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与现代管理科学的融合发展
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有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及其富有东方个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人们的一番思考。所以,在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构建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个迫切的也是必然要完成历史性课题。我们应该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国管理不应该单纯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应该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统一
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与发展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实施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天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作为组织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儒家所提倡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它所包含的家族主义倾向在现代管理中已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组织来说,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人员和机构的密切配合,在工作中会提管理效能,进一步推动事业的发展。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关于激励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日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有力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佛教精神与现代企业管理
佛教博大精深,特别是隋唐时期西风东渐以后,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对佛教本身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既没有中国传统道教的出世观,也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原罪说。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被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庶人所接受。佛教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种讲求以人为本的宗教派别。我们一般认为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力量,而佛认为其本身只是人类的一员,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才智。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佛潜能。因此佛教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用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强有力的规则体系”,这种体系类似于哲学的定义,因此也有人在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上争论不休。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企业,应该吸纳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企业的组织目的就是盈利,但并不表明企业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和准则。其一,企业可以通过其用以获利的产品来给别人带来思想、身体上的解脱,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所经营的产品,都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其二,企业通过盈利来帮助企业员工以及社会解脱痛苦、寻求快乐。而企业员工和社会得到企业的帮助后会自然而然地信奉企业本身所倡导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企业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企业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会为企业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帮助。无论是金蝶“发展软件产业、振兴中华民族”的民族大义,还是商务通“科技让人更轻松”的温情关怀,都会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使员工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同时也会使社会对企业本身给予更多的信赖,以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众生平等应该作为其基本精神之一,应倡导企业内部员工平等相待。企业的创立者并非绝对神圣,他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作为企业里最早为该企业寻找到生存和发展途径,并引导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角色。企业的各级领导者是各级团队中具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的普通一员,领导者不是带领团队去执行他所决策和定义的工作目标,而是与团队的其他人员一道去共同实现大家所认可的工作目标。每位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定义所属团队的目标,也有权利去否决他所在团队的工作目标。在企业里扁平化管理模式应取代A型管理模式,互助观应取代领导观。除平等相待外,企业应尊重每位员工的发展权利,在企业文化里要突出每位员工无论资历深浅、能力大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都有可能成为领导的观念。每位领导都是帮助员工成功的兄长和朋友,每位员工都希望成为领导以帮助更多的员工成功,这样的企业没有理由不发展壮大。海尔提出了著名的“赛马场”策略,使海尔的每位员工都有公平感、成就感,也使海尔的诸多才俊脱颖而出,他们为海尔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重智尚真对于企业文化的价值,显然不在于其“万法唯心”的主张,而在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不为事物表象所迷惑,崇尚真理、质问权威的精神。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在企业文化里应明确一点,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管理制度方面永远没有完全了悟其所有真谛,到达终极目标,还有许多本来就存在的资源和潜力没有被我们利用和挖掘,以此来激励企业员工借助自己的智慧不断探求和接近各自工作领域的真理。对于企业内部乃至行业内的权威,虽不赞成去唾骂,但也要敢于去质问和挑战。在企业文化中应该鼓励员工去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去修补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对于企业已有的文化要不断地在企业经营中去加以检验,以便适当扬弃。敢于对企业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挑战,是企业文化中重智尚真的重要体现。
纵览古今,很多佛教信仰者以特有的佛教净胜为人处事,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同样有很多人借助佛教净胜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独特魅力,为打造百年老店奠定深厚的企业文化基础。
作业:对管理学课程的期望与建议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普遍欢迎实践教学,可综合采用多种实践教学的方式,比如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同时,可邀请经验丰富的管理实务界人士为学生做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是如何作出科学决策的,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多样化
