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来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是这样学英语的
原来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是这样学英语的
外语学校的奥秘其实就在每天清晨的半小时早课和晚饭后的45分钟晚课里——这是唯一比普通中学多出来的课时。但每天多75分钟,一年便近370小时,6年下来近2500小时,水滴石穿。科学家统计说,精通一门语言这样的技能需1万个小时坚持不懈的练习,2500个小时的意义非同小可。偶得
1995年,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还是个有点陌生的新鲜事物。记得小考后,老师说,外语学校向全市招生,有一轮单独考试,难度较大,可以试试,就报了名,笔试成绩还不错。面试那天,考场外的操场上排着很长的队,拉着警戒线,报考者甚众。妈妈很焦虑,来之前,她多方打听外语学校究竟如何,却也得不出结论。她希望我像她一样当医生,在她眼里,英语与前程没有明朗的必然联系。外语学校始建两年,由一所落魄的公立中学转轨而来,远不如成都的老牌名中——石室、树德那样有声望。叫到我名字该入场时,妈妈拉住我说:“等等,我再想想。”我说:“来都来了,考完再说。”挣脱手就进去了。成都的小学不像首都和沿海发达城市的小学,当时已开始讲授英语。我从未受过系统性的训练,面试就考发音模仿能力,跟读几个音标、单词和短句。不久,录取通知书到了,我就像受到召唤似的,心向往之。妈妈还在犹豫,我却主意已定。
当时,出国热已经出现。对西方文化的渴求从恢复高考起就猛烈地复苏过来,家中的白墙上曾贴满了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海菲兹等人的海报。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家喻户晓,热度绝不逊于90年代初的《渴望》,刘欢那句“千万里,我追寻着你”,成天盘旋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上空。我最好的童年小伙伴小学毕业后直接去了加拿大,她的父亲是铁道研究院的工程师,她不甘于现状的母亲申请了加拿大的宗教大学,打各种苦工,艰辛拿到了绿卡。
我于是开始了住校生涯。初离家,虽恋恋不舍,却有背上行囊、人在旅途的独立的兴奋。每周日黄昏,校园里那座一周都休息的小喷泉终于喜气洋洋地喷水,校园熙攘起来。22点,晚自习结束,沿着操场边的梧桐林荫小道,把衣物和零食拎上宿舍楼,塞进各自的小柜里。一周开始了:早晨6点半在亢奋的进行曲中起床,薄雾中睡眼惺忪地早操、晨跑;7点到7点半早课,英语和语文间天上,7点半到8点早餐,然后与普通高中步调一致地上6~7堂课,直到16点半。晚饭前有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时间,其中周二是英语角;晚饭后,19点到19点45分是英语晚课,结束后,晚自习到22点;晚上23点,统一熄灯。仅从时间上看,外语学校的奥秘其实就在每天清晨的半小时早课和晚饭后的45分钟晚课里——这是唯一比普通中学多出来的课时。但每天多75分钟,一年便近370小时,6年下来近2500小时,水滴石穿。科学家统计说,精通一门语言这样的技能需1万个小时坚持不懈的练习,2500个小时的意义非同小可。
周三下午是父母能够探望的唯一时间,学校严格封闭,绝不允许随意探望,也禁止学生在任何时间离校。我们好像待在一个深山古堡里集训,日程表几乎完全排满,心无杂念,有点军事化管理的味道。每周五下午一跨出校门,一环路上车水马龙的世界扑面而来,一瞬间竟应接不暇。那段纯粹静心的时光,总令人怀念。后来听到评价说,在大学里,感觉“外国语学校出来的学生都像受过军校训练似的,是种独特的存在”,这种气质大概就源于住校制度。这种纪律性在自由突然井喷的大学里让我们很受用。后来,名气逐渐如日中天的母校拿到了北大、清华越来越多的保送和推荐名额。副校长说,原因之一是,母校送到北大、清华的学生保研率连年百分之百。
我们那届一共只招了120个学生,分成三个班。一到英语课,每班再分成A、B两个小班,每班20人,小班授课。从教育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回望,那时的待遇太好,学费却仅是公立学校统一的一年几百块。我们的运气很快就被市场重估教育资源价格的潮流冲刷得无影无踪——就在我们毕业的2001年,踏出校门不久,母校便从公办民助正式转制为私立中学,基础学费也涨到了现在的一年近3万元,华丽转身“贵族学校”。
从一个角度看,市教委“高位”变卖了优质教育品牌,有损教育的公平性。但情况又远非这样悲观——私立学校不受户籍和划片政策的限制,连云、贵、川、藏等西南几省的生源也能吸纳,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公平。毕业12年后,当我也成为一位母亲,开始为孩子的教育作打算时,猛然发现,北京的学区房价格已向10万元/平方米冲刺——看似公立的学校,却以持有学区房产的形式将教育资源私有化;共建生和条子生,则是权力寻租。入门
第一堂英语课,林老师拎着录音机走进来。他高大帅气,全校很多女生都暗恋他。他用中文介绍了自己,也让我们做了自我介绍,给我们每人一个英语名字。我的名字叫Phyllis,后来我知道,这是年龄较大的英美乡村老太太才用的名字,但从来都没换过。那是我们唯一一节用中文上的英语课。此后中学生涯里,英语课就不再允许任何中文出现了。中文的拐杖在我们一接触到英语时就被拿走,强迫我们必须迅速在混沌状态下建立起对完全陌生的语言的感知。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几乎完全迷失。林老师必须用肢体语言、图片和各种教具,向我们解释单词或句子的含义,一整堂课他都在手舞足蹈,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一头雾水。那时,视频和网络的应用还几乎没有,音频、图像的高级形式就是磁带和纸质图片。我们就像回到了婴儿时代,通过最直接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场景,去建立语言与其所指之间的联系。原有的中文秩序被完全打破了,就像脚下的木地板被猛然抽掉,轰的一声坍塌了似的,我们悬浮在空中。
我们最初学习的教材叫《看,听,学》,是英国的英语教育学家路易斯·乔治·亚历山大编著的。普通中学孩子们的青春期记忆是与通用英语教材中的主人翁韩梅梅和李雷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的,而我们的记忆则与桑迪(Sandy)、苏(Sue)、比利(Billy)和汤姆(Tom)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教材没有一个中文单词,只有英文与图片的对照。至今,无需查阅过去的书籍,我还清楚记得:书本的第一句话是“MeetSandyandSue”(来认识下桑迪和苏吧);记得第一个感到饶舌无比、听了无数遍磁带才说顺溜的句子“Puttheeggintheeggcup”(把鸡蛋放进鸡蛋杯里);也还记得他们玩捉迷藏、翻倒立、分巧克力的无数趣事。
入门真是独特又困难极了。林老师不许我们预习,上课时也不许我们翻书,而是一遍遍地放磁带,一句句地让我们反复模仿,每个人都得站起来复述。待他用演示的方式把每句话的意思讲解给我们后,我们才能翻书。很长一段时间,连书上都没有文字,纯粹只有图片,一句话的意思通过图片大概能明白,但若分解开来,每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则完全对不上号。我们也不学习字母和音标,更不学习拼写,甚至禁止书写,禁止私买和查阅字典。大概有半个学期,我们与英语就只是通过视觉与声音来相处的。开始有时还会偷偷用中文记下某个单词的发音,比如香蕉叫“布拿纳”,报纸叫“牛屎盆盆”,但很快被发现和严格禁止了。
唯一允许的方法,就是在晚自习,甚至在熄灯后,抱着复读机,无数遍地、令人厌倦和发狂地模仿每一句话,直到在搞不清楚单词意思的情况下,就能不经大脑脱口而出。而第二天的早课上,每个人就得轮番站上讲台,当众背诵前日的课程。很多个夜晚,我们都是抱着复读机不知不觉睡着的,耳机还在低语,磁带还在转动。日后回首,这也是外语学校的不同之处。它让我们在一踏入英语世界时,就像学习母语的婴童般,抓住了语言最难把握却最为核心的灵魂——语感。普通的教学方法强调语法,通过语法的逻辑形式来理解陌生的语言。而我们建立了与语言更亲近的相处方式,不是以逻辑,而是以直觉的方式去感受它的韵律。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听说能力都很强,我们对英语的最初认知就是建立在听说之上的。在此后十几年的英语学习生涯里,遇到美妙的句子,我仍会习惯性地熟读成诵,直至脱口而出。
迷茫期过去,就像穿过了水帘洞,里面别有洞天,英语课从此给了我们很多欢愉的记忆。从第一堂课起,林老师就一直鼓励我们无拘无束地大胆表达。小课也给了我们很多表达的机会:每个人都得站起来模仿句子;早课晚课每个人都得走到讲台前背诵课文;课文长起来后,我们则分成三四个人的小组,自编自演,把课文编排成小话剧演出来。每一次,我们走上台,总是先排成一排,集体报幕,“ActtheScene”,然后逐个报出自己的角色,遂开始表演。
大家的幽默感总是在诠释角色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滑稽的动作或表情,一种古怪或诙谐的语调,总能引来笑声与掌声。当记忆像书页般翻过时,那些只有几句话、像玩过家家的简单话剧,慢慢变成了“六一”节和新年晚会上有华丽戏服和道具、场面宏大的英语戏剧乃至歌剧——《灰姑娘》、《皇帝的新装》、《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等;而那些最初例行的简单背诵,到后来,慢慢变成了背诵长篇的课文,再后来,变成了复杂的演讲。
我们的舞台也从教室变为学校礼堂的主席台,然后走出校园,在全市、全国的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夺魁。6个小班的英语老师都是师范学校或外语学院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天性很活泼。还记得那时三(B)班的女老师姓任,非常有魅力和感召力,她的课堂上,每个人都高举着手抢着回答问题,课堂节奏极快,非常活跃。我们都慢慢养成了一种热情直率的性格,哪怕在中文的语境里会含蓄收敛很多,但一旦切换到英语的情境里,仍会不自觉地有一种入无人之境的自在感,表达已经成了习惯。我最要好的中学同学在北大是戏剧社的活跃分子,主演过《苍蝇》和《布尔加科夫医生》,这种对表演的兴趣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
一个学期快结束时,我们才正式与英语字母见了面,开始认字和书写。实验
