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贡献(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8:1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贡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贡献》。

第一篇:论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贡献

论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贡献

摘要: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也对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莫言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展开分析,研究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贡献。

关键词:莫言

文学小说

写作特点

诺贝尔文学奖是由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部分,是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颁给“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对文学界的贡献已经达到了无法企及的高度,诺贝尔文学奖项设立100多年来,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除了1968年老舍先生提名因逝颁予川端康成外,再就是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莫言是中国本土作家中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可以说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莫言的写作特点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是2012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奖的获奖理由,同时也算得上是莫言的写作特点了。莫言在创作的30多年以来就写了100多部中篇小说,11部长篇小说以及许许多多的散文、戏剧等等,也曾获得了多个文学类的奖项,并且他的作品数量之多、风格之迥异,无不让人钦佩。

1、立足于本土生活

莫言的小说主要都以乡土文化为背景,这也与他从小就深受乡土文化的影响有关,莫言出生在山东高密,并在那里待到20多岁,他的小说基本上都是以故乡里的人和事为原型展开想象并延续与发展的,是立足于本土生活的作家中的鲜明代表。莫言小说里的人物个性鲜明,从“我奶奶”戴凤莲(《红高粱家族》)敢爱敢恨,不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女汉子”,到老实木讷,受尽欺辱的黑孩(《透明的红萝卜》),再到上官鲁氏(《丰乳肥臀》)的坚忍和豁达,他总是以一个奇特的角度去“讲故事”,就是这样奇特的角度让更多的人对他的作品情有独钟。

2、古今中外融会贯通

有人称莫言为“中国的马尔克斯”,如果这么说只是把莫言和马尔克斯对文学小说的贡献相比较倒是合理的,但如果是拿他们各自的作品来相互比较的话,这样的评价无疑是片面的,只能说莫言的创作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但形似神异,这也成就了莫言将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的写作特点,他的作品中多注入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极度夸张、象征暗示、意识流、荒诞、多层次结构等多种手法去丰富感觉描写。甚至在某些小说的结构上继承了古代文学的传统,譬如《生死疲劳》中采用章回体,在《檀香刑》中采用“凤头豹尾”的结构。

3、独特的思维方式

每个物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动物、个人,有极少数的会表现出来,其他的是有不得不隐藏起来,也有更多的是“哑巴吃黄连”,而莫言就是那极少数中的一员,莫言把他独特的视角和我们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全都表现在他的作品里,在他的故事里没有纯正的好人,没有纯正的坏人,他总是客观的对待每一个角色,在他的作品里有美好善良,也有邪恶丑陋。甚至莫言还融入了中国佛教的理念,在《生死疲劳》中的地主西门闹被枪毙后转入六道轮回,经历了为驴、为牛、为猪、为狗、为猴,最后转为人。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让莫言的作品更丰富、更独特。

二、莫言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影响是时代性的,王安忆、莫言、贾平凹、张炜等这些同批的作家对这代的中国文学的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同的作家代表着不同的风格,也影响着不同的领域,莫言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莫言与中国文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可以反映一个时代,反应一种文化风俗,莫言在深入乡村文化的同时也将一些方言带入作品中,以及农村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写过农村生活的作家很多,但都没有莫言这样的纯粹,从外在表现到心理活动和思维、情感,无一不是从农村人的角度展开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民间故事和带有魔幻色彩的现实主义,通过多角度转化,灵活的在故事、幻想、现实之间游走。在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又是一个个复杂的人,既简单又复杂,甚至在他笔下的人物皮囊下都隐藏着一些愤怒感,他正是通过那些无善无恶、复杂简单的人物去折射出现实生活的无奈,他的作品正是20世纪80年代文化的产物,也是莫言生活的60年代社会现状的直接反应。

2、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

自2012年后诺贝尔就已经和莫言分不开了,他们已经融为一体,提到莫言就不得不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成立以来,东方国家一直很难走进那个“西方小城”,它因为有政治、文化偏见也曾被人诟病,但是它涵盖了20世纪以来世界级的优秀作家,所以我们不能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各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巴金、老舍、钱钟书等我国影响力非常深厚的这些作家都曾被提过名,但从未拿过文学奖,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不单单是他个人的荣誉,对于整个中国文学而言,更是意味着我国以莫言为标高的当代文学终于被世界所接受,所认可,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必定是持久、广泛的,毕竟走向世界,一直是百年中国文学的梦想。中国作家走进诺贝尔行列,改善了我国当代文学的生存环境,必定会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只是一个开端。

三、结语

莫言的小说是灵魂与现实的碰撞,是文学与乡土的结合,更是社会的直接反映,他对文学的贡献不仅仅是在国内创造了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立足打开了一个开端,也为中国文学将要怎样与世界文学相交流,应该怎样发展提供了道路。

第二篇:莫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符号

为什么是莫言,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符号?

