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复习总结
1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
1.组织的结构类型: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管理制组织结构、立维制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P3 2.组织结构的原则(选择、填空)
(1)传统组织的八条原则(2)组织设计五项原则(3)目标导向的设计原则(4)矩阵型的组织设计
3.决策的定义: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也就是制订若干行动方案,并从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P43 4.决策的类型(选择、填空)(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监督决策(3)确定性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4)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5)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6)静态决策和动态决策(7)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
(8)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P44 5.决策的假设
完全理性决策(古典决策理论)建立在决策者是“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的
“经济人”特征:⑴决策目标单一,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⑵绝对理性,总能做出最优选择⑶不考虑时间和其他耗费的限制 6.公共决策的政治过程
事实证明:公共决策过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和逻辑过程,而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过程、一个公共利益的权威调整过程,公共决策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事实上,“政策制定并不是一个有条不 的过程”,如果期望公共决策过程会“遵循一种比较有秩序的、理性化的过程进行,就像写作一篇学术论文P57
7.集体决策常用方法
1)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取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间不得互相讨论,只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请专家对调查问卷所提问题发表看法;经过多轮次的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果。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2)列名小组法:列名小组法──被征询意见的人事前不接触而事后接触的方法。先写出书面意见,然后分组讨论,直到意见集中为止。
两种方法优点在于:可毫无顾忌地各抒己见,同时又将好的意见集中起来。
3)名义群体法: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但群体成员是独立思考的。象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优点:可以产生更多的想法和建议、耗时少,成本较低
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应遵守如下原则: 1.庭外判决原则。2.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3.追求数量,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4.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
5)电子会议:电子会议分析法(electronic meetings)是群体预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
2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
时,先将群体成员集中起来,每人面前有一个与中心计算机相连接的终端。
各种方法的比较:德尔斐法能使人际冲突趋于最小;名义群体法有助于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脑力激荡法可以使群体的压力降到最低;电子会议法可以较快的处理各种观点
决策的方法:定性分析方法
P63 定量分析方法
8.计划和计划工作
计划:包括定义组织的目的,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计划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P77 9.计划的类型
(1)按计划期的长短划分:长期计划,年限在5年以上;中期计划,年限在1——5年限;短期计划,年限在1年以下;(2)按计划制定者层次划分: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
(3)按工作计划的幅度划分:政策型计划、程序型计划、方法型计划、目标型计划、规则型计划
(4)按对计划执行者的约束力划分:指令型计划:具有行政约束力、指导型计划:参考作用、按计划对象划分、综合计划:涉及组织全局、局部计划:组织的分目标、项目计划: 特定课题(5)按计划表现形式:政策、程序、方法、预算、规划、规则、宗旨、目标、战略 P79 10.滚动计划法(1)含义:
(2)滚动计划法的特点:近细远粗、保持各期计划的灵活性、保持各期计划之间的连续性
(3)滚动计划编制关键:科学的确定计划修正因素。修正因素:⑴差异分析 执行中的差异⑵环境变化 外部环境⑶经营方针调整 内外部环境(3)滚动计划法的应用⒈要领⒉要点:⑴划分若干时期。近期:指令性;远期:指导性⑵一定阶段后要及时调整修改⒊优越性:准确性;远、中、近互相衔 接,及时调整;增加弹性,增强应变性 11.(1).甘特图——小型项目常用工具。表明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P94(2).负荷图——列出整个部门后某些特定资源的实际负荷 P95 12.计划工作原理
(1)限定因素原理(木桶原理)。主管人员越是能够了解对达到目标起主要限制作用的因素,越是能够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拟订各种行动方案(2)许诺原理(计划期限)。任何一项计划都要对完成各项工作做出许诺,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注意(3)灵活性原理。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制定计划留有余地,执行计划不具有。
限制条件:1)不能推迟决策时间2)费用支出3)无法具有灵活性的情况
