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济的讲话
周济:让思想政治课成大学生真心爱、终生
受益课
日期: 2006年09月15日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 吕诺 编辑: 裘竹如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edu.zjol.com.cn
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将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国高校已对540万名2006级新生同时开始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
新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家纷纷表示,这门课程从大学新生实际出发,内容新、体系新,将为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问:当前形势下,为什么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变化新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2004年3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从培养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宏观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全面部署。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央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都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课程方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即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调整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综合性、整体性要求。新课程方案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课程方案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基础。
问:新课程的教材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正式出版,其他三门教材正在审定的过程中。总的看,四本教材有3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二是突出了教育的重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三是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读性,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力求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为一体的,具有特定定位、特定内涵、特定任务的崭新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特点,是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清华大学2006级新生领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中国教育报记者鲍效农摄
问:实施新课程方案,为什么从一门课程入手,首先对2006级新生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答:之所以从这门课入手,我想首先是大学生们非常需要这门课程。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上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大学生活,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会遇到一系列的人生课题,比如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等。这一系列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们去观察、思索、实践、选择,他们也真心希望能够有这一门课程,给予自己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这门课能够帮助大学生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学规律上讲,这门课的实践性、应用性更强,在课程体系当中居于基础地位,符合教育规律,最适宜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入门课程。从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步骤上讲,首先从一门课入手陆续开设到位,更为稳妥,有利于为开设其他三门课程进行探索,积累经验,作出示范。从落实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看,首先开设这门课也是非常必要和适时的。
问:您提出要努力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答:我们要把这门课程开好,难度确实很大。但我们应该有信心,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要努力使得这门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
二是以理服人。马克思主义真理当然要传授、要灌输,但课程成功与否的最终衡量标准,是学生是否学会了,真懂了,真信了。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同时又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大学生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讲得让他们信服。
三是以情动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是通过讲授人生的道理启迪人的心灵,在教学当中更应该用心、用爱、用情,满腔热情地关爱、体贴和帮助大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一方面要了解大学生,一方面要用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事例感动学生。
问:为确保新课程方案高质量顺利实施,有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任务很重,中宣部、教育部主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学科建设。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学科。这是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重大进展,对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队伍,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的素质,都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针,把全国的专家组织起来,集中时间和精力编写教材。党中央对四门课程的新教材编写工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作为工程的重点加强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对教材进行了严格的、深入的审议。教材编写工作多次听取一线老师和学生以及理论工作者的意见,集合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特别是高校专家的力量和智慧,现在已经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进展。
第三,抓教师培训。做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去年和今年,仅在中央党校就培训了1200名骨干教师,各省(区、市)今年也都开始进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学习培训,努力在5年内能够对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
从今年7月至秋季开学前,我们还集中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进行了一次系统培训。中宣部、教育部于7月初和8月初,分两期对近500名教师进行了培训。各地教育部门于8月中旬开始陆续组织本省的培训,目前,全国约有12000位这门课的专兼职教师接受了培训,为高质量地开好这门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实施新课程方案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应作哪些改进?