文/小倦wang 对中国作家而言,诺贝尔文学奖是梦想和梦魇的集合体。莫言2012折桂,真的能治愈 “诺奖抑郁症”?王蒙、铁凝、孙甘露、麦家等众多作家用祝贺和振奋表达中国文学被世界承认的喜悦。台湾的龙应台说,“他的得奖是为中国打开一扇门,让全世界的人从此看到的不止是政治,而是中国人内在诚恳的心灵”。这种中西文化的实质性交流,深远意义大于政治交锋和经济往来。

空谈文化交流无益,做足细节才是王道。莫言在获奖感言中,特别感谢了翻译者。“正因为有了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莫言的外译者中,瑞典语译者陈安娜、法译者杜特莱(Dutrait)尚德兰(Chantal Chen-Andro)夫妇,都迅速成为中国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因不逐字逐句的“连译带改”而闻名。德译者直接采用英译本进行翻译,因为英译本更符合西方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趣味。事实表明,能得到译入语国家读者的欢迎,使中国文学和文化,真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交流,这些翻译者细微的用语习惯,独特的文字偏好,审美品位的把握,都功不可没。诺奖评委马悦然评价莫言的外译者:通晓自己的母语,知道怎么更好地表达。

翻译者得到莫言的支持,“外文我不懂,我把书交给你翻译,这就是你的书了,你做主吧。”而且,引进莫言作品的国外出版社也都是名家,比如法译本的Seuil出版社就是法国最重要的出版社之一,使莫言的作品能够进入主流发行渠道。

当然,作品本身的乡土性和故事性,也是容易翻译和传播的因素。莫言被授奖的理由之一是“撕下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揭露了人性最黑暗的部分”。本次诺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接受采访时说,莫言展现了20世纪中国的各个方面,而且很清醒,没有禁忌。高密就是他的王国,像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一样。

莫言自己在颁奖典礼上,反复向世界声明他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农民的儿子、来自蒲松龄故乡并一直受到他精神营养灌溉的人,这种接地气甚至朴素的说法,让评论家给他“平民意识”和“乡土写作”的标签,并且成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莫言自己总结,“土,是他走向世界的原因”。

另一方面,从下半年起,莫言始终处于整个文化界争议的漩涡,并引发“撕裂式讨论”,他现实生活里中庸圆滑的得体谈吐,跟政权关系的和谐,都成为被人强烈抨击之处。也由此引起,是不是中国经济力量上升和全球地位的提高,才使得他成为本土第一个诺奖幸运儿的讨论:到底是不是他文学本身的力量使然?中国有没有比他更优秀的写作者?都是耐人寻味的话题。文学批评家朱大可说,莫言在“诺贝尔圣徒”和“乡愿作家”之间的角色错位,是他如此备受争议的根源。也就是说,大家对他的不满,是希望他承担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背负起道德乃至历史追债的十字架,而不是妥协和随和。莫言自己的解释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而文学,发端于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从积极方面看,莫言和中国文学,借机更广泛进入了世界的视野,埃及的北大留学生说,本来只是《红高粱家族》有阿拉伯文译本,最近埃及文化部已经开始引进第二部了。瑞典这两个月,莫言小说销售7000多套,对一个人口只有900万的国家而言是巨量了。了解,是一切美好可能的开端,莫言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第三篇:感谢莫言对少儿写作的诠释