上初二时,英语教学体系的奠基人朱征峰和郭萍老师去美国做了旅行考察。他们是夫妇俩,年龄较大,朱老师不是四川人,说普通话,是老一辈外语学院的大学毕业生。记得那时他们考察回来,对我们所学的英语必须跟上时代的感慨很快流传开来。据说朱老师跟美国人交流,所用的一些表达方式是美国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用的过时语汇,很尴尬。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套已“人到中年”的《看,听,学》教材,里面的一些说法,比如errand(跑趟差),在现实中已不再是应用中的活词汇。
那一年,他们又访问了对外开放历史更悠久的沿海沿江老牌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天津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等,开始筹备引进和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出版集团的教材《展望未来》。这套书后来成为全国外语学校的通用教材,是以剑桥大学第一证书预考为标准的,也就是相当于欧洲委员会欧洲语言教学大纲的中高级英语水平,具备用英语在英语国家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在我们的6个英语小班中,我所在的一(A)班和任老师所教的三(B)班被选中,作为教学试验的“小白鼠”。我们也因此成了全国首批使用《展望未来》的学生,这是件很幸运的事。新教材立刻把我们带入了广阔世界。我们第一次有了用厚厚的铜版纸张彩印的教材,一打开就在灯光下微微泛着五彩的光,爱惜得舍不得往上面写字,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放入抽屉,再小心翼翼地捧出来。每册有15章,共60章,话题从日常生活的居住、就餐、社交、办公室、交通规则,到谈论生活方式的周末生活、健康人体、度假、乡村生活、烹饪、探险,再到探讨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政治问题,如是非对错、人生乐趣、成功之路、舞台戏剧表演、新闻报道、体育世界、新奇文化、古旧收藏、科幻未来等等,包罗万象。
每一章里,有各种报纸杂志、信函广告、启事文书、经典文学作品片段的剪辑,配上各种风格的摄影、漫画、插图,非常吸引人。16年后,无需费神翻出留在成都家中的那套课本,许多东西还历历在目。我现在还能随口背诵出伦敦希思罗机场催乘客登机的广播,也能背诵出在伦敦旧船坞看魔术表演的片段;也还记得在澳大利亚蹦极跳、在南极睡冰床的探险故事,还有在飞机上用小刀做手术取出喉咙里的骨头、在高速公路上走错了出口一个U转弯逆行的趣闻。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的诗句、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接触《星际迷航》,了解世界古迹名胜,从成了“连锁厕所”的地中海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和家具,结识理查·基德曼、尼古拉斯·凯奇,还有罗宾汉与佐罗,辩论基因问题、医疗制度和教育公平,听闻印度腔、澳大利亚腔、日本腔的英语。那是个求知若渴的时期。英语所给予我们的,是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口,一趟世界文明的旅途。
书的难度自然很大。第一章几乎用了一个月才讲完,一堂课下来,满满一大页的陌生单词和词组。年轻的林老师和任老师很有开创者的精神,总是把课设计得尽量有趣,启发式教学。我至今还记得他们在教学楼走廊里飞快地用粉笔书写的几个小黑板的填空题,供上课听力用,一段录音放两三遍,然后让我们把那些空缺的地方填满,那些单词、介词和词组都是第一次遇到,但一发挥众人的智慧,基本都能拼写出来。新单词一遍遍反复听写,让同桌相互批改;更有趣的方式是常让我们用10~15个单词编写一个故事,常有意想不到的创意。
我一直觉得我的同学是极富创造力的。直到高中,我们一直私下流传着自己写画的民间小报,上课时就在座位间传递,人人添砖加瓦,针砭时弊,八卦绯闻,对学校的一切评头论足,很多人都是讲故事的好手。那时候还没有相应的考试题。每半个月或一个月,两位老师就要自己设计一套试卷,电脑输入还没普及,都是亲手誊写油印,拿着蘸满油墨的滚筒一份份刷出来的。后来才有了打印机,噼噼啪啪地打出来后复印。
那个时代的老师非常敬业和投入。年轻的英语老师们就住在教学楼对面的教职工宿舍楼里,筒子楼,一人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有时我们上课,他们就从窗外走过,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二班的老师新买了一个砖头大的大哥大,别在屁股上,引得一阵大呼小叫。林老师常常三个五个地分批把我们叫到他的小屋里,纠正每一个音节的发音。从一开始,那些决定了英语听起来是否纯正的细节就被他逐个仔细打磨过了:不能咬死的s音,舌头要尽力伸长放到两排牙齿之间的th音,嘴形不能太扁的a音等等,还教会了我们用胸腔而不是嗓子发音的方法。
我还记得他讲那个发音接近“昂”字的音标,为了向我们演示清楚这个音要沉到鼻梁后端发出,他不顾自己帅哥的形象,很夸张地把嘴巴张得跟蒙克油画《呐喊》里的那个人差不多。我也还记得,从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到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都是他从小屋书架上取下来拿给我读的。我们一直有外教课,那对和蔼的美国夫妇就住在学校安排的一套稍微阔绰点的小套间里,有时请我们去玩玩。但我始终觉得,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那批初出茅庐、朝气蓬勃的英语老师们。他们的付出,若以今天的市场眼光衡量,是无价的。
我最享受的另一个时刻,是每周三晚上的电影时间。那只平日被牢锁在绿色铁皮柜里的电视机终于千呼万唤露出脸来。在那台电视机的荧幕上,停驻过几乎所有当时迪士尼和好莱坞的名角儿。不知何故,我的脑海里最爱跳出的画面,是肖恩·康纳利在《第一骑士》里的形象,我与同桌坐在最后一排观看,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梧桐树叶。异军突起
就在我们穿着一身红,无忧无虑地在市文化宫合唱《音乐之声》里的《哆来咪》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手牵手》时,学校的第一批学生悄然升入了高二。他们被安排在一栋单独的教学楼里,好像是为了防止受到我们的干扰,变得更加与世隔绝。我们很难见到师兄师姐们。只记得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那一次,周日的下午,从操场上传来他们绕场游行,高喊“打倒美帝国主义”的雄浑口号声。也是在那一年,校园里张贴出告示,寒暑假有组团去美国游学的活动,经费不菲,班里好几位同学报了名。
1999年盛夏,我们突然得知,第一批高中毕业生,99级的俞师姐夺了四川省文科状元,还有两个文理科省前五名。那一批毕业生共80人,4个北大,1个清华。也是在那一年,我们的姊妹外国语学校走出了一位哈佛女孩刘亦婷,在全国名噪一时。外国语学校军团就这样在成都异军突起。2000年,省文科状元继续出在母校,稳住了江山。
也就是在这短短的两年里,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出国热与新东方所开辟的巨大英语教学市场终于变成了滚滚的商业洪流。任老师离开了学校,去了老牌名校成都七中,他们刚成立了一个国际部,高中毕业直升国外大学,急需任老师这样有教授《展望未来》经验的老师。林老师继续留下来教初中英语,成了初中部的骨干,几年后,他去了大学任教。年轻老师们一个接一个成家生子,纷纷搬出宿舍楼,买了房。2001年,轮到我们上阵了。接手毕业班的英语老师季先生是个非常渊博的人,他曾是长江三峡工程的首席翻译之一,家中书架上有一排排的百科全书和大辞典。第一届文科状元就是他带出来的。他是个非常敏感的人,不愿应付过于复杂的人情世故,宁愿待在学校里教书。似乎谁也没太把英语放在心上,大家都更重视对文科生有决定性意义的数学。高三上半年,我们仍然上的是《展望未来》,直到下半年,才开始做高考题,突击语法和各种题型。那些试卷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但熟练是必需的。季先生的压力却非常大,有一次我们的考试成绩出现了统计失误,最初在成都市排名不靠前,他竟然出走了一段时间,学校只好给我们换了一位老师。即使如此,高考并未耽误。
那一年,我们文科班的英语平均分是132分,总分平均分是570多分(满分750),超过了人民大学的调档线。那一年是考前填志愿。在师兄师姐革命旗帜的鼓舞下,我们很大胆地填了很多北大、外交学院、北师大、人大、复旦等,全部悉数录取。在外语学校学了6年的英语,其实根本没有在高考的考场上发挥用途。我们用最后半年的时间对接了英语高考,并通过体制内考试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在那个年龄所掌握的语言技能,对我们影响深远。本科毕业后,不少人去了哈佛、斯坦福、耶鲁等名校深造,许多人进入全球最牛的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对我们从内地走出来的学生来说,初中那六年的教化,终生受用,不是高考所能衡量的。读大学时,我曾在新东方教过英语。新东方已成了上市教育集团,在中关村、白云路、北辰中心等多处核心地段购买了商业地产。它的服务对象早已不再只是大学生,而变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到职业培训的英语培训体系,全民学英语的时代到来了。也是在大学期间,曾在与大学同学创业时,走访了从杭州外国语到东北育才这样的全国名校。我还记得,到东北育才时,日式建筑风格的校门外贴着大学录取的光荣榜,满满一大墙,排满前面两页的,不是北大、清华,而是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剑桥、牛津、东京大学等世界级名校。在一次交流中,北京四中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大部分人高中时代都在国外高中交流过一段时间,很多人都打算毕业时直接申请国外大学的本科。越来越富裕的城市人,在高考体制之外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也不再那么需要靠高考英语分数来衡量水平。
但不要忘了那些不那么幸运的大多数。真正还倚重高考英语的人,恰好是那些没有那么多途径与资源去获取高考体制之外英语教育资源的人。公正是教育内在不可剥离的诉求,在市场化时代,却也是它最矛盾的诉求——最需要教育资源改变命运的人,往往恰好却是那些最缺乏资源获得良好教育的人。