第二篇:浅谈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发展
浅谈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发展
【摘要】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积之上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西方的管理思想有许多方面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管理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而西方各国管理界都将目光放在了中华传统文化上,对于我国管理学者而言,更应在管理活动中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结合起来,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管理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汇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沉淀。其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当下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理论,还应立足本国国情,把古代优秀的管理文化与我国现代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融合发展。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管理新潮,是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在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是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现代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最重要的基本观念,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和保障。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西方企业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并要将其“本土化”。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弥补我国传统文化中缺失的基本价值和思想观念。我国传统的等级制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使企业缺乏服务意识:官本位倾向和论资排辈的思想影响了人才的成长:法治精神的缺乏和对言传身教的重视给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带来难题: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组织的内耗:求稳怕乱的思想影响了企业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的发挥:片面的群体观念影响了个体才智的发挥: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淡化了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要强调法治精神,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治企”、“加强制度建设”,追求科学管理,这必然要求企业要从习惯的“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强调“法治”,并不是否认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经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关键是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跟上全球化的步伐,首先就需要在思想文化上“补课”,必须接受那些全人类共同的和现代化最需要的基本价值,补上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缺失”的部分。
因此我国现代管理在积极有效地接受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让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系更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另一方面,要继承、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精密融合,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二、以和为贵、仁德管理
儒家思想作为最典型的传统中国思想,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从百家争鸣到一统天下,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还浓缩着东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虽受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 和近年来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但是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民众最主流的思想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民众。
儒家学派主张通过礼仪制度的推行来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儒家文化将管理的价值目标定位于和谐的社会、事业和人生以及完善的管理理想之上。在“和为贵”的思想基础上,我国的现代管理提出了“和合管理”的管理思想。“和合管理”的核心是一种淡化竞争、追求合作的管理理念,即和谐、和善之和,联合、合作之合。和合组成了和睦、充满理性又兼容感性的概念,是和气生财、团结协作、合作制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要义。
儒家视“中庸”为无上道德。不偏谓之“中”,不移渭之“庸”。中庸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更足一种处事方式,进而上升到治国的方法。“中庸”推崇做人要遵从礼仪的道德规范,用于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保持社会的稳定。管理之道就在于适度和合理,而管理的目的就是力求人与物处于最佳的和合状态,发挥出最高的效益。
儒家所倡导的“和为贵”“中庸”并不是没有原则一味的“和”,而是以“仁政”和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为准则,以达到自我与企业的和谐相处为目的。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需要,修身、齐家、治国才能平天下。
三、无为而治、以人为本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精髓,也是道家最重要的理论思想。这其中的“无为”就是道家学说主张的为人处世,乃至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并不是不做任何事情的“无为”,更不足国外主张懒汉的懒汉哲学,而是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顺应自然之道,要遵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因“道”而有所为,进而有为,方能取得圆满的效果。
其一,按照老子的“无为”思想,现代管理应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尤其是上级管理阶层,能否“无为而治”也渐渐成为衡量其是否善于管理的标准之一。在道家看来,世间的万物都在冥冥之中“无为”地顺应了自然的规律才能生生不息。顺应自然之道是对现代管理的驭人之道的促进和启发。
其二,现代管理活动应顺应自然之“道”。首先,必须克服轻率和浮躁,个人的浮躁往往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而一个企业的浮躁往往会成为拖垮企业的因素;其次,以清净、持重的态度做事,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旦看准时机就该坚定不移地采取行动,不轻易变迁更改,唯有如此才能“道生万物”。
其三,道家的思想中时刻充斥着“以人为本” 的管理原则和管理理念。老子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当下管理中“权利下放”的思想主张,而且还蕴合着合理分权不越权、不越职的现代管理思想内容。