答:我们对这些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要有人格魅力。要开好这门课,我们的教师还要在吃准吃透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下功夫。教材是在编写组反复多次讨论修改、逐级审议的基础上审定的,体现了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需要准确把握。其次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要努力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要加强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讲深讲透、讲明白讲清楚。
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部在这方面正在建设一个全国共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料库,包括教学资料和音像资料。同时,组织编写组主要成员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授课教师队伍,精心制作了这门课程“精彩一课”的全程实况录像,为任课教师提供一套示范性、实用性强的教学参考资料。
问:为确保今年秋季成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高质量地实施新方案,在宏观指导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首先,要高度重视,各高校的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好这项工作。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最重要的是组织好、培训好教师队伍。各地各高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多解决实际问题。要及时宣传推广有关好经验、好做法。第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都要分别组织督导组,重点了解课程开设、教学组织机构、教师配备、学时安排等情况。中央督导组近期已到14个省(区、市)检查督导有关文件执行情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准备和开设情况已列入重点督导内容。
第二篇:周济讲话(模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办高水平中职和中小学
周济
2009-10-12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组长周济10月11日来到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职业中学调研指导,并考察彭州市实验小学,分别召开了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座谈汇报会。周济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中职和中小学又好又快发展。周济指出,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入了新的阶段。四川省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准备扎实、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要紧密联系实际、讲求实效,紧紧扣住促进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着力解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周济强调,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和历史性突破,明显改善了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实现了新时期我国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其它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教育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整个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但是,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今后一个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考虑与基本思路是:贯彻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在教育工作中的战略重点地位,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周济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经过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实现了全国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费的目标,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必须看到与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要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科学发展,形成全面普及、发展均衡、质量优良、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义务教育体系,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周济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要联系学校实际,注重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关键,以增强学校管理能力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为保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上,落实到转变教育观念上,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中,落实到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中。要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切实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实抓细抓好。
第三篇:学习周济部长讲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周济部长讲话的心得体会
近期,我学习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长周济同志的讲话。通过认真研读,仔细分析,使我收获很大、体会深刻。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为此,我认为,在师德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间断地长期学习,加强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一、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师德认识
学习是修养的前提。学习可以使逸者得勤,昏者得明,迷者得醒,丧魄者得救。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早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里的学、问、思、辩是“行”的前提,只有通过学习思考,才能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才能使修养不迷失方向。为提高自身师德意识,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
(一)学习政策、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规范教育行为
我国的《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政策的颁布,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为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准绳。我要经常认真学习,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不仅明确自己的权利,还要明确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增强法治意识,树立依法执教的观念。
(二)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师德水准
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没有教育观念的改变,即使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做法,那么,其师德的表现行为也只是短暂的,形式的,虚伪的。再说,师德建设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师德内涵在不断提升,教育理念需要不断的更新。我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只有当确立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懂得了教师人生的价值,明确自己对人民所负有的使命,才能始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乐于做“人梯”,甘当“铺路石”,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成为既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精神,又能教书育人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三)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汲取身边的闪光精神
只有不断从整个社会中汲取精神营养,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修养水平。注重用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感人的事迹来鼓舞、鞭策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学他们的精神,走他们的道路。我将认真学习全国先进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同时,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也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发扬身边的“春蚕精神”、“蜡烛精神”。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师德素质
教师修养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抽象空洞的东西,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可以说,离开了教师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就不可能有教师的修养。因此,高尚的师德,需要在敬业爱生的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去锻炼,而不能单纯靠说教、靠学习。要说与做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我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提高修养水平,陶冶高尚情操,做到“三全”、“三爱”、“三让”、“五心”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爱事业,爱学生,爱学校;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对待学生:热心、诚心、关心、耐心、细心。
总之,通过学习周济部长的讲话,在以后的工作和实践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英雄并非出于危难时刻,我相信在平凡工作中的我会时时刻刻以在灾难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为榜样,也会成为教书育人中的一位无名英雄。
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第四篇:陈至立、周济国务委员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会议讲话(精选)
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全国高校
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4月28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2005年12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李长春同志也作出批示,提出要求。今天召开的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非常重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就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召开的会议,也是我们贯彻落实总书记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这次会议必将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中留下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笔。借此机会,我首先要向各位与会的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并且通过你们,向战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全体辅导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由来已久。早在七十三年前,我们党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即后来的抗日军政大学,就设有政治指导员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这个时候的政治指导员制度,为培养优秀的军事干部作出了杰出贡献,是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萌芽。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同志率先提出在学校设立政治辅导员,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半脱产“从事政治思想工作。这一制度的实施,使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力量,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也从中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现行的辅导员工作制度的开端。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渐积累壮大。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
