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结、分析你所在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录 居住区环境绿化中存在的问题.................................2 1.1居住区绿化忽略人性化设计..................................2 1.2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比例失调.................................2 2 正确处理好居住区绿化问题..................................4 2.1 正确的处理好规划与建设,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4 2.2 居住区绿化加强管理,提高绿地植物成长.......................5 3 总结.......................................................5 参考文献.....................................................6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镇中新建居民小区的总体规划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住宅建设本身还是小区配套服务设施都越来越趋完善和合理,所以,对小区绿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浅析了北京市怀柔区居住区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铺装、地面覆盖、垂直绿化、复层混交构成、季相变化、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居住区
环境绿化 对策
问题居住区绿化是居住区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居住区用地上植树、栽花、种草,或进行山水、地形的设计和建设的活动,以创造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温度,减弱阳光西晒,降低风速;也能吸收噪声,减少灰尘,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又能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区内涵,它包括在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公共花园的建造,庭院绿化,住宅建筑绿化,公共建筑绿化,街道绿化,防护隔离绿化等。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的主要户外生活空间。据北京市园林局统计,居住区绿地的使用率一般为中心公园的5-10倍。由此可见,居住区绿地的利用率是相当高的,深受群众欢迎。如今的小区绿化,已不能简单地以植树种草、铺些小路来要求,而应更讲究功能的合理性、布局的艺术性。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的“面”,它在点、线、面结合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起到重要的地位。在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居住区绿化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居住区环境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1居住区绿化忽略人性化设计
在许多的居住区内的园林绿化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在居住区内设立隔离带,忽略人们的方面,原本二分钟的路程要花上十几分钟:极大的影响人们的方便。在设计中没有考虑老人,孩子、残疾人的不方便,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开发商为了利益而忽视居住区人们的所需环境,只有从职业,生活、生理需要等多方面考虑才能满足,并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1.2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比例失调
1.2.1 滥用园林小品问题
住宅区内,大大小小的雕塑、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布满各个地方,甚至挤占公共绿地,无法起到绿色植物所提供的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的作用。原本就少得可怜的绿化空间里,不以植物造景为主,却加上硬质景观无生命景观,从根本上没有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去合理的配置和造景。小品只是点缀,烘托主题、增加意境的作用。在选择小品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取意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施工。1.2.2 铺装过多与铺装材料使用不当
在居住区内绿地中使用过多的铺装,绿地建设面积相应减少,致使夏季的地面反射热量,加剧居住区内的热量。在使用过程中,选择铺装材料不能与居住区环境,植 物相协调。材料多为防水材料,不能及时的疏通水流。使一些特殊人群走在上面发生事故。而且,不利于植物的吸收,造成地表径流,使水资源白白的丧失。
1.2.3 居住区绿地面积“缩水”
这种现象是居住区绿化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现实中的各种原因,不少的居住区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设计规定的标准,比如:合理的居住区绿化用地约占居住区总面积的60%,绿化率的标准不低于37%。市政在居住区的用地上施工,停车场、商业配套设施问题、毁坏树木、设亭、建设车棚、占用绿地不缴纳绿化损失费等等。为了缓解这些矛盾,不得不考虑补扩建,而扩建在无形上给绿化用地上雪上加霜,增加居住区绿化缩小。
