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曹永强)
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
曹永强
[内容摘要]:
丧葬习俗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台人的丧葬之礼,一般是按殓、祭、葬几个程序进行。整个过程隆重、庞杂、耗时数日。丧事程序具有严格的顺序和操作规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民俗底蕴。
对待丧葬习俗,我们应批判地加以取舍。继承和发扬那些科学的、先进的、健康的、有意义的内容,摒弃那些迷信的、腐败的东西,以促进丧葬习俗的优化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 键 词]: 灵台 丧葬习俗 调查与研究
人的一生,免不了生老病死,尤其是“生”“死”之礼,前者拉开了人生的序幕,后者奏响了人生的终曲,两者概括了人的一生。其中人死后的丧葬之礼,其隆重、繁杂、文化内涵之丰富几乎无出其右者。
地处陇东的灵台县为古密须国,因昔日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后筑“灵台”而得名。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造就了灵台县淳厚的民风、朴素的习俗。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灵台人,现就我县丧葬习俗中的一些现象和内涵作一展示。以下叙述除特别说明外,“丧葬习俗”都指灵台丧葬而言。
一、丧葬习俗的现象
丧是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是处置遗体的方式。灵台的丧葬一般是按殓、祭、葬几个礼仪程序进行的。
灵台习俗,家中高龄老人一般要迁居正室,有病危之像时家属须守在床前。咽气前穿戴寿衣寿帽寿鞋,全身内外衣物皆要换成新的,无一例外。
绝气后,亲属围在床前恸哭,然后抬棺木入室,停于正室中央,棺盖反盖于棺材之上。将死者停放在棺盖上,面覆黄纸,等待亲友前来吊唁。
将死者遗体安置停当之后,在灵前设一简单香案,摆放供品,焚烧纸钱、奠酒,致祭于家。
第二日便向同族报丧,同姓宗族与邻居人等前来拜祭、吊唁,主家也要宴请宗族邻居,并聘请同族中德高望重者开始主持丧葬诸事(此人便是丧事始终的“总管”)。首先安排专人向亲属报丧。报丧时须带去孝服,孝帽的制作衣料,一般为白布。到了亲戚家附近时要换孝衣,到门口不能进门,并且下跪、痛哭,以示哀伤。
第三日是极为重要的一天,俗称“三天”。这一天死者的家属皆带重孝,从早晨起便要在每餐饭前派一下辈女眷(一般为儿媳)前往自家大门外抛洒饭食,痛哭致哀。早饭前后,死者的女儿、女婿、外甥等便陆续上门,前来吊唁亡灵。到家时须穿戴重孝,并在到家门前就大声痛哭,至灵前焚香、烧纸钱、奠酒、摆放供品、拜祭死者、瞻仰遗容。
与此同时,请来的阴阳先生也开始了繁琐而又有序的工作。首先要推算安排遗体的成殓、发柩出殡和埋葬入土时间,然后由死者家属领路,为死者选择墓地,定好“字向”(方向),安排“打墓人”,最后,还要安排死者家属置办祭品,搭设灵堂等一应物品,并于当天将这些置办齐全,搭好灵堂,移尸入棺,只等死者入土前一日开吊。
这一天,同姓宗族,亲朋好友还有许多“过事”前的准备工作要做:请祭奠的礼宾诸人,请鼓乐班子,搭建篷架(包括设宴篷、鼓乐篷、厨子篷等),献牲(杀猪、羊、鸡等牲灵献于死者灵前),准备一切用于祭奠亡灵 和招待亲朋的物事„„
“三天”以后死者的子孙辈便要时时守灵,随时等待同宗族人和近亲的拜祭,吊唁,一直到下葬前一天。
下葬前一天,名曰丧葬“过事”,这是整个丧葬过程中最为繁复、隆重的一天。之前的一切都是为这一天做准备。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庄居邻舍,凡与本家有过往来者均需前来吊唁、拜祭亡灵,来宾皆带有拜祭之物,或献礼、大礼、小礼、挽帐、花圈、花纸、冥币、纸制陪葬品、助礼(人民币)等一样或数种不等。尤其是下午至日落前这一段时间,整个场面蔚为壮观:鼓乐声、痛哭声、喧嚷声声闻教里;到主家附近,只见一杆白色引魂幡和数杆彩色引魂幡迎风飘摆;身穿孝服者与鼓乐手簇拥着陆续而至面色凝重的来宾进进出出,大门框上用蓝纸或黄纸所写的对联读来让人为之动容;进得大门,但见正房已设 灵堂,灵堂最里面是死者灵柩,两旁子孙们跪匐一片,不时有大声痛哭之声由此传出。灵柩与孝子们被纸制屏风隔在里面,这纸制屏风,乃是用白纸经阴阳先生巧手剪成,纸上剪出各种形状,镂空成各种传统图案,用麻绳悬挂于正房门后,将灵堂隔成内外两个世界。屏风前方两边,各有对联数幅,多为痛惜、怀念之辞,也是出自阴阳先生手笔。屏墙外面,正房门口设一供桌,上面陈设着各种供品,有子孙所献的猪、女婿所献的羊、家族所献的鸡等“三牲”,也有主家和来宾所献各类珍馐献礼、糕点、水果、饭食等物,可谓五花八门,奇珍佳肴,应有尽有。供桌之下有一香案,上陈白纸、纸钱、香烛、奠酒之物,香桌前死者女婿长跪在地,随时侍候来宾点纸祭奠,这叫“跪香”。以正房(灵堂)门口为中心,各种纸制陪葬品罗列两边:巨大的靠山亭子,雄伟精致的各种楼、阁、房、库,栩栩如生的奔马、仙鹤、梅花鹿,金光闪闪的摇钱树,形态各异的童男童女、家仆、丫环数十人,近年来更是出现了
各种“现代化”的东西:别墅、汽车、家电等。这些“纸货”,无一不精致玲珑,惟妙惟肖,尽显纸货艺人的传神手艺。最蔚为状观的要数院子的上空了:空中拉起一根绳子,上面悬挂着一幅幅挽帐,一条竖着的红色“铭锦”最引人注目,它被悬挂于正房门前东边的位置,而其他白色和蓝色的挽帐则被错落有致地挂于院子上空任何地方,几乎遮蔽了天空,更有一些许多来得稍迟的宾客们的挽帐已无处可挂,只好折叠起来集中挂于一根绳子上。挽帐上的挽词,读来令人为之动容,凭添了许多庄严、肃穆之气。再看院子两旁,各有厨子篷和设宴篷各一架,厨子篷内数人不停的忙碌着进行各种洗、切、炒、拌、烧、炸等工作,一盘盘佳肴由此端往设宴篷。宴席篷中,陆续而至的来宾被请至此处,一轮一轮开席,吃完之后便向主家道别,下一轮又开始了„„整个过程,院子中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喧闹吵杂,好不热闹。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总管”和“执客”们的组织协调与主事能力,因为有了他们,整个丧葬过程于忙乱中显得有序有法、有条不紊。
整个丧葬过程中最严肃、最庄重、程序最为严格的部分在来宾祭奠之后,遗体下葬之前的那个晚上,灵台风俗称之为“行礼”。“行礼”因贫富不同而规模差距极大:经济状况较差者一切从简,反之则要“过大事”、“过全事”、行“三献礼”。
“行礼”一般在晚上8时左右开始,开始前将灵堂前面的院中空地铺上麦秸,两旁安排桌椅,右边为主事礼宾和死者舅家、孝子舅家来宾设座;左边是观礼嘉宾,如本家长辈或亲朋中长者;左后角为鼓乐班子设座。“行礼”伊始,所有的孝子(死者的子、女、侄、婿、甥、孙等同族或亲属中的后辈)鱼贯而出丧棚,依远近长幼为序排队跪于灵前麦草之上,在礼宾
“伏”、“起”的口令声中行三叩九拜大礼,礼毕后一齐恸哭,便拉开了“行礼”的序幕。
接下来便是按次序逐人上前,在灵前奠酒,祭文(指阅读事先由礼宾写好的祭文),行叩拜大礼、奏乐。这一程序周而复始,看似简单,实则极为严格。礼宾们依据分工,口中时而念念有词,时而大声主持,尤其是他们为各人所撰的祭文,将此人与死者生前关系,大小事情,死后悲痛怀念之情描述得字字珠玑,感人至深,听之令人不免潸然、凄然。凄厉悲观的唢呐声,众多孝子们的叩拜和痛哭,更是将丧事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难怪当地人都以人亡故后“过大事”、“过全事”为荣。
行礼已毕,礼宾们要到灵前化文(烧掉祭文),唱诗以歌颂死者生前功德、安慰亡灵,此时,厨子端上一碗碗素面,除孝子外在场者诸人人人有份,吃喝完毕,行礼也至尾声。此时一般都在午夜12点前后了,距离遗体下葬只剩短短数小时。
阴阳先生所定的遗体下葬之前,所有亲朋、孝子、执客一齐上阵,拆除灵堂,孝子抬棺,其余人等持各类纸制楼阁、亭房、人马模型、引火之物等,由阴阳先生带一名孝孙引路,列队而行,鼓乐班子一路吹吹打打,来到墓前,绕墓三匝,移棺入穴,众人齐动手以土掩埋,抛洒小馒头,孝子们则在墓前烧掉所有纸制物品,一切结束后脱掉孝衣孝帽,整个葬礼便告一段落。余下的便是宴请宾朋:中午以后,将所有来宾集中招待,其间孝子们要在席前叩头答谢宾朋的祭奠之情。第二天,主家还要把此次“过事”的总管和执客们进行招待答谢,整个葬礼才算结束。以后距死者去世每七天一祭,“三七”、“终七”(第七个七天)两次要隆重一些,周年、三周年也要祭祀。除三周期外,其余的都属家祭,规模较小,三周年则要大
办,其规模类似于整个丧葬过程,繁文缛节,这里不再赘述。
二、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
繁琐、隆重的丧葬习俗并非是灵台专有的个例,经调查,许多地方对丧事都是极为看重的,而且,像上面所叙述的整个程序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发展而流传下来的,这些繁文缛节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
