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后 中国参与10多个海外港口项目

时间:2019-05-15 07:4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带一路”战略背后 中国参与10多个海外港口项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带一路”战略背后 中国参与10多个海外港口项目》。

第一篇:“一带一路”战略背后 中国参与10多个海外港口项目

“一带一路”战略背后 中国参与10多个海外港口项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APEC会议的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时专门提到,双方要共同建设好瓜达尔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2001年,中方应巴基斯坦请求援建瓜达尔港。2012年,中国从巴基斯坦手中接过瓜达尔港经营权。

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后来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在海外参与港口项目。

南都记者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正式开工援建瓜达尔港至今的十多年里,中国参与的10多个海外港口项目,2013年占3个,今年占了5个。

专家分析称,中国国际贸易不断发展且高度依赖海上运输;适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等背景因素都促进了中国不断地参与海外港口项目,港口合作正逐渐成为中国与港口所在国家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巴基斯坦借中国总理访问之际,请求援建港口

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陆树林告诉南都记者,上个世纪60年代他在巴基斯坦留学时,就常听巴基斯坦的同学提起他们特别想建设瓜达尔港,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和国力有限,一直没有实现。

2001年,巴基斯坦向中国提出请求,希望中国对建设瓜达尔港提供援助。那个时候,陆树林已经是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

“2001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巴基斯坦工商联合会在欢迎宴会上作了专门的报告,介绍并强调建设瓜达尔港对中巴双方的重要性。朱总理当场表示,回国后将派交通部来进行实地考察。”陆树林说,这次访问开启了中国援建瓜达尔港口的前奏。

中方代表团考察后得出结论,这个地方非常适合建深水港。2002年,中国正式向巴基斯坦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开始建设瓜达尔港。

此后的时间里,中国还相继援助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南港集装箱码头和汉班托塔港、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等港口。

这些港口均位于印度洋航运要道上,和距离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只有400公里的瓜达尔港口一样,都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战略位置。

2008年中国企业参与合作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则是船舶通向西欧、东欧、巴尔干半岛、黑海、地中海、非洲良好的中转港。今年5月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中俄在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签署了合作建设俄罗斯扎鲁比诺大型万能海港项目,该港口则位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航道上。

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海外港口项目建设,除了向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提供援助建设港口码头外,还包括承建海外港口项目、获取海外港口经营权、与港口国家合作建设港口等参与方式。这些项目有的是在双方领导人的见证下推动的,有的是企业自身通过竞标获得,有的则是对方国家主动邀请中国参与合作。中国参与海外港口项目,为国际贸易提供物流支点

瓜达尔港2007年建设完工后,新加坡港务局竞标获得了经营权。由于经营不善,巴基斯坦于2012年正式将港口经营权移交给中国。

陆树林说,巴方积极欢迎中国利用瓜达尔港,并表示巴基斯坦要成为中国的贸易和能源运输通道。

中国全球贸易的发展正是中国越来越多参与海外港口项目的背景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对南都记者分析,中国是一个高度依赖海上贸易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海上贸易以及能源通道安全的需求逐渐增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滕建群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随着海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中国需要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支撑点,而港口码头的建设使中国有了保障海上运输线的基地。

根据商务部今年3月发布的消息,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进口1.95万亿美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商品贸易主要是通过海运来完成。港口是海运这个物流链的支点,中国要发展海外港口很正常。“但是中国不能像美国一样通过海外发展军事基地的方式来发展港口。”王义桅说,美国在海外有各种军事基地,控制着重要的海峡通道。中国现在需要走向海洋,打开海上通道,确保海上通道的安全,不可能选择军事的方式。所以通过与港口国家进行合作,参与海外港口项目是中国通过非传统方式建立海上贸易通道的新型方式。

他还认为,通过港口合作的方式不仅仅是给双方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国家全球贸易提供海上通道的便利,中国参与的海外港口项目是中国为全球化提供的“公共产品”。以前中国是加入全球化,现在中国是主动开辟新的全球化道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也将中国看成是自身发展的一个机遇,愿意和中国在这方面进行合作。”王义桅说。中巴瓜达尔港的合作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60%的能源补给来自中东,80%的石油进口经过马六甲海峡。石油如果运到瓜达尔港,再由陆路输往中国,路程最多缩短85%。不但为中国往来中东产油区提供最短路线,还可以绕过海盗猖獗的马六甲海峡,以及局势不稳的南海、东海和黄海水域,确保中国能源安全与稳定。而中国西部的产品也可以直接通过瓜达尔港运出海,大大缩小了之前需要运到东部港口的成本。

“中国海军护航维和行动,需要港口作支撑”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12日,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长白山舰和运城舰抵达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开始起航以来的首次靠港补给休整。两舰在短短一天内进行油、水以及蔬果等物资的补给休整,然后继续向亚丁湾索马里任务海区航行。9月8日,长白山舰驶入吉布提港,开始为期5天的靠港补给休整。这是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首次停靠吉布提港。按照计划,长白山舰靠港期间,将补充燃油、淡水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物资,并有序组织官兵轮流上岸休整。

世界维和行动需要中国参与,而中国的维和行动需要港口的补给。

“中国海军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包括亚丁湾护航在内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国海军走向全球和中国贸易走向全球一样,需要有港口码头的支撑。”滕建群说。王义桅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目前,中国海军护航行动进入有序接替、常态化运行的新阶段,护航舰艇靠港补给休整也逐步实现了常态化。相比于第一批护航的海军舰艇和人员124天不上岸的高强度、高负荷运转的考验,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现在平均1个月左右靠港补给休整1次,每次为5天左右。补给休整港口为阿曼塞拉莱港、吉布提吉布提港和也门亚丁港。

