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人工时愈来愈短的真正原因......
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自由世界經濟裡,爭取高生產力和低成本的競爭非常激烈;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全球化推動著一個持續不斷且無法預見的變化,個人和社會被迫必頇不斷調整自己適應新條件。一開始,人類有很多時間,根據聖經裡對人類歷史的描述,因為神「在伊甸園面東的地方建了一座花園,把人安置在花園裡。」亞當和夏娃可以在花園裡隨心所欲,那裡沒有工作、戰爭和爭吵,疲憊也是多餘的,事實上那是天堂般的時期。直到後來,亞當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被逐出伊甸園,此後,人類就沒有時間了,人類必頇工作,為自身的安全打點一切。盛怒的神對著亞當大吼:「你會趴在地上爬行,土地終其一生吞噬著你的生活。」現在的聖經研究者發現,在天堂和被逐出天堂的故事中,描述出一個人類進入定居生活型態的寓言,也就是現今經濟體系的形成。
這個故事描述人類結束獵人和收藏人的生活型態──人類人口的增加無法再靠這種無法控制的方式過活,對於這種生活型態的轉換,當時的人類一定感受到挫折,因為從之前游牧民族般的狂野、自由、較為富裕的打獵和收集的生活型態,改變為累人的定居生活。從現在貣,身為農夫的人類必頇汗流浹背地為麵包打拚。
聖經上說,當亞當和夏娃的一個兒子打死另一個兒子時,痛苦才真正開始。牧羊人亞伯(Abel)去世,「農夫」 該隱(Kain)必頇更辛勤工作。農夫該隱是新時期的人類原形,他工作勞累卻收成微薄,難怪剛轉變為定居生活的人類必頇創造農業技術。該隱的生活非常困苦,他生性好鬥、暴力、嫉妒心重,這全都是新時期的人類特性。
對農夫的生存而言,財產──土地和種子──是最重要的。在之前的樂園時期,財產的角色只扮演有限的重要性,但現在卻攸關他們是否能夠生存的重要條件。
在這個世界裡,悠閒和溫和的性格幾乎沒有存在的空間,人類為生存爭得頭破血流,與大自然抗爭,與其他人類競爭。然而,人類並沒有因此沉淪於混亂和飢餓當中,相反地,被逐出伊甸園的人類反倒被激發出無比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被烙印上記號的該隱真的完成了一些大事: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來到「伊甸東邊」的挪得之地(Nod),當時的文化歷史已經相當蓬勃:「該隱與妻子同房,後來妻子懷孕,生下兒子以諾(Henoch)。」該隱建立一座城,並以兒子的名字命名。故事繼續下去,該隱成為許多種族和職業的鼻祖。他建立了「築帳棚,畜養牲畜」的種族(游牧民族),他的後代有「齊特琴和吹笛子的演奏者」(美妙的音樂藝術),此外還有『礦石匠和鐵匠「手工藝」,他對人類有無限的貢獻:建了一座城、建了許多種族和職業,這樣的貢獻可謂空前絕後!
時間短缺,因此時間就是金錢。生活來自工作,來自汲汲於財產以及來自於對財產的捍衛,這就是這個世界,有別於伊甸園的世界。
伊甸園外的世界?當今的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正在經歷類似的震撼體驗,那是另一種形式的逐出伊甸園,被一把推進危機四伏、惡劣又緊張的世界。現今的生活條件當然不能與公元前兩河流域時代相提並論,但我們也正在經歷一個眾人認為每下愈況的徹底轉變,悠閒和舒適的時代已經結束,競爭激烈、多重短缺的時代開始了。以某種方式來看,全球化以及人口發展頹勢結束了天堂般的時期,二次大戰的災難和重建的前幾年艱辛時期過後,新時期開始,人類擁有的物質大增,連可支配的時間也大大增加,工作時間縮短,職場導入一週工作四十個小時,有些地方甚至縮短為三十五小時。
週休二日以及四到六週年假在西歐是標準配備,更甚的是,求學時間越來越長,尤其是大學生,退休狀態卻越來越長,但退休者的生活水平不會緊縮。德國人平均在五十九歲退休,安排得宜的人可以在二十幾歲時,經過漫長的求學生涯之後,進入職場工作,然後在五十幾歲時退休,近八十年的歲月裡大約只工作三十年。如果這之間遭逢失業,德國人仍然有滿不錯的生活津貼,至少確保擁有平日生活的一半水準。
還有更棒的,現在做家事一點都不難,自動化洗衣機取代洗衣板和煮衣大水桶,吸塵器取代了掃把和雞毛撢子,洗碗機讓你不用手洗和擦乾,有了中央暖氣,人們再也不用拖著重重的煤炭,為了在爐子裡點火搞得自己蓬頭垢面,微波爐和熟食服務讓你在幾分鐘時間內輕鬆上菜(味道雖然不是那麼美味),煮一頓飯不用花上幾個小時,買菜只需要到一家超級市場就能買齊,不用到菜市場或自己辛苦種菜。以前的人每天需要花上好幾個小時維持衣物和家裡的乾淨、生火、買菜和煮菜,現在完成這些家務只要一丁點的時間,節省了很多時間。
免除了這些繁重家務的輕鬆下,現代人也不用花費太多精力和時間在照顧孩子和長輩上,因為他們沒有很多小孩,且對於廣大的中年人口,也只有相對少數需要照顧的老年人。而且照顧問題逐漸由國家成立的專業機構接手。表面看來,我們現處的世界以及現今大多數人認知的世界──二十世紀的七○到八○年代 ── 在內涵上已經非常接近伊甸園了。我們享有比上一代還多的安全感,但無法斷定下一代過得一定比我們輕鬆。
不要再開玩笑了嗎?然而這種沒有艱苦生活的那一面,只有追求享樂的「休閒社會」已經落伍了。
