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彭启明 台湾气象传媒的发展
彭启明:台湾气象传媒的发展
2010-07-11 14:34: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彭启明: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到这个地方来,我到华风非常多次,感谢石总、朱总,长期以来我们互动的频繁。这次来对我来说有很多意义,因为两岸形势开始改变了。我今天跟我同事一起过来给大家做报告,我们可以多交流。
为什么放这个片呢,我们扩展从天气预报后来由主持节目,刚刚梁延刚主任讲的,我们也是有类似一套体系做,也会报国内国际天气,也会讲雷达的东西,教育东西在里面,所以我们这部分一起做的蛮多的,所以就不特别讲。
我今天给各位包括,主要有五个东西,一个是台湾气象传媒怎么发展,这个不是政府发展,这是民间启动的。然后气象产业怎么做,气象加值服务运用,还有天气风险管理怎么做,今天时间上给我允许一下。
最后跟大家报告气象经济。
首先讲台湾气象传媒发展,实际上台湾很特别,因为我们气象局一开始就没有做媒体的传媒服务。我们台湾气象传媒比较一样,第一是官方不提供媒体服务,我们有点像美国和日本制度比较像,不是官方在做。官方来做,过去就是把气象播报准确就好,没有特别做媒体部分。我们比较大的差别是1993年的时候,当时预报中心主任,他创立一个风潮,就是各位是气象专业的人,你可能离开你的工作跳到民间做气象主播,年薪千万以上,他完了之后很多人跳出来,气象神算、气象王子等等都跳出来,这是台湾特别的制度。实际上1974年就开始专业人就做了,我接受气象是93到94年,一直到现在。现在专业主播有七个作业。还有很多非专业的,都是妹妹为主,但是妹妹没有一个做气象的,她们播气象,气象播的好就开始做主播。所以在台湾播气象,就是气象主播的跳板,所以淘汰率非常快。
我们台湾近十年发展特性,我们台湾电视媒体比香港还要多,就是一百多台,每天转来准去都不知道转什么,我们除了有限的数字台还有很多台,实际上加起来有200台。特别是新闻部分,我们实际播报新闻就就9台,固定时段有8台,但是有17台。台湾人喜欢看新闻。过去电视台比较少,多了之后造成一个现象,收视率全部往下跌,以前收视率要不就是十到二十,现在突然到了1以下,1就很不错了,这就造成媒体营收锐减,如果气象主播没有播的很好,马上就拉下来。偏偏有的气象主播,你去播没有后面很好资源,也很难播的很好,所以气象主播过去就面临一些问题。
我们台湾气象传媒特性,气象数据主流,90%来自于中央气象局,另外10%来自于我们公司。因为台湾04年开办民间气象产业。台湾气象主播跟气象局无关,都是各个电视台签约的,薪资差别很大,有的是公务员,有的薪资千万。另外收视率也差别很大,但是这个很难做,如果收视率降到1以下,就看不出来这个收视率。
我们气象主播在台湾都是很大军方退役的人来播气象,因为军方要很大胆预报说,所以挑战非常大。另外气象局退休的等等,这就强调精力还有资力。我们有气象预报证照制度,就可以申请。专家很难定义。我们希望走到气象播报证照,另外有点像气象经济,像华风的集团这样资源各个台。
专业跟非专业什么差别,在台湾差别很多。比如台湾妹妹,遇到下雨变天了,今天很热每天下雨就变天了。专业和非专业用语感受非常多,这个是台湾过去出现的差异。但是也有妹妹报的不错,他们会来问我们。
日本气象预报时期制度,不是学气象的可以来播气象,我建议未来不管大陆还是台湾,可能会走到这种制度比较好一点。另外气象传媒像CNN或者华风这样,都是很好的模式。我们台湾过去发现经验就是说,大家或许会觉得很乱,但是台湾很自由。像气象,如果气象信息是单一的,很独大,只有一个说法的话,会造成这个东西只要有人跟你不一样就会红。比如说今天气象局说热浪几度,有人跳出来不对,我预计比气象局说的高三度,他对了就红了。
还有气象局开始很担心,他只要跟民间很多人,把气象能量控制在民间,日本有的能量是在民间的。华风我个人认为,也是一种民间,这样的能量放在民间,反而可以创造双赢,他自己责任不要那么大,有防火墙在那。我们台湾目前走向不是完全气象局独大的角色。
我们最大的差别是出现过很乱的例子,台湾2001、2002年的时候,都出来开始争夺收视率,所以就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那时候有一个台风乱像,会公开说气象局说的不对,他的对。我自己读者投诉,开始政府改变很大的法律。台湾政府后来又一个交通政策白皮书,就是气象部门,要修改气象法。02年通过了这个法律,04年修改气象法。一般灾害性天气不能乱讲话,就听气象局的话,但是平常气象局就让民间来报。比如民间高温几度,如果没有认识人,报错会骂的很惨,所以造成他们希望把这个东西丢到民间的理念。
当时我们台湾列了一些指标,我们希望有5家气象公司,规模最大是我们这家,另外还有一家日本的,他们这家公司无所不在,很多国家都在,政府提供为民间提供服务。我当时因为有这个法令在,申请我们气象局证照,台湾第一张就是我拿的,现在有五张,现在台湾有十五张了。这个证照制度是气象局发牌,大家不必害怕气象局失去权力,虽然开放的,但是还有一个紧箍咒在那,你不乖就给你取消掉。
我们气象局属于交通部,他们公开鼓励说,气象局不要做那么多,预算又不多。我昨天看到局的领导,说你们做那么多,有舆论预算多,他说有。那行,如果没有就不做那么多。我们台湾有一个共识,让不一样的人,通过民间力量来做创业。
目前气象产业还是很有前途,台湾很小,我们可以做到一亿人民币左右。大陆来做,现在虽然还没有明显开放,我看至少有50亿人民币的量。美国或日本,其实量都是很大的,所以气象从另外一个角度很有商机的。以华风来说,产值效益非常高的,在座各位都有机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是一个很好企业,从这想就有很大的商机在里面。
我们台湾怎么做,不是气象局都丢出来,包含气象观测仪器设备雷达等等,数值预报也是气象局做的,民间做的小区域型的,或更小一点,这个可以让民间做。这个出来有结果,一种是灾害性天气,会死人的,这当然政府做预测防灾,政府对大众宣传,这是政府责任,媒体政府责任就在这个地方。问题是这个地方有一个企业怎么办,企业也要防灾,所以企业也需要民间气象提供他很多的服务。另外政府预测的时候,有时候讲的话,他的图没有我们清楚,这个也需要民间参与,在台湾我们角色也有一定的程度角色。有时候政府或者领导人有时候不大相信气象局,会偷偷问我们,也有这样的情况。
另一个一般性天气,就是明天热或不热,下雨不下于,那个不会死人的,那是民间气象主要做的,但是我们气象局也有做,但是他做的是比较大范围,区域性的。我们可以公开对媒体发布,对大众、企业做发布,黄色部分是我们公司在台湾经营的范畴。
过去台湾为什么可以发展那么完整,第一我们跟学术有很密切合作,我们多学生刚毕业会选择我们,所以我们公司员工很年轻。我们跟政府气象局或者非气象局也有很密切合作,这也是产官学绑在一起才有台湾的规模。但是也有冲突,民间气象跟政府气象服务会不会打架,绝对打架,绝对重叠。所以道理就是如果民间可以做的好,为什么还要气象局,我来看大陆市场,我觉得大陆的网站都非常充分,什么都有了,我告诉说,我觉得大陆做气象生意没那么简单,很难赚到钱,因为政府提供很多。我们为什么不找气象局,还要民间气象服务,你要提供哪种程度是可以获利。还有政府和民间是什么关系,可不可以合作。我们部分在台湾过去经验,没有政府数据就没有存在民间气象的可能,我们会跟政府维持很好关系。另外,政府如果没有借助民间力量,就没有办法满足民众需求,达到目标这是相辅相成。如果我们竞争就重叠越来越多,饼越来越小,所以我们在台湾有很好体验。你开放就失去掌控,台湾就没有,我们竞争又合作,把这个饼做的很大,让很多人创造就业机会,这是台湾过去的过程。
台湾还有一个气象加值服务,刚才讲到气象证照,很多社会大众开始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信心,我们目前大概有33人,但是在高雄又设立一个办公室,各位可以找我们玩儿,去旅游还很方便。我们有自己的预报模式和范畴,像小气象局这个概念在运作。我们也有一些购买和树值数据交通。我们一是企业服务,大陆少一点,台湾经过我们努力越来越多。而且台湾很多企业真的需要气象才能赚大钱。另外就是天气信息的提供,包含新闻台广播,这跟华风做的很像,我们提供很多新闻资料出去。另外是风险管理范畴。还有我们大概有的工作项目,有一百多家企业跟我们签订和约。比如一个企业一个月几万块,但是累计起来量蛮大的。
台湾也有气象频道等等,该有都有,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跟华风在大陆做的很像。