吉布提港濒临亚丁湾的西南侧,是吉布提的最大海港,也是东非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21世纪初,一些国家为了远洋航行需求,同时为了打击索马里海盗活动的需要,吉布提港逐渐成为一个各国军舰补给的万国港。其中,中国护航编队一半以上的补给都要靠吉布提港。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13年1月,中国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与吉布提港口和自由贸易区管理局签订协议,以1.85亿美元收购吉布提港口23.5%的股份。当地媒体报道称,此次收购不仅不会影响埃塞对吉布提港口的现行使用安排,还将会使港口运营现代化,最终使客户受益。

2014年,中国企业中标吉布提港口码头建设项目。

携手希腊最重要港口,中国资本“走出去”

“比雷埃夫斯港口……在雅典西南七公里的地方,为雅典最重要的港口。”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中最开始的描述。如今,这里依然是希腊最重要的港口,2006年它曾跻身欧洲十大集装箱码头之一。

2008年,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企业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签署协议,获得比雷埃夫斯港口2、3号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中国开始“牵手”这个在历史上就赫赫有名的重要港口。

彼时,正值西方金融危机爆发,希腊政府对于中国在其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候愿意投资一直心怀感激。希腊船东也支持这项合作,认为这将有助于港口的扩建,使其成为通往巴尔干以及更多地区的商业中转站。

有媒体评论称,这无疑是一次双赢的合作。而中国“走出去”战略关于“和谐共赢”的一贯主张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从2008年至今,希腊《中希时报》总编辑汪鹏见证了中希两国这项港口合作的全过程。“一开始希腊民间很抵制中国企业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口业务,他们认为中国大举收购会带过去很多中国劳工,抢了他们的饭碗,尤其是比雷埃夫斯港口工人的饭碗。”汪鹏告诉南都记者,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方企业除了7个管理层人员外,其余人员均聘用当地人,中国只是把资本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带了过去,不仅没有抢他们的饭碗,还让之前比较低的效率变得更加高效。

和中国合作之前,比雷埃夫斯港口只有1号和2号两个集装箱码头。中国企业过去后,对2号码头的旧设备进行了全面翻新,并填好造陆修建了新的3号码头,如今比雷埃夫斯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已经大大提高。比雷埃夫斯港口项目也被公认为中国在希腊最成功的投资,几乎所有到访希腊的中央领导人都会前往码头进行考察。今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希腊时曾登上港口调度中心平台,详细了解了港口发展现状和远景规划。并指出,要把比雷埃夫斯港口打造成中希合作的明珠。

汪鹏分析称,有了中希比雷埃夫斯港口集装箱码头这个合作典范,中国“走出去”战略将更偏向于资本走出去,尤其是针对发达国家。

陈凤英也认为,这次合作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的典型案例。“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有非常大的外汇储备量,我们必须要到国外去投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她说。

王义桅对南都记者表示,中国参与海外港口项目另一个重要背景正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2000年初,这一战略首次被提升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高度。

“国内产能过剩,中国基础建设需要走出去。而且在新的全球化分工体系中,中国基础建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具有优势。”王义桅说。

“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支点

中国分别于2006年、2007年对斯里兰卡提供援助,建设科伦坡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以及汉班托塔港。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9月份访问斯里兰卡之际,中国企业与斯里兰卡政府再度签署了汉班托塔港口集装箱码头投资运营项目关键条款等多个港口项目协议。

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是太平洋到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十字路口”。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从海上丝绸之路经印度洋到达西亚、北非,进入欧洲,位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的斯里兰卡,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提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当前中国推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这是两条重要的商贸线,也是能源线。王义桅认为,与相关国家的港口合作,是打通“一带一路”通道的重要方式,中国未来必然还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港口合作。

斯里兰卡政府在习近平访问期间表示,斯方愿意积极参与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中国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任为民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港口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港口投资建设运营合作,是未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方向。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体路线有两条:一是从中国的沿海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地中海;另外一个是从中国沿海,经南海,经过印尼群岛,到南太平洋,国际合作范围包括海洋科考、渔业、旅游业、资源开发等。任为民认为,海上运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支柱,港口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其作为陆地与海洋的界面、海运贸易活动发生的中心、海上丝路的节点等方面。

在任为民看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大的框架下,未来港口布局应该有3个特点:世界级大港大多数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有众多的世界级的石油、铁矿石等资源装卸港;沿线还有众多的地方和区域性港口。

滕建群也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从海上和欧亚大陆两个方向展开了通向世界各地的蓝图,这一通道的最根本设想就是要在路和带上有一系列的港口支持。这条通道不仅仅承载着越来越多商品的流通,而且也将承担起更多的安全义务。0

第二篇:一带一路战略与青岛港港口建设社会实践

调研报告书

项目名称:青岛港港口建设与转型——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项目时间:2014年7月25日—9月1日 团队名称:一带一路实践队 指导老师:

团队成员:马梦琪 高鹏 郭煜 聂永强 王英杰 邹继龙 杜霞(有错误改下哦)

目录

序论……………………………………………………………………………………………….2

调研摘要…………………………………………………………………………………….2前言………………………………………………………………………………………….2 正文……………………………………………………………………………………………….2

一:悠悠历史与新希望....................................................2

二:蓝色起点与现代化建设................................................4

2.1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5

2.2青岛港软硬件建设与优劣势分析.........................................52.3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6

三:新时代变革...........................................................6

3.1青岛港区十二五规划建设内容...........................................6

3.2: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7

小结………………………………………………………………………………………………..7

结语………………………………………………………………………………………………..7

参考文献…………………………………………………………………………………………..7

社会实践证明材料……………………………………………………………………………......8

摘要:

值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青岛港转型的时间节点,分析青岛港的发展历程与优势,结合建国以来港口规划,找出青岛港转型的方向,为研究青岛港的转型提供参考。关键字:港口建设,青岛港,一带一路

前言:

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时代命题。“一带一路”将港口功能强大、辐射区位优越的经济中心城市推向了重要枢纽节点的前沿位置。青岛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之一,正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在此时代背景下青岛港的港口建设值得人们关注。青岛港如何帮助青岛实现坚持海陆统筹,实现蓝色跨越的目标值得人们关注。青岛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战略支点,该怎样建设青岛港,值得每个关注青岛港发展的人思考。

正文:

一:悠悠历史与新希望 ■青岛港口建国前大事记

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

1898年3月,《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同年9月2日,栈桥和衙门桥码头成为货运码头,作为自由港向世界开放。

1901年,小港建成;3年后,大港第一码头北岸正式对外开放。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他们着手扩建青岛大港,更加肆无忌惮地展开掠夺。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

——————————————来自半岛都市报整理

说起青岛建港,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李鸿章。1891年6月,李鸿章看完北洋水师的演习后,从威海南下到胶州湾视察。胶州湾的地形和所处地理位置的险要,让这位革新派大臣深有感触。“他认为这里是继旅顺、威海以南的第一大隘。立即上奏朝廷‘胶澳设防,实为要图’,朝廷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出于军事战略需要,决议在胶澳建置设防,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这便是青岛建置的开始。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一座是位于小青岛西北向的前海栈桥,以供装卸物资和兵员上下。青岛栈桥长220米,宽10米,以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码头两侧装有从旅顺运来的铁制栏杆,前端设有吊架,便于起卸货物,亦称南海栈桥、铁码头、大码头。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码头,原是海礁形成的自然码头,经整修建成长100米,宽6米的桥式码头,也是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亦称衙门桥、蜗牛桥、小码头。这两座码头对青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重要影响。

在港航业方面,船舶往来极盛,航运通达。青岛港外通朝鲜,北通辽宁,南通江浙闽粤,以及山东诸港,进出口贸易也变得活跃起来。特别是天后宫庙会期间,船舶云集于青岛口内,甚为可观。沿港的商铺越来越多,到了1897年春,已经增至65家。随着港航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

追溯青岛的城市历史,从港口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探寻是一个有效且清晰的路径,青岛把清政府设防作为建置开始,其理由并不是简单的因为‘青岛口’有了驻兵和总兵衙门,成了军事重镇,才定义步入城市历史。而是在德国占领前,当时胶澳区域内因为港口航运和贸易,已经形成‘城镇’实体。青岛,是一座与港口伴生的城市,可以说没有港口也就没有青岛!以港立市,港兴城兴,港衰城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针对实际情况,青岛市人民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经过3年努力,使之复苏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1973年2月份,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外贸需要,周恩来总理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青岛市随即成立建港指挥部,启动了建设青岛港口的大会战。1976年,青岛港新增各类装卸机械就到达了126台,从1972年首次引进门机以来,到1976年已发展到21台,港口吊装能力有很大改善。

这段时期,青岛港口最大的成就,就是建成了原油输出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黄岛一期油码头。黄岛油港码头的建设在3年大建港期间(1973~1976年)被列入重要日程。为从速解决胜利油田原油输出问题,国家决定在青岛港开辟海上运输通道,原油码头港址选定在位于胶州湾西岸黄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港进入大规模投资建设的黄金时代。八号码头、黄岛二期油码头、前湾港一至四期工程„„一个个大项目相继启动,让青岛港的吞吐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7年青岛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而到了2010年,青岛港实现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完成1201万标准箱。

1993年12月,投资 8.8亿元建造的包括6个深水泊位、年通过能力1700万吨的前湾港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前湾港一期的年通过能力几乎相当于青岛港老港区年通过能力的总和。可以说,前湾港一期的建成,开启了青岛港国际大港的新时代。

“十一五”时期,青岛海港口岸共开放启用码头泊位24个,同比“十五”时期剧增23倍,新增吞吐能力36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000万标准箱,是口岸历史上开放程度最高的时期。青岛港(集团)前湾港三期集装箱码头7个泊位、液体化工码头(一期)、丽星物流液体化工码头2个泊位、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5个集装箱泊位、海洋石油工程(青岛)公司企业自用码头等先后开放启用。青岛港集团液体化工二期码头、油三期码头、吉宝码头、前湾四期集装箱泊位等实现了临时靠泊。

在“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末,青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4.5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到3.15亿吨,年均增长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440万标箱,年均增长8%;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4%;海港口岸年出入境人员20万人次以上,其中接待邮轮60艘次、游客6万人次以上。新建董家口港实现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到2015年末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

这是新的希望,也是新的挑战。

二:蓝色起点与现代化建设

2.1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

(一)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港口处在恢复改造和早期发展阶段。此间港口发展规划以集中管理、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

(二)自7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改善,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港口外贸运量急剧增加。港口不适应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在建设指导方针上提出要“合理布局。统一计划,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和分期建设。正确 处理新建和改扩建的关系”.第一次从区域布局和时间的角度提出关于港口建设规划的基本思想。

(三)从80年代开始,港口建设以解决能源和外贸运输为重点,实行“两个大中小并举”,即大中小港口并举、大中小泊位并举的建设方针,在发挥区域港口群体功能的指导思想下.提出以重点港口 建设为主,适当分散建设、满足多方面需要的规划发展思想。1989年提出的建设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支持系统的“三主一支持”的长远规划设想.成为90年代以后我国交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四)90年代初,交通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港口主枢纽规划进行深入论证。于1993年底完成全国港口主枢纽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上报国务院。规划确定了我困港口中层次最高、辐射面最广的20个沿海主枢纽港、23个内河主枢纽港的布局方案。