四、重义轻利、效益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一些思想带有非常强烈的功利、实用主义,这种思想与现代管理制度讲究效益的思想是相符的。同时,我国儒家思想中,还存在着一种大于利的东西,他就是“义”,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指的是小人将追求利作为一生的目标,而君子则把义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所谓的义就是一个人要公平、要诚信,要一诺千金,从这一层面来讲是有利于现代管理制度运行的,但是绝对不能将这种思想极端化,一旦这种思想极端化,就会出现不讲业绩、不讲效率的情况,这将会使组织的效益管理无法展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作为具有丰富内容并包含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然而,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抱残守缺,同时也不可连根拔起;既不可背负上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同时也不能走向民族虚无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表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仁”为本、“立德”为先及“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情理和谐”的全方位的和谐精神是具有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目前各国管理界都将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对我国管理学者而言,更应在管理活动中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结合起来,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与中国现有国情充分融合,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的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与现代管理思想的差异与融合,廖海锋,《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3年第7期
【2】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启示,刘志勇,《现代企业文化》 2010年第32期
第三篇:现代农资与传统农资步入融合发展
现代农资与传统农资步入融合发展
过去的5年,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面临新形势、改革迎来新机遇的5年。事实证明,5年来,全系统在顺应经济发展大潮中,紧抓历史机遇,主动出击,在不断增强为农服务综合能力的同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5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以“为农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强烈的紧迫感大力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着力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农资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取得显着成效。截至2014年底,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农资领域服务创新典型企业;初步完成了物联网现代前沿信息技术与传统农资流通业务的融合。
每一次卓越成绩的取得,既是对过去扎实工作的回馈,也是对未来行动的积淀。2015年7月中旬,我们将迎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六次代表大会,这必将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又一次盛会。为了喜迎“六代会”胜利召开,本期将推出供销社农资系统改革发展成果综合报道,敬请关注。
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经过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上下的协同努力,目前系统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初具规模,网络运营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农资流通效率明显提高。
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截至2014年底,全系统共有农资连锁经营企业2484家,比2010年增长63.96%;农资配送中心6318个,增长77.37%;连锁、配送网点37.3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资连锁网点36.5万个,5年来分别增长了77.62%、88.44%。健全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为方便农民购买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技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系统农资企业从传统的销售农资商品,向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科学种植等综合服务转变。截至2014年,全系统共建设庄稼医院51845家,比2010年增加了近一倍。5年来,累计建立科学试验示范田115.83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90.36万公顷,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7159.91万人次,提供种子、种苗总值291.72亿元,共发放科技资料9377.66万份。
市场供应保障能力稳固提高。全系统农资销售规模连年增长。2014年,全系统共销售化肥16679.32万吨、销售农药406.72万吨、销售农膜145.59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19.29%、49.21%、68.76%,供销合作社系统化肥供应可满足社会需求的70%,农药供应量也占社会总量的40%,农膜占1/4,继续巩固发挥着农资流通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系统企业的连锁配送经营正在稳步增长。2014年农资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实现销售额2712.1亿元,比2010年增长22.86%。中农集团、辉隆集团、浙农集团、倍丰集团等一大批社有企业,已成为农资行业内的龙头。系统农资企业还承担着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任务总量的50%,发挥着农资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和力量。
网络建设与管理日益规范。《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规范》《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农资商品电子代码编码规则》等一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网络运营和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系统企业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树立。
探索规模化服务,推动农资企业转型升级
各地一大批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积极创新经营服务模式,率先扛起了农资领域服务规模化先行军的大旗。这些探索,各具特色,总结起来,有如下八种类型:
第一,建设特色农资产品生产基地。发挥已有的流通网络优势将产业链条向上延伸,着重研发高端农资产品的生产建设项目。以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在尿素、二铵、复合肥、有机—无机肥的延伸和差异化产品进行创新开发,生产的差异化尿素产品——多肽尿素和双酶尿素,深受农民欢迎。
第二,领办新型农民合作社组织。中农控股领办的“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招募农户入社,集中土地、打包产品,提供增产增收方案受到农民欢迎。自2010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已经建立基层合作社3500家,网络覆盖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社员规模40余万户,服务耕地面积超过1000万亩。
