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新课改中,看园长管理理念的转变
从新课改中,看园长管理理念的转变
当前,新课改牵动着无数颗关注的心,课改已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园长,要在改革的浪潮中把握时代脉搏,让幼儿园始终处于不断向上的发展态势,感悟到园长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着每一位老师,制约着幼儿园的发展。因此,以新课改为契机,进行有效的管理,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需要我们管理者对自己的管理思路、行为重新审视、思考和实践。
一、课改中的幼儿园自主发展
管理者理念的转变是推进幼儿园自主发展的关键
1、由管转化为导
长期以来,园长一直扮演着监督、检查和评价者的角色,而教师也习惯处于一种被监督、被检查及被评价的地位,过多的条条框框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教师
2、由单项的影响转化为双向的互动
在对教师开展指导的过程中,着力改变园长“一言堂”,让教师只带耳朵和笔记本被动听和记的状况,力求达到一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氛围。每月一次的答疑活动是教师一个阶段反思的聚焦,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将教师个体产生的疑惑由大家共同来解答,教师在畅谈中放飞思想,在群体智慧的碰撞下形成更强的教师个体。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教师的行列中,成为她们忠实的、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倾听她们的声音、赏识她们的表现、探知她们的秘密、了解她们的需求、解除她们的疑惑、分享她们的经验,与她们一起求索、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
3、由划一的课程转化为弹性的课程
现实的课程管理模式中,统一的目标管理、一刀切的要求及安排得满满的幼儿作息,促使教师把精力集中在完成形式化的、静态式的教育计划上,放在应付上级各部门及园长的检查上,而忽视了关注孩子动态发展的实际需要,更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原来划一的课程转化为弹性的课程,即: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实际自主选择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及教育策略;允许教师根据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兴趣变化调整活动进程;允许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学习需要灵活安排时间与空间。如:在作息安排上,我们注重原则性,把握好“两餐一点、二小时户外活动、场地的安排和各课程间的平衡”,然后将活动安排的自主权交给教师,允许教师作灵活、适当的调整。由于将课程权下移,教师的创造潜能被充分激发。现在教师们常常会去思考:我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还可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层次能力的教师提出计划制定上的不同要求。如:新
二、课改中的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预设与生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课改新的课程形成方式。预设与生成要求教师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的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通过分段、分组,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学习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变化。
1、关注幼儿的兴趣
对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进而采取积极的行动。如今,我们的教师改变了过去只会预设、只会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教学进度备课、上课的习惯,学会把眼睛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关注幼儿发展的“机会之窗”,及时地将生成活动引入
2、注重环境的创设
幼儿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师正是通过对环境的利用与创设来引导并促进幼儿的主体性等多方面得以发展。然而,在以往的环境创设中,教师们为了追求一种美化与装饰,把布置的任务都由自己包办了,而忽视了环境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及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如何让孩子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互动,使环境为孩子的发展发挥更多的作用成为了我们研讨的重点。
3、重视幼儿多种表征能力的培养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们开始注重利用多种媒介,让孩子表达多种想法与情感,激发幼儿的多种表达。如:前段时间一直接连不断下着雨,教室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伞,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不停地讨论着关于伞的问题,教师及时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开展了伞的活动探索。在经历伞的种类、用途等谈话之后,引导孩子利用多种媒介设计出了一款款奇妙而又新颖的伞。有利用各种绘画手段设计的会飞的伞、带电风扇的伞,有用积木搭的为盲人引路的伞,有用泥工制作的母子伞,还有放烟花的伞等。教师们不仅注重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整合,还从孩子稚嫩的作品和表达中捕捉教育契机,力图让孩子从情感、品德、能力等诸方面都得到渗透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多种表征,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舞台,看到孩子发展的潜力。
三、课改中的实地式培训
例如:小班曾老师说新年过后,小朋友都在比划谁长高了?还争着与老师比,兴趣很高。立即捕捉到老师无意间的话题,提出问题“怎样创设环境让孩子既可以自己测身高又可以与同伴比?”,老师说:“用有趣的标尺。”于是,追问:“怎样把整合的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在耐心等待教师的回应,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曾老师创设了《你长高了吗?》的教育环境:按照小班身高的标准,把达标线以上用绿色块面表示,没有达标的用另外一种色块表示。每个孩子在测量后,把自己的照片贴在相应的位置。这样做了以后,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怎样使自己长高,于是促进了孩子用餐、午睡、运动兴趣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效果很好。
把教师的教育实录,作为园本培训的课程
长期以来园本培训都以讲座、听报告等形式进行,对教师的指导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使教师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我们在现场诊断、实地培训,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发现教师有很多无效的案头工作。这些案头工作既增加了
为了使园本培训更具有实效性,我们在减轻教师案头工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孩子这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们要求教师用实录的方法记录孩子的表征行为、探索行为以及教师自己的分析和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等。为了便于教师的记录,我们采用照片实录、图画实录、文字实录的形式,一事一议,鼓励教师讲述自己关于教育的故事,由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看着这些实例就可以实践,并启发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触类旁通产生更多的教育策略。因此教育实例同时也成为我园培养教师把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园本教材。
