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协调C2评析

时间:2019-05-15 07:3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美两国协调C2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美两国协调C2评析》。

第一篇:中美两国协调C2评析

中美“两国协调”(C2)评析

黄仁国

 2012-10-22 17:00:01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京)2012年5期第35~40页

【作者简介】黄仁国,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文化社会史、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科研。

【内容提要】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国政府高官提出“中美协调”(C2)概念,这顺应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反映了中国处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导原则,是对中美G2构想的积极回应与修正。与中美G2等级式大国关系不同,中美C2强调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发展大国关系,培植战略互信,减少战略误判,这有利于发展“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关 键 词】大国关系/中美关系/两国协调/共同管理

2012年5月3-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同时进行的还有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以及第二轮中美战略安全对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3日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开幕式上,以《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新型大国关系》为题发表致辞,呼吁中美双方“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他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美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发展,双方都应该坚定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他还提出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五个“需要”,即“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①同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对话中就如何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了C2概念。他指出:“中美不搞‘两国集团’(G2),不搞中美主宰世界,也不搞中美冲突对抗,但可以搞‘两国协调’(C2),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努力摸索出和平相处、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崭新模式。”②次日,戴秉国在对话中就“进一步加强中美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再次指出,过去3年多,中美协调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当前国际形势要求中美加强合作,他并提出未来加强合作的五个设想:一是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遵守《联合国宪章》精神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三是在危机面前保持必要耐心;四是重信守诺;五是客观认识彼此能力和责任。③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中方为什么要提出C2概念?C2与G2有何不同?C2有生命力吗?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C2概念的提出,多少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首先,C2概念是对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不断拓展的现实的一种归纳与升华。近几年来,中美对话机制不断拓展,2009年中美开启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并将此前存在的一些对话与磋商机制纳入统筹,且不断开启新的机制:2010年,启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2011年,启动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机制;2012年,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决定支持中国海事局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建立“中美海事安全对话机制”,并决定就商务、旅游、留学和其他商定类别签证人员颁发5年多次签证举行专门会谈。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具体成果清单包括:促进高层交往,双边对话和磋商,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加强在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及科技方面的合作,以及对口磋商等,共6类50项。其中“双边对话和磋商”类下有15项内容(详见表1)。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其一,这些对话与磋商机制早的于1980年就已启动,晚的则新近才筹划,比较集中的是在2008-2011年间启动;其二,这些对话与磋商有的与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时进行,有的先前已经完成,大多数是在此后,甚至没有确定具体时间;其三,从启动时间与次序/届序来看,一些对话明显有中断的痕迹;其四,中美双方派出的代表团级别多半是部级或副部级。将这类项目与其他5类项目综合起来回顾,可以窥见中美协调那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情况在近几年出现了稳步前进和爬升的态势。这表明,中美协调在处理中美双边关系乃至地区与国际问题中越来越重要。换言之,中美协调在两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早已超出单纯的国别外交范畴,而具有地区性乃至全球性意义。

其次,C2概念符合中国坚定而灵活的对美外交方针和政策。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相对稳定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际关系原则比起来,处理中美关系的难度大得多,一味秉持僵硬的原则不合适,而违反核心原则也不可行。如何在复杂中寻求平衡,既是对国家意志的考验,也是对决策智慧的考验。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体现在对美外交上就必须坚守“以我为主,不搞对抗,不搞中美共治”。“以我为主”强调独立自主,“我的地盘我做主”。在这一核心原则下,如何具体操作则依据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的变化灵活变通。中国外交智慧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回顾过去,以史为鉴;二是立足现实,因时而变;三是面向未来,统筹兼顾。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大国关系中的“集团政治”、“大家庭模式”在中国大多数史学工作者看来是失败的,不可取的。从现实情况看,不仅中美关系在变,整个国际格局都在变,放弃全方位外交政策而与美国捆绑在一起无疑是愚蠢的。既然G2模式不是中美关系未来好的选项,也不符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推进 C2模式就是一个明智而实际的选择。

