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精神之我见.[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21:4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精神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精神之我见.》。

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精神之我见.

浅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精神之我见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精神 科学 创新 敬业 竞争

图书馆事业如果没有自己文化,没有自己的理论哲学.没有自己高尚的行业精神,就不可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而图书馆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它将成为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精神动力。

每个图书馆为了完成自己管理目标.都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图书馆实践中的行为.但这毕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而图书馆精神则是图书馆这个行业所秉承的价值观,是图书馆人对职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是没有外力约束的人的心灵在更高层面的展现。因此,在今天的图书馆界.要搞好图书馆工作。不仅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更要弘扬图书馆精神。

一、图书馆精神内涵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反映图书馆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馆员和读者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既体现办馆方向、办馆理念,又体现全体馆员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高校图书馆精神是一个高校图书馆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程焕文先生曾把图书馆精神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强烈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强烈的自爱、自豪与牺牲精神;大胆的吸收、探索、改革与创新精神;读者至上精神:嗜书如命精神。”黄香菊女士则进一步把它具体化为“包括馆员政治态度、精神风貌、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等各种群体意识和群体精神”。那么,高校图书馆精神究竟是什么?其实,高校图书馆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亚文化,它的本质是高校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先进的办馆理念和价值追求.以及体现在图书馆管理者身上的群体意识。尽管伴随着知经济时代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从过去的藏书楼到通透明亮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舍在变,借阅方式在变,管理手段也在变,然而真正不变的是高校图书馆灵魂的内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新的内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的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的科学精神是崇尚科学的真理性与技术的效用性.主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为图书馆的宗旨。没有科学精神的图书馆精神是一种没有生机的、落后的图书馆精神:而缺乏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精神.则是一种少了人情味的、冰冷的图书馆精神。在当代图书馆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体现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重,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之路

二、高校图书馆精神具体内容

1.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传递科学情报,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经过严格的文献疏理整序。图书馆事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创立完善了指导实际工作的学科体系。图书馆的从业者以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实现了从混沌到有序、从粗略到详尽、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越。图书馆学的发展史,就是承载历史发展,紧随时代律动,不断进取,不断完善的科学进程。

在图书馆实践中,其分类原则、典藏体系、服务方式等无不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充分表达了图书馆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相信科学、遵循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

在2l世纪.图书馆人仍需弘扬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使图书馆分编体系更趋科学完善.使图书馆各种规程更加实用便捷。图书馆还应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部署下.积极参与“知工程”建构。掀起全民读书热潮,引导读者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清除伪科学、反科学的不良影响。

2.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创新不仅表现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意的意识。是一种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充满活力、竞争力、创造力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创新精神是图书馆人在不断转变旧观念、树立新思想、改造旧方式、扬弃旧方法、采用新技术、建立新机制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图书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主要原因。

第二篇:新时期发扬长征精神之我见

中国近代史的毕业论文-----新时期发扬长征精神之我见

红军长征,跨越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力量支撑并凝聚着他们,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地勇往直前?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新中国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外部特征之下,全球一体化导致文化观念的横向渗透;中国社会的阶级意识在淡漠,社会分层更丰富、更细化;公众的利益点更多,价值更趋多元,共同价值观越来越少,社会关系更复杂„

概括地说,长征精神就是对祖国无限热爱、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信念;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创新的无畏勇气;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

一、弘扬长征精神的伟大意义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弘扬什么样的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胜利已经70周年,但长征精神穿越时空,已融入当今的时代精神。新时期我们应该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具有时代特色的长征精神。

一是弘扬热爱祖国、坚定革命信念的长征精神

当年长征,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如果革命先辈没有对伟大祖国无限热爱的满腔热情、没有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没有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崇高理想,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无数革命先烈在当年形势极为严峻、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对祖国都具有无限热爱的深情,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具有无比坚定的信念。与长征时期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我们的事业有了巨大的成功。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热爱祖国、坚定革命信念的长征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以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满怀信心地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

二是弘扬独立自主、勇于改革创新的长征精神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都反复和充分证明了一个历史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走自己的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

重温当年的历史,我们得到的重要启示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我们要大力弘扬独立自主、勇于改革创新的长征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三是弘扬大公无私、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

