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有故事也有酒,你来吗?约吗
我有故事也有酒,约吗?
创业怪咖宗毅出书了,处女作《裂变式创业:无边界组织的失控实践》即将上市,But,宗毅新书破蛋日怎么玩?
听他说
“想用无边界组织,众筹新书玩法,招募微信百群,实验一次疯的新书发布!
我有故事也有酒,就等你来赴约,嗨聊裂变创业,探讨疯狂无边界组织力量!”......这可能是史上第一次无边界微信百群线上新书发布会,没错,可能是史无前例!
现神秘组织公开向社会招募百名爱分享,不矫情群主,一起来完成这场疯狂的新书发布大实验。
-------------时
间
分
隔
线-------------------先看点小广告,看能不能找到G点 毕竟 “ 没有好作品,一切都是虾扯蛋” 作品在此(书)互联网浪潮下传统企业的转型之战,是一个时代命题。
这本书记录了宗毅通过割肉、换心、选人、失控的裂变创业四部曲实现组织的互联网转型;借助互联网的草根力量打通南北充电之路;用商业模式颠覆传统公益,发起互联网大篷车进行疯狂的布道,打造产品型社群。
大咖视角
本书由中欧创业营发起人李善友倾情作序,知名财经媒体人吴晓波、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联袂推荐。
作者何许人?? 宗毅 创始人兼CEO
中欧创业营及湖畔大学一期学员
被誉为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最成功的企业家,与马云、雷军同时荣膺“2014中国最具创意人物100”榜。独创裂变式创业模式,先后创立8家裂变公司,创业成功率100%,打通中国第一条南北充电之路,“互联网大篷车”发起人,无边界组织实践者。小泽
两家传统制造型企业创始人 实战型财经作家,自媒体人
2015年初写作《座山雕是一位顶级CEO》一文被“正和岛”等知名财经媒体转载,总阅读量超过百万。坚持原创文章,用跨界的角度阐述传统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该如何转型,并帮助企业实现内容创作与人格化的品牌传播。
---------------------
时
间
分
隔
线 大字报 天使群主招募 我们需要这样的您: 1.有着300人以上的微信社群 2.能够在线配合新书发布实验(只有两点,真的不多了)您要做的更简单:
1.发布会前刷一两次大喇叭给新书发布预下热 2.组织小伙伴发布会当天拿好小板凳备好瓜子 3.在您的群里众筹下新书发布的各种玩法
我们为您做的不只这点儿:
1.群主领先获得宗毅亲笔签名的纪念版新书 2.至少3万人以上曝光量(免费广告)
3.新书发布玩法一经采用必有大惊喜(你想要多大,欢迎私信)4.发布会直播宗毅解密新书,亲授裂变创业,无边界组织宝典
第二篇:测测你有心理疾病吗
心理疾病测试
目前职场的白领们每天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容易就会患有一些职场疾病,比如忧郁症、暴躁症、工作倦怠症、假想症等精神疾病,在这些疾病中最常出现的就是暴躁症,在工作时忽然间变得狂躁不安,却又找不到发泄情绪的办法。也有一些人由于工作的变动,升职或者降职都有可能造成对工作的倦怠,不愿意继续工作,就算是看着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却又不知道要从何下手。
1、情绪失控,紧急降温
不要随意失控发泄情绪。停下来,深呼吸,给自己10秒钟冷静下来,也许你会发现怒气来得这样快,只因为自己想要借机发泄情绪。不要只为一时口快而陷入一场唇枪舌剑。
2、假想敌
总觉得某些同事在背后批评议论自己?认为同事在和自己竞争?你应该调适心态,不要总找人竞争,也不要把失败归结在无辜的同事身上。
3、工作倦怠症
面对着一桌子需要处理的文件,你坐在电脑前,眼睛无神,四肢麻木,大脑呆滞?也许你应该好好放松一下,消除工作倦怠。娱乐方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
4、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
聪明、能干的你,一旦被擢升或授予重职,反而变得毫无自信,觉得不能胜任。这样的人患有“事业恐高症”,需要加倍信心,步向成功。
5、喋喋不休地抱怨
即使你在为工作上的种种问题而恼怒,也不要日夜抱怨。比如你在因长期加班而牢骚满腹,与其向人诉苦,不如去找上司,看看能否有机会改变你的处境。
6、工作狂
只要一停下工作就会全身不舒坦,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有些焦虑不安。如果这样,那就需要好好的对自己的健康做一下详细的了解,特别是现在这会,劳逸结合是健康生活的必须。
得了心理疾病怎么办呢?
