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丧葬礼仪对比

时间:2019-05-15 08:3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丧葬礼仪对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丧葬礼仪对比》。

第一篇:中西丧葬礼仪对比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中西丧葬礼仪对比

哀悼人死为丧,处理尸体为葬,丧葬礼显然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生礼仪。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对死者的哀悼。诞生礼在婴儿未曾出世前已经开始,标志着观念人生对生理人生的前展;丧葬礼正好与之相对,在人已经去世后举行,标志着观念人生对生理人生的后拓。诞生礼把人接进社会来,丧葬礼把人送出社会去。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正是在这种生死对照、来去比较的情况下,丧葬礼的种种特点才得以凸显。

丧葬方式受民族特性、地理条件、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制约,因此,不同地方,丧葬礼俗各不相同。

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形式上表现为重肉身,轻灵魂,认为生者与死者的联系始终未断,缺少对死后图景的构想;西方宗教性的丧葬礼仪以肃穆、庄严和简约的原则,肯定了个体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救赎。下面通过比较中西的丧葬礼仪来进一步了解更多的丧葬文化。[1]

一、中国的丧葬礼仪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死亡意味着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结,也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中华习俗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葬礼仪式有许多的讲究和说法,让后辈之人去遵守它,以彰显出死亡的庄严肃穆。

1、中国丧葬礼仪的形成

人们采取丧葬礼俗,最终目的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为了不使死者发怒,就要按期祭奠,超度亡灵。由此可见,中国的丧葬礼仪,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流传,时至今日,丧葬礼仪仍残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存着不少的旧痕迹。

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儒家的伦理色彩、等次观念、温情脉脉等,皆融入丧礼的每一细节。

“丧葬”一词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了,葬俗多种多样,丧礼上的物品亦是百态纷呈,但却始终作为一个象征系统而存在着。人类早期的丧葬活动只是为了保护尸体,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智力的逐步增长,产生了灵魂观念,认为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个部分。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就没有了知觉,将来,“灵魂”还会回到“肉体”里来。因此,丧祭上才会出现各种各样为死者“上路”所准备的物品,只是希望将死者的“肉体”保护好。[2]

2、主要的丧葬方式

在我国民间,人死后都要葬,因为人们认为只有这样,死去的人才能够得到解脱,或重生。由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环境的不同,葬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崖葬、天葬等。比如,最为普及的土葬,人们认为人死后要“入土为安”,只有把死者土葬,死者才能够安息,这也表示“回归自然”。无论哪种方式,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3、丧葬的流程

人死之后,就会举行一系列的丧葬礼仪,它表示一个人完成了他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终脱离了社会。但因为传统观念和迷信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人向来把死与生看得同等重要,民间普遍认为人死而灵魂不灭,死亡不过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人死后,灵魂不但仍能和人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能够投胎转世。在这种认知下,丧葬礼仪也成为人生一项重要内容,而丧葬的流程也是很有讲究的。主要程序是:停尸仪式——报丧仪式——吊唁仪式——入敛仪式——丧服仪式——出丧择日仪式——哭丧仪式——下葬仪式——做‘七’——招魂和送魂。[3]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现代丧葬礼仪有下面一些具体礼节:成立治丧组织、发讣告、赠挽联、唱挽歌、献花圈、戴黑纱白花、守灵、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等。

4、丧后祭祀,悼念亡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也称“鬼节”,使我们悼念亡魂的日子。也许是天意,也许是迷信,每到人们缅怀已故的亲人时,上天或许也感受到了人们的思念,所以和人们一起流泪。

中国的死亡观念有其不同于其他地区民族的特点:生者与死者的联系始终未断,缺少对死后图景的构想,这是与传统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相一致的,事死如生与重生并不矛盾,事死如生的根本目的是要以死庇生。丧葬礼是在为死者服务,更是在为生者服务。

中国的丧葬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被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也明白中国有这么一种传统民俗文化。

二、西方的丧葬礼仪

西方国家的丧葬礼仪基本上属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葬礼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火葬。丧葬事务一般由殡仪机构或承办人具体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行葬礼仪式的时间、地点等。葬礼仪式多在教堂举行。

1、西方丧葬礼仪的形成

西方丧葬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近现代以来,由于崇尚“科学精神”,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兴起,使西方人能以一种“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进一步淡化了社会对殡葬的热情。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也是以死者为“中心”,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

2、主要的丧葬方式

西方的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两种。无论采用哪种葬式,均葬于公墓。城镇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静幽雅之处,农村公墓建在村外较远的地方。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

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它不仅是死人的天堂,也是人们休闲的胜地。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偿使用,使用期长短不二,但有最长期限规定。

3、丧葬的流程

西方丧葬的主要程序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

现代西方,社会工作兴起,对西方丧葬礼俗改革又推进了一步。丧事不再是各自操办,而是由殡仪馆“一条龙’’服务。宗教仪式、纪念仪式均在殡仪馆进行。送葬也由殡仪馆灵车送。西方社会对死者相当敬重,殡仪馆接送尸体时,其它车辆主动让道,并鸣笛以示哀悼,路人也注目肃立。

三、中西丧葬礼仪的主要差异

1、宗教文化不同

中国:儒家确立了中国丧葬礼仪的大传统。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西方: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

[4]

2、伦理文化不同

中国:秦汉以后汉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

西方:西方的伦理道德观,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除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殓厚葬,而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

3、颜色文化不同

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

中国:在中国,丧礼则以白色示悼念。据说,这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由此,人们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做“白喜事”。

西方: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

4、礼物文化不同

中国:在中国,丧礼是没有人送鲜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伤。

西方: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

综上,丧祭礼仪是一种对待临终和死亡的仪式,也是生者对生命最直接的诠 5 中西文化比较

辛倩影

释。中西方丧葬礼仪差异的根源最终在于: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现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使得现代的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参考文献:

[1]黄勇.《人生礼俗》.京华出版社.2005年5月.[2]万建中.《图文中国民俗.丧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2月.[3]姜越.《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现代出版社.2010年5月.[4]钟鸣旦著,张佳译.《礼仪的交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9月.

