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无用”之书

时间:2019-05-15 06:1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读“无用”之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读“无用”之书》。

第一篇:多读“无用”之书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著名作家王安忆对复旦的同学提出三个嘱附,希望他们“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这篇致辞以《教育的意义》为题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大学生的价值与追求等议题的讨论。

与之同时,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也在毕业季面世。

在这本明显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文集中,陈平原从“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角度切入,以平和而明晰的语言,与读者讲述读书的心得与喜悦,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语气谆谆,心意切切。

与王安忆一样,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警惕与远离主流价值观,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有感于当今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陈平原重提,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人物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等影响甚巨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大学教育的成败,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大学何为》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为自己而读书

新京报:如今我们到了一个书籍很多的时代,像你书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读书的方法更重要了。

陈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层次的经典。有两千年的经典,有两百年的经典,有五十年的经典;在我心目中,能够在读书人的书架上长期站立的,就算是经典。换句话说,经典的定义及含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以及是否值得你我认真品鉴,是有时代性的。

但不管怎么说,“好读书”与“读好书”,二者应该有一个结合。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林语堂说过,他喜欢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极上流的书”好说,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极下流的书”为什么也值得阅读?不说超前的著作被打压,即便沙里淘金,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比整天背诵、引述名人警句更值得夸耀。

在噪音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是很难的。相信你自己的立场、视野及趣味,不受周围各种声音的诱惑,用胡适的话说,即除了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周围的人都说好,都说“非读不可”,都说不读就OUT了,你还能坚守自己的趣味,这就很不简单。

作为中国人,除了《论语》、《诗经》等几十种经典著作,你确实非读不可,不读说不过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两可的。只是请记得一点,阅读可以消闲,但“消闲”不一定是“阅读”。越是时尚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假如这个时尚碰巧是你个人的趣味,那我不反对;如果不是的话,需要保持一种警觉。读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读书,这就是我的基本立场。

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

新京报: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趣味和标准?

陈平原:在我的新书《读书的“风景”》中,有一篇《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提及如何重建人文学的自信,选择怎样的读书策略,以及“尚友古人”的好处。其中谈到金克木的经历,他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认准几个著名教授,人家来借书,他抄书单;人家还书,他就跟着读。读得懂读,读不懂也读。几年下来,金先生也成为一个眼界颇高的“学者”了。还有就是林语堂的故事。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底子原本很薄,经周作人指点,迷上了晚明文人袁宏道,并以此为基点,左冲右突,上挂下联,很快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读书线索。日后撰《四十自叙诗》,有这么两句:“近来识得袁中郎,喜从中来乱狂呼。” 不管是追随五百年前的古人,还是结交现实生活中的师友,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跟他/她们一起阅读、思考,就可以事半功倍。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谈读书,会决定你的视野和趣味。

新京报: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是他最应该读的?

陈平原:这很难说。阅读最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这上面已经说了。别的,那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公民立场,还是完善自家的审美趣味;是祈求良好的生活态度,还是促成专深的研究方向,这都影响你的阅读策略。所以,很难说哪一本书是一定、一定要读的。另外,时代变化了,知识在更新,阅读视野也在转移,上一代人觉得必读不可的,下一代人不见得这么认为。除非是在大学讲专题课,否则,我不敢、也不愿意给人开书单。

寻觅阅读的乐趣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你很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即“业余”的学问家,为什么?

陈平原:晚清西学东渐以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世人对于“学问”的想象,也跟以前大不一样。过去说,读书人应博学深思,“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现在呢,专业分工这么细,人家问你什么问题,回答“不懂”,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好处是大家都“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找到专家来解答。

可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就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层面而言,未免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明显隔阂、人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就是主张专业之外的读书。为专业而读书,这不必你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是的,从专业角度,天文我不懂,地理我不懂,考古我不懂,宗教我也不懂,可我有兴趣,会阅读我能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

不满于封闭的专业小圈子,穿越各种学科的边界,不是希望从事“跨学科研究”,而纯粹是出于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了另一门“学问”,而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

构建丰盈的精神生活

新京报:在今天学科分工化越来越细的条件下,尤其是你读到博士,以学术为业,好像路确实越走越窄。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困境,很难打破。

