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审判之保障[定稿]

时间:2019-05-15 09:2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独立审判之保障[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独立审判之保障[定稿]》。

第一篇:论独立审判之保障[定稿]

内容提要:以独立审判为核心的司法独立是依法治国、推行司法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但由于审判权地方化、法官的整体素质不高和法院的管理制度不科学,独立审判难以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本文从如何保障独立审判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确立保障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原则;维护司法统一原则;维护两审终审原则;保证法官中心原则。依据这些原则,提出了以建立隔级垂直领导式法院领导体制为重点的保障独立审判的诸制度,包括:改革党对法院工作的的领导;理顺法院审判与人大监督的关系;改革法官任用制度;实行法官特别保障制度;严格实行法官独立断案和惩戒制度。

关键词:独立审判,保障,隔级垂直领导

一、实现独立审判的阻力

在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进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独立审判为核心的司法独立已成为一个突出的不容回避的课题。我国早已在宪法和法律中确立了独立审判原则,中央也已作出决策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6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都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党的十五大报告也鲜明地提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

独立审判是指作为审判主体的审判组织行使审判职权时,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只服从法律,以保证处理案件的正确性和公正性。独立审判有两部分外延组成,对外是指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理案件,不受社会各界的干扰和制约,对内则是指法官对案件享有独立的审理和裁决权,不受其他任何组织、个人的干预。但目前在实现审判独立上存在重重困难和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审判权受制于地方权力的约束。在现行的司法管理体制下,我国的法院是按照行政区划对应设置的,地方各级法院的领导权和人事权隶属于地方党委,财政权依附于地方政府,法官由同级人大选举任命,使得地方法院只能将自己定位于发展地方经济和维护地区稳定的工具上,他们更多地倾向于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执行法律,行使司法权。由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审判权地方化,许多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法院经费保障不力等问题。一个突出的例证就是在向地方党委、人大汇报、报告工作时,地方各级法院大都集中在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上,并为此列举了一大堆数据。另一方面,地方党委及同级人大常委会也均把法院视为一个下属部门,经常对法院发号施令,直接介入个案进行干预。而法院对此也无力抗拒,只能照指令行事,独立行使审判的职能也就大打折扣。

审判权地方化不仅严重地干扰了司法独立,而且也严重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有损司法制度的权威和人民法院公正执法的形象,甚至使得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应有的期待和寻求司法救济的信仰出现了危机。

2.法官出入口不畅导致法官的整体素质不高。法院审判职能的行使取决于法官的素质。目前,法官被视为普通的国家公务员,其来源也五花八门,一个毫不懂法或政治素质低下的人能够当上法官。同时一些不适宜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也无法调出,使得法官的整体素质与其肩负的历史使命极不适应,也使决策层对实现独立审判的效果存有疑虑和担心。

3.法院的管理制度不科学。现行的法院管理制度未能充分考虑到法官执法的专业性、独立性和超脱性的特点,表现为管理模式行政化,如案件逐级审批制、案件上报请示制、集体讨论定案制、审委会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制等。我们发现,许多法官在审判、送达、协调、汇报、执行、进行法律咨询、参与行政事务工作、先行介入大案要案等方面似乎无所不做,“从事各种非司法工作”,在诉讼中“过于主动和积极地行使其权力”①,但在执法、身份、待遇、健康等方面却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严重挫伤了法官的积极性,法官不可能也不愿意独立审判,以免除因办案引起的诸多风险,审判工作也就难以实现公正、效益的司法价值目标。

基于实现独立审判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阻力,为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试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对确立独立审判保障制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二、确立保障制度的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原则。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人民法院及其审判组织的活动,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国家事务,当然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人大的监督。因此人民法院进行制度改革,特别是在确立独立审判保障制度中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原则尤为重要。

2.维护司法统一原则。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因此维护司法统一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进行司法制度改革必须遵循的。坚持维护司法统一原则,就是要反对并从制度上杜绝审判权地方化,使地方各级法院在人、财、物上,摆脱地方的掣肘。

3.维护两审终审原则。两审终审制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一项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兼顾了公正和效率两大司法目标,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而坚持两审终审原则首先要建立一种上一级法院与下一级法院之间的层级监督关系,绝不能为两审终审成为实质上的一审终审提供任何条件和土壤。

4.保证法官中心原则。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其核心内容就是审判工作。而审判的主体是法官,是法官代表法院审理案件,行使审判权。因此法官一方面应该是社会的精华,另一方面应当成为法院工作的核心,应当有权决定审判工作及法院的其他工作,否则就不能实现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

