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务所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办法
事务所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提高本所律师专业素质,向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本所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制度。
第二条 本所设立业务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由本所合伙人组成,委员会的工作由事务所合伙人选定负责人。专业委员会对本所各专业部门有义务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有权对重大业务问题代表本所提出专业意见。
第三条 专业委员会根据需要进行集体讨论案件情况,可以邀请本所其他律师或本所以外的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人士组成研讨小组,共同对案件进行集体讨论。
本办法所称重大疑难案件是指案件复杂、社会影响较大、标的巨大的案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案件:
1、法律关系复杂,缺少明确法律规定的案件;
2、争议标的额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的案件;
3、改变定性或作无罪辩护的刑事案件;
4、承办律师为二人以上,承办律师之间有重大意见分歧的案件;
5、重大涉外(含港澳台)案件;
6、承办律师无成熟办案思路的案件;
7、当事人一方为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案件;
8、涉及的利害关系人人数众多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案件;
9、已经被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各类案件;
10、涉及新类型的案件;
11、有其他特殊原因,承办律师认为有必要提交讨论的案件。第四条 承办律师应先向事务所主任提出讨论案件的申请,经同意后,由主任根据案件的涉及专业情况确定主持人和参加讨论的成员,并确定讨论时间,通知承办律师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第五条 集体讨论应安排在承办律师出庭前或承办律师出具法律文书之前不少于七天的时间进行。
第六条 案件讨论按下列程序进行:
1、承办律师向研讨小组介绍案情。分析该案涉及的法律关系,各项证据运用情况,阐明适用法律;
2、承办律师详细说明代理或辩护思路和策略;
3、参加讨论的成员对案件展开讨论;
4、会议主持人对与会律师的讨论意见进行归纳总结。第七条 专业委员会在讨论案件时,由承办律师口头汇报。情况复杂的案件,承办律师应事先准备书面汇报材料,提前将汇报材料分发给将参加讨论的人员。
第八条 讨论会由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召集,部门负责人主持,与会人员要认真研究案情,积极参加讨论。讨论会主持人总结讨论意见,代表本所专业委员会向承办律师提出办案建议。办案建议应能代表多数讨论成员的意见。
承办律师应以上述办案建议作为自己的办案方案,承办律师不接受办案建议的,事务所主任经征询承办律师和当事人意见后,可以另行指定其他律师承办该案件。
第九条 对案件讨论的情况,要指定专人进行记录,讨论记录作为案卷材料归档。
第十条 本所鼓励律师之间自行组织小型研讨会,就具体案件或其他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但研讨活动经不影响本所及本所其他律师正常办公为限。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本所合伙人会议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篇: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和请示报告制度
律师事务所
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和请示报告制度
一、为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律师办案实行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讨论制度。案件由承办律师申请实施,主任主持并组织律师参加实施。
三、承办律师必须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重大疑难案件上报集体研究讨论。
四、下列案件为应当提交讨论的重大、疑难案件;
1、拟改变定性,无罪辩护的刑事案件;
2、案件任何一方十人以上的民事案件;
3、标的额超过1000万元的经济案件;
4、当事人为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案件;
5、其他在省内有重大影响的各害案件;
6、主任提交讨论的各类案件。
五、下列案件为可以提交讨论的疑难案件;
1、已经被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各类案件;
2、市、县行政区域内有影响的各类案件;;
3、承办律师认为有必要讨论的其他案件。
六、案件研究讨论在承办律师提出后3日内进行,其研究讨论意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七、承办律师可将本人意见及讨论结果通报当事人,参考当事人意见。
八、承办律师不同意研究讨论结果,也不同意当事人意见,由主任最终确定。
九、主任最终确定案件办理意见后,承办律师依然坚持个人意见的,可另行指派律师办理。
十、案件需要其他专业律师参与研究讨论的,其他专业律师均有义务配合。
十一、律师办案实行重大疑难案件向主管司法行政机关请示报告制度。
十二、本制度四、五条所列案件是必须向司法行政机关指示报告的重大疑难案件。
十三、本所律师在承办上述四、五条所列案件时,应将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事项、受理的部门、案件的基本事实和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时向所主任汇报。
十四、凡上报案件由内勤统计登记,由所里研究决定上报主管司法行政机关。
十五、内勤在办理上述四、五条所列案件的登记手续时,必须在知道之时起二个小时内告知所领导,律师遇重大事项必须在二个小时内告知内勤或所领导。
十六、承办重大疑难案件的律师,未经所里或司法行政机关批准,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不得擅自发表对案 件的处理意见和看法,不得擅自发表涉及案情的文章。
十七、对承办重大疑难案件的律师和办理案件登记手续的内勤,不按规定请示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律师和人员的责任。
十八、本制度自本所批准成立之日起生效实施。
第三篇:重大疑难案件研究讨论制度