第三,C2概念多少体现了中方对中美关系恶化的一种担忧。中美协调发展并非风和日丽,凯歌行进,而是历经风雨,有起有伏,而且越往后难度越大。正如国内有学者指出:“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断增进,合作领域愈来愈宽广,但两国之间的互信却没有随之增进,甚至出现了巨额的‘互信赤字’。”“再加上在国际关系史上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对抗、冲突甚至战争,因此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人认为,中美两国也不能走出这种‘大国政治的悲剧’。”④奥巴马执政后,美国政府一改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反恐优先战略,提出回归亚太的战略方向,并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一起发力,激化了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利益冲突,刺激一些国家“合众制华”⑤的神经,搅得中国周边很不安宁,让中国人民很难淡定,国内要求对外强硬的各种呼声不断。如何通过加大中美协调力度,化解中美之间的战略矛盾,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

第四,C2概念的提出尚处在试探阶段。国务委员戴秉国只提到“中美协调”(C2),并没有明确“C”是什么。国内学界认为,协调(coordination)、调解(conciliation)、合作(cooperation)、互补(complementary)、命运共同体(community)等词汇都有可能。⑤这种解读无疑给予“C2”一定的想象空间。至于最终如何界定C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国政府至今尚未给予正式阐述。

C2尚处在概念阶段,要成为处理中美关系的主导性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间,既要考虑美方的回应、国际社会的反应,更要在具体的中美关系互动中探索有生命力的协调方式方法及适用范围等。此外,将这种模式理论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若完不成理论化,该模式就只能是其他模式的翻版或概念偷换,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

第五,C2概念是中国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一种探索。21世纪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在这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些变量在不断地占位、移位和退位。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新概念不断涌现,一些过去边缘性的概念向中心迈进,新概念潮涌潮退,旧理论卷土重来,重要词汇频频易位,新旧杂存,一些研究领域中心模糊、方向不明。如何拨开迷雾,洞察现实,构建新型的比较稳定的大国关系,各大国都在认真思考。

中国正处在由地区强国向世界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能否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世界未来的走向也影响深远。C2概念的提出,表明中国政府在坚守和平、发展、合作的一贯道路的同时,也力图因时而变,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大国关系新模式。

C2与G2相互关联。二者的共性在于都认识到中美关系不是一对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一对影响世界格局的复杂而重要的关系。因此,C2概念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对G2概念的一种回应。

关于中美G2问题,国内早有学者对其构想的由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构想对于推进中美关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认知结构、经济共生结构和国际权力结构等三方面的制约因素,决定该构想目前尚不可行。⑦此后,又有学者对“两国集团”构想进行了历史考察,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对外关系话语中出现的美德、美日、美欧和美中四个版本的“两国集团”论。⑧这四种版本的G2都与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有关,他最先从经济领域提出,并在各个不同时期不遗余力地倡导 G2。与英国政治学家伊恩·克拉克认为的“(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极力支持现存秩序有着令人信服的一致”⑨的观点不同,伯格斯滕特别担心中国的崛起会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对中国曾“大胆地、公开地、严厉地批评美国管理世界经济的缺点”非常敏感,认为中国在对外经济互动的大量领域中企图制定全球经济秩序。⑩伯格斯滕的G2构想,即中美两个超级经济体通过“协调的(Coordinated)或至少合作的(cooperative)的方法”“共同管理”(co-managment)全球问题,让中国人感受到“国际经济秩序的合法的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新角色”。(11)这种构想似乎与伊恩·克拉克所预计的未来中美可能的“复杂的集体霸权秩序”(12)殊途同归。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也曾提出过“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G2构想。该构想尽管促进了苏美两国由对抗走向对话,推进了苏美对话与磋商机制的建立,但由于其立足于国际事务大国决定论,夸大了首脑外交的作用,“忽视了其他现实力量的存在”,并且蕴含着“苏美有权而且必须参与讨论和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问题,而不论它是否与苏美直接有关,甚至可能完全没有关系”(13),因而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赫鲁晓夫时期,美苏关系仅仅是实现了有限的缓和,其间还出现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这样高烈度的冲突和对抗,阻碍东西方交流的柏林墙建起来了,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以赫鲁晓夫的妥协退让结束,并最终结束了其政治生涯。赫鲁晓夫之后,其继任者逐渐选择了与美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伯格斯滕的中美G2与原苏联的“大国决定国际事务论”在夸大大国作用和追求大国特权方面是一致的,但二者在其他方面又有所不同。伯格斯滕的前三种G2模式所选择的对象德国、日本、欧盟都是美国的盟友,目标也多半限于经济领域,摆明是要盟友分担有限责任,帮助美国振兴经济。中国虽然不是美国的盟友,与美关系“非敌非友”,但美国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14)。赫鲁晓夫提出的苏美G2是两个几乎没有交集的大国之间的合作,是由对抗转向合作的一百八十度大转折、大跳跃;而中美G2则是两个本来就有交集的大国之间,通过深化和拓宽经济领域的合作,逐渐共同管理更多的全球事务。苏美G2侧重于国际关系手段的激进变革和权力共享、扩张,中美G2则侧重于通过渐进的权力分享来实现责任的转移。当然,更重要的区别在于,苏美G2以大国之间的平等合作为基础,中美G2则貌似平等,实则以等级式的合作为基础。

