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学习与大学生人格完善探析
礼仪学习与大学生人格完善探析
摘要
礼仪学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礼仪学习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其特有的温馨弥补了法律的刚性和无情。探讨礼仪学习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礼仪学习;大学生;人格
一、礼仪学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人格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发展趋势。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准则,既是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的频繁,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唤,加强大学生礼仪学习就显得尤为紧迫。
(一)礼仪学习是大学生“成人教育”的重要环节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他说“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他认为礼仪学习是“绅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的重要方法,大多数的青年人入世的时候“都因为不持重,缺少礼仪,而吃了苦头”。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注重“成才教育”而忽视“做人教育”,使得大学生的文明修养不能完全为社会所认可。放眼大学校园,乱吐、乱扔,粗话老拳司空见惯;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理直气壮,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分数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不会做人,不会做事。因此,给大学生补上这门课已经刻不容缓。
(二)礼仪学习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说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内容少,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就是因为常常侧重于从高境界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高尚的、楷模式的人,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做到,当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礼仪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生动形象、易行适用,可接受性强,成效明显。因此礼仪学习既可以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并使道德教育具有坚实可靠、丰富多样的载体。
(三)礼仪学习是大学生彰显个人魅力的需要
礼仪的温馨和柔性可以弥补法律的刚性和无情,彰显人性关怀,展示大学生的个人魅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系统的礼仪学习,能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满足了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同时,还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这是呈现刚性和无情的法律所不能替代的。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偏差
人格的和谐与否关键在于影响人格发展的各个因素,如感性、理性、非理性因素之间是否协调。在时代变革、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功利主义日益盛行,理性思维不断强化,情感渐趋淡漠,这一切已逐渐渗透到当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着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智轻德,人格“单面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重实效、讲效益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综合素质值取向也趋于实用化,重智轻德的现象严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学习讲求实际、追求实效,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过于注重学习那些可以为自己带来实际利益的知识,而排斥了那些不能实用化的知识,一切以为将来消费投入作准备,忽视道德素养这个立身之本,致使理想和人文精神淡化甚至失落,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意识淡漠。这些对专业知识的过分追求,对实用化价值取向的过分强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人格上的理性因素过分膨胀,从而导致学生人格发展的“单面化”趋势严重。
(二)知行分离,礼仪文化缺失。
“知行分离”是大学生人格冲突的又一个较为严重的表现。比如损坏公物、铺张浪费、对不文明及不道德行为漠然视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理性认知与情感的认同、意志的调控和行动之间存在明显脱节,学与做两张皮,知行分离。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围绕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直接将教育
基点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忽略“礼仪”这一反映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造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逻辑上的断层。大学生礼仪文化缺失导致无“礼”现象普遍存在,如无视课堂秩序,迟到、早退心安理得,课堂上随便说话、接发短信、吃东西,图书馆和自习教室内大声喧哗、接打手机、污损书刊桌椅、乱丢果皮纸屑、浪费水电粮食、随地吐痰、排队加塞、不尊敬师长、公共场合行为不端、穿着不得体、行为放荡不羁、不懂得谦让、不知道尊重老师和父母等,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折射出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意识的缺失,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相符。
(三)自我调节失衡,人际关系紧张。
部分大学生进入学校后, 没能在新环境下准确定位自己、调整心态, 从而导致自我调节失衡、人际关系紧张。这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同学相处不和谐;第二,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第三,与老师沟通不畅;第四, 与见习、实习单位领导和师傅的交流产生障碍。
三、加强礼仪学习,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的有效对策
(一)倡导现代礼仪学习理念
