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成长档案袋中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幼儿成长档案袋中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问题提出
成长档案袋是“对儿童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意收集,以反映儿童的兴趣、态度,以及在特定领域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Gelfer,1998)在实践操作中,一般将教师评语、家长反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表和检核表、幼儿的绘画及手工作品等放入袋中,既可以长久保存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珍贵材料(如照片和优秀作品等),更重要的是纵向地记录可以描述幼儿发展与学习的过程,并能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加深教师对幼儿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保教水平。
那么,教师在撰写幼儿成长档案时是否真正做到了细致观察、客观描述?档案袋在家园沟通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江西省某省级优秀示范园中班收集了351份教师文本记录,234份家长文本记录,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所有的档案袋进行编码,以每个独立记录的文本段为研究对象,记录下教师的描述性词句、涉及的领域、有代表性的评价语言,然后建立编码系统,对每一个样本进行类属分析,最后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
经过编码和统计发现,教师的文本记录有几个较为突出的特征。
(一)教师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关注呈现一定倾向性
教师提及最多的个性品质分别是大胆(28次)、专注(25次)、安静(14次),描述的语言多为“希望你在今后能更加大胆地举手发言”“希望以后上课多专注”“希望在家可以多进行些安静的游戏”,提及勇敢(12次)、等待(7次)和倾听(6次),较少提及勤快、讲道理、幽默、活泼等品质,均为3次以下。从频次多少可以看出教师对幼儿行为表现及个性品质的期待。
(二)五大领域中最为关注艺术领域
通过对场景和事件进行类属分析,发现教师关注且描述最多的是艺术领域(55次),语言描述为“你跳舞的样子真像个小小舞蹈家”“你的画布局优美,创意十足”“你表演的时候动作优美、富有表情,真棒”。其次是健康领域(40次),多是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加强运动,提高自理能力。在社会领域教师以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往为主(38次)。教师关注最少的领域是语言与科学领域,分别只提到了2次和3次。
(三)教师解答家长的疑惑有效性偏低
家长对幼儿教育缺少科学认识,经常将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向老师咨询,期待得到老师回复,如“这个问题我们一直不知道怎么解决,不知道老师有什么好提议?”经统计,由家长发起的提问频次为21次,教师正面回答的频次为6次,未正面回答的频次为15次。
三、分析与讨论
(一)教师期待的幼儿品质
教师较关注幼儿大胆、专注和安静的品质,最少提及讲道理和勤快,我们可以从社会环境以及幼儿园的制度环境中找到答案。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成人越来越认可除智力因素之外,非智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信、自强更被视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个性品质。幼儿园阶段,学习任务较轻,成人关注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期待幼儿能够“大胆表现”。另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使很多幼儿被剥夺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多数时间被约束在家庭之中独自游戏或是与玩具为伴,出现不同程度“胆怯、怕生”,使成人更希望幼儿可以更自信。
教师强调幼儿“专注”和“安静”的原因有几点:其一,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学习时专注力不够、注意力容易分散。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希望幼儿可以更加“专注”和“安静”。其二是幼儿园的制度设计决定了教师希望幼儿“乖巧、安静”。本幼儿园班级共有39名幼儿,配有2名教师和1名保育员,但鉴于客观情况,往往最多2名教师同时出现在班级中,还有约1/3时间是1名教师独立带班,这意味着1名教师要照顾15~39名幼儿,生师比达到15:1甚至是39:1。在这样的充满压力的环境下,只要有几名幼儿调皮淘气,教师将会感到“头疼不已”。班级中的男生有28人,女生为11人,相对而言男孩子在幼儿阶段精力比较旺盛,也让教师“不由自主”地期待他们能“更让人省心”。
(二)受教师关注的艺术领域
五大领域中,教师最关注艺术领域,语言和科学领域关注最少,看起来似乎与教师个人偏好有关,但仔细思考会发现有迹可循。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的语言有时会让教师感觉“太有趣了”“真是很有创意”,但多数情况下教师并未悉心记录,只在头脑中留有片刻的印象,这种短时记忆在写档案袋时已遗忘殆尽。除语言领域外,科学领域对幼儿科学素养的描述和记录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细致的观察力和较扎实的科学素养,现阶段的幼儿教师距离这一目标尚有差距,在记录档案袋时科学领域的内容教师会感觉“无话可说”或“无从分析”。
健康领域内容(包括安全、饮食、睡眠、户外活动等)与幼儿密切相关,家长格外重视,每位教师都不敢疏忽,在记录时会格外关注。另一方面,幼儿的同伴交往也是成人十分关切的内容,尤其是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事件更易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这就解释了为何健康与社会领域能得到教师较多关注。
尽管健康、社会领域与幼儿息息相关,但在教师潜意识中,为了给幼儿的童年留下最美的回忆,他们更愿意呈现幼儿最独特的一面,因此较多从艺术领域选择幼儿的一幅作品或是一次幼儿的表演,既“有话可说”,又能够让家长看到自己的教育成果,两全其美。
(三)档案袋中的家长疑问