在这个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出国旅游、假期寄宿交流、机构培训提高英语能力的时代,英语确实让那些农村小镇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高考制度的确应该坚守它社会公正的诉求,改变英语的门槛。
第二篇:我是这样学英语的
在幼儿园时,英语对我来说是一年难得听到的“高级词汇”;上小学后,英语意味着一周一节课“A.B.C.D.Hello.Bye-bye”的练习,而我真正地去了解它、学习它、热爱它,已是在六年级毕业后一次暑期英语培训的后话了。我所在的县城之英语多年来戴着“哑巴英语”的枷锁,而这种僵局被我的第一位系统教授英语的老师廖代铭打破了。2002年的暑假,廖老师开办了我县第一个“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同时也首次采用了纯英语教学的模式。在对此机构作了了解后,我幸运地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员,通过近一个月全日制的培训,我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对这种寓教娱乐的纯英语教学方式产生极大的热情,正是这种客观上的认识和主观上的兴趣一直激励着我不懈地学习。
上初中后,尽管时间紧,节奏快,但是为了学到一口地道的英语口语和锻炼英语思维,我仍然坚持利用课余时间在廖氏外语学校学习英语。当时学习负担重,还要学电子琴、声乐,但是如无特殊情况,我决不缺席。学习英语对我本身来说是一种享受异地文化风情的过程,同时也使自己身心愉快、放松。所以我总是让自己在课堂上充满活力,尽量抢机会表达、对话、练习,我也因此成为班上最talkative的person。虽然觉得对不起同窗,但“Justonechance,catchitandbecomethewier!”.就这样,两年的时间我学习了《剑桥少儿英语系列》并于2004年暑假开始学习《澳大利亚中学英语》。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刚开始学习时是咬着牙读的。——一篇长的说明文上生词生句型比比皆是,感觉基本上是从初一过渡到高一的难度,但是当我的第一堂剑桥英语课上,老师讲的一句话索绕在耳旁时,我又鼓起勇气,坚强面对——Tryyourbest.慢慢地,英语学习就变得得心应手了,当我再面对一长串不认识的单词、句型也不会瑟瑟发抖了。
另外,在两年多的英语学习中,由于经常参加主持廖氏外语学校以及母校太和中学组织的各类英语表演活动,能力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还因此悟出了学英语的不二法门——Showoff!Don’tbeshy.总之,两年多的英语学习只是一个开头,并且将永无结尾。我的成功得益于两大名师——廖氏外语学校廖老师及太和中学邓光玉老师的悉心指导。当然也离不开老爸老妈的支持和其它各科老师的精神援助。任何一个开头是一个结束,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头,就让我们在开头与结束的交错中,漫游英语王国吧!
第三篇:奥尔夫原来音乐可以这样学
我觉得奥尔夫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真的是如我所愿“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尽享艺术的真善美”,师生互动,老师高兴,孩子有成就感,并以培养多方面发展潜力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发生孩子为了不练琴而毁坏钢琴的事情呢? 最近公司的工作特别多,总是有忙不完的事儿,害得我网也没时间上了。以至有的朋友问:“怎么在网上看不见你的身影了?”没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可是参加了两次小橡树办的奥尔夫家长班,还是忍不住要写几句,水平有限但热情无限,权当抛砖引玉吧。
我本人也可以算做一名“音乐爱好者”吧,家里各种cd、录音带不少,从古典音乐到现代流行歌曲应有尽有。虽然对音乐热爱,遗憾的是身上的音乐细胞实在太少,最多是会唱一些流行歌曲,听音乐时真是爱听得不得了,可你要让我讲出点门道来,对不起还真是讲不出来。至于各种乐器,更是一窍不通了,家里倒是有电子琴,可要让我一摆弄,那就成了“乱弹琴”了。闲下有空时,常慨叹自己这辈子可算是完了,长不上什么音乐细胞了,只得寄希望于儿子能比他妈强点儿。
儿子一出生手指头就特别长,有人说这是学钢琴的手,让我将来好好地培养他。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还真想让儿子学学音乐。可每每看到大街上熟悉的一景----前边心急的妈妈拿着小提琴或手风琴等乐器,风风火火,后边跟着个一脸不情愿的垂头丧气的小尾巴;或者在报纸读到忘子成龙心切的家长硬逼着孩子学钢琴,孩子对钢琴已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钢琴弄坏等诸如此类的报道时,我就想“:在高期望的家长面前,我们的孩子有多大的压力啊!”我可不愿此类事件在我儿子身上重演,最好能有一种方法,让孩子从小就喜爱音乐,主动地学习音乐,大些了再自己决定是否要干这一行,要不要学习什么乐器,权当一个个人爱好,多增加点艺术细胞,提高自身修养,陶冶一下情操,万一他入了这个门,真学成个什么家的我也不反对。(恕我在这里套用了当当妈的话,可我真是这样想的!)还好,我发现了奥尔夫教学法。我曾带虎子上过几次奥尔夫音乐课,发现它与传统音乐教学法不同。但是真正了解奥尔夫,还是在上了这两次家长课后。虽然只短短两次课,却让我由衷地喜欢上了这种教学方式。
奥尔夫课的基本理论很少,主要是课例。来自奥尔夫学会的老师,先简短地介绍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始人卡尔·奥尔夫和他的“原始性”及综合性音乐教育的思想,及其思想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然后,我们就开始上课了。七八个家长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老师带着我们先做了一个有节奏地朗诵活动。她举了一个例子:边用手掌击出节奏边说:“我喜欢咖啡我喜欢茶,我喜欢巧克力跟我做。”再用身体做出一个造型。依照这个例子,每个人分别用相同的节奏边拍手边说:我喜欢xx(两个字)我喜欢x(一个字),我喜欢xxx(三个字)跟我做。其中所喜欢的东西不能一样,“跟我做”的动作造型也不能一样,绝对不可以重复别人说过的或做过的。妈妈们的积极性被很快地调动起来,每个都要好好想想该怎么说,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创新。我们轮流一一做完后就七嘴八舌地“总结”起来,纷纷说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是内涵丰富——有创造力的发挥,有想象力的体现,还有注意力的集中,以及音律节奏的变化。我们平时说话从没有注意,其实语言本身就有着不同的音调及节奏,而且音乐是同动作、舞蹈及语言联系在一起的。
借着大家高涨的情绪,我们又学习了“声势”,即跺脚、拍腿、拍手及捻指。这是几个极其简单的人们常做的动作,而连续地做下来,我们就感受到高低音的不同。练了几圈,我们就用声势做配合,欣赏起着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来。这首乐曲我以前听过多次,但从不知道用声势配起来竟会出这种效果,原来人的身体动作可以这样尽情地体现出节奏快慢和声音高低的变化。由于这是人人都会做的动作,我们几个妈妈很快就配合得很好。老师把我们分成四组,分发给我们不同的奥尔夫乐器。在这里我要提一下,这种乐器也是奥尔夫独有的。平时一提乐器,我们就会想到钢琴、小提琴等,可奥尔夫的乐器指的是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沙锤、三角铁等,还有一种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敲击乐器包括木琴、钟琴等。
我们每个小组分别被给予三角铁、响板、铃鼓及串铃,分别用这些乐器表现出一拍、二分之一拍、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拍,老师当指挥,她的手势指挥到哪个小组,哪个小组就配合音乐演奏手中的乐器。我们也没做什么配合练习,就随着音乐看着老师的手指挥演奏起来,一曲下来每个妈妈都兴奋不已,此时我只恨自己笔头太拙,无法描绘出当时的场面,原来音乐可以这样感受!原来我们这些对乐理知识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组成一个小乐队,并且也能演奏得这样好!大家兴奋地鼓起掌来,一方面感谢我们的老师,另一方面也骄傲于我们自己的表现!还有一个课例也很有意思,是让我们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中每隔一小会儿(几秒或几十秒)就有一节或连续几节长音,有点儿象鸣笛声或长铃声,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间隔的时间也长短不定。老师要求我们集中注意力,每当听到这个长音时就要找别人去握手,长音一停就要赶紧松开手自由活动,长音一响就要再握手,但必须要换一个人,比如这次你握了奇奇妈的手,等下次长音响起时就得换另一个妈妈,不能重复地与同一个人握。老师提及她有一次带一群三岁的宝宝做这个游戏,一个小女孩儿个头和桌子差不多高,长音一响她找不到可以握手的人时,灵机一动用小手紧握着桌子腿儿不放,长音一消失再松开手。我们大家听说后都被逗得够呛,可见小孩子的想象力有多丰富!音乐响起开始游戏了,这回妈妈们可乱了套了,长音响了!赶紧胡乱地抓住个离自己最近的妈妈,也不管是抓胳膊还是牵手腕;长音过去了!松开手正想放松一下,长音又响了!再赶紧扑向另一个妈妈!音乐变化很快,就见大家一会儿松开,一会儿又象抓救命稻草似的抓住一个妈妈,一会儿又连看也不看顺手抓住眼前跑过来的一个人,手忙脚乱。还没等松口气,长音又响了,我正寻找自己要握手的人,咦?怎么迈不动腿了?低头一瞧,唉呀!坦坦娘正坐在地上,反正也跑不动了,就势抱起我的大腿来了!这可真是经典镜头啊!不知在一旁拍照的当当妈有没有照下来?反正大家忙晕了,也乐晕了。
音乐完全停止后每个人都气喘吁吁,汗水淋淋,累得坐在地上,好久不锻炼了,这回可真是过了瘾了。用坦坦娘的话说:“奥尔夫可真好!既欣赏音乐又开发创造力,还可以减肥!真可谓一举数得了!”我们这些孩子妈(其中好几个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好象又回到了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的时候,虽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每个妈妈都掩盖不住发自心底的快乐。
