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基本操作规程,为微生物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品管化验室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三、职责:品管微生物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四、正文: 定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2 实验用具:
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温箱、试管、刻度吸管、量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架、注射器、针头、注射器盒、研钵、75%酒精棉球、紫外灯(365nm 波长)。3 培养基:
3.1 营养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乳糖胆盐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
3.2 培养基的管理、配制应符合检定菌、培养基管理规程、培养基配制规程。试液:甲基红试液、a-奈酚乙醇试液、40%氢氧化钾溶液、靛基质试液。稀释剂:0.9%无菌氯化钠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供试品如为固体,置研钵中研磨成细粉)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释剂制成1:10 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对照用菌液:控制菌检查均应作相应已知菌的对照试验,对照菌株为大肠杆菌[CMCC(B)441022]。取相应菌株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 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培养18-20 小时,稀释至1:106,对照菌的加入量为50-100 个。8 检查法:
8.1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的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的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的培养温度为35±1℃。8.2 细菌、霉菌计数:
8.2.1平皿菌落计数法取均匀供试液,进一步稀释成1:102、1:103 等适宜的稀释级。分别取连续三级10 倍稀释的供试液各1ml,置直径约90mm 的平皿中,再注入约45℃的培养基约15ml,混匀,等凝固后,倒置培养,每个稀释级应作2~3 个平皿。
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计数,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用于霉菌计数。8.2.2 菌数测定阴性对照试验取供试验用的稀释剂各1ml,置4 个无菌平皿中,分别按细菌、霉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制备平板,培养,检查,不得长菌。
8.2.3 细菌培养时间为48 小时,分别在24 小时及48 小时点计菌落数,一般以48 小时菌落数为准,霉菌培养时间为72 小时,分别在48 小时及72 小时点计菌落数,一般以72 小时菌落数为准。菌落如蔓延生长成片,不宜计数。
8.2.4 点计后,计算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
8.2.5 菌数报告规则:细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 之间的稀释级,霉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100 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菌数计算的依据。如只有1 个稀释级菌落数在30-300(30-100)
之间时,将该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同时有两个稀释级在30-300(30-100)之间时,按下式计算两级比值。比值=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高稀释级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当比值≤2 时,以两稀释级的均值报告,当比值>2 时以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同时有3 个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30-100)之间时,以后两个稀释级计算级间比值,如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30-100)之间,以最接近30 或300 的稀释级平均菌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0(100)以上,按最高稀释级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 时,一般按最低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当1:10(1: 100)稀释级平均菌落数等于或大于原液(或1:10)时,应以培养基稀释法测定,按测定结果报告菌数。8.2.6 培养基稀释法:取供试液(原液或1:10 供试液)3 份,每份各1ml,分别注入5 个平皿内(每皿各0.2ml)每个平皿中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混匀,凝固后倒置培养,计数,每1ml 注入的5 个平板点计的菌落数之和即为每1ml 的菌落数,共得3 组数据,以3 份供试液菌落数的平均值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如各稀释级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小于1 时,则报告菌数为小于10 个。
8.3 控制菌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1ml、cm2),直接或处理后接种,经增菌、分离培养后,进行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等项检查。8.3.1 大肠菌群:
8.3.1.1 检样稀释及培养
①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ml)放于含有225ml 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 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在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 的速度处理1min,作成1:10 的均匀稀释液。
② 用1ml 灭菌吸管吸取1:10 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不要接触管内稀释液),混合均匀,做成1:100 的稀释液。
③ 另取1ml 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 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次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一支1ml 灭菌吸管。
④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3 个合适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8.3.1.2 乳糖发酵试验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 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 及1ml 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三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8.3.1.3 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8.3.1.4 证实试验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 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8.3.1.5 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 检索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 值。9 结果判断:
9.1 细菌菌落数、霉菌菌落数、控制菌三项均符合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的规定,应判为供试品符合规定;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规定,应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9.2 细菌菌落数、霉菌菌落数第一次测定超过该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规定时,应从同一批号样品中随机抽样,复试两次,以三次结果平均值报告。
9.3 如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霉菌菌落数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细菌菌落数超过该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规定时,经复试2 次,如3 次结果平均值仍超过规定,应判为供试品不符合规定。9.4 各类制剂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按第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抽样复试,即应判该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第二篇:康腹止泻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康腹止泻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摘要】目的 建立康腹止泻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方法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
结果 该法能有效消除康腹止泻片在检验条件下对细菌、真菌及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控制菌可用常规法检查。结论 该法简单、快捷,可用于康腹止泻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有效控制其质量。
【关键词】康腹止泻片;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稀释法
康腹止泻片是由木馏油、老鹳草粉、黄柏干浸膏等药材经加工而成的中成药片剂。本品味特异,具有化滞止泻功效。用于饮食不节或水土不服导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处方中的老鹳草、黄柏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1,2],若用常规法对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将不能真实反映样品的污染情况[3]。为此,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有关规定[4],对康腹止泻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适用于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从而准确有效地检出样品中污染的微生物[5]。验证表明,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本品进行检查,可使污染的微生物能被顺利检出,常规法则可用于控制菌的检查。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行,能有效控制康腹止泻片的质量,并可为同类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仪器与试药
1.1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10123],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黑曲霉(ATCC16404)购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1.2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
1.3 供试品
康腹止泻片(批号41EA1),大幸药品株式会社。方法与结果
2.1 菌液的制备[4]
2.1.1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取新鲜培养物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4 h;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 mL含菌数为50~100 cfu的菌悬液。用于控制菌验证时制成每1 mL含菌数为<100 cfu的菌悬液。
2.1.2 白色念珠菌 取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培养24~48 h;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 mL含菌数为50~l00 cfu的菌悬液。
2.1.3 黑曲霉 取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5~7 d,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3~5 mL,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的方法吸出胞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05%(体积分数)聚山梨醇的0.9%(体积分数)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l mL含孢子数50~100 cfu的孢子悬液。
2.1.4金黄葡萄球菌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无芽孢,无荚膜,能分解甘露醇,血浆凝固酶阳性。
该菌是葡萄球菌中对人类致病力最强的一种,能引起人体局部化脓性病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3、血琼脂培养基:
成分:营养琼脂100ml
脱纤维羊血(或兔血)10ml
制法:将营养琼脂加热融化,待冷至50℃左右无菌操作加入脱纤维羊血(或兔血)摇匀,制成平板,置冰箱内备用。
4、菌落特征:
血琼脂平板:菌落呈金黄色,大而突起,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
Baird-Parker平板:菌落呈圆形,光滑,凸起,湿润,直径为2—3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一混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带。
5、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菌,排列呈葡萄状,无芽孢,无荚膜,致病性葡萄球菌,菌体较小,直径约为0.5um—1um。
2.2 供试液的制备
取样品10 g,加入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 mL,用匀浆仪打碎,摇匀,制成1∶10的供试液。
2.3 验证试验
验证实验所用培养基均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要求,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且均符合规定。