如果你在郑州的话,建议到郑州金水中医院去治疗吧,这个医院据说是很不错滴。
第三篇:老板你会讲故事吗
阿 保
我们很多企业老板,认为企业管理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在他们看来,管理不是儿戏,更来不得幽默,否则老板的权威何在?但是通过命令和文件解决问题,偶尔为之还行,如果事事都这么做,只会使人产生抵触、反感甚至是厌恶。而讲故事不一样,在轻松愉快中达到旁敲侧击的目的,故事讲完后,怎么做大家都明白了。这种避免直接得罪人和伤自尊的纠正错误,故事会式的管理方法,不失为一种管理的好方法。
先说一个老板对下属讲的故事:某公司年终核算业绩考核指标,市场部与销售部就某一个大客户的业绩归属和划分上产生了异议,上诉到老板这里,双方各执一词,都代表自己的团队利益,互不相让,让老板决断。这位老板就把两个经理约到一间茶馆里,不谈此事,却给二人讲了一个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在安徽桐城老家修建宅院,因地界与邻居发生争执,遂给张英写信求得支持,张英写了一首打油诗作为复信。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仔细思量,决定按张英说的,让出三尺。邻居见状,也不好意思再争斗,同样让出了三尺。从此两宅间留出了六尺宽巷道。两家也因此和谐相处,几百年来传为美谈。老板讲到这里停了下来,问他们二位,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二位经理都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板接着说:说明和睦的邻里人际关系远比死的砖瓦重要,宝贵的生命和时间远比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重要。你们两个都是公司举足轻重的管理者,你们之间的密切配合,互相支持非常重要,你们即使今日争得了这三尺又如何?秦始皇当日修筑万里长城何等意气奋发,如今又何去何从呢?二位经理幡然醒悟,当即表示,愿意将有争议的业绩让给另一个人,互相推让起来。这时老板笑了笑说:“谁也别让了,我来做主,一人一半如何?”二人同意,并表示以后工作中必将好好合作,多创佳绩。这种方法既轻松诙谐、至情至理,又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管理者在公司也有上司,由于都属于高层,通过讲故事达到说服、或者侧面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很符合我们国人的中庸之道。喜欢研究历史的人会发现,帝王问大臣什么意见的时候,大臣往往喜欢通过讲故事,让皇帝去决策,这样往往能起到双赢的效果。
再来说一个企业领导者对自己的上司讲的故事。某公司董事长为发年终奖的事情发愁,因为由于金融危机,经济效益不好,原来承诺发两个半月年终奖,现在估计只能发一个月的了。
告诉员工吧,怕影响员工的士气。董事长忧心忡忡地找到了总经理,问:“可有对策?” 总经理想了一会,说:“董事长,我给您讲个故事吧。”
“在我小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吃糖,在买糖的时候,我发现不同的商家卖糖的方式不一样。一种是,商家先抓一部分,称一称,然后再给你加一点,再加一点,然后卖给你。还
有一种是,商家先抓的超过了重量,再一点一点地把多出来的捡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总喜欢到给我加糖的那家买糖吃。不知道董事长您更喜欢到那家呢?”
