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文地理学总结与习题(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人文地理学总结及习题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同济大学四平路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200092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辅导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33623 037
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
(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
(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
苏尔:文化景观学派。(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6、现代人文地理学:美国谢佛使作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学者,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总体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课
7、中国: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9、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10、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11、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1)生物适应性: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2)文化适应性: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3)关系:A、相同之处: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B、不同之处: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
12、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区位论: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某种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分析区位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预测其发展,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有计划地选择最优活动场所。共济
13、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1)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14、文化的特点:民族性、时代性、变迁性、稳定性、积累性、多层次性、滞后性。
15、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1)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A、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B、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C、刺激扩散stimulus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2)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16、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人类、植物、动物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的科学。(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derminism: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德国的拉采尔和美国的森普尔。(2)可能论possibilism和或然论:强调人类对环境有自由选择,利用能力的一种理论,与环境决定论对称。法国的白兰士、白吕纳。(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4)生态论human ecology: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美国的巴罗斯。(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7)和谐论harmony: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17、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要相应变化协调进行,形成整合,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18、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人文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19、挑战与应战学说(英国的汤因比):(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冰岛成功、格陵兰失败。20、德国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新教加尔派的训诫是必须在绝对的信仰中得到安慰。其基本理论是命定论:一个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预定,而不可更改。要求致力于你的职业,不停息地的劳作中形成职业责任感,把致富、贸易和利润看作职业成功的证据与个人德行的证实;把个人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看做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途径。新教中的资本主义精神包括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31、人口迁移的迁移趋势(英国拉文斯坦):(1)大多为短距离的迁移;(2)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4)乡村居民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以男性居多;(6)大部分为年轻人;(7)主要方向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32、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1)居住历史分析:A、生活史;B、迁移类型:移入、居住、通勤、移出、返回;C、迁移者和逗留者;D、居住的持续时间:累积居住将产生惯性。(2)随机方法: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33、人口迁移原因:经济、政治、国际战争、国内战争、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逃避种族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
34、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1)流动规模越来越大;(2)流动半径越来越大;(3)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4)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5)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原因分析:(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2)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3)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4)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5)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35、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分布上为大分散、小集中。
36、农业革命人口增长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呈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7、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38、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1)原始阶段:高高低;(2)过渡阶段:高高(较原始阶段为低)低;(3)现代阶段: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诺特斯坦命名了“人口转变”仅针对第三序列:人口增长加速、减速、缓慢。
39、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和死亡率都很高;(2)早期扩张: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加速;(3)后期扩张:死亡率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减速;(4)低位静止:死亡和出生率都低,(5)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原始静止时期、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现代静止时期。
40、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西欧模式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北美国家,是自发的演化过程;而日本模式包括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除了一定的自发性外,同政府鼓励节育是分不开的。
41、中国人口转变模式:(1)加速增长accelerated growing1949—1959;(2)负增长negative growing1959—1961;(3)高速增长high growing1961—1971;(4)减速增长decelerated growing1971—1980;(5)波动增长fluctuated growing1980—1992;(6)持续增长sustainable growing1992至今。
4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对人口增长的影响集中在自然上:土地、淡水、森林、矿产等
43、人口构成(人口结构):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1)自然构成:A、性别构成通常用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B、年龄构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数中不同年龄的比例关系;(2)社会构成: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婚姻家庭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等。
44、人口政策:以调节人口数量和质量为任务的一种社会政策,它是为达到特定目标,在国家的领导下,对人口过程进行调节和干预。
45、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
46、适度人口: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意义:(1)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大意义;(2)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3)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47、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48、人口年龄金字塔:山型、瓮坛型、钟型。
49、人口老龄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逐渐驱于老年型的过程。
50、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1)绝对数量大;(2)发展速度快;(3)人口老化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4)耦合性。原因: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是年龄构成的定盘星,人口寿命的延长。对策:(1)突出老年人的精神价值;(2)发展老年产业;(3)加强积累,奠定基础;细化老龄程度,抓住发展机遇;(4)完善构成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自养、家庭养老、社会养老);(5)加强技术投入,加快产业调整,以技术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6)培养专门老年护理人才;(7)延长退休年龄;(8)关注老龄妇女。
51、农业起源:(1)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说;(2)海登的宴享说;(3)多因素耦合说: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古文明基础、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压力与追求、偶然性因素触发与催化。
52、农业起源的地点:(1)美国索尔:植物驯化最初中心是东南亚;(2)考古学证明西亚两河流域的肥沃新月地区被认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
53、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影响:(1)农业活动需要定居;(2)单位群体人数少;(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54、人类文明:(1)埃及:公元前3000年,(2)巴比伦:公元前3000年;(3)印度:公元前2500年;(4)中国:夏(公元前2100--1600年)。(5)墨西哥:墨西哥首都附近;(6)玛雅: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一带;(7)印加: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埃及、巴比伦与印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是旱作的黍粟文明,墨西哥、玛雅、印加是玉米文明。
55、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目前存在于亚马孙地区、刚果地区、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56、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1)中国:火耕水耨(用火烧去田中的杂草,用水淹死杂草);(2)欧洲中世纪:敞田制(庄园中的农户在各耕区获得耕种长条状份地,在作物收获后,各户均须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三圃制(冬小麦和黑麦、春小麦和燕麦、农闲做牧场以发展养殖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灌丛—休闲农业(地多人少)。
57、传统农业类型:(1)旱作农业: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2)水稻农业: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喜高温潮湿。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古巴、委内瑞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3)地中海农业:分布于地中海周围、美国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种植小麦、大麦、葡萄、油橄榄、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4)游牧业: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58、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产品是作为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俄罗斯、马西等。
59、现代农业特点:(1)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品所消费的;(2)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3)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单位面积产量高;(4)农场规模大;(5)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
60、现代农业类型:(1)种植园: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如加那利群岛、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2)谷物农业: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suitcase farm(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agribusiness(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3)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4)乳品业: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5)市场园艺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6)大牧场: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61、工业的扩散: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俄国、美国、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62、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63、工业类型:(1)第一产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2)第二产业:制造业(北美、欧洲、俄罗斯与乌克兰、日本等)(3)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4)第四产业: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5)第五产业: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6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2)资源:(3)能源:水力、蒸汽机、电力;(4)市场;(5)劳动力;(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65、工业分布的新变化:(1)纺织业与成衣业:发达国家日趋衰弱,发展中国家急速上升,从美国、西欧、日本向东南亚与东欧要区转移;(2)汽车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之间变动(西欧、日本、美国);(3)微电子工业:半导本、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生产由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四地控制,家用电器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4)英美产业:由传统工业转向新技术和新的服务业。
66、当前全球经济形势:(1)需求不旺;(2)生产力过剩;(3)发达国家科技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但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4)发展中国家:优势在于资源和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67、种族: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血型等)的人群,属于人的生物学方面的属性。68、种族多源论(魏敦瑞):(1)我国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发展到现代的黄种人;(2)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亚发展为棕种人;(3)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发展为黑种人;(4)西亚猿人发展为白种人。
69、种族一源论:人类种族本源于一个地方(可能是西南亚、北非或东非)。
70、种族与环境:(1)肤色:人体肤色的变化取决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烈程度有关;(2)人体结构: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于细长;(3)鼻子、眼形、头发组织:热带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寒冷人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而后进入肺部;黄种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紧缩形成直发,黑种人由于气候炎热而潮湿皮肤松弛形成卷发隔热防晒。(4)体重与长四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黑人体重轻而长肢体善于投掷长矛,汗腺多,散热快,嘴巴大,厚唇,宽鼻便于气流通畅,手掌和脚掌的汗腺多而且大,手细血管较丰富,对体温调节较完善;因纽特人体重重,脂肪厚,散热少;白种人高鼻梁狭鼻对冷空气有预热作用。
71、种族划分的标志:(1)毛发:亚洲人直发、欧洲人波状、非洲人卷发;(2)肤色:白肤色的色素细胞约为1000个/MM以下,黑肤色在14000个/MM以上;(3)身高:与营养和遗传因素有关;(4)头颇形状:头骨指数=头宽/头长*100;(5)鼻形:白种人狭鼻、黄种人中鼻、黑种人宽鼻;(6)指纹:亚洲人多斗型、黑种人多弓形、欧洲人多箕形。72、世界种族划分:(1)白色种族群: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世界分布最广,欧亚大陆西部、北非、西亚、南亚;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第种族(2)黄色种族群:皮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蒙古族、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人;(3)黑色种族群:皮肤呈黑棕色,头发黑且成羊毛卷状,唇厚,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美洲,尼格罗种族、布须曼种族;(4)棕色种族群:肤色深,毛发卷曲,鼻梁高而不扁、唇厚而不外翻主要分布在大洋洲三大群岛上。有澳大利亚种族和三大群岛种族。
73、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印第安、印度、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74、种族主义:是一种以种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
75、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个历史范畴,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
76、民族地理学:研究民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空间分布规律、特征,探讨民族发展演变的学科。
77、世界民族的分布:共有3000个左右,汉族人数最多,超过12亿,其次有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1)形式分布区:一个集中的、并相连成片;(2)机能分布区: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78、中华民族分布:汉族占92%,分布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79、民族的迁移:(1)印第安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加勒比地区、巴西、美国;(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美迁移。
80、民族的集聚:(1)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2)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
81、民族的变化与整合:(1)北美印度安的文化变化:传统玉米种植地位下降,玉米主食让位于面包,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出现,砖房替代土坯房,电器代替传统用器,汽车替代马车,英语普及;(2)西班牙人在拉美与印第安人的整合:斗牛传到墨西哥(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美国英语、信新教的占优势,形成新民族—美利坚民族。
