直接指导与支持,办刊质量愈趋提高。坚持以宣传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为办刊主线,积级组织、发表有关领导、专家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稿件,及时进行有关政策、法规的解释、宣传和咨询;荟萃学校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提供国内外教育改革最新信息,宣传基教改革最新业绩、典型经验,传递中小学校长的声音,展示中小学校长的风采,大力推介成功学校、成功校长的典范。本刊办刊宗旨:贯彻教育方针、促进科学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阵地;关注热点难点、提高管理能力、启迪领导智慧的学习园地期刊之家—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欢迎扣扣在线咨询2830509794

中小学校长杂志期刊主要栏目

主要栏目设有:特别报道、专家视点、我做校长、校长风采、校长沙龙、治教方略、教学一线、管理论坛、教育案例、域外拾贝、教育信息等。

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期刊之家唯一投稿信箱:qikanbox@126.com;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中小学校长杂志期刊论文发表参考

卷首语

(1)让三句话成为校长“修身秘笈” 夏瑷琳

热点关注

(4)校长如何引导校本培训 汤丰林

(8)国外如何培训中小学校长 韩伏彬 董建梅

(12)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地区实行教师交流工作的思考 汤国华 邓家骝

经典案例

(14)以乡镇街道为依托创建幸福学区的探索——孟万金教授幸福教育思想的理论引领与实践智慧 茅晓辉

(18)四个维度打造“好学校”——绍兴市越城区“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何灿华

(21)家校互动 共育新人 张建娥

(23)艺术教育 给人生坚实的起步 蒋明

问题咨询

(26)让安全成为一种文化——郑州二中安全工作的实践与经验 王瑞

(28)创建无烟学校 打造绿色校园——淄博三中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左以胜 董铁生

心理诊室

(30)积极心态 成就幸福师生 王冬青

(32)情感管理 做师生的"双面胶" 刘芸 高焕荣

个案争鸣

(34)个体激发 整体提升——浅谈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 王洪江

(35)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樊小丽 韩明礼

教改前沿

(37)县级教研机构在推进课改中的重要着力点——以开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例 周继学 程先国

(41)新课改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 袁金良

校长论坛

(43)教育家办学离我们还有多远 李声智

(44)校长要正视学生差异 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王小平

(46)农村中学质量强校的理论与思考 王建华

(49)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管小波

(51)浅谈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 刘少禹

我谈校长

(53)好校长需要修炼四种“功夫” 张道明

(55)校长要懂得充满智慧的管理 井中振

(57)做有"喜感"的校长 林四清

拾贝采英

(58)经典常谈

管理技巧

(59)校内"借力":校长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抓手 姚灶华

(61)优秀的校长应坐拥"五心" 王新平

(64)校长管理学校要抓住五条线 陈卓珺

第三篇:中小学校长

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专题国家级远程培训

经验交流发言稿

东港市柳林中学

刘明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好!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地处祖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座落在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紧邻201国道。多年来学校的安全工作一直得到东港市教育局等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抓细节、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在安全工作上树立“以人为本,常抓不懈”的理念,取得显著成效,连续十余年从未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每年都被上级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下面是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根据不同的安全领域,实行了责任划分,并与学年组、教研组、班级及专用教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真正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天天讲安全,处处保平安的工作局面。

二、建章立制、依法治理

将校园安全的制度建设纳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并将其开发为优质的课程资源。根据我校周边环境和办学条件等特点,学校制定了十余种易发安全故事的预防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并将有关安全自救、保护自我的常识开发成校本课程,装订成“学校安全指南”小册子,师生人手一册,并以此为教材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与技能培训。

三、内外结合、多元保障

突破校园安全工作由学校独撑一面的工作思路,内外结合,实现群策群防。为此,学校与公安、交通、饮食卫生、消防、文化等部门结成共建单位,邀请他们参与指导,为学校的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和专业知识保障;在安全隐患排查上也邀请上述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到校协助指导监督,并让学生及家长就安全工作献计献策。从而也为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增添了新的力量,实现了综合治理。

四、常抓不懈、重在实效

安全工作更应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务求实效。如隐患排查要突出 “实”、“细”、“严”。“实”就是排查不走过场,边查边整改。“细”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篮球架上的一个松动的螺丝钉也不放过,因为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严”就是遇到问题,决不放过,强化责任意识及责任追究。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体会如下:

(一)本次采用了网上远程培训,方式新颖、便捷、灵活、高效,既解决了工学矛盾,又降低了学习费用,同时还接受到全国权威专家的优质资源培训,受益匪浅。

(二)本次培训中各位领导的讲座,内容丰富,专业性强,结合学校实际,覆盖了校园安全的各个领域,每个专题都突出案例诊断,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本次培训还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平台,学员之间、学员与专家之间,在互动之中借鉴提高,实现资源共享。

(四)本次培训的内容都是结合与学校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展开的,这使我们懂得了如何依法治校。同时也提醒我们:一旦发生意外如何用法律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五)学校属社会公益事业,无经济赔偿能力,一旦发生伤害事故,直接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希望国家应建立相应的专项基金或强制集体责任险,以减轻学校经济负担.(六)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校园伤害事故仲裁机构,负责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把学校从这些繁杂的事务当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学校工作。

总之,本次培训增强了校长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了校长依法治校的能力与水平,同时,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校园的育人环境而努

第四篇: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同时其也成为了推动企业的管理变革的主要力量。在此背景之下,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已成为许多企业在管理方式上的首选。信息化的企业管理不仅能够让企业在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广泛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于管理者而言,还能够对企业的信息数据亲自进行监控,减少了繁杂的人员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企业效益。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信息化企业管理

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实际上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以及各种通讯技术支持企业管理的模式、理念、手段、制度等内容,从企业的产品开发到服务等各环节内实现系统化和网络化,最终形成电子商务。因此,企业信息化不仅代表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进行企业管理,更是意味着企业管理变革的时代的来临。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在关注物质资源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无形资产的关注,无形资产主要指的是企业的业务数据与信息等。因为信息化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

(一)注重系统地管理企业的知识资产,倡导企业有效地整合知识资源;

(二)顾客是企业最主要的服务对象;

(三)提高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提高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因此,针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变革,变革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根据企业日益变化的生产环境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要求来革新传统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从而使得企业的各个环节达到效能的系统化与最优化[1]。

二、构建企业管理平台

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作为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主要构成部分为:企业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与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其中,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建设作为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部分,而信心技术的基础建设是整个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部分。

(一)构建知识管理的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即KMS,其以如何加强企业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加企业的信息价值作为主要的目标,是一个能够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管理技术、网络技术与企业的管理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在该系统中主要包括了全球网络、软件工具、知识库、知识的存储和加工的系统等方面。在KMS下,企业可以实现

以下管理内容:

1.管理、表示企业知识

2.积累、传递企业知识

3.挖掘新知识,使旧知识再生

(二)企业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

若要构建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之下,企业必须利用各种有效方式将自身的信息化系统与社会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对接,以便共享资源。其次,根据企业的真实需求,将信息技术的结构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长远规划相结合,最主要的是与企业的信息资源相结合。同时,为了能够使企业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市场,企业的信息技术必须时刻结合企业的业务工作,以便随时能够重新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根据需要重新去构建管理模式,以便达到优化系统效能的目标[2]。

三、构建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措施

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信息时代之下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的重要资源之一,整合、优化企业资源是实现企业有效管理的办法之一。

(一)企业管理者应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

企业若想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社会满足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管理者必须加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战略,管理者必须纵观全球,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主,因为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有效整合、共享企业资源的同时能够利用该资源给企业的各种经济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二)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建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并且注意其应满足适应性与先进性,不能够一味地认为高科技就是最好的而忽略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拟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计划,根据与合作伙伴的经营关系做好各种市场调查,弄清企业的管理结构,在这些基础之上去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随时的改革与更新[3]。

(三)日常工作信息化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时,必须强制、严格要求企业的日常工作按照信息化流程进行操作。员工在业务在最初发生时就应该一次性地录入系统,后继的工作者便可以根据系统预定的流程进行规范处理,避免出现人为操作的虚假信息。同时,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跟踪企业信息的处理过程,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提升管理。

(四)建设信息化队伍

企业员工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人员。企业必须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强化对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根据岗位的需求让员工掌握、革新相应的信息技术技能。同时,在引进信息化人才时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务必保证所有的员工都能够独立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作,促进企业员工整体的信息化水平。

(五)统筹规划信息网络

企业必须统筹规划信息网络,分步实施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从企业最突出的问题着手解决。一个好的统筹规划,必须与企业的管理思路、战略规划、周边环境等紧密结合,从而能够更好地位企业的整体发展服务。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培养自身的信息化力量,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信息化作用,建立起一个属于企业自身的信息网络系统。

四、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许多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信息化管理,不少企业更是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管理阶段。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对企业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使分散的数据能够集中到信息中心,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保障了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决策者还能够通过信息中心对企业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控,防止部分员工上报虚假的企业信息。总而言之,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更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玉平,王嘉.浅谈信息化建设模式下的企业管理理念创新[J].现代营销,2013(05):159.[2]翁江平.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2(11):48.[3]何宇超.生命周期理论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商贸,2013(10):97.