董事长顿时豁然开朗,“妙,妙,妙啊……”连声说妙。
过了几天整个公司流言四起,说公司受经济危机影响要大规模裁员。顿时公司人心慌慌。员工奔走相告,公司要裁员。
再过几日,董事长召集全体员工开会。会议宣布了两个思想:
1.公司最近的流言是假的,公司保证绝不裁员。
2.公司年终奖照发,每个员工发一个月工资数额的年终奖。
员工顿时欢欣鼓舞,为进了这样的好公司感动不已,没有一个员工抱怨公司年终奖发少了。
所以,故事由于具备趣味性、新颖性、直观性、感染性、活动性等特点,在传播和推广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国内的著名企业也有很多流传颇广的故事,如海尔的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重视质量。它比任何以说教式告诉你要重视质量、要懂得奉献要强得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故事这一有力工具。充分发挥出故事在企业文化传播和推广中的强大作用,实现企业文化理念的操作行为化,极大地促进企业文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当老板就要先学会讲故事,你会讲故事吗?
种出一棵常青树
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 本报记者 王明哲
来源:东方烟草报总期数:3016出版日期:2010-12-20
从2006年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到2010年将企业文化建设列入企业发展的13项基础管理课题之一,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着眼自身实际,在务实中求突破,紧紧围绕“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形成了以“责任文化”为核心,以“魂、根、形”为特色内容的企业文化架构体系。
“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种花给别人看,而是要种出一棵常青树!”对企业文化建设,辽宁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赵振林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用心树“魂”
“我是带着„责任‟二字来辽宁烟草工作的!”这是2005年8月赵振林到辽宁省局(公司)上任后,在员工大会上说的第一句话。在他看来,一个人有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一个企业有责任精神,才能取得长远发展。
赵振林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68年的奥运会,在马拉松比赛颁奖仪式结束一个多小时后,人们得知一个惊人消息:有名选手还在跑,比赛还在继续!这名选手就是坦桑尼亚的阿赫瓦里。原来,他在比赛中受伤了,却硬是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向终点“跑”去。最终,他到达了终点,并留下了一句经典的话:“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是什么促使这名参赛者受了伤却仍然坚持跑下去,直到终点?我认为就是责任之心!对国家、对个人的一种高度负责!”赵振林说。
辽宁省局(公司)领导班子认为,要实现各项工作上水平,离不开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员工。只有员工心存“责任”二字,有担当、尽职责,企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因此,辽宁省局(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初,就将“责任”作为企业文化之魂,并不断加强全员宣贯,促使责任理念深入人心。
“宣贯,是树立文化之„魂‟的关键环节,是辽宁烟草„责任之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的重要基础。”辽宁省局(公司)副局长孙世夫的话,反映出辽宁烟草人对企业文化宣贯的重视程度。
从企业文化建设之初的“一把手论坛”,到不久前开展的“责任文化”书法绘画比赛巡回展览,辽宁省局(公司)始终围绕“文化入脑、责任入心”的宣传目标,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力求在全员心中树立起企业文化的“责任之魂”。
2009年,在企业文化故事会上,14名一线员工用精彩感人的故事,形象诠释了责任文化的深刻内涵;在“岗位在我身,责任在我心”演讲比赛中,普通员工用真情诚挚的话语,讲述对责任文化的理解和践行,彰显出责任之心,掀起了全员“抓规范、提效率、增活力”工作热潮。
“今年,我们还组织了践行„两个至上‟先进集体、先进人物事迹巡回报告,„责任杯‟篮球赛,„责任文化‟书法绘画比赛等活动。”辽宁省局(公司)政工处处长王树诚告诉记者,“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书画展览等员工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我们的责任文化理念走进了员工心里,逐渐成为他们履行岗位职责的价值准则。”