三、独立审判之制度保障

依据前述原则,我们认为,确保独立审判,应改革和完善以下制度:

1.建立人民法院隔级垂直领导管理体制

有学者认为,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独立,“必须改变现有的法院人权和财权的管理体制,应由上级法院管理下级法院的的人事、财政事务,以免造成地方保护主义,维护法制的统一。”②但是,这一审级领导制度,使得下一级法院只能听从上一级法院,表现在案件的审理上,必然会使形式上的两审变成实质上的一审。这与两审终审制是根本矛盾的,不利于建立公正高效的审判运作机制。

因此在确立人民法院的领导管理体制中,既要防止审判权地方化,而建立一套统一的司法系统,同时也要兼顾维护两审终审原则,使作为上诉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与作为原审法院的下一级法院之间,只能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最高法院对省法院除外)。③笔者大胆设想,应建立一种相对集中的隔级垂直领导式法院领导管理体制。即最高法院直接领导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高级法院直接领导基层法院。同时打破法院完全按照行政区划对应设置的现行格局,综合考核各地的经济发展、纠纷等情况,跨区设置基层法院或巡回法院,实现法院的合理设置。

2.改革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

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有必要改革党对法院的领导形式和领导原则。关于领导形式,我们主张,应强化党中央对最高法院党组织的领导,中央可成立专门机构,直接领导最高法院党组织,在各级法院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上,由最高法院党组织根据中央的授权代表党负责领导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党组织,高级法院党组织根据最高法院党组织的授权领导基层法院党组织。关于领导原则,我们认为,党的领导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的领导,二是思想上的领导;三是组织上的领导。除此之外,党不应当、也没有必要干预个案的审理,应当取消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政法委员会协调办案制度④。同时建立地方法院党组织与地方党委监督联系制度,建议地方各级法院党组书记列席同级党委常委会会议,并接受同级地方党委的评议和监督。

3.理顺法院审判与人大监督的关系

在法院系统实行相对集中的隔级垂直领导管理体制,相应地应制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工作监督的制度,使监督活动规范化、经常化。人大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主要是工作监督,各级法院院长应出席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并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评议。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把监督、评议的意见向同级法院或其上一级法院反映,由受理法院审查后依法作出决定,或向其主管法院反映,由主管法院作出处理。

4.改革法官任用制度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必须要把好进人关、任用关并建立相关制度。

(1)建立多层次的法官考试考核选拔机制。比较资本主义各国 的法官任职条件,我国《法官法》规定的条件明显偏低。鉴于法官的审判工作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提高法官的任职条件,明确任职程序,逐步确立法官职业群体的精英化、权威性。应在目前实行的初任法官考试考核选拔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法官考试考核选拔机制。应按照法官的等级要求,制定若干个与其等级相适应的法官考试考核选拔办法。这些办法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该档次的法官任职条件,如初任法官的任职条件为具有大学法律系毕业的本科水平,要求必须通过面向全国、由法律专业人员参加的法官资格统一考试,并要具有一定年限从事法律工作的经验(不应少于五年),有较强的法律专业水平,并且政治素质良好,身体健康。其次招考、选拔对象要面向社会;第三规范考核内容和形式;第四是规范录用方式,即基层法院的法官由其高级法院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的法官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在现有的法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可以推行主审法官竟争和淘汰机制。可以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由法院审委会及其主管法院组成考评团,根据法官的报名,通过对法官的政治思想考核、法律知识考核、审判业务考核等方式,严格选拨主审法官。不预先确定考核过关的主审法官的数量指标,过关一个任命一个,对过关的主审法官应由主管法院发任命书,赋予主审法官独立裁决所承办案件的权力,给予主审法官相对较高的待遇。未能考核过关的法官和被淘汰下来的主审法官只能作为主审法官的助手,办一些相对较简单的案件,鼓励其通过努力,严格过关成为主审法官。同时疏通出口,由主管法院将其所属法院那些确不适宜在审判岗位上工作的法官辞退,以选拔法律人才充实法官队伍。

(2)实行法官异地任职和定期交流制度。为保证法官审理案件

(3)强化法官教育和培训制度。审判工作对法官的政治和业

务素质提出了起来起高的要求,因此尤其要强化法官教育和培训制度。每年主管法院应列出专项教育基金用于教育培训工作,将基金划拨给下属法院并监督其使用。各级法院应将教育和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严格落实。严格实行法官培训制度,每年应保证各个法官不少于两个月的学习时间,并将学习和培训成绩作为对法官、法院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级法院可与高等法律院校合作办学培训,选派审判骨干到国家法官学院进修或攻读法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审判水平。