第二篇:丧葬礼仪

浅谈哈萨克葬礼

努尔巴汗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内容摘要]

文章通过描写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丧葬礼仪的全过程,从而表现出其中得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哈萨克族的葬礼基本上以伊斯兰教仪式举行,但是其中保留很多原有的习俗。

[关键词]哈萨克葬礼伊斯兰教习俗

[作者简介]努尔巴汗(1977—),男,哈萨克族,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教师。

哈萨克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游牧民族,其文化有着浓郁的草原气息。而丧葬礼仪是民族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哈萨克族深层次的草原文化积淀。

哈萨克族源主要有塞人、乌孙、康居、阿兰、匈奴、突厥、契丹和蒙古等古代游牧部落。在十五世纪中叶,活动在哈萨克草原上游牧部落融化形成了哈萨克民族。哈萨克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保留特有的民俗,所以即便在现在仍有许多习俗保留在哈萨克族当中。大约在公元9-10世纪,伊斯兰教正式传入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在公元893年第一座清真寺被建立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塔拉斯河畔。①

哈萨克人认为在主麻日(星期五)去世是死者的福分,六十三岁去世的话,被称为“活到了圣人的寿命”(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圣人活了六十三岁)。而且某人如果在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等伊斯兰教节日期间去世,也被认为是吉利。哈萨克的丧葬礼仪具体如下: 当人即将停止呼吸的之前,家人要请来阿訇,把死者的头朝向麦加的方向并祈求真主和天使保佑,以祈后世的安宁,要用白布绑住下颏,让眼睛合拢,并使之平躺,用干净的白布盖上脸,把尸体单独放在一个毡房中或用帐篷围起来。从此死者的名字前面要加“马尔库姆”意思是过世的(marqum),根据死者亲属居住的远近和气候的冷暖遗体要在家里停放1-3天,并点长明灯一盏。由死者的亲戚、好友和邻居点灯守灵(一般是老人)。②哈萨克族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在家人身边三天,第三天会从天窗飞上天到腾格里那里。

有威望、地位或富有的人去世以后家人从毡房的天窗向外竖起一根上面挂着灵旗的长杆或长矛。旗子的颜色因年龄有严格的区别,死者是年轻人的话要挂红色的旗子,中年人挂一半红一半白的旗子,老人挂白色的旗子。外人一看便知死者是多大年纪的人。③这主要是为了别人立即知道。

人咽气后,在死者周围的亲朋好友开始大声哭,唱挽歌(køris)。有些地区只有妇女们唱挽歌,主要是死者的妻子、女儿、姐妹、儿媳妇及其他亲属妇女。这时候必须立刻派人报丧。报丧的人多为善于言辞的青年或中年男子,但不能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死者亲属得知噩耗后,都必须前往吊唁。

吊唁之后,要为死者净身。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人死以后要洗去尘埃,干干净净的进入另一个世界。一般要由三、四个公认是清洁正直中年或老年人为死者净身,其中的一个洗头部,另一个洗中间部分,剩下一个洗下身,由死者的一个亲属给他们倒水。净身者细心地用清水将死者全身沐浴三遍。要求全身各部分都要洗净,不能有遗漏的地方,并且要为死者剪指甲,理好头发,如果是男性还要刮胡子,然后用白纱布或白布缠裹身体。在以前死者家 第 1 页

属为感谢参加净身的人给他们赠送死者用的衣物,到后来则要赠送新的衣物。缠裹遗体时,男性一般要用16-20米长的白布或白纱布,在尸体上缠裹三层,用白毛毡把尸体包起来;女性用20-25米,先用一块白布把胸部缠绕五层,头上还要围一块白布,再用白毡包起来(一般上了年纪的人都要为自己准备好白毛毡)。用毛毡或毛毯包好遗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的人用黑白的绳拴住赎罪的牲畜,拉到门口,替死者祈祷,会抓住绳子说“为了这位死者一年斋礼、礼拜和其它”,然后将绳子交给毛拉。毛拉接过绳子之后,再交还给他,意思是真主已接受了赎罪。小孩一般不举行赎罪仪式。为了给死者赎罪,必须将一些牲畜施舍给无依无靠的穷人。赎罪仪式完后人们把尸体的脚朝门口抬出毡房,门帘翻过来朝外搭在毡房上,表示这个毡房刚死了人。④

当尸体出毡房后,即举行加纳扎仪式(anaza)参加者全体起立,为了别人容易判断某些地方死者的家人要站在人群最后一排。由辈分高的人总结死者的一生,然后阿訇主持念经后,阿訇或死者亲人向众人发问:“这个人生前是怎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好人、善良的人,祝他进入天堂,愿他安息!”这就是对死者生平的总结。死者有债没有及时偿还,如果债主提出来的话,家属可当面偿还,也可托付给死者的后代以后偿还。债主不想要也可以就此了结了。按教规死者不能背着债务负担到另一个世界去。有些地方在办丧事中要给自己家及近亲的每个男子一条白布带子,系在腰上;对丧家女眷及近亲中的妇女,除了给一条白布带子系在腰间外,还要给一块白纱布围在头上。这种装饰除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外,还作为一种标记,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办丧事和谁是死者的家属。

加纳扎仪式结束后,即举行出殡仪式。亲属中所有男子都必须为死者送葬,女亲属也必须哭着送出家门,这时候都要唱挽歌,一般妇女不能参加安葬仪式。如果墓地比较近,人们就把灵柩直接抬过去,参加的抬灵柩的人很多。这不仅是对死者的敬意,还能得到真主的喜悦。如果离坟地较远的话,则用马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交通工具不便的偏远的山村,就把遗体用毛毡包好,绑在骆驼上驮到坟场。