我们过去怎么做,报不准退钱。我有一个活动,如果报不好你怎么收到钱,不能说我给你报了,我出了人力收钱,不行的,报不准不用钱的。我们公司在台湾最好的代言人就是连战的太太,她在大陆也是很红的。
这个杂志,绿经济,郭台铭他出来的时候不能撑雨伞,否则影响形象,他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也经常媒体访问,或者主动投诉媒体,会引发台湾社会对气象需求增强。还有防洪,这个咨询我们会提早报告出来,这个引发台湾很大的需求,因为你要创造需求,这样就会变成你的客户。还有对外主动提供预警措施,因为我们有预报证照,所以我们可以公开讲这样的话。官方说的有时候会保守,他有时候会跑来找我们,我们也不会跟官方打架,因为这没有意思,就会在良性循环里面做互动。
我们在台湾提供非常多的资料,跟各位看到一样,生活气象,就是民众要什么我们就要什么,这是我们可以生存的由来。还有手机气象服务,大陆有些手机可能也可以看到,这是我们气象服务。
我们也有数字频道,两岸都还很像。台湾高速铁路上面也有这样的咨询。不过这个咨询没什么特别,但是这个要针对高铁,比如从武汉到南京,南京气象未来三个小时天气是什么,特别帮他做的。有时候高铁太快,差不多跟飞机一样,也需要气象,所以这时候怎么帮高铁做完整气象防护,就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在台湾高速铁路也是我们很重要的客户,我们会帮它预警,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可以走,该有的准备都有。
还有棒球,台湾足球踢的不怎么样,但是棒球打的不错。我们很重要一点是风向,影响到球赛的输赢。所以台湾棒球提供的这种,大陆棒球像刚开始,目前水准也蛮高,但是就跟运动有很明显关系。在台湾的联执棒盟,或者水果日报都有合作。
另外就是赛鸽,把鸽子训练,然后飞行比赛,堵金非常贵,有一千亿的规模。这个鸽子,有时候到北海或者东海飞,通过船运过去,然后通过几关放回来。然后鸽子怎么飞,给鸽子看天气图吗,肯定完全不懂,所以你要试前知道天气,训练鸽子怎么飞,然后喂食鸽子怎么喂。我前几天有一个客户给我打电话,赚了八千万,这是提供一个很重要的气象咨询。
我们过去提供的客户范围很多,因为台湾很多企业如果到一定的规模,就会开始重视这个企业对天气的影响,它的变动期什么。比如卖冰,我要知道几度,对我销售量会好。主席预估明天很热,还是昨天没有那么热,这两天就会有很明显差异,该做什么配制,这是他企业里面可以赚取利益的地方。以前大家不重视,现在唯利时代,气象经济就很重要了。
我们弄的最多就是办活动,郭懂也是,会通过公关公司找我们来进行预报。预报有很不一样的流程,这个要看花多少我们时间,会计价的。然后会给一个客户准确度评估,客户认为满意度多少,客户满意度不好,就没办法收钱。我们过去有时候也会预报错,如果错的时候就要赔钱。台湾山区多,有时候真的报错,这个就不收钱。
因为是帮客户一对一服务,所以准确度会相对蛮高的,不是一般提供很多数据,而是你为他做服务让他懂,我们准确率在93%左右,还是会有一层收不到钱,因为你报错了,但是我们尽量把这个降低,我们才可以赚取更大的利益。
台湾很大的特别,台湾很多元,对于气象报告准不准的事情引发了很大争议,大陆报的很好,我昨天跟局领导对面,所以上面领导对气象很有信心,台湾就不见得。台湾气象局有时候并不会直接对大众,他会通过电视台媒体记者访问,媒体记者不专业怎么办,随便乱问了。所以台湾气象局承受了很大压力。电视台有气象主播,但是主播又不是气象局的人,所以气象局真的蛮为难的。我们台湾过去天气改变了很多的政治,我们台湾还有一个因为天气造成了领导人下台的例子。天灾对于哪个地区都很重要。
台湾去年发生一个莫拉克,这是当时的情况。这个莫拉克就气象人都知道,在台湾呆了三天时间,气流提供很多水汽,我们台湾的雨量,北部无风无雨,南部下大雨,这个图红颜色就是下很多雨,算出来就是三千毫米的量,对我们台湾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个气象报告准不准,一开始很不准,气象不断的追加,一直追加上去。可是追加到民众,对你烦的,因为你一次追加到最后三千,追加了八次,每一报都往上加,干脆每次台风都报两千好了,就产生了这样的情况。
还有民众一定会遇到阵雨,有些人会带雨伞,有些人再讲也搞不懂,他认为就是气象不准。我们大部分气象人员或者传媒人员在房间里面做这个东西,我们怎么了解民众这个感受,又是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多数有一个防护罩,科学问题,科学总有不准,气象本来就是不准,这就是很大的防护罩。民众怎么办,平常下雨就算了,遇到台风就抱怨。所以在台湾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做“理茫”,还有一个“色盲”。因为莫拉克台风事件引起了很大的振荡,谁准谁不准,引起了气象局助人下台,然后向检查官来查,你有没有渎职。我是民间人士,我用不着出售去救,但是我们知道气象科学很重要,我们都出手救气象局,连我都被问气象局好不好,很有趣的循环例子。
过去气象也有一个经验,提出国民所得前几年虽然有停顿,但是还是比较高一点的。台湾收入略高的人气象信息需要越强。他的时间,他的所有活动都很宝贵的,他就会花钱买一个气象报告,所以我们过去有一些高知识所得的人,真的很有钱就会花几万块钱买气象,确保他的活动。我昨天听到我们同事报告,他有一个很大的活动,预算里面就有一块是气象这方面的。
对大众就是愿意不愿意化肥得到更有用的气象信息,这是不愿意的,因为要花钱,除非有更好的利益。对台湾来说,气象预报变化对多数人来说,都是冰山一角,目前话锋现在做的很好,可是华风现在做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一大块在冰山下面,还没有发现。我们台湾有看到这样的潜在例子,这部分是可以赚钱的,可以获得更大利益。所以台湾就做了很多气象信息统计,哪种天气对哪种营收影响怎么样,我们台湾做的非常多,然后帮他做预报,这是台湾气象经济的范畴。
还有损害多少,农业、畜牧业、农业等等,对它造成的影响冲击,做什么样的防护,这都是我们潜在进行中的客户。但是跟各位报告,这种东西每个产业就是一家,就是第一名会,第二名、第三名就不会了,所以每个产业找个领头羊才有用。这个服务本身是不是说我们气象人员定的,这要通过他的需求,创造新的产品才能够得到。在台湾有一个叫妈祖,面对不准的时候怎么办,这样的几率40%或者50%,会不会停办,那就求神卜一下,我们气象人员要重视它的,所以我们两岸气象的神就是妈祖。台湾以这种渔民需求为需求做服务,也是我们现在做的。
过去天气佳就会造成产业涨跌,春节的下雨,有人就不出门,户外游乐园就倒霉,一些百货公司就赚钱,所以气象对于这种所谓产业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影响。
通常客户怎么做,把历史记录或者历年记录跟我们资料分析,会有一个大概,企业就选择说我用你们的天气预报来做业务量多少的调控,这就会有一个问题,如果我知道未来会下雨,他肯定会做好一些防备,上自己损失不多。可是这个月奇怪,每天都下雨怎么办,这个时候有一个天气保险商品东西出来,所以我们过去公司成立的时候,就有跟保险公司合作,来进行天气保险部分。实际上这个东西市场很大,天气也是一个商品,我们正在做这个事情。但是这个市场也需要很大的教育,我们台湾可以接受买这个天气保险,这是台湾第一个降雨险,因为降雨活动办不好就会陪钱。我曾经跟保险公司谈过,我们可不可以做气象预报报不准的险。你们知道会计师签证错误都有一个保险,他可以保险理赔,但是我们气象人员没有,所以我们压力很大。我们过去没有法律例子,比如你上面讲,主播讲明天好天气,结果明天下雨,他的棉被被打湿了,有损失了,可不可以告你,现在不行,因为没有法律。我们台湾过去一直想跟保险公司谈,我们有没有预报不准的险。
台湾过去有降雨险,现在就是天气保险。目前又有台风保险,因为一年两三个,所以做不起来。所以建议两岸未来在台风保险合作,市场比较大。
先管理部分怎么做,过去台湾以前就是这样,当灾害来的时候,政府体系会启动气象局第一线预测,然后启动部门放在。灾害来的时候只能救灾,救灾完了就是赔,民众房子没了政府会赔。但是钱要花很多,而且天灾什么时候来不知道,所以政府也是很大的困扰,除了造成政治不稳定之外,财政也是很大的损失。过去政府通过保险工具,很多弱势族群通过保险,他自己拿一点钱,就可以很快得到赔偿大概,这也很快,也很公平。同样损失了,他陪一个农民钱跟陪一个大公司的钱怎么陪,这就需要起动保险金在里面,这是台湾独立做的。