82、民族地理学研究的意义:(1)促进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2)对我国的外交政策能发挥应有的作用;(3)为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繁荣民族经济作贡献;(4)促进民族团结,开展民族教育。
83、民俗: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我国古代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84、民俗地理学:研究一定地域内各民族人民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文化现象的地区差异和分布规律,探讨民俗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并阐明其形成、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
85、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意味着一个族的共同心理感情的形成,并表现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有些民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86、民族特点:(1)内涵特征: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2)外延特征:承传性、变异性。
87、民俗与环境:物质民俗(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运输)、社会民俗(节日、岁时)、礼仪(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精神民俗(巫术、宗教、民间禁忌)、口承语言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
88、民居: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材料(石材、黄土、竹子、木材、砖瓦)、建筑布局、建筑外形和内部特征。
89、饮食民俗:北方吃面、南方吃米、拉美吃玉米、东欧吃黑麦、中国东方吃猪肉、欧洲吃牛肉。
90、流行文化:(1)足球(soccer):最早出现在英国;(2)服饰:白领、蓝领;(3)快餐:汉堡包、肯德基炸鸡、麦当劳、中国快餐米饭加面条。(4)流行音乐:摇滚乐、摇摆乐、迪斯科、卡拉OK。
91、语言: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地理学是研究语言变化的地理形式,即研究语言的地区分布,语言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收集语言资料、编制语言地图等的方法,表示各种不同语言分布上的特点,探讨语言对民族、社会发展的意义。
92、语言本质特征:(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3)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4)语言是符号系统;
93、英语的形成和发展:说英语有3、7亿人,加上作为第二语言与官方语言超过10亿人。起源于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带来盎格鲁—萨克逊语,1382年英语圣经出现使其成为全民语言,保留大量法语和拉丁语词汇。作母语的国家: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圭亚那。
94、汉语:使用人数达10亿以上。方言:同一语言衍变而成的地方变体,具有地方特点,是某一地区人们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中心,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础;(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为代表;(4)粤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5)闽方言:福州话、厦门话;(6)赣方言:南昌话;(7)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北方方言相对统一,南方相对分散。
95、世界语言谱系:(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2)语族:二级单位,各种语言在演化上又有亲疏远近之分,从而形成次一级的语言群。(3)语支:同一语言中最小的语言群,(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世界共有12个语系40多个语族。96、世界语言分布:(1)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斯拉夫语、印欧—伊朗语;(2)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日语、朝鲜语、越南语;(3)闪—含语系:阿拉伯语、希伯来语;(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5)非洲语言: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科依桑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6)马来—波利尼西来语系;(7)其它难以确定:美洲印第安语、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地著语言。
97、语言传播特性:外延性、连续性、层序性、复合性、竞争性、演化性、阶层性。98、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地理集团、行政区划、人口迁移、经济条件。
99、语言扩散及其结果:(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美洲;(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满族、美洲后来移民;(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芬兰的瑞典语,日本语在台湾和朝鲜。(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新疆的锡伯语;(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英国的英语、客家方言。(6)多语言国家的出现:加拿大双语(魁北克的法语,其他为英语)、瑞士四种官方语言共存。
100、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与语言符号相比,文字符号的特点是形、音、义三结合的。
101、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1)汉字:从大汶口原始文字算起,有5000年历史,汉字字形为方块状,是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全世界有1/4居民使用。(2)阿拉伯文字:前身是那巴泰文字,3世纪出现阿拉伯词语,4世纪起开始用来表达阿拉伯语,世界有10%居民使用。(3)希腊文字: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末—9世纪初,即腓尼基繁荣时期。(4)拉丁(罗马)文字:产生于公元前8—7世纪,起源于希腊文字。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字母共有70多种。
102、地名景观:在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及发展历史的不同,使地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形成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103、地名分类:(1)反映自然环境:淮阴、山西、临沂、鞍山、浙江、酒泉;(2)经济活动:牛街、马市、龙场、天津、驻马店;(3)历史:故乡县、屯留营;(4)少数民族文化:呼和浩特(青色的城)、拉萨(圣地)、塔里木河(脱缰之马)。(5)祥瑞或祈寿意愿:长安、宝鸡、定边。
104、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Idaho 爱达荷意为高山上的亮光,Massachusetts 马萨诸塞意为大山岗,Michigan 密歇根意为广阔的水面或大湖。
105、宗教:即以神说教,上行下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意识中关于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量的一种歪曲和荒诞的反映,是把人间力量幻想为上帝、神祗、精灵等超人间的力量的实体而加以信仰和崇拜。
106、宗教地理学:研究宗教的产生、传播和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07、宗教分类:(1)起源和演化阶段: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2)依流传范围: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3)崇拜神灵的数量与变化:一神论、二神论、多神论。
108、世界主要民族宗教:(1)犹太教:远祖生活在阿拉伯半岛,摩西被认为是创始人,严奉一神,《圣经》,二战遭希特勒屠杀,周六为安息日,禁忌有水中无鳞动物不可吃,地上不爬不吃、动物中只吃既分蹄又倒嚼的种类。全球共有1500万人,美国有600万人,以色列有300万,欧洲有400万。(2)印度教:信仰者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起源于BC2000吠陀教,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后分为三个流派是毗湿奴教、湿婆教、性力教,主要教节有湿婆节、好利节、乘东节。(3)道教:中国本土宗教,崇拜鬼神,求仙并追求长生不老,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纬学说为神学理论。另一思想为天道相承、因果相报。(4)儒教:以孔子为崇拜对象,经典有四书、五经,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神道教: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后神道教居于国教地位,二战后实行政教分离,成为民间宗教。
109、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古迦毗罗卫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教义有无常、无我、苦、惑、业,最高境界为涅盘槃。教徒约2、5亿,传入我国的称北乘佛教,在西藏称喇嘛教。(2)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等,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圣经有旧约全书、新约全书。教徒约10亿。(3)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教义有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大约公元7世纪前后,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我国,称穆斯林,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分布在西北、西南。
110、宗教传播:移民、传播、领土竞争、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
111、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成为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为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工具,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
112、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务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天主教的组织称为教会,是严密,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
113、宗教风俗与禁忌: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禁吃牛肉,基督教周六、周日休息,犹太教早婚多子,天主教不允许堕胎,伊斯兰教世界妇女禁止在宗教生活外,不许读书、经商、参加清真寺活动。
114、宗教景观:(1)基督教堂:教堂是神的住所,圣坛是举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A、罗马式(巴西利卡):长方形的大厅,内有两排柱子分隔的长廊,中廊较宽称中厅,两侧窄称侧廊。B、拜占庭式: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C、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形、飞券、修长的立柱。(2)伊斯兰清真寺:使用巴西利卡式,形如我国的四合院。(3)佛教寺庙: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缅甸仰光大金塔,我国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115、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1)影响其源地:宗教是对地理环境的歪曲的反映;(2)影响其起源;(3)影响其礼仪;(4)影响其习俗;(5)影响宗教节日;(6)影响其传播。116、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生态环境;(2)影响地域文化;(3)影响政治地图;(4)影响人文景观;(5)影响人口的增长、分布及迁移;(6)影响区域经济,尤其是旅游经济;(7)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功能。
117、宗教的建筑意义:(1)宗教建筑的结构与形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体现了不同的建筑思想灵魂和理想景观;(2)宗教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振形成有机整体;(3)宗教建筑对一般建筑的引导作用;(4)宗教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118、我国宗教发展特点:(1)传统宗教延绵不断;(2)多样性与包容—消化吸收能力;(3)统治阶级始终支配宗教;(4)三重结构的交叉与脱节;(5)现实性与功利性。
现状:(1)宗教整体发展加快,尤其是个别宗教,且宗教影响在上升,(2)各大宗教在努力适应社会主义,促进两个文明发展;(3)在转轨时期宗教领域有一些混乱现象;(4)境外敌对势力加强宗教渗透;(5)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相互交织,社会矛盾突出;(6)邪教和迷信活动及各种伪科学影响正常宗教。
119、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聚落,规模较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20、世界各国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1)按居民点达到的人口数;(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及其非农业人口比例;(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
121、我国城镇建建制的设置:(1)城市:A、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镇;B、人口不足,但是省级国家级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2)镇:A、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B、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或超过10%;C、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可按上一条放宽;D、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确有必要。122、门槛人口:在中心地研究中也称入门人口,就是中心地建立某种物质和服务供应实施,要有最低地限度人入门人口,低于此最低限度人口则无利润可得。
123、城市体系: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有人也称城市体系。
124、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通常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人口为居第1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3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其他城市大许多倍,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位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比较明显。(3)农村聚落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125、城市区位:(1)从防卫出发:河流—巴黎、海洋—波士顿、东京、制高点和隘口—奥地利萨尔斯堡、雅典、潼关、娘子关;(2)交通:水运——在河流附近或沿河分布、河口处;陆运——丝绸之路、铁路、公路;海上交通——世界最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126、城市与自然环境:(1)地质环境:特别突出的是地震;(2)地形: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3)气候:多雨地区考虑到防洪和排水,寒冷地区注意取暖、防冻,热岛效应问题等。(4)水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要求的水,还要注意排除污水;(5)城市的生物环境:城市绿地建设。
127、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1)集聚力: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2)离散力: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城市中心经济效益下降、声望下降等,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吸引加速城市的分散。128、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1)同心圆模型: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地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家庭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2)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3)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129、城市景观:即城市的总体景象,指城市的景象、形态等组成的城市地区的特色。(1)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帝国大厦102层381米,国际贸易中心110层411米;(2)与著名建筑物相联系,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如伦敦的塔桥、巴黎的铁塔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的歌剧院;(3)是城市的格局,如华盛顿体现了美国的国家意识即民主和法制;(4)是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如杭州西湖、威尼斯的小桥。130、城市感知:城市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不同的。从城市景观来说,给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131、集镇: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性聚落。(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2)集市: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132、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行分类:(1)密集型农村聚落:多出现在人口密集的旱作农业地区。街道式村落、城市绿地的环形村落、棋盘式的村落。(2)分散型农村聚落:分布在地形条件不好或特殊的生产地区如水稻地区的村落、西欧孤立的农场。(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和法国式的村落。
133、活动型村落:没有固定地点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暂居地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居住地,多分布在草原半干旱区、牧区、少数山区。
134、特殊类型:(1)美国单户型:美国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区,常见一种分散的聚落景观,其社会基础是土地的私有制。(2)集体农场型:在前苏联、东欧和以色列,由于土地公有,政府组织下在地广人稀地区建立的居民点,我国东北、新疆、甘肃、云南等地。(3)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的村落,与集体农场相比,生活服务设施较差,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135、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
136、旅游的构成要素:(1)旅游主体——旅游者;(2)旅游客体——旅游产品;(3)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37、旅游客源地:产生旅游者的地域。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欧洲和北美是世界传统的客源地,亚太地区是一个新兴的客源地。
138、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139、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英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国,(2)相对应: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3)分散与集中:如北京的客源分散。
140、旅游动机:直接推动一个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1)田中喜一分类法:心情、身体、精神和经济动机。(2)麦金托什分类法:身体健康、文化、交际、地位与声望。141、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性别:男子多把动机付诸实施,女性多犹豫、迟滞、稳重;(2)年龄:年轻人产生动机易、实施快;中年人求实求稳;老年人喜爱清静而交通方便、怀古或访友需要。(3)身体健康:影响动机的产生及强度。(4)经济能力:(5)余暇时间;(6)心理因素:个人的爱好、兴趣、专业、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7)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及治安等。
142、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感知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上;(2)最大效益原则:A、最小的旅游时间比;B、最大的信息收集量:最有名的、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资源;(3)旅游偏好:年龄、职业、学历。
143、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收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的。其形成条件有两点:(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2)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4、旅游资源的特征:(1)在空间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2)在时间上具有变化性;(3)经济价值的不确定性;(4)认知性和非旅游功能性。145、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1)体验性评价:对旅游资源的质量体验而作出的评价;(2)技术性评价:对旅游资源进行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性进行技术分析。(3)综合性评价:选取多项恰当的因子和开发条件,并综合考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对旅游资源较为评价的一种方法。
146、旅游地分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和古迹、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旅游渡假区、主题公园。
