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衢州图书馆

时间:2019-05-14 21:5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衢州图书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衢州图书馆》。

第一篇:2018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衢州图书馆

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目录

一、屠呦呦的诺贝尔奖:中草药“热”.......................4

1、中医药是否是科学...........................................................................4

2、中草药在发达国家越来越被重视...................................................5

二、中医药存废之争由来已久...............................6

1、近现代中国政府废中医立西医.......................................................6

2、传统中医药存在不足之处...............................................................8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的巨大贡献.........................9

1、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9

2、挖掘中国传统医学宝库,发挥中医人才的潜力.........................10

四、激烈竞争:国际医药产业中的“中医药”..................11

1、我国对新药开发研究缺少创新和专利申请保护.........................11

2、被虎视眈眈盯着的秘方.................................................................13

3、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之下.................................................................14

五、未来展望:中医药发展的大方向........................15

1、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15

2、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16

3、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17

4、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17

5、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18

6、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19

7、贯彻落实中医药法.........................................................................19 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免责声明:

浙江“两会”专题信息产品由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各成员单位联合编辑。信息内容采自公开的报纸、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源以及各大主流网站,每份专题我们都准确标明来源和出处,摘选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单位负责。

本期专题由嘉兴市图书馆编辑,如您需要更为详细的内容及跟踪报道,请与该馆联络。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在具有国家战略高度的“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药无疑具有重要地位。那么,为什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药占有这么重要地位?我国中医药发展状况如何?中医药未来的发展重点在哪?

一、屠呦呦的诺贝尔奖:中草药“热”

1、中医药是否是科学

中医药是科学吗?这是一个长久以来极具争议的问题。很多人以中医药没有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神经学、药理学等现代科学基础,没有现代科学体系和思想方法为理由,否定中医药的科学地位。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对青蒿素研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又让中医药是否是科学的争论,再次成为焦点。拥护中医药的人以此论证中医药已经获得国际认可,否认中医药的人认为这个诺贝尔奖正好证明中医药不是科学。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有两种最有力的药物,一种是法国科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上提取的奎宁,一种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提取的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由此可见,青蒿素对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

1967年5月23日,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下,我国启动研发抗疟疾新药,项目代号被定为“五二三项目”。1969年1月,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加该项目。在此之前,科研人员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结果都不满意。屠呦呦决定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她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素在内的验方集。最后,她把注意力集中到青蒿验方上。1971年,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1973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这种青蒿提取物就是青蒿素。

从整个研究过程来看,抗疟疾研究是集体攻关项目,屠呦呦有着突出的贡献。

支持中医的人认为,青蒿素获奖,说明中医是科学,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反对者则认为,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青蒿素之所以能够成为抗疟疾的特效药,就在于它是按照现代医学的方法提炼制造的,中医药古方只是提供了材料和启发。真正胜利的是现代医学,或者说是西医。

2、中草药在发达国家越来越被重视

就在国内还在争论纠结于中医药是否是科学的时候,中草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被接受,并且有越来越热的趋势。

1998年,美国大型制药厂和消费品制造商已推出用中草药制成的补剂。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放宽管制中草药制品等的健康食品,使制药商乐于投资开发中草药补剂,零售商也乐于推销。

德国是在西欧国家中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在2000年,中草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药占领了德国和欧盟70%的市场。德国任何一家药店里都可以买到中草药。由于担心现代制药的副作用,中草药在英国和法国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多亿人服用中草药,预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会全面兴起。

中国中医药学者陈勇去美国,面对美国的中医药市场既兴奋又痛心。兴奋的是,看见美国有机食品专卖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中草药制剂。痛心的是,在琳琅满目的中草药制剂中,大多是欧美制造的。比如,瑞士一家公司生产的纯中药眼药水治疗红眼病疗效非常好;德国生产的纯中药喷剂治疗鼻炎一喷立即见效。但是,在这里很少看见有中国制造的重要产品。

在中国传统的医药领域,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居然落后了!当一些人还在热衷于中医药是否是科学时,“欧美日”中医药技术正在发展,还不值得中国人警醒吗?不值得中国人反思吗?