第三,直接流转土地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如安徽辉隆农资集团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公司+基地”的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循环生态农业,取得明显成效。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套餐式为农服务产品,逐步形成了从供种(秧)、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到机耕、机插、机防、机收、谷物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大、小套餐服务,并提炼成可连续复制的商业运营模式。
第四,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开展定制服务。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全程化方案式植保服务;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大力发展庄稼医院“技物结合”科技服务;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优势产品+优质技术服务”的“双优”模式开创农药经营服务,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
第五,组建金融担保公司,涉水融资服务。山东淄博众得利集团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专为种田农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以蔬菜大棚等银行不认可的抵押物为农民提供50%的资金担保,受到当地农民欢迎。
第六,开展“农超对接”,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山东淄博众得利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地方名优特农产品产销单位进市场,入超市。先后与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大型超市建立“农超对接”直供关系。实现了从农资供应到农产品收购,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有效对接服务,有利于从源头上为农产品安全管理给予保障。
第七,扩大农资直供,聚合优质客户。安徽辉隆瑞美福农化有限公司通过成立大农户服务部直接对接种植大户,为其提供统一种子包衣技术、大包装农药供给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保姆式服务。
第八,大农业产业集团服务模式。以庆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打造了互利共赢的农业产业链条。庆丰集团2008年牵头创办了克山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将农资经营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有机结合,开创农民节支增收、企业增效、地方财政受益的多赢局面。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资流通初步融合
“五代会”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传统农资流通行业,加快农资物联网技术成果在农资流通领域的运用示范。截至目前,已初步完成了两者的融合,供销总社农资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无锡)建设工作顺利,肥料、农药、种子及农资连锁等主要农资产品及服务模式方面的物联网试验示范进展良好。
2011年9月,供销合作总社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共同建设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农资物联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质量追溯技术标准、云数据平台、供应链商务智能系统、科技一体化服务系统、溯源智能化终端、化肥商业淡储监管系统等7个应用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经过3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下一步应用推广和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初步完成物联网技术与农资流通业务的融合。双方通过联合攻关,初步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资物联网技术体系;突破了隐形二维码、土壤肥力建模和面向精细施药的病虫害自动识别等系列关键技术;颁布并实施了《农资商品电子代码编码规则》等行业标准;建立了全国农资网络电子地图、农资经营服务数据中心等技术支撑平台,开发完成了农资全程溯源与防伪、农资交易电子商务、农资售后技术服务和智能物流优化调度等业务系统平台,并开展了小规模示范,为规模化应用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推动今后农资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力推进农资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目前江苏无锡示范基地已经完成了农资物联网产业园及国家农资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农资质量追溯及网上查询系统、农资配送智能调度、病虫害远程诊断、农资企业运营管理、门店远程监视等基础支持系统的联调联试,并开始各系统闭环运行试验。
有效进行了行业试验示范。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通过实施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农资管理与流通智能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有效地开展了行业试验示范,积累了成功做法和经验。肥料、农药、种子及农资连锁等领域的参与单位结合各自业务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江苏省无锡市供销合作社开展了“农资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推广;同时启动建设占地2.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国家“农资物联网”产业园,构建区域“农资物联网”技术体系,带动提升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大力推行“三个”建设:即建设农资商品质量追溯系统,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建设农资配送管理、智能调度平台,让老百姓“用得及时”;建设农资科技知识服务系统,让老百姓“提升技能”;公司将现有连锁网络、互联网、手机网络融合,实行“三网联动,全网服务”,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了为农服务水平。
2014年12月,在全国农资物联网建设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现场会上,总社对下一步农资物联网在全行业的推广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物联网建设,使之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加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农集团:创新为农服务 助力增产增收
2015年,面对农资市场的起伏和“互联网+”的风口,中农集团面对机遇和挑战,多方面积极创新。农惠网的上线不但适应了形势的需求,更使得线上线下实现真正互动;积极响应国家“化肥零增长”倡议,通过研发新型环保产品,做绿色农业的践行者;通过田间指导、观摩会、植保大课堂、全国行回访等多形式贴心为农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承担的有机肥生产推广项目、低残留农药生产推广项目、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项目,在河南、湖北、山东、内蒙古四省区试点地取得不俗成绩。
创新一
供销社开在百姓家门口