多渠道尝试,让家长参与、支持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幼儿园应该加强与家长的密切合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如何实施是一个难题?我们的做法是:让家长多渠道地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活动中,这样既能让家长了解新课改,又能增强家长工作的有效性。
在开展“我的爸爸、妈妈”的主题
在家长园地的创设中,改变了以教师为主提供教育内容的模式,而是更多的在与家长的多种交流中,捕捉、记录、汇总、分析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使之成为教师指导家长的主要内容。这样,增强了家长工作的有效性,使家长园地成为教师与家长平等对话,共同关注孩子发展的平台。
教师们把有价值的关于家长工作的实例,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教师做好家长工作的园本课程。
以上只是我们在学习实施新课改精神过程中的一些措施与总结,我们深深感到身负的教育重任,剖析自我,也看到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需要我们下一步进行改进。
1、加强教育管理机制中自我管理机制、激励管理机制的健全,使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
2、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要适应教改的需要和形势的需要。
3、如何促使园本的特色理论得到丰富与发展,如何完善本园品牌特色,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
当然,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问题,更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走好坚实的每一步。
第二篇:幼儿园园长管理理念的转变
幼儿园园长管理理念的转变
当前,新课改牵动着无数颗关注的心,课改已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园长,要在改革的浪潮中把握时代脉搏,让幼儿园 始终处于不断向上的发展态势,感悟到园长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着每一位老师,制约着幼儿园的发展。因此,以新课改为契机,进行有效的管理,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需要我们管理者对自己的管理思路、行为重新审视、思考和实践。
一、课改中的幼儿园自主发展
管理者理念的转变是推进幼儿园自主发展的关键 1.由管转化为导
长期以来,园长一直扮演着监督、检查和评价者的角色,而教师也习惯处于一种被监督、被检查及被评价的地位,过多的条条框框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师们渐渐丧失了自我思考、自我理解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从而使教师与园长都处于一种被 动的地位。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管理者要从一个检查者、评价者的角色中调整出来,成为教师开展课改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及时向教师传递信息,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由过去办公室化的管理转为现场管理,帮助教师从幼儿的反馈中分析教育行为的适宜性,帮助教师学会反思,运用理论分析教育现象,使教师从经验走向理性,引导教师讲孩子的故事,分析孩子的言行,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2.由单项的影响转化为双向的互动 在对教师开展指导的过程中,着力改变园长“一言堂”,让教师只带耳朵和笔记本被动听和记的状况,力求达到一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氛围。每月一次的答疑活动是教师一个阶段反思的聚焦,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将教师个体产生的疑惑由大家共同来解答,教师在畅谈中放飞思想,在群体智慧的碰撞下形成更强的教师个体。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教师的行列中,成为她们忠实的、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倾听她们的声音、赏识她们的表现、探知她们的秘密、了解她们的需求、解除她们的疑惑、分享她们的经验,与她们一起求索、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体,营造一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氛围。3.由划一的课程转化为弹性的课程
现实的课程管理模式中,统一的目标管理、一刀切的要求及安排得满满的幼儿作息,促使教师把精力集中在完成形式化的、静态式的教育计划上,放在应付上级各部门及园长的检查上,而忽视了关注孩子动态发展的实际需要,更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原来划一的课程转化为弹性的课程,即: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实际自主选择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及教育策略;允许教师根据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兴趣变化调整活动进程;允许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学习需要灵活安排时间与空间。如:在作息安排上,我们注重原则性,把握好“两餐一点、二小时户外活动、场地的安排和各课程间的平衡”,然后将活动安排的自主权交给教师,允许教师作灵活、适当的调整。由于将课程权下移,教师的创造潜能被充分激发。现在教师们常常会去思考:我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还可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层次能力的教师提出计划制定上的不同要求。如: 新教师制定计划是流程式的,有经验的教师制定计划是块状式的,骨干教师则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改中的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预设与生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课改新的课程形成方式。预设与生成要求教师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的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通过分段、分组,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学习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变化。1.关注幼儿的兴趣
对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进而采取积极的行动。如今,我们的教师改变了过去只会预设、只会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教学进度备课、上课的习惯,学会把眼睛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关注幼儿发展的“机会之窗”,及时地将 生成活动引入幼儿园课程。如:在一次秋游前夕,孩子们在自由活动中讨论着:“这次秋游去哪里?你准备带些什么东西?”等一些话题,此时,教师及时把握住教育的契机,便有了“秋游计划”这一活动的生成。由于活动的内容和孩子密切相关,整个活动实现了以幼儿为 主体的地位。活动中幼儿有争论、有矛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则体现了“重过程”的理念,孩子们在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提高,其中不仅是口语的表达,更有用符号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此外,幼儿的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分工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整个活动给了孩子很广阔的活动空间,放大了有价值的教育过程。2.注重环境的创设
幼儿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师正是通过对环境的利用与创设来引导并促进幼儿的主体性等多方面得以发展。然而,在以往的环境创设中,教师们为了追求一种美化与装饰,把布置的任务都由自己包办了,而忽视了环境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及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如何让孩子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互动,使环境为孩子的发展发挥更多的作用成为了我们研讨的重点。
