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瑜伽产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瑜伽产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瑜伽行业目前是国内公认的“大蛋糕”,在众商家分食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规则,加上各个商家都是自主经营,其中包括不少人浑水摸鱼,到了如今,这块“蛋糕”被弄的面目全非,这究竟是谁的责任?
有句俗话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种种利益等原因的促使下,目前这个行业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但我们多数瑜伽经营人士不以为然,就算知晓也已经司空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却不知,切蛋糕的刀子其实早就已经指向了自己,当有一天你也成为经营倒闭的一员的时候.一、瑜伽市场发展状况及消费需求变化
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类型中,瑜伽行业算是比较新颖和独特的,以瑜伽健身这种商业经营方式,传入中国仅是短短十余年时间,从市场发展规模来看,目前自主经营规模的瑜伽会馆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仅约百分之十五的瑜伽会馆为连锁式经营.另外百分之五形式上来看,具有师承印度的瑜伽会馆数不出几家来,其中,也有以个人魅力为召唤的明星型瑜伽会馆,基本占有个别.从经营效果来看,至今为止,中国瑜伽会馆85%左右分别为:微利或持平,其中亏损者的占据多数.在走过瑜伽行业建立初期到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长期吸引瑜伽会员,为日后的生存和发展赢得空间,已成为国内众多瑜伽会馆关注的焦点.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优化和日益提高,国内更多的女性越来越关注自我形象的完善,如何在人群中与众不同,于细节处举手投足间体现自己的女性魅力,成了女性以健康为主的新形象.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及不同的职场需求,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穿衣打扮,而是有了更高层面的审美要求,于是,练习瑜伽的人们越来越多,尤其以女性为主,少部分男性也逐步的加入这个健康练习行列.瑜伽行业的经营主要以传统商业为模式,在经营形态上,经营场所以租赁为主,以中小型会馆为主流者居多,在经营进展中,绝大多数的瑜伽会馆经营基本形式,以健身和服务并重,但随着消费者对瑜伽认识的不断加深,除服务被重视规范外,以专业为主的瑜伽场所越来越成为经营者的共识.其中,美容(个体经营者+瑜伽),逐步过度到(运动健身馆+瑜伽),目前倡导主流的属于挂牌专业性质的瑜伽会馆,这三大经营模块同时在市场策略和开发上更加主动和多样化,以适应日益激烈市场竞争.从早期各类瑜伽会馆的火爆到如今,坐等顾客上门的被动做法,早已在商业经营上很难维持生意,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媒体上、街道上林立的各类瑜伽经营广告,到开始主动接近自己的目标顾客和老顾客,用各种手段请顾客上门光顾,同时增强了宣传的投入的同时,也增进了与顾客感情沟通的投入.例如:节日里进行的亲客活动,日常联络,礼品馈赠等,瑜伽会馆各显形式,使尽力气.经营以瑜伽健康练习为特色,成为瑜伽各类经营会馆的竞争主要生存点.其特色就是“与众不同”的差异性, 但目前绝大多数瑜伽各类会馆所谓的特色经营,基本就是习惯跟着市场走,创建特色瑜伽会馆的策略无非是,比如“突出自己的服务品牌理念”,“保证瑜伽教习的效应”,“服务项目的独特性”,“超前性,新颖性”,“引进瑜伽的专有技术”,“制定独特的促销赠送方案”,“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有特点的装修风格”,“引进新型的实用管理技术和某些设备”,“塑造瑜伽老师的专业形象,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礼仪训练,激励瑜伽老师发挥自己的潜能”等等.我们通过大量调查了解到:由于从事瑜伽行业的就业人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其不少背景接受教育程度略显偏低,经营业主多数基本不懂瑜伽,教练接受和学习瑜伽专业的水平参差不齐,瑜伽教习方案缺乏合理的安排及目标,通过了解,细观这些教习方案,其全国瑜伽各个会馆的水平基本是同一种模式的复制水平.我们举些例子,例如:有些经营会所,把模仿几套国外的健身操,几种国外的练习方法,甚至学做几个老外的常规动作,及组合方法来当作教习瑜伽的一部分,并且把这种类别叫做“国际瑜伽水平”.有的瑜伽会馆请个印度来的青年“包装”一下,成为“瑜伽大师”,把这种叫做印度传统正宗瑜伽等......就这样,其实是把瑜伽原本很深刻的东西,浮浅化了,就如此的,简单的叫做运用与国际接轨的理念来结合中国大众的生理,心理特点,自主创造出一系列所谓服务于中国大众的多种健康教习内容,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想经营生存,开创先河,不是单靠局限于请个“老外”或者那么简单地经营模仿.而国内大多数的瑜伽经营会馆,基本是搞个租赁场地,请几个教练,依靠跟着感觉走,这样为经营的基本模式形成相互模仿的风气.竞争的日益激烈必将促使瑜伽行业走向的逐渐成熟,这一点毫无疑问,正如同“大浪淘沙,筛洗反复”.对于目前国内瑜伽健身消费需求的变化,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以白领为主流消费群体,所构成的变化引起大众消费需求方向的变化;另一个是同一消费群体思想观念的变化,引起市场方向消费需求的变化.这两种文化的本身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在这里,我们把这两处原因引起的需求变化,都统称为消费需求方向的变化,因为其变化的方向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消费群体.按照瑜伽心理学的一般观点,人的行为是由意念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生理或心理需要产生的,也就是说,行为决定于动机,动机来源于需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由其消费动机决定的,而消费动机来源于消费者的需要,由此我们可以说,消费需要是实现一切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因此 ,消费需求的变化是消费需要变化的具体表现.那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各类的瑜伽经营会馆是否能够做到给予各类消费群体的需要呢?