政府要赔钱,气象压力就很大,预测当然重要,但是预测就有价值存在,这个赔偿钱就不那么多,有这样的金融工具或者保险工具,这个对于我们气象人员来说,或者一般大众来说都是很好方式。不过,过去金融单位对天气不是那么了解,有必要有我们气象人员主动舍入这个领域,帮他们开发这个产品。不然对他们来说,天气不见得那么好赚,所以不会好做,希望大陆花点时间主动做这个事情。这对我们气象从业人员很好的出路。
比如说大陆冬衣很重要,所以有时候遇到暖冬怎么办,什么时候才买冬衣,如果有天气保险方案在里面,今年一件冬衣一万块任何时候都可以买,今年冬天不冷,保险公司陪你这件冬衣的钱,秋天就可以推销了,这样大家皆大欢喜,如果冬天没那么冷,保险公司会理赔。这个对很多的产业可以用这种概念,天气保险概念,让他市场会更大一点,可以扩大行销。气象的价值,过去可能没有看到,企业会创造对它有利的企业,但是也有不利天气,怎么来趋吉避凶,就是这个道理。
台湾很特别,中小企业很多,对天气敏感需求度很高,要求很多,所以要求我们服务概念要非常强。台湾天气变化也很大,台风没有来前我们不希望来,来了又希望放假,下个一千毫米就会放假。台湾软实力,包括价值服务,目前我们做的蛮多,因为最主要台湾气象,科技产品非常多,结合在一起速度很快。
目前台湾创意跟大陆这边市场可以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华文流行文化实验地,大陆是全世界很重要的地方,实际上我礼拜五去广州,因为有一个论坛在那举行,里面谈到两岸灾害共同防御,我去参加的时候就打电话,说你们可以去大陆开公司,而且提供很大的免税,我们可以来大陆。另外也允许大陆到台湾设研发的东西,我们过去在两岸交流很早很快,也有一些基础,现在两岸通的程度,比各位想的速度还要更快一点点,这是我们两岸未了可以掌握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两岸合在一起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如果回到过去,就会丧失很多事情,我们也乐意各位到台湾来找我们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到这里来跟各位分享打拼。谢谢大家。
第二篇:光线传媒业务发展
光线传媒业务概述
一、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业务
二、大型活动业务
三、电影业务
四、电视剧业务
五、艺人经纪业务
六、新媒体业务
一、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业务
光线传媒是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商,每天制作超过4小时的娱乐资讯、音乐、时尚和真人秀节目,在全国620家电视频道播放。光线传媒旗下的品牌电视节目包括:国内收视率最高的王牌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最有影响力的综合音乐品牌节目《音乐风云榜》、全国唯一的日播大型明星访谈节目《最佳现场》、大型民生类日播节目《帮帮忙》、大型日播电影电视剧排行节目《影视风云榜》、日播时尚节目《完美造型团》,大型综艺真人秀节目《音乐风云榜之音乐学院》,以及大型综艺活动节目《慈善歌会》,全面占领中国娱乐节目市场。光线正将在各地分散播出的节目,整合到每个城市一个完整频道播出,以构建中国第一个娱乐频道网,目前已有20家城市台加盟,目标是覆盖200个以上的重要城市。
二、大型活动业务
光线传媒每年推出上百场大型娱乐活动,包括各种颁奖典礼和娱乐秀。光线传媒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具权威与公信力的专业颁奖典礼,其中“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连续8届成功举办,被媒体誉为“中国的格莱美”;“娱乐大典”是光线传媒王牌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的总评榜,是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娱乐颁奖典礼;每年一届的“电视剧风云盛典”,是国内唯一以收视数据为基础的电视剧颁奖礼,已成为电视剧行业的旗帜性活动;“时尚风云榜颁奖盛典”是时尚界最具开拓性和影响力的颁奖盛事,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的时尚颁奖礼;而“模特大典”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模特界颁奖盛典。光线传媒旗下大型娱乐活动品牌“嘉华丽音”,是中国第一演艺活动品牌,以承办各种大规模、高水准、高难度及国际化的活动著称。“嘉华丽音”同时承办国内“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多个电影专业奖项颁奖活动,还是国内最专业的电影首映式承办机构,承办了包括《卧虎藏龙》、《十面埋伏》、《集结号》、《功夫之王》、《赤壁》等大片在内的多场首映礼;此外,“嘉华丽音”还承办大量高难度娱乐活动,包括大型音乐剧《电影之歌》、央视品牌节目《同一首歌》等海内外演出和各种大型商业演唱会,以及各地政府的节庆活动等等。
三、电影业务
光线传媒强大的宣传平台、超强的活动组织能力和销售发行能力为光线影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目前,光线影业已跻身国内民营电影公司前三甲。
光线影业2006年底推出第一部作品《伤城》就取得了超高票房,之后上映的《导火线》和《铁三角》均荣登上映期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宝座。光线影业2008年投资和发行的电影超过6部,其中包括徐克《深海寻人》、杜琪峰《蝴蝶飞》、刘镇伟《出水芙蓉》、麦兆辉《大搜查》、林超贤《证人》等作品。2009至2011年,光线影业计划每年投资和发行15部以上的主流电影,其中包括系列古装武侠片《兵器谱》前7部,《家有喜事》系列贺岁喜剧。以及与著名话剧品牌《麻花》联动的同名青春贺岁电影等。目前,光线影业已经策划储备了30个以上的原创电影项目。在电影投资方面,光线影业坚持三个原则:只做商业类型片、参与国际合作、介入推广发行,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原创电影公司”。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
四、电视剧业务
2006年以来,光线传媒投资的电视剧近20部。作为首都广播电视制作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光线传媒推出了包括《暴雨梨花》、《房前屋后》、《新上海滩》、《中国兄弟连》、《落地请开手机》、《鹰与枭》、《A 计划》、《张礼红的现代生活》、《都是爱情惹的祸》、《好好过日子》、《福祸相依》等一批热播电视剧,总数已达600多集,成功跻身中国电视剧制作业前十强之列。光线传媒旗下的《630剧场》拥有1500集情景剧版权,2007年成功推出中国最长的系列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的续集《新马大姐》100集;2008年,光线传媒将继续推出《新马大姐》100集,同时还将推出另一部情景喜剧《桂花打工记》100集。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
五、艺人经纪业务
艺人经纪是光线传媒正在着力打造的新业务。旗下拥有近20名签约主持人的光线传媒当之无愧是中国最大的主持人经纪公司。光线传媒曾一手培养过李霞、索尼、何炅、谢娜、沈星等一大批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娱乐主持人,被称为“中国著名娱乐主持人的摇篮”,而通过“猫人魅力主持秀”脱颖而出的柳岩、谢楠,左大健如今已经成为光线传媒当家花旦,并逐渐成为娱乐主持界新一代掌门人。此外,光线传媒依托自身的娱乐传媒背景,与内地、港台、日韩及东南亚等地2000多位艺人保持紧密合作,是对娱乐界影响最大的民营公司。目前,光线传媒已开始全面进军影视演员和歌手经纪业务,目标是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综合艺人经纪公司之一。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
