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州光伏发展概况--庄大伟
常州光伏发展概况
常州是国内较早实现光伏技术产业化和太阳能产业集聚的城市之一。早在1997年,常州就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光伏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民营光伏企业——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到了二十世纪,常州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产业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30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14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连续三年翻番。2009年后,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光伏产业仍呈现逆势向上的发展态势,三年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1%、67%、42%,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一、2011年常州市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2011年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经济滑坡,欧债危机一发不可收拾的大环境下,光伏产业面临调整。补贴下调、市场不振、产能过剩、价格低靡、利润压缩、遭遇“双反”,光伏产业进入了“寒冬”。而常州光伏产业逆势而上,发展态势好于市场预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在共有太阳能光伏及配套企业150家左右,2011年总销售额预计450亿左右,约占全市新能源产业销售的80%。其中,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有37家,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约42%,是我市新能源产业(光伏、风电装备、光热、生物质能、核电装备)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其中,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达20.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常州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达40.71亿元,同比增长14.71%;顺风光电、正信新能源、金坛正信电子、兆阳光电、协鑫光伏、华盛恒能、中弘光伏7家企业销售收入也超过了10亿元。协鑫光伏、灵晶半导体、创大、回天新材料等8家企业同比增长超过100%。2011年亚玛顿、顺风光电、亿晶三家企业成功上市,常州光伏行业现在共有天合光能、天龙光电、亚玛顿、顺风光电、亿晶5家上市企业。回天、协鑫总公司是上市公司,常州是分公司。
二、常州光伏行业发展特点
1.创新驱动成果显著。以天合光能为例。2011年9月,天合光能用自主研发的“honey”电池技术,60片电池组件的峰值输出功率达到了274瓦,缔造了标准尺寸多晶组件发电功率的世界纪录。2011年12月26日,天合光能举行仪式,正式启动具有自主产权的500兆瓦“honey”高效电池和组件的大规模量产。截止到2011年12月,天合光能研发团队共申请专利587件,其中发明专利243件,共计拥有有效专利222件,位居中国光伏企业之首。
2011年,天合光能代表中国企业向国际光伏标准委员会提出了若干国际标准提案,其中已经有一项获得通过,成为中国历史上首项获得通过的光伏国际标准。由于天合光能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光伏行业历史的信念,国际光伏标准委员会强烈邀请天合光能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中来,以卓越的标准引导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将“中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在天合光能。2011年11月,科技部表彰了以天合光能“中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16家优秀企业重点实验室,万钢部长亲自为该实验室授牌。作为创建世界级的创新平台,公司将依托这个重点实验室,围绕高性价比电池材料、高性价比电池、高效高可靠组件、智能和建筑一体化组件和系统等研究方向,整合海内外研发合作平台,提升天合光能全球领先的创新能力。
亚玛顿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把创新投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剂,把思维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导,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综合实力。
2.走向全球化运营,打造世界级品牌。常州光伏企业在2011年进一步拓展了全球布局,打造世界级品牌。2011年,天合光能成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太阳能行业全球首个塑造者,不断通过全球商业和政府间的高端对话,推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柏亚天出版的2011 全球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排行中,天合光能更上一层楼,名列全球榜首。这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排名从领导者地位、市场份额、公司盈利能力及资金链等方面的指数来衡量全球主要光伏企业的综合实力。
公司注重安全、环境、健康方面的投入,在全球太阳能生产商产品安全评比中,天合光能出产的光伏组件在产品可循环利用、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员工及供应链安全健康工作以及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方面的综合排名中位列全球太阳能制造商第二。
