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

时间:2019-05-14 21:4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

第一篇: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

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

一、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背景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

1.信息一体化管理

信息一体化管理,其实就是指企业的档案工作、情报工作、图书工作的一体化。在企业,这种综合性信息管理机构一般称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提供历史的信息和现时的信息,又要注重超前性、预测性信息的采集、筛选、提供。一方面可以利用档案史料中的信息编写反映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科技成果等编研成果,为展现企业的辉煌历史、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提供详实、可靠、生动的凭证;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网上采集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信息,并进行筛选、汇编,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含量较高的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在原有图书机构、档案机构或情报机构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实体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便于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2.档案一体化管理

档案一体化是我国文件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使之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发挥各自以及总体的最大效能,确保从企业现行文件到档案管理的高效和优化。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一体化的目标

实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整个运动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科学管理。科学的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在文件从产生到最终转化为档案的过程中,既加强企业内部文件、档案工作的一体化,也注重各个不同文件职能机构的业务衔接,从而使文件到档案全过

程都得到有效控制。(2)档案一体化的原则

在实行信息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全程管理原则,电子文件环境中,文件、档案界限不再显而易见,文件和档案工作人员界限也日趋模糊,文件与档案工作实行全程管理,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前端控制原则,前端控制原则是以文件生命周期为基础,将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不同阶段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件形成是前端,处理、鉴定等是中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前端控制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整合;集成管理原则,集成管理是对管理要素的科学重组,是全程管理思想的延伸和深化。集成管理可以增加管理体系的功能度,因精密组合而减少疏漏,提高可靠性,增加相关作业密度,减少重复而降低功耗,提

高管理效率。

(3)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流程管理的一体化和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指在文件最初生成阶段、对电子文件就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应当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生成文件符合档案管理功能要求;流程管理的一体化指对档案运动流程实施统筹规划、全面控制和综合管理。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指对文件、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协调,使文件、档案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4)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档案一体化管理不只是理论上设想的一种管理思路和模式,更多是实践中需要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它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简化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也改变了文件的生成方式和载体性质。其次,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文件运转的的方式和特点。这些都使得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有了实

现的技术基础。

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

发布: 2009-7-23 15:01 | 作者: 不详 | 来源: 互联网 | 查看: 3次 根据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中应用的环节、功能及运作的不同,可以把其划分为以下三大阶段: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 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

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 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 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第二篇:公共管理论文--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

公共管理论文--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txt一个人 一盒烟 一台电脑过一天一个人 一瓶酒 一盘蚕豆过一宿。永远扛不住女人的小脾气,女人 永远抵不住男人的花言巧语。[摘要] 本文基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探讨,分析了在社会转型和数字化大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特征,提出了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 企业档案 知识管理 管理体制 生命周期

一、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背景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

1.信息一体化管理

信息一体化管理,其实就是指企业的档案工作、情报工作、图书工作的一体化。在企业,这种综合性信息管理机构一般称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提供历史的信息和现时的信息,又要注重超前性、预测性信息的采集、筛选、提供。一方面可以利用档案史料中的信息编写反映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科技成果等编研成果,为展现企业的辉煌历史、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提供详实、可靠、生动的凭证;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网上采集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信息,并进行筛选、汇编,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含量较高的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在原有图书机构、档案机构或情报机构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实体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便于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2.档案一体化管理

档案一体化是我国文件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使之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发挥各自以及总体的最大效能,确保从企业现行文件到档案管理的高效和优化。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一体化的目标

实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整个运动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科学管理。科学的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在文件从产生到最终转化为档案的过程中,既加强企业内部文件、档案工作的一体化,也注重各个不同文件职能机构的业务衔接,从而使文件到档案全过程都得到有效控制。

(2)档案一体化的原则

在实行信息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全程管理原则,电子文件环境中,文件、档案界限不再显而易见,文件和档案工作人员界限也日趋模糊,文件与档案工作实行全程管理,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前端控制原则,前端控制原则是以文

