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及对策简析

时间:2019-05-12 12: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及对策简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及对策简析》。

第一篇: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及对策简析

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及对策简析

王 刚

2013-3-15 16:06:47来源:2013年03月14日13:18 今传媒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就业网站作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通过对随机抽样调查全国790多所高校中100所高校的就业网站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指出了目前高校就业网站存在的就业信息定位不准确、信息传播互动性差及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并对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网站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建立互动平台及网站维护人员专职化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互动性;对策简析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在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把校园招聘会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程序复杂,成本较高,效果一般。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传统就业模式在其体制和形式上存在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数据统计、分析不严格等问题,造成作为求职者的毕业生与招聘人才的用人单位在求职和招聘过程中信息流失比较严重,用人单位作为传播者,其发布的招聘信息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的招聘理念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就业资源严重浪费,这充分说明传统的就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需要更为方便、快捷的求职途径去了解最全面、专业、权威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相关政策方针,获取最新、最符合个人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招聘信息。从现有传播媒介来看,网站作为一种流行的传播媒介,充分应用在毕业生就业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在近几年教育部对高校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已成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建立一个符合高校办学方针及专业设置特色,可以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推动作用的就业网站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具有自己办学方针及专业设置特色的就业网站,校园网建设已经基本实现网络通宿舍,用人单位的网络条件也已经成熟,所以就业网站广泛地应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基础。由于就业网站具有沟通方便快捷、节省财力人力物力、传播效率高、检索方便等诸多优点,高校就业网站逐渐成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就业信息发布、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发布等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的重要平

台,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着联系高校就业部门、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三者的纽带作用,是高校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业网站的完备程度是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从目前全国已建就业网站的建设和发展现状来看,总体来讲不是很理想,无论是网站自身建设还是运营状况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高校就业网站发展现状及传播问题实证分析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全国790多所高校中100所高校的就业网站可以发现,在整体布局上,大多数高校就业网站有独立的域名和负责机构、相似的版面布局,基本实现了就业政策信息及招聘信息发布、毕业生生源信息展示、办事指南等主要功能。但其就业网站建设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后台数据统计分析、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和用人单位资料信息库建设、单位需求情况统计等方面还很薄弱。对比100所高校就业网站,不难发现高校就业网站在的信息传播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就业信息定位不准确。定位理论指出,定位的对象是一个产品,这种产品可能是商品、服务、机构、或者个人。但对于一个产品的生产者来说,对产品的定位不单单是自己主观意愿上对产品的宣传、包装等,而是指将生产的产品推销给预期客户而根据客户需要所做的努力,通过这些努力,产品生产者要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促使其生产的产品达到畅销的目的[1]。随机调查的就业网站中,其中40%的高校属于行业性院校,性质涉及电信、石油、地矿、教育等行业。但是对比其就业网站相关信息,与本校特色结合甚远,只是起最简单的信息发布的作用,各种信息版块内容杂乱无章,没有重点,特色不够鲜明。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站是一个集信息发布、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网络平台,而目前随机调查的就业网站大多只有简单的信息发布,没有服务。一个好的高校就业网站应该是立足毕业生的招聘信息,辐射其它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和指南等信息服务,要能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生专长,对就业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等深加工,从而让学生更为直观和清晰地了解相关就业咨询。高校就业网站定位不明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学校里的行政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因而对于他们来说很多都是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因而工作他们说工作只是简单信息发布,这就导致就业信息的定位不明确,影响就业信息的传播效果[2]。传播学认为,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但

最重要的因素是传播者。传播者通过掌握传播工具和采用相关传播手段,决定着传播媒介发挥作用的方式,达到影响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目的。同时,传播者的自身素质决定传播信息的真伪和优劣,也影响着受众和传播效果。因此,就业网站维护人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信息的传播效果。