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港口规划工作成果显著(二)港口规划实施效果明显(三)港口规划水平不断提高(四)港口规划工作制度不断完善

港口规划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经验:(一)要有科学的规划理念(二)要重视规划的衔接协调(三)要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

2.2青岛港软硬件建设与优劣势分析

青岛港由青岛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其中,董家口港区已建成泊位25个,拥有世界最大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14年完成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货种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区。大港港区加快转型升级,已建成可停靠世界最大22.5万吨级邮轮的专用码头和邮轮客运中心主体。在前湾港区启动了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建设。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保持世界第一。世界最大的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先后靠泊青岛港。

全面整合物流、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着力构建集装箱、干散货、油品、件杂货等四大综合物流体系,完善了保税仓储、期货交割、破碎筛分、配煤配矿等增值服务功能,加快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目前,董家口港区形成一次性堆存5500万吨的仓储能力、680万吨的保税堆存能力和每年6000多万吨的矿石混配、精配及煤炭混配能力,2014年实现保税矿煤1565万吨;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合作开展的焦煤期货交割量达到31万吨,占全国交割量70%以上。优势:

(1)区位优势。青岛港地处东北亚中心,作为亚欧大陆桥桥头,在连接国际航线和国内支线的条件上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到口前为比,青岛港已与全球45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初步形成远近航线兼备、干支线配套的全球性航线网络。(2)硬件优势。青岛港作为我国沿海货运大港之一,建设码头可利用资源高达70平方公里,可建深水泊位100多个,发展潜力大。到目前为止,青岛港已建成全国前列的集装箱标准化码头、原油码头、煤炭码头、矿石码头。

(3)产业优势。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青岛综合经济实力强劲,产业结构较为齐全,并且比邻韩国,具有优越的外向型经济优势,为青岛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流,保障了青岛港港口物流的长久发展。

劣势:

(1)港口综合功能配套设施欠缺。目前青岛港已装备了国内先进的EDI电子信息化信息中心,以及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港口技术研发中心,但是与此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还未完全到位,从而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另一方而,青岛港的集装箱运输服务体系比较落后,制约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2)周边港口竞争激烈。目前,上海港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货运港,大小洋山港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宁波一舟山港已建成“四系一体”的强大格局,使青岛港的石化项口不再具备很大的优势。

(3)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缺乏。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青岛现有物流企业中,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所占比例不到30%,严重低于上海港、宁波一舟山港、厦门港等国内大型港口。

结合2.1的建国以来我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以及青岛港的优劣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以及对规划的落实是青岛港发展到今天成为第七大港的重要条件。而青岛港的劣势主要来自内部的不完善以及外部的挑战,因此应采取依靠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挑战的方法来可持续发展,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

2.3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

在2011-2020青岛城市总体规划里对城市职能做了如下描述: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战略支点;沿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金融商贸与财富管理中心、高端产业集聚中心。

海上战略支点意味着港口航道建设与管理,现有设施的优化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青岛港发展的主旋律。出海通道与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意味着铁海联运,空海联运将是青岛港发展的新方向。核心城市,金融商贸与财富管理中心意味着青岛港将不仅仅是物流中心,流通口岸,而成为产融一体的智慧港口。

三:新时代变革

3.1青岛港区十二五规划建设内容:

港区建设方面以扩大海港口岸开放,全力打造国际航运枢纽为中心,按照海港口岸“一湾两翼”发展布局,着力构建以胶州湾港群为主体,以董家口港、鳌山湾港为两翼的口岸开放格局,促进调整优化各港区功能,完善港区集疏运系统,拓展国际中转,打造国际化航运枢纽。外贸重点培育5-10家过百万箱的船公司,提升国际中转比重。吸引贸易商开展贸易、保税业务,打造覆盖亚太地区的国际中转贸易基地。加大与中船燃等合资合作力度,打造燃料油中转保税基地。

1、董家口港:围绕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董家口港,打造现代化新港城,成为国内干散货集散中心和能源运输中转基地”的目标,积极支持董家口港加快建成以矿石、煤炭、原油为主的大宗散货集散基地。强化董家口港物流中转枢纽功能,推进董家口港建成大型散杂货交易平台、大型能源中心、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交易中心。发挥口岸优势,支持发展临港工业和物流产业,拓展青岛口岸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精心组织董家口港开放前期各项工作,确保港口开放列入国家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落实新设查验机构和人员编制,力争国家批准董家口港设置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到2015年新增港口通过能力8450万吨。实现董家口港建成的中石化LNG接收站和青岛港集团大型矿石、鲁能通用码头工程等外贸码头的及时对外开放启用。根据港口总体规划和码头建设进展,科学合理设置口岸查验配套设施,落实查验配套设施与港口建设主体工程“四统一”。满足港口发展需求,确保新建码头泊位建成后及早发挥效益。

2、前湾港区:根据我市关于把前湾港区打造成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同时保持矿石、煤炭为主的散杂货适度发展;加快集装箱生产由前湾北岸向南岸适度转移,南北呼应,协调发展;在前湾港区新建2个5万吨级汽车专用码头,新增60万辆汽车吞吐能力等总体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胶州湾港区口岸功能,实现建成的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四期、黄岛港区红星液化码头等涉外码头对外开放启用。同时,根据港区码头建设需求和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口岸开放计划,有序做好前湾港区南岸集装箱码头、汽车码头开放工作,提升口岸开放能级。争取国家在青岛港实行启运港退税、内外贸同船同港运作、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支持外国籍干线船舶在青发展中转业务。