尽管伯格斯滕声称其G2仅仅是个经济概念,与布热津斯基的政治G2不同,(15)但其经济等级制构想与美国其他学者和政客的政治等级制构想不谋而合。在他首次提出中美G2的次年,美国政治学家戴维·莱克将其霸权等级概念运用到处理美中关系上来,建议美国通过建立权威和维护其对外政策的合法性来应对中国的崛起,使中国因为从美国的领导中获益而倾向于附属美国,或者甚至成功地将中国锁定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从而改变中美冲突的宿命。(16)这种观点与伯格斯滕以G2构想来处理中美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007年奥巴马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在加强北约的同时,必须在其他极重要的地区创建新的联盟和伙伴关系。”“我将在亚洲争取锻造一个更加有效的机制,使之超出双边协议、偶尔的峰会和临时的安排。”“我也将鼓励中国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崛起中大国的角色——帮助解决21世纪共同的问题。我们将与中国既竞争又合作。我们非常重要的挑战是建设一种在拓展合作的同时又加强我们竞争能力的关系。”(17)显然,加强美国的竞争能力并促使中国从属于美国的领导就是G2构想的真正用意。这也是中美G2受到如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等美国老牌资深战略家的重视和推介的根本原因。

奥巴马执政的第一年,中美两国就启动了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两国的协调与合作上了一个新层次,一个貌似中美G2的时代似乎正在开启。但中国政府只对中美合作感兴趣,对中美G2并不感兴趣。2009年5月20日,在布拉格出席第十一次中欧峰会时,温家宝总理向欧盟领导人和中外记者指出:“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18)同年11月18日,温家宝总理会见奥巴马总统时明确表态,不赞成“两国集团”提法,他分析说:“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第二,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第三,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共同决定,不能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他同时指出:“中美合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19)在具体决策上,中国政府自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以来就反复评估中美相互依存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将会给中国国家利益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了一定的规避风险措施。

在中国政府接连明确拒绝G2构想后,中美关系中竞争性的一面凸显出来。2010年中美关系“低开低走”、“一波三折”,严重困扰中美关系的台湾、西藏、贸易等老问题不时被美方翻出来炒作,东北亚地区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也令中美关系深陷困境,南海问题上中美两国的正面交锋更是让中美关系雪上加霜。为了舒缓中美在亚太地区日益紧张的关系,避免战略误判,2011年中美在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框架内新增了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机制。中国官方媒体当即刊发学者文章,澄清“中美亚太事务磋商不是搞中美共治,更不是寻求中美主导亚太事务,而是通过加强沟通、协调战略、增进互信,推动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良性互动,保障安全大局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20)

与中国政府和学界在反对中美G2态度上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不同,美国各界对中美G2的态度是媒体热议而官方低调,即“一些美国学者和前官员在大肆渲染,美国官方并未对此予以确认”(21)。随着2010年中美关系的冲突加剧,美国媒体对中美 G2的炒作也开始退潮。这似乎也在表明,中美G2构想在现实中并不现实。