2.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差。互动是指各种传播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传播学中所讲的互动更加具体,在考虑整个传播系统与外部环境复杂联系的同时,还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人类传播的整体因素关系。在网络传播中就要求充分考虑传播者及受众之间的整体关系,给信息传播者与受众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努力实现二者的充分互动,有利于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对比随机调查的高校就业网站,其中有接近20%的高校就业网站在版面设计、网站架构上相类似,没有提供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沟通交流的平台,还有20%的高校就业网站提供的互动平台处于废弃或无管理状态,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对于没有在就业网站设置交流平台或的高校来说,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通过网站管理者上传至网站,学生通过网站了解招聘信息而后参加相关的招聘。这其中就缺失了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的互动,忽视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没有看到认识对象既是整体又是相互互动的,用人单位的具体用人理念和求职学生的求职意向出现了偏差,导致的结果就是就业信息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对于交流平台处于无管理状态者交流平台废弃的高校来说,就会出现留言板、在线咨询等交流平台只有学生提问,校方无人管理、协调,用人单位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顾及的混乱局面,这就导致就业网站作为一个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服务功能的丧失,更甚者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3.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最新动态和进展。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即调查的高校中,有接近20%的高校就业网站相关内容只在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进行更新,高峰期过后许多版块内容更新就处于停滞状态,或者是某些更新时间不及时,已经失去了就业网站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例如,其中部分高校的就业网站信息在每年的4月份到8月份信息更新就处于停滞或者半停滞状态,还有部分高校就业网站发布部分信息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在这些信息风靡后的很长时间后才予以发布的,有填补漏洞的嫌疑。毕业生就业的招聘信息及相关政策信息要求的时效性很强,要求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以实现相应的目的。但是由于高校就

业网站维护人员不是专职从事网站维护的技术人员,除了就业网站的维护还有很多其他事务性的工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要实现就业网站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对高校就业网站改进的建议

1.面对就业信息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就要提高作为信息

传播者——网站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技能,提升统筹管理网站的能力,将信息发布、信息管理、信息分类和信息统计结合起来,增强信息发布、传播的方向性。同时,在网站后台做好数据统计,建立就业信息、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资料及单位需求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根据不同时段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对现有资源进行高效的分配。此外,高校还可改变传统的就业网站版面结构,根据本校专业和学生特色进行重新架构,细化网页的版面内容,将信息分类发布更加细化。这样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起到突出宣传的作用,于学生而言,也可有选择性的查询、利用相关信息。

2.增强就业信息传播的互动性,首先要加强就业信息资源整合。就业相关信息整合度差在各高校就业网站中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这容易造成各个信息板块相对独立,形成信息孤岛,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要打破信息孤岛,就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信息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换、相互创造和相互分享;其次,通过技术手段,在就业网站建立有专人监管的互动交流平台,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及时沟通,避免就业资源的浪费;再次,提高就业网站相关互动版块宣传力度。目前毕业生对就业中心网站所设立的留言板等版块的认知程度低,很大原因在于宣传不力,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宣传力度;最后,要全面考虑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愿。部门高校现有的留言板、在线交流平台的互动性差是因为忽略了用人单位不愿意或者没时间面对一些杂乱无章的咨询或提问会导致毕业生的提问或者咨询能否及时得到满意回复等因素。面对这种问题,网络实名制就变得很有必要。学生提问咨询实行实名制,包括本人的姓名、专业、性别、联系方式等都要展示给用人单位。这样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回答学生的咨询提问就更有针对性,既节省用人单位的时间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对于增强就业网站的互动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要解决网站信息更新的及时性问题,就要实现就业网站维护人员专职化,指派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发布、分类及统计。作为高校就业网站的维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速的反应能力。对于某些对于毕业生特别重要的信息要能及时做出甄别,并且站在“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角度,及时将信息进行发布,不能拖沓。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网络是人的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3]”高校的就业网站作为网络媒介的一种,是人的视觉感官的延伸或扩展。因此只有把握网络传播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高校就业网站才能真正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联系用人单位、毕业生及高校的纽带作用,为毕业生求职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作者简介:王刚,男,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云,王刚.品类战略:定位理论最新发展[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2] 谢建平.高等院校就业网站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信息与电脑,2010(3).[3](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从 1999开始,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规模扩招的时期, 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规模增加。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909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及概况