5.严格实行法官独立断案和惩戒制度

依据法官中心中心原则,审理案件的独任庭或合议庭应对该案件享有专属裁决权,不应受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预。应理顺合议庭与庭长、院长、审委会的关系,取消案件逐级审批制度、集体讨论定案制度和审委会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制度,防止法院管理行政化。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法官享有独立裁决权,必须对其加以必要的制约。应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从法律上确立对法官职务违法犯罪从重处罚的原则。应改变由各级法院自查自罚本院违法违纪渎职法官的做法,在最高院、各高级法院设立监察委员会,分别隶属中纪委、最高院领导,在各级法院的纪检组织的协助下,定期考核,查处并追究渎职法官的审判责任和法律责任,将那些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不适应从事法官职业的人从法官队伍中坚决清理出去,确保法官队伍的先进性、智能化。

6.实行法官特别保障制度

我们认为,现阶段可以在主审法官中试点采用法官不可更换制和高薪制。

(1)确立法官不可更换制。多数国家实行了此项制度,并已

被实践证明其是保证法官独立处理案件行之有效的做法。在适当时机应在法官法中明确规定法官免职的事由和程序。法官只要正当行使职权就不应被解职,防止对法官专断性的开除和调动工作,非经法定事由、法定程序,法官的身份不可被更换。

(2)实行法官高薪制。审判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适用法律

活动,强度和风险均较大,无论是依据按劳分配原则,还是基于确保法官经济独立,都应当实行法官高薪制。较之一般公务员,法官的工资应高出2~3倍。同时实行法官高薪制,使法官具有较为优裕的经济地位,还可以增强法官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高层次法律人才竞争到法官岗位上来,确立法官职业群体的精英化、超脱性和权威性。

(3)增加对法官的限制性规定。依据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

则,在禁止法官兼任人大常委、行政官员、检察官、企事业单位职员、律师的基础上,还应禁止法官从事商业及其他以金钱利益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同时实行法官财产申报制度,法官定期应向其主管法院申报财产状况,接受主管法院的检查监督,违反财产申报制度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7.实行司法经费全国统筹使用制度

应改变由地方政府负担同级审判机关经费的做法,实行司法经费的全国统筹使用制度。

全国各级法院的审判经费应纳入中央的财政预算,可由财政部商最高院,根据法官高薪制、法官人数、办案需要及法官所属地区的经济条件等因素,每五年确定一个基数并予以综合,报全国人大批准。此后每年按照预算,根据隔级垂直管理原则划拨给法院使用。

同时,人民法院的诉讼费用必须全额上交国库。财政、审计部门应依法监督法院系统对诉讼费费用的收取,杜绝其截留和使用。

注解:

①贺卫方:《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②陈光中、陈海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人民司法》,2000年第4期第11页。

③因为绝大多数案件在基层法院、中院和高院就能得到解决,只有极少数案件需经最高法院审理终结。

④《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研讨会纪要》中崔敏教授的发言,《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8页。

第二篇:审判独立论文

妨碍我国审判独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李成道

张璐

摘要: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中虽然规定了人民法院独立审判,但是实践中并没有做到。文章从司法地方化、审判行政化、媒体监督不当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审判独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关键词:审判独立

原因分析

相应对策

一、我国的审判独立

司法独立原则如今已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被许多国家的宪法确认而成为一项宪法原则。审判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它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是司法公正。

审判独立有三层含义。一是审判权独立,即立法权、行政权不得干涉司法权。二是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三是法官独立,法官的上级只有法律,法官根据良知和对法律的理解独立判断案件。

我国的现实状况是,以上三层都没做到。

首先,我国不实行三权分立,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法院由人大产生,并对人大负责。因而,我国司法权和立法权不平等,司法权(包含审判权)要受到立法权的监督制约,地位低于立法权。所以我国审判权不可能独立。

其次,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我国三大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做了类似规定。然而,法院本身是一个人的组织体,是抽象的。同时地方法院地位级别低于地方政府,人财物等方面受制于地方党政机关,所以法院独立也是停留于纸面上。

最后,法官独立在我国于法无据。现实中审而不判,判而不审,案件需层层请示,层层审批现象已成为常态。

二、影响我国审判独立的原因 造成我国法院、法官不能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因是多层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行政化

