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副总理致辞

时间:2019-05-15 07:3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韩正副总理致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韩正副总理致辞》。

第一篇:韩正副总理致辞

韩正副总理致辞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宣读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

值此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之际,我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欢迎!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中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国愿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同各国携手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开辟新空间。

本次会议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与会代表深化交流合作,智汇八方、博采众长,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祝首届智博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18年8月23日

下面我作一个简短的致辞。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我很高兴出席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当前,智能产业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这次博览会,国内外的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还有很多知名的专家、学者,很多知名的企业负责人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科技创造的奇迹,谋划智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发来了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智能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本次博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制定实施国家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制定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领域优先发展的重点,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长足发展。

如今的中国有近8亿网民,有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网络零售市场,连续六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智能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也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机遇。

举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是加速中国智能产业发展,推动智能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我们选定重庆作为永久会址,看重的是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这一独特的区位,以及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效应。

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智博会必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引领性、品牌美誉度这样的一个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的交流合作平台。首届智博会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集中发布一批前沿科技的成果,展现一批“黑科技”产品,展示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新愿景,必将成为智能化发展进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共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推动智能化在商用、政用、民用领域全面拓展,加快建设智能经济和智慧社会,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为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我们将以智能化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智能化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一个焦点。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加快实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人工智能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强化协同创新,加快布局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和开放平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形成共性技术支撑、多领域应用牵引、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携手并进的创新生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以智能化推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智能化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面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优先培育和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智能化推进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

我们将以智能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智能化既对社会模式和社会结构带来了挑战,也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机遇。我们将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机制,加快推进智慧政务,加强数字化治理,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服务,让城乡社会治理更科学、更智慧、更精准。

我们将以智能化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智能化关键在人,最终也必须服务于人。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大力拓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服务,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在教育、医疗、交通、旅游、家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服务,用科技服务社会、造福民众,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感受智慧愿景、享受智慧生活,真正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智能化是世界潮流,也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包容、普惠的理念,我们愿意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同世界各国一道共享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共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为此,我提出以下倡议:

第一,要加强智能化研发合作。中国支持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研发中心,促进人工智能人才的自由流动,支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地、联合研究中心等,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

第二,要加强智能化的产业合作。中国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鼓励国外人工智能的企业、科研机构推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鼓励国内人工智能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各类国际合作。

第三,要加强智能化的安全合作。共同维护数据安全、技术安全和应用安全,积极应对智能化发展对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带来的挑战,让人们更加安全地享用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智能化的受益者,更要做智能化的积极参与者。出席智博会的各国政府的代表、企业家、科学家都是智能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希望大家在首届智博会上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为世界奉献一场“智慧的盛宴”。我相信,有各位来宾的参与和支持,智博会一定能够办得成功,也会越来越有影响力,更好地推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中国和世界插上智能的翅膀。

最后,我衷心地预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也衷心地祝愿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第二篇:关于针对曾培炎副总理开幕式致辞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曾培炎副总理开幕式致辞

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在这美好的夏夜,来自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专家、航天官员相聚北京,举行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交流空间的科学成果,探讨空间科技的最新发展,这对于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主席亲自为大会发来贺信,这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召开。很高兴来参加这个大会的开幕式,并对各位嘉宾表示良好的祝愿!

两个空间,星海沧海,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对星空充满了好奇。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民众,都不约而同思考与时空有关的问题。中国的老子、庄子,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及各民族的神话传说,都表达了对宇宙的认识,以及对太空飞行的向往。在中国,神话,屈原《天问》长诗,敦煌飞天壁画,流传千年,中国最早发明的火箭,便是现代火箭的雏形。到了近代史,随着科学的发展,才使人类探索太空成为可能。特别是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人类探索太空,探索太空活动的逐步发展,极大加深了我们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中国就利用火箭和气球开展了空间环境探索。七十年代初,开始进行星空、星尘空间环境的研究。进入新世纪,我们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体系,实现了地基模拟实验和空间实验的配套。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空间材料、空间物理和环境探索等等,形成了高水平的空间科学人才队伍。