家长将教师视为专业教育人员,提出关于幼儿教育的诸多疑问。如“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当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时如何回答”等,但教师回答家长提问的有效性较低。例如某家长写道:“前几天宝宝的爷爷去世了,宝宝很认真地问我们爷爷去哪里了?我们告诉她爷爷到天堂去了,宝宝又问,那我可不可以也坐飞机去天上找爷爷?”最后,家长提出疑问:“不知应如何向孩子解释关于生死的问题,孩子太小不想让她伤心,但是又没办法回答,希望老师能给予指导。”教师的回复是:“孩子还小,家长要多多引导噢!相信宝宝会慢慢了解生死是什么意思的。”再如某家长写道:“宝宝现在特别不爱出门,尤其是到了晚上,一出门就吵着要回家,又哭又闹,真是特别苦恼。该如何引导,望老师指点。”教师的回复是:“可能和从小的生活习惯有关。是不是小时候宝贝就很少出门,习惯呆在家里,也有可能是觉得逛街不好玩,家里有玩具更好玩呢?”从几个回复来看,教师均未正面回答家长的疑问。解答家长疑惑是幼儿教师重要工作职责,作为专业的教育人员,教师应当具备人文、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家长以“幼儿能听懂的方式”开展教育,实现有效沟通互动。
良好的成长档案袋应客观、全面描述幼儿发展水平,记录幼儿生活与学习的表现,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但多数幼儿教师学历层次不高、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当涉及到较为专业的教育问题时则难以应对,在撰写档案袋时这一点表现地较为突出,整体评价水平不高。这说明教师需要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凸显专业性,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幼儿成长档案袋提升教师评价能力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4YB17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
第二篇: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范文)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
评价其实可以看成是一种聚焦信息,围绕信息的选择、收集、加工与展示进而形成评判的过程。同时,对信息的反思、交流、反馈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电子档案袋评价”,看上去或许会令初次接触它的人感觉难以找到头绪。但是就如同舞蹈动作的分解一样,看似复杂的事物如果将其解构为一系列环节和方面,就会觉得容易很多。
1.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子档案袋创设的规范问题
这里所说的规则是就档案袋创建行为本身而言的,类似于工具的使用说明书。想要有效使用评价“工具”(电子档案袋),就必须先要对其性能与使用规则有充分的了解。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电子档案评价,通过网站信息的发布、教育数据库的创建,为教师充分准确的了解电子档案袋,并及时把握变化趋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使教师们在有着共同规则的空间自由展现个性成为可能。
例如,美国的许多学校网站为其教师如何有效创建电子档案袋提供详细全面的支持性信息。通过丰富详实的资料诠释什么是电子档案袋、为什么要创设电子档案袋、电子档案袋开发的注意事项等问题,使教师对电子档案袋的使用有充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点击各项目链接,还可以查阅到许多相关的背景知识,使教师不仅了解规则是什么(what),也理解其背后蕴涵的教学理念(Why)。同时,还会有诸如FAQ、Resource这样的链接项(Links),为教师创设档案袋提供相关问题的回答与资源。
2.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电子档案袋的信息选择与收集 教学档案袋决不仅是资料、作品收集与存放的容器,它关注变化与发展,凸显教师个性色彩。档案袋内容的选择是具有目的性的典型,而内容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系统呈现。
教学过程所呈现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面对庞杂的教学信息,怎样从其间选择有价值的资料,并进行有目的的收集?心理学观点认为,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心理眩惑”的干扰作用。
档案袋评价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档案袋的结构与内容是关键因素。档案袋的内容不应是预设的、任意的,需要依据不同的评价目的,人的发展情况和具体情境来决定。档案袋的基本元素是作品,重视收集体现发展的作品样本、证据、事实而非印象,包含了教师按照评价标准与要求收集的各种信息。表2就是一个教学档案袋内容模式的范例.这些信息能显示教师的理念观点、技能、知识、成就、个性以及各种教学和学习经历,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建立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档案袋,如同“用膳者在自助餐厅依随自己的口味选择各自喜爱的原料制作一份沙拉一样强调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
3.电子档案袋信息的个性化与展示 各种各样的“原始材料”需要经过个人的内化并被赋予意义,因为融人教师思考与感悟的信息才可能真正对促进教学与人的发展形成帮助。信息的个性化加工过程,也是教师的反思过程。教师对所收集的信息要适时进行思考与整理并写出自己的反思性陈述,关键在于捕捉信息的即时涵义。信息收集的是零散的“珍珠”,而将其这一颗颗珍珠联接成链的就是教师自己的思考与建构。反思将搜集资料的活动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如同凯·伯克(KayBurke)所说,一个职业性档案袋系统吸引“教师变为他们自身专业发展的设计师”。
这样的内容呈现所传达的信息要比统一的表格文件更加丰富生动,更具个性。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兴趣与成就动机会得到促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技术只是一种支持,内容、信息本身的丰富性与内涵对于教学和个人发展的促进才是电子档案袋应用的真正价值所在。
4.电子档案袋信息的判断与评价
信息的判断与评价行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渗透于档案袋评价的全过程。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在电子文件之间创建超文本链接,这种功能极大的增强了教师与其他评价者对信息的整体把握能力。在创建目标、作品、规则和反思之间的超级文本链接过程将证据、目标、反思和价值判断之间的转换变的更加明晰。
第三篇: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本科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姓
名:
指导教师:
专
业: 年
级: 类
别: 学习中心:
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现今教师自我评价已经在逐步开展,对于教师自我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师自身的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性强、自我评价无明确目标、缺乏持续改进机制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并就出现的问题如何避免进行讨论,阐述观点,期望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够逐步完善,达到最初的目的,推动教师自我评价的开展。
关键词:教师自我评价
存在的问题
原因分析 避免出现问题
一、教师自我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评价中教师自我评价又称“自我反思评价”,是指“学年开始前、学年开始后和学年结束时,教师对照《教师自我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工作分别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而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
教师自我评价中,教师长期以来都扮演着被评价者的角色,社会、政府和学校领导则一直作为评价主体掌握相关评价权利和评价资源,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参与评价的自由选择及对评价结果的解释等等。这样的评价方式确实在某些方面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实效性。但是对于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样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群体,自我评价我国目前还未全面开展,有些地方和单位只是自己小范围内开展,并且开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标准并不统一,主要采取的方式为教师自己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外部监管机制并未完善,效果也并不能同日而语。
二、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我评价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性强:
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本身处于多重的社会角色中,主要有教授知识、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学生言行的示范者、学生心理行为的塑造者、学生家长心目中的佼佼者、被校方、教育部门管理的人员、朋友等等,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方方面面,由自身作为考核评价的决策人员来考核自身,考核评价的结果往往比较片面,受自我为中心、主观性、传统评价思想的影响,考核评价结果不全面,并且不客观、不深入。
2、教师自我评价无明确的目标,自我评价的结果不理想(1)教师评价一直以他评为主,自评流于形式
目前实行的教师自我评价,还处于逐步完善、进行充实的阶段,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和范例进行借鉴,教师评价一直以他评为主,教师的自评仅仅被看作是他评的辅助手段, 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有效利用,使得自评流于形式,学校和教师本身都未有效地落实教师自我评价。因此教师自我评价结果往往指向多个方向,有的注重自身学识课堂经验的积累、有的倾向于学生心理的导向学生行为的管理、有的关注在与学生的交流,使的学生能更加顺利的获取知识或者有的更注重于自身的修身养性等等,自我评价无明确的方向,从而导致自我评价的结果不理想。
(2)实施自评的前提问题。
学校在开展教师自我评价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评培训和观念的普及,从而使教师缺乏必要的自评知识而导致教师自我评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
(3)自评的标准问题。
教师自评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自评标准,从而教师自我评价的实施和结果处理就难以进行,从而形成了教师自评的巨大阻碍。
3、教师自我评价中缺乏持续改进机制 教师自我评价完成后,本次自我评价与下次进行的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自身关注点的不同而导致自我评价的结果不具备可比性,本次自我评价着力于自身学识的范围,下次自我评价可能会关注于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另外,教师自我评价不确定最终目标,也就是例如,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在遇到新事物、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逐步完善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同样,教师自我评价的最终结果应为教师各个方面的逐步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针对新事物、新问题,逐步改进,完善自我评价;
三、教师自我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教师自我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应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两个方面确定:
1、教师自我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一:自身因素(1)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对评价的影响的限制
教师如果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评价知识,那他很难认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即便认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根治,不能形成独具见解性的意见,不能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2)教师自身价值观的限制
教师自身的思想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教师自我评价的结果存在巨大的影响,如果从自身不能建立正确的评价思想,就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能把似是而非的东西当作正确的东西,或者把次要的因素当作主要的因素,甚至把相互矛盾的东西放在一起,那么偏差自然就会出现,从而教师应从自身上确立正确的评价观点,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把自身的价值观提高到很高的水平面上,抛开复杂关系的打扰,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完善;