(4)航道原理。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际目标的进程(航道)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变化。与灵活性区别:1)灵活性:计划本身具有适应性2)改变航道: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 13.公共管理控制
公共管理控制指为了确保公共组织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够实现,公共管理组织的控制主体根据事先确定的目标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控制的对象进行衡量、测度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
3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
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或根据公共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订新的计划,并对整个管理工作进行相应调整的过程。P102 14.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㈠控制实现三种目标:
⒈维持组织的协调运转——维持现状。⒉开拓新局面——打破现状。⒊解决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急性问题”为了维持现状 “慢性问题”为了打破现状
㈡控制的必要性:⒈环境的变化⒉管理权利的分散⒊工作能力的差异 ㈢控制的意义
⒈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⒉还表现在它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处的地位其相互关系上 P102 15.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名称解释)
开环控制:控制程序对系统的干扰影响和控制系统未来行为都是预先认定的,不考虑实施程序中出现的外界干扰活动。闭环控制:P105 16.控制的基本原理
㈠控制论的三要素:反馈、信息和控制 ㈡各种控制活动的两个共同特征: ⒈被控制对象必须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⒉实施控制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可能性构成的集合,被称为被控制系统在某一时刻的可能性空间。控制的目的是要使可能性空间尽可能减少。可能性空间缩小的幅度越大,说明控制能力越好。㈢控制能力
含义:实施控制者经过努力,对可能性空间进行改变的能力。控制的原则:客观控制原则、及时纠偏原则、适度控制原则、弹性原则 控制的基本步骤:㈠确立标准 ㈡衡量工作成效 ㈢纠正偏差
上课布置的习题(简答)1.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2.系统分析的原则 3.计划工作的原理 4.决策的具体过程 5.控制工作实现的目标 17.目标的分解
目标分解的两个步骤:⑴找出关键问题,明确主攻方向⑵编制目标卡片及目标展开图
目标分解的原则:⑴一致性 ⑵协调性 ⑶具体性 ⑷前提性 目标分解的方法:常用系统图法、“目标——手段”链 目标分解的标准:⑴时间分解 ⑵空间分解 18.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是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通过项目的管理者和项目组织者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旨在实现项目成果管理的管理方法体系,是理顺与项目有关的众多错综复杂的难题的一种手段。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⒈科学化、民主化原则 ⒉系统性原则 ⒊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 ⒋责任、利益、风险对称原则
4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
19.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P139 20.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理念(认真看)⒈顾客导向 ⒉全员参与 ⒊全过程管理 ⒋全面的管理方法 ⒌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名词解释)P148 绩效管理和标杆管理: 无缝隙公共部门理论:
21.公共部门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步骤(八个关键因素)
根基——道德规范、诚实和信任 建筑砖——培训、团队协作和领导 粘合剂水泥——沟通 屋顶——赏识
PDCA循环:PDCA循环特点:不停地循环解决问题、阶梯式上升、大环套小环
**格玛法: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P151 22.公共部门实施ISO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简答、论述P149)上课做的判断题: 1).顾客对质量的认知具有时效性,因此组织应适时调整对质量的要求。2).提高质量能为社会带来效益,但是企业的成本也会增加,因为质量越高,成本越高。3).质量检验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方法,不能确保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质量 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要求,终于满足顾客要求”,顾客就是指组织的外部顾客。5).组织的愿景是指导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原则和行为准则。6).质量教育培训能够改善员工对质量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态度。7).六西格玛管理就是使用科学方法,关注过程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
8).为过程分析进行质量特性的测量与产品检验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9).收集数据的调查表一旦设计完成,为保持连续性,不能对其修改。
10)在重要度—绩效分析图中,质量水平最低的特性不一定是最应解决的问题。思考题:公共部门质量管理推行过程与私人企业的异同? 23.“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
⑴整体不可分原理。系统具有其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功能和特征。
⑵非加和非线性。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