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鼓励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眼下正值农资电商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农惠网将成为中农集团对传统农资经营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也成为中农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随着7月28日农惠网正式上线的钟声敲响,中农集团正式拉开了“互联网+农资”为农服务新篇章的大幕。“只要轻点鼠标,选择想要的产品,在产品配送区域内,当日就能送货到家。”农惠网市场总监许小华介绍,农惠网是由中农集团依托供销总社的优势资源,倾力打造的农资电商平台,是开在老百姓家门口的供销社。作为中农集团旗下首个农资O2O电商平台,农惠网依托线下事业伙伴和网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农民提供化肥、种子、农药、农机交易以及农技服务、农村金融、农村物流和农产品销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等综合服务。
“农惠网”郓城县服务中心总经理孙青松表示,农惠网是一个为农民量身打造的、提供全方位农业服务的网络平台,通过直采、直送的电商模式,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满足农户对农资产品高品质、低价格、快速度等需求,是真正符合百姓需求的平台。这正是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总体要求下,中农集团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助力农户增产增效的一个缩影。
9月12日,“农惠网”线下配送站暨农资体验店在山东郓城县丁里长镇单垓村和黄泥岗镇白垓村相继开业,这是山东地区首批“农惠网”线下体验店。山东郓城县张集乡村民李念是第一个受惠于中农集团农资网购第一平台——农惠网在山东线下农资体验店的用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念强调最多的词就是“新鲜、体验很好”,他对中农集团提供的当日送货到家的贴心服务,由衷竖起了大拇指:“我上午刚下单,下午4点,一袋50公斤的中国农资海洋多聚糖复合肥就送到了家,比在门市直接购买省15元,这么好的平台,我会推荐给亲朋好友。”
据悉,郓城县计划明年开满50家村级配送站,实现全区村、镇全覆盖。农惠网正式上线以来,已经在全国150多个县完成了网络建设。
创新二
研发环保产品 做绿色农业践行者
“玉米丰收了!”示范田种植户安国玉一家的喜悦弥漫着整个乡镇,中农集团旗下新乐中农农化服务团队也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欣硕”FA因子功能肥的玉米示范田。前来观摩的种植户看到施用“欣硕”FA因子功能肥的玉米地,长势茂盛、抗旱效果明显、茎叶翠绿、玉米虚尖小、籽粒饱满。安国玉高兴之余给大家算了一笔自己的经济账:“使用“欣硕”FA因子肥料虽然比普通肥料贵一些,但是玉米高产增收了,就把肥料上多花的钱全都挣回来了,大品牌好肥料用着就是放心!遇上干旱心里也不慌了。”
据新乐中农农化人员介绍,“欣硕”FA因子功能肥,是一种纯天然、超浓缩的高效活性肥料,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叶面喷施后可迅速进入植物体内并发挥作用。FA因子可极大地增强作物抗旱、抗逆性,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调节作物的生命活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此外,FA因子还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盐浓度、酸碱度。施用FA因子功能肥不仅科学环保,还可以让玉米获得丰收,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事实上,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背景下,中农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化肥零增长”倡议,以“减少作物负担、增加土壤肥力、丰富土壤细菌的基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增产、改质、养地”为目标,从几年前就开始了新型环保型肥料的探究之旅。
经反复研究和大量种植应用实验,中农舜天已成功开发了具有独家技术特点的脲甲醛缓控释肥,其缓释时间可达到122天,而普通复合肥全部溶解时间仅有30天左右。除此之外,中农舜天还将着力于有机无机生态肥的研发工作,这种肥料的原料为秸秆、酒糟和造纸厂等的下脚料。而生态肥研发的另一项新品则是谷氨酸缓释增效复合肥,这种肥料也属于环保产品,属于生物菌肥的一种。
中农控股五洲丰赛诺公司于2014年推出了新一代高科技环保型肥料“赛诺”黄腐酸系列肥料。研究发现,其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增进肥效、调节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与其它无机化肥(如氮、磷、钾等)配合使用,能固氮、解磷、缓释钾,促使有效成份转化,提高各种有效成份利用率80%以上。
创新三
多形式为农服务 增收有保障
10月4日,由中农立华与巴斯夫公司共同举办的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现场观摩会在黑龙江省依安县先锋乡玉米示范田召开。双方工作人员与到场的植保专家以及种田大户共同分享了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成功经验。通过专业人员的解答,种植户们对选药、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据悉,该玉米示范田面积为100亩,中后期田间管理方案采用中农立华和巴斯夫公司的农药产品和防治方案,通过旱田高秆喷雾机MAZZOTTI进行施药,成效非常显着。经过现场测产,示范田增产达到22.8%。
10月19日,中农农机控股“博远情,农机梦”全国行回访活动的脚步走进山西省曲沃县。当问到今年机器的收益情况时,曲沃县杨庄村的葛永福师傅乐呵呵地介绍说:“博远玉米收割性能好,目前使用过程中还没出现过啥问题。我们这边连收割带送到家一亩地90到100块钱,我这台耗油加其他所有开支平均25元/亩左右,目前我们这台机子作业差不多1000亩,纯收入大概7万元以上。”除了了解农机手使用玉米收割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工作人员还有个任务,就是了解当地服务站人员为这些专业农机手提供服务的情况,对售后服务进行回访和改进。据介绍,农机全国行回访活动从9月16日开始以来,已经走进河北省保定市、安徽省涡阳县、山西省曲沃县、山东省鄄城县等地,并计划在10月、11月走完湖北、湖南、江苏等19个省区,为近40名当地农机手代表提供专业服务。
据统计,中农集团旗下的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机等各业务公司每年提供上万场田间指导、观摩会、植保大课堂、全国行回访等活动。这些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用性强,为农业公司、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机手等在当地开展规模化种植、收割的人员积累了宝贵的服务经验和技术,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和欢迎。
创新四
做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先行者
当下,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猴头沟种植的土豆已经收获完毕。曾经为丰收做出巨大贡献的白色地膜,被随意丢弃在耕地上。中农通用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赤峰项目试点负责人叶利锋试图将其捡起,无奈地膜材质太薄,只好作罢。更令他担忧的是,一个月后,这些“白色垃圾”会伴随下一季的耕种,被农民直接翻耕到土地里。
“目前我国每年还有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40%。当一亩地土壤含残膜达3.9公斤时,农作物可减产11%~23%。”对此,中农通用与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组成内蒙古中农通用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承担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项目主要采购销售0.008毫米厚的高标准地膜,同时回收农民残旧农膜,并对此再加工,实现循环利用。
叶利锋介绍,农民收集残旧农膜,并送至指定回收网点,每公斤可获得补贴5元。同时,在收集农膜的基础上,老百姓购买此项目推广的高标准农膜,还可获3.5元/公斤补贴。目前,试点项目已经在当地建立10个回收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事实上,该项目的公益色彩浓厚。“目前,回收的超薄地膜由于地膜本身质量问题,导致循环再利用非常困难,这对企业而言几乎没有利润。在企业利润和为农服务的权衡上,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将尽全力克服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叶利锋表示。
据悉,目前赤峰地区已销售高标准农膜650吨;回收废旧农膜521.41吨;废旧农膜再生处理完成200吨。
高标准农膜推广使用和残旧农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正是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指引下,中农集团力争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先行者的勇敢实践。