感谢莫言对少儿写作的诠释

感谢莫言对少儿写作的诠释

3月13日山西晚报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一批小记者向“大文豪”莫言提问。有小记者问:“您建议我们写作什么题材呢?”莫言俯身告诉小记者,希望大家去关心自己的父母、身边的亲人,多写写他们。另外,还要关注大自然,写写那些美丽的植物、可爱的动物。“还可以把别人的故事当成自己的故事来写。”他说。马上又有小记者问: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莫言说,要在生活中去感触,去阅读经典名著,多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小说。小学生们可以去看一些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等,增加自己的想象力。

两会上莫言的话很少,但对于小记者们的提问,他的回答却很丰富,这些话有分量,也很有价值。很久以来,人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少儿写作是什么,少年儿童应该如何写作。”尽管十几年来有诸如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样的活动,可那是青年人的写作、充满功利性的写作,并不纯净。但莫言告诉那些孩子以及我们这些大人:“少年儿童写作应该关心家人,关注自然,发现美好的事物,阅读经典,阅读童话,要有想象力,要有生活,要有故事!”莫言可能不是一位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但他对少年儿童如何写作的指导却让人敬佩。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莫言对少儿写作的诠释!

这种感谢并不夸张,因为莫言的少年儿童写作理念在今天已经非常难得。我们不单单需要成年人写儿童文学,更需要少年儿童写自己的文字。少年儿童的写作对于孩子自己,对于社会的未来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让他们关心父母、亲人,是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爱,怎么去爱,在写作这种潜移默化中去实现爱。让他们关注自然,写美好的动物植物,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观察美,学会如何去描述美,进而,他们才有可能去创造美。写别人的故事,

第四篇:《中国文学专题(小说、戏曲)》考试大纲

《古代文学专题(戏曲小说)》课

考 试 大 纲

Ⅰ考试目的

《古代文学专题(戏曲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阶段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属于考试课目。

本课程的考试兼顾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的创作发展和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学现象与重要的作家作品等基本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戏曲、小说史知识和文学批评理论分析评价戏曲、小说作家作品及论证解决作家作品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Ⅱ考试内容

一、制定考试内容的依据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及范围,依据本教研室编写的《古代文学专题(戏曲小说)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并参考国家教委高教司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和本教研室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中的有关要求,同时结合戏曲、小说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确定。有关章节的设置,则是为了配合教学过程当中的具体情况和可操作性。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的发展演变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学现象、相关概念及理论、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等。

二、考试内容的具体范围

戏曲部分

绪论 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识记戏曲的定义。了解关于戏曲起源的异议。领会并掌握中国戏曲的孕育与产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 元杂剧概说 第一节 元杂剧的形成

了解元杂剧形成的背景。

第二节 元杂剧的形式

领会元杂剧的形式,包括结构体制、演员角色、组成因素及演出情况等。记忆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第三节 元杂剧的兴衰

了解元杂剧的创作发展情况,即前期兴盛、后期衰落。记忆元曲四大家(元曲六大家)等知识点。

第二章 元杂剧分类概说 第一节 元代爱情戏

掌握元代爱情戏的五大类型,识记“元代四大爱情戏”及各类爱情戏的代表作品,并记忆作家作品与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元代历史剧

理解历史剧的概念。记忆元代历史剧的代表作品《赵氏孤儿》与《单刀会》,掌握其剧情大义与剧中人物。

第三节 元代公案戏

掌握公案戏的概念,理解公案戏就是当时的现实剧。了解元代公案戏的代表作品《窦娥冤》《陈州粜米》等,掌握剧情大义,识记剧中人物。

第四节 元代神仙道化剧

掌握神仙道化剧的概念,了解神仙道化剧出现的背景。识记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代表作品及其剧情大义、剧中人物等。

第五节 元代伦理道德剧

掌握伦理道德剧的概念,理解伦理道德剧的现实意义。识记元代伦理道德剧的代表作品及其剧情大义、剧中人物等。

第三章 关汉卿及其剧作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

了解关汉卿生活的社会背景及生平经历。掌握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及散曲创作,并识记其代表作品。

第二节 关剧的思想内容

掌握关剧的思想内容。

理解并分析关剧以下层人物为主、以女性形象为主、以正面人物为主的创作倾向。

第三节 关剧的艺术成就

理解并掌握关汉卿的杂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领会本色派的特点。

第四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一节 关于作者王实甫

了解《西厢记》作者的异议。了解王实甫的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关于作品《西厢记》