第五篇: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一、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对魏书生长期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对班级管理实践通过理性分析概括、设计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型。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与其他班级管理模式不同,它是一个在确认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平等的民主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克服了我国当前普通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和以结构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把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班级管理的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保持了完全的一致,是我国普通教育中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从班级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单位,是一个社会学习群体这样的概念出发,以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做了理性的分析和概括,它包括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运行程序、构成要素、构成原则等内容,高度概括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因素对班级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目标和班级管理过程的全部内容。

二、理论基础

1.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生活经验及技艺技能的根本途径。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愿望方向发生变化的活动。在当代教育中,“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1,对于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和社会要求有着重大的意义。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以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从班级管理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社会功能出发,整合了魏书生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思想、管理措施、管理目标等要素,建构起了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2.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

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为保障社会或组织能够在有序状态下实现利益目标而开展的协调活动。结合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各要素的表现形态,在建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应用了管理科学中的相关理论,如: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中的人本管理理论等等,对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的诸要素做了归纳、分析和综合,进而对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实践做出概括,形成了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三、运行程序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对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做出的一个理性假设,是对魏书生初中班主任工作每三年一个周期形成的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概括。通常情况下,一个管理模式的管理过程是从管理者到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具体可表述为管理者→管理程序→被管理者→管理目标,是一个由管理者设计管理目标,制定管理程序,通过被管理者的执行实现管理目标的单向流动过程。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由于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在管理过程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管理目标,又由于被管理者即管理的客体在这里同时也是管理主体,所以一般意义下的管理过程发生了变化,表述形式演变成了管理者←→管理程序←→被管理者←→管理目标,其管理过程既是管理主客体双方互动的过程,又是双方在同一目标意义下同向联动的过程。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主客体双方互动和同向联动的管理过程中内蕴了其模式的运行程序,如果用公式表示,其表述形式是:

设计目标←→执行程序←→参与管理→→实现目标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管理过程与运行程序,充分体现了魏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思想和管理过程中的科学思想,这一班级管理模式无论是对改革我国当前普通教育中班级管理的现状还是改革我国的教育管理机制都有积极借鉴作用。

四、构成要素

1.班主任

班主任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普通教育中,班主任是实施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是代表着社会规范与利益对受教育者施以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在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作为班主任他摒弃了传统文化观念下形成的职业观念及影响,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强调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和服务作用,形成了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他说:“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是为学生服务的“公仆”,是为学生人生航船摆渡的“船工”。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魏书生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人作用,淡化自己班主任的教育者、管理者的色彩,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机制。

2.民主化 科学化

“班级管理要靠民主与科学,”是魏书生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对班级管理的一个理性认识,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民主化和科学化是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管理的具体途径和过程。

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民主”一词的意义指向是被管理者—学生舒张个性,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由,具体内容是:(1)确认了在班级管理中师生的平等关系;(2)确认了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独立人格;(3)确认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4)确认了在班级管理中执行民主的程序。“科学”一词的取向更接近“社会意识形式”的意向,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是方法意义的内涵,其具体内容是:(1)确定的班级组织体系和组织程序;(2)确定的每个成员的管理职位和管理职责;(3)确定的日常工作的管理程序和计划;(4)建立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三者联动的管理程序,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民主化”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是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民主管理思想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基本可归纳为四方面内容:(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学生自然的人性。“育人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然人性,”魏书生把尊重学生的自然人性放在了育人工作中的第一位置上,是对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根本的超越。他这里所说的“人性”,基本剔除了人类生物本能中的自然属性的部分因素,认为是“那些真诚、善良、勤劳、尊重人、关怀人和愿意为别人、为社会的利益做出自我牺牲的品质”。承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在班级管理中,是营造班级民主的环境氛围,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班级要实行民主管理,关键在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魏书生认为这是实行民主管理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在师生双方关系上,魏书生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助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完善自己,使人生更有意义,”这样“师生关系和谐了,班集体便有力量克服前进中的阻力”。(3)“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人作用。”魏书生认为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不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他们就会丧失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了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因此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力求使每位学生对班级的各项制度、规定和活动都有表决权、建议权和批评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4)民主商量、平等对话、集体表决的决策过程。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凡是班级的每一项制度,每一个规定,或是一些大事,都通过班级集体讨论,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用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表决。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方法,既发挥了学生个人的民主,也维护和保证了班级集体的利益,使班级管理工作得以在民主的意愿中朝着既定的班级管理目标发展。