2.3.1 细菌、真菌及酵母菌计数(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在确定适合的检查方法后,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试验组:各取1∶10供试液1、0.5、0.2 mL和试验菌液1 mL,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相应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
菌液组:取试验菌液1 mL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相应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供试品对照组:各取1∶10供试液1、0.5、0.2 mL,按试验组操作,不加菌液,测定样品本底菌。
计算各试验菌株的回收率,结果见表1。表1 计数验证菌各菌株回收率结果由表1可见:黑曲霉的回收试验,当供试液为1 mL·皿-1时,3次试验的回收率均即可达到70%以上;白色念珠菌当稀释至0.5 mL·皿-1时,3次试验的回收率达到70%以上;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个菌株的回收率试验,要稀释至0.2 mL·皿-1,3次验证的回收率才能均达到70%以上。因此本品的细菌计数、真菌及酵母菌计数均可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细菌计数用0.2 mL·皿-1,真菌及酵母菌计数用0.5 mL·皿-1。
2.3.2 控制菌检查法的验证 本品为含有药材粉末投料的口服制剂,控制菌应检查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验证大肠菌群检查法时,采用大肠埃希菌作为试验菌。
2.3.2.1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的验证 取1∶10供试液10 mL及大肠埃希菌菌液1 mL加入100、200 mL的BL增菌培养基中,按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法进行检验。
2.3.2.2 大肠菌群检查法的验证 取1∶10供试液1 mL及大肠埃希菌菌液1 mL加入不少于15、30 mL的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中,按大肠菌群的检查法进行检验。
由表2可知,试验组均检出大肠埃希菌,因此本制剂的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均可用常规法检查。讨论
本品含有木馏油、阿仙粉、黄柏粉等成分,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本品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药典收载的除去供试品抑菌作用的方法有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离心沉淀法等,或几法联用。由于本品是中成药,推断其抑菌作用不会太强,因此尝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通过扩大培养基的使用量,使供试品在培养基中稀释,结果各规定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药典要求;控制菌则用常规法即能顺利检出试验菌。培养基稀释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只需增加培养基量,即可很好地消除本制剂在试验条件下的抑菌作用问题,因此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有效,能很好地控制康腹止泻片的质量。表2 控制菌验证结果
作者:朱文娟,林铁豪,钟燕飞,林丽英
【参考文献】
[1] 金晴昊,崔京浩,郭健鹏.老鹳草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840-841.[2] 金建玲,栾永娜,华国强.含小檗碱中药的抑菌活性与小檗碱含量的关系[J].中医药学报,2005,33(5):19-21.[3] 许华玉,杜鹃,汤杨.药品中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验证的必要性[J].中国药品标准,2005,6(4):262,46-47.[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79.[5] 林丽英,湛文青,饶春意.野牡丹止痢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J].中药材,2006,29(3):299-302.小组成员:制药101班:陈妙珊、曾洁茹、郭慧芳
第三篇:2010版与200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比
2010版与200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比
引子:新版药典即将实施,在这里列出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改动。2010版与200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比
内容2010 版2005 版
总论细菌 30~ 35 ℃、控制菌温度 细菌与控制菌培养温度合并为 35~ 37 ℃(2000 版药典是与 30~ 35 ℃2010 版药典一致的)
10g 或 10ml, 膜剂 10cm 2, 沙
门氏菌检验用量应增加至 20g 10g 或 10ml, 膜剂 10cm 2
或 20ml检验量
无贴剂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
增加贴剂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具3000 转 / 分离心 20 分钟
有抑菌活性的供试品 , 离心沉(供试品若有沉淀,先以 500 供试液的制备淀法 500 转离心 3 分钟,取上转 / 分离心 5 分钟)弃去上
清液混合清液,留底部集菌液红 2ml,加稀释液补至原量
菌液制备黑曲霉最后稀释黑曲霉最后稀释剂 : 0.9% 无菌剂 :0.05%(ml/ml)聚山梨酯 80 氯化钠溶液的 0.9% 无菌氯化钠溶液
细菌培养由 2 天改为 3 天 ,霉菌与酵母菌培养 5 天 , 必要细菌培养由 48 小时 , 霉菌与
时延长到 7 天 增加营养琼脂培酵母菌培养由 72 小时 , 必要
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以及时延长到 5-7 天 无菌落细菌 霉菌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报告规则细菌及酵母菌平均菌及酵母菌计数的适用性检查 菌落报告规则细落数在 30~300, 霉菌平均菌落
菌及酵母菌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 数在 30~100 之间稀释级作为
300cfu, 霉菌小于 100cfu 的稀菌数报告的依据
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
增加适用性检查 , 包括促生长控制菌检查用能力 , 抑制能力以及指示能力无培养基的检查
常用干扰物的中和剂或灭活增加
方法
控制菌检查增加白色念珠菌检查法无无
阴道 尿道给药制剂增加白色
念珠菌检查 眼部给药删除 , 按微生物限度标无眼部给药限度 需检查大剂型项目检查无菌 直肠给药制准肠埃希菌 菌落单位 : 个剂 : 删除大肠埃希菌检查 菌落
单位 :cfu
第四篇:手部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手部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适用范围
1.评价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效果。
2.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手的传播有关时。
二、监测时机
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三、采集方法
i.被检人洗手或手消毒后,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被检人将双手伸出,五指并拢。
3。检查者取2支无菌棉拭子,并浸于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中。
4.取_支棉拭子在一只手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予;按同样方法用另一支棉拭予涂擦另一只手。