对于这一点,需要值得我们经营瑜伽会馆的业主们好好思考一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做品牌,关键是要知道消费者心中要的是什么.消费者的需求,起初是质量,即努力使产品适应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但要发展就要做品牌,要竞争就要做好品牌,做好品牌就需要保证质量.”
在确定品牌目标之前,首先要明确关于瑜伽目标的确立,在这个目标基础管理上梳理出的品牌目标,才能保证瑜伽会馆未来发展的一致性、长期性.品牌目标确定以后,再进一步分析品牌现状与品牌目标现有的差距.比如,一方面可以为你品牌定位、品牌架构以及品牌延伸等方面规划工作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为日常的品牌管理、市场推广活动提供依据.使自己的瑜伽会馆避免在追求短期利益的过程中,常常以牺牲品牌长远建设的利益为代价.对于这点,我们国内那些经营倒闭或者亏损的瑜伽会馆是值得玩味和思考的.我们可以把瑜伽品牌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如同跑“马拉松”,把长距离分割成若干个短距离,既短期目标是为实现长期目标的保障,品牌短期目标制定的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执行具体和质量化.如此,经营管理执行起来就能够越好操作.瑜伽是门综合博大的健康学科,我们国内目前仅仅是开发了以哈达瑜伽为主导的体式练习一种,而对于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来说,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是空间巨大的,其大部分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比如:瑜伽理疗,心理疏导、静坐冥想,身体疾病治疗等.在国外,曾经风靡一时的体式瑜伽,已经被静坐冥想等练习理念所替代.二、提倡“柔性服务,口碑相传”的经营理念,要懂得因材施教.XX瑜伽开馆已有二年时间了,经营在当地很不错.XX瑜伽秉承的服务理念是:瑜伽是门综合博大的健康学科,经营瑜伽就是教练和教导,消费群体的需要就是第一目标,教人们练习瑜伽同时就是教导人们学会健康的生活,而教练又是教导练习掌握健身的方法.因此,瑜伽会馆不是你仅仅带人练习的场所,而更是让人们真正学习和掌握健康生活的学校,一定要懂得因材施教!这里,XX瑜伽会馆把会员分为几种类型,建立完善的顾客档案机制,总结出各种会员的教练方法.比如:有专门的专业瑜伽老师做客户的接待顾问,会员什么类型,作为老师就可以判断出有的会员的类型.例如:摆出各种数据,你适合练习什么,哪类课程适合于你,哪部分练习对你有益,每次练几组,每组多少次,也许未必一下子听得懂,但客户觉得有数据练起来特别兴奋.有的会员属于心理问题,就要采用针对心理问题解决的教学法等.往往这时,瑜伽老师都会把自己所了解的适合此类人的瑜伽健康知识讲解给客户.类似XX瑜伽这样的会馆在国内有少部分,善于学习研究和总结,并且精心来打造品牌和经营.作为老师或者教练,其最生要的职责就是帮助顾客获得健康,这就是瑜伽经营会馆需要作到的质量效应,而不是仅仅靠空口说几句白话,或者所谓的专业术语.其前来的顾客如何需要的是科学的健康指导,如何因人而异的引导和教习,并以此通过实际的练习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效应.因些,在瑜伽会馆的经营中,老师的教练水平应该具有比较专业化的,如:人体心理学、生理学、营养学和运动学等专业知识.此外,还应懂得一点医学,对于这一点需要经营瑜伽的业主们要重新认识和重视起来,瑜伽不仅仅是依靠那几组动作来教习.在经营过程中,要重视教学的规范性和综合性,瑜伽老师不仅会教习,更要善于与顾客沟通,以准确了解顾客的需求并提供帮助,这个是瑜伽会馆能够掌握会员健康的第一手数据,包括会员练习的进展情况,这些都十分重要.瑜伽行业浮躁的理念与粗放单一的操作,正在开始向区域精细化、亮点化、实效化推进中提升.我们是在陈诉一种事实,纠正大多数瑜伽经营者的普遍认知,事实就是:瑜伽“市场”是通过我们大量的工作,是依靠瑜伽专业的健康引导出来的,而不是我们采用各种营销手段开拓出来的.市场本身就是与生俱来,自古以来,人们的健康问题本身就摆在那里,在此提醒一下那些以搞市场、搞营销的瑜伽会馆主们,健康产业的市场是通过你们创造出来的,并且通过努力引导可以取得的.三、瑜伽市场是一个“人心”的市场,需要我们“用心”来做.我们要建立起信心,开发瑜伽市场首先需要有信心,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信心一定会导致失望和失败.谁能把最初的勇气坚持到最后,谁就赢得了这个具有巨大潜力和空间开发的瑜伽市场,这首要的面临很多的失意和挫折,这个道理本身在瑜伽修炼哲学里面有明确的阐述.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艰辛,经营过瑜伽会馆的馆主们,感受到超过任何一个行业,因此,要想成功开发瑜伽市场,首先必须要“苦其心志”的磨炼,坚定信心.“虚心学习、努力执着、注重服务与真诚分享”是推销员乔.吉拉德四个最重要的成功关键,他被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连续12年保持全世界推销汽车的最高记录.他在《我用我的方式成功》一文中介绍他成功的心得时说:只要是他遇到的任何一个人,他进阶地毕恭毕敬地把他看作自己的潜在客户,他成功的方式就是以积极的心态,“把生活业务化,把业务生活化”,生活中随时可发现和寻找潜在的客户.这对于我们如何做好瑜伽市场的人来说值得认真学习的.瑜伽不是商品,而是一门健康教育学科,我们从自身做起,哪怕每天学习进步一点点,也是成就.因此,只要你有信心,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你的“准客户”.人贵有恒,开发瑜伽市场还要有一颗坚韧不拔的“恒心”.有一句话叫“心诚则灵”,发展瑜伽产业变是如此.开发市场,面对客户,我们不仅仅要以诚相待,还要认真通过学习瑜伽的大量知识,通过知识的结构理念,建立起标准的瑜伽客户健康档案,掌握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瑜伽会馆不仅是练习场所,更是解决客户健康问题的教习场.如此,真诚的、专业化的诚心能够缩短你与客户之是的心理距离,能够架起你与客户相互沟通的桥梁.开瑜伽会馆不是去“求”客户,而是去为你的客户“解决需要的问题”.我们瑜伽经营人要“传播”爱心,爱自己,更爱客户.那么,我们通过我们的智慧与策略,为自己想要创造效益时,第一目标要为客户创造健康财富,为消费者创造满意,这样的经营就可以使我们的瑜伽会馆,就具备了长期的、持久的发展和盈利空间.不要把瑜伽当作商品来经营,否则你会难以维持和发展,现在的瑜伽市场是一个“人心”的市场,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有心”人的世界,祝福我们中国的瑜伽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事业越来越成熟,通过瑜伽的练习,让我们的国人“身心----健康、智慧;生活----快乐、和谐”.
第二篇:中国餐饮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餐饮 2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 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 1211个和 1714个,占 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波澜起伏的30年,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的浪潮也经历了三次飞跃式发展。在这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餐饮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旺盛,餐饮市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而今天,餐饮市场异常繁荣,供求基本平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餐饮业如何实现新的增长?
