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时作业二十六
课时作业(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首届中国(郑州)国际汉字文化节于2012年5月31日盛大开幕。本次汉字文化节以“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汉字文化、展示汉字的独特文化魅力。我们之所以要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因为()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12年9月,第四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暨第十届中国(惠民)国际孙子文化旅游节在山东惠民县举行;第三届海峡两岸(滨州)青年学生孙子兵法辩论赛在滨州举行。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渊源,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被各民族普遍接受的共性 B.中华文化具有被祖国各地人民认同的个性
C.炎黄子孙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3.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流头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朝鲜族男女老少都到向东流的河里洗头沐浴,祭拜农神祖先,求丰收、求健康。2007年,宁安流头节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头文化节开幕式上,朝鲜族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上述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已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12年8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全国少数民族器乐演奏会”上,有86名少数民族器乐演奏家参加,他们通过不同民族的器乐演奏,展示了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与魅力。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化石”,其壁画和雕塑等文化遗产跨越了千年的历史。早期的释迦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时期的人物体态健硕,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开始具有中原汉人的风貌;元代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莫高窟里的人物形象的变化,表明中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历史的继承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独特的包容性
7.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
一、渐趋融合
8.2012年6月12日晚,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家体育馆开幕。少数民族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展现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群舞《山谷木屐》、组舞《节日欢歌》、儿童歌舞《五彩传说》、原生态独唱《山歌》„„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甘肃省首部秦腔数字电影《锁麟囊》于2012年4月13日进行全省首映,这标志着2012年甘肃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正式启动。该影片根据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改编,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看过电影的观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这表明()①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吸收 ②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③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0.2012年7月10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做好文物工作()①有利于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就可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④可以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1.2012年7月24日,“文化国门——故宫印象”文化展示项目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揭牌。近年来,首都机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文化国门”品牌。河北华章、大美青海、红色记忆、书画长廊、中国文化遗产主题展示等一系列“文化国门”主题活动相继推出,让广大中外旅客在“中国第一国门”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文化国门”系列主题活动可以展示出中华文化的()①独特性 ②区域性 ③源远流长 ④包容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之际,胡锦涛致信中国国家博物馆,希望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建馆百年为新的起点,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提升科研水平、改进展陈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质量、拓展对外交流,加快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步伐。这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①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 ②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作用 ③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手段的功能 ④国家博物馆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决定性贡献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13.当地时间2012年7月3日至7日,“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在悉尼举行。前来参加书法展的中国书法艺术家们当场挥毫泼墨,令观众叹为观止。此次展览共设置“古老中国——汉字时空”“当代中国——汉字艺术”“世界与中国——汉字互动”三个主题,以图片和文字形式介绍中国书法、篆刻的起源与演变。中国书法是在数千年汉字书写过程中逐
步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拥有近4 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汉字书法亮相拥有200年历史的悉尼,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的一次重要融合,是中澳两国文化交流中值得铭记的一件大事。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假如你随书法家们参加了书法展,有澳大利亚人请你简单介绍一下汉字,你会如何回答?(10分)
