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渗透膜在生活用水净化中的应用
反渗透膜在生活用水净化中的应用
摘要:
反渗透膜过滤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和易操作的液体分离技术,同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实现海水淡化、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对有用物质回收等优点.本文基于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研究其在生活用水净化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反渗透膜在纯水制备、废水处理、水净化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反渗透膜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关键字:反渗透膜;纯水生产;废水处理:水净化
反渗透膜是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分离的选择性分离膜,其操作压力一般为1.5~10.5MPa,反渗透膜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或小分子物质.20 世纪 60 年代,lobe和 sourirajan采用相转化法制备出第一张不对称醋酸纤维素膜之后,反渗透膜技术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反渗透膜的第二次突破是以界面聚合法制备高通量薄层复合膜的出现[2-4].中空纤维分离膜具有自支撑结构,组件制备工艺简单,放大效应小,在单位体积内可提供更大的膜面积[5],堆积密度比管式膜大,预处理和维护比卷式膜更为简单[6].但国内外对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研究仍处在实验研究阶段,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膜组件,市场上的反渗透膜大多是以界面聚合法制备的全芳香聚酰胺管式或卷式膜.日东电工集团/美国海德能公司已联合推出增强型的污染卷式反渗透复合膜-PROC10 和低压高脱盐卷式反渗透复合膜-CPA 已在纯水制备、废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反渗透膜在、纯水生产、废水处理及水净化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由于淡水资源日益缺乏, 世界上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能力已达到每天数百万吨。现在采用反渗透膜淡化海水制取饮用水已成为最经济的手段[7], 每吨水耗电在 5 kW·h 以下,最大的装置处理能力达 2.0×105 m3/d,同样它也是苦咸水淡化最经济的方法, 每吨水耗电在0.5~3 kW·h, 最大的装置处理能力达 1.3×105 m3/d。2000 年, 在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日产千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及工程技术开发”的支持下,1000 t/d 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先后在山东长岛、浙江嵊泗建成 [8]。纯水生产
纯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饮用纯水的品质已成为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另外,对烧碱及制药工业来说,水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1.1 饮用水生产
世纪 80 年代欧美国家已将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的净化处理,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我国也开始大规模使用反渗透膜技术.巴西南部的某超纯水 生产厂,利用膜总面积为 28 000 m2反渗透系统生产超纯水,产水电导率为 0.3 μS/cm,反渗透膜的水通量为 650 m3/h[9].咸阳国际机场供水是含铬及氟苦咸水,水质较差,不宜饮用,尚天宠采用反渗透装置对其进行净化、淡化处理后成为符合国家生活饮用卫生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饮水水质准则的优质水[10].1.2 工业用水生产
在工业用水方面,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主要用来脱盐、脱色和除杂.张菊青等[11] 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制取的高纯水质量完全达到了烧碱工艺用水要求,反渗透膜 采用美国海德能公司生产的 CPA3-LD 系列超低压卷式复合膜组件(RO 组件),单支膜组件标准产水量为41.6 m3/d,标准截留率为 99.7%.氯碱工业水中的 Ca 2+、Mg2+等离子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为得到高纯度的氯化钠必须将其除去.Madaeni 等人用不同的商品反渗透膜(FT30,PVD,DOW-PS)对氯碱工业用水进行处理[12],研究结果表明,PVD 膜具有较高的钙镁离子脱除率,同时对氯化钠的截留率较低.1.3 制药用水生产
反渗透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浙江大东吴集团红延药业有限公司根据其工艺用水特点[13],选用美国海德能公司的超低压聚酰胺复合膜,采用二级反渗透法制取医药纯水.红延药业有限公司所处的浙江省湖州市自来水水质浊度低,电导率在 300 μS/cm 左右,硬度(以 CaCO3计)约140 mg/L,经反渗透处理后,出水电导率在 0.52~1.92μS/cm,水通量可达 2.3 m3/h,二级反渗透回收率达到80%,满足了制药工艺要求.M Belkacema 等[14]采用BW30LE-440 管式聚酰胺反渗透膜处理阿尔及尔的地下水作为制药用水,每支反渗透膜的有限面积为 35m2.原水经过沉淀、消毒、砂滤等预处理,浊度由 0.46 NTU 降至 0 NTU,产水电导率为 1 700 μS/cm.预处理水经过反渗透膜处理后,电导率由 1 700 μS/cm 降至15 μS/cm,再经去离子处理后,电导率降至 0.59 μS/cm,满足制药用水标准.废水处理
反渗透膜在废水处理方面主要应用于电厂循环排放污水处理、印染废水处理、重金属废水处理及矿场酸性废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及城市污水处理.2.1 电厂循环排放污水处理
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消耗水量大,占到纯火力发电厂用水的 80%,占热电厂用水的 50%以上,如果使其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对循环排放水进行回收处理,产品水作为循环补充水或锅炉补给水系统的水源,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可以节约能源.北京京丰天然气燃机联合循环电厂[15],选用荷兰诺芮特公司生产的 SXL-225FSFC0.8 mm 中空纤维超滤膜元件和陶氏公司生产的 BW30-400-FR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对电厂循环排污水进行处理.超滤反渗透系统从 2004 年 10 月投运以来的各种分析数据显示,超滤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产水浊度小于 0.02 NTU,产水密度污染指数(SDI)小于 0.7;反渗透系统一直运行良好,截留率 97%,产水量 68 m3/h,产水电导小于 40 μS/cm,回收率大于 60%.2.2 印染废水处理