件生命周期为基础,将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不同阶段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件形成是前端,处理、鉴定等是中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前端控制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整合;集成管理原则,集成管理是对管理要素的科学重组,是全程管理思想的延伸和深化。集成管理可以增加管理体系的功能度,因精密组合而减少疏漏,提高可靠性,增加相关作业密度,减少重复而降低功耗,提高管理效率。

(3)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流程管理的一体化和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指在文件最初生成阶段、对电子文件就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应当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生成文件符合档案管理功能要求;流程管理的一体化指对档案运动流程实施统筹规划、全面控制和综合管理。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指对文件、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协调,使文件、档案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4)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档案一体化管理不只是理论上设想的一种管理思路和模式,更多是实践中需要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它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简化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也改变了文件的生成方式和载体性质。其次,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文件运转的的方式和特点。这些都使得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有了实现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窦晓光: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体制—转型期的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之二[J].档案学通讯,2006,(l)

[2]张斌:对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困惑的思考[J].北京:北京档案,2007(2)

第三篇:档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档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是对当前的档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种挑战和考验。为此本文分别就档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措施展开探讨。关键词:档案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

档案是各级机关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档案管理内容和水平便可看出一个单位的工作态度和业绩等。档案管理材料中记载的都是一些关于本单位的发展历史、优秀业绩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目的便是为了对今后的工作进行规划,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国当前的档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一些旧的理念,不利于提升本单位的业绩和影响力。

1、强化重视,把握档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需求

意识决定行动,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从意识方面加以强化。当前单位中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态度,他们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为此档案管理质量差,并且可利用效率低。一个单位对自己的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该单位的档案管理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假如单位认真对待本单位的档案管理材料,单位管理人员就能及时发现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自己的工作方式提出改进措施,那么单位工作效益一定会得到提高。为此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是造成档案可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

档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关系到档案有效利用的根本,提高单位的重视首先加强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态度,严格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并且对不认真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其次将单位的档案材料与所有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相挂钩,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效率才能得到提高。由于单位领导的态度是消极不重视的,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态度也是消极的,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只有将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与工作效率挂钩,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档案工作应始终坚持自身特点下的工作原则,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主要包括:了解和认识档案管理的涵义;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掌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并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遵守一切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则,并且认真的执行档案管理的相关条例。坚持上述的原则,是创新档案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提出更为科学的创新措施。

2、完善制度,落实档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措施

档案管理与运行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造成档案管理形同虚设的主要因素。档案从最初的收集、保管和保护以及到后期的借阅、保密等工作须要有严密衔接的工作指导。当真正需要查阅相关的档案材料时,不能准确、及时的找寻到,整个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就很难得到提高。在现实中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并不强,即使档案材料已经堆积如山,他们的工作态度依然很消极,所以效率很低。比如,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加之丢失情况严重,借出的档案材料没有办理正规的借阅手续,导致档案材料丢失情况。还有的人借阅档案材料之后,随意的进行修正和更改,事后也没有给一个“说法”,因此导致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不高。

不同的单位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是不同的,为此不能建立全国上下相同的档案管理模式,因为那种单一形式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实现企事业单位的个性化要求,更加不符合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需求。创新档案管理体制,首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档案管理体制,构建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下级所属单位为辅的,分别对档案进行管理的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应对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对档案材料的保管位置、借阅程序以及最终的档案材料归还情况都必须认真仔细的记录完整。例如,档案材料的借阅程序需要完善,不仅要填写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而且要在单位对个人信息核对准确之后才能借阅成功。如果不能及时的规划档案材料,按照超出的次数,如果超过三次未按时归还,将会被禁止在一段时间内借阅同类型的档案材料

3、革新技术,强化档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在改良和创新,倾向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但是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没有及时的更新,更有甚者为了节约管理成本,依然沿用传统的人工收集管理模式,大大地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的是人工收集整理档案材料,借阅档案材料时需要填写纸质的申请表格,借阅人往往只需要留一下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即可。一旦借阅人没有按时归还档案管理材料,而其填写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档案材料旧有丢失的可能性。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漏洞,不利于保护档案资源。