1、孝道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数千年的文明成就了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美誉,善待老人、孝敬老人的人总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除了在生前无微不至的赡养、关心、照顾之外,老人百年以后的丧葬礼也成为衡量儿女是否孝顺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在灵台的丧葬习俗中多处可见端倪。
其一,一般要提前为家中老人置办棺木、寿衣,这一点,往往是儿孙们希望长辈穿戴一新、“体体面面”地去往另一个世界。这也是长辈们所希望并乐于接受的。
其二,老人去世后,整个丧葬过程都伴随着晚辈及亲人的痛哭,虽然其中不乏礼仪需要的恸哭,但情之所至,发自内心的哭声才是主流,是贯穿始终的,这也是孝道的最直接的体现。
其三,多数人总是相信,一个人亡故之后,他是去了另外一个与我们这个世界类似的地方,而此后他生活的幸福与否则取决于我们在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多寡。所以,在葬礼上祭奠、随葬等方式也就成为人们最后一次行孝的机会。宰杀牲灵、焚烧纸钱、焚烧纸制的楼阁、车马、仆婢等一切物事都是晚辈们对已故亲人过上美满生活的希望。(事实上,假如焚烧的这
些“钱”、“物”都能成真的话,足以让亡人过上锦衣玉食的富翁生活了)。
2、礼仪
丧葬习俗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礼仪,也体现出了最为正规最为严格的礼仪,如:祭奠死者时先焚香,然后下跪点纸、焚纸钱、奠酒、瞌头、作揖,方完成一个祭奠礼;焚香时双手将点燃的香举过头顶,深弯腰三鞠躬,然后把香插在香炉上;对死者要行三叩九拜大礼,俗称瞌头,跪下后前额瞌地,站起后还要深作一揖等。实际上,整个葬礼中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着极为严格的程序,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礼仪。
3、功德观与怀旧情怀
俗话说,“人死为大”,任何一个人去世后,不管他生前是多么碌碌无为,但在其葬礼上,人们总是对他极尽赞美之辞,用各种方式陈述其生前的功德。如对联上:“生前勤俭持家,殁后音容常存”、“先人贤惠温良人敬仰,后人情薄礼微表寸肠”、“寿逾七旬三贤德精神今犹在,今笑归九泉勤俭遗风永世传”“祖功宗德万代传、左昭右德一堂供”。再如挽帐:“德高望重”、“德望常昭”等。尤其是在下葬前那个晚上行礼过程中,每道祭文中都对死者生前的功德及善行极尽挖掘、充分歌颂,既表彰死者生前之功,也表达了无尽的怀念之情。此处举两例:
“„„哀哉岳父,逝而不返。念其在世,秉性温和,心底善良。愚婿来往,常问饥寒,体察之情,岂能尽言。淳淳教言,犹在耳边:农民之家,耕读为先,早起迟眠,食粮积全;教子读书,学识为本。如此告诫,良言相劝,岳父为婿,费尽心田。„„不想今日,驾鹤游仙,今逢安葬,万般心酸„„”(愚婿文)
“„„堂叔母,离世赴仙乡,侄儿细思之,不觉心悲伤。回忆生前事,握笔叙一场:叔母好贤良,好比亲生娘„„叔母有德今若比,理宜同松言延年,谁料一病命归天,跨鹤高翔去登天,虽则离世已数天,侄今思念伏灵前„„”(功服侄文)
由此可见,人们对长辈的歌颂与怀念总是整个葬礼的主旋律。
4、亲疏观与尊卑观
在整个葬礼上,我们可以看到极为严格的亲近与疏远关系。同族中,死者的家人称至亲,其子女称为孝子;除此而外,其他们称“家门”,“家门”中也依据远近关系分为两类:五服以内的称“期报”,五服以外的统称“功服”。门告,灵牌上所书也要将这三类分开来写,至亲孝子孝孙在前,接下来是期服,功服在后。
在葬礼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现象,就是森严的男尊女卑思想。虽然死者的女儿、孙女等人也身穿重孝,哭声恸天,但她们的名字在礼簿、门告、灵牌上是找不到的,因为远嫁他家的关系,她们已经无形中被当成“外人”而无法享受与其兄弟同等的待遇了。这无疑是从古时遗传下来的锢疾了。
5、严格的宗族观
整个丧葬礼仪,实际上是一个同姓宗族内的集体活动,外姓人等(除亲戚外)是难以参与其中的,他们只能以“客人”身份前来祭奠。整个葬礼从策划、准备到管理、协调主事、执事,全部由同族内所有人来完成。从一次葬礼中我们可以将一个宗族的家族观、凝聚力一览无余并深切感受。
6、朴素的乡土情结
灵台地处大西北,交通不便利,经济欠发达,因而受外界影响不多,民俗方面很多东西都是以亘古流传下来的原生态的方式呈现。如原葬之风,远可追溯到汉朝儒家之观点,而且,本地人认为葬礼的隆重与否,可以反映出其子孙的孝顺程度。客死他乡,无论如何也要引柩归乡,葬于乡土;夫妻合葬也是本地风俗之一,主张生同室,死同穴,蕴含团圆合美之意。祭奠先人,并非只是葬礼之祭,以后的程序还有很多繁琐的礼仪,从死者归天之日算起,每七日一祭,其中三七、七七要大祭;“百日”一祭;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举行家祭,其中三周年要大办一次,富裕之家的三周年祭奠规模不亚于葬礼。以后每年清明节,农历十月一日还要为先人焚化纸钱,扫墓以祭。
7、丧葬习俗中的艺术
完整的参观一次丧葬过程,我们会因为其中富丽堂皇的扮饰和铺张宏大的场面而感到惊讶。那些道具、器皿、鼓乐和文字类的东西,无不凸现着充满乡土味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其民间美术、音乐和文学更是值得大书一番。
美术方面,包括了民间绘画、剪纸、手工和雕刻等名个方面。以一个纸扎的“靠山亭子”为例,它以一座楼阁作为主体建筑,背景是苍翠的青山,“靠山亭子”因此而得名。细观此楼,但见琉璃塑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柱绕飞龙,尽显华贵色彩,一派富丽堂皇。细微处的设色与雕琢,无不精致玲珑,尽显匠人手艺。门前更有纸扎的童男、童女待立,极致肃穆之色。其楼背靠的青山,树木苍翠,芳草凄凄,山中更有亭台,洞窟无数,“八仙”等仙、贤们隐居于山上,或抚琴、或品箫、或博奕、或访友、或潜心修炼、或与孩童戏嬉,各得其乐,一派悠然仙景。一座靠山亭子,将美术中许多手法集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无穷魅力。其它的纸制陪葬品还有各种人物、车马、房屋、树木、动物以及一些日常生活
用品,如文房四室、烟袋、拐杖等等。这些东西一般以芦苇和竹子作为骨架,外敷彩纸,精心雕画修饰,无一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丧事中的鼓乐更是渲染悲伤情调的主角之一。凄婉高亢的唢呐无疑是乐队的最强音,配以笛子、二胡、伴着鼓声、镲声、声闻数里,哀伤之情可歌可泣,将民族乐器的传情达意功效发挥到了极致。近年来,一些人别出新裁,将西洋乐器也引进到丧事鼓乐之中,小号、长号、萨克斯、爵士鼓已屡见不鲜,加上大功率的扩音设备,使丧乐更加气势恢弘,但那种凄婉哀伤,庄严肃穆的气氛却有些削弱。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丧葬过程中,时时处处渗透着浓郁的文学气息。除每个门框上凝炼的对联和满院致哀的挽词外,还有以下几种形式值得一提。
其一,门告。顾名思义,这是立于门外的通知,其作用是向来宾和路人介绍死者及丧事概况,门告具有规定的书写格式,沿袭了古文的写法。第一部分为孝子的痛悼之辞:“不孝男XXX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第二部分为死者概况,介绍其生辰年月,卒殁日期,享寿几何等;第三部分为丧事介绍,有向来宾致哀答谢之辞,成敛、灵柩出家门和下葬时辰,安葬地,丧事规模等;最后是所有孝子孝孙们的名字。门告一般约一百五十字左右,语言凝炼,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露着后辈儿孙们对死者深深的悼念和对自己未能充分尽孝的万般痛悔之情。另外,还有一类门告叫“除服掩服通告”,其大致内容如下:“自古有服,重文谕之,服满必除,未满必掩„„特提出通告事宜:
一、五服以内一律掩服三日,三日后复服;
二、所属外戚一律除服„„”。
其二、铭锦。铭锦是挽帐的一种,级别较高,一般是有一定功名或名
望者为死者所题写,属于对死者一生下定义一类的挽帐。铭锦上的文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书写人对死者的称呼,不外乎如“大德望XXX”、“大德范XXX”之类;第二部分是挽词,一般为歌功颂德之类,描述死者生前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做出了不朽功德,堪为楷模等。第三部分的署名必须写清楚书写铭锦者取何功名,有何身份。铭锦犹如墓志铭,其书写格式必然严格予以规范,挽词必然是适度夸大的歌颂,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其三、祭文。祭文分类很多,有朝祖父、陈设文、荣墓文、预告文、迁柩文、正祭文和各类孝子孝孙们的祭文。这些祭文因人而异,针对祭奠者的不同身份将死者生前各个方面的思想、行为进行了不同视觉的文学性刻画。试想,同族内由近及远的兄弟、子侄、孙辈人等何止数十类,各种姻亲、姨亲、表亲、甥、婿等亲属又何止数十类,如此一来,这各人的祭文一一呈现,又不可雷同,怎能不将一个人一生的思想、行动、待人、处世乃至其生存的环境,与周围人际、社会的关系等一切刻画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呢?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礼宾”们高超的写作水平与描写技巧,由他们生成的祭文或四言文或六言文,意义连贯,前后押韵,读之琅琅上口,思之为之动容,堪称民间文学的佳作。在此摘录几例:
朝祖文
“„„祖宗墓道之前曰:木则有本,水则有源,斯人与祖,一脉相传。„„今宵家奠,未致祭于柩前,先迎祖于郊原,灵为不昧,来恪来餐„„”
祭父文
“先考X府君之柩前曰:呜呼!父兮,竟长逝焉,生我恩深兮,训诲渊源。我期父寿兮,亿万斯年,胡为一疾兮,馆舍遽捐。使我儿辈兮,肠断流连。呼天踊跃兮,风雨凄然。音容何适兮,杳隔黄泉。四顾彷徨兮,如狂如癫。抚肩呼号兮,欲见天缘。„„天长地久兮,抱恨绵绵,父其有灵,鉴此清筵,哀哉尚飨”
祭岳母文
“„„吊以文曰:惟我岳母,品德贤良。奉侍翁姑,晨错周祥。操持家务,一生奔忙。克勤克俭,处事有方。任劳任怨,有功不扬。教育幼辈,行动影响。上下和睦,四邻谦仰。对待亲友,温良恭让。爱护外孙,如珠在掌。期望子婿,山高水长。如斯美德,人间榜样,如斯人品,应寿无疆。无奈黄天不祜,好人先亡,愚婿闻讯,无限悲伤,痛心疾首,心事茫茫。泣泪凭吊,聊表衷肠„„。”
祭祖母文
“„„祖母恩深兮,抚我孙支。时而绕膝兮,喜气盈眉。时而成杖兮,先后追随。朝夕相依,寸步难离„„讵料一旦,舍我如遗。望之不见,无复含贻。听之不闻,徒抱凄悲„„”
其四:诵诗。前文说过,行礼尾声,礼宾们要到死者灵前唱诗以歌颂死者生前功德以安慰亡灵,他们所唱的“诗”,笔者过去也曾欣赏过,但却听不清词,更不明其义。后来请教了一位资历较老的“礼宾”,抄录下来,发觉竟是“骚体”诗歌:
蓼蓼者我,匪我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我,匪我伊蒿,哀我父母,生我劳罪,饼子馨矣,惟垒之耻,鲜明之生,不齿知矣,吾父何恬,吾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糜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腹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腹我,出入府我,欲报之德,昊天阙报。
这些诗歌的意义,笔者只懂个一知半解,对其体例也知之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传承于古代的文学样式,对延续古文学、古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关于灵台县丧葬习俗的几点看法
丧葬在古今都被列为“大事”,古时曾有专门由国家制订丧事礼仪的记录,一次丧葬过程,无疑是当地社会的礼仪、人际关系、民俗民风、经济与社会状况的小百科展示。然而,作为古制流传下来的灵台县丧葬习俗,它在传承了许多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沿袭了许多过去的陈旧流俗,既有移风易俗的一面,又有吸收糟粕的地方。所以,对此,我们应予以一分为二地发扬和取舍。
1、作为“古代文明礼仪之邦”,我们应将一切正确、健康的礼仪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包括丧葬礼仪中淳朴高尚的东西。如对长辈的孝道、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对死者的悼念等。但有些礼仪则应有选择地发扬。如三叩九拜大礼,我们提倡选择其中的鞠躬、作揖,对自己的长辈也可以瞌
头,但这些繁琐的三叩九拜大礼还是应予以“改革”为宜;再如严格的长幼为序,长要爱幼,幼要尊长,但长幼间的等级观念大可不必那么严格。还有些礼仪则必须摒弃:如献牲、焚烧纸钱和纸制物品等。所以针对丧葬中的礼仪我们应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至今仍有进步意义的东西加以传承,而那些铺张的繁文缛节,过时的虚浮套路则应舍去。
2、应提倡移风易俗过丧事,反对封建迷信的介入。在丧葬过程中,因阴阳先生的介入,致使其成本大大增加。如墓穴风水、超度亡灵、设置铺张的灵堂等,都是不必要的程序。而且,多年流传的迷信说法,致使对亡人的祭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3、近年来,丧葬之风越来越向铺张的“厚葬”发展,并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三献礼祭祀、规模较大且中西结合的乐队奏乐已屡见不鲜,诵经超度者也时有出现,富甲一方或为官一任者对其亲人的丧事更是大肆铺排,来宾成百近千,耗时三五日,耗资数万者比比皆是,这些都助长了人们的攀比心理,更成为腐败、变相行贿等滋生的土壤。而早在东汉未年时曹操就首推“薄葬”,自选墓地,并作终制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①魏文帝曹丕也下令:“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无施苇碳,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②并规定以后不得违背这一诏令。此后虽儒家提倡“厚葬”,但仍有许多仁人志士倡导薄葬之风至今。我们应提倡简单、朴素、有意义的丧葬,而对那些劳民伤财、腐化社会风气、占地建陵的厚葬之风予以坚决取缔。正如毛泽东所说:“今后如果有人死了,开个追悼会,以这种方式怀念他,寄托我们的哀思。”
总之,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一个地方民俗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家族、家庭和个人的大事之一,丧葬习俗的现象并不因一时、一事而有所变化,它是多年流传下来的,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并接受的事物,因为它承载了大量丰富的民俗类文化而深得人心,因为它寄托了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而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而一直得以流行,因为它助长了人们的虚荣与攀比而得到不断发展。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以展,人们思想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丧葬习俗终究会保留那结科学的、健康的、规范的、先进的、有地方与民俗特色的东西,摒弃那些铺张的、迷信的、毫无意义的糟粕,成为承载文化、追忆怀旧、悼念亡灵、寄托哀思的活动。
注 释:
①《三国志》卷二,《武帝纪》 ②《三国志》卷二,《文帝纪》
注:文中引文如对联、挽辞、门告、祭文等内容皆出自民间文人和礼宾之笔记或口授,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李清凌.《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2、王 宁.《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1
3、赵松茂 赵锡爵 赵忠立.《民间礼仪应酬指南》.华夏出版社.1990
第二篇:武鸣县壮族丧葬习俗民间调查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班级:汉本107新闻班
姓名:潘芳荣
民俗学
民间调查报告:
武鸣县壮族丧葬习俗
武鸣县是一个壮族同胞聚居的地区,而居住在农村地区中仍然保留着独特的丧葬习俗。武鸣壮族家中有白事时,那一年的丧事会在不同的时间陆续进行,总共分为死者去世当天及第二天、当年的端午节、农历七月初七这主要的四天,而死者去世第二天天是最主要最隆重仪式最繁杂的一天。
死者去世的第二天,丧事的重要仪式就正式开始。首先是要在这一天提前请道公,一般道公队由四个人组成,另外还有吹奏丧乐的一批人,道公主要是农村里年长的具有一定道教经验的人组成。
祭祀的灵台经道公布置好后,道公便吩咐让四个不同姓氏的人找四种不同的草放到装了谁的容器中浸泡,用这些水洒在灵台前给去世的人洗魂,洗掉死者生前的霉运和疾病,用竹枝将水洒到戴孝的人身上保平安,葬礼的堂内若有与死者同生辰生辰的人不能在场。另外,道公还设有一个天神台,神台上方南面挂有三位天神,道公先用桃木剑画符咒到地上,让妖魔鬼怪不敢靠近,然后用竹子做成一个架子,架子的顶上是一个圈,圈着贴上各种符咒,竹子圈外面四面各自点有三根香,子女和亲属跪在符咒圈前,道公念悼词,随着道公的指挥,亲属们一起围着符咒圈转圈,是让死者家属怀念失去的亲人,并祝愿死去的亲人能很好的升天,到更好的世界去,没有病痛苦难。