印染废水具有高 COD、高色度、高盐度等特点,传统的处理技术已经较难达到排放要求[16].印染行业用水量大,随着水资源日益短缺和水费不断上涨,废水回用技术正在逐步推广,反渗透膜不仅可有效去除有机物、降低 COD,且具有很好的脱盐效果,使得脱除COD、脱色、脱盐能在一步完成[17],其出水品质高,能直接回用于印染环节,同时浓水可回流至常规工序处理,实现废水零排放和清洁生产.曾杭成等[18]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双膜技术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反渗透产水可达到城市工业用水回用标准,也可回用于大部分印染工序.反渗透膜的产水化学耗氧量(COD)均小于 10 mg/L,电导率小于 80 μS/cm,其对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 99%和 93%以上.2.3 重金属废水处理
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含重金属的废水不需投加药剂,能耗低,设备紧凑,易实现自动化,且不改变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Mohsen-Niaa 等[19]采用 CSM 公司生产的 RE2012-100 反渗透膜(截留率 96%),可以有效脱除废水中的 Cu2 + 和 Ni2 +离子,通过加入螯合剂Na2EDTA,对 Cu2+和 Ni2+离子截留率可以达到 99.5%.铬是皮革工业最常用和有效的化学试剂,但是铬是具有高毒性的重金属,因此必须除去.传统的沉淀法可以将制革废水的三价铬含量由 2 700~5 500 mg/L 降至30 mg/L 左右,但是不能满足环境排放标准(液体工业:总铬 0.5~2.5 mg/L,六价铬 0.1 mg/L;饮用水:总铬10 μg/L).Covarrubias 等[20]利用 FAU 陶瓷反渗透膜处理制革废水,对制革废水中三价铬的去除率大于 95%.Bodalo[21]用 6 种反渗透膜对皮革工业的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反渗透膜可以有效地脱除皮革工业废水中的铬和有机物.2.4 矿场酸性废水处理
由于强烈的化学和生物氧化作用,当降水或地下涌水流经采矿场及废石场后,产生大量含 Cu2+、Fe2+、Fe3+及其它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目前常用的矿山酸性废水治理方法有中和法、萃取法、人工湿地、微生物法以及膜处理方法等 [22].通过反渗透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不仅可以实现废水达标排放,还能有效富集废水中的金属资源.陈明等[23]用反渗透工艺处理金铜矿山酸性废水,结果表明,通过两段反渗透处理,水回收率可达 36.79%,透过液可达到排放标准,浓缩液用硫化沉淀浮选法处理,得到含铜量为 26.3%的铜渣,铜回收率可达 74%.2.5 垃圾渗滤液处理
城市垃圾填埋厂的垃圾渗滤液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其进行处理十分必要.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是生物法.但其生化效果差,处理效率低.利用膜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Bohdziewicz 等[24]对波兰南部城市琴斯托霍 瓦 Sobuczyna 垃圾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分析,各项指标见表 2.将此垃圾渗滤液合成溶液后,用向上厌氧污泥生物反应器(UASB)进行处理,溶液 COD、BOD、氨氮、氯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为 960、245、196 和 2 350mg/L,不能满足环境排放要求.对 UASB 的流出液用SEPA CF-HP 和 RO-DS3SE 聚酰胺反渗透处理,渗透液的 COD、氨氮、氢及氯的浓度均远远低于排放标准,反渗透膜对溶液的截留性能见表.2.6 城市污水处理
杨树雄等[25]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连续电去离子膜块(EDI)联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其出水水质可满足大连泰山热电厂440 t/h 超高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其化学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并能保证大连泰山热电厂超高压锅炉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系统一级、二级反渗透膜组件分别采用美国陶氏公司生产的 BW30-365FR 抗污染复合反渗透膜和 BW30-400FR 复合反渗透膜,单根膜脱盐率均达 99.6%.水净化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纯水处理技术反渗透膜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会被无机物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物质污染到,这些物质依附并逐渐沉积在膜表面上,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引起纯水设备反渗透装置出力下降或脱盐率下降、压差升高,甚至对膜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因此,为了恢复良好的透水和除盐性能,需要对反渗透膜进行化学清洗。在日常运行纯水设备时,要注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精密过滤器滤芯,防止滤芯因安装或质量问题发生泄露所引起的反渗透膜的颗粒污染。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精密过滤器内是否有气体,不能让空气带入反渗透膜.对备用或长期停运的精密过滤器,要采取加甲醛保护的方法防止细菌大量繁殖。还有纯水设备过滤器定期反洗。在进行反洗时可对压缩空气气体产生摩擦。正洗出水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勿将空气带入反渗透膜。要尽可能延长机械过滤器的运行时间,这样既减少了切换过滤器对出水水质的冲击,又节约了大量反洗用水。
如今反渗透膜元件水处理技术基本解决了我们的常饮用水指标,高性能反渗透膜元件材料可以大幅降低膜法制水成本,解决部分地区的饮用水要求,同时高性能水质净化膜材料可以提高自来水水质,达到人平常的饮用水的质量标准。反渗透膜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对于一直伴随着膜技术发展的膜污染问题,对它的控制已成为延长膜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预处理与膜清洗是目前抑制膜污染的主要方法,但是清洗剂或是杀菌剂常常又会导致复合膜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更多的研究应该集中在对膜内的传递机理、界面聚合反应机理以及膜污染和氧化降解机理的深入认识等方面。通过有效地进行复合膜支撑体的改进,新型功能单体的开发,复合膜制备工艺的改进和参数的优化等,开发出具备廉价、抗污染、高效、低能耗、高寿命和智能化等特点的理想反渗透膜。伴随着与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材 料科学的交叉与融汇,反渗透膜在功能和复杂程度上将越来越接近生物膜。