红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完成这样一次远征,没有全党全军的精诚团结是难以想象的。“人心齐、泰山移!”长征的伟大胜利再次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团结精神,巩固和发展我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高度重视、维护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的集中统一和团结稳定。各级组织、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也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优势互补,互相补台,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把我们伟大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是弘扬一切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长征精神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帮助解决的。

结合今天的改革发展,我们所有的工作也都需要处处为群众着想,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与群众充分沟通,特别是涉及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方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使其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五是弘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长征精神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长征精神,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要把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三、怎样弘扬长征精神

一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课题。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要注重学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党和人民取得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当前,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好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二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长征精神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要结合弘扬长征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和全体人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是把弘扬长征精神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要把弘扬长征精神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总结和发扬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弘扬我们党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各种宝贵精神和优良作风,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和认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革命作风,切实把

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各项工作中。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第三篇: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总队《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是加强部队各项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其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官兵。作为一名基层中队的指导员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树立起新时期政工干部的新形象,就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不断从各个方面入手,找到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一、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我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面临火灾的形势也日趋严峻,作为基层中队的指导员不加强自身的修养不行,不提高自身素质更不行。

俗话说:“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指导员要胜任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的职责,当好战士的老师、兄长,就必须博学多识、对战士问之能答、求之能给,不懂的能教懂,不会的能教会,有疑虑能疏通,有矛盾能化解,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战士的敬重。尤其是现在的战士文化程度高、社会阅历广、求知欲望强,给指导员的学识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指导员理论功底浅、说理能力不强,讲课联系实际不紧、缺乏针对性,授课方法单

一、缺乏吸引力,根本不能满足战士的需要。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指导员,就必须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的修养,学习掌握组织政治教育的基本程序、备课授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授课的艺术和技巧、资料的积累和运用,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和使用等内容,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加强学习锻炼,切实丰富学识,增长才干,塑造博学多识的良好形象。

二、既要做,勤于学习的模范,更要做精通业务的尖兵。

经常性思想工作是指导员的看家本领,作为基层中队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通过正确理论引导,深入扎实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以此打牢战士的思想基础,以理来征服兵心。作为一名基层中队的指导员,单凭一张嘴开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我们的消防部队,火场上的一兵一卒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战斗成败的重要因素,一味的纸上谈兵,即使有收获也是微不足道的,有句俗话说得好“说一千遍不如干一遍”。因此,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都要求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必须既要成为学习思想理论的带头人,更要成为勇钻业务的尖兵。

三、针对不同兵源“因材施教”。

我们的战士大多年龄比较小,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阶段,对事物的好坏、美丑、善恶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难辨良莠的问题。作为指导员,就要帮助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和看待问题,为他们“拨开云雾见日出”,做一盏指引战士人生航船前行的明灯。

中队的战士大都来自不同的省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其间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指导员必须要学会“对症下药”,而不能盲目的一锅煮。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文化水平稍差一点的战士来说,我们应该尽可能为他们创造一些空间,让他们首先在文化知识上有所提高,其次要用真诚的爱去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多在他们的成长进步上下功夫,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为他们提供物质、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让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而对于文化程度在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战士来说,我们就应当引导他们不断的对自己现有的水平进行巩固和提高,以便他们有效的施展自己的才华。争取对每一名战士都要努力做到“生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成长道路上多帮助”。

四、系统落实“四要”

一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的首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当前我们有的基层中队的指导员总认为干思想政治工作不容易看到成绩,不像业务工作通过比赛或考核便可以看到平时训练的成绩,自己付出了就能有收获。其实这种认为是非常不对的,正是因为有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业务、后勤等其它工作才能出成绩。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基层中队的指导员,都要认真干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一个“实”字。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从单一的课堂转移到我们的训练场、火场、日常生活中,要认认真真解决在官兵中出现的各种思想上的问题,如家庭、婚恋、个人理想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对出现的关系到官兵自身利益问题的解决,才能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二要“勤”,就是要做到“勤走、勤看、勤想、勤讲”。

作为基层中队的指导员,除了做好自身的各项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对战士们学习、训练的指导。这就要求指导员要勤走,善于深入到战士们中间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思想工作做得好,不仅对战士们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指导员工作起来也会更加省心省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勤看就是要求指导员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问题。众所周知,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连问题都发现不了,又怎么去解决问题呢?勤看不仅可以帮助指导员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战士们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使指导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工作、生活的有心人,长此以往必将受益无穷。