5.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2支棉拭子投入10ra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 即送检。
四、标本检测
(一)带菌量检测(平皿倾注法)
1.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震荡20s或用力振打80次左右。
2.将无菌吸管分别吸取lmJ待检样品接种于2个直径为90mm无菌平皿中。
3.再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
4.将平皿置于(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5.计算公式:
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60(cm2)
(二)细菌种类鉴定
1.将无菌增菌肉汤培养液试管置于(36±1)℃温箱培养24-48h。
2.若无菌增菌肉汤培养液试管浑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双S平板、麦康凯平板或各种商用快速筛选平板进行细菌接种。
3.接种后将平板置于(36±1)℃温箱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必要
时做药敏。
六、注意事项
1.结果判定:卫生手消毒后细菌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细菌总数应≤5cfu/cm2。
2.应根据所用方法,选择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
3.倾注时温度必须控制在45-48℃,温度过高可致细菌死亡,过低则影响倾注效果。
4,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手的传播有关时,监测目的在于考察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虽然同样在接触患者前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但医务人员不一定进行了手卫生。
5.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与手传播有关时目标微生物的监测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主要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适用范围
监测消毒液(含氯消毒液和戊二醛等)细菌学情况。
二、监测时机
使用中的消毒液。
三、基本方法
琼脂倾注法(细菌学)。
四、基本试剂
1.PBS缓冲液(无水磷酸氢二钠2.85g,磷酸二氢钾1.36g,蒸馏水1000m1)。
2.缓冲液A(PBS缓冲液+甘氨酸2g):用于醛类、碘类消毒剂。
3.缓冲液B(PBS缓冲液谎代硫酸钠趣):用于过氧乙酸、含氯制剂。
五、操作步骤
(一)细菌学监测
1.用无菌移液管吸收使用中消毒液1m1,加入9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中,充分混匀,作
用约10min。
2.再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上述lml的待检样本,置于2个直径为90mm的灭菌平皿内。
3.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6一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
4.其中一个平板置于(25±1)℃温箱培养7日,观察霉菌生长情况;另一个平板置于(36 ±1)℃温箱培养72h,记数菌落数,必要时做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的检测。
5.计算公式:消毒液染菌量(cfu/m1)=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10(二)细菌种类鉴定
1.从营养琼脂中挑取可疑菌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双S平板、麦康
凯平板或各种商用快速筛选平板进行细菌接种。
2.接种后将平板置于(36±1)℃温箱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必要
时做药敏与分子生物学分型。
六、注意事项
1消毒液染菌量结果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菌。
2必须选择含相应中和剂的稀释液进行采样,稀释液与消毒液作用时间不少于10min。
3倾注时琼脂温度保持在45-48℃,温度过高可致细菌死亡,过低则影响倾注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
新生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新生儿暖箱类型
保温箱、蓝光箱
二、基本要求
1、应有1~2个备用暖箱用以周转清洁消毒。
2、暖箱和蓝光箱应当每日大晚班湿式清洁恒温罩内外表面,特殊感染患儿(包括多重耐药菌)还应消毒,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3、暖箱和蓝光箱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每日更换。
4、清洁消毒后备用的暖箱应放在辅助区,注明清洁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清洁消毒人员姓名及检查人员姓名。推荐有效期为2周,2周内使用,可仅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
5、使用中的暖箱应注明启用日期。
三、暖箱、蓝光箱清洁消毒流程
1、先拔掉暖箱电源,推至清洁消毒间(辅助区),湿式擦拭电线后将电线盘起挂好。
2、先放掉水箱内残水后再清洗、浸泡消毒。
3、取下恒温罩上输氧孔的塑料套、输液软垫,清洗、擦拭消毒。
4、取出婴儿床,清洗、消毒。
5、取出床搁板上密封条,清洗、浸泡消毒。
6、取出床搁板,清洗、消毒。
7、暖箱若为箱外加水式,则逆时针拧下箱体外面的加水杯或用螺丝刀卸掉,用棉签刷洗加水
杯内壁,然后清洗、消毒后冲净,晾干备用。
8、取下空气过滤器盖板,取出空气过滤网,用清洁剂漂洗冲、冼晾干.龋能揉搓滤网。
9、擦拭空气过滤器盖板里面表面及空气输入管内外部。
10、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机身内、外表面和机架。
11、更换手套,将所有浸泡消毒的物品取出、冲洗、擦干。
12、按拆卸的反顺序逐个装回。安装时注意部件放置的位置、方向,旋钮应锁紧,密封条四
周应确保密封。
13、安装完毕,插上电源,测试性能是否良好。
14、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建筑布局
1、新生儿室相对独立,婴儿有单独的床位。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少 于1米。
2、设置普通病室、隔离室、配奶问、沐浴问。
3、病室和病室入口处设置手卫生设施,每个新生儿床单元放置快速手消毒剂。
二、工作人员管理
1、新生儿病室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2、工作人员入室前应着清洁的工作服、工作鞋、洗手。
3、手卫生:执行《洗手、卫生手消毒SOP》。
4、医护人员在进行诊治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手消毒。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三、患儿管理
1、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2、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
3、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及时隔离或转院,执
行《新生儿病房隔离制度》。对隔离患儿执行《新生儿隔离病房SOP》。
4、新生儿病室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四、监测
1、新生儿室按医院规定进行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开展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2、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