中国餐饮业发展前景分析
2008年7—8月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对中国连锁餐饮业发展战略趋势进行调研,采访了包括全聚德、西贝、俏江南、德庄、小天鹅、小肥羊、肯德基、吉野家、仙踪林等行业具代表性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归纳出现阶段国内连锁餐饮业发展状况:
一、连锁餐饮业发展依然保持高速。被调查餐饮企业连锁经营发展模式以直营店+加盟店居多,占75%;被调查企业中,连锁店总数超过500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只有肯德基,2007年连锁店达到2400家,销售额 215亿元,远远超过其他餐饮企业。从调查情况分析,连锁店在 100家以下(占66%),销售额 10亿元以下(占80%)的企业经营规模为多数。
从销售额增长比例情况分析,95%企业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增长10%—20%区间的占 42%,增长20%—30%区间的占31%,此两区间增长比例是被调查企业的主流,说明多数企业发展符合良性运营的规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二、原材料上涨快速,毛利率稳中有升。32%被调查企业2007年原材料增长率在 10%以下,52%企业原材料增长率达 10%—20%,16%企业原材料增长率达到20%—30%。在原材料成本日益高涨的前提下,仅有26%被调查企业的毛利率下降 5%内,47%企业毛利率基本没变,另有16%和11%的企业分别增长5%以内和5%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仍能够保持稳中有升的毛利率,说明被调查企业连锁经营盈利模式比较健康,抗风险能力较强,在开源增效方面还有可挖掘的空间。
第三篇:中国餐饮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餐饮业
一、餐饮业的历史
餐饮业大约起源于人类文明的初期,并且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城市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餐饮业的发展受到历史文化、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餐饮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已开用火烧熟食物,烹饪由此而来。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大面积种植水稻并且饲养牲畜,食物的生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为物质基础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商周时期,金属工具、原始瓷器、酿酒作坊和河食盐的出现为餐饮业的形成创造了条 件。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掌握刀工与火候技术,烹饪方法有烧、烤、煎等多种。由于当时尚 未产生餐座椅,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用用芦苇或其他植物编成筵席铺在地上,用较细的料变成席铺在筵上供人坐,酒食菜肴置于筵席之前。因此筵席两字虽是坐具的称谓,但含有进行隆重、正规宴饮的意思。所以将设宴待客或聚会称为“筵席”,这一阶段称为筵席阶段。筵席阶段宴会活动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所享用。
我国古代地广人稀,自秦汉以来,为方便官差大人长跋涉传送文件,便有「驿站」的设置,提供官差恢复旅途的劳累,更提供住宿与餐食,好令他们翌日能够继续另一段漫长的传递工作,其实这就是中国餐饮业的雏型。
而餐饮业真正普遍流行大概约在汉、唐时代,此时是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交通发展迅速,各处通商大邑都设有「客舍」与「亭驿」,方便来往的官宦与客商有个落脚解决食宿的地方,大街小巷到处都可看到肉店、酒店、熟食店,民间的交易行为较秦汉时期更络绎不绝,烹调技艺更讲究以提高竞争力,尤其在大唐时代,官廷中更因为有外邦使节频仍进贡,皇帝威权统治,官宴每顿都有名堂从厨房到上菜,百余人服侍,可谓极度奢华考究而且非常富有创意,民间烹调技术简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官宴菜色每样都是御厨潜心精究的,多少有些秘方成分,蔚为中国餐饮文化的一种特色,或可称之为宫廷菜,今日若欲享用类似的餐宴,唯有满汉全席可与之媲美,但恐怕还不足其万分之一的豪华澎湃,可称为中华美食文化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环。
随着历代战乱,生态环境改变以及外族入侵,中国因许多种族融合,传统饮食于焉转趋复杂,蔚为多彩多姿的馔食文化,这些民族饮食的特点与习性丰富了中国各地区的餐饮内容,深深影响民间烹调方式。民国初年,持续两千多年的君主政体被推翻,八国联军堂而皇之侵占我版图,蜂拥割地自治,国家处于动荡不安时代,但此时反而是中国各地招牌菜融合与发扬光大的时期。
中国餐饮业已经步入行业洗牌期,必须交流新思想、探索新模式,迅速由传统的“粗放式、模糊式、经验式经营”向“精细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从长远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餐饮业的增长率都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二、餐饮行业发展现状及局限性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餐饮 2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 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 1211个和 1714个,占 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波澜起伏的30年,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的浪潮也经历了三次飞跃式发展。在这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餐饮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旺盛,餐饮市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而今天,餐饮市场异常繁荣,供求基本平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餐饮业如何实现新的增长?
