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总结(七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挚友(zhì)
头颅(lǘ)涉猎(shè)目不窥园(kuī)....B.抱歉(qiàn)碗碟(dié)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C.赫然(chì)元勋(xūn)调羹(gēng)迥乎不同(jiǒng)....D.抹杀(mǒ)选聘(pìn)薪金(xīn)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马革裹尸
妇孺皆知 全神惯注 慷慨淋漓 B.群蚁排衙 历尽心血 可歌可泣 不以为然 C.锋芒必露 至死不懈 家喻户晓 鲜为人知 D.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燕然勒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神舟十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B.虹山湖的水光山色,在蒙蒙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C.所谓“大V”账号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谣言,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扰乱了正常传播秩序,社会公众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D.一天早上,一对中年夫妇为某县公安局送来一面写着“锲而不舍追三年,骗子胆寒把钱还”....的锦旗。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制作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节日气氛。
B.能否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C.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D.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孙权劝学》选自《三国演义》,文中提到的孙权、鲁肃、吕蒙都是吴国人。
/ 5
B.《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D.《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6.综合性学习。(10分)(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6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仿写画线句。(4分)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5分)(一)阅读古文,回答问题。(9分)【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7.解释加点的词。(2分)(1)及鲁肃过寻阳()(2)恐已暮矣()..8.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9.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君子的争与不争
/ 5
①②
③①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②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了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③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
④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⑤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⑥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儿。”
⑦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
⑧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有改动)10.通读全文,找出最能具体体现梁启超和陈寅恪“争”与“不争”的语句,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4分)“争”的表现
陈寅恪: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启超: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儿。“不争”的表现
陈寅恪: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 5
梁启超: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争”与“不争”是矛盾的,为什么“争”是君子,“不争”也是君子?请你概括出“争”与“不争”各自蕴含的君子风范。(4分)
12.“相反,陈寅恪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梁启超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常出现。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成为好事者的说辞。”这段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第______段和第______段之间。(2分)13.本文虽然短小,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富于变化。指出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刻画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不同方法。(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2分)
田野上的白发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吗?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洋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东西便四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来,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时,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吗?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
/ 5
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有改动)14.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15.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6.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4分)
三、作文(40分)17.古今中外,名人荟萃,群星璀璨,他们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以其杰出的成就、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有你所崇拜的名人激励过你,震撼过你,改变过你,引你思索,促你成长,催你成熟。请以“我的偶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立意自定;600字左右。
/ 5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检测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检测A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3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斑蝥.(máo)攒.
(cuán)成书塾.(shú)玉簪.
花(zān)
B.嫉.妒(jí)泯.然(mǐn)环谒.(yè)人迹罕.(hǎn)至 C.弥漫..(mí)木屐.(zhī)
骊.歌(lì)红妆.(zhuānɡ)D丑陋.(lîu)臃.肿(yōng)秕.谷(bǐ)来势汹汹.(xiōnɡ)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畦.(草地)
义愤填膺.(胸)B.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鉴赏..(鉴定)C轻捷(轻快)
骊歌(告别的歌)
D.世隶.