(来源:《中草药补剂在美国大受欢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年第3期

胡志军:《中草药流行欧美》,《国际经贸信息》2000-6-26)

二、中医药存废之争由来已久

1、近现代中国政府废中医立西医

中医药学是中国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医学的传人,中医药学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产生了紧迫的危机感,进人20世纪之后,中医药学更被视为旧文化传统的一分子,在国民党政府执政时期,中医处于备受歧视和排斥的地位。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传人中国,中医药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虽然仍在国家的卫生保健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却失去历史上一统天下的优越感。在医学界开始出现一种崇新排旧的倾向。

辛亥革命之后,北洋政府大力推行西方医学。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月颁布“医学专门学校规程”和“药学专门学校规程”,医学科目48种,药学科31种,均无中医药学内容,完全将中医药学排斥在医学教育系统之外,由此引发了中医药界争取教育合法化的抗争,各地舆论反应强烈。1928年11月,国民党政府卫生部成立。在192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余云帕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及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要求在全国禁止中医中药开业,禁止中医办医院、办学校,取缔中医书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废止中医案”。此案一出,迅速在全国引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废止请愿运动。虽然这次斗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党政府反中医药的基本政策却没有改变。

1933年6月,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国民党中央委员石瑛等人提出制订《中医条例》(草案),但是行政院长汪精卫却反对该提案,认为“中医言阴阳五行,不懂解剖,在科学上实无根据;至国药全无分析,治病效能渺茫”,主张“凡属中医应一律不许开业,全国中药店也应限令歇业。以现在提倡国医,等于用刀剑去挡坦克车”,致使该提案被压制两年之久。直到1935年,经过冯玉祥等人的再次呼吁,《中医条例》才于1936年1月颁布。但是,《中医条例》中仍然存在许多歧视、排斥中医药的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的发展问题。

抗战胜利后,在抗战中曾发挥巨大作用的中医药学受压迫的状况仍无改观。各省的救济物资不发给中医药业;一批中医学校被勒令停办;卫生行政会议决议严禁中医使用西药;设立审查国医资格委员会,在不公正的审查制度下,绝大部分中医无法继续营业;规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定中医大夫一律称“医士”不得再称“医师”,种种限制中医药发展的手段,不一而足。

可见,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医药事业一直处于备受政府歧视和排斥的地位,中西医之间的隔阂、重西抑中的矛盾不断激化。之所以会对中医药学是否属于科学,该不该保护、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进行社会大争论,是因为中国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积贫积弱,一批具有西学背景,崇尚科学的医生、知识分子和执政者认为中医药学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封建医药,为了彻底地否定旧传统、旧文化,就应该否定、批判中医药学,并通过在学校体制、国家医疗体制等领域驱除中医药学的影响和作用来达到让中医药学逐渐消亡并为西医所取代的目的。但历史却证明,这些做法超越了时代和传统,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和国情,从而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泥淖。其直接后果就是压制了中医药学的健康、良性发展,延滞了国家卫生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影响了人民大众健康水平的提高.2、传统中医药存在不足之处

同时,也要看到从现代科学的标准来看,传统中医药学确实存在不足。

现代科学不是简单地由一些科学家进行研究,获得正确的认识。现代科学是与现代工业生产相联系的。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科学,都要求实证,都要求能被经验证明。科学的概念都能转化为一定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这个操作是客观的、精确的,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重复的。

在一定意义上,科学无非就是各种人类经验,从经验中抽象出理论,形成一个体系,进而解释预测各种现象。从这个角度说,中医也是科学。但是,还要看到,我国的中医药是与农业社会和手工业生产相联系的。因此,中医药具有模糊性,就是不精确;具有经验性,就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是来自于经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医药的效果是存在的,解释却是错误的,甚至荒谬的。这也导致中医具有很明显的主观随意性特征。

清朝名医叶天士有这样的记载。据说他的邻居的一个妇人难产,别的医生已经处好了药方。她的丈夫拿着处方来问叶天士,叶天士在处方上加一片梧桐叶做引子,婴儿立刻就产下来了。后来有人也仿效叶天士在催产方上加梧桐叶。叶天士笑着说:“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所以……”