教师们力图通过环境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推动幼儿自主的活动。如:有一位孩子在玩瓶子的过程中,发现装着不同物资的瓶子摇出的声音是不相同的,他兴奋极了,忙着找来伙伴让他们一起欣赏、敲击,从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如今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们力求将环境与课程相匹配,重视环境在组织实施中的作用,把环境作为一种课程来设计、探索,由师生共同交互构建环境。宽松的环境、开放的空间,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
3.重视幼儿多种表征能力的培养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们开始注重利用多种媒介,让孩子表达多种想法与情感,激发幼儿的多种表达。如:前段时间一直接连不断下着雨,教室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伞,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不停地讨论着关于伞的问题,教师及时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开展了伞的活动探索。在经历伞的种类、用途等谈话之后,引导孩子利用多种媒介设计出了一款款奇妙而又新颖的伞。有利用各种绘画手段设计的会飞的伞、带电风扇的伞,有用积木搭的为盲人引路的伞,有用泥工制作的母子伞,还有放烟花的伞等。教师们不仅注重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整合,还从孩子稚嫩的作品和表达中捕捉教育契机,力图让孩子从情感、品德、能力等诸方面都得到渗透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多种表征,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舞台,看到孩子发展的潜力。
三、课改中的实地式培训
教师在理解教育理念的同时,他们普遍认为把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难度很大,往往无所适从。管理者应走进教育第一线,用有目的和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捕捉教师的教育行为→倾听教师的想法、仔细观察教师的做法→提出质疑,层层追问→耐心等待教师的回应→提供策略→用教育理论解读教师的教育行为。例如:小班曾老师说新年过后,小朋友都在比划谁长高了?还争着与老师比,兴趣很高。立即 捕捉到老师无意间的话题,提出问题“怎样创设环境让孩子既可以自己测身高又可以与同伴比?老师说:“用有趣的标尺。”于是,追问:“怎样把整合的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在耐心等待教师的回应,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曾老师创设了《你长高了吗?》的教育环境:按照小班身高的标准,把达标线以上用绿色块面表示,没有达标的用另外一种色块表示。每个孩子在测量后,把自己的照片贴在相应的位置。这样做了以后,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怎样使自己长高,于是促进了孩 子用餐、午睡、运动兴趣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效果很好。把教师的教育实录,作为园本培训的课程长期以来园本培训都以讲座、听报告等形式进行,对教师的指导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使教师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我们在现场诊断、实地培训,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发现教师有很多无效的案头工作。这些案头工作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又影响了她们教育探索的热情和教育实践能力。我们认识到在新课改中要改变这种状况。为了使园本培训更具有实效性,我们在减轻教师案头工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孩子这个
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们要求教师用实录的方法记录孩子的表征行为、探索行为以及教师自己的分析和教育策略、教育效果等。为了便于教师的记录,我们采用照片实录、图画实录、文字实录的形式,一事一议,鼓励教师讲述自己关于教育的故事,由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看着这些实例就可以实践,并启发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触类旁通产生更多的教育策略。因此教育实例同时也成为我园培养教师把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园本教材。多渠道尝试,让家长参与、支持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幼儿园应该加强与家长的密切合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如何实施是一个难题?我们的做法是:让家长多渠道地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活动中,这样既能让家长了解新课改,又能增强家长工作的有效性。在开展“我的爸爸、妈妈”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收集家长各种信息,我们把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作为家长参与的资源。为此我们开展了牙科医生、设计师等进入孩子课堂的活动,并在全体家长中广泛宣传。通过这个活动,既让家长在参与中了解了新课改的精神,又让孩子在过程中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学习兴趣。在家长园地的创设中,改变了以教师为主提供教育内容的模式,而是更多的在与家长的多种交流中,捕捉、记录、汇总、分析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使之成为教师指导家长的主要内容。这样,增强了家长工作的有效性,使家长园地成为教师与家长平等对话,共同关注孩子发展的平台。教师们把有价值的关于家长工作的实例,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教师做好家长工作的园本课程。
以上只是我们在学习实施新课改精神过程中的一些措施与总结,我们深深感到身负的教育重任,剖析自我,也看到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需要我们下一步进行改进。
1.加强教育管理机制中自我管理机制、激励管理机制的健全,使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
2.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要适应教改的需要和形势的需要。3.如何促使园本的特色理论得到丰富与发展,如何完善本园品牌特色,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
当然,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问题,更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走好坚实的每一步。
第三篇:从新课改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从新课改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在新的教育体制和改革中,学校的德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纵观整个课程的教学,笔者谈谈对当下德育教育的一点体会。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营造了尽可能开放的课堂,将尽可能多的资料纳入课堂,文本是开放的,文学、电影、音乐动画、以及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等形式上是开放的。传授、讲座、观摩、阅读、商议、辩论、话剧、社会调查实践等都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和把握,而不再是简单的说教性的教学。从人的认知上来说,只有学生从感官上有所触动,才能更深层地体会和了解所学的知识和道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领会教材的设计和教学的情感目标,一般课程是将情感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摆脱了从理论到理论的老路,使学生从心底深处认识到为人处世,即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新课改更重视人性,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遵循了一个规律。