耕(属于)
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花纹)3.下列“像”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4分)A、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B、蓝色的烟雾像云似的弥漫在这些黑树之间。C、他躺在那儿,几乎像昏倒了一样。D、他在水上像一个车轮似的不停的旋转着。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4分)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5、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6分)
(1)(我)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2)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3)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4)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5)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6)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6、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是()(4分)
A、假如 / 生活 / 欺骗了 / 你。B、忧郁的日子 / 里/ 需要镇静。C、它荒草/ 萋萋,十分 / 幽寂。D、从此 / 决定了我 / 一生的道路。
7、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爸爸的花儿落了》——自传体小说——林清玄——《城南旧事》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8、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4分)
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说明学生对艺术兴趣的追求。
B、“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以此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这句话意思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无关紧要,关键是看你的天资。
D、“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话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里,诗人要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9、某餐馆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这两句看似挺自信,但仔细想想,这样说是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没有十分把握,如果稍作改动,改为:
答:那就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自信多了(4分)
10、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4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20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 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 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 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 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 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 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 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 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 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 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5分)
答:
12、文中“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当时他们“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的心理活动如何,请发挥想象并写下来。(5分)
答:
13、作者写此文时,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怀有怎样的情感?(5分)
答:
14、文章中所描写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两种不同生活,你更喜欢哪一种?并说说你的理由.(5分)答:
(二)桥(16分)
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
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姑娘开始了奔波。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集资„„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
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年级的50名学生。
15.短文中两个人物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4分)
16.文中的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4分)
17.如果删掉短文末段行不行?为什么?(注意从文章结构和主题两个方面回答)(4分)
18.短文蕴含着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所持的态度,请你举文中的一例加以说明。(4分)
三、文言文阅读(26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8分)
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稍稍宾客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0.下面两组加点的字的正确解释是:()(4分)父异焉并自为其名①②
问焉还自扬州
A.两个“焉”相同,两个“自”字不同。B.两个“焉”不同,两个“自”字不同。C.两个“焉”相同,两个“自”字相同。D.两个“焉”不同,两个“自”字相同。21.完全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5分)A.仲永所写的第一首诗的主题就是要孝敬父母,接受族长指导。B.仲永写的第一首诗只是给乡里的一位秀才看了一下。C.仲永开始所写的诗,其文才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D.作者第一次看到方仲永是在祖父家回来后,那时方仲永已十二三岁,所作的诗已不如从前。22.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4分)
23、阅读古诗,完成下面练习(5分)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诗人在山中看到了哪些景物?(3分)
(2)诗人住在山中享受着怎样的生活?(2分)
四、作文(20分)
也许,你的父亲知冷知热,善解人意;也许,你的父亲凶狠粗暴,惟我独尊;也许,你的父亲严而不厉,教子有方„„你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你希望他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请以“爸爸,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片段,500字左右。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A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2.C3.、C4、B5、(1)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起床。(2)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3)正派。(4)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5)讥笑。(6)确实。
6、A(B项应为:忧郁的日子里/ 需要镇静。C项应为:它/ 荒草/ 萋萋,十分 / 幽寂。D项应为:从此 / 决定了 / 我 / 一生的 / 道路。
7、A(B、林海音;C、童话;D、俄国普希金)
8、C9、“好吃,您告诉我;不好吃,您告诉大家。”
10、一群蜜蜂在辛勤地酿蜜,那是启示我们要无私奉献
二、现代文阅读
(一)11、对学生严格要求,但秉性和蔼,思想开明,严而不厉。
12、扫兴、无奈、害怕的心理。
13、怀恋(虽然三味书屋的生活比百草园的生活单调、枯燥、乏味,但与那些调皮的孩子一起学习,又有严厉而慈爱的老师的教导,还是让我过得更充实。)
14、略
(二)15.(4分)同一件事是帮助学生过河。“他”用“背学生”的方法,姑娘用“想方法架设桥”的方法。(大意对即可)