⑶突现性原理。系统局部的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在突现的过程中被压缩,只有部分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在突现过程中被突现,这些被突现的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在过程中被组织起来,使整体产生新的性质。
⑷等级层次性原理。一个系统总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该系统本身又可看作是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就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
功能耦合原理:一切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整体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互相作用的,使其各个子系统形成功能的耦合。
系统分析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优化原则(3)模型化原则(4)层次性原则 P168
5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
24.绩效评估的SMART(P229)
25.平衡计分卡、360绩效评估(选择、填空P239)
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7月,某大学召开下一年度计划会议,宣布下年度总预算为1000万元,具体分配方案:基建处200万;科研处100万;通讯中心300万;实验中心200万;后勤服务100万,校办100万。
校长计划原则:以提高效率为重点;不能降低质量标准;严格遵守预算分配额;各活动计划与预算在9月1日前提交。9月1日各部门预算结果出来了,与校长事先分配丝毫不差。校长非常满意,于是,学校预算制定出来,并得以通过。问题:1.分析案例中预算计划制定过程中的问题。
2.结合案例,谈谈如何运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该所大学的资财分配? 案例显示了传统预算方法
⑴在预算中,除了被动参与、向学校提供已事先决定的数字外,管理人员基本被排除在活动之外。⑵校长,拒绝关于资源的任何竞争,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资源分配无关
⑶校长在指导下属做活动计划时,根本没要求他们他们考虑自己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强调上级对下级的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对下级的激励 案例若采用目标管理方法
⑴下年度活动计划应该在更早些时候开始,以便各部门与校长充分对话,确定各部门计划。⑵校长不是简单分配资金,而是提出一些原则。重新分配后,可能的结果:
基建处:150万、科研处:250万、通讯中心:350万、试验中心:150万、后勤服务:50万、校办:50万、总计:1000万
二、案例:古代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
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项目经理——唐僧、技术核心——孙悟空、普通团员——猪八戒和沙和尚、高层领导——观音(1)团队特点:
1).团员齐心合力,同甘共苦2).善于利用外部资源直接向领导汇报、借助其他关系3)强调得到高层支持的重要性 4).成员特点 5)项目经理:目标明确;得到授权;制度和人情并重的控制;分工合理;经常培训;激励员工;平衡关系;(2)项目不足:1.计划不周密,缺乏阶段性目标
2.没有时间管理(观音:3年;团队:14年)3.成本管理的缺失 4.风险管理的不足 5.范围管理过度蔓延
第二篇: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复习总结
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总结
期末考试题型:
一、(单选10分、多选16分、判断6分、填空8分)
二、(名称解释15分、简答20分、论述15分、案例分析10分)
1.组织的结构类型
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管理制组织结构、立体多维制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P3 2.组织结构的原则(选择、填空)
(1)传统组织的八条原则(2)组织设计五项原则(3)目标导向的设计原则(4)矩阵型的组织设计
3.决策的定义: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也就是制订若干行动方案,并从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P43 4.决策的类型(选择、填空)(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监督决策(3)确定性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4)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5)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6)静态决策和动态决策(7)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
(8)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P44 5.决策的假设 完全理性决策(古典决策理论)建立在决策者是“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的 “经济人”特征:⑴决策目标单一,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⑵绝对理性,总能做出最优选择⑶不考虑时间和其他耗费的限制 6.公共决策的政治过程
事实证明:公共决策过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和逻辑过程,而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过程、一个公共利益的权威调整过程,公共决策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事实上,“政策制定并不是一个有条不 的过程”,如果期望公共决策过程会“遵循一种比较有秩序的、理性化的过程进行,就想写作一篇学术论文„„”„„(后面自己抄,太恶心了。)P57 7.集体决策常用方法
1)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取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间不得互相讨论,只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请专家对调查问卷所提问题发表看法;经过多轮次的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果。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2)列名小组法:列名小组法──被征询意见的人事前不接触而事后接触的方法。先写出书面意见,然后分组讨论,直到意见集中为止。