目前,以空间科学研究为基础,空间运用为牵引,中国的空间实验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实验的体系,具备了进一步跨越发展的能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空间探索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不久前,我们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规划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空间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的要求,将为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并把空间科学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强化空间前沿领域和基础科学的研究,中国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推进绕月工程,开展深空的探索活动,启动空间天文的信息化,进一步开发通讯、气象等资源,继续开展地球空间的环境探测,并提高空间环境监测预报的水平,为人类在太空的活动提供保障。继续有选择地开展空间为主的科学和生命科学事业,按照科学规划的要求,部署宇宙大尺度的物理学规定,建立天体地球观测和探索系统,运用空间科学研究和观测手段,对航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技术研究,使我国的空间研究水平从整体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中国主张世界各国应遵循联合国国际空间合作协议,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空间合作与交流。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项活动,广泛参与国际空间科学研究和探测计划,积极地推进双边和多边的空间合作。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一起,为建立太空伦理,维持太空秩序进行不懈地努力。

长期以来,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为追求人类空间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次大会在北京召开,是中外空间科学家相互学习、借鉴的很好的机会,我希望与会的代表密切合作,取得成果,愿中外科学家携手发展空间科学,发展空间技术,推进空间应用,为人类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在北京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第三篇:韩正坚决清除腐败分子

韩正:坚决清除腐败分子

东方网8月7日消息:今天上午,上海举行全市法院系统领导干部大会,通报市高院几名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的处理情况,深刻反思、吸取教训、严肃整改。市委书记韩正强调,要深刻认识这起案件极其严重的性质和极为恶劣的影响,依法依纪,从重从严惩处,一追到底,绝不手软,坚决清除腐败分子。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纪律的严肃,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公信力,才能体现从严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要严肃教育、严明纪律、严格监管、严惩腐败,把法院系统的队伍建设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队伍。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晓渡,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姜平分别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出席。市高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崔亚东主持会议并讲话。韩正指出,这起案件,虽然只是少数几个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件,但却给上海整个法院系统、政法系统乃至整座城市抹黑。涉案的公职人员,践踏了党纪党规,违反了法律法规,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丢弃了共产党员的基本准则。法官严重违纪,知法犯法,更是严重挑战法律底线。“法官被视作公平正义的化身,理应成为社会伦理的坚守者、公序良俗的示范者、法律尊严的捍卫者,更应是守法、依法、执法的表率。”个别法官,目无法纪,丧失伦理道德,胆大妄为,严重损害了上海司法队伍的形象,对司法公信力和法治权威性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特别是,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四风”问题,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都在严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三十条具体规定,却仍然有极少数人完全无视各项规定,根本不把党纪国法、制度规定放在眼里,顶风作案,影响极坏。

“腐败问题是群众最痛恨的问题。要清醒认识到,腐败危险会是执政党长期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韩正指出,要依纪依法,惩治腐败。既要加强制度建设,也要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这既是我们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也是震慑腐败的杀手锏。要从快从重,严厉查处。对司法机关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更要严查严惩不贷,从快从重,尤其是对知法犯法、明知故犯、顶风作案的人必须零容忍。要公开透明,即时公布有关信息。“全过程努力公开透明,处理结果及时告诉群众,及时回应社会和群众的关注,不回避、不遮掩。” 韩正强调,要认真吸取教训,严字当头,警钟长鸣。上海的法官队伍主流是好的,为上海法治建设、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这起案件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必须深刻记取教训,深入举一反三,坚决引以为戒,坚持做到“四个严”。第一、必须严肃教育。从认识源头和思想深处真正解决问题,深入持久加强对政法干警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的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第二、必须严明纪律。对法院系统的干部,纪律必须严而又严,“对于法官的特殊严格纪律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平日里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就是危险;不把问题当问题看,就是绝对的危险!”必须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越雷池、不得闯红灯,各级法院领导干部要带头做表率。第三、必须严格监管。好的作风和过硬的队伍是严格管理、严格监管、持久约束培养出来的。当前,好人主义盛行,从严治党、从严管理不够,失之以宽、失之以软。必须全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违纪违规的处罚规定,提高制度管人的针对性、操作性、有效性,公开透明,让群众参与监督,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各级班子的一把手是抓好队伍、管好班子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必须严惩腐败。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一追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来处理。”韩正指出,对待错误,不掩饰、不推诿,勇于直面,主动担责,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全市法院系统的广大干部要善于吸取教训,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严抓严管队伍,扎紧反腐倡廉的制度篱笆,用实际行动坚决维护法治权威,坚持依法办事,大力推进司法公正和司法公开,更努力勤勉地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杨晓渡指出,要认真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严。主要领导对自己班子的成员和带领的干部队伍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得懈怠放任,疏于职守。要重视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不良不正的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抓细,一级抓一级。发现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改正,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祸害,个人或少数人的问题泛滥成不良风气。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对自身要求要严。要带头遵守《廉政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学习党纪条规增强纪律意识,知法守法,讲党性、讲原则,重品行、慎交友,管住自己的嘴不吃不该吃的饭,管住自己的手不拿不该拿的东西,管住自己的腿不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成为下级学习效仿的榜样,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引领加严格管理,带出好作风、好队伍。