哈萨克族实行墓葬。首先要把挖出的第一铁锨土,放在一边,不能与其他的土混合。墓穴可根据地形挖成土坑或洞穴。一般是先挖成一个直土坑,长2米多,宽1米多。在坑底部西边再挖一个洞口,挖成长2-2.2米,深1.4-1.8米,宽0.8-1米,尸体即要安放在洞穴内。一般是一个墓葬一人,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一个坑的两边各挖两个洞下葬两个人。毛拉念经后,先下到墓坑,稍加整理坑的底部,再下去两人,把尸体慢慢安放在这个西边的穴中,仰身,头朝北,脚朝南,脸朝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天房所在的方向。尸体安放好后,在首先挖出的第一铁锨土放在死者的头上方。参加葬礼的所有人都要往墓坑里撒土,然后再用树枝、石头或土块把侧穴垒起来,接着再往直坑里填土至满。最后把在墓堆石成丘,并作记号。有些地方的男女墓形状不同:男子墓呈丘状,女子墓似丘,但中间有一点凹。安葬完后,阿訇念古兰经的“taliq”章,这时,人们要跪坐在坟墓四周。念经后下葬仪式结束。“哈萨克人崇拜祖先的坟墓,没有生过孩子的妇女要到祖先坟地前祈祷求子。如果牲口得了病要让牲口穿过祖坟。因此,墓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在其附近严禁修猪圈、厕所,大小便,绝对不许牲畜在坟场中乱跑,也不许在墓地上取土。”⑤

下葬后,要把死者干净的衣服和鞋都挂起来,在古代还要把其生前用过的武器:矛、剑、刀等,以及马具、马鞍、马鞭等都挂起来,并在四十天或一年内,重修其墓,坟墓的形式视其威望、地位和经济状况而定。坟墓的方位坐北朝南,普通的人的用石头垒成,有地位的人将土坯砌成圆形或方形,哈萨克人崇拜祖先,对一些有名望的死者,还在墓上用砖砌成高塔或毡房的形状。

按照祖先的传统,人们要对死者要进行长期的哀悼。一年之内,死者全家禁嫁娶、不设宴、妇女四十天不出门,男性不得参加娱乐活动,有的地方死者的妻子一年之内要穿黑衣、戴白巾。期间,凡遇到与死者相关的事,都要唱具有固定的曲调的挽歌,主要是唱死者一生中的主要的经历和业绩,表现家属和亲友对他的缅怀和哀悼。

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哈萨克族的先民一般将死者生前的坐骑和其它物品一起入葬。信仰伊斯兰教以后,他们逐渐改变了这个习俗。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世间万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如果死者是男性,须将其生前所乘坐骑的尾巴打成辫子或剪短马尾马鬃,以后谁也不骑这样的马,这叫做图勒阿特“tulat”。妇女去世一般没有这个做法。在搬迁的时候,“tulat”由家里的妇女牵着,死者的马鞍要倒着套在马背上,然后在马鞍上放死者的马鞭等物品。妇女们穿着黑色的衣服,反戴帽子,一边走,一边要小声的哭泣。

死者埋葬后必须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哈萨克族同样有七日祭(etisin beriw)、四十日祭(qirqin beriw)和周年祭(as beriw)。一般长寿且威望高的人的周年祭最为隆重,要举行赛马、摔跤等活动。七日祭是在葬礼后的七天举行,死者亲属牵着图勒阿特,带上祭品,祭品主要有奶疙瘩、油果子、方糖和水果糖等食品。这次妇女们可以一同前往。在念经和唱挽歌结束后,人们在坟地上要吃祭品。回家以后,家人在死者生前居住的屋里点七盏灯,亲属们都来哀悼,唱挽歌。

挽歌的内容因身份而不同,如女儿是这样挽歌去世的父亲:

译文:何等浮华世界,已成过眼云烟。

慈父离我走后,悲痛永存人间。

而儿媳妇是这样哀唱的:

译文:歌曲开头颂真主,无尽眼泪自此流。

信仰伴随我公公,愿与义人归一处。

仁厚长者登程去,可怜堂上人迹无。⑥

四十日祭和七日祭基本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在死者生前的屋中点四十盏灯。

周年祭是在死者去世满一年时为死者宰的图勒阿特为首的很多牲畜(如牛、羊、马)这叫阿斯(as)。周年祭不仅对一个阿吾勒(村落)来说意义重大,对一个部落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关系到该部落的声誉,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由整个部落共同操办。一般邀请的客人要提前几个月通知,但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周年祭的时间不一定在死者去世的那一天,而往往是提前几天,选在一个主麻日(星期五)。

周年祭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招集亲友讨论准备工作,主人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宰一些牲畜给他们摆一桌宴席,叫做“oaqas”(起炉宴)。周年祭期间为了赛马、摔跤而来的人都要送来牲畜、马奶酒和其它物品,以表示周济,这叫“aqdiq”(人死后送的物品)。第二步:当参加周年祭的人来齐后,先将死者生前使用的坐骑牵到毡房前面,这时死者的妻子,儿女要哭着与它告别,然后由一有威望的老人作“bata”(祝福),并亲手宰死者的坐骑,这叫“tulawdariw”,这象征着一年的痛苦日子的结束,周年祭正式开始。哀悼的物品都要解除并将灵旗取下,折断旗杆,这由一个老人完成。与此同时,系在男子腰上的黑布和女人头上的黑巾都要拿掉,这说明家属们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了。仪式结束以后,接着要将死者的衣服、马具等物品分给死者最要好的亲友,并举行赛马、摔跤和阿肯弹唱等娱乐活动,以纪念死者。周年祭举行的时间为一至三天或七天,周年祭宰杀牲口的皮不能留在主人家里,而要分给鳏寡孤独者,死者坐骑的马头、四只蹄子要拿到坟上去掩埋。声势浩大的周年祭不但开拓了牧

民们的视野,而且促进了部落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为青年男女创造了寻找心上人的良机。

哈萨克族在肉孜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期间要到墓地为亡灵念经一起求他们后世的平安,如果参加葬礼的时候,亲戚的墓在附近也必须去念经。在办事的途中路过亲戚或威望高的人的墓时,也要前去念经。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后,其葬礼更多的表现出伊斯兰教的影响,由于他是一个游牧民族。

历史上在哈萨克族先民中先后流行过天葬、火葬和土葬等,这些不同的葬礼不仅跟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而且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生产方式和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九至十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亚和哈萨克斯坦,使当地人民的信仰和传统文化受到重大的影响。但是游牧的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阻碍了他们像定居民族一样的伊斯兰化,哈萨克族本身保留了许多原来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而这些与伊斯兰教的丧葬仪式结合成为具有哈萨克族特色的丧葬礼仪。

参考文献

1.①再奴拉:《祖先和足迹》(哈)189页,伊犁人民出版社,2002。

2.②④⑤苏北海:《哈萨克文化史》第五章第六节,519页,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3.③阿依甫·努斯甫瓦哈斯:《从摇篮到坟墓》(哈)(92~214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2。