因為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自由世界經濟裡,爭取高生產力和低成本的競爭非常激烈,每個人都要面臨這個競爭,透過更多的工作、進修和再開發;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全球化推動著一個持續不斷且無法預見的變化,個人和整個社會被迫必頇不斷調整自己適應新條件──這是耗時、費力又惱人的麻煩事;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人口發展的頹勢造成不佳的人口族群配置組合,只能透過高度生產力和更長的工作時程來緩和,因此「退休」時間也會明顯縮短;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需要幫助的老人人口遽增,老人照料問題造成社會福利系統的負擔,未來數十年後,可能只有私人的照顧系統,如透過朋友、親戚和鄰居等非正式管道或慈善團體等正式管道,才能填補這個漏洞。時間越來越短缺,因為對很多人而言,國家安全系統只能提供最低限度的支持保障,無法達到保障生活標準的水準,對很多人而言,工作是絕對必要的。
時間配置的重新思考與重要性
每隔幾年,統計人員就會對德國市民進行問卷調查,詢問他們如何運用一整天的時間?如何運用可支配的時間?德國統計局於二○○一和二○○二年間,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德國有很多人顯然不知道該如何運用時間。平均而言,德國人(十歲以上)是這樣度過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三個小時工作或學習,三個半小時處理家務或義務性事務,兩個小時為私人接觸和約會時間,四個小時從事自己的興趣、運動和看電視、看DVD,約三個小時用在吃飯和身體保養上,剩餘的八個半小時則拿來睡覺。「終身學習」這個標語已經不再那麼熱門了,事實上,成年人幾乎不會再花時間在進修上;二十五至四十五歲之間的族群每天平均只花費十九分鐘在進修上,但如果這年齡族群還在就學,這個數字會再增加,四十五歲以上者,就幾乎不花時間在進修上。
相較於九○年代,德國人工作的時間明顯較少,不管是有薪職或無薪的事務皆然。研究的專業人員表示:「因此當時的德國擁有較多的休閒和較多屬於私人空間的時間,如吃飯。」
這並不只是因為工作時間減少,也是因為求職競爭較低之故:過去職場上相對比較少人,他們並不是將多出來的時間用在完成其他社會任務上,而是擴展更多自己的休閒時間。不僅與過去歷史的比較,與其他國家相較之下,德國還是略勝一籌,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報告,只有芬蘭擁有比德國人多的時間。而在求職競爭較高的國家則相反,如英國,九○年代的英國人平均每天多工作半個小時。
有趣的現象是,在上述的統計中還隱藏著「無薪工作」的項目,從德國人花費在無薪工作的三個半小時中,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家事和花園事務上,大約兩個小時以上(女性)或一個小時半(男性)。其餘的四十五分鐘,德國人花費在購物上,照顧家庭人員的時間約只佔十五分鐘,德國人只花費少數時間在慈善工作或其他家庭之外的非正式慈善工作上。工作、教育、名譽職務、照顧老小──這些所有加貣來佔不到德國人日常生活的六分之一,這表示,德國人還有巨大的生產潛力有待開發。但在平均值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差異,有工作者之中,有人一星期工作超過五十小時,大多數從事領導階層職務者,一週的工作時數甚至超過這個數字。
統計數字顯示,在國際上的比較,德國人比較少看電視,也比較好交遊、比較健談。在這個議題上,經濟研究專家寇內歐(Giacomo Corneo)提出「孤獨的休閒」(solitary leisure)和「合群的休閒」(social leisure)之間的差異性。在一次調查中,他發現,看電視是富裕國家花費最多時間的休閒活動型態,與工作量的多寡息息相關。工作年平均量越多,待在電視機前的時數也越多,因此花較多時間在所謂的孤獨的休閒上。美國是富裕國家中工作時數最長的國家,平均每人花費在看電視的時間,高達每年一千五百多個小時。工作越久,看電視的時間越長,這個情形同樣也發生在英國、日本和希臘。反之,工作時間短的國家,如德國、荷蘭和法國,人們在電視機前的時間較少。北歐地區的情形跟其他國家的統計結果相反:瑞典人工作時間長,但也鮮少看電視。
現在的父母陪伴子女的時間比九○年代初期還多,顯然人們喜歡這樣的生活型態:百分之五十的德國人希望擁有更多的私人休閒時間,只有百分之五的德國人表示,情願減少休閒時間。是因為德國人太懶惰了嗎?幾年前,我曾經針對這個題目,發表了一篇文章,引貣了非常激烈的討論。斬釘截鐵回答「是」的人表示,只有工作的人,才有價值。我曾經訪問過美國時代經濟學領域裡享譽盛名的專家哈莫梅希(Daniel Hamermesh),以下為訪談部分內容節錄:
問:哈莫梅希教授,您是否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德國人平均工作的時間那麼短?
答: 現在的德國人有不同的時間調配方式,問卷結果顯示,德國人在家裡工作的時間增加了,打掃、整理花園、改裝汽車等。
德國人也很愛度假,不管是哪個季節,德國人度假的人口總是比美國人多,雖然美國人口是德國的三倍。問:德國平均一年有六個星期假,美國只有兩週。到底哪一方該調整呢? 答: 我們美國人已經瘋了,甚至連日本人都不像我們那麼瘋狂。問:身為經濟學家,您不認為減少工作量是個問題嗎?
答: 那怎麼會是問題呢?你們德國人花較多時間在家裡工作,我們美國人用錢購買服務,這哪有好不好的問題?如果你們德國人想工作少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但顯然地你們的主管對於這樣的發展似乎憂心忡忡。
問:難怪,德國逆向的工作效能降低了經濟成長和生產力的進步。
答: 那又怎樣?以經濟學者的角度來看,我不在乎經濟成長與生產力,我在乎的是,人們過得怎麼樣。如果百姓決定擁有較多的休閒,那表示這樣的生活才能讓他們過得愉快些。問:哈莫梅希教授,您覺得我們德國人會越來越懶惰嗎?
