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
【摘要】 旅游 资源在旅游业的 发展 中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其具有的文化属性,又是旅游资源的主要魅力所在。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本世纪文化旅游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旅游资源 文化属性 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 经济 的迅速发展,作为“阳光产业”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城市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把握其文化属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是旅游事业振兴的重要因素。
要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首先必须明确文化的涵义。“文化”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仍然见仁见智,但有三点应当是共有的:其一,文化是人创造的,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没有人的行为,就无所谓文化;其二,文化能 影响 人,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三,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 性、开放性,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任何文化要想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开放性,即指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旅游,顾名思义,包括旅行与游览两种行为。通常认为,旅游是个人或团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他乡异国去从事观光的活动,以此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或精神上的放松。可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在 现代 社会 中,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有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包括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专项旅游(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
自旅游活动产生以来,它就与文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 上许多有名的人物,其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或多或少与旅游活动有关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成为万世师表;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逢人便问,写成《史记》名著;诗人李白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千古名句,没有亲身的体验,怎会有如此优美的诗句。地 理学 家徐霞客,到处出游,细心观察,撰成《水经注》一书。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本来熟读经书,茫然于外部世界。但当康有为从广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又到香港游历,看到西人治国有术,则激起变法之决心;谭嗣同游览各地,体察民情苦难。在上海,他看到化石标本,认为天地都在变,社会也应当随时而变。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游在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作用。固然,今天的我们,有电脑、互联网,信息来源与古人相比,其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代替不了人们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涉足于自身文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熏陶,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享受。人们看山,山各有不同;人们看水,水各有其状;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赋予了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旅游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外地人交往,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有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可以断言,旅游是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
既然,文化旅游是现代社会旅游主体,或者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形成文化旅游的物质条件,即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应当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和 研究 的重要 问题。对某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业来说,能否快速发展、繁荣兴旺,主要取决于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是否具有价值。总的来说,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以山水名胜、自然 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名人遗迹为主的人文资源,均是旅游资源。除了自然风光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都以文化为主体。也就是说,都以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如古战场遗址、古城墙、古庙寺塔等。以山西平遥为例,虽然只是一个4.2万人口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却是全国保护最完整的古县城。1997年底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黄金周”期间,曾有每日游客突破五万人次的记录。
第二篇:论档案的记忆属性
论档案的记忆属性
——基于社会记忆理论的分析研究
潘连根
2012-11-13 10:07:25 来源:《浙江档案》(杭州)2011年8期
【英文标题】On Memory Attribution of Archiv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emory Theory
【作者简介】潘连根,绍兴文理学院(绍兴312099)。
【内容提要】随着档案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档案一般属性已从信息属性、知识属性扩展至记忆属性。档案具有记忆属性,不等于档案就是“记忆”本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话语、权力、文化、技术等社会因素对档案记忆属性的影响。最后,对于档案部门如何参与社会记忆的建构谈了一些认识。
【关 键 词】社会记忆/档案记忆/属性
一、从个体记忆走向社会记忆
记忆,就是人们能记住经验过的事物,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个体记忆是大脑的产物,对此,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做过许多科学的分析描述。但人脑的记忆功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存贮在大脑中,于是不得不寻求各种各样的方法(从原始的图画记事到现代的电脑“记忆”)来辅助人脑的记忆,这就是所谓的“人脑记忆的延伸”。个体记忆的功能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必须生活在社会之中,那么,社会有无记忆?有学者指出,“大量的经验事实表明,不同层次的群体如家庭、地区、阶级、民族乃至人类整体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保留着他们关于过去的历史记录,从中汲取力量,树立信心,形成凝聚力。而且这种记忆的性质和内容也因时因事而异,或者有意识地抑制某种记忆,或者有意识地提倡和张扬某种记忆,更多的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无意识记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纯粹个人对某些特定事件的记忆和保存,它们向我们昭示着社会记忆的存在。”社会是一代一代变更的,社会记忆不仅能使社会历史代代相传,而且通过社会记忆对人类历史的保存和传递,才有了传统的延续、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一个社会,如果丧失了‘社会的记忆’,社会也就无法进步和发展了。”
那么,社会记忆又是如何保存和传递的呢?有学者根据生产力和物质技术水平、社会交往状况、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文化样态的呈现方式的历史发展,认为社会记忆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的历史转型或具有以下三种历史类型:神话传说、口承记忆、文字符号。当然,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互渗互融的形式:文本形式(如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竹简、纸质文本、电子文本等)、器—物形式(如古建筑遗存、文物等)、仪式等。
由此可见,社会记忆明显不同于个体记忆。正如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在其著作《社会如何记忆》中指出的,记忆不仅属于人的个体官能,而且还存在着叫做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的现象。社会记忆的提出是对传统记忆观的挑战,它认为记忆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对所获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它更强调记忆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个人记忆的社会制约性。这就突破了传统上把记忆看做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局限性,是对个体记忆的超越。
