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先明“文学与政治”发表会
“文学与政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经验与理论”国际学术
研讨会综述
李先国
开幕式
2011年10月15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主办,苏州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学与政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来自日本、美国,以及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王建力教授在欢迎辞中介绍,绍兴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代的绍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今天的绍兴是一个古老与现代并存,宽度与深度并重的城市,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发展前景良好的充满活力的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学科,举办文艺理论会议可以促使该学科加快发展。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学对政治具有强烈的反作用。77岁的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浙江大学王元骧教授首先指出“文艺与政治是一个永恒的问题”,随后又强调文艺不应该为政治服务、成为政治的附庸,文艺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的自由”,推动社会的发展。王元骧教授精辟的见解为整个会场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在随后的大会主题发言和小组讨论中,专家们围绕“文学与政治的基本理论关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基本经验”、“中国学界对西方文论的政治化观照”、“从政治角度重释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大会主题发言
大会主题发言的第一场由浙江大学张节末先生主持,安徽大学吴家荣先生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陈飞龙研究员
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创新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他认为创新能力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标志,创新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由之路,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极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抓紧培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人才。
而后河北师范大学姜文振教授与日本国德岛大学邵迎建教授从个案入手阐述了自己关于文学与政治的见解。
1937年日军攻打上海,文化名人与进步青年纷纷出走,追随国民政府走向武汉、桂林、重庆;亦有人走向延安,走向香港。上海的话剧舞台上,主角们也频频出走,奔向远方。然而,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走,走不了,甚至有人逆向而来,如王文显、杨绛、张爱玲。
日本国立德岛大学邵迎建教授
讨论了抗战时期话剧舞台上的两类戏,一类是从上海“出走”的作家的文本,一类是“滞留”上海的文本。无论对作者还是文本,都有固定的衡量标准,该标准是二元的,对立的,其文学传统及在政治上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西南大学代迅教授
从中西美学的异同点来看这个问题。认为中西美学尽管存在巨大差异,但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复杂状况。西方社会始终有着强大的宗教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教观念却历来淡漠。西方思想传统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中国思想传统则以知行合一和经世致用为旨归。这些因素的作用给中西美学以深刻影响,和西方美学相同的是,中国美学以关注艺术的社会功利性始,和西方美学相异的是,中国美学以艺术的审美伦理化终。
大会主题发言的第二场由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冯毓云先生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杨文虎教授点评。先后发言的有深圳大学庄锡华的《激进主义思潮与政治化文论》、上海师范大学陈伟的《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特殊性》、中国社科院吴子林博士的《文学与政治的双重迷失》,以及绍兴文理学院徐扬尚教授的从比较角度作的《毛泽东的“两结合说”与“西方文论中国化”》。深圳大学庄锡华教授
认为激进主义者思维方式趋向于极端,与传统文化讲节制、不逾矩的一派的观点极相牴牾。激进主义虽与儒家温柔敦厚的文化主旨相矛盾,但在中国的历史上绵延不绝。在战争**的年代,中国知识人的普世情怀往往成为培养激进主义的土壤,现当代文艺理论的建设者便是在激进主义的时代氛围中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吴子林博士
认为:“文革”时期的文学理论是在“两结合”基础上形成的,“样板戏”是“文革”时期文艺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畸形产物,国家凭借其示范机制培养政治信念以实现政治认同;作为“样板戏”创作方法和创作原则的理论总结,“根本任务”、“主题先行”和“三突出”等负载了极左的政治理念,使文艺成了“形式的意识形态”而丧失自身的力量与尊严。
绍兴文理学院徐扬尚教授
比较毛泽东与高尔基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之说,认为毛泽东移植高尔基“两结合说”,解构其二元体系结构而纳入中国文论传统的三元谱系结构,体现其潜意识的“西方文论中国化”意愿。
各位的发言都得到了点评人的肯定。学科处处长魏小琳教授参与了开幕式并聆听了大会主题发言。
下午,各位代表分别在图书馆报告厅会议室和铁成科教馆一楼会议室分组交流讨论。
第一小组发言
大会分组发言的第一小组的上半场由河北师范大学郭宝亮先生主持,武汉大学冯黎明先生点评。
南通大学杨菊博士
以1920年代革命文学论争过程中革命文学家与鲁迅、茅盾等论争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这一时期文学政治化的形成及其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施立峻教授 认为,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学自律/他律、启蒙/审美现代性等问题的学术史考察一方面显示了文学审美特性的悖论与现实语境意义,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论思考空间。他的发言在现代语境中探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通过审美交往与对话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从而摆脱文学自律/他律的二元结构束缚,在现代公共空间的意义上确立文学与政治交往对话的意义与价值。
新疆大学刘志友教授
认为文艺与政治关系属于政治领袖话语。他之所以这样看这个问题,是鉴于一个事实:文艺与政治关系最偏激的话语形式“文艺从属于政治”并进一步发展为“文艺为政治服务”,其源盖出于后来拥有无上权威的政治领袖毛泽东,真正敢于反对或能够否弃这样圣旨式话语的是邓小平,1980年1月,邓明确地说出了“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
云南曲靖师范学院范永康博士
认为1960年代以来的西方文论大规模地政治化了,成为“文化政治”的一部分。中国学界对这种政治文论进行了批判,一是担心文学或文论再次沦为政治的工具。二是指责政治文论对文学性的排斥。三是指明西方政治文论对中国本土问题的遮蔽。除了对当代西方政治文论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外,中国学者还初步提出了以下几种超越方案:童庆炳设想的“文化诗学”、赵宪章的“通过形式阐发意义”、胡亚敏的“文化—形式批评”设想、吴炫和曹文轩的“文学性的文化批评”。这些超越方案主要谈的是文学的“文学性”与文学的“文化性”如何融通的问题,而对最关键的“文学性”与“政治性”的兼容问题探讨得并不充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朱媛博士
认为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他以符号学改造了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以符号价值的论述代替了马克思商品理论中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突显了马克思理论中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意义,有力地驳斥了庸俗的唯经济论的马克思阐释者们,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以马克思批判论为中心,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理论。
大会分组发言的第一小组的下半场由新疆大学刘志友先生主持,西南大学代迅先生点评。哈尔滨师范大学冯毓云教授
认为,在后意识形态环境下重提“文学与政治”的话题,虽然与学术界的政治冷漠、消费文化遮蔽政治维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政治”在当代的表现形态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它已以“微观政治”的形态深深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形成一股潜在的潮流,以新的政治手段发挥着微妙的功能。
合肥师范学院赵学存
认为:将文学对政治的关系界定为“想象”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古代将这一关系定位为“载道”,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它被定位为“从属”。“载道”说与“从属”论都是因为时代的某些特殊原因而产生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偏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社会事业部门的完善以及文艺学自身的发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将逐渐恢复本来面目。
忻州师范学院刘淮南教授
认为:白居易的文学观念中由于渗入了很多的政治功利,因而与人们对文学的期望存在较大的距离。假如将之作为指导创作的理论,无疑不利于文学的发展。而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文学价值很高的篇目恰恰是与其文学观念相背离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李自雄博士
认为,根基于中国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传统的意图伦理是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范型,反映在中国的现代文学本质观念中,也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把文学视为政治伦理意义上的“载道”的工具,由此主导、形成了中国的文学本质观念与西方的不同。
嘉兴学院李瑞明教授
分析了“诗史”观念的政治向度。“诗史”观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士的文学”的脉络系谱,其精神所向是士的身份与志业的自觉。汉儒解《诗》彰显了《诗经》“变风变雅”诗人的典范性意义,诗人要有承担挽救社会秩序的责任,并积极以诗歌创作忧国忧民、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杜甫的“诗史”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传统的发扬广大与创造性发展,对后世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以白居易、钱谦益、陈衍三人为代表。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何金梅副教授 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当代文学里的母亲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三个比较明显的演变阶段,第一阶段的母亲形象往往是政治理想的寄托,女性特征不明显;第二阶段的母亲形象开始向女性身份回归,母性开始被描绘为一种女性的力量;第三个阶段的母亲形象丰富多样,在传统母亲形象依旧被歌颂的同时,还出现了世俗母亲、无爱之母、精神之母等具有解构性质的母亲形象。母亲形象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新中国性别文化从单一到多元、从无性别意识到性别意识彰显的过程。
南京晓庄学院徐敏博士
结合学界反应对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所反映出来的其学术方法未能一贯到底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认为洪子诚倾向于从时代的情绪、作家意识取径观察文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学术立场、文学立场,乃至伦理立场、政治立场都需要与人以及人的“信仰”结合在一起。
闽江学院肖翠云博士
认为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就是从“语言转向”来探索文学的形式美学,逐渐摆脱“文革”时期的政治功利和新时期初的社会功利,突破以工具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分析,走向以本体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审美批评,完成了从文学的政治性向文学的语言性的根本转变。
复旦大学张旭曙博士
中国现代美学是中国启蒙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美学系统的主干与核心是科学理性精神。美学领域里探讨、弘扬科学精神是中国当前现实迫切需要科学精神的折射。
绍兴文理学院刘毅青教授
认为在香港殖民文化统治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能够让殖民地的人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实现民族觉醒,并能够对后殖民的消费主义进行反省。如同叶维廉的观点,在后殖民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由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作为启蒙批判的对象,成为文化启蒙的主体,参与构建后殖民语境下的主体意识。