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视觉听觉的刺激对教学是有很多好处的,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指导其行为也更有影响力,有助于学生在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做出正确的选择。郭初阳认为学习是用头脑思考、用心感受。对于一个人而言,头脑重要,还是心重要?两者都不可少,无法比较。学习就是认识与发现,每一门学科都提供了一幅重新打量世界的眼镜。借用米尔斯所著《社会学想象》中的观点即是: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我们的目的就是应该让学生透过它认识世界,进一步指导、改进他的生活。这样,课堂也就不再是义务与负担,而会成为快乐的源泉。的确如此,德育课程改了又改,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可以成为个性成熟的孩子,成为一个道德素质良好的孩子,让他们更快地融入集体、社会中。课程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可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一直以来,德育都是最难达到的目标。课改以后,相对来说教师的可施展的余地更大一些,但要求也更高了。因为那已经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点,更是一种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本身就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就必须要抓住学生的心,有自己的讲课风格,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身为教师都了解,教师这一职业是最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的,总是将已熟知的东西不断重复,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形成定势就很难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生活中的新知和课本结合。如果没有很好的道德素质或是生活认识,那么对待德育教学将会很茫然,可能疲于应付。空洞的课堂内容,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也如同嚼蜡。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很多方面,如课堂的提问技巧、课堂内容的丰富活跃、课堂引导的方向、课堂能够达到的效果、以及课堂上讨论的一些社会中的问题等。在活跃了课堂、重视了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教师的备课量也加大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在课外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反思。教师必须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看待新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的要求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有一颗不泯之心,即使外界再复杂,自我也必须保持客观和理智,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丧失了自我,丧失了育人的本心,好的带头作用相当重要。
其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和理智教育,让学生做知性的人。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善于设问,用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开始思考和关注身边的事,让他们更多的参与,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反思生活中的问题。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让他们学会提问题,思考问题,并用学来的知识自己解答。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孩子参与、教会他们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或生活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巨大考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要让学生的知情意都能有所提高,必须让他们参与进来。但要真正做到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了解当前的社会潮流趋向,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要兼顾到学生和家长还有社会的需要。同时注重和实际的联系,将每一种德行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作出对比,分辨好坏善恶和荣辱,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从生活中一点一滴慢慢懂得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品质。常说的“五爱”、“五讲四美”、“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空的,是真实存在的,能够对我们的生活起引导作用的。既然不是空谈,那么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去实践,明白参与的重要性。就求知的欲望与能力而言,小学生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求知人群,因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新课改的学习者,是平等的。既然如此,在课堂上可以就让他们感兴趣的任何话题,以任何他们觉得适当的方式,进行启发思考。即使是最微妙的概念也可以介绍给学生,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完全理解这些概念的所有细节,只为激发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体悟。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轻率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要克制自己,不要将陈旧而不自知的观点灌输给孩子。应该让他们在各种观点的透明罗列中,自由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现在教育略有改观,但是“沙漠化”依然严重。“树木”有赖于良好的浇灌,“树人”有赖于良好的教法。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打开自己,保持心灵的开放,用自己真实的生活与真切的思考,与学生建立联系,在完整而不分裂的自我中,编织一张有凝聚力量的网”,发挥我们应有的力量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
第四篇:从小额账户管理费看银行转变经营理念的利与弊
从小额账户管理费看银行转变经营理念的利与弊
银行与小额账户管理费
小额账户管理费是银行针对那些日均余额低于一定数额的账户每月收取一定数额费用的账户管理费。一般各家银行都有这个收费项目,具体的数额不同。收取这个费用是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
以下是各行的小额账户管理费收取标准:
工商银行每3个月日均存款低于300元,每月收取1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建设银行:储蓄账户可能被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上海分行小额账户管理费收取标准为: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小额账户是指统计期内日均存款余额小于500元(不含)的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每季度3元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结算时间是每个季度末月20或21日。所谓日均存款余额就是每日存款余额的平均数,即统计期内将每天的存款余额按天累加,除以统计期内天数,就等于日均存款余额。账户日均余额=统计期内每天存款余额合计数/统计期内天数。
2011年7月1日起,备受争议的账单打印费、密码修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等34项银行收费被正式叫停。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自2011年7月1日起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的11类34项服务收费。