二、档案记忆观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并牵头实施“世界记忆工程”项目的展开,社会记忆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都在运用社会记忆理论来分析某些现实问题。档案学界也不甘落后,将“记忆”引入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之中,成为继“信息”、“知识”之后的又一重要概念。档案记忆观已初步形成,影响日渐彰显。
事实上,档案界早已认识到档案和记忆之间的联系。如1950年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曾任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法国国家档案局局长的布莱邦就指出,档案是一个国家的“记忆”,档案馆保存的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东西,即一个国家的历史证据和作为国家灵魂的材料。然后,直到20世纪末才在社会记忆理论研究和“世界记忆工程”实践的推动下,档案记忆观才成为档案学界的新视点,为档案界所重视。如我国在2001年1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便是“21世纪的社会记忆”;2004年在奥地利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也是围绕“档案、记忆与知识”这一主题讨论了档案作为人类记忆库的重要社会功能及若干相关核心问题。
那么,档案记忆观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目前,对于档案和记忆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多样的认识和表述。如档案是记忆的载体,档案是记忆的工具等。这些都是档案记忆观中的核心观点。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档案记忆观是指人们对于档案作为社会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而具有的构建人类社会记忆的作用和价值的基本认识。”其核心内涵是:基于对档案基本属性——社会记忆属性的本质性认识,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或历史、集体)记忆的载体(或工具),档案馆是社会记忆的保存场所,档案工作者是社会记忆的保管者,并从保存和传递社会记忆的高度来看待档案管理活动。
三、档案具有记忆属性
从目前有关档案记忆观的认识来分析,档案记忆观最重要的内核就是“档案具有记忆属性”。
一般认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尽管学界对此仍有争论),而档案的一般属性则是“档案的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而无论从社会记忆工程的实践还是从发展档案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记忆属性也应是档案一般属性的重要表现。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档案一般属性的认识,已从信息属性、知识属性扩展到记忆属性。
档案具有记忆属性,不等于档案就是“记忆”本身。档案是记忆的命题不能成立。这一点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认同。
国际档案界现在已经认识到,出现在文化和历史研究领域的档案馆,不仅仅是研究的场所,而更是研究的对象,不能认为档案与社会记忆是同一的。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图书馆馆长弗朗西斯布劳因认为,“社会记忆,这种新的看待过去的模式,则超出了档案的范畴,它是从情景的视角来证实过去”,由于认识到档案在历史探究过程中并不是中立的,因此便“发生了一次文化上和学术上的转移——从历史的角度狭义地建构过去转向根据社会记忆广义地建构过去。”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认识到“档案”不等于“记忆”。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卫奕博士的观点。她认为,“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无非是文本记录、仪式、文物等,但形式毕竟是形式,“社会记忆”是社会情感、心理的重构,并不是记录和史实本身,“社会记忆”不能和传统的文献记录(包括档案)画等号。但档案确实是重构社会记忆中的重要工具和途径之一,因为档案作为历史记录能够影响社会记忆的形成并予以补正和校验,这恰恰是其他事物和行为(如纪念仪式、口述历史以及文学作品、电影、图片、音乐等各种刻写的符号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优势。有意思的是,即使非档案界的学者也同样认识到,“不能认为历史档案与社会记忆是同一的,历史档案是死的,是不可更改的认识的积累,社会记忆则是活生生的,它从情感的视角体验过去。”
四、影响档案记忆属性的社会因素
如果我们认同档案具有记忆的属性,那么这种记忆属性又与哪些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呢?笔者认为,主要社会因素有话语、权力、文化、技术。
基于话语因素的档案记忆属性分析。所谓“话语”,简单说就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话语和社会记忆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社会记忆通过话语来保存和延续,另一方面社会记忆的释放和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借助于话语。如果将话语概念放大的话,就连纪念仪式本身也是一种操演话语(即将文本解码成另一种话语)。这反映在档案记忆属性中,就是档案(特别是官方文件)话语的讲述内容以及讲述方式明显要受到社会结构或集体的制约,这种制约通常表现为一种社会记忆或集体记忆。即便是口述记录也并非只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社会记忆或集体记忆的制约,正如王明珂研究员指出的,“由社会记忆观点,一个人对于‘过去’的记忆反映他所处的社会认同体系,及相关的权力关系。‘社会’告诉他哪些是重要的、真实的‘过去’。”因此,我们认同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档案是社会记忆的储存器,但社会记忆的延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如果撇开档案这种形式的话。
基于权力因素的档案记忆属性分析。社会记忆的研究者现在基本上认同社会记忆是一个建构的概念,其建构过程受到观念、组织、文化、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权力因素的影响十分突出。与话语一样,权力决定和操纵社会记忆,社会记忆本身也是一种权力。表面上看,个体可以随心所欲地思考和生活,但事实上个体并不能自如地记忆或忘却,他是要受到某种社会强制力的控制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其《记忆的社会框架》著作中将把这种强制力称之为“社会框架”。正是因为社会框架在不时地要求人们按照它的意愿去记忆,才会有社会记忆或集体记忆。“任何记忆都有着社会的框架,文化的背景。社会或者有意识地抑制和禁止某种记忆,或者有意识地提倡和张扬某种记忆,‘记忆’既可以被有意删除,又可故意保留”。这说明权力在本质上操纵着记忆。当然,在权力斗争中,强势权力通过控制记忆,即不断强化有利于自己的记忆,删除不利于自己的记忆,来达到控制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权力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记忆反对另一种记忆。因此,记忆本身也是一种权力。权力因素反映在档案的记忆属性中,其消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对此,张林华、蒙娜在《权力因素在档案建构社会记忆中的消极作用及其应对策略》一文中有较详尽的阐述。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档案这种社会记忆载体在历史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说该怎么样去建构档案资源体系以较为全面真实在反映社会历史。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以文字记录保存的‘史料’,只是这些‘过去事实’中很小的一部分。它们是一些被选择、组织,甚至被改变与虚构的‘过去’。因此,一篇文字史料不能简单的被视为‘客观史实’的载体;正确地说,它们是在人们各种主观情感、偏见,以及社会权力关系下的社会记忆产物。”因此,可以说,档案是有选择、有意识、有目的的记忆。
基于文化因素的档案记忆属性分析。由于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社会记忆在某种程度上主要也就是文化记忆。就记忆和文化的关系,国内外学者皆有论述,如“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同时,记忆“不仅仅显现为文化记忆,而且还构或、成为记忆文化。”“‘文化记忆’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潜在形式,即以档案资料、图片和行为模式中储存的知识的形式存在;另一种是现实形式,即以这些浩繁知识中——根据当今利益尺度衡量——可用部分的形式存在。”记忆由潜在形式转化为现实形式,需要通过媒介(文本、图片、话语等)的激活、重温、强化来实现。档案既是社会历史文化记忆的沉积,同时因其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成为构建“新”的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元素。
基于技术因素的档案记忆属性分析。关于社会记忆与技术的相关性,学术界研究得不多。但据尚东涛教授研究,社会记忆与技术是尝试相关的。他在《社会记忆的技术向度》一文中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人的社会记忆在内在统一的质料性、形式性、建构性层面归因向技术,如作为社会记忆的质料的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社会关系、精神关系都具有历史的技术因,作为社会记忆的形式层面的文本形式工、器—物形式、仪式的技术因更为明显,社会记忆的形式建构与权力建构也可归因向技术。按照他的理论,笔者认为,档案的形成、存储、加工、开发利用等无不与技术相关,技术也就是档案记忆属性构成的重要性因,在某种意义上档案管理就是一门技术活。
五、档案部门如何参与社会记忆的建构
档案不仅是社会记忆的一种重要载体,而且也是建构社会记忆的一种重要资源,在社会记忆建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因其原始记录性的特点,在构建社会记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补正、校验、保存及传递作用。”在确保社会记忆的连续性方面档案功不可没。