此外,武汉大学冯黎明教授探讨了艺术自律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安徽农业大学方国武教授探讨了政治批评的文学性价值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张蕴艳博士探讨了公民社会与公民写作问题。
同时,在文科楼,美国诗人Jennifer Boyden女士与河洲文学社成员等诗歌爱好者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互动交流。第二小组发言
大会分组发言的第二小组的上半场由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先生主持,福建师范大学王珂先生点评。
浙江大学张节末教授
认为中国国民性话语的谱系背后隐藏着西方殖民主义话语霸权,而启蒙精英们对此一话语霸权缺乏基本的反思意识。启蒙话语将阿Q形象与农民身份捆绑的话语策略非但没有得到中国农民的认同,相反却意外地成为对中国近代革命主力军的诋毁与污蔑。因此,作为一个文学形象,阿Q固然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却不免是一个失败了的中华民族主义形象,无法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真实历史中提供积极的民族认同。温州大学颜翔林教授
认为“可信”与“可爱”为王国维而立之年关涉于形而上学的困惑,这一困惑内在地构成了王国维的美学范畴,蕴涵着值得探究的思想意义。在后现代以消费活动为中心的历史语境,无论是生活世界、艺术世界还是理论领域,对于可信与可爱的求证都是哲学、伦理学和美学值得关切的问题或命题。
合肥学院许徐
认为:阿英为实现革命文学“力之美”的美学追求,确立了“意识形态定性+感觉情绪鉴赏”的“二元结构”批评模型。这一模型隐含着他在文类学意义上对形式的三重认知,即:形式的对应性、形式的阶级性和形式的成长性。
安徽师范大学江守义教授
在发言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文艺批评的基础上,形成了批评的“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继承发展了“历史标准”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演变成文艺政策。文艺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艺批评之间有联系,但在出发点、批评对象、侧重点和批评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苏州大学侯敏教授
认为一部百年中国史,是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历史。古老的中华帝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陷入了政治和文化秩序的危机。如何通过政治与文化的变革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成为转型时期的时代课题。现代新儒家主要从捍卫儒家思想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宣扬儒学的复兴和发展,他们走的是一条“返本开新”之路。
广东五邑大学凤群教授
注意到晚年的巴金以写散文为主,当时杨朔、刘白羽、秦牧三大散文家的作品因为与政治走得太近受到诟病,此时巴金的《随想录》却表现出对现实政治的极大热忱。但巴金与三大散文家有本质的不同:第一次让当代散文闪烁政治批判的锋芒,复活了五四知识分子丢失已久的灵魂,对被政治扭曲的“自我”的无情地批判。
大会分组发言的第二小组的下半场由苏州大学侯敏先生主持,温州大学颜翔林先生点评。
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
在发言中集中描述1990年代末以来的文学再政治化的基本类型及其生成策略,展现“为文艺再正名”的理论面貌与基本内涵。第一种类型由陶东风、赖大仁、李建军等一批中青年学者所构成。第二种类型以陆贵山、王元骧等人为代表。“重建文学的政治维度”的策略一是里应外合,一者从反本质主义出发,另一者从本质主义出发,合力解构审美论。二是寻找政治的合法性成为迫压文学表现政治的基本手段。这对于一些论者来说,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就是无意识的流露。三是从文学所处身的外在环境的角度看文学。刘锋杰教授认为,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推导出“文学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接着再推导就出现了“文学的性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文学只拥有审美本质,因为文学的性质既然与社会关系总和相关联,那么,文学的性质就是多重的、系统的而非单一的、排他的。从“人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可以推导出“文学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接着再推导就出现了“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因此,关于文学性质的定位,其实应当由这两个原理来支撑,既考察它对社会关系总和的表现,也考察它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并且正是选择创造了文学的特有性质,使文学成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事物,成为“文学个体”(区别于伦理个体、宗教个体等),并进而成为“文学主体”(区别于伦理主体、宗教主体等)。
安徽大学吴家荣教授
认为鲁迅对“左”倾文艺思想的批判以30年代初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鲁迅重在对创造社、太阳社一些同志极左思潮的匡正。后一阶段鲁迅对极左文艺思潮的斗争,除了在“左联”早期纠正“唯物辩证”创作方法的偏颇外,主要是对后期左联宗派主义,关门主义的批判以及对托派的斗争。
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
对蔡元培进行了形象解读。身处急遽变化的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蔡元培一身兼具多重社会角色。他不仅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而且是现代知识分子和杰出的学者。作为社会活动家,他扮演的是民主革命家、现代教育家的角色;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和学者,他以启蒙思想家、美学美育家著名于世。
福建师范大学王珂教授
认为改革开放30年,政治思潮及政治生态影响了新诗诗潮及新诗生态,新诗一直承担着介入中国社会生活的政治责任,政治性是30年新诗的重要特征。
牡丹江师范学院尹传兰博士
认为:20世纪60年代初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对“大跃进”的激进文艺路线实施退却的“调整”政策。新桥会议、广州会议、大连会议三次文化调整会议使政治对文学的重压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松动。通过译介外国文论、反“题材决定论”、反对文学与政治的简单依附和从属,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文学的“特质”,避免了政治对文学的过度干涉,肯定了创作者的主体性。
浙江传媒学院赵思运教授
认为延安整风成为延安时期乃至20世纪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分水岭,此前此后的鲁迅艺术学院的精神风貌迥然不同。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社会是典型的现代兵法社会兼战时军事共产主义模态,鲁迅艺术学院等院校的性质是政治规约高于文化传承,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学术人才,而是培养更好地服务于战争的工具,审美观念崇尚朴素、自然,不事雕琢。
浙江万里学院周兴华教授
认为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青春之歌》大讨论可谓文学批评上的奇观。参与者持有相同的理念、采用相同的评论语式,但面对同一部作品却产生了观点上的强烈冲突。冲突的根由表面上看是双方对文学有不同的理解,但参与者悬殊的身份地位又使这种观点冲突变得不再单纯。批评活动折射出了工人与知识分子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地位、心态与相互关系,从中既可以看到特定年代政治与文学间的特殊关系,也可以看到超越于批评本身的心理内涵,对现实颇具启示意义。
南京晓庄学院赵国乾教授
认为,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语境中,文学同“审美”以及“意识形态”的关系是理解文学本体问题的关键。探讨文学同“意识形态”以及“审美”的关系,其最基本的理论参照应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在当前的文学理论建设中,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对于我们理解文学同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大会提交的论文还有:
温州大学马大康教授
对文学理论的重新政治化持审慎态度。在提交的论文中,他认为自己并非反对文学理论的文化政治转向,相反地以为这个转向很有意义,只不过强调这一转向要慎重,它需要一个前提:即独立的立场和自己的脑袋。
扬州市邗江区宣传部高磊博士
认为《讲话》是毛泽东为强调适应“全新中国”的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的构想。作为一个政治性的文本,《讲话》的最终指向是通过创造“全新文学”培养“全新的人”来建立“全新中国”,它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意识。
上海理工大学薛雯教授
在提交的论文中梳理了“文学主体论”论争中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不同认识,认为“文学主体论”进一步扩大了文学与政治相区别的层级,即文学具有充分的主体性,使得文学能够并应该独立于政治之外,形成了对于政治的新的超越关系。
徐州师范大学李金梅博士
提交的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张艺谋电影,力求从客观的角度探讨张艺谋电影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前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中期的靠拢以及后期的颂扬;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张艺谋电影意识形态变化的社会文化及其心理原因。闭幕式
15日下午5:30,在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了本次会议的闭幕式,由绍兴文理学院的刘毅青教授担任主持。来自武汉大学的冯黎明教授、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王珂教授分别代表小组作交流汇报。
经历了文学是否工具的论争、文学主体性的论争、文学“向内转”的论争与文学语言批评与文体研究的提出及实践四个阶段的发展后,1980年代的文论界形成了以审美、形式、语言、向内转、纯文学、非功利、文学自身等构成的主导话语体系,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再受到追捧与热议,文学去政治化成为主导话语。从1980年代末起到今天,随着外在文化语境的转变,文学去政治化的主导话语逐渐被文学再政治化的主导话语所取代,其间又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1980年代末到1990年初的第一阶段主要由反对去政治化的单一声音构成,1990年代中到1990年代末的第二阶段主要由引进西方的文化理论及反思去政治化的声音构成;2000年初到今天的第三阶段主要由如何重建文学政治维度构成。比较来看,去政治化是对文学审美性质的全面肯定,而再政治化也就显然是对这种审美性的反思甚或反拨。在再政治化的整体思路的支持下,文学与政治关系研究跃上了新台阶,也产生了新成果。
南京大学汪正龙教授在闭幕式最后总结陈词中指出,本次会议研讨会内容丰富,各位代表交换了不同意见,共同探讨了许多学术问题,也激发了更多的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的重新思考。
第二篇: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李先虎
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由《说“屏”》谈说明文教学
说明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软肋。究其原因,除了教师对说明文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之外(不少教师把说明文教学看作语文教学中的“鸡肋”)。还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说明文内容多枯燥乏味,勾不起学生的兴趣;第二,说明文就文学性而言,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稍逊其他体裁;第三,说明文在情感方面,因其理性色彩偏重,所以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第四,说明文的语言不像诗歌、散文那样富有表现力,它以平实、严密、准确见长,即使是颇有点文学色彩的说明文,其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一篇说明文中并不占主要方面。
那么,如何扭转中学说明文教学这种被动、尴尬的局面呢?下面就以《说“屏”》为例谈谈说明文教学。
一.以语言为“抓手”,突出一个“美”字。
已故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教学”,说明文更是如此。说明文的语言之美,往往被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所掩盖,被其他文体的文学之美所淹没,所以,在教学中领会说明文语言之美,往往成为薄弱的环节。根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生动、通俗、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说明文语言粗略归纳出九个美学特征:和洽之美、形象之美、通俗之美、典雅之美、明晰之美、简洁之美、智性之美、情趣之美、含蓄之美。用这种美学思想指导教学,与学生一起细细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美之所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说明文往往要说明人们不易亲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这就要求将陌生的对象亲近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
在教《说“屏”》这篇文章,为让学生领略本课语言的“美”字,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了解一篇文章的美词佳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最美的词或者句子推荐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推荐这个词或者句子?