(2)你是如何认识“世界与中国——汉字互动”这个主题的?(10分)
14.《人民日报》2012年8月2日报道,中医在澳大利亚获得了合法地位,正式纳入国家医疗体系。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唐代的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收集了5000多个药方。两宋时期,设立了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善。近年来,中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中医获得了新的发展。
请结合中医的发展过程,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20分)
课时作业(二十六)
一、选择题
1.B ②是从人类的角度讲文字重要性的,不符合题意;热爱和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不具有关键性意义,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C 本题未涉及国内不同民族的问题,排除A;被祖国各地人民普遍认同应是共性,B不选;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而题干强调的是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D不符合题意;C正确且符合题意。
3.C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流传至今的京剧、文房四宝、剪纸等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既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①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京剧、文房四宝、剪纸等“中国元素”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极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博大精深,③④符合题意。
4.D 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理解。流头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开幕式上朝鲜族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纷呈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②排除;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朝鲜族的流头节受到欢迎且入选该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④。
5.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①表述错误;各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在“全国少数民族器乐演奏会”上展出,体现了②③;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排除④。
6.D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材料强调的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而非保持民族特色,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变化”,B、C与题意不符;莫高窟里的人物形象随不同文化的交流而变化,D正确说明了其变化的原因。
7.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A混淆了文化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不同区域的建筑文化“异中有同”体现了B;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而非民族性,C不符合题意;D错在“日趋同一”,且材料没有涉及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问题。
8.D 材料表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它们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故③④入选,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①排除。
9.B 电影《锁麟囊》改编自京剧,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说明了①。观众普遍认为该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体现了③。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A 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我们要批判地继承,①中“全面继承”的说法错误。③说法太绝对。②④是做好文物工作的意义,故选A。
11.A 故宫印象、河北华章、大美青海等都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也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区域性,①②入选。故宫、中国文化遗产等都可以体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③入选。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C 博物馆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但不能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③不选。④错在“决定性”上。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解析: 回答第(1)问,需要具备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第(2)问,要紧紧围绕“世界与中国——汉字互动”这个主题,从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求同存异等角度进行解读。
答案:(1)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③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10分)(2)设置“世界与中国——汉字互动”这个主题,是我国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华文化求同存异,能够坦然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10分)
14.解析: 材料以中医国际影响的扩大为引子,回顾了中医的发展历程,并以小见大,折射出中华文化的进步与辉煌。关于中医的发展历程,材料主要提到三点,一是产生于原始社会并经历代发展,二是治疗手段趋于多样、分科日益完善,三是借鉴西医长处而获得新的发展,这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及其包容性。
