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信息化管理战略与方法的思考[小编推荐]
提升信息化管理战略与方法的思考
文/江西中烟井冈山卷烟厂 罗余作
【摘要】信息化作为一个新事物,需要用新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遵循国家信息产业政策,结合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和现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编码”的原则和“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方针,坚持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化合作为主要方式,推进企业信息化能够较快较好地融合企业管理先进文化。而发挥行业优势,合理协调各方利益,保证行业集团化信息系统的高效运作,势必成为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的核心。
【关健词】企业 信息化 管理战略与方法
国家烟草行业明确提出了中国烟草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一是调整,二是改革,三是抓紧信息化”。因此,信息化建设是烟草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它关系到烟草行业及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经历了基础建设、业务融合、重点建设和整体推进几个阶段,网络安全得到初步保障,总体水平是加强了管控,提高了决策能力。但是,打造一体化数字烟草,全面支撑卷烟上水平,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部署和管理企业信息化就自然摆在我们推进信息化工作者的面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想谈几点思考。
1、加快行业信息化整体规划与共同文化的融合
中国向来倡导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之文化,这种哲学思想用于信息化也是十分成效。就目前的行业信息化来看,整合行业统一的人力资源、生产经营决策管理、办公、财务会计与供应链等信息系统和目前推行的标准化体系纳入烟草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就涉及到一个行业整体规划和融合的问题。进入下一轮信息化工作,就要借“二十五”规划之机,体现行业信息化支撑业务和新的要求,推进行业信息化协调和融合,紧紧抓住规划引入,应用推进,集成整合,解决信息化定位、落地和发展的问题。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力推进烟草产业与信息化的融合。要实现行业信息化的统一目标,一是要按照战略主导,需求驱动,应用推进的要求,做好行业与企业间的协调;做好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之间的协调;做好自身工作与IT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加强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通过加强信息化安全工作,提高信息化保障能力;通过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日常坚持处理好信息化与应用系统的关系;业务管理与技术的关系;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当前与未来的关系;行业与企业的关系。二是要整合和优化改造在烟草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厂管理流程。这是信息化的主导工作,有着效率提高显著、见效快等特点。产品营销、技术开发、卷烟生产、采购销售、计划统计、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维修改造、质量管理、监视测量、资金、库存、监控与项目管理等均在应用之列。互联网技术、内网技术、宽带技术、千兆主干网、局域网、多媒体技术、C/S结构、B/S结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数据中心技术、知识工程、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决策支持等先进技术均根据需要而采用。三是要紧紧围绕 “严格规范,创新管理”基本思想,着力做好“十二五”规划,这是关键。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以行业“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为指导,以深度融合为主题,以支撑“卷烟上水平”为主要任务,以建设一体化“数字烟草”为目标,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全面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工作要着眼于建设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数字烟草”,各企业要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努力打造信息化烟草和“数字化工厂”,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业务服务相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推动和引领作用。四是要充分利用行业现有的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营专卖这种特有的有利于集成和统一的有利条件和现有的组织保证,将烟草行业包括烟叶生产、收购、复烤,卷机制造、卷烟生产、辅料生产和卷烟销售等业务所形成的行业完整的供应链,建成一个统一或相对统一的集成系统。将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先进理念与烟草行业核心价值、企业文化和具体业务管理相结合,逐步实现卷烟企业现代集约化管理、实现网上交易与现代物流配送、电子政务管理等部分业务的集成应用和信息资源共享,最终实现烟草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大集成。推动和支撑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建立起我国烟草行业的“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大联合”,以此促进信息化科学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我国烟草行业的整体凝聚力、卷烟上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加快当前行业信息化系统整合与基础建设
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计算机网络和相关硬件系统以及在此系统上构架应用的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决策规划、效能应用、系统安全、网络监察、个人上网等一切网络管理行为。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信息化的战略价值越来越显著,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当前企业的信息化整合、实施、应用、维护进行有效管理可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使企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针对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按照烟草战略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当前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组织制定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CIMS的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利用CIMS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努力实现行业大集成是目前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一个统一或相对统一的高效运作的行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综合考虑各操作系统底层驱动、强加密、隐藏、认证、鉴别、访问控制、审计等技术手段,以及管理规范和措施,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和治理工作,为此,要学老牛吃草,反复咀嚼;学燕子筑巢,持续改进。