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效能政府
(一)什么是效能政府
什么样的政府才算是效能政府,如何才能建成效能政府,理论界与实践界并未达成共识。从理论上说,效能政府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效能标准的确立问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效能政府标准作为基准,效能政府的建设或实现将无以为据。
关于效能政府的内涵,目前理论界与实践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并由此导致关于效能政府的内涵界定多种多样。
(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在《关于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标准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效能建设是以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机关管理资源科学配置,机关管理要素优化,机关运作方式改善,机关工作作风改进,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构筑机关效能保障体系的综合性工作。
(二)河北省委党校赴美培训考察团
河北省委党校赴美培训考察团认为:效能政府包括“效”与“能”两部分。“效”指政府在实现服务管理目标中所达到的服务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能”则指政府在实现服务管理目标过程中所显示的能力。{2}
(三)理论界学者
暨南大学法学院李小琼在其专门阐述效能政府内涵{3}的论文中强调,在我国当前背景下,效能政府是高效的政府、促进竞争的政府、监管力度强的政府、服务型的政府、重视知识经济的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政府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吉林省委党校金艳荣认为,政府效能是指政府组织实现预期目的的适应性能力,是对政府组织功能的评价。政府治理能力如何、行政效率的高低、行政执行效果优劣、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小是衡定行政效能的重要指标。{4}
总之,虽然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效能政府给出的定义从字面上看存在表述的不同,但其实质内涵都是一样的,即:强调:效能政府是特定环境下能最佳实现政府的组织功能的政府。当然,现实中,由于不同的地方政府对自身组织功能的认识及其职能重心的把握不同,致使各地所致力于建设的效能政府实践呈现出多元状况。不过,虽然目前各地效能政府实践的重心各有差异,但无庸置疑的是,各地政府所建设的效能政府一定是匹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服务型政府。
二、怎样建设效能政府
1、三、地方政府效能建设的策略选择
由于各地各级政府致力于建设的是匹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服务公众为宗旨的效能政府,因此,本文认为,深圳效能政府建设的实践路径对我国各地各级政府效能建设的策略选择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一)标准的确立是效能政府建设的前提
效能政府建设的核心是确立一套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与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且可操作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我们应该建立由组织效能、成本效能、决策效能、执行效能、程序效能等五大指标构成的效能政府建设指标体系以期指导我国效能政府建设。2007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深圳市政府绩效评估指导书(试行)》和《深圳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1.市政府直属单位,主要从行政业绩、事务性行政效率、执行力建设、行政成本4方面共24个子项进行评估;2.各区政府,主要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4方面共42个子项进行评估;3.专项评估,主要对市委、市政府年度重要工作、省级以上重要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二)审批制度改革是效能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改重审批的允许性管理方式向重服务的禁止性管理方式转型是效能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减少审批事项,也包括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从而降低社会公众发展所需付出的审批成本。政府不仅管制空间被限制,管制行为被规范,而且行政许可审批的效率被大大提升。
(三)电子政务建设是效能政府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效能政府建设中行政效率的提升、服务功能的发挥,若不借助信息化的电子政务平台,政府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实在难以实现大跨度的飞越。
1、平台建设。公开平台——公从信息网;审批平台——电子政务大厅;监察平台——效能监察系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工程建设领域公开平台。
2、网络建设;办公信息化网络建设;审批信息化网络建设;效能投诉网络建设。
(四)刚性的政府职责体系是效能政府建设的制度保障。纵使有了科学、合理且可考核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没有刚性的政府职责体系,政府的管理水平也不会提升,效能政府的建设也无法真正推进。
1、明责。
2、监责;
3、追责。
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均等化的原则,既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努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解决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和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效能政府,简言之就是富有行政效能的政府,“行政效能”是效能政府一词的关键所在。行政效能的含义非常宽泛,但是至今在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说法。笔者通过仔细分析学者们对此概念的各种界定,发现行政效能主要强调三个要素,即目标、能力与效益——正确行政目标的确立要以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政府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行政能力是实现政府行政高效能的基本条件,政府要有能力集中资源在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并且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行政活动应当关注行政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与得到的行政效果的比例关系,要求以尽量少的劳动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执法效果。笔者认为,行政效能是指行政机关以一定的行政目标为指导,在依法行政过程中运用行政能力的程度及其产生行政效益的综合体现。行政效能是目标、能力与效益的统一。[1]
〓〓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效能政府,应该建立效能政府指标体系。效能政府指标体系不但一方面可以为行政机关效能行政提供指引和导向,另一方面可以从该指标体系出发对政府的效能建设进行具体的衡量和评估,而且最终指向政府建设的终极目标——法治政府,为法治政府的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笔者认为,效能政府指标体系应该由组织效能、成本效能、决策效能、执行效能、程序效能等五大主要指标构成。
〓〓
一、组织效能——构建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结构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推行政务,依法组建的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构,是国家公共行政的主体,实现行政职能和任务的组织体系。它也是一种社会组织,通常指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即政府机关。行政组织以能发挥效率、成效及效能为其目标,故行政组织的设置、调整、改组、废止等均应符合行政效能原则,否则行政组织必然趋于腐化、僵化而无存在之必要,此为现代行政组织法之立法趋势。[2](P48)
〓〓1.组织结构效能