建国初期1949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为2.1万,到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毕业生为16.5万,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834万,毕业生人数是建国时的397倍,是恢复高考起始时的50倍。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逐年增长,从1998年的82.98万直线上涨到2021年的909万,在这短短的二十三年的时间里涨了10倍,并还在保持增长的趋势!同时在线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已经达到了81%,比1998年翻了一倍多,比刚恢复高考时的录取率翻了十五倍。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盈利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十年前,这个数字仅为约600万。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

“"

2011-2021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析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874万人,2021届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909万人。由于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可抗力地将毕业生就业难度推向顶峰,据调查2020年应届毕业生入职率未达到20%,也意味着2021年将会有更多的2020年应届毕业生加入到找工作的队伍当中,202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将会更加艰难。

通过调查,2021应届毕业生当中,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较去年收缩18.9个百分点;毕业后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应届生占比9.5%,较去年的6.6%也有明显提升。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及对人才要求提高,是驱动专科、本科生继续深造的动力。数据显示,企业招聘应届生的学历门槛逐年提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位数占比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17.6%,上升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9.8%。加之在部分雇主的认知中,硕士学历逐渐成为“标配”,因此专科生与本科生为自己“镀金”的意向也更加强烈。数据显示,超过10%的专科生表示将在“国内继续学习”,9.5%的本科生也选择继续深造,高于硕士生4.3%的比例。企业需求变化,也让硕士学历进入单位的比例增高,据调查,硕士学历进入单位的比例较本科学历高出近20%。

”“

在2021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人员中,有27%在一线城市,73%在新一线城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28%,本科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64%,专科学历人员占就业人员比8%;从近日来从公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选择就业人员中截止目前只有34%的人员找到工作,66%的毕业生还在寻找工作中,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财经类、政法类院校的就业率比往年明显下降。

”“

三、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面向5762名全国各级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难,超八成希望找对口专业工作,超三成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超四成对就业保持期待态度,超四成希望毕业后到省会城市发展。国企成首选就业方向,工资待遇、发展空间、同事相处氛围成就业主要看重条件,近四成希望月薪5000-8000元,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成就业主要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

(一)就业地域选择问题

地域因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公司近期通过网络问卷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在线调查。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烈。另外,一些二线城市,例如石家庄、沈阳、太原、南宁、长春、呼和浩特、南昌等,这些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近年来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首选之地。

”“

尽管其他城市的不少用人单位企业开出较好条件,希望吸引人才,但是对学子来说,吸引力仍不够强。一些外地学生在一线城市就读,毕业后大都希望在本地找工作,而不是回原籍。当地学生则更不愿意去外地工作。这与待遇,生活环境,个人发展有很大关系。通常不发达地区的人无论进城打工还是求学,都是把其看做脱离原有环境的跳板。都希望在发达地区生活工作,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国家的发展需要年轻人去创业,这也是责任担当和使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西部地区,偏远地区的学生不愿意回家乡工作也是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策的调整。给内地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待遇,改善地区间差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问题

大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原因是在就业形势方面。近期虽持续好转,但疫情对宏观经济影响依然存在,就业岗位存在一定程度缩减。毕业时就业通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去国企还是民企,是进互联网行业还是去金融行业,又或者选择考公务员,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疫情之后,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更加偏向求稳。

其中45%的毕业生选择公务员或事业单位、32%的毕业生选择国企,6%的毕业生选择三支一扶,只有15%的毕业生选择私企及自主创业,还有2%的毕业生暂时未规划。由此可见参加公考进入国家公务事业单位及进入国企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首选。