从夜幕降临到白天,亲属好友都要在灵位前守夜,道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念经文,几个道公一起,手中敲着竹子做的乐器配合孝经的反复诵读,死者家中有未婚的女孩子的,道公会准备八个莲花灯,每个莲花灯里面点上一根蜡烛,摆成一个八卦方阵,四个道公围着莲花八卦阵跳起方阵舞,莲花灯主要是为了给姑娘保留福气,以保佑姑娘将来嫁个好人家,生活能更好。方阵舞跳完后,道公将糯米与朱砂混合与36枚硬币混合一起放在手中,道公会安排死者家属里面的子女辈的男男女女各自拿一个莲花灯绕着死者的灵位转圈,每走一步,停一步,道公作领头,一边走一边念悼词,转满七圈后,道公停下,将手中的36枚硬币发放到转圈的人手中,并说这些硬币可以放在身上辟邪,用来做生意可以保佑那个人生意兴隆,有钱可赚,用在出行路上可以保平安等等。
入夜至凌晨这段时间,道公们每隔两个时辰念一次悼文,唱壮族悼歌,歌文内容页大多是歌颂死者生平及其贡献作为等等,表达死者家属心中的哀伤不舍之情等。
道公们举行的每一项仪式的开始前都要算好时辰,道公根据死者的生辰和死亡时辰推算黄道日,以及适合举行的吉利的时辰。道公会给出禁忌,除了灵堂内与死者生辰相同的人不能出现以免有晦运跟上以外,若是死者死亡的当天是凶日,则死者家中不能有哭声,参加葬礼的人不能哭泣,以免招来恶灵,只有过了当日显凶的时辰才可放出声来哭。
第二天,道公会推算出送死者的骨灰或尸体上山的好时辰,由几个死者生前的好友或年轻力壮的中年人将骨灰或尸体扛上山上的安葬处,安葬出一般条在方位坐北朝南干燥的前方视野开阔的高处,此时放的骨灰盒或尸体都是暂时放置,埋葬尸体的羊角坟过了四年或七年等尸体全部腐烂后才请村里的年长的人开坟捡骨,上山捡骨时,妇女和儿童以及生辰犯冲的人不能在现场看,不能跟随拣骨人上山。捡好尸骨后装到骨罐里放到合适的高处,等找到合适的坟地后将骨罐葬入。是骨灰盒的放置在高处也是需要找到合适的坟地才葬入。
将棺材或骨灰抬上山时,道公走在前头指路,死者的儿女或死者兄弟的儿女戴孝走在前头,亲生的儿女用白绫捆住镰刀背在背上,死者兄弟的儿女则各手托一碗满满的用白纸包住的米饭走在第二位置,后边是拿着大捆香的死者女方的人,抬着的棺材和骨灰紧跟在后,旁边有一个人是撒纸钱的,后边跟着的是死者的亲戚及朋友一行人。前往上山的路上需要注意的是,遇到坡的时候,所有人都要回过头来面对棺材或骨灰盒的位置磕三个头才能继续往前行进,同时,拿着香的人不能让香给熄灭,因为香是指引死者魂魄上山的方向。到放置骨灰盒或棺材的坟地后,死者的亲生儿女不能回头看,要立即离开,离开之前在坟地上抓一把土,离开的路线不能往原路折回。回到自己家中,死者的儿女将抓的泥土撒到饲养牲畜的圈中可保六畜兴旺。
当下葬仪式结束回到死者家中后,死者的儿女及亲戚要戴孝戴草帽到街上去“卖丧”,意思是把霉运都卖出去,同时也带死者逛街,死者的儿女拿着香走在前边,其余人跟在后面排成一列,“卖丧”的人一定要在街上买点东西,不管花大钱还是小钱,一般是要买点糖果和饼干,逛街结束后“卖丧”的人在十字路口分食一点糖果,剩下的就放在十字路口给死者吃,手中带去的香也要插在十字路口。
“卖丧”结束后就是前来吊唁的人吃午饭的时间了,饭席间,死者的家属要到死者娘家人面前下跪叫吃好喝好,娘家人则会起身加以安慰。临走前亲戚朋友有些会给死者家属一点钱表达安慰及帮助的心。
等到死者去世当年端午节那天,是送粽子的日子,死者的姐妹会在这天包上上两个四斤重的大粽子,在端午节这天送到死者家中去,死者的兄弟及娘家人则每人送一袋三斤的米,在端午这天还要聚在死者家中一起吃午餐。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情人节,但是在壮族的丧葬习俗里却还有另外的含义。死者去世当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壮语里说的“烧纸”的日子,“烧纸”的含义就是给死者烧纸钱、衣服雨伞房子电视等物品的日子,为了给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获得更好,有钱花,有好的生活。七月初七这天死者所有的亲戚姐妹都要到死者家中一起举行“烧纸”仪式,嫁出去的姐妹要拿香烛、纸衣之前等祭祀用品和一袋米、一只活的黑鸭子到死者家中参加对死者的祭祀。祭祀仪式中重要的“烧纸”仪式也有特别的讲究。当地壮族老人们说:“烧给死人的钱和物品没有记上死者的名字的话会被鬼节里出现的许许多多的鬼魂抢走,因为没有名字记号,死者是收不到这些东西的。按风俗来讲,烧给死者的祭祀物品都要写上一份死者的信笺,一般只有年长的道公或算命先生才懂得这些信件的格式。格式是这样的:在一张白色砂纸上右起第一列写上“中元节气”,另起一列写上“今有阳居***送给***物品**件,钱***亿,***鉴收”,写好后用浆糊贴在这些捎给死者的祭祀品上,一齐烧给死者。送给人与死者的名字前面最好写上两者之前的亲戚等关系。“烧纸”祭祀仪式结束后,用一张大彩纸将祭祀品烧后留下的灰烬收集好包起来,插上两根香烛和三根香一齐带到外面空旷处的石头上放好,这个仪式叫做送死者的魂出门。等将死者的魂送走后客人们可以开始吃午饭了。午饭中死者家属要蒸好一笼黄色的糯米饭以及别的饭类招待客人,菜类主要是鸡鸭鱼肉,最缺不了的是当地出名的八宝鱼生,不论客人的多少,这道菜一般都要有,鱼生显示出饭菜的丰富和对客人招待的周到程度。
以上是对武鸣县丧葬习俗的调查。
第三篇:传统丧葬与习俗
传统丧葬与习俗
随州市地域广阔,北与河南省接壤,南与荆门、京山、钟祥相邻,南北相距近200公里,各种民俗与习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以传统丧葬的习俗为例,南北差异就很大。不仅如此,相邻的乡镇也有不同,只是差距略小而已。
笔者知道最多的当属随中一带的丧葬习俗与礼节,当然,前面说过,民间习俗因地而异,虽然是相邻的乡村因为继承老一辈的传统不一样,丧葬习俗与礼节也就会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尸首的停放
逝者不管是自然死亡,还是因病去世,还是意外死亡,停放地方是有不同的讲究的,不管逝者属于何种方式死亡,如果在家里断气,那么,逝者的尸首(棺椁)就会很自然地停放在家里(堂屋正中),一般情况下,如果逝者有几个儿子,会选择停放在长子家中,也有逝者随谁生活便停放在谁家的。但如果逝者是在外面断气,则他(她)的尸首就不会停放在堂屋里,而是在院子或场子里搭一个棚子停放,其原因是因为逝者“死不回家”,于是就干脆将其尸首停放在外面,如果这个时候强行将尸首停放在室内,会不吉利。当然,如果孝子尽孝,像这种情况也可以停放在室内,但必须要有一个仪式:孝子先行祷告一番,祷告内容大体是一些要求逝者理解和原谅之类的,然后将逝者脸部用白布蒙上,由孝子反背着逝者进入堂屋停放。
床草和衣物
逝者去世之后,他(她)的部分衣物会在逝者去世当日烧掉的,包括逝者生前睡过的床铺草。烧床铺草和衣物的时候有讲究的,一是看燃烧时的烟雾飘向哪个方向,便意味着逝者将安葬在哪个方向,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烟雾飘散的越远,逝者的子孙的幸福就会越长。二是在第二天看燃烧后的灰烬中间坍塌的效果,坍塌的面积越小,证明逝者的后代就会越发(财),反之,就会变得贫穷,因此,在烧床铺草和衣物之前,孝子们一般会人为地把中间放一些硬物,防止坍塌。同时,家人们在当晚还要防止猫狗什么的踩到灰烬,因为有灰烬上是什么动物的脚印逝者来生就会变成什么动物一说,所以家人当晚会尽量避免这些动物踩踏灰烬。
洗澡和穿戴
逝者在入殓前按照风俗要让他(她)干干净净地走,所以要给逝者洗脸洗澡,说是洗脸洗澡,其实就是走过场,用热水浸过的热毛巾,首先在逝者的脸部上下左右抹三下,接着是逝者的前后胸,也是各抹三下,这样,就算洗完澡了。洗澡一般由逝者的子女来完成,也有请左右邻居的老者来完成的。给逝者洗完澡以后,并不是立即入殓,还要等逝者的姑娘女婿买来寿衣,穿戴整齐,这些寿衣一般是不用扣子的,都是用白线相连,逝者的双脚要用白线连在一起,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逝者“走得太快”,其中包含着逝者家人对其不舍之意。等逝者所有的子女来见过“最后一面”后才开始入殓。
入殓和盖棺
入殓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人来操作,首先是在棺材头部的地方放三块步瓦(过去手工制作的一种瓦),脚头放两块,然后,在棺材底部撒上一层火灰,撒完火灰后,就铺上姑娘女婿随寿衣一起带回来的“褥子”,垫在棺材底部,请来帮忙入殓的人将逝者抬起,头脚都枕放在棺材内部刚放好的瓦上,盖上“被子”,再将没有烧掉、稍微好一点的衣服放在棺材里面靠近棺材壁的地方“压棺”。做好这一切后,帮忙的人就会让逝者的亲朋来看一眼,这个时候,逝者的子女免不了要大哭一场,一旁的人就会劝他们不要哭,同时告诉他们尽量不要把眼泪流落到逝者身上,那样逝者来世会变成瞎子的。等大家都看过,帮忙的人就会拿一张草纸(俗称钱纸)将逝者的脸部盖上,然后大家吼上几声,将棺材盖抬起盖上。然后在棺材头部点上蜡烛或油灯,灯的正中放上一个香炉,再在棺材底部点上一盏灯(有条件的多用香油灯)。
下祭与选址