3、针对监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五、环境管理
1、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至少2~3次/曰,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台面、地酶曰湿式擦拭、清扫,遇感染物质时即刻用500mg/1。含氯消毒剂消毒。
六、物品管理
l、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由医院统一采购,不得重复使用。
2、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曰更换清洗消毒。
3、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人用后一消毒。清洗消毒方法执行《新生儿
保温箱清洗消毒SO[,》。
4、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
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5、患儿使用的奶具执行《新生儿奶具清洗消毒SOP》。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6、新生儿淋浴用具一人一用~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
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七、医疗废物管理
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执行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 洗手、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术语和定义
1、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游毛去除手部皮肤污瞩、碎『新口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二、配备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流动水。
2、非手触式水龙头。
3、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
周清洁与消毒。
4、于手纸或烘手机,避免二次污染。
5、速干手消毒剂。
6、洗手揉搓六步骤图。
’
三、洗手与卫生手消毒、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l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
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L)接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
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见洗手揉搓六步骤图。
5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附录A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3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2009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插管前
l、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
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
二、插管时
1、消毒2次:用0.5%的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每只棉球限用一次,程序如 下:
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
女性:首次消毒顺序由外向内,自上而下:阴阜、大阴唇、两侧小阴唇、尿道口;再次消毒顺
序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尿道口、两侧小阴唇、尿道口;最后会阴、肛门。
2、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3、对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后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2、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3、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4、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应更换导尿管。
5、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6、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温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7、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8、不主张使用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9、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
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1、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其他预防措施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
主要参考文献:
李晓松.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150.
胡必杰,郭燕红,高光明,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如无禁忌证,将床头抬高30-45°。
2、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用O.2%洗必泰漱口,每日2次;对气管插管病人用0:2%
洗必泰口腔冲洗,每曰2次。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建立预防VAP集体治疗措施。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3)呼吸机螺纹管使用一次性,有明显污染物时则及时更换;每周更换万向延长管;湿化罐添加灭菌注射用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使用500g/L做菌消毒剂处理后倾倒污水池,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4)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
(5)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湿化罐用500mg/[。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
(6)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7)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
或制酸剂。防治误吸。
(8)对于人工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9)加强营养,检测血脂。
6、每年不少于2次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
[2]胡必杰,郭燕红,高光明,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
第五篇:微生物限度检验人员考试试题