3、大港港区:按照港区重点发展粮食、化肥、钢材、铝锭、设备等件杂货、清洁货种以及袋装货,并加快推进国际客货班轮、邮轮发展和滚装物流等功能规划布局,在港区高标准建设国际客运旅游中心设施,实现国际邮轮码头对外开放启用,建成符合现代国际邮轮城要求的核心功能区。做好大港相关码头泊位改造及查验设施配置工作,合理设置通关模式,优化旅客通关环境。继续拓展国际客货班轮航线,争取开通和恢复青岛至济州岛、平泽等地航线。扩大开放邮轮游艇航行水域,开通以青岛为母港的东北亚国际邮轮航线。争取试行境外旅客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政策,推动购物旅游发展。积极发展中日韩陆海空多式联运,开通与韩国仁川等3个城市海陆空联运快捷通道,加快发展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运。建立科学合理的通关查验监管机制,积极推进“整车物流”贸易,提升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通关服务水平。

4、其他港区:黄岛油港区以建成油品、化工品等物流集散基地为目标,着力完善口岸通关服务环境。浮山湾港区、女岛港区实现扩大口岸开放。鳌山湾港区推进开发、开放前期工作。其他港区修造船作业点等码头,重点规划和完善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及早发挥已建成码头泊位的投资效益。

5、推进港口战略性转型发展。协调和支持港口与物流企业及大型航运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鼓励其投资建港、经营码头和开辟远洋直达航线。支持港口企业联合船公司对内地无水港和周边支线港进行投资建设及开发,大力开展集装箱中转业务,着力提升集装箱国际中转所占吞吐量的比重。强化无水港、支线港对枢纽港的支撑作用,构建以青岛港为中心的利益一体化港口网络布局。

6、推进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充分发挥海铁多式联运的集散作用。科学合理设置集装箱场站运营模式,推进相关查验设施建设,积极开展集装箱出口及国际联运等业务;根据各大港区建设规划,同步设计和建设多式联运系统,大力推进港铁一体化进程,强化口岸服务和辐射功能,完善以港口为核心,以铁路为主线,以公路为依托的高效、便捷的港口集疏运网络。

3.2: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

海道网是青岛港以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共平台为依托,以网络交易、网络结算、网络物流金融、信誉体系等多元化网络服务为手段,整合青岛区域的物流行业资源和贸易客户资源,打造的物流服务平台。通过船期运价平台、订舱服务平台、传媒平台这三大板块实现信息便捷检索、有效订舱和城市最大信息库的建立。青岛港计划未来在码头装卸、港口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以及集团办公管理平台三个方面实现信息化、互联网化,将物流信息及服务时间效率提高,带来物流模式的新变革,进一步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

小结:

结合上文对于青岛港历来发展的回顾与分析,提出青岛港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发展的一些可行建议:

(1)加快港口物流战略研究,合理规划与建设。现代港口物流应根据整个物流系统的要求来做好港口物流战略的研究与实施,调整与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合理规划,有条不紊的推进港口物流的改革与建设。

(2)重视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物流管理水准。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物流流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将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到货物信息流传递的每个环节。

(3)加强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推动港口第三方物流发展。在港口物流领域,加强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港口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最大化的达到整个物流流程的一体化。充分利用铁海联运,空海联运的优势,发挥好枢纽作用。

(4)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机制方而,要改变传统的一层不变的落后机制,引进欧美日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而保证青岛港港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本次调研通过分析青岛港的发展历程与规划,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青岛港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并结合青岛港在现阶段发展的优劣势,机遇等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为青岛港转型发展提出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林,关于把青岛港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思考 [A].中国海洋大学,2006 [2] 王海蛟,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D].大连海事大学,2006,(5)[3] 阎华,青岛现代物流产业的SWOT分析 [J].商业经济,2005,(10)[4] 蔡鸿,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的规划与策略 [D].中国海洋大学,2005,(08)[5] 青岛市政府,青岛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2014,[6] 新华网山东频道,青岛港引领港口企业“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升级[EB/OL].2015.3.18 [7] 百度百科,青岛港[DB/OL],2015 [8] 丁一珈,青岛港驶入“互联网+”时代 借互联网建智慧化港口[EB/OL].大众网,2015.3.18[9] 半岛都市报,青岛港:一个城市的原点[N].2011.5.18 [10]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EB/OL].2011 [11]史国光,建国以来非国港口规划的回顾与总结[J].交通部规划研究院,2009(10)

第三篇:长三角港口谋求海铁联运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长三角港口谋求海铁联运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信息时间:2015-3-30

除了地方政府,对目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最为感兴趣的莫过于各大港口。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15港口物流发展大会”上,多个港口企业人士表示,正在结合自身特点对重大战略进行布局。

除了聚焦长江经济带建设而增长的长江腹地外,长三角港口还在试图突破“最后一公里”,实现海铁联运接入“一带一路”战略。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王明志在上述论坛上表示,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水运将发挥巨大作用“。

“水运既可起到与外向型经济衔接的作用,又通过长江经济带与中西部连接起来。”王明志说,同时,水运还符合建设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

但也有航运业人士表示,目前“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逐步落地仍需时间,港口真正获益仍待时日。

积极对接长江

长江腹地一直是长三角港口的“必争之地”,而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行,积极对接长江成为各港口的共识。

上海港在20世纪初推出长江战略,目前在宜宾、武汉、靖江、太仓等地都有投资布局。“我们不仅仅是投资建港,还将管理和配套的物流带过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丁嵩冰说,“最近的评估发现,整个长江经济带市场体量远远超过预期。”目前,上海港来自长江的货物占大多数,集装箱水水中转已达到45.7%。