一是要健全和统一行业数字基础代码,建立物理防火墙、网络其它设备和安全软件、数据备份、应急预案运行机制,实现技术上的统一安全作业。通过建立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系统的监管、现场检查清理,促进网络现场管理规范,营造一个整洁、规范、安全、高效的网络和信息系统环境,实现环境上的安全保证。二是要建立行业各层次上下联动的完备组织责任机构和人员队伍,实现人力上的信息化组织安全保证工作。组织好各项目协调、实施、推广应用与培训等工作,确保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成效,实现规划和整合应用上的安全。定期组织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和系统应用效果检查评估活动,促进系统持续改进。三是要组织建立和健全各项信息网络安全制度,规范日常信息化管理和检查制度。包括:软件管理、硬件管理、机房管理、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网络管理等,提出并实施网络系统标准化设置,便于安全的维护和巩固,逐步纳入行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实现制度和基础管理上的信息化建设安全平稳发展。
总体上,在行业CIMS具体建设过程中,以卷烟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市场监管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级集成”和“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开放性、完整性”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实现烟草行业CIMS需要解决烟草行业监管系统、现代营销系统、卷烟企业CIMS三大系统建设与应用集成,最终实现彼此信息交换与业务过程集成,促进烟草行业整体经济快又好发展。
第二篇:会计管理战略思考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人伦思想为主流,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主要倡导“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和谐中庸的中和思维及直觉经验的顿悟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借助于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思维媒介,能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施加积极影响、提供重要启示。这充分表明,传统文化是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有利因素。
一、“人本”思想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及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思维观念上重视“民”及“民”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处理“民”与“社稷”、“民”与“君”关系时,始终将“民”置于首位,认为“人”既是治理(管理)主体又是治理(管理)客体,显示出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传统文化还将人划分为若干类别。从治理角度看,有“劳心者”和“劳力者”之分,孔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仅从纯管理角度看,它揭示了传统文化对管理的一般理解:管理就是“人治”和“治人”,也就是说,管理的主体是人——劳心者,管理的对象也是人——劳力者,这与现代管理科学对管理的解释完全一致。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极为有利。我国企业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都是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树立人本思维方式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在管理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创造管理奇迹。
日本经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腾飞,其原因之一就是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精髓,在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日本企业家将儒家文化融入到现代科学管理中,提倡人本管理思维理念,激活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如丰田公司明确强调的两大支柱之一就是“尊重人性”,即尊重员工,将员工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成果联系起来,尊重所有关联客户,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和保持率。管理方式一是强调尊重、团队合作,注重以人为本和人际关系和谐;二是强调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三是强调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一致。中国企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有优势和潜力在“人治”和“治人”方面做得更为出色。
企业人本管理的推行,为战略管理会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通过会计职能活动来激励人,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如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从顾客和员工角度设计平衡计分卡,取得了很大成效,被企业奉为至宝。同时,人本管理的实施,也使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核算和管理成为可能。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进行管理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如果战略管理会计能够真正实现将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对象,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将会计研究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不仅可以为知识化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收益分配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知识化企业建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剩余收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奠定产权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投资规划和资本预算、人力资源价值、成本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投资分析、员工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等。