指导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要勤想。经常性的对战士们之中的各种人和事加以思考,全面分析,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正确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指导员了解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大家把道理讲清楚,使大家对此心服口服,增强方案的权威性。然而有时候道理并不是一讲就清楚,一听就能理解透彻的,这就需要指导员要不失时机的做好宣传工作,合理的运用各种事例搞好随机教育,使大家在深刻理解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把各项要求转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要“巧”,就是要把握时机。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把握时机。辟如,当前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消防怎么办”大讨论活动正在全消防部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作为指导员就要能够结合这一良好的时机,并且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引导和调动战士们学习的积极性。要通过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实践检验真理的真实性、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要想一锄头就挖出个金娃娃,那只能是黄梁一梦了。因此,善于把握时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部队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要“真”,就是要有真心、有真情。

我们对待生活如此,对待工作更亦如此,虽然时代的步伐在马不停蹄的前进,但作为一名基层中队的指导员,却不能没了这份执着的“真情”。这份情是对战士们的关爱,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生活最完美的诠释。像歌里唱的那样,对待不论年龄大小的战友都该是亲如兄弟,要用诚挚的心、炽热的情去做他们的贴心人。十八九岁正是人生观形成的紧要时期,引导战士立身做人的任务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这就更加需要从一点一滴学起、做起,既要以言诲人,更要以事感人,只有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改造世界观,不断校正价值观,通过先锋模范行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带出合格的一代精兵。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更多的养份。牢记“四要”,并始终在实践中加以拓展,就一定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的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勇于发现和探索,并将实践经验较好的运用,才会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永远保持与时俱进,使我们自己成为合格的思想传播者,永远成为指引部队建设向前发展的航标。

第四篇:新时期税源管理之我见

新时期税源管理之我见 当前,税收征管的主要薄弱环节在于税源管理。而强化税源管理是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最终落脚点,因此各级税务机关要把强化税源管理作为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全面提高税源的控管和服务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监控思维模式,立足基层,从基本业务、基本制度、基本流程、基本手段和基本信息等方面抓好管理基础工作。依靠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税务人员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将精细化理念贯穿于税源管理中,通过人机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一、理顺征管机构

为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应对税源管理部门合理划分职权,明确分工,各司其责。按照加强管理、讲求效率和有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征管机构,合理调整征管职能,实现征管职能的科学化。要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岗责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各环节的职责分工,避免各环节、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缺位。搞好前、后台的业务整合与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防止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征管业务流程衔接紧密、运转高效。

基层税务局的管理股应为专门的税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税源的收集、汇总、分析和监控等职责;稽查局、办税服务厅作为税源监控的辅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纳税人的税源采集及税收征管相关情况的反馈工作。三部门应加强业务衔接,既要分工,又要协作;既要制约,又要协调,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具体操作是:稽查人员在对企业进行检查时,一方面要完成稽查任务,另一方面应肩负税源采集工作。通过填写一整套规范的税源采集表,履行对税源调查采集的职责。稽查局应将调查采集的税源情况及时反馈到管理股。管理股要进行加工处理、汇总分析,通过微机储存信息,以便实现对税源的日常监控。办税服务厅应及时将纳税人开业、停(歇)业、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发售、税款抵扣等情况反馈到管理股,以便管理股进行税源监控。管理股应经常深入到纳税单位进行税源调查分析,监控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情况,掌握一些非常规性的税源变化情况,特别要加强对改制企业、有偷税嫌疑的企业、漏征漏管户、新办户、停(歇)业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等纳税人的监控工作,减少税收死角。同时应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税收管理员,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税源进行专项检查、调查、预测、分析和控管,将税源监控置于征管之中,在征管中寻找税源、监控税源。

二、优化传统管理方式

(一)逐级建立重点税源户统计分析台账

全面登记掌握重点税源户的分布、生产经营、应缴已缴税款、企业整体规模等基础情况,根据变化及时对重点税源进行动态调整,分析税收增减变化原因,监控税源变化。

(二)建立动态分户监控档案

实行按户建档,统一根据不同类别企业的监控内容制成表册或记录本,由税源临控人员监控税源时统一使用,及时、全面、准确地记录纳税人的动态信息,增强监控信息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

三、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税收管理中“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要结合新时期税收工作的要求,按照“管户到人、管事到位、人机结合、无缝衔接”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建立不同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分类管理。