六、新媒体业务
新媒体业务方面,光线传媒早在2000年就创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网上明星俱乐部“E视网”。光线传媒是新浪博客首批内容提供商,《娱乐现场》博客更是在短期内点击率突破千万而一举夺得机构博客排行榜首位。而《娱乐现场》播客目前则已突破3500万的点击大关,成为中国娱乐节目“第一播客”。2008年3月,光线传媒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网络视听许可证,是首批获得此牌照的三家民营企业之一。光线传媒正计
划将库存的6万小时娱乐视频素材全部数字化,将E视网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娱乐视频博物馆,成为互联网视频和明星社区的领军网站。光线传媒将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影视传媒公司。光线传媒模式模式——传媒娱乐工业化光线传媒独创娱乐内容工业化流水线作业系统●策划──洞察市场玄机,以敏锐行动捕捉市场风云变幻●制作──领先对手行动,全程保障制作水准,第一时间满足受众视听需求●包装──赋予娱乐产品以品牌灵性,与目标观众深度沟通●发行──娱乐产品的一次销售,建立覆盖全国的高价值传
播平台●广告──娱乐产品的二次销售,为广告主提供全面有效的媒体服务●增值业务──基于娱乐产品所进行的平面媒体、互联网、无线、演艺活动等形式的深度开发
第三篇:传媒公司发展构想
平坝黔中文化传媒公司发展规划(草案)
前言:
“十二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黔中经济区的开发,未来五年,平坝的经济发展必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落实,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平坝县人民政府积极响应改革号召,在大力发展黔中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本县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努力实现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双丰收。
平坝黔中文化传媒公司作为平坝电视台的子公司,肩负着发掘平坝文化,振兴平坝文化,弘扬平坝文化的责任。是一个集文化艺术交流、晚会及活动策划、演艺舞美工程、新闻发布,展览展示,文化氛围营造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传播公司。以发掘平坝县文化资源为己任,以国内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服务标准为手段;强调创新、创意为发展突破口,打造精品案例,为政府、企业及各种客户推出最完整的文化服务。
作为黔中经济区重点发展区域的平坝县拥有夏云工业园、马场工业园、乐平工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还引进了如台城水泥这样的规模企业。而这大量企业加入的同时,必然对平坝县文化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平坝县目前正亟需一家具备国内先进服务技术水平的文化传媒公司,为这这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添砖加瓦,同时也抓住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为手段创富增收。
服务内容:
一、广告宣传类:
1、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及发布会服务;
2、书刊、简报、DM(摺页)、海报设计、编辑及印刷;
3、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广告专题片制作,业务流程标准化演示片制作。
4、网站设计、安全监测。
二、策划咨询类:企业形象策划、企业文化咨询、各类企划书策划、撰写、企业管理咨询、商务咨询、企业活动策划。
三、庆典活动类:庆典活动、婚庆礼仪、赛事活动、公关活动、市政文化活动、晚会的策划演出与摄录播出。
四、文化推广类:
1、文化艺术交流及策划、文化活动合作与推广;
2、积极响应文化体制改革、开发特色文化、促进旅游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推动平坝文化事业的发展。
3、发掘区域特色,制作平坝各区域旅游推广专题片,以平坝县文化资源为依托,组织一系列旅游推广活动,展览会议。
第四篇:气象信息员队伍发展概况
气象信息员队伍发展概况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10年08月06日 15:08:00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农村、社区、厂矿、学校等基层一直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央气象局召开全国气象工作会议,提出在农村组建民办气象机构。按照“自愿、自建、自管、自用”的原则,在人民公社建立气象哨,在生产队建立气象组,承担观察记载、天气预报传播、灾情收集和开展气象知识普及和宣传等任务,为农业生产服务。可以说,当时气象哨的工作人员就是现在气象信息员的前身。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曾多次分别就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明确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同年9月,在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上,回良玉副总理再次强调指出“建立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和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加强气象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协助组织和指导群众采取科学避灾措施”。为进一步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2007年底,《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提出建立城乡气象灾害防御网络“在城市各社区、街道、企事业、学校、车站、码头、港口、医院等重点单位设置1名气象应急联系人。在各乡镇建立1名兼职气象协理员,下属每个行政村设1名气象信息员”。当年,部分省已经开始尝试乡镇气象协理员、村屯信息员队伍建设。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气象局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铺开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灾害防御队伍的管理和培训,积极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
气象信息员主要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以及气象灾情的收集和上报,协助开展气象灾害科普宣传,协助完成本地气象设施的维护,协助观测和报告本地特殊天气现象,参与制定本地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协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协助开展气象灾情调查评估,协助收集反馈气象服务效果、需求和建议等工作。此外,安徽、四川、陕西、贵州和甘肃等省的部分信息员还协助传播农业气象知识,为当地农经网收集各类信息;山东等省具有资质的部分信息员还协助当地完成气象执法检查, 协助进行本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安全检测、防雷工程竣工验收等项工作。