〓〓美国行政学者菲利克斯·A·尼格罗和劳埃德·G·尼格罗曾指出,“政府组织架构是合理有效的行政管理的关键”。[3](P113)具体而言,一是行政组织精简化。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其必然结果就是效率低下。为保证行政组织的精干,通常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通过立法明确规定行政组织的定员。在日本,多采取此种方法。第二种是通过控制行政组织预算的方法来限制行政组织的规模。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大多采取此法。第三种是通过大规模的机构改革,通过精简机构、人员来控制行政组织的规模。我国常采用此种方法。三种控制模式相比,前两种主要是法律控制,而第三种则主要由人为因素决定。然而,为满足效率要求,我国政府应尝试前两种方法,运用法律手段来确保行政组织的精干。二是行政组织系统化。对行政的组织按系统方式进行,也为提高组织效能所要求。要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把决策机构、咨询机构、信息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组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组织系统,[4] 使各机构之间协调运作,有效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从而实现整个行政系统的高效运行。要科学地设置行政机构,合理配置职权,使政府各机构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防止职责不清,隶属关系不明的状况。三是行政组织合理化。要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用扁平式网络式的组织形式,以减少组织层次,加速行政信息传递速度,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政府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发展变化的能力。[4] 通过减少组织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使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型发展。扁平的行政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的联系、沟通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监督,能够大大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工作效能。〓〓2.人员结构效能
〓〓组织效能还表现在人员结构效能。影响人员结构效能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行政人员个人,二是行政人员的配置和编制。
〓〓首先,行政人员是发挥政府效能的有效载体,行政人员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是其履行行政职能、处理国家事务的前提。行政能力是行政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决策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等。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经济、信息的发展,对行政效能的影响更加明显和深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勤政廉政的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的行政能力,是效能型政府建设的关键。对行政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是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所以,行政机关要做好对有发展潜质公务员的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调派,提供接触实际和多岗位实践机会,优化和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总体素质。
〓〓其次,一个行政组织的人员配置和编制包括了职员结构、职务结构、职数结构、专业结构、文化结构等方面的配置和编制。人员配置和编制不合理,不但会影响行政人员本身能力的发挥,而且会影响其他组织成员能力的发挥,从而影响行政效能。对一个行政系统和一个行政部门来说,行政人员编制都应有最佳数量。当编制过大时,会增加行政支出,影响行政效能;当编制过小时,每个人员的负荷过重,积极性下降,行政任务难以完成,也会使行政效能降低。在公务员编制职位相对固定的前提下,采取相对灵活的用人方式解决应急业务的用人需要,尝试推行政府雇员制,革除现行制度中存在的机关工作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变相终身制和难以合理流动的弊端;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事竞其功。此外,还要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与公务员工作实绩考评相挂钩的激励报酬制度。
〓〓
二、成本效能——建立高效的政府成本机制
〓〓政府成本主要指维持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转和行政管理活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资源,比如行政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及其设备、办公费用,如行政人员工资、政府办公大楼、公务用车、会议经费等。从广义上看,除以上成本外,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建设投资所需要的所有耗费和资源,或者说政府为其存在和履行政府职能所付出的代价,都是政府成本。
〓〓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对政府成本进行精心核算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政府成本来源是税收,无需经过市场交易,而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征得。这样,在政府效能与政府成本缺乏直接联系的条件下,政府会以追求规模、扩大职权、消费最大化,而不是以成本最小化作为尺度。因此,政府往往忽视政府成本。但任何政府没有政府成本,也就不会有显著的政府效能,因而要以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对政府效能进行考量。另一方面,在经济学里,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来说,资源总是稀缺的,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产品或者几种产品,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政府成本也是一种资源投入,把资源用在这个方面,就不能同时用在另一个方面,换个角度来说,可以用这些资源或者这种方式完成这项职能,也可以用另外一些资源或者另外一种方式完成同样一项职能。政府成本的本质是公民和社会为政府的存在和功能而付出的代价,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对资源的利用作用,使得政府活动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就要提高政府行政运作的成本效能。政府成本效能的实现和评价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的政府预算和审计制度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实现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的有机衔接,积极推进预算公开。”预算是行政成本的基点,审议和批准政府预算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能,此外我国还有专门的审计部门。首先,我国预算编制存在着编制力量不足、时间不够长、内容不够全等问题。因此,政府预算必须详细具体,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历历在册,不能笼统地概括一个总数,不能搞“糊涂账”,否则所谓的审议和批准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其次,政府预算必须事前得到了人大的批准,预算如果已经实行然后再审议就根本没有意义。再次,人大要真正履行审议职能,对政府预算的每一笔开支进行审核,不需要的开支要取消,开支太大的要压缩;最后,要建立预算责任制度,如果决算超出预算,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或者行政责任。
〓〓2.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以及政府的各个部门都要从财务制度上加强对成本的监控,建立健全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内部规章或纪律,明确需要公共开支的具体项目,指明具体的承办人,凡是不在明确规定之列的开支,财务部门坚决不予开销或报销。如公款吃喝,每年各级政府都有大量资金浪费于大吃大喝上,“吃饭财政”很大部分原因是招待吃喝,要配套制定相关的纪律和措施,禁止大吃大喝,并从财务管理制度上加强监控。
〓〓3.公共服务民营化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政府职能市场化和公共服务民营化逐步发展起来。“早期政府所承担的任务,可能是被转移到市场或既非市场也非政府的组织中”,[5](P7)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国的私营公司就开始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有学者研究,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外包平均降低25%~30%的成本。[6](P300)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推行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显露出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为了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避免了政府的繁文缛节,运用企业化的管理手段,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大大降低了政府成本。[7](P180)
〓〓
三、决策效能——建立民主的政府决策机制
〓〓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会议上指出:“各级政府要把科学民主决策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要合理界定政府的决策权限,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并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凡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实行社会公示或者听证。各项决策都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群众的意愿,都要考虑实际效果和可操作性。要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责任。”[8] 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整体效能。决策效能的评价方向有以下几个:
〓〓1.完善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
〓〓政府的活动直接与民众相联,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策是行为的起点,直接关系到政府行为的成败,决策能力的高低、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让人民参与、让人民监督,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避免盲目决策,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提高政府效能。
〓〓第一,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未经集体讨论,任何个人不得做出决策,防止和杜绝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第二,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对凡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都应向社会公开其办事制度、程序、结果,让群众知情、让群众监督,从而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让决策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变过去的暗箱操作为公开管理,增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回应性,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第三,完善社会听证制度。政府在进行重大的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时,要坚持召开听证会,实现与社会各阶层的直接沟通与交流,以便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基础上。第四,强化舆论监督机制。新闻媒体作为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权以外的“第四种权力”,在行政决策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应允许新闻媒体对重大决策的过程、效果进行及时报道,尤其要允许新闻媒体对重大决策的失误及损失进行及时地、如实地曝光,舆论媒体要为民立言,发表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批评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广泛的民意基础。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加强自身改革,克服新闻腐败,树立良好形象。
〓〓2.严格的决策责任制度
〓〓责任是与权力相对的,有权必有责。第一,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决策者的具体决策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决策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当前,可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根据决策科学化的要求,考虑制定《行政决策程序法》,既对行政决策整个过程的步骤、顺序、形式和期限做出相互衔接的制度性规定,又对每个步骤做出具体操作性的规定。[9] 第二,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要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有关决策者不同的奖惩。对于那些给人民群众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正确的行政决策,应当给予肯定,对有关决策者予以奖励。相反,对于那些错误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的决策,有关决策者必须承担责任并受到惩罚。特别是对那些不依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决策行为,以及那些由于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腐败行为所造成的决策失误,要追究决策者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
四、执行效能——建立权威的政府执行机制
〓〓现代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认为“公共行政就是公法的明晰而系统的执行活动。”[10](P16)古德诺直接引用《法国行政辞典》的解释,将行政定义为“从事政府意志的执行和普遍利益规划的执行”。[10](P28)可见,执行在整个行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执行需要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即指执行上级决策的能力、具体办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核心是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目的是把各项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实践证明,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艰巨的工作就会顺利推进;政令不通、有令不行,简单的工作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周折。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只有做到有令必行、有行必果、有禁必止,才能切实提升执行力。因此,优化政府的效能必须有效提升行政执行力。
〓〓1.树立政府权威,增强公信力
〓〓较强的政府权威和公信力是行政执行的基础和保障。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不能依法行政,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的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问题;有的讲排场、比阔气,肆意挥霍国家资财,奢侈浪费严重。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
〓〓2.促进政令畅通,执行落实到位
〓〓面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有布置、无检查”、工作不落实等问题:一要明确责任,保证政令畅通。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领导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各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职责、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对每一项工作都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二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积极推进“阳光政务”,行政执法部门将本部门的管理职能、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和工作规范向社会公开,并实行服务承诺,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三要加强监督,推动政令畅通。通过健全网络,完善反馈、考评和奖惩机制,既要听其言,还要察其行,更要问其果。四要严肃政纪,保障政令畅通。建立行政首长问责制度,制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结合起来,有责必问、有错必究。
〓〓3.改进行政方式,创新运行机制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致使政府工作效能低下。近几年实行的电子政务作为改善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正日益受到重视。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政府效能,使公众更加容易得到政府的服务,让更多的公众可获得信息,促使政府对公众更负责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政府,从而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新的政府运作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办公自动化,也不同于简单的“政府上网”。改进管理方式,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应用现代行政管理方法,采用信息技术,以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行政质量,实现政府管理绩效的最大化。
〓〓4.处理好决策与执行的关系
〓〓决策和执行有着前后相继、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决策是执行的前提,执行是决策的结果。一是要避免机械地执行决策,导致执行与决策脱节,导致执行方式简单、僵化。决策不可能完全科学合理,即便决策现在是科学合理的,当环境条件变化之后还会出现适应性问题。因此,执行并不是机械地、刚性地落实决策条款,它需要随时发现执行中已经存在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考虑赋予行政执行者以必要的执行决策权,既要强化对执行的监督,又要适当放权于执行者。二是应实现决策与执行良性互动。构建决策与执行的互动机制,必须使决策与执行的激励和责任机制都达到合理。为此,决策者要切实考虑执行部门的相关意见,因为他们才是直接与民众打交道、深知民众所需所想的人,合理采纳他们的意见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
五、程序效能——建立科学的政府程序机制