但从2016年至2020年国考近七年的招考数据来看,国考报名总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招考人数却比较平稳整体来看,平均岗位竞争比在40:1左右,竞争激烈。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为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相比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也只是捉襟见肘,竞争十分激烈。

”“

”“

(三)职业技能与职位不匹配问题

当前,多数企业在招聘时一般会更倾向于具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然而对于一些较少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而言,缺乏工作经验也成了毕业求职时的困扰之一。中国青年网的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中令人困扰的事情”这个问题时,76.29%的受访大学生选择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其次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和缺乏社会关系,分别占比62.76%和59.15%。

”“

据了解,企业的校招通常是面向在校的大三或大四学生,人力资源在面试时也会更加关注求职者是否有相关的实习经历。一名中小企业的人事表示,尽管近些年在校招中遇到不少“完全小白型”的毕业生,但也有许多毕业生在校期间就曾在多家企业实习,相比之下,企业会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历或者有校园实践经历的学生。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会偏向招收专业对口的求职者,但如果是行政或者销售岗就没有相应的专业要求。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在毕业前都有就业指导,但不少学校就业指导局限于如何制作简历和签署就业协议等具体事务,一些老师照本宣科,课程脱离求职、工作实际,不能提供有效就业指导,甚至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是由辅导员兼任,专业化程度明显不足。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建议

(一)正确树立大学生就业观念

正确树立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不正确及好高鸯远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将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的就业观;树立基层就业的就业观;树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职业的就业观;具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创业的思想准备的就业观。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依据职业生涯目标规划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社会实践,循序渐进,为实现理想做积极的准备。同时,要阶段性的进行自我分析和未来职业分析。科学的分析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从而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强化政府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职能

1、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辅助完善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及健康发展。各级政府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改善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合理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人才的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经济落后区域,在那里安家落户。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锻炼成才。

2、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建立针对应届毕业生及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系统和培训机制。大学生是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失业保障系统,社会稳定得以维护,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重新配置和优化,体现了国家“和谐社会”的政策宗旨。

3、对人才市场上的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加强就业与再就业指导,最大可能的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竞争力。引导扶持创业创新,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倾斜创业服务资源,支持毕业生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

(三)加大高校生就业能力培养

目前高校学科知识结构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所以应当合理的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及市场的改变,调整办学方式方法,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筹码。要发挥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作用,适度扩大研究生、专升本招录规模,把升学扩招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统筹推进,着力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从入学开始就循序渐进的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不要把就业指导变成仅仅针对毕业生的招聘指导,要逐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提高高校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因而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注重社会及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沉着、冷静的应对所遇到的所有挑战,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一切困难,在毕业后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加社会实践,从实质上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通过实践,他们可以真正的面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真实地感受到就业环境及形势的转变,有利于他们重新定位与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缩短走入社会后的适应期。

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及经济状况在校大学生通过高校及全社会的帮助,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未雨绸缪,在能力和心理上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可以预见,高校毕业生作为未来中国的巨大劳动力资源,将成为一支有活力的生力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就业招聘网站及高校BBS

中华英才网校园频道

http://campus.chinahr.com/

51job校园频道

http://xy.51job.com/

智联招聘校园频道

http://student.zhaopin.com/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http:///main/school/default.asp

HIALL求职社区

http://.cn/bbs/

应届生求职论坛

http://.cn

中国研究生人才网

http:///

搜职网校园招聘搜索

http://campus.globehr.com/

重点高校BBS就业版地址整理(部分学校有注册和访问限制)

学校城市地址版面

北京大学北京bbs.pku.edu.cn北大未名job版

清华大学北京newsmth.org水木社区career_post版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bbs.ruc.edu.cn天地人大job版 中国科学院北京未来花园career版

对外经贸大学北京bbs.uibe.edu.cn小天鹅站Forjob版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紫金香招聘信息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bbs工大人社区求职兼职版 哈理工哈尔滨23度空间招聘信息版 哈工程哈尔滨工程家园考研就业版 吉林大学长春bbs.jlu.edu.cn牡丹园job版

