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0课时作业
第10课时正、余弦定理(2)作业
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3b-c)cosA=acosC,则cosA=________.2.已知a、b为△ABC的边,A、B分别是a、b的对角,且sinA2ab的,则bsinB3
值=().1245A.B.C.D.33333、在△ABC中,sin A∶sin B∶sin C=2∶3∶4,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4、设2a+1,a,2a-1为钝角三角形的三边且a>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2,8)
5、在△ABC中,角A,B均为锐角,且cosAsinB,则△ABC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6.在△ABC中,若2cos Bsin A=sin 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答案 C27、ABC中,sinBsinCcosA,试判断ABC的形状。2
8.已知△ABC的面积为3,BC=5,A=60°,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
π9.(2009·江苏启东中学模拟)在△ABC中,BC=1,∠B=,当△ABC的面积等于33
时,tan C=________.答案 -3
110.在△ABC中,已知面积S=(a2+b2-c2),则角C的度数为()4
A.135°B.45°C.60°D.120°
答案 B
第二篇:第10课时 确定起跑线
第10课时 确定起跑线
课型:实践活动课 教学内容:教材80—8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58创新世界纪录。
师:为什么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
2、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①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②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
3、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板书课题)
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
(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
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 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①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是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②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计算验证,解决问题: 师: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生:直径
师: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
方法二:
75.1×3.14-72.6×3.14=7.85(m)77.6×3.14-75.1×3.14=7.85(m)„„ 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7.85米。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师:如果我们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表示,你有什么发现?(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 生: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
四、回顾小结,体验收获: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化学平衡》教案10第1课时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主备人:彭春锋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概念,并理解可逆反应。
2、通过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归纳出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
3、能用平衡状态的特征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已有关于溶解的知识——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讨论并归纳出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特征。
3、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用已归纳的平衡特征来判断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某种程度时是否达到平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化学平衡是宇宙中各科平衡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化学平衡的核心内容——动态平衡,日常生活中的溶解平衡、环保等平衡问题与化学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征
三、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引言] 前面我们学过化学反应速率,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但是化学反应还要考虑能否进行到底,也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也即是我们要研究的化学平衡问题。[板书]
第三节
化学平衡
必修课本我们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我们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其实在初中、高一接触到的溶液、溶解度也存在这个限度问题,下面我们转入有关的探索。
1、饱和溶液的可逆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过程完全停止了吗?
没有!以蔗糖溶解于水为例,当温度一定时,溶液达到饱和之后,溶液中蔗糖分子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中的速率与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在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的速率相等。
即:溶解速率=结晶速率,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达到了溶解的平衡状态,一种动态平衡。溶解、结晶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固体溶质
溶液中的溶质
过程的可逆性是了解过程限度的基础,过程的限度取决于过程可逆性的大小。对溶解平衡的认识有助于对化学平衡的认识。因为溶解平衡的许多特点在化学平衡中都可以找到。溶解平衡状态属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一种。溶解的过程具有可逆性,因此化学平衡状
态所研究的反应也具有可逆性。[板书]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注意: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
[例题分析]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 H2O(g),开始时C(CO)、C(H2O)最大,C(CO2)、C(H2)=0 随着反应的进行,C(CO)、C(H2O)逐渐减小 C(CO2)、C(H2)逐渐增大
所以,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不再变化,且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这时,CO、H2O的消耗量等于CO2、H2反应生成的CO、H2O的量,反应仍在进行,但是四种物质的浓度均保持不变,达到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重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 [板书]
二、化学平衡状态
(一)定义: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二)化学平衡构成条件∶(1)、反应物和生成产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保持不变;(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质量、质量分数、浓度、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前提条件:可逆反应
实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请同学们来归纳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不为O(2)等∶V正=V逆
(3)定: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 不变。
(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重要题型:
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
A.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例2】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B)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例3】
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C)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例4】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2A(g)+3B(g)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C)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四)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计算
某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该反应物变化(即消耗)的浓度(或物质的量)÷起始浓度(或物质的量)×100﹪
={该反应物起始浓度(物质的量)—平衡浓度(物质的量)}÷起始浓度(或物质的量)×100﹪
如可逆反应2HI(g)H2(g)+I2(g)如果开始时碘化氢的浓度为4mol/L,平衡时氢气的浓度是1mol/L,则碘化氢的转化率=(4mol/L-2mol/L)÷4mol/L×100﹪=50﹪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该可逆反应完成的程度就越大,反应越彻底。
[小结] 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前提条件
实质
标志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动、等、定、变
[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所学内容,预习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二、化学平衡状态
(一)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二)化学平衡构成条件∶(1)、反应物和生成产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保持不变;(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质量、质量分数、浓度、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不为O。(2)等∶V正=V逆。
(3)定: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 不变。
(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四)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计算
某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该反应物变化(即消耗)的浓度(或物质的量)÷起始浓度(或物质的量)×100﹪
={该反应物起始浓度(物质的量)—平衡浓度(物质的量)}÷起始浓度(或物质的量)×100﹪
教后感:
第四篇:第9、10课时 台湾 教学设计
第九、十课时
课 题:第六章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台湾自然环境的了解,分析其丰富自然资源的原因。
2、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分析地理事物形成原因的能力,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事件的能力。
3、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读图分析。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提问: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更加期盼谁回到祖国的怀抱?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哪个?