“礼“的教育,不以行为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重在培养人格。“礼仪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训练,而应着重内在意识的培养。“内仁外礼”,“仁”是“爱”,“仁者爱人”。“礼”的在内在精神是“情”、是“爱”、是“敬”,是人格的“尊严”。与传统文明礼仪学习相比,现代礼仪学习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以人为本、人格平等、谦让合作,并且以尊重人作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在传统礼仪学习的同时,重视社交礼仪学习,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营造良好礼仪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话说明社会生活环境对人的品格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老师,一本好的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都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什么叫做礼。所以,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重视家庭环境的熏陶,强化中小学礼仪学习的早期投入,美化人际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社会礼仪氛围,礼仪学习就一定会结出硕果。
(三)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
礼仪学习不是纸上谈兵,重在落到实处。因此礼仪教师在认真备课教学的同时,应联系现实生活、具体环境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们对礼仪知识得以消化掌握,运用礼仪
能力得以提高。例如请学生联系切身体会谈学习礼仪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为校园的某一特定场所构思一块富有哲理且符合礼仪规范的警示牌;要求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既富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个性风格的社交名片等等。
“不学礼,无以立”,以大学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大学生优雅的气质和得体的仪表,培养大学生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是当代大学礼仪学习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林友华.《社交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王玉丽.《洛克的“绅士教育”对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洪绍青.《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偏差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
第二篇:完善人格范文
1.在生活中,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议论你,都在照射着你人格的优缺点。对此,你只有不
断上心,方可完善自己。这与小孩子不一样,小孩子一天到晚,父母都在敦促他们改正缺点,形成某种规范行为。而成人的人格完善,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自己跟自己斗。
2.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许比自我评价更客观、具体。我们应该避免自我封闭,要信任他人,并谦虚接受别人指出的不足。其实,不管对方是何等身份,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面能反射出自我的镜子。同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以得到更多人对自己的反馈。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完善自我。
3.结交益友,通过对他们的认同来促进自我的成长。毛泽东主席曾言:“榜样的力量是无
穷的。”人格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发现古往今来的榜样人物,并加以积极的效仿。
4.把盲目范畴变为公开范畴:听取周围人的意见,甚至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是批评,也应感谢别人能让我们对自己有所了解。
5.把未知范畴变为公开范畴:这需要置身与不熟悉的环境中,体验新的经历,在新生活认
识自己,发现自己。
6.付诸行动。即使是很小的改变或象征性的计划,也比停留在脑子里的计划要好一百倍。
要相信自己能都成长,能够改变,相信行动是改变自我、接近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尤其是最初产生自我完善想法之时,是最有行动动力的时候,此时应尽快行动起来。
7.在行动中,要善于接受失败。一般来说,谁也不喜欢失败,但失败往往无法避免。在失
败面前,要善于把抱怨变成目标。一旦开始实施自我完善计划,就要坚持到底,决不可半途而废。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退缩,因为最后的成果是极大的骄傲与荣誉!
8.自我完善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进度,努力达到新的目标
9.就是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思想。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有的信息和事物都在不断地更新,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格,看看有没有和这个时代不合拍的地方
10.就是要学会接受自己。虽然追求完美是好的,可是过度的完美主义很可能给自己带来比
不做自我完善更大的压力与麻烦。不应该盲目追求“完美人格”,而是努力拥有一个“完整人格”。这就需要我们客观认识自己,包容和接受自己;增强自己的优点,改变自己的“大”缺点,接受自己的“小”缺点并把它变成自己的特点。对于缺点的分类需要一个主观和客观意见的平衡,避免把较致命的缺点留下、把可爱的小特点改变。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
在路上
大学,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能畅游知识的海洋,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参加各种各类的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大学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大学的好妙不可言。考上大学是每一个寒门子弟的一大目标,因为这是跳出农门的最佳办法,然而上大学的高花费也是现在许多农村家庭几乎不能承受的重担,幸运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贫困子弟可以通过无偿助学贷款、助学金等许多政策优惠来解决求学路上的经济困扰。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一名沐浴在党的光辉下的正在路上的追梦人。回望去年七月,当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是既喜又忧,喜的是十八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我又离成功近了一步;忧的是身为农民的父母不能担负我和已经大三的姐姐的上学花费。整个假期父母都在东拼西凑,为了我和姐姐下一年的学费做准备,母亲乘有空的时候到砖厂做苦力希望能给我凑点路费,父亲一年到头都在外打工。一切该做的都做了,可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笔巨额的学费依然没有凑够,我想到了借贷款,在姐姐的帮助下,我积极准备,并把自己准备的材料上交到了县教育局,经过几天的煎熬等待,我终于等到了获得贷款资格的消息,学费的解决让我松了一口气。
到川大已经快有一年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多次感受到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助学金、勤工助学、各种爱心活动等等。面对如此这般优待,我已没有后顾之忧,我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学习,积极参