大连理工大连bbs.dlut.edu.cn碧海晴天毕业生版

东北大学沈阳bbs.neupioneer.com先锋论坛招生考试就业版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bbs.sjtu.edu.cn饮水思源job版 同舟共济上海bbs.tongji.edu.cn同舟共济求职版

复旦大学上海bbs.fudan.edu.cn日月光华job版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cn/bbs华理人就业招聘版

上海财经上海bbs.shufe.edu.cn经世济国求职之路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bbs.shisu.edu.cn西索寓言job版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梦想飞扬招聘求职版

深圳大学深圳liyuan.szu.edu.cn荔园晨风就业广场版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工大后院就业前哨版

厦门大学厦门bbs.xmu.edu.cn鼓浪听涛office版

湖南大学长沙bbs.hnubbs.com爱晚红枫论坛就业招聘版

中南大学长沙bbs.csu.edu.cn云麓园job版

西安电大西安bbs.xdnice.com西电好网学习工作版 西北工业西安bbs.openlab.net.cn开放实验室找工作版 西安交大西安bbs.xjtu.edu.cn西安交大兵马俑job版 电子科大成都uestc.edu.cn一网情深job版

四川大学成都bbs.scu.edu.cn蓝色星空job版

重点高校就业网:(部分就业网地址访问困难,或者要求注册后才能查信息)清华大学

http://career.tsinghua.edu.cn/

北京大学

http://scc.pku.edu.cn/

上海交通大学

http:///EC/ServiceHall/StudentServiceForm.aspx 复旦大学

http:///jc/index.jsp

同济大学

http://tj91.tongji.edu.cn/

中国科技大学

http:///

西安交通大学

http:///

东南大学

http://xsc.seu.edu.cn/bf/index.asp

华中科技大学

http://job.hust.edu.cn/main/default.asp?from=list

武汉大学

http:/// 华南理工大学

http://59.42.210.182:8880/index.jsp 浙江大学

http:///cs/ 上海财经大学

http://career.shufe.edu.cn/

南京大学

http://job.nju.edu.cn/showZhaopin.aspx 中国人民大学

http://career.ruc.edu.cn/home/index.asp 对外经贸大学

http://202.204.165.244/asp/default.asp 四川大学

http:///jy/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却不大。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就业难度也将会持续增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国家、高校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妥善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解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明年的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增加,其中高校毕业生800万人,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520万人,创近年来新高,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3 0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我国开始出现“下岗”一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还有就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国也从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与市场的“双向选择”模式,这也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要给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的影响

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的过大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人口问题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制约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比上年增加6.45万人,增长14.45%;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增长9.50%;其中,博士生24.63万人,硕士生115.86万人。毕业研究生37.13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增长7.69%;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32.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而且,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披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 700万人。在每年新增的1 7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在城镇就业的约为700万。这就是说,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在迅速递增,这给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达不到需求量水平。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高校规模扩大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高效协同办公轻松企业运营—致得E6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连续扩招,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的感受。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60万人左右的数量激增。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95万人已经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左右,总量增加近六倍。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而且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就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以期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扩招还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这些毕业生由于没有受到严格、恰当的教育培训,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变化,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此外,扩招还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高校的扩招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但从理论上或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出现了“好多事没人干,好多人没事干”的怪圈,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1.国家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担当着一个积极主导的角色。国家在不断地、积极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1月20日,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并且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建立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尤其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就业。可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重视,正在积极努力地去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2.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步伐转变。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当不仅仅只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更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使市场与高校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脱节现象,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不断地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衔接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高校应当充当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把高校与市场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之初,就开设就业教育课程,使他们在入学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对于在校的学生要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实践活动,使他们尽量有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在就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为未来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高校应当积极地与用人单位联系,搭建桥梁,提供就业信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一定能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3.高校毕业生自身应转变就业观念,适合社会市场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毕业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现代就业观念。首先,高校毕业生应当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多利用实习、实践等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不应该等待机遇,而要树立“不等、不靠、不攀比”的思想,着力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高校毕业生应当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定位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寻求与社会接轨的机会。高校毕业生不要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定的过高,切莫“眼高手低”。高校毕业生应当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从自身问题找起,转变观念,积极地投身到就业市场中去。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抓住机遇,把困难当做尝试,拥有顽强的自制能力,坚定的自我信念,面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其次,高校毕业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这也是比较现实的就业和发展模式。在明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需要把握住当前可以抓住的一切机会,首先实现就业,在岗位上努力地工作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学习人际交往和职场规则,使得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而后可以通过再就业形式,改善自己的境遇。这样在就业的道路上,高校毕业生从身心到思想上都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找到自己的定位。总之,面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高校毕业生应当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做好就业准备。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第五篇: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维权问题及对策