(3)受自我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本人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评价也有很大影响,当情绪低落时往往注意分散,反应迟钝,效率下降,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反之,心情愉悦时可能会过多的宽容自己,过高的评价自己。
2、教师自我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二:社会因素(1)社会关系对教师评价的影响
教师为社会的一份子,处于多个社会关系的集中点上,教师处于社会关系中,社会中出现不利的社会风气,以及不公正的评价管理体制也是教师自我评价出现偏差的原因,社会上应树立正确的评价管理体制,创立良好的评价氛围,建立宽松的监督机制,使得教师能够心无旁骛的专心于自身的不足之处的完善,不受到外部的影响;
(2)传统教育评价思想的影响
传统思想中,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成了评价的判断准则和标准,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地方经济水平不高,一般地区教师的待遇还很低下,这种以经济为导向的利益性评价,注定教师自评时不敢超越社会习俗。只重结果的评价压抑了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这都使教师在自评时缩手缩脚,不能放开进行评价,偏差也就相应而生。
(3)教师评价结果反馈的顾虑
评价结果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的分发、荣誉的获得、职位的提升等等,所以在汇报评价结果时总会有不同的顾虑。
三、如何避免教师自我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1、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
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还应有一定的评价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翎,全面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权衡得失。由于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自我评价往往马虎草率,图形式走过场;或者挑剔别人评价过程中的缺点、问题和失误以否定他人的评价结果;或者以自身纵比与他人横比的评价否定客观评价等。这些评价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水平有关,因此,教师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必须提高知识水平。
2、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一定要摆脱传统的以功利为导向的评价观,认为评价仅仅是一种判断,而忽视评价的激励和交流等其他功能。要清楚评价的目的不仅是找出不足,更重要的是纠正缺陷,以促进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合理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对教师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达到教学活动最优化,也有利于教师间的友好竞争。
3、制定正确的评价方案
教师在自评的过程中一定要事先制订评价方案。一个完整的评价方案一般有评价目的、评价准则、各准则的权重、量表和标准、各类表格构成,在实际的运用中可根据情况增减内容。自评方案是自我评价时根据一定的自评目的和教育活动与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和手段加以规范的计划。他有一定的目的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在评价的过程中排除人为心理因素的干扰,能够公正客观的依照制定的方案按部就班的施评。
4、要有良好的评价环境
教师在自由、民主、平等的评价气氛中会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能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这时更愿意主动诚实的汇报自己的评价结果。相反,如果在一种不平等、权利横行的环境下,教师会产生失落感,认为自己的评价只是徒劳。教师的心理复杂多样,结果反馈应灵活多样,有启发式的反馈,有讨论式的反馈等等,也要考虑反馈的结果范围不要太扩散。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确保教师自我评价能够实现最初的目的,就离不开自我分析、自我诊断、自我评价。当发现偏差时,就应该及时地找出原因,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纠偏,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以适应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篇:试论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试论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现今教师自我评价已经在逐步开展,教师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确保教师自我评价能够实现最初的目的,就离不开自我分析、自我诊断、自我评价。当发现偏差时,就应该及时地找出原因,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纠偏,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以适应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 教师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策略