了解“西厢”故事的源流,并记忆其中的知识点。

了解《西厢记》的剧情大义,记忆剧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

第三节 “西厢”人物论

理解并分析崔莺莺、张君瑞、红娘、老夫人的性格特点。

第四节 《西厢记》的思想主题

把握《西厢记》的主题思想。理解《西厢记》对男女之情的肯定与超越。

第五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掌握《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并能够具体分析《西厢记》的结构艺术、人物塑造及语言艺术。领会文采派的创作特点。

第五章 元代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形式

了解南戏的产生与发展。识记南戏的概念。

掌握南戏的结构体制,以及与北杂剧结构体制的不同。

第二节 南戏的创作发展

掌握元代南戏的创作发展情况。

识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荆刘拜杀”四大传奇、高明的《琵琶记》等代表作品。

第六章 明代戏曲 第一节 明代传奇

了解明代传奇的由来。掌握明代传奇的结构形式。识记相关名词概念。了解并记忆明初传奇的萧条与四大声腔。识记明初传奇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掌握明中叶传奇的发展与昆腔改革,识记昆腔改革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领会明末传奇的繁荣的原因,并识记明末出现的戏曲流派。理解临川派与吴江派的创作差异。识记“临川四梦”。理解并能分析《牡丹亭》的思想认识价值,以及作品对情的歌颂。

第二节 明代杂剧

了解明代杂剧创作上的衰落,以及结构体制方面的变化。识记明代有代表性的杂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七章 清代戏曲 第一节 清代传奇

总结传奇戏的发生、发展小史。了解清代传奇戏在创作上出现的新变化。

掌握苏州派作家的创作特点,识记苏州派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领会《清忠谱》“事俱按实”的创作特点。

识记解历史抒情剧作家作品。

理解风情喜剧的创作风格,并识记其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大致掌握清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情况。

了解清中叶传奇戏创作的衰落。识记诗人剧作家蒋士铨、民间艺人作家陈嘉言、内廷大戏作家张照、案头之曲作家唐英及其代表作品。

掌握“南北双璧”的相关知识点。对《长生殿》和《桃花扇》不求甚解,但要识记作家、作品以及作品人物对应关系,了解作品的剧情大义,并大致掌握“南北双璧”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清代杂剧

了解清初杂剧的衰落及清中叶杂剧创作的回光返照。识记杨潮观及其《吟风阁杂剧》的相关知识点。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

了解地方戏的形成,识记地方戏四大声腔。大致掌握四大徽班进京与京剧的产生。了解地方戏的形式及代表作品。

小说部分

绪 论 中国小说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小说的含义及其要素

记忆小说的含义、小说三要素。

识记国外对“小说”一词的定义中所强调的重点词是:散文、长度、虚构。

理解小说这一文体所具有的四个基本的艺术特征。了解并识记“小说”一词含义的演变。

第二节 小说的起源与形成

掌握古代神话对小说的影响。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寓言故事对小说产生的影响。

了解先秦两汉时期的历史著作对小说产生的影响。领会《史记》对小说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理解《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的成就。

认识先秦两汉诗歌对小说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了解辞赋对小说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 笔记小说概说 第一节 关于笔记小说

识记笔记小说的概念。记忆教材上笔记小说的定义。

概括笔记小说的产生与发展。记忆《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为志人类笔记小说的发源。领会《汉书·艺文志》中所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正指出了笔记小说的起源。

识记《西京杂记》和《异闻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形成。

了解清谈之风极大地推动了笔记小说的发展,使笔记小说一步一步地趋向成熟。

识记杂俎类笔记小说之先声,代表作是晋·张华的《博物志》。

识记《世说新语》和《搜神记》代表了南北朝笔记小说的最高成就。其中《世说新语》达到了志人小说的顶峰,后人称之为“世说体”;而《搜神记》中的《左慈》篇则开创了记体传奇小说的先河。

概括笔记小说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志怪小说

识记志怪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和原始宗教。《山海经》和《汲冢琐语》首开其源;汉代陈实的《异闻记》标志着志怪小说的形成。

简述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分为社会原因和文学原因两个方面。识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了解唐代志怪小说的创作发展情况。