春华秋实,在高校辅导员这个岗位上,既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也走出了一大批勇攀科学高峰的学术大师,同时也不乏在共和国建设事业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兴业之将、治国之才,有的还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实践证明,辅导员制度直到今天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成功实践。
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培养优秀人才。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他们向大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中做出正确选择,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战略任务。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契机,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能够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支队伍应该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素养,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胜任新的任务;这支队伍应该保持明确严格的纪律要求,能够始终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这支队伍应该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处处体现为人师表的品德风范。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永葆生机和活力。
借此机会,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关键。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迫切需要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指导和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任务。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辅导员队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一定要悉心培育、加倍珍惜。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和李长春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总书记的批示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今天开这个会,就是要进一步把认识提高到总书记批示所要求的高度,提高到中央16号文件所要求的高度,提高到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高度。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关键在于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只要书记和校长们真正重视,辅导员的编制、待遇、发展等问题就可以更好地得到解决。我们要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决心去落实,探索有效方法去落实。
第二,健全制度,长远规划。制度是根本,制度管长远。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摸清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努力解决制约队伍建设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一套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靠制度保证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保证更多的优秀人才在辅导员岗位上能够施展才华、大有作为。要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契机和这次会议的东风,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教育部已经提出了一个制度的框架,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机制设计也是好的。各个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扬各自的好传统,不断探索新途径,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落实的过程中,不要简单地强求一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但总体上要真正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
第三,明确政策,保障有力。政策保障是最大限度调动辅导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要善于从辅导员最关心、同辅导员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建立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真正做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辅导员队伍建设涉及到编制、待遇等一系列政策问题。学校可以调剂一些编制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可以就辅导员的待遇制定一些倾斜政策。新到学校工作的年轻教师,不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如果先做两至三年的辅导员工作,跟学生打成一片,也就知道以后该怎么教书,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对学生的感情。这段经历本身也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笔财富,会对个人今后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有很大的影响。第四,提高素质,开拓创新。辅导员队伍既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之一,又是高素质业务骨干和党政管理干部的重要后备来源。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像关心业务学术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辅导员的成长。鼓励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推动一批优秀辅导员向职业化发展。同时,加强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训练,系统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辅导员工作要与时俱进。要努力探索和形成一些体现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可以考虑给辅导员设计一个类似“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的组织,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必须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小平同志说:“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学校的党团组织和所有的教员都要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器师,对青年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负有教育学生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良知做人的责任。管理和服务也是育人的重要环节,要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应该以德施教、为人师表。
最后,对辅导员们说几句话。辅导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讲政治、重师德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业要求,必须落实到工作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做的,自己一定不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需要辅导员自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技能。需要辅导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较为深厚的人生阅历。需要辅导员及时总结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科学规律。这是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专业基础。最后,希望你们加强专业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永葆生机与活力。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工作光荣而艰巨。希望同志们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加快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周济部长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继续推动中央16号文件贯彻落实的一次再动员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近期,胡锦涛总书记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又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必须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长春同志批示指出,辅导员队伍建设仍需加强措施,不断完善。至立同志批示指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应专门开会部署,并把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给我们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工作,开局良好,初见成效,并正在逐步引向深入。当前,重点就是要抓好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关键就是要解决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从实际工作看,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就是重点,就是关键,是我们推进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和着力点。
召开这样的会议,在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筹备这次会议,至立同志专门听取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至立同志还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教育部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这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现已作为会议材料以讨论稿的形式下发给大家,供大会讨论,会后经过修改再正式印发。
