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维权问题及对策
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维权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试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现状展开探讨,从大学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高校法律宣传普及工作的失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高校就业部门培训教育职能、配合学校德育部门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强调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并加强高校职业咨询的实效性、加强维权网络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建议。
《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语言文字报》征集代理,优势代理《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业务,发稿迅速!QQ:13247-2525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维权
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就业人口数量的增加,加之就业市场这些年正悄然发生了结构性变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就业市场一职难求的背景下,一些打着“招贤纳士”旗号的公司或个人纷纷做起了“人力”生意,利用大学生求职若渴的心态招收廉价劳动力,并从中牟取暴利,更有甚者有人组织“空壳”公司以招聘为名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后逃之夭夭。而诸多案例中,大学毕业生正扮演着“待宰羔羊”的角色。这些现象给我们高校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如何避免大学生权利遭侵害,如何加强大学毕业生法律维权意识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1.高校法制教育现状
1.1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在很多人眼中是个专业名词,似乎只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有知晓的必要,寻常百姓认为只要遵纪守法就能相安无事,遇到纠纷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寻求法律保护而是寻求关系协调,因此法律的普及常常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其应有的效果。大学生正处于校园和社会的交替阶段,法律知识的匮乏导致其对哪些行为会触犯法律认识不清,对择业就业阶段的诸多环节没有权利保护意识,因此,在新闻媒体上屡现大学生权利被侵害的报导,却鲜有大学生利用法律武器维权的事迹。笔者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法律作为一门专业课多开设于政法院校或有法学专业的高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全面系统的专业法律教育,纵使有法律课也主修刑法、民法等课程,对劳动法及合同法的讲授往往一带而过,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是对权利保护、侵权行为、诉讼程序等概念一无所知。现如今,毕业生每天热衷于招聘会、投简历、参加面试等活动,对于就业相关领域的法律常识高校毕业生更无暇顾及,遇到就业权利得不到保障、人身财产权利遭受侵害的情况往往都采取自认倒霉或是另找出路的态度,不会利用法律的相关规定为自己主张权利、挽回损失。这种现象一方面由大学生本身知识储备不足、社会经验缺失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就业市场被严重挤压所致,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唯学历论、唯资质论、唯经验论,造成很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有时为竞争一个岗位,几百上千人挤一座独木桥,对于单位优劣、岗位好坏与否一概不论,很多不法分子就抓住大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与之草草签订用人协议,而很多大学生对协议内容常常一扫而过、不求甚解,最终为其中的某些霸王条款或是明显有失公平的款项所限制,得不到正常的劳动保障和薪金待遇,沦为廉价劳动力。
1.2 高校法制教育的缺失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除以法学为主要课程的政法类院校外,其他高校涉及法律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名称可看出法律基础只占这门课的很小一部分,从内容看,这门课对法律的讲述也仅是对我国各部门法的概述讲解,并无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部门法细则讲解,也无案例分析。笔者曾在学校教授过这门课,一学期下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内容的印象远远超过对法律知识的印象,法律知识沦为无关痛痒的鸡肋。除了这门课设计法律知识外,高校就业部门所负责的《就业指导》这门课也应担负起普及就业相关法律规定的重任,但现阶段高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有的精通法律却不懂就业,有的熟悉就业市场却对法律一无所知,学生得不到准确及时的法律信息,自然课程质量也随之大打折扣。在宣传普及方面,很多高校往往忽略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形式宣传法律常识,一方面,学校重视不够,渠道狭窄,另一方面,形式单一,内容僵化,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提高学生维权意识
2.1 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律普及
现阶段,学校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来实现,仅仅通过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况且这两门课对就业权利、劳动保障、劳动合同等相关阐述还尚为空白。笔者建议,为避免更多大学生正当权利遭受侵害,学校可专门开设《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部门法课程,使学生全面详细的了解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该如何进行维权。
2.2 引导学生正确签订劳动合同
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仍然不能区分协议书与劳动合同,以为签订协议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现行《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但现实中,一些单位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往往不与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在毕业生劳动、休息、待遇等权利方面的规定也是含糊不清的,这些方面很多大学生不以为然,当发现自己权利受侵害时又发现找不到证据维护自身权益。所以,高校有义务为毕业生普及这方面的法律常识,防患于未然。
2.3 加强高校就业部门培训教育职能
目前,高校就业部门担负起越来越多的角色,不但要对外开拓就业市场,为企业和学生牵线搭桥,同时,对内要对在校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就业咨询工作,更重要的是完成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课程中,就业工作人员则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就要求就业部门人员一方面加强自身学习,尤其是法律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另一方面做好学生辅导工作,不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课余时间可要利用就业咨询、就业讲座的机会扩大法律知识的宣传,使得学生维权意识有一个大的提高。
2.4 加大就业维权网络建设
就业方面的维权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的讲授分析,更应通过第二课堂开拓教育的渠道。目前在网络中尚无统一的针对大学生就业维权的服务咨询平台,高校网站在这方面的建设更是形同无物,笔者建议高校间可建成基于就业法律侵权与维权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就相关部门法细则阐述和解释做一列举,并结合现实案例进行实例分析;另一方面,请专家做客网站进行现场解答,结合各地律师事务所相关部门,将维权落到实处,让大学生切身感到法律是解决纠纷的第一选择,法律的地位不再是高高在上,同时使不法分子曝露于阳光之下无所遁形。
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及维权意识的培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高校或某大学生个人的问题,它已成为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相信在国家、高校、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维权状况会得以好转。
参考文献
[1]丁兆玲.论大学生就业签约的法律责任与维权意识[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2]王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与政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3]杨熙玲.关于大学生就业维权现象的几点思考[J].大众商务,2009,5.[4]李永玲.高职学生就业维权意识教育问题初论[J].中州大学学报,2009,2.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却不大。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就业难度也将会持续增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国家、高校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妥善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解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明年的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增加,其中高校毕业生800万人,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520万人,创近年来新高,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3 0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我国开始出现“下岗”一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还有就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国也从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与市场的“双向选择”模式,这也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要给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的影响