生4:我认为“因地制宜和伧俗”两个词用得比较好。“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伧俗是粗俗、鄙浅的意思。师:值得我们去学习、积累!这是就屏风的安置而言的,屏风的安放不是随随便便的,是一门学问,很有眼光。(智性之美)
生5:我认为“艺术点缀”这个词比较好,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师:你认为是“艺术的点缀”,“点缀”这个词用得挺贴切的,谢谢!(明晰之美)生6:我认为第一段中的“销魂”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现出了作者在诗的情境中的感受。
师:连魂都离开了,我们的躯体,我们的身体,那个事物是很动人的了!(形象之美)
生7:我认为“微妙”和第五段中的“休憩”用得挺好!
师:休憩,其实和休息是一样的意思,但说起来很好听,很雅致。它是书面的语汇。(典雅之美)
生8:我认为第三段中的“缓冲”这个词好,既给人一种具体可感的印象,又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曲折之美。
师:这位同学能从审美的感受方面解释词语,很有见地。缓冲,把速度放慢一点。(和洽之美)
生9:我认为第一段中“似隔非隔”用得比较好,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
师:很微妙的写出了“屏”的作用。(含蓄之美)
生10:我认为第一段中的“神秘”用得比较好,但我一时还不知道好在哪里?(同学大笑)
师:因为太“神秘”的缘故,所以你解释不清楚,就成了“神秘”。哪位同学再来解释一下“神秘”?
生11:“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给人的感觉不是一览无余的直白,而是一种含蓄的、让人浮想联翩的感觉。下文有“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那种感觉只有靠想象,肯定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师:小小的屏风,真是让人向往、心醉、神迷。(含蓄之美)
生12:刚才同学谈到“微妙”一词,我认为第一段倒数第三行的“微妙”一词用得好,“微妙”就是深奥、玄妙,难以琢磨,“微”是“小”的意思,几乎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是“妙不可言”的意思。总之,是“妙不可言”的意思。比如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事物的现象很微妙。这个词生活中常常用到。(同学鼓掌)
师:好,解释精辟,“妙不可言”。有些词我们必须认真揣摩,才能品出味道来。我们要积累它,要学习它。(含蓄之美)
生13:我认为第一段中的“不禁地心生向往”用得比较好,因为写出了作者情不自禁的喜欢屏风的感受。师:自己再连起来:心生向往之情。(情趣之美)生14:我认为第一段的最后一个词“齐声称道”比较好。师:“称道”是称赞的意思。(情趣之美)
生15:我认为“流动的空间”比较好,运用比喻,将“屏”形象化,这样写出了屏的“巧”。
师:说明文中经常用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通俗易懂(通俗之美)
生16:我认为本文第一段中的“巧”字用得好,本文就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
师:一线串珠(简洁之美)
生17:我认为第四段中的“得体”一词用得好,屏风的摆放必须遵循这个原则。《桥之美》的结尾说:“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苏州园林》中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画。”我认为这也是“得体”。
师:精辟之至,分析语言就应该“瞻前顾后”。简洁之美、智性之美。生18:我觉得 “帷幕”一词用得好。点明屏风和帷幕的作用是一样的。师: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很会发现。本文值得我们欣赏的词语很多。还有一个很高雅的词:“韶光”。韶光什么意思呢?“春光”,“光”取得它的比喻意:青春年华。还有一个词“休憩”,也就是“休息”的意思,但是我们在口头上不说“休憩”,在书面上说“休憩”。还有一个很普通的的词“得体”,“得体”,恰当的意思,做什么事,说话、行为、举止要得体,要恰当,要恰如其分。这些书面的语汇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事实上,中学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说明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说“屏”》作为小品文的代表,值得我们欣赏的语言很多很多。说明文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说明文教学的精髓。无论是说明对象的把握,还是事物特点分析;无论是说明顺序的解说,还是说明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析与解读。
二.以文学为“底色”,突出一个“情”字
许多人看来,说明文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是最“薄情寡义”的。他们认为: 说明文的特征主要是描述的客观性和说明的准确性,说明文的教学应抓住其文体的基本特征,只要抓住10个字(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便可了得。但是,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看,说明文的文学性也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必须承认说明文的文学性。在中学课本中许多说明文不能把他们简单地划分为非文学体裁地范畴。特别是许多文学笔调极强、人文色彩极浓的说明文。我们不妨把这类文章重新定位,把他们定位为小品文或者文化散文也未尝不可。如果是这样,对说明文的文学性探讨将有大文章可做。
在进行《说“屏”》教学时,笔者尽可能地挖掘本课的文学性。从课堂的导入,到问题的设计,到文本的解读,到教师的点拨,到拓展延伸,始终突出一个“情”字,尽可能地在本课的文学性上进行挖掘。这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前面我们学习了《苏州园林》,提起园林,大家自然忘不掉一位老人。他就是------“叶圣陶”(学生齐声回答)。“他不是叶圣陶”(学生笑了,接着一脸地狐疑)------人们常把这位老人当做上个世纪中国园林的代名词。他太爱园林了,这位老先生说:“我常常想起曹操的一句话,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我来说,则是‘何以解忧,唯有园林’了。”其情怀如何,可见一斑。有诗为证:“老去江湖兴未阑,园林住处说般般。亭台虽小情无限,别有缠绵水石间。”他沧桑一生,屡遭迫害,倍经磨难,满怀的真知灼见,却悉数蒙尘,无人领会,而他还一直在说,说园、说桥、说屏、说巷、说帘、说影、说茶、说秋思,一辈子都不肯放下对山水泉石的执着,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旁人岂能尽知!就这样他一直说着,中国人不听,老外听得入了迷。翘起大拇指“好极了,棒极了,真实ok顶呱呱!”
这回该知道他是谁了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陈从周和他的《说“屏”》。这样的开头不光激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唤起他们的阅读期待,更重要地是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文学氛围。
在问题的设计上,力求突出 “诗情”,说出“画意”。为此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说“屏”》这篇课文,表达出作者对屏喜爱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生1:作者把“屏”看做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表露了作者对屏风的情有独钟。
生2:作者深受古诗词和古画的感染和影响,作者从小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
生3:作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见作者对屏风的感情逐渐加深,并且添加了理性的成分。我们的先人擅长把屏风的功用和美感结合起来,通过屏风这件物品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本文是一篇文学性极强的小品文。这种文学性尤其是表现在哪里?小组合作探究仔细体会引用古诗的作用。
这是给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生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生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生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生4: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师:刚才同学们,不光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还知道了出处,并且知道诗词表达的情感。这是一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很好。通过学习,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诗词名句,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一开头句营造了一种充满诗意的气氛,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也表达了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第二处“锦屏人忒看这韶光贱”,引出屏的分类,妥帖自然。第三处,“抱膝看屏山”,曲终送雅,妙不可言,诗意盎然,韵味无穷。
师:你还能从课外搜集一些描写“屏”的诗句吗?(拓展延伸)。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生5:南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生6:李商隐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生7:柳 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生8:李 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生9:《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生10:温庭筠《更漏子》:“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生11: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拓展环节,学生情趣盎然,讨论热烈,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课堂上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三.以文化为“标高”,悟出一个“理”字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大半是近似散文。《说“屏”》便可以定位为文化散文。小小的屏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一个符号。透过它可以洞察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透过它可以诠释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而屏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在古代家家都司空见惯的精美的器具,而今安在哉?作为一个研究中华文化的泰斗——陈从周先生看到自己钟爱的“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他有作何感想呢?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
生1:他一定感到痛心。从第四段可以看出,“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说明屏在当今现实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的,自然引出下文作者的写作缘由和期待之情。
师:作者的忧虑我想还不仅仅表现在这一点,还通过哪些内容进行了暗示? 提示:作者引用的诗词在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2:都是表达一种凄婉的,哀怨的,痛苦的,孤独的,感伤的情感。师: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提示:联系作者的生平。满腹经纶,无人领会;刚直不阿,备受摧残;愚氓灭美,令人痛心。为挽救传统文化奔走相告。
生3:他想诉说自己的心愿,无奈,痛心,愚氓灭美的悲剧时时在我们的周围发生,前看看新闻就看到内蒙古一个建筑公司毁掉古长城进行开发的令人痛心的事。
师:这位同学能联系现实谈到传统文化的保护,这是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这也是当代中学生最可宝贵的精神。陈从周先生是一个有责任感,仗义执言的人。有一次一位地方行政官员竭力主张将徐家汇的一幢历史悠久的建筑拆除以保证地铁工程的顺利实施,陈老先生认为开了这样的先例会对以后的古建筑保护造成极大的威胁,因而是不理智的。这位倔强的官老爷也许听惯了漂亮话,显然没把它放在心上。这种没有教养的举止让陈从周难以忍受,他拍案而起,准备将这位地方官数落一番。但是不幸发生了,与会者注意到陈呼吸困难,面色蜡黄,神色黯然,摇摇欲坠,老人中风了!陈老的晚年时凄凉的。事实上,陈老关切的何止是小小的屏风呢?是否也有一些如屏风一样,曾牵动过古人丝丝情怀,但已经在今天这个主流生活中逐渐退却的物品呢?
