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大学 在经典熏陶中完善人格
浙江大学 在经典熏陶中完善人格
“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别号。而浙大与“阳明”的关系还要从“求是”校训说起。1938年11月1日,浙大西迁途中,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竺可桢校长发表了题为《王阳明先生和大学生典范》的讲话,确立“求是”为校训。“所谓无心同异,惟求其是,正是阳明的博大不立门户的精神——本校推原历史的渊源,深维治学的精义,特定‘求是’二字为校训。”
如今,在浙大的讲堂上,常常可以听见传统文化的声音。
诗书经典中的智慧
浙大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全校学生都需要修读的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许多与诗书经典相关的课程。
浙大的通识课种类丰富,有思政、计算机、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等11个门类。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对选修通识课提出了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文科学生在“科学技术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
“《四书》与中华民族精神”“《周易》与中国文化”“敦煌历史与文化”“禅宗历史与中国文化”,像这样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课程在“人文社科组”中所占比重不小,这也为学生感悟传统、提升人文素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机械系学生小彭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曾选修过4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这些课有时候比我们的自然科学类课程有意思,上课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但课后需要大量阅读。我觉得很充实。”小彭说道。
形式多样的课堂
关了灯的教室一片寂静,只有讲台上手电筒的光束来回晃动,时不时照到地上一个虚弱的身影。这是同学们正在课堂上表现司马迁身陷囹圄的场景。
历史系陈志坚老师开设的《史记》与《通鉴》课程是通识类中的核心课程。每周理论授课两个学时,课堂讨论两个学时。在浙大内网cc98论坛上,陈志坚还专门设立了自己的答疑板块,开设征集《史记》与《通鉴》课程意见和建议的固定主题。有名同学提出:多数来上课的同学需要的是“感悟历史”而不是“研究历史”。采纳了这位同学的建议后,原先课堂上关于历史观问题的辩论形式改成了表演历史剧。此外,学生们还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感悟。例如用A剧B剧的形式展现两个结果相同但过程不同的故事,对历史进行解释性的主观剖析。“虽然这样A剧B剧不同的对心理活动的表现是没有依据的,但同学们敢于用这种解释性的方式解读历史也是一种创新。”陈志坚对这种方式表示了肯定。
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2012年12月,浙大一位大一新生在刚入学3个月后便自杀了。不是因为学业压力,也没有抑郁症,而是在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无果后选择了结束生命。
开设“王阳明心学”课程的董平教授在事发第二天的“孔子与论语”通识核心课上,谈了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那位同学把人分解为一个个分子、粒子,从而得出生命没有意义的结论。如果仅仅把人看作一个‘粒子团块’,把所有的东西都还原到分子、原子的层面,那么我们的艺术、哲学、文学、历史该如何解释?”在董平看来,如果那名同学能花更多时间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也许他的世界观会有所改变。
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过分强化知识教育会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更容易产生找不到生活意义的问题。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礼敬,更是浙大完善学生人格、培养思辨精神的重要渠道。(
第二篇:完善人格范文
1.在生活中,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议论你,都在照射着你人格的优缺点。对此,你只有不
断上心,方可完善自己。这与小孩子不一样,小孩子一天到晚,父母都在敦促他们改正缺点,形成某种规范行为。而成人的人格完善,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自己跟自己斗。
2.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许比自我评价更客观、具体。我们应该避免自我封闭,要信任他人,并谦虚接受别人指出的不足。其实,不管对方是何等身份,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面能反射出自我的镜子。同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以得到更多人对自己的反馈。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完善自我。
3.结交益友,通过对他们的认同来促进自我的成长。毛泽东主席曾言:“榜样的力量是无
穷的。”人格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发现古往今来的榜样人物,并加以积极的效仿。
4.把盲目范畴变为公开范畴:听取周围人的意见,甚至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是批评,也应感谢别人能让我们对自己有所了解。
5.把未知范畴变为公开范畴:这需要置身与不熟悉的环境中,体验新的经历,在新生活认
识自己,发现自己。
6.付诸行动。即使是很小的改变或象征性的计划,也比停留在脑子里的计划要好一百倍。
要相信自己能都成长,能够改变,相信行动是改变自我、接近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尤其是最初产生自我完善想法之时,是最有行动动力的时候,此时应尽快行动起来。
7.在行动中,要善于接受失败。一般来说,谁也不喜欢失败,但失败往往无法避免。在失
败面前,要善于把抱怨变成目标。一旦开始实施自我完善计划,就要坚持到底,决不可半途而废。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退缩,因为最后的成果是极大的骄傲与荣誉!