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的过大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人口问题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制约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比上年增加6.45万人,增长14.45%;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增长9.50%;其中,博士生24.63万人,硕士生115.86万人。毕业研究生37.13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增长7.69%;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32.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而且,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披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 700万人。在每年新增的1 7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在城镇就业的约为700万。这就是说,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在迅速递增,这给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达不到需求量水平。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高校规模扩大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高效协同办公轻松企业运营—致得E6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连续扩招,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的感受。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60万人左右的数量激增。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95万人已经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左右,总量增加近六倍。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而且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就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以期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扩招还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这些毕业生由于没有受到严格、恰当的教育培训,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变化,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此外,扩招还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高校的扩招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但从理论上或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出现了“好多事没人干,好多人没事干”的怪圈,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1.国家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担当着一个积极主导的角色。国家在不断地、积极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1月20日,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并且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建立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尤其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就业。可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重视,正在积极努力地去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2.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步伐转变。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当不仅仅只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更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使市场与高校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脱节现象,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不断地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衔接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高校应当充当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把高校与市场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之初,就开设就业教育课程,使他们在入学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对于在校的学生要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实践活动,使他们尽量有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在就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为未来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高校应当积极地与用人单位联系,搭建桥梁,提供就业信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一定能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3.高校毕业生自身应转变就业观念,适合社会市场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毕业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现代就业观念。首先,高校毕业生应当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多利用实习、实践等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不应该等待机遇,而要树立“不等、不靠、不攀比”的思想,着力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高校毕业生应当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定位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寻求与社会接轨的机会。高校毕业生不要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定的过高,切莫“眼高手低”。高校毕业生应当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从自身问题找起,转变观念,积极地投身到就业市场中去。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抓住机遇,把困难当做尝试,拥有顽强的自制能力,坚定的自我信念,面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其次,高校毕业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这也是比较现实的就业和发展模式。在明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需要把握住当前可以抓住的一切机会,首先实现就业,在岗位上努力地工作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学习人际交往和职场规则,使得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而后可以通过再就业形式,改善自己的境遇。这样在就业的道路上,高校毕业生从身心到思想上都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找到自己的定位。总之,面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高校毕业生应当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做好就业准备。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法律指导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法律指导问题
据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传来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就业大军的主力之一。大学毕业生往往因为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欠缺,使其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目前已是各高等学校工作的一部分, 而法律指导是就业指导中的薄弱环节, 急需加强。因此,学校应该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疑难问题,加强研究与指导, 并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将法律指导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起来。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现状
(一)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权利认识不明确。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毕业生有权获取全面的就业信息,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信息公开;
2、获取信息及时有效:
3、信息全面。这些信息应当包括对社会整体就业信息、所有用人单位需求的信息、意向就业单位的真实情况以及相关政策信息等,要求就业信息公开、就业信息真实、就业信息完整。高校毕业生还具有获得相应就业指导的权利。我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依法享有自主选择权。大学毕业生只要符合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就可以自主地选择用人单位,学校、其他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干涉。毕业生可结合自身情况自主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学校予以推荐,直至签订就业协议。但现实中自主选择权的实现,有赖于公平有序、消除歧视的就业规则的建立。
另外,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的过程中,应当公平、公正。订立含有歧视性条件的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应当是无效的。
(二)高校毕业生对签订就业协议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有的束手无策,有的解决不当 1