2011年,天合光能完成了全球三大区域的管理布局,在欧美之外,正式成立了亚太、中东和非洲区,并把总部设立在新加坡;工作团队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继续在有潜力的国家发展我们的市场,足迹扩大到澳大利亚、以色列、阿联酋和印度。不断地深化在现有的欧洲和美洲区市场的客户关系,扩大市场占有率,并积极发展在中国的业务与合作关系。这样全球化的布局和对高潜力市场的关注,帮助公司在动荡的环境下,抓住了市场新的增长点,为实现全球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3.光伏行业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光伏及配套企业约150余家(含在建企业),约占全省企业数量的20%;同比2010年底增加了40余家,其中组件企业增加5家,总数达到14家,拉晶、硅片企业增加8家,总数达到15家;配套企业增加约30家。二是产能规模不断扩大。受产业投资惯性影响,我市光伏产能继续扩大。截止2011年底,天合光能组件产能达到2gw,同比增长67%;亿晶光电组件产能达到1gw,同比增长100%;协鑫光伏硅片产能达到1.2gw,同比增长100%;此外顺风光电电池片产能净增360mw,组件产能净增200mw。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光伏组件产能已超过4.5gw,相较2010年底增长1.7gw,占全国组件产能的13%,规模显著。三是产业配套逐步延伸。除主产业链外,我市还拥有强大的光伏配套产业链,如光伏设备、光伏玻璃、导电银浆、切割线、石英坩埚、酸洗液回收、电池组件封装用硅橡胶、接线盒、铝边框、焊带、背板材料及逆变器等产品。华盛天龙光电是目前国内首家光伏设备制造上市企业,其综合技术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亚玛顿科技光伏玻璃透光率长期稳定在93.5%以上,时创能源的硅片制绒液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紫旭光电研发生产标准化光伏支架,九鼎光伏研发生产光伏产品无线智能检测系统,佳讯光电生产10-500kw各类等级逆变器已实际应用于国内外各类示范项目。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常州光伏产业已呈现三大区域发展态势。天合光伏产业园(位于高新区)以天合光能为龙头企业,集聚保利协鑫、华美光伏、创大光伏、有则科技、千松研磨、江南电力设备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配套较全的类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园,以天合光能为核心的常州高新区产业群是江苏省唯一获批的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至2015年,形成一个6.5gw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能力,销售达千亿的光伏产业集群。金坛光伏产业园(位于金坛市开发区)主要集聚亿晶光电,天龙光电、华盛恒能等龙头企业,同时吸引益鑫新能源、晶晶光电、兆晶光电等一批企业落户园区,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到2015年,电池及组件产能均扩大到3500mw,太阳能光伏、相关配套材料及设备产值超500亿元。武进低碳产业示范园(位于武进高新区)顺风光电、东君光能、兆晶新能源、格林保尔、中弘光伏、鑫和泰、回天新材料等一大批规模企业纷纷入驻,携手共进,拥有除硅材料生产以外的完整产业链,预计2012年电池产能突破1gw,产业销售突破100亿元。
此外,天宁区亚玛顿光伏玻璃、天华新能源;钟楼区兆阳光伏、英诺能源、贝斯塔德;戚区新东方、威力、中工;溧阳顺风光电电力、新华机电、康达威硅胶、顺风电力、时创新能源等也带动了当地光伏产业蓬勃发展。
4、应用示范稳步推进。我市在光伏应用方面一直落后于同省兄弟城市,可谓大产业、小应用。截止2011年年底,已建光伏示范项目14个,装机总量22.7mw。其中,2011年有5个光伏发电项目相继并网发电,分别是天合光能2mw金太阳工程、光大环保在武进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3.5mw光伏示范项目、常州优博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3.1mw光伏屋顶并网,亿晶光电厂内屋顶5.2mw发电项目,正信电子厂内5.1mw光伏屋顶发电项目。随着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及企业应用意识的增强,我市光伏应用将不断发展,目前优博新能源二期、三期项目共7mw正加紧前期准备,汉能光伏厂房3mw薄膜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已向上申报。
5、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常州依托龙头企业及专业服务厂商,在光伏技术研发、产品检测、咨询服务、建厂方案解决、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天合光能公司与美国ul,德国tuvrheinland及中国鉴衡认证中心(cgc)三家知名认证检测机构签约,同时获得cnas实验室与检测资质证书,并提供对外服务,帮助本地企业进行相关认证,其产品质量屡获世界级排名三甲,树立了中国光伏质量的国际品牌形象。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测试、技术咨询为主的高新科技企业,目前该公司光伏组件检测中心已通过国家合格评定委员会认定评审,获得cnas实验室与检测资质证书,成为国家级光伏产品专业检测中心,这也是我国唯一一家获此资质的民营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该公司接受cma计量认证及tuv、ul的服务委托。此外,该公司与常州工学院共同组建光伏学院,为光伏产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
三、常州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产业环境问题
一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全球光伏产能过剩,2011年全球装机总量约28g,而组件产能在50-60gw,其中中国约为40gw产能,供大于求导致企业争相压价,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年末价格比年初价格普遍下跌了45%-50%,行业利润也随之下降。
二是无序竞争、资源浪费。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在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源、技术优势、人才储备等条件下急于转向发展新兴产业,特别集中投资太阳能光伏项目造成了供需极度不平衡。同时,一批核心竞争力低、无自主研发及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占用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引发了市场的低价竞争和无序竞争,2011年,这些企业就面临“洗牌”。如金坛光伏产业园原有70多家光伏企业,去年底仅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开工生产,目前就剩30家左右。
三是政策滞后、配套不全。相较于国外,我国对光伏应用的扶持政策一直落后于产业发展,尽管去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但相对国外,扶持力度也是过小,推动效应有待检验;此外,对于光伏项目的电网接入,项目的相关检测、认证体系、电站融资渠道也相对缺位,拖后了产业的发展进度。