〓〓效能政府的建设还离不开加强程序化建设。由于传统的“人治”和法律实用主义的影响,我国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往往“重实体、轻程序”。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规则决定决策,而程序作为重要的形式规则,对政府决策的结果和具体政策的执行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行政程序如此重要,那么设计什么样的行政程序就显得十分关键。理想的行政程序法应当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兼顾效能,没有效能的程序自身就难以保证程序正义的实现。提高程序效益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简化程序,缩短程序周期,使程序的数量、环节减少,从而减少直接因程序而支出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其二,科学地设置程序以及程序的各个环节,减少程序的负面价值,即因程序不便给程序主体带来的损失。程序效能的制度具体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时效制度。时效制度是一定的法律事实经过法定期间而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制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仅延长行为期间就足以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和变更,因此,时效制度直接体现行政行为的效率,其意义在于通过规定行政行为持续的最大时间范围而确定一项行政行为可接受的效率,保障行政行为及时作出,以防止行政主体效率低下,避免因拖延耽搁造成相对人权益的损害或有关证据散失、毁灭从而影响行政行为的准确性。我国以前的行政法律很少规定行政行为的时限。在《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中,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行政处罚法共64条,其中有时效、时限规定的有7条,如对追究违法行为的时效、登记保存的期限为7日、送达处罚决定书的期限等。
〓〓2.格式化制度。即对行政法律文书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制度。如行政决定书、行政裁决书等应当形成统一的文书格式,未按统一格式行文将导致行政行为无效或撤销。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有预定格式、编号号码的处罚决定书,并载明违法行为,处罚依据,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等。当场收缴罚款的,还必须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笔者认为,格式化制度具有保障公正原则和效率原则实现的双重功能。它可以防止行政机关对同一类行政行为采用不同的文书格式,从而导致歧视和不公正;同时,它又有利于行政机关及时、便捷地处理同类行政事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美国行政程序法为保证行政效能,而特别规定在特别条件下法规和裁决可以不遵守一般程序。我国湖南省新制定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也体现了行政效能的要求,第64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程序,应当由行政执法人员填写有统一编号的程序启动审批表,报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情况紧急的,可以事后补报。”第103条规定“实施行政指导可以采取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合理形式。当事人要求采取书面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是针对行政事项客观情况的变化或者特殊性而设定的,以便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选择使用而制定。以上法条规定了情况紧急可以用“口头”代替“书面”;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可以“事后补报”。这些都大大缩短了处理行政事务的时间,增强了行政活动的灵活性和应变性,避免了程序僵化带来的行政效能的低化。
第二篇:效能政府自检自查报告
碧安乡人民政府关于效能政府四项制度
落实情况自检自查报告
根据景政办发﹝2010﹞81号文件《关于印发全县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及景监发﹝2010﹞2号文件《关于印发县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情况进行督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碧安乡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对全乡贯彻落实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情况进行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有力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为全面落实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碧安乡成立了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党政办主任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乡党政办设立“四项制度”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四项制度日常工作。
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落实了首问责任制,设立了首问责任岗,推行首问事项登记制、去向留言制;建立并推行服务承诺制,做到了“有诺必践”、“违诺必究”;建立并完善了限时办结制,规范了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决不超期办理;建立并执行责任追究制,对领导班子成员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和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进行了责任追究;建 1
立健全了切实可行、比较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干部激励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三、四项制度落实情况
(一)行政绩效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深入学习贯彻市、县有关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相关会议精神及文件,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并根据各部门、各村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绩效管理工作。
研究确定了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基本烟田水力设施进行查看监督并进行实地测量。对抗旱救灾、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的款物接收、分配、拨付、管理等情况进行跟踪,重点检查了款物是否及时划拨到位,是否存在滞留、截留、转移挪用等问题。通过检查,揭示分析资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救灾物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组织相关部门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了检查,严格控制办公楼等楼堂场馆建设,通过检查,无违法违归行为发生。
(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明确全乡行政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从严控制各项支出,根据要求结合部门情况指定行政成本控制措施,如差旅费的报销程序及标准等。财政部门根据行政成本控制的相关规定,在指定预算编制方案中严格控制行政成本控制内容项
目的经费预算,今年预算未安排公款出国、出境、出省考查,购买车辆及建设楼堂场馆均按照程序及要求上报上级部门批准;根据人事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核定财政供养人数,对无人事部门核定编制的在职人员及其他人员财政一律不安排资金。
(三)行政行为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制定了相关文件,对全乡开展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要求各单位以人、财、物的管理使用等为关键岗位,认真查找3个以上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向社会通报或公示。组织城建、国土、水务等部门单位,认真梳理当前全乡在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重要公共资源市场交易行为。上半年,乡人民政府已查找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6个,制定了风险防范措施并上报了相关部门。
(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落实情况
对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作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安排。一是建立教育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各项业务培训工作,实行业务培训的计划管理。二是抓好每周的二、五学习制。就当前的社会热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讲话和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开展专题学习。三是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四是推行一线工作法,严格责任追究。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经过自检自查,碧安乡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按照市、县的工作要求统一部署,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认识不够,宣传工作需要加强。个别部门对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认识、理解不够深入,对四项制度工作的宣传不到位,群众的认识、理解和参与度不高。二是听证事项实施不多。因大部分听证事项由上级实施,加之部分听证组织单位不按计划进度组织实施听证事项,致使听证事项不多。三是部分单位重视不够,工作推进不力。