随着国运昌盛,社会对科学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各地纷纷出现了“城市记忆”工程,为档案工作开辟了新战场,并为更大范围的社会记忆工程的实施和开展提供了经验的积淀。浙江省更是明确提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启动实施“浙江记忆”工程,要编制《浙江记忆名录》,努力打造浙江档案文化品牌。在此笔者谈些认识。
首先,记忆工程的实施牵涉面广,仅靠档案部门是不够的,需要由政府出面牵头,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各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实施。当然档案部门可以作为试点,先行一步,取得经验。
其次,就档案部门自身来说,在参与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中,既要考虑馆室藏档案资源的现实,也要考虑社会记忆建构的完整性,有目的地参与社会记忆工程,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具体说,我们现在的馆室藏结构由于历史的原因,保存的大多是一些党政红头文件,近年来虽有所注意,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就导致档案反映的社会记忆是不完整的。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史学界还是档案界都已有所认识,只是行动不力。
由于“在社会权力运作与抗衡下某些优势社会人群的记忆得到强化、保存,另一些人群的记忆则被失忆或废弃。”因而导致档案保存不可避免地受到权力因素的影响,档案记忆资源残缺。而20世纪中期开始的新史学运动,导致史学研究范围的拓宽,大到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兴亡,小到可以研究一个普通人的习惯与情感,迫使史学家开始在最大范围内运用和挖掘非官方档案史料,造成档案馆在史学界地位的缺失。因此,无论从社会弱势人群、边缘人群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现实还是从新史学研究需要的角度看,档案部门关注普通民众注重平民记忆的保存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方面英国的社会融入计划(档案部门是其核心部门)就值得借鉴。因此,随着史学研究逐步转向对平民史研究的重视,档案部门也要重视对普通民众档案的收集,而我们开展的民生档案的收集仅仅是开了一个好头。
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对口述史料的收集工作。因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很多社会记忆交没有用文字或其他形式记录下来,而主要依赖口述来传递在。相对于文字记忆来说,口述记忆不易为社会权力掌控,但它又弥补文字记忆的不足,填补历史的空白和细节。因此,档案部门也有责任对口述记忆进行记录、整理、归档,将之纳入档案记忆资源系统之中。国外的档案部门对于口述史料的收集工作较为重视,而国内档案部门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很好的开展。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工作,这也是留存文化记忆的重要举措。要把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快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形式保存下来,这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明确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建档”的保护措施,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法规文件中也有类似的要求,但在我国目前实际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确实存在着“档案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被边缘化”的现象。因此,档案部门要想方设法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争取自己应有的地位。
总之,档案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保留丰富的档案资源,尽量为社会留下较为完整的社会记忆,从而为维系社会文化历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再次,要加强对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档案界在谈到档案部门如何在建构社会记忆中发挥其自身应有的作用方面,往往强调档案编研工作的作用。这方面的论文不少。但笔者以为,档案部门仅靠单一的编研来完善社会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如能将记忆资源进行资本化开发利用,可带来相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成都郊区洛带古镇成为“西部客家第一镇”,就是运用社会记忆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案例。这或许能给档案部门以一定的启迪。
最后,从档案记忆属性的角度看,档案工作者不应是一个被动的档案文献遗产的继承者和保护者,而应成为社会记忆的积极塑造者。正如T·库克指出的,“主要的历史诠释行为并非发生在史学家打开档案盒之时,而是在档案工作者装盒之际,在于98%被销毁的未装进档案盒的文件潜在的影响。”“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积极因素。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有义务保护或记录过去,还有责任把未来的需要和期望铭记于心,唯其如此,才更能反映社会的‘价值’而不只是某些重要用户或传统用户的人价值。因此,档案工作者要牢记自身的历史责任,增强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孙德忠:《重视开展社会记忆问题研究》,《哲学动态》2003年第3期。
[2]李伯聪:《论记忆》,《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1期。
[3]孙德忠、王峰:《论社会记忆的历史类型》,《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4]尚东涛:《社会记忆的技术向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6期。
[5]薛匡勇:《现代档案观研究》,《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2期。
[6]关于档案记忆观的核心内涵,丁华东教授在《档案管理》2009年第1期上发表的《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有过揭示,此处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略作修改。
[7]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18页。
[8]弗朗西斯·布劳因:《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创建》,《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
[9]卫奕:《论档案编研与社会记忆的构建》,《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2期。
[10]郭景萍:《社会记忆——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第1期。
[11]王明珂:《历史事实、历要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2]郭景萍:《社会记忆——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第1期。
[13]张林华、蒙娜:《权力因素在档案建构社会记忆中的消极作用及其应对策略》,《档案》2007年第5期。
[14]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5]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9期。
[16]唐少杰:《从文化记忆到记忆文化》,《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17][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18]尚东涛:《社会记忆的技术向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6期。
[19]卫奕:《论档案编研与社会记忆的构建》,《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2期。
[20]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1]王超:《中英档案部门社会记忆构建比较研究》,《云南档案》2010年第1期。
[22]王云庆、陈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档案机构边缘化》,《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1期。
[23]梁音:《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为例》,《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4][加]T·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第三篇:论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论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营销传播网,2009-09-16,作者: 欧阳斌
自然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两大组成部分。南岳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从自然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她自古以“五岳独秀”而着称于世,她的秀美、神奇,是世人所公认的。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南岳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这却是一个已经争论了很久,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