学生自由回答:可以写扇、丝绸、铜镜、绣、瓷、墨、砚、陶、皮影„„ 师:一种文化的消失比一种物种的消失更令人痛心、揪心。物种的消失只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而文化的消失,却把一个民族代代相因的精神的链条断裂,甚至造成一个种族的消亡。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陈从周先生才有《说“屏”》问世。
结语:“名园不可失周公,处处池塘哭此翁。多少灵峰痛米老,无人再拜玉玲珑。” 这是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在陈从周先生去世后不久写作的悼亡诗《哭从周兄》。据说,由于这首诗是如此煽情,以至于当陈在国外未能参加葬礼的学生们读到此诗时竟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晚年的陈从周谈佛、游园、听曲,一身简朴的、不变的灰黑色中山装,是人们对他最鲜明的印象。老年中风,给他的身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灾难性打击。在最后的岁月里仍然试图挣扎着移动他那双苍白、瘦削的手来写作关于他所热爱的诗词、昆曲、园林和亲友,这种美好的愿望终于在2000年3月16日凌晨划上了令人悲痛的句号。追溯其80多年的人生生涯,就可以了解到一位中国传统文人可爱的执著,他的爱与恨。在我们这一辈人眼中,陈先生所代表的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念可能过于拘泥,但他们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他将与他所热爱的艺术一样与中国人民同在!最后四个问题的设计,紧紧扣住文化因子去引导学生探究。这里既有现实的因子,也有历史的因子,既有个人的因子,也有民族的因子。在结语时,老师的慷慨陈词,眼睛贮满情思,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一些学生甚至眼睛都湿润了。说明文教学教得能够感动学生,教学便成功了。
说明文该如何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笔者一孔之见。但不管怎样,要依托文本,吃透文本,品味文本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接受语言文字的熏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掘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文学因子,上出点诗味来,上出点感情来;对说明文要进行重新定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纷繁的现象中理出文化的脉络,站在文化的角度教说明文。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对中学32篇说明文进行再梳理、再界定(初中26篇,包括《山市》《核舟记》;高中6篇),我们会发现一半以上的说明文具有很强的文学、文化因素。教师应该挖掘文本的文学因子和文化背景,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知、情、意、理诸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
第三篇:李峰先创业
[创业就业]山高我为峰:一名医学生的创业梦
李峰先,我校2005级临本8班学生,现广西南宁讯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这名身为优秀的医学生却心怀IT梦想的年轻创业者在短短时间内开辟了右医学子的创业新道!是什么带给他引人惊诧经历和令人艳羡成功?他说,是激情,是勇气!
“想想我们一路走来,荆棘满布,一群学医的大学生,放弃了世人眼馋的好职业,选择了创业,真是搞不懂自己是对的还是错的!只是我个人觉得人都是有梦想的,生命因梦想而美丽!”“医学生的IT创业,如果我成功了,那很多人都可以成功的!如果我失败了,那可以让很多人走得更谨慎!”李峰先在自己的日志里写下这么一段话。李峰先是一个骨子里透着创业激情的人,他不在乎下一个马云是谁,他只知道成功是不容易复制的,只有创新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创业,那种“从无到有”的感觉让他痴迷。
在校期间的他日益觉得自己并不想做一个被别人既定身份的人。渐渐地,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在发现了本宿舍有一个计算机高手后,他利用网络搞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这一想法就更明确和肯定。既然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游刃有余,那么为何不为自己寻找一个超越自我的新舞台?于是,李峰先同另外三个志同道合的舍友组队,决定利用网络技术来寻找突破口。没有先进技术那就借鉴网上的技术慢慢摸索。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他们参考淘宝网,同学校学生会联手创建了我校第一届大学生网络跳蚤市场。经过再三的内部测试,在确定跳蚤市场的操作运行非常正常和规范后四个年轻小伙才兴奋地将它投入校园使用。跳蚤市场的出现受到了正逢毕业的2004级学生的欢迎,百色学院的部分学生也揣着自己的待销物品加入到了跳蚤市场中。初试牛刀便成绩不俗,这个小小的成功让李峰先和他的队友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当然,他明白人不能只做个理想家,必须脚踏实地学习和工作,实习开始,团队决定关闭这个带给他们短暂成功喜悦的跳蚤网。2009年的双选会让这四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重归校园。再聚首,他们赫然发现自己又到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是选择一家医院安安稳稳的做医生,还是勇敢地放弃坦途去涉足一个未知的、却让他们心动不已的领域?
年轻的激情和勇气,让他们在片刻的犹豫后做出了“创业”这个大胆的决定。李峰先的团队经市场调研发现,当前广西的互联网起步低,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将成为消费者消费的标准模式。如果一家公司企业不能充分地运用网络技术,那它的命运必然是被淘汰,或是被精于网络技术的竞争对手并购——这就说明广西各行各业对互联网还有巨大的潜在需求!作为广西对
外开放的窗口,南宁无疑是他们创业的圣地。而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创建网络公司的可行性。因此他们决定把公司建在南宁这个企业多、新建公司多的城市。考虑到网络公司门槛低,数量多,但从2009年9月国家对互联网进行整顿以来,市场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洗牌,无法为用户提供优质型产品或服务的网络公司正在被淘汰,李峰先和他的队友为自己的公司做了准确的定位:不能限于简单的制作一个网站,必须采用新的服务体系来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满足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基本要求,为企业实现网络营销;保证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不通过价格战来实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没多久,讯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网站雏形、商业计划都准备成熟了。讯丰公司主要业务是网站建设、网站维护、网站推广、企业LOGO设计和各类平面设计。事实验证了李峰先他们对市场需求把握的准确性,他们的高标准产品,高质量服务,使得讯丰公司能够在圈子里一炮打响。李峰先说:“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不会用互联网做生意的人已经OUT了,讯丰是时代的产物!”