8.自我完善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进度,努力达到新的目标
9.就是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思想。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有的信息和事物都在不断地更新,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格,看看有没有和这个时代不合拍的地方
10.就是要学会接受自己。虽然追求完美是好的,可是过度的完美主义很可能给自己带来比
不做自我完善更大的压力与麻烦。不应该盲目追求“完美人格”,而是努力拥有一个“完整人格”。这就需要我们客观认识自己,包容和接受自己;增强自己的优点,改变自己的“大”缺点,接受自己的“小”缺点并把它变成自己的特点。对于缺点的分类需要一个主观和客观意见的平衡,避免把较致命的缺点留下、把可爱的小特点改变。
第三篇: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人文社科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第三次集中学习
依据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3月18日下午四点,人文社科系党总支组织全系教职工前往北校区图书馆,参观学习“走在黑白之间”廉政版画作品展,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洗礼。
参观过程中,老师们仔细观摩我系青年教师谭浩楠老师富于哲理的精美之作,认真品味作品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交流心得体会,深深感受这次廉政版画展带来的阵阵清风。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廉政版画展加强了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丰富了党员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全体党员干部既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又接受了一次廉政教育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氛围。
在参观结束之后,系部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第一阶段学习总结会,在会上系党总支卢矜书记总结回顾了我系在第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并部署了我系第二阶段即征求意见阶段的具体安排。系部全体党员同志每人上交了一份第一阶段的学习心得体会,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近期,人文社科系将按照学院部署逐步开展征求意见活动,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到各党支部、教研室及学生班级、宿舍中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向管理部门和兄弟系部征求意见,深入扎实地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
第四篇:珍爱生命 完善人格
造物主创造了生命,使得世间有了活力。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绽放了绚丽夺目的光彩。生命自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艰难危险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生命出现夭折。看看许多物种的消亡,就可以知道生命群体是何等的脆弱。就生命的个体来说,更显得弱小单薄,很容易受到伤害。不消说人类面临疾病、横祸等威胁。小生物在自然中活得更为艰难。但生命的力量又是令人震惊的,即使弱小的动植物也不例外。细小的种子珍惜了上天的赐予,不断努力,根拼命往下钻,芽使劲往上挤,就是在坚硬的石堆中也毫不畏惧,只为了接受轻风的爱拂,阳光的淋浴;一只小小的蚂蚁为了难得的生命不白白消磨,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墙角的壁虎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尾巴。这些毫不起眼的动植物不忍生命的白白消逝,努力争取享受生命的乐趣,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我们,自诩万物灵长的人类又岂能漠视生命的存在。
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没有人轻易放弃生命。每个人心中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渴望,身体健全的人如此,身体不便的人同样如此。健康的人为父母给予的一副好身体而努力,残缺的生命为了对生命的执著而努力。当我们欣赏满天繁星,体验宇宙的神奇时,霍金正用他仅能活动的双指探索着宇宙中的未知物质;当我们泛湖上,在碧波清风中流涟的时候,哈森迈尔正在幽深的湖底探寻地底的奥秘;当我们翻开手中的书本,欣赏一篇赏心悦目的文章时,张海迪也许正在床塌上吃力地挥写她对生命的渴望;当我们驻足树林,望着那瑟瑟秋风中的枯叶飘落时,史铁生也许正沉浸在对生的遐想中。这些残缺的生命为了生命无悔而努力,因为他们知道生命不屈,生命可贵。
大凡有成就者,需要培养完善的人格,不凡的气度,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想必大家都知道:自古至今,凡是成功的人,都有着他(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比如他的热情洋溢、比如他的坚定的目光、比如他的雷厉风行等等。而且,越是成功的人,也就是取得成功越大的人这样的特质在他的身上就越加明显。因此,可以说:完善的人格是成功的关键。完善的人格包括哪些内容呢?伟大的富兰克林告诉了我们答案。富兰克林是谁呢?本杰明.富兰克林(Josiah Franklin)是几百年来世界公认的伟人。是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他发明了避雷针,参与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写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名言,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同时他又是作家、画家、哲学家。并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他在如此众多的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世世代代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们的敬仰。他在79岁高龄的时候,回顾了他一生的经历,把成就归功于他完善的人格。
蒙田曾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生命是宝贵的,失去了生命,我们将变得一无所有。但很多活着人总不珍惜活着的权利,他们随意对待自己甚至肆意践踏别人的生命:车臣爆炸、巴以冲突、美军“虐囚”、煤矿透水、房屋倒塌、失恋轻生、上网丧命……这些沉重的事件警示着我们:生命啊,多么贵;生命又是多么值得珍惜!