记忆宋代我国小说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是洪迈的《夷坚志》。

记忆明代瞿佑的《剪灯新话》、李祯(字昌祺)的《剪灯余话》和邵景瞻的《觅灯因话》。

识记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袁枚的《子不语》。了解清代出现的仿志怪之作、仿传奇之作、仿“聊斋”之作和仿“草堂”之作。

第三节 志人小说

概括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也包括社会原因和文学原因两个方面。

识记“世说体”志人小说也称清谈小说,其内容主要是记叙人物的轶闻琐事和高言异行,受魏晋清谈风气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今天所见最早的“世说体”志人类笔记小说,当首推晋·河东处士裴启所撰的《语林》。而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则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识记“笑林体”志人小说又称诙谐小说,是志人小说的分枝,与《世说新语》中的“排调篇”比较接近。此类作品大多以幽默滑稽为内容,以讽刺寄托为目的。后世因称之为“笑话”或“寓言”。最早的诙谐小说当首推魏·邯郸淳的《笑林》。记忆《笑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笑话集。

第四节 杂俎小说

识记杂俎小说全称为杂俎类笔记小说,为古代杂记之书,其内容广搜博取,无所不包,如肴蔬之杂陈于俎,故称杂俎小说。

记忆明·胡应麟称《洞冥记》为杂俎之源。《山海经》之类的地理博 7 物书,可以视为杂俎小说的源头,后经《十洲记》、《洞冥记》,到晋·张华的《博物志》,已具备了杂俎小说之雏形。唐代段成式的《酉阳阿俎》,宣告了杂俎小说的正式成熟。

第二章 传奇小说概说 第一节 关于传奇小说

识记传奇小说的概念。认识关于传奇小说的文体与称谓之辩。认识传奇小说的源流

第二节 传奇小说的创作发展(即传奇小说的作家作品)

识记唐代传奇的代表作家作品,识记明代“三灯”,识记清代的“仿传奇”之作和“仿《聊斋》”之作。

分析李朝威的《柳毅传》的思想主题。

第三章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第一节 关于作者——蒲松龄

记忆蒲松龄的生卒字号。了解作者的籍贯家世。了解蒲松龄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并领会作者的生平经历对其创作《聊斋志异》的作用。识记蒲松龄的著述情况。

第二节 关于作品

了解《聊斋志异》的成书过程,并识记其中的知识点。概括《聊斋志异》的题材有三个来源。识记《聊斋志异》的卷次版本及异称别名。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理解并分析《聊斋志异》的三大主题。包括爱情主题、社会主题和科举主题。了解《聊斋志异》作为短篇小说集,还表现出其他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理解并分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理解《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特殊创作手法。理解《聊斋志异》塑造人物形象的二个显著的特点。

领会《聊斋志异》因人写事的传记体结构,以及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理解并能够分析《聊斋志异》古雅简炼、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话本与拟话本小说

第一节 说话与话本

识记说话四家数:小说、讲史、说经、说合生。识记话本的含义。

第二节 话本小说分类概述

了解并识记搜神志怪类、婚姻爱情类、武侠公案类话本小说的代表作,以及明清时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

第三节 话本小说的思想与艺术

概括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市民观念和市民理想。简述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二大方面。

第五章 冯梦龙与“三言” 第一节 关于作者——冯梦龙

了解冯梦龙的生平经历,以及作者的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并记忆冯梦龙的创作成就及其文学思想。

第二节 关于作品

识记“三言”的概念,及题材的来源。

第三节 “三言”的思想价值

领会并分析“三言”的思想认识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四节 “三言”的艺术成就

理解并掌握“三言”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六章 章回小说概说 第一节 章回小说形成的条件

了解章回小说形成的条件:文学因素、经济因素、印刷条件的改善。

第二节 章回小说的特点

概括并理解章回小说的特点:

1、文体上的兼容性;

2、体制上的特殊性;

3、表现方式的叙事性;

4、描写内容的现实性;

5、语言上的通俗性。

第三节 章回小说发展概况

掌握章回小说的创作发展可分为形成期、繁荣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了解并识记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第七章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第一节 关于作者——罗贯中

了解罗贯中扑朔迷离的生平,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罗贯中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人。

第二节 关于作品——《三国演义》

理解明·高儒《百川书志》中的一段话:“《三国志通俗演义》二百四十卷,晋平阳侯陈寿史传,明罗本贯中编次。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 概括《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认识《三国演义》的版本系统。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第三节 “三国”人物论