目前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十分迅速。但是,如何让这支庞大队伍持续、稳定地运行下去,增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的气象意识,提高他们的气象科技素质,发挥他们在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气象部门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思路,取得明显实效。
一是完善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机制。气象信息员队伍松散、庞大,特别是各乡镇和村的信息员大部分由乡镇、村干部担任,属于外部门编制,没有约束力,管理上存在难度。为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各级气象部门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凝聚各类群体力量,发展壮大信息员队伍;另一方面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把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纳入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建设体系,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壮大队伍。中国气象局正在出台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各地气象部门为规范对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制定了地方性管理办法。北京等24个省(区、市)气象部门已经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制定了省级气象信息员管理办法,吉林、贵州、云南和青海4个省正在制定或修改完善中。
二是加大气象信息员培训力度。各省(区、市)气象局已相继启动培训工作,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集中培训和远程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员培训。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气象信息员接受培训的比例约在28.2%左右,仅辽宁、上海和云南3省市的信息员培训比例达到90%以上,但上海和云南的信息员人数较少。而吉林、江苏、山东和湖北4省区气象信息员人数都在2万人以上,但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一般不足20%。为配合气象信息员的培训工作,中国气象局组织统一编写了《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和《气象信息员知识读本》培训教材;内蒙古等12个省(区、市)还专门编写本地气象灾害及防御知识的培训教材。国家财政部划拨了1000万元的经费支持,专门用于2009年10个试点省(区、市)的气象信息员培训工作。随后,各地气象部门将根据本地的防灾减灾特点,编写地方培训教材,开展气象信息员的轮训。
三是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员激励机制。气象信息员选用基于自愿原则,是完全义务的,没有固定报酬。为调动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各地已经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定期对信息员进行评比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信息员以更高的热情去开展工作。各地对信息员的考核和奖励方式主要有:(1)对认真负责、工作成绩突出,及时传递预警信息、主动报送气象灾害情况的信息员,向当地政府推荐给予表彰并直接给予物质奖励;(2)根据信息报送量给予适当的通讯和交通补助;(3)定期评选优秀气象信息员,颁发荣誉证书;(4)免费提供天气预报短信,赠送《气象知识》和《中国气象报》等;(5)向当地应急办推选优秀志愿者;(6)按照灾情上报的次数进行奖励,提供有价值灾情有报酬;(7)提供学习气象知识、观摩气象现代化建设及参观工作流程的便利等。目前对气象信息员的工作主要是以奖代补,调动整个信息员队伍的积极性,稳定气象信息员队伍。
四是探索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新方式。当前,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必须有效整合各类农村信息服务站,联合各个部门,实现多站合一,充实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机构,把信息与防灾减灾、信息与农业生产、信息与科技、信息与文化、信息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信息服务的集约化发展。2008年,中国气象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气象为安徽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合作协议》,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合作参与、气象部门具体实施的原则,以安徽农网、安徽先锋网和气象信息服务站等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各类农村信息服务资源,充实农村信息服务内容,拓宽信息服务领域,建设多站合一、一站多能、一人多责的农村信息服务站,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这一做法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将逐步推广应用。
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气象防灾减灾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务。今后,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加大力度,组织、管理和培训好气象信息员队伍,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队伍,照亮气象预警信息传播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第五篇:富民气象事业发展概述
富民气象事业发展概述
1958年6月,富民气候服务站成立,站址在富民县永定镇玉龙村郊外乡村,四周空旷,无高大建筑物,基本在富民坝子中间。1963年8月,富民气候服务站更名为云南省富民县气候服务站,并挂牌。1971年1月,云南省富民县气候服务站更名为云南省富民县气象站,原有名称不再使用。观测场位置曾几度迁移,现观测场位于北纬25°14′,东经102°30′,海拔高度1692.7米,区站号56772,此站址自1984年12月一直沿用至今。
1958年6月至1958年12月31日,由楚雄州气象局领导。1959年1月1日富民县划至昆明市管辖,台站名称更改为昆明市富民气候服务站,由昆明市气象中心站领导。1963年8月16日,体制收回省局,站名更改为云南省富民县气候服务站。1968年1月1日至10月20日,因文革**中断工作,12月,实行军管,武装部派驻李立信同志任指导员。1971年1月1日,站名更改为云南省富民县气象站。1977年,撤销军队兼管及其编制,归县农办管理。1980年12月18日,云南省气象局接收体制,由省局业务处领导。1984年3月5日,划归昆明市气象处领导。1990年5月12日,云南省政府云政发[1990]97号文件决定,更改全省、地、州、市、县气象部门名称,“统一改为局”。即“富民县气象站”更名为“富民县气象局”,业务服务中仍保留站的名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属正科局级建制,是县政府的一个职能局级单位。