反渗透膜技术工程应用方面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于研究开发具有低能耗、抗污染、耐高温、耐高压和特种分离等性能的反渗透膜组件,以及反渗透膜组件与其他膜过程组件(超滤、微滤、纳滤等)以及电去离子(EDI)等组件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达到工程应用所需的浓缩、分离和提纯的目的。虽然现代大型反渗透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有将近一半的成本是受制于所消耗的电能,所以通过降低能耗来控制成本至关重要。另外,随着人类对淡水资源需求量更加快速的增长,大型装置规模扩张的速度也很迅速。因此,这些大型装置过大的能量消耗总量,在未来会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个潜在因素,人们正在试图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反渗透膜技术应用不断地大型化,尤其是在海水淡化领域,还可能存在对周边环境潜在的影响,其生产所制造的高浓度含盐水如果长期排放,会使周围局部海域海水的盐浓度有所上升,并由此导致了海水中氧含量和温度的变化,影响周围环境的生态系统平衡,这些影响在那些周边海水淡化产业密集的小范围海域内更加显著。虽然早期已有学者提出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可以尝试利用太阳能蒸发器来处理反渗透系统产生的这些高浓度盐水,但至今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所以我们在发展反渗透技术本身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这门技术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问题,使得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LOEB S,SOURIRAJAN S.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 preparations:US,3133132[P].1964-05-15.[2] CADOTTE J E,LLOYD D R.Materials Science of Synthetic Membrane,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M].Washington: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84:273-294.[3] PETERSEN R J.Composite reverse osmosis and nanofil trationmem branes [J].J Membr Sci,1993,83:81-150.[4] MYSELS K J,WRASIDLO W.Strength of interfacial of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films [J].Langmuir,1991,7:3 052-3 053.[5] 吕经烈.中空纤维膜技术及其应用 [J].海洋技术,2002,21(4):72-76.[6] VERISSIMO S,PEINEMANN K-V,BORDADO J.New com-posite hollow fiber membrane for nanofiltration [J].Desalina -tion,2005,184:1-11.[7] 许振良.污水处理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J].净化技术,2000,(3):3-6.[8] 樊雄,张希建,沈炎章,等.山东长岛县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J].水处理技术,2003,29(1):41-43.[9] TESSARO I C,DA SILVA J B A,WADA K.Investigation of some aspects related to the degradation of polyamide mem-branes:aqueous chlorine oxidation catalyzed by aluminum and sodium laurel sulfate oxidation during cleaning [J].De- salination,2005,181:275-282.[10] 尚天宠.反渗透技术在苦咸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1998,18(2):35-38.[11] 张菊青,靳玉川,王小敏.反渗透膜在高纯水制备中的应用 [J].氯碱工业,2008,44(2):41-42.[12] MADAENI S S,KAZEM I V.Treatment of saturated brine in Chlor-alkali process using membranes [J].Separation and Purication Technology,2008,61:68-74.[13] 黄海明,王国华,莫菊英.制药用纯水制备中二级反渗透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J].水处理技术,2005,31(7):76-77.[14] BELKACEMA M,BENSADOKA K.Water produce fo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role of reverse osmosis stage [J].Desali-nation,2008,221:298-302.[15] 梁建瑞.超滤-反渗透膜组合工艺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 [J].水处理技术,2006,32(6):79-81.[16] MO J H,LEE Y H,KI M J,et al.Treatment of dye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nanofiltration polyamide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the dye wastewater reuse [J].Dyes and Pigments,2008,76:429-434.[17] FERSI C,GZARA L,DHAHBI M.Treatment of textile efflu-ents by membrane technologies [J].Desalination,2005,185(1):399-409.[18] 曾杭成,张国亮,孟 琴,等.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J].环境工程学报,2008,2(8):1021-1025.[19] MOHSEN NIAA M,MONTAZERIB P,MODARRESSC H.Removal of Cu2+ and Ni2+from wastewater with a chelating a-gent and reverse osmosis processes [J].Desalination,2007,217(5):276-281.[20] COVARRUBIAS Cristian,GARCIA Rafael,ARRIAGADA Reńan,et al.Removal of trivalent chromium contaminant from aqueous media using FAU-type zeolite membranes [J].J Membr Sci,2008,312:163-173.[21] BODALO A.Viability study of different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s for application in the tertiary treatment of wastes from the tanning industry [J].Desalination,2005,180:277-284.[22] 魏 榕,黄 健.酸性矿山废水的污染与处理研究 [J].能源与环境,2006(2):31-33.[23] 陈 明,倪 文,黄万抚.反渗透处理金铜矿山酸性废水[J].膜科学与技术,2008,28(3):96-100.[24] BOHDZIEWICZ J,KWARCIAK A.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system UASB reactor-RO in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J].Desalination,2008,222:128-134.[25] 杨树雄,陆善忠.全膜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 处理中的应用 [J].给水排水,2008,34(5):37-41.