从2011年7月1日起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的11类34项银行服务收费,但不少费用照收不误。多数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被叫停的收费项目中约九成以上已取消或者原本就没有收取。比如同城本行查询服务收费,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转账手续费等,各家银行都是免费。储蓄开户免费,销户方面也只针对开户3个月内销户者补收5元工本费。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则有多家银行在收。比如,有的银行重新设置密码要收10元,有的银行密码挂失要收5元。通过本行柜台、ATM机具、电子银行等提供的境内本行查询服务收费,市内多数银行没有收费。
已签约开立的代发工资账户、退休金账户、低保账户、医保账户、失业保险账户、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年费和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市内多数银行没有收费。对于信用卡的密码重置,多数银行也只需要携带相关证件,核对其他信用卡信息,就可免费办理。而提供12个月内纸质对账单这项服务除了几家银行会收取10到20元不等的费用外,大多数银行也不收取任何费用。现行收费项目还很多,虽然此次有34项银行服务收费被取消,但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在此次取消的34项银行收费项目中,大部分已与市民的工作、生活关系不大,而市民真正关心的收费项目并没有在列,如银行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ATM机跨行取款费和短信服务费等。“现在银行的收费,有挂失手续费、换卡手续费、同行异地汇款手续费,同行不同城转账手续费,跨行汇款手续费,同行异地存、取款手续费,开具存款证明手续费(VIP客户免收),还有一些电子银行的费用,短信服务费、手机银行服务费等等。具体有多少项收费,不好统计了,因为每个行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就拿借记卡的管理费来说吧,有些银行收取,还有一些银行是不收的。”
各银行收取数据:
中国大陆各个银行2010年初小额账户管理费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请致电当地银行咨询):
中国农业银行: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这个是全部使用农行卡的青大学生应该知道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部分城市低于100元每季度收取3元(针对借记卡收取,存折免收)(我主要用邮政卡和农行卡,所以这个也是我比较关心的)中国工商银行: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吉林银行:2009年9月1日起新开户账户低于1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2010年4月1日,辽宁农行小额账户管理费开始涨价了。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6元/季度;
中国建设银行:每季度日平均存款余额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且此类账户以年利率0.01%计利息;
中国银行:日均余额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如本日账户余额600,则算做两日。(中国银行的借记卡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中国交通银行: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交行的借记卡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广东农村信用合作社: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针对借记卡收取,存折免收)数据2 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市低于5000元(五千元)一次性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6元/年; 中国光大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中信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华夏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兴业银行:开户满3个月,且3个月内日均余额小于300元(含)的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收取3元/季,3个月内日均余额大于300元的账户不收费。开户未满3个月的账户不收费。具有指定功能的账户可免收费。
招商银行:日均存款余额低于10000元(一万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1元/月;目前(2012年2月),深圳、重庆地区为3元/月。
深圳发展银行:个人综合季日均资产<1000元收取3元/季/人的小额帐户管理费; 广东发展银行:日均存款余额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渤海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恒丰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浙商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南京银行:日均存款余额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北京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上海银行: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天津银行: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平安银行:账户日均余额低于1000元,收2元/月的账户管理费;[1] 江苏银行:日均存款余额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华融湘江银行:目前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各方观点
据了解,银行每季度扣3元钱与银行开征的小额账户管理费有关。中国银行北京分行2005年12月发布公
告称,从2006年3月20日开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开始对日均存款余额不足500元(不含)的人民币普通活期存款账户以及活期一本通账户,每季度收取一次账户管理费,每次3元人民币。银行
银行观点:收费主要是为了减少“睡眠账户”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首先,从个人账户的现状来看,很多闲置几年不动的“睡眠账户”,对银行账户资源形成了巨大浪费。放大到全社会层面,同一客户常常在不同银行间开立多个账户,浪费社会的金融账户资源。
其次,通过收取账户管理费,银行希望现有闲置账户客户能够对自身银行账户进行有效合并,积极争取客户能归并在各家银行间的资产,选择一家银行作为自己的金融资产管理行,从而既能提升个人客户的金融理财意识。
专家观点:银行收费应当更加人性化
对此,一些律师质疑银行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的行为,认为有单方面违约之嫌。广东群立弘律师事务所律师谢子奇说,银行在储户开户的合同中并没有小额账户要收取管理费的说明,银行以公告的形式收取储户钱款,要看开户协议是否约定银行有单方面变更的权利。部分银行在与储户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收取管理费,违反了合同法。
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说,虽然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收取客观上确实有助于减少“睡眠账户”,节约相关金融资源,但不能所有的成本都由客户支付,银行在收费时应当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
针对银行“提高服务、节约成本”“促进个人理财,减少无效和低效账户”的说法,有关专家表示,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银行能够通过技术革新等人性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从技术上说,银行管理100元的账户和管理100万元的账户的工作量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没听说要清理存款100万的账户呢?