16.(4分)不论选择谁,只要言之成理都可酌情给分,但二这是由差别的:一个是采用了“老黄牛”式的笨办法,另一个是选择了科学的新举措。前者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后者开拓创新,能够顺应今天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姑娘理应成为首选人物。(答出喜欢谁给1分,说出为什么给3分。)
17.(4分)不行!这一段交代了姑娘的结局,它与第二段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此含蓄地讽刺和批判了某些基层领导的陈旧人才观及官僚作风。另外,删掉这一段话后,全文在结构上也欠完整。(答出“不行”给1分,说出两条理由给3分。)
18.(4分)示例:①用“他”采用落后陈旧的方法这一事例,否定了不动脑筋,只会埋头苦干的工作方法。②用姑娘选择科学、创新举措的事例,倡导、赞颂了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③用“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姑娘仍被埋没的事例,批判了陈旧的人才观。④用“他”一经报纸宣传就被提升,学生的疾苦却无人过问的事理,讽刺和批判了官僚主义作风。„„(以上示例写一项即可给分)。
三、文言文阅读
19、曾经认识写下团结此完成以„„为宾客通“攀”:牵、引20、A
21、C
22、父利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3、(1)山际、烟、竹、落日、鸟、云。(2)有趣、悠闲的生活。
四、作文略
第三篇: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为你打开一扇窗
一、字音
1.憧憬(chongjing)2.裨(bi)益 3.博(bo)4.潜(qian)移默化 5.徘徊(paihuai)
二、字形
衰 聊 聚 商
三、词语
阅世:经历世事。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对世界的认识,经历许多事情。浏览:粗略,大概地看一下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洞开:敞开;解开,消释
诠释(quanshi):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证明。
缩影:比喻能代表同一类型特征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这个小山村就是中国农村的缩影。心声:心里的话,真诚的意愿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风景线:供人们观赏和游览的风景,比喻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某种景观、景象或一些值得关心的态度与行为。
结晶: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比喻珍贵的成果。憧憬:向往 裨益:益处
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纵然:即使
智商:即“智力商数”。表示人的智力发展的水平。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共识:共同的认识。空手而归:失败而回 确是:确实是
四、技巧
二、繁星
一、字音
1.纳(na)2.坠(zhui)3.模(mo、mu)4.忘(wang)5.觉(jiao、jue)
二、字形
蓝、昧、舱、幻、颗、脚、三、词语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纳凉:纳:乘。纳凉就是乘凉的意思,指为避热而在阴凉处歇息。密密麻麻:表示非常的密集,像鱼鳞那样排列着。形容又多又密。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朦胧。昧:朦胧,昏暗;明:明亮。半:时而 仿佛:指差不多;好像。
静寂:安静。形容安静到了极点。
星群密布:像天空的星星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摇摇欲坠:摇摇:摇晃;欲:将要;坠:掉下来。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了。萤火虫:
仰望:仰面向上看,或是抬头向上看,现代人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敬慕、敬仰和向往之情。
梦幻:梦中幻境,多喻空妄。
怀抱:藏于怀中;心意;胸怀 抱在怀中 沉睡:熟睡。
番:1.番 [fān] 2.番 [pān] 番 [fān] 1.遍数,次,回:三~五次。2.轮流更代:轮~。更(gēng)~。3.称外国的或外族的:~邦。~茄。~薯。4.倍:产量翻了二~。
番 [pān]
1、〔~禺〕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四、技巧
三、冰心诗四首
一、字音
1.躲(duo)2.妄(wang)3.叠(die)4.泪(lei)5.载(zai zai)
二、字形
巢、抛、卷、窗、嫩
三、词语
巢: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做栖身的地方,寓意为家。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
妄弃:轻易地丢弃。妄,轻易,胡乱,随便;弃,放弃,丢弃。
叠:①一层加一层;重复地堆:重叠|叠石为山|重峦叠嶂。②折:折叠|叠纸|叠衣服。倘若:倘若,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 2
书面语。
惊讶:有惊异;惊奇之意。
无端:意为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没有开端、起点,始乎无端,卒乎无穷。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惊羡:惊叹羡慕
明艳:明亮鲜艳。形容刺眼的颜色。牺牲: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泪泉:指眼泪
嫩绿:指比较浅、比较清淡的绿色,是浅色 淡白:
四、技巧
四、安恩和奶牛
一、字音
1.腆(tian)2.褐(he)3.屉(ti)4.锃(zeng)5.翩(pian)6.蹭(ceng)
7、茬(cha)8.臀(tun)9.瞅(chou)悄悄地 撂 木屐
二、字形
染、瘪、褶、熙、瑕、舔、剔
三、词语
腼腆:害羞,举止不自然。多用于男孩。羞怯:害羞胆怯 撂:搁下,丢开
抽屉:指附于桌子、柜子等家具上可抽动的匣子状的构件,大多数为木头做的。供盛放东西用。
木屐:木底鞋 锃亮:闪亮
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翩然:形容动作轻盈敏捷的样子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嘈杂:形容声音杂乱扰人。招摇:张扬炫耀以引人注意。
旁若无人: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
依偎:亲热地紧靠着;紧挨着。也是弱者对强者的依赖。亦泛指倚靠。翕动:本文指嘴唇一张一合地动
反刍:俗称倒嚼,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反刍主要出现在哺乳纲偶蹄目的部份草食性动物身上,例如羊以及牛,这些动物被统称为反刍,归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
找茬:含义跟“找碴”一样,意思是:"吹毛求疵地进行挑剔、批评!瑕疵:一是指玉的斑痕,二是指毛病,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舔:用舌头摩擦物体,就叫舔。粗粝:泛指粗劣的食物。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挑选 ;拨弄剔除;指点阐明。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极小的差别也不放过,在极其细微的差别中决出胜负。很少的钱也要计较。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锱:古代一两的四分之一;铢;古代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惶惑:惶恐疑惑。
踌躇: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斑驳:色彩杂乱;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扬长而去:扬长:大模大样。大模大样地径直离去。死乞白赖:乞:求。指纠缠不休。说长道短: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问事问根本,看事看内在。牛犊:小牛,乳牛
四、技巧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开头点题,直接引出下文。安恩不富有,但她有一头可以卖个好价钱的奶牛,而且也来到了集市。一般读者想不到的是,安恩特地把奶牛带到集市上来,仅仅是为这头孤独的奶牛能和同类相处。这样的构思出人意料,但又符合人物的性格。细致的描写,使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2、这篇文章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方面来展示了安恩的性格。第一段(1-2)是小说的事情的开头:写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交代了安恩与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叙说了朴素、年老、贫穷、善良、节俭、有自尊、无私奉献、有爱心、坚定的安恩老太太。她像尊重自己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尊重,关心奶牛。第二局部(3-10)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局部,写安恩三次回绝想要买她的牛的顾客。她明确表示这头奶牛是不卖的!第三局部(11-19)故事的高潮及结局。写安恩解释为什么不卖牛的缘由。
五、古代寓言二则
一、字音
1.度2.遂3.宁4.契5.惑
二、字形
买 归 涉 遽 已
三、词语
欲:想要,打算 履:鞋子 者:„„的人 度:量长短