2012年微生物限度检查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1×35=35分)
1.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 级的局部洁净度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2.除另有规定外,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培养时间为 ;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培养时间为 ;控制菌培养温度为,培养时间为。
3.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检验量为 或 ;膜剂为 ;、的检验量可以酌减。其中沙门菌的检验量为 或。
4.检验时应从 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膜剂不得少于 片;一般应 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 倍量的供试品。
5.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 代。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 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可在24小时内使用。
6.消除供试品抑菌活性的方法有、、、。
7.薄膜过滤法所用滤膜孔径应不大于 um,直径一般为50mm。若需要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总冲洗量不得超过。8.培养基配制的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的,以免灭菌时溢出;配制后应在 内灭菌,避免细菌繁殖。
9.供试液制备若需水浴加温时,温度不应超过 ℃,供试液自制备至加入培养基不得超过 小时。
10.洁净区测定沉降菌时,注入培养基的平皿应放置 分钟。
二、单项选择题(2×10=20分)
1.热力灭菌法分干热和湿热灭菌两类,并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效力较干热灭菌效力要强这是因为()
A、可迅速提高温度 B、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C、迅速破坏细菌的酶系统 D、使细菌迅速失活 2.生物安全柜主要原理()
A、干燥 B、空气经滤膜除菌后定向流动 C、空气定向流动 D、通风
3.培养基加入有供试品的平皿时的温度不宜超过()A、45℃ B、50℃ C、48℃ D、60℃
4.药品微生物实验室所检测微生物的生物危害等级大部分为生物安全()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5.洁净实验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A、20~25℃,40~60% B、10~30℃,50~70% C、15~25℃,50~70% D、18~26℃,40~60% 6.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对环境的相对正压为(),操作间与缓冲间的相对正压为()
A、不低于10帕,不高于5帕 B、不高于10帕,不低于5帕 C、不低于10帕,不低于5帕 D、不低于5帕,不低于10帕
7.检查结果如各稀释级的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的平板有菌落生长,但平均菌落数小于1时,应报告()A、0个 B、<1 cfu C、0cfu D、<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
8.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检查
A、细菌数和霉菌数 B、细菌数、霉菌数及酵母菌数 C、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 D、细菌数、霉菌数、控制菌数 9.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应不低于()
A、3,70% B、2,80% C、3,80% D、2,70% 10.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时试验菌加入量规定为()cfu,控制
菌计数方法验证时试验菌加入量规定为()cfu。A、50~100,50~100 B、10~100,10~100 C、10~100,50~100 D、50~100,10~100
三、多项选择题(3×5=15分)
1.常用的清毒剂的种类有:()A.75%乙醇 B.甲醛 C.碘酊 D.0.1%新洁尔灭 E.乳酸
2.下列()不是无菌操作法的特点
A.无菌操作法是一个杀菌的过程 B无菌操作法是一个抑菌的过程 C.无菌操作法是一个消毒的过程 D.无菌操作法只能保持原有的无菌度 E.无菌操作的目的仅是为了防止待检品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3.2010版药典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可选用的稀释液有()A.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B.pH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C.pH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D.0.9%无菌氯化钠溶液 E.pH7.0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4.供试液的制备方法有()A、匀浆法 B、研钵法 C、保温振摇法 D、振摇法
5.以下哪些是影响集菌培养效果的因素()
A.温度和培养基 B.氧气和光 C.抗生素 D.渗透压 E、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
二、判断题(2×10=20分)
1.融化培养基可以选择用水浴或电炉直接加热,一次未用完的封存好可以再次使用。()
2.培养时每垛最多堆放6个平板,以保证各个平板的受热均匀。()3.配制培养基时若出现沉淀属正常现象,无需过滤,可以直接使用。()
4.湿热灭菌条件就是指121℃15分钟。()
5.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只要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就可以直接上岗。()
6.若同一稀释级的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
7.若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有霉菌、酵母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长有细菌,则应分别点计菌落数,合并计算后报告菌数。()
8.对供试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生长的存活无影响。()9.平皿法操作时应先注入培养基,再加入1ml供试液。()10.MUG阳性,靛基质阴性,判断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三、简答题(2×5=10分)
1.简述药品染菌的可能原因。
2.列举不少于五种的灭菌消毒方式。
一
1.1000、100
2.30~35℃,3天∕72h;23~28℃,5天∕120h;30~35℃,2天∕48h 3.10g,10ml,100cm;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20g、20ml 4.2,4;随机,3 5.5;0;2;2~8℃
6.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 7.0.45;100ml;1000ml 8.2/3,2h 9.45℃;1 10.30min
2二
BBABD
CDCAD 三
3.ABCDE;2.ABCE;3.ABCD;4.ABCD;5.ABCDE 四
×√×××
××√×× 五
1.一、二、三、四、2.水系统的内外部污染;
无菌室密封性差;环境卫生、个人卫生达不到要求; 设备和配件消毒不符合要求、物料物品消毒不彻底 生产中操作不当
1.湿热灭菌 2.干热灭菌 3.辐射灭菌 4.气体灭菌 5.消毒剂灭菌 6.紫外照射灭菌
7.过滤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