三、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一)集团化发展,品牌化经营,连锁经营成为未来主攻方向
随着经济运行全球化,市场和资源跨国化的影响,世界饭店集团每年都在调整和兼并之中,饭店业的联盟和合并导致更大规模的饭店集团的诞生。只有全球化、品牌化饭店才会在现代营销中得益。形成统一性的连锁餐饮集团对于重组餐饮资产,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加快资金流转转密度,促进餐饮业规划化经营大有益处。而快餐连锁作为“集团化”的先锋,像“麦当劳”、“肯德基”的成功经验,使国内餐饮业看到了连锁经营的种种好处,纷纷将连锁作为主攻方向,连锁经营对餐饮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但也有一些店开张一两年,没有一点实力就想搞连锁,结果是连的越多,“死”得越快。而现在又到了争夺市场份额的时候,随着一部分没有连锁能力、管理混乱的连锁公司逐步退出市场,一些有实力、管理好的优秀的连锁企业定会成长起来,共同把餐饮市场做大做好,促进餐饮业的繁荣。连锁经营经过淘汰会有更大的发展。据此,强强联合、连锁经营、多元化发展是中国餐饮业大势所趋。强强联合、连锁经营是发挥企业比较优势,扩大企业规模的有效途径,多元化发展则是分散市场风险,拓展经营范围的重要方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企业并购、连锁经营和多元化经营将是餐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餐饮品牌发展速度加快,会有更多的餐饮提速上市
随餐饮企业的竟争发展,从市场经济转化到社会经济的过程,同时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在改革初期,餐饮企业之间主要是打价格战,打品种、服务、装修战;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用餐既要满足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心理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把注意力转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
四、新的IT技术、新的管理模式与资源配置模式
餐饮业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较古老的行业,而电子商务则是新兴发展的一项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但是这一传统行业具有适合运用电子商务技术的特点。电子商务技术在传统的餐饮行业中的运用,对餐饮企业具有变革性的作用。
首先,电子商务中供应链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餐饮企业的采购成本;
其次,电子商务中网络营销的实施可以为餐饮企业提供广阔的顾客渠道;第三,物流技术的运用可以为餐饮企业拓展销售的模式。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简单粗放的经营已经越来越成为餐饮企业向前的瓶颈,而信息技术的作用却渐渐凸显。餐饮业目前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饭店等级结构及分布的不合理使得众多饭店卷入了降价的风潮,电子商务的出现为饭店的经营带来了新的思路。全国餐饮百强之一的丽华快餐的“无店铺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改造餐饮行业的流程,其巨大的价值提升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经营和管理者所认识到。
在餐饮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既有日平均销售额才几千元的餐饮店,也有全国餐饮的百强企业;既有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摸索者,也有知名的品牌企业。针对信息化建设,由于每一家企业的认识不同,实际的需求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具体的内容及步骤。中小型企业可选择有业务深度和成熟技术的系统,中大型尤其是连锁企业应结合自己的企业层次,发展规划,注重长期规划,最好是选择一个有行业经验、技术能力强的合作伙伴。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美食王国,既有粤菜、鲁菜、川菜、苏菜、浙江菜、闽菜、湘菜、徽菜这些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也有各少数民族的民族食品,这些都是我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然而要保存这些智慧的结晶,将中华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发扬广大,我国的餐饮企业任重而道远。未来的中国的电子商务要经历:
(1)营销阶段。
这是能够充分利用餐厅的网站,与餐厅在网下的营销推广结合起来进行整合营销,效果非常理想的阶段。这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做法,目前在国内尚未见到有类似做法的餐饮企业。目前我们推广的“网络餐厅”就是处于这一阶段的产品/服务。核心要
点是,经过对现阶段餐饮企业互联网的需求分析,并考虑到中国目前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水平的实际,结合传统市场营销推广手段,把网上、网下的整合营销做的有声有色,轰轰烈烈,让互联网成为现阶段餐饮企业的全新的、革命性的竞争策略。
(2)电子商务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餐厅应该从采购、内部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及市场营销全面借助于互联网,餐厅经营的业态也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如虚拟化经营、连锁品牌经营等,毫无疑问,这是餐饮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环境都还没有满足餐饮业做这一阶段的尝试的条件,如,网上采购、物流配送、电子支付以及信用机制的建立等,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因此,我们认为任何鼓励餐饮业在现阶段做这样尝试的设想都是不现实的、冒进的、不付责任的,餐饮业对此应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餐饮业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在现阶段,更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不仅能解决餐物流配送、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餐厅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在市场营销方面,互联网一旦和传统的营销手段相结合,便有更强大的功能。无论如何,电子商务可以成为餐饮业全新的、革命性的竞争策略。
信息化作为一种平台,其重新组织构筑和提高企业运作层次力量的功能,是信息化受青睐的最大原因。相对于餐饮业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不能不说行业的整体管理和信息化应用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无论从规模、应用水平、投资,还是认识程度来讲,都还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这种状况既不利于餐饮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也与餐饮市场的繁荣不协调。在当前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餐饮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传统行业如何与现代化产业模式成功接轨,实现行业信息化的发展。