三是法院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加强自身管理,纪检监察干部执纪监督要严,要正身正行,忠于职守,尽心尽责,敢于监督,不怕碰硬。监督的措施要实,要求要刚,发现重大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向上级纪检监察组织报告。对于查明的违纪、违法、腐败问题零容忍,一定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姜平指出,要充分认识这次案件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这起案件对上海政法队伍、政法工作和城市形象造成的严重影响,不可低估政法队伍中存在办人情案、不廉洁、不自律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狠抓政法队伍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对于严重败坏司法形象,令法律失尊、令司法蒙羞、令正义受损的害群之马,必须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依纪彻查严处,决不姑息、决不袒护、决不手软。当前,全市政法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对照此次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坚决维护政法队伍的纯洁。要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吸取教训,卧薪尝胆,以实际行动进一步集聚公正司法的正能量,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重塑上海法院系统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法律权威的积极形象。

第四篇:汪洋副总理讲话

汪洋副总理在全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 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的改革工作,十分关心林区广大干部职工,总书记多次听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情况的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并亲临林区,进行调研指导。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的改革问题。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推进阶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要求深化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工作。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国务院就批准同意今天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国有林区林场改革的重大决策,对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进行动员,作出部署。同时也套开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安排部署当前的国土绿化工作。刚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林业局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相关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家民族生存的资本和根

基,国有林场林区森林面积虽然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0%左右,但天然林面积占一半以上,林木的蓄积量占三分之二左右,并且大多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头,主要水库周围,黄土风沙前线等重点生态的脆弱和敏感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国有林场林区的广大干部职工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工作,为服务经济建设,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国有林场林区,长期功能定位不清晰,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利,致使森林资源开发过度,民生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生态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这次中央作出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的重大决策,是破解长期以来制约林场林区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战略性和根本性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的认识、领会,全面的贯彻、落实。

首先,深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是更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目前,虽然国有林场林区森林资源长期过度开发的势头,明显有所遏制,但一些重点国有林区,仍然在持续过度的采伐森林资源,可采森林资源濒临枯竭,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大多数的国有林场没有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保护和培养森林资源上来,森林的结构和质量得不到提高。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非法侵占蚕食国有林区的现象明显增多,毁林毁湿开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不仅国有林场 — 2 — 林区会陷入困境,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只有深化改革,明确生态安全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和培育好国有森林资源,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深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是提升生态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迫切需要。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期盼更多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渴望更清新的空气,更清洁的水源。国有林场林区是我国生态公共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只有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制约国有林场林区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不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为增进人民生态福祉,提升生活品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第三,深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是改善林区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国有林场林区以林业为主,职工主要是护林,性质上与农业农村农民相近。但这些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没有完全覆盖到林场林区,森工是国有企业,但这几年,国家对国有企业也改革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完全覆盖到林场林区,加之,国有林场林区很大分布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滞后,林业职工收入低,就业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突出,基本公共服务落后,不仅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的甚至不如农村。我也去过一些国有林区,的确是非

