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强、帮带”,群众致富快

时间:2019-05-15 05:0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支部“强、帮带”,群众致富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支部“强、帮带”,群众致富快》。

第一篇:支部“强、帮带”,群众致富快

支部“强、帮、带” 群众致富快

——XX着力于党建与扶贫工作双抓双促进

XX瑶族自治县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过程中,加强党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积极探索“强、帮、带”党建扶贫模式,有力的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

一、以“三强”为核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

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够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按照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的“靶向疗法”的要求,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为扶贫开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强班子。为解决村班子整体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契机,采取“两推一选”方式,着力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目前,全县115个村(居)班子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89%,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4%,127名村支书、主任的平均年龄从上一届的48岁下降到44.3岁,其中有47名村支书、主任为经济能人。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了27名大学生到村“两委”担任村支书、主任助理职务,提高了村班子的战斗力。二是强队伍。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抓好强素质工程。在坚持抓好思想理论武装的同时,采取举办培训班、选送村干部到党校、职校学习等方式,搞好村干部、农村党员 的技术培训、学历教育,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今年,各级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13期,对全县5000多农村党员进行了党的基本知识、致富技能培训。三是强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机制,帮助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运作的规章制度,推行了党员群众“提”事、村党支部“理”事、党员大会“议”事、公开承诺“办”事、党员群众“评”事的“双向定责五步工作法”,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积极探索实践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模式,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目前,全县已成立17个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党小组),以“支部+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挥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帮扶单位采取扶持兴办集体项目、入股电站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预计今明两年即可解决68个贫困村年收入不足3万元的问题。

二、以“三帮”为载体,建立党建帮扶机制,着力提高可持续扶贫开发的能力

整合资源优势,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三级联动”工作模式,增强扶贫开发的推动力。一是机关支部帮农村支部。进一步深化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77个省市县机关党支部分别与68个农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发挥机关党支部的资源优势,帮助贫困村建好班子,建好队

伍,建好机制,建好产业,建好阵地,解决贫困村无人办事、无钱办事、无址办事、无规则办事等问题。二是支部帮贫困户。要求机关党支部认真开展送党课、送温暖、送技术、送项目、送文化等“五送”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两次的“走贫困村、访贫困户”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到贫困户家中访民情、送温暖、商农事、解民困。村党支部和专业协会党支部每年为贫困户举办不少于四次的技能培训,结合贫困户的生产实际和就业愿望,采取远程教育辅助学、专家教授辅导学、外出参观现场学等方式,为贫困户在家创业脱贫、外出就业致富创造条件。三是党员帮贫困户。3450名省市县各级机关党员与952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发挥机关党员文化素质较高、见识较广、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每年到贫困村开展“三送”即送知识、送生产物资、送销路活动不少于4次,解决贫困户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生产物资缺乏、农产品无销路等实际问题。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帮扶传帮带、致富看我行”活动,组织农村党员中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懂技术、热心致富事业的党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帮技能、帮物资、帮信息,帮劳工,与贫困户之间实现“四个共享”,即知识共享、技术共享、劳力共享、效益共享,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到目前为止,各级党组织已筹集物资1000多万元,为贫困村办实事好事2300多件。

三、以“三带”为平台,发挥农村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自主性

目前,全县9300多名党员中,有5400多为农村党员。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县注重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即发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带”作用,以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充分挖掘农村在岗党员(村、社干部)的“三带”能力。“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通过加强本地培训、组织外地培训、鼓励学历培训,着力提高村、社干部在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管理、农业发展、农经管理、农村适用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特别是培养基层干部党员要有“地处边远思想观念不落后,条件艰苦工作标准不降低”的品质。县委、各镇乡党委还加强村、社干部的任期考核,对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优先录用为公务员。目前已有一名村支部书记公开选拔进入镇班子,一名考入公务员队伍。二是积极搭建农村无职党员“三带”平台。针对农村无职党员任务不明、职责不清、评议无据、作用发挥较难的问题,采取组织设岗、党员“选岗”、群众评岗的方式对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等,设置村务监督岗、政策宣传岗、科技示范岗、产品销售岗等岗位,目前80%以上的农村无职党员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激发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三是着力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三带”意识。全县农村流动党员占农村党员的1/4,其中常年在外务工的就有800余人,我县在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外出务工党员发挥致富信息来源广、脱贫能力相对强、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优势,回乡创业,建设家乡,带动贫困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第二篇:支部引路 协会服务 群众致富

