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填词时如何选择合适词牌
填词时如何选择合适词牌
如果有了创作的欲望,想通过填词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凡会在选取词牌上踌躇,即使对于有一定词学功底的人,也要费些功夫。的确,词牌的种类繁多,仅《钦定词谱》记有的词牌有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的六体,还不包括一调数名或异调同名等等,要想从中选择与词作内容相适合的词牌,倒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词牌的知识。
一、词牌的命名
我们常说“倚声填词”,这就说明了作词跟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曲谱的名称就是词牌。但现在词牌的曲谱大都失传,只能通过研究,我们从古人所流传下来的词中,基本上能够知道词牌所表达的声情。因此了解词牌的命名就尤显重要。词牌的命名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直接沿用乐曲的曲名作为词牌,是词牌命名的主要渠道,如六幺、齐天乐、水调歌头等等;二是取至词的最初写作缘起或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这里面大都有一个故事,如雨霖铃,记述了唐明皇入蜀,行至斜谷,霖雨连绵,心中怀念杨贵妃,于是作此曲;还有阮郎归、谢秋娘等都如出一辙;三是摘取古词文或古诗文句。如忆秦娥,取自李白的词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青玉案取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等等;四是标明词的字数或拍数,如十六字令、百字令、十拍子等等。
另外词牌的命名还有同调异名、异调同名等情况,但与本文论述的内容无关,则不絮言。
二、如何选择词牌
如何选择词牌,应首先了解词牌的大致分类,就字数和篇幅来分:有长调和小令;就情感来分:有豪放和婉约。因此作者在选择具体的词牌前,就可有一个粗略地考虑,所以了解长调和小令、豪放和婉约的特点,对于选好词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小令与长调
对于小令,虽然字数少,却是易写难工。故宋人张炎有言:“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因为小令字数较少,必须在用字遣词上精雕细刻、言简意赅,才能语意丰满、内容充实。在写小令时,叙事时最好搀杂一两句景语,写景时说上一两句情话,才不至于单薄。小令的结句非常重要,要有不尽之意。唐后主李煜的小令就极具功夫,如二首《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其中对景的描述只有只言片语,未作任何渲染铺排,但仍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另两首的结句悱恻哀婉,意味连绵无穷。对于长调,由于字数多,可描写的内容也多,宜于叙事铺陈,因此在整体安排上,须得妥贴。所谓整体安排,是指立意命题、结构布局、起句结句、上下过片这些。虽然长调可以描写的内容比较丰富,但结构上也不能拖沓臃肿,情感上也不须单一,在豪放中见得细腻,在婉约中隐约激扬,这样才能情致错综、和谐。2.婉约与豪放
明朝人张绺在《诗余图谱》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不论婉约与豪放,都可在词调的声情中得以辨识。大约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根据词调的首创之作和大多数词作的内容辨识。
一般来说,首创之作,最能切合音乐曲谱,体现词调内在的思想感情。如词牌《忆余杭》,是回忆西湖风景的,因此用它来描写风景名胜,则十分合适;又如《一斛珠》取之于唐玄宗密赐江妃珍珠一斛,妃不受,且题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表达了一种婉转凄抑的情调;
二是从词牌所从属的宫调辨识。宋人所作的词,大多依宫调而填。《中原音韵》中关于宫调有这样的论述: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伤悲,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悲壮,道宫飘逸清幽,大石风流蕴藉,小石旖旋妩媚,高平条畅洸漾,般涉拾掇坑堑,歇指急并虚歇,商角调悲伤婉转,双调键捷激袅,商调凄怆怨慕,角调呜咽悠扬,宫调曲雅沉重,越调陶写冷笑。如蝶恋花入小石调,临江仙入仙吕调等等;
三是根据所用韵部的不同特点和韵角的疏密辨识。韵部的不同,表达的声情自然也不尽同。如平声韵和畅舒缓,常表达平和婉转的情调;上声韵舒徐徐高亢宜表达清新绵邈、慷慨豪放的情感;去声韵劲厉沉着,宜表达挹怒幽怨、高亢响亮的感情;入声韵迫切逋峭,宜于表达清劲迫切、激越峭拔的情志。具体到各韵部,又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查看王易的《词曲史·构律》一文。
四是根据词调句子长短和字数的奇偶辨识。在大多数情况下,短句节奏急促,多表现激昂悲壮之情,如词牌满江红等;长句节奏缓驰,多表现细弱低回的情感,如千秋岁等。另外奇字句声情较为谐和,偶字句多用于对仗,则声情显得沉顿迟坠。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理。同样,《寿楼》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昂,与燕尔新婚的感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作用,如若违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郭沫若先生1958年写的一首歌颂大跃进的词,他把李清照的《声声慢》改《声声快》,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改填“蓬蓬勃勃,烈烈轰轰,轰轰烈烈轰轰”,尽管表面已经改了词牌,但实在显得不伦不类。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相应内容的词牌呢?如果你精通音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词谱都以五音十二律标出了词牌的曲调。如果你不通音律也可以按照夏承焘先生的办法: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拗和韵脚疏密;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比前人同词牌优秀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最多、最好。
对学者来说,三种方法中的第三种是最实际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规。我们揣摩古代大词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们的作品来衡量某些词牌的声;而不是用揣摩来的声去衡量大词人的作品。《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诗经》,当也是用来唱的,是先有而后有言,然后才配以音律。只有这样,个人的感才不至于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难于表达。即使是我们现今的歌曲,亦是先写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内容配曲。关于这一点,《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漫志》,也有“古人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比形式的选择要重要得多。下面将常见词牌曲调做简单介绍,并分别归类:前面主要是说词牌的一些共性及常识。下面来说单个词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其实这方面的内容在网上已有很多的阐述,其中以舍得老师整理收集的最为齐全,综合大家的,在此作一归纳:
1、渔歌子,又名《渔夫》《渔父乐》《渔夫辞》。唐教坊曲,入黄钟宫,此调声情轻快,是多用来写渔人和渔家生活的曲子。
2、生查子,又名《楚云深》。原唐教坊曲,入双调。此调音节比较谐婉,多抒怨抑之情。
3、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入中吕调,此调甜庸,可作一般抒情用。
4、长相思,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入般涉调,此调多用以写男女相思之情,也可抒写友情。
5、浣溪沙,又名《浣纱溪》《满院春》《小庭花》等。入中吕宫或黄钟宫,此调音节和婉、明快,上半阕情调较急,下半阕便趋缓和。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婉约、豪放两派词人都竞相采用。