147、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经济方面:A、旅游业的经济特征:无形的出口产品、零散的综合产品,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B、旅游与经济发展: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C、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D、劳动密集性的行业;E、旅游税收:增加外汇收入和各种税收;F、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G、消极影响:旅游过度超前发展,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可以引起通货膨胀、抬升土地价格。(2)环境方面:A、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共生关系;B、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植物、动物、水质量、大气质量、地质;C、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a风景区: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b、城市基础设施:设计良好、造型美观、位置适中的宾馆是城市环境的一种财富,但造成城市用地紧张。(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A、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担心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冲击;B、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对落后地区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当地人生活水平,一些有争议的都市价值观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C、社会道德:色情、犯罪、赌博被认为是旅游业带来的灾难。D、宗教:宗教圣地为迎合旅游业而发展,失去其宗教意义,把旅游接待看作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D、语言:语言的使用直接反映该国的文化力量,是衡量国际旅游业的社会影响的尺度,但威胁着旅游地语言的纯洁性。E、健康:有助于公共健康设施的改善,也可能引起健康标准的倒退,旅游者把疾病带到所到之处或受旅游地疾病的影响。(4)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A、促进文化的变更和交流;B、引起传统文化形式(工艺品)的复兴或倒退。
148、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49、环境感觉: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引起的认识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个别属性。
150、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文地理学》部分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
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 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
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
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 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
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 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
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 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
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
A.亚里士多德
B.李特尔
C.洪堡
D.梁启超
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
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
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
的观点。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
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
思想的萌芽。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 C.生态论 D.适应论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
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 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
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
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 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 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
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
性、性和
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 2.二元论
3.人地关系适应论 4.人文地理学 5.人地关系 6.人地相关论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答案要点
一、1 C;A,C;3 B;4 B;5 A,B;6 B,C;7 D;8 A;
二、填充题
1、人文现象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神的意志
生产关系
3、文化 政治
4、对立统一
5、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
人地关系论
7、人地相关论
8、行为革命
9、经济地理
10、区域性
综合性
社会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
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人地相关论
人地协调论
相同
(1)人地相关(2)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因素 差异
(1)
人地互为因果
(2)
或自然论因果观
(1)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是最关键因素。(2)人地对立统一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拉采尔地理决定论(1)直接生理影响(2)心理影响(3)对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影响(4)对人类迁移和最后分配的影响
评价:(1)进步意义:反种权,促进人地关系研究,现实意义
(2)消极方面:否定人地相关,否定的能动性,人地关系的直线化。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新的科学理论何方法论
(2)新的研究方法何手段。
(3)新的研究内容何方向。
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取得人地协调;人地之间不是简单的因素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三个阶段:包括地理繁荣阶段;否定人文地理阶段;人文地理的复兴。
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古地理环境(地质时期、纯自然环境)
现代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三个层次的综合:
(1)人文地理与全球问题
(2)区域综合研究(3)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
(3)并非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1)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2)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中心课题(3)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相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三大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地理环境决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相同
(1)否定人地关系(2)人地之间是因果关系 差异
(1)地理环境为因了人类社会为果
(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1)人的意志为因,环境发展为果(2)否认地理环境的自然基础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的选择能力,人地关系是一种或多些的关系。
白吕纳的观点:(1)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
(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
评价:(1)较为完善和正确的人地观: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
(2)全面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
(3)或然论的因果观。人文地理的一些习题
《人文地理学》试卷(考研提高部分)1.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 地理学的特性主要是()、();
1.2 文化由()、()|和()三个层次组成。1.3 第一产业指(); 第二产业指(); 第三产业指()。
1.4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
1.5 原始宗教主要指(),民族宗教主要有(),世界三大宗教是()。
2.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2.1 文化 2.2 拉采尔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2.4 综合国力 2.5 领土
3.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2分,共18分)3.1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 3.2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可能论
3.3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3.4种族、民族、国民 3.5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 3.6文化景观与文化区 3.7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3.8环境、资源、能源 3.9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4.辨析题(每个2分,共11分)
4.1指出下列问题研究基本属于那种研究方法,为什么?(1)
中国的地方志;传统的区域地理学(2)
中心地理论、区位论;
(3)
一批激进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城乡地域差别是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4)
行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研究(5)
利用数理模型说明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6)
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探讨生产力布局特点(7)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 4.2 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扩散,说明原因(1)传染病的扩散
(2)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在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
(3)在没有现代媒介以前,新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的流行。(4)中国饮食文化在欧美、东南亚的流行。5.论述下列各题(88分)
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6分)
5.2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原因,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12分)。5.3 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
5.4分析中东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地域冲突的潜在宗教影响因素。(8分)5.5分析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
5.6试论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2分)
5.7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12分)
5.8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12分)5.9分析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意义。(10分)
推荐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华东师范大学报录比例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完全备考手册 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下载
第二篇: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嗨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①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②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③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发展历程:①古代的人文地理思想和知识及其丰富,但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文地理学。②近代地理发展比西方国家要晚半个世纪左右,引入了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新思想和研究方法,受当时法国和英美学派的影响,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始起步,主要集中在人地关系、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城市地理、农村聚落研究、运输地里、政治地理等方面以及区域综合考察。③1980年以后人文地理才得到恢复,得到长足的发展——Ⅰ1949-1979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Ⅱ1980-1990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阶段。Ⅲ199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进入全面发展和提高阶段。
如何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竞得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旧体制接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的地域行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5、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6、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3、文化区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的。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文化扩散特征: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②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式”环境关系: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二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 3 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例:汤恩比有关亚非地带人们在并和结束后的5条出路。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做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例: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产生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原因: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
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3、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
人的作用:
1、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2、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3、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4、生态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5、环境感知论: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形成环境感知后,受其影响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十分准确,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在移民上的反应)。
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
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
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命定论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这种新教观念和行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刺激了其所在地区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发展以及地理环境也随之变化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是另一种人地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 行分析有所启发。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文化区: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文化扩散: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文化生态: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整合: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典型模式: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按课题研究目的分: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性课题。根据课题的来源分: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计划方案包括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申报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包括: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经费预算说明。
三、收集、整理资料:广泛收集、辨别真伪、兼收并蓄、分类清晰。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是资料收集工作,调查研究主要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有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第一手资料是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 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获得,第二手资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简介资料的认识,弥补其时效性缺陷,获得直观印象。
五、分析研究(数据初步分析与处理、建立分析模型、数据补充、分析结论可靠性评价、征求意见):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的过程。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原始资料)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1)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经验主义方法的特征,一方面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归纳的作用。由于归纳主义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个个有挂你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经验事实都收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一方面,与地理学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渗透,如产生于经济学界的区位论引入了人文地理学,一些非地学者尝试用新方法应用到地理问题的解释上。另一方面,一些对工作者开始寻求可以应用到地理问题的定量方法,发展地理学的理论,以解决传统地理学的诸多弊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人文地理学较传统地理学有了许多革命性的发展。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3)人本主义方法论: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但总的说来,人体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和间接的,它们并没有向人文地理学家提供一种直接的方法,只是从这两种哲学中引进对人的经验和人的主观性的重视这样的观点,并作为武器来反对实证主义地理学那种忽视人的地位的观点。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做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反映了人文那社会科学领域继自然科学的综合趋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综合趋向。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有两点最主要的影响: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师徒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那些途经和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二、科技文献
1、地理科技文献:按种类分为各种书刊、资料、数据、文物、图表、非资料类或非印刷品类;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为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2、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1)与人文地理有关的虚拟地理图书馆(2)相关综合性网上图书馆和论文数据库(3)遥感图像和地图信息数据库 4.题目不重要(略)