这则广为传说的故事,是谈中医“以意用药”。但是,这种用药,在现代科学看来,完全是没有根据的,因果关系都是臆测。没有医学原理。明显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医生用药,完全凭借经验积累,很很大的随意性。

经过现代科学培训的人,自然无法容忍这种模糊性、经验性和随意性。因此,当人们以现代科学的标准看待中医药时,中医药确实存在不足。但是,还要看到,中医药积累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药经验和智慧,有其独特理论和技法,不能因为这些不足就看不到中医的价值。把中医神乎其神是错的,把中医简单的认为是伪科学,也是错误的。

(来源:韩洪洪:《从存废之争到走向复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论述》《中医药事业述论》2012-11-8)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的巨大贡献

1、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卫生事业中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进行了不懈探索。毛泽东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讲话、批示,提出要重视中医,发展西医。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1954年4月21日,毛泽东审阅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医工作的指示(草案),并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改:在指示草案的“对待中医的问题,实际上是关系四万万七千万农民的疾病医疗问题”一句中的“四万万七千万农民”之后,加上“及一部分城市居民”;在“我们应该有批判地接受这一部分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把它的合理部分增加到医学中去,更好地为治疗疾病,增进人民健康服务”一句中的“医学”之后,加上“科学”二字,在“治疗疾病”之前加上“预防疾病”,在“依靠中西医合作,根据中医实际应用的经验,进行一种谨慎的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之后,加上“和说服教育工作”;在“将中医团结起来,安定下来,把他们现有经验保存下来……”这段话中的“现有经验”改为“现有的合理经验”。

不难看出,毛泽东对这个指示草案的修改是非常仔细的,所做修改更加准确地说明了中医药在新中国卫生医疗工作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受到高度重视,不断发展,这离不开领袖人物的战略眼光。同时,这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

(来源:韩洪洪:《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中国中医药报》2014-11-19)

2、挖掘中国传统医学宝库,发挥中医人才的潜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卫生工作面临疾病丛生、缺医少药的严峻局面。新中国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受到财政限制。在新中国建立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缺乏外援。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挖掘中国传统医学宝库,发挥中医人才的潜力,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对于中医药事业而言,建国以来的六十年是非同寻常的六十年。纵观中医药发展史,现如今中医药事业在制度、临床、科研、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造就了中医药在历史上前所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未有的繁荣,并且对中医药的继承和今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体系。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医药在基础理论、医史文献、临床诊疗、中药制剂、针灸原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建国以来,中医药院校在继承中医药文化、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以及中医药临床和现代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还对医药古籍和中医药药剂进行系统整理。这些成就,为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为“健康中国”建设储备了丰富的人力和知识储备。

(来源:周志彬:《新中国六十年中医药事业的成就》,《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第10期)

四、激烈竞争:国际医药产业中的“中医药”

1、我国对新药开发研究缺少创新和专利申请保护

当人们为屠呦呦获奖而激动的时候,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还没有专利制度。屠呦呦以及其所在研究院,没有申请专利。青蒿素作为药品,其巨大的商品价值被外国医药大公司所获取。

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情况下,在讨论中医药发展时,在讨论中医药研发时,也必须有市场概念,必须有产业竞争的视野,必须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产业竞争的概念。

“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医药和医疗用品市场。医药用品的价格、国家财政投入和老百姓的收入这三者决定了“健康中国”的水准。其中,质优价廉的医药用品占有关键地位。而医药用品是否质优价廉,除了国家政策外,还在于是否打破国际医药巨头的垄断。