南岳的佛道教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佛教圣地”和“道教名山”而着称于世,有人说宗教文化就是南岳最大的文化旅游资源;南岳在历史上有“寿岳”之称,相传“寿比南山”指的就是南岳,因此,也有人认为南岳最大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应该是寿文化。笔者在南岳工作多年,历来不否认宗教文化和寿文化是南岳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我认为南岳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最大的特色应该是火文化。如果对火文化、宗教文化和寿文化三种资源进行排位的话,我认为火文化应当之无愧地排在第一位。
以下就是笔者对于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源远流长
火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现并使用火是人类文明的肇始。我们的先祖正是因为有了火,才学会了高举起火把来吓退那些入侵者,以巩固自己的领地;我们的祖先也正是有了火,才学会了将生食烤成熟食,不但使自己的食欲大增,也使自己的体格更加健壮,从而更进一步增强了防御自然的能力。火,照亮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火,人类那漫长的黑夜该如何度过。
正是因为火对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火的崇拜。在当今发现的一些原始人类的遗址中,不但有火的痕迹,也有关于火的一些岩画及火崇拜的一些器物。我们富于想象的祖先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构成的,他们称之为“五行”。在自然科学还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他们认为这五大元素的背后是由五位神所掌管着的,于是,火神便也由他们构思出来了,这个火神就是祝融。我们的祖先在构思神的时候,常常是将人与神合二为一,即对历史上一些确实为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或者具有非凡本事的人将他们赋予神的名号,并为他们构想更大的本事,从而使他们神化。祝融也正是这样一位人神交合的神。
从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祝融的来历有多个版本。《史记》、《山海经》、《西游记》、《名胜志》、《南岳志》等书中都有关于祝融的记载。从众多的史籍中,我清理出关于祝融的生长与成神的脉络是:祝融是燧人氏的后代,也是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炎帝的后代。燧人氏发现了火,但不会保存火,而祝融带领一个部落在南岳山上过着狩猎的生活,却创造了保存火的方法。祝融既是人也是神,他主管南方事务,以火施政于民,南岳衡山的最高峰是它经常的栖息之所。在我国五行中,南方属火,而祝融又正好居南方,因此便有了火神之称,人们便将衡山的最高峰称之为祝融峰。祝融作为一位掌管天下之火的神,是一位好善乐施之神。黄帝南巡到此,曾封他为管火的“火官”,举之为相,并靠他制造的兵器打败了九黎氏族。另据《墨子.非攻》记载,夏桀无道,“日月不时,寒署杂至,五谷焦死”,所以天帝命成汤讨伐夏桀,祝融暗中帮助成汤,隆火于夏城之间西北之隅,致使成汤大胜。祝融升天之后,他又被天帝任命为主管人间福禄寿荫之神,因而更受世人崇敬。不管关于祝融的传说有多少个版本,但有几点是一致的:
一、祝融是燧人氏的后代,也是炎帝的后代,从其居住地来看,1 祝融也可以说是楚人的先祖;
二、祝融是我古代传说中的管火的神;三,祝融的经常栖居地是南岳最高峰——祝融峰;
四、祝融具有神奇的力量,但他心系百姓,是一位以百姓的忧乐为忧乐、令人敬仰的神。
祝融是一位为百姓着想的神,自然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因为先民对祝融的崇拜非常强烈,为了表示对祝融的崇敬,并以此来笼络百姓之心,我国古代帝王们便利用他们手中之权,对祝融进行了多次加封。唐开元时,祝融被封为南岳真君;唐天宝五年,祝融被封为司天王;宋大中祥符四年,祝融被封为司天昭圣帝;元朝时,祝融又被封为司天大化昭圣帝。中国From EMKT.com.cn古代,南岳的管理规格一直很高,象朱熹这样的大人物,都曾做过南岳的庙监。中国古代帝王们或遥祭或亲临,都是为了表达了对这位司火之神的崇敬。
南岳留下了许多关于祝融的传说和遗址。祝融峰、祝融殿、南岳大庙、福严寺等景点更是与祝融有着直接的联系。关于祝融的赞美诗歌和文章更是不胜枚举。“寅宾日出,峻极于天”,这是刻于祝融殿的一副对联;“八卦象离,中正乃成天下化;五行属火,文明大启楚邦材”,这是南岳大庙东便门的一副对联,这些都充满了对火神祝融的崇敬。
因为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太大了,自古及今,人们对于火神的崇拜代代相传。不管现代文明如何发达,这种崇拜仍然没有消减、也不会消减。从历史渊源角度也好,从民间传说的角度也,从现存文化遗址也好,南岳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是火神的栖居地和火神崇拜的目的地,其地位都是铁定的、无可挑战的,其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二、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不容乐观
南岳作为我国传说中的火神所在地,作为我国独一无二的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拥有者,开发火文化旅游资源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从现状来看,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这主要表现在:
1、对火文化的开发没有总体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南岳建区以来的开发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加快南岳旅游事业的发展,南岳区委、区政府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特别是对宗教文化和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区内有一套总体的思路,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也起到了显着的成效。可是,我们却遗憾地看到,对于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到目前为止,区内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思路和规划。
2、对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区内的宣传资料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对“五岳独秀”的宣传,是对“佛道并存”的宣传,是对“寿岳”的宣传,却很少看到提及“火文化”三字。正因为这样,使得许多经常去南岳的人也不清楚岳神祝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使得南岳这一本来十分独特的优势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在硬件设施中没有突出火文化。南岳不但有许多文物古迹,而且,南岳作为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在恢复一批文物古迹的同时,新建了许多新的景点,其发展速度是十分喜人的。可是,不论是对文物古迹的恢复也好,还是新建的景点也好,南岳在火文化的彰显方面是做得很不够的。到目前为止,区内不但没有一处新建的以突出火文化为中心的景点,就连大庙、祝融殿这样塑有火神祝融之像的地方,在景点介绍中也很少提及火文化,使得这些本身以火文化为依托的景点看起来却缺少火文化的内含。
4、在旅游节会活动中没有张扬火文化。节会活动已经成为旅游景区、景点一个十分重要的促销手段。自1991年开始,南岳恢复了传统庙会,此后,南岳不但每年都要举办传统庙会,而且还相继举办了中国旅游购物节,寿文化节等大型节会活动,举办了阿迪力走钢丝等惊险刺激的赛事活动。然而,纵观南岳近十年来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却没有一个是围绕火文化这个主题的。
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我认为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没有正确理解弘扬火文化与倡导火神崇拜的区别。火神崇拜虽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我们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者,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对神的崇拜与社会主义的道德是相背离的。也正因这样,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受到了束缚,生怕一提出弘扬火文化,就会被人扣上什么帽子,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弘扬文化与宣传迷信历来就是两回事,如果说南岳的火文化不能弘扬,那南岳的宗教文化就更不能得到保护了,这与我们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也显然是相违背的。况且,我们弘扬火文化的领域比倡导火神崇拜也要大得多,我们在弘扬火文化这面旗帜下,不但可以使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放出新的光辉,也可以将一现代文明包含进来。
二是将开发火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和寿文化旅游资源对立起来了。经过多年来的宣传,现在,人们对南岳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和寿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是比较统一的,但对于火文化旅游资源,有的同志也看到了其重要性,可一说到要大力宣传,努力弘扬又有些犹豫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怕对火文化的宣传会冲淡南岳宗教文化和寿文化的影响。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从宗教文化来看,不管是哪种宗教,对光明的追求与膜拜却是一致的。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道教的“神仙世界”都是以大光明作为美好世界的基本要素,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他们对于火神都是十分尊重的。也正因为这样,在南岳大庙,东边建的是八个道观,西边建的是八个寺庙,而火神祝融却端坐在大庙的正中位置,接受着佛、道教徒的共同朝拜。从寿文化来看,没有火,人类连熟食都吃不上,哪又还谈得上什么长寿?况且,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祝融本身就是一位被天帝派来专管人间福、禄、寿、荫的神,所以,祝融身上实际上就兼有了火文化与寿文化的双重属性,担心宣传了火文化对寿文化有冲突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三是对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系统的研究。火文化虽然是南岳一个十分独特、无可复制、无可挑战的旅游资源,但现在对火文化的研究还很不够,不管是区内还是区外,我们很少看到对南岳火文化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正因为研究不够,才导致了对涉及火文化的许多事情把握不准,甚至对火文化的理解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误解。