二、“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讲求事物的完整性与统一性,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则是追求完整,强调综合。先秦至明清的大多数思想家都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在认识实践上就是要求人们用辨证思维方法和整体性观念去认识世界,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不能脱离自然,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不能脱离社会,人类认识的基本要求就是人与天、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寻求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剖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需要而制定的,管理企业总体活动,追求企业总体效果,与之相适应,也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在其服务过程中坚持整体性原则。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应视企业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问题,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一切战略管理活动,抛弃传统孤立、片面和从局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在目标上,只有整体目标才是最高目标;在管理对策上,只有追求整体最佳才能成为最优管理对策;在资源利用上,着眼于整体资源的最优利用;在经营活动上,既重视主要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
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元气、阴阳、五行联系起来,要求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这种辨证的认识方法有利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为战略管理会计人员从整体上思考和处理各种战略管理会计具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来源。如在作为战略管理会计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成本管理活动中,战略管理会计人员运用整体辨证思维观,将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视为一个整体,将成本与技术或成本与组织结构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开发本企业与供应商和购买商价值链间的联系、成本与技术的联系、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的联系,就可以找到降低成本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价值链成本管理法、成本企画、技术成本管理法(价值工程)、以及虚拟企业和工程再造等。
三、直觉经验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直觉经验思维方式指用直觉、经验和顿悟来考察、研究自然,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没有任何人为界定的直觉思维,主张尽力排除自己已有思想和各种感官感觉。直觉思维认知方法不受任何限制,使思维异常活跃,它赋予人们以清新的顿悟,使人类在问题丛生的杂乱中找到摆脱思维困境的突破口,以直接和整体的方式领悟事物的奥蕴,为创新提供了许多天才的设想和“灵光一现”的灵感,使认识者“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发达的经验文明造就了中国先哲们凭经验来断事物的方式,因此,直觉经验思维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思维特点之一。
当今社会尤其需要这种极具创造性价值的思维方式。激烈的全球竞争导致各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层出不穷,面对动荡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难以把握的竞争态势,企业必须根据情势不断地对战略管理方法和模式作出相应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略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别需要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信息支持和智力支持。为此,战略管理会计人员惟有摆脱各种既有思维框架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开启智慧的闸门、借助于丰富的想象、使思维自由驰骋、凭借战略管理会计的学科优势,设计出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思路,为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提供多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案,才能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人员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式。在各种新思路和新方法生成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直觉顿悟与经验判断思维的影响不仅无法排除,而且其作用非常关键。
四、和谐中庸思维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启示
传统文化讲究整体和谐,当变则变。先哲们将“和谐”规定为万物生存所依据的原则,人类和宇宙万物只有在整体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和发展,“和者,天地之生成也”,“和乃生,不和不生”,强调个人应顺应社会,人类应顺应自然,并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法则,但是“天若变”,为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道亦应变”。和谐思想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庸之道”,它要求为人处事不激进、不走极端,当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冲突时,要采取恭敬和谦忍的态度,以群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协调好各种关系,主张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掌握原则,把握不同的两端,兼顾双边共同的利益,避免偏于一个极端。中庸之道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们所寻求的人性最佳状态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既是道德伦理和政治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不以僵死的、停滞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寻求量变或质变状态下的“中”;它也不是不辨是非、抛弃原则,老好人的处世哲学,而是至精至纯的美德。和谐中庸思想虽有折衷、保守之嫌,但其实质上呈现出“当变则变但整体和谐不变”的思维特点,这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也有重要启示。
