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

时间:2019-05-15 08:5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

第一篇: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

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

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 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祖先崇拜,是一种宗教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祖先崇拜的由来及特点;祖先崇拜,或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在母系氏族社;其崇拜行为的特点,首先是将本族的祖先神化并对之祭;祖先崇拜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在中国儒家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同样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朝鲜和韩国,也要对先人进行;越南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基督教徒,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祖先崇拜,是一种宗教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在大部分不同文化中,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灵崇拜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但对祖先的崇拜一般只是表达亲情,但有些文 化如儒家和大乘佛教是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的崇拜。本文就通过对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浅略研究,对二者的差异进行探究。祖先崇拜的由来及特点祖先崇拜,或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即在亲缘意识中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最初始于原始人对同族死者的某种追思和怀念。氏族社会的演进确立了父权制,原始家庭制度趋于明朗、稳定和完善,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祭拜、祈求其祖宗亡灵的宗教活动,从此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其崇拜行为的特点,首先是将本族的祖先神化并对之祭拜,具有本族认同性和异族排斥性;其次是相信其祖先神灵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会庇佑后代族人并与之沟通互感;最后超越了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认识局限,不再用动植物等图腾象征或生殖象征来作为其氏族部落的标志,而以其氏族祖先的名字取代,由此使古代宗教从自然崇拜上升为人文崇拜。祖先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传统中尤为突出。祖先崇拜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在中国儒家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国,对祖先的崇拜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康熙皇帝和教皇特使之间的争执,就集中在是否允许祖先崇拜上,康熙当时的名言就是“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在逝者下葬时,随同准备许多日常生活应用物品纸样,一同烧毁,如同送先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一样,并定时烧纸(送钱),甚至在不同季节送不同衣物的纸样烧毁。同样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朝鲜和韩国,也要对先人进行“祭礼”(??)和“祭祀”(??)。最重要的是“周年祭”(??)越南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基督教徒,在自己的家中都设立祖先的神龛,一般人并不过生日,但非常重视对先人的周年祭祀,焚香上供,并将后人的照片向先人供奉。在印度农村,在今日时,人们会回忆逝去的人,在进食前会向先人祈祷。印度教中有一个仪式叫“塔帕纳”,当一个家庭中有人去世,每年在十月份,家中的男人们会向恒河中放入写着梵文的赞美诗祝先人早入轮回。欧洲的天主教国家,每年11月1日为万圣节,是为去世的亲属点蜡烛的节日,来自非常古老的传统,教堂在11月2日正式为去世的人做弥撒。根据爱尔兰的传说,在“萨万节”(凯尔特人新年,一般为8月1日)时,逝者会回到自己家中,当天不关灯,不关门,家中要备有食品,即使食品掉在地下也不能收拾。加拿大和美国的习惯是在复活节、圣诞节或万圣节向逝者墓地献花和点蜡烛以示缅怀,有时也向逝者去世的地点献花和点蜡烛,在公路旁有时会见到这样的地点,都是纪念因车祸去世的人。祖先崇拜在非洲也很流行,但非洲人是敬畏祖先,害怕祖先的灵魂会打扰自己的家庭,希望他们远去成仙。原始的祖先崇拜意义礼记祭法:(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郑玄注疏:(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自夏已下,稍用其姓氏之先后次第)的记载表明最初的祀祖,并不以血统为标准,乃是以功德为标准,到夏后氏以后,始由尚功德转成尚血统而行祭祀。至于殷商时代,董作宾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一文中,谈到殷人信仰的中心在于人鬼,十万片甲骨文字,大部分是为祭祀占卜用的。殷人认为过世的祖先其精灵依然存在,和上帝很接近,且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降祸延福于子孙。