1958年建站时仅有1人。1984年定编为6人。到2012年,现有在编职工6人,均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人,见习生2人。
气象站新成立时,发展缓慢,办公生活环境艰苦简陋,业务和生活用房均在80平方的一幢老旧木楼中,地势低洼,与原来的地平有高达1.65米的高差,凹凸不平,雨天难以进入观测场,大门破烂不堪且无门卫值班室,单位车辆无停放地,排水管道陈旧、老化,友邻单位(富民县水务局)的排水又是经过我单位才能排放到主排水管道,遇到雨天,台站内部就会出现大范围积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气象事业带来了新生,针对气象工作“基础薄弱、战线太长、人才欠缺”的状况,贯彻省、市气象工作“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对外开放、局部超越、各具特色”的对策,及“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宗旨,富民县气象局于1988年建设了一栋360平方米的三层住宿楼,1998年拆除原小木楼,建设了一栋800平方米的四层住宿楼,其中一层用于办公,单位工作和生活环境大为改善。2006年征地1123.0㎡,建成365.85平方米的专用办公楼,2008年,富民气象局回填土方1011.5 m3后再新建挡土墙145.8m进行加固,拆除原有的36.3m旧围墙须拆除后再新建围墙145.8m,又下大力气栽种花草和大树,现院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错落有致,院内办公环境大为改善,职工队伍进一步稳定。
1958年建站时,观测设备均为前苏联时代的气象设备,气象设备简陋,气象工作单一。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设备也日趋现代化,气象工作也趋于多样化。1990年,富民气象局先后装备了“天气图传真”接收,甚高频无线电话,pc1500计算机等设备,选送人员培训,开始天气预报服务;1999年,开始行使防雷安全管理职能;2000年,开始对外发布月、季、年的短期气候预测产品;2009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2011年,在全县范围建设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县各村委会及重点自然村安装农村预警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发布乡镇天气预报和各村委会补充订正预报产品。接受专业毕业生分配等途径,使人员全部达到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改变了设备简陋,人员业务技术及政治素质低,服务质量差的状况。
近二十来,富民气象工作在昆明市气象局及富民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新农村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一、地面观测系统自动化建设
建站初期,仅开展温度、湿度、气压、蒸发、风向风速、降水及日照观测,只进行气候资料收集整理,不开展预报服务工作。
建站初期,富民县邮电局为富民气象站架设了一对专用电话线路,用于气象观测发报及对外联系的通信工具,收听气象预报分析广播主要靠收音机来进行。自1958年建站以来至2006年,地面资料的获取全靠人工观测。2000年以前各类报文报表均依靠手工编制。
随着业务改革的深入,2000年1月1日起,使用AHDM软件及其升级版本编发报及制作报表; 2005年1月1日起,使用《OSSMO 2004》编发报及制作报表。2001年1月1日根据云南省气业发〔2000〕45号测报业务执行新修改的加密报电码,2004年1月1日启用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5年至今先后购买了10多台电子计算机,并通过光纤将富民气象局办公室建成了局域网。2006年12月富民气象站建成了ZQZ-Ⅱ型自动气象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投入运行。2007年至2008年两年为人工与自动对比观测阶段,2009年自动站正式投入单轨运行。2012年1月1日起人工观测气压、温度、湿度、雨量自记仪器停用。2012年4月1日起,以正点地面气象数据维护代替天气加密报发报任务,使用业务软件《OSSMO 2004 4.0》。
二、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工程建设
(一)自动站建设
为科学合理防灾减灾,提高富民县县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按照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综合监测能力建设的相关要求,富民县气象局于2006年起开展区域自动站网建设。2006年12月,先后在散旦、款庄、罗免、赤就、东村、大营等乡镇安装六套温雨两要素自动气象站。到2008年全县乡镇自动站达9个。
我县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工程建设项目自2011年1月8日开工,至2012年建设6台六要素自动站,22台两要素自动站。项目力求完善富民县气象监测网络体系,为做好监测预报及保障服务提供重要保证,更为我县不同区域的各个乡镇提供了宝贵的气象资料。
(二)多普勒雷达资料接受终端建设
作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气象监测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堪称高空气象探测“天眼”,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探测能力,对提高预报服务能力,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提高我局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多普勒雷达资料接受终端,为短时临近预报服务提供及时的资料保障。
(三)CMACast卫星气象数据接收应用系统建设
CMACast卫星气象数据播发系统主要用于为气象灾害预警、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高质量、高时效的第一手气象资料,广播内容包括常规资料、国内自定义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天气雷达资料、卫星资料等。
为大幅度增加我局获取气象资料种类和数量,提高数据获取时效性和可靠性,我局于2010年开始进行CMACast小站接收应用系统建设:2010年完成CMACast小站软硬件安装工作,2011年CMACast小站接收应用系统进入调试阶段,2012年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三、气象预报
(一)预报技术
1958年初,富民气象站开始作补充天气预报,经过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富民县的天气预报工作,已经形成了以富民气候特点为背景,以天气学原理为基础,以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地面和高空实况资料、气候资料为依据的天气图预报方法、数值预报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等多种综合预报方法,能够满足短时临近预报、乡镇精细化预报、短期、中期、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需要。
(二)预报平台