李峰先最为骄傲的是,他们公司团队成员均为广西高校年轻大学毕业生,甚至有来自大连民族学院计算网络工程的高材生。创业初,他们惴惴不安地为广西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做精品课程的网络设计,那位老师竟点着头说:“你们专业人士做的东西就是细腻、精美!”这让李锋先这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感到窃喜和骄傲。公司为南宁古董店“青花堂”设计的LOGO和网站让该店老板在网站投用当月就增收28万元的,引得青花堂的老板对他们啧啧称赞„„成功的案例不少,不少客户慕名而来。幸福来的很快却不突然,如今的讯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业内已小有名气。李峰先却对这样的进步速度不甚满意,他打开讯丰公司的网站为记者细细讲解设计的构想及存在的不足,他说与国外优秀网络公司的作品相比,我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无论身为学生还是经理,李峰先总是如此善于从自己生活领域以外的更广阔的世界里汲取最新的信息,从校与校之间到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李峰先的视野更宽广了。为学到最领先的技术和拥有独特的风格,他和队友时刻关注国内外先进同行,及时更新技术,力求设计出最时尚最清新作品。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常说这样一句话:“各位员工,各位兄弟姐妹,我们阿里巴巴集团离倒闭只有12个小时了” 李峰先喜欢对自己重复说,是的,每一个网络公司离倒闭只有12个小时了,南宁每天都会新增3—5家网络公司,我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让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李峰先对李开复的经历感叹颇多。李开复是中国互联网界的传奇人物,曾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曾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曾主管苹果公司的研发部门,却毅然辞职,于
2009年9月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场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帮助中国打造一批新一代高科技公司。李峰先意味深长地说:“李开复遗憾自己在别人设计好的框架里为别人打了20多年的工,我佩服他放弃眼前的成功选择创业的勇气,也很庆幸自己能把握青春去追寻梦想。”实习结束,他毅然放弃了与玉林市红十字会签约机会而回到他魂牵梦萦的讯丰公司。
李峰先,这个毕业综合测评成绩“优秀”的年轻经理率领着他的团队在IT领域里继续为梦想披荆斩棘。
「李峰先创业感悟」时间的车轮正促使着80后的我们一步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而大学毕业的我们却还在为谋求一份工作而烦恼。社会无法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提供那么多的岗位,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自动分流,有一部分人要勇于站出来创业。如果创业成功,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岗位。如果失败了,那也用激情换来了一份宝贵的经验。有一句话与你共勉:凡事积极追求,结果随缘
第四篇:先唐文学模拟试卷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____社会。
2.《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____国风。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____》一篇中的句子。4.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____》。
5.庄周的著作现存共三十三篇,分____篇、外篇和____篇,6.屈原在《离骚》中吸收了很多的神话,诗中的曦和与望舒分别是____神和____神。
7.《九歌》中写山神之恋的作品是《____》
8.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上介于____与____之间。9.《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____部分。
10.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11.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____、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12.刘勰《文心雕龙》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____也。”
13.“人生天地间,____。”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1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____》。15.左思的代表作有《____》八首。
16.陶渊明的辞赋名篇有《悲士不遇赋》、《____》和《归去来兮辞》。17.南朝文人诗歌于刘宋时期发生第一次变化,__________取代了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18.南北朝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____。19.南朝民歌以____和____为最主要的两大类。20.《世说新语》所记人物轶事起于东汉末,止于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诗经》全集共():
A、三百篇
B、三百零五篇
C、二百九十五篇 2.《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A高尚的书
B上古之书
C时尚之书 3.《汉书·艺文志》说屈原作品有()篇: A、26
B、25
C、24 4.《孔雀东南飞》属于()
A汉乐府
B古诗十九首
C南朝民歌 5.建安诗歌的主要形式为()。
A、四言诗
B、七言诗
C、五言诗 6.“才秀人微”指的是()
A、谢眺
B、鲍照
C、左思
7.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据以下哪部作品创作而成()A、《东海孝妇》
B、《韩凭夫妇》
C、《精卫填海》 8.“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出自()的作品。A、左思
B、潘岳
C、嵇康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诗经》中《颂》分()颂:
A、齐
B、周 C、鲁
D、商
E、卫 2.《尚书》包括()
A《夏书》
B《周书》
C《商书》
D《虞书》
E《盘庚》 3.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作表作品有()
A《归田赋》
B《二京赋》 C《刺世疾邪赋》D《两都赋》E《述行赋》
4.下列作品属汉乐府的有
A《妇病行》 B《出东门》 C《涉江采芙蓉》D《迢迢牵牛星》E《上邪》
5.从内容看志怪小说大致包括包括如下类别。
A、地理博物类B、野史传闻类C、鬼神怪异类D、名人轶事类E、佛法灵异类
四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小雅·六月》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2.《春秋》是鲁国史官记载,又经荀子修订编纂而成的。()3.“刻舟求剑”故事出自李斯的文章。()
4.《古歌》和《悲歌》是抒发思乡之愁的作品。()5.言意之辩讨论的内容是关于诗歌的语言和意旨之间的关系。()
五释词(每题5分,共15分 1.春秋笔法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3.清商新声
六简答(每题7分,共14分)
1.汉乐府诗质朴本色和求新尚奇的特征各有哪些表现? 2.简略说明玄学、佛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七论述(15分)
试论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特点及其生成因素。
附 答案:
一1.母系
2.十五
3.静女
4.尚书
5.杂
6.日、月
7.山鬼
8.诗、散文
9.人物传记
10.郭茂倩
11.郊庙歌辞
12.冠冕
13.忽如远行客
14.燕歌行
15.咏史
16.闲情赋
17.山水诗
18.庾信
19.吴声歌、西曲歌
20.东晋
二1.B
2.B
3.B
4.A
5.C
6.A
7.A
8.A 三1.BCD
2.ABCD
3.ACE
4.ABE
5.ABCE 四1.对
2.错
3.错
4.对
5.错 五
1.春秋笔法
提示:①即微言大义②语言高度概括③通过一些字句暗寓褒贬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指西晋太康时期的几位诗人,文学家。“三张”指诗人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二陆”指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两潘”指文学家潘岳与侄潘尼;“一左”指诗人左思。这八人代表了太康文学的最高成就。3.清商新声
①西晋亡后,汉魏清商旧曲流入江南,为蓬勃兴起的江南歌曲所吸收,形成“清商新声”
②清商新声歌词,即南朝乐府诗
六 1.汉乐府诗质朴本色和求新尚奇的特征各有哪些表现? ①语言上质朴本色 ②结构写法上求新尚奇
2.简略说明玄学、佛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玄学的影响 ①自然观②言意之辨 佛学的影响
①想像力的拓展②佛经故事的吸纳③佛经翻译丰富了汉语词汇④促进音韵学的发展
七试论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特点及其生成因素。不同特点:
①内容上,南朝民歌单一,多为情歌;北朝民歌内容广泛丰富 ②风格上,南朝秀美精致,但气局狭小,骨柔力弱;北朝境界开阔,质朴刚健,粗犷豪放
③意象上,南朝显得柔而狭;北朝有刚而阔之感
④语言和抒情方式上,南朝善用双关隐语,婉转缠绵;北朝直抒胸臆,朴素无华
⑤体制形式上,南朝单一,基本为五言四句;北朝多样化
生成原因
①地理气候,南方温湿、多水多山;北方干爽,多平原大漠。凡此种种皆影响到 人的心理性格
②社会发展,南方经济繁荣,城市发展,享乐风盛;北方战争频仍,人民流离,生活艰难
③文化传统,南方吴楚文化,《老子》、《庄子》为代表,重柔贵静,母性精神;北方中原文化,《论语》、《孟子》为代表,重气贵力,父权意识
④文学传统,南方《楚辞》,重抒情,讲文采,多涉情恋;北方《诗经》,重言志,重内质,多关社会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B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保存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古籍是《____》。
2.《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____的大迁徙的历史。
3.《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____。
4.所谓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和《____》,古人认为它们都是阐释《春秋》的作品,故有此称。
5.我们所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邯郸学步》等都出自《____》。
6.诗人屈原在其诗《____》中写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7.一般认为《招魂》是为招____之魂而作。
8.被认为是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的作品是《____》。9.《汉书》由纪、____、志、传四部分组成。
10.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
11.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兒行》表现的都是____的疾苦。
12.《古诗十九首》多数是写____的乡情和思妇的闺愁。13.秦嘉有《____》三首。14.“三曹”是____、____和____。15.郭璞的代表作是《____》19首。
16.陶渊明的散文最著名的是《____》和《____》。
17.“天际识归舟,____”二句为谢眺诗《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名句。
18.在南朝民歌中,《____》篇幅最长,艺术成就最高,属《乐府诗集》的歌辞。
19.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作者是宋____。
20.齐梁时代,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提出____之说。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1.《诗经》全集分为()部分: A、三
B、五
C、六
2.《春秋》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严谨的笔法,称为()A佶屈聱牙
B兢兢业业
C春秋笔法 3.《论语》是一部()著作
A语录体
B编年体
C国别体 4.屈原的作品篇目最早见于():
A、《史记》
B、《诗经》
C、《汉乐府》
5.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是()。
A、《与杨德祖书》
B、《典论·论文》
C、《诗品》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出自陶渊明的()。A、《移居》
B、《饮酒》
C、《咏贫士》
7.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是指()。A、谢灵运
B、谢眺
C、谢庄 8.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A《庄子·外物》
B《汉书·艺文志》
C《左传》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描写爱情和婚姻问题的诗篇的有()A、《周南·关雎》
B、《邶风·静女》
C、《卫风·氓》
D、《周南·芣苢》
E、《秦风·无衣》 2.《史记》分为()部分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E书 3.下列属于文论的作品有()
A、《典论·论文》
B、《与杨德祖书》
C、《诗品》
D、《登楼赋》
E、《与山巨源绝交书》
4.在《乐府诗集》中,存有北朝民歌的有()
A、《梁鼓角横吹曲》
B、《清商曲辞》
C、《琴曲歌辞》
D、《杂歌谣辞》
E、《杂曲歌辞》 5.以下作品中不属于嵇康的有()
A、《短歌行》
B、《赠秀才入军》
C、《饮酒》
D、《幽愤诗》
E、《登楼赋》
四、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郑风·出其东门》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2.《汉书》的写作图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枯鱼过河泣》采用了寓言的形式来表现乡愁。()
4.文学史上所称正始文学,实际上指曹魏(220-265)后期的文学现象。()5.《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南朝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
五释词(每题5分,共15分
1.甲骨卜辞 2.纪传体 3.文笔之辨
六简答(每题7分,共14分)1.结合作品,简述楚辞体的诗体特征。2.陶渊明为什么能开创出田园诗?