支部引路 协会服务 群众致富

**社区位于**县城南面,辖12个居民小组,共有1070户,总人口3223人,设党支部1个,在册党员30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社区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走“支部+协会+养殖户”的路子,庭院龟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2008年的7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120多户。如今,在支部与协会党员户示范带动下,庭院龟鳖经济已经成为**镇比较有影响力、规模比较大的特色经济主打品牌,“**菜龟”享誉区内外,成为该镇响铛铛的招牌。

支部引路,带动社区养殖业起步

近年来,**社区群众缺乏增收致富的门路,原因在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为此,社区党支部立足市场,以养殖业为依托,成立了**社区庭院龟鳖养殖协会,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养殖户的模式,推动了社区龟鳖养殖业的发展,打开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为带动社区庭院经济发展,壮大社区党员队伍,社区党支部通过开展“双培双带”(“双培”即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双带”即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活动,积极引导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党员致富能手再把自己的致富理念、致富技术、致富门路传授给群众。通过开展党员致富能手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为群众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走出了一条“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共同致

“千家万户养龟鳖,万户千家齐致富”,**社区党支部积极从身边挖掘典型,宣传典型,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案例教育鼓舞群众。协会会长、庭院龟鳖养殖领路人陈奇通过多年的打拼,建立起年存池上万只,产值逾1500万元的龟鳖养殖场。他的创业成功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推崇。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社区党支部积极引导致富能手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讨论活动,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和各级党组织创造的条件,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从而使他们增强了对党的认识,加深了对党的感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今年初,陈奇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社区党支部党员也纷纷加入了养殖协会。社区党支部定期组织协会党员致富能手开展“典型帮扶”活动,无偿为社区群众传授养殖技术、解答发展难题等,使社区群众的学习有了榜样,前进有了目标,进取有了决心,社区庭院龟鳖养殖户也由2008年的70多户发展到120多户,总产值约3000多万元。**社区党支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成为群众信任和依赖的党支部。

第三篇:党课讲稿:支部引领合作社 群众致富奔小康

党课讲稿

支部引领合作社

群众致富奔小康

——乡村振兴**村农业合作社模式

赵德胜

按照主题教育工作的统一安排,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乡村振兴工作,如何破解“支部引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这一难题,借鉴我们仲山镇的整体形势和仲山东村(简称仲东村)的发展状况,希望能给镇村今后的发展建设一些有益启发。

仲山镇是传统农业乡镇,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做了一些探索,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后,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制定乡村振兴工作规划,积极争取政策,巩固乡村振兴成果,有序推进抓好落实,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仲东模式。

一、捋清思路,培植新型集体农业,破解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瓶颈。

镇情:仲山镇位于嘉祥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80.21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7.3万亩。辖36个行政村,23187户,686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43%;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29户1430人。下辖58个党支部,党员1633人,群众经收入单一,基本以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2018年全镇居民人均纯收入14772元,比2017年增加1070元。

仲山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农业改革,发展特色农业。金青农业“猕猴桃”产品被评定为绿色食品;完成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面积1.1万亩。各村分别成立了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并选举出理事会、监事会等首届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共流转土地1.6万余亩;对16户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建档立卡,扩大规模化经营。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新模式,整合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市场优势,探索出一条基层党组织发挥致富堡垒作用的新模式,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新培植仲山东村现代农业合作社,北李楼村管葡萄园托管等模式,实现党支部引领,群众致富,集体增收。

仲东村村情:仲东村位于仲山镇政府驻地,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56户,2163人,贫困户22户52人,低保户17户24人。总耕地面积2100亩,人均耕地面积0.97亩,基本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该村村班子健全,支部委员会3人,村民委员会3人,全村共有党员55人。2018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

二、坚持问题导向,查找推进“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少整体发展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套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开篇、统筹谋划、有序推进。目前,仲山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牵头部门不明确、责任分工不具体的问题。

2、农业产业业态不高。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传统农作物与高效经济作物结构不合理,谷物等传统作物面积占比较大,高效农业面积占比不到10%,现代农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主要形式仍停留在餐饮、观光、采摘等传统项目上,缺乏高端引领,没有形成区域化、品牌效益。

3、支撑保障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产品与农村贷款对象信息不对称;科技服务力量薄弱,农技队伍“青黄不接”;基础设施欠账大,低产田土地不平整、路网不够畅通、灌溉渠系不完整、生产道路硬化率较低等问题突出。