第二篇: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计 算 机 研 究 与 发 展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体积的不断缩小、使用的不断简化,现已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代表发展水平包括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的几个方面来说明计算机在该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加深人们对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的认识。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信息处理
计算机以其高速的计算功能、数值与逻辑计算功能以及存储记忆功能,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过程检测与控制、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系统等领域。毫无疑问,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去医院做B超时,工作人员把超声探头放在我们的身体某部位,电脑显示屏上就能显示出我们相应部位器官的超声图像;我们在医院挂号、缴费以及我们的病情信息等都会一一的记录在医院的电脑数据库中;在某些大的手术中,除了手术刀等基本的手术工具之外,伴随医生的工具还有计算机,它可以监控整个手术过程,为日后做分析基础,或者指引医生同步手术,甚至有些手术只有计算机才能进行精确处理。事实上,这些功能的实现仅仅需要一些软件的支持。然而,医学软件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软件行业。它的成功开发不仅需要软件知识,更需要医学知识。同样,这当中的一些软件的顺利运行还需要相应的医学硬件支持。生物医学工程工作者要利用研究人体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些基本问题。
1.1 生物结构的分析及医学成象技术
医学成象技术应用于医学诊断,可在不同层次进
行,临床上主要是对器官作形态分析[1]。
(1)X线设备
数字式X线技术,将X线图像数字化,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可对图像用电子学技术作增强或减弱处理,以改善清晰度和分辨率。(2)核医学成像
用特定的放射性核素注入体内,在体外用闪烁扫描仪逐点测量某一内脏器官中核素的分布,是核医学中的典型诊断仪器,可诊断肝、肾、脑、甲状腺等部位的病变,应用很广泛。双探头扫描仪发展到可以作断层扫描、双平面扫描、双核素扫描。闪烁照像机可以一次成像而不必逐点扫描。这就可应用短寿命同位素而减少受检者所受射线剂量,又可以进行动态观察。
(3)超声成象
利用超声脉冲在不同组织内的传播速度不同来探查体内脏器的结构,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X线诊断要好。颅脑受伤、脑出血、脑内肿瘤及眼科诊断过去常用A型;目前应用B型扫描已很普遍,它反映人体某一部位断面的反射率分布。M型图像是一线信号的二维显示,主要用于诊断心脏疾病,常与B型图像配合使用。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使信号处理多样化后,就能定量测量脏器的几何参数不同结构的特性参数及其分布。超声诊断仪的分辨率可达0.5mm,已能诊断出2mm大小的原发性肝癌和胰腺瘤等。
(4)CT成象
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T)是将按不同角度扫描得到的人体某部位结构的投影数据进行处理,重建成三断面图像。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①扫描部1、1 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其他生命现象。其目的是解决医学问题,即研究和开发为防病、治病以及人体功能辅助等医学应用的装置和系统。用技术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来解释和描述人体各层次的成份、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各种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之间的差异,这些内容形成了这个学科的基础部分。而防病、诊断、治疗及功能辅助的具体技术和设备则形成这个学科的应用部分。
计 算 机 研 究 与 发 展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参数都可能有专用的传感器,传感器是否能正确反映要测量的对象,是测量成功的前提。
由电极或传感器得到的信号一般是电信号。可用电子学方法进行处理,消除噪声和干扰,提取有用信号,然后对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用模式识别技术对心电图作计算机分析能诊断不同类型的心脏疾患,监护和警告发病。
临床监护技术集中反映了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水平。可对临床病人的病理、图1 CT装置示意图
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②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③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照相机将图像摄下。计算机容量大、运算快,可达到立即重建图像。高速X线CT已可进行内脏动态观察[2]。利用正电子发射的核素,可以标记体内各种化合物或其代谢产物。核磁共振CT通过磁场与射频电磁场与氢、磷、钠等原于核的作用了解其分布,以显示人体内部的形态,了解局部的生理、生化信息,其空间分辨率在不断提高。
(5)电子内窥镜
内窥镜是体腔内观察的常用方法,配合电荷耦合器件的微型‘摄像机”形成了新型电子内窥镜,可将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图像的数字化使其便于进行图像处理、储存和检索。
1.2生物功能分析及生物信息检测技术
生物机体本身能主动发出各种不同性质的信号,它们携带机体组织的生理或病理信息,反应机体功能,是医学诊断的主要依据。电生理信号如心电、脑电、肌电。视网膜电、眼震电等,以及由感官接受外界信号后产生的诱发电位;非电生理信号如体温、血压、脉博、心音、呼吸、血液粘度等;生物化学信号反应了化学组成的信息如血气、PH、电解质等;生物磁。(脑磁、心磁)、生物发光等,在医学诊断上也很有意义。生物磁信号能反映脏器中某位置的情况,且不受体表状况的影响。微波热图术通过测量皮下温度异常来诊断有关疾病。微波成像可观察肺部水肿、气肿等。
利用各种传感器获得机体信息。如测量各种生物电信号的电极;测量各种物理量如压力、流速、温度。气体分区等的传感器;测量各种生物化学参数的生物传感器,如酶电极、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等。为测量脉象也设计了传感器。总而言之,人体的各种
生理指标作连续颁量,并对一些重要指标作出判断。在出现危险情况时可立即报警。例如冠心病监护、危重病人监护以及危重新生儿监护等。监护的指标有心电监护(心电图、心率、心律等)、血液动力学监护(血压、心输出量)、呼吸功能监护(呼吸运动、微量血气分析、经皮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体温监测等等。应用无线电遥测或配带式的监测器,可对行走病人作心电监测。
1.3计算机辅助在医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诊断(Computer-aided detection and diagnosis,CADs):通过将最新的图形图像技术与医学影像信息相结合,为临床诊断分析、手术方案选择、整体疗效评价提供全新的无创检测与分析手段。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成像质量和速度的提升,也带来了诊断治疗技术及方式上的革命性改变。目前多排CT的超快速成像仅用50秒就可完成全身扫描,为CAD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乳腺癌、肺癌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改善了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在该方向上,本学科已与临床紧密结合,开展了虚拟内窥镜、虚拟放疗计划系统、多发性脑硬化辅助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治疗等辅助检测与诊断方面的研究,正在和计划开展膀胱癌、胆囊、血管内易损斑块、脑内神经核团检测等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研究和开发[4]。
(a)
(b)
图2 计算机辅助诊断示例(a)计算机自动提示左上肺与肋骨相叠的小结节影(b)计算机自动提示两处小结节——左
计 算 机 研 究 与 发 展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上肺和右下肺
图3在计算机模拟中准确的确定上下牙之间的咬合关系 计算机辅助治疗:计算机辅助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外科(computer-aided surgery,CAS)技术,CAS技术通过将先进的医学成像与空间定位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辅助医生制定合理手术方案, 引导手术安全准确进行。随着现代外科对治疗个体化、治疗精确化和创伤有限化的不断追求,CAS技术已在临床获得了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手术中。本学科已开展了先天性耳道闭锁虚拟手术计划、髋关切手术计划及植入骨设计、颌面外科手术计划系统、粒子植入计划系统等可CAS系统的研究,正在和计划开展放射粒子植入导航系统、人体软组织建模与仿真、战场机器人远程救治系统、胸腹部外科手术/微创治疗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简称cad。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3]。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显示出来,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cad 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画图等重复性劳动,专注于设计本身,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质量。