三、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十分重大
开发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1、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南岳旅游的文化内含。火文化是影响面十分宽广,历史十分悠久的一种文化资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比南岳的宗教文化和寿文化还要久远得多。对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南岳这座千古名山的历史显得更加厚重,使其旅游文化的内含显得更加丰富。
2、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把南岳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旅游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主动与国际接轨。火,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起源,对火的崇拜是人类先祖共同的崇拜,它是不分国度、不分肤色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仍然会是这样。正因为这样,对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可以进一步提高南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对于把南岳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是十分有利的。
3、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增强南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南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南岳旅游最大卖点是什么?这是许多南岳人苦苦求索也倍感困惑的问题。从南岳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首先是不同的宗教只对不同的信仰者有吸引力,况且,南岳并不是我国道教的起源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并没有南岳,因此,南岳在对宗教文化的宣传方面不管力度有多大,要想成为中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中第一位的品牌是不可能的。从寿文化的角度来看,现在以寿文化为品牌的远非南岳一家,就连“寿比南山”一词到底指的是哪个“南山”,现在也还有好几个景区在争论不休。可是,南岳是中国传说中的火神所在地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种不争的事实,至少在中国是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的。从火文化的角度,只有南岳才有绝对的竞争力;只有南岳才具备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品牌甚至世界第一品牌的条件,其它任何地方想争也是不可能的。
4、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增加南岳的旅游人数,提高南岳的旅游收入。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涵盖面非常宽,影响面非常广,大家都不会排斥的雅俗共享、古今通用、国内外都向往的文化资源。我们利用宗教文化组织的一些活动,有的人可能会顾及自己的身份不便参加;利用寿文化组织的一些活动,因为受同类景点的影响,也会影响一些客源。而火文化,它不但包含了有宗教文化和寿文化的一些内容,也暗合了人们希望生意红火、家庭红火、事业红火的愿望,在南岳又是独有的,排他的,因而对人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弘扬火文化,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南岳旅游,通过游客数量的增加,又可以使南岳的旅游收入大大增加。
四、开发和利用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初步构想
开发和利用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笔者虽然曾经在南岳工作过十多年,平时也还喜欢探讨一些问题,但在这样的课题面前,仍然感到才疏学浅。在此,我只能以自己的思考对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一些初步的构想,以期引起人们对南岳火文化的关注,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开发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指导思想:立足自身优势,弘扬民族文化,瞄准国际一流,打造国际精品。
2、开发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奋斗目标:通过对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彰显南岳火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神奇传说,彰显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在国际、国内的广泛影响,把火文化打造成为南岳旅游文化的第一品牌,在此基础之上,将南岳火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同类文化旅游产品中的第一品牌,促进南岳旅游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开发和利用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考虑的十大举措:
(1)明确将火文化定位为南岳旅游文化的第一品牌,而将宗教文化和寿文化定位为南 4 岳旅游文化的第二品牌,不但在区内统一思想,而且在所有对外宣传中统一口径,高扬起南岳火文化旅游品牌的旗帜;
(2)南岳形似朱鸟,而朱鸟又有火凤凰之称,现在五岳山徽中的南岳衡山的山徽就形似一只红色的朱鸟。91年南岳举办的建国之后首届庙会会徽也是朱鸟和大庙为背景而设计的,得到了区内的一致肯定。建议以火凤凰和大庙为主要形象识别符号,参照91年南岳庙会会徽,突出火文化特色,设计出南岳旅游形象标识,即南岳旅游区的VI系统;
(3)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的历史内含,制作专门的VCD、电视剧,出版专门介绍南岳火文化的书籍,并以南岳火文化为主要题材,兼顾南岳的宗教文化、寿文化及南岳的山水风光,创作一首通俗易懂,能够广泛流传的歌曲——《祝融圣火》;
(4)根据南岳火文化的历史渊源,对南岳大庙,祝融殿等与火文化有关联的景点进行完善,充实其火文化的内容;
(5)在祝融峰选址建“中华民族圣火台”,并请国家元首级人物为“国华民族圣火台”题字,每逢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或国家重大庆典,在“中华民族圣火台”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中华民族圣火台”平时也可以按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为游客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举行“生命之火”、“平安之火”、“发达之火”、“吉祥之火”、“幸运之火”等主题取火仪式;
(6)在山下选址(最好是现祝融南路的起点天子山)建国际火文化主题公园,名称可以叫做“中华圣火园”,公园含国际火文化广场,国际火文化博物馆,巨型火神雕像(雕塑创意为高举火种的祝融,其手中之火日夜闪光,烛照四方),火文化纪念品一条街等内容,公园设歌舞团,排演《祝融圣火》等大型歌舞;
(7)举办国际火文化旅游节,并形成一个真正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旅游节会品牌;
(8)围绕火文化,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如“火把节”,“圣火晚会”等活动;
(9)创办国际火文化论坛,并将南岳定为论坛永久会址,每年举行一次国际论坛会议,探讨火文化对人类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影响,探讨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0)开辟南岳火文化旅游专线,形成火文化系列旅游产品,并将“南岳火文化旅游”注册商标,以获得法律保护。
4、开发和利用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考虑的宣传口号:
(1)红红火火,心愿南岳;
(2)好火好旺好南岳;
(3)南岳,中国最火的旅游景区;
(4)西方有个自由女神,中国有个祝融火神;
(5)祝融圣火,红红火火;
(6)南岳拜火神,越拜越旺盛;
(7)祝融圣火,红遍中国;
(8)今日拜火神,明日更旺盛;
(9)去南岳,再火一把;
(10)中华民族,薪火相传。
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是潜力巨大的资源,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的宝藏。作为一个曾经在南岳工作过多年的人,我衷心地希望这一资源得到尽早的利用,这一宝藏得到尽快的挖掘。
红红火火,心愿南岳。愿南岳的旅游事业更红火。
第四篇: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摘要:临漳位于河北最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有效地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促进临漳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临漳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入手,设计临漳文化旅游方案,深入分析了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所谓文化旅游资源, 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临漳古称邺,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七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临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必要性
临漳处于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和回漳仰韶文化遗址证明了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临漳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古邺文化、鬼谷子文化、成语文化和乡土文化。