4、持续增收乏力。仲山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部分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的主动性,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强,存在返贫风险,农业经营收入难以快速增长。

5、村集体发展基础较弱。村干部队伍力量薄弱,虽然已经大幅度提高了村干部待遇,但依然吸引力不强,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的问题,仲山镇50岁以上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占57.9%,村党支部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6人、占16.7%,大专以下学历的30人、占83.3%,知识水平急需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大量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于低效利用状态,村干部缺乏发展思路和发展动力。

6、乡风文明程度不高。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婚丧嫁娶、索要高昂彩礼、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问题还很突出,影响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虽然各村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但是发挥作用不好。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选准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突破口,推进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方向,目标引领未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1、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紧抓特色小镇建设机遇,全面提升小城镇规划设计水平,按照建设标准、功能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形成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

2、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3、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为抓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突出特色化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金青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抓好用活乡村振兴服务队服务机遇,加快建设仲山东村农业示范园、狼山沙窝西瓜、胡契山苹果、赵山岭粉条、西陶官屯地瓜等品牌。二是加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改善农业生产设施装备条件,加快推进农田水利项目重点水利工程,深化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物质技术基础。

4、走好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提升工程,开展“文明卫生示范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孝亲敬老好儿女”等优秀典型评选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方面的重要作用。抓好农村群众身边体育组织和健身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走好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5、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以组织振兴为抓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力。推动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服务队,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帮增收的作用,扩大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二是加快完善村民自治。做好以“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工作,探索加强基层协商的方法路径,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强化村民监督权、决策权,保护农民群众利益。

6、深入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一是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以收入水平和“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建立扶贫台账,适时帮扶、即时清零。二是聚焦贫困集中发力。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放大金融扶贫政策效应,建立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三是做好政策保障,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及住房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把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

三、典型引领,发展仲山东村农业合作社模式。

(一)模式口号

支部引领合作社;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模式运行方式

党支部引领,筹建农业合作社;合作社进行企业化管理;集约土地,为合作社提供资源平台;推行“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经济作物”运行模式;三种方式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村集体基础设施入股;农户“最低保障租金+股份分红”受益。

(三)模式优势

便于大型机械耕作;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适合现代化农业发展。

(四)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仲山镇仲山东村土地合作社项目。

2、项目背景: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项目立项必要性:仲东村土地70%已被地贩子租给外地农户,剩余30%的村民种粮积极性也受到影响,造成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集体农田水利设施破坏严重等不良现象。

4、项目建设优势条件:项目位于仲山镇驻地,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土地成方连片,适宜现代化农业发展。

5、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处于仲山镇仲山东村,村党支部拟依托村南约1000亩土地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地入股、村集体以原基础设施和相关政策扶持入股、投资方以资金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合作社依照土地现状进行整合、改良,投资、管理,逐步达到提高土地质量、增加土地面积,便于大型机械耕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可作为农业科研院所及良种经营企业的良种繁育基地。

土地整合后可增加耕地约100余亩,所增加耕地权益归村集体所有,是长久性、保障性的村集体收入来源。

合作社的股份由土地股、基础设施股、投资股三部分组成。

土地股以实际种植面积核定总股份,每亩为一股,实际种植面积亩数减去村民的亩数剩余的为被整合出的土地,归村集体所有。合作社保证依据目前地类、地租价格,给土地股850元(自留地、腰路南地、腰路北地、马市路北地)、650元(马市路地、张家林地、豆河方地、集体土地)的最低保障收益。

基础设施股为现有的路、沟、渠、站、井、电等基础设施以50股的股份加入合作社。基础设施的维护、建设、提升、产权归村集体,确保为合作社提供基础性服务保障。

投资股为生产成本投资、经济作物项目投资,以投资1000元为一股。为增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投资股尽可能由村两委成员、合作社成员、村民股东出资,支部书记、理事长兜底。

所争取上级基础建设项目产权归村集体,以股份的形式或有偿使用的形式服务于合作社。

6、项目计划投资: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县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自筹资金150万元,其它资金200万元。

7、项目投资概算:利用机械将土地整平、整合,将排水沟进行修复,计划投资约20万元;农业排灌站1个进行整修,新建水泥渠1500米,计划投资60万元;铺设水泥路面2000米,计划投资80万元:打深水井2眼,铺设供水管道3000米。计划投资60万元;合作购置农业机械计划投资50万元;合作建设大棚计划投资30万元;合作建设冷库计划投资200万元。