近年来,为保证及时获取各类资料和保障预报服务工作的需要,富民县气象局加速进行预报平台建设工作。
1.保证及时获取各类资料并进行分析利用,引进天气雷达接收软件、昆明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平台、昆明市气象局资料共享软件等。2.进一步满足预报需要,建设CMA Cast卫星小站实现对实况资料进行接收,该系统与2011年进行调试,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3.充分利用天气实况资料进行天气分析,引入Micaps系列软件,2011年开始使用Micaps3.0版本。
为优质、高效地提供各类天气预报服务,特别是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先后购买多台电子计算机,实现预报服务网络化。同时引入自动站监控管理软件、气象资料决策服务系统,大大提高气象资料查询和利用效率。2008年在全市率先启用云南移动“企信通”发布平台,2009年“富民资讯”农村气象预警系统覆盖全县行政村,2011年启动气象灾害预警电子显示屏建设三年规划,通过以上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以及依托富民县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政务公开网络等媒体平台,经多次整合后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达到了针对气象灾害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针对领导决策提供专业决策服务,针对旱情、雨情等制作专题服务材料。进而更好得将“服务三农、助推发展”的服务承诺落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来。
四、预报服务
根据政府决策、群众日常生活、旅游和重大户外活动的需要,开展多种气象专题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内容丰富。根据富民2009年以来连续干旱的情况,制作干旱专题服务材料,包括《旱情服务周报》、《森林防火服务周报》等材料;通过县、乡镇电话及传真和手机短信平台发布雨情信息、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等;为相关部门提供森林火险等级、应急气象保障预报、重大气象保障预报、地质灾害预警等特色预报;定期开展中、长期天气预报等。
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预报服务及时。春节、两会期间、五
一、杨梅节、中秋、国庆等节日和重要活动提供滚动式预报服务,提供气象出行参考。为重要活动提供多时段临近预报,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公众气象服务多种多样。与媒体合作,每天下午16时准时发布24小时天气预报;通过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向公众及时发布未来3小时短时临近预报、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信息等。建立互联网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每天07时和16时准时发布未来12小时、24小时天气预报,在为用户提供气象预报的同时,还根据天气气候状况提出生产、生活、健康方面的温馨提示,使短信用户倍感气象服务的实用性和亲切感。
(二)人工影响天气
2009年我县出现严重的旱灾,全县蓄水工作和后期森林防火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同年9月,我县即刻成立富民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由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富民县气象局局长任副指挥长,负责指挥和协调人影各项工作。首设增雨作业点于永定镇飞来寺,增雨效果较好,及时缓解了我县大部份乡(镇)的旱情,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得到了县领导充分肯定,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富民县人影指挥部成立以来,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市人影办和县气象局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放在工作的首位,增置作业炮架、炮车,开展作业人员培训,大力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县领导批示表扬。
为积极防范和最大程度减轻冰雹灾害对烤烟及其他农经作物造成的危害,我县在做好人工增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2011人工防雹工作。为使人工防雹工作早计划、早安排,充分发挥现有基础设施、防雹队伍及气象科技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冰雹灾害的发生。2011年8月1日起驻守石板沟及永定束刻,有效地防止了冰雹灾害的发生,并赢得石板沟村委会、束刻村委会及农民的高度评价。
(三)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
1、“农村信息广播平台”(“富民资讯”)建设
2008年10月,昆明市农村信息预警广播平台在富民县试点建设,至2009年2月底,全县所有村委会和重点部位共80台信息机安装结束并调试成功,进行试播。为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村舆论宣传和农村信息普及,经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升级为“富民资讯”,于3月28日正式开通。自开播以来,“富民资讯”被定位为以气象预警信息主要内容综合富民县委、县政府面向农村进行舆论宣传、政策发布的重要传播阵地,对农业农村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县委政府方针政策、工作动态及气象服务信息发挥积极作用,是老百姓及时掌握农事农资信息、农业生产技术、供求信息的重要平台。
2、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
为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气象信息服务均等化,加强灾害信息发布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信息化和城乡信息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10〕98号)文件要求,富民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公共信息服务电子显示屏项目。我县气象电子显示屏建设工作分两个步骤三个阶段进行:2010年12月29日启动试点安装调试工作,截至2011年3月,富民县气象局在县委、政府、政协、永定街道办事处、涉农部门完成了35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试点建设工作;在永定街道办事处试点成熟后,在全县其余五个镇44个村委会完成气象电子显示屏建设工作,同年12月,实现全县73个行政村电子显示屏全覆盖工作;2012年6月完成束刻村5个自然村、东元村5个自然村气象电子显示屏建设工作。
为规范使用电子显示屏,切实发挥其公共信息平台作用,准确、及时地发布各类信息,制定《电子显示屏气象服务管理办法》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信息发布流程》;成立电子显示屏运行维护小组,负责电子显示屏日常管理、维修、技术保障和开发等工作。
(四)依法行政