从整体上看,近年来药物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展中,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其贡献则远不如普通人想象的那么大(在公众意识中,医疗技术的进步几乎都等同于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新药)。真正改变重大疾病治疗面貌的、革命性的新药,屈指可数。近十几年来,美国FDA批准的大多数“新药”,其实不过是旧有药物的微小改良版。制药业巨头热衷于研发这类药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结构类似的新分子实体替代专利已经过期的新药(本质上,化学药物都可以视为分子实体),以维持超额利润。因为只要认定为专利,就可以获得具有垄断性的专利保护,以超出成本十倍甚至百倍的方式定价,而专利过期之后,同样的分子就可以被直接仿制,价格和利润均急剧下跌。这类药物在FDA接受审查时被称为“常规调查药物”。而剩下的所谓“优先调查药物”(即真正的新分子实体,比现有的同类药物具有明显的优势,绝大多数只有很狭窄的适应证,即只能对极少数患者有益。令医生和患者感到悲哀的是,即使优先调查药物,其对患者的益处也往往被有意地夸大。例如,大多数新抗癌药物,其有效性判定的标准,仅仅是将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3~6个月。而这3~6个月的寿命延长,往往需要患者或保险公司付出数万甚至是数十万美元。

我国西药生产多仿制,少开发。由于我国有强大的彷制能力,能够生产专利保护期结束的药品,很多西药才能价格低廉。如果我国能加强创新,自主研发新药,打破国际医药巨头垄断,就能在更大幅度上降低医疗费用。

药品市场竞争,一方面是技术竞争,技术赶超打破垄断。这是我国医药发展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就是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从我国医药产业和国际医药巨头竞争来说,中医药是我国的天然优势,不管是从医药来源、验方,还是中医人才,都具有巨大优势。但是,也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我国的中医药产业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或者说,巨大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我国是中医药大国,但不是中医药强国。日、韩、美、欧等国企业利用中国古方,造出了质量更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佳的“洋中药”,占据国际市场,冲击中国国内市场。

(来源:江华,彭谨:《进口新药,我们真的那么需要吗?》《医学争鸣》2014年第6期)

2、被虎视眈眈盯着的秘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黎东生教授撰文说:“由于对外交流的扩大,中医药人才的外流和我国新一代中药研究的水平较低,中医药知识产权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其中传统中医药秘方的流失更为严重。”据悉,我国目前临床总结的秘、验方已达30多万个,有记载的就有6万多个,中成药已达35大类,43种剂型,约6000种,中药秘方已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来源。黎教授说,由于中医秘方、验方经长期临床应用,有疗效基础,因此成了一些发达国家猎取的目标。有些公司通过在我国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以商贸活动形式收买已接近技术鉴定的中医药科研成果,然后申请专利;有些外国研究机构,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大肆收集中医药技术情报;还有些外国机构邀请我国医药企业、研究单位赴境外进行合作研究,直接获取情报;日韩等国则利用国内一些企业资金上的缺乏,采取合资建厂或技术合作的方式,名正言顺地拥有专利申请权;还有些外商利用国内民间有大量中医秘方、偏方,而处方拥有者又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现状,大量以低价购买,并抢先申请专利。有学者统计,中医药界对申请专利积极性不高,据统计,2000年全国中药专利申请仅为1489件,在国外申请专利的更为稀少,专家估计:“在过去的15年我国将13万项发明无偿地奉献给了世界。”北京良乡老中医彭文润因擅长治疗各种被大医院判决为“不治之症”的不孕不育,而被国家人事部破格授予教授职称,其医术高超的原因之一就是因手中握有多个秘方。问他为何不申报专利,他说:“中医就是这层窗户纸,申报专利原则是„先公开再保密‟,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都得公布方子,就算最后获得了专利,个人也没有研制新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药的经费和精力,还得每年交不菲的保护费,可方子一公开别人就能照着生产,我难道整天追着人家打官司去?”像这一类掌握在民间个人手中的秘方,更存在着失传的危险。