重大疑难案件研究讨论制度
一、为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律师办案实行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讨论制度。案件由承办律师提出,主任主持并组织律师参加实施。
三、承办律师必须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重大疑难案件上报集体研究讨论。
四、下列案件为应当提交讨论的重大、疑难案件:
1、拟改变定性、无罪辩护的刑事案件;
2、案件任何一方十人以上的民事案件;
3、标的额超过1000万元的经济案件;
4、当事人为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案件;
5、其他在省内有重大影响的各类案件;
6、主任、副主任提交讨论的各类案件。
五、下列案件为可以提交讨论的疑难案件:
1、已经被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各类案件;
2、市、县行政区域内有影响的各类案件;
3、部门专业负责人认为需要讨论的案件;
4、承办律师认为有必要讨论的其他案件。
六、案件研究讨论在承办律师提出后3日内进行,其研究讨论意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七、承办律师可将本人意见及讨论结果通报当事人,参考当事人意见。
八、承办律师不同意研究讨论结果,也不同意当事人意见,由主任最终确定。
九、主任最终确定案件办理意见后,承办律师仍然坚持个人意见的可另行指派律师。
十、案件需要其他专业律师参与研究讨论的,其他专业律师均有义务配合。
第四篇:重大决定集体讨论制度
永清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重一大”议事规则
一、执行三重一大方面我们坚持三个原则:
(一)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二)坚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三)坚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原则。
二、具体做法
(一)重大决策
1、制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内重要法规和国家重要法律法规及上级组织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意见和措施。
2、制定和落实本单位重大工作部署、财政预决算方案、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指标、考核分配方案等事项。
3、制定和实施综合体制改革方案、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等。
4、制定和实施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部署。
5、制定、修改和废除重要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等事项。
6、关系全体干部职工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7、其他重大事项。
(二)重要干部任免奖惩
1、确定后备干部推荐人选;
2、决定干部的推荐、提名、录用、任免;
3、决定干部的岗位轮换、人事调整等事项;
4、确定干部后备人选和党员的发展工作;
5、推荐上级部门的有关荣誉人选;
6、对干部的考核奖励和对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理意见;
7、涉及干部人事方面需要上报的材料等;
8、其他重要事项。
(三)重大项目安排
1、按国家法律规定需要公开招投标的50万元及以上的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使用、运作;
2、涉及本局5万元及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技术改造、生活设施的新建和大修等投资项目;
3、涉及本局1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大宗办公设备、重大设备等购置项目;
4、涉及本局集体资产、土地批租、土地出让、拆迁等项目;
5、对外投资、对外担保等项目;
6、其他重大项目。
(四)大额度资金使用
1、财政预算资金的安排和调整;
2、财政预算外资金的安排和调整;
3、未列入财政预算,单项支出在1万元及以上的资金安排;
4、涉及本局500元及以上对外的捐款、赞助;
5、其他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大额度资金使用。
三、监督检查
为确保“三重一大”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应整合各方力量,从工作程序和实际效果等方面切实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一)局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和职责及时向委党支部会议报告“三重一大”事项的执行情况。
(二)各股室应按各自职责,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三)局领导班子对“三重一大”事项建立督查制度,负责跟踪督查决策的执行情况,并向局领导班子会议报告。对“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执行情况,除依法应保密的外,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相应范围内公开。
(四)对未经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决策就实施的“三重一大”事项,有关股室和人员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纪检组织、组织部门报告。
(五)“三重一大”事项的制度,将接受上级组织和党内外的监督。把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责任追究
(一)凡属下列情况造成严重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应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的规定,上报上级相关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1、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三重一大”制度决策程序,拒不执行或擅自改变局领导班子集体决定的;
2、未经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而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事后又不通报的;
3、未向局领导班子集体提供真实情况而造成错误决定的责任人;