中研院史语所陈韵珊研究员从卜辞内容研究殷人祖先崇拜的理念时,亦有相同的结论。可知上帝在殷人眼中是高不可攀,令人敬而畏之,且视祖先为具超能力的神明,祈福避祸均乞助于祖先神,这是殷人祭祖的主要观念;周人则不仅深信祖先的灵魂有降祸赐福的能力,且可配乎天。于是祖宗神取得形式上同等于天的确定地位,在实质上成为祭祀的主体了。再加上周人认为君主是天子,但因(殷革夏命,周代殷祀)之鼎革无常的现象,愈加深天不可信,其旨意难捉摸,唯先王的典型美德可以遵行的感受,所以产生了以“敬德”为主的祭祀理论。期望藉勉励祭祖来纪念并效法先人的德性,并透过有血统关系的先祖代为请命,得天福佑。综合上文,可以肯定地说,祖先崇拜之原始本质仍与敬畏上天有关,其宗教意义超过其伦理意义,祖先已被神格偶像化,却也有人文精神的倾向在其中了。儒家的祖先崇拜意义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多数学者都发表他自己自由的思想与言论,对古代思想都加以价值的重估。孔子虽不愿否定神鬼,但也表示出他的怀疑。说苑辩物中记载孔子回答子贡死人有知无知之间时,很明白地说:“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祀也;赐欲知死人有知无知,死徐自知之,未为晚也。”论语卷十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知孔于在态度土是存疑的不可知论者。在理念上他不信“死后有知”“人死为鬼”,但他觉得神鬼信仰,对社会也确有实用,因此孔子注重祭祀,认为祭祀是维持伦理的一种教化方法。伦理的中心就是孝,对于孝道的培植,当然是教化上的重点,而培植的方法就是“生则养,死别敬享”。故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教导,赋予祖先崇拜“报本、追远、崇德”的意义,期望民德因而归厚。所以儒家的祭祖观可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篇)所用的几个“如”字及“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与“祭者教之本也已”(礼记祭统)的言论明白其鬼神观完全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其所以制定的士丧礼、既夕礼(即丧葬祭祀礼仪)乃欲孝子履践之而能达成尽哀、报恩、不以死伤生、教孝四项目标。无怪乎墨于曾很切中的批评孔子,说他是“无鬼而学祭礼”;但也因此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添入理性的成份,把祖先崇拜由亡灵崇拜的层次提升到伦理化的祭祀,以孝德和祖先崇拜建立起关联性,盼藉此宗教活动而达伦理教化之目的。此影响之大如美国哈佛大学精研汉学的拉图莱教授(KenethScottLatourette)所说:“对中国人之崇拜死者,孔子主张的影响要较其它任何一个因素的影响来得大,当然这大部分是孔子主义的仪式及特殊观念所致。”在察考祖先崇拜思想演变过程中,这是要特别注意的。民间的祖先崇拜意义凭新石器时代到夏朝已出土的许多陪葬日用陶器中出现食物遗存痕迹这一件事,及殷墟卜辞和周人重祭祖甚于祭天的记载,配合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墓中帛画所表现的汉人死后世界观,及其它汉墓殉葬物的存在,可以肯定的说“灵魂不减”的观念一直深具在中国人的宇宙观里。人是有灵魂的,一旦死亡,肉体归于土,灵魂到称为“阴间”的另一个世界去,住在阴界的亡魂仍过着与人世相同的生活,还是有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需求,而这必须由阳世子孙来供奉。他们相信祖先可以保佑自己的子孙,但若得不到适当的供养也会降祸惩罚子孙。再加上圣贤的理论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十九章),“丧礼无他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终始具而孝子之事毕,圣人之道备矣”(荀子礼论)等,无形中也给平民带来“人死为鬼,鬼与生人的世界相似雷同,并且可以互相沟通”的观念,而更加强了既有的鬼魂信仰。道教相信人有三魂,当人一过世时,一归阴间,一入坟墓,一留于祖先牌位,这种灵魂观与佛教的“地狱道”、“饿鬼道”的来世观,也大大丰富了民间祖先崇拜的亡魂观和祭拜方式。此外又有从阴阳五行混合而生的谶纬学说及从佛道天堂地狱的来世思想产生的经忏符箓、修仙学佛等迷信加添于原有的人鬼信仰上,对民间祭祖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及至宋代以后,儒道释三教在死后世界观及仪式上均相混融合,儒家的大传统虽仍是民间祖先崇拜的核心,但如余英时教授所说的,任何哲学或学术思想至终均走向世俗化,而民间信仰正表现了这种特征。所以民间的祭祖观至今仍以古时供养亡灵,求亡灵庇荫以至繁荣子孙为本。藉人类学家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出文化如何有力的塑模一个民间的信仰,以及一个民间的信仰如何成为其文化的一部份而反过来影响文化的其它层面。了解祖先崇拜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对祖先崇拜问题的探讨可提供比单从宗教角度去研究更为积极而宽广的基础。互惠由于活着的无法确知死后的世界,也无法捉摸死者的意愿,所以对死者的感情总在悲哀中夹杂着恐惧。一是怕祖先在地狱受苦或成了饿鬼孤魂,二是怕饿鬼作祟子孙。故借着祭祀,一方面安抚祖灵,一方面避凶趋吉求祖灵保佑。这种互惠的功能是被中外学者所肯定的,如左传昭公七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以其无归,或为人害”;穗积陈重先生亦提到祖先崇拜走出于恐惧,目的无非是闪避亡灵的作祟,于同一书中他还提到德森(Derson)也有相同主张,而修次(H.Schultz)虽采中庸态度,仍认为祖先崇拜是以安慰亡灵之法来避祸消灾。章景明先生则认为是藉事奉鬼神以祈福求吉(。且在一项测验中,发现在一九六○年代出生,受科学威力笼罩的大学生所参加的抽样调查中,只有百分之十五在潜意识中不受民俗仪式所刺激而引起心理恐惧。由此可知即使在习惯性的科学态度下,人们有理由来坚持其不迷信的态度,但在其潜意识中却对民俗仪式有所恐惧,且对其所指陈的基本假设--鬼魂作用点头。此外,庄士敦(Johnston)在描述威海卫的一书中用了一句“没有祖产,没有祖先牌位”来说明财产和祭祀的互惠关系;亚赫恩(Ahern)的“中国乡村的祭祀”(TheCultoftheDeadinaChineseVillage)一书及陈祥水在彰化埔心村所作的田野调查也证实了这个互惠关系。所以自古至今,虽科学渐发达,社会越文明,但借着遵行祖先崇拜的常规,使死者及在世者皆得到好处的互惠心态依然左右着人心。