造成了严重后果。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程序。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协议书的性质、内容、法律后果、订立程序等内容并不十分了解,由此导致就业协议书的随意、盲目签订,最终引发了许多法律纠纷。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因法律知识匮乏,误入就业陷阱。更有甚者一些毕业生因法律防范意识差,误入传销组织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准确有效的签订就业协议对于指导毕业生顺利就业,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毕业生就业后涉及的法律问题
就业协议书签订之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切实履行就业协议。但现实中毕业生不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不履行就业协议的行为均是违约行为。事实上,毕业生不履行就业协议的原因各异,其法律性质各有不同,需区别对待,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现实中,很多高校毕业生在签定就业协议时不注意审查协议中的违约条款,致使在违约行为出现时无所适从。就业协议书的违约责任主要是指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条款是毕业生就业协议条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违约情形下追究其责任的依据,也是毕业生自己违约后承担责任的依据。因此毕业生必须对该条款的适用有明确的了解。
二、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思考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在对毕业生法律指导方面应当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使法律指导贯穿始终。我认为,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当配备至少一名专业的劳动法教师或邀请专业的劳动法律师,或者专门成立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援助中心,并配备有律师经验的法律教师,定时接受毕业生的法律咨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法律援助,以对全校的毕业生进行法律指导。目前有的学校会针对毕业生在全校范围开展毕业就业讲座,期间也涉及到部分法律问题,因此可以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
问题开展法律指导讲座。另外鉴于毕业生对就业法律指导的渴望以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在就业生网站上专门开辟法律指导专栏。
(二)专门课程的设置与教授
我认为高校应加强针对法律指导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授,做到未雨绸缪。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的统领下,以院(系)为单位进行就业指导, 但大多数的指导局限在毕业就业程序方面的指导。这样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更无从谈起有针对性的指导了。
因此我建议将就业法律知识的培训作为毕业生的必修课程。考虑到毕业生求职在大四上学期已经开始, 法律指导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或实习之前较为合适。为了能达到培训目的,课时和形式的设置要灵活,授课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相结合。另外这一工作的开展必须是有着丰富劳动法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三)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法律指导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可或缺的资源,高校应重视其重要性。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工作的基石。辅导员应注意掌握有关劳动法律方面的常识,将就业法律指导的内容寓于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侧重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学校可以专门对辅导员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就业法律知识,以此丰富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
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法律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法律指导意识,要将法律指导工作从新生入学就着手做起,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目标、有重点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量体裁衣,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法律为武器,保障就业过程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自身利益,保证毕业生顺利、平稳就业。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晓礽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的稳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都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究竟如何?笔者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大学生要找个工作并不难,但要找到预期的工作很难。同时,由于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向不均衡,导致行业间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既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又存在人才短缺的状况。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不断攀升。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万,到2006年就增至413万,增幅高达28%,但就业率却由82%降至为71.9%。据 统 计 数 字 显 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由2008年的532万人增至610万人。除去10%考研、考博、专升本学生以及出国留学学生,再加上上一年待就业的 70万至80万人,2009年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近700万。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必须完成从天之骄子向普通就业者的转变,而这个转变非常不易。而去年全球性的经济震荡,又使国内发展速度减缓,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目前,如何找到一条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之路,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乃当务之急。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扩招、人才过剩所致。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突出表现在:一是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已经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高校的专业、课程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深刻变化,这些都预示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将面临很大的困难。二是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相比较,不仅是量的变化,也是质的变化,有许多新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深入地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改革。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总量不足的条件下,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也不可能把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作为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而现在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业率必然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明确了这个标准,就明确了当前就业问题不仅事关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而是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狭隘。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在人才引进上要求十分苛刻,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又一原因。首先,用人“高消费”,追求高学历。中专生可以做的宁可要专科生,专科生可以做的宁可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觅研究生。这就造成学历层次低的中专生和专科生就业困难程度加大。其次,竞购名牌产品,不屑大众产品。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名牌高校毕业生,对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90%以上,而一般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仅达到20%到 30%。校际档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的价值不同。再次,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最缺乏的是实践经验,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华。但有不少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第三,毕业生素质有所欠缺。一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我国的就业体制已从“统包统分”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很多毕业生仍不能适应这一趋势,贪“高”工资高、待遇高)求“好”区域好、环境好、岗位好),使毕业生就业难与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的现象同时存在。二是毕业生团队、职业、责任、行为、品格等意识不强。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有些毕业生在校期间不思上进,认为大学就是“混”个毕业文凭,以致在应聘时因无真才实学而不被用人单位认可。三是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绝大部分企业提到,现代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急需一批可以很快派上用场的人才,这既可以节约培训时间,还可以节省培训费用。然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上手慢。浙江理工大学的社会实践小分队针对500 名杭州高校大三 学 生 开 展 的 一 份 调 查 显 示,37.98%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占各个选项之最。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人才市场机制。首先,有关政府部门首先应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作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就业率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前景一般、就业率普遍低的专业应停止招生,只有从招生源头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的矛盾。其次,应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要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制度,放宽人事和户籍管理政策,加大毕业生自由择业空间,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完整的供求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打通供求双方择业和择人的渠道,使双方距离缩短、环节减少、手续简化,达到择人择业便捷高效。
