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学生 关注生成
关注学生 关注生成
阳春四月,帝都洛阳刚刚送走游览牡丹花会与世界邮展的宾客。熙夏五月,又匆匆迎来参加全国第九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贵客。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六千多名老师汇聚洛阳,聆听教育精英精彩的课堂教学,感受教学改革的成就,享受课堂教育之大餐,品味课堂教育之百味,吸取课堂教育之精华。
大会安排了两个授课点同时进行,时间三天,分别有32位老师做课,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取之处,精华之处。与会老师们认真倾听着每一节课,尽管大会安排得很紧张,很累,老师们都能坚持到底,并认真做好记录。
经过不断教学实验,做课老师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但他们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许多共同之处,与以往的观摩课相比,课堂中少了许多浮华,更多的洗净铅华后的质朴。质朴中展露出浓浓的数学味,听到生动之处,如同一阵清风扑面而来,将听课的我们深深牵引。正像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评课所说,这次老师们带来的课非常朴实、真实,体现了浓厚的数学课堂的味道,使数学课堂回归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路途。
一、最少的环节
如:来自北京的于萍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一课,在讲完基本的例题之后,于老师并没有甘于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小数的加减法,大家好像已经会了。其实任何一种计算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就要研究各种不同的情况。以往学习的计算都是老师来出各种情况的题,同学们来做。今天咱们来改一改,请你想想小数加减法会有哪些不同的情况,每人来编一道小数加减法的题,并且自己试着做一做,看谁编的题能给大家带来新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搜集不同的情况展示交流。捕捉学生生成的“新情况”)
A、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如:3.45+2.13,5.46—2.18; B、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如:3.4+2.43,3.48—2.1; C、计算结果小数末位有0,如:2.45+2.15,6.45+2.55; D、整数加减小数,如:3+4.84,3-1.18。其实,计算课上设计学生出题的环节,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要求学生的题目编出新的情况。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情况:有退位减末尾需要补0、有进位加„„依据这一个个的“新情况”,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解决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计算结果简写等多个知识点。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让孩子上台讲,小组大家讲,充分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自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自主意识,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样的课堂既加深了学生的体验,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最少的教具
来自山西省的付晓波老师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在揭示分数的意义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设计了“拿奶糖”的游戏: 师:老师的口袋里就有分数,我这有9颗奶糖。说对了,糖果拿走。说错了,糖果留下知识带走。
1、拿走9块奶糖的三分之一;
2、拿走剩下的(6块)三分之一;(正向巩固分数的意义)(比较)
师:同样是三分之一,为什么拿的块数却不同?(强调单位“1”不同)
3、再拿走剩余(4块)的二分之一;(比较)
师:为什么一次是三分之一,一次是二分之一,却都是两块糖?(单位一不同,平均分的分数也不同。)
4、还剩2块奶糖,如果让你拿,你准备拿走多少?用分数表示。(二分之二,也就是整体一)
„„
几颗小小的奶糖,反复变换条件使用,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分数的乘除法意义做好铺垫。
我常常追问自己,什么是简洁高效的数学课?数学课让学生体验了过程,基本目标完不成怎么办?现在我明白了,课堂的设计不在多,而在少而精。一个老师如果能拿最少的教具,讲解最多的知识;用最少的环节,丰富学生最多的体验;关注这些,你就会花最少的时间,收获最多的感悟!