加各类活动,特别是志愿者活动。因为从小到大得到了很多社会、国家对农村学生的帮助,如今的我只能做点力所能及的是来回报社会。我在感恩的同时也时刻反省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实和完善所学知识结构,以争做榜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在大学里被党组织接收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接受国家资助的我更懂得珍惜。当拿到资助金发时,我的内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国家的资助对于我们这样的贫困子弟而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和学校对我们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作为受助贫困生的我真的非常感谢国家的助学政策,是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希望,它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我的生命充满希望与活力。除了感恩与感谢,我想不出来更好的言辞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金钱有价,党情无价。我已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心中的那份对国家,对党,对老师,对父母,对同学、对朋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感激伟大祖国的美好和谐的政策,感激国家资助政策为我们带来的帮助,感谢那些给予别人帮助却不图回报的人们。你们将引领我们成长,开创辉煌。
高材一班 罗本升
2013-10-20
第四篇:珍爱生命 完善人格
造物主创造了生命,使得世间有了活力。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绽放了绚丽夺目的光彩。生命自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艰难危险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生命出现夭折。看看许多物种的消亡,就可以知道生命群体是何等的脆弱。就生命的个体来说,更显得弱小单薄,很容易受到伤害。不消说人类面临疾病、横祸等威胁。小生物在自然中活得更为艰难。但生命的力量又是令人震惊的,即使弱小的动植物也不例外。细小的种子珍惜了上天的赐予,不断努力,根拼命往下钻,芽使劲往上挤,就是在坚硬的石堆中也毫不畏惧,只为了接受轻风的爱拂,阳光的淋浴;一只小小的蚂蚁为了难得的生命不白白消磨,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墙角的壁虎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尾巴。这些毫不起眼的动植物不忍生命的白白消逝,努力争取享受生命的乐趣,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我们,自诩万物灵长的人类又岂能漠视生命的存在。
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没有人轻易放弃生命。每个人心中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渴望,身体健全的人如此,身体不便的人同样如此。健康的人为父母给予的一副好身体而努力,残缺的生命为了对生命的执著而努力。当我们欣赏满天繁星,体验宇宙的神奇时,霍金正用他仅能活动的双指探索着宇宙中的未知物质;当我们泛湖上,在碧波清风中流涟的时候,哈森迈尔正在幽深的湖底探寻地底的奥秘;当我们翻开手中的书本,欣赏一篇赏心悦目的文章时,张海迪也许正在床塌上吃力地挥写她对生命的渴望;当我们驻足树林,望着那瑟瑟秋风中的枯叶飘落时,史铁生也许正沉浸在对生的遐想中。这些残缺的生命为了生命无悔而努力,因为他们知道生命不屈,生命可贵。
大凡有成就者,需要培养完善的人格,不凡的气度,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想必大家都知道:自古至今,凡是成功的人,都有着他(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比如他的热情洋溢、比如他的坚定的目光、比如他的雷厉风行等等。而且,越是成功的人,也就是取得成功越大的人这样的特质在他的身上就越加明显。因此,可以说:完善的人格是成功的关键。完善的人格包括哪些内容呢?伟大的富兰克林告诉了我们答案。富兰克林是谁呢?本杰明.富兰克林(Josiah Franklin)是几百年来世界公认的伟人。是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他发明了避雷针,参与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写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名言,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同时他又是作家、画家、哲学家。并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他在如此众多的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世世代代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们的敬仰。他在79岁高龄的时候,回顾了他一生的经历,把成就归功于他完善的人格。
蒙田曾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生命是宝贵的,失去了生命,我们将变得一无所有。但很多活着人总不珍惜活着的权利,他们随意对待自己甚至肆意践踏别人的生命:车臣爆炸、巴以冲突、美军“虐囚”、煤矿透水、房屋倒塌、失恋轻生、上网丧命……这些沉重的事件警示着我们:生命啊,多么贵;生命又是多么值得珍惜!
当你正在呼吸,当你正在心跳时,请记住:生命可贵,可贵生命;关爱生命,完善人格,奏出动人心弦的最强音。
第五篇: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完善研究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完善研究
关键词:道德教育 人格完善
正文:
不要认为美国或者英国是多么多么的发达,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早已繁荣、昌盛,中华民族是最古老的、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她拥有最为灿烂的文化,最为先进的技术,她有着无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拥有优良的道德传统。我们迫切地希望我们的祖国可以再一次腾飞,跃上更高的阶梯!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之火能灿烂燃起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深深的懂得我们的德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何为德育,首先字面意思,德育就是道德教育,何为道德,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简化地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谈中国德育,我觉得以我的资历还太浅,但是以一个当代大学生,一个过来人,我对中国的德育还真的是有很多感触和看法。我想中国从来不缺乏道德教育,从课程开课上来说,小学就有思想品德课,初中又有政治课,高中大学有马列毛概课,从课堂之外的教育来说,任何一个幼儿园小学老师都会告诉小朋友——不能欺负别人,不能乱扔垃圾,不能乱穿马路。但是现在中国的整体情况是怎样呢?看到突发事故围观打酱油明哲保身的人大有人在,甚至犯了错误推卸责任以身试法的也不在少数,还有什么“我爸是李刚”的热血少年涌现,包括最简单的受了帮助连谢谢都不会说一声的低情商朋友也层出不穷。中国历来是德育和智育两手抓的,孔子老子庄子,三字经道德经智育经,为何现在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反而出现越来越低级的错误?在一个大人围着小孩团团转把小孩宠上天的家庭,小孩能独立成啥样?在一个喝三鹿会中毒吃肯德基有苏丹红啃苹果会吃到蜡,而老鼠药却因为造假而没毒性的年代,我们还能相信啥?不禁叹口气,德育,我觉得比智育更重要的东西,怎么就在渐渐地迷失了方向呢。
中国的德育究竟出了哪些问题?