一、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中央16号文件已经下发一年零八个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已经召开一年零三个月。这段时间以来,特别可贵的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家一致认识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也一致认识到,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真正抓好这项工作,必须出实招、用实劲、办实事。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把方方面面的事情做好;又要立足现实,抓住关键,尽快突破重要环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主阵地要积极配合主渠道,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是看我们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在高校设立学生辅导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从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设立政治指导员,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开始;到清华大学设立政治辅导员,从事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再到全国高校普遍设立辅导员,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制度从萌芽、开端逐步走向发展和成熟。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在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过程中,各地各高校就辅导员队伍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解决人员配备、培养培训、发展空间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积极协调和组织各方资源为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看,辅导员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仍是推进工作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我们要像重视学术和教学骨干队伍建设一样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提高素质,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切实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
第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统筹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
高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高校已连续十七年保持总体稳定,为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事业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的稳定也为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各地各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功不可没,特别是广大辅导员更是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正是由于辅导员们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目常工作,使得许多不稳定因素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也正是由于辅导员们在关键时刻总能冲在最前面,使得一些影响稳定的事端及时得到平息。在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研究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情况,积极应对新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特别是要把稳定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高校稳定。
学生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基层,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打好基础,就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真正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高校内各种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学校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安全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引发的事端时有发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也会反映到高校里来。同时,高校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比如说在空间布局上出现了“一区多校”和“一校多区”的格局,后勤服务社会化,教学上推行学分制,学生教育管理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基层,打牢基础,对维护高校稳定至关重要。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他们最能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最能把握学生的情绪,最能了解学生的要求,最能贴近学生的情感,所以,学生有问题会首先想到辅导员,首先找到辅导员,首先告知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五十多年来,高校一批又一批的辅导员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奉献青春才华,奉献真诚爱心,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辅导员同志们也在从事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逐渐成长成熟,为以后从事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绝大多数有过辅导员工作的经历;高校的党政管理干部,相当一部分在年轻时从事过辅导员工作;从辅导员队伍中,还走出不少学术大家,也走出不少治党治国治军的英才。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是很高的,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能力强、水平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辅导员岗位是锻炼人、培养人的岗位。我们年轻的教师经过辅导员工作的洗礼,既可以实现思想感情的升华,也可以锻炼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素质,是宝贵的经历,更是一笔人生财富。辅导员队伍是重要的人才队伍,加强这支人才队伍建设,就是在为不同岗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为我们的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辅导员队伍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辅导员队伍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骨干力量,其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明确这些问题十分必要,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明确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
通过工作实践,大家对高校辅导员这支特殊队伍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
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队伍。他们既要组织协调班主任、组织员、学生干部等从不同角度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也要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各项工作部署,还要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指挥和协调,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基层指挥员。
二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是特殊的教师,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在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辅导员就是辅导老师,是在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和做事。
三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比青年学生具有更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且与青年学生容易沟通,能够跟他们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做知心朋友,才能和青年学生一起经历成长的过程,应对成长的困惑和问题,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做知心朋友,才能正确辅导青年学生,才能教学相长,才能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第二,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定位。
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定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这支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有利于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证。中央16号文件指出,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一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注意与其他队伍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支主体队伍分别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三支队伍中,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这支队伍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这支队伍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这支队伍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要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侧重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服务;班主任主要是针对一个班的学生而言,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辅导员要组织协调班主任、组织员、学生干部等共同开展工作,并要加强与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式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决定我们工作成败的关键。对于这个问题,所有的辅导员都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辅导员要领导学生和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与成才。要积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指导,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在工作方式上要充分依靠学生,注意发挥学生党支部、班委会、团支部等学生基层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学生干部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辅导员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要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要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更要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唱主角、当主体。
第三,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职责。
一是辅导员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统筹班主任等各方力量,把大学生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共同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要求,动员、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要依照校规校纪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尽量把矛盾和冲突等不合谐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好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二是辅导员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辅导员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好务。要具体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大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总之,就是要通过辅导员的服务育人,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是辅导员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释疑解惑,疏导情绪,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总之,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春雨润物,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辅导员工作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同志通过撰写周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是一种创新,也是实践证明能被学生接受和认可的创新。在新的形势下,辅导员工作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方式对头,方法科学,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要积极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明确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要求。