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新中国成立以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有突出特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57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1950~1954年,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在37‰以上。此后有所下降,但都在30‰以上。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人口死亡原因就由以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转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为主,使得死亡率急剧降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人口死亡率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57年的10.80‰。随着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且转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第二个阶段是从1958~1998年,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1958~1961年是中国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年达到25.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此后,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二次高峰期。1962~1965年是对被打断人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但是,进入1980年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除1984年外,1981~1990年的出生率均在20‰以上,而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自然增长率在15‰左右波动。不过,与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比较有显著降低的趋势。进入90年代之后,在死亡率保持低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不断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到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20‰以上下降到10‰以下。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如果死亡率超过出生率,那么,人口 7 数量甚至会出现负增长。按照联合国中位方案预测,在未来50年时间内,中国人口出生率保持缓慢下降趋势,死亡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大约在2030年前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接近,人口数量达到高峰。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结果基本相同。2030年之后,由于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
2、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人口变动的影响: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3、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衣: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维吾 尔、哈萨克等民族,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
食: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
住: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民间文化:在物质、精神、礼仪等方面与别的民俗的差异以及和流行文化的不同。
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原始农业阶段:主要是迁移农业,“刀耕火种”对土地进行轮作,在环境可承载范围有积极作用,发展农业、改善自身生活,科技获得一定发展。
(二)传统农业阶段:属于自然经济,农具、技术改进,基本上靠人力,社会发展由于农民生活的贫困而缓慢曲折。
(三)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出现巨大飞跃,进入商品农业阶段,农业社会化程度很高。现代农业的产品保证了第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
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1.埃及
尼罗河的影响因素:
1、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热带雨林区(雨量大且均匀)。
2、第二水源地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始于6月终于10月),雨季降雨使大量腐殖质进入河里,每年的定期的洪水带来丰富营养的淤泥,有利小麦种植。
3、平水期满足小麦在11月播种,5月收获,无水灾且有充足灌溉水源。洪水期留下的富含营养的淤泥对小麦生长极为有利。(上述条件使小麦高产、为文明发展提供优越条件)农业因素:埃及具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 便利的运输条件: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2.巴比伦
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雨。水源: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新月形地带,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农业方面:秋种、夏收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河水灌溉,产量较高。3.印度
有利的气候水文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4.中国
地形上:黄土高原边缘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含矿物质多,利于土地开垦、作物种植。气候上:年降水量在600mm~650mm之间,气温7月平均26℃、2月平均-2℃,高温与雨季结合,利于作物生长。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比如梯田,是人们根据地理环境而建的。依水建水田。农业景观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根据当地的日照、降雨、河流分布、干旱/湿润、平原或山区等条件因地制宜。这样能节省人力物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出。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有时候对农业的影响具有决定性。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那里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利用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等等是农业的自然基础。
天气和气候条件: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今天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饮料和果品中的茶、咖啡、香蕉、橘子、荔枝等都是热带和副热带的植物,它们对寒冷与霜冻非常敏感。
3.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
1、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以棉纺织业中纺和织的连锁反应使棉纺织业普及了机器生产,“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动力方面:1702年,纽卡门发明第一台用于煤矿抽水的原始蒸汽机。1769年,瓦特发明单动式蒸汽机,1784年发明联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的优点:使厂房脱离地理条件的严格限制,蒸汽机提供的动力易于控制。蒸汽机用于纺织业,促进了其发展,纺织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刺激了钢铁业的发展。
3、钢铁工业:1709年,达比发明焦炭铁,其子发明水力鼓风机。1760年,斯米顿改进鼓风技术。钢铁产量大幅增加。
4、采煤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煤炭在诸多领域取代了煤炭。煤炭运输导致对机械工业与运输工业的需求。
5、运输业: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掀起建设运河的高潮。陆路方面1750年发现修硬质路面的办法,道路可全年通行。1812年铁路机车采用有轮边车轮的办法。1821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第一条铁路建成,后来逐渐掀起英国国内建设铁路的高潮。第一艘商用汽船由美国罗伯特·富尔顿建造,1833年,横越大西洋的航运开始使用汽船,海上帆船时代结束。
6、机械工业:蒸汽机制造的不断革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
7、化学工业:由纺织业最先带动,以化纤为原料的纺织厂选址常接近化工厂。
8、食品工业:化工的发展又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法国与1810年发明沸水灭菌法,1839年又发明马口铁罐头保存食物。后来又有氯化钙、沸水灭菌。这些都都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动力方面: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运输业:汽车、飞机等的发明。通信产业:电力与电磁感应定律的 10 发现,电报、电话、广播的相继发明。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新发展:转炉和平炉等新炼钢法的相继应用、合金钢的研制,石油燃料的提炼、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出现和应用。工业生产的扩散:
1、向欧洲大陆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德国在国家统一后加快工业化步伐,一战前夕已经是欧洲大陆第一。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瑞典等主要国家开始。
2、向北美的扩散: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直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一)北美工业带(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1.新英格兰区(最古老、中心是波士顿为美国东北的硅谷)2.中大西洋工业区(出版业最集中的地方、中心是纽约)3.摩霍克河谷区(廉价电力促进炼铝业发展)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最古老钢铁工业区)5.大湖西岸工业区(运输网络中心)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以汽车装配闻名)7.东南工业区
8.海湾工业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以新奥尔良、休斯顿为中心)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西海岸工业区(以洛杉矶和圣迭戈为中心)
(二)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西欧)
1.英国工业区(英格兰的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生产场所集中在西海岸现向东南沿海转移)
2.莱茵—鲁尔工业区(鲁尔区,鹿特丹世界最大港口,煤铁资源丰富)3.莱茵中部工业区(欧洲第二工业区,法兰克福是地理中心)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热香蕉”地带)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1.中央工业区(俄罗斯首都及其附近地区)
2.伏尔加工业区(位于伏尔加河、卡马河沿岸,廉价水电供应、丰富油气田)3.乌克兰工业区(位于顿涅茨煤田区,以钢铁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4.乌拉尔工业区(世界上矿种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位于西伯利亚,铁矿煤田区,工业集中于新西伯利亚城)
(四)日本工业带(出口导向,工业布局面向太平洋)1.京滨工业区(东京及东京湾地区,鹿岛是工业最集中区)2.阪神工业区(日本最大贸易港—大阪大阪、神户)3.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港口为依托)
4.北九州工业区(原是钢铁与军火工业基地,现为综合性工业区)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巴西东南沿海、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墨西哥中部)2.亚洲工业区(四小龙、中国大陆、印度、西亚)3.非洲工业区(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采矿业)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1)第三产业:是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其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提高及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第四产业(信息产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第五产业(文化产业):工业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及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大量商机。
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②为国民经济各部分提供能源和原材料③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④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在诸因素中重点考虑限制性条件)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防御自然灾害,香港、日本劈山、填海造陆。
气候条件:棉纱厂需要车间的湿度 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限制性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日本企业临海型利于进口原材料
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瓶装物品就地销售 消耗能量多的工业:连铝厂靠近水电站
需新鲜原料的工业:牛奶加工冷藏技术的应用 3.能源条件:
能源类型:水电、火电、核电
能源输送:西气东输使东部方便的使用能源发展耗能工业 能源成本:核电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火电 4.市场条件(限制性条件):成品体积增大的工业:塑料工业 产品要保鲜的工业:食品工业 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如钢铁联合企业。
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
三废排放、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同:都涉及了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异:
1、克氏的中心地理论以韦氏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韦氏从简单假设开始,假定一些相同的条件。
2、克氏将地理学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相结合,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区位论。韦氏抽象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
3、克氏理论对某些工业部门布局有指导意义。韦氏理论由于诸多缺陷,只对单个生产企业的区位布局做出分析。
6、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一、1.劳动时间缩短和劳动强度缩小,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2.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表现在饮食、居住、服装等方面。
3.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表现在影视、旅行、交友、服务等。4.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表现在医疗、防疫、卫生、养老等方面。5.交通向快速、舒适、安全发展,道路的变化、工具的变化。6.通讯设备更新换代十分频繁。7.享受教育的程度和普及率。
二、1.工业产品需求萎缩(P187)原因: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如英国。
(2)产品质量的提高导致需求下降,如家电。
(3)技术提高导致需求下降,如汽车工业所需钢材量在减少。后果:产品积压、经济滑坡、就业困难
对策:刺激消费、加速更新换代、新产品开发
2.工业生产力过剩
原因: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竞争,生产力过剩。
1、行业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2、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生产之间不平衡的产物。
3、生产与消费的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后果:1.恶性竞争。2.产品销售困难。3.企业亏损以致破产。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问题: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济丰富、生产力强大、市场竞争激烈 对策:组建经济集团、减小贸易障碍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对策: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商品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当前的工业化问题及对策: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环境问题。
发展趋势:
当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即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 13 把新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1)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经济发展态势、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标志是WTO的建立。WTO的规则和制度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成为全球经济运行的统一制度和规则。随着WTO规则的完善和成员国、地区的增多,将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将很难独立于世界体系之外。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通讯、运输的价格,使管理成本下降,也使零部件生产的可分性越来越大,使经济全球化不仅在规则上有可能,在技术上也成为可能。另外,目前全世界有4万多个大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的生产和全球化的经营,由于跨国公司在不同行业的领头作用,它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它的发展使各个国家之间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跨国公司实际上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演员、执行者、操作者。
(2)新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的创新思想和技术。实际上,新经济是新兴的信息经济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是一种迥然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生产力的出现。这场经济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正是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或者说是以网络化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并独领风骚,不能不说是由于其走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代表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在21世纪,网络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广泛运用为人类展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除了有形资产、资源之外,人类还形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产,这就使得人类可以支配的资源在量和质上都有了提高,因而可以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动力。以人为本、知识为本、大力发展新经济,摆脱或者一定程度上减弱传统意义上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逐渐将成为主导力量(3)世界产业结构面临大调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率先开始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已波及世界各国,其特征是,在资本和技术仍是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的同时,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发展迅速,服务业正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由于各国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发达国家表现为“强强联合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趋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它们都以“国际关系变更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划分”为基础。这种调整格局与经济全球化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贸易领域,而迅速扩大到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纠纷仲裁、资本流动、劳工流动、文化产品等领域。世界各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都将加强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愈益明显。其中,欧美各国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仍占主导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愈益重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最近几年,传统产业——汽车工业在美国GDP份额中只占4%,表明发达国家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仍会保留汽车、机械、家电等传统产品的生产,但全球范围内产业的垂直转移将加快。发达国家将继续把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腾出资金和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例如日本计划用20年时间淘汰大约60%的传统产业和产品,美国、英国、德国相继研制出具有21世纪水平的汽车、航空和电子技术产品,正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其它地区转上被替代产品。
发达国家的结构调整,特别是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演变以及跨国公司向海外投资的扩大,将加快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在利用新技术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将面临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