此外,自2014年8月28日,中农集团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启动以来,中农集团另外承担的有机肥生产推广项目、低残留农药生产推广项目,在河南、湖北、山东等省区的试点地也取得不俗成绩。截至目前,有机肥推广使用试点项目通过建设示范田、宣传推广、赠肥促销等手段,直接推广有机肥57394吨;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试点项目服务农户近2万户,共完成低残留农药施药服务面积100余万亩,开展农技培训、田间指导和推介会等各类推广活动近2000场。
发挥企业优势 坚持技物结合 助推行业发展 ——“一主多元”农技推广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发挥优势 融入系统形成合力
修改版《农技推广法》提出“一主多元”,明确供销社、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可以参与农技推广,这是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入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尤其对于以“服务营销”为主的农资企业来说是重大战略契机和一项长期利好,其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体现在:
——有助于提升农资行业格局。国家鼓励供销社及涉农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有助于农资行业拓宽视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营结构,增强行业竞争力和软实力,按照节本增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要求,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资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农资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现代大农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有助于引领农资经营模式创新。将传统的卖商品向卖服务、卖方案转变,寓产品销售于服务当中,为农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是农资经营划时代的转变。譬如黑龙江倍丰集团作为黑龙江省测土配方施肥的“领航者”,今年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田200万亩,几乎占到黑龙江省耕地面积1%的比重,以农技推广为切入点,倍丰集团将全面开启过去按吨卖肥到现在按亩配肥的新时代。
——有助于彰显企业“技物结合”核心禀赋。相对于公益性农技推广部门,供销社及农资企业不但具有资金、网络、设施、人员、经验等诸多优势,“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技物结合”这一独有的禀赋,贯穿各环节流程,延伸至乡村终端,直面农户开展服务,从而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此外,企业开展农技推广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具有先天的内生动力,因此服务也就更有保障。
——有助于发挥供销社联合、合作的行业优势。供销社参与农技推广将使其联合合作的行业优势凸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植根“三农”,有优良的助农传统。尤其近年来开放办社,精心培育、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合组织、协会、庄稼医院,农民经纪人等服务载体,参与农技推广将充分发挥这些组织资源的作用,促进其整合、优化与重组,推进联合合作,形成系统合力,重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经营服务网络,从而为促进“三农”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思维 服务农业新业态
当然,在机遇来临的同时,供销社及农资企业在农技推广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来开展工作:
一是抢抓机遇,对企业经营思路进行战略调整。农资企业要以高远的视角,前瞻的思考切实调整战略思路。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商品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从价格竞争向科技竞争转变;从流通服务向以农技推广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变。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实现产品、技术推陈出新。倍丰集团在这方面已摸索出一些经验。如“倍丰”系列复合肥、“谷粮”BB肥一直引领该省同类产品发展方向;倍丰集团与东北农大合作研发的“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技术”荣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爱农公司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研发的长效缓释肥料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三是内外并举,充实完备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倍丰集团在该省设立了5个农化检测实验室、12个混配肥服务站、17个土样处理站,自2011年起,将农化中心技术人员全部配置给分销单位,实行双重管理,推进营销服务一体化。同时,积极吸纳省内农业“三站”、庄稼医院、科技带头人加盟倍丰农资连锁网络,整合、优化农技服务资源。目前集团农化专家服务队伍已发展到60人以上,为今后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是顺应土地集约化新形势,联合多方主体开展服务。农资企业应打破行业、体制所限,积极与种植大户、农业场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合组织、协会、涉农厂商等广泛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试验示范,发挥多方合力,借助行政和中介力量,点面结合,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进程。
五是创新网建思路,大力发展助农联络员队伍。作为一种虚拟网点,倍丰连锁助农联络员集“产品技术员、科普宣传员、农化服务员、农业信息员和农产品收购员”多职于一身,直面农户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使倍丰集团的网络经营服务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果、更有生命力,代表了未来的网络发展方向。
六是全产业链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资企业应积极探索从农村金融到土地整治,从肥药种子、农机耕作到农产品收获、加工、贸易服务,再贯以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的农化服务、农技推广,打造规模化、系统化、集约化经营的格局,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闻名全国的庆丰“克山模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七是端正思想,切实履行社会公共责任。要整章建制,推进农技推广服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采取严密措施化解风险,防范漏洞。要着意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确保新产品、新技术要在有效实验、示范,效果得到充分验证的基础上方可进行普及推广。要强化法律观念,以合同契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权益。要增强企业品牌意识,视企业形象、声誉为生命,以良好的农技推广效果取信于民,使经营与服务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技物结合 贯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 石家庄大地种业4C农资连锁模式初探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经费由国家划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一线进行农业技术服务,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企业单纯搞农资销售缺乏农民信任,农技推广多年来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制约了农业技术向农村的传播和渗透。石家庄大地种业4C农资连锁模式,以技物结合的方式,以质量过硬的农资做保障,一线知名专家做后盾,从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技员入手,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农技推广体系,从而解决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4C农资连锁是石家庄大地种业农资经营的模式,该模式2010年开始先后在灵寿县、景县等地试运行,2012年11月在石家庄地区全面启动,目前已在石家庄地区18个县区发展加盟店170多个,几乎做到了乡乡有点。
