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沅陵山歌传承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沅陵山歌传承发展的调查
刘武华 杨
斌
沅陵地处湖南西北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上扼滇黔,下通常岳,五水在境,溪流交错,人称山国水都。总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465个村,33个居委会,65万人口,25个民族杂居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沅陵历为郡、州、道、府之治所,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受楚黔文化与江河文明的影响,沅陵山歌腔调繁多,异彩纷呈。
一、沅陵山歌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中最常见的内容是爱情和苦难。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即兴创作。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沅陵山歌受历史、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语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风格上形成三大色彩区。即以深溪口乡为中心,境内沅水上游两岸方圆区域为上河腔系,上河腔系是以“落阳腔”为主要的色彩腔调;沅水下游两岸方圆区域为下河腔系,下河腔是以“顿顿腔”为主要色彩腔调;境内酉水两岸方圆区域为北河腔系,北河腔是以“高山腔”为主要色彩腔调。每一腔系由多种腔调形成的同一风格色彩。沅陵山歌从节奏旋法上又可分三种:一是高山山歌;二是短尾山歌;三是坐唱山歌。高山山歌数量较多。不仅在北河腔系里,在上河腔系里和下河腔系里也出现不少,特别是在下河腔系里,演唱者结合语言特色行腔也别有韵味。高山山歌是在大山里喊唱的歌,山高调高,距离远,音也唱得长。短尾山歌是在田间地头,近距离演唱的歌。坐唱山歌在上河、下河腔系里流行,北河腔系里难见。遇到喜事,大家围在一起,一领众和,热热闹闹,领唱多是即兴作词,和唱是固定的衬句。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三类。一是情歌类。情歌占据了山歌相当大的比重。俗话说:“无郎无姐不成歌”,沅陵的情歌,情真意切。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内敛,却总能窥见男女间纯净 的心灵。如《唱支山歌试妹心》:“隔河看见花成荫,心想摘花怕水深,丢个石头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二是生活类。此类山歌涉及的题材广,有反映时代的劳动生活,唱耕锄劳作,唱春夏秋冬;有对生活的感概,唱人生百味,唱冷暖人间。如“山歌好唱口难开,林檎好吃树难栽;白米好吃田难做,鲤鱼好吃网难开”、“不会唱歌莫惹娇,不会剖蔑莫动刀;不会划船莫下水,烂船莫放水中漂”、“桐子树上结青球,姐妹吵架莫记仇;只有弟兄合到老,哪有姐妹合到头”。三是时政类。此类山歌主要表达对社会的一种感情和态度。每个时期都有相当一部分山歌直接表达着劳动人民对社会时政的看法和理解。如“当兵就要当红军,革命胜利不受贫;会做工的有工做,会种田的有田耕”,就是当时劳苦大众对革命的向往与憧憬,对革命队伍的拥护和爱戴。新时期以来,时代赋予山歌新的内涵,内容更加健康,内涵更加深远,精神更加积极。沅陵县七甲坪镇,经常用山歌聚会来进行时政学习。比如他们举办的“八荣八耻”山歌演唱会,歌手们把学习后的体会编成歌词唱了出来,既教育了自己又教育了别人,社会反响非常好。
目前,沅陵农村唱山歌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既是自娱自乐的文娱活动,又是一种益智活动,既能和谐家庭,又能学习知识。
二、山歌的社会价值
歌者心之声。山歌是山里人对爱、恨、喜、乐等人类朴素情感的真情流露与表白。山歌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情感载体,是研究民族的历史、宗教、迁移、生产、生活、爱情、民俗的重要佐证。其主要价值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抒发情感,追求和谐。山歌情感丰富,唱出人的心声,其歌词源于生活,或含蓄抒情,或激越豪放,是心与心碰撞产生的火花。山歌一出口,能解心头千千结,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交融。二是展现智慧,陶冶情操。不同地域风格色彩的山歌,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凝结着劳苦大众的智慧才思。山歌源于生活,为劳动群众喜闻乐见,是生活和艺术的有机结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唱山歌,极大提高了生活情操,融恰人际关系。三是语言朴实,内涵 丰富。山歌随口编唱,信手拈来,灵活多变,体现出歌者惊人的机智与聪慧。从古到今,山歌唱天唱地,唱太阳唱月亮,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比喻贴切,形象生动,表现含蓄,寓意深刻,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山歌以其朴素的语言传唱着许多人一辈子也参不透的生活哲理;山歌唱人唱事,唱情感唱时政,一些历史事件、地理现象,天文景观都以山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留传千古;四是文化的窗口、文明的载体。山歌风格色彩独特,节奏旋律多样,题材内容丰富,深受广大游客接受和喜爱。它参与性强,适应范围广,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沅陵“山歌宴”已形成一种旅游文化品牌。沅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沅陵的山歌更是博大精深,宛若一朵瑰丽的文化奇葩,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给艺术家们不尽的创作素材和不竭的创作灵感。
三、沅陵山歌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沅陵县做了许多发掘、抢救、传承山歌工作,搜集整理了全县山歌,并录音编印成册;举办了各类全县性山歌大赛,发现并挖掘优秀的山歌传承人;经常在酒席、茶座里演唱山歌,打造了“山歌宴”品牌。湖南卫视“乡村发现”主持人李兵来沅采编“沅陵山歌唱进城”演唱会,并在“乡村发现”栏目中播出,使沅陵山歌走出了沅陵。每年端午时节,是沅陵山歌最热闹的时候,河里龙船闹江,岸上山歌翻天。不用号召,不用组织,来自各乡村的歌手自发地三五成群赛起歌来。如今,很多歌手进了城,成为沅陵山歌的民间宣传媒介。他们处处即兴演唱,不用铺张排场,不必在意你是否腔圆词正,只求原汁原味原生态,一块空地,一群歌者,几把蒲扇,没有身份与地位的区别,任何地点都可以唱,直到分出输赢。从春天到秋天,他们从中午开始在公园里唱,夏天晚上在广场上唱。于是,他们形成几个演唱队,或相互比赛,或向路人展示。他们把山歌唱进了城,成为沅陵城内一道靓丽的风景,一组美丽的和谐之音。
沅陵山歌在沉寂了许多年后空前繁荣,这是历史馈赠给沅陵珍贵的山歌文化再现光芒。但是繁华的背后,又有许多不利因素让人们深感不安。一是传承人年龄老化,使得沅陵山歌的传承后续乏力。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赋予山歌的主要目的已经逐渐失去了他的生命力,爱情游戏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着,现代的人们对爱情婚姻有了更多地选择和自由,山歌的形式和内容更多的只是对过去了的时代的一种追缅。因此,喜欢山歌的或擅长唱山歌的人年龄偏高,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而青年人则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二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沅陵山歌处于一种散乱的自生自灭的无序发展状态,需要一个实力机制促进其快速更新、健康发展。