四是外强内弱、频遇壁垒。国内光伏产品80%以上都是出口国外,国内应用市场相对落后,301调查、双反调查先后降临于中国光伏企业,目前美国已初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削弱了中国企业在美的竞争力。
2、企业发展当前问题
一是资金缩紧、运营困难、利润下降。受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市场流动资金紧缩,融资比较困难,同时企业面临在途存货增加、销售回款放缓和税款挤占等问题,致使光伏企业现金流萎缩,财务成本逐步上升,企业面临资金链脱节风险。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竞争使得光伏企业利润节节下滑,光伏产品也进入了微利时代。
二是标准缺失、人才匮乏,创新动力不足、环境待改善。国内行业标准及认证检测体系缺失,标准化测试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企业产品发展良莠不齐。专业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高端研发类人才匮乏,各企业间人才相互挖掘,增加了人才队伍的不稳定性,制肘企业快速发展。此外,除天合、亿晶等龙头企业,其他企业在关键技术、质量控制、品牌建设、营销模式方面并未有突出之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占任何优势。此外,知识产权保护执行方面的环境有待改善,以提高创新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溢价,保护创新成果和创新企业的积极性,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推进常州光伏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多措并举、提高常州光伏的知名度
一是培育一个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加快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企业(集团)。二是吸引一个有影响力的光伏专业展会落户常州。政府、协会及企业共建渠道,吸引一个有影响力的光伏展会定期在常召开,扩大常州城市及光伏产业、企业的知名度,带动常州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建立一个全国知名的公共技术研发体系。围绕关键技术及重点产品,制定引进人才计划及政策,筑巢引凤;依托国家光伏重点实验室、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充分发掘院、校、所资源,共建公共技术研发体系,推动我市光伏技术进步。
2、加强我市太阳能光伏示范工程建设
建议出台引导政策,在常州辖区内标志性公建如政府、医院、酒店、体育馆所等建筑上规划、建设bipv发电项目,与供电部门协作并网解决停电对医院、酒店等特殊性场合的影响;同时借鉴德州、保定等城市经验,以天合太阳城建设为契机,在天合太阳城区域内的道路路灯、公园景观亮化、大型公共设施、工厂厂房应优先考虑实施光伏示范项目,推动本市建立光伏应用示范集中区。
3、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引导企业做好终端市场服务体系,重视国内市场。一是政府牵线搭桥,引导我市光伏企业与国内发电、能源集团的合作,全面参与国内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及相关电站项目的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类资金,鼓励企业参与光伏示范工程的建设。三是引导企业自建城市示范工程,为今后进军全国市场积累营运经验。
4、创新商业模式,注重海外市场开拓
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光伏产业供应商向系统集成商和大型电站承包商的跨越。“十二五”期间,常州市光伏产业的销售市场仍将集中在国外,企业要花大力气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目前由于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不理想,使国外新能源企业估值偏低,正是我市企业的好机会。我们要大力扶植有条件的企业实现国外并购和合作,尤其是进军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新兴的光伏应用市场,实现从产品到市场渠道的延伸。
5、切实加快人才引进,大力加强平台建设
电池转换率的提升是光伏企业科技创新的法宝,最终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仍是技术;而人才是实现技术升级和突破的第一要素。为此我们应继续坚持“人才强市”的战略,大力引进高科技领军人才并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本地化培养和使用,完善公共研发平台的作用,推进行业检测平台建设,扩大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和知识产权的自主份额。
总之,为了推进我市光伏产业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光伏产业公共科技平台建设,形成我市光伏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聚集,把我市的光伏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把我市真正建设成为光伏强市,光伏名市。
第二篇:光伏行业概况演讲稿
大家下午好!借这个机会我们小组全体成员感谢肖总百忙之中来参加及指导我们的行业报告,感谢林老师、刘导及各位同事两周来的悉心教诲,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好,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我们小组将为大家对光伏行业做个简要的报告。我们的小组成员有郑冬洪,邱海东、黄进士和我。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分为三部分:
一、光伏行业概况;
二、光伏行业分析;
三、投资策略。行业概况
讲到光伏,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那什么叫光伏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看看两张图片,好更直观的理解。
这是一张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照片。这个组件在光的直接照射下可以产生直流电,经过转换就可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交流电。
再来看这张,北京奥运会的鸟巢,鸟巢就有依靠光伏发电系统供电。
现在回答什么是光伏。光伏(英文简称PV)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那么相对于像煤电、水电,光伏发电有什么优势呢?