七论述(15分)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文学自觉的阶段?
附 答案
一1.山海经
2.豳
3.重章叠咏
4.谷梁传
5.庄子
6.离骚
7.楚怀王
8.归田赋
9.表
10.音乐管理机关
11.下层人民
12.游子
13.赠妇诗
14.曹操、曹丕、曹植
15.游仙诗
16.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17.云中辨江树
18.西洲曲
19.世说新语、刘义庆
20.四声八病 二1.A
2.C
3.A
4.A
5.B
6.B
7.B
8.A 三1.ABC
2.ABCDE
3.ABC
4.ADE
5.ACDE 四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五(要点提示)1.甲骨卜辞
①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 ②占卜记录
③一些语意完整的卜辞可视为我国叙事散文萌芽
2.纪传体 ①司马迁开创 ②核心是人物传记 3.文笔之辨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文”与“笔”体裁特征的讨论 ②实质为当时人们对文学特性的探讨和认识 ③文学进入自觉阶段的标志 六(要点提示)
1.结合作品,简述楚辞体的诗体特征。
楚辞体的诗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句式、语气词运用、地方色彩三方面 2.陶渊明为什么能开创出田园诗? ①有生活实践基础
②对农业劳动有正确的看法
七(要点提示)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文学自觉的阶段? ①文学观念渐渐明晰
②大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著作涌现 ③出现几部文学总集
④自觉追求形式美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C
一 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一篇中的句子。
2.《国语》大约成书于____初年。
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出自《九歌》中的《____》。
4.《子虚赋》和《______》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
5.《汉书》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改变,改____为志,去掉世家并入____。
6.在《乐府诗集》里,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____、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7.《古诗十九首》当出现于____年。
8.____ 的《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9.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分成前后两个时期,以____为界线。
10.阮籍主要的诗歌创作是八十二首《____》。
11.《孔雀东南飞》最初见于徐陵编的《____》,题为《____》 12.“人生天地间,____。”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
13.庾信赋的代表作是叙述梁代兴亡和自己身世的《____》。
14.陶渊明诗留存有____多首。
15.永明体诗区别于古体诗的关键在于____。
16.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17.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____》。
18.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家和杰出的诗人____。
19.《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____》卷二十九。20.枚乘的赋中,《____》最为重要。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诗经》全集共():
A、三百篇
B、三百零五篇
C、二百九十五篇
2.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
A《战国策》
B《国语》
C《老子》
3.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
A荀子《赋篇》
B贾谊《吊屈原赋》
C扬雄《长杨赋》
4.汉代乐府机关收集民歌的主要目的是()
A观民风
B 定郊祀之礼
C训练乐工
5.阮籍的代表作是()。
A、《咏怀》八十二首
B、《拟咏怀》
C、《咏史》八首
6.下列哪部作品属于陶渊明晚年的代表作,寄托了他晚年的社会理想()
A、《归园田居》
B、《桃花园记并诗》
C、《归去来兮辞》 7.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由南入北,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奇才是()。A、庾肩吾
B、徐摛
C、庾信
8.志人小说内容包括()
A笑话
B野史
C正史
D逸闻轶事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诗经》中的表现方法可分为():
A、赋
B、风
C、比
D、兴
E、颂 2.下列属于《九章》篇目的是():
A、《天问》
B、《惜诵》
C、《涉江》
D、《抽思》
E、《桔颂》
3.《孔雀东南飞》叙事繁简得当,当略处,作者惜墨如金,如
A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
B兰芝辞婆
C两家家势
D死后家人悲恸后悔
E太守迎亲
4.下列属于陶渊明的作品有()。
A、《悲士不遇赋》
B、《归去来兮辞》
C、《闲情赋》
D、《五柳先生传》
E、《桃花源记》
5.南朝民歌比较著名的作品有()
A、《折杨柳枝歌》
B、《子夜四时歌》
C、《子夜歌》
D、《华山畿》
E、《读曲歌》
四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国语》是一本以记载言论为主的历史著作。()
2.《汉书》是纪传体史书。()
3.《西北有高楼》的抒情主人公是高楼之上弹奏乐曲的女子。()
4.《文心雕龙》共50篇。()
5.《搜神后记》记载了天帝感于董永孝心织女下凡与他结婚,帮他偿债的故事。
五释词(每题5分,共15分
1.骚体赋
2.建安风骨 3.永明体
六简答(每题7分,共14分)
1.简述《论语》的文学成就。
2.简要说明山水诗在晋宋之际兴起的原因。
七论述(15分)
论述汉乐府诗在古代诗体发展史上的意义
附 答案
一1.君子于役
2.战国
3.湘夫人
4.上林
5.书、列传
6.郊庙歌辞
7.东汉末年
8.赵壹
9.建安二十五年
10.咏怀诗
1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忽如远行客
13.哀江南赋
14.120
15.有无声律限制
16.志人小说
17.木兰诗
18.曹操
19.文选
20.七发 二1.B
2.B
3.A
4.B
5.A
6.B
7.C
8.D 三1.ACD
2.BCDE
3.CD
4.ABCDE
5.BCDE 四1.对
2.对
3.错
4.对
5.错 五(要点提示)1.骚体赋
①形式上受楚辞影响
②篇幅不甚长
③内容多抒写身世感慨
④情调一般较抑郁 2.建安风骨
①反映社会**和民生疾苦及拯世济民的愿望
②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风格
3.永明体
①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格律诗体
②依据在汉字四声基础上产生的诗歌声律理论
③对诗歌字声配合作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④与诗歌的对偶形式相结合⑤清王册子闿运《八代诗选》中专选当时新体诗,并予以命名⑥代表作家有沈约、谢朓等
六(要点提示)
1.简要说明山水诗在晋宋之际兴起的原因。
①高蹈远引之风盛行
②玄学之风盛行
③人们审美能力提高
2.简要说明山水诗在晋宋之际兴起的原因。①高蹈远引之风盛行 ②玄学之风盛行 ③人们审美能力提高 七(要点提示)
论述汉乐府诗在古代诗体发展史上的意义
①跳出四言诗和楚辞体的藩蓠,完成了诗体变革 a)众体兼备,推动杂言诗的发展,催化七言诗的形成b)五言诗愈加成熟
②在诗体发展史上承上启下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D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____》卷九。2.“与日逐走”的神话人物叫____。3.《诗经》中的“风”共有____篇。
4.《诗经卫风·硕人》一篇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一个贵妇人说:“手如柔荑,____。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左传》又名《____》,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学巨著。
6.晋文公早年流亡之事记载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____》里。
7.“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的《____》一诗中的句子。8.屈原一生共被流放两次,第一次是被楚怀王流放到____地区。
9.《论贵粟疏》是____写给文帝的一篇奏疏,文章中心是阐述强本抑末的主张。
10.《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____传。
11.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2.《陌上桑》表现了女主人公____巧对使君的机智。
13.《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主人公绝大多数都在诗中直接出现,《____》是个例外。
14.五言诗在语音结构上一般为“____”节奏。
15.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____。16.左思的《咏史》诗主要反映寒门知识分子与____的矛盾。
1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出自陶诗《____》。
18.宋初,____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人。
19.《恨赋》和《别赋》的作者是____。
20.大量运用____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春秋》记史实,用精微的语言寄寓是非褒贬,称为()
A革故鼎新
B微言大义
C见微知著
2.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
A、六义
B、六章
C、六种
3.《九歌》共有()篇
A、9篇
B、10篇
C、11篇
4.从散体大赋转向抒情骈体小赋的标志()
A《归田赋》
B《二京赋》
C《鵩鸟赋》
5.“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二句出自乐府诗()
A 《上邪》
B《饮马长城屈》
C 《东门行》
6.最早采用“赋”的体裁写成的文学理论专著《文赋》,其作者为()。A、陆云
B、陆机
C、左思
7.陶渊明诗歌中继承了阮籍、左思传统的是()
A 田园诗
B山水诗
C咏怀、咏史诗
8.西汉末,东汉初的作家()开始将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著录于史书,并把写小说的人称作小说家。
A、班固
B、王充
C、桓谭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战国策》又可称为()
A《国策》B《国事》C《短长》D《事语》E《长书》
2.下列属于宋玉作品的是():
A、《九辨》B、《风赋》C、《神女赋》D、《九歌》E、《招魂》 3.《陌上桑》写了()
A一位已婚女子对爱情的捍卫 B男子的负心 C女主人公的惊人美貌 D太守对民女的强行霸占 E女主人公斗争的智慧
4.下列作品与作者中,不正确对应包括()。
A、孔融《论盛孝章书》 B、刘桢《饮马长城窟行》
C、陈琳《七哀诗》 D、曹操《龟虽寿》E、蔡琰《悲愤诗》 5.谢灵运诗歌的明显缺点是()
A大多未构成浑融的意境
B过于繁缛
C语言晦涩
D拘泥声病
E构思单调
四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颂是在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宴饮时演奏的官乐。()2.《楚辞》本意是楚地的歌辞。()
3.“因缘”、“境界”、“世界”等词都是外来语中的音译词。()
4.“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出自庾信的《拟行路难》其六。()
5.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对《木兰诗》已有著录,故其产生时代当在陈代时。()
五释词(每题5分,共15分)1.民本思想
2.正始文学
3.宫体诗
六简答(每题7分,共14分)
1.简析《烛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特色。2.《桃花源诗并记》为什么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七论述(15分)
举例说明谢灵运与谢眺山水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不同特点。
附 答案
一1. 吴越春秋2.夸父3.160 4.肤如凝脂5.左氏春秋6.晋公子重耳之亡7. 哀郢8.汉北9.晁错10.合11.孔雀东南飞12.罗敷13.迢迢牵牛星14.二三15.蔡琰
16.士族豪门17.归园田居 18.谢灵运19.江淹20.双关隐语 二1.C
2.A
3.C
4.A
5.B
6.B
7.C
8.A 三1.ABCDE
2.ABC
3.ACE
4.BC
5.ABE 四1.错2.对3. 对4.错5.错
五(要点提示)1.民本思想
①人与神关系上更重视人