4.⑥吾尔孜别克•玛尔安和古丽娜尔·玛尔安:《关于哈萨克丧葬礼仪》(哈)(83~90页)

《新疆大学学报》,1997年,3。

On Kazakh funeral

(Centr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Beijing100081)

Nurbaqan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funeral customs of Kazakh and influence of Islam for it and the whole processes of the funeral.[Key words]KazakhIslamfokelore

第三篇: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

1、搬铺(有的地方叫调床)

在亲人临近死亡时,将病人由卧房移至中堂临时铺设的软床上,称“搬铺”。被搬铺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嘱咐家人预备办理后事。男移中堂左侧,女移右侧。未成年人夭折,不移。家有长辈,亦不移中堂而移侧屋。

2、送终

老年人病危时,儿女都要在面前日夜守候谓之“送终”。死前给男老人理发,一般是剃光头,妇女不剃头,只将头发梳整齐。穿好寿衣,戴好帽子(哥在世不能戴帽)、穿好鞋袜(弟在世不能穿鞋,只穿袜子)等。一方面因为死后胳膊、腿硬不好穿,另一方面按迷信说法,死后穿就“赤着身子去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咽气后,眼睛、口闭合不好的,再帮其合好。口里含着拴着红头绳的铜钱。把红头绳挽成圈,按男左女右的规矩挂在死者耳朵上。“口中含宝”寓吉祥意,谓之“噙口钱”。用白纸盖在脸上叫“蒙脸纸”。这时在脚脖子套条麻绳叫“绊脚绳”,以防止“炸尸”,入殓时解开。用手帕包着“打狗饼子”装在死者的袖筒里。门上贴上白纸,男先死,白纸贴在左边门上,女先死,白纸贴在右边大门上。死者年龄多大,就用多少根谷草扎成草把,放在死者床头前叉开,叫“隐身草”。头面前面以碟、盏盛油放灯芯点燃为灯,称“长明灯”。再放上一个阴瓶子,外面用高粱秆做框、纸糊的四方框灯罩挡风。

3、喊路

老人咽气后,把以上这些物件整备好后,孝子应立即到大门前路口烧纸喊路。让亲邻中高嗓门的一人喊:“×××明光大路向西南”。意思是让老人的灵魂赴西南极乐世界。连喊三声后,全家人才能大哭,又曰“举丧”。在老盆里烧纸(老盆底钻三个洞)砍好哀棍,砍哀棍时,要注意选好一支较长柳树的枝,够所有孝子用的,粗头是老大的,依次截取,一根比一根长一点,干儿最后,全部用白纸剪穗子糊上,糊好白幡,曰招魂幡。死一位糊一杆,死两位糊两杆。

4、戴孝

比死者小的平辈、晚辈都要戴孝。孝子(包括儿媳)戴重孝(布最好是粗麻布),并腰系辫好的麻绳,束顶帽外束麻绳坯子,塞上棉花,男左女右,意思是堵耳眼,不闻他事,专心守丧。其他人以房份、亲戚的远近,在孝帽的形状、孝衣、扎孝腿的布条颜色上区别。玄孙可戴红帽,穿红衣。

5、送盘缠

死后的第二天晚上,全族的人员到亡人家中,晚辈戴着孝帽,儿子、女儿、、侄女、侄子、孙女孙子穿着孝衣和白鞋,选一人端着馍盘,馍盘中放置一碗数量与死者年龄相同的小扁食;做一个面灯放油点着(前两样用面必须伸手一下取出,不多不少),及一些纸箔;另一个拿着用白纸糊成的盛有折叠纸元宝的钱褡子。孝子哭着在前,家族人员随后,前行至村外十字路口。用三角架叉开,挂上箔,放上褡子,三角架下放着面灯、扁食,点火焚烧,选一人呼死者已死去晚辈的名字,“×××给××(称呼)扛褡子”,连喊三声,孝子等人不从原路回家。即为“送盘缠”。

6、报丧

老人断气后,若亡人是妇女,必须向娘家报丧;亡人是男的,向其外祖母家报丧。由长子戴孝帽、系孝绳,手持哀悼棍前去报丧。到了目的地,不能进门,有人来接,无论长幼,孝子都要给叩首,叫“跪门”。一般亲友,派族中人去即可。至亲要立即带上箔到丧家烧“倒头纸”,痛哭一场就回去,孝家不招待酒饭(现在随后火化)。

7、哭丧 老人过世,亲戚得悉,要拿纸及时赶来哭丧,称为烧倒头纸。不在家的子女接到死讯,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尔后立即回家奔丧,临到家时要痛哭。出嫁的女儿要一路哭来。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直至有人多次劝慰才停止。

8、盛殓

病故三天后,将棺木放在主房明间的寿凳上。棺木内提前用黑漆灌底,用松香液或沥青液泼棺内,叫“泼香”(穷人从俭)。棺底铺褥子,褥子上摆九枚青铜钱,名曰“垫背钱”。摆法是:头下一枚,两膀下各一枚,腰下一枚,两胯下各一枚,背部下一枚,两脚根下各一枚,使九枚钱成梅花形。

棺内放三个大灰包,小灰包若干,(根据死者年龄定数,一岁一个小灰包)入殓前要给死者洗脸。(舀一碗清水,用一点棉花,沾水在死者脸上空绕一下,不准把水滴滴在死者脸上)。尸首入棺前,把袖里放的“打狗饼”扔到屋脊背上。棺内可放些老人生前喜欢的东西。盖上棺盖后要刹扣,死者是妇女由娘家长房侄儿刹扣;男的外祖母的长子孙刹扣,刹扣人俗称“三斧头”。也有在出殡时刹扣的。

9、出殡

亡人入殓后,事主请风水先生选择黄道吉日出殡,不入祖林的要重新选择林地(新挖坑的四角插四个护林旗,上写“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派专人到亲朋家告知殡期,孝子到刹扣方的家族跪告出殡日期,称为报信。

10、殉葬品

死者女儿为老人扎纸童男、童女、牛、马、轿、摇钱树等,扎多扎少由女儿的经济情况决定(让死者在阴间享用)。在出殡的头天晚上,要给有殡葬品“开光”(且针刺破红公鸡鸡冠,用此血点在上述殡葬品的眼上,同时要交代他们听话,好好服侍老人)。