4C是取农作物种子(Crop seed)、配套肥料、农药(Completefertilizer)、传播科技(CommunicationTechnology)和咨询服务(ConsultantServices)以上四项功能的英文开头第一个字母,故取名4C农资连锁。4C农资连锁体系改变了当前农资经销商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实现了品牌农资产品与现代科技传播的高度结合,让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技术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了技物结合。河北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周进宝评价说“4C农资连锁既是一个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又是一个农资推广渠道。农资推广结合当前商业推广的连锁模式,将技物结合的运营体系规范化、标准化,把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这将是今后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趋势。” 经营模式规范化
4C农资连锁推广体系是以石家庄大地种业公司为主导,以石家庄市农科院为科技依托单位,经营品种有种子、农药、化肥。据大地种业公司总经理武金义介绍,他们经营的种子选择的是科研单位、名优企业的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种子,农药方面确定的是省内三大厂家的产品,采购的产品全部为石家庄地区专营。所有肥料的采购,采取请专家根据三大作物区域需求情况,自行设计配方,指定厂家生产,市场独家运作。这种方式实现了所经销的产品都是最低的价格、最优质的产品。由于所经销产品都是由4C农资连锁总部直接送到各加盟连锁店,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强了产品的竞争优势。无极县前北焦村的加盟店经理李增产说:“我从2010年加盟以来,依托大地种业这个大平台,还有好的技术和产品,周围的农民都喜欢用,对经销商非常有利。” 武金义说,4C农资连锁体系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各加盟店门头、编号、展牌、标牌、票据等全部统一,经销的所有商品都有统一的“4C农资连锁”标识。这样使各加盟店成为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的新型农资推广终端,进而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的农资推广体系。随着连锁规模的扩大,渠道的规模及品牌效应显现,大多新产品都会选择好的渠道快速推广,不断增多的新产品会增强加盟店的竞争优势,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通道。农技服务体系化
专家少、农民多、技术咨询难是当前农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4C农资连锁总部聘请了小麦专家李晋生、玉米专家赵文庆等多位专家组建了专家服务平台。
技术传播形式,一方面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服务。由专家结合农时,将当前主要农作物的种管技术、病虫防治技术分段整理、汇集,录制成音频资料,通过农村的大喇叭定时自动广播,让农民在家里、地里收听农业技术,实现了技术的整片、全面推广。
另一方面各加盟店都配有可以随时上网的电脑,利用宽带网络视频技术,设立专家视频在线服务,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面对面解答农民在农业生产和技术方面所遇到的难题,实现了点对点的服务。小麦专家李晋生说:“这种方式跟农民交流非常方便,不管多远的距离,地里有什么问题一下子就能看得见,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很强。” 农技推广员基层化
大地种业公司的宋春景经理介绍,农资经销商多年来重销售轻服务,所以会面对很多困难。4C农资连锁的核心内容就是技物结合,一是鼓励各加盟店发展自己的农技员推广服务队伍,二是发展建立科技示范村起到带动作用。” 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就是农村科技带头人,对各加盟店的农技推广员,由4C农资连锁总部免费进行系统的农产品基础知识、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相关作物病虫害防治、肥料农药使用技术等相关农业知识培训,享受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格的新产品。如果全村可耕地面积在1000亩以上,有3~5名农技员,可以发展为科技示范村。农业科技示范村要建立农业科技宣传栏,宣传资料由4C农资连锁总部免费提供,由农技员进行张贴宣传。每个农业科技示范村要建100~200亩以上的科技示范田,由4C农资连锁总部对示范项目进行设计备案。武金义说“4C农资连锁的核心是以技术服务带动农资推广,通过技物结合建立与购买者之间的信任,再加上有一支不走的基层农技员队伍,一定能促进科技新成果的尽快转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第四篇:5-中国文化与现代管理科学的融合
中国文化与现代管理科学的融合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何在能在中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立于不败之地呢,很简单就是要将中国的文化融入企业管理,让企业拥有有利于在中国竞争的元素。
现代企业管理源自于西方,但是中国文化属于东方,这二者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真的能融合一体吗?其实现在企业管理科学主要是如何运用“以人为本”,将人的潜能挖掘出来,让企业的员工发挥最大的效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以人为本”一词的完整提法最早出自《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但此时仍停留在工具论的层面上,离近代的管理科学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在21世纪的时候“以人为本”在升华,充分显示了东西方在人本理念上的融合。以人为本上升到国策的层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升华,彰显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本”观念的深人人心。
其实在中国文化中,这个“以人为本”还应具有另一层面的含义。我认为就是“人缘”,世界华人利用华商之间形成的网络进行经营,即运用“人缘”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华商网络以亲缘、地缘、文缘、商缘、神缘为纽带,这“五缘”的本质具有东方特质的关系。通过“五缘”形成的华商网络是一种社会网络,它可以提供情感、服务、伙伴关系、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世界华人的成功是因为华商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系。
我觉得一个企业的管理是否科学化,合理化,其实主要还是看他的管理理念是否符合对象国的文化,所以在中国开办的企业不管是中国人开设的还是外国人开设的必须要符合中国的文化,同时具体的管理措施还应该符合,该企业所处的地域文化,否则再强的企业都会面临瓶颈。
总而言之,我觉得,了解中国文化并将其融合到企业管理中,会是企业更壮大,反之则会使企业逐步走向瓶颈,同时中国文化在现在企业管理的影响下,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五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
——《金粉世家》冷清秋形象分析
摘要: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的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在全国各地掀起一股“金粉热”。一个是大家公子,一个是小家碧玉;一个生于富豪,一个长于贫困;一个像炽热向日葵,招摇炫目,一个如清雅的百合花,温和贤淑;一个习惯歌欢舞悦,一个饱具才情诗意。经过爱情的轰轰烈烈,婚姻的平平淡淡,最终爱如潮水干涸,两个主人公形同陌路。《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塑造的主人公冷清秋更是融传统和现代于一身的优质女性形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传统性;现代性;