1.法院内部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我国人民法院对法官管理完全照搬对行政公务员的管理模式。从晋升、晋级、处罚、奖励,到考核、培训完全和行政公务员接轨。根本没有体现出法官的特殊性,也没有很好地执行法官法的规定。导致法官惟上是从,缺乏独立判断的勇气。

2.法院内部的审签制度。案件审签制度是指在人民法院内部,主审某一案件的独任庭法官或是合议庭,对案件的裁判结果向业务庭庭长和人民法院院长逐级汇报,由庭长和院长对案件全面审核并签发裁判文书的不成文制度。在我国法院内部,法院院长、业务庭庭长对案件的审签是任何一个法官或者合议庭对案件作出裁判后的必经程序,这样的制度设置突出了庭长、院长们的指挥者地位,无疑是对法官业务能力的一种不信任的表现,也无益于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3.审判委员会的影响。我国法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可见审判委员会只有讨论权,没有决定权。不过,实践中审判委员会的讨论意见,独任庭法官和合议庭必须遵循。造成了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现实。

4.非正常的上下级法院关系。我国法院系统上下级法院间本来是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然而,由于对错案追究制度的不同理解,导致下级法院害怕被追究责任,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干脆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上级法院也享受这种做上级的乐趣,最 1 后两级法院意见统一。即使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也失去了意义。这就破坏了我国的两审终审制的审级制度。

(二)法院地方化

1.人事制度。我国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组成人员、审判员,各审判庭庭长、副庭长原则上都有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免。现实是,这些人员都需经过本级党委会同政府进行考核研究决定,人大的任免只是个过场。导致人事权掌握在本级党政机关手中。

2.财务制度。我国法院的财政不是独立的,一般有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划拨。法院的办公费用、工资福利、场地建设费用等都需要向本级政府申请。如果法院的判决违背本级政府或政府领导的意愿,那划拨多少,何时划拨,就得看人脸色了。

3.地方政法委的不当干扰。众所周知周知,河南赵作海案件,法院、检察院都对定案有不同意见。然而最后定案的是商丘市政法委。政法委属于党的机关,负责本地区综合治理以及司法机关的协调等工作,不具有审判职能。然而,在政法委协调下定案、定错案的却时常发生。

(三)人大的不当监督 根据我国宪法,人民法院应当向人大报告工作并对其负责。但是宪法和法律并没有赋予人大对法院个案的监督权。一些地方人大制订了地方性法规,授予自己个案监督权,而且还大行其道。其实这是违法的,我国立法法规定对于诉讼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这属于法律绝对保留的空间。地方人大实际上已经侵犯了法律的保留空间。诚然,人大个案监督对于纠正错案、打击司法腐败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不能以此为理由破坏我国的宪法架构和法制架构。

(四)社会监督不当

1.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自由与独立审判是我国的两个宪法原则。然而无论是新闻自由还是审判独立都有自己的边界,权利和权力都不得滥用,否则就是司法专横或者无政府主义。如果新闻媒体带有倾向性甚至不负责任报导,极有可能左右群众情绪,给法院和法官的判断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可能出现媒体审判先于法院审判,致使司法不公。

2.网络监督。网络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新闻、可以发表意见。近年来,网络监督也成为时尚。然而网络中的新闻消息也有不真实的,甚至是假的。由于网络传播速度高于其他媒介,致使一些负面的,影响法院独立审判的消息也是泛滥,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工作。

另外,司法腐败,审判人员良莠不齐,司法公信力下降也是影响我国审判独立的重要因素。

三、相应对策

针对以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法院去除行政化

1.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首先,法官具有免责权,只要不是渎职或者故意,即使是错案也不得追究法官责任。第二,建立法官终身制,除法官自愿辞职或因法定理由并经法定程序不得处分或辞退法官。第三,提高法官薪金,使其有执业保障和职业自豪感。第四,法院内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法官的晋升、降职、考核、奖励和处分等要区别于其他行政人员。

2.逐步取消审判委员会和审签制度,真正实现独任审判庭的法官和合议庭的独立,做到审者判案,不审者不得判案。

3.人大立法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严格界定错案的范围,使法官敢于独立判案。取消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的请示、汇报制度,落实我国两审终审制。

(二)提升法院地位,去除地方化

1.在级别上,地方法院、检察院和本级人民政府应级别相当,真正实现宪法构建的人大 至上的一府两院制,不能再把地方法院当做地方政府的一个部门,不能再把法院作为地方保护的一个工具。

2.法院的人事和财政独立。法院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应由上级法院考核,报请上级人大任免,本级党政部门、人大不得干扰。法院的财政应当由中央政府单列,划拨给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逐级下拨,不再受制于地方政府。