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该被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因为目前还有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企事业单位应该加大投入,对员工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使得员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电子输入这种操作方式相比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要由很大的优势,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保存的时间也更加久远。创建一套是个本单位的个性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不仅对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而且也有助于提升该单位的社会影响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性要求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方便大众,为此档案管理职能部门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不仅使各行各业都能够利用档案管理资源,而且也更加方便大众查阅相关的档案材料。例如,申请查阅干部档案报告表,当公民申请查阅某个干部的档案材料时,当地的档案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在内部制定一套自己的档案查询系统,便于公民在最快时间内见到电子档案材料。如果上级部门调查该干部的档案材料,下属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按照正规的程序答复。

最后应加强档案的工作监督,档案管理的监督既包括国家档案管理局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也包括单位内部的监督。首先单位内部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监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防止出现档案资料丢失、泄露机密的情形。其次加强国家档案管理局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属于国家机密的档案材料,监督的程序会更加严格,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也会更加严格。例如,属于国家机密的档案材料一旦发生了丢失的情形,事件的直接负责任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4、总结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走进信息化时代,对档案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档案管理对社会的发展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应立足工作特点来分析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必须对档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改良和创新措施。管理体制的创新意味着运行机制也必须创新,而运行机制的创新是管理体制创新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香花.刍议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4,16(22):67.[2] 王莎莎.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7):157.[3] 周影.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科学与财富,2014,16(5):14-15.[4] 黄爱红.关于创新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7):105-106.[5] 陈健民.档案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1-72.

第四篇:“121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121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 黄文全

传统的“满堂灌”教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经常感叹“课堂上讲了很多,可是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呢?”其实,很多时候,特别是外语班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在讲,学生已经会的教师还在讲,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过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课堂上没有很好的落实当堂检测与反馈矫正,无效教学环节在课堂上的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怎么办?

山东省高密市育才实验中学为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实现教学内容的当堂教学、当堂巩固、当堂检测、当堂反馈矫正,他们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出了“121”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满堂灌”做法,采取先进行10分钟左右的“诱导自学”,再开展20分钟左右的“释疑解惑”,最后再进行10分钟左右“训练拓展”,教师通过在“导”、“解惑”和练习训练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实现教学任务堂堂清。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益,提出全面学习和完善“121教学模式”,并在上学期全面启动。我也被动地参与了该教学模式的尝试。但我发现我们学校绝大多数对“121教学模式”的理解是片面的,单纯地以时间来衡量是否“121”,我想这是很危险的。学习“121教学模式”必须学习其本质,而不是简单照办其形式,我们既不能盲目崇拜、原盘照端,更不能全盘否定、一叶障目,千万莫“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习“121教学模式”,要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力争创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学习“121教学模式”,学校也应改变评课标准。评价一节课的好差,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要看学生,看学生是否动起来,这里的动起来,我想更多地是主动学习,而不是场面热闹,样式花哨。

学习“121教学模式”我认为不能简单以时间“121”划分,套用其模式,关键是在“121”的时间段内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121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分别为:

1.诱导自学(约10分钟)

(1)教师示案导学,学生明确目标。上课前一天,教师要将学案发到学生手中,上课后,在前置测评的基础上,可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读书的方法和注意问题,明确学习重点、难点,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求索心态。

(2)学生依据学案自学,教师巡视学习情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导学,进行自主学习。自学可分为: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导学,理出知识和问题的脉络,形成知识结构;加强对学案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标出自己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2.释疑解惑(约用20分钟)

(1)学生互研解决问题,教师采集问题。学生对自学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互动讨论研究,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可采用同桌讨论,前后左右小组讨论,邻组互补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巡视发现并筛选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

(2)教师点拨,学生释疑解疑。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问题,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也可让已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讲评,也可师生讨论。

(3)学生归纳整合,教师巡回指导。这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本课知识。3.训练反馈矫正(约用10分钟)