两种方法优点在于:可毫无顾忌地各抒己见,同时又将好的意见集中起来。3)名义群体法: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但群体成员是独立思考的。象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优点:可以产生更多的想法和建议、耗时少,成本较低
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应遵守如下原则: 1.庭外判决原则。2.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3.追求数量,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4.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
5)电子会议:电子会议分析法(electronic meetings)是群体预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先将群体成员集中起来,每人面前有一个与中心计算机相连接的终端。
各种方法的比较:德尔斐法能使人际冲突趋于最小;名义群体法有助于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脑力激荡法可以使群体的压力降到最低;电子会议法可以较快的处理各种观点
决策的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定义P63 8.计划和计划工作
计划:包括定义组织的目的,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计划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P77 9.计划的类型
(1)按计划期的长短划分:长期计划,年限在5年以上;中期计划,年限在1——5年限;短期计划,年限在1年以下;
(2)按计划制定者层次划分: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
(3)按工作计划的幅度划分:政策型计划、程序型计划、方法型计划、目标型计划、规则型计划
(4)按对计划执行者的约束力划分:指令型计划:具有行政约束力、指导型计划:参考作用、按计划对象划分、综合计划:涉及组织全局、局部计划:组织的分目标、项目计划: 特定课题
(5)按计划表现形式:政策、程序、方法、预算、规划、规则、宗旨、目标、战略 P79 10.滚动计划法
(1)含义:
(2)滚动计划法的特点:近细远粗、保持各期计划的灵活性、保持各期计划之间的连续性
(3)滚动计划编制关键:科学的确定计划修正因素。修正因素:⑴差异分析 执行中的差异⑵环境变化 外部环境⑶经营方针调整 内外部环境
(3)滚动计划法的应用⒈要领⒉要点:⑴划分若干时期。近期:指令性;远期:指导性⑵一定阶段后要及时调整修改⒊优越性:准确性;远、中、近互相衔 接,及时调整;增加弹性,增强应变性
11.(1).甘特图——小型项目常用工具。表明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P94(2).负荷图——列出整个部门后某些特定资源的实际负荷 P95 12.计划工作原理
(1).限定因素原理(木桶原理)。主管人员越是能够了解对达到目标起主要限制作用的因素,越是能够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拟订各种行动方案
(2).许诺原理(计划期限)。任何一项计划都要对完成各项工作做出许诺,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注意
(3).灵活性原理。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制定计划留有余地,执行计划不具有。
限制条件:1)不能推迟决策时间2)费用支出3)无法具有灵活性的情况(4)改变航道原理。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际目标的进程(航道)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变化。与灵活性区别:1)灵活性:计划本身具有适应性2)改变航道: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 13.公共管理控制
公共管理控制指为了确保公共组织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够实现,公共管理组织的控制主体根据事先确定的目标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控制的对象进行衡量、测度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或根据公共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订新的计划,并对整个管理工作进行相应调整的过程。P102 14.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控制实现三种目标:
⒈维持组织的协调运转——维持现状。⒉开拓新局面——打破现状。⒊解决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急性问题”为了维持现状 “慢性问题”为了打破现状
㈡控制的必要性:⒈环境的变化⒉管理权利的分散⒊工作能力的差异 ㈢控制的意义
⒈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⒉还表现在它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处的地位其相互关系上 P102 15.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名称解释)
开环控制:控制程序对系统的干扰影响和控制系统未来行为都是预先认定的,不考虑实施程序中出现的外界干扰活动。
闭环控制:P105 16.控制的基本原理
㈠控制论的三要素 反馈、信息和控制
㈡各种控制活动的两个共同特征: ⒈被控制对象必须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⒉实施控制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可能性构成的集合,被称为被控制系统在某一时刻的可能性空间。控制的目的是要使可能性空间尽可能减少。可能性空间缩小的幅度越大,说明控制能力越好。㈢控制能力
含义:实施控制者经过努力,对可能性空间进行改变的能力。
控制的原则:客观控制原则、及时纠偏原则、适度控制原则、弹性原则 控制的基本步骤:㈠确立标准 ㈡衡量工作成效 ㈢纠正偏差 上课布置的习题(简答)
1.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2.系统分析的原则 3.计划工作的原理 4.决策的具体过程 5.控制工作实现的目标 17.目标的分解
目标分解的两个步骤:⑴找出关键问题,明确主攻方向⑵编制目标卡片及目标展开图