6、诉衷情,又名《一丝风》、《步花间》、《桃花水》、《偶相逢》、《画楼空》、《渔父家风》。此调入林钟商,凄怆怨慕,一般多作抒情之用。
7、西江月,又名《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此调入中吕宫,声情甜庸,宜抒一般之情。
8、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入歇指调、商调,此调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9、临江仙,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等。入仙吕调、高平调,此调音节谐婉,声情掩抑,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10、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入歇指调,此调多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
11、小重山,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入双调,声容极掩抑低佪之致,恰宜表达缠绵悱恻的情感。此调唐人常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
12、人月圆,又名《青衫湿》。此调入黄钟宫,婉转缠绵,多咏元宵节。
13、桃园遇故人,又名《虞美人影》。入双調,此调多用来咏友情。
14、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入小石调或商调,以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为多。
15、渔家傲,又名《吴门柳》《添字者》等。入般涉调,音节拗怒,情绪紧张迫促,适宜于表达兀傲凄壮的爽朗襟怀。
16、祝英台近,又名《月底修箫谱》《祝英台》《祝英台令》《燕莺语》《宝钗分》。入越调,此调宛转凄抑,声容刚柔相济,适宜表达抑塞磊落的幽咽情调。
17、洞仙歌,又名《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洞仙歌慢》。此调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
18、满江红,又名《上江红》《念良游》《伤春曲》。入仙吕调,此调格调沉郁激昂,宜抒发激烈慷慨之情,此调用入声韵者居多,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
19、水调歌头,又名《凯歌》《元会曲》《台城游》。此调入中吕调。唐人水调凄凉怨慕、声韵悲切;宋人水调昂扬酣畅、豪放潇洒。所咏有:吊古、登览、赠别、庆贺、感时伤世等。
20、扬州慢。此调入中吕宫,悲凉掩抑,凄咽低沉,哀怨无端,特显缠绵凄抑情调。
21、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此调入大石调,复道调宫,又高宫大石调,音节高亢拗怒,声情激壮,多以抒发慷慨豪放之情。也是一个笛子曲。
22、解语花。入林钟羽,此调婉丽,宜抒情。
23、高阳台,又名《庆春泽》。入商调,此调情调低沉,只适合表现哀怨心情。
24、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小楼连苑》。入越调,此调本为声调激越的笛子曲。故气势雄浑,宜写慷慨激昂之情。
25、齐天乐,又名《台城路》《如此江山》。入正宫,此调音调高隽,最宜于写秋景。
26、雨霖铃,又名《雨霖铃慢》。入双调,此调极为哀怨,有激越悲凉、感怀凄切之情。
27、望海潮。此调入仙吕调,宜作怀古词
28、沁园春,又名《寿星明》。入般涉调或中吕调,此调格局恢弘,宜于铺叙,抒发壮阔豪迈襟怀。
29、贺新郎,又名《乳燕飞》《贺新凉》《貂裘换酒》《金缕歌》《金缕曲》《唱金缕》《金缕词》《金缕衣》。入南吕宫,此调用入声韵时,则气激昂豪壮,宜于表达慷慨激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情感;用上、去声韵时,则沉郁悲凉。30、兰陵王。此调入越调犯正宫,音节拗怒,声情激越,适宜表达苍凉激越的情调。
31、南浦。入中吕宫,此调高亢欢乐,不适于表达清凉悲伤的送别之情。
32、寿楼春。此调节奏舒缓,声情低抑,凄切悠远,适于抒发缠绵哀怨的悼亡之情,不适宜祝寿贺年。
33、千秋岁。入歇指调、仙吕调,此调悲伤感抑,不适合祝寿喜庆。
34、河傅,又名《河转》《月照梨花》《怨王孙》。入南吕宫、仙吕调,此调悲切,原系隋炀帝时开运河河工之曲。
35、金人捧露盘,又名《铜人捧露盘引》《上西平》《西平曲》。入越调,此调苍凉激楚。
36、釵头凤,又名《折红英》。入中吕宫,此调音节拗怒,声情凄紧,宜表达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
37、凄凉犯,又名《凄凉调》《瑞鹤仙影》。为仙吕犯商调,不宜用于祝贺之词。
38、剑器近。此调属中吕宫、黄钟宫,音节低徊掩抑。
39、西吴曲。入越调,此调苍凉激楚。
40、摸鱼儿,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入中呂調,情调低徊掩抑、欲吞还吐,适宜表现苍凉郁勃与幽咽情绪。
41、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此调入中吕宫或中吕调,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42、天仙子。此调入歇指调、中吕调、仙吕调,情急调苦,伤春伤别。
43、曲玉管。此调入大石调,宜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
44、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入双调,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
45、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此调入歇指调、南吕宫,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激切。
46、南乡子,又名《好离乡》、《蕉叶怨》。此调入中吕宫、黄钟宫,音节流美,适宜抒写缠绵低抑情调,多咏江南风物而得名。
47、阮郎归,又名《醉桃源》、《醉桃园》、《碧桃春》。此调入南吕宫,情调较低沉,宜适抒写缠绵低抑情调。使人感到情急调苦,凄婉欲绝。
48、莺啼序,又名《丰乐楼》。入商调,凄凉悲苍,宜写伤春伤别之情。
49、一斛珠,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等。此调入中吕调,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50、风入松,又名《远横山》《风入松慢》。此调入林钟商,音节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情调。
51、忆旧游。此调入越调,情调掩抑低沉,适宜于曼声低唱。
52、何满子。此调入双调,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
53、调笑令,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转应曲》、《三台令》等。此调入双调,音节婉转相应,情调迫促,多为又歌又舞的筵席上的劝酒曲。
54、最高楼,又名《醉高歌》。入中吕宫、正宫,此调轻松流美,渐开元人散曲先河。
55、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此调入仙吕调。多用于男女相会,描写感情。
56、一剪梅,又名《腊梅香》。此调入南吕宫,声情低抑。
57、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入正平调,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58、暗香,又名《红情》。入仙吕宫,此调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59、木兰花慢。此调入南吕、高平调,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情。
60、六州歌头。入大石调,句式短促,音节繁密多变,有步步紧逼、意切情激之感,宜表达慷慨悲歌怒斥强敌,抒发豪壮奔放之情。
61、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帘》、《村意远》。入双调或高平调,音节流美。上紧促而下沉咽。62、霓裳中序第一。属商调,音节闲雅。
63、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属仙吕调、中吕调,摇筋转骨,刚柔相济,最使人荡气回肠。
64、六丑。入中吕调,音节之美,欲断还连,千回百折,而又一气贯注,摇筋转骨,极诸变态。65、破阵子,又名十拍子。入林钟商,此调为军乐,适合抒发激昂雄壮情绪。