长江经济带对上海港的促进还将体现在上海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中。上海港对上海关区和上海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5个国家的贸易进行梳理,根据丁嵩冰透露,从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来看,上海市的出口仅占上海关区出口总量的不到一半,而上海关区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数字在逐年上升,上海市甚至略有下降。“长江的物流市场是足够的。”丁嵩冰说。

“上海港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长江,目前宁波港水水中转占23%。”宁波港总经济师童孟达说,“长江经济带不仅需要集装箱运输,还需要大量的散货运输,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积极对接长江。”

对焦海铁联运

宁波港总经济师童孟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港目前正在拓展西北业务,希望能够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带动下成为海铁联运的枢纽。

“在长三角地区,连云港海铁联运条件非常好,但是宁波港也有自身的优势,”童孟达说,“铁路直通港口、腹地经济发达、港口实力比较强。”

童孟达说,宁波港从2009年开始切入海铁联运业务,目前海铁联运的比重占1%,未来将开通宁波到欧洲的跨境铁路运输。

目前,镇海港区疏港铁路2条煤炭专用线改造集装箱、杂件等通用专线,打通了镇海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最后一米”,实现国铁新货运站到镇海港区的无缝衔接。这一改造,将镇海港区年海铁联运接发能力由原来的3万标准箱提至10万标准箱。按照计划,宁波港今年将完成海铁联运箱量14.5万标箱的目标。

目前,长三角各港口也都希望能够通过海铁联运或者铁水联运对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

上海市铁路局副局长刘建堂此前透露,上海的外高桥保税区将首次引进铁路线,同时洋山港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也将进入沟通准备阶段。

2014年上海铁路局在连云港、杭州、义乌、宁波、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区开行了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的多趟时速120公里的铁海联运中亚班列。与此同时,上海铁路局还优化设计了多条铁水联运班列,包括上海至成都、重庆等市的多式联运班列,连云港至郑州、侯马等中西部城市的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

2015年1月29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内陆到港口的快捷物流通道,合肥至宁波港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也已开行。

童孟达则指出,海铁联运难点、重点在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有自己的特点,还有国家与国家质检通关、通检等具体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

除了进行投资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准备,国际港口合作也成为了长三角大港对接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式。

童孟达说,宁波港计划将在今年举行海丝港口合作论坛,邀请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港口和国内的港口参加论坛,在分享经验的同时在会上发布需求信息。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陈戌源也透露,上港集团正在谋划一个“一带一路”沿线港口论坛,通过港口间合作实质性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目前合作港口已有40多个。

陈戌源认为,对话机制建立起来后,希望逐渐向投资、贸易等合作方向演变,最终使各个港口之间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

陈戌源称,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构想来自于长江战略的启发,其认为如果能把长江战略延伸到海上丝绸之路,“空间应该会有很大”。

来源:上海航交所网站

长三角港口群支撑大通道

信息时间:2015-3-31

编者按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港口及港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沿线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城市,通过进一步优化沿海港口布局,拓展综合服务功能,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综合集疏运大通道,为“一带一路”货物流通和贸易往来提供支撑。

长三角地区港口群作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栏目将分别聚焦长三角、环北部湾以及山东沿海等地区的港口群建设,透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联动发展,通过构建快速便捷通畅的交通 运输网络,带动各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区域开发开放。

上海港:海上丝路桥头堡

上海连江系海,是“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济体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上海港作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以及国内最大的外贸集装箱货物口岸,背靠中国最具产业活力的“长江经济带”,成为中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

跨入新世纪时,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三大战略”: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长江战略着重长江流域经济带与上海港的共同发展,东北亚战略重点在于实现东北亚沿海经济腹地与上海港的互联互通,两大战略的关键是构建上海港连江系海的主枢纽港地位;国际化战略目的是要通过培养国际化管控架构和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走出去”,形成跨国码头经营的业务格局。

10多年来,上港集团的长江战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通过对“长江经济带”的持续投资和对货源腹地的精心培育,上港集团投资了宜宾、重庆、长沙、武汉、九江、芜湖、南京、江阴和太仓等港口的码头和物流资产,成立了配套的支线船队,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长江流域各港口之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新格局。

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表示,借助“一带一路”之势,上港集团将分步实施“国际化”战略,完成集团“一主多元,跨国经营”的战略布局。目前,上港集团正在积极寻求海外投资、建设或运营集装箱码头的项目。

像上港集团这样渴望“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很多,有些在国外采购大量战略资源,需要物流渠道,有些以跨境电商B2C模式经营,需要“海外仓” 支撑。上港集团不仅仅是码头、航线经营运营商,还是港口物流服务商,与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型中资企业合作,将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大家携手出海做大做强,是上港集团想干的另一件大事。

建码头、配机械、投资开发相关物流设施,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从而派生出大量的融资需求。上港集团具备雄厚的资本实力,也能为这些港口提供融资租赁和供应链金融两类业务,满足港口建设开发和运作的资金需求。在实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沿线经济体的自贸区之间对接后,更多商机将随着 “一带一路”推进不断涌现。

宁波—舟山港:打造水上快速通道

浙江省港航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宁波—舟山港的年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超越韩国釜山港成为全球第五大集装箱港。其中宁波港集团货物吞吐量超过5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

这一切得益于宁波—舟山港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升服务水平、拓展腹地市场。目前,宁波—舟山港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储运基地,经宁波—舟山港中转进出长江沿线港口的货物达到1.78亿吨,尤其是在铁矿石、石油、煤炭、液化品、粮食五大货种大宗散货运输体系中,宁波—舟山港的地位举足轻重。