目标分解的原则:⑴一致性 ⑵协调性 ⑶具体性 ⑷前提性 目标分解的方法:常用系统图法、“目标——手段”链 目标分解的标准:⑴时间分解 ⑵空间分解 18.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是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通过项目的管理者和项目组织者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旨在实现项目成果管理的管理方法体系,是理顺与项目有关的众多错综复杂的难题的一种手段。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⒈科学化、民主化原则 ⒉系统性原则 ⒊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 ⒋责任、利益、风险对称原则 19.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P139 20.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理念(认真看)⒈顾客导向 ⒉全员参与 ⒊全过程管理 ⒋全面的管理方法 ⒌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名词解释)P148 绩效管理和标杆管理: 无缝隙公共部门理论:
21.公共部门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步骤(八个关键因素)
根基——道德规范、诚实和信任 建筑砖——培训、团队协作和领导 粘合剂水泥——沟通 屋顶——赏识
PDCA循环:PDCA循环特点:不停地循环解决问题、阶梯式上升、大环套小环 **格玛法: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P151 22.公共部门实施ISO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简答、论述P149)上课做的判断题: 1).顾客对质量的认知具有时效性,因此组织应适时调整对质量的要求。2).提高质量能为社会带来效益,但是企业的成本也会增加,因为质量越高,成本越高。
3).质量检验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方法,不能确保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质量。
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要求,终于满足顾客要求”,顾客就是指组织的外部顾客。
5).组织的愿景是指导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原则和行为准则。6).质量教育培训能够改善员工对质量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态度。7).六西格玛管理就是使用科学方法,关注过程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8).为过程分析进行质量特性的测量与产品检验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9).收集数据的调查表一旦设计完成,为保持连续性,不能对其修改。10).在重要度—绩效分析图中,质量水平最低的特性不一定是最应解决的问题。思考题:
公共部门质量管理推行过程与私人企业的异同? 23.“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
⑴整体不可分原理。系统具有其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功能和特征。⑵非加和非线性。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
⑶突现性原理。系统局部的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在突现的过程中被压缩,只有部分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在突现过程中被突现,这些被突现的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在过程中被组织起来,使整体产生新的性质。
⑷等级层次性原理。一个系统总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该系统本身又可看作是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就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
功能耦合原理:一切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整体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互相作用的,使其各个子系统形成功能的耦合。
系统分析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优化原则(3)模型化原则(4)层次性原则 P168 24.绩效评估的SMART(P229)
25.平衡计分卡、360绩效评估(选择、填空P239)
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7月,某大学召开下一计划会议,宣布下总预算为1000万元,具体分配方案:基建处200万;科研处100万;通讯中心300万;实验中心200万;后勤服务100万,校办100万。
校长计划原则:以提高效率为重点;不能降低质量标准;严格遵守预算分配额;各活动计划与预算在9月1日前提交。
9月1日各部门预算结果出来了,与校长事先分配丝毫不差。校长非常满意,于是,学校预算制定出来,并得以通过。
问题:
1.分析案例中预算计划制定过程中的问题。
2.结合案例,谈谈如何运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该所大学的资财分配? 案例显示了传统预算方法
⑴在预算中,除了被动参与、向学校提供已事先决定的数字外,管理人员基本被排除在活动之外。
⑵校长,拒绝关于资源的任何竞争,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资源分配无关 ⑶校长在指导下属做活动计划时,根本没要求他们他们考虑自己的工作重点和任务。
强调上级对下级的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对下级的激励 案例若采用目标管理方法
⑴下活动计划应该在更早些时候开始,以便各部门与校长充分对话,确定各部门计划。
⑵校长不是简单分配资金,而是提出一些原则。重新分配后,可能的结果:
基建处:150万、科研处:250万、通讯中心:350万、试验中心:150万、后勤服务:50万、校办:50万、总计:1000万
二、案例:古代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
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项目经理——唐僧、技术核心——孙悟空、普通团员——猪八戒和沙和尚、高层领导——观音(2)团队特点:
1).团员齐心合力,同甘共苦2).善于利用外部资源直接向领导汇报、借助其他关系3)强调得到高层支持的重要性 4).成员特点 5)项目经理:目标明确;得到授权;制度和人情并重的控制;分工合理;经常培训;激励员工;平衡关系;
(2)项目不足:1.计划不周密,缺乏阶段性目标
2.没有时间管理(观音:3年;团队:14年)3.成本管理的缺失 4.风险管理的不足 5.范围管理过度蔓延
有什么地方遗漏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了,谢谢。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加油!