答: 毫無疑問地,德國人在不工作這方面是冠軍,而我們美國人老是工作,在職場競賽中搞得筋疲力盡,看來德國人重視文化甚於經濟。
這是個自由的世界觀點,然而工作量和富裕之間關係的理解早已經改變。改變的並非時間運用的統計數字,而是社會的氣氛,減少工時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一週工時三十二小時和六十歲退休,幾年前還是德國工會極力推動的目標,但現在已經鮮少有人討論。德國人不再想要少一點工作,而是希望更多工作。二○○○年以來,實際工資減少以及害怕失業降臨在自己身上等兩大因素似乎已經發揮作用。
回歸工作的需要性
過去德國人花了很長一段路才來到休閒天堂王國,一八七○年德意志帝國成立之前久,根據經濟歷史學家安格〃麥迪生(Angus Maddison)的計算,德國人平均每年工作三千小時,之後德國企業職工的工作時數減半,二○○六年為一千四百五十六小時,勞工和政府官員甚至只剩下一年一千三百五十五個小時。這樣大舉將工作逐出生活的趨勢,過去發生在所有的富裕國家裡,只是德國的情形和其他地方相較貣來比較明顯:現在德國是全世界工作時數最少的國家。
一八七○年到現在,德國工作時數不斷下降,是因為同時期驚人的經濟成長所致:每一名企業職工的經濟成效不斷揚升,雖然工作時數減半,但每人的成效提升了十倍!美好的狀態,對吧!這是怎麼辦到的呢?德國富裕情況的擴張主要歸功於兩種發展:第一,工業化帶來的生產力改革,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前幾十年。一九五○至一九七三年間,德國工作生產力(每一個工時的價值創造)每年增加百分之五點九,造成空前的進步。相較之下,一八七○至一九一三年間首度全球化階段,這個項目的成長僅達百分之一點六。一九七三年後,生產力成長率下降百分之二點四,之後更是大幅降低。
第二,自十九世紀末期以來,由於出生率持續下滑,同時人類壽命增加,人類身體越來越健康。此外,女性就業率提高。這樣的人口發展變化,使得一八七○年至今,就業人口數量約增加了一倍,事實上,這個過程也同樣發生在其他西歐國家。
生產力爆發加上人口發展,帶領人類順利地進入經濟天堂──錢多、事少,又有閒,這些有利因素的交互作用,深深影響德國人對工作與休閒的看法。然而現在條件已經根本地改變了,人口發展大浪破滅,具生產力的年齡層人口驟減,以致未來越來越少的就業人口必頇負責照顧與日遽增的小孩和老人人口。有些人以為,這巨大的額外照料負擔可以透過生產力成長來平衡,但其實是天方夜譚。
二十世紀的五○和六○年代已經過去了,如果未來幾十年後,人們每年每小時的工作成效可以成長百分之二的話,就很令人偷笑了,因此未來人們必頇增加工作時數。如此一來,到底是每天或每週工作時間增加或度假時間減少,似乎已經不是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有多少有能力工作的人,否則很難維持富裕。
事實上,有些情況正在改變,平均而言,德國人的年工作時間已經明顯縮短:一千三百五十五個小時,相較於八○年代中期,幾乎少了三百個小時,比奧地利少了一百五十個小時,比美國少四百五十個小時,比波蘭少六百小時。其實德國的平均年工時是被德國境內較高的兼職比例拉低的。例如,根據工作市場和職業研究中心(IAB)的調查,德國企業合約規定的每週工時已經提高為每週三十九點四個小時。此外越來越多年長者願意工作,也順利找到工作,根據德國經濟研究中心(DIW)估算,一九九六至二○○六年間超過六十歲以上職工的就業率提升至百分之六十,德國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發展的原因在於年長就業人口工作態度的改變──人們想要工作,也是因為提早退休會造成退休金大幅縮水的結果。德國經理人雜誌(managermagazin)針對大學畢業生與年輕領導階層進行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德國高學歷的職場新鮮人幾乎都願意增加工作時數和分量。
這樣的發展真令人雀躍,因為九○年代中期以來,德國深陷於長期的危機當中,德國在國際職場世界裡節節敗退,雖然外在條件已經改變,但災難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工作的人數少,因此單位工資成本提高。於是企業不願意在德國投資而轉往他處,於是生產力成長又繼續下滑,工資不可能提高,失業率隨之升高,於是形成了惡性循環。這毀滅性的機制必頇被扭轉回來,尤其是人口發展急遽頹勢的情況下更該如此。
多變的時代,不僅個人被要求更具適應力,連社會整體也應該隨時調整,快速轉變的時代裡,時間的短缺不僅發生在個人,也發生在集體單位,企業、國家、社會都必頇因應環境條件自我調整,從德國的範例明顯可以看出來,當集體單位的適應力消失,個人的適應負擔就越大。(本文選自第三大短缺,陳若雲 整理)
第二篇:七七事变的真正原因
大家都知道,“七七事变”是因日军以失踪一名兵士为名,要强行进入宛平城,而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
事实上,在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100多名日军,开始夜间军事演习。演习前中队长清水节朗大尉说明了演习内容;从回龙寺附近到东面的大瓦窑,向敌人的主要阵地攻击。
演习至夜10点30分左右,清水节朗大尉下令部队集合休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日军小队长向清水节朗报告说,失踪了一名叫志村菊次朗的士兵。清水节朗大尉感到失踪一名士兵是件大事,便立即向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报告,一木清直末加分析,就直接报告了联队长牟田口大佐。
就在这些日军官佐一级一级向上报告到,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松清久太朗那里时,巳是子夜时分了。
松清久太朗打电话给冀北政务委员会,说是日军在演习时,遇到不明枪响,失踪士兵一名,要求立即进入宛平城搜查。当时中国军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听后十分不满,认为日军在末经我方同意,擅自在我国领土上进行演习,对于日军的一名士兵失踪,我方完全不负任何责任。
日军对秦德纯的回答十分不满,进而进行威胁说,要用武力进攻宛平城。这以后的战事,大家都在各种报纸,书刊看到过了。
再说那位失踪的日军,名叫志村菊次朗的士兵,在清水节朗大尉下令部队集合休息后20分钟时,巳回到了原小队。他向小队长说明了情况,这几天肚子拉稀,在野地里放便了一下。小队长报告了清水节朗大尉,清水节朗大尉立即报告了联队长牟田口大佐。牟田口大佐一听,为时巳晚了,他害怕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对他的谎报事实给以处罚,于是,就将这个事实隐瞒了下来。
多年后,牟田口在手记中写道;我当时一是想打一仗,出出威风,二是怕受到处罚,所以隐瞒了这个事实。但是,我确实没有想到就此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
第三篇:穷人的真正原因
周围常常听到有人持有这么个论调:
“我们为什么要交这么多的税去养群人,那些穷人自己懒,所以穷,却要我们负担。凭什么?你弱你有理咯?”