一、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也叫“ 教师考评”, 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 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教师评价即指: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效果, 人们按照一定标准,对教师的现实工作状况或预期的未来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师自我评价中,教师长期以来都扮演着被评价者的角色,社会、政府和学校领导则一直作为评价主体掌握相关评价权利和评价资源,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参与评价的自由选择及对评价结果的解释等等。这样的评价方式确实在某些方面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实效性。但是对于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样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群体,自我评价我国目前还未全面开展,有些地方和单位只是自己小范围内开展,并且开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标准并不统一,主要采取的方式为教师自己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外部监管机制并未完善,效果也并不能同日而语。
二、教师评价的目的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发表的一份题为《国家为培养21世纪教育作准备》的报告中要求全体美国人认识两条基本原理:第一,美国的成功取决于更高的教育质量。第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与此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即一支经过良好训练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对教师职业地位作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未来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教育改革,如教育结构的调整、课程教材的改革、教育观念的更新。总之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师的自我改进教学,自我提高
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教师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供有用的资料,努力建设一支适应21世纪需要、能承担教育教学职责的一流师资队伍。
三、目前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1、评价的定位不准确
多数学校对教师评价的目标体系分四大块:即德、能、勤、绩,一学期或一学年对每位教师的总体表现由具体化的数字量化给予客观、公正的说法,基本特点或重点是面向过去,以奖罚为目的,是一种对教师进行测量、比较和鉴定的一次性评价,尤如教师对学生的期终成绩一次性测试一样,把教师分等排序,自上而下进行的终结性评价,教师基本上没有参与。评价的定位是区分教师,末位淘汰达到分流的目的,而不是如何“引导”和“激励”教师。评价结果不能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建议和信息,教师下一步的工作如何改进,全凭教师自己的体会把握。因此难以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增加教师的怨气和牢骚,根本达不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2、评价结果数字量化缺乏科学依据
对教师评价全部采用数字量化评价,领导认同这样一个理由:数字面前,人人平等,数字成为校长解决问题的法宝和科学管理的代名词。笔者认为,数字根本无法说话,数字是学校的数据资料统计获取的。而数据资料是管理者设计目标时努力靠近那些易被量化的指标,忽视了不易捕捉、隐性的有价值指标,是管理者用数字开脱自己的职责。因而数字的具体量化管理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如某校评价细则中“勤”项分三项内容:课时工作量、病假、函授假。只重视显性工作量,忽视了隐性工作量,量分的高低不能完整实际区分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辛勤劳动。
3、学生评教出现偏差
教学活动的双边性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深切的体会,学生评教能真实反映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的高低,但前提是学生评价必须要客观、真实、公正。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往往看教师的表面现象,对教学内容的讲解、重点的突出、难点关键处的突破等方面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对教师评价的理解难免出现偏差。一些学生对每门学科的兴趣爱好不同,也会导致评价有偏差。一些受到教师批评而素质较差的学生,衡量教师的优劣不一定看其工作能力和实际水平。在他们的意识中,严格要求学生而业务水平能力较高的教师不一定是学生欢迎的对象,也不可避免存在借机对教师报复,作出不切合实际的评价。综合种种情况,学生评价要慎用,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
4、评价标准或内容不系统,形式主义泛滥
如某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如表1。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从表1可以看出这种评价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科学,华而不实,没有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抓不住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只要对照考核内容,上交准备齐全的材料,形式上应付就大功告成了。评价结果体现不出一位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水平,使评价导向产生偏差,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积极性。5一些评价内容缺乏科学依据
各种原因造成目前相当多的学校新生分班不均衡,存在变相的快慢班现象,而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采用量化的人均平均分、人均提高分、及格率、优秀率及提高率,这是不合理的。众所周知,异质事物不具有可比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平均分、提高分均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仅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而且导致教师之间带来不团结、不协作甚至造成教师沉重的心理负担。教师的劳动周期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局限在知识方面,学生的一次期终考试成绩根本难以直接体现教师的实际工作效果。我市某所公办初中寄宿学校以年薪万聘请的一位全国特级教师,一学期后的期终统考成绩比不上普通教师的成绩,你能说“特级教师”的水平还不如“普通教师”吗?