生:台湾省、台湾岛。
师:展示《台湾省》挂图。对,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进台湾,去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
二、讲授新课:
师: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有许多方面与祖国大陆有着密切的联系。
板书:
一、祖国神圣的领土
活动一: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4页活动2题的资料,归纳总结它们分别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哪些方面有联系?
生: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发表见解。
师: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地缘、血缘、文化渊源等方面都有着不解之缘,两岸人民热盼团圆。
板书:
1、台湾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联系,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二:请同学们读教材33页“台湾省图”,结合活动内容1题,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
生:认真读图,积极讨论,归纳总结,分组发言。
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然后请同学到讲台上,在挂图中指出相关内容。
板书:
2、台湾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海上,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海南,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纬度位置: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2)范围:包括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以及附近的许多小岛。(3)地形特点:山地多,平原少。
分布: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山地分布在中、东部。(4)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师:由此可见,台湾不仅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而且自然条件优越,在这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又有哪些资源呢? 板书: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活动三:阅读“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和“台湾风光”图,分小组请同学们在“宝岛上去寻宝”,看谁找得多?
生:认真读图,然后把寻到的“宝物”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台湾有哪些资源和物产?再完成教材36页活动内容1题,2题的第一小题。
板书:
1、美丽的宝岛:风景名胜不胜枚举—-旅游资源丰富
2、富饶的宝岛:物产丰富(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矿产丰富)
师:同学们的收获的确不少。想一想为什么宝岛的“宝”数不胜数呢? 生:通过书中的课文内容,从地形、气候等方面,结合活动内容2、3题,讨论分析台湾资源丰富的缘由。
师:综上所述,我们对台湾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有所了解,大家觉得台湾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什么?
生:美丽富饶。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台湾有着丰富的资源,也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海峡两岸都并不遥远。我们不但盼望着三通的实现,更盼望着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团圆。
板书设计:
一、祖国神圣的领土
1、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密切联系,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台湾的自然环境
(1)位置:地跨热带和北温带,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海南,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范围:包括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以及附近的许多小岛。(3)地形:山地多,平原少。
(4)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美丽的宝岛
2、富饶的宝岛: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矿产丰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色,运用地图说出台湾主要 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绘制台湾产业结构折线图,培养学生绘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台湾经济特点及影响因素,台湾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台湾有哪些优势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生:积极发言。(略)
师:台湾利用其自身的一些优越条件,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板书: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二、新授内容:
活动一:同学们读“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分析台湾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
生:略
师: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出口商品中农产品所占比例大,农产加工品和工业产品所占比例小;60年代后,农产品出口所占比例急剧下降,而工业产品的出口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到70年代后占主导地位。
板书:
1、台湾的经济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
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活动二:请同学们读6.27图和教材38页阅读材料提供的资料,分析归纳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
生:讨论、发言。
板书:
2、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多高素质人才、多港口、吸收外资、出口加工。
师: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要得到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科技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希望在坐的各位同学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出一份力。
活动三:读“台湾岛主要的工业中心”图,结合活动内容1题,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台湾的主要工业中心(2)台湾工业的分布特点 生:看图后举手回答。
师:台湾的主要工业中心有:台北、台中、高雄。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板书:
3、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师:为什么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结合38页活动(3)回答。生:分析回答。
活动四:根据表6.1提供的资料,绘制台湾三类产业变化折线图,并分析说明台湾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动手绘图
师:台湾利用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发展出口加工 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比重稳步上升,同时也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后练习:
收集资料,组织“宝岛----台湾在我心中”的专题演讲。