还有挺新鲜的一招我想提提,就是用一些我们常见的如“),~~~,...”等符号来表现音乐。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些符号,让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欣赏贝多芬的军队进行曲。刚开始对于我来说这些符号与音乐没有什么联系,但随着音乐的播放,老师在前面用小棍演绎着这些符号,我们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这首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如临其境地体会到士兵们由远及近再走远的整齐而有节奏的步伐,由此更使们清晰地记住这首曲子。一曲终了,再回过头去看这些符号,真是回味无穷啊!老师说还可以自创符号和图形来帮助我们及孩子们理解并记录音乐,因为对孩子来说,可爱有趣的图形比空洞的说教更容易使他们接受。
回味这两节课,我感触很深。假如我们小时候能有奥尔夫教学法,恐怕我到今天不会象现在这样是个乐盲吧?至少能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更多地领略到音乐的更深更广的内涵。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方式,使我们(及我们的孩子)自发主动地学习,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它的所有表现形式都能为我们的孩子喜爱并接受,它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开发,还能使我们的孩子在集体活动和配合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及分享,所有这些可以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觉得奥尔夫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真的是如我所愿“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尽享艺术的真善美”,师生互动,老师高兴,孩子有成就感,并以培养多方面发展潜力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发生孩子为了不练琴而毁坏钢琴的事情呢? 值得庆幸的是奥尔夫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包括我们这些妈妈。用李丹娜老师的话说我们这些家长“意识可够超前的”。我要感谢当当妈及这些奥尔夫学会的老师们带我们走进了这个领域,使我们亲身感受到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熟悉并喜爱这种方式,我愿为奥尔夫教育在中国的推广及普及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四篇:原来武测历史是这样的
原来武测历史是这样的!
风雨一甲子,砥砺六十载。60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经历了三个阶段。1955—1985年,这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艰苦创业的三十年。这一时期,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经历了筹备、创建,到撤销、重建。虽然筚路蓝缕,但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始终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输送测绘人才。1985—2000年,这是重建后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改革创新,力争一流的十五年。这一时期,连续的改革创新,让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国际影响力得以全面提高,学科水平朝世界一流迈进。2000年至今,这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实现“世界一流学科”的阶段。这一时期,测绘学科在武汉大学融合、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得到更快的发展,学科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翻开本篇,带你回顾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发展的历史变迁。艰苦创业,团结建校(1955年-1985年)
1955年—1985年,这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艰苦创业的三十年。从筹备、创建,到撤销、重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在曲折艰难中前进。虽然筚路蓝缕,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还是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输送了一大批测绘人才,并且推动了测绘事业和测绘教育迅速发展。五校汇聚,创建武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经济和国防建设急需测绘人才。1955年1月,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测绘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出席会议的夏坚白等人建议:集中我国已发展起来的测绘专业师资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创建我国第一所民用测绘高等学校,培养民用测绘高级技术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1955年6月,国务院决定由高等教育部集全国高教测绘专业人力物力,创建我国第一所民用测绘大学——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以下简称武测):将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测量专业集中,汇集大部分测绘专家和师资,统一调拨测绘教学科研设备,并以青岛工学院基础课、基础技术课、公共必修课师资和行政干部为基础,成立武测。武测的成立,标志着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的开始。1956年9月1日,武测走完建校第一步,按期正式开学;简朴的大门上,悬挂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的校名。1956年10月28日,武测举行了建校典礼。武测设置3个系4个专业,学制五年。3个系为航空摄影测量与制图系、天文大地测量系、工程测量系。4个专业是航空摄影测量、天文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制图学。多项措施并举,办学成果显著建校之初,为了将学院办得不仅在中国有名气,而且在世界上有名气,武测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办学质量。首先,稳定教学秩序,恢复和提高教学质量。从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艰苦探索和曲折前进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武测尽力稳定教学科研秩序,争取测绘学科的新进展。在复杂环境下武测坚持民主办学扩大专业门类:1957年6月经高等教育部批准创办测绘学科成人高等教育设立函授部;1957年8月根据航测与制图系主任王之卓建议,将航测与制图系分成为航空摄影测量系与制图学系,报请高等教育部审批。8月28日,高等教育部批复同意,武测制图学系诞生;1958年4月2日通过了武测的“光、机、电测发展方向”,即要“掌握物理测距、雷达航测、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等技术”;1958年9月,夏坚白与院党委密切合作、共同争取高等教育部同意武测增设测量仪器制造系,任命测量仪器专家纪增觉教授为该系首任系主任,当年即招收该专业本科新生59名;同年7月学校增设工程测量专修科,还成立了中技科(后改称中专部),设航空摄影测量和制图两个专业。同时,夏坚白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国科学院学习电子计算机制造与使用,为开设计算机专业作准备。正因为早有准备,当1959年12月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传下来时,武测即顺利地设立了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技术两个专业,1960年又增设了计算数学专业。此时,武测已开展成人教育,还招有副博士研究生和在青年教师中的在职研究生,呈现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多层次的办学雏形。其次,注重基础与实践环节。武测强调测绘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特别关注教学实习。相继在湖北武昌县山坡、土地堂、湖北崇阳县建立了3个教学实习场地,占地面积100亩,布设300多平方米三角控制网点,可供400余学生实习。第三,坚持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主张最好的教师到教学第一线。首任院长夏坚白虽身兼要职,社会工作诸多,仍长期担任本科生大地天文学课程,当研究生的导师。在他带头下,著名一级教授陈永龄、王之卓、叶雪安,二级教授李庆海,三级教授顾葆康、崔希璋、周江文、纪增觉、陈健、黄继渼、郑昌时、马文元等都坚持上课。第四,狠抓教师队伍、教材、实验室三大基本建设。建校伊始即制订“关于培养、提高师资的方案”,方法是老带青、请进来、派出去,青年教师制订个人进修计划,吸收新理论、新技术。