在下步工作中,碧安乡将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把责任政府、阳光政府与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有机结合,使政府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提高。一是加强宣传和指导,继续提高四项制度的影响。碧安乡将把责任政府、阳光政府与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落实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分类指导,切实把各项制度抓好抓实。二是统筹推进,使四项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责任政府、阳光政府与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是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碧安乡将把其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个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继续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使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加大问责力度,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继续做好全乡范围内行政问责的投诉处理、调查处理,加大问责工作力度,对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检查等环节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或乱作为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进行问责,维护四项制度的严肃性,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实效。
碧安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日
第三篇:政府效能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县政府效能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05年11月21日
根据有关通知精神,现将我县政府效能建设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与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专题部署落实规范高效政府工作。今年初,县政府新的领导班子把行政效能列为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既定目标,并在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进行了主题部署,县长王斌作了题为《建设规范高效政府,增创经济发展优势》的报告,“依法、规范、透明、高效”是全会的主题。同时县政府还成立了“县建设规范高效政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局和县监察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承担其工作任务,加大了建设规范高效政府工作的推进力度。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以后,全县加强了政府效能建设工作的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台、电台、洪泽信息等媒体,采取专栏宣传、工作简报、答记者问、过街横幅、先进事迹访谈等形式,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造势活动。在全县营造出打造高效规范政府的良好氛围。绝大多数部门领导对规范高效政府建设
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在第一时间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和本系统工作会议,排查了本部门、本单位效能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改进措施。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高效政府的机制。重点建立健全了五个方面制度:一是政府工作规则。修订出台了新的政府工作规则,对政府重大决策和行政行为,规定必须遵循的程序,强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调研听证在前、决策实施在后,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公开在前、跟踪监督在后。二是政府决策制度。完善了集体决策、专家论证咨询、公众建议征询等政府决策应当遵循的制度。三是政务公开制度。推行了行政听证制度,完善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了招投标和评优评先公开制度。四是提高效能和廉政建设制度。推行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制度,强化了效能监察。积极构建廉洁自律、防腐拒变、反腐倡廉等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
3、改革运作方式,丰富建设高效政府的手段。一是强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尽可能地将全县行政许可项目集中到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今年已有31个部门 207个审批项目进中心,老百姓申请行政许可,只进一个门,事情就办成。我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自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已经依法受理群众申请10269件,办结9965件,其中当场办结9817件,占办结总数的95.6%,行政许可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二是推行一个窗口对外。重点政府部门都专门开设了一个对外的服务大厅,直接面向社会、面向老百姓,负责除行政许可以外的所有涉及群众利益和需求的工作事项的咨询、登记、转送、告知、催办和送达等等,其他内设机构(除依法调查核实情况外)不再直接接触当事人,以往让当事人筋疲力尽的若干外部环节统统省略,代之以行政机关按照规范的内部工作流程进行运作,全面提高了行政机关办理群众事项的工作效能。同时,一些对外窗口或服务大厅,还设臵了群众座椅、电子触摸屏、查阅室等,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树立了亲民便民的政府形象。三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县政府建立了网站,并大力支持部门上网工程的建设和运用,不断尝试政府网上办公。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效能化建设。县国税局以信息化为依托,以信息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全面提高行政效率。该局已建成功能完善的局域网,一切行政事务均通过网络处理。通过网络,行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人员上岗情况,监控每个人的工作情况。该局的国税信息管理系统,将税收工作划分成若干工作流,每一环节都有规定的处理时限、处理标准,上一节点处理完自动流向下一环节,哪一环节出了问题,系统自动予以记录,可以随时发现问题;绩效考核系统则每月自动完成对每个员工工作优劣的评价,按照工作流处理数量多少、质量的高低兑现奖惩。通过近几年的网络建设,目前全县所有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务均可通过该局互联网登录信息系统处理。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纳税申报、发票缴销、网上认证、网上缴税等频繁事务;个体工商户只需将税款预存在银行,税务机关对其一年核定一次税款,然后委托银行直接扣缴,个体工商户不需要再跑税务机关。各项行政许可或涉税审批事务,纳税人均可通过网上提交申请,税务机关进行网上审批;针对电脑设施不全、计算机操作水平低的纳税户,纳税人既可以委托中介机构代为办理,也可以到税务机关设立的自助区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办理。这些多元的办税方式极大的方便了纳税人,节约了纳税人的时间,提高了办税效率。
4、加强行政监督,保障建设高效政府的实效。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督措施。一是领导监督。由各位县长对其分管的部门效能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召集会议或走访调研,听取有关部门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及时对如何提高工作效能予以指导和督促。二是行政监察。县监察局强化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在加强对全县各部门整体工作效能监察的同时,着重抓好抓实重要工作事项和关键工作岗位的效能监察。三是日常督查。由县建设规范高效政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除明查暗访外,还充分利用县软建办、县长公开电话等行政资源了解和掌握各部门行政效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强化政府效能建设,全县政府机关的整体工
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今年全县招商引资进园的项目120个,基本上都是在10天时间内办完了县内审批及上报手续。
二、今后打算