陈平原:是困境,但不是不能打破。看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及趣味,就不是这个样子,那是他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跟最近二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中学文理分科,大学突出实用性,人文学日渐边缘化,这决定了一代人的学养及趣味。

人家问我,关于“读书”有什么建议,我常回答“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文学”没用。在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连大学教授都以赚钱多少来决定认不认自己的学生,你还能说什么?如何赚大钱,不归人文学者教;编写“商战手册”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学教授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我谈《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很容易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的滑落、人文修养的缺失,长远看,危及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民众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该成为“精神圣地”、“指路明灯”的大学,也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谅。

新京报:你更提倡博雅而非专深,这是不是你认为中国大学不应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原因?

陈平原:不对,今天中国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等,之所以过分实用化,并不是学习欧美一流大学的结果。人家不管是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注重博雅课程,要求大学生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进入专业研究。我们过早地专业化,小小年纪,就划了一条红线,把很多知识排除在外,并贴上标签,注明“这不归我管”。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从制度上说,除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过分侧重技术性知识,美其名曰“与市场对接”。我再三提醒,“职业培训”不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趣味。当然,如果你认定,我们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培训学校”,那我没得说。

第二篇:多读无用之书

多读无用之书——与陈平原教授对话

时间:2012年8月17日 作者:吴永熹 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著名作家王安忆对复旦的同学提出三个嘱附,希望他们“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这篇致辞以《教育的意义》为题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大学生的价值与追求等议题的讨论。

与之同时,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也在毕业季面世。

在这本明显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文集中,陈平原从“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角度切入,以平和而明晰的语言,与读者讲述读书的心得与喜悦,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语气谆谆,心意切切。

与王安忆一样,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警惕与远离主流价值观,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有感于当今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陈平原重提,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人物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等影响甚巨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大学教育的成败,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大学何为》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为自己而读书

新京报:如今我们到了一个书籍很多的时代,像你书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读书的方法更重要了。

陈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层次的经典。有两千年的经典,有两百年的经典,有五十年的经典;在我心目中,能够在读书人的书架上长期站立的,就算是经典。换句话说,经典的定义及含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以及是否值得你我认真品鉴,是有时代性的。

但不管怎么说,“好读书”与“读好书”,二者应该有一个结合。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林语堂说过,他喜欢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极上流的书”好说,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极下流的书”为什么也值得阅读?不说超前的著作被打压,即便沙里淘金,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比整天背诵、引述名人警句更值得夸耀。

在噪音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是很难的。相信你自己的立场、视野及趣味,不受周围各种声音的诱惑,用胡适的话说,即除了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周围的人都说好,都说“非读不可”,都说不读就OUT了,你还能坚守自己的趣味,这就很不简单。

作为中国人,除了《论语》、《诗经》等几十种经典著作,你确实非读不可,不读说不过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两可的。只是请记得一点,阅读可以消闲,但“消闲”不一定是“阅读”。越是时尚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假如这个时尚碰巧是你个人的趣味,那我不反对;如果不是的话,需要保持一种警觉。读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读书,这就是我的基本立场。

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

新京报: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趣味和标准? 陈平原:在我的新书《读书的“风景”》中,有一篇《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提及如何重建人文学的自信,选择怎样的读书策略,以及“尚友古人”的好处。其中谈到金克木的经历,他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认准几个著名教授,人家来借书,他抄书单;人家还书,他就跟着读。读得懂读,读不懂也读。

几年下来,金先生也成为一个眼界颇高的“学者”了。还有就是林语堂的故事。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底子原本很薄,经周作人指点,迷上了晚明文人袁宏道,并以此为基点,左冲右突,上挂下联,很快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读书线索。日后撰《四十自叙诗》,有这么两句:“近来识得袁中郎,喜从中来乱狂呼。”

不管是追随五百年前的古人,还是结交现实生活中的师友,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跟他/她们一起阅读、思考,就可以事半功倍。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谈读书,会决定你的视野和趣味。

新京报: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是他最应该读的?