四、传承发展的设想
沅陵山歌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促进人类文明,了解和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怎样让沅陵山歌得到传承发展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沅陵山歌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完善的山歌工作机制,使沅陵山歌的传承发展得到有效的开展。首先是科学管理,努力改变目前民间自发活动的状况,建立山歌开发的民间组织,科学引导山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其次是山歌组织要摸清家底,建立资料数据库,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沅陵山歌的曲目、结构形式、分布区域、传承谱系、发展空间等进一步全面收集整理,并建档保存;最后是重点保护,夯实基地建设,建立山歌原生态保护基地,让山歌回娘家,让山歌的传承发扬光大。二是加大发展山歌接班人的培养力度。开设乡土课程,举办培训班,由业内优秀人员进行指导和辅导,做好山歌普及和人才的选拔培养,创办山歌艺术团,经常性组织赶歌会、赛歌会等当地民俗风情赛事和巡徊演出活动,使山歌活动在沅陵成为一种自然;同时,大力组织山歌宣传活动,邀请知名文人、各类艺术家来沅陵采风,结合沅陵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沅陵的导游必须会唱山歌,而且是唱山歌的能手,扩大对外知名度,打造沅陵山歌品牌。三是组织创作新的山歌歌词,贴近时代丰富内容,使沅陵山歌具有新的律动因素,吸引年轻一代加入山歌行列,让后继有人。
当然,沅陵山歌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
(作者单位:沅陵县文化馆)
第二篇:论崇左民歌山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论崇左民歌山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摘自《十七大报告》 摘要:
我先介绍我家乡崇左的状况,再说家乡山歌的基本内容、格式组成情况以及不同地域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山歌形式,再说明家乡山歌在逐渐没落的原因,并提出传承家乡山歌的具体建议。
关键字:家乡山歌传承保护传统年轻人
我的家乡是在靠近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虽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民风淳朴,从古至今遗传下来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崇左的山歌就是典型的代表。崇左的少数民族有他们的民俗民风,他们都喜欢唱歌,男女青年谈恋爱唱对歌,孩子出声唱出声歌,女儿出嫁唱出嫁歌,迎接客人唱进酒歌。
由于地处僻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崇左各地有很多的方言,各地的山
歌用的是当地不同的方言,没有统一的语言,但是粗俗之中见纯粹,平和之中见真情。当地人称山歌为“瓜”。“瓜”的句式是三句一首,也叫一停。这里的停,是唱完一首之后,停下来等对方唱答,然后再根据对方的意思回唱,即“还”。“还瓜”是讲技巧的,有时一“停”就“还”,有时两“停”才“还”,这要看对方的意思了。山歌的内容主要源于劳动生活,并歌唱生活。歌词以七言二句或七言四句,流行于大新、龙州等地用壮话演唱的“西调”韵押齐整,唱念风格独特,抒情幽默,口语原汁原味。流行于扶绥周边的“唱欢”,此类山歌还分有声部来演唱,纯朴高吭,渗有现代说唱艺术的特色。还有流行于崇左市区周边用桂柳话或平话演唱的“唱加”。在田边地头、山野听到此类山歌,就象山间里流淌的清泉绕迂缠绵,绝对的原生态。崇左市的山歌类别除了“西、欢、加”之外,还有白话、桂柳话、平话、客家话山歌等二十多种,以至景色秀丽的左江流域处处都是歌。崇左地区的山歌到了五、六十年代正是兴旺时期,那时歌圩、坡会华盖云集,“瓜”声嘹亮,繁华热闹的情景无法形容。那时的“瓜”不止歌圩、坡会唱,喜庆的日子也唱。用歌传情,用歌寄意,互相表达倾慕之情。在那个娱乐传媒很不发达的年代,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给节日增添了很多喜庆。
而如今家乡山歌的的现状却是令人揪心。优美动听的山歌也已经很少有人传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本色。有着悠久历史的家乡山歌,不仅是当地人民长期生活生产实践形成的文化结晶,更是一份值得珍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化日益多元性,像其他
一些民俗文化一样,山歌的影响力也受到冲击。家乡山歌的传承危机已经越来越严重,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首先,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山歌受到冷遇,人民越来越追求所谓的现代化,摒弃原始的、生态的、淳朴的民族传统。电视、电影、录像、舞厅、歌厅、洋节目、洋礼仪等文化的普及和渗透,严重地冲击了山歌充满人情、人性的功能。电话、手机、短信代替了以歌传情、以哥交友的传统手法。
其次,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转变了,民间自发的山歌活动已经没了往日的热闹气氛,山歌不再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帮手,取而代之的是报酬性山歌演唱。以前无论是节日歌圩和红白喜事的歌堂,歌手们都是本着自愿义务,以自娱娱人的原则去唱山歌。而现在,山歌已经演变成为少数歌手的赚钱工具。
再次,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对山歌传承工作的重视,是造成家乡山歌没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今,当地政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发展经济上面,忽略了与经济与传统文化和谐发展。政府并没有起到保护传统文化的排头兵作用,长期如此,会使当地陷入畸形发展的不利状况。最重要的是歌手的青黄不接,山歌歌手出现断代,大量的年轻人出去打工,或是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对唱山歌的兴趣,山歌无人唱,山歌无处传,山歌后继无人,年轻人几乎没有一个会唱山歌。每逢举办唱山歌活动,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主角,而年轻人只是听众,却也没能体会到山歌所传唱的真谛。
保护家乡山歌已经是刻不容缓,山歌的传承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
视。我们不能让优美动听,蕴含着家乡各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的山歌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我们应该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山歌文化,让子孙后代也能感受到家乡山歌的魅力。以下是我的关于传承家乡山歌的一些建议:
1、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壮族山歌文化发展环境。大力营造壮族山歌文化的发展氛围,为山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服务。重视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支持,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如添制录音、录像器材,出版崇左壮族山歌歌集,开展山歌研究和山歌演唱活动。树立创新意识,从形式、内容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其更适应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
2、多角度保护和传承崇左山歌。建立专门的山歌博物馆,陈列崇左山歌史迹、历代山歌手名录资料等,集收集、保存、展览于一体。通过多种形式搜集整理、挖掘崇左山歌,编写壮族山歌集,搜集民间的各类山歌作品、手稿及各种资料,整理编印成书。同时组织民间文化方面专家开展课题研究,对崇左的壮族山歌进行深入的研究。成立山歌保护协会,做好山歌的理论研究、组织创作和演唱工作,推动壮族山歌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培养山歌艺术人才,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组织山歌队伍,发展壮大山歌演出队伍,让农民、干部职工、师生人人学会唱山歌。崇左市花山文化艺术节、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等各种极富壮民族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相继举行,原生态的崇左壮族山歌被不断地发掘和抢救,新创作的山歌在数量和质量上逐步
提升。但山歌文化交流和创作传唱还是不够,应进一步提高各种山歌比赛的规模和档次,加强与各地山歌文化交流的合作,拓展与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地区联系的渠道,加快崇左山歌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3、搞好崇左壮族山歌文化的调查研究。崇左壮族山歌文化内容丰富,地域性明显。对崇左壮族山歌进行深入的调查、挖掘和研究,对壮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方式等进行综合考察,设立专门的调研课题,探讨壮族山歌文化理论。
4、创新载体,打造山歌文化品牌。大新县的高腔山歌《诗蕾》是在电视传媒的推进下逐渐形成的一个山歌品牌,我们应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做足山歌文化发展的文章。新的载体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尤其是将家乡山歌与现代高科技结合起来,这样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加快山歌的宣传速度。
5、加强山歌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利用国家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契机,力争把山歌纳入保护项目。合理开发利用崇左壮族山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独特的民间山歌文化,丰富崇左民族文化旅游的内容,用山歌品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6、培养年轻人对山歌的兴趣。年轻人是山歌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如果没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保护崇左山歌的行动中来,单凭老一辈的山歌爱好者来推动,那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适当的将山歌引入中学、大学的课堂,给学生更多的得到民族文化熏陶的机会。多举办关于山歌的比赛,鼓励年轻人参与,举办山歌培训讲座活动向年轻人传授山歌的知识,培养年轻人掌握基本的唱山歌技能。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大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尤其是通过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的方式来提高生活品质已经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很多优秀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载体因为传承不利而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家乡的山歌是我们家乡在悠久的历史长河,慢慢形成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从我们这一代的手中丢失,那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做好山歌的传承,就要求我们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工作,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家乡山歌的行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山歌口口相传,更好的传承给下一代。
第三篇:客家山歌调查
对客家山歌的保护与继承
“鱼爱水来鸟爱林,客家乡亲爱乡音,永远不忘客家话,山歌连情心连心”。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通俗民歌,是客家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客家山歌承载着客家人的乡土智慧和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2006年5月,梅州客家山歌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的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目前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客家山歌究竟应该如何传承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要保护和传承好客家山歌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保护好传统的客家山歌和山歌传承人 保护好传统客家山歌是传承客家山歌的前提条件。首先必须对传统的客家山歌的原貌进行采集、记录和整理,将传统的客家山歌原汁原味的样态保存下来。客家山歌是我国民间文学十分宝贵的
财富,是新文学创作需要吸收的重要养分,是新山歌创作所必须借鉴的,传承发展客家山歌必须在传统山歌上继承。所以保护传统客家山歌就显得非常重要。
保护客家山歌另一做法是要保护客家山歌的传承人。客家山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传承人口传心授来传承。客家山歌传承人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离开了传承人,客家山歌就难以流传甚至消失。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接班人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政府要鼓励山歌大师们多带徒弟,政府要相应给他们一定的经济保障和鼓励,使他们乐意带徒弟和从事山歌传承这一职业。