66、永遇乐,又名《消息》。入歇指调,本调音节抑扬、气势雄壮,宜于抒发慷慨豪壮之情。
67、好事近,又名《钓船笛》《倚秋千》《翠圆枝》。入仙吕宫,声情拗峭挺劲,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68、清平乐,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入大石调或越调,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转为和婉,有缠绵不尽之致,是短调中最为美听的。
69、风流子。入大石调,此调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气度。
69、更漏子,又名《付金钗》《独倚楼》。入大石调、商调、林钟商调,音节和婉。本咏“更漏”之事,多咏夜间相思。70、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等。此调属中吕宫,音节低抑凄凉,适宜表达绵邈婉转的情感。71、凤凰台上忆吹箫,又名《忆吹箫》。入仙呂調,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情绪。
72、定**,又名《定风流》、《定**令》、《醉琼枝》。入双调、林钟商,感情细腻,宜表现细腻婉约之情调。73、忆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楼》、《梦江口》、《梦江南》、《望江梅》等。入南吕宫。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74、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入中吕宫,常以描景抒情,多为愁别。
75、采桑子,又名《罗敷媚》、《丑奴儿》等。入羽调或双调或太簇角,此调流畅轻巧、深蕴含蓄,宜用于以景抒情。76、减字木兰花,又名《木兰花》《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入林钟商或仙吕调,章节优美而多变化,词人多喜用此。
77、山花子,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入中吕宫或黄钟宫,宜描写细腻、缠绵悱恻的情感。
78、太常引,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入仙吕宫,此调适于轻悠内容,亦可适于婉约、淡淡的幽怨。遣字不需太重、太猛。可有波澜,但无需大浪。
79、醉花阴,又名《九日》。入黄钟官,多用于表达悱恻缠绵的情感。
80、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入中吕宫、黄钟宫、中吕调,此词章节顿挫,平仄韵递换,见感情起伏。
81、玉楼春,又名《玉楼春令》、《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春晓曲》。入大石调,宜由景入情,抒发凄婉的情致。
82、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入仙吕,本调音节高亢拗怒,宜表雄壮豪放情怀。83、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风蝶令》《十爱词》《水晶帘》《望秦川》。入仙吕宫,音节流美,由舒徐渐趋急促,显得摇曳生姿,有馀音袅袅、缠绵不尽之致。
84、捣练子,又名《深院月》《夜如年》《杵声奇》《捣练子令》。入双调,多为怀念征夫之作。
85、少年游,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入林钟商调,音节谐婉,情调激越,声容迫切凄厉。86、谒金门,又名《垂杨碧》《花自落、》《杨花落》。入双调,宜表达激切紧促的思想感情。
87、御街行,又名《孤雁儿》。入双调,整体拗怒多于和谐,显示着心胸开阔、英姿飒爽的苍莽气度,便是用来抒写儿女柔情,也绝不至流于软媚。
88、长亭怨慢。入中吕宫,音节清劲峭折,摇曳生姿。89、疏影,又名《绿意》《解佩环》。入仙吕宫,此调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90、夜半乐,又名《还京乐》。入中吕调,格局开展,伟岸奇丽,中段雍容不迫,后段声拍促数。柳永用来抒写羁旅行役之感。
91、乌夜啼,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入南吕宫,音节激越凄怨。附:
古名
俗名
古名
俗名
古名
俗名 黄钟宫 正 宫 黄钟商 大石调 黄钟羽 般涉调 大吕宫 高 宫 大吕商 高大石调 大吕羽 高般涉调 夹钟宫 中吕宫 夹钟商 双 调 夹钟羽 中吕调 仲吕宫 道 宫 仲吕商 小石调 仲吕羽 正平调 林钟宫 南吕宫 林钟商 歇指调 林钟羽 高平调 夷则宫无射宫 仙吕宫黄钟宫夷则商 商 调 夷则羽无射商 越 调 无射羽仙吕调 羽 调
第二篇:填词时如何选择合适词牌名
填词时如何选择合适词牌名
填词时如何选择合适词牌名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学,是古人拿来当歌唱的,词牌规定一首词的音乐腔调,而后来逐步脱离了音乐则是另一码事。
填词要选词牌,词牌又规定了一首词的音调,因此选择词牌就要选择词牌的声,而不是选择词牌的名字。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温柔,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凡此种种,词牌基本已经作了规定。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烈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上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
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声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理。同样,《寿楼》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感觉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作用,如若违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郭沫若先生1958年写的一首歌颂大跃进的词,他把李清照的《声声慢》改《声声快》,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改填“蓬蓬勃勃,烈烈轰轰,轰轰烈烈轰轰”,尽管表面已经改了词牌,但实在显得不伦不类。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相应内容的词牌呢?如果你精通音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词谱都以五音十二律标出了词牌的曲调。如果你不通音律也可以按照夏承焘先生的办法: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拗和韵脚疏密;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查前人同词牌优秀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请最多、最好。
对学者来说,三种方法中的第三种是最实际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揣摩古代大词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们的作品来衡量某些词牌的声;而不是用揣摩来的声去衡量大词人的作品。《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诗经》,当也是用来唱的,即使是我们现今的歌曲,亦是先写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内容配曲。关于这一点,《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漫志》,也有“古人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情比形式的选择要重要得多。下面将常见词牌曲调做简单介绍,并分别归类:
一、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盘》苍凉楚。《釵凤》声凄紧。《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剑器近》低徊掩抑。《西吴曲》苍凉楚。《雨霖铃》缠绵哀怨。《摸鱼儿》苍凉郁勃。《普萨蛮》紧促转低沉。