如前所述,中美G2构想的出笼揭示了中美关系超出双边关系的现实,如何应对这一现实情况,创造性地构建新时期的中美大国关系,成为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国政府明确反对中美G2,现在又由高官主动提出中美C2概念,这一新概念能否成为未来两国政府处理双边关系发展的共同的核心概念,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美加强协调与合作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如果不发生特别重大的意外事件,这一方向在整体上不会动摇。因此,与中美G2的浪漫构想相比,中美C2概念是更为现实和富有生命力的一个选项。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较强的连贯性,特别是在处理大国关系上,国家的意志非常坚定,“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几乎贯穿在处理所有大国关系的政策思想和具体实践中。从现有能够观察到的结果看,中国30多年来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因此,短期内作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今后中国即便是深度调整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仍会继续强化。因为,和平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其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坚守和平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中国的世界观。(22)很难想象,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在民族自信和自觉迅速上升的时期会突然改变独立自主的外交方向,轻易放弃数十年来对和平的孜孜追求。

其次,美国外交政策受选举制度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钟摆效应,但加强中美协调合作的呼声和力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交通通讯改善、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高层交流机制健全、民间人文交流日趋频繁、两国民众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认知日益提高,为中美协调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信息化时代,普通民众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对民众的要求视而不见。中美关系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跌宕起伏后,21世纪初以来发展相对平稳,两国政府对于危机的处理能力逐步提升,任何开历史倒车的行为都难以持久。

此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大国相互依存更加复杂化,既竞争又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常态,与其“同而不和”,不如“和而不同”。中美两国的相互依存早已超出双边范围而向区域乃至全球扩展,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若处理不善,也有可能导致两国的剧烈冲突,通过完善和创新协调机制,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有利于减少战略误判,尊重各自核心利益,求同存异,在维护各自复杂的国家利益中寻求平衡,营造共赢局面。

当然,中美C2模式的创建还存有很多变数。中美两国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两国在区域乃至全球利益的竞争关系,两国力量对比在两国民众中引起的心理认知波动、猜疑和误解等,都有可能制约两国协调的发展。在各种变量中,近期最为重要的是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美国是否会持续衰落,美国维护霸权的决心和能力有多大,已成为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美国衰落”与“中国崛起”这两个不同的问题被很多人不自觉地串联在一起。2012年以来,布热津斯基的《战略愿景:美国和全球大国危机》以及罗伯特·卡根的《美国打造的世界》这两部新著都是围绕“美国是否衰落”以及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这些主题展开,并引起热议。世界权力中心由西方转向东方,(23)美国必须维护其全球责任,(24)是讨论的中心议题,而这些中心议题都与中国紧密相关。

不管怎么说,如何通过中美协调“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是今后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任务。

【注释】

①“胡锦涛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2012年5月4日,http://.(上网时间:2012年5月11日)

(16)Lake A.David, “American Hegemony and the Future of East-West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Issue 7, 2006, p.24.(17)Obama Barack, “Renewing American Leadership”,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2007, From Real Clear Politics, June 1, 2007, http://? pagewan-ted=all.(上网时间:2012年5月15日)

(24)Kakutani Michiko, “Historian Who Influences both Obama and Romney—‘The World America Made,’ by Robert Kagan”,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3, 2012, http://? pagewant-ed=all.(上网时间:2012年5月15日)

第二篇:中美两国国际收支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国际收支比较研究 美国国际收支结构具有“逆差+顺差”的特点:

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而金融项目长期呈现顺差状态。

其中,经常项目的次级账户收益及服务项目总体均表现为顺差

状态,因此,经常项目逆差主要源于商品贸易的长期逆差。在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项14 年中有9 年表现为逆差,其余年

份均为顺差,且该账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1年~1996

年持续逆差,1997 年~2001 年持续顺差,2002 年以来,又开

始出现净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且呈现逐年扩大之势。另外,证

券投资账户主要表现为顺差状态,且顺差额逐年扩大,成为支

撑金融账户长期处于顺差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美国国际收支结构相比,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具有“顺