积极参与国家、地方气象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法制化进程。气象行政审批事项进入县政府便民中心,实施富民县气象局《行政许可管理规定》、《行政审批事项规范细化标准》、《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及行政执法内部管理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细化标准》。在县委政府对气象工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下,依法行政环境逐步优化,县级气象执法机构成立,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
2006年成立富民县防雷装置检测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防雷减灾法律、政策法规,进行雷电防护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雷电的科技研究成果,负责我县辖区内防雷装置检测以及防雷工程图纸审核、竣工验收,会同技术监督部门对进入本地的防雷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对重大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取得了云南省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和云南省气象局颁发的《防雷设施检测授权证》。
富民县防雷装置检测中心自成立以来,以“防雷减灾,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为原则,检测防雷装置万余套(次),督促整改不合格的防雷装置,为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促进生产、保障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风能资源开发与利用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风能太阳能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富民县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合理开发我县风能太阳能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富民县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富民县气象局将对全县的风能资源进行勘察、探测、评估,为县委政府合理规划,分阶段开发风能太阳能提供依据。
截止2012年6月,大风丫口风电场一期已正式投产,正在进行二期风资源探测;富民县马英山风电场进场道路即将完工;富民县百花山风电场正在进行基础环浇灌,二期探测正在进行;富民县大营后山、富民县东村乡老黑山风能已即将完成一年的风资源探测,准备进行风资源评估;老煤山、大营后山等地也于2012年4月启动风资源探测。富民县气象局将继续做好风资源收集监管工作以及在建风电场项目的施工气象保障工作。
五、党建文明
1、党建工作
1985年7月气象站谢树培同志入党,编入县农林局党总支,实现气象站党员从无到有的突破。1999年6月4日,经中共富民县直属机关批准,富民县气象局党支部成立,隶属于县农林局党总支。支部成立后,对党务工作保持高度重视: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现有支部共有党员6名,其中在职职工党员4名,占在职职工的67%;同时,向未入党的同志加强教育,积极吸收新鲜血液;为切实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着力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务工作新机制,2010年根据县委和农业局党总支相关要求,执行“富民县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富民县气象局《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执行。2011年重新制作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党务公开栏,公开栏包括作为固定内容长期公开的栏目和作为常规性、阶段性、临时性、热点性、重点性等可随时更换内容的活动公开栏目。
2、气象廉政文化建设
2003年配备1名廉政监督员参与单位各项事宜的监督;2008年8月,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选拔聘任了1名气象局纪检监察员,由局长、纪检监察员、局长助理成立三人决策小组,健全了纪检监察网络。2011年富民县气象局被云南省气象局评为省气象行业廉政文化示范点,全省气象行业纪检监察培训班及党风廉政表彰多次到富民县气象局参观交流。2012年调整三人决策小组,由局长、监察员、副局长组成三人决策小组,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
3、精神文明建设
2005年富民县气象局首次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成功,并于2008年续建成功,2012年被云南省气象局表彰为“2009-2011全省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为加快精神文明创建步伐,于2012年申报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并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考核组申报工作现场检查验收。2012年6月4日由《昆明日报》第6版《昆明市推荐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小城镇和文明社区名单公示》进行公示。
六、富民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概述
富民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着“需求牵引、服务引领”“统筹集约、科学发展”、“科技支撑、人才强业”、“开放合作、资源共享”“服务民生,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五个基本原则,以“到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发展目标,将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气象综合探测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基层气象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实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工程、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和基层台站建设工程四个重点工程建设。
预计到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实现“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目标,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监测预报更加准确、灾害预警更加及时、气象服务更加主动、应急保障更加有力、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更加科学、气象应用更加广泛,基本满足富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气象整体实力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