(五)预期成效

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2020年可产生经济效益20万元,以股份形式量化到经济组织成员,股东每亩可增加收益100元,集体收入年增收10万元。

2、社会效益:合作社项目可以使村里土地更高的体现价值、可创造农村剩余劳力就业机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随着项目的开发和挖掘,也将带动、发展种植能手的合作经营机会。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差别。

发展变化是一天一天干出来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模范带头,勤恳敬业,还要有“光阴迫”“从来急”的精进态度,同样是干事创业,抓紧和抓不紧大不一样,就像有的人在跑、有的人在走、有的人在睡,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的“人去无痕、雁过无声”。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因为它是每一名党员干部踏实干事的时间,它能够让我们为基层镇村的发展做出贡献,能够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大有作为。

东风浩荡征帆满,豪情满怀谱新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做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

第四篇:党员“结链”帮带求实效 农民兴业致富奔小康

党员“结链”帮带求实效 农民兴业致富奔小康

中共**镇双桥村支部委员会

年初以来,**镇双桥村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深入开展“党建致富链”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带动示范作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林、菌、养殖并举的产业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科学“结链”,为兴业致富奠定基础

一是合理定“链”。为把活动落到实处,双桥村党支部委员分别带头深入到农户中调查走访,了解群众所盼所需,根据群众需求村党支部在全村党员中确定了12名年富力强并有带头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党员分别与产业大户联手,帮扶一名贫困户,结成“致富链”。二是自愿结“链”。在“结链”过程中,采取村党支部宏观指导,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自愿与群众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接,既可以使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帮助群众,又使“链”上关系融洽,服务起来顺心、顺力。三是明确定责。党支部建立了“党建致富链”活动档案,明确每条“致富链”服务对象,具体负责人员、帮扶措施和年终目标,并随时登记每条“致富链”具体活动进展情况。

二、真帮实带,为兴业致富注入活力

“致富链”结建后,每名党员都积极深入自己帮扶对象家中,走访了解其家中情况,通过与帮扶对象交流致富经验、探讨致富项目,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切实解决他们眼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西沟屯党员焦学军在与帮扶对象徐新福谈心时了解到,徐新福想扩大养猪规模苦于没资金,因家有陈欠不能贷款,焦学军主动协调信用社,以自己名义为他贷款一万元购买了20头仔猪。党员周俊贵同志,得知帮扶对象丛树堂今年种植地载木耳既没资金又没技术,从自家拿出2万元无偿借给他,并利用自己多年栽培经验,为他进行技术指导,从原料选购直至下地采摘全程跟踪指导。所有党员都结合自身实际,帮助结链对象出主意、想办法,并通过出车出力、提供资金技术等不同方式,解决了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三、跟踪问效,确保农民兴业致富奔小康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始终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建致富链”活动中,双桥村党员带头发展新产业,对农民结链帮扶,切实解决农民发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为了实实在在做好结链对象的服务工作,村党支部每季度对结链党员督促一次,深入结链对象家中跟踪服务。党支部书记于志海同志以身作则,每季度都到帮扶对象杨跃河家中去几次,询问养猪情况,并把最新养猪技术带去。其他党员不甘落后,每季度都能到帮扶对象家中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些党员的辛勤努力下,“结链”帮扶对象家中经济状况都有了明显好转。结链对象徐新福今年养猪效益可观,生猪存栏55头,出栏10头,收入1.6万元,预计年底还清欠款后还有节余;结链对象丛学堂今年初种植地载木耳1.2万袋,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结链对象邵林才在外承包5垧土地种植大豆获得丰收,纯收入达到3万元。在众多养殖专业户认定养猪见效慢、收效不大的情况下,由党员陈宪文联系的贫困户邵林才,承包山林30亩,在山上建立一个占地11.3亩的优质仔猪养殖基地,培育果林15亩,并承包鱼塘10亩,大胆发展种、养殖业,今年,24头优质母猪都下了崽,下崽多的有14头,少的也有8头,每个仔猪按照市场价格可卖300元,收入近6万元。这样好的养殖效益,带动了其他养殖农户。如今,双桥村的优质仔猪养殖户已达23户。