(1)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2)适用范围广-----一般家庭也能用光伏发电,对地理位置的要求不高(3)成本较低-----成本相对水电,核电等成本相对较低
既然光伏产业具有如此的优势,那么他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们来看光伏装机容量,表中看出,从09年到11年不论是全球还是我国,光伏装机容量都有所增加,即使在全球光伏市场低迷、欧债危机和美国“双反”的不利国际环境下的2011年,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依然占据了近47.8%的份额,而且取得了37%的年增幅。右表是关于光伏太阳能电池10、11年产量和今后20年的预期。
另外,我国已建起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形成晶体硅原料,硅棒、硅片生产的产业链上游、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生产的产业链中游以及光伏产品生产和光伏系统应用为下游等环节的产业链格局。最后,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五大板块的光伏产业群。
接下来是我的队友郑冬洪对光伏行业有关政策、需求等方面的分析
第三篇: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解读
《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03 来源:电子信息司
2018年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信部联电子〔2018〕68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更好理解和贯彻实施《行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负责人就《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
问:《行动计划》出台的产业基础是什么?
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和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从产业基础来看,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已具备向智能光伏迈进的坚实基础。
一是制造规模全球领先。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光伏主要产品产量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并持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国产品在2017年的全球产量占比中:多晶硅占55%、硅片占83%、电池片占68%、组件占71%、光伏应用市场占47%,各环节产量前10名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位于中国大陆。
二是产业化技术不断突破。多晶硅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70KWh/kg以下,综合成本已降至6万元/吨。普通结构单、多晶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分别达到20.2%和18.6%,高效电池达到21.3%和19.2%,黑硅、PERC、N型等电池技术以及半片、MBB、双玻双面等组件技术快速产业化。
三是应用市场快速成长。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53.06GW,占全国电源新增发电的装机39%,连续5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全球第一;累计装机130.25GW,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占全球光伏总装机量的32.4%。
四是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我国已基本实现常规光伏产品生产线的设备配套,浆料、背板、铝边框、光伏支架、封装胶膜、光伏玻璃、逆变器等辅材辅料和发电部件也已能够实现产业供应。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发布实施,光伏相关标准制修订速度正在加快,检测测试认证机构正在逐步建立健全。
问:《行动计划》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光伏行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兴起并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未来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其重要性随着国际绿色能源需求拓展而日益凸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对光伏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行业发展自身来说,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正处于从追求规模与速度向重视效益与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移动宽带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光伏产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加快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应用,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考虑,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动能,实现光伏智能创新驱动和持续健康发展,支持清洁能源智能升级及应用,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系列规划的总体部署,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了《行动计划》。
问:《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
围绕上述要求,基于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创新驱动、产用融合,坚持协同施策、分步推进等原则,通过统筹资源、协同施策,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鼓励特色行业智能光伏应用,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问:《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是如何考虑的?
答:从智能光伏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技术装备突破、智能光伏产品供给、智能光伏系统建设运维、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例如,提出智能光伏工厂建设成效显著,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支撑光伏智能制造的软件和装备等竞争力显著提升。再如,提出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并形成品牌效应,“走出去”步伐加快;智能光伏系统建设与运维水平提升并在多领域大规模应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又如,提出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标准体系、检测认证平台等不断完善。同时,围绕上述目标,细化为多项具体行动。
问:《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有哪些?为何选择这些方向?