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工作开展的成效,影响到其工作的成败。一批好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必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政治强,要求辅导员具备非常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要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政治坚定性,这样才能在政治上指导和引导学生,特别是引导和培养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政治强还要求辅导员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心就搞不好教育。
业务精,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辅导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时事政策,学习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要认真总结和学习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掌握做好工作的技巧和规律。要加强对新情况的研究,注重运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有关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不断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要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纪律严,要求辅导员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工作部署,一切行动听指挥。能够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着眼与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作风正,要求辅导员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在日常工作中,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感染、教育学生,以对学生满腔热情的关爱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处理比如学生助学贷款、就业等与学生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保持廉洁。在处理重大问题时,靠得住、冲得上,有激情,能战斗,敢于打硬仗,敢于面对和解决难题。
三、努力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明确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理顺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全局上把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本点就是要吸引优秀的人才来从事辅导员工作,形成优秀的辅导员团队。
第一,以事业凝聚队伍,以制度促进建设。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直接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长远大计,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他们传的是文明之道,授的是立身之业,解的是人生之惑,他们的工作更显重要。这项事业本身的意义就足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之而奋斗,为之而奉献。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这项事业的吸引力,努力做到以事业凝聚队伍。
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能够更好地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必须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在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明确相关政策和制度,逐步完善机制,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辅导员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岗位,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原则上,高校的专业教师都应担任一定时间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研究生数量较大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
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在明确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研究生数量较多的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情况有很大差异,同一类学校情况也各有不同,要因校制宜,因地制宜。
第二,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领导和管理体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十分重要。
一是辅导员队伍要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体制。学校党委和行政要统一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对分布在各院(系)的辅导员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要管政策、管方向、管宏观。各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和行政也要对所辖的辅导员进行直接管理和领导,要管条件、管待遇、管工作。其中,院系对辅导员的领导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要把辅导员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队伍和依靠力量,摆在重要的位置与专业教师同等对待,加强管理和培养。
二是要坚持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掌握全局必须从抓住基层做起。支部建在班上,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一条原则,要坚决地扎实地推进。学校要按照班级组织学生住宿,把班级管理与宿舍管理结合起来。辅导员是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者,要协调好班主任、组织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共同做好班级学生工作。
三是辅导员要实行双重身份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既承担着主阵地育人的职责,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者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具有双重身份,学校要按照双重身份对辅导员进行管理。在当前情况下,也要给予辅导员以双线晋升的优惠待遇,既可以按照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同时根据辅导员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晋升相应的职务待遇。
要根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制定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实行指标单列、序列单列、评审单列。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要按学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评审中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注重考核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绩,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
第三,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机制。我们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关键问题,完善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也就是在“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四个关键环节上构建长效机制,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要完善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要严把入口关,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专职辅导员原则上要从党员教师和党政干部中选聘。辅导员应关心热爱学生,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和选聘新上岗的专业课年轻教师承担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使他们具有这样的工作经历,从而增进与同学的感情。辅导员的选聘工作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要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制定高校辅导员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定期考评,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对工作不称职的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评,实现对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按一定比例评选,统一表彰。要树立一批辅导员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贡献。
三要完善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要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基地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各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逐步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以教育部制定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为依据,尽快制定相应的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岗前和在岗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部将实施高校辅导员继续攻读学位计划,选拔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实现骨干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专职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应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享受学校有关鼓励政策。
四要完善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要为辅导员的发展搭建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要鼓励一部分专职辅导员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要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选拔高校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辅导员的经历。对有愿望有条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辅导员,要积极向这些工作岗位输送。要畅通辅导员在校内外之间的流动渠道,既可以吸收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优秀社会人员到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也要积极向社会其他岗位推荐、输送辅导员。总之,要通过政策设计、制度设计和机制设计,搭建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立交桥”,形成促进辅导员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四、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
要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当前,有的地方和高校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重视不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还没有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真正摆到应有的位置,没有真正抓好落实。.