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假肢设计等。
1.4计算机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管理系统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该系统实现了用计算机对医院病人进行看病和药品流通的全过程管理进行动态监测,那些传统上全靠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出错的大量数据完全可以用计算机代替处理,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又可向病人提供完整的数据,为病人提供方便和快捷[6]。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无误的综合信息统计分析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 医院医疗信息通常可归为两类:一类是效率管理指标,一类是质量管理指标。效率指标包括伤病员流动情况,床位周转和使用情况等。质量指标包括治疗情况、手术情况、床位周转和诊断符合情况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真实反映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收治情况、伤病员的人员结构情况、床位周转使用情况,同时从管理上掌握目前治疗水平高低和病种分布情况,经过计算机和统计分析,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可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做出一系列相应调整措施,出台一些适应当前情况的政策,使医院在收治上适应病人分布,在经费使用上减少流失和浪费,药品采购上少占资金,技术力量调整上渐趋合理。因此,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反馈及综合分析是领导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2)医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对各个管理环节实施监控计算机是医疗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涉及钱、财、物等环节的管理,对这些数据的流向从根本上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各级管理部门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这些重点环节实施监控。因此,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是对管理环节实施监控的重要手段。
(3)病案信息是科研、教学、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的最好资料 病案是病人住院期间的全部检查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病案信息的管理既为科研教学提供原始信息资料,又为医疗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反映了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
(4)提供优良的医学期刊信息服务也能为提高医
计 算 机 研 究 与 发 展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学学报, 2005
[6] 徐俊.现代医院信息系统浅析.上海:中国科技信息, 2006
图4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疗水平和业务技术建设发挥作用 医学期刊是医学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报道科研成果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交流,而且在医院业务建设上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因为医学期刊是传播新技术、新创造、新信息、新科研设计及医学发展新动向的主要媒体,它为科学研究的交流和推广提供了园地。
(5)影像信息管理也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部分影像信息是通过录像、照片、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媒体存贮的医学信息,它既有医院重大改革的现场纪实,也有特殊病历的治疗记载,还有科研论文的精辟总结,它在促进医院建设及科研指导上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展望与总结
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应用的例子还很多,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面,普通的计算机已经很难胜任实时处理的能力,使人们转向研究处理速度更快的专门处理器件DSP芯片。在人工智能方面,往往还需要功耗更低、存储更大的微计算机。因此,生物医学工程在利用计算机的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赵波.计算机图像数字化与医学影像学之应用.四川:科技信息, 2010 [2] 李广义等.PET/CT成像原理概述.山东: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 [3] 张跃国等.计算机X射线成像与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尺寸设计.辽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4] 李文杰.胸片计算机辅助诊断.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5] 邓宏明.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广西:广西医科大 4
第三篇:浅论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张美华
摘要:将中学生物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图、文、声、像等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以及启发式、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多媒体 创新意识 整合 网络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学校教学中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教学活动一般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过程、形式及效果的反馈等都与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密切相关。而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平台。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结合起来,可将生物学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形象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提高了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配合教学,一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教学资源,让生物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科课堂,无疑是一场教学的革命,它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上直观的画面,对于生物学中抽象内容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相整合的教学模式,既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又能够让老师从繁重的教学中得到某种程度的解放,不失为一种受老师和学生欢迎的新教学模式。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学习情景。
生物学是一门十分广博而复杂学科,具有许多其他学科没有的特点。如时空性、微观性、宏观性、运动性等。这些特点使得许多生物学的真实情景不能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却可以让这些难师题迎刃而解。
1、多媒体技术可以化大为小,也可以化小为大。如学习病毒知识,病毒个体非常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利用超微摄影记录下来的光盘再现学习情景。再如细胞观察实验,由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是一个人观察,又是首次观察微观结构,许多学生不能区分看到的是气泡还是细胞。我们可用显微投影通过大屏幕把细胞图像气泡的图像都展现给学生,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还有,生态系统是一个宏观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把它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2、多媒体技术可以快慢互化。如开花的过程是很慢的,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经过技术处理,将几个小时的过程浓缩为几十秒种,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再如,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是很快的,很难观察清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慢放和定格展现给学生。