(二)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
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是传承发展客家山歌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大、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客家山歌,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客家山歌的内涵和意义。没有了解,没有认识,哪来的喜欢?所以要让年轻一代喜欢本土的音乐,在学校开设客家山歌课程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传承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让客家山歌走进校园,让客家山歌和政治课等课程一样成为一门必修课,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那么客家山歌传承和发展之路并不遥远。
(三)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客家山歌
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客家山歌,让年轻一代喜欢客家山歌。客家山歌该怎样革新,才能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焕发出时代的魅力?山歌中那些古朴的曲调和陈旧的比喻使年轻人难以理解,古老的物体、工具和生活习俗已发生了变化,所以要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就必须推陈出新,在观念上吸收新的思想,用新观念、新视觉、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增强客家山歌的吸引力。具体做法可以:1)在歌词的内容上要与时俱进,歌词的内容应该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或是时事政策等。2)在客家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注入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对传统客家音乐进行升华,使它的音乐表现力更丰富。因为传统客家山歌在音乐结构
上比较单一,通常都是一段体。3)利用现代的各种音乐配器、制作方法,对传统客家山歌进行改良,使传统客家山歌更具新颖性,更富时尚性。传统客家山歌在配器、伴奏乐器上比较单一,缺少动感,这也是现代年轻人不喜欢传统客家山歌的原因之一。4)客家山歌的创作要多样化,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合唱曲、器乐曲甚至客家话流行歌曲。5)语言上可以尝试用客家话和普通话双语演唱,让更多的不懂客家话的人了解客家山歌,了解客家文化。总之,客家山歌要摆脱困境就要将时代的音符注入传统客家山歌,让人们在大都市里也能感受一种来自山野林间的天籁之音,形成更具艺术感染力的客家新山歌。
(四)树立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音乐品位
音乐需要通过技术来提高品位。中国音乐学院金铁林教授曾说:只有科学的、民族的、艺术的、时代的才是当今民族声乐发展的宗旨。听听社会上的一些歌手,很多人唱的都是大白嗓,声音不优美,年轻人一听到就说难听。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歌唱方法。很多人以为客家山歌就是用大白嗓演唱的。其实,客家山歌也是民歌的一种,应该用科学的声音去演绎,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增强音乐的美感。科学唱法掌握了,歌声更加丰满动听、圆润,就会达到唱什么像什么,让人们听到的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五)利用网络媒介宣传客家山歌
用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客家山歌是传承客家山歌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把客家山歌刻录成VCD、DVD光碟,制作伴奏,制成MP3或MTV,发到网上,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客家山歌,让更多不同层次的人群都能接触到客家山歌,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的魅力,让客家山歌走进千家万户。
(六)加强政府对客家山歌发展的保护与引导
客家山歌的发展仅靠几个人的呼吁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和大众普遍的思想解放,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经济上、政策上的支持和在决策上的引导。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氛围支持和发展客家山歌,积极为客家山歌的振兴提供更多和更为广阔的平台。如:成立客家文化研究会,建立客家山歌实践创作基地,编制客家山歌教材,客家山歌合唱大赛、客家山歌会等等,让更多的人对客家山歌文化产生认识和认同,这对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精髓,是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客家文化的代表。现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使客家山歌能够延续,得以传承和发展,使得客家
山歌重焕异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人民的不懈努力。
第四篇:传承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 MBA研究生学术报告总结
第 次
XXX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三、学术报告题目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五、本人体会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张应杭教授浙江大学四大名嘴EMBA主讲
董晓宇教授清华大学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杨继瑞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三、学术报告题目
《传承与发展》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张应杭教授《儒、道、禅与管理》
全面阐述了儒、道、禅三种极具代表性的东方哲学理念和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报告从总体上讲述了中国式管理的基本特点,然后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儒家、道家和禅的理念,中间穿插了教授自己的感悟和海外对儒道禅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一起搭建一个中国管理理念的平台。
董晓宇教授解读《十八大后企业与政府新关系》