第二篇:消费观念差异研究问卷

问卷编号:__________ 当代大学生与父辈代际间消费观念调查问卷

您好!本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与父辈代际间消费观的异同,请您认真阅读每个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答案,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调查结果只供科学研究所用。谢谢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

B.18—23岁

C.24—29岁

D.30—40岁

E.41—45岁

F.46—50岁

G.51—55岁

H.56岁及以上

3.您的家庭所在地__________(请填所在省份),并选出所在地类型:

A.城市

B.城镇

C.农村

4.(父母填写此题)您的月平均收入()

A.1500元以下

B.1500—3000元

C.3001—5000元

D.5001—8000元

E.8001—10000元

F.10000元以上(学生填写此题)您每月平均生活费为()

A.600元以下

B.600—900元

C.901—1200元

D.1201—1500元

E.1501—2000元

F.2000元以上

二、请按照您与每个选项的符合程度,在对应的选项上画圈(示例:○),“1”表示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序号

题目

不符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当旧鞋穿到破损的时候,我才会将它淘汰 选择电脑时,我更注重功能而非品牌

我之所以换手机,主要是因为身边的人换了一款新手机 我常在商场打折促销时购买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 我宁可节衣缩食去买我喜欢明星的演唱会门票 当鸡蛋涨价时,我会少买一点鸡蛋 我常常购买那些价格较高的放心食品 服务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会选择哪家饭店 我会随着电器技术的更新换代,来更换家用电器 我每年至少安排一次自费旅游 我不去电影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省钱 我买东西时会与人讨价还价

对我而言,人情随礼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我一直坚持记账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不太符合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一般

比较符合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非常符合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5 购物是我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 2 3 4 5

三、请表明您对下列情况的态度,在对应的选项上画圈(示例:○),“1”表示不支持、“2”表示不太支持、“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支持、“5”表示非常支持。

不序号

题目

支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我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态度是 我对网购的态度是 我对炒房的态度是 我对购买保健品的态度是 我对攒钱买奢侈品的态度是 我对购买商业人寿保险的态度是 我对支付高额学费出国留学的态度是 我对购买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态度是 我对储蓄的态度是

我对购买古董、纪念币等收藏品的态度是 我对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态度是 我对购买豪车的态度是

相比物质消费,我认为精神消费更重要 即便物质非常丰富,也应当勤俭节约 有钱就该花,能享受就尽量享受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不太支持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一般

比较支持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非常支持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问卷到此结束,谢谢您的参与!

第三篇:羡慕和崇拜是不是近义词

羡慕和崇拜这两个词是代表什么意思呢?他们是不是近义词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羡慕和崇拜是不是近义词,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羡慕和崇拜是不是近义词

羡慕和崇拜是近义词

羡慕的解析:

1、三国 魏 阮籍《鸠赋》:“何飞翔之羡慕,愿投报而忘毕。”

2、唐 陈鸿 《长恨歌传》:“其为人心羡慕如此。”

3、清 李渔 《意中缘·自媒》:“可见他平生羡慕的只有这一个人。”

4、韩北屏 《伊犁河畔》:“真是令人羡慕的果树与鲜花的城市。”

崇拜的解析:

尊重拜授。

《南齐书·百官志》:“其诸吉庆瑞应众贺、灾异贼发众变、临轩崇拜……则左仆射主,右仆射次。”