11、灵堂

祭奠之前,在灵堂门外搭灵棚,灵棚内设祭桌、供品、香烛。正中挂个竹帘,中间写上铭旌。上方有大匾、小匾,两旁有挽联。殉葬品放在灵棚两侧。棺前摆放引魂灯(即长明灯)。白幡、纸箔、阴瓶(内放米饭,用一个小圆厚饼,孝子依次咬去边盖上,并插一双大红筷子)及放置隐身草等物。祭桌前铺席,供亲友吊唁跪拜用。

12、辞灵与家祭 安葬的头天晚上,孝家在灵堂内向死者行大礼。先男后女,尔后是近房族人,行礼一般是“三揖九叩”,也有的行“二十四拜”大礼的,谓之“辞灵”。葬日早晨,上述人再行礼一次,谓之“家祭”。

13、吊唁

出殡的当天上午,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女的死后,其娘家人抬着吊唁盒子,盒子内盛供菜、果品,不办盒子的可以临时“转供”(即花钱让厨房做供菜)花钱“叫响”(请鼓乐)。祭奠仪式非常隆重,有送花圈的、送挽幛的。对吊唁的亲朋好友,都赠白布,叫“破孝”,并设宴酬谢。

14、氵戽 汤(或称为点汤)

葬日中午,孝子、家属、族人、亲友到村外土帝庙祭神(多数在岔路口进行)。乐队奏乐,一路哭泣。族人抬着一桶稀面水在前面引导,边走边舀面水沿路泼洒。围土地庙转三圈,然后孝子在庙前叩头,俗称“氵戽 汤”,亦叫“扬丧”。

15、发引(出棺)

棺离开灵堂前,孝家就地大哭一阵后,然后起棺,吹鼓手在前吹打开门唢呐曲调作为引路,其它陪葬物品先行。灵棚拆后,要在原灵棚四角浇引角水(发酵面水),取以后发家意。

16、路祭

将灵柩抬至门外路上。孝子、家属、族人、亲戚依次行礼,向死者告别。祭毕,孝子摔破老盆。长子孙挑白幡在前,孝子弯身曲背,手持哀棍在棺前一步步哭向坟地。遇到桥,孝子要喊:“XX过桥!”当灵柩到坟地地头时,抬棺的人要一遛小跑进坟地,叫“百步抢吉地”。所有亲友陪送到坟地,其他女眷在地头等着。

17、安葬

灵柩抬到坟地,孝子在墓前跪送。棺下葬后,哀棍放在棺后,棺上放一撕开四角的席,席上放着铭旌、弓箭和写着“生安亡稳”和敕令的小瓦。由破土者掩上三锨土,送葬的壮汉接过掀上土。孝子绕坟穴转三周,边走边向棺木撒土(有的也撒五谷杂粮),抬扛人筑坟,并焚烧殉葬品,烧四邻纸。孝子揣上几个馍头,换鞋,撕开孝帽、孝衣,后兜一把土回家,放在粮折里头,其他穿孝的人也要撕开帽子、孝衣。

18、圆坟

安葬时,坟墓筑得小而不规格。第三天的早晨,男孝子和近房的族人携带工具到坟茔。将新坟筑得大而圆。早饭后女孝子、女儿去烧纸。三年内不得添土。(现如今改为当天圆坟)

19、谢金子(俗称“谢吊”)

老人埋葬后的第三天,孝子拿着礼簿对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登门叩头,表示谢意,叫“谢金子”,不准漏掉一家,俗话说:“宁漏一村,不漏一家。” 20、烧纸

“五期”(七天为一期)、“百天”、周年,儿女三次上坟烧纸。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十月初

一、春节都要坟前烧纸(每次要提前几天,俗话说烧缺不烧多)。有的地方有儿子的,就不叫女儿来烧。

孝子百日不理发,三年内不贴红色春联(第一年不贴春联,第二年贴蓝色春联,第三年贴黄色春联)。叩拜礼仪

叩拜: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留至今的一种隆重的礼仪方式。现在,这种礼仪还在行使。不过,行使这种礼仪只有在祭祀、拜奠、拜寿、拜年等场合使用,其他场合是不随便使用的。这种礼仪,主要是两个动作:磕头和作辑。磕头:行礼人双腿弯曲,双膝着地(称为跪),腰挺直,目平视,双手自然下垂;磕头时,双手手指伸开相向执地,腰弯曲,头磕向地面。每磕一头,腰直起如开始状,如此反复多次。一般是“人三鬼四”,即是对活人磕三个头,对死人或神灵磕四个头。

揖礼:称为作揖。行礼人站立,脚呈八字形,两臂自然下垂,目平视。行礼时,腰弯曲向前,双手手指微屈,二食指节靠拢,从膝下前提起,腰慢慢直立,双手随之慢举与双眉平。稍停,再慢慢下落至脐部,再双手分开呈自然状。如此反复,可行多次。一般揖礼随拜式不同而次数不同。

叩拜礼仪,叩,即是磕头;拜,即是作揖。根据磕头和作揖的次数,分为三揖五叩、三揖九叩、九揖九叩、九揖十八叩、二十四拜大礼等。现介绍如下:

一、两揖四叩

行礼人就位,揖、叩、叩、叩、叩、揖;移灵前,哀(一般客人行礼即可,不要哀)。二、三揖五叩(俗称“抢奠”)

行礼人就位,拜,拱手,跪于灵案前凳上(上奠)。由执事甲把供品传递给执事乙,叩。退回原位,拜,叩,叩,叩,叩,拜。如果同祭者中有比上奠者辈长位尊者,上奠者上奠前要回头拜,以示尊敬。三、三揖九叩

行礼者人就位。拜,叩,叩,叩,叩,兴,平身,移盥洗处。盥洗后移香案前,跪。由执事甲把供品一一递给行礼者,称为上香。行礼者接过,双手平端由下——与胸口平——往上与双眉平,稍停,往下放至与胸口平,后往左递给执事乙。每次都是如此。叩,平身,称步复就位。拜,叩,叩,叩,叩,兴,拜,移灵前,哀(不哀者可斜退一步,等待孝家回礼)。四、二十四拜