概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东南亚和欧美的政企关系做了对比,并找到了引起这些差异的环境因素。着重介绍了中国特殊环境下存在的特殊的政企关系,揭露了民营企业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扭曲的经济环境下所遇到的困境。在十八大召开后的大背景下,政企之间的关系有望获得新的突破,教授以国企改革为例,深入剖析国企改革的思路、内容以及期间产生的利益纠葛,引出当下民营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复杂性和转型期两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突破,也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力促企业、政府双转型。
杨继瑞教授《中国经济若干问题及走势》
从五个问题着手深刻剖析中国经济走势。第一个问题:解析2014年中国GDP增幅。
1、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或称“第二轮调整型增长期”;
2、2014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着“换挡期”的下行压力;
3、2014年支持我国经济向上的因素主要是出口状况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第二个问题:中国
2014财政政策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财政货币政策延续“一松一紧”搭配。调整支出结构,扩大减税力度。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减少政府干预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减税规模,明年财政政策应向减税倾斜,加快营改增改革进程。第三个问题: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抉择。201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一手抓风险防范,一手抓促进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稳”字当头 注重风险防控。由于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防范金融风险压力加大,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趋紧压力。同时,潜在的通胀压力也会限制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人民币在2013年高歌猛进,人民币兑美元近期加速升值。预计2014年对人民币继续升值,即期汇率达到5.95。第四个问题:2014年中国改革的重点、热点。
1、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管理和服务;
2、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强化多边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
3、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4、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要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6、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7、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8、住房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化,行政手段调控将逐步淡出。第五个问题:中国2014最值得关注的产业投资领域。环保产业投资;文化产业投资;消费服务业投资;医疗产业投资;养老产
业投资;现代农业投资。
五、本人体会
在听完张应杭教授的报告后,我觉得从儒道禅的层面来看待管理问题,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那点琐碎小事。儒家道德心的三大修持原则(德性立身、以和为贵、中庸为美)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三大法宝,以道德心、和谐心、平衡心为立世之本、处世之道,凡事顺其自然,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自然能美好很多。道家的自然而然、阴阳和谐、虚静守弱和佛家的守持戒律、离相禅定、智慧度愚痴,同儒家的原则归根结底都述说着同一个意思。由此可见,世间道理本出同源,不过是表述方式和传诵方法不一样罢了,只要守住本心,宽容待人,凡事顺势而为,自然能水到渠成。
董晓宇教授精辟地总结了当前中国政企之间的现状与困境:离不开、靠不住,扭曲的主体和扭曲的关系。当前,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调控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不但表现在产业的调控方面,同时政府每年将大量的扶持资金花费在扶持项目上,几乎每个部门都掌握了专项资金。由此,政府部门成为了企业争相结交的单位。对政府部门而言,掌握了专项资金,就相当于掌握了权力。企业希望从政府部门获得利益,如土地、扶持资金等,这是双方关系的基础。政府扶持一个企业的方法会很多,决心会很大,同时要破坏一个企业的决心也会很大。利益与破坏并存,使政府与企业进入了一个相互博弈的阶段。政府扶持一个企业,希望企业能多缴税,多用人。而企业则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合作,少缴税,多拿扶持资金。当各地政府大兴建设时,优秀企业奇货可居,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企业可以坐地喊价,但当企业出不了效益,政府开始采取手段进行清退,这就是所谓的资源优化。
杨继瑞教授分别就2014年中国GDP的可能增幅、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最值得关注的投资产业等五个方面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呈低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增长后劲不足,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虽仍较快,但下行压力加大,加上大国的宏观政策有可能调整,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进一步加