3、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之下

中医界很多人看到日本无偿从我国著名古方中生产中药并因此雄居国际市场而愤愤不平,从而提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特殊性以及现行的专利制度不适合中医药的问题,认为应为国粹另辟保护途径。许少英教授指出:“专利法所要求的新颖性使传统中医药知识得不到保护,因为它们不„新‟,也使本该姓„中‟的中医药因为外国人先申请而改变了„姓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外国人掠夺,这不能不说与我国专利法规的欠缺有关。”对此,也有一些不同意见,姚新生院士提出:“专利保护不仅有利于引进国外新的专利技术,将其用于中药现代化研究,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中药的自主研制与开发,推动创新。”张韬律师认为:“专利制度一视同仁,国外用你的古方,你也可以用国外的古方,如他申请了专利保护,就说明他在剂型、工艺等某一方面有了发展,也就是对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达到了专利法鼓励创新的的初衷;如果不是这样,谁都可以利用专利法„新颖性‟的原则而把它„无效‟掉,因为它在古籍上已经公开了。我劝大家不要看到国外研究中药就生气,因为那个市场你也不想去或没有能力去,这就跟你没有利害关系了;换个角度看,外国人帮你宣传、推广中医药,说明他们认可中医药的科学性,这难道不是好事?”国家专利局的一位研究员指出:“中医药有其特殊性,但其他行业也都各有各的技术特殊性,如果都强调自身的特殊,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就无法实行,而法律规则对谁都是一致的。现在该深入研究的是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鼓励科技进步、更好地保护中医药。” 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对古老的中医药提出了新课题,利用法律手段更有效地保护包括秘方在内的中医药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国医学界必须熟知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来源:陈宁:《秘方能保护吗》《医学管理论坛》2004年第10期)

五、未来展望:中医药发展的大方向

在我国“健康社会”的发展中,鉴于我国中医药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我国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制定引导政策,大力推动中医药发展,这种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1、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2)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

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科研实力强的省级或地市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

(3)促进中西医结合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

(4)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划,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民族自治地方举办民族医医院,鼓励民族地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民族医药科,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医医院和诊所。

(5)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

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举办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改革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

(6)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2、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1)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

(2)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

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3)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快速就诊绿色通道,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4)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

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

3、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

(1)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

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

(2)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

(3)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

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励医疗机构发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

4、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1)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

健全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为主体,以中医科学研究基地(平台)为支撑,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领域科技布局。

(2)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法研究,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理论框架体系。

(3)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激励政策。通过同行评议和引进第三方评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

5、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1)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

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完善中药材资源分级保护、野生中药材物种分级保护制度,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建立国家级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

(2)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

制定中药材主产区种植区域规划。制定国家道地药材目录,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

(3)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

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4)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

制定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追溯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与生产企业供应商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紧密相连。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6、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1)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行业风尚。

(2)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

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

(来源:黄明安:《中医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第27卷第8期)

7、贯彻落实中医药法

推动落实,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要紧扣“一条主线”,以重点突破打开局面、牵引全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中医药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形成的。要牢牢把握实施中医药法和全面落实战略规划纲要这条工作的主线,不断深化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具体来说,要确保中医药法全面实施,制定好配套文件,保障相关重大创新制度如期出台;要落实好战略规划纲要,制定本地区的战略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要持续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为深化医改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医药元素”;要实施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做好项目遴选、公示和申报等工作;要开展好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抓好中医药高等教育、预算执行、中医医院评审工作;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落实到中医药系统的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如此,形成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责任分明、实施有力的行动方案,方2018“两会”专题信息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能按时间表挂图作战。

2018年已经拉开序幕,站在新起点上,中医药人应遵循党和国家的科学思路和有力指导,励精图治、乘势而上,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目标迈进。

(来源:《抓住重点推动落实——三论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中医药报》2017-1-19)

第二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国家、省、市级三级名师带徒,特色浓厚的国医堂名医辈出;中医科研成果不断增多,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名中医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这是市中医医院多年来致力于全面系统地进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市中医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7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90%以上,具有正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中级职称180多人。

重视人才建设 着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梯队

优化人才配备,形成合理梯队。该院领导班子中中医药技术人员结构优化,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比例合理,护理人员全面系统接受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培训。在工作中,注重合理调配,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满足专科业务发展的需求。

实施名医工程,培养创新人才。该院坚持走“人才兴院”的路子,将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列入了医院五年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名医”工程,着力培养中医专科学科带头人,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出台了学科带头人和继承人选拔激励机制、开展了名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医院现有王锋、赵桂琴、毕德明3名国家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并拥有省级名中医2人,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济南市名老中医3名,优秀青年中医5名,优秀中医人才6名。