企业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随机应变已成为知识化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理念。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有效地协助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的各项工作也应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在动态中寻求最佳平衡点,因此,战略管理会计要讲求随机应变。但另一方面,战略管理会计在坚持随机应变的同时,应保持永远不变——即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不变,这与管理大师明茨伯格的观点“战略这个概念的基础恰恰是稳定性,而不是变化”相一致。
战略管理会计强调随机应变原则,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战略管理会计所用的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灵活多样;二是指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中的各种策略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投资方向和力度、产品开发、产品生产结构等,始终坚持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来指导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奉行随机应变原则,是为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机会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但这只是一种表象和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在战略管理会计思维观念中,不管战略管理会计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程序如何变动,让顾客和员工永远满意、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学习型组织、整体大于局部、长远优于眼前等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至少应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发生变动。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应当遵循传统文化“当变则变但整体和谐不变”的思维方式,只有认真协调好变化性与连续性的辨证关系,做到持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持续,才能真正有助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和谐中庸的中和思维和直觉经验的顿悟思维四种思维方式,通过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思维中介,能够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施加积极影响,并提供重要启示。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影响的我们,更具有推广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能力与潜质。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是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有利因素。
第三篇:关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战略思考
关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战略思考
曹国选
摘 要: 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基础厚实,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高。但是,该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究其原因,农产品品质不优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造成农产品品质不优的根本原因又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笔者通过对郴州市农产品生产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试图就我国、特别是中部地区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政策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 环境 对策
1,农产品品质的优劣,影响到国计民生
1.1,农产品品质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效益。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强。但农业大国的优势长期并未显示出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一些农产品价格在工业产品持续上扬的情况下,不仅未涨反映下跌,农业经济效益一直不景气。如笔者所在地郴州市,近几年来粮食收购价格平均下降9%,烤烟收购价下降约40%,牲猪上市价下降约28%,呈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重要一方面就是农产品品质偏低,优质品少,大路货多,名而不优,优而不多,且优质产品基地规模较小,有展品无商品,有产量无批量的矛盾相当突出。生产成本显得更高,导致种植(养殖)农产品几乎无利可图,农业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十五”期末,郴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两者差距比为2.8:1;“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仅为6.9%,两者相差3.2个百分点;“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值增加36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净值仅为970元,两者差距比为3.74:1。农村经济实力不强,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城乡差距更加拉大。郴州市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消失,80%以上的人没有医疗保障;原有的乡镇文化站或完全消失,或有名无实;80%的村不通自来水,10%的村不通公路,50%的村不通电话,90%左右的村电视信号微弱,乡村的电价是城镇的近2倍。
1.2,农产品品质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品质的优劣,不仅事关农业经济发展本身,而且事关第二、三产业、内外贸易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效益。随着国内经济、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由寻求温饱向力求改善衣食住行品质的方向转化,国内市场需求对各种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追求,刺激着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旺势,交易价格大大高于普通农产品,国际市场有机产品价格要高出普通农产品的60%,甚至数倍,给农业大国的我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但由于我们大多数农产品品质不优,只能望洋兴叹。不仅如此,世界各国为抢占战略制高点,竞争相当激烈,国际市场的需求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给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轻纺、制造工业及第三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一些国际贸易组织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限制进口,如在农产品方面,欧盟对大米检验指标由56项增加到104项;茶叶检验指标由29项增至62项,日本则多达77项。郴州市2004年送检170万亩农产品,被认定合格的只有30万亩,仅为送检数的17.6%,市场竞争力相当脆弱。