据了解,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空间新布局由此明晰,宁波—舟山港作为核心得以进一步强化定位,旨在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细心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告诉记者,从宁波—舟山港的快速发展,到温州、台州、嘉兴港口的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从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完善,到江河海一体联运体系的建设;从领先全国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力推进,到浙江省沿海港口煤炭、原油、矿石、粮食、集装箱五大运输系统的逐渐形成,全新的发展思路正在催生浙江全新的水上快速通道。

宁波市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全力推动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全面提升港口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市场开发能力,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的“港口经济圈”。“十二五”期间,浙江大港口建设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优化港口布局结构,加快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联通南北沿海、长江沿线、西南内陆、世界海洋的四大运输通道。

连云港港:畅通海陆双向开放

不久前,从江苏连云港到中亚哈萨克斯坦重镇阿拉木图的中亚班列正式开通。“通过半年的运作,我们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建成。”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白力群说。直达班列的开通不仅构建起陆桥国际物流运输大通道,也促进江苏与欧亚各国在交通、贸易乃至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往来,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连云港商贸物流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连云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独特的地理优势使连云港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其铁路、公路、水路(内河、海运)、管道和航运五大运输体系齐全,辖区内的连云港港口是国家主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中西部最便捷出海港。2014年连云港港口的吞吐量突破2.1亿吨。

目前,连云港至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条航线已开通;连云港至上海、青岛的沿海高速铁路已经开工建设。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仲庆说,今年将完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一期竣工验收,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力争开工建设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

连云港与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水陆相连接。发挥区位优势,连云港不断加大自身物流“砝码”,出台了《关于推进2015年“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启动建设徐圩、赣榆港区铁路支线以及金港湾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以实现大物流的无缝对接;扩大内陆场站规模,重点运营36.78万平方米的霍尔果斯场站,使之成为过境运输的中转基地。

产业是港口的支撑,城市又是产业的依托,港城融合发展是连云港未来的发展路径。根据《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连云港市积极筹划搭建港口、产业、城市的融合平台,以建设国际服务中心、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和国际休闲中心为目标。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连云港西牵陆上丝绸之路,东联海上丝绸之路。只有抓住这个根本,做强港口、做优物流,才能打出组合拳。下一步,连云港将重点以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为依托,扩大与中亚国家的物流往来。

来源:上海航交所网站

国家口岸建设重磅政策将出台重点落在“一带一路”

国家口岸建设两大重磅文件即将出台。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黄胜强在3月20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透露,《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该《意见》将完善“一带一路”在内陆地区的口岸支点布局,并统筹推进全国的一体化通关。此外,《国家口岸“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重点是围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加快和扩大沿边地区口岸开放。

所谓口岸是指人员、货物和交通运输工具直接进出境的港口、机场、车站、跨境通道等。

3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和改进口岸工作,营造便利高效、公正透明的通关环境。为落实国务院精神,海关总署带头起草了《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出台的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和改进口岸工作,营造便利高效、公正透明的通关环境,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进出口企业和进出境旅客。” 黄胜强说。

黄胜强还透露了《意见》的主要内容:一是,完善“一带一路”在内陆地区的口岸支点布局,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步伐,提升沿海地区口岸开放水平;二是在改善外贸发展环境方面,要统筹推进全国的一体化通关;三是加强口岸各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扩大“联合执法、联合查验”的范围。

另外,将进一步加大口岸简政放权力度,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的审批。

值得注意的是,黄胜强还指出,“关于国家口岸“十三五”规划,我们目前正在制定。”

他透露说,“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推进开放:一是对沿海地区口岸,重点放在推动形成一批枢纽型的重要口岸,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对沿边地区,通过加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和扩大沿边地区口岸开放;三是在内陆地区,通过口岸立法改革,扩大内陆地区口岸开放,增加内陆地区铁路口岸。

(来源:上海证券报)

第四篇: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梦的实现

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本文简要结合时代背景论述一下“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未来发展途径。

关键字:“一带一路”、意义、“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 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指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维护周边环境,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就本国来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1.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从而成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

就与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可使有关国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建设“一带一路”,能够充分发挥上合组织、东盟“10+1”、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机制作用,即分别从陆上和海上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开放通道,使相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强劲翅膀。同时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点,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与建设意义重大,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但当前更重要的是如何着手实施“一带一路”的构想。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要实行包容发展,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落实,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扎实开展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起来。

其次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要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共同推进前期预研,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边利益的项目清单。要高度重视和建设一批有利于沿线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最后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参与,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要重视国别间和区域间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工作,设计符合当地国情的投资和贸易模式,通过机制化安排推进工作。要加大对外援助力度,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要统筹好部门和地区关系,各部门和各地区要加强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不失时机地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第五篇:“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要]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近年来对国民经济转型和提升提出的重要战略。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的构建入手,详细分析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探讨一带一路落实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内需;出口;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1日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古老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型上进行了深化。其中,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丝绸之路的轨迹上继续向西延伸,辐射到欧洲,将亚欧紧密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北至欧洲,中至中亚,南至南亚、印度洋。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影响下,我国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将重点受益,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大提升作用。另外,河南省、山西省等内陆省份也可以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拉动内需、扩大出口。