1、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1.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技术进步的既发展了生产力,又解放了劳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技术进步对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机器的使用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现代化工业向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在延续。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制造业国际扩散的是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全球金融网络的出现,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特点限制其转移。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人口、经济向城市集中。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 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
1.集聚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
二是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商业区因富有阶级转移,经济效益下降。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的高成本负担等等导致城市分散化过程。二是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3.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3、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一)一般类型的乡村
1.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2.分散型农村聚落: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3.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 15 村落。
(二)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
(三)特殊类型:
1.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2.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3.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4、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㈠城市体系的概念:
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体系。㈡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⑴等级规律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⑵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下一级城市大许多倍,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系统。首都 不一定是首位城市;一国可以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明显。
5、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核心区失去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现象。人们对逆城市化的原因尚未有统一认识。
原因: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第8章 语言的类型与语言景观
1、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从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汉语的发展有南北的差异。北方方言相对的统一,南方方言相对的分散。南方方言虽相对的隔离、变化,却由于它与北方在政治上的统一,经济、文化上的紧密联系,语言上没有分化成独立语种。北方尽管受到少数民族的入侵,但由于汉族的人数众多,文化基础的深厚,并未在语言上发生根本变化。并且随着民族的杂居、混合而不断扩大其分布区,提高其在个民族中及汉语各方言中的共同语的地位。虽然,由于地域的辽阔,北方方言分化为次方言,但其差别较小维持了教高的互通性。
2、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㈠印欧语系: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包括欧洲、美洲的大部分语言和亚洲的许多语言,主要包括两大最古典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根据亲缘关系与地狱特点,分为8个主要语族:日耳曼语族(英语、西日耳曼语、北日耳曼语)、罗曼语族(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南斯拉夫语)、印度-伊朗语族(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
㈡汉-藏语系:汉-藏语系分布于中国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汉语、汉-藏语系的其他语言(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其他从属未定的语言(日语、朝鲜语、越南语)。㈢闪-含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北非、西亚等地使用的一些语言。
㈣乌拉尔-阿尔泰语语系:分布西起土耳其,经高加索、中亚及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在进入蒙古任命共和国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㈤非洲语言:从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分为:尼日利亚-刚过语系(大西洋亚语族、沃尔特亚语族、几内亚亚语族、豪萨亚语族、班图亚语族)、科依桑语系(布什曼语、霍顿都语)、尼罗-波利尼西亚语系。
㈥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西起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到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中间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岛屿及其有关地区。
㈦其他语言:主要包括美洲印第安人语言、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人语言。
3、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语言扩散属于文化扩散的内容之一。通常分为谱系扩散和波形扩散,根据语言扩散主体还分为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根据内容可分为语言要素扩散、语法的扩散等。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3)新来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多语言国家出现
4、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我国地名景观从意义上讲,可分为历史地名、变迁地名和意愿定名等不同类别。
⑴在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地名主要是反映地点的相对位置。以自然地理实体为中心,去东南西北方位的地名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南、淮北、鸡东等。也有表示相邻位置关系的,如以河流的不同流段为参考系,婆源、凌源、辽中、丹江口等。与地形有关的地名有鞍山、巫山、虎丘等。与水体有关的地名有黑龙江、兰溪、岳池等。
⑵在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反映商业、即使贸易特点的地名有差点、牛市屯、柴树店等。还有利用十二生肖来命名的地点如鼠街、牛场等,这些地名表示该地经济不发达,交通条件差,另外也反映过去用生肖表示日期,便于记忆集市日期。还有很多地名反映了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地位,如金沙江、铁岭等。在交通方面,反映水运的有天津、江津、通辽等。以店、铺、驿站为名的有驻马店、三十里铺等。
⑶在反映历史方面:有许多地名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霍州营、潞城营等。⑷在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如在壮族地区称田为“那”,那陈、那琴等。在蒙语中,“浩特”表示城,故有呼和浩特、乌兰浩特等。
⑸在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这样的地名有很多,如长安、凤翔、宝鸡、镇安、定边等。
5、语言有哪些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多义性。
社会功能:
1、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2、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
3、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
4、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5、民族心理的寄托
6、生产发展的动力
7、人类健康的保证
8、世俗观念的表征。
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无)
第10章 旅游地理
1、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哪几种?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
⑴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一致: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国。这些国家一直是全球国际旅游构成的主体,既是主要的客源国,又是主要的接待国。
⑵客源地与目的地相对应: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⑶有的目的地的客源来自四面八方。如北京的游客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而有的客源地中,其目的地有相对分散,如北京的居民区北京家去度周末,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度假。
2、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环境感知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人们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人们还可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它是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可能论,生态论,文化决定论等重要人地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美。
3、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旅游效益的内涵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和精力恢复。
最大效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旅游时间比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旅游过程中,用于往返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时间与在目的地游玩所消耗的时问的比值。这一原则简而言之为旅速游缓。为了追求旅游时间比,人们在选定旅游地之后,往往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在未选定旅游地时,往往选择距离最近的旅游地。其二是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4、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全面、科学的分析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影响因素,才能真正的认识旅游开发的作用。旅游开发会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旅游业以其特殊的产业性质,对多种经济部门、旅游者以及旅游开发商产生影响。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外汇收入,改善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旅游行业在开发和运营的过程中,会接收大量的就业岗位,间接就业的限制性及季节性较强对就业的影响意义重大。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是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但是,旅游也会对区域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由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开发条件尚不具备,旅游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会从多方面导致通货膨胀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2)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独立、冲突和共生的关系。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推动力,也促进了人文资源的传承和推广。同时旅游的进程中,外来文化也会对当地的社会进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业对旅游目的的社会带来影响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其中,旅游地的居民态度、旅游者的示范效应、社会道德、宗教、语言、健康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4)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旅游是引起文化移植的一个方面,各种文化的碰撞引起文化的变更和交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其成功受时间和空间交流、游客、文化经济人的影响。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及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旅游所具有的两重性决定了旅游业更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也迫切要求建设可持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特别是在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建议:一是发展生态旅游,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多方面协调的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旅游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态旅游通过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领域中的最佳选择;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生态旅游在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民众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规范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具有比其他旅游形式更突出的作用。因此,生态旅游本身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宣传旅游地的区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建立一条资源互补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旅游产品的规划要遵循地区特色为主、其他产业辅助发展的原则,为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可持续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可以在民族特色文化上新增旅游质量和价值。
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由国家领土位置、大小、形状等决定的领土空间要素是国家权力稳定的目标。
(1)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等。
2、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1)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选举、领土争端、外交关系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支配权、占有权、管路权
政治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国际地位不稳定、军事力量的变化、领土的变更 政治地理:
2)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政治地理单元: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实体、归属某一政治组织、政治组织对政治地理单元有支配权(主权与统治权)。
3)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条件)
政治实力结构: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相对活跃的要素)
4)政治地理过程
1.政治扩散:政治事件的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
2.政治整合: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过程,或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3.政治分离:主要方式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
4.主权的变化:主权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变化。
3、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
国家权利要素:
(一)领土空间
1.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2.领土面积: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
(二)自然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一国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成为衡量其 20 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三)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数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四)经济水平:国家权力最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
(五)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
(六)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使其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七)国民士气:最不稳定、最难以捉摸,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表现在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八)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主要包括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几个方面。
国家实力分析:
(一)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Pp=(C+E+M)*(S+W)
式中: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E表示经济能力。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表示战略意图。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由5个主要要素构成了一国的国力,并通过对个要素评分的方式使其定量化。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4、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1台湾问题2朝鲜半岛的核危机3周边国家与中国的领土争端4美日军事同盟 战略:
首先,中国应处理好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有重大影响。
其次,中国应继续推进睦邻友好战略,立足东亚。中国处于东亚的中心,东亚是中国的安全屏障,正所谓“唇亡齿寒”,中国应立足东亚。
再次,中国应继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中国应与第三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
第四,中国应经济参与国际事务,推行多边外交战略。争取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组织中开展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
环境知觉: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
行为空间: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们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 21 的空间范围。
地理物象: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3种类型:一是能力限制因素。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二是共轭限制因素,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三是权威限制因素。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因素有关。
1、行为特征。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型——理智型、巴甫洛夫型——刺激反映型、弗洛伊德型——情绪型、维布雷宁型——从众与名望。
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性格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
2、商业环境。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选择高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选择距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
3、居住地环境。居住地的远近与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购物行为。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响最大。
4、社会环境。不同的家庭阶段性、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年龄层次、审美观念影响购物行为。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
(三)、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只能在业余进行。普通的交际活动次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亲属之间的交往则受距离的限制较少。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
3、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1)迁移的距离偏移:人类的迁移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美国的约翰·劳维研究过意大利与南斯拉夫邻近地区的迁移情况,并绘制出不同迁移类型的分布和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表明迁移的空间行为,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规律,即迁移空间行为的距离偏移。(2)迁移的方向偏移:迁移活动也表现出方向偏移的规律性。迁移行为受迁移地点、迁移机会与环境效应等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可能比其他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情况下,不同城镇之间的迁移有等级之分。大部分迁移流发生于大城市之间,或中小城镇移民流向大城市。