而在号称“中产阶级聚集地”的知乎,前两天也有人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 我当时的回答是:
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个逗货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这样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因为当时比较匆忙,又特别想说点什么反对这位题主,就打下了这么行字,截止到今天,已经破千赞了,所以决定在微信平台具体说一说,为什么这个问题的问法很不好,以及为什么他们穷,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1,先说两个故事。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美国废除黑奴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白人奴隶主特别喜欢榜出一个黑人模范,说他辛苦工作,任劳任怨,所以每个月可以多获得一些粮食和报酬。而对于那些吃不上饭,对奴隶主不满的人则批评他们工作不认真,没法养活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
这两个故事,前一个傻,后一个坏。“为何不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这一问题就兼有前者的傻劲和后者的坏劲。
它不仅把穷人之所以穷完全归结于穷人不努力不上进,是活该,而且认为只要取消了对穷人的补贴,穷人就会上进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为之提高。我想,他们大概是把自己当成奴隶主了。
2,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喜欢标榜自己的痛苦。
比如说早上七点钟起床去上班,晚上十点才回家,比如说为了考研笔记做了整整一抽屉,一大早去图书馆占座,把真题集一页页翻过去,唰,唰。
可是他们困了可以靠在办公椅上休息一会,饿了可以去学校食堂吃一顿再回来工作,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里,书桌里,电脑前,做着和书籍有关的事情。这就叫努力,这就叫痛苦了吗?
太原富士康的流水线员工忙的时候每个小时要加工900个产品,平均每个产品的加工时间不能超过4秒,整整十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里,每一秒钟都必须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做着机械又重复的工作。很多员工承认,“感觉像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然而他们不会离开,因为他们知道,富士康就是流水线工厂中的麦肯锡,离开了这里,他们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单位了。几十米之隔的富士康保安常常羡慕地看着他们,表示自己也想去做工人,但因为犯错太多,只能来做保安。
2012年,一个普通的富士康工人如果一天只工作10个小时,那么他的工资是“令人羡慕”的1800元。所以他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个小时。
大同黑煤窑的工人的工资就稍微要高一点。每天6点天没亮就要下去拉煤,一直拉到晚上没办法工作了为止。从地下七八百米的地方把几十斤重的煤运上来,一名工人每天可以得到一百元左右的报酬,大致等于什么事都不用做的实习生每天的报酬。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工人们还要面对矿难塌方,老板拖欠工资,自己身体扛不住等风险。即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辛苦时,从四川农村来的陈姓工人还是这样说: “这里比在家乡要好上10倍,这儿干一年,比得上在家乡干6年”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夏尔巴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提供向导服务。他们为登山者背负行李辎重,遇到危险的难以翻越的障碍搭人墙让雇主通过。这样他们每年可以赚取4000美元的工资。为了这换算成人民币4万元不到的收入,许多夏尔巴人都死在了登顶珠峰服务的路上。
“我的朋友和兄弟都死了,事实上最后能活下来都靠运气。”夏尔巴人巴桑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唯一赚钱的方法。”
那么,当你吹着空调,坐着地铁,上过大学,用过电脑,在城市里做着还算体面的工作时,面对着这些为了基本的生存挣扎的底层人民又有什么立场说“应该取消穷人的福利来激励他们上进呢?”
你要知道,他们中的不少人,别说识字,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而你甚至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有的人可能每天都和中央领导一起去吃打卤面,有的人可能和正厅级干部说一句话就能回去吹上半年。这就叫阶层,代表着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信息,能触及的圈子完全不同。而以上三点,是影响赚钱的最大因素。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全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须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否则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国内便宜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可以是穷人。
在这些地区,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这对一个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样养车的成本,还有吃便宜且没有营养的快餐,一个月还得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买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这就是阶层。
当你看到一个贫寒子弟在北京辛苦打拼,最后终于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拿到20万每年的税前薪水,却因为要还全家人为了供他上大学借的债,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而不得不依然每天省吃俭用。而另一个富人子弟仅仅通过出租家里的房子就年入20万时。
当你发现马化腾的父亲是盐田港公司上市董事,97年的时候开着奔驰给马化腾做账。柳传志的父亲是人民银行,国贸委高层。王石岳父是广东省副省长时。你会感到这就是阶层。3,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比如《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 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
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后来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终于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种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种不幸,需要救助。
一是因为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其实和底层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往往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的工作,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终于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喜欢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者一场大病就能让他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可以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朋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以及不断辛苦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现在这些积蓄没了,于是中产梦碎,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这时他们才像英国人一样意识到,贫穷离他们这些“伪中产”并不遥远。
所以啊,救助穷人不但是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救助我们自己。况且,真把无产者逼急了。听说过这句话吗?
“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4,以上是文章,以下是一些吐槽:
中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屠戮底层人民的风气。“你弱你有理”,“我为什么不给你点赞”,“我为什么不帮助你”“我为什么不借给你钱”“我为什么对你见死不救”,“你不过是圈子弱,家里穷,智商低”,“我为什么不和穷人交往”,“又穷又丑的男人肯定花心”,“穷人一定也人品坏”
这些文章大行其道,每天每夜都在揭露或真或假的所谓“穷人原罪”,先是把底层人民的心态充分解构,然后明确指出不要和底层人民来往。最近又冒出来“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这样的论调,开始诛底层人民的心。
于是那些起早贪黑,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底层人民就这样被他们打入了懒惰,贪婪,不值得帮助,没有智商没有情商活该灭亡的无间地狱,仿佛把他们打到底层还不够,还要踩上千万只脚才罢休。这些人我就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自己姓赵吗? 如果不是。
灰烬与尘埃又为什么要互相憎恨呢?
第四篇: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
你认为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哪一种?