2010年12月24日
——谢威
第三篇: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
《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心得体会
阿达里
(管理学院新疆班:1101101)
这个学期很快接近尾声,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自己有成为幸玛纳斯县赴闽培养班班的一员,带着玛纳斯人民嘱托,同事的羡慕和自己感觉到压力,再次走进校园,并且在莆田学院洗礼。三个月多里,接受莆田学院优秀老师的讲授的9门课程,走进社区、工厂、红色革命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 10余次。通过上课的认真听讲、互动,业余时间购买书籍、查阅资料,一方面使自己的眼界放宽,思路进一步清晰,另一方面,自己的知识半径延长,未知领域得到拓展,解一些世界前沿理论与科技知识,可以这样说,一朝培养终生受益。从内心里感谢学院领导的关怀与厚爱,今后我会结合实工作将所学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学习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这门对未来的工作岗位兮兮相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一、所学的知识的回顾
新公共管理运动给公共部门带来的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把企业管理的一系列的新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公共管理当中,使公共部门的管理方式和行政效率有了根本性的发展。作为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中同样要强调这些方法和技术的使用。所谓公共事业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就是为了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用以进行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措施。公共事业管理的方法是一个由多种方法和手段所构成的方法体系。公共部门的方法与技术,知道这个方法体系包括了:战略管理、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包括了系统分析方法、预测方法、决策方法、网络计划方法、人力资源的测评技术等等。鉴于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成效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两种技术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应用。
二、学习体会
一是学到了前沿的管理学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水平。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计划”这个词。大到美国政府的火星探测计划,小到我们身边的一次周末旅游计划。由此可见,计划无处不在。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
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叨叨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
二是增强了对具体事务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事务的这一面也就是事务的那一面,事务的那一面也就是事务的这一面。通过对国学知识、人治与法治等知识的学习,聆听了大师们的教诲。特别是有的倡导道家,认为道家思想是当代领导必修之学问,有的又否定它,而独尊儒学。
四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了冷静的认识。在学习中,通过专家、学者对国情的分析和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层面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机遇与挑战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五是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通过学习使自己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政府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世界很多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
六是掌握了有效处理问题的工作和方法。通过学习,掌握了诸多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对危机管理的学习,对自己分管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基层宣传工作中,最难处理的就是负面新闻造成的影响。
总之,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学技术与方法,使我不仅获得了许多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方面的理论和前沿信息,更絮叨了教授们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精神和思维方法,极大的激活了自己的思维,开阔了胸襟和眼光,提高了履行公共职责,、从事公共服务的认识水平,同时也树立了新的管理理念,认识了公共管理在书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做到了在一些问题分析上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
第四篇:《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课程设计说明
《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课程设计说明
实施目的:现代社会要求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按照方法论、一般方法与具体技术三个层面来系统地介绍公共管理中的方法与技术、涉及控制方法、目标管理、网络计划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共管理的基本管理方法、分析方法和技术及研究方法论。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可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方法论,提高分析现实问题及运用具体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选择:题目自拟(须符合专业要求,属于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形式:学生:分组(6-7人一小组)进行+分散进行+自由集中;教师:教师答疑与设计指导
设计要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少运用课程介绍的方法与技术三种以上)
进行时间:13周-17周,共5周时间(20个课时)
成果形式: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
考核形式:根据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的质量,以及汇报文件的详细程度以评定成绩,成绩并作为本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