差+ 顺差”的特点。具体来讲,经常项目长期顺差,与美国形

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次级账户收益项目长期处于逆差,因而抵

消了部分经常项目顺差。另外,资本和金融账户长期处于顺

差,成为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与美国经常项目长期逆差相比,中国经常项目长期

处于顺差状态,反映出以出口导向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可能面

临巨大的风险

第二,美国投资收益账户总体呈现顺差状态,而中国投资

收益账户除1991 年及1992两年为顺差外,之后一起表现为逆

差,反映中国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

第三,同样是金融与资本项目的顺差,但美国与之对应的是经常项目长期逆差,而中国则是长期顺差

哪些国家存在国际收支危机

越南经济面临以下五个主要问题:一是超过2 位数的通胀率;二是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过大,综合赤字达GDP 的12%至17%;三是货币供应和信贷仍过宽松;四是经常项目逆差规模过大;五是越南盾持续贬值。

第三篇:中美两国招聘广告的差异

A:秘书(总裁助理)

美国招聘广告

1)商业公文写作能力强;熟悉各类电脑办公软件

2)擅长沟通和应对公众媒体;具有协调部门关系的能力

3)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同等职位工作经验3年以上

4)能够经常出差(一年1/5的时间)

中国招聘广告

1)年龄28岁以下;身高1.62以上,五官端正,气质好

2)英文六级以上,语言表达能力强,擅长沟通等

3)学历本科及以上

B: 银行职员

美国招聘广告

1)高中毕业。有现金收付经验优先

2)性格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

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介绍银行产品

4)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重庆去年一家商业银行的招聘广告

1)本科学历;英语四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

2)身高1.60 以上,五官端正

3)口头,写作能力良好,长于沟通

4)附5寸的生活照片

C:大学教师--非教授级别:

美国(心理学)招聘广告

1)博士学历(已完成)

2)具有心理学方面成功的教学经验

3)愿致力于本科教学和心理科学的研究

4)请表明你的教学理念,研究兴趣等

中国招聘广告

1)硕士,年龄28以下,博士可适当放宽条件

2)语言表达能力强,英语六级;本科、研究生专业一致

3)发表论文2篇

4)党员优先

第四篇:中美两国物业管理比较分析

中美两国物业管理比较分析

发布日期:2013-07-17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美国新移民,来到大洋彼岸购房居住;也有人来美国购买了自己的度假屋,每年与家人过来享受假期;更有人将目前的美国房产作为投资佳选,一掷千金。无论什么目地的美国购房者,在心满意足拥有了完美的房屋后,想到的便是今后的居住,小区的管理。

美国的物业费相对中国是比较高的,例如迈阿密著名的滨海公寓Trump Tower,物业费每个月近人民币28 元/平米,一年的物业费占到房屋总价的0.9%。而上海著名的高档小区世茂滨江花园每月的物业费仅人民币5 元/平米,只有房屋总价的0.4%。面对如此高昂的物业费,很多人不理解,也很不情愿。在中国许多居住区的物业管理纠纷时常发生。例如服务质量常有不令人满意,个别居民拒付物业费,物业管理公司运作困难,服务质量进一步下降,对于继续缴纳物业费的居民是相当得冤枉。

所以,美国相对高昂的物业费,很多人总有迟疑。对于这一点,可以说,专业化管理是美国物业管理最显著的特点,业主的每一分钱都会花得让人心服口服,绝不冤枉。我们可以从中美物业管理的模式对比来看出个所以然。

关于业主委员会的性质

中国——民间组织,由业主自发票选出,监督物业公司的服务的群众组织。组织结构随意,管理模式较为松散。

美国——有限责任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运作,运作管理严格规范。

美国有些州规定业主委员会要拥有自己的网站,将业主委员会每月或者每季度召开董事会的会议上传到网上,让人们可以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

几乎所有的业主委员会都购买意外责任险,若发生大的法律诉讼,把可能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关于业主物业费拖欠问题

中国——物业公司交涉、追讨。不交物业费的业主,继续享受服务以及公共设备,导致更多业主也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只有上诉程序追讨物业费。

美国——强制缴费如果有的业主拖欠物业费,业主委员会有权通过司法听证,将业主的产权进行拍卖,或是在业主将房产挂牌出售时,将房产扣留,不允许出售,直至业主付清物业费。有些州,例如得克萨斯州,业主委员会甚至不需要经过司法程序就可直接将拖欠物业费业主的房屋进行拍卖。