陨星碰撞说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1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2火山爆发说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火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3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后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草食性恐龙灭绝,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
4物种争斗说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5海洋潮退说
根据巴克的说法,海洋潮退,陆地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欧洲这种岛屿大海鱼手机加瓦站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问题。
6物种老化说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一亿数千万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
7外星人把恐龙全部杀死了
恐龙绝对不是灭绝于6500万前的彗星撞地球,根本就不用想也会知道。不知道最早是什么科学家提出恐龙死于彗星撞地球的,那人根本就没有长脑子,或者大脑是由土和泥巴构成的外星生物...就是这样滑稽的假说还骗得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楞一楞的 都是些吧吃、哈巴..很简单 若恐龙真是那样灭绝的那为什么和恐龙同时代生活在地球陆地上的无数的动物没死?不管是食草的还是食肉的,为什么猿人或猴子没有死掉 因为人类还在,若说人类是猴子进化来的。难道真他妈的邪了,灾难专和恐龙过不去吗?显然是放屁...像那种全球性的灾难来说就如同地震中人要死、猪要死、马牛羊都要死的 是不具有选择性的..而撞击仅仅在6500万年前 那时有生活着更早的比恐龙更先形成的地球生命 为什么生命能延续至今 而恐龙却偏偏要死绝 无一幸免? 就现在看来恐龙显然不是死于自然灾难,包括地震、火山、气候等等 因为自然灾难是不具有选择性的 不会只杀恐龙不杀其他的生物和人类的雏形...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过广州番禹的长隆欢乐世界 看过那里亚洲最大的四维电影 恐龙天劫 是讲外星人灭绝了恐龙...现在唯一的可能就是: 1 恐龙并没灭绝 至于是演变成了其他生物还是被外星人囚禁于时间监狱里或是带到了其他的星球就不得而知咯...2 外星人把恐龙全部杀死了,因为他们接到使命 要选择和帮助更加进步的生命在地球上进化...这个可以作参考
(可以证明,外来高级生物已在数亿年前就来过地球)关于恐龙的灭绝说法有很多种,现在又有一种说法:是外星人把恐龙给消灭的。在美国某个大峡谷发现了成群的恐龙骨骼化石,其中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按照常理应该会互相捕食,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每只恐龙头上都有一个小圆孔,圆孔的边缘很光滑,像是被某种利器击穿。这样的话应该是被某种生物给消灭的,可是当时地球上最厉害的就是恐龙了,而当时的人类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所以有人就认为是外星人用飞碟把恐龙赶到这个大峡谷,然后在用类似激光之类的武器将其消灭。到底是不是真的外星人将恐龙消灭的?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证据2 据报导,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竟然发现了一个怀疑是外星人的头盖骨。当时,出土了一个1亿1千万年前的大型长颈龙的化石,据推断这只长颈龙有18米高。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它的腹部竟然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头盖骨。
这个头盖骨的形状与人类十分相似,不过相当小,而且头顶部也比人类的往外突出了许多,眼窝呈杏仁状。
当然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长颈龙兴旺的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的事实。这样一来,这个神秘的头盖骨就必然是一个类似人类而并非人类的生物的了。
据说这个头盖骨因此被送到了华盛顿德比特·波斯比博士的研究所里以供调查研究。据流传出来的消息说,这个头盖骨的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个个子比人类小,拥有足以与现代人匹敌的高智能生物。
难道说,外星人的史前就已经访问过地球了?另外,迄今为止普遍都认为长颈龙是草食恐龙,但在这次的发现中,却发现它也有可能是食肉或是杂食恐龙。这个头盖骨的发现,不但外星人的存在学说,就连与恐龙有关的一些定论说不定也会因它而改变。
第五篇:全球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全球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另类解析2012世界末日
一句话来解释所谓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那就是资本家对利润的无尽追求 与 劳动者有限的收入所得 之间的矛盾发展到极致 无法调合的结果。
1、成本--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家对利润的无尽追求 导致工作机会不断流向成本最低的地区
2、生产--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导致瓷器国和其他低成本国家的工人只需要几亿人口即可生产出超出全球需求的产品数量
3、分配--全球化背景下,工作机会流动到成本最低的地区,也就是劳动者只得到了最低的收入
4、消费--资本家的消费是有限的,再有钱也只能吃同样数量的东西,穿同样数量的衣服...而劳动者的收入所得缺处于即使把未来20年的收入加起来都不够用(所谓的美国房债危机的起源--劳动者未来20年的收入都不够用)
5、需求--人类的物质需求毕竟是有限的,科技的发展,无非是一些产品被替代,比如CD机代替收音机,MP3代替CD机, 等等升级换代,近期并没有新的市场新的产品以及需求被创造被发现,即使是IPAD发展到极致,也只是笔记本电脑或者电脑的替代品而已。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人类有限的物质需求及劳动者的有限的劳动收入无法满足 资本家对利润的无尽追求而产生的不可调合的矛盾,甚至于资本家把劳动者未来20年的收入都剥削完了还无法满足。现象表现的很清楚--美国房债危机
那么,2012世界末日是什么? 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的末日,末日之后是什么?是新生,是共产主义的曙光,为什么?资产阶级为了保持统治的稳定,与劳动者之间不断斗争,妥协的结果,当然,是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无论方式是怎样,结果只能指向共产主义,当然是某种程度上的,是资产阶级统治下的共产主义。
分析:
1、资产阶级对利润的无尽追求,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强大的军事能力,资本,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资产阶级需要寄生,需要全球最强大的军事机器的庇护,美国是最合适的国家。
2、对美国人民来说,工作外流,收入减少,资本家可以通过从全球获取的利益来补贴,也就是所谓的高福利,低物价,低通胀。资本家只需要从全球获取的利益中拿出一小部分来,补贴国内的选民,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军事机器的稳定即可。
3、即使是20年的房债,如果有需要,资产阶级一样可以补贴美国国内的人民的需求。
4、普通劳动者必然会得到基本的物质满足,以确保美国社会稳定和军事机器的稳定。
5、当劳动者通过收入不能满足物质需求而斗争,或游行,或民主,或怎样,最终将会与统治者资产阶级达成妥协。
因此,所谓的2012世界末日也就是资本主义的末日,旧的资本主义统治模式即将结束,新的资本统治下的共产主义即将来临。
----分割线----
第一章 美国是什么?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地球统治者寄生的宿主,是统治世界最好的武器与工具。
现在的地球统治模式是怎样?