陈平原:这很难说。阅读最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这上面已经说了。别的,那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公民立场,还是完善自家的审美趣味;是祈求良好的生活态度,还是促成专深的研究方向,这都影响你的阅读策略。

所以,很难说哪一本书是一定、一定要读的。另外,时代变化了,知识在更新,阅读视野也在转移,上一代人觉得必读不可的,下一代人不见得这么认为。除非是在大学讲专题课,否则,我不敢、也不愿意给人开书单。

寻觅阅读的乐趣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你很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即“业余”的学问家,为什么?

陈平原:晚清西学东渐以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世人对于“学问”的想象,也跟以前大不一样。过去说,读书人应博学深思,“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现在呢,专业分工这么细,人家问你什么问题,回答“不懂”,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好处是大家都“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找到专家来解答。

可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就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层面而言,未免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明显隔阂、人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就是主张专业之外的读书。为专业而读书,这不必你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是的,从专业角度,天文我不懂,地理我不懂,考古我不懂,宗教我也不懂,可我有兴趣,会阅读我能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

不满于封闭的专业小圈子,穿越各种学科的边界,不是希望从事“跨学科研究”,而纯粹是出于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了另一门“学问”,而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

构建丰盈的精神生活

新京报:在今天学科分工化越来越细的条件下,尤其是你读到博士,以学术为业,好像路确实越走越窄。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困境,很难打破。

陈平原:是困境,但不是不能打破。看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及趣味,就不是这个样子,那是他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跟最近二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中学文理分科,大学突出实用性,人文学日渐边缘化,这决定了一代人的学养及趣味。

人家问我,关于“读书”有什么建议,我常回答“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文学”没用。在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连大学教授都以赚钱多少来决定认不认自己的学生,你还能说什么?如何赚大钱,不归人文学者教;编写“商战手册”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学教授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我谈《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很容易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的滑落、人文修养的缺失,长远看,危及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民众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该成为“精神圣地”、“指路明灯”的大学,也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谅。

新京报:你更提倡博雅而非专深,这是不是你认为中国大学不应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原因?

陈平原:不对,今天中国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等,之所以过分实用化,并不是学习欧美一流大学的结果。人家不管是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注重博雅课程,要求大学生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进入专业研究。我们过早地专业化,小小年纪,就划了一条红线,把很多知识排除在外,并贴上标签,注明“这不归我管”。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从制度上说,除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过分侧重技术性知识,美其名曰“与市场对接”。我再三提醒,“职业培训”不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趣味。当然,如果你认定,我们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培训学校”,那我没得说。

第三篇:陈平原:学子应多读“无用”之书

陈平原:学子应多读“无用”之书

时间:2012年12月3日 作者:吴永熹(新京报记者)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著名作家王安忆对复旦的同学提出三个嘱附,希望他们“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这篇致辞以《教育的意义》为题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大学生的价值与追求等议题的讨论。

与之同时,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也在毕业季面世。

在这本明显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文集中,陈平原从“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角度切入,以平和而明晰的语言,与读者讲述读书的心得与喜悦,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语气谆谆,心意切切。

与王安忆一样,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警惕与远离主流价值观,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有感于当今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陈平原重提,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人物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等影响甚巨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大学教育的成败,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大学何为》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为自己而读书

新京报:如今我们到了一个书籍很多的时代,像你书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读书的方法更重要了。

陈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层次的经典。有两千年的经典,有两百年的经典,有五十年的经典;在我心目中,能够在读书人的书架上长期站立的,就算是经典。换句话说,经典的定义及含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以及是否值得你我认真品鉴,是有时代性的。

但不管怎么说,“好读书”与“读好书”,二者应该有一个结合。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林语堂说过,他喜欢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极上流的书”好说,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极下流的书”为什么也值得阅读?不说超前的著作被打压,即便沙里淘金,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比整天背诵、引述名人警句更值得夸耀。

在噪音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是很难的。相信你自己的立场、视野及趣味,不受周围各种声音的诱惑,用胡适的话说,即除了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周围的人都说好,都说“非读不可”,都说不读就OUT了,你还能坚守自己的趣味,这就很不简单。

作为中国人,除了《论语》、《诗经》等几十种经典著作,你确实非读不可,不读说不过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两可的。只是请记得一点,阅读可以消闲,但“消闲”不一定是“阅读”。越是时尚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假如这个时尚碰巧是你个人的趣味,那我不反对;如果不是的话,需要保持一种警觉。读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读书,这就是我的基本立场。

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

新京报: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趣味和标准?