最后一天下午,大会邀请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对这次参赛的32节课进行点评。针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吴老师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1、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合理适度可行。要读懂教材,整体把握、深刻理解编写意图。更重要的是要读懂知识背后的东西,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2、关注学生、关注生成。学生的错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很好的利用,课堂的生成是教学的亮点。没有预设的课不是负责任的课,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教师要宽容的接纳生成、理智的认识生成、机智的筛选生成、有效的运用生成。
吴老师特别提出结合生活实际的数据应科学可靠,渗透数学方法要适时,把握好程度。不要为了追求高度而整加难度,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联想自己的教学过程,这些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数学教育到底要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吴老师给老师们提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老师,为此我们将会努力做到。
第二篇:关注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
关注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
[摘要]语文教学的生成性课堂,是在整合先进的教学方法,吸纳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以崭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动态 尊重 新课程理念 生成性课堂
“动态”指事物运动的状态,“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在新课程改革中,“动态生成”有了更丰富的含义。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等才是课程教学资源。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一次次精彩的教学活动。一个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
例如,在课堂上师生正在学习第五册的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当信陵君面遇难题,只能去和赵国共生死时,他去向侯赢告别时,侯赢竟然只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便下了逐客令。信陵君在路上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过错,于是回来请教,得到一个计谋。这时老师巧借东风,联系现状说:“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事,往往是去抱怨、责备别人忘恩负义。而信陵君之所以被誉为战国四君子之首,是拥有宽容和自责,难能可贵啊!”学生大多颔首称是,有个别同学呈现出反省状。
当一起分析到侯赢说“我老矣,不能从,请数,北乡而自刎”时,一学生在底下说:“信陵君如此爱才,怎么这时却没有说一句劝阻的话,眼睁睁地看他去死呢?如此宽容之人却如此不尊重生命呢?”另一个学生马上大声附和:“对啊,有负‘仁而下士’的美名,我也很纳闷。”老师一听,很有想法,本想马上解释一下背景,可转念一想,先听学生们的想法吧,于是把问题抛回给大家。同学们很热烈地讨论起来:“忘了吧,或许时间太仓促了,樊哙不是说‘大行不顾细谨’吗?”“生命是细节吗?不是要‘以人为本’吗?”“文章省略了,也许说了,但侯赢非要这么做,也没办法,士为知己者死嘛”……然后老师及时归纳他们的发言,先肯定他们的独特思维,敢于质疑,然后谈侯赢以死相报,信陵君为何不加劝阻的原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道德观念来分析。讲完强调只是个人之见。
然后继续分析到信陵君用侯赢之计,杀了晋鄙,夺得军权时,学生马上又有新问题:“老师,这个算妙计吗?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如姬、侯赢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值得吗?”同学们又讨论开来,老师趁机问:“如果你是侯赢或信陵君,怎么设计一妙计?结合时代分析。”一学生说:“侯赢能对信陵君了如指掌,怎么不能对魏王了如指掌呢?直接让他去劝魏王出兵,是最好的办法。”马上有同学反驳:“侯赢只是信陵君的一个门客而已,没有发言权,当时等级森严啊!”……“还有信陵君该不该留在赵国,这是不是在逃避责任?”根据这些讨论,师生最后一起根据文本归纳出两人的性格……
本来这节文言文教学设定是比较枯燥的,但一个即兴发言把整个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师生用了一半多时间在讨论分析,课堂生成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说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增强,尤其是在古代文学面前,敢于批判和思考,积极地鼓励学生的思维。老师也没有必要去拼命自圆其说,有些答案是多向的,有时坦然承认自己的观点愚钝反而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搬教案,那么再好的教学设计可能都会失去快乐。作为教师,面对课堂上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学生,怎能孤芳自赏?作为教师,面对每一个学生折射出的不同的思维火花,又岂能自顾自地在讲台上做尊者呢?
上课要备课,而且要精心备课,这是众所周知的。过去,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法宝,因而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一旦教案定稿,教师便成竹在胸。在教学中教师也总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教学参考书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料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你真聪明”、“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知识…‘教学任务”,按预定的教案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绝不允许学生出“格”,其实,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者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然而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它要求我们应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课堂生成决不是随学生说去,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抓住对我们的教学有价值的,或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或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星光闪耀、高潮迭起!
在教学中要构建出课堂的“动态生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的动态生成,基于充分预设。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但是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中专门开辟一个栏目――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模式,这几种活动的模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倡导“质疑――探究”学习,促使课堂动态生成,如在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激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扎扎实实地独立思考学习,获得独特感受与体验。然后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彼此交流启发,共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以此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他们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探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读文章,并且主动地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的乐趣。
二、课堂的动态生成,前提是尊重学生。
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端上桌子的都是好菜”,习惯于分析作品中的成功之处,缺乏批判的眼光。教材是应该“与时俱进”的,在不同的时代里,可以挖掘出许多新意。我们呼唤师生民主、平等,而往往忽略了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教师“跪”着教书,学生便习惯了“跪”着学习。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课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在学生中树立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榜样,为利用这一生成资源铺平了道路。如在学到《报任安书》时,可让学生讨论“辱”的认识,“士可杀不可辱”和“忍辱负重”,孰更值得提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不要轻易否定或迅速抛出自己的观点。
三、动态生成的课堂,融于平等对话。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通力协作。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不会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应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不论师生还是生生之间,为了达到对教学的理解和课程的进一步生成,需要有更多的交往、对话、合作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四、动态生成的课堂,着眼于敏锐的开发。
教师在课堂中发现亮点后,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对该生进行一番鼓励,然后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课中,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抓住这个亮点,进行放大,让所有学生都来关注这个亮点,学习这位同学,推敲课文中的语言,使所有同学都得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课堂上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个别的行为,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面对学生的“怪论”,不急于表态,而是把球踢回去,是非曲直由学生自己说。其实问题是对是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求证的过程。学生的旁征博引,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教学状态吗?