1、最顶层----共济会, 共济会的贵族们通过在美联储的股份,控制了美元的发行权,美国政府必须发行国债(以国家的未来收入为担保),才能交换到美联储发行的美元。
2、控制了美元,也就控制了美国。
3、通过控制下的美国,实现对石油、交易所、货币的控制。。
世界不断的发生经济危机,周而复始,经济危机好像成了必然的循环规律。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经济学家的理由是产能过剩。他们把产能过剩归结于科技和生产率提高,难道科技和生产率的提高是坏事情吗??人类为什么不能享受科技和生产提高的好处,而且要不断被经济危机折磨呢?? 这个问题很少有研究经济的人士再深入分析
我们先假想: 原始社会 生产率提高以后,对原始部落人们的影响。当然是大家都会 1,在劳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分配东西增加(即大家的消费同时增加)2,或在分配的东西一样的情况下劳动时间减少。这样生产率提高 全社会的人 人人获利(可以减少劳动时间和享受更多的福利)-------我先把这种经济状态暂时叫做 原始理想经济状态,这是最好的经济结构状态 是可以无限持续发展的状态。
为什么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无法化解因为生产率提高后引起的经济危机呢????
原因实际很简单 就是分配和劳动时间无法调节 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从经济危机的现象说去 经济危机都是产品相对需求的过剩。人们能够生产的产品 怎么就难以被消费呢??
原因就是 生产率提高后的财富分配和劳动时间问题
比如 生产率提高以后 在整个社会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或者需求提高远低于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收入没有相应的提高 造成整个社会需求增加低于生产率的提高。而且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劳动时间不适当减少,对劳动者的需求就会减少----失业就会增加-----企业就有更大的议价权去压低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的收入总体反而会下降,或者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增加劳动时间其它方面的收入会增加 比如 政府税收 企业利润 这样的结果是 加大贫富悬殊。甚至劳动者的消费会在生产率提高中下降,而不是我最先假设的原始社会中的消费增加或劳动时间减少。所以经济就出现了问题:生产率提高后 1,劳动者时间甚至增加 2,劳动者收入相对下降 3,社会总需求增加远远低于产品的增加速度-----供过于求
上面分析的结果是由于社会群体都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 所以造成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假象的原始理想社会状态的结果
经济危机的现象是 供过于求 所以解决经济危机 必须从供求关系入手
1,减少供应
主要是 第一 增加生产的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 比如加强产品的环保 安全 碳排放方面的投入
第二 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2,增加整个社会的总需求
主要是 第一 尽量减小贫富悬殊,加强低收入人群的社保,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主要是激发底层的消费)
第二 增加新的需求品种 比如当年电脑,网络的出现 增加了人们消费的种类 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是增加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品种)
上面说的这些,道理很简单,但是实施阻力非常大。
原因:
因为各国生产率和经济状况不同,很多落后的国家,为了增加自己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尽量减少产品的环保 安全 碳排放 2,尽量压低劳动者的工资 3,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而增加新的需求品种 实际需要比较大的技术革命。但是这个难度很大。比如 现在要出现当年发明电脑 网络一样分量的科技突破,暂时还没有苗头
但是 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的西方 他们实际已经采取了大量的措施
1.成立工会 维护工人的利益 实际是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2,限制劳动时间 增加劳动者的休假时间----减少生产 增加消费的有力措施
3,通过各种途径 减少贫富悬殊-----比如 遗产税 房产税 社会福利 社会捐助 失业救济
4,增加产品的环保 安全 碳排放环节
5,增加科技创新 增加新的需求 比如 制造世界的紧张局面 增加武器出口需求
但是
由于 世界的经济全球一体化 部分国家的这些方法。却由于其它国家的竞争 和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低廉产品的依赖 而让世界经济进入了快速恶性循环
这次的经济危机 源头是 发达国家的高附加值产业不能支持 发达国家对低端产品的进口 造成了欧美国家的贸易逆差 而欧美内部贫富悬殊(主要是资本可以全球整合盈利,而大部分底层人民却需要靠借贷消费 维持世界的供求基本平衡)。结果是美国 内部债务危机爆发 引起系列的经济问题,引起世界消费急剧下降 造成供过于求,引发这次经济危机。
总结以上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社会群体和个人,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出发,而不愿意顾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但是社会群体和个人自己利益最大化 正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所以社会经济才会不断出现我们所看见的经济危机现象。所以只有在两者中寻求平衡 尽量让矛盾缓解和矛盾的累计变得更慢。这就是为什么萧条经济回归的原因。
]《格林斯潘自传》书评小白的雷人翻译。小白水平太低了,恳请慷慨的大大前辈们多多跟帖修改,出谋划策、提携提携晚辈啊!(会在qq空间里会不断补充小白的练习,热心的朋友们看我QQ空间吧,QQ12176921 里面会把重点标示出来,这个论坛貌似不能粘帖颜色)
第一次作业超过千字,以前只在翻《专利申请书》的活时遇到过单篇过千的。此篇练习首要重点是尽量减少中式英语和逻辑错误。次要重点是语言平实少用成语。感谢各位大大和前辈把自己的翻译跟帖。原文太长,可以选译。感谢大家!
Homework 5 The Invisible Hand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的无形之手
Billions of economic decisions from entrepreneurs, consumers and investors are a force beyond the control of regulators.企业家、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几十亿项经济决策汇聚一起,任何监管部门都无力掌控这股力量。
Every tim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go into turmoil, most recently thanks to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fiasco, voices rise to demand global regulation.But then the question emerges – can central bankers of the world tame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每次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要求加强国际监管的呼声就会高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不例外。但问题也随之显现,各国央行真有能力管理好国际金融市场吗?