陈平原:在我的新书《读书的“风景”》中,有一篇《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提及如何重建人文学的自信,选择怎样的读书策略,以及“尚友古人”的好处。其中谈到金克木的经历,他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认准几个著名教授,人家来借书,他抄书单;人家还书,他就跟着读。读得懂读,读不懂也读。

几年下来,金先生也成为一个眼界颇高的“学者”了。还有就是林语堂的故事。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底子原本很薄,经周作人指点,迷上了晚明文人袁宏道,并以此为基点,左冲右突,上挂下联,很快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读书线索。日后撰《四十自叙诗》,有这么两句:“近来识得袁中郎,喜从中来乱狂呼。”

不管是追随五百年前的古人,还是结交现实生活中的师友,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跟他/她们一起阅读、思考,就可以事半功倍。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谈读书,会决定你的视野和趣味。

新京报: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是他最应该读的?

陈平原:这很难说。阅读最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这上面已经说了。别的,那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公民立场,还是完善自家的审美趣味;是祈求良好的生活态度,还是促成专深的研究方向,这都影响你的阅读策略。

所以,很难说哪一本书是一定、一定要读的。另外,时代变化了,知识在更新,阅读视野也在转移,上一代人觉得必读不可的,下一代人不见得这么认为。除非是在大学讲专题课,否则,我不敢、也不愿意给人开书单。

寻觅阅读的乐趣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你很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即“业余”的学问家,为什么?

陈平原:晚清西学东渐以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世人对于“学问”的想象,也跟以前大不一样。过去说,读书人应博学深思,“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现在呢,专业分工这么细,人家问你什么问题,回答“不懂”,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好处是大家都“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找到专家来解答。

可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就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层面而言,未免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明显隔阂、人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就是主张专业之外的读书。为专业而读书,这不必你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是的,从专业角度,天文我不懂,地理我不懂,考古我不懂,宗教我也不懂,可我有兴趣,会阅读我能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

不满于封闭的专业小圈子,穿越各种学科的边界,不是希望从事“跨学科研究”,而纯粹是出于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了另一门“学问”,而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

构建丰盈的精神生活

新京报:在今天学科分工化越来越细的条件下,尤其是你读到博士,以学术为业,好像路确实越走越窄。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困境,很难打破。陈平原:是困境,但不是不能打破。看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及趣味,就不是这个样子,那是他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跟最近二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中学文理分科,大学突出实用性,人文学日渐边缘化,这决定了一代人的学养及趣味。

人家问我,关于“读书”有什么建议,我常回答“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文学”没用。在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连大学教授都以赚钱多少来决定认不认自己的学生,你还能说什么?如何赚大钱,不归人文学者教;编写“商战手册”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学教授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我谈《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很容易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的滑落、人文修养的缺失,长远看,危及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民众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该成为“精神圣地”、“指路明灯”的大学,也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谅。

新京报:你更提倡博雅而非专深,这是不是你认为中国大学不应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原因?

陈平原:不对,今天中国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等,之所以过分实用化,并不是学习欧美一流大学的结果。人家不管是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注重博雅课程,要求大学生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进入专业研究。我们过早地专业化,小小年纪,就划了一条红线,把很多知识排除在外,并贴上标签,注明“这不归我管”。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从制度上说,除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过分侧重技术性知识,美其名曰“与市场对接”。我再三提醒,“职业培训”不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趣味。当然,如果你认定,我们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培训学校”,那我没得说。

第四篇:读书要读有益之书

读书要读有益之书

——读培根《论学问》后

初三年级:庄雁

读书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读书的乐趣在于不断获取新知,不断感悟生活的真谛,不断体验生存的意义。