②民君关系上更重视民
③从统治者利益出发
2.正始文学
①指曹魏后期文学
②着重表现政治高压下的灵魂内在的矛盾 ③感情慷慨激昂而表现得隐晦曲折 ④色调暗淡、声音低沉、庄思想色彩 ⑤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3.宫体诗
①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带头写起一种以宫廷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风格轻艳的诗歌,号为“宫体
②以艳情、咏物居多
③内容空虚贫乏
④形式上多采用新体
六(要点提示)
1.简析《烛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特色。
参见作品选有关内容
2.《桃花源诗并记》为什么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①写出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社会
②所虚构的世外桃园凝聚了封建时代广大人民的愿望
七(要点提示)
1.举例说明谢灵运与谢眺山水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不同特点。
二谢山水诗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大谢以富艳著称,善于以繁缛精丽的词采,刻划景物笔笔不漏。其诗如芙蓉出水,天生丽质;小谢以清俊见长,善于以清约简略的笔法,淡淡勾勒山光水色,类似素描,其诗如人工园林,匠心独运。
②大谢山水诗多取材于名山佳境,并程度不同地带有“玄言”色彩,小谢则是以山水笔法来作都邑诗,差不多已完全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所作小诗, 模仿南朝乐府民歌, 语言精炼, 情味隽永, 对唐代律诗和绝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③谢朓一方面继承著谢灵运的山水诗风, 有些诗颇有摹仿谢灵运的痕迹.但他运用著新起的声律, 所以他的诗风显得清丽, 较少繁芜词句和玄言的成分, 和谢灵运的富艳精工, 典雅厚重颇有不同.在山水诗的描写上, 他没有谢灵运那种苦心刻划的痕迹, 在声律与辞藻的运用上, 善於鎔裁, 而不流於轻靡, 因此诗歌能保持清绮俊秀的风格.特色是善於精鍊字句, 善於描写自然景象.④谢朓的诗情虽好, 但才力稍逊, 和谢灵运一样, 存在“有句无篇”的缺点, 佳句很多, 佳篇颇少.
第五篇:李慎明讲话
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2012学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院办发布时间:2011-09-13浏览次数: 269
自信人生幸福来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1年9月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慎明
各位同学:
你们刚刚走进校园,将会在这里度过几年时光。当2014年你们毕业离开学校的之时,能够无愧的说,我在社科院研究生院这三年时间没有虚度光阴,这是自己人生中极有意义、极有收获、极其幸福、极具怀念的时段之一时,这便是对我们的最大奖励。
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幸福人的。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虚度光阴,真正学到了知识和本领,就应是真正幸福的人。为使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与你们共勉。
一、要勤奋学习。让我们看看1835年10月15日—1836年8月22日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和1836年10月22日—1841年3月30日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的课程及老师评语。上述两个期间,马克思学习了《法学全书》、《法学阶梯》、《希腊罗马神话》,《荷马问题》、《德意志法史》、《教会法》、《逻辑学》、《人类学》、《普鲁士邦法》等23门课程,各位不同老师的评语是“十分勤勉和用心”或“十分勤勉和经常用心”或“极为勤勉和用心”或 “勤勉和用心”或 “极其勤勉”或“勤勉”。马克思确实是够伟大的了,伟大的让我们常常觉得是高山仰止。但他最重要的特点不是他的天分,而是勤奋。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名言:“人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当人们在喝红葡萄酒和香槟的时候,恩格斯“抛弃社交活动和宴会”,拼命读书,“和普通的工人交往”,进行调查研究,于是他也成了与马克思并肩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曾说,我哪里是什么天才,我是把人们喝咖啡的时间用到了学习上。毛主席等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知名的嗜书为命的书虫子。做人不能自卑,不要自傲,但一定要自信。马克思曾形象地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我们每个个人的外在客观条件可能各有不同,但只要刻苦地认真学习,当然也需要方法得当,六亿神州皆可成为舜尧。
二、要有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决不反对谋取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使自己和自己小家庭的生活过得好一点,特别是要想方设法孝敬自己的父母。但仅为自己和自己小家庭活着,眼界、心胸和志向都显得狭小了点,是小写的人;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活着,不管其能力之大小,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正直的人特别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为着国家、民族和人民好。这就需要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些年来,有的人对我们党提出的“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先公后私”等口号进行了不少不正确的解读,说我们共产党人不食人间烟火,不要甚至反对个人利益。其实,这是误解。我们所说的“大公无私”是特指个人利益与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生冲突之时,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大公无私”进行不正确解读的理论家,[1]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老祖宗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最早设计运用“经济人”假设却往往崇拜得五体投地,并极力主张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我国的经济改革。其实,“经济人”假说中的“人”,并不是真正假说和虚拟中的人。这个“人”,本质上就是社会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时,应该也必须充分考虑每个个人的私利,以最大限度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经济。但是,也决不能把“经济人”假说泛化到政治、社会甚至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这样就必然带来“贿赂公行,买官鬻爵,奸恶诈伪,上下相蒙。”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在中国争论了几千年。其它各国也都有过类似的争论。我个人认为,人的生理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有遗传的因素,比如,人的记忆力、血压等可能会有先天的差别,但这种先天的差别也是他的祖祖辈辈在后天的长期生活中形成并通过基因而遗传下来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在一定条件下,单个个人的遗传也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后天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惯和努力状况也往往会逆向决定其基因的生理遗传。人的善恶观念与人的生理体征有着根本不同,人的善恶观念都是后天逐渐形成的,都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实质上是私有制观念的产物,应该说同时也是维护私有制的根本的理论基础。人之初,是一张白纸,不善也不恶。我们决不赞成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观点。如果这种观点成立,至少你无法解释伟大的母爱。有人说,母爱是因有血缘关系。但是,当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把祖国、人民当作成是一个大家庭时,他同样可以为她的根本利益奉献一切直至牺牲生命。持有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的人也就更无法理解我们几千万的革命先烈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我们的今天幸福生活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做出的壮烈牺牲。千万不要认为理想、信念、主义、道路虚无缥缈,与我们普通百姓离得很远甚至没有一点关系。2003年,我到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大学访问,与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女教师交谈时,问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在哪?她低下头半天不做声。我很纳闷。等她再抬起头时,发现她的眼眶里充满泪水。她说:“你问的这个问题平时我们都回避,不想甚至不敢深究,这样心里还好过一点。这个问题是我们心灵上的疮疤。平日不想,就慢慢结了痂。但你这一句话,又把我心上的疮疤又揭开了。我的心现在在流血。
二、三十岁以上的俄罗斯年轻人对苏联解体前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强烈的对比。苏联解体前,我们的生活很好;解体后,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水平就连吃到嘴里的东西也都整整减少了一半。伏尔加格勒州男性人均预期寿命整整降了10岁,女性降了6岁。过去,我总认为,理想、主义、信念、道路与我们个人无关,那是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的事。我的理想就是有一个好工作、好家庭。苏联解体后十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告诉我们,那些似乎虚无缥缈的理想、信念、主义、道路并不是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国家、民族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命运都息息相关。”今年是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其中的殷鉴值得我们好好汲取。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其实现途径是人人起来为国家民族人民同时也是为自己负责;而资本主义的民主是资本当家作主,其达到途径是通过选举,把绝大多数人的经济政治权益让度给极少数精英管理,他们名义上是在为国家民族人民负责,但其本质是在为极少数人亦即资本服务。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思考关涉理想、信念、主义、道路的大事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位公民,中国共产党每一位党员的神圣责任和应尽义务,这决不应是极少数的专利。靠极少数人负责的最终结果则必然是资本当家作主。