《天仙子》伤伤别,急调苦。《曲玉管》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绪。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调,描写感。《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切。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调。《阮郎归》急凄苦,凄婉绝。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莺啼序》凄凉悲苍,宜写伤伤别之。
《一斛珠》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风入松》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调。《忆旧游》、《扬州慢》、《高台》音调缠绵,忧婉凄抑,适宜表达凄抑调。
《何满子》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寿楼》凄音哀乐,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顾名思义用来祝寿。《千秋岁》凄凉幽怨、声幽咽,宜表达悲伤感抑之,绝不能祝寿喜庆。《凄凉犯》、《惜分飞》不宜用于祝贺之词。这种词牌与内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数。
二、缠绵婉转类 《仙歌》音节舒徐。《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楼》轻松流美。《鹊桥仙》、《点绛唇》多用于女相会,描写感。
《一剪梅》等细腻轻杨的词调。《浣溪沙》半阕急,下半阕缓和。《鹧鸪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风丽之。《暗香》、《疏影》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木兰花慢》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
《桃园忆故人》一般抒发感,表现友。《踏莎行》描写雅。《长相思》多怀旧,写女,以声助得其双美。
《满庭芳》、《凤凰台忆吹箫》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绪。
《小重山》、《定风》、《临江仙》感细腻,宜表现细腻婉约之调。
《忆江南》、《浣溪沙》、《淘沙》、《少年游》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三、豪放壮烈类
《永遇乐》感越。《好事近》表达越不平的调。《兰陵王》表达拗怒越声,为军旅曲,后越调。《龙》越,表达凄壮郁勃感。
《清平乐》,片感拗怒,下片转为和婉。《南浦》高昂欢乐,不宜表达凄凉悲伤送别之。《破阵子》为军乐,适合抒发昂雄壮绪。
《渔家傲》拗怒,表达兀傲凄壮、爽朗襟怀的调。《沁园》、《风流子》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度。《念奴娇》多表达雄壮豪迈感,不宜形容女娇弱婉曲心态。《六州歌》音调苍凉悲壮,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多言古兴亡之事。
《贺新郎》调高昂,宜表达慷慨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感。不宜作催妆喜庆的祝贺曲词。
《釵凤》、《更漏子》、《调笑令》、《憾庭秋》、《盐角儿》适宜表达昂慷慨壮烈感。《调歌》、《满江红》,调子较高,感烈,声俱壮,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的词。一般不宜写委婉柔的思想感。
四、其他 《六么》欢快爽利。《忆余杭》因描写杭州而来,描写风景最宜。
《八声甘州》摇筋转骨,刚柔相济,最使人回肠。《霓裳中序第一》音节闲雅。《江神子》为祀神之乐,宜于庄严。
一般短篇宜抒情,长篇宜舖叙。下句平仄相对的较和婉,如秦观《八六子》“月一帘幽梦,风十里柔”。下句平仄凌犯着多拗怒,如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以近体五、七言为主的词牌大多适于舒缓雍容的感情,《浣溪沙》、《采桑子》、《蝶恋花》。凡多转韵之调皆属于一种拗怒,如《减字木兰花》、《虞美人》。句法长短参差的词牌宜于拗怒悲咽的感情。如《兰陵王》、《六丑》、《淘沙慢》。初学者宜用书写精壮质朴的《八声甘州》;从容和婉柔的《满庭芳》;以及《蓦山溪》、《减字木兰花》、《临江仙》、《蝶恋花》、《菩萨蛮》等,比较好掌握。
投稿信箱:1978227900@qq.com。要求原创公众号首发。投稿格式:主题:诗画天地投稿+姓名;内容:作品五首以上,作者简介以W0RD,生活照以附件形式发送。
第三篇:填词必须有词牌
填词必须有词牌,就如写诗必须有题目。写诗时的题目,表达了整首诗的基本内容,即便不好标题,也可弄个“无题”之类;而填词时的词牌,亦已规定了作者基本的感情,即使无标题也无关紧要,因为可以把首句作为词的标题,如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尽》等;即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有完整词牌、标题的作品,有些书中亦把它标成《念奴娇。大江东去》。可见,词牌比词题更为重要。
选择一个最适合于表达自己创作感情的词牌,是填好一首词的第一步。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学,是古人拿来当歌唱的(后来逐步脱离乐器是另一码事),而词牌正是规定了一首词的音乐腔调。
填词要选词牌,词牌又规定了一首词的音调,因此选择词牌就要选择词牌的声情,而不是选择词牌的名字。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凡此种种,词牌基本上已经规定了。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上也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感情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
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情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情理。同样,《寿楼春》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如若违反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郭沫若先生1958年写的一首歌颂大跃进的词,他把李清照的《声声慢》改成《声声快》,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改填成“蓬蓬勃勃,烈烈轰轰,轰轰烈烈轰轰”,尽管表面上已经改了词牌,但实在也不能算成功之作。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相应内容的词牌呢?根据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选择词牌有三种方法: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拗和韵脚疏密;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比前人同牌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情最多、最好。
对初学者来说,三种方法中的第三种是最实际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
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揣摩古代大词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们的作品来衡量某些词牌的声情;而不是用揣摩来的声情去衡量大词人的作品。《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诗经》,当初也是用来吟唱的,是先有情而后有言,然后才配以音律。只有这样,个人的情感才不至于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难于表达。即使是我们现今的歌曲,亦是先写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内容配曲。关于这一点,《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鸡漫志》,也有“古人初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情比形式的选择要重要得多。
注:本文某些观点,参考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特此说明。
词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编辑]
常见的词牌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