在教材建设中,夏坚白主持编著出版了《大地天文学》(上下册),是我国这一领域内第一部重要文献;陈永龄、叶雪安合编《大地测量学》专著,共分上、下两卷,成为新中国一部理论严谨、内容完整、阐述全面、切合实际需要的大地测量教科书;王之卓根据我国航测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自己科研与教学的经验,重新主编了《航空摄影测量学》一书(上下册),成为我国高校航测教科书……1956年至1965年间,武测教师编著、翻译出版教科书、教学参考书60多种。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武测坚持向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看齐,高标准建设实验室;经不懈努力,1956—1966年仪器设备总值增长了4.8倍,其中一批争取进口测绘仪器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夏坚白要求教师都下实验室操作维护仪器,并亲自这么做。他主张不花钱收集生产单位报废仪器供学生观看、拆卸。第五,努力向科学进军。夏坚白对天文方位角精度的提高、全能经纬仪T4的检验与应用、大地天文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研究。陈永龄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立法性大地测量技术法规,改变了我国过去大地测量完全按照苏联细则规范进行作业的状况,按这个法式规定实施的布网方案,使我国天文大地网适应了国家建设30年的需要,一开始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王之卓发现苏联用于山区“瓦洛夫公式”之不足,重新推演提出了精度大大优于“瓦洛夫公式”的新解算公式,曾被称之为“王之卓公式”;他关于空中三角测量的理论,奠定了中国航测发展的基础;在中国第一个导出“利用电子计算机解算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公式”,为中国航测使用电子计算机开辟了道路。第六,尽力争取,对外交流。武测筹建初期,夏坚白就一所测绘高等院校应设置哪些专业、各专业应设哪些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应设什么实验室、各个实验室应当如何建立等问题,反复征询苏联大地测量学家阿格罗斯金教授、航测专家伊里英斯基教授的意见。1956—1960年,武测先后聘请苏联专家到校工作。1956—1966年,先后派出了10人出席了9次国际会议,与10个国家取得了学术联系,接待外国科技教育界人士来访16人次,培养了亚非留学生114名。撤销重建,重振办学1969年11月10日,集全国民用高等测绘专业人力物力而创建、经过十年艰辛创业、在国际测绘学科界已显优势、全国唯一培养民用高级测绘人才的武汉测绘学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事后,广大有识之士纷纷呼吁重建国家测绘机构和武测,原武测院长夏坚白就是其中突出代表。1972年春,在湖北省委召开的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他慷慨陈词呼吁恢复武测,恢复国家测绘总局和测绘研究机构。会后他又写信呈周恩来总理,建议“恢复武汉测绘学院、测绘科学研究所、国家测绘总局”。1973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作了调整测绘部门体制问题的批示。5月23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调整测绘部门体制的通知》,重建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武汉测绘学院。1974年10月,武测招收首批工农兵学员329人。重建后的武测,主攻教学科研。1981—1983年,由武测单独或与外校合作举办培训高校师资的特种班7个,培养物理、数学、力学、无线电技术、计算技术、政治教师共143人。举办了中青年教工外语学习班,聘请外籍教师任教。至1985年初,武测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在教学科研中发扬出团队精神。同时,武测的科学研究揭新篇。一是研制“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在世界领先。二是深入开展激光应用课题和精密工程测量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激光应用技术的多项空白。三是紧跟时代步伐,开展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研究:1984年8月,应国际大地测量协会邀请,宁津生发表了《根据最小二乘配置求相对大地水准面高》,在我国较早坝体水将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应用于重力计算,为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四是创造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迭代法——“李德仁方法”:1982年李德仁根据最小二乘法中可以根据平差结果验后方差分量估计的原理,导出了一种进行粗差定位的新方法——选权迭代法,受到国际测量学界一致好评,“李德仁方法”传遍国际测量界……此外,武测同国际测绘界、教育界进行了日益广泛的学术与教育交流,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促进了教学与科研,扩大了影响,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在与世界同行交流的同时,也为武测引进人才讲学、派出人员留学进修、进行国际技术与教育合作、参加国际学术组织活动开辟了广阔的渠道。改革创新,力争一流(1985年-2000年)时间走到1985年—2000年,再度崛起的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一方面根据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测绘学科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根据社会需要,积极拓宽学校的服务领域,及时创办了一些新型应用性专业,逐步形成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连续的改革创新举措,学科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其在国际测量学界的地位与影响日益增强,学科水平朝世界一流行列迈进。院系设置变更,优化学科结构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85年,经国家测绘局批准,已经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航空摄影测量系更名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系,电子测绘仪器系更名为计算机与无线电工程系;1988年,成立印刷工程系;1993年12月,原工程测量系与大地测量系合并组建了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1995年4月,学校成立遥感信息工程学院;1996年4月,将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组建信息工程学院,将国土信息与地图科学系和地测学院的土地管理专业合并,组建土地科学学院;同年10月,成立印刷工程学院。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测绘科技的发展, 1985年,学校就提出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加大了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与专业建设的力度。一方面,积极吸收国际测绘及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大力开展传统学科更新改造,传统测绘学科与遥感、计算机、空间技术等现代高科技交叉融合,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时,通过交叉渗透,优势学科带动一批相关学科方向的快速发展。此外,面向社会需求建设一批新专业。1985—1998年,经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批准,学校先后增设了计算机及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软件、机械设计与制造、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信息工程、城镇建设、土地管理等15个学科(专业)。通过多年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建设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学科单