(1)政府和社会组织:搭建平台,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加大信息化的外部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推进设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的各项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提高餐饮企业信息化的利用率,并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给予政策或者设备采购等优惠和补贴,以推动信息化的覆盖范围和覆盖广度,为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消除后顾之忧。
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需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深入开展行业调研,了解餐饮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和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搭建企业之间、企业与信息化供应商之间沟通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大信息化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推介信息化项目和示范案例,开展各类信息化论坛、信息化培训活动;发挥行业组织的专家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2)餐饮企业:苦练内功,知己知彼
推进信息化,餐饮企业是主角,因此要做好准备,找准对象,知己知彼,认真权衡是上路之前的必备功课。
首先,提高认识,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充足准备。信息化对企业未来形成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要自上而下地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中逐步贯彻信息化的理念,同时为了保证信息化工作的成效和顺利推进,积极培养和吸纳擅经营懂IT的信息化人才,加强企业各级员工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集聚人才。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与思考的领域,餐饮业尤其是中餐复杂而无定式,因此在实际管理中,要不断总结和梳理企业的业务运作流程和内部管理的优势和弊端,理顺人、财、物之间的关系,以便于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保证信息化工作有的放矢。
其次,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和准确掌握企业自身、竞争对手、软件供应商的相关信息。了解企业自身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是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信息化成果、减少信息化投入风险的根本。企业究竟是否需要信息化系统,需要什么样的系统,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哪个业务环节入手,如何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协调和落实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之初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以及业内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的企业情况。分析与自己目标客户相近、经营模式相同的竞争对手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有助于寻找到最佳的信息化路径,同时避免犯同样错误,减少走弯路的机会。学习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企业经验,更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到的。
最后,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还需要了解信息化解决方案或者软件设计供应商的情况,因为信息化终究只是一个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而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有运营的差距,也有其个性和生命力,即企业文化问题。因此餐饮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甄别也至关重要。
(3)餐饮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找准需求,完善服务
如果说餐饮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是催化剂的话,能提供适应需要的信息化系统方案的服务供应商则是真正的“推手”。对于餐饮信息化服务供应商而言,找准需求、完善服务是推动餐饮信息化大发展的重要措施。
首先,引导客户,挖掘需求。目前餐饮业的信息化存在着两个极端,即或是充满疑虑、不敢轻易试水,或是在不明确自身需求的情况下盲目选择,甚至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对此,供应商如果不深入分析,耐心引导是不可能抓住客户的,而且在各类软件充斥的市场,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有所创新,创新的基础就在于量体裁衣,深挖需求,在总结客户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其次,完善服务,着眼长远。提供信息化系统,不仅仅是提供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还包括服务,餐饮企业购买的信息化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就意味着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也同时开始。在当前餐饮业信息化人才缺乏、无法保障建立自己的维护团队的情况下,餐饮企业对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与服务更是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信息化供应商提供设备完备、软件功能强大是基础,而完善而细致的维护体系更是在激烈的餐饮业信息化软件供应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
餐饮行业连锁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企业形成连锁体系后,对信息化的需求会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和系统,因此,信息化软件服务供应商应该在完善服务上下功夫,完善产品的广度和深度,着眼于长远,软件产品应包含门店运行层、门店管理层和连锁管理层,并且优先开展服务维护团队建设,以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立足市场的切入点。