4、执行决策后发现可能造成损失,能够挽回而不采取措施纠正的;
5、对局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执行不力或错误执行并造成严重损失的;
6、其他因违反本规则而造成损失的。
(二)责任追究主要依据当事人的职责范围,明确集体责任、个人责任或直接领导、主要领导责任。
(三)对造成严重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应在查明情况、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根据事实、性质、情节应承担的责任,依纪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四)责任追究的方式有责令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免职、责令辞职、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等,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篇: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制度
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准确、有效地实施农业行政处罚,提高办案质量,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成立农业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案审会)。案审会设主任委员1名,由局长担任,委员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属相关执法单位负责人担任,案审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法规科,负责案审会的日常工作。
第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案件,应当提请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一)需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拟作出吊销许可证或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
(三)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非法所得的处以30000元以上、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上的罚款的;
(四)对案件处理意见存在较大分歧的;
(五)本单位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六)其他需要集体讨论决定的案件。
第四条 案审会审理案件实行会议审理制度,以多数意见形成最终决议。
第五条 案审会委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应当申请回避。是否回避由案审会主任委员决定。
案审会委员为案件具体承办机构负责人的,可以发表意见,不表决该案件的最终处理决定。
第六条 案审会会议由主任委员主持,也可以委托其他委员主持。案审会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参加。
案件具体承办人员、审核人员列席案审会,分别向案审会汇报案件调查处理情况和核审、听证情况。
必要时可邀请单位聘请的法律顾问列席案审会,就案件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七条 案件需要提请案审会集体讨论决定的,案件承办机构应在案件调查完毕填写《案件处理意见书》时一并提出,经案审会办公室预审后,报案审会主任委员审批决定是否提交案审会集体讨论。
填报《案审会审理案件报批单》时,应附案件汇报材料。行政处罚案件汇报材料主要内容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违法事实及证据、办案机构处罚建议、法规机构核审意见、需要讨论的焦点问题等;行政复议案件汇报材料主要内容包括:申请人基本情况、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情况、申请人的复议请求、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复议机构对案件的处理建议等。
第八条 案审会主任委员同意提交案审会集体讨论决定的,案件承办机构应在审批后2日内将案件汇报材料一式10份送案审会办公室。
第九条 案审会办公室应当及时拟定召开案审会的具体时间、地点,报案审会主任委员确定。
会议时间确定后,案审会办公室在举行会议的2日前,将会议主持人、时间、地点通知参加会议的委员、案件承办机构和列席人员,并将案件汇报材料分送参加会议的委员。
第十条 案审会主要审理案件的下列事项:
(一)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事项: 1.所办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 2.认定的违法主体是否适格; 3.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4.定性是否正确; 5.适用依据是否正确;
6.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 7.程序是否合法; 8.行政处罚是否适当;
9.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是否涉嫌构成犯罪; 10.需要审理的其他事项。
(二)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事项:
1.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超越法定职权; 2.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主体是否适格; 3.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4.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是否正确; 5.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6.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是否适当;
7.被申请人或者其他下级行政机关是否存在与案件相关的违法行政行为;是否需要制作行政复议意见书;
8.需要审理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案审会审理案件的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会议议程和案由;
(二)案件承办人汇报案情;
(三)案件核审人员汇报核审意见;
(四)各位委员就有关问题向案件承办人提出质询、向列席人员提出咨询并发表审理意见;