3.处理好党的领导和审判独立的关系。党的领导属于政治领导,党的政法委不能干预个案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更不能协调判案。

(三)健全监督体制

我国法定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检察院对于法院的审判工作具有提出检察意见、抗诉等监督权。

人大对于法院的工作也具有监督权。但是人大监督是全局性的、宏观的监督,而不是个案监督,个案监督是侵犯法院独立审判权的。因而应取消人大个案监督制度。

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监督属于人民监督的一种。但是这种监督应当是慎重的、中立的、公正的、自律的,不能是无限的。如果为了点击率、收视率,而不负责任的炒作,甚至误导群众,制造假新闻,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最后,提高法官素质、打击司法腐败、提高司法公信力也是我国实现审判独立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明.论党领导下的司法独立[J].政治与法律,2003,2;

[2]谭世贵,王琳.WTO中的司法规则与我国司法改革[J].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3]李浩.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J].法学研究,1998,3.作者简介:李成道,河北衡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律硕士。张璐,女,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

联系方式:*** hdl.19710829@163.com 地址:邯郸市中华北大街515号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056004

联系人(收件人):韩德利

请用快寄方式。

第三篇:论英美独立董事制度之价值

论英美独立董事制度之价值

20世纪早期在美国,控股股东的操纵行为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的日益暴露。在制度创新中,美国提出“公司治理的法人结构”问题,引入外部董事的概念,力图通过独立于公司的外部人员的参与,制衡内部人员的职权,从而改变董事会失灵的局面。20世纪70至80年代,在内部董事的框架下引入独立董事成为一股潮流并被广泛的推广。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虽然有别于英美法系,但也在尝试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我国证券会也于2001年8月16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在立法上正式确立了上市公司董事会必须建立独立董事的法律制度。

时下,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价值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反对孤立地评价独立董事成败的作法。在研究独立董事制度上,我们对独立董事的分析更多的是制度分析和法理上的分析。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判断的规范评价

独立董事至今并未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描述,一般来说,独立董事是指外部非关联董事,即外部且独立的董事。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不一定是独立董事。(一)从与公司的职务关系界定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立法上通过界定有无在公司内部组织担任公司的职务,以判断其独立性。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规定上市公司在判断独立董事时,确定了在过去三年内曾经被公司雇佣的人员不能担任独立董事。

(二)从是否与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管理人员存在直系亲属关系界定其独立性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在立法上的关注是从该人员与公司重要职员是否存在亲属关系排除独立性的,而且认为亲属关系应该是直系亲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两年内曾在公司担任过首席执行官或高级管理人员的某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该公司的独立董事。

二、独立性的相关制度性立法安排

为了实现这样的重要的制度安排,英美法一般从以下若干制度安排来保障独立董事机制运行的独立性。

(一)独立董事的提名及选任程序

“独立董事候选人由谁提名,如何选举产生,决定着他们将代表谁的利益,以何种立场作出判断和行事”。1立法规定:在新公司成立之初,限制控股股东的提名和决定独立董事的人数、权力,采取大股东回避制度;而当独立董事运行时,独立董事的选举和任命由独立董事进行。

(二)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

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发挥群体作用来发挥独立董事的效力。因此,独立董事制度在立法上都有所占比例方面的规定。形成的一个共识是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例至少是1/2,如果总裁又是首席执行官或者经营董事的话,这一比例应更高。(三)独立董事的任期

独立董事因与内部董事及经营管理层长期共事所建立的友谊会使他们不再独立。对独立董事的任期进行限制是必要的。美国《密歇根州公司法》第450条规定,独立董事在公司任职不得超过3年,满3年后,该董事可以继续作为董事留任,但失去其独立董事的资格。

(四)独立董事的薪金报酬

由谁来确定独立董事的报酬和报酬来自何种方式会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产生不同影响和激励作用。所以,立法上,在独立董事报酬标准的确定与支付的制度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其对独立性的影响。

三、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价值评析

(一)价值判断

1、立场更独立,判断更公正。

2、意见更合理,分工更专业。

立法上多要求独立董事具备财务、市场、管理方面的知识,且一般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所以,他们的决策更加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出具的独立意见更能体现专业的优势。同时,独立董事下设的专门委员会,比较以前的单层制下的董事会的决策,能够给出更具合理化的建议和专业意见。