第四篇:国内蛋鸡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国内蛋鸡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我国蛋鸡行业经历了将近30年的快速发展,从2000年开始,增长速度放缓,蛋鸡行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从2007年开始,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因为蛋鸡行业出现了新的变化。
第一,祖代鸡市场从外国进口鸡主导,转换到国产鸡和进口鸡竞争时代。从2000年开始,国外进口鸡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95%以上,尤其是海兰国际公司的海兰品种占有率一直在60%以上,占据绝对优势。随着峪口和海兰公司分手后,京红和京粉的推出和推广,2010年,国产祖代鸡的数量首次超过了进口鸡,国内的蛋鸡市场进入了一个进口鸡和国产鸡竞争的阶段。种鸡养殖场和商品代养殖户从2010年开始,面临着选择国产鸡和进口鸡的问题。但是孰优孰劣,也许现在还难以下一个结论,这是长跑,10年以后也许能见分晓。
第二,种鸡企业结构调整明显。经过2009和2010的低迷行情,小型的种鸡场基本都转型或停止饲养种鸡,而另一方面,大型种鸡场则一直在进行扩充规模,大场与小场的产品在价格上也差距越来越明显,2011年甚至达到1.0元/只,创下了价格差距的记录,相信,这不会是最大的价格差,蛋种鸡行业真正迎来了品牌时代,优质优价一定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业的结构调整。
第三,卵传性疾病得到空前重视,2008年开始的血管瘤、白血病等疾病把种鸡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些种鸡企业因此而进入发展的低潮,形势逼迫所有的蛋种鸡企业进入调整期,对于卵传性疾病也得到了空前重视,几乎所有的大型厂家都在开展此项工作,政府也在酝酿介入,相信这对于我们广大的养户来说,就是坏事变成了好事。
商品代市场趋于平稳,客户更加理性。从2010年8月开始,鸡蛋价格连续飙升,创下了连续13周涨价的记录,最高达到4.5元左右,但是在这种行情的刺激下,商品代客户表现的非常的理性,商品雏鸡价格虽然也提升了不少,个别厂家达到3.7元,但是没有出现以往一窝蜂抢购的现象,2011年商品代雏鸡的销售量和前两年相比,也没有很大的变化昭示着蛋鸡养殖户开始理性看待行情的变化,相信,这是蛋鸡养殖进入转型期的标志。
蛋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规模逐步扩大,多种业态并存,未来的中国蛋鸡行业,将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态化、品牌化、清洁生产的方向发展。原来的小规模散养户将逐步被淘汰,大中型养殖场将会成为蛋鸡养殖的主流。理由是只有大中型规模的养殖场在产品的销售、防疫控制和经济性能方面有优势,其产品在区域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与小型养殖场相比优势明显。
第二、生产效率提升,自动化程度加强,最近几年随着单户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自动化养殖设备的使用,规模场的蛋鸡单产在逐渐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大量使用,不仅改变了养鸡的工艺,而且改变了养殖结构,大型育雏场在最近几年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效率的提升并不仅仅是设备带来的,还有养殖各个层面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生产工艺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第三、鸡蛋产品层次明显,产品优质化、品牌化趋势加快,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洁蛋、品牌蛋的销售量的增加,品牌和厂家的增加,以及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增多。一些厂家开始关注比如ω-3蛋、叶酸蛋等等,同时我国传统风味的蛋品加工产品,比如卤蛋等等也越来越多。
第四、蛋鸡养殖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这方面具体体现在鸡粪、死鸡、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目前也成为了养殖领域的一个热点,沼气池和有机肥应该是可行的方向,而且政府部门都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可以预计,随着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未来的养鸡场,一定和现代化的工厂没什么区别,而且可能更好,这也是我们养殖场努力的方向。
3.2蛋鸡市场风险性分析
第一、疫病防控问题,疾病问题成为目前蛋鸡养殖业得最大的障碍,可以说鸡病的影响,在最近几年是越来越厉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政策层面,国家的防疫体系和防疫观念的改变,比不可少,包括疫情通报、活禽运输、防疫控制等等。
第二、蛋品质量安全和终端销售问题,目前的鸡蛋绝大部分都以未经处理的鲜蛋在农贸市场进行销售,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鸡蛋的商品化和品牌化必将到来,没有出生证的鸡蛋不符合食品安全控制的需要,也很难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所以,不论规模大小,未来的鸡蛋作为商品,一定要做到可以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一点,小型的规模场很难做到。
第三、产品深加工问题,目前鸡蛋的加工方兴未艾,洁蛋处理,液蛋、蛋粉加工等各种鸡蛋的加工项目纷纷上马,鸡蛋的加工看似繁华,却忽略我国消费者得消费习惯的问题,如何改变消费者长期以来以鲜蛋为主的消费习惯,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对于中小型的养殖场来说,鸡蛋加工基本和他们不沾边,要走产品加工的路线,传统食品、特色蛋品等开发和加工是一条出路;小型养殖户联合起来,进行联合销售是另外一条出路。目前,养殖合作社在各地风起云涌,但至少从目前看来,合作社要想在蛋品加工方面有所成就,还不具备条件。
3.3蛋品市场供需分析
以国际鸡蛋委员会(IEC)统计分析家Hans-WilhelmWindhorst教授的一份报告为基础,该报告针对鸡蛋制品在未来直至2015年期间的区域性发展进行了预测性的分析。据Hans-WilhelmWindhorst教授分析,从2005年到2015年,预计全球的鸡蛋产量将由不足5900万t增加至7100多万t。预计到2015年,人均鸡蛋消费水平将或多或少地实现稳步增长。虽然1995至2005年间全球的人均消费水平增加了1.6kg,但有推测认为从2005到2015的十年间全球的人均消费量只会增加700g,增幅仅为7.7%。尽管如此,各地的水平是不一致的。预计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人均消费量将增加1.0kg,位居第一;大洋洲和亚洲将增加900g;非洲增加800g;北美和欧洲分别增加300g和500g,增速仍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预计2015年全球鸡蛋总需求量将比2005年增加1200万t。就各国来看,中国对鸡蛋的额外需求最高(达600万t),其次分别是印度(120万t)、美国(59万t)、巴西(43万t)以及印度尼西亚(42万t)。
报告未来对鸡蛋的额外需求中将有2/3来自亚洲市场,12%来自非洲,11%来南美洲,而北美和欧洲将不对鸡蛋消费具有额外需求。