读书是获取各种信息的最主要手段,是适应社会的基本前提。当今社会,谁不会读书或不喜欢读书,都是不可理喻、不可原谅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论学问》一文中精辟的论述了读书、学问、快乐三者的关系。他的精辟论断:“知识就是力量”,不仅奠定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使他成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当之无愧的始祖。他认为,读书求学的用途在于娱乐、装饰、以及增长才干。娱乐主要指修身养性,装饰主要指善于辞令,增长才干主要指人们在处理各种事物中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培根的思想和论点是权威而深刻的,也是令人深思的——阅读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些思想和论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得到具体的验证。然而,从培根哲学意识的高度来探究读书的意义毕竟显得过大过宽,甚至空泛。笔者认为,读书重在深刻,因此我的理解是“好读书不如读好书”即读书应读有益的书。

事实上,并非识字者就会读书。读书必须有目的、有感悟、有教益。学者为探究真理而读书,作家为积累素材而读书,学生为获得成绩而读书,旅客为消磨时光而读书„„凡此种种,不乏目的性与实用性。不过,在当今知识腾飞的时代,我们对读书应有一番更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处在应试教育时代的老师和学生,更应该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如果能像大作家张贤亮一样做到博览群书,那当然可喜、可嘉,如果没有博览群书的能力,那就应该认真选择好书、益书来读,这是一条迅速获取有用知识的捷径。培根还强调,有的消遣类书籍只适宜快速观赏,有的书籍只需要读其中一部分,而有的书却要认真品读,要下一番咀嚼消化的功夫。

我们生活中不乏各类好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了中国以及世界几代青年的积极进取精神;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影响了世界无数少年儿童的心智;瓦西列夫的《情爱论》启迪了多少痴男倩女的情愫;德莱顿的《学习的革命》掀起了全球学习意识的反思„„的确,好书能开启人类智慧之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一本好书就能受益终生。因为一本好书就是一个挚友,一个知己、一个知音。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这里的多读书也指的是读好书、读益书。有诗云:“交好友,丰富感情生活;喝好酒,丰富物质生活;娶好妻,丰富家庭生活;读好书,丰富精神生活。”对广大文化人来讲,精神生活远远高于物质生活。由于经济的拮据,读书人再不能丢去这片崇高的精神家园。与此相反,一本坏书就如一个损友,会使你误入歧途,萎靡颓废。时下,中学校园中充斥着一些低级的杂志书刊,有的同学还在津津乐道,什么《惊悚怖客》《死亡游戏》《爱上你不回去》《逆反又怎么样》等,这些书刊会使同学们变得浮躁、狂热、错乱、痴迷,沉溺,应该引起来老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其实,读好书是一种享受,它不仅能愉悦身心,而且还能积淀情感;他不仅能深化知识,而且还能节约生命。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好好的去看看《史记》《世界名人大全》《我很重要》《拯救男孩》《拯救女孩》《活着》等书籍,他们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做人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书不在多,深刻就行;价不在高,有用就行。读书使人进步,懒惰使人庸碌。读好书使人充实,读坏书使人空虚。诸位,请静下心来,去读几本有益的好书吧!

第五篇:读廉政之书为人民服务

读廉政之书 为人民服务

灯火宁静之时,手捧一卷廉书,与书作者进行精神的交流、与书中人实现心灵的对话,更增添了一份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宁静方能致远”感悟。因此,工作之余,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多读读廉政书,多看看廉政报,让思想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再深入、再升华!“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读书活动,将使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拿起书本,不断进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努力营造读书思廉、读书明志、读书修德、读书为民的良好氛围。读书思廉,政治类书籍自然必不可少,这类书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由此延伸,那些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书籍更必不可少,尤其是一些选录腐败案例的书籍。这些书籍对腐败案例进行剖析,深刻揭示腐败分子从堕落走向毁灭的人生轨迹,给我们提供了种种警示:丧失信念,就会迷失方向;滥用职权,就会埋下祸根;不慎交友,就会陷入泥坑;偏废学习,就会走向误区„„ 而通过读名人故事,可思修身之德,只有身正方能为民。泱泱华夏史,上下五千年,自古以来中国廉吏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范仲淹30年坎坷起落,难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时刻关注百姓疾苦。范仲淹、郑板桥等等这些人,老百姓从古至今都称呼他们为“清官”和“父母官”,这是老百姓对官吏的最高评价和褒奖。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与群众心贴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决反对好大喜功、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现象,要以勤政为民为出发点,以勤促廉。我们要敢于摆脱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条条框框,勇于破除墨守成规、等不良作风和陋习,要“敢为天下先”,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谋求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群众困难等工作中,努力探求高效、和谐的有效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让人民感到工作有朝气、有魄力、有效率,让人民放心,让人民满意,让人民受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腐败现象逐渐侵入我们党内,侵蚀着党的肌体,腐蚀着一些党员干部包括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能不能通过抓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端正党风,解决党内的腐败现象,关系到党组织能不能得到纯洁,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腐败行为得不到惩处,腐败现象不能消除,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纯洁我们党的队伍,使我们的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所以,要牢记“两个务必”,严守党纪国法,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做到警钟长鸣,自觉维护党员的良好形象。就“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的学习活动,我们要做到:

在不断学习中加强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员都非常讲究加强自身修养。作为共产党人,尤其要注重强化学习,提高素质,加强修养,就是要学习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他们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在不断学习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被社会上的丑陋现象迷惑自己的双眼。做到一要正,即正气。二要慎,即慎微慎欲慎独。三要公,即以公为家,公私分明,绝不干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事。

要结合自身工作性质,严格律己。“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学习,可以促使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内练素质,外型形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服务经济、服务地方的职能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回顾历史,不难看到,只要党风正,党的组织纯洁,党员干部能廉洁奉公,廉洁为民,能真正践行“三个代表”,党就会前进,就会发展,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支持,党领导的事业就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反之,如果党风不正,党的组织、党员以权谋私,侵害人民利益,人民群众就会反对,党就会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就会遭受挫折。所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严肃党的纪律,端正党风,使广大党员干部能立党为公,勤政为民,认真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因此,从党员干部抓起,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在惩治腐败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要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切实做到管好自己,管好子女,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保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我们通过认真阅读廉政书籍,通过典型材料的学习,会深受教育,体会深刻,既提高了思想认识,又增强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热情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奉行廉政尤需读书,读书可以明志,明志才知修身,身正方能廉政。

“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需要我们努力去实践,更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道德失范、信仰缺失,是许多人腐败堕落的重要思想根源。我们要把“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学习活动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廉政教育的再深入、再升华,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都影响着党的形象。为此,在“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学习中,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再实践是体现“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

下载多读“无用”之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读“无用”之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命之书

    重庆市杏林中学初二、3 胡文欣 上帝对一个准备转世去人间的小天使说:放心的去吧,会有两个天使替我守护你的,他们的名字叫爸爸和妈妈!于是,小天使乘着流星在一阵婴儿的哭声中呱......

    沙之书

    《沙之书》教案 【知识目标】 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了解博尔赫斯及其创作 领会《沙之书》的内容与题旨,理解“虚构”对于《沙之书》表达的重要性。【能力和方法目......

    沙之书

    《沙之书》课堂教学实录 2009.3 苍南中语会 1.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拉美作家博尔赫斯的小说《沙之书》。博尔赫斯是一位以短篇小说跻身叙事大师的作家,《沙......

    读《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有感(范文)

    读《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有感 当时看到这个书名,内心不禁一震,怀着好奇之心将它借阅了来。读了之后才明白,其实这本书并不是批驳教育是没有用的,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现阶段教......

    成功例子--------------无用

    1、优秀青年教师李有翔个人成长经历 1999年我从南京师范专科学校电化教育专业毕业,被分配至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原名:南京教育学院附属小学)。从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六年......

    安全告之书

    龙洞乡中心小学校 夏季安全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同志: 夏天来到了,我们在分享夏季带来的欢乐时,也品尝着夏季的炎热。我校本着“教育为主,预防为主”的双主方针,为了切实加强学生......

    沙之书教案

    《沙之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沙之书》的内容与题旨。 2、过程与方法:把握虚构与真实的统一,领会沙之书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博尔赫斯小说......

    沙之书教案

    小说的真与假 ——《沙之书》 一、小说的真与假 例:下列对《祝福》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祝福》通过写祥林嫂因嫁了两个丈夫,而受到人们的歧视、嘲讽,最后在别人进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