尊崇奉拜。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贬妖穴为罪隶论》:“今妖穴住居北地,不知崇拜皇上帝,不知修好鍊正,其罪之多不可胜数。”

尊重敬佩。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向之崇拜《公羊》、诵法《繁露》,以为一字一句皆神圣不可侵犯者,今则并其复九世之仇而亦议之。”

叶君健《火花》十:“他崇拜这个老汉,所以他只要能弄到一点米,他也煮一碗饭或熬一碗粥送来。”

曹禺《日出》第四幕:“﹝胡四进来﹞顾八奶奶崇拜英雄一般地跟在后面。”

第四篇:中美政治制度差异的研究

中美政治制度差异的研究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美国采用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中美政治制度具有着普适性与特殊性的典型特征。下面就来对中美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

1、中美根本政治制度的区别: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通过人民投票选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投票选举领导人,人民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选举领导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也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更加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毕竟只是代表民意,不能充分全面反映每个人的意志;以会议的方式,一年一次,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虽然设有常设的人大常委会,然而人大制度毕竟不如常设机关能持续工作。

美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三权分立制度,即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立法权属于由

参、众两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的下级法院。每个国民都持有选票,可以直接参与领导人选举。

三权分立制度的优势在于三者权利互不干涉,相互监督,相互制衡,有利于防止专政;三权分立的核心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即通过国家机关内部的互相制约,使之更好地协调配合,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它的缺点在于当各方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三大机关之间相互扯皮,必然导致办事、决策效率低下。

2、基本政治制度的区别

中国的基本民主政治制度有3个,分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对应的,美国则是“两院制”,分别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州层次上有着“州制度”,州也是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和司法,功能和管辖范畴都和国家层次上的对应机构大致相同。一州也有州长来管辖。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而美国的两院制则是由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执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了更好的治理,设置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而美国则是在各个州设立了州政府,除内布拉斯加州仅有一个立法机构外,其他州全都分上下两院。上院叫参议院,下院叫众议院。功能和管辖范畴都和国家层次上的对应机构大致相同。

我国存在着一个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以下优势:

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第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

第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简单来说就是 “三个自我”和“四个民主”,即“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最后来分析中美政治制度,为的是取长补短,互利共赢。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一定要适应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才能持久地存在和运行。要评判它的好坏,可以大致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它能否保持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二是它能否有效率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三是老百姓对它是否满意。美国的政治制度适应它们自己的情况,存在了200多年,期间也经历了不断地修改,经过南北战争的考验,形成今天的制度格局;中国的政治制度适应中国自己的情况,并且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完善与创新。中国共产

党曾一度模仿苏联,后来根据中国自己的国情,逐渐形成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特点、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十几年以来,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应当承认,中美两种民主政治制度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以美国为典型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在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较之专制制度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对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的文明进步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一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制度的不完备性。所以才会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以适应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形势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时期不长,虽显示了优越性,但也具有不完备性,需要不间断地总结经验加以丰富和健全。两种民主政治制度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来说,在如何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维护政局的稳定与和谐,强化家庭与社会责任方面,可以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来说,在如何扩大政治的透明度,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方面,可以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得到他山之助。

我们说社会主义社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究竟什么东西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呢?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哪个好?当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好。”这就是说,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但是,如同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完

善的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制度并非一开始就是完善的,它也有一个由不太完善而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示出来。

以美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鼎立或三权分立制度是出于制衡权力的考虑而设置的,在实践中,这种制度也有效地起到了制衡权力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与稳定。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国家机关之间经常摩擦、扯皮、互相牵制,致使许多重要国家无法得以及时决断。三权分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人独裁专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政治文明开辟了新的历史纪元,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使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得到解放,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确立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完全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应当坚持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应当借鉴资本主义权力分工与制约的作法,但是却不能照搬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必须走全球性与本土性交融互动的道路,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拓本土政治文明资源中的精华部分,又要以开放、求实的态度吸纳全球政治文明资源中的合理因素和优秀成果,从实际出发把市场经济与民主

政治相结合、中国政治发展与世界政治发展相结合,建立起一个适应本国实际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新型政治体制。

第五篇: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精选)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

摘 要:体育明星崇拜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的双重属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发法回顾了国内体育明星崇拜内涵、成因、影响等方面研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多为思辨性研究,缺乏实证性研究;缺少专业的体育明星崇拜测量量表;研究方法多文献法、思辨法,难以满足作为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对象的研究要求,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不恰当导致了研究结果之间的较大差异;研究尚处于描述阶段,缺乏挖掘体育明星崇拜社会价值的研究。建议今后研究应多以实证性研究为主,对体育明星崇拜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探索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干预机制;研究重点应定性体育崇拜与体育明星崇拜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研究指明方向;加强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引导价值的挖掘,结合目前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偶像——榜样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工作,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制定专门体育明星崇拜量表。