这里所说的下祭是指逝者去世后,家人会遍邀所有的亲朋好友,不管是还在来往的还是已经没有来往的,特别是逝者在世时已经没有来往的亲戚,都邀请来祭祀逝者。接到通知的亲朋好友就会买花圈,带上香纸鞭炮到逝者家中去下祭,在离逝者家不远的时候开始放鞭炮,逝者的子女听到鞭炮声,就会知道来客人了,逝者姑娘、侄姑娘等女眷围着棺材嚎啕大哭,请来的唢呐手鼓起腮帮子拼命吹,迎接客人的到来。孝子孝孙会留一两个在屋里,等客人来了,跪在棺材的一旁,面对前来对逝者行跪拜礼的人回拜,以示讲究和礼貌。其他孝子孝孙则排着队,挨个向前来祭祀的人行跪拜礼。然后就有专门的人向他们每人分发一条“孝袱子”(约两尺长短的白布。孝子孝孙孝女孝婿和外孙的孝袱子一般是与装殓逝者的棺材等长)。
客人来了,都会带香纸,这个时候,棺材前面或屋外放一个瓦盆用来烧纸,盆底装少许水,防止将盆烧炸裂。棺材的下方还会放一些“鼓头棒”,因为这种棒一般是在木棍的一端用棉花和摆布缠成形如打鼓棒一样的东西,故称“鼓头棒”,其数量与逝者孙子数量相等。
与此同时,前来“抬重”(出殡时抬棺材)的人就会在逝者家人的陪同下,到山上选逝者落葬的地址,这些人除了逝者的“未亡人”之外,有的还会请和尚、道士、风水先生等来为逝者的墓穴“看风水”。
守夜和封“子口”
守夜,一般是由孝子孝孙孝女孝婿们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守在棺材两旁,或坐或躺,他们的任务是每隔一个小时就放一挂鞭炮,放鞭炮的时候姑娘们还会哭上几声,一则证明“有动静”,二则有人说如果不哭逝者下辈子会变成哑巴。守夜的人可以轮流睡觉,但要时刻保持有人清醒,因为他们除了放鞭炮哭泣以外,还有防止香烧尽、纸烧灭、灯油完,随时添香加纸注油的任务。到了转钟后或天亮前,抬重的人就会陆续来到,准备封子口了。
所谓的封“子口”,就是把棺材盖子彻底封死,“子口”即棺材口。在此之前,棺材盖是用钱纸随意封着的,等逝者的相关亲属到来之后,抬重的就会打开棺材盖,这是见逝者最后一面的机会,所有的人都会围着棺材转,向死者的遗体告别。这个时候,哭得最欢的当属逝者的姑娘,她们会爬在棺材边沿,希望多看一眼。但抬重的这个时候显得十分的“无情”,他们发一声喊,拉开爬在棺材上不忍离去的人,强行将棺材盖盖上,钉上抓钉,整个封子口过程完成,人们再想见到逝者,只有在梦里了。
出殡与下葬
出殡是整个丧葬过程的重头戏。出殡的时间一般选取在早上(未出30岁死亡的称之为“短阳寿”,有的地方会选择在下午匆忙埋掉)。抬重的人先在大门外摆上两条板凳,然后进屋,棺材两旁各站四个人,用手捧起棺材往外抬。门框的两边分别会站两个人,手拿红色被单罩着门框,目的是为防止棺材上的“霉气”粘在门框上,棺材抬出门后,早已经安排好的人便在第一时间将停放棺材的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其寓意大体也是除去“霉气”。
棺材放在大门外的板凳上后,抬重的就会往棺材上部绑“通杆(直通棺材前后的树干或檩子。随南部分山区的通杆绑在棺材底部或腰部,既棺材底与抬重人的肩持平,这样便于上山。)”、“横柚(绑在通杆下面)”和扁担(和通杆平行,在横柚的上部),绑好这些后,他们还会把一根长长的白布绕回缠在棺材头部,这样便于孝子孝孙们“拉纤”。抬重人做这些事的时候,孝子孝孙们就会整整齐齐地跪在棺材前面,等到这些工作做好了,就准备出发,孝子孝孙们会一一轮流给抬重的人跪拜行礼,然后,抬重的人发一声喊,这就开始正式出殡了。
出殡送葬的队伍很长,走在最前面的人跳着挖锄、锹、烧纸钱的盆子以及里面的灰烬、钱纸,他的任务是沿途丢买路钱,放鞭炮。紧接着是花圈,花圈的后面是“帐子”(过去有人过世一般送的礼品就是布料,在这里称之为“帐子”),帐子的后面是逝者的孙子辈的拿着鼓头棒,紧接着就是拉纤的孝子们,他们在棺材的前面会尽量走得慢一些,抬重的因为身上负重,希望快一点到达目的地,于是一个阻,一个推,他们是互为“矛盾的”。棺材的后面跟着的是女眷们,他们的任务就是哭,再后面就是敲打锣鼓家什和吹唢呐的。
到达目的地之后,抬重的放下棺材,孝子孝孙们便对着棺材下跪,抬重的就会修缮墓穴,据说这是规矩,哪怕墓穴修得再好也要修缮一下。墓穴修缮好了,抬重的人就逐步解开棺材上的“通杆”等物,用最大的力气把它们扔的最远,这有两个说法。一是让孝子收捡这些物件时吃点苦,二是想让逝者的灵魂走得远一点,早点投胎。棺材落入墓穴之后,开始放鞭炮,等鞭炮声一落,孝子孝孙们就会用衣兜兜土,掩盖棺材——做个样子而已。于是,抬重的就开始正式掩埋棺材了。此时,无关的人已经渐渐离开,孝子孝孙们给抬重的逐一行跪拜礼,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们把坟做大一点,然后捡起抬重的人扔出去的物件回家。
“复山”与烧七
逝者下葬的当天晚上,孝子孝孙们再到坟上去一趟叫“复山”,复山的时间一般定在转钟之前,孝子孝孙们会带上吃的喝的,鞭炮纸钱等一应物件来到逝者的坟前,轮流向逝者敬酒,然后大家就地坐下来,喝着酒,吃着点心,吃罢,就开始烧纸。烧纸的时候,大家会躲得远远地,据说烧纸的火熄灭后能看到逝者的魂魄前来“捡钱”,等逝者把“钱”捡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放鞭炮。放罢鞭炮,整个丧葬才真正结束。
烧七,即每七天给逝者烧一次纸,烧够七次就是烧百日,除此之外,还有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以及出灵等,这些都不是本文要说的内容,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不同的丧葬习俗
要说不同的丧葬习俗,随北的小林镇和淮河镇不得不说,这两个镇几乎深入到河南省的“腹部”,这里的一些民间丧葬习俗又有不少沿袭了河南的民间习俗。这里老人过世后,先是请道士前来,超度逝者的亡灵,随同逝者家属选取落葬地点,在逝者落葬的前一天,由道士开路,孝子挑着两只水桶紧随其后,所有来参加逝者葬礼的人跟随道士和孝子来到逝者经常取水的水井,道士口中念念有词,孝子孝孙孝女孝媳们围着水井跪下,待道士做法完毕,由孝子将两只水桶放在水井里各取井水半桶挑上,沿着第二天出葬的线路,将水送到落葬点。据说这样做一是怕逝者到“阴间”没有水喝,提前给他(预备);二是逝者生前一直饮用这口水井的水,去世后为了能让他(她)不忘子孙,福荫后代,让他(她)继续饮用这口水井的水;三是水是万物之源,没有水不管是阳间还是阴间都难以生存,加上人在娘胎里的时候都是由水包裹着的,这样做是为了让逝者在投胎转世时不至于缺水。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无法考究。
这里还有一件让随南人不可思议,但细想起来又觉得在理的特别的丧葬礼节。在随中南,披麻戴孝的一般是逝者的晚辈,如孝子孝孙孝女孝媳以及逝者的外甥等,而这里如果逝者为女性,而且在妯娌里面又是排行老大,那么她的小叔子(丈夫的弟弟)需像孝子一样披麻戴孝,其恭敬程度与相关礼节与孝子一般无二。据说这个礼节源于宋朝的包文拯包公,据民间传说,包公是吃嫂子的奶水长大的,故在“嫂”字后面添上一个“娘”字。而包公敬嫂如娘,嫂子百年之后,包公为嫂子披麻戴孝,因此,河南民间有嫂子过世之后,小叔子们便师从包公,为嫂子披麻戴孝的传统。小林和淮河两镇与河南省接壤,受河南民间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沿袭了为过世的长嫂披麻戴孝的习俗。了解了这些,这里的人为过世的长嫂披麻戴孝就不足为怪了。
第四篇:解析福建闽南地区的丧葬习俗与文化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丧礼的。民间丧礼,历来沿袭2000多年前奴隶主贵族用的周礼丧制。
闽南传统的丧礼也是渊源于周礼的。民间崇尚古人死后灵魂不死的观念,遵行儒家倡导的孝道,又盛行鬼神迷信。社会风气以大操大办丧事为孝,不如此为不孝;丧家也以为不如此不足以抒发自己的悲哀,不能表达自己的遵礼尽孝之心和求得逝者灵魂的保佑。大户人家更借丧事办理之机,眩耀门风,显赫家族。传统丧礼往往儒道佛三教合流,人鬼神轮番上场,仪式隆重纷繁,色彩斑斓;宗教迷信泛滥成灾,耗费无度,成为闽南第一大陋俗,受到古今有识之士的讥贬抨击。
闽南传统丧礼中的陋俗,解放后屡经破除,直至开放改革之初,才得到根本的扭转。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闽南人大破封建迷信思想,移风易俗,丧事新办,蔚成风气,思想获得有史以来的大解放。
现代闽南丧礼,奠祭如故,却简朴卫生,朝着更科学更适应社会进步潮流的方向发展。
大街上充满民俗风情的大“出山”已不复见,然而做功德超度的诵经声、精致的彩礼“灵厝”还时而可见,吸引着年轻一代惊异的目光。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不轻易退出人们的头脑。先行富足的人们,面对财富,还有迷惘思想。但是,在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之间选择了科学和文明的闽南人,是决不会被传统的糟粕永远困惑的。团此,回顾过去的岁月,对传统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闽南人忌讳说自己亲人的死亡是“死”,而是称为“老了”或“过身”。人死而不言死,意味深长地表达了闽南人对死的传统观念的留恋。
在闽南人的传统观念中。至亲是不死的。每个死去的人都有自己的活着的亲人,都是活人的“至亲”。这样,每个死去的人都不死,统统还活着。
那么,死去的是什么?活着的又是什么?