目前责任区管理人员少、职责多、任务重,要每一户都达到“精细化”管理要求,就应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和纳税情况进行分类管理,重点突出税源大户,抓住中户,管住小户。一是对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应建立重点企业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重点监控、网络管理。负

责重点企业监控的税收管理员既要懂财务管理,又要精通计算机应用,要善于运用计算机管理手段实施监控。二是对一般企业的税收管理,应建立一般企业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划片集中征收管理。一般企业人员相对较为集中,地点稳定,税源可靠。这类企业适于电子申报、电话申报等纳税方式,实行税款集中申报征收管理。一般企业的税收管理员要负责推行建账建制,据实征收。三是对个体零星税收的管理,应建立个体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源泉控管,综合治理。由于这部分纳税人分散、经营规模小、税源难控管,可将其分为固定业户、集贸市场户和临时经营户三类进行管理。税收管理员对固定业户,实行户籍管理、源泉控管。对集贸市场,实行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在对固定业户、集贸市场的管理中,可应用税控收款机,控制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收入。税收管理员对临时经营户可实行实地查验,跟踪监控,要及时进行税收清算,防止税源流失。

四、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

(一)完善监控制度

由于目前最有效的获取信息渠道仍是直接取得,因此要及时掌握税源变化,税务机关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直接接触纳税人的生产经营,针对管户特点,建立科学的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监控水平。一是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员制度,实现“管户”与“管事”的有机结合,将重点税源进行有机的分类。建立这一制度,既可以克服“征纳职责不清、权力过大”的弊端,又借鉴了税源信息掌握到位的优点,增强税源监控的针对性。二是建立实施分行业、分户联系制度,将重点税源分行业、分户责任到人,由具体人员定期进行联系,全方位的掌握税源变动趋势,为监控掌握税源整体情况提供方便。

(二)加强税收分析和预测

税收分析是税源监控的重要内容,税源监控是做好税收分析的前提,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工作,包括对企业的申报资料实施严格把关,动态分析经济政策对税收的影响以及税源的动态发展变化,及时把握重点税源的变动趋势,合理作出决策,逐步提高对重点税源的税收分析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数理统计分析模型,在动态分析税源的基础上,对税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从而达到掌握应征规模和应征水平的税源监控总目标。

五、选择有效的监控方式

(一)监控方式要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社会经济结构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社会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复杂化决定了税源结构的多样化、复杂化,因此在对重点税源的监控上,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税源的不同形态和特点,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高科技手段进行税源监控。

(二)监控方式要与税制结构相适应

在我国的税制结构下,税源监控工作既要重视源头监控又要重视过程监控,针对不同税种采取不同的监控方法,如对企业所得税主要实施过程监控,以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财务核算等各环节情况,有效控制税源的去向和真实性;如对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主要实施源头监控。

六、实现监控手段现代化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税人偷漏税款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在新时期要提高对重点税源监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监控手段的现代化。一是以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实现重点税源的现代化管理新模式。二是要全面推行并使用税控装置,即电子收款机,建立严密的防伪系统,使税源监控方式更加科学、严密、规范,监控企业的真实收入,目前实施的发票改革中就全面运用了税控装置,对偷逃税款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监控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保证公平税负、促进依法治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拓宽外部信息交换,提高信息共享度,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

规范、信息共享”的税务综合信息库,并使之成为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以综合征管软件应用为载体向深度发展,积极开发一些辅助程序,提高数据综合利用率,迅速、准确地进行税收经济指标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满足监控、分析和决策的需要。

七、加强户籍管理

税务登记是税源信息资料采集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税源监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结果直接影响着税源的基本状况和税收收入规模的掌握,税源统计、分析、预测的准确性。为此,要对各类经济性质纳税人、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和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分别采取不同的监督控制手段进行税务登记和注册登记,重点是加强工商、国税、财政部门以及地税部门之间加强协调、沟通,扩大信息交流,努力实现信息资料共享。通过户籍管理实现对纳税人全方位静态和动态的监控,及时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申报审核、催报催缴、清理漏征漏管,摸清税源底数,挖掘税收潜力,提高税源监控能力。