答案:(1)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中医经历代发展而逐渐完善,说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3)中医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出现多种治疗手段、分科逐渐完善,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4)中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使中医获得新的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创造新的辉煌。
第二篇:中华诗词之美作业(二十六)
王国维之时代及其《人间词话》之主要内容
(十四)作业
单选题(60分)
1、王国维提到的三种境界是()自身的体会。(20.00分)
A.王国维
B.词人
C.词作
D.大词人
2、语言符号的联想源自于阅读者的?(20.00分)
A.成长环境
B.读书背景
C.生活阅历
D.想象力
3、“菡萏香销翠叶残”的下一句是:(20.00分)
A.众芳芜秽
B.美人迟暮
C.小楼吹彻玉笙寒
D.西风愁起绿波间
判断题(40分)
1、“兴”作动词时,有启发的意思,还是读“xìng”。(20.00分)
是 否
2、从南唐时候开始有人慢慢的体会,说“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分)
是 否(20.00
第三篇:二十六烈士事迹
顺
河
集
阻
击
战
(西顺河二十六烈士战斗事迹)
1945年春节,正当我抗日根据地军民欢度新春佳节之际,盘据在淮阴(今淮安市)宝应、扬州、仪征、六合、盱眙来安(安徽)等地的日伪军,根据情报获悉驻守在盱眙黄花塘附近的新四军二师主力开赴津浦铁路以西,伺机出动,大规模地向淮南侵犯,妄图围歼我新四军军部。我新四军一师五十团指战员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保卫军部、保卫根据地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在西顺河地区谱写一曲淮北抗战史上的胜利颂歌。
从淮阴出动的日寇天井大队和伪军潘干成二十八师一个团共计1500余人马,企图沿高涧镇蒋坝一线,奔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沿途民兵奋力抗击,但因力量薄弱,难以遏制敌人南犯。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三)为迅速阻止日伪南犯,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新四军军部命令完成了守卫原新四军四师防地任务,正从泗洪县朱湖向苏中开进的新四军五十二团迅速奔赴黄花塘(盱眙县境内),保卫军部。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五)早晨该团开到顺河集(现属洪泽县西顺河镇)20里外发现敌情,团首长立即命令担任警戒任务的三营八连轻装跑步占领顺河集,并渡过张福河在洪泽湖大堤上阻击敌人,同时命令七连从顺河集北边向东北方向运动,配合八连阻击敌人,掩护群众向湖滩转移。这时军部通讯员又飞马传来张云逸副军长的命令,要该团快速抢占顺河集,阻击日伪南犯,并立即派两个营的兵力火速南下,保卫军部。团首长接到命令后,立即从团机炮连抽出两个班和四连、六连一起协同七连、八连一起阻击南犯之敌,其余部队奔赴黄花塘。该团素以“老虎团”著称,领受任务后如同猛虎下山,七连迅速赶到小马庄以南,利用一片乱坟地为掩护作侧击陈地;八连跑步占领顺河集后,一排重机枪班向北运动,迅速占领了苹果园,选择城隍庙制高点架起重机枪,以钳制十堡村方向的来敌。另两个排渡过张福河,沿着大堤的交通壕,迅速运动来丁家窑跟前,占领了离十堡大沟敌阵地不足一里的大堤为阵地。
八连三排刚进入阵地不久,就和伪军接上火,激战半小时就打垮伪军两个连的轮番进攻,守住了阵地。敌人就从十堡村北面炮击三排阵地,狂轰滥炸过后日寇,尾随伪军,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又向三排阵地袭来。八连三排在指导员岳行和排长杜金飞的指导下,越战越勇,接连打退敌人两次冲锋,守住了阵地。一会儿后退的伪军又被日寇用刺刀赶了回来,在猛烈的机枪火力掩护下,再次向三排阵地发起了冲锋。岳指导员倚在交通沟房指挥,不幸中弹牺牲。理发员王有芝急忙冲上去救护,被敌机枪打中牺牲。
在这危急时刻,连长张任远率领二排冲上去,在“为岳指导员报仇”的吼声中,一个反冲锋把敌人压了回去。敌人在大堤上丢下几十具尸体。三排长杜金飞和二排长赵月土在这场恶战中英勇献身。这时二营四连和团机炮班,在当地民兵和群众的支持下,迅速架起浮桥渡过张福河,在副营长李昌义的率领下,火速换防八连,刚进入交通沟部署完毕,几十个日伪军就闯进了二营的伏击圈,被打得措手不及,丢下几十具死尸溃退下去了。
十几分钟后,敌人又从大堤东西两侧分两路向二营阵地冲来,二营把敌人放到阵地100米处,发起猛攻,敌人又被消灭十余人,剩下的往回逃窜,四连一排见敌阵容已乱,在排长唐国平的指挥下,如猛虎般跳出战壕,发起了反冲锋,5个伪军见势交枪投降,余敌被赶到十堡大沟。
日寇见伪军连连折本,便在曲射炮、掷弹筒的掩护下,亲自出击。战士们在持续的战斗中,枪管都已打红,便用小便泡湿毛巾捂在枪管上继续打。激战中,四连长张云龙从望远镜中发现,敌人阵地上有匹无人驾驭的日本洋马,驮着弹药箱在阵地上跑前跑后,立即叫神枪手周阿福将这匹马干掉,切断了敌人的弹药运输。当敌人离阵地30米时,全体指战员扔出一排手榴弹后,端着刺刀趁着滚滚浓烟跃出战壕,与敌展开白刃血战。二班长虞阿品首先戳死一个鬼子,排长唐国平也跟着捅倒了一个。一个大块头鬼子瞪着血红的眼睛向唐国平扑来,被高邮籍小战士韩寿桃一刺刀捅进左眼,鬼子“嗷”地叫了一声,手中枪一偏,戳进了唐国平右腋下的棉袄。唐国平向左一闪,敞开的棉衣被鬼子刺刀挑出丈把远。韩寿桃吆喝了十来个鬼子兵“呀!呀!”地冲了过来,张连长一见,忙把唐国平和韩寿桃一拉,三人背靠背,组成三角形,各对付一面,以守为攻,攻中有守。十来鬼子近不得身,团团转,有胆大的进入三人防守圈内,必死无疑。相持十来分钟,鬼子稍懈,仍不敢接近。张连长眼尖,见左边二班长捅倒了一个鬼子,过来解围,并暗示三个同时发一声喊,朝左边冲出去。在二班长配合下,他们一连捅倒五个鬼子,不幸的是断后的韩寿挑退步时,绊了一跤,未及爬起,便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下。这场白刃血战一直杀到下午2时左右,阵地后面传来喊杀声,鬼子胆怯,仓皇往北溃退了。日寇正面进攻被打退后,就从侧面迂回包围堤上部队。当一股敌人从张福河的暗坝上涉水过河,企图侧击时,遭到埋藏在柳树丛中七连指导员一阵密集的射击,死伤惨重。鬼子大队长天井少佐恼羞成怒。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下,50多个鬼子突破前沿阵地。张云龙连长用驳壳枪一连击毙了4个鬼子后,被敌人打中右胸,他坚强用手捂住冒血的枪眼,继续射击,又击中一个鬼子,不料被侧面跳出的几个鬼子兵刺中数刀,倒在血泊中。卫生员刘长春不顾生命危险,背着急救箱徒手上去抢救时,被鬼子迎住,头皮被刺了一条长长的血口。排长唐国平箭步上去将这个鬼子刺死,解救了小刘。炮班大脚板战士王开全,力大过人。在这次格斗中,他左冲右突,撂倒好几个鬼子,敌人见了他,畏之如虎,往往几个鬼子合在一起也近不得他。两次格斗,前前后后换了6支带刺刀的七九步枪。王开全这般骁勇,引起了鬼子的注意,便向他打冷枪,王开全头部中弹,倒在堤坡上。二排长见状,丢下一个敌人给唐国平排长对付,抡步上前营救王开全。二排长刚要背王开全后撤,一个鬼子冲了过来,二排长一见丢开王开全,与鬼子扭在一起,在地上翻滚,正当二排长骑在鬼子头上,使劲卡鬼子脖子时,不料肩膀被一个鬼子小队长劈了一刀。炮班班长陈彬杀得两眼通红,刺刀捅弯了来不及重换,赶过来抢救二排长。他一脚蹬开那个鬼子,手背被鬼子刺刀刺了一条口子,他不顾疼痛,抡起枪托咂烂了鬼子小队长脑壳,招呼另一个战士,背起昏迷过去的二排长退到战壕里。
阵地上虽然敌人死伤数量较大,但二营减员也越来越多,二排长毛存信、三排长贵瑞兴都在白刃战斗中壮烈牺牲了。
这时,二营六连在团长张宜友的指挥下增援上来,同时担架队、救护队也跟上来了,这使堤上部队士气大振,更增添了必胜的信心。此时胡乾修参谋长带来几个参谋人员,在侦察中观察到一群日伪军簇拥着一个骑高头大马的鬼子军官出了九堡村。胡参谋长断定这就是天井大队长,便翻身下马,从警卫员手中取过步枪,利用一棵老梨树作依托,“叭”的一枪,天井被击落马。顿时枪声大作,敌人失去了指挥,乱成一团,二营唤起冲锋号,向敌人发起猛烈冲锋,敌人抵挡不住,一窝锋似的朝淮阴方向溃逃。
气壮山河的顺河集狙击战,整整激战了一天,二营打垮敌人十四次冲锋,共击毙日寇72人,伪军200余人,26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西顺河地方政府和群众收埋了烈士忠骨,造陵墓,建立了纪念碑。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在追悼大会上高度评价这次战斗,他说:“顺河集这场血战,日寇兵分八路进攻淮南,扫荡新四军军部的部署粉碎了!”
(本文收集整理:朱仰贤。录写:张永)