我县在政府效能建设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高效政府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队伍和行政方式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也阻碍了政府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在今后政府自身建设中,将不断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树立服务政府的理念。摈弃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简化服务程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效。
二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除依法保密的事项外,所有的政府信息都要公开,并可以让公众查阅,以此来促进政府机关更加勤勉的工作,更加有效的落实,早日办结广大群众期待的事项。同时,政务公开可以避免政府工作的重复和扯皮,有利于节约行政资源,提高工作实效。
三是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改革行政思维模式和行政行为方式;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防止疏于管理和怠于履行职责,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现象,以规范和法制的手段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四是继续加强政风建设。当前重点是要大力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坚决纠正以小团体、部门利益为出发点,不顾大局的狭隘的部门行为。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防止和解决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在行政机关内部建立良性的效能机制。
五是建立和完善考评奖惩机制。将建设规范高效政府工作,纳入到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中,并提高行政效能工作所占的百分比。
六是建立健全高效政府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尽快制定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保证高效政府建设工作,不会因为领导人重视程度的改变而改变,推动其尽快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基层反映
一是广大群众更迫切地希望政府机关首先在涉及群众利益的行政事项上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销售信息以及农民医药费报销等涉农服务方面。
二是在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方面,群众希望政府切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三是在窗口建设方面,希望各单位要把真正的业务骨干安排在窗口岗位,避免一些工作人员因不熟悉情况而不能及时解答甚至错误解答群众的相关咨询。一些群众还提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窗口应当保持双休日正常值班,为需要求助的群众提供及时的服务和便
利。
四、建议
一是要建设精干的行政队伍。在机构改革中要真正贯彻行政效能原则,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难度,从纵向和横向的比照中,科学确定内设机构以及人员编制,坚决压缩重叠的机构和裁减富余人员,力戒人浮于事。
二是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各部门必须落实三定方案,使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大致相当,力求职务和责任相一致,避免各岗位的工作负荷畸轻畸重现象。单位内部要建立规范的轮岗制度,经常性的进行轮岗、换岗,以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有利于改变机关的整体形象,提升各方面的行政效能。
第四篇: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体会
学习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几点体会
今年,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裨内涵,结合现实工作实际,深感省委、省政府决策正确,措施有力,也必将收到良好效果。我以为,效能政府建设确实是一件合乎时代要求,顺应民心民意,切中问题实质,结合政府工作实际的重大决策部署。现浅谈几点心得体会。
体会一:合乎时代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政府行为更为关注效能的提高,效能政府建设从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和行政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对政府施政提出了切实要求,是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行动,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来,随着政府自身建设力度的加大,百姓对政府有了更好更高的评价,但政府自身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政府去认真地加以解决;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复杂多变,需要政府去认真地加以对待;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需要政府去认真落实。面对各种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形势,需要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廉洁、更加务实、更加有能力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引领人民大众不断前进的政府。因此,以落实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和行政能力提升四项制度为重点的效能政府建设,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企盼。
体会二:顺应民心民意。近年来,随着诸多惠民政策的出台和不断落实,国家对民生的重点关注,一大批重大战略项目的实施,老百姓无时不在深切感谢党和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但,老百姓对政府的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满意。这并不是百姓要求过高,而是政府确实也存在问题。一是效率不高,办事拖拉时有发生的问题。特别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政府,一天能办的事,可能要一周,一人能办的事,可能要一伙。二是浪费严重的问题。文山会海的浪费、吃喝的浪费、重复投资建设的浪费等,诸多浪费看似穿着行政需要的外衣,实质是践踏老百姓的血汗。三是诚信危机,少数干部对群众“忽悠”、“打长把伞”、“呵哄”、“乱拍胸膛”等一些“工作方法”,使群众对政府在很多方面难以信任。四是清廉建设任重道远。不时落马的高官、大官、小官甚至村官,尤如白墙上的黑点,总是在刺痛百姓的眼睛,还有多少看不见的黑点,刺痛的不只是百姓的眼睛,而是百姓的心。诸多实质存在的问题,百姓希望能够不断好转,这就是民心民意。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落实,也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因此,提得顺民心,合民意。体会三:切中问题实质。当前,政府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实质,也正是上述老百姓看到的问题。政府也只有大胆直面问题的实质,也才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绩效、成本、监督、能力,正是从本上下药,从根上开方,同时,一系列制度如何落实,重点是什么,用什么作为保障,又从治病的一个个关键环节予以高度关切。从省上到相关部门,到基层,到保单位,都给予了一一查摆,做为制度规定。这些着实要让
百姓看到政府下决心解决问题的姿态。
体会四:结合自身实际。在这里,结合实际不是降低标准、变通政策的“托词”,而应是实事求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认真加以落实的根本点。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为,事事均应如此。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部门、一个政府官员、还是一个一般干部,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去思考、去落实。比如行政绩效管理,是不是有些考核方法该修改一下,让其更能反映实绩,激励机制是否可作一调整,让其更能调动积极性等。比如行政成本控制,是否该对关乎成本的书纸笔墨、文件会议、接待、参观考察、公务用车等方面的开支作一些梳理,作一些研究,作一些规定,作一些改革,作一些大胆尝试,怎样办能更省一些,项目建设上、重大决策上是否再注重一些“慢决策、快落实”,如何慢决策、决策好,不失误、不浪费,项目的跟踪管理上,如何更实更紧一些,把钱确实用在该用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多想一想,用公权力花的是什么钱,是百姓的血汗。比如行政行为监督,应该采取怎样更加有效的措施,监督谁,谁来监督,怎样监督,监督到什么程度,监督过程中如何控制等。再比如行政能力提升,如何更加科学的评价干部,合理使用干部,从干部整体层面上做到人、事协调统一,也就是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让什么样的人去干,最能达成效果,同时要从多渠道培养学习型干部,多
渠道提升干部的整体素质。
推行“四项制度”心得体会
及整改措施