2.建立信息网络,全面收集就业信息。信息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极为重要。对此,高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注意通过报刊、网络收集信息,主动与当地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了解就业的方针、政策、人才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开展调查研究,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归纳、整理,为学校决策提供建议,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相应指导。
3.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区域偏好明显、过于注重个人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忽视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因此,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力度。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功利思想。其次,要对他们进行择业观教育,把思想教育和整个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消除可能出现的择业偏差。
4.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很少有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形成了自身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有关政府部门应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专业实践,引导其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学校也应针对这一问题,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力度,为大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使之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深入了解社会。同时可以组织大学生前往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到一些部门、企业,为他们学以致用地解决这些部门存在的若干问题提供帮助。这样不仅能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业实干精神。
总之,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合理有效配置,不仅对国家、对高校还是对毕业生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个人各方面的努力与协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2〕 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3〕 刘明鞠.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5).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 要】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对就业难原因进行探析,提出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毕
业生应积极配合,采取相应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国家、学校和个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历来为政府和公众所瞩目。从政府的角度看,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最有效配置是教育资源最佳的利用,是国家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从学校的角度讲,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学校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个人而言,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从1993年开始试行并轨招生、缴费上学制度到1997年全国高校全面并轨.毕业生分配制度也随之由原来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逐步被“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代替,继而全面实行“国家政策指导下,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概念已成为历史名词。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把大学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一个现实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
(一)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历程
从西方国家就业指导的发展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与具有普遍意义的就业指导在共同发展中经历了从一致性到有所区别的过程。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高校的职业指导与社会普通成员的职业指导与“就业安置”是同义词。到60年代初,人们已认识到:学校的职业指导不能只限于择业期的安置。以金兹伯格和萨帕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派创立了“帕森斯的理论”.他们认为:高校的职业指导不是学生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性的事件,而应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的职业指导于60年代初期就正式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其它国家的就业指导受美国影响较大,但借鉴中也有创新。例如,1958年日本文部省发布的训令指出,学校的职业指导统一使用“出路指导”或“出路教育”:前苏联从开展学校的职业指导活动开始,就创造性地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用“职业定向教育”来表达学校的就业指导.其教育行政部门多次指示,把职业定向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我国港台地区一般称为生涯指导,同时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辅导活动。[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及现状
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了“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根本不需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6年起高校开始试行“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学生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全部由高校派回生源所在地,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此时,高校也没有感到就业的压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0世纪80年代末
期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迅速,有关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十分活跃。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类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和课程。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不久又编写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凡此种种举措为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了舆论宣传、政策法规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准备。从1999年起,逐步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国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将毕业生就业率定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公诸于众,要求各高等院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来调整学校的招生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就业方法等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如果大批量不能就业.学校就无法取信于社会,优秀的高中生也就不愿报考,生源质量不高又必将影响到毕业生质量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一旦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将直接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毕业生供给量大幅度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2002年全国高校
毕业生人数还不到150万.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175万人。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
对记者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2]也就是有30%(167.7万)的大学毕业生没
有找到工作,加上2009年全国高校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那么2009年要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将突破778.7万大关。可以看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在继续增加。