关键词:体育明星;体育明星崇拜;述评

Review on Domestic Researches of Phenomena of Sports Star Worship Abstract: As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sports star worship has dual properties of psychology, sociology.By reviewing domestic sports star worship researches on connotation、causes、impacts and so on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es.Thinking that studies have more speculative research than empirical research;Lacking of professional sports star worship measurement scale;Research methods with more literature、speculative research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 research study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not suitable research methods and tools resulted in a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studies;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stage of description, lacking of researches on founding Social value of sports stars worship.Recommend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more empirical research on sports star worship, analysis the phenomenon of sports stars worship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depth, explor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youth sports star worship;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star worship and sports worship and their nature to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theoretical studies;Strengthen research on founding value of sports star worship to youth,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ampus football activities, carry out work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ol——Model Education”, to train students’ interest to football;Development specialized sports star worshiped table.Keywords: sports stars;sports star worship;Review

经济水平的提高、体育文化的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全民健身计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终身体育观念深入人心。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人们参与体育、欣赏竞技,为喜爱的体育明星加油助威,分享偶像胜利的喜悦。体育明星崇拜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这一现象引起了我国体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对体育明星崇的内涵、成因、现状以及影响等作了深入研究。本文拟运用文献法回顾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成果,发现诸体育明星崇拜研究的不足之处,便于研究者参考。什么是体育明星崇拜

谈起体育明星崇拜就不免涉及另一问题:崇拜是什么?崇拜源于远古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恐惧。《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崇拜解释为“尊崇敬拜”。英文“worship”意思与之类似,但是包含礼拜、礼拜仪式的解释,意味着对神明的礼敬。古人崇拜的对象是自然力量的化身——神明,这种崇拜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人们通过各种仪式向神明表达崇拜之意,祈求远离痛苦与伤病。体育崇拜将人们崇拜的对象从天上拉到了人间。张本俊等人通过对古代奥运会祭祀诸神的内容和形式的考察发现体育明星崇拜现象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奥运会,古代奥运会作为祭祀宙斯的庆典活动,竞技胜利者被认为是“神灵附体”,代表了神的超自然力。冠军是神明的化身,人们对虚幻的神明的敬意借由对体育竞技获胜者的崇拜表达出来。

时代发展,思想枷锁被打破。人们认识到自然现象仅是自然现象,不再将运动竞技冠军看作是神灵的化身。但体育明星崇拜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概念是反映事物自身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与逻辑源点,概念的模糊易造成理论研究的困惑,有必要对体育明星、体育明星崇拜概念界定。什么是体育明星?有学者提出体育明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种维度建构的产物,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同构的客体化和工具化的对象。此观点基于社会学角度对体育明星的形成进行构建,对了解体育明星形成过程中国家、市场和社会因素的地位作用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构建方式忽略了体育明星作为个体本身的人格特征魅力。马瑞、俞继英

[5]

[4]

[3]

[1]

[2]认为体育明星作为运动领域最耀眼的人,特指具有高超运动技艺,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一定知名度或号召力的运动员。王家新持不同态度,认为体育明星不仅仅是运动员。他将体育明星定义为在体育界表现突出,成就卓著,为大众瞩目的杰出人士,主要指运动员、教练员。诚然,教练员在竞技运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力突出的教练员的光辉甚至要胜过运动员,如郎平等。

目前,体育明星崇拜概念尚未界定。作为一种社会事实,青少年心理发展必将经历的心理事物,认可度较高的观点是体育明星崇拜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值得注意,除体育明星崇拜,有学者还提出体育崇拜,但是也未进行界定,而是将其与体育明星崇拜混用。笔者认为“体育”与“体育明星”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分属两种不同事物,作为崇拜对象,两者概念不能混淆。对体育明星崇拜成因的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体育明星崇拜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双重属性。国内学者对体育明星崇拜成因的分析主要从两个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体心理维度。较早对体育明星崇拜成因探讨的是邹克宁等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体育明星崇拜形成的原因。认为:大众传播的飞速发展、体育明星代表某个俱乐部或者国家所带来的认同感和强大的集体凝聚力、体育明星创造的运动美、精神美以及观众与体育明星的情感共鸣是体育明星崇拜形成的主要原因[6]。较之过去,信息化的时代为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急需重新树立国际形象而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事业,造就一大批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世界级优秀运动员。这些运动员拥有精湛的技术,超高的竞技水平,代表着国家形象,他们在世界体坛的优异表现一改以往我国积弱的国际形象,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体育明星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但是单从社会学角度不能完全解读体育明星崇拜的成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体育明星崇拜的产生有其个体心理因素。王灿等人对我国城市中学生体育明星崇拜的研究中发现中学生对体育明星的崇拜有其社会和文化背景,更有自身心理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逐渐从父母的养育式依恋中转移出来,转向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认同式依恋。在心理发展的过渡期,需要一种精神寄托来摆脱因迷茫而产生的信仰危机,崇拜心理为青少年找到寄托对象,对体育明星的认同式依恋就体现在其崇拜心理中。该研究仅对体育明星崇拜的心理因素进行思辨分析,并无实际数据和理论支撑。青少年自我确认、情感归属、团体接纳三