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

中国——基本物业配套服务。大多数小区物业公司的职能是维护绿化,安保,公共区域和设备的维护。游泳池、会所、健身房等都需额外付费才能使用

美国——免费、额外的高端服务。安保、车辆保管、绿化养护、洗衣熨衣、看护儿童、护理病人、代订代送报刊,通报天气预报和股市行情等贴心服务。

高档寓所有五星级酒店式服务,例如本文最初提到的迈阿密的Trump Tower,提供包括24 小时管家服务、海滩服务、客房服务、游泳池、会所、健身房、spa、商务中心、发送传真、打印,甚至可以可举行会务活动。很多物业公司定期组织业主郊游、聚餐,营造邻里之间友好融洽气氛。所有设施服务均不需再付费,已包含在物业费中。

应该说,中国大多数业主并不是不需要物业服务,不愿意交物业费,事实上他们是希望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只是中国的小区物业管理以及制度等还不健全。相较而言,美国小区的管理各个环节的法制完善,业主委员会的运作方式同任何企业一样规范和专业。每个业主必须要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必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把业主委员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力给予最精心的服务;业主委员会则保证业主享受美好的生活良好的环境,争取小区地产保值升值。

第五篇:中美两国大学生阅读教育比较

中美两国大学生阅读状况比较

【摘要】 美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把阅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方式贯穿到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激发思想,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对学生阅读的重视明显不足,围绕阅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还很不完善,学生阅读的质和量都不高,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亟需增强和提高,因此,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借鉴美国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取长补短,对改善我国大学生阅读状况,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美大学生阅读状况

一 中美大学生阅读状况概述

阅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增进知识,启迪思想,培育兴趣,提高能力。大学生在学期间是学习的主体,主要是以自学为主,教师所发挥的是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因此,阅读就成为大学生自学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中美两国高等教育都有着重视学生阅读的优良传统,但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际当中两国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的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阅读,教师把学生阅读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贯穿到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当中。课下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主要对相关主题进行讨论,如果学生没有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在课堂上就不能参与讨论,也就无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因此,在美国的大学里,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压力普遍较大。在美国大学校园里,学生认真阅读的情形随处可见。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在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下,美国的大学生普遍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相比之下,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问题较多。在我国高校中,虽然教师也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但由于后续的关注不足,教师对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缺乏监督和检查,学生的课程和学习压力较小甚至于没有压力,使得学生的阅读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据调查,与美国大学生大量的课程阅读作业不同,我国大学生的阅读内容以休闲及通俗读物为主,很少阅读经典名著,很少阅读专业性、学术性的书籍。美国作家费迪曼在《一个年轻作家的读书经验》一书中生动地形容了美国年轻人的读书观,“过了17岁以后就是书来选你,而不是你去选书了。你必须在某种限制之下去读书,阅读成了一种计划,成了大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或成为获取某一种学识的工具„„”。而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目的不够明确,阅读范围比较狭窄,仅凭个人兴趣进行阅读,这样就造成我们与美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更谈不上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 中美大学生阅读状况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态度不同。

美国的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对待学习的态度主要是从兴趣出发,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中国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由于过多地依赖于体制、学校、教师和家长,使得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就容易失去个人主动自由学习的基础。也正是由于独立自主意识的缺乏,中国的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得比较被动。一位外教曾经把中美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差异概括为几点:对学习的主体,中国学生是You come to teach,而美国学生是I come to learn,对学习的责任,中国学生是The teacher is responsible,而美国的学生是The student is responsible,在学习方法上,中国学生的学习是Based on facts,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Based on findings。中

国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偏差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认识上的偏差又进一步导致了学习方法上的偏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阅读正是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因此,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进行阅读的前提。