1.3,农产品品质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改革以来短短20多年时间,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实现了“小康型”。进入新世纪后,人们需求迎合国际大趋势,生活方式正在向着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态型”过度,追求的首要目标是生活质量的改善、生存环境的安全,崇尚绿色、追求健康成为时尚,与生活质量习习相关的农产品安全因而成为质量评价的首要指标。人们经济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更加关爱生命健康,所谓“人有钱了,命更值钱了”。对生活必需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欲望越来越强烈。人们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首要目标已不再是价格,而是质量,关注的食品不仅是美味营养,首要保证的是质量安全,宁愿出高价购买有机食品,可谓“花钱买健康”,“花钱买生命”。因此,人们对假冒伪劣产品深恶痛绝,对有毒有害产品格外警觉。某一处发生食物中毒现象,该一地区则引起恐慌;某一地出现严重不合格产品,整个社会都不得安宁;某一国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全世界都不得安宁,如日本的“雪印事件”,英国的“疯牛病”,我国的“瘦内精”猪肉、“有毒猪油”、“非典”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世界各地的严正关注。调查得知,当前不少农民只保持耕种一块“自留地”,生产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农产品,所谓“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抛荒现象相当严重,即使不抛荒,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绝不自己食用,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这些产品的品质。各地时有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十有八九属于农产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引发的。上世纪末,郴州市安仁县两所学校一月内先后发生3起砷中毒事故,658名师生员工出现砷中毒现象,就是因为食用了含砷毒的大米饭。
2,影响农产品品质的主要杀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2.1,工业点源污染的影响。农业生产是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动植物产品的过程,都离不开其外界的水、土、气、光等必备自然因素。农产品不优、甚至退化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是农产品品种的品质不优,而在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土壤变质劣化、农用灌溉水污染严重,空气污染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等外界自然因素。一是大气污染影响到农林作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我国烟尘每年排放总量超过1000万吨,二氧化硫年排放超过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81%,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直接影响到农林作物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如郴州市工业经济以矿产资源的采选、冶炼为主,由于有色金属矿都伴生着硫铁化砷元素,采选、冶炼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硫和砷烟污染给局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致使这些地方不仅生产不出优质农产品,甚至种不出农林作物,现有的绿色植被都出现荒芜现象。二是水体污染影响到农林牧渔业的健康发展。全国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已达450亿吨左右,含有多种有毒有害元素的工业废水与相当的城市生活废水进入环境,形成区域性、流域性的积累性污染,导致78%的城市河段已不宜作直接饮用水源。郴州市的主要江河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个别区段已经丧失了灌溉能力;全市11个县(市、区)其中9个被国家列为酸雨控制区;且由于历史地理原因,辖区内土壤中砷元素本底值高于全省全国,直接影响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用这些水直接浇灌农林作物,致使土壤中的砷污染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三是固体废弃物给农业生产留下了长期的污染隐患。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已达近2000万吨,其中有3000吨危险废物未经任何处置排放环境,加上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增,无害化处理率偏低,这些固体废弃物污染直接且长期影响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以及大气环境质量,从而影响到农产品品质。
2.2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现代农业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无机化学肥料取代了农家有机肥,饲料添加剂成为畜牧水产业的必要手段,农药的使用更是防治农、林、牧、渔业病虫害的普遍方式。如郴州市桂阳县2005年与1986年相比较,虽然农药施用总量减少了81.20%,而化肥施用总量(折纯)却增加了56.22%,单位面积平均化肥用量由318.42公斤/公顷增加到480.14公斤/公顷,增幅达50.79%;这些无机化学合成的物质和基因工程的产物、衍生物,不仅直接造成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而且由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形成的面源污染呈积累状,严重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品质。加之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中的水、肥等因子的损失,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郴州市每年损失有机质约6.5万吨,大大超过了全市化肥施用补充量,导致地力不断下降,土壤贫瘠,沙化严重。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农药化肥在其降解过程中,会形成各种中间体,其中某些中间体的分子结构与运动体的雌性激素十分相似,是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雄性退化的重要原因。