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维权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试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现状展开探讨,从大学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高校法律宣传普及工作的失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高校就业部门培训教育职能、配合学校德育部门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强调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并加强高校职业咨询的实效性、加强维权网络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建议。

《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语言文字报》征集代理,优势代理《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业务,发稿迅速!QQ:13247-2525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维权

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就业人口数量的增加,加之就业市场这些年正悄然发生了结构性变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就业市场一职难求的背景下,一些打着“招贤纳士”旗号的公司或个人纷纷做起了“人力”生意,利用大学生求职若渴的心态招收廉价劳动力,并从中牟取暴利,更有甚者有人组织“空壳”公司以招聘为名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后逃之夭夭。而诸多案例中,大学毕业生正扮演着“待宰羔羊”的角色。这些现象给我们高校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如何避免大学生权利遭侵害,如何加强大学毕业生法律维权意识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1.高校法制教育现状

1.1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在很多人眼中是个专业名词,似乎只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有知晓的必要,寻常百姓认为只要遵纪守法就能相安无事,遇到纠纷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寻求法律保护而是寻求关系协调,因此法律的普及常常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其应有的效果。大学生正处于校园和社会的交替阶段,法律知识的匮乏导致其对哪些行为会触犯法律认识不清,对择业就业阶段的诸多环节没有权利保护意识,因此,在新闻媒体上屡现大学生权利被侵害的报导,却鲜有大学生利用法律武器维权的事迹。笔者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法律作为一门专业课多开设于政法院校或有法学专业的高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全面系统的专业法律教育,纵使有法律课也主修刑法、民法等课程,对劳动法及合同法的讲授往往一带而过,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是对权利保护、侵权行为、诉讼程序等概念一无所知。现如今,毕业生每天热衷于招聘会、投简历、参加面试等活动,对于就业相关领域的法律常识高校毕业生更无暇顾及,遇到就业权利得不到保障、人身财产权利遭受侵害的情况往往都采取自认倒霉或是另找出路的态度,不会利用法律的相关规定为自己主张权利、挽回损失。这种现象一方面由大学生本身知识储备不足、社会经验缺失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就业市场被严重挤压所致,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唯学历论、唯资质论、唯经验论,造成很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有时为竞争一个岗位,几百上千人挤一座独木桥,对于单位优劣、岗位好坏与否一概不论,很多不法分子就抓住大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与之草草签订用人协议,而很多大学生对协议内容常常一扫而过、不求甚解,最终为其中的某些霸王条款或是明显有失公平的款项所限制,得不到正常的劳动保障和薪金待遇,沦为廉价劳动力。

1.2 高校法制教育的缺失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除以法学为主要课程的政法类院校外,其他高校涉及法律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名称可看出法律基础只占这门课的很小一部分,从内容看,这门课对法律的讲述也仅是对我国各部门法的概述讲解,并无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部门法细则讲解,也无案例分析。笔者曾在学校教授过这门课,一学期下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内容的印象远远超过对法律知识的印象,法律知识沦为无关痛痒的鸡肋。除了这门课设计法律知识外,高校就业部门所负责的《就业指导》这门课也应担负起普及就业相关法律规定的重任,但现阶段高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有的精通法律却不懂就业,有的熟悉就业市场却对法律一无所知,学生得不到准确及时的法律信息,自然课程质量也随之大打折扣。在宣传普及方面,很多高校往往忽略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形式宣传法律常识,一方面,学校重视不够,渠道狭窄,另一方面,形式单一,内容僵化,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提高学生维权意识