四、教师自我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教师自我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应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两个方面确定: 1、自身因素
(1)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对评价的影响的限制
教师如果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评价知识,那他很难认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即便认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根治,不能形成独具见解性的意见,不能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2)教师自身价值观的限制
教师自身的思想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教师自我评价的结果存在巨大的影响,如果从自身不能建立正确的评价思想,就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能把似是而非的东西当作正确的东西,或者把次要的因素当作主要的因素,甚至把相互矛盾的东西放在一起,那么偏差自然就会出现,从而教师应从自身上确立正确的评价观点,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把自身的价值观提高到很高的水平面上,抛开复杂关系的打扰,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完善;
(3)受自我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本人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评价也有很大影响,当情绪低落时往往注意分散,反应迟钝,效率下降,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反之,心情愉悦时可能会过多的宽容自己,过高的评价自己。2、社会因素
(1)社会关系对教师评价的影响
教师为社会的一份子,处于多个社会关系的集中点上,教师处于社会关系中,社会中出现不利的社会风气,以及不公正的评价管理体制也是教师自我评价出现偏差的原因,社会上应树立正确的评价管理体制,创立良好的评价氛围,建立宽松的监督机制,使得教师能够心无旁骛的专心于自身的不足之处的完善,不受到外部的影响;
(2)传统教育评价思想的影响
传统思想中,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成了评价的判断准则和标准,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地方经济水平不高,一般地区教师的待遇还很低下,这种以经济为导向的利益性评价,注定教师自评时不敢超越社会习俗。只重结果的评价压抑了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这都使教师在自评时缩手缩脚,不能放开进行评价,偏差也就相应而生。
(3)教师评价结果反馈的顾虑
评价结果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的分发、荣誉的获得、职位的提升等等,所以在汇报评价结果时总会有不同的顾虑。
五、实施教师评价的策略
教师评价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 是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影响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必须要切实抓紧抓
好。
1、树立先进的评价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教师评价中, 我们要改变那种只顾结果不顾过程、只顾目的不顾手段的评价思路, 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 摒弃过去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基于固定绩效标准的教师评价方式,转向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和教师职业发展的评价方式,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首先, 树立先进的评价理念。评价不是为了对教师进行排序、奖惩、晋职升级的终结性、高利害评价, 而是用于诊断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经验, 以利于进一步改进的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教师在工作中的行为, 而不是只关注行为的结果;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 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 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其次, 确定以人为本的评价价值观。教师评价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 充满同情与理解的过程, 评价者应该尊重每个被评价者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体验, 使评价活动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平等的交互活动, 通过评价活动促进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 帮助被评价者自我成长;在评价中尊重、信任、关心教师, 把实现社会、学校发展目标与满足教师的多方面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不仅运用外在的奖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而且注重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 把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两者结合起来, 综合地加以同步实施。
2、坚持全面的评价原则
进行教师评价, 应该从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担负的任务出发, 进行全面的分析、多元的评价, 既要看其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也要看其工作过程的质量,还要看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评价教师基本素质时, 既要看他掌握知识的情况, 也要看其教学、教育工作能力的高低, 还要看思想品德的好坏。评价其教育教学效果时, 既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也要看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程度, 还要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及身体素质的提高状况;既要看优秀学生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大面积中等生的提高状况, 还要看少数后进生的转化情况。美国全国教学标准委员会认定优秀教师的5 个核心命题是“ 要求教师致力于学生及其学习;教师熟悉所教学科内容及如何将它们传授给学生;教师负有管理和监控学生的责任;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系统思考并从经验中认真学习;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我们应从中借鉴, 改革过去片面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 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 从教书育人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