2.3,农村环境管理和环保投入严重滞后。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再加上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建设投入得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相对不足,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近些年来,我国切实加大了工业污染与城市污染的治理力度,有意无意地忘却了农村的环境保护,乡村无环境管理机构人员,环保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农村环境存在无人管、无法管、管不了、管不好的状况,加之农民生产生活观念意识与行为方式根深蒂固,因而农村环境质量还不可能在短时期得到改善,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恢复更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因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3,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发展环境友好农产品
3.1,强化农村环境意识,奠定发展环境友好农产品的思想基础。一是强化农村环境经济意识。农业经济基础优于西部地区、工商贸易经济弱于东部地区的中部地区,更要注重教育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彻底改变重产量轻质量、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树立发展环境友好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品牌的经济理念,把农业产业化、有机化、绿色化当作本地区的品牌战略,大量发展环境友好产品,促进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才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必由之路。二是强化农村环境科技意识。要切实改善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培育更多更优的农产品精品,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既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研究市场需求,又要研究市场供给,既要大力研究振兴农业经济的高新技术,又要努力探讨高新技术应用的科学方法;既要研究促使农产品高产的科学技术,又要研究农产品优质的实现途径;既要研发优质高产新品种,又要努力探讨恢复、改善、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新策略,真正走出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型现代农业之路。三是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中部地区更要充分认识、认真分析当前本地区农村环境状况,特别防止污染企业梯度转移带来新的污染危害,加速农村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要从维护、改善和提高本地区环境质量的目标出发,切实增强保护家园、保卫家园、恢复和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增强抵制外来污染、防范内在污染、维护自身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的积极性,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发展环境友好农产品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
3.2,认准农产品发展目标,创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一是认准农产品流通国际化。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GDP总量已经居世界第6位,拥有世界第二多的外汇储备。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国际化轨道,融入全球经济大家庭,外国逐步认识大中国,青睐农业大国的优质产品,促使我国外贸增幅已经高于经济增幅。中部地区更应该瞄准国际大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大好商机,全面熟悉掌握国际贸易规则,使之为我所用,游刃有余,冲破国际食品贸易的绿色壁垒,抢占制高点,创造最佳经济效益,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二是认准农产品市场绿色化。全球崇高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意识越来越浓,国际市场对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有机产品需求越来越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近几年有机食品的年销售量以25%—30%的速度递增,销售总量达180×108美元以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为我国、特别是中部地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出口创汇创造了条件和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国内地区,因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现代化程度较低、化学要素投入少等因素,总体环境、特别广大农村环境质量又优于发达国家和国内地区,加之中部地区具备农业资源富有、农产品调节余地大等优势条件,充分利用越来越多的外商想进口中国有机产品的无限商机,促使国际市场对中部地区有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所以,中部地区应该把农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绿色有机产品方面,大力推进绿色有机产品的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努力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尽快尽量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实现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比重的目标。三是认准农产品生产循环化。治理污染,切实改善水、土、空气环境质量,是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的根本前提,禁止使用无机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畜禽水产化学药品和激素等物质,充分利用农作物桔杆、人粪尿、家禽水产粪肥、豆科作物、绿肥等有机废弃物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走出一条既可提高产品品质,又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既可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又可提高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农业循环经济之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坚定的基础。