“科学化”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是其实施“科学管理”思想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在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他以制度、计划和规定为主要实施手段的管理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内容:(1)确定组织程序。班会是班级的“立法”机构,同时也是最高决策机构。各项制度的订立,较大事情的决策,都要通过班会集体讨论后大家做出决定。班会做出的决定,班主任、班委会、班干部都要贯彻执行。(2)确定每一个成员在班级中的职位和职责,班级的工作从空间范围上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从时间的范围上做到“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在空间范围上通过“班规班法”制度的订立明确从常务班长到普通同学每个成员在班级中所处的工作职位和与这个职位相对应的责任。这样,通过“班规班法” 及岗位责任的严格订立,确保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在时间范围上,通过制定规范化的程序,使班级日常工作“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的制订,形成了班级工作在时间顺序上的程序化、规范化。(3)建立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这三个系统是实施班级管理的执行程序,同时,它还具有确保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功能。

3.计划立法系统 检查监督系统 信息反馈系统

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信自反馈系统是魏书生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魏书生实施“班规班法”、“科学管理”的执行程序。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作为实施科学管理的执行程序,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在时间顺序上有一个先后的排序,在产生的作用上有一种因果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单向联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三者担负着不同的任务,行使着不同的管理职能。计划立法系统担负着将管理者的管理愿望和被管理群体的集体愿望转化为可操作信息,即管理计划和制度传递到被管理者成为其必须遵照执行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外在要求或是必须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在启动和使用这一系统的过程中,魏书生首先确定了组织机构和组织程序,然后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设计严密、细致的管理程序,制定出“科学管理”意义下的班规班法。检查监督系统担负的任务是对“计划”与“立法”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察、督促、督办,是促进和保证“计划”与“立法”有效实施的过程和手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检查有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班主任抽查五种形式。信息反馈系统担负的任务是在时间的顺序上,“对执行过一段时间的班规班法进行总结、评议,对不合理的进行修改,对不完善的加以补充”的任务,它有个别讨论反馈、班干部反馈、班集体反馈、家长反馈四种方式。

4.学生

学生在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学习是其主要任务。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的个体差导得到承认,并被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同时学生个人发展的愿望与班级管理目标、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要求完全一致。

5.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和一种社会学习群体,它的管理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它所要实现的管理目标必须要与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他的班级管理目标被界定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常从学校教育的内容看是应将其列入到教学管理的范畴中作另类处理的,但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则不仅包括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对课程计划之内的文化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对各类科学知识、生活知识、生活技能等多种社会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魏书生认为,“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的范畴,它不属于一般能力”,“从心理学上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显然,自学能力在这里被赋予了“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这样的当代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的意义,这是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其他教育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和所要实现的管理目标。这两种能力是学生在个人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驱力,是他们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魏书生认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在减少学生的“内耗”和“空耗”,让他愿意学习,愿意思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从班级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看,它在班级集体建设方面一利于蕴积班级建设与发展的内驱力量,二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又一个客观要求。

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既是班级管理的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的时代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魏书生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一直强调培养面向未来社会的有创造性的人才,他说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知识,更要培养好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魏书生的这种着眼于未来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发展观念符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实现了统一。6.社会、学校、家庭

社会、学校、家庭是存在于班级这一社会群体之外对班级有着巨大影响的外部环境。这三个环境因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影响而对班级集体产生影响。

在班级管理中,针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整合其中有利的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班级教育管理的有效目标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来消弥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但与一般的教育者不同,魏书生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不是靠讲空洞的道理,强迫学生去认识、去接受一个道理、一个观念,而是结合发生在班级、发生在身边的一事一情,融情融景,使学生能在认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同时魏书生在语文教学中随时将育人的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以“润物无声”的教育艺术、管理艺术,整合存在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化解其中的消极因素,巧妙地实现育人的目标。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场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魏书生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始终重视营造学校的民主气氛和科学管理的环境,“民主治校,科学管理”是他实施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想。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魏书生形成了一套“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机制。同时他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的环境基础是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魏书生在教育改革中一直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首任教师是父母,第一学校是家庭”。他的《家教漫谈》一书,阐发了他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及对此持有的自己的独到见解。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魏书生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热爱家庭,孝敬父母,同时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并通过有效的途径与家长建立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