第一,狠抓认识到位。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教育部将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督促检查辅导员队伍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评估标准,在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工作的有关内容,体现政策导向。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宏观指导和力量投入,及时研究解决涉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
第二,狠抓组织落实。
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配足配好辅导员队伍,这是一个基本要求。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辅导员队伍、支持辅导员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各高校要加强规划和研究,建立高校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党委要明确专人分管学生辅导员队伍,定期召开党政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制订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在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政策环境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狠抓制度落实。
各地各高校要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通过狠抓制度落实,把选聘和管理、培养、发展的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有机地实现对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促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高效、创新,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
第四,狠抓政策落实。
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更重要的,各地各高校要狠抓落实,落实各项重要政策。当前,最重要的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建设、学习提高、待遇、职称职务、发展前途等政策。各高校要将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本校相同职级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当。要把辅导员的培养纳入高校教师学位提升计划,并支持优秀辅导员骨干到国际、国内有关高校研修。要创造条件鼓励和要求辅导员讲授形势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心理健康等相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结合各校实际,尽快制定辅导员评聘各级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抓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完成好这项任务的关键的组织保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国祚座谈会上的讲话
提高认识,科学定位
扎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周 济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年五四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与清华大学毕业生座谈,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作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先后视察了5所高校,主持召开高等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深刻,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面,就高校辅导员工作,我讲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抓住根本,扎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辅导员队伍建设备受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之后,胡锦涛总书记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又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必须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们及时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列入教育部重点工作,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并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议,定期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督查,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经过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总体上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目前在思想认识方面不断提高,在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在明确政策方面更进一步,在培养人才方面更见成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并正在逐步引向深入。
(一)提高思想认识,狠抓政策落实,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摆到了应有位置
从中发〔2004〕16号文件到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对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均有系统论述,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均有明确定位。这方面,在教育部的配套文件及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中又得以再次重申和强调。近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我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战略定位上来,统一到我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我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部署上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障被摆到了应有的位置。各地各高校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出发,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积极制定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努力统筹各方面资源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氛围,热情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工作合力。高校领导班子普遍明确了专人分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党政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等方面细化了具体工作方案,努力做到使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二)明确角色定位,明晰工作职责,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极不平凡的2008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了检阅,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接受了检阅。面对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向祖国和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整体形象,赢得了中央领导同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李长春同志近期批示:“高校学生主流思想出现转折性变化,首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结果,同时也是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晶。作为主管部门,教育部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要总结经验,发展好势头。”我曾经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外教,企图用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大学生,后来他承认他的那一套根本就没有办法影响中国学生,最后他离开了中国。近年来,中央领导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特别好。应该说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广大辅导员辛勤工作的结果,充分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水平和成绩。这里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所作的一系列工作举措,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三)健全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更加顺畅 制度是根本,制度管长远,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辅导员既承担着主阵地育人的职责,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身份。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我特别强调,要对辅导员实行双重身份管理、双线晋升、双重领导。目前,高校普遍认同辅导员作为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对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实行双重身份管理,给予辅导员双线晋升的倾斜政策,既可以按照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根据辅导员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晋升相应的职务待遇。同时,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从政策制度上支持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辅导员岗位上施展才华,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要让最优秀的辅导员留下来,才能真正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质量。我们要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根本问题上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思路,这几年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辅导员队伍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