大。中国尽管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为世界87位。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弱势难以改变,美国量宽政策退出预期增强加大了世界经济走势的变数,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这一背景和中国国内经济态势,2014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一个“换挡调整期”。2014年重在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关系。首先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增长是调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与调结构可实现内在辩证统一。从当前的经济工作排序来看,应是调结构第一,稳增长第二。一切为了结构优化升级,稳增长是支撑条件。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百分制表示):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第五篇: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xx地处湘鄂边陲,xx脉东北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xx片区特困县。振兴乡村就必须探索依靠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农民稳定增收。近期,县委政研室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课题,先后到部分乡镇、县直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对xx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xx应该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努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着力强基础、调结构、转方式、上标准,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形成柑橘、茶叶、高山蔬菜、烤烟、生猪、家禽六大支柱产业,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13年的53.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8.3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7259元增加到2017年的10561元,呈现出“传统产业稳增长、特色产业促增收”的良好势头,为顺利摘掉贫困“帽子”、加快建设xx片区经济强县作出了突出贡献。
1.标准化生产日益规范。按照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深层次推进柑橘、茶叶、烤烟、高山蔬菜等支柱产业提质升级,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实地指导、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按照办点示范、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立起绿色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县创建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3万亩,年改造低产园1.5万亩以上,改良优质品种约0.6万亩。全县有机茶认证面积9000多亩,有机茶转换或正在转换认证面积3.4万亩,新确立20个标准化茶园建设,先后获得
“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湖南省放心菜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渐成规模。全县拥有湘佳牧业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壶瓶山茶叶、德尔耀、金湘源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56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1家。登记注册及认定的家庭农场达到208家,覆盖到全县27个乡镇区、街道和农林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生产骨干力量。
3.农产品加工业更加火红。引进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金湘源、德尔耀、杨氏鲜果、福慧达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要农产品加工率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44家,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52.9亿元,出口创汇达6000万美元。注册出口柑橘加工厂29家,其中湖南德尔耀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省最大的柑橘深加工出口基地。茶企、茶叶合作社206家,年加工“红、绿、白、黑”四大茶类2.1万吨,出口5000多吨,综合产值12亿元。
4.品牌营销日臻完善。组织参加农博会、展销会,凸显展会经济,与“阿里巴巴”成功合作,构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外部市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每年成功举办柑橘节和茶文化活动,在央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播放宣传片,提升xx柑橘、茶叶品牌影响力。“xx柑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
”,并荣获中国地理证明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和“湖南省2017十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品牌评估价值达18.04亿元;“xx银峰”“白云银毫”“东山秀峰”等茶叶品牌多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国际文化名茶金奖,xx被评为全国茶业品牌百强县。同时,全县还培育了“湘佳”中国驰名商标,“xx马头山羊”“xx土鸡”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xx土鸡”品牌价值达45.94亿元。
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xx农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总体规模较小、成本较高、效益较低的传统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少数镇办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三农”工作重视不够,总是把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喊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认为抓“三农”工作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远不如上几个工业大项目立竿见影,抓“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劲头不足;认为现在的农业农村工作难搞,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镇办干部队伍严重不足、青黄不接现象较为严重,甚至还有很多镇办干部兼职太多,既要抓农业工作,也还要分心抓民政、安全生产等其他工作,主责主业不够突出、不够专业。