In his recent book “The Age of Turbulence: 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 Alan Greenspan makes a compelling case for why global regulation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would offer no relief.艾伦•格林斯潘在其新书《格林斯潘回忆录:动荡年代》(台译《动荡年代,勇闯新世界》)中用令人信服的论述,解释了国际金融市场监管收效甚微的原因。
The global markets, huge in size, with billions of transactions, move with too great speed for meaningful intervention by regulators.But that does not preclud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Regarding globalization, two strands – almost contradictory – emerge in the book by the former chairman of the US Federal Reserve: first, the increasing irrelevance of central bankers in monitoring the markets, let alone controlling them, and second, the power of cooperation.国际市场的规模和交易量都十分巨大,市场动向瞬息万变,这导致监管部门的干预措施难以奏效。但国际市场并不排斥合作。美联储前主席的这本新书在阐述全球化问题时,描绘出两条可说是对比鲜明的脉络。一方面,各国央行越来越难以监督国际市场,进行调控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国际合作对国际市场的积极作用却不断显现。
For Greenspan,the stres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not much different from that of domestic competition, except for greater speed and size.Regulation is supposed to order the markets, prevent panics, present a fair playing field and prevent fraud.It cannot protect consumers or businesses from bad decisions.Global markets expand the number of competitors for any job, contract or product;consumers and producers have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on prices, conditions and quality.格林斯潘认为,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与国内竞争相比大致相同,只是前者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实行监管,意在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遏制市场恐慌并防范欺诈行为。监管措置并不能避免消费者及企业的市场决策出现错误。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工作项目、合同或产品生产的竞争中来;另一方面,消费者和生产商掌握产品价格、规格和质量等信息的渠道却日益拓宽。
Thus, Greenspan warns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can be brutally unkind to the inefficient that waste resources.Consumers and politicians, worried about the speed of change and the potential for any crisis spreading via intricate linkages, may see chaos in global markets, but Greenspan sees balancing forces.“Even in crisis, economies seem inevitably to right themselves(though the process sometimes takes considerable time,” he writes.Crisis for one becomes an opportunity for another.“The scramble by market participants to seize those opportunities presses prices,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est rates back to market-appropriate level,” Greenspan writes.因此,格林斯潘警告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国际贸易竞争的残酷性,以免蒙受损失,白白浪费资源。消费者和政治家认为国际市场变化瞬息莫测,错综繁复的利益关系为危机迅速蔓延提供了空间,担心这样的国际市场过于混乱。但是格林斯潘却认为国际市场内部蕴含着平衡机制。他在书中写道:“看来即使在危机时期,经济运行也总能修正内在的偏差,重上正轨(虽然有时其过程极为漫长)”。危机使一部分人蒙受损失,同时也为另一部分人提供了机遇。因此格林斯潘在书中指出:“市场参与者为了抓住这种机遇会争相调整价格、汇率和利率,使其回归到维持市场平衡的水平”。
Yet as imbalances develop in any area – defaults, dropping currencies, trade deficits – politicians and consumers expect immediate solutions from regulators.但是由于市场失衡波及各个领域,比如发生违约、货币贬值和贸易赤字等,政治家和消费者都希望监管部门能拿出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
Greenspan urges limited regulation for several reasons.Often, regulators don’t know the source of a problem until long after the crisis is underway.Greenspan’s book repeatedly relies on words like “puzzling,” “surprising,” “mystery,” “conundrum” and “irrational” to describe events that emerge for no reason or don’t respond to economic intervention.“Unexplainable market episodes are something Fed policymakers have to deal with all the time,” said Greenspan, adding that the central bankers have a limited set of tools.For those who demand that financial policy rigidly conform to benchmarks, he urges flexibility: “Too often we have to deal with incomplete and faulty data, unreasoning human fear, and inadequate legal clarity,” he writes.“As elegant as modern-day econometrics has become, it is not up to the task of delivering policy prescriptions.The world economy has become too complex and interlinked.” 但是基于以下若干原因,格林斯潘呼吁限制监管措施。监管部门往往在危机爆发很长时间以后才找到引发危机的根源。格林斯潘在书中反复用“困惑”、“意外”、“不可思议”、“谜题”和“不可理喻”这类的字眼描述那些无故发生并且对经济干预措施毫无反应的市场现象。他提到:“各种无法解释的市场现象一直都是美联储决策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并补充说可供央行选择的措施十分有限。有人提出以划定标准基线的生硬方式实行金融政策。作为回应,格林斯潘提倡实行灵活的金融政策。他写道:“我们面临的难题,往往是片面或有误的数据,是人们非理性的恐慌,以及相关法律的混乱不清”,“虽然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得日趋完善简捷,但还不能在政策层面开出的一剂良方。毕竟全球经济相互交织,太过错综复杂了”。
Economic history warns against attempts to provide rescue for every problem.If regulators assist every industry that takes on more debt than it can handle or makes bad business decisions, the intervention can encourage more reckless risk-taking.“Since markets have become too complex for effective human intervention, the most promising anti-crisis policies are those that maintain maximum market flexibility – freedom of action for key market participants such as hedge funds, private equity funds, and investment banks,” Greenspan writes.经济发展的历程警示我们,不要遇到任何问题都尝试出手解救。如果任何产业被债务或错误的经济决策拖垮监管部门都出手相救,那么干预措施就会鼓励人们做出更多不计后果的风险行为。对此格林斯潘写道:“市场结构过于复杂,人为干预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最有可能成功防范危机的政策,必须能够充分维持市场灵活性,给予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投资银行这类重要的市场参与者最大的行动自由”。
Regulators cannot possibly monitor every cross-border transaction.No nation can hope to rein in the forces of globalization.“Regulators can still pretend to provide oversight, but their capabilities are much diminished and declining,” admits Greenspan.Innovative financial tools increase risk, speed and complexity, but also provide targeted investment and increased efficiency and liquidity, particularly in new fields.For example, the speed of modern transactions would make a global reporting system of hedge-fund positions futile, he explains, adding “No wonder this global behemoth stretches beyond the full comprehension of even the most sophisticated market participants.”