行政问责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这四项制度的实施,是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搞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这四项制度已在我乡践行了一段时间,从目前形势上来看,确实对我乡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有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行政问责制是我乡政府提速增效、提高信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乡提高行政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权必有责,政府应为其所有行为负责,对因不作为、乱作为或不当作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行政问责制度不仅是法治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
二、实行首问责任制是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良好的政府机关形象的客观要求,机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对服务对象要求办理事项的,第一个接待服务对象来电、来访者(即首问者),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接听电话应文明、礼貌、热情,做好记录,并负责落实所问、所办之事。热情为到访者、来电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对到服务对象要热情、主动,属在本人职责内的事要及时处理,首先接受办理的人员要负责到底,能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告知办结时间,并负责该事项的跟踪督办,对申办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当场验明和明确告知申办者,并进行详细指导和说明。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受理的事项,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并告知该事项的具体承办部门的有关联系电话,必要时亲自引领前往,引导其找到相关部门或个人办理,直到让服务对象满意为止。对把握不准的事宜或者特别重大和紧急的事项,及时请示领导。
三、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是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其行政部门和管理服务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办结的制度。限时办结制是防止办事拖拉,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制度,服务部门要理顺内部职能关系,优化工作流程,科学设置程序,规定办结时间,杜绝久拖不办、办而不结的现象。
四、服务承诺制度是服务过程和对问题解决结果的保证,防止机关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我乡将贯彻落实服务承诺制的承诺事项、具体意见和措施予以公示,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承诺,并设立投诉电话和投诉邮箱,以便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通晓乡政府工作职责职能,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四项制度”推行情况的监督,切实促进了机关依法行政、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
五、具体整改措施:
一是制定并实施了整改科室负责制。在整改方案中确定具体整改措施、主管领导、责任科室、整改时限要求,实行部门责任制,由部门负责人具体落实整改问题和实际措施、整改目标和实际效果、整改时限,协办部门积极配合抓整改。
二是建立重点整改目标制度。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核心,选择1—2个近期能够完成并能取得实际效果的事项为重点整改内容,拟订出具体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实施部门及完成时限,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三是建立整改台帐制度。按照整改挂牌消号制的办法,对整改的问题逐一进行落实,特别是对被确定为重点整改目标的事项建立台帐表,完成一件记录一件,牢牢把住整改不放松。
四是建立整改督察制度。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召开专题会、收集相关工作信息等形式,加强对各站所改落实情况的指导和跟踪督办,及时了解掌握各站所作风建设整改进度情况,并适时提出相关建议和要求,确保整改落到实处。五是建立整改通报制度。不定期召开通报会,有针对性的对整改工作进程等工作做出安排,确保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通过学习我们认为,行政问责制是依据,首问负责制是开始,限时办结制是核心,服务承诺制是保障,四项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建立和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及行政效能建设的其他配套制度,将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促使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严格办结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建立起加强机关行政效能的长效机制。将“四项制度”具体化、制度化,并将实行四项制度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依据。我们将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严格践行落实“四项制度”,使干部作风得到切实的转变,行政效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10年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内涵
(一)行政绩效管理制度
实施行政绩效管理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政府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的落实,实现政府工作最佳绩效。针对当前我州部分行政机关工作效能不够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够好、重大项目建设速度不够快等问题,全州行政机关要围绕省和州政府20项重要工作和20项重大项目,充分运用审计、督查和效益评价等手段,开展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促使州和县市政府把公共财政的投入、领导干部的精力,用在该用的地方,用得及时、用得合理,努力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率、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政府部门工作的效能。
(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
实施行政成本控制制度,主要目的在于厉行节约、节俭理政。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精神,全州行政机关要加强对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公务用车购置、会议、庆典及论坛、出国(境)和出省、出州考察,以及楼堂馆所建设的管理,通过强化部门预算约束、细化部门内部控制、推行公务卡结算、规范政府会议和公车购置、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将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今年,各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做到因公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律不新建楼堂馆所,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出州考察经费压缩20%。
(三)行政行为监督制度
实施行政行为监督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以监督促效能,以制度推动廉政建设。针对当前部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的违纪违规、失职失责行为,全州行政机关要围绕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措施,加强风险防范;要围绕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行政行为。通过加强电子监察,开展源头治理,强化事前防范,切实防止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不规范、不勤政和不廉政行为,提高政府工作的效能。
(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
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针对我州部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领会上级决策不到位、执行效果不好,因循守旧、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工作作风不实、服务基层不够等问题,全州行政机关要围绕规范行政行为、强化目标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搭建信息平台四个重点,通过建设学习型机关、推进公平公正履职、实行目标倒逼管理、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等多种措施,增强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领会决策、执行政策、开展工作、服务基层等方面的能力,夯实提升行政效能的基础。
第五篇:水利局政府效能建设暨
水利局政府效能建设暨“两项活动”自查报告