3、重视学生的评价参与
在教师评价中, 学生评价自70 年代以来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与其他方法相比, 学生评价不仅最方便, 最具操作性, 同时学生评价, 尤其是认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大学生评价具有其他评价主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科学性。有研究表明, 只要学生人数多于20 人, 评价的可靠性就接近0.90。其次, 评价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教师的工作效果要在学生身上才能得到体现, 因而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最有发言权, 也就是说,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在教学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评价教师, 是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的较为可靠的信息渠道。”
4、合理应用评价结果
教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与途径, 更是让教师从评价反馈中获悉自己的不足,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评价结果的获得并不是评价工作的结束, 要想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 更重要的是评价结果的应用。首先, 要认真分析和避免各种偏差。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整个评价工作的水平, 关系到对教师的正确认识和相应措施对策。要认识到影响评价的因素是复杂的, 如学生的兴趣、动机、认识能力、价值观,同行之间的人际关系, 领导专家的心理定势、顺序效应等都是影响教师评价的可能因素。评价结果的的应用必须仔细分析, 减少结果的主观性。其次, 要从促进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应用结果。评价的结果不是关注教师过去的成绩, 而是为了教师未来的发展, 为提高
教学水平服务。也就是帮助教师认清: 一是“ 你在哪里”, 即指出教师在群体坐标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使教师明白自己在小团体中的自我;二是“ 你可到哪里去”, 即指出教师的最近发展区, 使教师以自己潜能发展作为标准来评价时间发展序列当中动态的自我;三是“ 你怎样到达你的最近发展区”, 即指出教师今后发展的步骤、条件和方法。再次, 选择合适的反馈方式。评价的结果是为了查找问题, 着眼未来, 不是为了惩罚。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结论和评价对象的不同个性特点, 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反馈。
5、建立专业的评价机构
如前所述, 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影响评价的不利因素, 建立专门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提高评价者的素质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是要改革现行教师评价中, 评价者多由领导者或领导
者指派的人员担任的模式, 建立独立于教育机构和学校的专门机构, 改革现在的依附于教育部门的教育督导室, 拓展其功能, 充分发挥其专门机构的专业优势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大力提高评价者的素质。教育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和专业性极强的活动, 对评价者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道德方面的要求。我们要建立专业的评价者任职资格制度, 明确评价者的工作职责和操行标准。评价者要掌握教师工作领域的理论知识, 教育评价的理论、方法、技术、教育与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方法;要具备评价所最基本的听课、面谈、沟通的技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保守秘密, 不随意公开涉及评价对象隐私的评价材料及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4、王惠;教师自我评价浅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孔一童,周涛;自我评价方法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王芳亮;影响教师自评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7、孙德芳;教师自我评价的偏差与调控[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第五篇: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公司的设备和车间管理中,管理人员的思想上比较消极和被动,处理事情的方法上也有误区,以罚代管和只要汇报了就完成任务了的思想很严重。鉴于此,特总结如下。
一、当前设备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1、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或损坏设备后,不能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2、出现设备或工具损坏后,都要有处理结果,这样给员工造成一种思想认为,汇报和不汇报都要处罚,虽然处罚的额度不一样,还不如不汇报。
3、出现问题后有隐瞒问题的现象,只要不影响生产,就不汇报,凑合着用。
二、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方法有问题
1、对员工的教育还不够:公司的设备和自己使用的工具属于公司的财产,是自己挣钱的工具,不好好爱护使用,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影响的生产也就影响到挣钱。
2、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和重视:这是关键的一点,现在公司的设备管理中缺少这关键的一环。设备或工具的使用人不是我,损坏了只要我能找到责任人就可以了,界限划分的很清楚,这就是思想上不能重视的主要原因。
3、生产部或设备部监管的还不到位,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思想认识统一:设备管理并不是简单以罚代管,处罚仅是一种教育目的,但不处罚又不能引起重视。设备管理需要一种思想,既“全员参与管理”的思想,不能给员工一种错误的以罚代管的思想,要去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爱护好、使用好。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利用和发挥好现场管理人员的作用:工段长是车间管理的基础和第一责任人,车间出现问题后,要积极地去解决,不能只找到责任人就行了,事情要有处理结果。
2、责任和权利挂钩,现场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好现场的人和物,把公司的利益、员工的利益和管理人员的利益挂钩。车间出现了工具设备损坏,根据情况工段长绩效上要考核。如果出现有隐瞒或抵触不配合工作的,要调离该岗位。
3、在设备管理或其他事情的处理上,一般情况下,如果工段长自己处理了,生产部不再追究处理,如果工段长自己不去处理,最后由生产部去处理时,工段长要承担连带管理责任,处理事情的原则必须是一样的,按照公司制度处理,工段长要熟悉和学会利用公司的制度。
四、后续会出现的问题:
如果车间每次出现问题都和工段长的绩效挂钩,工段长会出现消极抵触的心理,这需要先给工段长讲解和灌输设备管理的思想----全员参与管理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