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我国古代“下南洋”为原型而进行的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我国东部省份为主,及主要港口,主要对接东南亚、阿拉伯半岛、非洲和欧洲。其中一带一路战略的建立、亚投行的设立、国际物流中心、国际化大港口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规划实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辩证地看,基础设施、交通、文化旅游等项目的投资也对拉动内需和经济“走出去”有相当大的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环境下,为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尤为重要。第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构建对“走出去”经济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要彻底改变世界工厂的格局更加需要优势资源和有利政策的推动,拉动内需,扩大出口。一带一路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直接效应;第三,我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大发展时期,资源的不断消耗,成为制约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因素。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一带一路战略的设立,为我国经济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一带一路之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拉动内需。一带一路战略由于其政策十分优惠,能够吸引大批客商落户,并形成产业的聚集。而产业聚集的形成又能够带动贸易、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此外,一带一路战略的建立也会对沿线城市造成极大影响,大量的贸易往来、人员交流促进了周边城市的基础建设、金融贸易、商业地产的发展,带动了地处内陆省份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首先为保证中国与中亚、欧洲国家的贸易信息充分对称,建立丝路物资交易平台,按照不同的模块分为农产品、旅游业、工艺文化类、医药类、石油化工类和机械类。在每个模块中除了相关产品的质量等级、技术参数、价格等基础的信息外,还设有贸易合作服务支持模块,可以就相关贸易合作进行深入洽谈与沟通。这些产业的发展会极大地带动内需,增加就业和税收;其次是金融合作体系,亚投行的设立受到了国家和国际的重点关注。国家为了扶持该项目投入了万亿美元作为扶持资金,再加上大型企业和各种组织机构的关注与支持,为构建亚投行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二)扩大出口。近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建设越加重视,而一带一路战略的设立有助于推动与国际贸易市场接轨,成为连接西部地区与中亚、西亚、欧洲诸国的枢纽。一带一路战略的设立还有助于深化国内外在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在很多方面享受着国家最优惠的政策,如进出口货物不受数量限制、金融外汇管理放松、实行金融自由化、进口免税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省份作为自己的物流分拨中心,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物资调配。因而,一带一路战略将聚集巨大的贸易流。此外,一带一路战略放松了对外汇的管制,实现了货币兑换,这些因素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推进了出口规模的扩大。

(三)改变经济结构。一方面改变了内陆省份和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由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天然优势,使其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及高科技企业的首选之地。高科技企业的引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对本地企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也促进了区域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企业的入驻,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因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带动金融、商贸、保险、交通、餐饮、住宿等众多产业的大发展。就金融行业来说,“亚投行”的设立将促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同时增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三、一带一路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拉动内需。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非洲的合作集中在经贸和旅游两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要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在2015年博鳌论坛期间,泰国官员就提出,海南与东盟直航的航班数量少,严重阻碍了双方的往来。同时,洋浦自由港的建设进度和规模比天津港方面都有不小差距。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和城市,利用好自身生态环境良好、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产业升级。例如宁波港和洋浦港及三亚临空经济区的升级建设对拉动内需都有巨大的推动力。

(二)扩大出口。以沿海省份为例,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的制造业和发达的软件业为依托,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出口电子产品、软件服务和设备。同时利用渔产品丰富的优势,努力开发适合热带种植和生产的农副作物。以质量赢机遇,以口碑谋发展,快速打开海外市场的大门,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充分利用沿海省份的区位优势,把国外的优势资源和项目引入国内。比如,原油生产、煤炭产业、冶金技术、热带水果、天然气、机械制造业等等。另外,还要对南海的海上通道功能进行深入发掘,大力开发物流产业,加速东南亚、非洲与国内的物资交换与贸易往来。

(三)改变经济结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含区域能够对物流需求充分满足,同时也实现了国际港口群的建设,包括宁波、洋浦、三亚、北海等港区。港口群以集装箱运输为主,能源与一些散杂货物的运输也都有涉猎,以此成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输主体地位。

以沿海城市轴心区域,通过经济园区和加工贸易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企业以及内地企业来到沿海,使资源整合、加工生产以及营销服务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一种三方联动的新型产业格局,成为了亚太经济圈的活力中心。

四、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

(一)加大对贸易输出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了增大贸易顺差,树立自己的品牌优势,更好地占领海外市场,提高本国的竞争力,需要加大对贸易输出企业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说,从政策方面,需要细化进出口退税政策和相关税收优惠措施,以尽可能减小外贸企业的贸易壁垒,鼓励企业从事外贸经济业务往来。从信息提供角度,可以针对企业的外贸实务及相关问题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具体服务项目包括海外贸易环境咨询、外海投资政策咨询、企业法务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

(二)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是“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基石,为了更好地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就要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如兴建国际化的航运枢纽站,使从出行人数和出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充分利用海上资源建立游轮航线基地,可供海外船只停靠,解决游艇跨境停靠问题;开发高端游艇服务,为跨境豪华游提供适宜的出行工具,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推进自由港口的兴建,为全面拓展航运业务,提升海运竞争力做贡献。

五、小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只有将一带一路战略贯彻落实,才能完成国家经济转型的重大目标。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延伸,必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福泽子孙的重要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航[J].海运纵览,2014.5.[2]雷兴中.关于创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探讨[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9.

下载“一带一路”战略背后 中国参与10多个海外港口项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带一路”战略背后 中国参与10多个海外港口项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各区域布局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各区域布局分析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思路分析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

    中国梦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中国梦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摘要】中国梦由国家、民族、人民三个维度构成,它不仅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更是一个宏大的发展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凸显了中国的国际责任,也要......

    一带一路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13年9月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13年10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下面我......

    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意图的判定

    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意图的判定 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5-06-16 07:12:38 来源:和讯网作者:人大重阳 林民旺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然而,......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的也是亚洲的更是世界的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的,也是亚洲的,更是世界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这个战略在未来必将有着深远的影响。什么是“一带一路”?在今年的3月28日,习近平......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世界投资格局的影响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世界投资格局的影响 “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条“丝绸之路”古已有之。 自从西......

    中国港口产业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与对策

    中国港口产业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与对策2003年12月3日至4日,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深圳商报社主办,《港口经济》杂志社和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协办的“2003年......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发展现状及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发展现状及挑战作者:房丽军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6年第10期摘要:中阿贸易比重平稳上升且上升速度较快,双方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