第五篇: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星子县第十届人大代表查桂元事迹简介

星子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查桂元同志是南康镇大塘村党支部书记,历任南康镇第十一至十三届人大代表,2006年以来任星子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现年58岁,他德才兼备、政绩突出,又为人和气、办事公道。在他的带领下,大塘村发生巨大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年年荣获镇“红旗单位”。今年还荣获了全省“文明村镇”等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见证了他数十年殚精竭虑的辛苦努力。村民富起来了,但查桂元同志家的房子远比大部分村民的别墅式楼房逊色,然而他却自豪地说:“虽说我个人不太富裕,但我们大塘村调整产业结构、奔小康的步伐比周边村快,我们的村民生活水平即使与县城居民相比也不差,这样我就感到十分富有了。朴实而自信的话语,折射着一颗赤诚为民的心。

多年来的人大代表生涯,查桂元同志深刻地认识到,群众选你当代表,那是缘于对你的信任,缘于对你的期望。他常说:“群众选我们当代表,那是相信我们能为群众说话。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看,把这个‘官’字换成‘代表’同样管用!”他质朴的言语中透出一名基层干部、一名人大代表对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当选县、镇人大代表以来,他总是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

民转产之路。2003年,他动员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县政府河砂发包,又联系安徽等地河砂开发商引进挖砂船作业,当年参与河砂业的12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接着,他又鼓励群众,采取合作股份制,转产从事浮吊船、运力船、扒砂船以及砂石销售等投资经营,并为转产渔民积极向上争取政府帮扶政策,使全村形成多项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时刻牢记:人民代表代表的是人民利益,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在工作中,他按照“当代表、尽职责、做贡献”的原则,认真为人民办事,与百姓保持密切的联系。村里的沙场建起来了,却由于路况不好发生经营困难,查桂元同志得知后,立即找上级争取修路项目,解决沙场经营困难,同时促使全村环村路得以贯通。村民富裕起来了,手机遍及家家户户,可是通讯信号却不好,查桂元同志又去找县移动公司帮忙,修建起一座大型信号塔。渔民在春季禁渔期间发生暂时的生活困难,查桂元同志又到民政部门反映,争取春荒粮食的发放。村民出行不便,他又与县公交公司联系,开通公交班线,使村民在家门口能坐车上县里。村里的空调用户多起来了,供电线路却因老化难以供应,查桂元同志又出面联系供电局和电力安装公司,为全村重新架设新的供电线路。

如今,全村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年收入四万元以上

下载支部“强、帮带”,群众致富快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支部“强、帮带”,群众致富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群众致富搭桥的人

    为群众致富搭桥的人 ——记虞姬乡田万村优秀共产党员冉祥军 一九九六年,三十三岁的冉祥军同志,开始了自己的致富之路。起初,他家并不富裕,住的是土屋,一日三餐再平常不过,日子过得......

    支部引领合作社 山区唱响致富曲

    支部引领合作社 唱响山区致富曲 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圪洞坪行政村位于该乡中南部,距县城50公里,直通山西的羊蒋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该村草场面积大,人均耕地多,是典型的丘......

    致富带头人 群众贴心人(共五篇)

    致富带头人 群众贴心人 -----记昭苏镇吐格勒勤村先进生产者吐尔逊 吐尔逊,男,哈萨克族,现年64岁,昭苏镇吐格勒勤村退休老干部。 在昭苏镇吐格勒勤村,只要一提起吐尔逊,可谓无人不......

    带领群众致富的“生姜明星”

    带领群众致富的“生姜明星” ——记XX镇先进党员典型XX XX,男,45岁,中共党员,魏园村人,现任区魏园生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区魏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园村党总支生姜专业协会......

    帮扶信访群众创业致富总结

    xxx区帮扶信访群众创业就业情况 工作总结2011年,区委、区政府以新理念提升新认识,以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以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精心安排部署,我区引导信访人......

    带群众致富,建美丽乡村

    带群众致富 建美丽乡村 邑坂村位于霍童镇区东面3.0公里,霍童溪北岸。辖1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人口602户2586人,其中党员73人。邑坂村党总支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

    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带领群众致富

    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带领群众致富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 52更新时间:2008-12-7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面向农村的现代化教育,其优点是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生动直......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千方百计领群众致富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千方百计领群众致富 ——只乐乡东只乐村党支部书记王玉红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我叫王玉红,现任只乐乡东只乐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87年开始在村里任妇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