报告以未来几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发展趋势为基础对未来鸡蛋产品的消费水平作出预测。Windhorst教授指出,除以上三个方面外,至少还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会对鸡蛋的消费产生影响,它们分别是:禽流感、饲料涨价以及诸如欧盟禁止使用传统鸡笼这样的行政措施。
亚洲的需求量增涨显著: 2007年,全球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亚洲。大部分的亚洲国家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而表现出购买力的增强,因此鸡蛋的人均消费水平和总需求量也将呈上升趋势。由于人口的基数较大,哪怕只是人均需求的轻微增涨也会导致总需求量的显著增加。
非洲的发展相对缓慢:到2015年,非洲的人口总量将增加2.27亿。但是这一区域内人口的年龄结构非常年轻,15岁以下的人群占到了人口总量的41%。同时,非洲也是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地方,这意味着许多居民的粮食供应仍局限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或是乡下小规模的产品交换。尽管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对较高,但是与其它州相比这一区域内的鸡蛋消费量仍将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由于人均国民收入很低,经济发展缓慢,同时撒哈拉南部的许多国家还存在着政治上的不稳定性,所以非洲对鸡蛋的需求并不会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而有所增加。
欧洲的增长微乎其微:欧洲拥有人口7.33亿,在七大洲中位居第三,同时也是各大洲中唯一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未来10年间大部分欧盟(15个)成员国的鸡蛋消费仍将保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水平,尽管一些新增的成员国会随着新兴中产阶级购买力的增长而表现出需求量的增加。但就整个欧洲而言,未来对鸡蛋的额外需求仍然很小,因为这里的人均消费水平已经相当之高,而人口
却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南美洲的发展情况: 2007年间,生活在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5.69亿人口中有52%的人口居都住在两个国家——巴西和墨西哥。到了2015年,将有0.7亿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这个次大陆。这一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还不及非洲和亚洲,为七大洲中最低的。然而,南美一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发展仍将拉动当地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中产阶级的扩大,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鸡蛋需求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北美地区变化较小:2007年,约占全球总数5%的人口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由于这两个国家的鸡蛋消费水平已经相对很高了,所以即便是让消费者信服鸡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大家对鸡蛋的需求也不会因此而有很快的增长,”Windhorst教授说。在北美,只有人均消费水平会出现一个缓慢的上升。这一部分的额外需求将来自于人口的自然增涨及外来移民。
大洋洲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大洋洲有居住者3500万,只占2007年全球人口总数的0.5%。同欧洲和北美洲相比,这里的鸡蛋消费依旧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尽管如此,随着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以外的大洋洲国家购买力的增强,未来几年间大洋洲的鸡蛋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预计大洋洲的鸡蛋消费水平只会出现小幅的上升。
目前我国鸡蛋销售情况主要是以内销为主,出口规模小。消费形势主要是鲜蛋,另有部分为加工蛋。国内农户鲜蛋销售还主要靠蛋贩子上门收购销售,蛋贩子由于过度注重价格,往往不注重鸡蛋质量,养殖户对鸡蛋市场行情不甚了解,价格掌握在收购商手中,处于很被动的局面。这样养殖户的利润下跌,促使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同时也限制了产业链的扩大延长。同时,如果遇到价格低潮期,养殖户还会盲目大量存蛋,使蛋品质量进一步下降。在流通环节也没有合理的冷冻、冷藏保存。所以由产区到销区市场,在蛋品质量方面很难得到有利保障。我国鸡蛋出口主要出口香港、澳阿曼、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07年我国禽蛋出口量为11.9亿枚,2008年出口量约为20亿,我国从事蛋品加工的企业总数在500家以上。
每年的4、5月份,8、9月份,几乎都会出现两个很明显的高起波段,其原因就是因为节前消费者(主要是大买家用户)对鸡蛋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带动价格上涨。如今伴随着农村养鸡业的蓬勃发展和鸡蛋供求矛盾的显现,蛋鸡养殖利润逐年下降,例举近三年鸡蛋价格走势:2007年全国蛋价高位运行,养殖户颇丰;2008年整体行情不容乐观,养殖户盈余较少;2009年触底反弹,整体略涨,养殖户收益略有提高。我国蛋鸡养殖业之所以会出现大起大落的行情状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户在蛋鸡养殖规模上的盲目性。我国做为鸡蛋生产大国,在生产规模方面更要做好统筹计划,以保证我国鸡蛋生产可持续发展,养殖户也要根据周边养殖情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投资养殖。
第五篇:肉羊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肉羊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肉羊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形势虽然很好,但发展状况还不平衡,还有许多制约生产发展的实际问题未得到解决。一是品种炒作严重,很多地方在无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大搞项目,一哄而上,加上非客观的宣传报道,导致不应有的品种炒作,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出现,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将影响肉羊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我国肉山羊良种率低,山羊品种还面临生产性能严重退化的问题,在一些山区至今还饲养了不少成年体重只有20~25公斤的低产肉用羊;三是有些山区或新养羊户由于交通不便或规模小且养羊分散等原因,羊贩上门收购价不高,养羊户的效益受到影响;四是不少养羊户对科学引种和科学养羊认识不足,养羊科技含量低,靠天养羊,任其发展;五是肉羊加工体系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肉羊产业化经营。