3.3,健全农村环保机制,建立发展环境友好农产品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农村环保责任机制。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现状,要尽快完善乡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机制,基层政府及村民自治组织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辖区内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友好的责任,农村环境质量各项指标要列入基层政府及村民自治组织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基层环保部门和环保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对农村环境的全面监管职能,强化对农民进行环境法规政策、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职能,促使广大农民群众增强建设经济富裕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的自觉意识。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投入机制。针对农村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农业经济质量,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质量和国民健康质量的特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促进全国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层政府及村民自治组织采取多种筹资渠道,确保污染治理经费落到实处;要充分调动挖掘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绿色产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千方百计保护建设美好家园。三是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激励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对于发展环境友好农产品要制定扶持政策,对绿色有机农业提供低息贷款,实行灾害保险,减免优质产品交易税,降低燃油用电价格,给予收耕补贴等,对于优质农产品的收购,要在优质优价的基础上给予额外补贴,以激励农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循环经济促进机制。要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多种手段,促使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特别要大力提倡和扶持农村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使用,根据各地水、土、空气质量恢复、改进、提高速度和幅度,给予奖励;大力开展“优美乡镇”、“文明单位”、“卫生单位”、“健康家庭”、“节约家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激发广大农村“讲文明、树新风、爱家园、争效益”的良好氛围,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目标。
作者简介
曹国选
男 1956年2月出生
高中文化程度
致力于环境保护、三农问题、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保局副调研员
现任湖南省郴州市环
第四篇:南山集团公司战略管理思考
各位读者,此次应南山报编辑社之邀写点管理方面的文章,实话讲,久不提笔,诚惶诚恐,我在管理方面虽涉猎较多,但从学术角度讲还不专业,也许这种不尽细腻之笔方能显示某种“大气”,暗合南山战略管理的那种磅礴气势。
集团公司战略管理思考
——我眼中的集团战略
作为集团的一份子,我们很欣喜的看到集团公司荣列中国企业163位,这样的成绩得益于集团决策委员会多年前的慎重决策,得益于集团中层管理者的透彻理解,得益于基层员工的完美执行。对一个集团公司而言,对战略的研究与思考越纵深,就越能掌控风险,把握未来。
集团战略管理之构建10年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集团亦是如此,南山集团的战略突破了分析性战略的局限,采用的是构建性战略,简单的讲就是5年、10年后什么产业有前途,我就为这样的产业构建自己的能力、资源、壁垒等。不计较一时的得失,看重的是大势,铝业如此、地产如此、纺织如此、公务机和老年疗养更是如此。
集团战略管理之链式运作:集团公司有别于单体公司,因为他在产品利润之上还有企业利润和集团利润,而后两种利润需要形成“打组合拳”和“打群架”的超竞争能力,南山集团的“链式运作”是这两种能力的完美诠释,南山人对这种战略运作的理解已经达到极致,此处不再赘述。
集团战略管理之产业组合:南山集团的产业多元化具有中国大型民企的特色,华西集团、横店集团、万向集团和魏桥集团无不实施产业多元化运作,难能可贵的在于南山的产业组合更为耐人寻味,做旅游成就了旅游地产,做高尔夫成就了高尔夫地产,做教育成就了教育地产,做地产有更好的成就了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带动了商业、铝业、电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集团战略管理之产融结合:南山集团已经把握未来的大势,实业+金融的战略模式为南山跳跃式发展构建了更大的平台,地产加金融就是金融地产、铝业加金融就是金融铝业、公务机加金融就是金融公务机等等,南山集团的财务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恒丰银行等相应的金融机构已经为南山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未来北京投资等相应的证券公司陆续到位,将为南山集团融入世界级集团提供强劲动力。
集团战略管理之生态链布局:没有集团可以孤立在社会上存在,南山集团同样有很多的关联机构,同政府、银行、行业协会、原料供应商、销售代理商、进出口机构、证券机构等组成庞大复杂的企业生态网络,集团战略要把这些进行整合思考,形成“航母+舰队”的强大网络组织,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笔者基于对南山集团的长期研究与思考提出以上观点,但不足之处难免,一些地方也有待商榷,算是“抛砖引玉”吧。
南山学者
第五篇:空军信息化战略
中国空军实现三大转变 打造信息化条件下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吴国辉
2011-11-15 00:36:07 来源:人民网
伴随开国大典飞翔,迎着抗美援朝战火,经历国土防空洗礼,沐浴改革开放春风,人民空军在祖国万里空天走过了62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进入空天与信息时代以来,人民空军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趋势,在新的起点上,大力推进空军战略转型,关注空天一体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深化训练改革与战法创新,创建中国特色空天文化,已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具有信息化条件下攻防作战能力的战略军种。
适应军事变革要求,推进中国空军战略转型
信息时代,呼唤具有先进战略思想指导的战略空军。当今,信息技术给现代战争插上了叱咤风云的翅膀,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日益融合,空天进攻、全球定位、精确打击、快速反应,空天力量已发生质的飞跃,信息化已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和军队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人民空军站立时代潮头,放眼九天风云,紧贴国情军情和履行使命需要,跟踪信息化战争最新发展趋势,在不断认识信息化空天战争的新机理、新样式、新行动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谋划,确立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思想,突出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空天体系攻防能力,加快现代化转型建设,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坚决贯彻积极防御军事方针,在“攻”与“防”两个方面上下功夫。一方面突破“以防为主”的观念,强化“攻势作战”思想,形成战役筹划指导,发展多功能的三代战机及预警机、加油机,空中进攻力量及相应配套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提高了在战略防御态势下主动的战役战术进攻行动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积极防御。另一方面,突破以“空战”为主的观念,确立以“空袭”为主导作战样式的思想,通过空中进攻,制敌于地面,打击敌防空体系,摧毁敌战争力量和抵抗意志。