根据全县“两项活动”的总体安排,施行力大讨论活动第二阶段为比照检查阶段,文明执法教育活动第二阶段为自我分析阶段。县水利局指导班子着重抓好征求看法、交心谈心,比照检查、自我分析,组织评议、反馈看法,通报情况、承受监视等四个环节的任务,展开了全零碎测评活动、个别说话、约请人大、政协派驻我局的监视代表座谈等多种方式,在一定范畴内征求各方面的看法及建议,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反映了我们任务中具有的不足和成绩。我们深切地领会到,群众群众能够直抒襟怀,坦陈看法,这是对水利任务的关心和支撑,也是对局班子的怀疑、保护和协助。比照政府效能建立暨“两项活动”的请求,比照基层群众群众所提的看法和建议,特别是比照群众群众对局班子所寄予的期望,局党委特地召开会议,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分析查找了班子集体具有的经群众群众指出和未经指出的突出成绩。现比照检查分析如下:
一、具有的突出成绩
近几年,水利建立任务重,忙繁忙碌的抓了一些大事、实事,但在实际任务中仍然具有着一些成绩:
1、在政务值班上,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虽然全局人员能够按照请求在汛期内保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但对政务值班制度的认识还不够,具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有时在政务值班的时分以防汛值班为主,具有对付的景象。
2、在施行落实上,具有不够及时的景象。虽然全局人员能贯彻施行关于水利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并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但在施行进程中具有跟进不及时、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一方面,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严重战略安排不够,如在推进乡村饮水安全建立工程上办法不多,不能将其与水利发展很好地分离起来。另一方面,分离我县实际,贯彻施行党地方、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水利发展的方针政策不够主动,满意于调研、发文、开会等任务方式,在推进水利发展的具体任务
上力度不够。
3、在任务作风上,具有创新认识不强的成绩。总体上看,全局人员有较强的任务义务感,热爱本职任务,精神振奋,作风踏实,但在创造性展开任务上显得不够。一是在水利任务某些方面创新力度不够。我县近几年的水利变革虽然获得一定成效,但与县委提出的“突出发展工业、着力建立县城”目标大格式相比,水利变革则显得落后。具体表如今对水利市场化所面临的新成绩、新情况,没有很好的对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已不再是单一的保守农田水利。水利不只要为农业效劳,更要顺应情势的发展,全方位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效劳,提供安全保证。虽然近几年加大了灌区管理力度,但在新情势下仍然具有着重建轻管的思想,使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缺乏有机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水法规宣扬还是老一套,对水行政执法难的成绩,没有认真研究处理,缺乏有效的控管手段。二是水利任务“全求人”,工为难度大,以为只需完成县政府交办的任务就行了。受这种思想影响,有时出现“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情况,任务上不能用高质量、高标准来请求。三是任务作风还不够结实。局班子对付检查多、对付会议多;深化基层发觉成绩、分析成绩、处理成绩做得还不够。抓机关思想作风建立,抓机关内部管理力度还不够大,局机关任务效能、办事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进步;为基层效劳的认识不够强,不够主动;本身建立有待加强;对基层水利单位的管理力度不够,特别是对乡镇水利站的业务指导不力。
4、在任务效率上,“争创一流”的义务认识还不强。虽然全局人员能按程序办事,按方案完成各项本职任务,但是危机感不强,在全县争创一流成绩的义务认识需求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县水利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有着罕见的发展机遇,但由于有时以为艰难多于机遇,在领会指导的企图上显得不疾
速,具有反映缓慢的景象。
5、在大局观念上,有时具有合作不够的成绩。从总体上看,全局人员能盘绕全县水利任务大局展开任务,比较重视勾分离作和全体推进。但有时由于本局任务忙,不能很好地合作其它科局的任务。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以为一些业务局把本属于份内的任务推给了我局,因而有一定的冲突情绪。在有些情况下,以为业务局把有利的任务揽在身上,把有利的任务留给我局,因而不能总是甘于孤单,不能总是默默无闻
地为全县水利发展大局而任务。
6、在效劳质量上,为基层办实事不够多、不够好。虽然全局人员能够做到依法行政,也有较强的效劳认识,但有时深化基层,为企业办实事不够。一方面大家以为水利部门无职无权,为基层办事的手段不多,总担心基层找费事而本人又处理不了,因而不愿主动深化水利发展第一线。实际上,为基层效劳、为企业效劳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没有钱,能够出思绪,没有权,能够出主见,而我们的认识有点全面。另一方面在技术业务管理方面重视还不够。技术力气直接关系到效劳质量。局班子对水利专业技术的进修培训不够。同时对水利人才重点培养安排不够,对拔尖人才成心识地培养力度不大。这几年,我们虽然加大了培育人才的力度,采取培训、自学考试等措施,使全局的文明构造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技术力气仍然不能顺应水利建立与发展的需求,水利技术人员的业务学问还有待进一步进步。
7、在文明执法上,水行政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在各级指导的关心和支撑下,虽说做了大量的任务,也获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平平淡淡,任务当中也还具有着许多成绩和不尽人意的地方。突出表如今:一是任务效率不高,多数同志办事迁延,不积极、不主动,缺乏能动性,短少大局观念;二是任务作风简单,待人不够热情,任务短少热情,有“四难”景象(门难进、脸好看、话动听、事难办)。三是业务指导程度不高,效劳认识不强,便民措施还不到位。在执法中不能多为绝对人想一点,多听绝对人说几句,多给绝对人讲一遍,招致执法生硬,关系紧张,执死法、死执法。
8、在勤政廉政方面,艰苦创业、节俭浪费认识与过来相比有所淡薄。自我请求不够严格,标准不高。在贯彻地方、省、市、县相关于指导群众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则中,自我觉得优良,保持发扬艰苦斗争的优良保守落实不够。从水利行业实际出发,从源头上防止和管理腐败的制度还不够健全。
二、产生成绩的缘由
1、政管理论进修不深,认识不够
在理论进修方面,没有认真深化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阐述进修不透彻,掌握“十七大”精神本质不全面。把地方、省、市、县关于加强水利任务的指示
精神,与县情、水情分离做得不够。
2、效劳认识树得不牢
为群众效劳是我们党的根本主旨,群众道路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气之源。我们办事情、想成绩,该当把群众放在首位,保持马列主义的群众观念,以群众满意满意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我们任务的原则。近几年来,我们只强调完成任务,忽视了群众群众的承受能力,站在群众群众的立场上看成绩做的不够。在管理与效劳关系的处理上,强调管理多,在效劳基层、效劳“三农”方面做得还不能令群众满意。群众请求办的事,答应的多,兑现的少,效劳不到位,从客观上查本源,就是主旨观念淡化。办实事只限于投点资金,办好事只限于修几处桥梁、涵闸和泵站,真正的民意工程、德政工程不多。
3、纪律观念淡簿
我们虽然经常展开自尊、自重、自励的党性党风廉政教育和勤政教育,但任务生活上违规景象时有发作,次要缘由就是把纪律挂在嘴边,写在纸上,没有落实到具体举动中。对党风廉政建立和反腐败任务重要性艰难性的认识不够,以为水利部门是比较贫苦的,对上接待任务重,防汛抗灾和水利建立事务繁,吃点喝点比较正常,廉洁情况还是不错的,没有惹起足够的重视和高度的戒备,因而抓廉政建立的力度不
够大。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具有的成绩及产生的缘由,我们的努力方向是:
1、加强进修,努力改造世界观
每个指导班子成员决心时辰牢记崇高幻想和根本主旨,时辰牢记历史任务和严重义务,以一个称职指导群众的标准严格请求本人。局班子决心联络实际,吃苦读书学理论,学以致用,加强不断改造世界观的盲目性,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办法分析处理水利严重成绩、驾驭繁杂场面的执政能力和程
度。
2、改变任务作风,改进任务办法
在思想作风方面,完成由“懒”向“硬”的改变,任务态度、执法理念更进一步端正。在任务作风方面,完成由“拖”向“快”的改变,指挥政令更进一步畅通。在业务程度方面,完成由“低”向“高”的改变,处理繁杂成绩能力进一步加强。在执法质量方面,完成由“粗”向“精”的改变,运转机制更进一步标准。要经过文明执法教育活动,一改往日“粗糙”的任务质量,使全体队伍的任务质量变得优良。在全体抽象方面,完成由“差”向“好”的改变,社会对水利部门的任务进一步满意,使全体抽象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保持地下、便民、高效执法,积极推行“阳光执法”,把保护最广大群众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在进步群众群众对水利部门的满意度。
3、保持群众道路、加强主旨观念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群众。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仆人,群众是推进历史进步的巨大力气。结实建立一心一意为群众效劳的思想,教育广大群众职工严格请求本人,保持水利任务要依托群众,效劳群众。保持廉洁营私、遵章守纪、严格自律、心口如一。行为下身先士卒,任务上率先垂范,发挥班子的凝结力和战役力,把“对我监视、向我看齐”的口号喊响。
4、加强水利队伍建立
全面贯彻群众“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群众队伍建立,发挥广大群众职工的聪明才智,建立符合水利实际,顺应水市场化发展请求的长效鼓励机制,调动群众职工的任务积极性;实在加强党风廉政建立和反腐败任务,努力建立富饶活力和充溢朝气的党员群众队伍,建立人水和谐的江陵水利抽象。
5、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 进一步加强水法规宣扬,从广度和深度高低功夫,认真研究和处理水行政执法难的成绩,加强全民水法制认识,营建优良的水执法环境。加大水政监察力度,加强水土保持监视管理标准化建立,狠抓水土保持审批、监视、免费等各项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