魏书生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坚持民主与科学的指导思想,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个性意识和学习生存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的种种影响,整合其中的积极因素,在班级管理中努力实现“管理育人”的教育目标。

五、构成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在概括、归纳、分析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这一客观事物中,力求遵循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使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能够高度概括出魏书生班级管理的本质属性及真实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内容,从而在实践层面上,利用对魏书生班级管理的思想、管理的途径、管理的方法等的了解和把握,在理论层面上,利于其理论价值的提升和理论意义的升华。

2.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首先是在建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过程中将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的各个管理要素和各个管理环节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而不是将其中的某个构成要素单独加以强调,突出其功能及作用。其次是将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作为独立存在于魏书生教育改革实践子系统,在建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始终考察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这一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构成的有序联系及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在魏书生教育改革实践的整体视野中建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六、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

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魏书生始终注重管理工作,并一直在寻求适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以民主和科学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管理途径和过程,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取得了理论上的丰硕成果和实践上的宝贵经验。

1.民主管理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人性的舒张,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受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魏书生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审视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汲取西方管理理论的积极成果,结合自己教育管理的实践,他认为“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时代的选择”,所以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选择了“民主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在古典管理理论中,虽然人的因素引起了注意,但在那里人仍被看作“是纯粹的经济人,忽视了人在情感方面的要求”。2 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中,对人的认识全面而深入地展开,围绕着个体、群体、组织行为等,出现了人的需要理论,动机和激励理论等等。在现代管理科学“丛林”中,对人的研究更加深入,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论述了人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进入 80 年代,由于生产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的变化,员工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跨文化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人在管理中已成为主要因素。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一直注意对管理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应用。1984 年他在《我的指导思想》一文中提到了“教育与管理学”的衔接问题,“感到语文教学与管理学有很大关系”,初步有了对“学习程序管理”和“学生相互关系管理”的想法。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了他“民主管理”的教育管理体系。

魏书生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坚持民主思想,他确定了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把师道尊严观念下衍生出来的种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恢复到了人与人平等的正常状态,从而使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天性,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成为了可能。这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真正发挥,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实现个人和班级管理预定的目标。魏书生实施“民主管理”的核心在于他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而不是驯服物”。他的这种“民主管理”思想吸收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积极成分。魏书生认为“所谓人性,就是那些真诚、善良、勤劳、尊重人、关怀人和愿意为别人、为社会的利益做出自我牺牲的品质。„„人类在不断进化这一事实,又决定了人心灵中人性的成分会越来越发展,占主导地位,占绝对优势”。正是基于这种人性善的认识,他才在班级管理中坚持民主管理,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用民主的方式,通过协商、讨论、对话等形式,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前提下,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生个人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完善学生的人性,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采取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与参与程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解决了传统观念下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将民主管理思想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管理之中,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参考途径。

2.科学管理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坚持民主思想和民主管理的方向,努力通过民主化的管理途径去实现班级组织和学生个人的目标,在实施“民主管理”的过程中,他结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从学校教育的班级工作实际出发,为了确保班级组织行为的社会性、有效性,在制定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上,选取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强调了“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魏书生认为“科学地制定计划,严格地按计划办事,形成有序的操作规程必然会事半功倍”,“重视计划性和有序性”,“主张学校、班级可以适当借鉴工厂企业管理措施”4,并吸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积极成分,通过科学化的方法,建立了班级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的执行程序的单向联动,形成了规范、有序的管理程序,从而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创设出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和“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的班级文化环境。

尽管魏书生“科学管理”的思想与方法的产生和形成受到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二者在管理形态的某些特征上相近或相似,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1)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是“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是以“经济人”的人性假 设为出发点,认为人们关心的只是经济利益,忽视了人的本质特征,管理的着眼点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质技术设备的潜力;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科学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框架中的一个结构成分,是存在于以人为主体的管理过程中服务于班级管理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的一个执行程序。概括地说,“科学管理”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是目标与手段的结合,而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科学管理则只是一个实现目标的途径,是手段。(2)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主张“将科学与工作相结合”,“用准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的经验,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工作内容中有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工作时间的标准化、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明确划分计划工作和执行工作,实行职能制管理和“例外原则”等内容;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科学管理”是将班级的工作从时间到空间的范围按照班级管理目标的需要按合理原则做了具体明确的划分,在实施管理的过程,则从适情原则出发,通过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驱力去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3)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中的“标准化”是按科学原则在研究各项工作、分析工人的操作、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及工人的工作消耗等后,为提高劳动效率制定的严格的规定,带有显著的封闭性静态特征;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科学管理”中的“班规班法”是从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了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及规范,通过学生的民主协商、平等对话、集体讨论等形式制定出来的。特别是通过检查监督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运作,对以前制定的“班规班法”可视执行情况做必要的补充、修正,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动态特征。(4)在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管理”中,从集中到计划或设计部门,留给工段长和班组长的只能是纯属执行性质的工作,6 实行“职