(二)社会吸纳毕业生能力减弱
从总体上来讲,就业的难易直接与社会提供的职业岗位多少有关系,而社会职业岗位的提供,又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城镇人口增长迅猛,城镇失业率逐年递增,加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工作,从而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冲击;其次,以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和吸纳者。由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企业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较多。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应下岗的人数增加,安排企业内部富余人员的任务繁忙,进而影响了接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再则,由于国家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压缩了公务员数量,各事业单位也逐步开展“减员增效”。所以,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持续减少。据原劳动保障部统计,近年来每年在城镇要求
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大约在2 400万人,但是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 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大约有800万人[4_。从理论上讲,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才50%左右,而高校大学毕业生规模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今后几年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三)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矛盾
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4年。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4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5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 ;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这些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如此之快,而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机制,以及学科建设却明显滞后。据调查,“长线专业年年剩,短线专业年年缺”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由于高校专业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滞后.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
(四)用人单位准入门坎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在接收毕业生时.已从过去的“数量型”转化为现在的“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化为“挑肥拣瘦”。
1.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
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影响。
(五)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落差大
1.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政策的束缚,“官本位”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只有到了国家党政机关.当名国家公职人员吃皇粮才算不辜负自己和家
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相当多的毕
业生是希望留在大、中型城市,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好的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人才匮缺.各
级政府每年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到内地、沿海招聘人才,但都很少有人主动问津。更有甚者,一些
西部地区生源也不愿意回去工作。他们宁可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家乡建设。
3.一些毕业生依赖思想严重。一种是依靠学
校,一些学生认为学校有义务提供一个好的就业岗位,“进了大学就等于有了生活保障”,缺乏学习
动力和参加实践的自觉性,等待学校分配工作:另外一种是过分依赖父母及社会关系,缺乏进取精
神和责任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毕业,只等父母找好工作单位去上班。
4.一些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一是基础知识
掌握不扎实,专业水平、业务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没有工作经验,更不能联系实际;二是思想素质差。“大的干不了。小的不愿干”,既希望事业有成,又贪求安逸,缺乏诚信,没有脚踏实地的品质。这些都是当前用人单位不愿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因为教育就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主渠道。对社会底层人群而言,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绝望。如果大批普通家庭发现对子女高昂的教育投资换来的是“毕业就失业”的结果,容易影响社会和谐。[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国家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有的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也刚刚起步,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市场机制调节就业的方式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与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能等待国家和社会先解决上述问题,或者放任学生,任其自行解决,因为毕业生作为学校的终结产品,其就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教学、发展等许多问题[s-。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
1.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导和宏观调控的力度。教育部每年都要公布一项指导性的就业计划,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与法规。同时重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对那些只顾个人私利、擅自毁约、不按就业合同办事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和经济制裁。
2.加强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切实扩大用人单位的人事自主权。
3.建立全国统一的一流的就业信息网,定期公布全国各地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这样,既有利于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进行选择。
4.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公平就业法》。努力克服就业的“代际效应”,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
平、公开、公正竞争,通过法律手段避免不正当择业行为的出现.尽可能地为高校女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5.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而是长期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东西部二元分化造成的结构困难,使高校毕业生走向西部、基层就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在西部、基层就业的回报与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入不成比例,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就业困境是市场渠道不通畅。要使高校毕业生真正进入城镇、基层、农村、西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以及自主创业,必须扫除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障碍,将政策导向落实到制度保障,才能使各种倡议不流于12I号。f-~-)m人单位应采取相应对策
1.用人单位要主动向毕业学生介绍自己单位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情况,也可
在高校相应专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制度。既使学生增进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也使用人单位有的放矢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2.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用人单位要从自身实力、发展潜力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毕业生发挥最佳效能.而不应只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生,造成人才浪费。
3.为学生提供参加见习、实习的机会.这既有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增加.又能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招聘工作打下基础。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发现自身不足而弥补的机会。
(三)高等院校应采取相应措施
1.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
2.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树立既有专业性,又能通用的人才观。
3.设立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常设机构。开展就业指导与实训,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信息量多而广.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余地较大,签约率相应也较高。
(四)大学毕业生应持的就业态度
1.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打破“一次分配定终身,从一而终”的陈旧观念。
3.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毕业生能否掌握主动权.关键还是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