相见欢36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谒金门45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临江仙60字
渔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传61字
苏幕遮62字
定**62字
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离亭燕72字
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声声慢97字
昼夜乐98字
双双燕98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六洲歌头143字
第四篇:填词适合题材的词牌格式
下面将常见词牌曲调做简单介绍,并分别归类:
一、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盘》苍凉楚。《釵凤》声凄紧。《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剑器近》低徊掩抑。《西吴曲》苍凉楚。
《雨霖铃》缠绵哀怨。
《摸鱼儿》苍凉郁勃。
《普萨蛮》紧促转低沉。
《天仙子》伤伤别,急调苦。《曲玉管》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绪。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调,描写感。《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切。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调。《阮郎归》急凄苦,凄婉绝。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莺啼序》凄凉悲苍,宜写伤伤别之。
《一斛珠》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风入松》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调。
《忆旧游》、《扬州慢》、《高台》音调缠绵,忧婉凄抑,适宜表达凄抑调。
《何满子》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寿楼》凄音哀乐,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顾名思义用来祝寿。《千秋岁》凄凉幽怨、声幽咽,宜表达悲伤感抑之,绝不能祝寿喜庆。
《凄凉犯》、《惜分飞》不宜用于祝贺之词。这种词牌与内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数。
二、缠绵婉转类: 《仙歌》音节舒徐。
《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楼》轻松流美。
《鹊桥仙》、《点绛唇》多用于女相会,描写感。
《一剪梅》等细腻轻杨的词调。
《浣溪沙》半阕急,下半阕缓和。
《鹧鸪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风丽之。
《暗香》、《疏影》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木兰花慢》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
《桃园忆故人》一般抒发感,表现友。《踏莎行》描写雅。
《长相思》多怀旧,写女,以声助得其双美。
《满庭芳》、《凤凰台忆吹箫》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绪。
《小重山》、《定风》、《临江仙》感细腻,宜表现细腻婉约之调。
《忆江南》、《浣溪沙》、《淘沙》、《少年游》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
三、豪放壮类: 《永遇乐》感越。
《好事近》表达越不平的调。《兰陵王》表达拗怒越声,为军旅曲,后越调。
《龙》越,表达凄壮郁勃感。
《清平乐》,片感拗怒,下片转为和婉。
《南浦》高昂欢乐,不宜表达凄凉悲伤送别之。
《破阵子》为军乐,适合抒发昂雄壮绪。
《渔家傲》拗怒,表达兀傲凄壮、爽朗襟怀的调。
《沁园》、《风流子》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度。
《念奴娇》多表达雄壮豪迈感,不宜形容女娇弱婉曲心态。
《六州歌》音调苍凉悲壮,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多言古兴亡之事。
《贺新郎》调高昂,宜表达慷慨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感。不宜作催妆喜庆的祝贺曲词。
《釵凤》、《更漏子》、《调笑令》、《憾庭秋》、《盐角儿》适宜表达昂慷慨壮烈感。《调歌》、《满江红》,调子较高,感烈,声俱壮,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的词。一般不宜写委婉柔的思想感。
四、其他:
《六么》欢快爽利。
《忆余杭》因描写杭州而来,描写风景最宜。
《八声甘州》摇筋转骨,刚柔相济,最使人回肠。
《霓裳中序第一》音节闲雅。
《江神子》为祀神之乐,宜于庄严。
一般短篇宜抒,长篇宜舖叙。
一般下句平仄相对的较和婉,如秦观《八六子》“月一帘幽梦,风十里柔”。下句平仄凌犯着多拗怒,如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以近体五、七言为主的词牌大多适于舒缓雍容的感,如《浣溪沙》、《采桑子》、《蝶恋花》。
凡多转韵之调皆属于一种拗怒,如《减字木兰花》、《虞美人》。
句法长短参差的词牌宜于拗怒悲咽的感。如《兰陵王》、《六丑》、《淘沙慢》。
学者宜用书写精壮质朴之的《八声甘州》;从容和婉柔的《满庭芳》;以及《蓦山溪》、《减字木兰花》、《临江仙》、《蝶恋花》、《菩萨蛮》,比较好掌握。
参考书籍:龙榆生《词学十讲》、《唐宋诗词格律》,王力《诗词格律》,李新魁《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启功《诗文声律论稿》等。以诸人词调说多取材《碧漫志》,如有条件可以通读原文,另附《词调辑草》以供参考。
《词调辑草》不属于《碧漫志》。
【沁园】又名《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之。苏辛一派最喜用之。(参观『高扬爽朗』部【沁园】条)
【破阵子】一名《十子》。唐教坊曲。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
【满江红】 《乐章集》、《清真集》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声越,宜抒豪壮感和恢张襟抱。亦可酌增衬字。姜夔改作平韵,则调俱变。
【念奴娇】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曰:„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
《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者,宜用入声韵部。
【兰陵王】 《碧漫志》卷四引《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着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清真集》正入“越调”。毛幵《樵隐笔录》:“绍兴,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至末段,声尤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此曲音节,犹可于周词复咏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宜用入声部韵。
【兰陵王慢】宋毛开《樵隐笔录》:“绍兴,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至末段,声尤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
【舞马词】 《唐书•乐志》:明皇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各为左右分部目,衣以文绣,络以金珠,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赐宴设酺,其曲数十叠,马闻声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乘马而,抃转如飞。或命壮士举榻,马舞其,岁以为常。
【喜迁莺】 宋王明清《挥麈余录》卷一,记嘉祐间蔡挺知庆州、渭州,赋《喜迁莺》长调:“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剑歌骑曲悲壮”。