多媒体的利用,能够把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揭示客观规律。
在生物教学中,许多内容通过口述的方式很难表达清楚。但又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缺乏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要想变抽象为直观,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了更合乎自己教学方法和意图,教师应该自己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例如,在学到《免疫》这节时,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学生较难理解,为此,教师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放慢吞噬过程给学生观察,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揭示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规律,而且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计算机网络,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开展,许多学校都已经接入INTERNET网,或有了自己的校园网,或有了自己的网络教室等。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拥有极大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超连接方法,信息检索变得非常快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在线讨论与交流,进行分工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内容,结合文本的形式或电子文稿形式展现给大家,供同学和老师评价与共享。学生们尽展才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四、恰当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避免多媒体手段万能化。
多媒体技术是很神奇,只要你想到的它都能做到。我们有的老师觉得上实验太麻烦,组织教学困难,不如从网上下载一些演示实验在大屏幕上放放。用计算机播放或模拟一些复杂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是它无法全面代替生物实验的作用。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体验知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要始终明白多媒体展现的终究不是现实,无法取代学生亲身实践探究的学习效果,这有违学习的探究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五、生物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生物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
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滥用信息技术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哗众取宠,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形式,教师应该明确,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又恰当地应用它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
尽管信息技术作为直观的教学工具,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但是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电化教学手段仍有用武之地。只有把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充分结合使用才可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注意生物学科的特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师生完成许多原先没法亲自动手完成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影像等手段模拟各项生命活动,然而生命的活性是任何模拟图像无法取代的。而且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些能让学生亲手完成的实践活动或实验就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做,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来的忘的快、看到的记得牢、动手做的学得快。如有条件更应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亲身感受、观察和热爱真实的生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融入日常教学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只不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它是教学手段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现代教育理论进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张勤让.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误区[J].中学生物学教学,2007-2008。
[5]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过程[M].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
第四篇:病案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文献
病案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沈宁,赵薇,李树学,孙世晓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目的 探讨病案教学的实施方法及意义。方法 提出案例库的建立途径,分析了病案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不同方式应用时的准备、组织和实施过程。结果 病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体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等优势。结论 病案教学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紧密联系的有效教学方式。[关键词] 病案教学法;生理学;教学效果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Practice
of Physiology SHEN Ning, ZHAO Wei, LI Shu-xue, SUN Shi-xiao(Heilongjiang Tradi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 Hae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meanings of case teaching applied to the classes of physiology.Methods To provide construction channels of case library, meanwhile analyse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organization and practice that case teaching is applied to the classes of physiology by different ways.Results
Case teaching methods ma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promote students’ activeness and positiveness, cultivate students’ cinical thinking, etc.Conclusion
Case teaching methods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which closely relat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clinical cases.[Keyword] Case teaching methods;Physiology;Teaching effect
人体生理学作为医学院校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与医学专业课和临床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是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由于内容繁多、理论抽象、知识更新快,因此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存在着弊端。
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法,教师按照教科书编排顺序“填鸭式”的逐一讲解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且常常忽视了生理学理论与临床实践间的密切联系。现代医学教育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院校应让学生有机会早期接触临床信息,较早的掌握从事临床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1]。