[7]方面的心理需要是体育明星崇拜的心理原因,体育明星崇拜的理想化过程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欣赏到认同的过程。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了人的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需要层次结构模型。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崇拜正是基于其对团队归属感和自尊的需要形成。需要使青少年对体育明星加以崇拜,体育明星拼搏精神、所获得的成就等引起青少年自尊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对体育明星产生崇拜心理,作为学习榜样加以模仿崇拜——虽然这种榜样学习有时有些盲目——直到崇拜者满足自身自尊的需要或者找到自尊的替代事物。

我国对体育明星崇拜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集中于社会学领域。总体看,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两种。社会因素包括大众传媒的媒介作用、国家的制度导向作用、体育明星本身的特征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心理因素则由青少年自身心理需要等因素构成。在社会学角度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与工具的使用限制了作为心理现象的体育明星崇拜成因研究的深度与准确性。在现有对体育明星崇拜成因的心理学角度探索中,大都是运用现有心理学理论对崇拜现象进行解释的思辨法、文献法,并无实证方面的研究,缺乏较为可靠的数据支撑。[8]3 对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情况的研究

体育明星崇拜具有突出的年龄性和过渡性特征。体育明星崇拜的队伍绝大多数是青、少年群体。青少年时期正是心理发展过渡期,这一时期个体有对自我进行确认的需要,体育明星的无疑成为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投射对象。

众多研究中,潘一禾(2003)调查“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后发现有偶像的被调查者中崇拜体育明星的人数(23.3%)仅次于崇拜影视明星的人数(37.2%),两者都崇拜的人占39.5%。然而,李强、韩丁(2004)的“中学生偶像崇拜”研究中发现崇拜体育明星的中学生只占有偶像学生的16.3%,在姚计海、申继亮(2004)的研究中这一数字则更小,只有7.7%。通过对文章的考察,发现出现这一情况主要原因可能是抽样样本、研究范畴、多偶像类型的选择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王灿(2006)等人将体育明星崇拜分为适度、中度和极度三个水平对我国城市中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有97%的中学生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绝大部分(91.7%)对偶像的崇拜处于适度和中度的有益范围;崇拜对象主要集中在篮球(20%)、足球(19%)和乒、羽项目(21%);运动员的技术、个性和精神(53%)是中学生选择崇拜对象的主要价值取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31%)崇拜体育明星是受同辈影响,因为从众而崇拜。在该研究中,抽样样本为北上广等国内一线城市中学生,是否能代表研究总体值得质疑,且在崇拜程度的划分上有待商榷。马瑞、俞继英(2010)对1152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822人有崇拜的体育明星(71.4%),调查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崇拜以实质崇拜为主。这一观点主要是从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的价值取向出发,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认知取向为主,有利于青少年将偶像向榜样转化。

吕先波(2006)在对南昌市大学生的体育偶像崇拜现状研究得出大学生崇拜体育明星对媒体的选择依次为电视、网络、报纸和杂志;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男生(35.8%)多于女生(15%)(U=21>U0.05=1.96,P﹤0.05);个人价值、个人品质、相貌、项目价值、社会价值是大学生崇拜体育明星最主要的原因;312份城市生源样本个体中崇拜体育明星的有113人(36.2%),250份乡村生源样本个体中崇拜体育明星的有27人(10.8%),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9]4 对体育明星崇拜影响研究 4.1 球场观众暴力现象

体育明星崇拜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球场观众暴力”。球场观众暴力是指由观众在赛场内、外,以殴打、侮辱、破坏或者其他手段对他人造成身体、精神或财产上的损害,妨碍赛事的正常进行与组织管理,并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石岩

[10]

等人研究发现,我国球场观众暴力有由场内向场外蔓延趋势,暴力主体趋于低龄化,暴力表现形式由最初向场内扔杂物、辱骂等转化为真实暴力对抗行为。对于球迷骚乱现象的成因,有研究认为球迷对崇拜球队的极度感情倾向是球迷骚乱发生的重要基础4.2 对体育文化的影响