【贺新郎】 音韵洪畅,歌时浩唱。杨冠卿《贺新郎》词序:“秋乘风过垂虹时,与一羽士俱,因泛言弱、蓬莱之胜。旁有溪童,具能歌张仲宗„目断青天‟等句,音韵洪畅,听之慨然。”张仲宗即张元干。“目断青天”,是其《贺新郎》“送邦衡(铨)待制赴新州”一词中语。又冯取洽《贺新郎》(次韵江定轩咏菊):“浩唱云笺《金缕调》,兴发小槽珠酒。”《金缕调》乃《贺新郎》别名。叶梦得《贺新郎》:“谁为我,唱《金缕》。”张元干《贺新郎》:“举大白,听《金缕》。”都是指所赋本调,歌时皆须“浩唱”。(参观『苍凉悲壮』部【贺新郎】条)
苍凉悲壮
【扬州慢】 此姜夔自度曲,入“中吕宫”。其序云:“淳熙丙申至,予过维扬。雪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自碧,暮渐起,戍角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八声甘州】 简称《甘州》。唐边塞曲。
【甘州遍】 出于大曲《甘州》,高调。毛文锡《甘州遍》:“美人唱,揭调是《甘州》。”揭调即高调之谓也。
【金人捧露盘】 又名《铜人捧露盘引》、《西平》、《西平曲》。唐李贺有《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云:“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乐家取以制曲,故多苍凉楚之音。
【六州歌】 程大昌《演繁露》:“《六州歌》,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一百四十三字,前后片各八平韵。又有于平韵外兼叶仄韵者,或同部平仄互叶,或平韵同部、仄韵随时变换,并能增强壮声,有繁弦急管、五音繁会之妙。要以平韵为主,仄韵为副,务使“玄黄律吕,各适物宜”耳。
【淘沙】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
【西吴曲】 《词谱》云:“调见《龙洲集》。”今所传《龙洲词》无之。可能为刘过自度,音节极苍凉楚,一百五字,前片五仄韵,后片四仄韵。
【贺新郎】 又名《金缕曲》、《燕飞》、《貂裘换酒》。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壮,用、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调歌】 源于隋炀帝所制《调》,其声韵甚悲切。此调是截取大曲《调》的首章另倚新声而,今存最早作品是北宋前期苏舜钦词。唐人《调》曲凄凉怨慕,声韵悲切。宋人《调歌》则调昂扬酣畅,韵味豪放潇洒,适于表现豪放之,故豪放词人多用此调。此调所咏有怀古、登览、赠别、庆贺、感时伤世等。张孝祥《调歌》自注“凯歌刘恭父。”张镃《调歌》自注:“项平甫大卿索赋武昌凯歌。”
【雨中花】 高调。歌声悲壮烈。苏泂《雨中花》词序:“数前,忽闻改之(刘过)去世,怅惆殆不胜言。因忆改之每聚首,歌《雨中花》,悲壮烈,令人歌舞。”金蔡松年《龙》:“别梦江涨雪,记《雨(中)花》,一声云杪。”。
高扬爽朗
【渔家傲】 高调。晏殊《渔家傲》:“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王之道《渔家傲》:“绝唱新歌仍敏妙,声窈窕,行云遏《渔家傲》。”元许桢《渔家傲》:“从此圭塘时检校,停短棹,柳高唱《渔家傲》。”欧修用《渔家傲》调作鼓子词十二篇,歌唱时用小鼓伴奏。
【龙】 清澈嘹亮的笛曲。《文选》卷一八汉马融《长笛赋}:“近世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后来遂以“龙”比喻笛声。李白《宫中行乐词》;“笛奏龙,箫鸣凤下空。”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晚采横笛好,泓下亦龙。”苏轼有一首《龙》(楚山修竹如云),就是专门咏笛的。苏轼《菩萨蛮》:“越调变新声,《龙》澈骨清。”则咏《龙》的调声。《龙》为越调,见《片玉集》卷七注。吴文英《龙》自注:“无射商。”其俗名即越调。周邦彦《月下笛》词,亦专门咏笛,结句曰:“黯凝魂,但觉龙万壑,天籁息。”笛曲一般曲调亢爽响亮,与琵琶曲、琴曲、箫曲有所不同。曹冠《汉 宫》:“江城寒管,任龙吹彻何妨。”刘过《临江仙》:“琵琶金凤语,长笛龙。”亦可借以窥其声。
【沁园】 仁宗时的都下新声,声甚清美。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八《续记》条:“闻前客肆中唱曲子《沁园》。肆内有补鞋人倾听甚久,顾(崔)中曰:„此何曲也?其声甚清美。‟„乃都下新声也。‟”
抑郁凄婉
【寿楼】 始见于史达祖《梅溪词》,题为“寻服感念”,殆是悼亡之作。一百一字,前后片各六平韵。中多拗句,尤多连用平声之句,声低抑,全作凄音。有用以填寿词者,大误。
【一剪梅】 双调小令,六十字,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小重山】 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阮郎归】 又名《醉桃源》、《碧桃》。《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乡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生查子】 唐教坊曲。《词谱》引《尊前集》入“双调”。四十字,下片各两仄韵。各家平仄颇有出入,与作仄韵五言绝句诗相仿。多抒怨抑之。
【钗凤】 又名《折红英》。六十字,下片各七仄韵,两叠韵,两部换叶替。声凄紧。
【祝英台近】 又名《祝英台令》、《月底修箫谱》。元高栻词入“越调”,殆是唐宋以来民间流传歌曲。咏晋之梁祝事。宛转凄抑。忌用入声部韵。
【雨霖铃】 唐教坊曲。《乐章集》入“双调”。《乐府杂录》:“《雨霖铃》,明皇自西蜀返,乐人张狐所制。”《碧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惟张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漫志》又称:“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一百三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例用入声部韵。
【河 传】 《碧漫志》卷四引《脞说》云:“《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声韵悲切。”《漫志》又称:“《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凡前段平韵,后仄韵。其一乃今《怨王孙》曲,属„无射宫‟,以此知炀帝所制《河传》,不传已久。然欧永叔修所集词内,河传附„越调‟。亦《怨王孙》曲。今世《河传》乃„仙吕调‟,皆令也。”《金奁集》所收令词并入“南吕宫”,《乐章集》入“仙吕调”。唐宋人所作令词,句豆韵脚,极不一致。
【竹 枝】 唐教坊曲名。其声怨咽。元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人九哥,作竹枝新调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按《刘禹锡集》,与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叙云: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但刘白词俱无和声,今以皇甫松、孙光宪词作谱,以有和声也。苏轼《竹枝歌引》:“《竹枝歌》本楚声,幽怨侧怛,若有所深悲者。”晁补之《神引》:“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又《龙》:“《竹枝》苦怨,琵琶多泪,新年鬓换。”元张翥《南乡子》词:“唱自凄凉,一曲《孤鸿》顾断肠。恰似《竹枝》哀怨,潇湘,月冷云昏觅断行。”
【饮马歌】 《饮马歌》乃女真金之曲,传至南方,用作词调。曹勋《松隐乐府》卷三有《饮马歌》,自注:“此腔自虏中传至边,饮牛马即横笛吹之,不鼓不,声甚凄断。闻兀术每遇对阵之际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霜天晓角】 声调凄婉。韩元吉《霜天晓角》词序:“饮武将家,有歌《霜天晓角》者,声调凄婉。”按《霜天晓角》也当是笛曲。苏轼《龙》“楚山修竹如云”一词咏笛,其末句:“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苏武令】 声韵凄楚。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绍兴,都下盛传《苏武令》一词,声韵凄楚,言是李纲作。”
【何满子】 凄哀愤懑。《碧漫志》卷四:何满子,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一曲四词歌八叠,从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免。”元微之何满子歌云:“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弟子奏元宗,一唱承恩羁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张祜作孟才人叹云:“偶因歌态咏娇。传唱宫中十二。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其序称:“武宗疾笃,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左右。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悯然。复曰:„妾尝艺歌,愿对歌一曲,以泄愤。‟许之,乃歌一声何满