基于此,我们尝试在生理学教学中引入病案教学法。病案教学法: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具体临床案例的描述, 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育模式,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引导学生对案例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生理学理论感性化,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2]。
现将病案教学的病案选择、应用方法与优势介绍如下: 1 病案教学重点是编写与选择病案
1.1 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根据生理学科特点,修改真实病例或编写模拟病案
模拟病案具有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等优点。但多数情况下,教师将收集的真实病例修剪、补充并编写成教学病例。逐份归类、编辑成册备用。1.2 病案选择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病案选择在广、深、难度上要恰到好处,达到易于理解的目的。授课初期,选择简单病案;中、后期,学生已具备较完整理论基础,选择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衍变过程的病案。2 病案教学的应用方法 2.1 病案预习法
生理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前预习是重要环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事先把病案发给学生,在预习中结合病案,从教材理出思路,明确重点,提出见解。如讲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时, 提前将一高血压病人资料发给学生,提出临床现象的疑问。上课时,学生带着问题,有强烈的求知欲,结课前教师用刚讲的理论清晰地阐释高血压病发病机理及如何预防,学生印象深刻。这种方法目的性强,避免学生看完书后不知重点的情况。2.2 病案导入法
授课之初,教师口述或课件介绍一短小病案(病史摘要、体检化验等),根据病案用启发式手段向学生提问,当造成一种悬念时,转入新课内容。如讲授糖皮质激素调节这堂课时,引入案例:某人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随即发生了一系列临床危象,为什么。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在讲述完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得出答案。实践证明,采用病案作为教学导入的手段,使学生产生了所学即所需的感觉及探究问题的冲动。2.3 病案插入法
单纯的基础理论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神秘难懂,产生厌学情绪。授课中,对重点又难记的内容,可恰当、简洁地插一典型病案,起到画龙点睛、强化教学的作用。注意一点,病例作为课堂举例应简单明了、少而精。2.4 病案讨论课
尽管应用病例导入新课及课堂举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但仍是教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学习。要使学生在“听、记”基础上,再经历“思、用”两阶段,才能对理论知识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具体做法:一阶段教学内容结束后,提供1-2个病例,让学生课余针对病例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分组讨论。上课时各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质疑,教师着重引导、修正并总结[3]。如讲解渗透性利尿原理后,留出讨论课题目“糖尿病病人为何多尿?请用生理学理论解释”。学生课下联系理论内容精心准备,讨论课上充分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实践证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病案讨论,可实现教师由教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培养思维能力。2.5 病案小结法
以病案来结束一堂课。一堂课到后半部分,学生易感到疲劳,学习效率下降,这时通过典型病案来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使学生继续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并可以病案为线索,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2.6 课后作业中引入病案分析
基础课教学大都没有作业,若课后提供一定的生理学科相关教学病案,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强化训练题,可使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复习理论知识,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2.7 病案测试法
课终考试时引入了“临床病案生理学分析”题型。即提供一份完整的病例资料,由学生运用生理学基本理论分析解答。这就要求学生综合分析,把讲课时单一知识点联系成整体。这种考试方法形式上更灵活,是传统试题的补充。3 病案教学模式优势探讨
3.1 病案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病案教学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且可以多种形式开展,这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的转化[4]。3.2 病案教学的引入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教学应当面向临床,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病案教学的引入为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并最终达到了理论知识的整合,改变了原有教学中实践与理论无法有效接轨的局面。
3.3 病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法学生获得的是抽象生硬的知识,记忆不牢。病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对病案进行分析、判断、讨论和总结,培养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综上所述,病案教学是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智能的教学过程。它在加深理论理解、完善临床技能等方面教学效果良好。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问题,如病案选择是否结合了不同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专业的特点(如:护理专业与临床专业病案选择就应各有侧重)等,这将是我们今后探索完善的问题。参考文献:
[1] 苏润泽, 门九章, 李晓芳.浅析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27(6): 59-60 [2] 王玲, 孙平, 杜智敏等.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5): 56-57 [3] Robert E, Dupuis, Pharm D, et al.Use of Case-Based Learning in a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Course[J].Am J Pharm Educ, 2008, 72(2): 29
[4] Davison BD, Tello R, Blickman JG.World Wide Web program for optimizing and assessing medical student performance during the radiology clerkship[J].Acad Radiol, 2000, 7(4): 260-263
第一作者:沈宁(1980-),女,汉族,硕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生理学病案导入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115C-932 负责人: 沈宁
参加人: 孙世晓 金淑英 赵薇 张雨薇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生理教研室 联系电话:0451-89618720 邮 箱:waningsn@163.com
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个人简历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96年9月2004年7月
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2006年9月-2009年7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4年7月 至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助教 教学、科研立项: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2010)
名称:生理学病案导入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15C-932)任课题主持人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2007-2009)