我觉得大伙初衷还是好的,人之初,性本善,没有谁生下来就是颗焉了的苗。而越来越多的关于思想方面的课程设置,也说明了国家对这个还是很重视的,也有越来越的专家去研究中外的教育方式的区别,着力想改善一些不好的情况。种种都是为了我们下一代好,可是上头的政策好像并没有及时起效,或者说对于下头日新月异更新的青少年思想,改革还是慢了那么一小步。我觉得德育不能只“教之以理”,而不“教之以事”,也不要错位进行了,幼儿园小学倒是抓得紧,到了初中高中似乎就都放到智育的重头上了,而大学根本就是任由学生自由发展了。最让我觉得不习惯的就是:小学的时候每次升国旗唱国歌大伙都是很有活力很有热情的放开嗓子唱,看到升国旗也会停下脚步以表尊敬,到了高中大学,每次唱国歌我总觉得像是听国歌,和放个伴奏我们在下面神游似的。有点伤心,这最能体现我们爱国我们新生代热情活力的地方,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了沉默是金呢。本来是中学德育的目标现在成为了小学德育的目标,其结果是目标落空,德育低效。我看,现在大学生都得补补小学的基础文明课了。
而对于小孩子,做家长的也别太宠着。小朋友本来就会在学校的学习中学会基本的是与非,别认为自家的孩子永远是对的、完美的,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但在当今社会,有一种普遍的现象,祖辈们喜欢夸奖自己的孩子,从不说孩子的缺点,“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长辈是孩子效仿的对象,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什么都好,自傲,不懂得谦虚。当孩子和同伴一起游戏时,发生了冲突、争执,祖辈们则会在矛盾刚开始时就介入,护着自己的孩子,怕自己的孙儿受欺负。而不是将自己孩子的缺点指出并加以改正。
做家长的也别事事包办,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开心快乐,健康就是他们的心愿。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即使是幼儿园中老师要求孩子回来后帮助大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们也抢着做完了,完全没有了独立动手的机会。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切都替代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孩子在家玩积木,把积木撒得满地都是,玩完后的收拾工作祖辈们也包了。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不会收拾只会玩的习惯,形成了“总有人帮我”的意识。
失去了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人格的小环境,那还怎么去培养我们的下一代的完善的人格呢?如何要求他们学会体谅、宽容、尊重?
我不禁想起在非洲草原上奔驰的野马。这种野马品质优秀,善于奔驰,有极强的抗病力。可它常死于吸血蝙蝠之手。是吸血蝙蝠吸干了野马的血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科学家研究,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就象三岁的婴儿被蚊子叮咬过一样,那死因是什么呢?老师的答案令人吃惊,野马的死归咎于它暴怒的脾气。当野马遭到吸血蝙蝠的攻击后,就不能自制地狂蹦乱跳,导致心衰而死。野马的悲剧是不会容忍,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人不会宽容,不会体谅,在世界上活的多累!不会宽容别人最终是不能宽容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包含着人生哲理。
日本不是有一种人被称为“忍者”吗?我想日本人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能与他们的“忍”有关,而这“忍”,书上说的就是体谅、宽容,比如对老师的批评,啊,老师真好,他时时关注着我,哪怕我有一点的毛病,他都能发现,并愿意指出来,这是因为我的优秀才赢得老师的关爱,其实,这就是体谅啊。人人都知道应该体谅,可有多少人真的去体谅呢?可象我一样,去想想,学会体谅不是很好吗?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不要从小给孩子灌输“伟人教育”。比如在国内,哪个小孩说以后理想是从事地位比较低廉的职业的话,肯定被父母长辈批评教育了。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公民基础道德教育,而不是离我们太远太触碰不到的目标教育,总是要求孩子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大公无私的人”,这是不现实的德育,是空泛的德育,甚至反而让学生觉得和自己毫无半点干系可言,应该让青少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例如做义工或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并逐步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一些责任:对父母,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
我想,一个没有道德,不懂得遵守道德的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只能是中饱私囊、唯利是图的。从国家高级官员贪污腐败到企业老总不顾消费者利益营私造假,再到教师、医生的灰色收入,无不在说明一个问题:道德严重缺失!
5千年的历史车轮转出了无比灿烂的中华文明。不必提四大发明远播世界,不必提秦佣兵马气宇轩昂,单是故宫的金碧辉煌就可以使人叹为观止。再看生活在这大好江山里的炎黄子孙。在5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华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深深第懂得这个最简单的道理。爱恋自己重于斯、大于斯的故乡和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共同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激发了中华儿女酷爱自由,坚韧勇敢的个性,使他们为了争取独立、自由、幸福而顽强地战斗,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从强权压迫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正是这种感情,赋予中华儿女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无穷的创造力,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上。只要多一个份觉悟,就能以一传十,普及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