体育明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源于大众对体育明星的崇拜文化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于永慧

[13]

[12]

[11]。

。体育明星的价值对体育

等人以体育英雄崇拜为起点,阐述了体育英雄崇拜对体育文化的影响,认为体育英雄崇拜现象在对体育精神文化影响过程中无论是对体育英雄还是崇拜者都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对体育智能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对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体育明星某种意义上是国家的英雄,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英雄。体育英雄的塑造过程是体育文化的重要部分。体育明星崇拜对我国体育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影响。4.3 对青少年的影响

作为青少年心理发展所特有的心理“附属品”,体育明星崇拜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马瑞、俞继英在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中,通过对体育明星崇拜与非体育明星崇拜的学生的多方面对比,发现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体育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认知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研究并未对体育明星崇拜与青少年体育行为关系进行探讨。根据埃利斯的ABC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是诱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其实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观念、信念B(Belief),观念B是造成事件A的直接原因。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体育精神、观念有一定积极作用,体育观念的正向发展对其体育行为、体育参与也必然有积极影响,这为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运动兴趣提供了一定参考,亦引发对学校“偶像——榜样教育”的思考。“偶像——榜样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学校通过利用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对学生进行诱导式教育,但是狂热崇拜的消极方面不得不使我们权衡利弊。有研究认为体育明星崇拜能促进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功能,如有助于情感波动期维持它的相对稳定、在群体中得到相互认同等,但消极作用同样突出,表现在不良的崇拜心理易使青少年产生光环效应,对崇拜对象加以神话,从而导致青少年对其崇拜对象产生偶像迷恋,背离现实生活,阻碍个性和道德发展。

体育明星崇拜与中学生体育参与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体育明星崇拜与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的研究中,马瑞与沈建华

[14]

[4]

发现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运动开始、运动坚持、运动技能学习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青少年对崇拜对象的崇拜会投射到其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影响对锻炼项目的选择。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持续性也有一定作用,更能激发青少年运动技能学习的欲望。但值得注意一点,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与体育参与行为相互影响,到底是因为青少年因运动项目而喜爱体育明星,还是因崇拜体育明星从而促进了青少年体育参与动机,马瑞与沈建华未给出答案。高泳

[15]

对河南省新乡市和驻马店市的中学生进行研究后认为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模仿行为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其体育参与活动。而在王灿等人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四座城市中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城市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之间相关不大,该研究还发现体育明星对中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激发有一定作用。上述两种研究结果的差异从样本选择上可以体现出部分原因。由此也可以看出不同生活水平、环境等因素对青少年体育参与都有影响。4.4 对体育明星自身影响

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的主体是社会大众和体育明星,崇拜者对体育明星的信任和追随会激发他们继续攀登竞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会使他们为求胜利不择手段向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13]

。对偶像的过度崇拜会导致社会距离的产生,这种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屏障对体育明星的生活作风、价值取5 对体育明星崇拜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

综合上述研究,体育明星崇拜主要存在于青少年时期,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对青少年体育意识的提高、锻炼兴趣的培养等有积极作用。那么是否能将体育明星崇拜融入学校体育乃至德育、智育中,以更好挖掘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的潜在价值,更好地全面发展学生?陈相光[16]对此进行研究,认为偶像是人内心世界的最宝贵的情感寄托,大学教育者应认真考虑如何利用体育明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精神引擎,充分发挥体育明星的人文教育价值。体育明星不同于影视明星,他们的成功更多的是靠经年累月的苦训获得,在非常人所能企及的高强度训练水平长期坚持。体育明星具有顽强拼搏、不怕失败、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这些品质正是中华民族在过去所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提出“学校体育明星”概念,“学校体育明星”是指将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包装成“明星”以发挥其巨大的教育、引导作用

[17]

。该研究认为打造学校体育明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价值,并给出了打造学校体育明星的具体流程,对如何将体育明星崇拜与学校体育结合,挖掘体育明星的学校教育价值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上述研究虽然对将体育明星崇拜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大力追捧,但都未给出避免体育明星崇拜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方法和措施。从研究与实践现状来看,将体育明星崇拜结合到学校教育情景的设想尚处于理论阶段,具体是否可行,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仍需深入探讨。