2.上级政策不接地气,本级政策实际操作难。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存在少数不够合理、不接地气,得不到很好落实或落实力度不大。①关于特色养殖准入门槛。生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占全县面积的32.73%,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260万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7个,限制开发地区达到250平方公里,多集中在适合特色养殖的西北乡镇,土地供给问题突出。
②关于小额金融贷款。如,从新铺镇岳家棚村情况看,该村小额信贷贫困户28户、贷款140万元,少数贫困户在三年期满后还不上本息,贷款由谁来还,基层干部很担忧。又如,壶瓶山镇桐木山村贫困户申请的小额金融贷款(3年期、5万元),实际都集中参股在三圣乡山水湾专业合作社,每年享受分红,三年到期后能否继续享受,心中没有底。③关于产业扶持奖励基金。个别后盾单位由于资金有限,所承担的5万元补助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基金分配有待合理,村大村小都是20万元,“等米下锅”和“富余闲置”并存;奖励基金补助差异较大,向贫困户倾斜较多,非贫困户产业受益没有贫困户明显;大多数乡镇政府出于短期见效增收的考虑,基金基本用于养殖奖励,没有集中投入到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中,产业不能得到根本发展。
3.农村土地流转缓慢,组织化程度不高。流转机制还不健全,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小规模状态,没有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全县土地流转面积仅30.51万亩,耕地流转率45.8%,低于全市49.4%的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难以接轨,如,全县44万亩柑橘,由9.83万农户分散种植,每户平均4.47亩,规模相对较小,亩产不足1000公斤低产橘园在40%以上,果实品质较差,比较效益不高。一家一户的高山蔬菜生产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上连市场下连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对接市场能力较弱,造成产销脱节。
4.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就xx而言,南北投入差异较大。为了通过上级验收,大多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选择在南部地区,反而需要急切的西北山区项目不够,配套设施未跟上,从而导致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足,损失较大。如,橘园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发展而来,标准低,灌溉、排水、机耕道等设施装备基本未配套建设,现代果园所需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轨道型采运系统应用率较低,施肥、施药、采摘等工序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同时,传统农业产业大多以原始人畜生产为主,不少地区
“重建轻管”现象较为突出,加上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不能胜任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管护责任。
5.农产品深加工不够,品牌效应不明显。多以提供原材料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以中小民营企业居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如,xx柑橘与县域果品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产品以鲜果销售为主。垚泰峰、金湘源、壶瓶山等茶企还处于起步阶段,实力不强。xx茶叶品种较多,但少有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龙头企业,企业自有品牌不够响亮,且各自为政,产品名称杂乱,附加值低,没有形成统一、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如东山峰、南北镇、壶瓶山等传统产区的夏秋茶,由于缺乏精深加工和产品营销渠道,成为安化黑茶的原料产地。xx银峰与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等认知度大的品牌相比,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
6.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业科技人员总量不足,且55岁以上技术人员占比较大,专业知识老化,“三多三少”(初级人才多、中高级人才少,传统技能型人才多、特色农业型人才少,指导型人才多、操作型人才少)现象普遍,科技支撑不适应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如柑橘、茶叶是xx县重要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是山区群众重要的增收来源,而全县柑橘、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不到260名,平均每村不到1名。而且,农业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很少愿意扎根基层。缺乏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在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难以实现对代养户的技术服务全程跟踪指导,产品合格率难以有效保持。加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完全务农者越来越少,“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的问题已经显现。
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强则基础牢。xx县农业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机遇,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应该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着力构建“七大体系”,促进农业产业更好更快更优发展。