银行乱收费
“银行乱收费”一直以来也广受公众诟病。尽管央行、银监会、发改委三部委要求商业银行自2011年7月起免除11类共计34项服务收费,但由于被免除的多为原先并不收费的项目,客户得到的实惠并不多。日前银监会发布的《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要求4月1日起各银行对于服务收费项目明码标价。事实上,现阶段银行收费项目五花八门,数目繁多。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收费项目850项,占比79%。在银行业服务项目中,个人业务服务项目共276项,其中个人有偿服务项目共196项。自去年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被要求取消了34项收费,但此后银行收费项目仍呈增长态势。
手续费、佣金收益上涨
在银行利润强劲增长的同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贡献不容忽视。五大银行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515.05亿元。其中,农行增幅最大,增长49%至687.5亿元。其次是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15.5亿元,增幅为39.4%。(为啥青大的领导要给学生选用农行卡呢?最贵的,收费最狠的,比如小额账户管理费的“500元”。)
另外,2011年建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69.94亿元,较上年增长31.55%,占该行中间业务收入的45.03%。中行公布的新闻稿也称,在传统优势和新兴业务的带动下,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达到64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8%。交行2011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5.49亿元,比上年增加50.70亿元,增幅为35.02%。
“暴利”与“乱收费”究竟存在何种关联,这是上市银行高管们2012年不得不面对的质疑。
3月29日,工行业绩发布会上,行长杨凯生坦言,收费是否合理与收费结构相关。“只要这些项目(结算、清算、现金管理、个人理财、私人银行等)继续发展,我们的手续费收入增长仍可期待。”“(手续费)未来增长速度对农行和整个银行业而言,都会适当回归。”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该行2011业绩发布会上所述。
中国银行业协会去年公布的通报称,与2003年银行服务产品与项目比较,大型商业银行2010年有偿服务产品和项目662个,较2003年增加338项,7年来增长了104%。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年有偿服务产品和项目354个,增长了55%。
项目收费差距大
银行的乱收费一直以来广受消费者诟病。例如,北京工行、建行等前不久率先停止办理存折业务。停止办理存折业务看似不属于新增收费,但以收取年费的银行卡替代不收费的存折,是乱收费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继续提供的免费项目仍有不少,包括借记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同城跨行转账费、短信通知费等。
以短信通知为例,民生、招行、华夏等中小股份制银行均是免费,四大行现在仍在收费之列。记者分别通过四大行的客户热线进行咨询,了解到短信通知费对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来说,现在都还在正常收取之中,客服人员均表示,目前并没有收到将减免该费用的通知。只不过各家银行对于其诸如金卡等贵宾客户,有一定程度的免费收取范围。例如在工行,只有理财金卡和信用卡等部分卡种才可以免费享受到这一服务。
通过咨询,了解到目前工行、农行、中行的短信通知费均为2元每月的标准,而建行收取标准相对高一些,为3元包月,包年30元。
此外,消费者最有意见的是借记卡年费、跨行转账等基础服务收费。一方面是部分消费者认为有些银行收费项目“无理”,另一方面是银行认为征收相关费用“有据”,银行针对大众客户的服务性收费究竟谁说了算?