6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对体育明星崇拜内涵、成因、影响等方面研究进行总结。体育明星崇拜最初源于宗教崇拜,人们将对神灵的敬畏投射到竞技冠军身上加以崇拜,崇拜现象的产生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双重因素,体育明星崇拜具有过渡性和年龄性特征,崇拜主体为广大青少年,对青少年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作用,对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体育明星亦有影响。认为目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体育崇拜与体育明星崇拜混用是概念界定问题的症结,有必要在区分内涵的基础上分清两者概念;研究多为思辨性研究,缺乏实证性研究;缺少专业的体育明星崇拜测量量表;研究方法多文献法、思辨法,难以满足作为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对象的研究要求,研究方法和工具的不恰当导致了研究结果之间的较大差异;研究尚处于描述阶段,缺乏挖掘体育明星崇拜社会价值的研究。针对矛盾,建议今后研究应多以实证性研究为主,对体育明星崇拜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探索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干预机制;研究重点应定性体育崇拜与体育明星崇拜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研究指明方向;加强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引导价值的挖掘,结合目前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偶像——榜样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工作;制定专门体育明星崇拜量表。参考文献:

[1] 李力研.体育崇拜的宗教启示[J].体育与科学,1988,13—16.[2] 张本俊等.角色神圣到世俗异化:体育明星崇拜变迁的动因与理性审视[J].体育与科学,2013,34(3):41—44.[3] 胡全柱,乔超.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国家-市场-社会”理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4,35(4):64—66.[4] 马瑞,俞继英.体育明星崇拜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精神认知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11—14.[5] 王家新.体育明星价值的社会学审视[J].体育文化刊导,2006,53—55.[6] 邹克宁等.当代体育明星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4):12—16.[7] 王灿等.角色神圣到世俗异化:体育明星崇拜变迁的动因与理性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15—317.[8] 王玉清,赵溢洋.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透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7,61—62.[9] 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

(一)[J].青年研究,2007,(3):9—14.[10] 石岩等.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J].体育科学,2007,27(1):24—40.[11] 刘晖,侯本华.球迷骚乱行为成因探析及管理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91—92.[12] 黄延春.我国体育明星价值嬗变审视[J].体育文化刊导,2012,(2):148—150.[13] 于永慧等.浅论英雄崇拜对体育文化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15—17.[14] 马瑞,沈建华.体育明星偶像崇拜与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研究[J].体育科研,2013,34(3):80—83.[15] 高泳.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2):33—38.[16] 陈相光.中国体育明星对大学生的影响及人文教育价值[J].体育学刊,2006,13(4):15—18.[17] 杨文运等.打造学校体育明星的价值与措施[J].体育学刊,2007,14(5):41—44.[18] 吕先波等.大学生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与15位奥运、世界冠军对话后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39—141.[19] 王慧琳.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运动明星崇拜”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6,49—51.[20] 刘少华.大众文化时代的体育明星——以姚明为中心[J].体育文化导刊,2003,20—21.[21] 范宏旗.论体育崇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增刊):99—100.[22] 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7):1—9.[23] 赵红艳.体育崇拜的文化学释义[J].体育学刊,2009,16(3):23—25.[24] 李力研.体育崇拜的宗教启示[J].体育与科学,1988,13—16.[25] 尧义,庹清云.体育明星崇拜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25—29.[26] 董世彪.体育明星的外延意义及形塑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5):23—26.[27] 陈志明.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06—208.[28] 赵霞.我国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3,74—79.[29] 李强,韩丁.中学生偶像崇拜特征及其与自我评价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23—26.[30] 曹守和,赵玉梅.“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提出的由来与涵义的演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5—18.[31] 潘一禾.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3,24—33.[32] 李强,韩丁.中学生偶像崇拜特征及其与自我评价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23—26.[33] 姚计海,申继亮.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1):55—58.[34] 吕先波.江西省南昌市大学生对体育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下载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差异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课堂差异教学策略案例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差异教学策略案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发挥语文交际工具这一功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因素,让学生在语文学......

    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

    孩子上小学 家长准备好了吗? 如何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如果孩子在入学前没有做好学前的准备......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差异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差异 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两大流派,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都有比较独到的见解,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

    可行性报告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差异

    可行性报告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差异 各类可行性报告 58jihua.com/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

    小学数学差异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2007.1小学数学差异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光阴荏苒,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期结束了。这学期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丰厚,全体课题组教师在继续推进“抓三大建设,重跟踪培养,让......

    浅析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差异

    浅析中美政治文化研究的差异——对象、目的、功能与方法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佚名编辑:studa9ngns 继50年代中期美国政治学界开创政治文化研究领域后,中国政治学界在80年......

    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研究

    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和时间赛跑》差异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 鸿山小学 傅凤艺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认字3个,写字8个。写摘录笔记,认字学词练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