1.1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1.1.1 古邺文化 在古邺沃土上,众多历史名人创下了辉煌灿烂的古邺文化。曹魏邺城建筑中轴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街道作棋盘格式,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对隋唐长安城、宋代汴梁城、明清北京城,乃至日本平城京都的建筑格局均有深远影响,成为中国都城史上的建筑典范,在中外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禹治水,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商时河亶甲迁都于相,即今境内孙陶一带。战国时,邺令西门豹投巫凿渠,破除迷信,发展生产,泽流后世。秦末,项后生,大破秦军。曹操“求贤纳士,唯才是举”,不惜重金从匈奴赎回才女蔡文姬,蔡文姬答谢曹操在邺城铜雀台即兴演奏自己名作“胡笳十八拍”,而流传后世;曹操聚才于邺,促进了邺城科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1.2 鬼谷子文化
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纵横家、教育家王禅(即鬼谷子)就诞生在境内香菜营乡谷子村,他创办了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学校,培养出了孙膑、庞涓、毛遂、苏秦、张仪等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纵横家。
2010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和临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在临漳举行。大会确定:临漳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谷子村为“鬼谷子故里”,盐食村为“鬼谷子诞生地”,并在临漳建立“中国鬼谷子文化研究基地”。现存于谷子村的鬼谷子祠堂,不断有中外游人凭吊。
1.1.3 成语文化
源于古邺大地的曹冲称象、春华秋实、闭月羞花、冲锋陷阵、瓜田李下、鸡犬食禄、快刀斩乱麻、铜雀春深锁二乔等成语典故更是赋予了临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1.4 乡土文化
地名是语言文化的词汇,是历史文化的化石,是地理文化的标识,是乡土文化的象征。临漳的地名无不打上漳河、战场、都城、姓氏的烙印,构成了区域文化网络。如“临漳全县,漳河串遍”。漳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横贯临漳全境,如今临漳425个村庄,到处都有漳河的足迹。因漳河而得名的村庄46个,如回漳、章里、夹河、河图、堤上、五岔口、二分庄、漳潮等。
1.2 必要性
文化旅游资源,只有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开发,至少要具备“进得来,出的去,散得开” 的可进入性,有了基本的并同环境相协调的接待设施, 才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意识中的旅游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活动, 而更多包含了休闲、人文、娱乐等内容, 这就需要更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即需要更大的开发。方案
2.1 建设临漳重点旅游项目,创旅游名牌。
第一,把临漳“三台”(铜雀台、冰井台、金凤台)、磁山文化、赵王城作为重点,推广招商,加快开发临漳古邺文化的步伐。
第二,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现代旅游,在城市郊区,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第三,在城建规划中,把体现改革和进取精神的“胡服骑射”、“毛遂自荐”、“将相和”等历史文化以雕塑或壁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开发临漳的成语文化,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
位。
2.2 整合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实现点、线、面一体开发。
临漳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应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营造大区域大旅游的观念,实现临漳内部及与周边省市在文化旅游资源、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共享与协作。因此,具体可从展开分析:
2.2.1文化旅游产品整合第一,重组旅游线路。
根据临漳境内旅游资源的特色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及与周边省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相互关系,可以推出太行风情游、古城历史文化长廊游、红色之旅、生态休闲度假游、科普游及工业旅游6条品牌旅游线路。通过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借助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来提升临漳的旅游市场地位,树立临漳整体旅游形象,利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促进临漳文化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1)建设“古邺文化旅游专线”即马义公路—鬼谷子故里—鬼谷子诞生地的旅游专线和县城—邺城遗址旅游专线。
(2)连接漳河生态科技园区—铜雀三台遗址园—三国南北朝民俗文化体验村—西门豹纪念馆—邺城遗址博物馆旅游交通公路的建设,增强各遗址点景区道路的内外通行能力,满足游客观光游览需要。
第二,开发景区景点。
临漳旅游业的发展,应在集中构建晋冀鲁豫大旅游圈联合行动的前提下,开发建设临漳所辖范围内的景区景点。因此,需要准确了解所有资源类型数量规模结构布局等,尤其是重点优势独特文化旅游资源,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优势资源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开发,以对临漳文化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树立市场形象,形成品牌。具体可以以“文化邺都、生态新城”为口号,通过建造邺城遗址博物馆、西门豹纪念馆、民俗文化体验村、鬼谷子文化产业园、酒文化生态游景区、邺城生态公园、邺都温泉宾馆、仿古商业一条街等旅游项目,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景点建设。
2.2.2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整合临漳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尤其在各景区的可进入性方面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临漳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景区景点之间的道路建设,使各景区之间能纵横相连路况良好,从整体上形成网状交通体系。
第一,以京珠高速在邺城遗址增设出口为契机,结合邺北城考古遗址公园和抢救性文物保护项目,着力加快景点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在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及邺令公园成功争创国家3A级景区基础上,启动邺城博物馆、邺都生态公园景区创A工作。
第三,以建设仿古商业一条街为依托,谋划建设集综合贸易、创意研发、策划推广、信息咨询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和漳河水利风景区项目,尽快实现可听、可看、可游的目标。
最终形成以临漳县为核心,以平涉线为轴线,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坚持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和经营),三权分离(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两个主体(旅游基础设施以政府为主体,经营设施以企业为主体),一个赋予(赋予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主体企业二十至三十年经营权),整合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作的文化旅游区。
2.3 举办“文化节”和文化旅游宣传活动
第一,可以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临漳的“文化节”,通过文化展示,、手工艺展卖、传统文化特色、游园游艺杂技玩耍、猜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临漳古老的的文化内涵。第二,积极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开展“文化邺都·魅力临漳”摄影大赛、邺都文化书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建安文学”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第三,通过“中国·临漳邺都文化高峰论坛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等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将邺都文化旅游打造成全国知名、影响深远的文化品牌。3 可行性分析
3.1 经济是临漳文化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
2011年,临漳县生产总值完成589780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1380万元,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0130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70万元,同比增长15%。2011年临漳县财政收入完成1101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增长8.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06万元,比去年增长2.2%,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01859万元,比去年增长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6501元,同比增长22.1%。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2 交通是临漳发展文化旅游的促进因素