在闽南人的传统观念中,死去的只是死者的肉体,活着的则是死者的灵魂。民间又认为,人活着的时候,灵魂主宰着自己的肉体,不能支配他人;人死后,灵魂还存在着,它离开自己的肉体,能影响甚至支配还活着的人,能给他们带来灾祸,也能给他们带来幸福。亲人之灵保佑子孙后代。灵魂是令人敬畏的。死者的灵魂居住在另一个世界――地府,过着和活人没有两样的生活,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钱花,逢年过节还要回到原来的家里到处走走看看。这种“灵魂不死”的观念起源于远古的原始人类,当今天的现代人还常常为在梦中与死去的亲友相会而心挂震撼的时候,就不难理解远古的原始人类日在梦中会见死者而产生死者灵魂不死的念头了。
灵魂不死的观念不只根扎在闽南人的传统观念中,在中国,在全世界,这种灵魂的信仰和崇拜都是普遍的。只是西洋人以为死者灵魂上了天堂,由上帝供养,吃“大锅饭”;而中国人则以为死者在阴间地府的供养,全靠活着的家人供奉。无人供奉者则成为俄鬼,作祟于人。闽南每年旧历七月的普渡,就是敬供这些无人祭扫的俄鬼,祈求他们不要作祟于己罢了。“灵魂不死”、“阴间地府”,现代人听起来,真是神话故事,或者是像“飞碟”、“外星人”一样的现代传闻。但是,在闽南人的传统观念里,则是千真万确,至少也是应该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的事。死者灵魂既然不死、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了,所以闽南人不称死亡为死,而称为“老了”。在这里,“老”就是“终结”的意思、“老了”意即死者的灵魂结束了它在人问的存在阶段,但是没有绝灭。
在传统的灵魂不死的观念上,佛教、道教起了重大的影响。在闽南人传统观念里,死者的灵魂还得再受摆布,面临着令人诧异的悬殊命运:虔城从佛的死者,灵魂直上西天净土的极乐世界;得道成仙的,则定居仙岛神山,都可享乐;凡人落入阴间地府,一律被押往地狱,接受十殿阎罗王的审判。依平生善恶判处,善者直送第十殿,投生为人;生前有罪恶者,依次过十殿审讯,历尽惨绝人囵的酷刑后,或投生为牲畜,或投入最底层的地狱,永受折磨,不得投生,惨不可言。地狱之说原来自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六道”轮回说,道教接过此说,对地狱作了更详尽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描绘。民间不敢奢望自己的亲人死后能成仙成佛,唯恐
死者灵魂在阴间饱受折磨,无不希望死者灵魂早早免罪投生为人。闽南人说死为“过身”,就有祝愿死者灵魂安然投生人性的含意。“过”即“转移”,“身”为“身体”或“身孕”;闽南话称妇女怀孕为“有身”,“过身”即灵魂已转世投胎,重新获得新生,不受地狱之苦了。
这不死的鬼魂,恐怖的地狱,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先人,为历久不衰、五彩纷呈的闽南传统丧礼,奠定了信仰基础。
丧礼起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
远古的原始人类在形成灵魂不灭观念之前,不埋葬死者,无礼可言。《孟子?滕文公》篇说;“盖上世尝有下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把死去的亲人的尸体随随便便扔到荒野山沟里。原始人类的灵魂观念形成以后,才埋葬死者,并举行仪式,安抚灵魂,安排死者死后生活,形成丧礼。我国考古挖掘发现:距今约18000年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自己居住的山洞深处,并随葬石珠、骨坠、有孔鲁牙等装饰品,尸体周围地上撒上红色的赤铁矿粉末。这是我国最早的葬俗遗址。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葬礼日愈繁琐,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对丧礼作了规范,形成一整套礼仪――周礼之丧制,是帝王将相丧葬之礼。周朝时,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极重丧礼,发表论述丧礼的著作最多。这些著作分别收辑在儒家论礼的《仪礼》、《礼记》中。这两部书与《周礼》被后世称为“三礼”。“三礼”记载的丧葬制度和论述的各项丧葬礼仪规范,为后世所沿袭。后世流行的葬前礼仪、五服制度、居丧守孝、祭祀亡灵等丧礼,基本程式都出于“三礼”。
儒家极重丧礼,同时又提倡孝道。儒家的祖师爷孔子把“孝”的内容概括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的另一祖师爷孟子甚至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把治丧抬高到比赡养更高的位置,成为衡量孝的最高准绳。
儒家后来被中国历代封建帝王所独尊,其学说儒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理论,儒家的道德伦理也成了社会的准则。儒家将人人应尽的“孝”和统治阶级的
“礼”结合起来,按官家的礼办丧事就成了每个人都要*的了。原来民间朴素的灵魂崇拜,变成充满繁褥礼仪的“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表孝心的竞赛。
佛教的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发展了灵魂的“来世”迷信。人们不再只为亲魂在阴间的供养操心尽孝,开始担忧阴间的阎王。判官、小鬼对死者灵魂的虐待、迫害和死者灵魂不能投生人世。从此隆重的善待死者的丧礼中又增加了侍鬼神的内容。
闽南的传统丧礼沿袭儒家以“孝”为核心的周礼丧制的基本程式,以厚葬死者和做佛事敬鬼神为基本内容。千百年来,闽南传统丧礼,结合了地方色彩,仪式有所简化,但是事鬼神之风却更强盛了。灵魂不灭和宗教迷信观念始终支配着人们在丧事中的活动。死者的死亡被当作死者灵魂的生活转折点――阳世生活的结束,阴间生活的开始。面对死者的遗体,人们以人礼待之,孝敬以四季衣裳、丰盛宴席,痛哭惜别,为他送行;对于死者的灵魂,又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设想灵魂在阴间生活的需要,而加以安排,以鬼礼待之,焚烧纸做的奴仆、楼宇巨宅、车马轿、成箱的纸钱…以尽孝心。这种“视死如生”、“事死如事生”的做法,是闽南传统丧礼的基本原则。
阴间的社会,历来传说和人世一样有种种弊病。人间的包公,传说死后成鬼王,也只管十阎王殿之一。即使最公正严厉的十大地狱的鬼官,也贪赃枉法,更不用说小鬼们的歪心了。善魂怕吃冤狱,恶魂惧受酷刑,丧家敬奉鬼神,以求保佑死者灵魂早日超生的丧礼,在人一死就举行了,一直贯穿整个丧期。佛教说诵经可以赦减灵魂的罪恶,于是请僧诵经之风盛行。佛经上一个有功德的佛教徒,曾打入地狱,救受难的母亲,于是请僧人做法事“破地狱”拯救亲魂之风再盛。
闽南传统丧礼,充满了亲人对死者的哀思和慈亲之孝,也充满了愚昧和迷信。但是,当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先人曾经是这样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希望,我们只能先予宽恕和惋惜――他们确实话得太辛苦了。
人临终的时候,不能继续睡在床上,要移到住屋的正厅,睡在用两条板凳和三块木板临时搭起的“水床”上。夭折者或父母尚健在者或地位卑微的家庭成员(如填房小妾)不能置正厅的,也要移到床前地板的草席上,或把“水床”搭在护后里。这叫“搬铺”。民间迷信,人若死在床上,则灵魂会被床架困住,不得解脱。“木床”用三块板,取其单数,表示死者的灵魂将单身上路,不会拉一个家庭成员作伴。灵魂和鬼的观念,在人未死时就在人们的脑子里活现起来了。
搬铺之后,人未断气之前,绝对禁止家属痛哭;抑止不住悲伤者,只能转身掩面抽泣。被搬铺者,知自己时日已到,即吩咐后事。临终时,子孙能齐到者被视为“有福气”。在确定搬铺者已咽气后,亲属才能放声号哭举哀。这时,家人穿戴的鞋、帽、装饰品都要脱下,妇女更要披头散发,取“散发出千尾”、于孙后嗣兴旺之吉意。华丽的服装要更换为素净的布服。男子不能理发,直至服丧期满。
死者咽气后,要立即“净厅”,即撤走供有祖龛(内置祖先灵位)和神龛(内直神明像)的长第桌,或用布把它们遮盖起来。在正厅拉上布帐子遮住“水床”。在门前摆放供桌,上摆“桌头炯”一对,点燃白色的蜡烛和线香。来探铺者必先拜,然后入内抚慰丧家。
死者被从头到脚盖上一条中间缝着红绸布的白被单――“水被”,头下的枕头被换上了石块。死者脚边点上了白蜡烛或油盏,为他照亮了通往阴间的黑暗的路。脚边又供上一碗饭,插上一双筷子,这碗饭就叫“脚尾饭”。脚边再置两个纸做的女仆――“脚尾切”,负责照料死者。一个已“上头”(已婚)的家属跪在死者脚边,边号哭,边不断地烧“银仔纸”(阴间用的纸钱),供死者在去阴间的路上用。
大门被斜贴上白色的长纸条,父丧贴左边,母丧贴右边,双亲皆已亡的左右都贴;有的两边都贴成白色的X,以示“失双头”,这叫“挂孝”。大门外还摆上一顶半人高的纸轿,供死者乘着去阴间,叫做“过山轿”。轿前轿后都立有纸做的轿夫,旁边放着插着线香的乌糖发糕――“碗糕??”,给轿夫作点心。放置纸轿时,要串上几串“银仔纸”,给轿夫挂上,作为工钱。“过山轿”是丧家最显著的标志,又显示死者的性别。男性的过山轿为绿色红顶,女性的“过山轿”为白色红顶。旁人一看到住家门口摆出了“过山轿”,就知道这家有了丧事,同时也知道死者是男性还是女性了。辗转相告,死者的讣音很快就传开了。
丧家除了贴纸条,置“过山轿”外,还要派人把死讯迅速报告与死者有关的亲属。死者是已婚女性的、一定要报告女方家庭――“外家”。女方代表未到,或到后未作许可,均不可殓葬。闽南俗语说:“死老爸扛去埋,死老母请外家来。”报告死讯的使者一般走得飞快,行色匆匆,故闽南人戏称赶急走路的人为“报死”。报死者抵达目的地后,不能进人家家门,只能在外呼叫,待人家出门来才报告死讯,随即离开。死者已出嫁的女儿接讯后,要立即奔丧,在接近家门的街头巷口,要边走边放声大哭,叫着“哭路头”。
丧家亲友见到“过山轿”即知有丧,多会送上银纸,或白纸包的现金。让丧家自购纸钱,资助死者上冥路。丧家答以缠着红丝线的白布块,后改为手帕、红色示吉,巾帕寓“送巾断根”,即与死者断线之意。这种送金银纸钱的礼节。在“过山轿”烧化后就不能再行。
死者初丧,忙碌一阵之后,家人便开始分头张罗各项事宜。孝子孝妇长跪在灵前,向闻讯前来“探铺”的亲友磕头,陪着亲友号哭,不能脱身。刚遭丧事,孝子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头脑混乱,也不能视事。丧事千头万绪,丧家往往请亲族中一位熟悉古礼,有经验、威信高、身体好、熟悉本家而又信得过的长者代主丧事,凡事由他坐镇指挥,喊起喊落,孝子则依从他的安排。所以闽南话称一时失去主张的人为“憨孝男”,极为形象。在长者安排下,一些人负责登记来探丧的亲友姓名及所给祭礼;一些人带着写有死者姓名、生死年月的字等去请择日师择定入殓的时辰;一些人忙着缝制或租借丧服;一些人去选购“寿板”(棺材);妇女不断折叠纸钱;厨房里不断浇菜煮饭,款待来探望或帮忙的亲友。这种从举丧开始到“出山”,一直不间断的“流水席”,虽不丰盛,但要吃掉大量的食品。有的住在近处的亲友带全家老幼一起来连吃数日,丧家不得辞赶。这种吃丧的陋习,造成丧家很大负担。