一、服务面狭窄的办学局面,逐步形成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多渠道打造人才培养平台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通过国家投资、世行贷款和国际合作等渠道,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学校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争取外资贷款建设项目。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由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鲜明的学科特色很快被教育部被列入外资贷款建设院校行列。其中,1987年学校通过一标购置到校设备303.32万美元,包括西门子7570-C计算机系统、高分辨率EIKONIX CCD摄影系统、大幅面Gentian数字化仪、快速图像输出GCR系统、大幅面绘图桌Calcomp、Geovision测绘软件、解析测图仪和解析正射投影系统等,这些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改善了校计算中心、航测系遥感图像处理实验室、数字摄影测量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条件。第二,中荷于1988年合作建立了“城乡测量、规划与管理教育中心”。该中心是一个长期培养具有研究生水平、掌握区域和居民居住地规划和管理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基地,促进了相关学科快速持续发展。这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学学院之间教育科技合作的硕果,在全国堪称典范。第三,建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4年,国家决定由国家计委牵头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测绘局的支持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于1989年获批建设,也是我国测绘学科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被确定为7个世行贷款示范实验室之一。1995年4月19日,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冠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名称。第四,建立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8年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刘经南任中心法人和技术负责人。中心瞄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需求,充分利用在卫星导航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研究与跟踪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终端及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前沿关键技术,发展形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方面实验与开发的重要基地。第五,建立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经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联合批准,1991年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鄂栋臣教授任首任中心主任。该中心是极地测绘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跻身“211工程”,步入国家重点建设行列1995年11月,国务院批准启动211工程。根据国家“211工程”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结合学科优势特色,全面动员、认真充分准备,组织对建设项目深入论证,形成了九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996年9月25-27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通过进入“211工程”的部门预审。随后1997年12月25—26日,国家测绘局组织以殷鸿福院士为组长10位专家一致同意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11工程”项目通过立项审核。1998年3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向国家测绘局发出《关于申请立项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请示》,国家测绘局经研究后,向国家计委和国家“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申请项目正式立项建设,获国家计委批准,标志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11工程”“九五”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地位,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了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强的高层次人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学校对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式进行了改革。统一了测绘工程5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要求这5个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上至少有3年的打通,在统一必修课的基础上,各专业方向按不同的培养要求确定限选课和实践环节的设置,以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校更新优化教学内容,重组了课程体系,明确了课程建设的重点。1985年国家教委开始试点开展课程评估和评选一类课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首先对大学物理、物理实验、高等教学等课程的评估进行试点,逐步推广,1988年确定了各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制订了“本科主干课程建设规范”;按照国家教委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指标》的要求,确定了12门主要基础课程等,这些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十分明显作用。拓展服务,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组织力量在测绘学科前沿学术领域:全数字化摄影测量、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空间定位技术、3S集成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地球重力场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软件和应用技术、“3S”集成的理论与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等方面持续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形成了一批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八五”期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50项,取得研究成果440项,其中4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2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19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九五”期间,测绘科大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先后有4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45项获省部级奖励。加强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依托主干学科优势,积极扩大对外学术和科技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奥地利、俄罗斯、新西兰及我国香港、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与海外22所院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学校先后派遣1200多人次出国讲学、合作科研、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及进修学习;邀请国外专家、学者3000人次来校访问、讲学等。对外交往与学术交流,不仅扩大了师生的眼界,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使学校能够及时掌握了国际学术前沿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主干学科各个领域跟踪国际前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越新世纪,站在新起点(2000年至今)