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农区是我国山羊的主产区,养殖山羊数量占全国的80%以上。农区自然条件好,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肉山羊得天独厚的条件。羊采食各种杂草,既可利用草山、草坡和田边地角放牧饲养,也可以利用各种农作物副产品及秸秆饲养,同时还可以采用人工种植优质牧草饲养。
在我国农区,山羊饲养可实行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和季节性特点,可灵活选择饲养方式。一般在冬、春枯草季节,以舍饲为主,喂以秸秆和干草;而在夏、秋饲草丰盛的季节,利用成片草地和零星草地如河堤、隙地、荒滩、沟边等草地实行季节性放牧,采用赶牧、牵牧或拴牧等方法。在农区的山区养山羊,可以放牧为主,适当补饲,效果也很好。养肉山羊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且一次投入长期受益。一般来说,一只能繁母羊购进成本400元左右,一年按产3羔,每只出栏平均重25公斤,活山羊价按9元/公斤计,收入可达675元。
若按一只经产母肉羊年产6只羔计算,一年纯收入1500元.1、据调查,目前市场活肉羊价格为7.6-8.4元/公斤,我们按7.6元/公斤计算,一般羔羊出生35-45天断奶育肥,育肥80-90天,体重平均50公斤。7.6元×50公斤=380元
2、一只肥羔日成本在0.6元以内
①每天平均干草1-1.25公斤,每公斤平均0.2元 0.2元×1.25公斤=0.25元②精料:配比按玉米面49%,麦麸18%,豆饼15%,杂粮13%,食盐2%,鱼粉1%,骨粉1%,维生素、微量元素1%,每公斤1.2-1.4元,每天需0.25公斤精料,则0.35元。
③一只羔羊每天需饲料投入(干草+精料): ①+②=0.25元+0.35元=0.6元
3、一只羔羊出栏利润为308元 ①一只育肥羔从出生到出栏成本为:0.6元×120天=72元 ②一只羔羊的利润为:380元-72元=308元
4、一只母羊产羔的年利润为1548元
①一只母羊每天平均1.5-1.75公斤干草,0.25公斤精料,约为0.6-0.7元②一只母羊年成本为0.7元×365天=255.5元
③一只母羊每年(包括防疫费)总成本不超过300元
④利润为308元×6只-300元=1848元-300元=1548元
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预测,我国养羊热将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因鸡、鸭、肉狗、猪等家禽家 畜饲料是以粮食及肉类为主,成本较高,效益不明显。羊是食草家畜,便于放牧和圈养,羊的食草能 力和发达的瘤胃,能大量利用牧草和秸秆等各种粗饲料,将其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羊肉、羊毛等,并且 肉羊生长快,抗病力强,繁殖率高。一般当年产的羔羊,当年就可屠宰获益。
羊肉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肉类,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类,在国际市场上羊肉供不应求。除羊肉外,羊皮、羊毛是轻纺工业的原料,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加强农业和农民收入的突出重点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畜牧养殖业覆盖面广,不同地域的广大党员农民都可以饲养,它投资少,见效快,商品铝高,从而是农民现今收入的主要来源,畜牧业读土地的依赖度低,单位面积产出较高,同时,又能较多的细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有效地缓解人增地减的矛盾.畜牧业与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可使粮食转化为增值.又可以提高.有机肥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降本增效。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畜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既可带动畜牧业的草业、饲料业、兽医药械的发展,又可带动食品、毛纺、皮革,医药加工及餐饮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畜牧业也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具有较高的比价优势,特别是加入WTO后具有较高的出口创汇能力。
几年来,国家大力号召发展秸杆养殖,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秸杆,实行过腹还田,优化和调整畜牧业的产业结构,降低饲养成本,改良秸杆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小尾寒羊的饲养,其优势在于:它对资源的适应性较强,适应家庭饲养经营。它受耕地、气候、地理环境制约较少即可转化为粮食,又可以利用农作物的秸杆,饼粕等农副产品,还可以利用广阔的草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和增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具观察和信息显示,近几年,养羊热将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羊是反刍草食性家蓄,具有较强的合群性,适应性,便于放牧管理和圈养管理,它发达的瘤胃,能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秸杆、干草、树叶等粗饲料,转化为人们需要的羊肉,毛皮等,而小尾寒羊的早熟,抗病力强,繁殖率高,周转快,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肉类,是底脂肪底胆固醇的理想肉食,且国内外市场上的羊肉一直畅销不衰。除羊肉外,肠衣毛皮是轻工业的原料,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原料,畅销世界各地。小尾寒羊的饲养经营面广,一般农民均可发展,少则几只,多则几十只,直至大规模饲养和工厂化饲养。
肉羊养殖发展趋势: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畜牧优势集中体现在草食家畜上。从国内肉类市场分析,牛羊肉需求呈上升趋势,消费将会有一定的增长,肉用山羊发展前景看好,仍是效益高的致富项目。我国肉用山羊业发展预计将会出现下列趋势:一是山羊饲养量继续增长,羊肉产量进一步增加。我国在成为世界上山羊饲养量最多的国家之后,山羊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与我国自然资源特别是草地资源结构和分布、气候条件的多样性及山羊的生活习性有密切关系。在南方草山草坡和农区,自然条件优越,牧草资源充裕,山羊适应性广,善于登高的特点,也使其成为受欢迎的草食畜种,加之市场对羊肉的需求增加,山羊的生产特别是肉用山羊的生产将有良好的前景。二是实用技术普及加快,肉羊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随着养羊专业大户的发展和养羊规模的扩大,人们对养羊实用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羊舍建造、品种选择、繁育技术、饲养管理、秸秆处理、高产优质饲料作物的栽培、疾病防治等技术的集成和综合推广,将有效增加养羊的科技含量,推动肉羊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肉羊生产铺平道路,以最低成本消耗,获取更多的优质羊肉及其副产品。三是养羊业生
产、加工、销售联系更为紧密,一体化生产经营进一步发展。总之,发展肉用山羊生产,增加羊肉产量,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中国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