加强人才储备,增强竞争优势。该院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名师带徒”、“继续教育”、“院内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中医临床人才。聘请上级医院60余名专家教授定时来院坐诊、讲学、会诊、手术,利用北京301远程医学会诊系统为病人提供全国一流的专家会诊;组织了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培训及学习,积极参加省中医管理局组织的西学中培训班。定期对全院临床执业医师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和考试。着力培养中青年中医人才,先后派出20多人参加了山东省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养项目,对提高中医临床骨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形式灵活多样 畅通渠道培养高层次人才

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该院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本着“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每个学科带头人的具体情况,拿出定向的培养方案,确保重点专科业务持续发展。实行重点倾斜,采取超常措施,对重点专业、新建科室的资金设备重点保障,对重点专业的科技人才进修、晋级、提拔优先考虑。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加强中医、中药、护理专业适宜技术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梯队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该院尊重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重能力,重水平,重实绩,努力营造使年轻人脱颖而出的氛围。目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业务技术好、管理水平高、协调能力强,使医院内科、外科、骨科、医技等业务科室同步均衡发展,医院整体工作及综合服务能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级中医院前列。发现

人才,大胆启用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内科心血管专业、骨科脊柱、纤维外科专业、肛肠病科等为高学历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军,促进了该院实现人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采取合理的人才优化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队伍。该院选派优秀的青年骨干到国家级医院深造,利用进修、培训、远程会诊、参加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使高层次科技人才获得更多的科技前沿新信息、新技术、新思路。此外,还注意培养学科带头人的使命感、责任心、主人翁意识,激发大家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思维工作能力等。(上接1版)将年青的科技骨干推上第一线,采取给位子、交任务、压担子、定目标、勤练兵的方式使年轻骨干得到锻炼,在工作实践中磨练人才。目前,医院脾胃科、糖尿病科、肿瘤科、腔镜科等专业科室的分化、发展均是医院大胆启用年轻人才管理的典范。

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确保中医药人才传承和发扬。以传统科室骨科、肛肠科为先,在各专业选拔中青年骨干作为继承人,对本专业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学习整理和运用,使中医宝贵经验后继有人。2012年1月,在济南市中医管理局举办的首批名中医“薪火传承231工程”授牌拜师仪式上,医院王锋、赵桂琴、韩绍棠三位中医专家,钱光芳、李良梅、李小双、景奉能、韩晓贞五名青年业务骨干顺利入选济南市首批“薪火传承231工程”名中医专家和传承人。

强化科研意识,确保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

搞好教科研工作,提高创新能力。该院不断完善教学师资,每年承担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等8所大中专院校的本科医学生150人左右的临床教学及实习任务,定向接收基层进修人员、积极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积极完成上级交付的基层中医临床骨干培训任务。认真执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提供相应条件,积极开展各级医学继教项目。大力支持临床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制定鼓励措施,提供经费、条件及设施保证。以挂牌“山东省医科院附属医院”为依托,在双方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协作机制的基础上,联合开展科研、教学和临床合作。近三年来,获济南市科研奖励项目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及使用新型专利11项,省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94篇。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的转化,科研成果转化为院内制剂3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人才成就医院,医院造就人才。”市中医医院将始终站在发展的最前沿,遵循人才发展理念,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使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充分发挥最大的潜能,在三级中医医院这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章丘百万父老乡亲缔造福祉,共同促进中医中药的繁荣发展。

第三篇:推动事业发展加强作风建设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作风清正和党纪严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通常情况下,一个党纪严明的党员干部,往往作风上也正派。相反,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党纪严明。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