对所有武测人来说,2000年是个特殊的日子。2000年7月28日,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颁布《关于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的实施意见》,四校合并后,新武汉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与湖北省共建共管。2000年8月2日,新武汉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教育部将新四强合一的新武大定位在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上。新武汉大学首先通过学科重组与整合,进一步突出“211工程”建设测绘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投入5000余万元专款,重点支持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和地理信息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城市规划与设计、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印刷工程3个学科,也得到了不同程度投入;有力保证了原测绘科大“211工程”建设目标的如期完成,奠定上述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四校强强联合,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测绘学科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武汉地球空间信息Ⅰ类平台建设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2004年,根据《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财政部印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启动了“985工程”二期建设。新武汉大学迎来了“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机遇。经论证研究,学校决定利用“985”二期建设经费,支持测绘学科建设国家一类科技创新平台——“武汉地球空间信息Ⅰ类平台”。该平台建设总经费为2.2亿元。地球空间信息I类平台的建设主要面向“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三大国家重大需求,基于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已有建设基础,集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已有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同时结合地球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技术,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使测绘学科逐步发展整合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学术竞争力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科。其主要依托平台包括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极大地提高了测绘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实验条件,促进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好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学科整体实力。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申报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开始着手武汉地球空间信息Ⅰ类平台建设之时,赶上国家科技部推动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积极响应国家需求,牵头提出了申请筹建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的申报报告。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拟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个相关的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组建,并涵盖了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和2个国家“863”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得到教育部、湖北省和市政府的支持。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拟从地球时空基准、空间信息网络、地球空间环境探测、遥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以及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等六个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建立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形成我国完整的天、空、地一体化地球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发与服务的技术体系,推进地球空间信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应用及产业发展。2004年11月10日,国家科技部专家组就申请筹建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工作来武汉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筹建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科技部未能如期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但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推进力量整合的步伐没有停止,这为之后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组建2012年5月7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2013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代表牵头单位武汉大学,携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相关机构,按照“平台共建、人才汇聚、资源共享、研究协作”的原则,构建了3+1+X(三家协同高校、一家协同企业、X家协作单位)的协同创新模式,面向科学前沿重大需求,突破校内视野,整合共享优势资源,建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正式通过教育部认定,目前已受到教育部两期共6000万元经费支持。中心下设七大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设置1名首席科学家和1-6个创新研究团队:武汉大学负责遥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地球时空基准和空间信息服务等测绘学科方向,清华大学负责空间通信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负责空间网络方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牵头负责空天信息获取方向。七大研究方向根据重大任务需求的特点,按照前沿研究团队、重大项目团队、技术研发团队三大类分别组建创新团队。其中,前沿研究团队根据科学前沿发展和国家急需,中心自主组建研究团队,针对本领域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前沿问题开展研究;重大项目团队将符合中心发展方向的国家重大项目科研团队,纳入中心管理,支撑国家本领域重大项目研究;技术研发团队直接面向企业需求,由企业出资,依托中心聘用组建研发团队,面向行业、企业产品研发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中心在三所优势高校、一个产业优势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辐射,汇聚国家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航工业、武大吉奥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和单位,努力建成为国际领先的地球空间信息领域基础研究平台、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辐射基地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有力促进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实现强军、富国、利民的目标。“双一流”建设计划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规定自2016年起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并分三个阶段制定了时间表,其中将“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节点定于本世纪中叶。这预示着,未来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由此有了新的蓝图。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特质的学科,得到了国家“双一流”建设经费的支持。按照国家关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的计划要求——“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责无旁贷肩负着到达“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重任,同时对武汉大学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做出应有贡献。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作为我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教育层次和办学体系最为完整的测绘类学科,正在以其特色和优势,创造辉煌,影响并将引领世界。
第五篇:英语,孩子这样学!