(四)加强培养培训,增进沟通交流,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辅导员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工作开展的成效,影响到其工作的成败。一批好的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不断加大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力度、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改善,工作水平得到了相应提高。辅导员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求非常高,并不是我们选择一个优秀的人才进来,他就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辅导员,辅导员是特殊的教师角色,必须经过长期的专业培训。2005年以来,教育部就抓好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花了很大力气。在国内,已经举办了17期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班,在英国和美国,已经累计举办了7期学生事务管理高级研修班。同时,教育部还在全国设立了21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面向全国辅导员开展培训。2006年以来,教育部实施了高校辅导员继续攻读学位计划,选拔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已招收三千余名硕士和数十名博士。同时,成立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召开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开展辅导员人物评选,举办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编辑出版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和论文集,有效促进了辅导员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了工作研究和理论探索,充分调动了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辅导员在整体素质上不断提高,在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深刻理解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辅导员队伍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成绩和进步,更要看到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差距。去年我在辅导员培训班的讲话中曾经讲过,胡锦涛总书记一直都很关心辅导员队伍,因为这支队伍太重要了,其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五年前,我向中央领导汇报中央16号文件的起草工作时,每位常委都发表了充满感情的谈话,都强调了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特别是锦涛同志、邦国同志,他们都当过辅导员,都是辅导员出身。他们都深情地回忆了当年是怎么开始做辅导员的、怎么做好辅导员的、做辅导员的这段经历对他们后来的人生发展有怎样的作用,讲得都很有感情。其他领导同志也都深情地谈到当年的辅导员、班主任对他们的成长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辅导员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把辅导员工作做好。我们听了之后非常受感动,受教育。后来有一次我跟李长春同志出差,长春同志跟我讲了一路,当年他的辅导员是怎么对他的成长进行帮助教育的,对他这一辈子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到了南京之后,省委书记、省长请我们吃饭,长春同志把他的辅导员、已经退休的老师夫妇俩也请到餐桌上,很尊敬地向他们敬酒,感谢他们的教育教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辅导员工作是多么重要,这些事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做辅导员的崇高和幸福。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至关重要,我在不同的会议上多次强调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此,我还要重申和强调几点:
(一)新起点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事实上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和根本任务,事关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把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正是这项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实践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于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可是我们很多人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还有着各种各样糊涂的看法。我建议大家看看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他们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对西方国家来说,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他们的意识形态是格格不入的。现在真正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且具有重大影响的只有我们中国。如果我们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经济可以搞好,知识分子的知识可以增强,我们的科学技术也可以迅速进步,可是一旦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年西方金融危机更加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这方面,辅导员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重要使命,这关系到能不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到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辅导员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与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角色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辅导员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尚待完善健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有的是认识不到位造成的,有的是配套措施不完善造成的,需要继续予以推进解决。
(二)新起点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维护高校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办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高校的改革、发展,也离不开稳定的环境。近二十年来高校稳定对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党中央给予极大的肯定。去年,3·14之后,我们大学生表现得特别好,但到后期由于一些人不断煽动,在家乐福事件中少数大学生不太理性,各高校辅导员都冲在前线,及时化解了矛盾和冲突,为高校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曾经一段时间,有些地方搞创新,学生住宿不按照班级模式进行。结果到了学生闹起来的关键时候,学校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吃一堑长一智,那些学校的教训从反面也证明了我们加强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多么的重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机遇期、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经济发展增速下滑,经济困难与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对大学生及其家庭产生重大影响。今年又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事多、政治敏感的日子多,作为各种势力争取、争夺焦点的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基层,打牢基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维护高校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正是由于辅导员们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日常工作,使得许多不稳定因素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也正是由于辅导员们在关键时刻总能冲在最前面,使得一些影响稳定的事端及时得到平息。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起点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
辅导员队伍是解决好“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一根本问题,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辅导员是一支非常重要的管理干部队伍。没有这支队伍,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是不可能的。我去过很多国外大学,也把我国大学和他们的进行了比较。事实上,他们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很成功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缺点,就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弱,在这点上辅导员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高等学校经过几年快速发展,规模得到扩大,空间布局上出现了“一区多校”和“一校多区”的格局,后勤服务社会化,教学上推行学分制,“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学生教育管理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聚合在一起,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反映和心理冲突。在这个背景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对高校的内涵发展就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此外,高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育教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等方面,也离不开辅导员这支特殊的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的参与、支持和配合。辅导员作为学校的终端防线,是感知学生情况的终端末梢,辅导员的举止行为、能力水平对学生影响较为突出,是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要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将辅导员纳入高等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来规划和培养,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人才和组织的保障。
(四)新起点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从清华实施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近六十年来,高校一批又一批的辅导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奉献青春才华,奉献真诚爱心,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辅导员们也在从事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逐渐成长成熟,为以后从事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绝大多数有过辅导员工作的经历;高校的党政管理干部,相当一部分在年轻时从事过辅导员工作;从辅导员队伍中,还走出不少学术大家,也不乏治党治国治军的英才。刚才,我说过锦涛同志、邦国同志都曾经做过辅导员,刘延东同志也曾经是辅导员。所以,辅导员工作是锻炼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平台。现在的辅导员,不仅要继续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日常管理和服务等一系列新的工作。特别重要的是,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是很高的,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能力强、水平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辅导员岗位是锻炼人、培养人的岗位。我们年轻的教师经过辅导员工作的洗礼,既可以实现思想感情的升华,也可以锻炼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素质,是宝贵的经历,更是一笔人生财富。所以,辅导员自身也是重要的人才队伍。对于高校来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本身,也是培养人才的一项内容。我们辅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在为人民服务,作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在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完善着自己的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所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在为不同岗位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三、强化角色,明确定位,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在去年培训班的讲话中就提到辅导员的角色问题。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二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三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这里,我想再明确一下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问题。