临漳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京珠高速贯穿南北,紧邻京广铁路和107国道;距石家庄、郑州、济南等机场均为200公里。公路总长423公里,魏峰线、茶柳线、曹前线三条公路通过县城;茶柳线、曹前线、马义线与魏峰线、杜称线、丛峰线构筑了“三纵三横”为框架的临漳公路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提高了可进入性,是临漳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动力。
3.3 客源是临漳发展文化旅游的先决条件
临漳县辖5镇、9乡、425个行政村。总人口594626人,东邻魏县,西接磁县,北达成安县,南连河南省安阳县,特别是与安阳的殷墟文化距离较近,易形成集群。为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并成为临漳文化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4 开发中注意的问题
4.1 管理人才短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缺乏高层次人才。由于临漳的工资及其他待遇低于省份其他城市,其旅游管理及服务人才不断流失。中、小旅行社的导游人员只接受过短期培训,只能给游客的带路,无法提供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
4.2 开发性破坏现象需警惕
旅游业决不是“无污染产业”,更会因游人大量拥挤,决策者旅游开发战略不当、缺乏系统规划等导致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环境破坏。文化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永远不能恢复。因此,旅游开发要慎之又慎,要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损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警惕开发性破坏。
4.3 旅游业基础设施薄弱
临漳县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全行业整体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市场运作力度小。旅游业作为产业,产业化、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旅游业建设和经营力量薄弱。各方面旅游人才短缺。全县仅一家旅行社,且为政府运作。包括新建电信宾馆在内,城区现有床位不足一千张,接待能力较弱。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仅一家,即临漳豆腐干厂,但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旅游交通舒适度低,也没有专业的旅游车队。建议
5.1 培养、吸引、保持旅游人才
对于旅游业的三大主要行业,旅行社、宾馆和旅游区的人才需求,临漳县应加大引进力度,用一些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如提高优秀管理人员的待遇;重视人才的安排和使用;
督促基层旅游部门的领导学习现代旅游开发和管理知识,健全旅游行业管理体系,并实行相应的管理模式,使人才得到充分利用。
5.2 科学合理的开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保护的关键因素是资金投入,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县政府的财政开支,但由于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常常使得保护的投入满足不了需要。近几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县政府都看到了文化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激起了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性,相应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投资也日益增多。
因此,旅游开发能够在资金、人力等方面为保护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 才能够让本地居民、广大公众和社会各方面看到其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 进而产生保护文化的动力、觉悟和行动。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5.3 改善、加强重点景区的设施设备
要重点解决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问题,在旅游区的初步设计阶段要考虑游客最多时所需的道路宽度,应设计道路阻塞时的迂回道路,按照完善配套、合理布局的原则修建旅游区景点的公路,尽量使相邻的旅游区可以串联起来,要加强对临漳各景区附近的交通疏导及管理工作。
临漳建设要走现代化之路,开展市民素质工程教育。第三产业管理要打破“按时上下班”的习俗,让晚上也红火起来、亮起来、活起来。要以活动促亮、促销、促发展。另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协调,发展跨区域的特色旅游,加强与安阳、魏县、磁县、成安等地旅游规划、线路开发等方面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谋文化旅游业发展。参考文献
[1]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3)[2]吴芙蓉.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3)
[3]杨振之.成都《旅游资源开发》[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5
[4]张一 于燕 赵伟华.浅谈邯郸旅游资源开发[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5]张旭.浅析河北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第五篇:论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论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一.目前的总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已成为我国国民的重要消费方式,旅游收人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收入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旅游收人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环境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没有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从而导致旅游环境质量的下降、恶化。旅游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必然导致旅游资源损害和浪费,甚至致使旅游资源枯竭或消失,最终影响旅游发展,如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泉水干涸,温泉已不复存在;大建楼堂馆所的张家界因其对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破坏,受到鸯界旅游组织的警告,面临摘掉“世界自然遗产”称号的危险;人满为患的九塞沟,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由此可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十分重要,它不仅影响到旅游资源的价值,还最终影响到旅游的发展。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或冲突关系可以理解为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消极影响,是环境与经济之间不协调的具体表现。它主要表现为旅游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旅游污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来自旅游和其它方面的有害物质和废弃物质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状况的恶化,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如废水、废气、噪声;二是指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对旅游接待地的人文或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称之为社会污染或精神污染。不论是自然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社会旅游环境,如果人为排放的污染物质或人为造成的不良影响,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旅游环境污染,从而使旅游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环境破坏,是指不是由排放有害物质和废弃物质对旅游环境造成的不良和消极影响。如过量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生物界的平衡。旅游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是两个即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旅游环境被破坏,就会损害环境资源,加深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反过来也会破坏旅游环境。
由此可见,旅游业并非是“无烟工作”,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产业同所有工业一样,对环境也有不同的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特别是对旅游资源及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更为明显,旅游开发对旅游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
就是指那些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但由于缺乏知识或考虑不周,即进行了一些不适当的工程,它们看似在建设,殊不知,其后果却是破坏性的,这是最不应发生却屡见不鲜的事实。