1.着力构建政府支持引导体系。政府职能部门要成为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要下大力建强农业工作部门,增加预算经费和人员力量,特别是基层站办所要明确专人专职,充分发挥好综合服务和调研指导作用。要强化资金扶持,抢抓xx片区县等政策机遇,积极争资争项,力争每年争取上级农业项目资金6亿元以上,设立现代农业引导扶持基金,鼓励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更多地进入现代农业领域,放大财政资金效能。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项目整合利用,提高项目综合收益,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2.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要重点从提质增效上做文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农业支柱产业基础。补齐产业短板。解决好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大力发展脐橙、冰糖橙、茶叶等种植业,有序扩大香猪、岩蛙等特色养殖业,培育市场前景好、效益稳定的产业。推进品质提升。全面落实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改树形、密改稀、改土壤、改面积,每年改造低产园3万亩;推行茶叶全域绿色有机化生产,推广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有机认证转换,每年改造老园5000亩;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和等级结构,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切实提高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朝设施农业、订单农业迈进,重点支持柑橘基地建设果园生产道、水利灌溉设施,支持企业和合作社新建水肥药一体智能化管理、轨道化采收,建设果品收藏与加工设施;稳步提高茶叶机械化水平,每年推广先进茶机50台、茶园机械100台、频振灯200台以上,加快建设白云山、太青山茶叶产业园,规划创建红茶产业园;打造壶瓶山镇高山蔬菜生产基地,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着力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不断健全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力争每个产业都建立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加大技改升级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杨氏鲜果、德尔耀、福慧达等深加工企业,加快开发橘瓣罐头和橙汁饮料等新产品。重点抓好100家标准初加工厂、50家精品加工企业、10家深加工企业建设,推动壶瓶山、东山峰、安溪、楚韵等老茶业公司技改升级,实现产销一体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特色产业,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实行精准招商,加大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的引进力度,千方百计引资入股,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和招商引资互促双赢。引进一批对柑橘、茶叶、养殖等乡村主导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愿意投资兴业的,帮助协调贷款支持,提供优质服务。
4.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组织化体系。坚持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道路,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适度扩大土地流转。建立健全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新建集中连片万亩、千亩基地,建设现代化农场。加快培强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加工、运销、代销等服务。落实企业上市(挂牌)扶持奖励力度,支持指导湘佳牧业尽快在新三板上市。推动德尔耀、天画罗坪茶业公司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白云山、大同山、禅茶公司等现有茶企与民营联合或混改,早日组建xx茶业集团。
5.着力构建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机遇和信息化条件,在国际国内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份额。抓品牌经营。重点推动企业作为品牌主体的建设,对企业开展品牌宣传及产品认证给予扶持,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的再给予额外奖励。并加强与农超市场的对接,继续在周边大中城市市场设立窗口,挂牌销售,让xx农产品走进大中城市超市,进一步扩大xx农业品牌影响力。抓出口带动。巩固发展传统出口基地,积极拓展新的市场,逐步扩大xx柑橘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市场的出口份额,鼓励茶叶出口外销,开通xx茶叶“中欧班列”,打进国际市场。抓电商平台。发挥好智慧党建电子商务功能,对特色农产品种类进行全面摸底,建设精品型站点,让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6.着力构建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立一支稳定而有战斗力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队伍,解决好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建强本土技术人才。探索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把各乡镇有种养技术、懂产业经营的村民纳入进来。加大现有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探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承担培训任务,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招引外地技术人才。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外出创业或务工能人回乡兴乡,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专家型人才,可以把专家团队请进来,设立科研工作站,为产业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培育后备技术人才。参照免费师范生和医学生的办法,在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特别是依托湘北职专探索开展公费农科生招生试点,培养农业人才。
7.着力构建农业延伸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xx丰富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搞好顶层设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星级农庄、星级农场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突出打造xx农业休闲旅游
“六朵金花”,即秀坪橘海、夹山禅茶、璞谷奇石、白云山有机茶园、仙阳湖垂钓、罗坪长梯隘茶园,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和精品观光景点,做活做好农旅融合的大文章。如,依靠大茶园、大产业的优势,加快推进禅茶文旅特色小镇、茶叶田园综合体建设,以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申报为契机,以禅茶夹山寺为龙头,优先促进白云山、东山峰、罗坪等主产区茶旅融合,配套茶园步道、观景平台、茶农民宿,完善吃住购游等要素,逐步建成“xx茶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