加强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当前,社会上奢靡浮华之风颇盛,这股夹杂着虚荣浮夸的不良风气,已蔓延到很多党政部门。楼堂馆所何其豪华,迎来送往何其热闹,前呼后拥何其壮观,鸟语花香何其艳丽,觥筹交错何其铺张,如此明目张胆、肆意挥霍,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怎么会没有意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乘飞机来中国赴任坐经济舱,出席博鳌论坛不住豪华酒店,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用意,但人民群众看到的是廉洁的作风,是对纳税人的尊重,是对法治精神的崇尚。我们某些媒体批骆家辉虚伪,这恰恰落入美国人的圈套,因为你越批评,越反衬你“对廉洁不认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总书记强调,“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加强作风建设,最核心的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是党的生命,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传统。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当前,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的封建特权思想,突出体现在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淡化和淡出,背离服务人民的宗旨,出现“权力异化”现象。有的存在“替民做主心态”,以“父母官”自居,替群众决定事项。有的存在“恩赐思维”,不是视百姓为衣食父母,而是认为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做了本该做的事却居功自傲、无限膨胀。更甚的是还有的存在“敌对思维”,出现群体性事件不检讨自己过失,反而大讲“别有用心”的人操纵,暴力拦访。这种脱离群众,甚至站在群众对立面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是在党和人民之间“树墙”,最终会使我们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严明党的纪律、加强作风建设,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各基层党组织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家开发银行党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细则为主要内容,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真正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作风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严明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开发性金融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7月11日

第四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动地税事业发展

有人把机关效能建设称之为机关效能革命。久违了的“革命”一词,翻了下字典才清楚它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突破性的变革。要提高机关效能、推动地税事业发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一个有力的支点。

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是推动地税机关效能建设基础。任何地税干部都必须记住一个常识,就是违法的事不能做,违法是要被追究的。《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如办事拖拉,效率不高,行政不作为,甚至让纳税人来回多跑冤枉路,都可能因违法而被追究。如果每个地税干部都能实实在在地按照《行政许可法》去做,机关效能建设就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

用制度和机制管人管事,是提高机关效能、推动地税事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杠杆。法律是刚性的,是管根本的。提高机关效能更多的是要靠制度和机制。资源的整合、办事效率的提高、干部行为的规范、奖励处罚的到位、上下班的准时、廉洁自律的执行等等,都要靠制度和机制来保证。如有一个好的制度和机制,并能真正做到,机关效能就能在高效的平台上运作。首先要有制度,没有制度管不了人管不了事;其次,制度关键要落实,特别是让制度通过监督和奖罚机制真正运作起来,否则,撬动不了机关效能。

加强监督也是提高机关效能、推动地税事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机关的自律是很重要的,但他律特别是社会监督是必不可少的。机关效能建设,首先要靠内部的自律和监督。对照法律和制度,建立起一个切实可行的自律和内部监督机制,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罚的处罚,该奖励的奖励。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他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让群众来监督,让社会来监督,让媒体来监督,让组织来监督。只有这样,机关效能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旺盛的生机。

I am a college student ,sometimes feel lonely ,I want to make a friend who love talk with English.

第五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动地税事业发展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动地税事业发展

效能建设

有人把机关效能建设称之为机关效能革命。久违了的“革命”一词,翻了下字典才清楚它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突破性的变革。要提高机关效能、推动地税事业发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一个有力的支点。

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是推动地税机关效能建设基础。任何地税

干部都必须记住一个常识,就是违法的事不能做,违法是要被追究的。《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如办事拖拉,效率不高,行政不作为,甚至让纳税人来回多跑冤枉路,都可能因违法而被追究。如果每个地税干部都能实实在在地按照《行政许可法》去做,机关效能建设就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好范文版权所有

用制度和机制管人管事,是提高机关效能、推动地税事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杠杆。法律是刚性的,是管根本的。提高机关效能更多的是要靠制度和机制。资源的整合、办事效率的提高、干部行为的规范、奖励处罚的到位、上下班的准时、廉洁自律的执行等等,都要靠制度和机制来保证。如有一个好的制度和机制,并能真正做到,机关效能就能在高效的平台上运作。首先要有制度,没有制度管不了人管不了事;其次,制度关键要落实,特别是让制度通过监督和奖罚机制真正运作起来,否则,撬动不了机关效能。好范文版权所有

加强监督也是提高机关效能、推动地税事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机关的自律是很重要的,但他律特别是社会监督是必不可少的。机关效能建设,首先要靠内部的自律和监督。对照法律和制度,建立起一个切实可行的自律和内部监督机制,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罚的处罚,该奖励的奖励。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他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让群众来监督,让社会来监督,让媒体来监督,让组织来监督。只有这样,机关效能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旺盛的生机。

下载2018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衢州图书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衢州图书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