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把握住资源,组织好教学。当学生在笑朱亥的“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时,教师不妨问他们笑什么,学生说袖子怎么装得下四十斤的铁椎。在笑声中点拨掌握了“袖”和“椎”的词性活用。老师可加入一句:“我笑后有想哭的冲动,可惜一位大将军,没有战死在疆场上,却死在同胞手中!”引起学生的思考。
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老师一进课堂,一定要时时想到“蹲下来”,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总是灌输给学生一大堆看似人人皆知但却异常空洞的道理,以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接受。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挖掘出课文中为人为事的基本道理和准则,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联系生活,与生活发生碰撞,激发出点点滴滴的火花,从而永久地烙在学生的心坎。这样的教育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于开发、利用。“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在动态生成理念的指引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一位哲人。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天才的眼睛。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应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努力开发课堂的“动态生成”。
第三篇:关注课堂生成,演绎精彩
关注课堂生成,演绎精彩
——听课后再读崔波校长写的《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一文后的反思
作者:国玉虎
5月下旬,我十分荣幸到喀喇沁旗锦山第一小学参加了赤峰市第十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听课观摩活动,聆听了来自赤峰市各旗县区21位教师的语文课。在5天的听课活动中,让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大。诸位赛课教师的精准提问和学生们的精彩回答言犹在耳,那一幕幕近乎完美的课堂预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行,我收益颇丰。回到学校后,我再读了贝子府中心学校崔波校长的《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其不能言述的疑惑和感受,立刻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串串文字符号,可谓茅塞顿开。这时,我悟到了“课堂生成”这个词语。就此方面而言,21节课中,每一位授课教师都用心进行了课堂教学预设,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完美,多数教师反复磨课。在实际赛课中,有的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下抓住了课堂生成,演绎出了精彩。也有近乎四成的教师与精彩的课堂生成擦肩而过。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课堂预设”走,不惜抹杀掉孩子们的“视角和思路”。上课之初,学生往往有着一定的“言论空间”,偶时,有的学生利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且精彩地道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时,有的教师往往用了一句“你再想想吧,看谁说的更好”等语言让正在回答问题的孩子“闭嘴”,直到有的学生切合了教师下一步“预设”才罢休,在课程运作中,教师的角色根本没有有效地实施转变。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这无疑成为“课堂生成”的沃土,这些“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推进,而应是因有价值的“课堂生成”不断调整的过程。
《女娲补天》的一节课堂教学中,来自敖汉旗贝子府中心学校的赵志荣老师在抑扬顿挫的引导中,便充分利用了课堂“生成”,演绎出了精彩。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谈及发现的时候,有的学生回答:“我发现女娲非常了不起!”赵老师立刻追问:“他发现了女娲很了不起,那么,我们从哪些语言可以读出女娲很了不起呢?请再读,并作批注。”之后,教室里开始充斥着刷刷的写字声和郎朗的读书声。在激烈的汇报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女娲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她将炼好的的特殊液体“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自此以后,便在天边留下了五彩的云霞。赵老师便微笑着说道:“你真善于发现,的确很了不起。他说自此以后,便在天边留下了五彩的云霞,多美多神奇呀,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女娲补天后的情景,拿出笔来写一写。”至此,非常顺畅地开始了课堂练笔,再次地演绎出了精彩。
这样的课堂生成处理,成就了一堂堂精彩的课,给听课者以真正的享受。与此反之。在《三个儿子》的一节课堂教学中,教师让3名学生到前面演绎3位母亲的语言,给学生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研读关于三个儿子的文字时,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个儿子?”霎时,小手全部举了起来,一致地喜欢第三个儿子。谈及理由时,有孩子说:“我喜欢第三个儿子的理由是因为他孝顺,同时他也有一位好母亲。”教师示意该生坐下,继续问:“谁能说的更全面一些呢?”后来,一位学生回答道:“他孝顺父母,懂得感恩”。教师终于露出了微笑,便要求大家送给他掌声。原来,这位同学的回答切合了教师的预设。“他还有一位好母亲”,难道不可以作为这位同学喜欢第三个孩子的理由吗?为了导出自己的预设,进行板书。教师没有任何评价地忽略了这样的课堂生成。试想,如果这位教师抓住前者学生的那句“他还有一位好母亲”,势必会引出三位母亲教育孩子的态度差异,继而利用课堂生成地拓展了文本。在《鱼游到了纸上》的一节课堂教学中,在课堂练笔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围观“画”的人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在展示中,有三位学生进行汇报。第一位学生的语言抓住了描写,第二位学生抓住了细节,第三位学生语言的精彩体现在了用词上。教师一一点评:“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太好了,你真棒!”。因为教师完成了预设,对于生成的习作特色,教师却错失了“方法与技巧”的整合和指导机会……
赛前,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的李卫东老师作了一节示范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讲课中,李老师让学生提疑难问题时,有学生提出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读不懂,是:“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李老师笑了,让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这句话。并问:“作者问这句话的时候想没想过自己养花给别人看?”有的学生起立回答:“没有,他认为养花是给自己看的。同时,女房东也没有想过养花给自己看。”李老师立刻抓住了这一课堂生成,问道:“你从哪里发现了女房东也没有想过养花给自己看?”学生回道:“我从‘莞尔一笑’这个词看出来的。”李老师就此引导学生学习了“莞尔一笑”一词,并找学生到前面表演“莞尔一笑”,立刻引发了连连笑声,课堂再次演绎精彩。