八、加强纳税评估

深入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是管住管好税源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税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法规,利用企业信息和我们平时掌握的情况,借助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判断,是提高征收率的重要途径,是被实践证明的管住管好税源的重要手段。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行业特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财务核算情况等信息资料,制定纳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参数,合理确定纳税评估对象,建立和完善依托信息化手段的纳税评估预警系统,按照评估分析、约谈辅导、调查核实、评定处理等程序,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管理。

九、加强部门协作

有经济活动就有税源存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多渠道监控,与工商、银行、国税以及房管、土地、统计、公安等部门进行定期的资料交换和信息沟通,明确各部门的协税护税义务及法律责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特别是要加强地税与国税两局的协作,将重点税源的相关纳税申报和相关征收资料实现采集型管理,达到信息资料共享。

十、强化纳税服务

总的来说,我国纳税人的整体素质是比较低的。在这样一种对税收认知程度比较低的环境下,靠纳税人自觉反映企业的全面而真实的情况较为困难。所以,税务机关要从纳税服务工作入手,通过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使纳税人掌握依法纳税须知的法律规定,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纳税意识、纳税能力和业务整体水平,建立自觉依法纳税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税源监控工作提供保障。

十一、加大执法力度

税务检查在税源监控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税务检查是税源监控的特殊手段。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和税收执法力度,拓宽案头稽核面和税务检查面,开展分行业的专项稽查检查,对违法行为实施严格查处。同时,税务稽查对征收管理中的执法过程进行监督,对稽查出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征收管理部门,将责任具体落实在管理员,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杜绝类似问题发生。对偷逃税款者给予公开曝光,促进依法纳税观念和良好执法环境的形成,全面发挥税务检查的法制威慑力,检验并规范征纳行为。

十二、加强税政调研

各级领导及其税务工作人员都应树立税收政策是税源的观念,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应十分重视税收政策的调研,经常对现行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评估企业的税负情况,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和推动作用,管好政策,用好政策,从政策上要效益、增收入、求发展。榆林这几年税收大幅度增长与其政策调研分析,通过不断调整税率,合理

企业税负增加地方财力,互相促进是分不开的。仅2003年到2006年,将煤炭资源税由吨煤1.5元分两次调到现在的3.2元,天然气由原每立方米0.01元调到现在0.012元,原油由原来的每吨8元两次调整到现在的每吨28元,仅这三大资源税收的政策的调整就为地方税收增加5.5亿元,占每年税收增长总量的20%。由此可见,税收政策就是税源,加强税收政策调研也是加强税源管理,这一点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税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十三、建立高素质税源监控干部队伍

税源控管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人员素质的提高。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对税务干部特别是征管一线的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干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工作,加强税收政策法规、征收管理、财务会计、稽查审计、信息化运用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特别是要着重提高税收管理员在内的税源管理一线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开展税源管理经验交流、纳税评估案例分析,开阔岗位人员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征管一线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税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五篇: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纷纷实行行政改革,并已发展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在这场竞争中争得有利的地位,我国政府正着手深化行政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的创新,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共行政体制。而在这一场深刻的行政体制变革之中,笔者认为推进依法行政是我们需要把握的首要问题。

一、依法行政面临的新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行政执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行政体制能否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保持和扩大。所以,只有正确地分析并把握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才能把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

(一)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情况。人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力量,是开展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化,必然对行政执法人员思想道德产生巨大影响。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原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竣挑战,统一思想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比如社会经济成份和物质利益的多样化,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多重性;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易变性。如何教育执法人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人民大众利益为至高目标,形成良好的从政道德,是新时期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行政执法对象的复杂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方式日趋多样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多,领域不断扩大。比如我国加入WTO以后,要求我们的方方面面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严格按照规则,公平参与竞争。又比如随着区域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开展,农村大批失土农民需要安置和保障,经济要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保证。另外,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在不断增强,过去群众对政府行政执法“不敢问、不能问、不知问”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变。再加上政府行政监督渠道的增多,透明化程度的提高,都给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制度创新与依法行政之间的矛盾。从改革创新的角度看,讲求实效,鼓励创新,什么方法有效就使用什么方法是理所当然的。但从法治的角度看,这种实用主义的做法就颇成问题了。比如为解决政府机关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出台了“末位淘汰制”、“投诉下岗制”、“违章记分制”等办法。比如为征用农村土地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出台了一些青苗补偿、土地补偿和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及安置办法。这些制度是由各地行政机关自己“创造”出来的,并且行之有效,但不一定每项措施都能找到相应法律依据,甚至与法律法规相违背,因此就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管用的制度往往找不到法律法规依据,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制度又不一定管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切把握制度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便成了问题。