常困难。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严重影响民生改善,而且还会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因此,只有深化改革,推动林区融入地方,经济融入市场,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机制,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才能增强国有林区发展的活力,让广大林业职工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和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把国有林场林区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增长、生态良好、职工增收、林区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准确把握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中央关于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的总体要求,文件讲得很明确,那就是围绕一个导向,守住两条底线,建立三大机制。围绕一个导向,就是将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确定为国有林场林区的主要功能和基本职能,作为推进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守住两条底线,就是把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放在首要位臵,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前提,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区民生持续改善。建立三大机制体制,就是要加快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政、事、企分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起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业机制体制。为此,改革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要任务:一是着力健全森林资 — 4 — 源保护机制和监管机制。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这是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的第一准则,是国有林场林区新的战略和职能定位所系,要完善加强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的实施方案,确保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得下、稳得、不反弹。要根据国有林区全面停止或逐步减少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建立精简高效的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机构。要创新森林资源的管护方法,加快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要强化装备能力建设,提高管护效益。要理顺森林资源的监管机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监管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森林资源监管责任和职能分工,落实国有森林资源所有者的职责,完善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让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我们要本着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每一棵该保的林木坚决保好,把每一寸该守的林地坚决守住。二是着力推进政、事、企分开。国有林林场区政、事、企不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成为制约森林资源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包袱。要因地制宜推进政企分开,对具备条件的地区,把企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一步到位,全部剥离出去,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先在内部分开运行和管理,逐步创造条件将相关的行政职能移交当地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实施,减少对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促进政事分开。要完善

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创新林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推动事企分开。要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让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集中精力保生态,轻装上阵谋发展。三是着力解决好基本民生问题。只有先解决国有林场林区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才能解决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问题。要按照以人为本,确保稳定的原则,妥善安臵富余职工,适当提高天然林管护费用、公益林建设的补助标准,加大对森林管护、人工造林和森林改造培育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特色种养、境外采伐、对外合作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职工就业、转岗、增收。要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和林场林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电网、饮水安全、管护站点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同期政府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将道路按属性纳入相关的公路网规划,要加快林业棚户区改造和深山、远山的职工搬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解决林场林区的安居问题。要通过国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尽快使林场林区的生产生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四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森林资源逐步恢复和稳定增长,改变国有林场林区经济社会落后的面貌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顺应社会对生态产品需求增长的新趋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立足发展绿色资源优势,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替代产业、接续产业,积极引入新的技术、新的业态、— 6 — 新的商业模式,推进林业的一二三产业发展。要顺应保护生态能力的新要求,更加注重森林资源培育的质量,加快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提升育苗、造林、抚育、防火等林业发展全过程的质量和效益。林场林区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本的前提下,吸引各类资本参与企业改制和经济发展,积极转换发展动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宝贵的森林资源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三、切实抓好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的落实工作。中央关于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改革方向、路径十分清晰,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明确改革任务,落实支持政策,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实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一要落实地方责任。中央已经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对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负总责,省级政府对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负全责,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各地要按照负总责和负全责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改革举措和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各省、市、县都要编制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市县国有林场实施方案必须由省里审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方案,须报国家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工作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国有林场林区比较集中的地区,要把这项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亲自

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在编制、预算、政策等重点难点问题上,承担主体责任。要做到林场公益性质明确到位、事业编制落实到位、财政预算保障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安排到位。要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林场林区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要加强国有林场管理机构,特别是省级管理机构的建设,强化行政职能,充实机构人员,更加有力的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更加有效地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和行业服务。各地要将林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投资规划,把棚户区改造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社会事业发展经费等该拿的钱的拿足,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该承担的职能承担好,要保持森林资源权属稳定,要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变化的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约束性指标。把林地的保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额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的考核内容。坚决杜绝破坏国有森林资源的行为,我觉得这些东西做好了,我们五个文明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在改革的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改革,确保社会稳定。林场制定改革方案,原则上要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二要强化部门协调。落实中央关于国有林场的一些改革文件,有些还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发展改革,林业、编制、财政、人社、交通、住建、金融等 — 8 — 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责,抓紧出台和落实支持林场林区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国有林业改革发展合力。特别是金融债务的化解、林区道路和管护用房建设等事关林区民生改善的重大问题,要尽快拿出具体意见。根据公益事业单位管理要求和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办法,林场事业编制的问题,要根据所处区位、林地规模、管护难易程度等因素科学核定,合理优化,统筹调剂,努力满足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国有林区编制和人员规模,要符合生态建设的需求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林业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和分类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帮助各地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抓好督促落实。中宣部对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的宣传报道已经作出安排,各地各新闻媒体要按照部署做好改革方案的宣传解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要注重试点先行。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各地情况的差异性,这次中央出台的文件,为地方推进改革留下了较大的探索空间,各地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确保民生改善的前提下,选择部分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先行开展试点,积极探索积累改革经验,再逐步推广。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要选择一些森工企业局,先行试点,有序推进,编制的改革试点方案,应上报国家国有林区改革工作小组审批。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试点,需要授权的必须先取得授