(二)社会文化传统差异。

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决定着人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习观,影响着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文化和教育密切相关,不同的教育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决定了各国的不同的教育模式。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主要体现为推崇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以及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道德观念。在这样文化的熏陶和规范下,学生尊师敬长,对待所谓的真理和权威不持任何怀疑态度地盲从接受,不能彰显突现个人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上则过分依赖别人的指导,被动的接受,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未知缺乏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观。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则主要是继承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的思想文化,其主流文化主要的价值观模式是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与个人主义密切相关的是美国人重视竞争和机会平等的价值观,与实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美国人重视实践、实证和实效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美国学生突出彰显个性,勇于表现自己,突现自己,学习风格呈现出来的是独立型、竞争型、试误型、非正式交流型、主题中心交际型、内在动机型等。正是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发现大量问题,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教育教学制度差异。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具体国情,这使得两国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大学生在阅读态度、阅读心理、阅读倾向上的不同。美国采用“启发式”、“放羊式”或“开放式”教育方式,许多课程不是坐在教室的椅子上听老师讲,而是在查资料,辩论和编排节目中学习的。这种教育实际上是精英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自觉性和创新性,使他们的才华有焕发出来的条件和可能。但就学习而言,美国学生在高中阶段相对轻松,毕业比较容易,大学的大门几乎为每个学生敞开。但到了大学后,学习压力相对较大,专业教师会罗列出一大堆书目,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阅读。在阅读方面,美国学生在大学以前,阅读范围非常广,进到大学以后,主要以专业课程相关文献阅读为主。而中国的大学主要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和标准,学生从小就被引导阅读与课程有关的资料,而其他书籍被忽略甚至于禁止。学生通常关心的是如何获取高分,对与考试无关的活动不关注。听课多于讨论,做题多于研究。进入大学后,学习任务相对放松下来,学校很少给学生阅读的压力,这样大学生就缺少阅读动机,即使有一些阅读,也是一些随意散漫的。

(四)专业选择的影响。

美国大学高度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给予学生专业选择很大自由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美国高校开设了许多专业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选择专业或转换专业乃至学校。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下,美国的大学生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的,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充满兴致,对阅读的热情很高,会主动的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而中国大学生所读专业通常不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而选择的,学生选择专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家庭、就业、招生录取调剂制度等等。这就导致了学生对相关的专业书籍缺乏兴致,更谈不上热情。因此,由于没有压力与兴趣的驱使,学生学习和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高。

(五)教师态度差异。

中美两国教师对学生阅读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除了教科书外,还加有必读书和选读书,文学课程还要求写论文。比如美国的某所高中一天7门课,其中历史课除了《20世纪史》教科书外,还必须读两本书:基辛格的外交史和耶鲁大学历史教授伯根写的当

代史。文学课,学生必须加额外精读的300页以上的小说1本,另有3本泛读小说。到了大学阶段,专业教师会罗列出一系列的相关书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看完,并进行讨论,或者撰写论文。而在中国大学里,很多专业教师对学生阅读除教科书及教参外的相关专业资料没有要求,有些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列出一些阅读书目,但并没有真正去关心学生的阅读状况及完成情况,让学生放任自流,没有多少学生会根据老师列出的书目到图书馆去借阅,结果,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圆满完成阅读任务。

(六)信息素质教育不同。

美国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不仅要有广阔的阅读面,还有较高的信息获取和组织能力。美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比较侧重文科,美国的小学鼓励小朋友阅读,很多小学对阅读还有奖励。美国各级政府花费大量的财力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就被引导如何使用图书馆。美国的高中阶段文科课程要求写论文,格式要求和大学或研究生没什么两样,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学生需要自己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到了大学,对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高校的大多数图书馆都是以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批准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为框架来确定用户教育内容的。而我国关于信息素质和能力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高校,中小学几乎没有,信息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课上,多以选修课、培训、讲座为主,主要由图书馆员担任,教材以自编为主,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我国学生从小到大都缺乏信息素质和能力教育,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不强,在阅读上显得盲目和被动。

(七)图书馆资源的差异。

图书馆是各种书籍的世界,是知识的海洋。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丰富与否是影响大学生阅读的重要因素。教学参考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师生在实施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需的一种重要文献资源,也是高校图书馆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美国大学的图书资源非常丰富,一所大学通常会有多所图书馆,而且馆中藏书丰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很高。而我国高校的图书馆数量较少,图书资源不够丰富,图书馆缺乏一些学生所需的专业相关文献。由于经费紧张,为了资金能够有效的利用,通常图书馆的纸质文献的复本一种只有三册,专业文献也不例外,根本没办法满足众多学生的需要。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也比较缓慢,据了解数字化教学参考资源服务在中国的高校所占的比例较小,约占5.0%,而美国的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完善的教学参考数字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参考资源服务,可以满足广大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我国的图书馆资源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 启示和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学习态度。