第四篇:2014年高考语文全程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第四章第二节练习卷L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学而时习之,?(《论语》八则)②__________,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③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④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⑥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⑦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⑧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⑨爱惜芳心莫轻吐。(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⑩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根据课文默写。(共10分)
①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②无可奈何花落去。③晴川历历汉阳树。④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⑤__________,窥谷忘反。⑥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⑦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⑧但愿人长久。⑨几处早莺争暖树。⑩若待上林花似锦。
3.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②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③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④学而不思则罔。
⑤古往今来,写春天的句子屡见不鲜,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朱自清《春》中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
1.阅读《关注你身边的湿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0 分)
①所谓湿度,是指空气和某些物质中所含水分的多少。科学研究表明,湿度跟人体的健康关系极为密切。
②人体是含有水份的有机体,液体占体重的60%—70%,通过热代谢和水盐代谢维持平衡,体内一旦失水,生命则难以维系。湿度不适中或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即可导致生病,对此,祖国传统医学称为“湿邪”。
③临床医生们发现,在天气潮湿的季节中,人极易患头痛、胃溃疡、皮疹和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等。湿度过高会使人感到憋闷不爽,夏天“三伏”时节,由于高温、高湿、低气压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蒸发,因而使人感到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容易诱发胃肠炎、痢疾等病,甚至会导致某些行为改变。日常生活中,涉水淋雨、久卧湿地或居室潮湿的情况下,空气湿度大,对于老弱病残者都会招致疾病。
④湿度过低对人体也不利。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得粘膜变干,出现口渴、声哑等现象,严重时会出现鼻腔出血、嘴唇开裂。空气干燥还会使表皮细胞脱水,角化加快,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因此变得粗糙起皱、开裂,有关学者认为这便是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妇女的皮肤不如江南一带女性的皮肤那么细腻光洁的主要原因。另外,湿度过低不仅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很强的革兰氏阳性菌繁殖速度加快,而且易随粉尘一起扩散,导致各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哮喘、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明显增加。这一点在低湿的冬季尤为突出。⑤由此可见,时刻关注身边湿度的变化,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常用湿拖把拖地,或在室内洒些清水,将湿毛巾搭在暖气片上,可起到一定的加湿作用;要降低湿热的憋闷不爽感,可用湿水沐浴、喝凉茶或在通风处休息一会。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居室内安装加湿器或去湿机等新型家电产品,改善小范围的湿度条件。【小题1】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
【小题2】请你根据第②段内容给“湿邪”下个定义。(4分)
【小题3】如果你阿姨患有哮喘病,请结合这篇文章跟她说说有哪些注意事项。(4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10分)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②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③,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④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⑤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小题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舍人∕耿忠使广信还B.舍人耿忠∕使广信还C.舍人耿忠使∕广信还D.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小题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延()(2)书()【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2分)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小题4】熊鼎辞官和劝谏的理由中,分别突出的是哪一个字,请写在下面。(2分)【小题5】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2分)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6分)【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选自张孝祥《观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1)春和景明()(2)沙鸥翔集()(3)未尝身至其地()(4)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秋之月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B.此乐何极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C.其喜洋洋者矣公问其故(《左传》)D.于是为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小题4】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任选一篇写出下句,与上句组成对偶句。(2分)上句:岳阳楼壮丽雄奇下句:
【小题5】结合【甲】段选文内容,说说作者写景的作用是什么?(4分)