权,需要报批的必须按程序报批。要认真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防止在改革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要依法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央有关部门要指导和支持各地国有林区改革试点,及时把各地的成功探索总结好、推广好。四要加强督导检查。国有林场改革要确保2017年底完成。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要在2020年底以前完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林场林区改革要坚持速度服从质量,要对改革进展进行全面督查,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国务院要对各省改革情况进行督查,各省也要逐级建立督查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对需要完善的改革措施,及时研究完善。要抓紧研究制定改革评估验收办法,逐地评估验收改革结果,对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严格问责。在推进林场林区改革的过程中,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要抓紧制定国有林场条例和国有林区监督管理条例,确保国有林场林区改革顺利进行。

四、扎实做好当前国土绿化的各项工作

国土绿化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第一,搞好“十二五”国土绿化任务的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的谋划。当前全国从南至北正陆续的进入造林绿化的黄金期间、关键时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安排部署,搞好组织动员,切实完成好今年9000万亩以上的造林任务,打 — 10 — 好“十二五”的收官之战,确保“十二五”目标如期实现。同时要科学分析国土绿化事业面临的新形势,理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绿化工作的思路,精心编制好“十三五”国土绿化的发展规划,特别是要抓紧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国土绿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以及国土绿化的转型升级工作的谋划,并力争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中有所体现,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绿化事业发展新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抓好重点区域的国土绿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搞好这些重点区域的国土绿化,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要求,也是加快国土绿化重大工程发展的需要。要着力抓好三北、沙区、沿海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构筑更加牢固的“一带一路”区域生态屏障。要着力建立健全京津冀国土绿化事业发展合作机制,加快首都经济圈国土绿化步伐。要大力抓好大江大河源头、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的绿化,加快完善长江经济带国土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要着力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和防沙治沙步伐,持续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第三,着力提高国土绿化的质量。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科学、务实、经济、勤俭的国土绿化道路。牢固树立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对山、水、林、田、湖实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综合治理,尽快划定并严格遵守生态资源保护红线,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草

原、湿地、农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严格保护天然草原和沙区植被,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古树名木的资源保护,严格防控森林草原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着力巩固国土绿化的成果。第四,全面激发国土绿化发展活力。加快创新国土绿化的体制机制,吸引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全面总结全民义务植树的活动经验,与时俱进的创新形式,完善举措,健全机制,提高义务植树的效果和尽责率。积极探索国土绿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的新形势、新途径,要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力量,突破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加快完善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实施机制,鼓励各部门为国土绿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抓紧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范,促进国土绿化发展法制化的进程。第五,不断提高国土绿化工作水平。要将国土绿化工作纳入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根据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创新,努力提高工作成效。各级绿化委员会要对国土绿化工作统筹谋划,实行一盘棋布局,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配合,各区域之间要加强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土绿化事业快速发展。当前,要认真筹备中央领导义务植树活动,切实办好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纪念百名将军等植树活动,筹备办好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指导做好2019年北京世园会相关筹备工作。

— 12 — 同志们,搞好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做好国土绿化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新时期林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五篇:上海市市长韩正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市市长韩正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去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改革创新的突破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按照“六个着力”的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坚决冲破传统发展思维的束缚,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全面打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战,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积极变化。

(一)经济平稳增长中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坚持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加快改变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减少对房地产业发展和投资拉动的依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预计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以上,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9.4%,来自第三产业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快于第二产业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消费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2%,服务性消费增速加快,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模式发展迅猛。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市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新增就业岗位64.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2万元和1.56万元,均比上年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高于经济增幅。

(二)上海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功能建设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着力完善市场体系,在提升市场配置资源能力的过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实现重大突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人民币对加元和澳元即期交易、铅期货等一批新的金融产品成功推出,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启动组建,外资股权投资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等一批新型机构相继落户,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企业扩大到20家,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突破3000亿元,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420万亿元。航运运价指数交易正式推出,报检报关“一单两报”扩大试点,船舶保险业务总量约占全国的40%,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174万标准箱,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1%,上海空港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7456万人次、356万吨,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三,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封关验收。商务部与上海“部市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国家会展项目落户虹桥商务区并开工建设,网上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式启动,一批品牌出口企业基地初步形成,全市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8%。商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3%。