根据现行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实施政府指导价的服务价格,具体服务项目及其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由发改委会同银监会制定、调整。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由商业银行总行自行制定和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政府定价的收费项目大都是宏观业务,比如存贷款利率。而目前公众争议较大的项目,如小额账户管理费、跨行支取手续费等,属于银行既有的中间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银行自主定价空间也较大。
“去年初存的200元,这几天取款时才发现不到190元了,没得到利息反而倒贴银行钱!”昨日,在机关工作的苏女士有些惊讶地说。记者了解到,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都是被银行收取了小额账户的管理费。
一般银行的存折、借记卡都有小额账户管理费,日均不足300元,每个季度末的最后一个月的20日收取,每季度3元。但是对一些功能性账户是予以免收的,比如代发工资、还贷账户、低保家庭、签约三方存管的账户等等。
ATM机跨行取款银行收费很让人反感。“这些收费如果只收一次倒也还好,问题就在于几乎次次都收。”市民张先生质疑,这样的收费合理吗? 银行间跨行转账收取手续费,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转账不成功手续费不退,许多用户对此提出质疑。短信通知持卡人业务月还要收2-3元服务费。为保证持卡人用卡安全,目前多数银行都会提供短信通知业务,将账户变动情况通过短信等形式通知持卡人。但很少有人知道,银行每月会收取2-3元的服务费。
日前,张女士的信用卡丢失,挂失费就花了50元。记者从一些银行了解到,信用卡挂失费差异很大。从各银行的收费情况看,银行信用卡挂失费从20元到80元不等。对于银行收费,业内人士称,商业银行已成为经营货币的企业。既然是企业,就要讲成本和收益,银行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支付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因此,通过适当的收费来补偿成本、获取收益,符合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和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
选择省钱专家支“招”:
浦发银行理财师马金良提醒,银行间的收费标准不是很统一,都会有些差异。应谨慎选择开户银行、银行卡和各项服务。对于普通持卡人来说,要想避免被收费,就要做到心中有数。为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多张卡的持有者最好对不常用的账户进行整合,对长期休眠的账户进行销户。并且把自己的资产集中在这一两家银行,逐渐升级所持卡的等级,可以享受银行更多优惠政策和费用减免。各个银行有自己的VIP标准,有些费用VIP卡也是不收的。对于信用卡的年费一般银行都规定,刷卡几次就可以免年费,消费者最好养成刷卡消费的习惯。
银行卡刷卡消费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在平常购物消费时,尽量刷卡支付,如需要取现金也尽量选择持卡行的服务网点和设备。各大银行的网上银行对自助办理业务的手续费给予折扣。一些常规业务如查询、转账等,用户若通过网上银行自助办理,不仅方便,也可免去部分不必要的开支。同时,用户也可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途径充分了解所持卡片的功能和收费标准,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费”。
我常用的银行卡是“中国邮政储蓄借记卡”和“中国农业银行借记卡”,今天在取钱时惊讶的发现账户明细中有一项“小额 3元”,然后我就打电话咨询,我还以为前些年的整顿银行乱收费政策已经把小额账户管理费取消了呢!
银行乱收费的霸王条例好不好?为什么非要在邮政储蓄交电费?据我所知,在我家乡,村民交电费都是用乡镇统一办理的邮政账户,老百姓有谁知道这个小额账户管理费啊?那多用电客户,老百姓基本上都是一二百的交这个电费,不会存太多,所以即使我没看到邮局收取用户的这个费用账单,我依然确定,大部分勤俭节约的老百姓家庭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的被邮局收取了这个小额账户管理费,单凭这一项,每季度三块,邮政储蓄这可是暴利啊!
相比于中国农行卡日均余额低于500元收费,邮政的100元,似乎还算仁慈了一点点,不过人家邮政借记卡不收取年费,农行卡每年10元。可能我们青大领导觉得青大学生都很有钱,不会在乎这点钱,有几个学生的卡内余额不是经常低于500?农行啊,你又赚大发了。还有关于网上银行的办理,农行U盾收费,加上工本费,一共要50多元。如果开通手机短信提醒,这个每月三元,有些同学还觉得自己的网银账户一有变动,就能收到短信提醒,其实大多数学生如果算算自己一年要为这个短信支付36元,就不会觉得农行的这个提醒很贴心了。银行方面美其名曰,这样安全。安全你干嘛收费?保护客户的账户资金安全不是你应该做的吗?而且有时候这个业务是默认开通,很多用户并不十分清楚。
。。。
第五篇: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淅川县仓房镇中 周红朴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除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将由“信息源泉”和“知识传播”者转变为一个合作者、一个咨询者。
一、由“灵魂工程师”向“心理医生”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为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为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心理医生”,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加以引导。
案例1:几天前我班小李和小伙伴在篮球玩,担心眼镜掉水泥地上摔坏,就将眼镜放在篮球架下边,谁知被来看热闹的领班的小张一不小心踩坏了一个镜片。小张很诚实,在他人没有看到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溜走逃避责任,还主动找到小李,诚恳地说愿意包赔损失。小李家境较差,他早就想买一副好一点的眼镜,但一直没敢张口问妈妈要钱。小张把他的眼镜踩坏之后,小李认为这次可逮住了一个好机会,于是便趁机配了一副较贵的眼镜。小张怒气冲冲的来找我,我不由得气不打一出来:这个小李,怎么能这样讹诈别人呢?一定要严肃地处理他,还小张一个公道!