概括、分析、评价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概括并分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第五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概括并分析《三国演义》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理解《三国演义》处理历史题材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概括《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第八章 曹雪芹与《红楼梦》 第一节 关于作者——曹雪芹与高鹗

了解曹雪芹的家世与生平。认识《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与高鹗二人。

第二节 关于作品——《红楼梦》

简述《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了解《红楼梦》的续书问题。

概括《红楼梦》的版本:抄本系统、刻本系统、通行本系统。识记《红楼梦》的异称别名。

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梗概。认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世系及关系。

第三节 “红楼”人物论

概括、分析、评价《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及意义。

简析《红楼梦》中的丫环群。了解《红楼梦》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第四节 《红楼梦》的思想认识价值

理解并分析《红楼梦》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认识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领会《红楼梦》是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四大家族的罪恶与腐朽的。

了解《红楼梦》思想内容上的不足之处。

第五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概括、理解《红楼梦》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 11 面。分析《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简述《红楼梦》现实性描写所起的作用。分析评价《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和结构艺术。

三、有关层次要求术语的说明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三个方面的能力。了解、认识、领会:指对中国小说史上一些常识性的文学现象、小说理论、作家生平、作品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的把握,不强调一定得记住。

识记、记忆:在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求进一步记住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些知识点。比如作家作品、名词概念等。

理解、概括、简述:指在对知识点的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对中国小说史上发生的一些文学现象、小说理论、作家作品等问题有较深入的理解,并能作简要叙述。

掌握、分析、论述、评价、评论:要求切实掌握中国小说史上出现的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小说理论和重要的作家作品,并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理论,对作家的文学思想或作品的人物、思想、艺术,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全面分析、评价。

Ⅲ考试方法

本课程考试的总体原则,一是考查对教学内容的识记、理解情况,二是考核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本着这一总体原则,形成了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除期中考查与期末考试外,在学期开始与期中考查之间,要求学生做一次与作品相关的随堂作业,在期中考查与期末考试之间,要求学生做一份读书报告。

期末考试通常为闭卷方式,时间为120分钟。

期中考查则比较灵活,或组织座谈讨论,或撰写学期论文,或举行随堂提问,或抽查听课笔记。

随堂作业一般是对较短作品的评价赏析,或课堂发言,各抒己见;或随堂作业,任意发挥。

读书报告通常在学期初布置本学期要阅读的古典名著书目,要求学生课后及早阅读,十四周前后完成读书报告。

Ⅳ命题原则

考试命题通常依据教研室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通常由任课教师命题,教研室主任审阅通过。

鉴于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研究的进展,考试范围也不局限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任课教师在讲课时补充的新内容、新成果,也属于考试的范围。

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客观性试题40-50%,主观性试题50-60%。

不同能力层次的比例:知识题50%,理解题30%,应用(能力)题20%。

不同难易度的比例:易15%,较易35%,较难35%,难15%。

Ⅴ成绩结构

课程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即:

学期成绩=10%随堂作业+10%读书报告+20%期中考查+60%期末考试

第五篇:莫言小说读后感

莫言小说读后感

莫言总是把高密东北乡作为自己灵魂震颤的源泉,总是将独特奇异的主观体验浇注在高密东北乡的沃土上,建立起鲜活生动异彩纷呈的生活影像。业界将莫言定位为“先锋”作家,“寻根文学”作家。当是对莫言风格的高度认可与赞誉。莫言也当之无愧为当代优秀的作家。

优秀的作家必定具备掌控语言的本领。

不可否认的是,莫言的语言确实比较粗粝,但不管接受与否,这种粗粝的语言风格仿佛更能体现作品中生活的原味,让读者能听到能闻到能触摸到那最原始的生活。高密东北乡就这样出现在了炮火纷飞中,在血肉模糊中,在哭号与欢庆中……

莫言也有很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他善于把握较大的时空跨度,并在不同的时空维度里铺排故事与场景。比如,《生死疲劳》用五次轮回、超越时空的对话这种魔幻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土改、人民公社、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这些特殊的时代特点。