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
5.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一)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
综合研究消费行为与商店区位、分布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赖利提出零售引力法则,康维斯改进为断裂点理论。基本思想是商店对消费者的引力与其规模成正比,与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赖利等人的模型把消费者作为群体来研究,即认为消费者行为符合“经济人”概念,从经济的合理性研究消费者单目的的消费行为空间。但实际上消费者是“概率人”。
美国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存在问题:没有对影响消费者如何选择商业中心的其他因素作出判断;对计算距离和吸引力的参数考虑不够;模型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研究了消费者行为的个性性质和动机。没有考虑特定的行业、商业中心,是一种消费者的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模型。
(三)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
弥补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个人的行为活动,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空间。
(四)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
购物是循环行为,随学习和认知而变化,前期购物行为的满意程度将影响后期购物行为,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变化。在购物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涉及四个重要因子:商业空间的性质、个人行为的性质、在商业空间内个人对因素评价的变化、个人行为的随机波动。
以社会心理生理等需求能引起刺激力的思想为基础,该刺激力通过从消费者心理图谱中的商业街或商店中选出一个愿意光顾的商店而得到满足,对商业街或商店的确定和不确定的期望引起反馈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空间。
(五)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
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预测某商业中心销售额的增长情况,预测其他竞争对手销售额的减少情况,预测在其他商业中心附近建立新的商业设施后所产生的影响。
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方面。
1.土地资源退化: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由于过渡放牧、森林砍伐、不适当的农业利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土壤具有低产性状,肥力下降。人类农业活动的加强和过度的垦殖使可耕地土壤侵蚀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荒漠化改变了陆地表面的物理特征,破坏了地表辐射平衡,诱发气候和环境变化。
2.水资源短缺: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导致水资源短缺。“淡水贵如油”现象从中东沙漠和干旱的非洲大陆扩展至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为解决淡水不足,采取的限量供水、提高水价使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局部地区的淡水资源紧张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引起地区冲突。
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人口爆炸、工业污染、滥垦滥伐、过渡放牧、工矿城镇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病虫害等因素对动植物环境的极大破坏。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世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加速进行。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一是人类无限制的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二是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三是自然环境对废弃物的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具体表现: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的普及使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猛增。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有较大幅度增加,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略降但总量未减。发达国家由于南北能源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同故城市上空臭氧含量低。拉丁美洲由于工业废料增多等因素使其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酸雨现象的普遍。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工业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对森林的破坏使其对碳循环的制约作用减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日间降落倾盆大雨的天气现象在取代每年降雨量持续地增多的气候模式。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尽量节约或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提高燃烧热效率,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必须控制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3.臭氧层遭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将会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双目失明的患者增加,使作为海洋生物食物链基础和二氧化碳吸收物的浮游生物大量减少,使许多粮食大量减产,加速聚合物的降解。保护臭氧层最有效方法是尽快停止生产使用氟氯烷烃类化合物和甲基溴。
4.水体污染加剧:河湖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雨和冲刷将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冲入河流和各种水体,空气降尘。陆地水污染使生产生活用水遭到破坏和减少,危 24 及水生生物损害人类健康。海洋污染方面,工业排污的重金属元素、各种塑料制品、开采石油和油轮的溢漏和排污、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近海排放以及海湾倾斜垃圾。
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1)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2)20世纪中叶部分发展中国家因实行经济赶超战略使得出现环境问题。
3)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的提高及70年代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4)20世纪70至80年代,一系列有关国际会议的召开和部分共识的达成。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的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的几层含义: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1.公平原则——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资源利用和环境利益的公平、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2.持续性原则——发展必须在环境所容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旨。
3.需求原则——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增长。这是与悲观论的本质区别。
4.和谐原则——一方面是发展与自然协调,包括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在发展中的协调,治理环境和经济发展都要全球统一行动。5.高效率原则——尽可能提高效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高效率发展。
6.质量升级原则——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资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最小、整体效益最好的经济增长,使原有环境更好,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水平。
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一些国家为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国家集团。
1.欧洲联盟2.东南亚国家联盟3.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国际是内部的分离倾向
1.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2.西亚的库尔德人问题3.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问题4.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5.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6.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6、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关系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单一民族国家中优势民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优势民族独立倾向与少数民族的分离倾向。2.跨国界的民族的分与合以及土著民族与外来移民的矛盾。
3.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对第一位民族的挑战与对峙。4.多民族国家缺乏占优势的主体民族所产生的重重矛盾导致的不稳定因素。
7、简述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第一,全球文化的形成:客观事实。全球意识的形成与推广,资本主义文化利用其强势地位推广自己价值,成为某种全人类的普遍价值,即全球价值。
第二,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推广西方价值观念的新形式: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
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文化全球化的主线是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形成原因:
第一,资本扩张:原动力。资本扩张的本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第二,后文化时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发展。后现代主义为文化全球化扫清了思想意识领域 的障碍,为资本主义文化扩张提供了更隐蔽的方式 第三,信息技术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
8、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表现形式:
一、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各民族国家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寻求自我文化认同,这些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儿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
二、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以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三、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局限性:
一、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短缺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漠视与侵略,而这一切反过来不仅构成了对本土化的威胁,且构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破坏。本土化主要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而民族国家导致极权主义、世界处于风险状态、贫富分化的两极世界,对和谐生活构成了威胁。
二、本土化运动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本土化运动有可能以拒斥西方文化殖民和现代化弊端为由,进而否定现代化文明,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保守主义,最后拒绝参入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趋势。
9、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1).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
(一)、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二)、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一)、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①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无。②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③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
(二)、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文化基础。
三、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文化本身能创造巨大的经济 26 效益,成为区域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改造过程,需要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的三个层面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改造过程,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协调。②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可利用部分。③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没有止境。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三篇:华东师范大学培训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师资培训总结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杨曾麟
一、培训概况
2016年8月6日至8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于2016年暑期组织的“示范校建设师资培训项目高级研修班”,共80个学时。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中山北路,是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以及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培训中心。
此次培训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承办,主办方邀请请了许多全国著名教授、博士对我校参与培训的所有学员进行培训,培训教师主要有:陆素菊副教授、徐国庆教授、石伟平教授、邬宪伟校长、付雪凌博士、匡瑛教授、周瑛仪博士。参与本次培训教师涉及的专业多、人数多、培训规模宏大。参与本次培训的老师一共有53人,其中包含了建筑专业12人、汽修专业12人、数控专业9人、机电专业8人、管理干部及工作人员12人。参训的专业老师中包含了骨干教师14人、专业带头人7人、双师型教师20人。
二、培训内容
此次培训以四大模块为主,一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模拟,二是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三是课程标准的开发,四是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外还有邬校长和石教授的两次讲座,分别是“如何 成为职教名师”“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
经历了两周“做中学”的培训,我对培训内容做了以下总结:
(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培训
濮海慧老师以教师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为例让我们全体学员进行了模拟训练。
1、任务分析现场的布置
2、工作任务分析的程序
3、任务分析会工作过程
4、任务优先程度的调查
5、任务分析的质量标准
我们在一天的学习中真正体会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对项目教学的重要性。
(二)专业教学标准制定
付雪凌博士在讲解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时,首先介绍了相关的政策文本以及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内容,接着给我们介绍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模式为:
开发主体 —————————→开发技术 ——→开发产品 教育行政(学校老师)————→市场需求调研 →调研报告 企业专家 —————————→工作任务分析 →能力标准 课程专家(学校老师)————→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计划 课程专家(学校老师)————→课程标准编制 →课程标准 课程专家(学校老师)————→学习项目设计 →项目方案 课程专家(学校老师 企业专家)→教学材料开发 →教学资源 教学标准的制定方法,其中包含了,1、岗位设计与人才培养规格描述的方法和要求;
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这里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是要求将工作任务转化成职业能力。每个工作任务通过多个职业能力来进行完成。
3、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是将专业的多个课程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其中有多种形式。
(三)课程开发
匡瑛博士介绍了什么是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的特征: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
如何开发项目课程:市场调研(业态、区域、专业定位);工作任务分析等等
如何编制项目课程:课程标准;主要内容;功能作用
(四)项目教学方案设计
在完成了课标的开发之后,就要进行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设计。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1、项目整体设计;
2、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教学组织设计;
3、教学过程设计;
4、教学评价方案设计
项目与工作任务的匹配模式,有循环式、分段式和对应式。项目教学设计,包括项目描述、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技能评价。其中,教学过程最为重要,它包括项目引入、项目实 施和项目总结三部分,教学过程在整个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中的重要性。
(五)讲座
三、心得体会
1.学习气氛浓厚,开阔了视野。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一个新老师,通过这次的学习不断地了解中职老师这个行业,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不断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所以对于我个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还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培训给了我们接受高端教育的机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打开了思路,进一步的了解开放先进的城市、理念。
2.学无止境,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邬宪伟教授的讲座 《怎样成长为职教名师》让我感触很深,他说了许多让我难以忘怀的经典语句,其中最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名师,都是在能力极限的边缘上逼出来的!”使我明白了人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普通老师们应当逼自己去努力学习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上课的艺术,只有天天逼着自己去进步,自己才有可能进步。同样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四、总结反思
虽然培训学习以及结束,但后面还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 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收获了许多好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增长了我的见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将用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人文地理学重点总结(范文模版)
1.人类的进化过程:1古猿2猿人3直立人4智人5现代人.2.(人口变动情况)是人地关系的核心,农业和工业革命引起(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进而影响(土地利用)、(聚落形态)、(经济状况)、(迁移模式)和(社会变动)。
3农业革命前的人口特点:.1种群小2人口密度极低,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利用粗放利用自然力(3高出生率,高死亡率4人口居住在朝阳、干燥、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够抵御外来危险(5已经分布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4.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农业社会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2食物的营养和健康程度提高了人的寿命。(3农业使居住地变的固定,疾病可能更易于传播。(4剩余粮食促进的劳动分工、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阶层的分化。(5气候等自然灾害变化导致阶段性的饥荒。(6高出生、高死亡。
5.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促进了医疗、卫生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死亡率下降。(2家庭规模变小、死亡率下降、经济因素、避孕和婚姻观念的变化使出生率下降。(3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6.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
7.人口老龄化影响:1老化的人口将给退休金、养老金、社会福利日益增加压力,产生剧烈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2全球人口老化也将产生不同的疾病模式,需要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做出调整。3发展中国家是未富先老,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使压力越来越大。