可是,班主任处理事情怎么能这样冲动呢?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后,我决定让小李先回避一下,就劝慰了小李几句,让他先去上课了。然后,我对小张说:“本来踩坏了小李的眼镜,没人看见,你可以偷偷溜走了事,可你不但没走,还主动答应赔偿,你真是一个好学生;一个诚实、正直的好学生!你先去上课吧,请相信老师会给你一个公道的!”
可是,怎样才能让小李认识到自己的贪心和错误,又使小张赔得合理、赔得情愿,顺利化解这场纠纷呢?我认真思考了一番,终于有了主意:解铃还需铃人。我应该想办法让小李来个换位思考,体验一下小张心中的那种委屈、怨气,还有被讹诈的感觉,让小李自己认识到错误,进行自我教育。随后的几天,小李很沉默,不时地陷入沉思。他再也没有找我说过向小张索赔的事。这天,批阅小李的周记,我看到了如下文字:
老师,关于眼镜的赔偿问题,我已经自己解决了……老师谢谢您!通过您的开导,我现在明白了,我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自己的利益,让小张赔个新眼镜是不对的,真是丢人了!我已向小张道了歉,他也赔了我30元钱……我真的很不好意思。您放心,今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我再也不会财迷心窍了!
二、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被看做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因此,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成为课堂中甚至学生生活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案例2:课堂上学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时,一般认为“臭”的意思是食物腐烂而发出气味。但一个同学提出异议:“路有冻死骨”说明天气很冷,既然如此,酒肉为什么会臭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即议论纷纷。当时,老师也愣住了。但面对这一发现,老师没有草率从事,而是要求同学们课后查资料,最后学生认为“臭”应读xiù,即气味。“朱门酒肉臭”即朱门里散发出阵阵酒肉的香味,说明酒肉之多,这一发现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三、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
有人认为教师像医生一样,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把教学效果的好坏全归于经验的多少。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实践表明,光凭老经验是不行的,必须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必须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就必须变“冷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案例3:“国庆”节,又有一批新生加入共青团,老师向他们祝贺的同时问:“你准备怎么做?”本以为学生会说自己今后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没想到这位同学毫不犹豫爽快回答:“我准备请客”。听到学生的回答,老师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日益优越,教师在信息占有上已经没优势。因为在信息时代“地球是平的”,人们以几乎毫无相差的状态“平等”拥有各种信息资源。一方面老师仍然需要也可能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智慧引导学生,当然更需要老师善于学习(包括善于向学生学习)、善于思考(包括善于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思考)。
转换教师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淅川县仓房镇中 周红朴
在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大量增加,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之间延续多年的知识的“单向输出者”和“被动接受者”的关系,及其确立和存在的客观基础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将由“信息源泉”和“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一个合作者和咨询者。“教师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在未来,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
一、“ 师爱”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平等的、互相关心的社会。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必须持一种平等亲和的态度走近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坚决摒弃与人道主义教育相对立的和抑制儿童个性发展的权力主义、强迫命令及其种种表现形式,如训斥、辱骂、伤害自尊心、讥笑、恐吓、暴力等等。
多年的工作实践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师爱”是真诚的,是伟大的,是神圣的。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让我们共同用“师爱”开辟通向学生心灵的道路,架起连接师生情感的桥梁。
二、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和学生是平等的。从根本上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而存在的,师生之间虽然有履行职责的不同和完成任务的不同,但是,从人的尊严和权利的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这是因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是超越人的年龄、知识和能力水平等而存在的,人之所以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师生之间必须平等。教师必须持一种平等亲和的态度走近每一位学生,不仅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而且虚心地听取和接收来自学生的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教师应该能够包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的“不同声音”,在对待学生与自己不同的知识经验,思考类型和处理方法时较为宽容,较具弹性,能够比较多的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学生与自己不同的知识经验、思考类型和处理方法等,能够摒弃过去那种过于威严、偏执顽固、“死要面子”的“绝对权威”的形象。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教学机制。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各不相同的知识背景和优势发展领域;努力形成轻松愉快的交流气氛,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还应注意和学生集体进行交流,以及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交流的气氛。教师可以在这个平等交流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和展示自己成就的愉快感,进而可以有效地培养起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表现能力等。总而言之,21世纪的教师不再是知识上的“绝对权威”和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咨询者、交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