我想,虽然我们精心的备课也不能预料到学生所有的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但是我们应该要像李老师一样,一定要在实施预设的过程中,要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及时调整预设,并开展有效的教学组织活动和指导,使课堂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正如崔波校长在《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中所阐述:新课程提倡合作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教不再是简单地写出常规的教案,教师还要根据课堂上师生互动中表现出的真实情况重组知识传递方式,改变以往那种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考、提问纳入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框架中。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预见之外的情景,教师应当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第四篇:把握学生主体,关注课堂生成
把握学生主体,关注课堂生成
摘要: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确定自己追求的是一节有意义的课,这节课追求的目的是什么,我要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中不是机械的照着教案上只要完成本节课的目的,不出现教学事故,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赋予学生发现的权利,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有效探究。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善待学习中的不足和错误。
传统中令人拍手称快的一节课,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评价可能会改变。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中提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许多老师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理想,追求真实,追求创新。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和充分利用生成的事件进行引导和深入。在课堂上,学生不是观众,不是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他们的行为会在课堂中发生相互作用,呈现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确定自己追求的是一节有意义的课,这节课追求的目的是什么,我要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中不是机械的照着教案上只要完成本节课的目的,不出现教学事故,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赋予学生发现的权利,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有效探究。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善待学习中的不足和错误。在轻松快乐的互动 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获得丰富真实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备课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也进行了大量的预设。然而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接纳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获得知识的过程,数学可活动的开放性强,即使在课前准备再充分,也会遭遇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会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和老师先前想的完全一样,肯定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适时捕捉并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恰当的处理,增加体验性更好地促进知识的生成。只有把这些意外事件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逼供内能积极地把这些以外转化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资源,就会使课堂充满真实和活力。
1、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增加教学性和生成性
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照原教学设计上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兴趣不浓,可能是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再面面俱到的讲显得有点画蛇添足,于是我就果断地把原先设计的小步子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人民币,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你愿意说说吗?”学生听了兴趣昂然,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喊着“我,我。”有的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硬币说:一分和五分的硬币正面有国徽和国名,背面有麦穗、币值和年号。而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正面有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和年号,背面有菊花、梅花、牡丹花以及面额。有的说:100元人民币是红色的上面画着毛主席爷爷。有的说,人民币上还有少数民族的人。有的说:人民币上画着美丽的风景,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风景真是美丽如画呀。还有的说,人民币还有防伪标志,用验钞机就能检验钱的真假呢。有的说,好象一分和五分的钱,现在怎么没有呢?孩 子们畅所欲言,你一句我一句的,不仅轻松认识了人民币,还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在小小的课堂中展示自己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愉快的和同学进行了交流,学的非常高兴。教学点的知识学会了,还生成了许多新的知识。