行礼者人就位。拜,叩,平身,移盥洗处。盥洗后移香案前,跪。上香;献爵;献面食,留箸;献羹汤,去箸;献铭宝。叩,平身。移原复就位处,拜,叩,平身;退步,拜,叩,平身;再退步,拜,叩,平身。再右跨一步,拜,叩,平身;移步拜,叩,平身;移步拜,叩,平身。移步东阶,拜,叩,平身;再向前跨步,拜,叩,平身,移步至灵前,拜,叩,平身。移步至西阶,拜,叩,平身;退步拜,叩,平身;再退步拜,叩,平身;再退步拜,叩,平身。右跨一步,拜,叩,平身;移步拜,叩,平身;移步拜,叩,平身。再复就位,拜,叩,平身,拜。至灵前,哀。五、二十四拜(又一种)

行礼者就位,拜,拜,拜;前进到香案前,叩,叩,叩,叩,平身,移盥洗处。盥洗后移香案前,跪。破贡(由传递人甲将香案上的供品递给行礼者。行礼人接供品后,双手平端由下——与胸口平——往上到与双眉平,稍停后,往下放至胸口后,往左递给传递人乙。每次都是如此)。起立,往右后方退一步,拜,拜,拜;前进一步,拜,拜,拜,再前进一步,拜,拜,拜;往左跨一步至灵前,跪,叩,平身,再往左跨一步,拜,拜,拜;往后退一步,拜,拜,拜;再后退一步,拜,拜,拜;往右跨一步,至就位处,拜,拜,拜;进一步至香案前,跪,叩,叩,叩,叩,拜。至灵前,哀。

第四篇: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与融合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西方的企业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中国企业的关注。处于国际进程中的中国企业,应当更加注重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通过借鉴和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理念。

【关键词】企业文化 文化对比 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被普遍认同为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中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培育的被绝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共同理想与企业精神。在后现代社会的今天,涵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企业文化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1]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西方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发源地,无论在企业文化的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企业理当注重中西企业文化对比,通过借鉴和融合,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促使企业自身更好更快发展。1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1.1 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另一个国家最显著的方面。同时,价值观亦是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才造成了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不断提高绩效,鼓励员工创新、冒险和竞争。中国传统企业文化倡导“以义生利,义利合一”,“重情义,轻规范”。因此,中国的企业员工团结互助、有大局意识和群体意识。1.2 管理的不同

西方企业管理表现为以“法理”为中心,重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特别强调制度和条例建设,严格按照规则办事。中国企业管理以“人情”为特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注重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奖惩问题上还是在员工职位升降问题上都存在很大的弹性,人为因素较大。同时,由于受到“君臣关系”的影响,中国的权力等级关系更复杂。高层管理者会有更多的权力,中低层管理者与西方同等级的管理者相比较而言被授予的权力较小。[2] 1.3 行为方式的不同

中西文化行为方式的不同体现在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两个方面。以直线思维为基础,西方企业文化重事实,重逻辑思维,重发现,追求精确,注重竞争;中国企业文化重先验理性,重直觉,重感悟,重整体性,容许模糊性,重和谐。[3]在沟通方式上,西方企业文化表现为开门见山,明确、直接的表达意见和见解,而中国企业文化则是委婉的、间接地的提出看法,不习惯于反问、追问。2 中西企业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与企业所处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和民族环境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中西方文化形成的地理渊源和历史渊源不同,导致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1][2] 段维龙.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胡小燕.中西企业文化对比研究.商品与质量,2012(4):123-124.[3] 史燕.中西企业文化比较研究.企业经济,2008(2):161.2.1 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

由于西方较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且一些国家始终处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此,西方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第一,崇尚个人主义。不论是人权宣言,还是美国独立宣言都强有力的彰显了西方社会对于“个人”的推崇。“人生来就自由而平等”,使得西方企业文化提倡个人至上、个人奋斗、个人独立。在工作中,企业尊重、信任员工,给与自主权,承认个人价值和能力,并强调个人奋斗。惠普公司的五个价值观“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卓越做事情”就是对于个人主义很好的证明。第二,重视创新研发,卓越品质。西方企业高度重视开展创新活动,并且为此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德国西门子公司从不削减研发资金,并且拥有近四万名研发人员,这使得西门子公司拥有几万项发明专利,在德国专利领域高居榜首。日本的索尼公司一直将创新作为生存发展的立足点,具备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坚持不断创新,使得索尼公司成为世界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第三,注重终身学习。西方企业非常重视企业内部学习精神的培养,把学习精神融入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提倡建立重视教育的学习型企业。日本松下电器长期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事业是认为的,而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为了建立一个有利于鼓励和推进员工学习的环境,1964年松下电器公司在大阪建立起占地14.2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培训中心,全公司一年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这里接受培训。正是由于确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松下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松下电器一直走在行业前端。第四,顾客至上,服务第一。顾客是上帝,顾客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死亡,没有顾客也就没有了企业。“顾客至上”、“以顾客为中心”一直是西方企业管理经营的主要信条。美国沃尔玛公司多年来一直稳居美国500强企业榜首,并在全世界都有连锁店,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沃尔玛公司仍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沃尔玛将顾客第一的理念贯彻在经营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不论是店铺内的通道,还是灯光设计都令顾客更加舒适。此外,沃尔玛还实行免费停车,开展免费咨询服务。第五,重视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捍卫消费者权益、维护员工利益和保护自然环境、支持公益事业等公众立业为核心的社会问题。西方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组织。作为经济组织,不仅要以优良的品质和服务队消费者负责,还要对交易合作者、股东负责。作为社会组织,重视对本社区和社会的责任,把环境保护和减少公害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2.2 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中国有着五千米的文明历史,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历史上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农耕文明。文化方面,儒家文化一直是主流,但同时也出现了法家、道家等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由于经历了长久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以及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中国较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落后。由于此种种原因,中国的企业文化独具特点。第一,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历来就倡导“和为贵”以及和谐共生的伦理道德。这些传统道德渗透到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企业家认为,以和为贵就可以化解企业内部的种种矛盾,还可以密切企业与消费者和合作者之间的关系,精诚合作,和气生财。第二,重视亲情,轻视规范。中国的传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依靠伦理道德而不是依靠法律来维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整个社会形成了人治大于法治、人情大于制度的文化氛围。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注重人情关系维系,注重感情投资。在树立企业价值观时,将企业比作“家”,唤起员工的亲情意识,要求员工对“家”忠诚。同时,由于“管理无情人有情”,法制和科学管理的成分较少,在执行时很难把握分寸,造成管理的随意性和复杂性。第三,注重集体利益。中国的企业管理者通常群众观念较强,形成了集体决策、民主集中的决策风格。一方面,群体决策有权力相对分散,责任不易明确,行动比较迟缓等不足,另一方面,群体决策又有集思广益,在充分汇总意见基础上,发挥领导整体功能和决策能力的优点。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还要股东满意、员工满意、顾客满意和社会满意。这时,企业文化中的集体性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崇尚德才兼备。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的作用。一方面,注重个人的德行,即修身养性,认为人的德行第一位的。因此,在考察、提拔干部时,既看其才,又看其德,但要以德为先。良好的德行是前提。另一方面,重视人的作用,主要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发挥,而更多的是强调群体的作用,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以求社会和谐。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借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了世界市场,中西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要体现企业自身的特点,还应当积极学习西方企业文化的科学内容,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尤其是国外知名企业的文化精华,并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融合与借鉴,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在学习西方企业文化时,一定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认为中国传统企业文化一无是处,一切都是照抄照搬,不辨良莠,直接把西方的企业文化全盘搬来。二是,盲目自大,认为中国的传统企业文化是最好的,无须向西方等先进国家学习,因循守旧。中国有几千年文明社会形成的灿烂文化,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和众多的精华。企业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堆加,而是在中国原有文化的基础上,相互比较、吸收和补充,然后生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要对西方企业文化进行详细的研究,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既要“适应他人”,也要“保持自我”,关键是找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在尊重、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还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影响力。这样才能把中西方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建立起既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又适应国际文化环境的新型企业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这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取得竞争优势,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段维龙.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胡小燕.中西企业文化对比研究.商品与质量,2012(4):123-124.[3] 史燕.中西企业文化比较研究.企业经济,2008(2):161.[4] 孙香梅.中美企业文化的特色及比较研究.企业管理,2008(3):30-32 [5] 汤涛.日本企业文化初探.华东师范大学,2005.