当你正在呼吸,当你正在心跳时,请记住:生命可贵,可贵生命;关爱生命,完善人格,奏出动人心弦的最强音。
第五篇:在美的熏陶中体验“绿色”新
在美的熏陶中体验“绿色”
澧县如东乡枫林小学 杨先惠
自从洁白的鸽子口衔橄榄叶飞过长空的一刻起,那一抹绿色就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和平、健康、友谊……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起来,那就是保护环境、保护家园如同保护生命一样重要。把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用“美”去吸引孩子们,以美育人,以美怡情,引导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赏心悦目地接受环境教育,达到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在感受自然美中,增强孩子的生态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真正地看到田野、树林和河流,到过那些无名的、偏僻的角落,因为正是这些东西的独特的美构成了我们祖国的美。”大自然以其不息运动给人类以极大的审美感受,是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问卷调查显示,99%的孩子都喜欢郊游活动。如有一次我带学生到附近乐园游玩,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好好地露一手,还带了不少食品助兴。来到乐园我先让学生观赏了乐园的美景,然后围坐在草坪上边欣赏表演边吃着带来的食品,当我们准备返校时,发现原来碧绿的草坪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同学们把各种包装纸扔了一地,当时,我真想大声训一番,然后命令他们拾掉包装纸,但转念一想这会扫学生的兴,而且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呀,何不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呢。于是我又示意他们坐下,即兴讲了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还跟他们讲了环境保护的知识。然后又扫视了一下碧绿的草坪,同学立即心领神会,抢着拾起垃圾,不仅把草坪上的包装纸拾干净了,连乐园的角落也清理了一遍。当乐园面貌焕然一新时,我们会心地笑了。所以学校应创造机会带孩子们进行生态旅行,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大自然的朝晖夕阳、万千气象,看动物园里的斑斓猛虎、艳丽的鹦鹉、开屏的孔雀,憨态可掬的熊猫……植物园的蔽天大树、缤纷的花坛……以自由的方式“各取所需”,体会自然与人的内在和谐统一,老师再因势利导向孩子们介绍各种植物、动物特征以及同人类的关系,从了解它们的习性开始去关怀它们爱护它们,让它们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寓情感陶冶于环境知识的传授中,知、情、意、行熔于一炉,使孩子明白,保护野生动植物,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以最终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受益的还是人类自己。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然积淀尊重环境、热爱天地的道德素养,受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二、在创造环境美中,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创造生活环境美日益引起重视,而除了大自然本身,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如:针对“白色污染”的逼近,开展我劝妈妈用布袋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向父母们宣传塑料袋虽方便却增加了垃圾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上百年不能自然降解这一环保知识,劝父母上街购物买菜使用布袋,菜篮不用塑料袋。在“检回希望,保护地球”的因旧利废制作活动中,我们指导学生利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进行设计,加工成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的制品——旧包装纸叠成玫瑰花,幸运星;废弃的小铜铃改做风铃;易拉罐砌成楼房模型;碎布裱成步贴画……然后用来装饰校园、教室,不但美化了环境,还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变废为美,变无用为有用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明自废物新用,是废弃产品循环利用的一大举措,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可节省能源,减少污染,达到强化孩子环保意识的目的。
三、在欣赏艺术美中,让学生绿色情感升华
赞科夫说:“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坚定”。情感具有奇妙的激活功能,是人们行为的强大内驱力所以借助艺术手段,可使环境教育开展得更生动、形象,更乐于被孩子们接受。如,在课改年级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有《鱼儿游游》一课,这就是教育孩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很好的契机。我先让学生欣赏海底色彩斑斓的鱼,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接下来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如:树叶、废旧画报、矿泉水瓶、植物种子等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延伸我采用一个诗歌:碧水清清水草肥,小小鱼儿来聚会,东边一群排着队,西边一群赶紧追。为了家园变更美,保护水源别怕累,小朋友们来帮忙,美丽的心灵齐放飞。引申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的收拾整理阶段,让学生主动的把学具收拾整齐,把教室打扫干净。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习惯。在这样的绘画课中,孩子们不仅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画出很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又培养了很强的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身为教师只要加以因其势而导之.使环境教育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感体验升华为环境道德信念,从而实现知行统一,“寓教于娱乐,寓教于无形”之中,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
美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观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现象,开展环境教育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人手,教师再以情感春风化雨、点滴入微,去感染学生,让少年儿童在接受美的熏陶中,自觉接受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