(二)对不同意见的澄清

从独立董事的产生到现在进入推广的阶段,理论在不断地完善,实践也在不断地推进,但批评也是伴随而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独立的标准难以确定。独立董事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出席董事会,且不得不与管理层经常接触,以了解公司业务乃至秘密,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做到“独立”。

独立对公司没有价值。批评者认为提倡设立独立董事的人的致命错误就是将独立与公正混为一谈。“如果独立董事独立于管理层,那么他事实上不对任何人负责,没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人会比执行董事带来更好的业绩。” 2

独立本身的矛盾性。独立董事对公司的管理介入过深,则会失去当初的独立性。

独立董事的信息、时间、精力和能力缺陷。批评者认为独立董事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所了解的信息大都来自现任经营管理层的介绍和相关记录,所获知的信息存在虚假、误导、歪曲等可能,从而影响其独立性。另外,独立董事常常是另一些公司的主要行政负责人,他们往往没有时间来完全了解公司的情况。要使独立董事获得真正的能力,对内部人提交的关联交易决议作出判断,其费用相当大,对公司来说却又常常无效率。独立董事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一个问题。独立董事的投机主义和逃避风险。批评者认为不少独立董事逃避风险、见风使舵,看行政总裁脸色行事,实际上仍受制于管理层。

独立董事的激励与责任不对称。对于独立董事而言,由于其报酬通常与公司的利润无关或关系不大,在风险项目成功时并不能得到直接的金钱利益,在项目失败时却可能名誉受损或承担法律责任,3因此总是倾向于规避风险,采取保守和谨慎的态度,从而延缓了公司发展的步伐。

独立董事制度安排并非有效率且容易造成管理层推卸责任。独立董事的存在一方面并没有改善公司监督,另一方面却增加了管理费用和实质不公,公司的控制者得以在“公正”的外貌下心安理得地推卸责任。

第四篇:从审判独立看检察监督

贵州律师论文

从审判独立看检察监督

【律师事务所】贵州君跃律师事务所

【作者姓名】赵梦

【摘要】在我国,审判独立与检察监督存在既矛盾又共生的关系,基于审判独立作为一项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基本原则,为确保审判独立真正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笔者建议检察监督只能限于法官个人的违法行为、违纪行为以及道德品行等情况,而不能涉及到法官对案件所做出的裁判。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属于法官独立审判权的范畴,不应作为监督对象。

【关键词】检察监督审判独立

在我国,检察监督是由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秩序监督、刑罚执行监督以及民事审判及行政诉讼监督组成的,形成了我国现有的检察机关司法监督制度。而与此同时,审判独立作为一项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基本原则,它与检察监督之间又存在着矛盾。本文是对两者的浅显思考。

首先来看检察监督,在检察监督制度中侦查监督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监督机关对刑事侦查行为实施的法律控制。

就对侦查活动进行而言,这是由于侦查活动其本身具有对物和人的强制性,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活动可能对公民的正常活动和各种权利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其侦查方式和结果直接作用于审判,对能否有效且合法地追究惩治犯罪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侦查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就成为现代刑事诉讼法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的在我国,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工作分为:刑事立案监督和刑事侦查活动监督。前者是在侦查权的发动以侦查次序的开启上实施的监督,若丧失这种监督在电影《第一滴血》中由史泰隆扮演的主角无辜被当地的警察拘留、审查,就是很好的例证。后者刑事侦查活动简单,是就立案后的侦查过程实施罚款监督。对本文而言,侦查监督因其还未进入审判阶段,所以其与审判独立之间没有实质上的联系,但因其方式和结果直接作用于审判,在此也不能对其忽视。简言之,侦查监督在检察机关司法监督制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按照逻辑流程下面应进入刑事审判程序监督,但由于其和审判独立有最直接的联系,因此下面先介绍刑罚执行监督。把其放到与民事审判及行政诉讼监督一起进行讨论。刑罚执行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罚执行机关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行的法律监督。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24条中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据此可知,刑罚执行监督是对法院判决结果合法实施的保障。它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至此,检察机关的司法监督制度中与审判独立之间有着真正联系的是问中已经提及的刑事审判程序监督和民事审判及行政诉讼监督。说这两者与审判独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就必须先了解审判独立。

审判独立是一项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基本法律准则。它经历了从政治思想原则到宪法原则,再到司法审判活动准则的演变过程。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它调整着国家司法审判机关与立法、行政机关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确认司法审判权的专属性和独立性,是现代法治的基石和法院组织制度的基础;作为一项司法审判活动准则,它确保法院审判权的公正行使,防止法官的审判活动受到来自外在的不当干预、影响和控制,使法院的司法审判真正成为公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道屏障。可以这样说,没有审判独立,就没有现代