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在各个方面,德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主渠道,主要是思想政治课;一个是主战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指挥和协调。既要组织协调班主任、组织员、学生干部等从不同角度开展工作,也要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各项工作部署,还要指导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建设,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辅导员要带二百人的队伍,相当于两个连,这个基层指挥员的任务很重,担子很重。所以我很希望辅导员不仅要做好个人对个人的工作,还要做好个人对团体的工作,要把你所负责的这些学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做好。要谋划工作、协调工作,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要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才能把工作做好。这是第一个定位。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建设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工作不是不可以做具体工作,但是最重要的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是特殊的教师,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辅导员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对大学生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辅导员,另一个名字就是辅导老师,是在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和做事。人生导师是一个很好的定位。当老师是很幸福的,“集天下英才而教之”。越到后来,越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好。尤其当作为一个导师,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候,那种成功的喜悦是让人倍感幸福的。什么叫人生导师呢?大家看过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吗?那里面有一个很好的导师,那就是杨昌济先生。他对毛泽东的一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当时已是社会名流,很忙很忙,有人请他讲课都没有时间去,但是他看中毛泽东之后,每个星期再忙,也有半天时间两个人坐下来,面对面地谈心交流。这就叫作导师。他们谈人生感悟,对毛主席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人生导师,对于辅导员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定位。
三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有一个特殊的优势,就是和学生特别的接近。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最能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最能把握学生的情绪,最能了解学生的要求,最能贴近学生的情感,正是如此,学生有问题也会首先想到辅导员,找到辅导员,告诉辅导员。刚才有位老师讲到学生在火车站没钱想到老师,这说明学生心目中有老师。所以,辅导员与青年学生最容易沟通,能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只有做知心朋友,才能和青年学生一起经历成长的过程,才能正确辅导青年学生,才能教学相长,才能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所以,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个定位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加大了辅导员选拔、配备力度,使高校辅导员数量大幅度增加,高校辅导员工作力量得到加强。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在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合格辅导员所应具有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不能充分地担负起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的职责,特别是与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这一职责还有较大距离。广大辅导员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注意积累、加强思考,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把握工作规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工作途径和手段、工作内容和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事业成功的法宝。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他希望广大教师“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辅导员要牢记总书记的期望,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做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以旺盛的活力和战斗力,投身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成为学生信赖的知心朋友和信服的人生导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能手和专家,努力发挥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更大作用。
四、明确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水平高质量地抓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今年3月以来,全国高校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高校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高校特点,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5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专程到在京五所高校,调研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视察高校工作,看望师生员工,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部专门召开了高等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视频会议,就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作出了部署。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指针,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党的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转化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观念、工作思路和制度措施,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科学发展。
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今年是中央16号文件下发五周年,经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认识,要看到辅导员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要求,存在着一些制约其科学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从上到下进一步统一认识,将其真正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摆到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高校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政策落实,及时研究解决涉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各位辅导员回去之后,要告诉你们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让他们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摆在战略的位置,狠抓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将进一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之中,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督促检查辅导员队伍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资源,形成共同关心辅导员队伍、支持辅导员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各地各高校以教育部制订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为依据,积极探索,不断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工作,取得明显工作进展。下一步,要着眼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培养培训。要加大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力度,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和高级研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方式。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建设,加大力度推进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工作,促进辅导员的学位提升,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要依托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积极举办高水平的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学术会议,加大辅导员基地间和高校间的工作实践、理论研究等多方面的交流,促进广大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学习,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力度,加大培训规模,利用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红色资源开展培训,组织广大辅导员寻访革命圣地,接受思想熏陶。各地各高校也要积极组织开展大规模培训,努力形成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各地各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的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工作格局和工作体系。
同志们,辅导员朋友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辅导员工作是完成好这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振奋精神,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开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的贡献!
本文引自教育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