5能管理制”和“例外原则”,使管理的职能驱于专门化,管理的层级职权划分过于细密,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管理权限受到限制;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制度的订立,还是执行、检查、监督,都是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被管理者的意志。在管理的层级上,从班主任这一层级到班级管理中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对应着一个被管理者,简化了“科学管理”中职能的限制和层级的限制,通过组织结构层级的削减,增大了基层管理者即每一位具体工作管理者的权限,从空间范围上做到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在管理的组织结构上出现了扁平化趋向,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决策权下移的趋向,真正实现了管理上全员参与,并表现了当代民主管理的时代色彩。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科学管理”思想是对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管理领域的一种发展和创新,它吸收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中积极有益的成份,借鉴了“科学管理”中的利于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方法和原则,通过班规班法的制定,使班级管理在民主的前提下,实现了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形成了“人人执法、人人守法、人人依法监督别人、人人又依法受别人监督”的全新的民主管理模式。

3.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以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等理论为基础,在客观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下建构起来的高度概括了魏书生班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个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民主与科学”作为主导思想,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得到了有机结合,做到了和谐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特质。同时,这一模式中的构成要素,运行程序等结构成分也者具有鲜明的、独特的个性特征,从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结构、特征等方面看,这一管理模式无论是对教育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还是对我国普通教育的改革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世纪后半叶,由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跨越性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得不做出答复的问题,人类自身的生存价值、生命意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管理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从管理思维,管理导向、管理目标、管理中心、管理视角、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管理边界、管理维度等诸方面都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新认识人的意义,关注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共同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成为了社会的共识。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按照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在重视对人类知识承继能力的培养上,更重视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基础,在时间顺序上,超越了以知识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学习模式。魏书生的这一班级管理实践,把非理性的个性化的目标要求与理性的有效实现途径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并在其班级管理中有效地运行着,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了个人愿望与组织愿望的共同发展,为管理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现象,在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上是一种创新,因此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对管理理论本身有着重大的意义。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对旧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一种改革,是在魏书生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它改革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只重智力学习的弊端,把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班级管理的目标,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的,以全新的人才发展观念重新确定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作用,把班级管理目标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结合起来,坚持“民主管理”思想与方法和“科学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建构出了具有极强适情性的班级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中所内蕴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国的普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培养上,有着其它理论或模式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注释: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 322 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第 29 页,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3.侯器:《魏书生班级管理初探》,《教学与管理》,第 23 页,1988。4.周建成:《魏书生教育观念系统初探》,《教学与管理》,第 12 页,1997。5.王德中:《管理学》,第 44 页,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美]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第 82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下载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小学图书室管理模式的创新赫章县六曲河镇初级中学—孙成剑当今世界进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时代,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法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

    中小学校长治校理念与办学思想研究

    《中小学校长治校理念与办学思想研究》 大纲 杨垒中心学校王召之 一、办学思想与治校理念初探 1、什么是办学思想 2、什么是治校理念 3、二者的关系 二、当今成功校长的办学......

    中小学校长责任书

    李家河乡中小学校长 任 期 目 标 责 任 书 李家河乡中心学校 二O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李家河乡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 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下不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校长就职演说

    真抓实干谋发展克难奋进谱新篇田六小学詹桓桓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承蒙组织关心,领导厚爱,本学期我调入田六小学,能与大家共事,我深感荣幸。我学历不高、能力有限,来到田六......

    中小学校长新年贺词

    辞旧喜迎新盛世铸辉煌 ——2014年新年贺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金蛇一跃乘风去,玉马轻盈送福来。令人难忘的2013年即将过去,凝聚希望的2014年正款步向我们走来。今天,......

    中小学校长培训班

    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校长网络培训班的学习,虽说是在网上学习,但我依然学的很认真,我了解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念,受益匪浅。听了袁贵仁、陈......

    中小学校长培训

    哈尔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xxxxxx学年远程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小学校......

    中小学校长职责

    中小学校长职责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校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行政管理、人事、教育、科研、思想政治等工作。其职责如下: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