例如:紧临海滨或湖滨修建大量外形呆板的旅游接待设施;在风景区内建造不相宜的、破坏景观的设施;为修建道路而大规模开山劈石,舍弃自然的登山步道而铺设拙劣的水泥台阶;在古城中修建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在旅游开发中的房地产化倾向,旅游度假规划中的城市化倾向,自然风景区规划中的园林化倾向以及中西杂陈、古今混杂(例如在古寺庙中将林木修剪成西方园林中常见的规则造型、布置了西式陈设)等等,都破坏了旅游资源各自应有的风格。例如当年杜甫穷困潦倒,依赖友人帮助才在成都筑一草堂勉强度日,有了这种切身的体验才得以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今人所看到的杜甫故居却是雕梁画栋,门外还蹲着两只石狮,这哪里是“草堂”,简直成了官绅之家。再如,明明是以自然山水取胜的旅游地,却大建牌楼,大搞亭台楼阁、曲桥假山。
2.超负荷接待所造成的影响
在经营管理中,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追求高利润,也有时是为形势所迫(一般出现较短的时日,例如在某个节日,在某旅游点刚开放的日子),游人数量超过了合理容量,破坏了环境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例如,2000年“五一”期间,我国首次集中放7日长假。此时气候正适宜外出旅游,媒体又大加鼓动,因此各旅游点、各旅游环节,几乎都出现了“爆棚”现象,很是被动;再如,中国旅游大发展初期,峨眉山曾因接待设施不足,游人被迫挤在寺庙乃至厕所中过夜,游人拆了其门窗燃火取暖;苏州园林中曾因游人过多以致有的人被挤得落入湖中,假山也受损。旅游容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敦煌莫高窟的监测实验表明,如果40个人在洞窟中逗留37分钟,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就超过了正常含量的6倍。而每个游客每小时呼出的水气的67%,约21克水,呼出的二氧化碳的52.3%,约4.7升,这些由游客在旅游时所产生的酸性气体,必然会引起珍贵壁画的颜料变色。
3.旅游管理中的失误
由于旅游管理部门的失误导致旅游资源的污染与破坏也屡见不鲜。例如在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塔林中,曾充斥着各种摊贩、算命者、乞讨者和粗俗的摄影摊;在天坛这一按照原建设意图应是神圣、肃穆的场所,有关部门却在这里举行商品交易会,还曾将废土和建筑余料堆成远高于祈年殿的土堆;在沈阳故宫的大殿中,曾搞过射箭项目,且不说射箭同故宫风马牛不相及,单看到一支支射在凛梁上的箭,谁人能不为珍贵的文物遭破坏而惋惜。所幸的是上述行为有些已经得到及时纠正。
4.伴随着游人的到来而产生的难以避免的影响
由于大量的游人到来也对旅游资源造成了破坏。例如,北京故宫因游客过多曾将大殿内的金砖踩出凹坑,广场和通道的金砖也损坏得厉害。再如在黄山,众人的脚踩实了地面,影响了黄山松吸收水分和营养,导致部分名贵松树的衰变和死亡,这也是一些旅游点内古树生长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他有害气体和水分,以及散出的体热造成了封闭空间的环境变化,对其中的文物会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敦煌石窟和十三陵地宫内都存在这一问题。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废气、噪音的危害更是尽人皆知。游人的到来惊扰了野生动物,打乱它们的生活规律,以至被迫迁徙。为防止上述情况,除了严格限制游人数量外,最好不允许任何汽车过于接近旅游点的中心,用围栏等将古木附近保护起来。
5.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
由于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游人的不文明行为对旅游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例如,黄果树景区附近到处有游人舍弃的塑料雨衣。游人随地抛弃废物垃圾,随地吐痰,在禁烟区内吸烟(这是造成旅游地火灾的重要原因)、在树木、碑亭上乱写滥刻等大煞旅游风景;另外游客的不文明举止还包括在公共场所衣着不整、有伤风化的举动等。这些都会败坏其他游人的游兴。对此,一方面应加强检查监督,及时禁止上述不良现象,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素质,自觉地防止不文明行为。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加强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制建设
由于人们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淡薄,所以国家应加强旅游法规的建设,用法律手段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我国目前已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两部重要法律,这对旅游开发建设中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及环境,防止旅游资源及环境的破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立法后还要加强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要予以坚决打击。
2.加强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旅游规划是针对旅游未来状态的一种构想,或者说是旅游业发展的长远的、全面的计划。1985年6月国家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的各项内容,其中4条(项)内容与环境保护有关。为了保证风景区不受污染,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要严格按照条件要求,对保护区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建设,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3.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宣传,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新闻媒介和其它形式,向公众传播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其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目前,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是有所提高,但这种环境意识或与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相比,还相差太远。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园不收门票,游客自由出人,公园清洁工不多,但总是非常干净;荷兰如果哪一家没有种花,邻居就会报告政府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就会马上要求其把花种上。环境意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府,应及时采取措施从民众的宣传和教育上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可通过新闻、媒介各种知识竞赛、夏令营、生态旅游教育等形式开展。
此外,还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旅游环境观。胡锦涛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旅游业离开了优美的环境便无法发展,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利用应该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时,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健康发展。要树立对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要清醒地看到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大气污染,森林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日趋扩大;淡水资源危机,江河湖海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品污染有增无减;生物多样化日益减少等等。大自然允许我们失误的区间已所剩无几,回旋余地已十分有限,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积极、谨慎地做好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的方针。
4.运用经济手段,加强旅游环境保护
随着在我国市场体制的建立,经济手段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旅游业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应更多的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的目的,实现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协调的管理目标。
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是以资金运作影响被调控对象的经济行为,并且达到保护旅游环境目的的若干措施,如向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风景名胜区资源税,限制风景名胜区的过度开发;对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旅游资源有功人员和单位进行补贴;对污染和破坏旅游环境的个人和单位加大罚款、赔偿力度;在旅游高峰期,提高服务收费、价格控制游客的流向、流量,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总之,只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采取适当的和必要的措施,在旅游开发中是可以减少或避免对旅游资源破坏,甚至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的,如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的设立,推动了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旅游发展还使得京剧、杂技、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焕发青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国家、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确立,为文化古遗的保护做出了贡献。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和当前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护旅游资源不被破坏,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这才是促使旅游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