英语,孩子可以这样学!
第1问:问什么要让孩子学英语?
孩子要不要学英语,不是一个选择题。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程直至高中毕业。还会面临检测,考试,升学的压力。与其争论这个不在我们掌控之下“学不学”的问题,不如让英语快乐有效的发生。
第2问:孩子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
4-12岁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期。
12岁以前学习英语,可以更多的采用接近母语习得的学习方法。第3问: 孩子每周应该花多或少时间学英语?
不在于每周学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每天40分钟,4-18岁期间坚持不懈,关键在于坚持。第4问:英语学几年就差不多了?
学英语就如同上贼船,上了就别想着下。
语言学习有四个规律:渐进、过程、内化和丢失。只要不想退步,就不能丢下。第5问:什么是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就是字母及组合的发音规律。掌握了自然拼读,就能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第6问:自然拼读为什么重要?
自然拼读是从听说到读写的桥梁,是英语读写跨越式进步的基础。自然拼读给认单词插上翅膀。自然拼读给写单词插上翅膀。第7问:自然拼读怎么学?
平时渗透式和集中梳理式相结合。
在启蒙阶段(接触英语的头半年到一年)我们要将拼读学习与英语歌曲歌谣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自然渗透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在启蒙阶段过后可以参加自然拼读培训,集中梳理一下。集中梳理式的学习还是交给专业的老师来做吧。这方面教材很多,教什么不是问题,怎样教才是关键,让孩子在竞争中的氛围学习效果更佳。第8问:学单词有多重要?
单词在英语中非常重要,是衡量我们英语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第9问:孩子该怎样学单词?
学单词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有句子,情景,读音,含义,用法,拼写,搭配等需要掌握的要素全部囊括。任何孤零零的抄写,默写,背诵单词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第10问:孩子要不要学音标?
比音标更重要的是拼读知识和能力。英语是表音文字,听出来就能写出来,不需要借助其他东西,只是英语中有些字母或字母组合有几种不同的发音需要孩子特殊掌握。所以比音标更重要的是拼读。
第11问:孩子要不要学语法?
开始时不一定要学,除非我们想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笨。1-3年级孩子不需要知道语法,搞不懂也学不会,他们的英语学习方法就是大量输入。4年级以上开始理解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系统学习语法。
第12问:孩子的英语不好怎么办?
无论孩子的英语差在哪里,准确的诊断是第一步,而不是盲目地补这补那。
英语,孩子可以这样学!
第13问: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我们自己先爱上阅读。才能要求孩子,我们家长如果懂些英语和孩子一起读,如果不懂英语,我们可以读中文的书籍,给孩子创造一个氛围。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第一要素:和孩子一起读。
第14问:阅读最难的是什么?
阅读最难的是坚持。
第15问:孩子不能坚持阅读怎么办?
我们自己先坚持,才能要求孩子坚持。一,固定时间 二,共同约定 三,关注和分享 四,物理性地呈现孩子的进步
五,鼓励和奖励
六,寻找伙伴。第16问:孩子应该怎么读?
第一步:只听不读。大量听,而不是看书默读。
第二步:边听边读。听一句,跟读一句。要点:跟读一定要模仿读者的语音语调,越像越好,而不是句子读出来就可以了。
第三步:不听就读。阅读一定要读出声来,而不是默读。读出来和读正确是第一位的,理解是第二位的。
第四步:读完能说:我们可以让孩子读完故事后给我们讲述故事大意。
第五步:读完能写。写的最初阶段是抄写,听写,听录音写句子。然后是填空。改写,改编故事,然后是写故事梗概,写读后感,最终能创造自己的故事。
初级:边听边读,阅读朗读。
中级:阅读&说.高级:阅读&写。
第17问:孩子什么时候开始阅读?
四岁就开始,这件事情越早越好。高质量的英语读物都是从英语国家引进的,二这些引进版的读物都是为英语为母语的孩子设计的,因此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内容上都符合这些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阅读启蒙从四岁开始,就是让孩子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步发展。英语零起点就可以阅读,大一些的孩子如果从来未尝试过阅读,则可以小步快跑,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进步很快。12岁以后还没有开始英语阅读,这件事就有些麻烦了。
第18问:启蒙阅读注意什么?
第一:从一套书开始。第二,从阅读故事开始。第三,要选择短故事,小薄本。第四,一定要从听开始。
第五,每天不要多,但一定要天天阅读。
第六,一旦开始,一定要坚持至少半年。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开始我们要让孩子崇尚阅读,重视阅读,如果我们总是想起来就读,没有想起来就不读,孩子会觉得阅读这件事可有可无,怎么指望养成阅读习惯呢。
英语,孩子可以这样学!
第19问:如何为孩子选读物?
第一,内容。一定要从图画书开始看,到章节书,故事书,非故事书。第二,语言。尽量不要英汉对照的。
第三,编写者。读物的编写者一定是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以确保输入的英语地道正确。要选择知名的外语类出版机构的读物。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兰登书屋和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等权威的英语分级读物。
第四,媒介。启蒙阅读阶段一定要给孩子们选择带视频,动画或者图画的故事。开始不要选择太厚重的读物,一个月都读不完,没有成就感。
第五,难度。语言难度和认知难度都要考虑。
第20问:阅读要读出声吗?
开始阶段一定要读出声音。是为了让孩子的脑子里形成对单词读音条件反射式的解读。有了这样的基础,阅读才能快,才能准。第21问:如何让孩子跟读?
像不像最重要。不是说把句子准确的读下来就行了,而是要求孩子的语调和语速与原音保持一致。6岁以下的孩子常会出现个别音听不到,发不出来或发不准的问题。我们可以指出来,不必太纠结,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自然会解决。我们最要关注的是孩子对整个句子的韵律模仿的要像。比如,重音、弱读、连读、降调,这些准了,个别音素发不准不影响大局。如果每个音素都发的准,但韵律不对,跟读就白跟了。第22问:能推荐一些经典的英语读物吗?
拥有一份书单很简单,让阅读发生才是真考验。1《丽声拼读故事会》
2《丽声故事屋》
3《丽声冒险故事岛》
4《攀登英语系列》 5《丽声百科万花筒》 6《国家地理儿童百科》 7《丽声妙想英文绘本》
8《培生儿童英语分级阅读》 9《领先阅读X计划》
10《大猫英语分级阅读》
11《体验英语少儿阅读文库》 12 《书虫牛津双语读物》美绘光盘版
最重要的一点,书单不在长,读物也不在多。让阅读发生,并且坚持不懈,才是我们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