三、要认真读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什么是信念?信念决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和理论。它是被一种理论所征服,并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依然自觉自愿、斗志昂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去为之奋斗,这才叫信念。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远大共产主义的信念,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弄清历史发展的大规律和人生的大道理。从一定意义上讲,认清了历史发展的大规律和人生的大道理并为之奋斗的人就是幸福的人。道路必然是曲折的,前途必然是光明的。社会和人生中的苦辣酸甜是人生题中应有之义,不要皱着眉头过日子,要在谈笑中克服困难,乐观主义应该是我们人生的主旋律。近几年,以胡锦涛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著意义深远。说心里话,我自认为,我没有任何的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在读原著时,我是用挑剔、怀疑甚至是“批判”的目光在读。但是,他们的思想进一步“征服”和“俘虏”了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书,读了一些,现在才始觉懂了点;真正懂得了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后,才更觉得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主动和自由,也常常觉得人生才真正有意义,也觉得越活越有“滋味”,甚至还觉着“年青”了一点。我是个愚钝之人。但过去我也想过,马克思、恩格斯分别在30岁和28岁时写出了《共产党宣言》,160年多前“两毛头小伙”写了一本小册子,现在还要作为我们这个大党大国的指导思想,内心里有点不服气。但我最近又认真读了两遍,不得不更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本共产党人的百科全书,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且回答了现在许多著名的理论家还在争论不休的许多理论问题。比如,对“普世价值”怎么看?《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普世价值”中所说的“价值”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甚至连动物都需要吃喝的食物等等的“使用价值”,而是特定生产关系所产生的“社会意识”。运动的形式与运动的内容有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在一些人所说的“普世价值”中,普世的是运动的“形式”。比如,资本主义搞选举,社会主义也搞选举。但不同甚至对立的是运动的“内容”即“社会意识”亦即“价值”,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选举是为了让资本当家作主,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选举是为了让人民当家作主。承载不同社会形态中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普世运动的形式,往往有着共同之处。这些普世运动的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也才会完全消失。所谓的“普世价值”,实质上是“普世价值观”。国内外一些人所说的“普世价值”,本质上是在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是普世或普适的。这与文明多样性相对立,是要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原先完全没有想到,马恩早在160多年前就把我们今天争论不休的这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用几句话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聪明学,真正学懂弄通了马克思主义,就能看清社会与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甚至眼光还可能穿透几十年的历史风云。在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仅二、三级学科就有260多个。这也告诉我们,无论你们选择的是哪门学科,但都应把马克思主义这门学科当成最基本的学问认真学好。学好了,学习其它各门具体学科,就有了坚实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
四、要勇于独立思考,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对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同时也必须创新和发展。对其它任何学科,我们都应采取这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人猿相揖别”,“也不过、几千寒热”。无论对于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或是人的思维规律,我们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完结,甚至是刚刚开始。要逐渐逼近绝对真理,就不要为已有甚至已成的学说所束缚。我们一定不要小看老祖宗,他们艰辛奋斗,为我们留下无比辉煌的物质财富特别是精神财富。对此我们都应很好地继承与发扬。藐视老祖宗,往往是要吃苦头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尊重权威。但是我们也不需要任何的奴隶主义,决不能迷信任何权威。要坚持三个“勇于”:即勇于独立思考,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坚持独立思考不易,不畏艰辛地跋涉才能不断开辟新的坦途。这就要有自信和勤奋,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大志向。坚持真理不易,因为有时普遍流行或随波逐流的并不是真理。高处不胜寒,不仅是自然界的状况,也不仅是一些人身处高位的感受,同时也是思想理论界并不鲜见的现象。所以,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有时就必须乐于耐得“寂寞”,乐于享受“孤独”。修正错误同样不易,甚至更难,有时候否定自己所要承受的“痛苦”往往比坚持真理还要沉重。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说过:科学是在一个又一个葬礼之后才取得进步的。自然科学是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同样也是这样。从一定意义上讲,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一个伟大人物,就要看他能不能够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自己,有没有自我批评精神。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也是从一定意义上说,伟大人物贡献愈大,有时候所犯的错误也就愈大;但是他有自我批评精神,这不仅不会影响他[2]的伟大,反而会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他的更加伟大。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霍金,于1975年提出了“黑洞理论”,认为黑洞的质量特别大,可以把所有的物质信息都吸纳进去,光吸纳而不释放。美国有一个物理学家就曾和他叫板,并且打赌。我对物理学感兴趣但是外行,但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我认为霍金不对,因此,对他的《时间之箭》等著作不想翻阅。2004年7月21号,霍金在国际《十七届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大会》上否定了自己近30年前提出的这一理论,他指出黑洞不仅能吸纳还释放。等到他否定了自己的黑洞理论后,我增加了对霍金的很多敬重。我想,他还真可能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我再举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例证。当年反共反社会主义十分坚决、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古拉格群岛》的苏联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在苏联亡党亡国后的1994年从美国回国,他从远东入境乘火车返莫斯科。当沿途看到俄罗斯到处都是一片急遽败落的景象时,他十分痛苦地感叹:“我害了俄罗斯祖国”。回国后的1996年他即发表短篇小说《在转折关头》。小说通过描写斯大林去世前后的境况,肯定斯大林及在斯大林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作者在小说结尾时甚至出面直呼:俄罗斯“还没有完全明白失去了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还需要再过许多年才能认识到,是斯大林使得整个国家开始向未来奔跑。” 以上两个例证可以启发我们,既要敢于怀疑权威,勇于向别人挑战;同时也更要敢于怀疑自己,勇于向自己挑战。探索真理并进行创新,是一个十分艰辛复杂的过程。我们在探索真理、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有可能掌握的是谬误而不是真理。
五、要深入实际、接触群众。对书本知识,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向生动活泼的实践学习更为重要。有很多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在理论界争论不休,实际上,在普通老百姓那里早已得到了解决。党中央及中宣部最近决定在全国新闻其中包括社科理论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十分重要。我们要向实践和群众学习,首先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求知求真的渴望、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和与普通群众作朋友的真诚。要利用各种机会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最底层,到自己农村的老家或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农村老家去走一走甚至住几天。到路边小店,到建设工地的民工工地和工棚里去,与民工聊聊,以知道普通人民群众所思所想。要在网上看看各种不同的论坛,接触各种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和鉴别,这也可能是学习的一种捷径。院里专门为同学们拨出了国情调研经费。希望研究生院一定要组织好。要到县、乡、镇、村和企业、医院、学校等基层单位去调查。调研过程中不仅要考察生产力本身的发展状况,如看看各地上的十分壮观的大工程、大项目,同时更要深入生产关系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层面,深入普通群众家里进行个别访谈。现在流行的西方的问卷调查的方法有不少长处,但绝不能完全代替我们党的优秀的传统调查研究的方法。真正深入、了解了基层和人民群众,就会学到活的马克思主义和真正有用的知识。你们这些栋梁之才,才能根深叶茂。
六、要认真改造世界观。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都反复强调要改造主观世界。我们坚决反对“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那套“左”的做法,但也要旗帜鲜明地大力提倡改造世界观。做人要胸襟坦荡、正直正派、光明磊落;要增强党性锻炼、高度重视品德修养;要经常扪心自问,自醒、自警、自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始终不变的价值观﹔“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真理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动力观。我们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论者﹐是价值观﹑真理观和动力观的有机统一论者。立场﹑观点﹑方法﹐价值观﹑真理观﹑动力观﹐全部有机统一到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上。我们深知﹐离开群众﹐任何人﹑任何集团和政党﹐必然一无所成。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应该是生死相依的鱼水关系;不应该是利用和被利用的舟水关系;不是互不相干的油水关系;也不应是实用主义的蛙水关系,需要时跳到水里游游,不需要时就跳到岸上自己的“安乐窩”里去享受;更不应是火水关系。如果是水火关系,那么,这个党就离寿终正寝不远了。昔日和珅今安在?和珅为官20余载,贪污的钱物折算下来超过了11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15年的财政总收入。和珅以自己这样的赫赫有名的“辉煌政绩”,成为了历史上贪官[3]的代名词。重庆贪官文强锒铛入狱后曾说:“日间三餐饭,亱间一张床,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现在才明白?!” 有一个好的世界观,是一个人毕生的巨大财富。我们并不一味反对考虑个人利益,但切不可过分。辛弃疾词曰:“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勺?”钱财聚敛太多,有什么用处?私心太重了,也缺少朋友;患得患失,就可能整天惴惴不安;尤其是做了点违规违法的事,更会时时提心吊胆,担心东窗事发。仅从个人私利角度讲,月朗风清之时,无诈无愧,也有利于自己身心娱乐、健康多寿。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只能是水。有了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才可能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党、国家、民族和人民所需要的精品与大家。
七、要坚持体育锻炼。1917年,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毛主席还在该文中说:今之学者多不好运动,其原因盖有四焉:一是无自觉心也。二是积习难返也。三是提倡不力也。四是学者以运动为可羞也。当年毛主席所论述的四条原因,今天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体育锻炼,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磨练、砥砺意志。锻炼身体,也如同学习哲学,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希望同学们在锻炼身体方面,坚持、坚持、再坚持。有了坚强的毅力,就会把锻炼养成生活的好习惯。身体是承载思想、理论、知识、技能和美德等等的物质体。人生是短暂的,让我们注重养生、锻炼身体,尽可能延长健康的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为人类多作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