优秀的作家必定有深沉的责任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发掘人性的觉悟。

莫言是个能够发现苦难与丑恶的作家,也是一个善于描绘苦难与丑恶的作家,更是一个敢于再现和揭露这一切的作家。《红高粱》、《蛙》以及早期的《檀香刑》都是把苦难与罪恶赤裸呈现的典型,但是也都流露出对生命本体的珍惜和尊重。

读莫言的作品,常常有种发自心底的抗拒甚至窒息的感觉。他喜欢把痛苦反复咀嚼,把伤口反复揭开,给人撕裂般的锐痛体验,并用这样的方式展示生活的残酷、生命的顽强。比如,《丰乳肥臀》就以独特的角度把柔弱的生命反复碾压,将痛苦的印象层层加深。这一点倒是与同时代作家余华有异曲同工之处,就像《活着》所带来的生命的挣扎。

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最受关注的作家,但他更是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杰出的作家必定有一颗敏感的心。

莫言对痛苦的描述太形象了,那么真切,仿佛听得到皮肉分离的声音。这种对痛苦的敏感,是难言的经历,更是沉甸甸的想象。优秀的作家不是经历了一切,而是有在想象中经历一切的能力,有敏感的触觉,有对人世变迁的强大感悟能力,能洞悉眼神中的深邃。所以他们可以将别人的只言片语汇成汪洋恣肆的故事之海,可以把单独的一个个点迅速结成网。

杰出的作家必定善于突破和创新,无论是语言还是视角。

莫言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三十多岁才进了解放军文学艺术系,算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对莫言来说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这反而使莫言的语言风格与思维习惯没有那么多模式与框框。《透明的红萝卜》就是莫言在军艺期间的作品。当时的文学干事说:“这不仅是一篇小说,还是一首长诗。”莫言后来很惆怅地说:“我又重读了这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虽然能从中看出许多笨句和败笔,但我也知道,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虽说是对自己青涩创作的缅怀,但曾经的不走寻常路,仍然奠定了莫言独特、先锋、魔幻现实主义的基础。这让我想到了老舍,他也是位由非专业而走向杰出的作家。

杰出的作家必定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就像鲁迅始终坚定着“救治衰亡民族”的从文理想一样,文字始终是他的“投枪”和“匕首”。所以我们今天能有“鲁迅式”的鲜明印象和阅读体验。

莫言也很清醒,获奖后,面对潮水般的批评,说,这是一场洗礼,“将近一个月来,我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诸多的争论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态,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自己。” 莫言说,那些能马上看到的批评或者赞扬,“就像把我放到社会显微镜下,看到的这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叫莫言的写作者。我反而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看到大家都在指指点点评价,所以这样的机会对我而言千载难逢,必将受益终身。”正所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像莫言这么厚重的作家与作品,不是轻易就能读透,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就如同“《红楼梦》不读七遍就没有发言权”一样,我的这点粗浅的认识恐怕要贻笑大方了。

下载论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贡献(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莫言对中国文学小说的贡献(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莫言小说特色

    莫言的小说的故事性非常的强,相比其他的作家他讲故事的能力可以说是无人能比,在其檀香刑中作者采用多元视角讲一个充满悲怆的故事,让人在痛心的同时,感受生命的另一种真谛1、选......

    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内容摘要:鲁迅是现代中国最具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都体现了社会变革时期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

    莫言小说之创作风格

    莫言小说之创作风格 莫言是当今文坛屈指可数的一流作家,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作品极具个性。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

    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一·简单介绍小说的界说,特点与分类 1. 小说的界说与特点 2. 小说的分类: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二·小说的写作过程 1. 充分准备,打好基础 2. 认......

    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浅谈小说的写作技巧 肇州县教师进修学校 赵春梅 小说从理论上讲,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

    论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论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汉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记录形式,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在国内国际经济文化稳步发展的时代,为了有效的推进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

    论中国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一、历史上文学与政治的交集文学,它是如何产生的,它最初的目的何在?它发展的条件又是什么?这个话题千百年来已有无数的人对它阐释论述:文学艺术起源于......

    莫言《生死疲劳》等小说读后感

    真实而荒谬的文字 ——莫言《生死疲劳》等小说读后感 范斯琦 在许多对于莫言小说的介绍文字中,都将他的小说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比较,认为他的小说是中国版马尔克斯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