2、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发言,期待精彩,促进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探讨,并踊跃发言,但是有时候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入引导,而是三言两语地敷衍一下,错失了生成的好机会。反之你抓住了,放大生成的知识,就能创造出未曾预约的精彩,使课堂更加生动、真实。
我认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多给学生说的机会。一位老师在教《角的认识》时,她用古诗《小池》中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利用生活中荷花开放时花苞变大变小的角引入数学中的角。通过让学生用一些准备好的小棒、吸管等材料自己动手摆一摆角。过渡到学生们创造出来的角有什么不同?重点讲比较角的大小,借助钟面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度不同来确定角有大小。学生们思维旁逸斜出,其中一生说:当分针对着12,时针对着6时,这时没有角。他认为6时分针和时针成一条直线,没有形成角。这位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老师没有一下打断他的发言,而是微笑着听完,说:“其实,这也是一个角,它的名字叫平角,老师拿出钟面把指针拨到6时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强调它的两条边成了一条直线。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周角呢。这位教师耐心的听完学生的理由,再一步步利用今天讲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明确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个知识点,让学生产生兴趣以及积极探究的欲望。她把学生意外问题冷静处理,生成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3、课前充分预设,课上巧妙解答,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体会。
讲一节课要使各种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价值的,这是我们老师最终的目的。如何实施呢?备课时就要注意认真分析各层次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所在,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因材施教。在教《角的认识》时我觉得学生可能会把数学中的角和生活中的角混淆起来。因此我先让学生通过在三角尺上找角,摸角感知角的边是直直的,顶点是尖尖的。接着以介绍名字的方法,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角的各部分名称。再通过主题图的教学,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然后把画角那个环节设计成先画一个点,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角”。给学生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因为学生对角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他们就能很肯定地回答:“这不是一个角,它只是一个顶点。”在这个时候,我再发问:“怎么样才能完整的指出一个角呢?”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指角时基本能够注意到指出角的两条边和一个顶点。因为有了课前的预料和准备,避免了学生最爱出现的指角误区的发生。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够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师如果能够较好地控制课堂教学中突发的问题,其主导作用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发挥。面对课堂教学中突发出现的问题,教师首先不能紧张害怕,不能设法去防止问题的出现,而要积极灵活地去控制,期待精彩的生成。
4、给学生领悟的时间,教师适当介入,提升知识。
我在教〈〈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时,创设小红、小亮和小明三人一起在公园玩画片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一些数学信息,并整理出来,根据老师的要求,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在列式解答时,碰到24+6=?24+9=?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把24分成20和6,先算4+6=10,再算10+20=30。在交流24+9时,学生主动交流,努力探究,他们的思维在灵动,碰撞出智 慧的火花。有的说把4和9和起来,有的说把9分成6和3,有的说把24分成23和1,还有的说用竖式计算。我请这位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竖式,并和前面的口算方法比较,让学生体会哪种方法好。学生计算能力参差不齐,生活经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均有较大的差异,我让学生自己比较笔算和口算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有利于形成师生感情的愉悦互动。
5、搭建小组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绽放智慧的火花,体验知识的生成
俗话所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新课改提倡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但不是所有问题都要合作,要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每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也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我在教《认识方向》时,在学习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以水库为中心,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先示范提”桃园在水库的哪一面?”“ 桃园在葡萄的哪一面?再让学生合作提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听的也很认真。而且学生还提出了许多我没有设计到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思维活跃,有说的欲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数学课不能再给学生这样那样的限制,只有还给他们一片广阔的蓝天,他们的思维才能跳出传统的框框,才能引发课堂中的精彩,增添师生之间的感动,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魅力课堂。
第五篇:关注课堂生成 提升教学魅力
关注课堂生成 提升教学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的老师手拿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学生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化的框架,使我们陷入毫无准备的意外之中。当课堂不再是教案剧演绎的舞台时,当学生不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时,当教师的预设不能顺利生成时,我们该怎样在意外的生成中造就精彩?