利用学案提供的定向达标题,教师组织学生达标练习,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达标练习,教师巡回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结束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示解题思维过程,教师点拨学习方法、思维的切入点,分析问题原因,集思广益提出多种解决思路。

要学习和完善更适合我们教学的“121教学模式”,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1.编写好学案:

学案是教师编写师生看共用的学习提纲,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学,因此“实用性”是学案的关键。过去的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教案主要是教师在授课时使用,学生根本看不到老师的教案,只能老师边讲,学生边记,影响了教学质量。

学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告诫,所以学案应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在学案设计中,要考虑学生是主角,通过学案创造“人人都思考、人人都参与”的机会,还课堂于学生;学案的问题要有坡度,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相应的作业练习划分为三档(难、中、易),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学案的使用,实现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贯通与互动,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充分激发教与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编写学案是做好“121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否则,学生在“121”三阶段应该做什么,应该达到什么程度都无法实施和掌握。关于编写学案,我应该说以前一年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参与编写出版了八年级和九年级历史的“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也收集整理了山东江苏部分学校较好的学案。2.集体备课迸智慧

初中历史或者说我们学校某个学科的学案但凭某位老师来编写是有难度的。他无法把课标、教材和学生三者较好结合,学案无法达到应起的效果。因此,如何备课,如何备好课?我认为,实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智慧是最佳办法。集体备课,在我们学校已经提了很久,但我感觉真正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学科并不多。我认为与我们学校考核教师的方案有一定关系。我们学校教师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班级之间的竞争,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竞争激烈,势必导致部分教师或多或少地保留自己的资源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为了减少这些弊端,我认为学校应真正把每个学科和每个年级作为一个整体,减少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竞争,学校老师都是以外面同类学校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减少教师的顾虑,最大限度发挥集体的智慧。另外,还要加大对集体备课的奖惩力度,不要让集体备课成为形式。长期坚持集体备课,我想,不仅仅教案编写有长足的进步,教师不再认为那是应付检查的东西,而且教师的团队合作会得到发展,学校和教研组的凝聚力必定增强。

集体备课不等于全部使用同一学案,学校应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教育反思’的备课思路,采取‘通用教案’与‘个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通过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和个性备课欣赏制度,既发挥骨干教师的创造性,又对新教师的备课进行一定的规范与指导。”

第五篇:档案模式(本站推荐)

一是履历材料。主要指本人填写的属于个人经历和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第二类:鉴定、考核材料。主要指村干部的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党员和村民代表民主评议情况,党组织对村干部德、才、能等方面的鉴定;第三类:学历材料。包括本人参加学历进修教育的毕业登记表,参加各类培训的结业证书等;第四类:参加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的材料。包括入党志愿书、申请书、转正申请书等;第五类:奖励、处分材料。包括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各种荣誉称号的授奖决定和各类奖励通报材料;违犯党纪国法所受的处分决定,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认定为不合格的主要实事依据及其他处分决定等;第六类:任免文件(含村委会主任当选证书复印件)、工资及各种代表会登记表等材料;第七类:其它应归档的材料。

下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与创新构想论文

    摘要:基于对当前大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分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以及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测评等方式得到的教学效果反馈,提出在大学物理课堂中实现......

    行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模式比较与选择

    行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模式比较与选择 ——关于我国行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之一 ------------------ 2010-08-16 10:41:02 来源: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 一、序言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2007-12-17 15:24:2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2)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

    海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2005-2010) 一、序言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作为信息化前沿的档......

    “四个一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构想

    “四个一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构想 一、90余种读书方法与30余种阅读教学模式 笔者研究了一百多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其中有90余种是属于真正以“读”为本位的读书法。笔者......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分析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保障水资源供给、抗御水旱灾害、改善水环境和水利经济实现的物质基础。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重视水利发展,水利建设成绩卓著,在保障工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探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探讨 孙洁[内容提要] 我国从1994年开始试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得到减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