第五篇:天主教丧葬礼仪

天主教丧葬礼仪.每年十一月为炼灵月,提醒世人不要忘记故去的人,在世之人也要炼净纯洁的灵魂,在教堂或公墓进行亡者的追思弥撒,对不认识或认识的人、无人祭祀的亡者,都乞求天主怜爱广被恩泽,天主教虽然没有普渡的名词,但意义与佛教、民间道教的普渡是一样的。唱圣歌、献祭、领圣体、洒圣水,邀请与会者与故去的人悔改,这就是天主教式的普渡---亡者追思弥撒。

天主教的普渡观念则源于天主的博爱,并兼具中国慎终追远的含意,及教化醒世的深意。天主教的生死观,把生死看待为一种喜悦,因为人生完成了使命,死亡后,永生是真正生命的开始。天主教相信,当人死后,接受上帝的审判,有人上天堂,有人下地狱,有炼狱的观念,是让愿意悔过而自认为不配升上天堂的亡者,炼净灵魂纯洁的地方。

天主教的礼仪以弥撒为中心,即按规定的仪式,依据<新约.福音书>中所载基督的命令和行动,象征性地重演基督在十字架受死,而以己身为祭品献给天主。因而在天主教看来,弥撒礼仪含有献祭与牺牲的意义。

按照规定程序,弥撒基本上、分为预祭、正祭和末祭三个阶段,其中正祭是弥撒祭礼的主要部分。在正祭时,首先由主礼者取出无酵面饼和葡萄酒,并在酒肉滴上几滴水,象征耶稣在十字架上被刺穿胸膛而流出的血水;随即念<序文经>,至「圣、圣、圣」一句时,由辅祭者打铃,提醒教徒已弥撒的核心阶段,在准备迎接即将降临祭抬的耶稣。这时主礼者代表耶稣,拿起面饼,口诵:「这是我的体」,在举起酒杯,口诵:「这杯里是我的血…..」接着,主礼者念<天主经>并先吃面饼和饮葡萄酒,然后为自愿领「圣体」而跪到祭抬前面的教徒办「圣体圣事」。天主教徒相信,经祝圣的酒和饼,其形与质均以神秘地变化为基督的血和肉。

流传于中国天主教的弥撒,虽然一直保持着传统拉丁礼仪,但也发展出本国特有的文化,即为已故父母和其他亡灵举行的弥撒较多,这种弥撒在本国北方称为「大黑弥撒」,在南方称为「追思弥撒」。教徒认为通过这种仪式可以使亡故父母的灵魂早日升天。这种观念与本国佛教、道教中,追见亡灵的仪式特别发达有关。

一、天主教─基督信徒的丧礼

一切圣事性的礼仪是以天主子女的最后逾越为目标,此最后的逾越,是通过死亡,引领人进入天国的生命。如此,满全了人在信德与希望理所宣认的信仰:「我期待死人的复活,及来世的生命」。

二、病人傅油礼(终傅圣事)1、临终关怀中的灵性关怀

2、病人傅油在人类救恩史中的基础

(1)人类生命中的疾病

(2)病人在天主的面前

(3)主耶稣─全人的医师

(4)「你们要治好病人」(玛十.8)

(5)病人傅油礼仪─宗座宪令颁布的礼规 3、谁领受病人傅油礼

(1)病重者

(2)衰弱年长者

(3)有生命危险、死亡危险者:如施行危险手术者 4、病人傅油礼的效果

(1)安慰、平安和鼓励

(2)重振病人对天主的信心,增强信德

(3)结合于基督的苦难

(4)教会的恩宠

(5)为步入人生旅途的最后阶段作准备

三、入殓礼

1、我们相信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进入永生的门径。是出离肉身与主同在。(格后:五.8)