深入植“根”
树木常青,根系必须扎得深。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是什么?辽宁烟草人的回答是制度。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制度是文化理念被员工认同并自觉践行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企业文化成长为常青树的根基所在。”孙世夫说。
伴随着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日益成熟,辽宁省局(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制度建设,将企业文化之“魂”植根于制度之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把讲责任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和凝聚功能。
在以制度为根的理念下,辽宁省局(公司)所属各单位制度建设成绩斐然。沈阳市局(公司)在创新企业文化理念升级的同时,对企业制度规范进行全面梳理、审定整合,建立了人力资源、品牌管理、客户服务、物流运作、协同营销、专卖管理、督察考评七大应用体系;抚顺市局(公司)将企业理念融入各项制度之中,优化企业制度73项;辽宁省烟草进出口公司借助《企业“和”文化手册》编写工作,修订完善了4大方面48项企
业制度……
“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指导,辽宁省局(公司)系统对制度进行了全面审视和修订,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其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孙世夫告诉记者,辽宁烟草将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将文化理念逐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为企业文化“固化于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全力塑“形”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文化建设,重在“落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辽宁烟草人把文化“落地”形象地比喻为“显形”。所谓“形”,就是企业文化之“魂”在企业及员工行为上的显现。
如何塑造良好形象,真正实现文化“落地”?辽宁省局(公司)给出的答案是:狠抓服务,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我们做企业文化,跟发展企业一样,不要昙花一现,而要基业常青。”王树诚告诉记者,在辽宁烟草人眼里,只有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和特色服务品牌,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落地”。
因此,从建设之初,务实的辽宁烟草人就抱着“自己的文化自己做”的态度,不花钱请人来做,而是贴近实际,自我谋划,打造出属于员工的企业文化。同时,积极着力于服务品牌打造,以此为“形”促使文化“落地”。
自2008年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以来,辽宁省各地市局(公司)提炼服务理念,确立服务定位,狠抓服务品牌打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为实现服务品牌化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
作为辽宁省局(公司)系统服务品牌建设的第一个试点单位,本溪市局(公司)逐步完善“溪水服务”理念系统,建立“溪水服务”体系,编写《“溪水服务”手册》,收集整理《“溪水服务”案例故事》;
沈阳市局(公司)成功打造了以“做人如水、做事如阳”为服务理念、以7个对象(企业员工、消费者、零售客户、工业企业、企业自身、烟草行业及社会)为服务主体的“阳光”服务品牌;
丹东市局(公司)在打造“春雨”服务品牌中,积极构建包含服务品牌理念系统、服务品牌运行系统、服务品牌传播系统、服务品牌支撑系统为组成部分的服务品牌文化体系;
……
服务品牌建设与网络建设、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紧密结合,体现了“责任烟草”的理念,大大提升了辽宁省局(公司)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种出一棵常青树!”这是辽宁烟草人对企业文化建设孜孜以求的目标。五年来,以此为追求,辽宁省局(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由试点引导、全面启动到深入推进,呈现出以文化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态势,“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和责任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员工队伍活力与日俱增,企业发展生机勃勃。