一、心中有书,全面预设教学环节
兵法中有句:“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只有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成的契机,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寻找使整堂课大放异彩的亮点。让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案例: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春天百花盛开。
生2:喜欢,因为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去郊外春游。
生3:不喜欢,我妈妈说,春天天气暖和起来,人老容易犯困。
师(略作思考后):嗯,是有点,不过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燕子从南方赶来了,给春光增添了不少的生机,看,它多可爱呀!
(教师自然地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
后来这位教师说:“学生提出春天多彩、气候宜人等赞美春天的句子,是我预料学生会说的,但我没想到学生会说不喜欢春天。我当时脑中急剧搜索着,忽然本课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一下子跳跃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原来,这样精彩的效果来自于课前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只要教师心中有了清清楚楚的底,哪怕课上出现“意外生枝”,教师也会围绕“核心”兜圈。
二、眼中有人,倾听不一样的声音
当课堂上预设出现意外,学生“乱”起来时,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第一是“宽容”。在“意外”中看到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的优点,欣赏孩子的真情告白,把肯定、赞赏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允许学生犯错,即使学生的声音是那么怯懦,理由是那么牵强。
第二是“倾听”。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因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呈现在课堂中的喜怒哀乐、言谈举止,必将成为最珍贵的教学资源。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当学习到“谈„碰壁‟”这个故事时,于老师让学生练习评点、赏析课文。其中有一句“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于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师:如果你是一名语文教师,你现在正在批改你学生的作文,你会写下什么样的批语?
生:观察细心,描写细致,真乃好句!
生:人物描写活灵活现,让人读了如见其人。
忽然,有一个学生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句话可写可不写,能不能删去?”
于老师一愣,全场听课的老师也愕然,谁也没想到学生竟会提出这样的看法。这个问题不太好处理,大家都用一种担心的眼光看着于老师,也很想看看这位名师如何处理这一棘手的问题。只见于老师马上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学生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方是不赞成删去,一方是赞成删去。双方的代表还分别发表了精彩的意见。这时,该如何处理?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于老师。
于老师没有像我们通常所见过的那样,把自己变成一个裁判,在两种意见之间作出裁决。他告诉学生:“简洁是一种美,具体生动同样也是一种美。”于老师还分别与两位代表握手,对不赞成删去的代表说:“假如你将来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的学生的作文一定是具体生动的。”对赞成删去的代表说:“假如你将来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你的学生的作文一定是简洁凝练的。”
当课堂上出现意外时,教师不再是权威的化身,武断地决定“对”或“错”,而是和学生一起去探讨,既尊重了学生的多元感受,激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问题,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多么精彩、多么艺术的即时生成!
三、手中有法,引导学生研究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尊重学生的多元感受”,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引导的职责。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正引导学生一起品读、赏析课文《鸟的天堂》的第三段,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段文字,并且还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里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师正要总结此段,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满脸疑惑地问道:“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早晨,怎能看到课文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情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乱”了起来。
师:从同学们的议论中,我就知道刚才那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不过马上回答可能会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各自再读书,再思考,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
(于是学生再次投入读书当中,教师也“钻”进学生群里。)
学生作为学习个体,受自身的生活环境、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的局限,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意外”发生时,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善于把“意外”引入正题,引导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探究、实践:
1.筛选:学生的发问有研究的价值吗?有研究的必要吗?老师要迅速地做出“筛选、判断”,如果真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离题十万八千里的话题,教师马上可以一笔带过,话锋一转步入正题;但如果学生的发问有研究的价值,那么就要进一步深入,让此话题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营养了。
2.思考:这个意外的话题,教师要找到一个结合点,使之不露痕迹地纳入预设的轨道中来,利用它促使师生之间双方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发全体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3.提升:围绕新话题,让文本、学生、教师全新对话,改变原有知识结构,让平等民主对话落到实处,使课堂如“一江春水”,充满生命的活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所有的老师中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使课堂教学因意外而变得绚丽多姿,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