(五)主持人综合各位委员的意见后,依法提出综合处理意见;
(六)各位委员对综合处理意见进行表决;
(七)主持人根据表决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审理决定;
(八)参审委员在案审会记录上签名确认;
(九)主持人宣布闭会。
第十二条 案审会对案件进行讨论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决定。
(一)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理决定:
1.案件不属于本部门或办案机关管辖的,依法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 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3.违法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适用依据错误或者程序违法的,退回办案机构重新调查或者补正;
4.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5.作出其他处理决定。
(二)行政复议案件的处理决定:
1.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2.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后发现被申请人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3.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主要事实不清、适用依据错误、程序违法、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等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
第十三条 案审会会议记录由案审会办公室负责,对会议中发表的每项意见和决定进行如实记录,会议记录须经参会人员签字确认。会议结束后,案审会办公室根据讨论情况制作《案审会会议决定》,经会议主持人审签后,送相关承办机构执行。《案审会会议决定》一式两份,一份由案件承办机构归入案件档案;一份由案审会办公室留存。
第十四条 案件承办机构根据案审会会议决定,依法按照有关法定程序办理,不得擅自变更案审会的决定。案审会办公室对案审会作出决定案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第十五条 案件承办机构在执行中发现不能执行或者影响执行案审会决定的特殊情形,需要改变案审会决定的,应报签署原审理决定的主任委员审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再次提请召开案审会审议决定:
(一)当事人提出新的可以成立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的;
(二)由办案机构重新调查的;
(三)其他需要再次讨论决定的。
第十六条 召开案审会会议,案件承办机构和承办人应当实事求是、全面客观汇报案情,不得虚报案情、隐瞒事实或徇私舞弊;案审会委员应当认真、仔细审阅案件报告,对案件的焦点问题提出明确看法,对承办机构的处罚建议提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具体处罚建议;对主持人归纳的综合处理意见,应当有明确的表决意见;主持人根据表决结果签署审理决定,应当具体、明确。案审会会议参加人员应当对审理事项保密,不得泄露案情及其讨论情况。
第十七条 案审会违法作出的处理意见,导致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及行政不作为发生,需要追究执法责任的,主持人负领导责任,讨论参加人为共同责任人,但提出并保留正确意见的不承担责任。
案件承办机构或办案人员虚报案情、擅自改变案审会的决定,或者不执行案审会的决定,案审会成员泄露案件有关情况等需要追究行政执法责任的,追究相关机构或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第十八条 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以下工作:
(一)组织安排案审会会议;
(二)负责案审会会议的记录工作,并交参加会议的委员审阅无误后签字;
(三)其他日常工作。
第十九条 本规则由市局案件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规则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条 法规科对符合前条规定的案件,应报请案审会集体讨论,案审会主任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案件是否需要集体讨论的决定,或者可指定其他领导代为决定。
对需要提交集体讨论的案件,执法机构或法制机构应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
第五条 案件审理委员会应在作出决定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召开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会议由主任主持,主任因故不能主持的,可指定其他领导代为主持。
第六条 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可召开。必要时,经主持人同意,可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列席会议。
第七条 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主要内容:分析案件事实、证据和其他相关内容,并对案件作出定性量罚决定。
第八条 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由专人负责记录,对会议中发表的每项意见和决定进行如实记录,会议记录须经主持人签名。
第九条 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一般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形成一致意见后,应制作《农业行政处罚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意见书》。
会议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由主持人作出决定。
第十条 参加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的人员应对会议内容严格保密,如因泄密而造成后果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处分。查阅或复制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应经案件审理委员会主持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