答:与发展目标相对应,《行动计划》分别从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光伏集成运维,促进特色行业应用示范、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四大领域,提出了相关重点任务。
一是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推动光伏基础材料、先进太阳能电池及部件生产的智能升级,提高光伏产品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例如,目前我国重点企业电池和组件生产自动化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提升,但在多晶硅后端处理、铸锭/拉棒到切片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同时,虽然生产自动化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但行业生产制造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仍较低,需进一步提升。
二是提升智能光伏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智能光伏产品应用、光伏系统智能集成与运维能有效提升光伏系统设计能力、提升发电量、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重要途径。目前行业已经在研发相关的智能光伏产品,并在推动光伏系统智能集成与运维,但相关产品供给能力仍然有限,技术尚待完善,采用无人机、自动清洗机器人等智能集成与运维技术仍有场景限制,还未大规模推广,需进一步加以扶持。此外,针对分布式光伏市场提出加快发展安全可靠、优质高效、使用便利的户用智能光伏产品,并鼓励光伏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发展新型光伏产品。
三是促进特色行业应用示范,联合相关部委共同开展智能光伏工业园区、智能光伏建筑及城镇、智能光伏交通、智能光伏农业、智能光伏电站、智能光伏扶贫等应用示范。统筹多方力量促进智能光伏发展。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推进智能光伏产品、系统和服务的应用,为智能光伏产业发展创造广阔市场空间,从而拉动智能光伏产品、系统和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积极推动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能的智能光伏产品在一些典型行业加快推广应用,既能促进智能光伏产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可通过应用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激发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活力。
四是完善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智能光伏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建设研发、检测认证、科技服务、孵化器等智能光伏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推动智能光伏产业发展,需建立从智能光伏产品与测试方法、智能生产与评价到光伏系统智能运维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同时支持各环节的检测认证工作,以规范产业发展。此外,也需为智能光伏领域相关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众创众筹等创新创业环境。
问:如何保障《行动计划》的实施?
答:为保障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行动计划》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协同。六部门将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力量,确保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推动智能光伏试点应用。培育一批国家智能光伏示范企业,支持若干行业特色智能光伏项目建设,探索智能光伏建设先进模式并加强全国推广。
三是加大多元化资金投入。建立智能光伏领域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多方资本促进智能光伏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智能光伏产业扶持力度。
四是促进光伏市场规范有序发展。逐步完善相关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建立智能光伏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加强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对消费者的使用培训服务。
相关链接:六部门关于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第四篇:从光伏产业园看宝丰发展范文
从光伏产业园看宝丰发展
——关于环境问题的一些思考
在宝丰县杨庄镇东南,沿着城际公交路线的方向,最近两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一块块田地之上现今各种机械忙碌,厂房林立,高大醒目的规划牌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宝丰县产业集聚区!放眼望去,宽阔道路的两旁,有整齐的绿化和崭新的路灯,它们的邻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目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快马加鞭的进行着。。
光伏产业园就在产业集聚区内,它是一个计划打造为从光伏刃料、晶体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片到太阳能组件应用的太阳能中、下游产业发展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条。基于此,引进的项目有十多个,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光伏刃料)河南亿盛年产5万吨光伏刃料项目、河南亚坤宝丰恒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光伏刃料项目;b.(晶体硅切片)河南佳瑞800MW太阳能电池用硅片项目、恒基伟业年产1万吨单晶铸锭项目、河南航瑞年产1400吨碳化硅制品项目;c.(太阳能电池片)北京恒基伟业8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d.(太阳能组件)贝利德年产150MW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浙江胜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MW太阳能组件项目、宁波旭峰光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e.(研发)全国工商联中华新能源商会北京恒基伟业河南宝丰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中心。此外,还有河南航瑞年产1400吨碳化硅制品项目、G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新型材料—太阳能转换技术装置和材料项目、LED光电项目、直流家电项目、太阳能电站项目等。最终,这里将建成一个集生产、研发、应用为一体的光伏产业园。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造成全球能源供应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能源等)的开发利用愈来愈受到重视。2006年1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在此前后,我国光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
太阳能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开采和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它是公认的理想的绿色能源。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
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反应,将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是由硅提纯、硅锭/硅片生产、光伏电池制作、光伏电池组件制作、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发展制造业,如光伏产业,能够提升一个地区经济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环境保护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我们欢迎这些企业到这里投资建厂搞生产,同时企业也应加强管理和技术对废弃物循环使用,安全处理。
太阳能每生产1kWh电,可以节省360g的煤,减少1kg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贡献巨大。虽然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基础核心部件——光伏电池,其生产制造过程消耗能源排放污染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是多晶硅。硅是地壳中除氧之外含量最多的元素,主要以化合物SiO2的形式存在,俗称石英石,石英石经过加工后可以制备成工业硅(又称金属硅),工业硅又可通过提炼制成高纯度的单晶硅、多晶硅,从而应用于光伏电池的生产。“国务院38号文件”将多晶硅定性为:多晶硅是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污染突出环节主要在于规模化生产多晶硅所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能否妥善回收。四氯化硅为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易潮解,高毒性,属于危险物。目前,多硅晶生产使用的主流技术为改良西门子法,它将金属硅转化为三氯化硅,再用氢气进行一次性还原,这个过程中约有25%的三氯化硅转化为多晶硅,其余大量进入尾气,同时形成大量的四氯化硅等氯硅烷副产物和氯化氢,部分氯硅烷及氯化氢进入尾气排放系统,是光伏产业链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环节。按照我国现行的工艺,大约生产1000吨多晶硅产生的副产品氯硅烷就有9000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等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外溢,造成污染。这里举一些例子,说明四氯化硅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晶科能源是浙江一家光伏企业,2011年,由于工厂操作不规范,未能按照规定对固体废弃料进行处理造成水污染,使得河水中氟离子超标9倍。湖北晶星科技股份公司将跨地区运输和排
放未经处理的四氯化硅废液,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同时也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思,我们追求什么样的发展?我们是否可以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发展经济?