前国足主帅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态度端正了,在行为实践中才会不断前行和进步。阅读也不例外,我们要借鉴美国大学生阅读的经验,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把阅读作为学习的重要途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把阅读作为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调整师生角色,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阅读观。

(二)推进教育教学制度改革。

我们要学习美国教育教学制度真正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阅读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实施灵活多样、人性化的开放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学生展开。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制度改革当中,变过去灌输式填鸭式甚至于摧残式的教学方式为启发式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阅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到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当中。

(三)提高学生专业选择的自由度。

我国大学生由于在专业选择时很少是依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的,因此,在大学学习期间,他们对与专业相关的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也就很难有良好的阅读成绩。这就要求教育部门一方面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要改革当前的招生考试调剂制度和就业制度,确保正确的社会导向,建立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专业的保障机制。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会对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阅读动机。

(四)提高教师对学生阅读的重视。

当前由于高校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教师忽视教学,忽视对学生的教导和培育。教师对阅读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价值和地位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在增进学生知识,激发学生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当中,缺乏对阅读的引导和重视,导致学生的阅读压力较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阅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促进学生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美国建有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学生的信息素质较高,而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摆在我国教育面前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将会有力的促进学生的阅读。

(六)重视高校的图书馆建设。

相对于美国高校庞大的经费支持,我国高校的资金却显得比较紧张。由于经费有限,学校图书馆建设受到制约,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壮大,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经费不足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高校也应该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给学生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和资源保障。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Reading Abstract: American education, especially higher education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ents reading , toward reading as a very important educ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school , keen to cultivate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abilities of students , students acquire knowledge through reading, to stimulate thinking, enhance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motivation.In contrast, china's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is clearly insufficient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bout reading system is far from perfect ,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tudents's read is not high,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is also an urgent need to enhance and improve.therefor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read status , learn advanced concepts and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 overcome our weaknesses by acquiring others' strong points, it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our students rea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education.Key words: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reading status

参考文献:

[1] 郝明义.读者,你比美国大学生落后几步?.青年文摘:2008(6)

[2] 高丽.浅析中美现代高等教育异同.前沿,2008(12):181

[3] 陈晚.美高中生学习比中国学生更有压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cefc10100bzn8.html(2009-02-25 11:37:58)

[4] 罗忠民.中美学生学习风格的文化差异探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9):28-30

[5]许可臻.大学生课外阅读只为消遣[ J/OL].http: //

[6] 郑惠筠.21世纪大学生阅读需求调查[J].现代情报, 2002,(12): 174-174, 176.[7] 王滨.中美大学生孰优孰劣.同济报.http://cz.nanka.iedu.cn/czlog/user1/lftian/archives/2006/190.html

[8] 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比较高等教育课程论文

题目:中美两国大学生阅读状况比较

指导教师:张秀萍教授 课程名称:比较高等教育

学生姓名:杨国兴

学号:21012036

专业:高等教育学

日期:2011-7-17

下载中美两国协调C2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美两国协调C2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美两国招聘广告对比[合集五篇]

    中美两国招聘广告对比:国内的广告像是在找情人 备注: 笔者前些时候浏览招聘广告,发现中美广告间有很多有趣差异,现选择三个职位为例: 美国 中国 A:秘书(总裁助理) 1)商业公......

    习近平提出培育中美两国共同

    习近平提出培育中美两国共同“朋友圈” 2016-06-08 22:33 学习中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多了路好走,共同的朋友多了情易洽、事易成。中美两国如果共同的朋友越来......

    中美两国法官制度比较研究

    封面页 I 中美两国法官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不仅在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在司法制度上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在美国司法制......

    中美两国体育经纪人制度比较研究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等方法对中美两国体育经纪人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出中美两国国体育经纪人制度所存在的差异,找出我国体育经纪人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

    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摘要】随着中国的入世,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中西方民族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宗教、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

    《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的差异分析

    《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的差异分析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案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美两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不同的教育理......

    比较中美两国的选举制度(5篇范文)

    比较中美两国的选举制度 选举是一种公共选择,是公共领域活动的一部分,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选举道路开始铺展。我国在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过程......

    中美两国具有的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美两国具有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 值取向和国情,这就决定着中美两国的教育 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将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基础教育进行比 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