监管部门不可能监督每一笔跨境交易,也没有哪个国家能阻挡全球化进程。格林斯潘写道:“监管部门现在还可以做做监管的样子,但其监管能力已经丧失殆尽”。创新的金融手段更加复杂,带来更高的风险和更快的速度,但也使投资定位更准,效率更高,流动性更强,这一点在新兴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格林斯潘举例解释说,现代化交易速度极快,导致负责报告全球对冲基金情况的系统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无怪乎连市场中最精于此道的参与者都不能完全掌握国际市场这个巨人的动向”。
Reinforcing the success of free-market capitalism was the break-up of the Soviet bloc in 1991, Greenspan suggests.Yet that development left Western central bankers feeling “impotent” about imbalances building for four decades and a crumbling infrastructure that lacked institutions for handling basic financial transactions.Developing nations, once communist, turned to market capitalism with enthusiasm, and globalization pushed forward in a great wave of momentum as multinational firms discovered locales with low wages and skilled workers.Prices declined and inflation vanished temporarily as central bankers’ leading concern.格林斯潘在书中传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苏维埃阵营1991年的倒台,进一步巩固了实行自由市场机制的资本主义阵营。但是四十多年的时间积累了严重的经济失衡,而且落后的基础设施甚至连最基本的金融交易都无法进行,这些令西方各国央行感到一筹莫展。一批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满怀希望地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和自由市场,这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新的廉价熟练劳动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发展。随之而来的价格下降暂时缓解了各国央行对于通胀的担忧。
But globalization’s most recent wave, with all its gains, will eventually slow.“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how long today’s globalization dynamic will take to play out,” writes Greenspan.“And even then we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fall into the trap of equating the leveling-off of globalization with the exhaustion of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ment.”
虽然全球化得到了这些因素的推动,但其步伐最终还是会逐渐放缓。格林斯潘在书中写道:“很难确定当今全球化的活力还能维持多久。所以我们要当心,待全球化停止发展之时,不要误以为这是缺乏新的投资机会造成的”。
With the inevitable slowdown, some groups can’t help but feel deprived about the end of a spending spree.“History warns us that globalization is reversible,” Greenspan writes.“A worldwide debate is under way on the future of globalization and capitalism, and its resolution will define the world markets and the way we live for decades to come.”
既然全球化进程势必放缓,其时消费量大幅回落,无疑会使一些人陷入经济窘境。科林斯潘写道:“历史警示我们,全球化进程可能会发生衰退。现在整个世界都在讨论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制度该何去何从,其结论足以决定未来几十年全球市场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Globalization comes in many form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financial matters can smooth out the imbalances, rough edges or lurching reversals that stem from natural disasters, major defaults, panics or creative destruction as new inventions make some businesses obsolete.Members of groups like the G8,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benefit from a lively exchange of ideas, accounting standards that provide accurate data and coordination of strategy in responding to crises.全球化有各种表现形式,在金融领域开展合作不仅可以缓和由自然灾害、大规模违约和恐慌造成的各种失衡、摩擦、和动荡衰退,还可以减少各种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即企业因新发明问世而遭到淘汰的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为了共同应对危机,在八国集团、世界国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等组织内,成员国应积极开展交流,互通会计标准,从而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并展开战略协作,这是符合各方利益的。
Greenspan and other Federal Reserve economists recognized the global intricacy behind any crisis in 1997-98, after Russia defaulted on its dollar debt.That crisis, triggered by a drop in the price of oil, had the potential to wreak global havoc, according to Greenspan, and prompted “major rethinking” at the Federal Reserve, along with the recognition that financial pressures were global in scale and “the effort to contain them would have to be global, too.” He embarked on a series of speeches that rejected US exceptionalism.“It is not credibl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can remain an oasis of prosperity unaffected by a world that is experiencing greatly increased stress,” Greenspan said in a 1998 speech.Countries that rely on trade must worry about the standard of living for any of their trading partners.格林斯潘和其他供职于美联储的经济学家都认识到,在发生俄罗斯美元债务违约事件后的1997至1998年间,每一场危机背后都牵动着错综复杂的全球利益。按照格林斯潘所说,那场由石油价格下跌引发的危机差一点导致全球性灾难,这促使联储进行深刻反思,并逐渐意识到金融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所以“只有通过全世界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他曾进行一系列演讲,驳斥了所谓美国具有特殊优越性的想法。比如在1998年的一次演讲中他曾说:“世界各国都在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美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受影响”。毕竟对于依赖贸易的国家来说,其贸易伙伴国的人民生活标准如何,与前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Building on cooperation, governments can devote surpluses to purchasing “greater civility,” as Greenspan puts it,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improving education o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Governments and consumers can set priorities and reveal values with spending.在合作的基础上,各国政府可将财政盈余用在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教育事业或促进环境保护上。格林斯潘把这称作是促进“仪礼文明”的投资。政府和消费者可以为这些投资确定重点领域,并在投资过程中让人们看到其价值所在。
Political cooperation – legislation that establishes strong property rights, state-of-the-art education and systems of fair play, with transparent rules – also contributes to sustained prosperity.Government can do more to combat fraud.“I am coming aroun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uccess of five-and ten-year economic forecasts is as much dependent on a forecast of the degree of the rule of law as on our most sophisticated econometrics,” Greenspan comments in a footnote.在政治层面开展合作也有利于实现持续繁荣,如通过公开透明的立法有效保护产权,发展现代化优质教育,为公平竞争创造环境等。政府应加大力度打击各类欺诈行为。格林斯潘在一处注脚中评论道:“我逐渐认识到,五年经济预期也好,十年经济预期也好,预测得准不准,不仅要靠先进的经济学知识,同样要看能不能正确预见未来法制建设的进程。”
Citizens of democracies may disagree about how to achieve the common good, yet Greenspan urges that “Compromise on public issues is the price of civilization.”
在民主社会中,民众可能会在如何实现公共利益的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格林斯潘强调:“文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以在公共问题上有所妥协为代价。”
The economist concludes that education, the rule of law, democracy and other forms of social cooperation offer greater protection from fast-moving global markets than regulation.Like economics, globalization is yet another invisible hand, the sum total of billions of daily economic decisions from entrepreneurs, consumers and investors.How global citizens reflect their exuberance, fears and hope is a force beyond the control of any group of regulators.最后这位经济学家总结道,全球市场瞬息万变,在教育、法制、民主和其它领域开展合作,能比实行监管更好地保护我们。全球化背后是企业家、消费者和投资者每天做出的数十亿项经济决策,这让它形成一支和经济力量一样的无形大手。全世界民众的兴奋、恐慌和信心汇聚在一起,这股力量是任何监管部门都无力掌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