灯火必须昼夜通明、这叫点“长明灯”,为死者照亮阴间黑暗的路.丧家昼夜守灵。家里猫的脚被绑起来了,以免它跃过死者遗体。民间传说,尸体被猫跳过,会站立起来,见人就抱,一起倒下。人们忙碌不停。隔天,死者遗体就要人殓。#赛喏殡葬#
闽南丧俗,老人死后第二天才入殓纳棺。年轻夭折或死于恶疾者,当日就入殓出葬。
入殓前要“乞求”给死者擦洗遗体。“乞水”由孝男孝女执行。他们往附近溪边或水边,一到水边,扔下两个用红丝线系着的铜钱,说:“用土地公买水!”然后取水,啼哭着回家。亲属在门口等候,等到他们“乞水”回来,一起啼哭入门。这种“乞水”的风俗与我国西南某些少数民族极为相似,引起社会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乞水”之后,要“乞灰”作铺棺底用。“乞发”由孝男手提竹筐,一个米斗倒盖在竹筐中,到距离自家三户以上的人家的门口,下跪乞求人家的柴草火灰(旧时闽南举炊都用柴草)。被乞灰的人家将灶里的火灰放在孝男的斗上,丧家答谢以红烛一对。孝男乞得三家不同姓的人家的火灰后,啼哭回家,孝女孝妇在门口啼接。乞来的水倒在磁钵里,请来父母双全的“好命人”为死者洗净。“好命人”用一双筷子夹着白布,为死者洗头面,梳头,再拭擦全身。但只作拭擦的样子,比划一番而且。一边拭擦,一边不断对死者说好话,告诉死者已为他拭净了,可以去见以前先到阴府的先辈亲人了。民间相传用“长流水”拭身,可使死者投生乐土。
死者遗体洗净后,即为他穿上“寿衣”。寿衣又称“张老衫仔裤”,多在死者生前择“大生肖年”(如龙年等)制下,也有临时赶制或到“寿衣店”购买的。“寿衣”外套,男性多为长袍,另加马褂、瓜皮帽,女性多为衣裙披风。女性内衣“白布杉仔”,有的还是当年结婚穿着过的。死者常要穿好几套衣服,以“重”计算,每件算一“重”,夹衣算二“重”。通常是穿三领(衣)五“重”,或正领(衣)七“重”,最多的有十三“重”。男性一般着两条裤,问女性三条裙。“寿衣”忌皮制,俗传穿着动物皮制的衣服,到了地狱,阴官分派投生时,往往被派生为牲畜,故为大忌。
在给死者穿衣之前,要举行“套衫”的仪式。在厅前的院子里放一个竹编的大“加箩”,孝男手持竹筒(撑地,让孝男站稳),头戴新竹笠,签上插一枝红春花。另一个人与孝男面对面站着,将寿衣按内外顺序一件件套在孝男身上。穿套完毕,以麻绳穿入两袖筒,在袖口处扎住,然后孝男抽出双臂,脱出套成的寿衣,置新米筛上,端进正厅,给死者穿上。竹笠则往屋顶上扔。孝男或孝女完成“套衫”仪式后,要吃一碗甜汤圆。
“套衫”的习俗,从一般的角度看,是为了给死者换衣的方便,一次便可穿上,不必一件件地折腾。孝男或孝女站在竹凳上,套起来也方便。但是头戴竹笠,竹椅下又垫着“加箩”,却是令人费解。原来,这出于历史上闽南人民反抗清朝残暴压迫统治的传统。头戴竹笠,表示“头不戴清(朝)天”;足下垫“加箩”,表示“脚不踏清(朝)地”。满清时期的闽南人民,在世时不得不忍受清朝压迫,死后绝不愿灵魂再受压迫、这种强烈的反清情绪,透过“套衫”仪式,才得以发泄。以后代代相传,直到清朝覆灭之后,仍然沿袭不变,蔚然成俗。
从“乞水”净身到给死者换上寿衣,称为“张穿”。“张穿”意即给死者穿上“张老衫仔裤”,古礼称为“小殓”。“小殓”之后,便是死者遗体纳棺的“大殓”,俗称“入大厝”。厦俗忌直呼“棺材”两字,而代之以‘大厝“或”寿板“,是死者居住处。死者”入大厝’,表示死者灵魂生活的重大转折点,要举行隆重的告别人世的仪式。
死者人棺大殓之前。要举行“辞生”的祭祀。
“辞上”要备12碗菜肴供祭死者,荤素各6碗。若死者是虚诚信佛者,则12碗全是素菜。祭时由“好命人”或请来的道士(俗称“师公”)逐一拿起每一碗菜,口中说着好话,边用筷子夹起菜肴,做出喂食的样子,将12碗菜―一敬献给死者。“辞生”是死者灵魂辞别人世的最后的盛宴。
祭后请和尚诵经,叫做念“铺前经”,多念“往生咒”。
迎接棺材的仪式叫“接板”,反之运回棺材叫“接板”。“接板”时,死者全家被披上丧服,列队跪伏在大门外迎接棺材。棺材运抵后,烧银纸,丧家将白米一包、干柴二把放在棺材上,然后才抬入门,寓“载柴米归来”的富足之意。
“人大后”,即死者迁居新住所,是吉事,政棺盖打开时不能号哭。死者全体遗属聚集一堂,乞来的火灰铺在棺底,再铺上金银纸钱或纸屑。有的还铺上成片成封的“库纸”,这也是阴间用的货币。最后放上金银纸一叠,作为枕头,随葬金银玉器一并放入。
死者遗体入棺之前要举行“放手尾钱”的仪式。“好命人”或“司公”将12Q枚铜钱经由死者的手,溜放入米斗,再将铜钱一枚一枚分发给死者的遗属。这时,“好命人”或“司公”高喊;“放手尾钱,子孙富贵万万年!”表示死者将财富留给了后代子孙。获得“手尾钱”的子孙得将铜钱用带子穿过,系在手腕上,孝男用麻带,其他用白带、青带,叫做“结手尾钱”,既是带孝,又感激死者将富贵的吉兆传给了自己。
死者遗体入棺时,必由孝男扶头。媳妇女儿扶脚,其他子女扶双手。安放好遗体后,盖上“水被”,将写有死者姓名、生辰年月的木制神主牌覆在死者身上,并呼死者之名,请其灵附木主,再请出木主。然后才由工人盖上棺盖,丧家要赠给工人一个“红包”。
盖上棺盖后,要举行“祭棺”仪式,死者亲属按辈分依次跪拜。如棺材要久停待葬的,拜毕,由工人钉钉封棺。不日即出葬的,则临出葬才封打。
死者遗体入棺大殓之后,门外放置的“过山轿”燃化掉,让死者灵魂乘轿前往阴间报到。这时不能再赠丧家金银纸或送金银纸钱。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瓶、碗筷、草席等物,要丢弃野外旷地,或再放一把火烧毁。
在“大殓”过程中,僧、道不断敲钟鼓并诵经。
闽南的风俗还有“敲棺材头”和“跳过棺”。若死者父母健在,人殓后,父母持棒敲击棺材头,谴责死者为人子而未尽养老送终之孝。若死者为女性,其丈夫准备再娶,就要手持雨伞,身背包袱,从棺材上跳过,高喊一声:“我去番边(出洋)。”这样,男人以后再娶,亡妇的阴魂便不会再来计较。死人就这样好蒙骗,所以闽南又有一句“憨死人”的俗语,用以戏谁轻易就受骗的人。
“大殓”之后,死者亲属必须都正式着丧服,古礼叫做“成服”。也有死者咽气后就着丧服的。
闽南的丧服原依古礼分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分别用粗细生熟不同的麻布制成。死者家属及其亲友,依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不同而着不同的丧眼,原则上是,关系越亲的,着越粗糙的丧服;越疏远的,着越精细的丧服。
晚清起,五服不行,闽南都以白坯布制丧服,再套麻服于外。外套的麻服只分“大麻”(粗麻布制成)、“二麻”(细麻布,又称“地仔布”制成)。着“大麻”的,是死者的孝男孝妇及未嫁女。本家晚辈着“二麻”。丧服上,父丧不授缝前襟下摆,母丧不授缝后襟下摆,以示区别。
成套的丧服,除衣服外,还包括“孝鞋”和“头白”、“孝帽”。
孝鞋;孝男的为草鞋,内已编织进麻带;女为布鞋,加缝一小块的“大麻”或“二麻”,依与死者关系亲疏而定。外孙的鞋上加维青包布块。
“头白”:即死者亲属头上戴的白色孝巾,用白坯布制成。制孝巾时不能用剪刀,必用手撕,撕成方块,再对角一折,折成三角巾,扎在额头上,孝巾围于额头正中处再加缝一小块“大麻”或“二麻”。外孙的“头白”,用漂白的细白布(俗称“白西洋”)制成,上面加缝一小块青色布。其他外亲是用“白西洋”布加缝小块红布,不佩头上,而缠在左臂。不曾戴过孝的小孩,在他们孝巾上的“大麻”、“二麻”或青色布上还要加缝一小块红布,以减丧气。
“孝帽”:已婚孝男戴白纸做的两侧高耸的纸帽,两侧垂下麻丝,直到耳边,帽上面再加缠有麻布条的“孝箍”,也分“大麻”、“二麻”。女则戴白坯布制成的“甘头”。“甘头”呈长方形,像一只相邻两边豁开的面粉袋,不豁口的窄边罩在头顶,其他部分披在肩上,直垂后腰,大人小孩都戴。
依五服穿戴着丧服的服丧带孝期,与所着丧服相适应,从三个月到三年不等。
第五篇:回族与汉族丧葬习俗的对比1
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2届本科生论文
回族与汉族丧葬习俗的对比
摘要: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简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宁夏是回族聚居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回汉文化交汇,丧葬文化亦是其中一部分。本文从回汉民族丧葬的基本形式和过程、回汉民族丧葬习俗的文化渊源以及汉回民族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汉族和回族的丧葬习俗作一个简单的对比,旨在加深对回汉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回族 汉族 丧葬习俗 对比
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2届本科生论文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汉族回族丧葬习俗基本形式和流程的对比.................3
(一)回族的丧葬习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3
二、回汉民族丧葬习俗的文化渊源对比.......................5
(一)回族丧葬习俗源于伊斯兰教教义...................5 1、实行土葬,忌火葬...............................5 2、主张速葬,反对迟葬..............................6
3、从俭节约,崇尚薄葬..............................6
4、贫富贵贱,一律平等..............................6 5、履行义务,互帮互助.............................6
(二)汉族丧葬习俗源于儒教、道教和佛教的融合.........6 1、隆丧厚葬,香火永继.............................6
三、回汉两族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对比.......................6 参考文献:................................................8
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2届本科生论文
引言
丧葬仪式是最具表现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之一。不同的民族、丧葬的礼仪、方式也各不相同。他是一个民族文化外在表现,透过丧葬习俗可以窥视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回族的丧葬习俗,是人“归真”后,由亲属、邻里乡亲、朋友等进行哀悼、纪念、祈祷的一种活动,是回族民俗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汉族的丧葬习俗,是关心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神灵,供奉于祖庙。绝大部分回族群众认为,生是死的起点,死是生的结果。而汉族却随着佛教的传入,吸收了儒教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信奉“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各民族族的丧葬习俗,既有各民族的习俗特点,又有其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在本质。