二、开展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施政方向。近几年来,国家对行政法制建设非常重视,相继颁布实施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行政执法主体的不合理。执法机关委托社会组织代为执法,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的执法现象。就目前的执法环境来讲,执法工作量大与各级政府部门执法资源短缺的矛盾长期存在,委托执法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执法委托者对被委托者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指导的责任同样不可避免,否则就是失职。

(二)行政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一方面执法力量过于分散,正常执法难以到位;另一方面执法部门之间执法职责交叉,相互牵制过多,往往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降低了执法管理的效率,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整体效能,出现“几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现象。

(三)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还比较淡薄。有些执法人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认识不充分,甚至错误地认为依法行政就是行政部门用法律手段去管理老百姓。行政管理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执法人员随意处罚,甚至滥用职权,执法犯法,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形象。

三、推进依法行政的对策

如何看待依法行政,如何把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是目前值得行政机关重视和研究的课题,这同时也是宣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依法行政的关键在哪里?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各级政府是行政政权的主体,各级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因此,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政权的高度,全面、深刻领会依法行政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依法行政对于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重大意义,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行政权力来自人民和行使权力必须合法的观念,正确解决治“官”与治民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同时又是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其手中的权力本质上是属于人民的,同时这种权力又主要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来行使的。如何正确处理这种身份与权力的二重性,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政权的性质,关系到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果政府工作人员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再加上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人民的公仆就有可能转变成人民的“老爷”,人民的权力就有可能转化为个人的权力,就会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明确,依法治国本身就包括了行使行政权力的法制化。也就是说,依法治国,第一位的含义是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以此保证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法定职权、按照法定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滥用权力,才能把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办好。

(二)要树立依法行政的法制意识,建立相应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要改变过去单纯按行政领导意志行事的做法,牢固树立行政权力只能依法行使的观念,只有依法办事才能管理好社会事务的观念,违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观念。同时要保证各种监督渠道的畅通,包括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以及各有关部门的专项监督。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才能形成依法行政的良好工作环境。

(三)必须在政府各项工作中贯彻依法行政原则,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政必须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依法管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关系到人民利益的重大决策中,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让人民群众成为行政决策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在处理整体和局部、全局与部门的关系时,要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而不能从局部利益出发。在履行管理职责、配置社会资源方面,都应当做到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办事效率低下是行政工作中的一个顽疾,虽然这方面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明确。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量化管理。每一名行政人员都必须完成相应的业务和任务,明确职责权限,有效地解决机关工作难以规范、难以评估的难题,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热情,确保一切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杜绝互相推诿,互相掣肘等不负责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明确工作权限。为全方位高效地把工作落实到位,各部门领导要明确领导及一般工作人员的分工和权限,以便于及时地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四)依法行政必须贯彻深化机构改革的精神,把依法办事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调整过程中,现有法律规定和执法职能配置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当随着职能转变、职责调整和体制改革而变化。立法和行政执法要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合理调整政府职能,既要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又要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事情真正交给社会、交给企业、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要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简化工作环节来确定行政管理范围,使行政权力与相关利益脱钩。

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依法行政是当前我们必须走出的坚实一步。

下载浅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精神之我见.[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精神之我见.[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纷纷实行行政改革,并已发展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为适应这一......

    新时期公安宣传之我见

    新时期公安宣传工作之我见公安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委宣传部门和各级公安机关的领......

    加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加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寻找新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

    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改革任务,是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推动县级媒体转型升级的战......

    新时期项目文化建设之我见

    新时期项目文化建设之我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项目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头,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信誉之本、效益之源、人才之......

    新时期淮安精神

    新时期淮安精神 开放 争先 厚重 诚信开放 开放,淮安多年来较为封闭。尤其需要开放的精神。开放就是要能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弘扬“开放”精神,可以进一......

    浅析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

    浅析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 “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向世人昭示的是在火热的消防事业中,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消防官兵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和......

    新时期公安精神

    如何培育和弘扬新时期公安精神 一支队伍,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顽强的斗志和优良的作风,就不可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公安队伍作为一支肩负重大使命,在和平年代时刻经历血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