(三)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加快。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用更大力气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结构优化。努力突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第三产业引领发展,支撑作用增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在本市部分现代服务业行业开展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落实营业税差额征收政策,鼓励服务业外包与专业化,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拓展服务业新领

域,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中介与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8%。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机制,整合扩大“转方式、调结构”财政专项资金,组建并运作一批创业投资基金,在云计算、物联网、新型显示等领域积极承接国家项目,新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重点专项方案启动实施,大飞机研制、航空发动机、中船长兴二期工程、909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有力推进,光刻机、刻蚀机等关键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制造业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基本完成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三年试点任务。启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出台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等一批试点政策,紫竹科学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全面展开。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体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9%,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30%以上。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制造业进一步向高端化发展,成套装备、汽车、船舶、生物医药等稳定增长,重化工业结构优化,一般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一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并购重组、结构升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和布局调整加快,为城市功能提升、环境改善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有序推进,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编制完成,一批央企总部落户园区,中国商飞总部、世博国际酒店群等项目启动建设。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项目全面推进,一批总部机构签约入驻。上海迪士尼项目顺利开工,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强化节能减排,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重点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管理,实施产业调整项目751项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调整项目88项,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目标。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继续保持在3%左右,基本完成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建成投入运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7天,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绿化覆盖率达到38.15%。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把转型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面对物价持续较快上涨的压力,我们把稳定物价保证供应作为头等大事,建立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和主副食品价格稳定基金,全力稳定主副食品价格特别是淡季蔬菜价格,从严控制政府调价项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比上年上涨5.2%,低于全国水平。郊区加强“菜园子”建设,将淡季期间绿叶菜种植面积占蔬菜种植面积的比重从三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二,实施绿叶菜淡季价格保险制度,有效保护了菜农生产积极性。中心城区加强“菜市场”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动产销对接、农商对接,推进社区周末平价菜场试点。发挥大市场、大流通在保障市民安居乐业中的作用,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推进主副食品市外生产储备基地建设,抓好货源组织和市场价格监管,保障了主副食品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正确把握发展与分配的关系,高度重视改善收入分配,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年初增加了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镇保、农保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养老金,增幅均超过10%,年中又发放了一次性补贴。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2.2%和20%,向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两次临时价格补贴。增加环卫、出租车等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收入,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4.3%。注重质量,咬住目标,兑现承诺,千方百计推进“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700万平方米、26.7万套(间),供应1240万平方米、17.5万套(间)。进一步放宽廉租住房和共有产权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准入标准。廉租住房新增受益家庭1.1万户,累计有8.6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受益。全面推开共有产权保障房申请供应工作,共计受理4.4万户居民家庭申请。首批市级统筹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启动供应。在浦东南汇新城开展限价商品房试点。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完成全年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将在企业工作的来沪从业人员、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的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发展老龄事业,新增养老床位5030张,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3家,新设社区老年人助餐点4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26.2万人。孤儿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着眼于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全面落实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3.8%。新增40所幼儿园,出台困难家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形成从学前到大学的帮困助学体系。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启动部市共建“985工程”三期和21所地方高校内涵建设项目,上海纽约大学开工建设。医改工作全面推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健康城市建设有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社区基本药物平均零售价下降39%。推出优化医院就诊流程等9项便民惠民措施。开展了医疗联合体试点和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基本建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化工程。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成效显著,一批精品佳作相继推出。成功举办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国有市属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16家区县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启动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世纪出版集团与文艺出版集团重组。文化广场、市群众艺术馆新馆投入使用,钱学森图书馆、巴金故居建成开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全面启动。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服务项目实现免费开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开工建设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技术服务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市民体质指数蝉联全国首位。上海代表团在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包揽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大幅提高了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标准。妇女儿童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兵役政策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工作稳步推进。

(五)城市管理和建设迈出新步伐。经济转型过程既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过程,也是城市管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过程,必须加强和改进城市建设管理。围绕安全为先,我们狠抓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全面加强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全市动员、全民参与,查隐患、找问题、提建议,制定颁布一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深入开展建筑市场集中整治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成立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成立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初步建立部门之间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成世博城市管理临时性通告转化工作,成立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和交通协调保障联席会议,继续增加城市维护管理资金投入,加大非法客运整治力度,开通23条“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在1080个居民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机制全面推开,对247个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进行了评估。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初步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平台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新机制。初信初访办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信访核查终结制度建设取得成效,一批信访突出矛盾得到化解。平安建设实事项目有力推进,社会治安秩序稳定良好。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280万户光纤到户建设改造,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增覆盖100万户。克服各种困难,市区携手,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等工程建成通车。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12号线、13号线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崇启通道、军工路越江隧道、虹桥机场迎宾三路隧道、林海公路建成通车。黄浦江上游航道整治核心工程竣工。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经过多年筹划建设,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投入运行,供水量占全市比重达到51%,实现了原水供应从以黄浦江上游为主向以长江为主的重大转变,供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更多市民喝到了更好质量的水。