张恨水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的通俗小说大家,他创作的《金粉世家》既兼顾了众多读者的审美需求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为了使作品得到更好的畅销,更加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作者有意识的关注社会焦点,通过对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中折射出深刻的时代性,从而减弱了通俗小说常见的消遣性和娱乐性,并力求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关注人性。《金粉世家》于1926年开始在北京《世界日报》连载,历时五年,在1932年圆满结束,后将其改编为电视连续剧,风靡全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通俗小说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张恨水先生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的印在读者的脑海中,尤其以《金粉世家》中融传统和现代于一身的冷清秋最为突出。
一、冷清秋的传统性
张恨水塑造的冷清秋这女性形象具有“与世无争”的生活观,同时又极具才气。在她身上有着浓厚的儒教特征,为人正直、有骨气,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她坚持儒家伦理道德。她把道德修养视为“立人”“立国”的根本,将“尽孝”“尽忠”视为做人起码的道德。她在行动上,端庄秀丽,光明磊落,不卑不亢。
冷清秋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个舅舅但人际关系薄弱,这些因素并没有让冷清秋稍逊于人,家庭条件不好,没有绫罗绸缎做的衣裳,但是举止落落大方,宛如大家闺秀。生活清贫使得冷清秋矜持典雅,性格温婉柔和。见惯了大家庭中的脂粉的金燕西被这个脱俗的女子深深地吸引,苦下功夫追求。金燕西觉得冷清秋是个旧式的女子,“若说交女朋友,自然是交际场中新式的女子好,但要结为百年的伴侣,主持家事,又是朴实些的好。若是我把那个女孩子要了回来,我想她的爱情,一定是纯一的,人也是温和的,绝不想交际场中的女子,不但不能干涉她的行动,她还要干涉你的行动啦。“从金燕西的心里描述中,冷清秋身上有着对爱情忠贞的品质。他们经过无数的约会出游后奠定了爱情的基础,她是个才貌双全的少女,写得一手好看的蝇头小楷,因为这一手好书加上良好的道德修养使得她很快获得金家当家人的肯定。总理允诺了他们两人的婚事,他抛弃门第观念结合在了一起,但是,婚后的金燕西对冷清秋不再百依百顺,经常在外花钱大手大脚,游逛在外夜不归宿,对生病的冷清秋不闻不问,甚至以离异冷清秋作为代价取媚白秀珠。冷清秋身上有着真情和通情达理的好品质,在三嫂王秀芬多次的无理挑恤面前,都是息事宁人,每次回房默默掉泪。在后来遭遇金燕西的始乱终弃,和全家的排挤她都没有撒泼胡闹,而是选择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冷清秋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懂得婚后从夫,所以对金燕西的交友社交生活没有过多地干涉,但是,她也会厌烦丈夫纨绔子弟的习气,劝丈夫出外谋事养家遭到了丈夫的拒绝,自己想自食其力地想法也被家庭的反对下破产。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冷清秋对丈夫挥金如土的生活并没有加以阻挠,在发现丈夫与白秀珠纠缠后也没有果断地采取措施掐断婚外情的发生,而是幻想丈夫能回心转意,一味地忍气吞声。知道自己的老公公去世后,金燕西决定抛弃妻子与外修筑西去时,冷清秋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侵害,并在大火烧毁阁楼夜抱着孩子逃离了金家,诀别了对金燕西的眷恋。
二、冷清秋的现代性
现代性另一种说法也就是西化。在《金粉世家》中,我们可以随处见到浓浓的西方事物,金家太太小姐们都穿着高跟鞋,金燕西流连于交际舞场,电影院、会馆、舞场这些新式点在文中经常提到。在金家,先进的现代思想不少,四个女儿有三个是留学归来的,也能打破门第等级观念让金燕西和冷清秋完婚。作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冷清秋也是一个新旧各半的形象,她自觉地遵守着封建礼教传统,同时又接受过新式学堂教育,主张个性解放和人性平等。她性格正如她名字一般,内心清高,不喜欢和金燕西过多参加社交活动,觉得与其花太多时间去凑趣不如多读书做事,使自己能独立自主。在现代物质世界充斥着的京城,冷清秋也不能避免被这现代性的物质所吸引,冷清秋在家见到金燕西的第一眼便问她的母亲:“看他那样一身穿,也像个公子哥儿,这个人倒也很想在什么地方见过?”母亲说;“因为你看他穿得太时髦了,你觉得和往常见的时髦人物差不多,所以仿佛见过。”在他和金燕西刚相识不久,金燕西为了讨好她,给她送了几匹顶好的料子,母亲主张留一件,可是“清秋正爱上这些料子,巴不得一齐收下”,在他和金燕西后来的约会中,冷清秋还收下了金燕西给送的珍珠链子,鞋票等。在爱情面临破散的时候,冷清秋深刻地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是被这些现代物质给引诱了。冷清秋在婚姻方面还表现出现代女性意识,千百年来,封建社会里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冷清秋却勇于追求自己自由的婚姻生活。她和金燕西的家世差距很大,一个是寒门女子,一个是总理府少爷,他们的结合是对“门当户对”的一种挑战。
冷清秋毕竟是新时代的女性,在她的身上有着别于金府其他女眷的现代思想意识,即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冷清秋与金燕西的爱情并非为假,只是金燕西选择背叛了誓言。在结婚后,冷清秋还是保留自己一如既往地真诚,对父母长辈没有刻意的阿谀奉承,还主张经济上的独立,不能老是依靠父母。她不顾金家家规,提出出外教书补贴家用,这当然是会遭到金家上下反对的,这就是封建大家族的规矩,一旦成为豪门中人就要维护规矩而并非是拥有独立人格。当金燕西指责她吃穿都是金家提供的时候,她毅然脱下戒指坏给金燕西,表现出了自尊自爱的刚烈性格。她也用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主动搬到阁楼上学佛理,不见任何人,她的用意很明确,正如:“我为尊重自己的人格起见,我也不能再去向他求妥协,成为一个寄生虫。我自信凭我的能耐还可以找碗饭吃,饿死我也愿意。”这一举止是多么地决绝。在中国几千年来的男权统治下,女性甚至成为男性赏玩的“物品”和“生产”的工具,被异化为非人,成为有价值的物。,可冷清秋是个先进的女性,在发现自己丈夫背叛爱情后,她勇于舍弃婚姻,不愿成为金燕西的附属品,这也是她具有现代新思想的一个表现。她选择了义无反顾的离开,更选择了自食其力的过着清贫的生活,面对别人的帮助她毫不动心,用自己的劳动艰难的奋斗着。在小说的开头就写到了冷清秋沦落为卖字女子,因为多收了钱,韩妈和儿子回访回赠,不欠别人的情。文丐帮冷清秋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可是当冷清秋得知工作的性质是为自己以前熟悉的大户人家服务时,断然谢绝了文丐的好意,不愿意被过去的熟人发现自己的行踪而悄悄离开。“一朝花落清秋冷,金粉凋零各自心”冷清秋通过了自己的自立自强,完善了女性的人格独立。
三、传统与现代,雅与俗共赏
《金粉世家》可谓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作品,它在多层次的文本意蕴中融入更多的社会风貌和人生体验,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前提下,对人生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索。而无论是从满足民族文化特点叙事审美心理角度看,还是从适应正在到来的都市时代市民文化的多重需求角度看,冷清秋这一形象无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启示。
通俗文学作为一种“展示型”文学,其生命力首先在于表现,迎合,满足大众的感性欲望,欣赏情趣,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等。而阅读这部作品,不只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文学消遣,更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反刍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恨水《金粉世家》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第16页)[2](张恨水《金粉世家》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第25页)[3](张恨水《金粉世家》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第34页)[4](郭君《只从鸦背看斜阳》[J]作家作品研究,2006(4))[5]《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解读,梁佰利,《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