考核时间:第18周周三第一二节课
成果提交:论文(或报告)的文字打印版
第五篇: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
傅宗科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的活动。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世界的信息化时代管理新方法。自94年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引起举国上下的普遍重视。2002年十六大、~年十六届四中全会相继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把我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的号召,~年国家九大部委联合下文号召“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创知识型员工”活动。争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进入21世纪的时代追求。
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伴随着《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的问世而兴起的。该书作者彼得•圣吉博士整合美国麻省、哈佛著名教授的成果,吸取东西方文化精华,历十年之功,提炼而成。所以受到世界企管界的普遍推崇。它通过在组织内开展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五项~的~,改善组织内长期制约发展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形成新视野、新思维、新习惯,提升组织文化。
“第五项~”是解决组织发展中面对的五项基本问题,我们任何一个组织单位都是一个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大小团体,团队的发展要有目标、共同愿景,目标的实现需要团体中个人的自我超越,创造性的工作。自我超越受工作动机的支配,动机受人的心智模式观念的支配。转变人的观念,需要理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需要有系统思考和系统整体的观念,使人们跳出局限思考的陷阱,在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工作中又有全局观念,注重团队的整体配合。学习型组织五项~方法,通过训练、演练、~,整体的提升组织文化,使组织进入长期持续发展的轨道。
北京太极鸿达管理培训有限公司、学习型组织管理培训中心,自95年引进这套方法并致力于在国内推广、培训、普及,至今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当中,我们提炼出了一套简单、实用、富有成效的培训课程,其中包括:1.半天的《学习型组织管理》大型讲座课程;2.两天的《学习型组织创建策略与方法》骨干研习班课程。讲授《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这套方法,以简单、实用与工作结合,让理念、方法与实践结合,在单位内普及。两天的培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1、半天学习型组织管理大型讲座,参加人员规模大一些,让尽量多的人系统的概要的学习了解学习型组织的精华内容。
2、一天半时间学习型组织创建策略与方法骨干培训班,参加人员以创建单位的领导和骨干为主,人数在100人左右为好,主要讲授、演练应用学习型组织五项~方法,通过研讨、交流、演练在企事业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措施、步骤、达到的目标。以便能够培训后结合单位实际在组织内推行实践。
主讲人傅宗科博士,是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中国推广培训第一人,立志十年,专注于《第五项~——学习型组织艺术与实务》管理方法的培训推广,在国内培训界独树一帜。详情http://www.xiexiebang.com或百度搜索“傅宗科”
讲座后,建议设立学习型组织辅导站,为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积极分子提供交流研讨的场所,让积极分子带动创建活动深入的、持续的开展。据我们推广十年的经验,很多单位创建活动不能持续的开展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把学习型组织方法通过演练转变为能力,仅是知识知道了,而没有能深入思想,付之行动。参加辅导站活动的人员以自由报名,自愿参加为好。由热心此项事业的积极分子作为活动策划和召集人。
这套方法是引导、辅导人们把镜子从习惯照别人转为照自己,反思、反省、检视自己的心智、心态、价值观、思维方式、工作作风,主动改善自己,改善我们的组织。但这个转变不是别人要我改变,而是我要改变,我要把我们的事做好,要变得更优秀。组织不用强迫,只用引导辅导,大家都会自觉行动。
这套方法虽然表面看与我们现行的管理方法有冲突,但通过学习运用实践后,我们传统组织中长期影响发展的旧习惯,旧作风会得到改变,会让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变得心情愉快、更有工作效率。
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改革不是改良,而是一场思想革命。”是需要触动人们心灵深处心智模式。我们党内开展的“三个代表”学习讨论,党员先进性教育都是整风和触动人们心灵。但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在心中,光靠说教是不行了,必须有触动心灵的方法。《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组织建设和成员的发展很有帮助。
现在有的单位创建很费劲,推广不起来,关键原因是没有在单位内把学习型组织方法通过演练转变为能力,而是采取传统的思维方法推动现代的管理理念。
学习型组织及其倡导者彼得.圣吉,他生于1948年,大学阶段学习航空工程,毕业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系统动力学”奠基人弗睿斯特,并获得此领域博士后,留校任教。他透彻领悟了导师深奥理论的要义,但他却致力于使“系统动力学”的要领简单化,通俗化和可操作化。他自称自己是一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者”。他对东方文化很感兴趣,曾专门作过研究。
彼得.圣吉于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推动人们刻苦~,学习和掌握新的系统思维方法。此书一出,反响强烈,使它连续三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首。同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学习型组织化学习中心”,对企业辅导、咨询。许多企业争相向他咨询,请辅导成为学习型组织企业,包括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摩托罗拉、福特汽车、壳牌石油、杜邦化工、微软、苹果电脑等大企业,纷纷解囊资助他的研究。他的成果在短短的几年中,被译成二三十种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一阵阵学习风潮。1994年为了使“学习型组织.五项~”的管理方法更易于操作和推广,他又和志趣相投的工作伙伴总结编着了《第五项~─—实践篇》,把在企业中组织五项~的操作方法、工具、组织学习程序的实践案例发表,更有利于企业辅导~。