(六)郊区农村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努力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这个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加大对郊区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快新城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建设重心和公共资源向郊区转移,郊区建设全面提速。完成奉贤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修编调整,深化完善松江、金山等新城规划,浦东南汇、嘉定、青浦等重点新城和新市镇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崇明生态岛建设加快推进,在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开展一批农田水利设施更新改造、河道整治和郊区集约化供水等工程建设,完成118个村庄改造、4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在郊区新增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5+3+1”郊区三级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推进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6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45家,粮食总产量达12.2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大力促进非农就业,新增非农就业岗位

13万个。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流转、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有序推进。

(七)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瓶颈,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我们着眼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用改革创新促发展。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实施国资创投机制、知识产权直接质押融资等改革试点,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出台浦东新区加快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政策。全面实施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完善“税收属地征管、地方税收分享”的财税体制,区县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黄浦、卢湾“撤二建一”行政区划调整稳步推进。加快实施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上海汽车、上海建工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上海家化集团整体转让,国资行业布局不断优化,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34.7%。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规范董事会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市区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安排落实财政专项资金,采取支持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完善科技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和建立“投贷”、“投保”联动机制等措施,推进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缓解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完善人才直接落户政策,放宽人才居住证申办条件,建立特殊人才直接落户和申办人才居住证推荐评估机制,多渠道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积极推进出入境管理便利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产品质量水平继续提升,“平安市场”创建活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八)对内对外开放呈现新态势。我们坚持在扩大开放中促转变,抓住一切机遇,推动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服务,改善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上海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关区进出口商品总额增长18%。对外贸易结构更趋优化,进口增幅高于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增幅高于货物贸易。吸引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到金额分别达到201亿美元和126亿美元,实到外资中服务业占比超过80%。总部经济加快发展,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90家,累计达到927家。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试点开展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5亿美元,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金额1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以国际友城为重点,拓宽对外交往渠道,外事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明显增强。贯彻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沪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完善旅游合作机制,产业园区共建、交通网络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区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精心组织对口支援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工作,76个民生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强援滇、援青和支援三峡库区等对口支援工作。

下载韩正副总理致辞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韩正副总理致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纺织女工当副总理

    纺织女工当副总理 一个纺织女工,当了3年国务院副总理。当问她当副总理的感觉时,她连连说有很多的不习惯。开政治局会议讨论问题时,她最小,就听着,不吭声。 1951年,西北国棉一厂招......

    王岐山副总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上的致辞

    王岐山副总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温家宝总理、尊敬的国际展览局蓝峰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承载着人类智慧和梦想的2010年......

    汪洋副总理在中美旅游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汪洋副总理在中美旅游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英对照) 2 在中美旅游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Addres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China-US Tourism Cooperation Forum......

    汪洋副总理在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的致辞

    汪洋副总理在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活动上的致辞 2015年06月16日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保障食品安全,德治是......

    李岚清副总理的发言[五篇]

    [dvnews_page]李岚清副总理在奥委会112次全会上的发言eechatIOC112thSeionMr.President,IOCmembers,Ladiesandgentlemen,OnbehalfoftheChinesegovernment,Iwishtoreaffirmth......

    中国国家副总理李克强演讲稿

    中国国家副总理李克强演讲稿尊敬的比勒尔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在瑞士经济和金融中心城市苏黎世与各位来宾相聚。在此,我谨对比勒尔主席和瑞士经济协会以及瑞中经济协......

    韩正:规划千万不能走弯路、出错误

    韩正:规划千万不能走弯路、出错误 2014年5月6日来源:解放网 未来20年、30年,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应当怎样,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怎么考虑。我们都有憧憬、有向往,但还是要全面......

    学习李克强副总理5.23讲话精神

    学习李克强副总理5.23讲话精神5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专程前往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考察调研,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