事实上,作为一种成熟的能源转化技术,光伏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污染是可以解决的,世界上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光伏产业污染的核心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成本。多硅晶生产的高能耗、高污染,也说明它具有最大的污染物减排以及降低能耗的空间,且其成本下降的潜力也最大。因此,企业是不是可以将清洁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作为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这样,不仅能使企业达到国家各项环保标准,而且有助于公司持续降低成本,具有环保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另外,企业是不是应该公布其能耗水平和“三废”排放情况?同时,环保部门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执法监管,对污染物能有效回收循环利用或妥善处理的企业进行支持。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转化和使用应该也是清洁的,这也是全社会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期望。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看着这一幅幅宏伟蓝图,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后,我们将会看到一个面貌全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宝丰。
最后,祝福这些扎根宝丰的企业,创造好的效益,成为行业中的强者!希望宝丰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宝丰的农民也能受益于这些企业带来的变化!更希望从宝丰走出来的人才精英可以回馈家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宝丰,明天更美好!
2012.9.20
第五篇:2016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6光伏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全县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XX地处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时数2356.4h,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级别,发展光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光伏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把发展光伏产业作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引导扶持,完善产业配套,多渠道开发光电资源,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我县优良的光伏发电条件和潜在的发展空间已吸引了苏州阿特斯、无锡振发、北京大唐新能源、常州佳讯等多家企业前来投资,已建成光伏电站9个,总装机量达164.7MW,另有35MW项目在建,光伏发电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上半年,全县各大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1386万千瓦时,实现产值1.03亿元、利税103万元。
二、我县光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总量小,产业体系有待完善。XX光伏产业目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企业数量少,单体规模普遍不大,市场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产能有待进一步深度释放。
二是产业链条短,辐射能力有待提升。我县光伏产业发展仅处于产业链下游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龙头型重大项目缺乏,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辐射带动力有限。三是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我县光伏产业企业发展起步晚,科技人才队伍力量薄弱,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生产大多处于低水平层次运营,导致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做大做强光伏产业,有利于提升全县光伏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促进清洁能源示范利用和能源多元化发展,同时有利于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不论是经济、社会效益,还是民生、环保效益,都十分显著,是一项在经济新常态下打造全县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多赢工程。下一步,我县将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落实扶持政策,动员全县上下协力、统筹推进此项工作。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强化产业配套,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光伏产业基地,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鼓励发展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及组件,聚光、柔性等新型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元件及设备制造;鼓励推进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支持佳讯、三有、振发新能源等光伏企业加快项目建设;积极推进XX县西南岗及成子湖片区光伏扶贫产业基地建设,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四、几点建议
(二)对光伏产业项目建设给予用地倾斜。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放宽条件、放宽标准,对县区光伏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给予优先支持,支持光伏产业园通过筑巢引凤,招商引资,争取更多规模大、实力强、知名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光伏产业企业进入我县,不断增强地方新能源产业实力。
(二)在项目资金安排方面给予优先考虑。XX光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企业发展需要中央和省级资金扶持,建议上级发改部门在安排申报新能源项目资金时,对我县上报项目能够给予大力支持。
(三)对XX西南岗及成子湖片区光伏产业发展给予特殊优惠政策。由于光伏电站建设受规模指标限制,每年分配到县的建设指标十分有限,为此,恳请上级发改委能够对XX西南岗及成子湖片区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建设单独安排规模指标,支持两大片区光伏发电扶贫工程能够得以顺利推进,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