8.人口转变理论:(1).兰迪“三个序列”原始阶段: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均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自然增长率。现代阶段: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然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低。(2).诺特斯坦将现代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高低高、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布莱克五阶段模式:HS高位静止阶段,EE早期扩张阶段,LE后期扩张阶段,LS低位静止阶段,D减退阶段。
9.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依赖性。(2)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3)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10.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11.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12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经济人口密度、人口重心等指标。
1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与一般规律:1大洲: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的总特征。2国家3.人口纬向分布,按纬度分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20°~60°之间4.沿海分布: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海是一个显著特点,各大洲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离海愈远则人口愈稀。5.人口垂直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总的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6.人口城乡分布:世界人口愈来愈向城市集中,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大小不等的一些密集点和密集带。
14.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所施加的影响:一是通过对人口居住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二是通过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自然环境虽不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的因素,但它是人口分布的经常和必备条件。温带地区是最适于人类生活居住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纬向地带性特征。地势越高,人口愈少,特别是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但在热带地区,人口常常集中分布在山地或高原。水资源的分布对人口分布影响极大。土壤首先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分布。2.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口所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2)科学技术进步将改变或削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迁移和居住的选择性将有所增大。(3)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开发历史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都长时间的持续增长,人口密度都比较高。相反,开发历史较短的地区人口都比较少,比较稀疏。如新大陆开发历史晚,至今在人口数量和密度上均低于旧大陆。
15人口移动:凡是为了某种原因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行为,不论其移动的时间或长或短,移动的距离或近或远,移动的方式或是集体或是个人,移动的动机或为被迫或为自愿,移动者或者返回原地或者终身不再返回,都称为移动。总之,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
16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口迁移,还有人口流动(短暂)。
17按居住的国土可分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按居住地的性质可分为城镇间、城乡和乡间迁移,按人口迁移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迁移、计划性迁移和强制性迁移,按人口迁移目的可分为屯垦或开拓移民、水库移民、政治性移民等等。不论任何一种人口迁移形式,都包括在人口的国内与国际迁移之中。
18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1)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移动总特点是集团性的或大批的移动为主,个人移动活动极少。(2)近代社会的人口移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经济迅猛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与垦殖,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口移动达到了空前规模,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以人口跨越大洲海洋远距离国际移动为主要形式。(3)现代社会的人口移动:一是由农村向城市移动,使城市人口比重明显提高;二是由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向生存条件好的地区移动,由谋生比较困难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移动。
19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1短距离为主,长距离迁往大的工商业城市2迁移具有扩散效应3存在回流4乡村比城市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长距离以男性居多6年轻居多,带眷迁移很少7动力以经济动力为主8与距离正反比,与目的地机会成正比,与干预机会成反比.20人种划分的现代标准: 1)肤色2)毛发3)血型4)头颅形状5)眼睛6)鼻形7)指纹
最常用的划分方案: 1白色种族群2黑色种族群3棕色种族群
22地理人种: 1.亚洲(蒙古)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7波利尼西亚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21人种演变-----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
23.社会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1早期交流少,人种差异特征明显,且明显表现出地理环境的影响。2生产工具影响种族体型,中亚弓的使用使蒙古人种矮小粗壮的人多;东非矛的普及使四肢修长的人多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从而减轻了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的压力.4交流的增加也使混血人种大量出现。
23种族主义是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1.今天所有有生命的人属于同一物种:智人,并共享同一血统。2.人类之间的生物差异反映了遗传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3.所有的人类群体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世界上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所有人类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体质差异5.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找到了理解自然的模式。6.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每个群体的遗传成份长期受不同修饰因子(基因)的影响。7.历史上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移民、领土扩张和收缩。
8.作为异族通婚的部分结果,人类群体的遗传特征永远都在变化,具有不同地方特点的群体不断地出现和消失。9.对人类整体而言,异族通婚从未显示出生物学上的弊端。10.生物特征与文化群体没有必然的一致性。每个大陆都有在语言、经济、文化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群体。
11.体质、文化和社会环境对社会中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产生影响。
25.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分布在热带地区.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充分利用空间,延长食物获得时间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2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一种生计农业。传统农业的类型:(1旱作农业(2)水稻农业(3)地中海农业(4)游牧业中国人口多,集约化农业;西欧地域与气候,形成混合农业;美国形成殖民地农业。
27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概念:现代农业的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
国家与地区。
28现代农业基本特征:1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2是高层次集约农业。3是高效农业。4是大规模农业5是高度社会化农业。29现代农业的类型:1种植园农业2谷物农业3牲畜育肥农业4乳品业5市场园艺农业6大牧场
30农业活动对自然的影响:①对地形的影响很小,有梯田形式,但以适应为主。②对植被以毁林开荒为主。③过度的农业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性明显降低的表现:1草原退化2水产资源生态平衡被打乱,渔汛难以形成,产量大幅度下降3自然植被的减少,致使河水暴涨暴跌,或使下游泛滥成灾,冲毁农田,淹没村庄。4.水土流失。
5、土地荒漠化。
31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有四个:(1)过度放牧,破坏草地,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8%;(2)滥垦草原,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5%;(3)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地剥离地表植被和采矿等原因约占荒漠化成因的9%。
3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衣物,食物,健康与寿命。2.带来的变化
1、流动—定居-村落
2、单位群体人数多—家庭
3、群体小—大/聚落-村落
33小麦的分布:温带作物,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除南极外,遍及世界各地。
34水稻的分布: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大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沿海平原。
35玉米的分布:主要是饲料作物。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很强,种植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北美、欧洲的高温多雨区。、36棉花的分布:亚热带作物,20-40N。向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区集中。
37甘蔗:热带和亚热带,需要高温环境,生长期长。南北纬35度之间.38甜菜:适合温凉气候,以中温带种植最广泛,40-60N;主要集中在欧洲。
39.世界主要的农业区:1.赤道雨林区终年高温而大雨阵阵,因此万物兴盛,雨林蔽天。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两种农业:一种是游耕,另一种是热带企业化农业。2.干旱沙漠区以畜类为生,随牧草而移动,畜类的肉为其食粮,乳为饮料,皮毛为衣与靴料和建筑材料,粪为燃料,畜类又为其交通和运输工具。衣食住行无不依靠牲畜。3.草原区此区高温而夏雨充沛,唯有明显的干季,草类十分繁盛。此间形成了放牧区。特点是土地开阔,人口稀少而多疾病。4.季风区高温多雨,而雨量集中于高温季节,最适于稻米的生产。5.地中海地中海型农业是一种农牧混合的农业。它盛行于世界上五大地中海型气候区6.山地区山岳地生长期短,作物很有限。山地移牧。
50杜能假设:第一,在此“孤立国”内土壤与气候是一样的;第二,“孤立国”内是一片平原,既无河流也无高山;第三,其中心位置是个单一的城市,四周均为旷野荒地;第四,“孤立国”内农民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运输作物,不靠运输公司之类专门的运输系统。各地通往该城的道路是一样的,即运输的价格只与距离有关。第五,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51杜能圈评价:更接近实际:现实中没有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和区域,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均靠近通航河川或交通要道,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不仅只有一座城市。
在减少假设条件,增加一条河流和一个小城市后,可使大城市环状农业圈发生变形,使用价值更高。尽管如此,杜能的学说仍有它的价值,每个城市都有此类同心圆状的作物带。
1、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
2、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与英国相比,西班牙在大西洋贸易上不但比英国起步早,而且许多条件优于英国。从客观条件看,如果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也应该能在西班牙发生。并且西班牙在以下三个方面优于英国。第一、西班牙、葡萄牙早于英国从事大西洋长距离航海探险,较早掌握并拥有相对优良的航海技术和经验。可以说,这两国是整个大西洋贸易的先行者,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甚至垄断了整个大西洋贸易。第二、由于西,葡早于英国从事航海贸易,他们率先占领了自然条件优于北美的南美洲,所以西葡比英国有更好的自然资源进行国际贸易。第三、西班牙在各殖民地拥有税收权,各殖民地所收缴的税收大部分被送回祖国。英国的优点:英国的议会对皇权有相当的制衡能力,而西葡则为专制王权的国家。企业成立不需政府批准而自动注册,从事国际贸易不需要经过国家特许。英国各殖民地拥有各自的宪法并有自主的税收权利。其它财富的获得主要通过实物贸易获得。西班牙的问题:王室垄断大西洋贸易的好处,在当时除了皇室以及皇室本身特许的公司或等级拥有贸易的权利外,他人均被禁止从事国际贸易。王室从大西洋贸易获得的好处益加助长王室权力与专制地位,造成社会中不可跨越的等级越加坚强。对殖民的税收很重,喜欢掠夺金银,而认为实业贸易回报太低。
3、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 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4、“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生产的扩散:向欧洲北美洲扩散
5、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5、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
6、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7、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原材料:一是直接影响如没有煤炭资源不可能有采煤工业,二是间接影响,以农业经济活动等为中介,进而影响工业经济活动;有的影响非常不明显能源: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工业资源;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开发利用工业资源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绝大多数都是煤炭、铁矿等资源地域组合较好的地区,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形成重工业区;水:现代工业的动力(水电)来源之一,很多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土地:是工业布局的场所,不同工业部门用地规模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差别很大
8、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正面影响:工业经济活动前所未有地改造着世界,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塑造着工业文明。2.负面影响:今天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均来自工业经济活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突出
9、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用地面积、气候、水文; 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市场与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布局;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包括劳动力的供应数量、平均工资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
10、韦伯工业区位论:确定三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聚集效益
11、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一、寻求运费的最低点;
二、是寻求劳动费用的最低点。企业所节省的劳动费必须大于增加的运费。这个条件又称为等费用曲线。
三、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工业部门向某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成本降低的效果。
12、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明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可以说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所带来的。
13、廖什市场区位论 :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却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14、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个因素: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
13、胡佛的区位理论:胡佛认为实际的生产区位往往是定在三角形的某一个顶点而不是三角形的内部或三角形的边上。运费包括终点费用和运行费用两部分,前者并不随距离增加,所以单位运输费用是递远递减的,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14、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
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4、电子信息工业
15、当前经济空间格局: 需求不旺;生产能力过剩;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与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16、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通常被称为居民点。它不单纯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举出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17、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18、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大分工,加工业,第三次大分工,商业。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内地、边疆城市。第二阶段是 1961年至1977年。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现在,沿海地区与边境口岸城市获得新的发展。
20、城市的分类:
体系类型 城市类型
行政城市 首都、首府、防御城市 要塞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
文化城市 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教城市
生产城市 加工工业城市
交通运输城市 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
娱乐城市 疗养城市、旅游胜地、度假胜地
2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21、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3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5或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20、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满足其中一条可设市,一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上,二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下,但为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很重要工矿基地,物质集散地或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
21、设市标准调整的主要特点是设市指标趋于综合化,形成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三类要素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人口密度的城镇地域确定不同尺度的指标体系,增强了城市划分空间的有效性。
22、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23、功能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
24、城市化进程:(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3)郊区的城市化: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城市网络化——城乡系统。(4)逆城市化阶段
25、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城乡一体化。但城市核心区失去了过去的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的现象。
26、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是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离心型城市化可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两种类型。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域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2.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一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剌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
27、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28、人口增长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力量。
29、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必要前提,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城市化是工业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化是指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聚集的过程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30、世界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高密集、网络化、连绵化的特大城市地区凸现。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31、中国城市化特征:
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下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33、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1 在利用河流方面:护城河,巴黎、重庆。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3 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沿江城市,沿运河城市,河口,河流季节性(管子),上游多沿两岸排列。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驿道、铁路,汽车、飞机与铁路货运。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世界上20个最大的城市,有关14个位于沿海,只有6个位于内陆。
34、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地震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三)气候与城市:大城市多位于温带地区,城市小气候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四)水资源与城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城市污水乱排乱放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35、形成城市结构的动力:1 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商业区位最好,服务、设施、人口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心理的影响。2 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富有阶级的迁移,造成商业区营业额下降,过渡集聚导致的高地价、工资、消费使商业也发生迁移。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富有阶级迁出后,社区为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声望下降,郊区则相反,于是分散加快。3 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动力的力量。集聚力和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以相对于一定的区域。三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城市结构。
36、城市地域分化是指城市各种职能在城市内部空间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分布,其结果是形成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小区。
37、城市地域分化的原因:1.历史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行政因素
38、城市职能区划分:1.中心业务区(商业区)2.行政中心区3.工业区4.商业区5.住宅区6.文化区7.混合职能区8.郊区
39、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一、同心圆模型:I是中心商务区Ⅱ是过渡地区Ⅲ是工人住宅区Ⅴ通勤带。这一模型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城市的带状现象,特别是过渡带。
二、扇型模型:这是同心圆模型中加入交通因素的作用而提出的,特别是私人汽车与道路的发展,离市中心的距离的影响被减弱,因而出现扇形结构。
三、多核模型:并不光是一个中心,而有多个中心。
42、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
43、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43、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某一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城市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关系所存在的规律叫做位序—规模律。齐夫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度是一国或某一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称为首位分布。3城市金字塔
第七章 语言
【填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汉语的发展: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7 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官话过去学界又称北方方言:1是汉语的一个分支.2现代的国语、普通话,也就是由官话演变而来。现代标准汉语以官话中的北京话为基础。官话的分类: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西安话、成都话、扬州话为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除吴、赣、湘、粤、闽、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
“八区法”:东北官话 北京官话 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因子。根据谱系分类法,世界上的语言被划分为12个左右的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亚语系)汉—藏语系 闪—含语系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非洲语言(尼日利亚-刚国语系,科依桑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印欧语系:古人居住地是在欧洲的中部与东部。汉—藏语系:1汉语:七大方言,四大官话2藏缅语族:藏语支、缅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3苗瑶语族。4壮侗语族 从属未定的有日语、朝鲜语、越南语。闪—含语系世界上第二大语系。世界主要文字:汉字,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拉丁(罗马)文字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时代性
【名词】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通常是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语言区是根据语言上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分布范围。
【简答】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3.语言是人类进行智力开发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我国地名景观: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3反映历史方面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第八章 宗教
【填空】宗教的文化作用: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方面。宗教的起源:无法解释那些真实而又令人恐惧,虚幻而又仿佛存在的现象。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成熟的宗教包括五个要素,即教会、仪式、信仰和观念、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代表宗教 犹太教:公元前13世纪,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印度教:公元8-9世纪,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认为现实的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人按“法”生活,死后则能转为高级种姓。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道教奉春秋时代的老子为教祖,并尊称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儒教、神道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在公元1054 年分成东西两大流派,即东正教(希腊正教和俄罗斯正教)和西正教(罗马天主教)。新教这就是传入中国的耶稣教。基督教大概在唐代由传教士经印度传入中国,当时称“大秦景教”,景教在唐代存在了仅200年。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地那分为逊尼、什叶两派 伊斯兰教唐代传入我国,一般以唐永微二年(651年)大食国遣使来华为标志。佛教: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标,这即是解脱。但两者的做法不同。小乘是自利,只为自身;大乘则是利人,兼为一切众生。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世界上最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隋唐时到鼎盛,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禅宗八个宗派。各宗教主要源地:基督教和犹太教: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西部 拜火教: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亚美尼亚高原 佛教:尼泊尔与印度的比邻地区 印度教:南亚西部和印度河中游地区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 传播 领土竞争 传播: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宗教传教的目的是与无差别的人相联系,而不是控制商品资源与战略要地,因此传教活动常常远离商业区,这要求传教士需要经常通过宗教组织与教会保持联系,以便取得援助和指导,并将新扩展的信徒纳入统一的宗教范畴之中。主要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伊斯兰教)、拉萨(喇嘛教)、印度的贝那勒斯(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伊斯坦布尔(东正教)、梵蒂冈(天主教)。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
【简答】民族宗教主要特征:1各自宗教信奉的神明有了变化,由原始的五花八门的自然崇拜,转向与人间职事对应的神灵,如战神、农神、医神等,不但出现了主神和次神的区别,且诸神共同簇拥着主神。2宗教礼仪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有了比较系统的神学和哲学体系,后期一神崇拜的宗教影响力越来越大。(1)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是获救。「伊斯兰」原意是:完全服从真主旨意。安拉是唯一上帝。《可兰经》
新教共同特征:一是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各宗派独立,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废除教阶制,信徒与教士平等,牧师可以结婚;二是简化圣礼与节日;三是不承认天主教圣传。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1和平共处:儒、释、道和平共处。宗教观念不固定。2竞争:种族宗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不稳定。基督教先依靠科技和工艺打动上层阶级。然后向较低级的社会和经济阶层传播,福利事业是打动这一阶层的必要手段。3排斥:①宗教战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②宗教迫害: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宗教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格局。【论述】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1宗教起源与地理环境: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2宗教源地与地理环境: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上述地区能见度好,是观察天象的理想地区;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3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1)宗教信仰与地理环境:基督教-常青树(北欧森林繁茂);佛教-莲花和菩提树;西藏的丧葬风俗(高造成的寒冷低温)(2)宗教禁忌:犹太教和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在沙漠地区的游牧生活里,猪不能长途跋涉所以最重要的牲畜成为羊、牛、马、骆驼,而不是猪);印度教禁食牛肉(旱灾过后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要保持一定量的役畜)(3)宗教仪式、节日: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4宗教的分布:“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宗教影响生态环境:提倡不杀戮,保护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对控制人口增长不利。2宗教影响文化景观:宗教影响了农村聚落的形式。各式教堂的面积、功用、式样、材料都各不相同。宗教标志不同。对死者的归宿方式也各不相同。3宗教影响人口增长、分布及迁移模式:有的宗教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有的相反。4宗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某些宗教教义或传统需要某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就随之发展起来。宗教胜地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5宗教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功能:宗教是了解该类城市形成特点的钥匙。
【名词解释】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长住地到其他地方,连续逗
留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但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旅游业: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民族国家:一个国家中60%以上人口属于一个种族集团的国家
【填空】
1.国是政治组织单位,家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单位。2.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3.领土形状:坚实型、分离型、狭长型、延伸型、穿孔型4.国家的中心性区域:首都、核心区(①起源型核心区、②经济型核心区)5.边界的种类:自然边界、人为边界(①人为障碍②数理边界③文化国界)、海洋国界6.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领土形态、地形与领土纵深)、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是影响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资源(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经济水平、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政治性质,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机构的效能、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简答】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国家存在的天然地理基础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国家从事一切活动的行为主体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执行国家职能的政权组织机构4拥有主权——国家不受外部任何势力控制的权力。决定政治形态的领土要素有:
1领土自然属性(位置、大小、形状、气候、地形、土壤、自然植被及动物)2人类占据该领土取得的成果3该国与其他政治单元之间存在的关系等。
海都的类型:
(一)海都向海上发展者
(二)海都向陆发展者
(三)经济性决定的海都
陆都的类型:
(一)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
(二)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
(三)由于交通因素而成的陆都
(四)由于地势因素而成的陆都 旅游的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旅游交通从空间层次上分为三种:一是外部交通,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以航空和铁路为主。二是中心城市到旅游地或风景区,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三层次是内部交通,以特殊交通方式为主,如索道、游艇、畜力者等。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即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两者表现为距离近者相对应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2.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综合国力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
从总体看,冷战后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具有以下特征:
1.多极化仍是国际战略和政治格局的长期趋势(一超多强)2.国内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3.世界政治地理背景出现三条冲突带或者三条危机弧4.世界出现三种文明互动的趋势(世界三种文明的互动是指以欧美为基地的基督教文明、以阿拉伯世界和中亚一带为活动范围的伊斯兰教文明、以东亚地区为中心的儒教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 马汉的“海权论”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 1.国家有机体学说2.生存空间论3.有机边疆观念4.成长尖端论马汉的“海权论”: 所谓海权是海军、基地、安全航线的综合,拥有海权,即可以海制陆。而所需控制的则有:海峡、半岛、岛屿、运河。缺点:马汉氏的海权论,未曾顾及到陆地交通的进展,可以阻止海军的进攻。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缺点:1.麦氏发表论文时,不曾意识到今日航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长程飞机和洲际导弹,足以缩短世界距离,心脏地带任何一点,皆在敌人轰炸航程之内,谈不到绝对安全2.麦氏之说,受全球为墨卡托投影地图影响,对全球形状有所忽视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他认为边缘地带是夹在大陆和海洋的中间地区,恰好成为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反映了二战及战后的世界形势。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第一等级: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地缘政治区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该体系认为美国应根据集体安全体系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的成就,推动欧亚安全体系的形成。目的是加强欧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稳定性,排除单一占支配地位大国的出现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联盟:这种发展实际上使原来的国家主权有所削弱,共同体成为超国家的组织,并向欧洲联邦方向发展。“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了不受大国的左右获得共同的发展机遇3其他国际性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例如,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和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地与人的统一,其最佳结合就是一个合理的地理单元与一个单一民族,即由一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国家。因此,可以说,国家就是人地关系相对统一的政治实体。
民族国家的类型:统一种族集团分属几个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即某个民族只在一个国家
非民族国家类型:中等非民族国家、双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
人与地的焦点所在:就“人”(即指民族)而言,易发生矛盾的①是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②是跨国界的民族与土著民族。③在中等非民族国家或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斯里兰卡与加拿大④多民族国家。就“地”而言暴力冲突“可能发生在居住于该地区国家里的不同种族集团之间”合与分:合是主权国家的主动行为,是为了获得经济上发展较快的目的与集体安全的保证,但却要放弃一部分主权,随着形势的发展将要放弃更多的主权,另一方面,则也分享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分则是内部的解体、分裂或分治、分权。当前很多国家在这种“合”与“分”的变动中,实际上解决的就是政治格局中某种人地关系。
第五篇: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与学科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与学科体系
2•1 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众所周知,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它们分别成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客体。
“侧重于研究地表自然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作用的为自然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的区域系统,揭示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 作用的为人文地理学”。两者共同构成一级学科———地理科学。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仍有一些学者坚持地理学的“三分法”,但从地理学所研究的客观实体的属性看,我们认为,经济地理学从属于人文地理学。
2•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是以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为直接对象的学科。人类活动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首先,人类活动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活动内容的日趋复杂,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日益加深,不断拓宽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一些新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新(分形论、混沌学、神经网络理论„„)、新手段(GIS、GPS、RS„„)的运用,供了可能 [3]。这直接决定了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庞杂性、动态性及多层次性。一般来说,现代人文地理学按照所研究内容的属性特点,首先可以分为部门人文地理学和区域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区域人文地理学按空间尺度又可进一步分为世界人文地理、外国人文地理、中国人文地理及乡土人文地理;部门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历史(人文)地理学等。此外,社会地理学、社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信息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建设地理学或以独特、全新的研究内容或以新时期研究内容侧重点的明显变化成为部门人文地理学新的一级或次级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