1.阅读下面一首诗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中的什么字用得好,妙在哪里?(2分)【小题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练习。(6分)京口月夕书怀旅夜书怀②(南宋)林景熙①(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小题1】《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写之凉,以华发、异乡写之凉。(2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4分)
3.(5分)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小题1】在诗中空缺处填入原诗句。(1分)。【小题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小题3】从本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4.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立意明确;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4)不少于600字。
(5)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第五篇:第六章课时作业
栾家坪中学学生作业
班级:七年级()班
姓名:
日期:
课题
6.1
平方根(第一课时)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36的算术平方根是6和-6;
②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③-49的算术平方根是7;
④0没有算术平方根;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在下列各数:中,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个数是()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3、的算术平方根是
;|-0.64|的算术平方根是;
4、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则这个数是,算术平方根是7的数是。
5、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
(2)400;
(3)0.0025;(4)169;(5);
(6)(-7)2;
(7)3.12;
6、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评价
作业设计:闫改莉
栾家坪中学学生作业
班级:七年级()班
姓名:
日期:
课题
6.1
平方根(第二课时)
1、下列各数没有平方根的是()
A、(-5)2
B、-52
C、0
D、|-|
2、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则m的值为()
A、-3
B、1
C、-3或1
D、-13、2的平方根是
;的平方根是;
4、面积为34cm2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cm。
5、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81;
(2);(3)17;
(4);
6、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7、求满足下列各式的未知数x:
(1);
(2)(x+1)2=25;
评价
作业设计:闫改莉
栾家坪中学学生作业
班级:七年级()班
姓名:
日期:
课题
6.2
立方根
1、的平方根是()
A、±8
B、±4
C、2
D、±22、-27的立方根与的平方根之和是()
A、0
B、-6
C、0或-6
D、63、如果a是(-3)3的平方根,那么等于()
A、±3
B、-3
C、-
D、±
4、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8;
(2)216;
(3);
(4);
(5)-0.125;
(6);
例2
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
(2);
(3)
5、(提高训练)已知,求3y2+4的平方根;
评价
作业设计:闫改莉
栾家坪中学学生作业
班级:七年级()班
姓名:
日期:
月
日
课题
6.3
实数(第1课时)
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B.C.D.2、已知四个命题,正确的有()
⑴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⑵有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⑶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⑷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若实数满足,则()
A.B.C.D.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⑴不存在绝对值最小的无理数
⑵不存在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⑶不存在与本身的算术平方根相等的数
⑷比正实数小的数都是负实数
⑸非负实数中最小的数是0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⑴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
⑵
⑶
⑷若,则
6是实数,则
7、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0
化简
评价
作业设计:闫改莉
栾家坪中学学生作业
班级:七年级()班
姓名:
日期:
月
日
课题
6.3
实数(第1课时)
1、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0,3.14,,,2.030030003…,0.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1),(2),(3)
评价
作业设计:闫改莉
栾家坪中学学生作业
班级:七年级()班
姓名:
日期:
月
日
课题
6.3
实数(第2课时)
1、是实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如果成立,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3、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4、当时,;
5.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⑴
⑵
6.为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7、(提高训练)已知、、在数轴上如图,化简
O
6.在两个连续整数和之间,即,那么、的值是
评价
作业设计:闫改莉
栾家坪中学学生作业
班级:七年级()班
姓名:
日期:
月
日
课题
第六章
实数复习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平方根是
B、表示6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C、任何数都有平方根
D、一定没有平方根
2、若,则
3、已知,求的平方根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满足,求三角形的周长
5、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和,求这个数
评价
作业设计:闫改莉
栾家坪中学学生作业
班级:七年级()班
姓名:
日期:
月
日
课题
第六章
实数复习21、取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
;:
;:
2、根据下列要求求值
(1)已知,求;
;
0.03的平方根约为;
若,则
(2)已知,,求;
3000的立方根约为
;,则
(2)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1)
(2)
评价
作业设计:闫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