子,亟,立殒。令医候之,曰:„脉尚而肠已绝。‟[一云肌尚而肠已断。]崩,将徙柩,举之愈重。议者曰:„非俟才人乎。‟命其榇至,乃举。”
流丽舒美
【行香子】 双调小令,六十六字,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音节流美,亦可略加衬字。
【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此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词》入“双调”。
【捣练子】 又名《深院月》。例作征怀念征人之词。《太和正音谱》入“双调”。
【渔歌子】 又名《渔夫》。唐教坊曲,入“黄钟宫”。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
【醉翁操】 琴曲,属“正宫”。沈遵创作,苏轼始创为填词。其序云:“琅琊幽谷,山川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其有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辞》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最高楼】 南宋后作者较多,兹以《稼轩长短句》为准。八十一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过片错叶二仄韵,体势轻松流美,渐开元人散曲先河。
【醉妆词】 唐孙光宪《北梦琐言》,蜀王衍尝裹小巾,其尖如锥。宫人皆衣道服,簪莲花冠,施胭脂夹脸,号醉妆,因作《醉妆词》。
【柘枝引】 唐教坊曲名。《乐府杂录》:健舞曲。《乐苑》:羽调曲。按,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二莲花中,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
【醉语花】 周密填《醉语花》序云:羽调《醉语花》,音韵婉丽,有谱而无辞。连晴,���景韶媚,芳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句。
【采绿】 周密《采绿》词序:“甲子夏,霞翁(杨缵)会社诸友,逃暑于西湖之环碧,琴尊笔研,短葛练巾,放舟于荷深柳密间。舞影歌尘,远谢耳目。酒酣,采莲叶,探题赋词。余得《塞垣》,翁为翻谱数字,短箫按之,音极谐婉,因易今名云。”《采绿》本《塞垣》调,杨缵为改谱数字,以咏荷叶,遂易名《采绿》。
【剔银灯】 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娆。”毛滂《剔银灯》自注:“侑歌者以七急、七拜劝酒。”侑歌劝酒即此调功用。宋词中最早作《剔银灯》调的,沈邈有《剔银灯》二首,为“途次南京忆营张卿”而作。柳永《剔银灯》,亦写邀寻欢。
【扑蝴蝶】 腔调婉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如《扑蝴蝶》一词,不知谁作。非惟藻丽可喜,其腔调亦自婉美。”
【解语花】 音韵婉丽。周密《解语花》词:“羽调《解语花》,音韵婉丽,有谱而亡其辞。连晴,风景韶媚,芳思撩人,醉捻花枝,倚声句。”
【梦行云】 曲节抑扬可喜。《碧漫志》卷三:“欧永叔云:„贪看《六么花十八》。‟此曲内一叠名《花十八》,前后十八,又四花,共二十二。乐家者流所谓花,盖非其正也。曲节抑扬可喜。”《六么花十八》本舞曲,吴文英度为词调,名《梦行云》。其《梦行云》自注:“即《六么花十八》。”
【杨柳枝】 白居易《杨柳枝》:“《六么》、《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据白居易《杨柳枝二十韵》自注:“《杨柳枝》,洛下新声也。洛之小有善歌之者,词章音韵,听可动人。”《鉴戒录》云:“柳枝歌,亡隋之曲也。”盖以其艳丽。
【六 么】 一名绿腰,一名乐世,一名录要。参观【梦行云】、【杨柳枝】条。
【光好】 《碧漫志》载:光好,羯鼓录云:“明皇尤羯鼓玉笛,云八音之领袖。时雨始晴,景明丽,帝曰:„对此岂可不与他判断。‟命取羯鼓,临轩纵击,曲名光好。近世或易名愁倚阑。
【後庭花】 後庭花,南史云:“陈後主每引宾客,对张贵妃等游宴,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相赠答。采其尤丽者[一云,采其尤艳丽者。]为曲调,其曲有玉树後庭花。”通典云:“玉树後庭花,堂堂黄鹂留、金钗两臂垂,并陈後主造,恒与宫女学士及朝臣相唱和为诗。太乐令何胥,[一本太乐令有时字。]采其尤轻艳者为此曲。”后世多以此歌后主事,遂渐多幽叹之声。
婉转谐雅
【小重山】 宛转绎,其声有琴中韵。李之仪《跋小重山词》:“是谱不传久矣。张先子,始从梨园乐工花新度之,然卒无其词。异时秦观少游,谓其声有琴中韵,将为予写其言者,竟亦不逮。崇宁四年冬,予遇故人贺铸方回,遂传两阕,宛转绎,能到人所不到。从而和者,凡五六篇。”
舒缓沉
【诉衷】 唐教坊曲。唐庭筠取《离*》“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下片各三平韵。
【烛影摇红】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王都尉(诜)有忆故人词,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徽宗所置音乐研究创作机关)别撰腔,周美(邦彦)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云。”王词原为小令,或名《忆故人》。五十字,前片二仄韵,后片三仄韵。周作演为慢曲,《梦窗词集》入“大石调”。九十六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青玉案】 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
【暗香、红】 姜夔自度“仙吕宫”曲。其小序云:“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后张炎用以咏荷花荷叶,更名《红》、《绿意》。
【长亭怨慢】 姜夔自度“中吕宫”曲。其小序云:“予颇喜自制曲,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桓)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之。”
【翠楼】 姜夔自度“双调”曲。其小序云:“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予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花 犯】 低声唱。刘辰翁《疏影》:“香篝素被,听《花犯》低低,瑶花开未。”
低回沉抑
【剑器近】 《剑器》,唐舞曲。杜甫有《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近”为宋教坊曲体之一种,如《祝英台近》之类皆是。《宋史•乐志》:“教坊奏《剑器曲》,一属„中吕宫‟,一属„黄钟宫‟。”此当是截取《剑器曲》中之一段为之。九十六字,前片八仄韵,后片七仄韵。音节极低回掩抑。
【菩萨蛮】 又名《子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词》作“中吕调”。唐苏鹗《杜杂编》:“大中,女蛮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见《词谱》卷五引)据此,知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调由紧促转低沉。
【蝶恋花】 原名《鹊踏枝》,为唐代教坊曲,兴起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用此调创作十余首词,为此调的典范,其词意与声极吻合。此调偶有作者用入声韵或平仄协韵者,但仍以仄声韵为恰当。下阕共十句,其中八句皆用韵,是韵很密的词调。句式以七言为主,共六句,另有四言与五言各两句。这样形流畅而又柔婉,越而又低回的声。词中表现惜悲秋、离别绪者多凄怆怨慕;表现艳相思者多旖旎妩媚,咏物述志者多健捷袅。
第五篇:职场人士离职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
职场人士离职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
每隔三至五年,首席执行官就应当自我重新招募,并且问问自己:.我的技能解决得了公司面临的挑战吗?.老板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说再见?一些人不肯放权,结果被人不客气地轰走。其他一些人发现,被猎头挖走而得到一份新工作,可以缓解这个危机时期。但判断离职的最佳时机颇为困难,而且越来越困难。