《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是彼得.圣吉用十年时间整理出来的一本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和组织如何进行管理的一套方法。是一套系统完整操作性很强的管理方法,彼得.圣吉认为,飞机能够成功飞行,是因为融合了可变间距螺旋桨等五种技术的整体配置,五种技术缺一不可。他把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五项~看作“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它们共同聚合,为个人及组织打开前所未有的成长空间。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要在组织中认真的推行应用,有计划的引导员工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把基本知识《第五项~-学习型组织艺术与实务》结合实际通过演练转化为创造能力,组织面貌会一新。现在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很多单位简化认为是学习,为了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考核的指标也是读书学习的指标。其实,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提升组织文化的管理方法,它包括了组织中面临的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的~方法。但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在组织内营造的过程,运用的过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孟凡驰先生的观点: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我的观点: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也是提炼企业文化的过程。而且可以是内生的组织文化。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中国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其后,曾庆红同志又讲,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创建学习型政党。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支部。我也应邀到北京市机关工委、地方机关讲学习型组织五项~,国家机关部委也派人参加在北京举办每月一期的研习班。我相信这套方法应用会让人们生活质量、工作质量、生命质量提高,生活工作的更愉快。
学习型组织的真意是让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让组织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但这不是仅仅向往能获得,需要付之行动~才行。借用海尔文化名言:管理,知道不难,想到不难,做到就难,而坚持天天做,十几年如一日地做下去则难上加难。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学习型组织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受到重视的管理方法。学习型组织是让组织通过五项~保障组织持续发展,要练内功才行,重视练内功才行,真正练内功才显示生命力。从而形成组织的共同愿景、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使组织进入持续发展轨道,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学习型组织创建是见效很快又需要有计划的持续开展的过程,需要把知识普及演练进入心灵的潜意识中,成为个人和团体的能力。是需要在团体中,整个社会中形成氛围。犹如1942年延安整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其实也是组织整风的过程。
还有一点很深刻的体会是要有平常心,简单化。学习型组织五项~管理方法的内容,是所有组织和人类群体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曾有一种说法:“小到三口之家,大到跨国公司,都可以适用这套方法,只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罢了。”
现在很多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口头上在想作,其实没有摸着门道,没入门怎能有期望的效果,失望就很正常。该做的事就没做,做了没做好,做好了不持续,持续了想让没效果就不可能,因为自然规律没法违背。
学习型组织与五项~是共生的关系,圣吉博士《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名中已表明了关系。创建学习型组织要运用五项~的演练,五项~提升组织文化,就使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圣吉又说,学习型组织也是愿景,是个持续追求的过程。五项~是伴随这个过程需要组织成员学习掌握的艺术与实务。这套方法要落实到行动上,实践中。而不是停泊在口头上,还需要忍受延滞期的考验。现在很多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太急功近利,不在方法应用上下功夫,或忍受不过忍受延滞期的考验就泄气放弃了,目标受侵蚀了,舍本逐末了。又有新的诱惑,兴奋点转移了。我们做推广工作,同样面对着相同的考验。
“ 如果没有去除了工业时代的思惟,恐怕很难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的评估方式,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是根据组织的愿景来订学习型组织的标准,而且还不一定要达成,各位能理解吗?如果没有实际的~五项~,将工业时代的脑袋换掉,根本无法理解!各位不去实际~,而一再地在此讨论标准,未免缘木求鱼了!”
有很多创建单位作不下去了,不了了之了。关键是不知道从那里人手,众说纷纷,都有道理,不知师从谁家为好。各路高手云集,说法论道,各有依据,让人难以选择。我的观点是依据彼得圣吉的《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因为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传入中国是伴随着这本书而来,这本书是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引路人佛瑞思特的指导,彼得圣吉十年的总结、提炼的结晶。而且五项~基本上概括了组织面临的最基本五个方面问题。这也是我推行学习型组织管理专注于《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的原由。
现在很多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什么不能富有成效,多数是观念的障碍。还有中国人的处事方法,议论多了,行动少了。关注大处多了,结合实际实践应用的少了。希望别人改善的多了,自己立即行动的少了。看到负面的东西多了,正面关注引导的少了。运用考核硬指标的多了,引导辅导激励的少了。希望看别人怎么做的多了,从自身做起,运用五项~演练的少了。研究的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少了。做给别人看的表面文章多了,让自身企事业受用在全员行动的少了。为应付完成上级任务的多了,纳入组织发展战略成为战略实践去实现的少了。
在学习型组织的推广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单位都关注评估,在评估考核上用了很多的精力。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本意是为组织和个人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的是内动力,学习型组织管理倡导的是愿景、目标、激励,与传统组织管理采用的目标、监督、控制是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