意义上的司法审判制度。审判独立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基于审判的权力方面的理解,就是“审判权独立”,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居于不依赖也不受行政权、立法权干预的独立地位。强调国家权力的分立和分工,审判权只能由法院行使,其它任何机关不得行使。二是从审判的裁判方面来理解,就是“法官独立”。在诉讼中,法官审核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做出裁判,仅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自主地进行,不受任何其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干预和影响。在特定具体事件之审理程序终结或确定以后,就其审理程序是否违法或裁判内容当否,不允许对法官进行批评、调查或追究责任。,审判独立除制约和防止政府集权专制以外,它是社会正义,司法公正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审判权作为审理和裁决诉讼案件的国家权力,其行使不应受到任何外在权力的任何干涉,一旦审判独立受到影响或威胁,其结果必然是损害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就将影响这种权力的终局性和权威性。因此,审判独立必然要求排除任何权力,任何机关的干预和影响。审判权独立本身隐含着司法公正,审判权的独立行使也就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外在表征。检察院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其实质就是以检察权(或监督权)对法院的审判权进行干预,目的是通过这种干预影响法院的裁判。作为一项司法审判原则,审判独立旨在确保法院公正无私地进行审判,防止法官的审判受到来自外界的非法干涉,使法院审判真正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审判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审判独立,司法公正就失去了保障。具体何谓“审判独立”,各国理解并非完全相同。从目前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西方各国,包括前苏联、东欧各国都将审判独立理解为法官与审判员独立审判。以我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则认为:审判独立乃法院独立。我国法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由此可见,对“审判独立”的理解,我国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基础之上的,它注意和强调法院组织内部集体的智慧和作用。

从对审判独立的论述中我们就可以其本身和检察监督之间的联系。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检察监督却存在着相应的困境。根据行法律规定,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享有抗诉职能,即检察机关对于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裁判,发现符合特定情形的,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提起抗诉的职能。由此观之,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诉讼中的抗诉职能的理论依据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应当说,我国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诉讼中的抗诉职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从最近十几年的实践来看,我国现行民事、行政检察制度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检法两家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认识分歧与实践冲突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出现步履维艰的局面。因此,对其予以重构已是迫在眉睫。我们认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改革的基本出路应当是在保留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的抗诉职能的前提下对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案件范围等予以适当收缩。如在民事审判及行政诉讼监督中对再审案件的处理结果,检察院和法院两家因认识不同时常也陷入难以缓解的冲突之中,检察院对维持原裁判的审理结果再次抗诉,法院又予以维持,直到最高检察院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诉。若这种冲突不应最终由法院来裁决,而是由有些人提出的引入一个中立的裁判即当最高法院驳回最高检察院的意见后,检察机关应当有权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可这就完全否定了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和终局裁决权。因看到抗诉权和审判权的冲突而暴露出来的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提出“废除民事抗诉权是一种明智的抉择”。但是独立审判和对审判权的监督本身是一对矛盾,所以在对法官进行监督时,往往会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法官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事。公众有权要求法官公正行事,正确审理和裁判;另一方面,法官的独立性也不应受到侵害。于是,有人认为对法官的监督是荒谬的,是自相矛盾的。西方的杰弗逊有句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对审判的行使者,也就是法官若不加以约束,那么很难保证法官的权利不被滥用。

因此对审判的监督只能限于法官个人的违法行为、违纪行为以及道德品行等情况,而不

能涉及到法官对案件所做出的裁判。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属于法官独立审判权的范畴,不应作为监督对象。所以,首先,应当加强法院审判权的独立,这是监督的基本前提,这也有赖于法官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次,调整监督对象,改变现行的对错误裁判的监督,将监督对象聚焦于法官的违法、违纪及其他不当行为,把对错误裁判的纠正归于法院自身的上诉、申请再审等救济程序来实现和完成。最后,在将监督对象集中于法官个人行为以后,把监督与司法惩戒制度结合起来,对违法、违纪及其他违反法官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均作为监督和惩戒的对象。

总之,从审判独立的角度看检察监督有一种特别的效果,由于两者天生的对立,使得双方相互制约,在这种制约中使两者可以在矛盾中共同发展完善,最终使我们的法制得以更加完备的建立。