一、汉族回族丧葬习俗基本形式和流程的对比
(一)回族的丧葬习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
根据伊斯兰教教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真主降示的,人也不例外。人降生后要按照真主颁示的经典处世做人,努力行善做好事。当人到老来,死期临近,唯祈求真主使其善终,再回到真主那里去,即“归真”。伊斯兰教教义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规律,并不令人畏惧。这是回族穆斯林对死亡的看法。
回族人在临终前,一般要念“清真言”,阿訇则为其诵读《古兰经》向真主祈祷,代临终者求真主恕 其罪过。归真后亲属要当即抹死者双眼,托下巴合其嘴,理顺其手脚,并将其头扶向右侧,然后将遗体身 上的衣服脱去,用白布单遮其全身,然后作大净。男亡人由男人洗,女亡人由女人洗。然后为亡人穿“开 凡”(尸衣)。“开凡”用白棉布制成,男亡人穿三件。女亡人同样是三件外,还须有一块裹胸布,长三尺 许,宽二寸许。男亡人头戴平顶小圆帽,女亡人戴盖头。
洗尸后,阿訇给死亡人站“者那则”(即举行殡礼)。站“者那则”可在清真寺内、也可在洁净的场地 进行。亡人亲属、朋友均为亡人行站礼,以祈求真主
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2届本科生论文
宽宥。此时,阿訇念“色纳”、赞圣,并为亡人和族 众作“都哇”(祈祷),阿訇在念经时轮番传递“赎罪金”。站完“都那则”之后便将“赎罪金”散发给参 加殡礼的人们。然后将“埋体”移入清真寺公有的“塔布”(专为运“埋体”而制作的长方形木匣子,回 民称为“经匣”)内,由四人或八人轮番抬至茔地。妇女和非穆斯林不能送亡人到坟地。
坟坑叫“麻札”,南北向,深五六尺至八九尺。直坑挖好后再挖侧洞,侧洞有两种:一种是从坑底向 西挖一长洞,俗称“偏堂”;一种是从坑底往北挖一洞穴,俗称“撺堂”。“偏堂”和“撺堂”高二尺许,堂口呈弓背形,宽约三尺,长约六尺,遗体放置其中。坟内不放任何物体,不用棺材,不许陪葬。入葬 时,阿訇跪在坟坑上方诵经,“孝子”在坟坑下方跪着听经,送葬者也环跪坟的周围聆听。坟坑填满,呈 驼峰形,也有堆成长方形的。至此,葬礼结束。
回族主张速埋俭葬,葬不择时,滞留不得超过三日。
回族十分重视对亡人的纪念。亡人归葬后,早晚要在亡人的居室内诵经礼拜,为亡人向真主祈祷。亡 后的头七、三七、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要请阿訇到家中为亡人过“乜贴”,主麻日、开斋节、古尔 邦节亲人要上坟悼念亡人。
(二)汉族的丧葬礼俗受到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和佛家教义的影响。
汉族丧葬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隆丧厚葬,香火永继”。隆丧厚葬是汉人社会丧葬礼俗的主流。
汉族有人死亡后要进行一系列的程序。
预备寿衣、孝布、寿材、造墓,储备粮食等。寿衣又称老衣,一半用棉布制成;棺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以柳木为最一般。
设置铺板,净身换寿衣,避神,设灵桌供倒头饭,指路灯,治丧盆烧倒头纸,备打狗棒和打狗饼,挂门幡。
含殓。含即在气绝之前,或在入棺的时候,含金玉 或食物。亦或饭含即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随后大殓。亦称入棺、入木、落材。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2届本科生论文
儿子抱尸入棺,最后在尸体上盖一红被。
报庙发丧。报庙:向阴间的官员通告死讯。发丧:人死后由丧主发丧,父死先报族,母死先报舅。一般由死者家属带孝到亲戚家,一见长辈便叩头,报告死讯。
成服。人一死,家里就要把准备的布匹拿出来赶制孝衣孝帽等孝服,等到停丧的各种仪式完毕之后或人卒三日之后,或在殓后或在殓前,举行“成服”仪式。
孝堂守灵。停棺并供灵牌、画像的地方设在厅堂或临时在外面搭的棚里,守灵人天天供饭,叫茶。闹丧:请戏班、乐工、锣鼓班子来家演唱,还有请乡亲来打牌赌博。孝歌内容主要是劝善行孝和说唱死者生平事迹、为人等。闹丧一般通宵达旦,延续数日,直到出殡。
祭吊。不论辈分大小,统统按死者伟大的规矩,上香跪拜。请僧道念经。
送魂闭殓。闭殓:即盖棺、合棺、闭棺。
治丧事务。家里遇着丧事,安排好管事人和办事人,一般是房族或乡亲中能干和可信的人。各地都有互助的习俗,如组织化的老人会,用具互借和邻里分担奔丧亲友的食宿等。
至此丧事的主体部分即宣告结束,但整个丧事的结束要在“七七”(死者死亡后第四十九天)之后。死者“头七”那天晚上叫“出煞”,按民间的说法,死者的魂灵在这一天晚上会由牛头马面带回生前住过的地方转上一圈,这是死者与阳间的最后一次接触。
二、回汉民族丧葬习俗的文化渊源对比
(一)回族丧葬习俗源于伊斯兰教教义
回族与其他九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其丧葬习俗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大。伊斯兰教规定丧葬的基本原则是土葬、速葬和薄葬。、实行土葬,忌火葬
土葬是许多民族处理死人的方式,而伊斯兰教是最坚持这一葬法的宗教之
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2届本科生论文
一。、主张速葬,反对迟葬
伊斯兰教法规定: 亡人三日之内必葬, 不择时日, 不问风水, 就地而葬。,一般是早上“无常”,下午埋;晚上“无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过三天。
3、从俭节约,崇尚薄葬
伊斯兰教把人生分为今世和后世两个阶段。今世是人生的旅途, 后世乃人生的归宿, 两者互为因果, 今世的所作作为在后世会得到应有的报偿。所以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不能两世脱节,。
4、贫富贵贱,一律平等
伊斯兰教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真主安拉造化的,在真主的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真主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履行义务,互帮互助
伊斯兰教义规定:穆斯林有埋葬亡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为“亡人”举行葬礼的义务,至少要有一个人履行了这项义务,别人才能卸去责任。
(二)汉族丧葬习俗源于儒教、道教和佛教的融合 1、隆丧厚葬,香火永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丧葬礼俗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死者尸体腐烂而加以掩埋的活动,也不只是活着的人对死者表示悲哀悼念的礼节习俗,儒家通过丧葬仪式宣扬并实行“慎终追远”的孝道,统治者通过丧葬制度强调并维系社会等级,达到调控社会的目的。
三、回汉两族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对比
丧葬仪式是一个民族最有民族特点的风俗习惯之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对死亡的观点各不相同。因此,丧葬的方式和礼仪也就各不相同。
有着鲜明伊斯兰特点的回族丧葬习俗已成为回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2届本科生论文
体现着伊斯兰文化的内质,又有其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当一个回族人即将“归真”时,首先化解自己生前与民族内部成员的恩怨,不把先辈“遗留问题”留给子孙,给活着的家人一个团结、和谐的氛围。同时又营造整个民族内部的团结。其次在埋葬的整个过程中,与周围汉民族的丧葬相比。也表现出民族内部自觉自愿,互帮互助精神。同时民族向心力,以及对宗教的认同,也在进一步得到加强。
回族丧葬习俗中的薄葬、速葬显示出回族丧葬习俗的合理性,科学性。丧葬习俗中体现的穆斯林教门内皆兄弟,真主面前人人平等,穆斯林内部无高低贵贱之分等平等思想,这些都促进了民族情感的交融与沟通。
而世世代代以农为主的汉民族,客观上便生活于对自然给定性的绝对依赖中,在内心深处相信惟有自然的给予才能给人带来幸福,因此对天意的顺从居主导地位。这也为迷信提供了有效基础。
因此对比看来。汉族主张厚葬,而回族主张薄葬;汉族主张社会等级,而回族坚持人人平等,遵循公平的价值体系。而这些不同,也使其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汉回民族丧葬的基本形式和过程、汉回民族丧葬习俗的文化渊源以及汉回民族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使我们了解到汉回两族丧葬习俗之间各自特点。当然,仅仅了解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从中学习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其各自的优点。最后促进汉回两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2届本科生论文
参考文献: [1] 古兰经[M].马坚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 王岱舆.正教真诠[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3] 勉维霖.宁夏伊斯兰教派摘要 [M] 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 38 [4] 刘智.天方典礼[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5] 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 106 [6] 高惠珠.阿拉伯的智慧:信仰与务实的交融[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7] 郑梅丽.浅析穆斯林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回族研究,2003第4 期(总第52 期)[8] 冯今源、铁国玺著伊斯兰教文化百问[M]1 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 年版,第171 页
[9] 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0]王才勇.中西语境中的文化述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