2、布置灵堂 3、守灵─守夜礼

(1)圣歌(2)祷词(3)读经(4)追思亡者(5)为亡者祈祷(6)上香(7)洒圣水(8)向亡者致敬礼(9)礼成 4、入殓礼

(1)圣道礼(2)降福棺木(3)献香(4)洒圣水(5)祷词(6)遗体入棺(7)向遗体致敬(8)盖棺(9)礼成

四、殡葬弥撒

1.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主为信仰你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远的天乡。2. 堂咏 3.忏悔词 4.求主垂怜 5.集祷经 6.圣道礼仪

(1)读经一

(2)答唱咏

(3)福音

(4)信友祷词 7.圣祭礼仪(1)准备祭品(2)献礼经(3)颂谢词

(4)感恩经 a.成圣体 b.成圣血 8.领圣体礼

(1)天主经

(2)平安礼

(3)羔羊赞

(4)领圣体

(5)领主咏 9.领圣体后经 10礼成─祝福礼

五、告别礼

1、祈求天主使我们这位(○○弟兄/○○姐妹)即被埋葬的身体,将来复活时获得圣者的完美和地位。

2、祷词:(告别曲)3、洒圣水 4、献香

5、为亡者祈祷文

6、起棺至墓地(若告别礼后举行家祭仪式及公祭仪式等结束后启灵,发引)

六、家祭仪式

※家祭仪式根据「国民礼仪范例」,可随礼俗使用。1、祭礼开始。2、全体肃立。3、主祭就位。

4、与祭者及全体家族就位。5、奏乐(不用乐者略)。

6、上香(三次)、(洒圣水)。

7、献祭品(献花、献果、献酒)。

8、读祭文(不用祭文者略)。9、主祭者与全体家族向遗像及灵位行礼(三次鞠躬或跪拜)。10、奏哀乐(或唱合适圣歌)。11、家族答谢。12、礼成。

七、公祭仪式

※公祭仪式根据「国民礼仪范例」,可随礼俗使用。1、祭礼开始。2、全体肃立。3、主祭就位。4、陪祭就位。5、与祭就位。

6、奏乐或奏哀乐(不用乐者略)7、上香(洒圣水)。

8、献祭品(献花、献果、献酒)。9、读祭文(不用祭文者略)。

10、向遗像(或遗体或灵位)行三鞠躬礼。11、奏哀乐(或唱合适圣歌)。12、礼成。

八、启灵礼

1、藉基督死而复活的事实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生命的休止,而是复活的序曲,求你坚定我们对永生的信念,使我们来日都在你内聚首,共享永福。2、封钉礼:(可视家属的需要决定做或不做)。3、启灵:发引。

九、安葬礼

1、现在就把出身泥土的身体交还泥土,使他身归原处。但是,由于基督曾首先从死者中复活了,祂也要改变我卑微的肉躯,使我们与祂光明的身体相似,愿主使他现在享受平安,在末日使他复活。2、祝福墓穴。3、信友祷词。4、灵柩入土。

5、拜别礼(家属跪拜、亲友三鞠躬礼)

十、火葬礼

1、火能焚毁,但它所烧毁的只是那可损坏的,至于天主所创造的那不朽的灵魂,将生活下去,直到永远。越过死亡后,天主要在祂的永爱中再造万有,再造我们的肉躯,我们相信(○○弟兄/○○姐妹)仍然活着,我们虔诚地把他托付给天,求天主赏赐他永远的安息,世界末日赋予他一个新的身体。2、恭读圣经。3、为死亡者祈祷。4、洒圣水。

5、亲友向灵柩行三鞠躬礼(家属跪拜)。6、点火(按钮)。全体祈祷:上主!求你赐给他永远的安息,并以永远的光辉照耀他。7、礼成:(唱适合的圣歌)。

十一、安灵礼 安放灵位 上香

致侯词

家属向遗像或牌位行礼(鞠躬或跪拜)

洒圣水

结束祷词

祝福

礼成

十二、圆坟礼

赞美诗(圣歌)

读经

祈祷

上香

洒圣水

献花

致敬礼(三鞠躬礼)

礼成

十三、天主教─基督信徒的最后踰越

对天主教─基督信徒来说,死亡那天虽结束了事礼仪生活,却带来了另一个新的开始。天主教─基督信徒

在尘世的朝圣旅途中,教会好比母亲那般,怀抱着他也陪伴着他走到人生路途的终点,并把他交托在「天父的手里」。

教会在基督内向天上献上祂宠爱的子女,且怀着希望,在地里播下那将光荣复活的肉身的种子。

死亡决不能把我们彼此分离而哀伤,因为我们众人都要走完同一的道路,将在同一个地方重逢,我们将不再分离,因为我们为主基督而活,现今又在基督内结合为一,走向祂,与祂相遇...我们将在主基督内团聚在一起。

我们为他的去世和分离而哀伤,也因与他的共融重聚而咏唱。

下载中西丧葬礼仪对比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丧葬礼仪对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丧葬礼仪(合集)

    丧葬礼仪 殡葬活动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换形式的。在100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使得原始人......

    临县丧葬礼仪

    临县丧葬礼仪 霍宗智 高文显 王洪廷 整理 我国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礼记•曲礼》中讲道:“亲死则丁忧。丁,当也,言当忧伤父母之时也。”庄子说孔子说过这样的话:“死生亦大矣!......

    基督教丧葬礼仪

    基督教丧葬礼仪.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安息後,不用有引魂的儀式,因相信基督徒死後靈魂回歸到他本來注的......

    丧葬祭祀礼仪

    丧葬祭祀礼仪 老人去世了,遗体处理----用温水擦拭身体----用高度酒再擦拭一遍-----穿装老衣服----入殓(沈阳有纸棺)-----护送遗体到殡仪馆暂存------回家摆放灵堂-----烧香守两......

    佛教丧葬礼仪

    佛教礼仪--丧葬礼仪篇 在很多的礼仪中,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自古谁无死,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教案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教学方案 主讲人姓名 陈娇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对中西文化了解非常少......

    中西心理标准对比

    最 系统、最有影 响力 的 当推 马 斯洛 的心理 健康标 准。他在制 定 心理 健康 的生存标 准 的同 时,也强 调心 理健 康 务 必追 求 自我实现,丰满人性 与 高峰体验等 发展......

    中西婚礼习俗对比

    中西婚礼习俗对比 1、引言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的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