其:代词,指自己 置:把„„放置在 之:动词,到„„去 坐:通“座”,座位 操:拿,携带 乃:副词,才 持:拿,携带
反:通“返”,返回 及:到,等到 市:集市 罢:结束 遂:终于 宁:宁可
遽:即刻,匆忙 契: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所:„„的地方 矣:句末语气词 亦:表判断,是 惑:迷惑,糊涂
四、技巧
1、有„„者:有一个„„的人
2、无自信也(无信自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3、不亦„„乎?:表反问语气,不是„„吗?
诵读欣赏
一、字音
戟(ji)匿(ni)浴(yu)漪(yi)熠(yi)梭(suo)
二、字形
旧 雀 临 祭 融 姊
三、词语
悬:悬挂,高悬 销:销熔
萧萧:拟声词,形容雨声 休:副词,表示劝阻
匿笑:暗中偷笑;掩口暗笑;偷偷地笑;悄悄地笑;不让人发现地笑。
沐浴:(1)洗澡,洗浴。(2)比喻受润泽(3)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清寂:冷清寂静。
涟漪: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
淅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熠熠: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瞳(人)仁:瞳孔,亦泛指眼珠。诧异:感到惊奇或奇怪
栖息:有止息、隐居、暂住之意,另有寄居之所之意。
四、技巧
1、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3、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表现母爱
写作:有感而发
第四篇: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二课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二课基础知识总结
制作人:
O(∩_∩)O~
1、哲学是怎样产生的?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与人类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为什么要学哲学?(哲学的任务)
哲学的任务,就是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如何全面的把握哲学的含义?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③、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世界观的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哲学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具体科学的种类? ①、自然科学知识②、社会科学知识③、思维科学知识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答: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念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和哲学的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9、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10、什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1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代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1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如何区分前两种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区分前两种:古代朴素: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把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上的原子
13、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和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如何区分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区分它们: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14、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①、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②、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 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于唯物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1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制作日期:农历二〇一一年二月初二 2011-3-6
第五篇: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单元总结
第一课
国家:经济上占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性质=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进行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为什么要实行专政?
因为国内仍然有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和危害社会安定的人存在。
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政治性义务:
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 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How to join in the living of politics?
① 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② 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1.有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有利于我们树立“国家利益大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
3.有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第二课:
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有哪些? ① 经济发展水平。② 社会进步状况 ③ 公民的文化素养 ④ 国家的性质
What our election i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珍惜自己选举的权利的Re ① 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原因 ②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 How to use election,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决策的多种方式 ①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 专家咨询制度
③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④ 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 有利于促进民众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① 信访举报制度
②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 舆论监督制度
④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The meaning of using supervision ①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 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How to use supervision election ?
① 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勇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敢于使
用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监督权
② 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干扰公务活动
How smoothly people join in the living of politics in order? 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② 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③ 遵循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