第四篇:如果你有故事我没有酒的杂文随笔
跨过时间的长河,我们的故事开始堆砌,时而它成为我们体验生活的一部分,依靠这些斑驳的记忆才能感知自己的存在;时而又把自己困于记忆的梦境中,无法逃离。
我不知道是长大的缘故还是其他原因,我从不喜欢说话,也不善于倾诉,遇到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扛,似乎以一种看透人生的态度去面对着生活所给予的一切之时,虽有一些冷漠,但我却很喜欢那样的态度,至少不至于让自己受伤太深。
可是在某一段时间之后,我变得愿意敞开心扉,愿意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我认为“亲近的人”,可是别人真的是这样以真心来对待自己的吗?然而需要时间来甄别,我们却总急于求成,以一厢情愿之名把自己故事给了别人,也许这是一个在承受不了压力与误解想要寻求情感的安放的方式。从那一刻开始,我变得脆弱了。
后来,可能是自己的原因,开始遇到同类的人,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可是这并没有让一段友情走的久一些,似乎更多的只是以朋友的名义肆无忌惮的消耗一份感情,并走在了一个险要的境地。每次见面聊天,总进入那样一个圈套之中,愈演愈烈,我很讨厌自己成为一个抱怨者。
那段时间里,我很想逃离,不喜欢把自己的故事都和除自己之外的人讲。我受伤了,想要待在一个自己的空间里舔舐伤口,然后重新面对让我时而不安的世界。
也许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还有就是在自己认为最信任的人面前,卸下一切防备。慢慢发现这并不是好的,真正能做到感同身受的人少之又少,何苦把手无寸铁的自己置于刀剑之下,最后拖着伤痕累累的自己再疗伤。我不知道一个人能有多少勇气,多少能力来消耗。
最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并不擅长当一个帮助别人走出困境的人,我只适合当一个倾听者,安静的陪伴,这是言语远远不能表达的。前几天一个朋友失恋了,听她诉说了一天关于他们之间的一切,我以自己有限的经历想要让她好一点儿,可是到了晚上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却莫名一个人哭了,躲在角落里失眠。
这样的经历有好几次,总是在劝慰别人后,自己又被卷入到悲伤的漩涡中,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渡人者,难自渡。何况我还没把自己拉出来,很难充当一个渡人者。
有些故事就是一个伤疤,它已经结痂了就别把它揭开给别人看了,多给自己留一些呼吸的空间。一直记得一个小故事,一只小猴子受了一点儿小伤,它没有去想到各种救急措施,而是在遇到的动物,都和他们说一声自己受伤了,之中的每一个都去扒开伤口看。最后伤口溃烂,没有结痂然后小猴子死了。一点儿小伤,即使不包扎也会很快愈合的,你每给别人看一次就伤的更深,以至于无药可医。
有时候在想是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压抑感,太多言不由衷,才时不时会感觉到有祥林嫂的身影。
如果真的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也许更重要的是反思,别人不是为我们而活,也别在把自己的伤口当做别人的笑话,成为一种赢取信任的筹码了。
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选择还是你来,这是唯一你能拥有的。别人给的参考答案,可能只会让自己失去方向感有时候把自己淹没在闲言碎语里并不能帮你走出困境。
何况那是你的人生呢,强大一些,对自己负责。
我是敏感之人,学不会洒脱。如果在人生的洪流里,有缘遇到同类之人,可以畅言,再幸运不过。我愿诉说我们共同经历的感受,除此之外,让我保留那些属于我的故事吧,它的好与坏,都让我成为此刻的我。
他乡遇故人,相逢仍如初。
第五篇:你也在这吗的杂文随笔
一月一日,初雪早了三天。
少女伫立在灯火通明的火车站中,盯着月台上的跑马灯,她大口换着气,彷彿想要让胸膛塞满整个季度的寒冷般,双肺吸饱了空气,又将它们尽数呼出。一阵阵的白雾从她朱唇中窜出,略带温暖的水气随着少女的鼻息消散在空中。
少女双唇微开,露出不太整齐的牙齿,和小小的、淡粉色的舌头。她黑色的髮丝卡在她红色的围巾裡,在一吸一吐间,她包满御寒衣物的胸口随着换气上下起伏,怕冷的双手放进口袋寻求温暖,不知怎麽的,少女突然抬头,凝视着飘着雪的天空,从天而降的雪片印入眼帘,白色的细雪落在她的睫毛上,她眨了眨眼,望着夜空,轻呼了一口气。
火车已经迟了五分钟,照理讲火车是不应该迟到的,不过今天是特别的一天,也许火车来迟些才是理所当然。
月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杂沓的脚步声与嬉闹声融入四周的冷空气中,这般鼓譟似乎驱散了些寒冷,少女没有将头低下,继续专注地凝视着飘满白雪的天空。这时突然起了阵微风,吹着少女的髮丝扫过她的双颊,双颊与鼻子冻的泛红,与透白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风变得愈发强劲,远处月台也传来了火车急使过轨道的轰隆巨响,声音瞬间压盖过四周人群的喧哗,少女闻声回头,在将视线从天空移动到火车上时,突然瞥见了对面月台一眼。
「咦、你也在这吗?」
随着雾气吐出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