2.1 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律普及

现阶段,学校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来实现,仅仅通过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况且这两门课对就业权利、劳动保障、劳动合同等相关阐述还尚为空白。笔者建议,为避免更多大学生正当权利遭受侵害,学校可专门开设《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部门法课程,使学生全面详细的了解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该如何进行维权。

2.2 引导学生正确签订劳动合同

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仍然不能区分协议书与劳动合同,以为签订协议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现行《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但现实中,一些单位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往往不与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在毕业生劳动、休息、待遇等权利方面的规定也是含糊不清的,这些方面很多大学生不以为然,当发现自己权利受侵害时又发现找不到证据维护自身权益。所以,高校有义务为毕业生普及这方面的法律常识,防患于未然。

2.3 加强高校就业部门培训教育职能

目前,高校就业部门担负起越来越多的角色,不但要对外开拓就业市场,为企业和学生牵线搭桥,同时,对内要对在校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就业咨询工作,更重要的是完成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课程中,就业工作人员则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就要求就业部门人员一方面加强自身学习,尤其是法律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另一方面做好学生辅导工作,不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课余时间可要利用就业咨询、就业讲座的机会扩大法律知识的宣传,使得学生维权意识有一个大的提高。

2.4 加大就业维权网络建设

就业方面的维权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的讲授分析,更应通过第二课堂开拓教育的渠道。目前在网络中尚无统一的针对大学生就业维权的服务咨询平台,高校网站在这方面的建设更是形同无物,笔者建议高校间可建成基于就业法律侵权与维权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就相关部门法细则阐述和解释做一列举,并结合现实案例进行实例分析;另一方面,请专家做客网站进行现场解答,结合各地律师事务所相关部门,将维权落到实处,让大学生切身感到法律是解决纠纷的第一选择,法律的地位不再是高高在上,同时使不法分子曝露于阳光之下无所遁形。

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及维权意识的培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高校或某大学生个人的问题,它已成为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相信在国家、高校、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维权状况会得以好转。

参考文献

[1]丁兆玲.论大学生就业签约的法律责任与维权意识[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2]王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与政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3]杨熙玲.关于大学生就业维权现象的几点思考[J].大众商务,2009,5.[4]李永玲.高职学生就业维权意识教育问题初论[J].中州大学学报,2009,2.

下载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及对策简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及对策简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

    略论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途径戴勇摘要:实现大学公平就业,减少和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歧视和不公现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就业不公平现......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晓礽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 。 本文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

    就业网站

    各类就业网站 建议大家收藏好各类就业网站,分们别类。下面是我根据就业信息发布的来源,收藏的比较好的就业信息网站,供大家参考。(1)高校类:初期推荐北师大、北大、清华、人大、北......

    就业网站

    就业网站 一、综合类网站国家人社部网: 新疆人才网:http:// 乌鲁木齐人事人才网:http:// 昌吉人才网:http://.cn 喀什人事人才网:http:// 石河子政府网:http://.cn 应届生求职网:ht......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探讨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分配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并在短期内无好转趋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

    外贸网站推广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访谈、现场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某B2B外贸网站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识别出网站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并从提升国内外用户体验价值......

    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一)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1.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cn 2.中华传媒网http://.cn/community 4.京华传媒网http:// 5.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 7.传......

    2012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相关问题分析

    2012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相关问题分析 一、就业协议书中用人单位盖章处注意事项 1.有自主接收权的中、省直及有关用人单位(省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机构或企业)接收的毕业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