名称:生理学不同模式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任课题主持人
期刊文献
第五篇: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为引导者、自我指导学习以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能有效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种教学法已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1-3],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生理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另外,生理学的专业名词多、结构复杂,理论也较枯燥,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现象。本文以PBL教学法为尝试,对我校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生理学教学中分别开展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在某些方面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PBL 生理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24-02
生理学作为我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它不仅专业名词多、结构复杂,同时理论也较枯躁,因此对于刚刚步入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学生年龄偏小,基础差,存在一定的厌学现象,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势在必行的,使学生对该学科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想学习,才能学进去。传统的教学模式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即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而PBL教学法是由1969年加拿大的Hamilton的Mcmaster大学卫生研究学院创立的。国内外很多医学院校先后都进行尝试,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4]。与传统教学法(LBL)相比,PBL教学具有自我学习性和创新性,它强调教学提出问题作为引导、把教学主体回归到学生、教师只是作为辅助教学而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启发诱导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教研室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对PBL和LBL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性探索[5-6],对比研究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总结如下:
一、实施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择我校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11班和12班共计名1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SPSS20.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人。
2.方法
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即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标本等进行课堂讲授,教师为授课主体,学生以听课、记笔记为主,知识流向模式主要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授课教学。
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其实施步骤包括:①提出问题:教师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及知识结构,于1周前编写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或提出问题,作为学生课堂讨论提纲。②收集资料:学生按每8人划分为一学习小组,依照课堂讨论提纲认真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内容,同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查阅收集相关资料或文献,组内成员之间仔细思考并讨论提纲中的问题,做好记录。③解答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依托,以问题为蓝本进行讨论。各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阐述其对提纲中若干问题的看法,甚至展开辩论。④总结知识:学生讨论完毕,由教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和争议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同时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今后改进的要求。
二、结果
1.考试对PBL组和LBL组进行理论考试,采用相同的考试方式(闭卷)及考试题目,考试试题由非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命题。结果见表1。将数据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优良率=(90分以上人数+80-89分人数)/每组人数,PBL组与LBL组优良率相比,PB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调查的项目结果见表2。
表2显示,PBL组和LBL组学生对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加强分析思维能力、培养团体互助意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通过对PBL教学法的教学实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PBL教学法在很多方面明显优于LBL教学法,对于生理学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较强的推广作用。
在整个PBL教学过程中,全程以“问题”为主线,学生接到问题后,为了得到解决答案,他们将主动去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然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汇总、整合,再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述,通过实施这样一种启发式、自学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过程的,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7]。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多是临床病例。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病例,建立起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拓展了生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使学生产生所学即所需的感觉,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PBL教学法是以团队为主题的交互讨论式学习方法,?W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围绕同样一个问题进行开展的,这种具有开创性的自由自主学习环境,能不断培养他们之间的团队互助能力,也有利于将来工作中有效应对各种人际关系。
总体看来,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方面,反应都是非常积极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种以理论知识为引导、以病例讨论相辅助、以问题鼓励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切入点,的确得到了师生的广泛支持。以上我们总结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着PBL教学模式的普及和各位同仁不断地深入研究,医学教育发展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畅.浅谈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248-249
[2]李开明.生理学教学中实行PBL教学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4(08):183
[3]陈静,李树清,张颖,李飞.以病案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20):2677-2678
[4]蒋柳鸾,蒋晓艳.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05):66-67
[5]黄小平,邓冰湘,曾辉,唐标,严暄暄.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53-54
[6]周丹.PBL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华夏医学,2007(05):1076-1077
[7]董斌.生理学中基于问题学习模式及其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