板书设计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1、台湾的经济特色:出口导向型经济
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 型
2、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人才、港口、外资、出口加工。
3、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第五篇:(第10课时:认识Flash)教学设计
初识Flash
一、教材分析
教材第1节(动画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动画制作软件,第2节(初识Flash软件)重点介绍了Flash软件界面及相关概念,并分析了一个简单的Flash动画,让学生初步体验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本课是后续章节内容学习的基础,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动画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他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玩过Flash游戏,看过Flash动画片,因此,学生对Flash动画并不陌生,并且对Flash动画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但他们对动画的认识比较浅显,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绝大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Flash软件,但他们在初一阶段已学习过Word、Excel等软件,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画的起源,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 2.学会启动Flash软件,认识Flash 8的操作界面; 3.能使用椭圆工具、颜料桶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手翻书”视频、讨论实现豹子奔跑效果,归纳和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 2.通过绘制街景,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产生并保持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乐于并善于探究新知识; 2.形成细致观察、积极思考、乐于合作探究的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绘图工具的使用 难点:Flash文件的保存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通过将拍摄电影的过程与Flash动画制作过程进行类比,让学生深刻认识Flash动画制作的一般流程,迅速同化新知。
2.利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加强小组讨论与合作,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探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资源准备
1.教学平台:极域多媒体教学系统。2.教学工具:Flash 8。
3.教学资源:PPT课件、Flash图片素材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复习动画原理 1.动画的基本原理
(教师活动)在每位同学的电脑上有这样8张豹子奔跑动作图(见图2),请同学们回忆“手翻书”动画视频,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让豹子奔跑起来。
(图2)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关注“手翻书”动画的本质,让学生亲自体验,加深对动画形成过程的理解,同时提高知识运用的迁移能力。(学生活动)小组同学讨论并实施。
(教师活动)通过在图片浏览器中快速切换这些图片,就能够产生豹子奔跑的动画效果。你能总结出动画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吗?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提示(见图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图3)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上机实践,并通过观察相应的动画现象,认识到形成动画的静止画面必须是相互关联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快速呈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静止画面。
(教师活动)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其实动画的产生不仅与画面本身有关,而且还与人的视觉有关。我们的视觉有一个特性叫做“视觉暂留”,当看到的画面移去时,视神经对画面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因此,让一系列渐变的图像在前一幅图像还没有消失前显示下一幅图像,便形成了动态的影像,这就是动画形成和传播的根据——“视觉暂留原理”。2.初识Flash(教师活动)提问: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不再满足于通过手绘的方式制作动画,而开始思考能否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更快捷地制作出动画。你知道的动画制作软件有哪些呢?
(教师活动)详细介绍主流的动画制作软件Flash。(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听讲。(教师活动)操作演示:打开Flash软件。
提问: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的过程就如同拍电影或电视剧,而我们就是导演。同学们觉得拍电影或电视剧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没有拍电影或电视剧的经历,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对拍摄电影或电视剧的过程有一定的认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同化新知做准备。(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介绍Flash常用面板和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拍摄电影或电视剧
制作Flash动画
步骤一:
写剧本
构思Flash动画
步骤二:
招募演员
工具面板绘制、处理(介绍工具面板)步骤三:
后台化妆
添加对象至库面板(介绍库面板)
步骤四:
拍摄
舞台、时间轴面板(介绍舞台、时间轴面板、帧的概念)[设计意图]将制作Flash动画的过程与拍摄电影或电视剧的过程进行类比,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促进新知的同化。同时,自然地介绍Flash中相应的面板和概念,更加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3.使用Flash绘图工具
(教师活动)通过与拍摄电影或电视剧过程进行类比,同学们已经对Flash软件界面以及制作Flash动画的一般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用Flash制作动画。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动画片是有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快速连续播放形成的,那么在让图片动起来前,是不是首先要绘图呀?那么Flash如何来绘图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绘图工具
(1)绘图工具介绍(2)演示绘图(例:街景)①
设置背景 ②
绘制街道 ③
绘制大树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练习绘图。4.Flash文档的保存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尝试把做好的保存起来?怎么保存?有些什么文件类型?有什么区别?(学生活动)自主探究
(三)课堂总结与评价(教师活动)总结:
1.动画的基本原理。
2.Flash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与拍摄电影或电视剧类比)。
3.Flash绘图工具的应用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特别是关键帧插入时机的掌握情况。通过多个动画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关键帧的理解和提高分析动画的能力。(学生活动)完成学案“动画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