.过去,人们总是在50多岁时成为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且认为自己会一直做到退休。.经理人猎头开发公司WhiteheadMann的高级教练兼全球领导服务董事总经理霍格思说:.现在很多人都在40岁出头就被任命,因而决定该在什么时候走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厦门人才很多,想要在众多的人才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不免要花费一些时间。.继任规划通常被认为是个办法。宝洁正在设法,希望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富礼引退时,确保一次天衣无缝的权力移交。公司日前宣布再任命两位副董事长,形成了3个副董事长的局面,董事长继任者可能会从这3人中选出。
继任规划是否有效,取决于公司是否有个愿意让位的首席执行官。.你要么雇一个将会接管公司的下属,要么雇一个不会惹麻烦的人,.霍格思先生说:.更多的人会选择后一种,因为他们对做这份工作没把握。但这挡不住那些人被解职,因为如今投资者对公司老板的失败毫不宽容。.鉴于很多人发现决定退出的时机是多么困难,因此当你知道,去年有更多北美首席执行官选择离职的时机,你也许会感到不舒服。这一发现来自对全球2500家大型上市公司的调查,该调查由战略咨询公司博思管理咨询公司进行。结果表明,北美首席执行官平均任期最长,为8.4年,而欧洲公司首席执行官只有6.6年。
杂乱无章的工作环境
杂乱无章的工作方式是一种恶习。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在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工作环境中东翻西找,这无疑意味着你的精力和时间都被毫无价值地浪费了。前几天找工作想看看有关面试方面的知识,无意中发现龙岩人才网里面有很多有关职场的文章,学习了不少知识。任何坐在办公桌前的人最需要的是,想出某种办法来及时提醒自己一天中要办的事项。把最优先的待办文件留在你的桌子上,目的是提醒你不要忽视它们。
美国管理学者蓝斯登说过,我赞美彻底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看看彻底和有条理经理人的工作方式,他桌上的公文已减到最少程度,因为他知道一次只能处理一件公文。当你问他目前某件事时,他立刻可从公文柜中找出。求职面试靠的不只是努力,在大泉州人才网信息繁多,如何从这些招聘信息里面筛选出好的职位也是有窍门的。当你问起某件已完成的事时,他一眨眼就能想到放在何处。当交给他一份备忘录或计划方案时,他会插入适当的卷宗内,或放入某一档案柜。
用人不当
用人,是经理人们永恒的管理话题。有些经理人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所谓经验或喜好来决定用谁。这样的人并不一定就是适合工作或岗位的最佳人选,而用人不当所造成的后果却不
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弥补。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坏人。假如你给了他们发挥的机会,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企业领导者的美德在于挑选好的合作伙伴。选一个适合的人,比选一个优秀的人来得重要。除了专业所必备的素质之外,他们找人要看3种东西:一是必须精力充沛,二是要正直,三是要有智慧和胆识,有进行思考的能力和魄力。
组织起一个优秀的团队,前段时间一直为工作发愁,后来朋友推荐了三明招聘网还不错,投递简历回复率很高,也很快捷。是一件非常艰难和重要的事情。激发起他们的热情,挖掘出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聪明与潜力,并将他们协调起来,是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一个企业领导人必须是一个能激发起员工动力的人。
不轻易承认错误
经理人也是凡人,不可能不犯错。
我们不怕犯错,不怕认错,怕的是认错不当而错上加错。当你错了,就要迅速而坦诚地承认。在任何情况下,认错都比为自己争辩有用的多。
目前最受外企欢迎的是电脑、通讯、财务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而纯外语类、初级财务、一般销售和进出口贸易专业则呈供大于求之势。另据了解,对于应届女生,今年部分外企急需招聘秘书(或助理)、技术和营销的辅助人员,但前提是.从拿低薪做起.,换句话说,只要你能力强、肯吃苦,愿意从基层干起,那么成为外企一员并非没有可能。古人说:.上有所好,下必投焉.。对于.供求双方.的.求方.,借用此话也有其贴切之处。外服资深顾问据此提出如下.投其所好.对策:
对策一:精心打造英文简历
简历堪称进入外企的.敲门砖.。很多时候,.用.与.不用.,仅凭你简历上的寥寥数语就能作出.生死定夺.。简历首先要言简意赅。外企青睐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应聘者,因此,行文必须目的明确、语言简练。如在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时,不要为了拼凑篇幅,把所学的课程一股脑儿全都写上。其次不能搞错顺序。简历的第一部分包括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这与中文简历大体相仿。第二部分为教育背景,必须注意的是,英文简历中求职者受教育时间的排列顺序与中文简历正好相反,应从最高教育层次写起,至于低至何时,则无定规,可视个人实际情况决定。
其三要突出技能、经验与成绩。如同前文所述,外企重视应聘者的技能,因此在写简历时,应在时间排列上由后至前着重介绍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这是多数外企人事经理首先考察的要素。没有这一条,也就意味着与外企无缘。很多朋友给我推荐了南平人才网,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上面投了些简历,效果还不错,回复很快的。但须注意,最好将自己所获重要奖项(如辩论赛、体育比赛)及已发表的作品列举一二,以证实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绩。书写时,所获奖项如奖学金等应按项单列。外企对应聘者的外语及计算机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因而也须单列说明。
对策二:面试仪态自然,展示有.度.很多毕业生面试时紧张,原因很多,而因穿着导致紧张却是应届生独有的。因为多数学生没有穿职业装的经历,身着.陌生.衣服、身处陌生环境与陌生者交谈求职的.头等大事.,确实很易让人表现失常。对此,资深顾问建议,在佛山找工作需要耐心,好工作很多也要有方法的技巧。面试时并非一定要身着职业装,可以穿现有的接近职业装风格的衣服即可。.其实,即使是著名外企也不会在意你面试时是否打领带抹口红。你只要穿着得体整洁、谈吐自然流畅就足够了.。要注意的是,语速不能太快,要让考官听清楚。坐姿不能太随意,切忌靠在椅背上或跷着腿。
面试的目的是让对方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你,因而充分展示自己必不可少,但必须有分寸。面试前预先了解外企相关情况,面试时就能从企业文化角度理解对方提问,从而使自己的回答能引起对方.共鸣.。为投外企所.好.,求职面试靠的不只是努力,在深圳招聘信息繁多,如何从这些招聘信息里面筛选出好的职位也是有窍门的。可适当介绍自己过去的社会实践经历,以体现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有时为了调节气氛避免冷场,也可主动提些容易引发双方交流的问题,如所应聘岗位有何要求、岗位职责等。在以小组形式面试时切忌咄咄逼人,要给其他成员适当的发言机会,从而在展示自身能力的同时,让考官了解你所具备的团队合作精神。
对策三:慎谈薪酬,重在锻炼
作为初入职场的应聘者,首次面试时就主动提出工资、待遇方面的要求,多少会损坏他在招聘者眼里的形象。一些外企人事经理表示,他们希望所招募的员工不是奔.饭碗.(job)而来,而是奔.职业.(career)而来。其实,外企有其成熟的薪酬制度,另外,机构与行业不同,薪酬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外企代表处的工资结构较简单,毕业后来到广州找工作,发现广州招聘信息很多,在投递简历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好自己喜欢的职位。而外商投资企业则分基本工资和结构工资,其中销售人员则是底薪加销售提成。外企一般重视业绩,如果经营业绩好,会定期或不定期增发奖金。
外企工资水平整体较高,但职位不同差距也很大。同时,外企工作压力较大,劳动强度高,.身兼数职.是普遍现象,再加上纯粹的.雇佣.关系,会让员工感觉缺乏稳定感和安全感。对此,求职者应有充分心理准备。资深顾问的建议是,应届生应着眼于借助外企这一舞台,磨炼自己、积累经验,全面施展才华。至于薪酬,如确有必要可留待双方有意向后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