二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坚持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战略转型的基本途径,加强质量建设,提高发展效益。深化空军转型建设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空军战略指导理论体系和信息化作战理论体系;根据空军战略要求和战役空军任务要求的格局,淘汰老旧装备部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在体制编制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强化信息主导、综合集成观念,着力构建精干高效的空军攻防作战力量体系,提升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进行综合保障配套建设,注重系统集成,提高情报、通信、领航、气象、电子对抗,工程维护和抢修救护等诸方面的综合保障效能。
三是由传统空军向空天一体力量转变。客观地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民空军仍然是一支传统型空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空军按照经略空天的战略定位,确立“塑造空天优势、控制空天危机、打赢空天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突出空天制衡,增强战略积极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速实现向空天一体型空军的战略转变。未来以“天基信息进座舱”为重点,着力形成天基信息支援下的航空空间攻防作战能力;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重点,以临近空间作战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初步建设空天一体化武器装备体系;发展现代防空反导体系,扩大空天活动范围,提高战略疆域空天监视能力,加速构建国家空天防御体系;加强战略预警建设,完善对地表空间的监控、管理体系,发展空中进攻力量,形成“以空制地”、“以空制海”强大威势,提高塑造并保持空天战略态势,遏制空天现实威胁,促进地区及至全球空天局势稳定的能力。
紧贴使命任务需要,构建攻防兼备装备体系
军事斗争,需要信息化空军装备体系。人民空军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加快构建信息化攻防兼备装备体系,实现了由二代武器装备向三代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构建空地一体的作战指挥平台,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空军针对信息化战争体系与体系对抗的客观实际,强化信息主导、综合集成观念,着力建设空地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提升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能力。随着空警-2000、空警-200等新型装备投入使用,构建了“四网一体”的指挥信息系统,实现空中战场的情报信息融合、快速处理与有效分发,使指挥机构、空中战机、地面防空兵器实现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干扰、打击与反打击、空袭与反空袭等行动的信息共享与联合作战,体系攻防作战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复合发展。歼-
10、歼-
11、苏-30、歼轰-7等一大批新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主战飞机陆续列装部队,预警指挥机、电子干扰机、空中加油机等作战支援飞机形成作战能力。超视距攻击、矢量近距格斗、精确对地打击、电子软硬攻防等信息化武器亮剑长空。通过引进与研制新型防空导弹武器装备,已经形成高中低空、远中近程防空火力配套的作战体系,信息化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具备抗击多目标能力与一定反导能力,初步实现了由防空型向防空反导型的转变。今后,随着歼-20等新型战机的横空出世,我空军还将实现三代战机向四代战机的突破,迈入隐型空军的行列,冲向信息化空天决战的新高度。
突出实战能力提升,转变作战训练保障模式
信息化带来战法创新与训练改革。新时期,人民空军瞄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坚持战斗力标准,确立了新的军事训练指导思想和新的飞行安全观,颁发新一代军事训练大纲,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于是,共和国的雄鹰展开了大漠演兵,雪域飞翔,南海巡航,出国军演,努力探索由单纯的实装对抗训练向实装与模拟对抗训练相结合转变、由一般条件下对抗训练向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训练转变、由单一兵种训练向多军兵种联合训练转变,从而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新途径。
军事训练转型促进空军作战能力跃上了新台阶。具有对地打击能力的作战飞机比例显著上升,拥有中远程防区处对地精确打击手段,通过强化空中进攻作战训练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进攻力量明显增强;通过组织与参加复杂电磁环境下体系对抗、军事威慑行动和联合火力打击等重大演习集训,提高了高中级机关和指挥员联合作战的指挥谋略水平;认真组织综合集成建设试点,加快指挥自动化系统整合,抓紧主要机场、阵地、指挥所等战场配套建设,整体作战能力明显提高;先进地空导弹、高性能防空雷达比例有较大提高,地面防空兵部队具有远距离拦截、梯次打击能力和抗大机动目标、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雷达兵部队具有了多目标警戒和多目标引导能力;地对空电子干扰能力和空降、空运能力也有新的提高。空军整体作战能力的增强,为建设一支与我国地位相称的信息化攻防兼备战略空军,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重思想文化建设,弘扬中国特色空天文化
强大的战略空军必须有坚定的思想导航与深厚的文化底蕰。空天与信息时代,人民空军处于职能使命拓展期、军事变革攻坚期、军事斗争深化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空军全体官兵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自觉听党指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全面贯彻胡主席、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捍卫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空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新型空军,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空军体系作战能力,坚持走注重质量建设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始终保持了人民空军坚定正确的发展航向。
无垠的空天,为空军塑造独特的空天文化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人民空军热爱空天,爱好和平,不好战,不忘战,不惧战,忠实履行自己的使命!人民空军以创造与传播空天文化为己任,在建军60周年之际,举办空天发展论坛,呼吁构建和谐空天,让世界的蓝天充满和平与希望!人民空军注重软实力建设,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空军特色文化,唱响“忠诚、勇敢、无畏、精飞”的飞行员之歌,培育“一献身三负责”的航空机务职业精神,组织多种样式的飞行表演活动,展示空天文化的独特魅力,等等。不仅丰富了空天文化内涵,而且增强了空军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打造人民空军良好的品牌形象,激励热爱蓝天的勇士为维护空天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