作者:赵梦

2011年3月21日

第五篇:法院独立审判权要不折不扣执行

法院独立审判权要不折不扣执行

信息来源:市律协时间:2004-07-05作者:市律协宣传部

6月30日,全国法院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会议上强调,基层人民法院是整个法院工作的基础,各级党委要像解决拖欠教育经费那样,解决好法官工资的足额发放问题。同时,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保证法院办案办公经费的需要。罗干指出,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这是一条宪法原则,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他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和统一,不得出于地方和部门利益就个案审判和执行向法院施加压力,不得组织法院参加行政执法、行风评议等活动,不得要求法院从事招商引资、经济创收等经营性活动。相关新闻最高法办公厅主任杨润时昨日接受本报专访时称三大问题影响法院独立审判基层权和法关系未根本解决―――递条子干预法院独立审判杨润时说,基层法院存在的依法独立审判难的问题,主要是权和法的关系在基层并未根本解决。在基层,法院的独立审判经常遇到干预。比如说,政府扶持一个企业,当这家企业与别的单位或个人发生纠纷时,如果在当地进行审理,政府就打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旗号,和基层法院打招呼,而这种干预有时候比较隐蔽,比如说打电话、递条子等等。记者在会议期间也曾经听有关与会人员说,以前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涉及本地有影响的公司的案件,如果胜诉了,政府就要求基层法院一定要把钱要回来;反之,就告诉基层法院,本地企业的钱“一分也别想拿走”。杨润时说,这几年此类现象有所减少,但仍是基层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办案经费不足――押解犯罪嫌疑人只有自行车杨润时说,在现行体制下,法院的经费由政府划拨,而部分基层法院办公办案经费不足,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法官与当事人的隔离带很难建立。他举例说,部分基层法院由于没有出差费,使案件办理起来很困难。而案件是有审限的,不办或缓办又不行,而且还有来自当事人的压力。而当当事人提出出钱,就可能出现办案人员与一方当事人同吃、同住、同行的“三同”现象,尽管我们明令禁止,但基层法院却很无奈,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谈到基层法院的办案经费不足,一位与会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经费紧张,有些基层法院连警车都没有,他们到看守所提犯罪嫌疑人,稍微宽裕点的打车,有的甚至用自行车带犯罪嫌疑人到法庭接受审判。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把犯罪嫌疑人绑在自行车后架上。“如果半路上发生犯罪嫌疑人被劫持等意外情况,那法院人员只有自认倒霉了。”这位人士忧心忡忡地说。工资发放困难――白天当法官晚上开摩的在谈到基层法院的部分法官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时,杨润时说,这些法官们的生活状况异常艰苦。“就拿医疗保险来说吧,我曾经问过一位基层法院的法官,是否有医疗保险?他告诉我,有啊,三五十元。我很吃惊,就问他,一个月就这么多吗?他的回答更令我吃惊:一个月这么多就好了,是一年啊。”一位与会人员告诉记者,他曾经了解到,有个基层法院的法官因为生活困难,白天做法官上班、办案,晚上还要开“摩的”补贴家用。由于属于无证运营,有一天被行政执法机关处罚,他的内心非常痛苦:“他的心在滴血啊!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基层法官的工资能足额发放,还会发生那样的事情吗?”这位与会人员无奈地表示。

下载论独立审判之保障[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独立审判之保障[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模拟审判之感想

    模拟审判之感想 模拟审判是作为我们法学院实践课程之一,其设立的目的就是希望法学院的学生能够学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结合实践”成为了我们这次模拟审......

    论独立董事制度

    石河子大学 姓专业、学课程经济法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论独立董事制度 名 XXX 班级 XXXXXXX 号 XXXXXXX 名称 经济法 2013年5月论独立董事制度 摘要:近年,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

    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辨析

    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辨析 ————以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为例 摘要舆论监督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审判独立是法治国家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在一个民主的法治......

    审判委员会改革之探析

    审判委员会改革之探析 (周至县人民法院:陈永民 联系电话:***)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三大审判组织之一,是最高的审判权力机构,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在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中......

    “独立寒秋”之“独立”赏析

    ◎蔡 恒 反复诵读毛泽东的杰作《沁园春·长沙》,凌云之气扑面而来。其绘景摹形绚丽多姿,词脉结构精巧完美,炼字炼句形象生动,“独立”二字开篇,更是神韵丰富,令人深思。 “独立寒......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以下简称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

    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颁布机构:最高人民法院 2009-07-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

    论辩护制度之辩护律师权利保障分析(共5篇)

    论辩护制度之辩护律师权利保障分析 “>论辩护制度之辩护律师权利保障分析 内容摘要 刑事诉讼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集中体现着国家利益与个人(刑事被告人)的尖锐冲突,现代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