1.2.4自觉爱护绿化面积,尚未形成绿化意识
在宣传上的力度不够,未能对随意折枝,摘花、伐树、车辆碾压等行为做出意识。在查处工作薄弱情况下,助长了侵占蚕食绿地面积行为,致使现在的情况频频发生。1.2.5 养护管理水平落后,经费明显不足
在居住区绿化用地上因为产权和管理范围超出设计范围而产生的交接不明晰,责任不到位而产生的纠纷频频发生。参照法规规定:小区绿化建设和养护经费应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而实际上房屋产权多样化,致使养护经费不能落实。在没有充足的养护经费,缺乏专业的人员养护,早场绿地面积减少,病虫害防治跟不上、修剪不到位,造成植物生长不理想,未能发挥居住区绿地应发挥的美化环境、优化环境等效果。1.2.6 选择居住区绿化种植不当,草坪铺设过多
在居住区绿化上,把绿化美化简单的理解为绿色铺盖,过多的使用草坪、偶尔种上树木等点缀而已。在夏季中增加养护成本,在修剪过程中增加噪音问题,让人无法忍受。在冬季使黄土露天,枯叶等问题。致使一些居民“望绿兴叹”。
居住区绿化要选择适地适树,多栽种一些适合树种习性及本乡土观赏性的树种和花卉。
1.2.7 垂直绿化如同虚设
在居住区绿化中很少能看到垂直绿化,所使用的植物种类也比较单一,绿化中使用的植物也与其他植物进行争夺空间的情况。在空间没有得到足够保障的植物,造成生长不良,枯死等情况。未能起到垂直绿化应起到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居住区绿化问题
2.1 正确的处理好规划与建设,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
2.1.1 规划绿地和资金的准备
规划起点的高低,影响建成居住区绿化后的环境,既要有足够的土地,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不具备这二点的话,多高明的设计,多好的施工单位也是无能为力。而且,在做好资金的准备的情况下,还要在设计中多增加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多为居住区绿化做考虑。规划只是前瞻性,多努力追求,为居住区绿化做好铺垫。2.1.2 规划设计中绿化植物多样化
居住区的绿化可以改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增加植物的层次感,植物的种类、绿化用地上的数量。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乔灌木,草坪、鲜花等多结构方式搭配。四季的景色要突出并鲜明,保证植物群落的合理性搭配。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及景观。
2.1.3 园林小品恰到好处
居住区绿化设计中不能没有小品。在行内,没有小品就没有点缀。恰当的使用雕塑,喷泉、园林建筑和小品等润色景观,不仅仅为居住区绿化增色,还起到烘托整个绿化的作用及效果。在使用雕塑和园林小品的情况下,要注意:规模要小,占地小、数量小的原则。居住区绿化是以绿化为美化的方式,为改善优良的环境为前提。2.1.4 居住区绿化面积不容忽视
建设部颁布的部颁布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为准: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应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应不少于1.5/2人。为保证居住去绿地服务于居民功能的发挥,使用铺设透水性路面,可以改 善绿地植物中土壤中的水分。降低雨水管道压力,减少地表径流、改善路面抗滑和减少热辐射等等效果。2.1.5加大垂直绿化
在城市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垂直绿化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极为有效的措施。垂直绿化使用的藤本植物,具有“软化”居住形态粗粮及僵硬的感觉,美化的作用、可以烘托、渲染、协调居住区与环境的关系。吸收灰尘,净化空气、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降低温度,增加湿度。为居住区绿化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2.2 居住区绿化加强管理,提高绿地植物成长
解决人为损坏,在居住区内建设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行为。提高物业的责任心和物业人员的技能,加强绿化植物的宣传,教育、普及绿化知识,增加爱绿护绿保护家园的自觉性,使绿化造福人类的理念更加透彻,提高居住区人群的素质。在此,绿化行政部门加大对居住区绿化管理的检查力度。总结
综合上述观点及建议,在居住区绿化美化工作,只有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与规划设计的原则,才能保证居住区绿化的完整性。居住区绿化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给了人以美的感受。在整个居住区绿化建设中,要全方面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真正的做到为人所用。
参考文献
[1]李德芳.居住区绿地设计中的几点意见[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2,(21)[2] 艾素兰.接近自然亲切宜人—居住区绿地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城市开发,2002,(08)
[3] 陈鹭.居住区景观的若干思考[J].建筑学报,2008,(04)
第二篇:总结分析你所在地区节日花坛设计的特点--园林工程
目录 什么是花坛 2 1.1花坛的概念 2 1.2节日花坛的概念 2 2 节日花坛的布置形式 2 2.1平面花坛 2 2.2坡面花坛 2 2.3水景花坛 3 2.4组景花坛 3 2.5立体花坛 3 3 节日花坛的作用 3 3.1美化环境 3 3.2游赏功能 4 3.3政治教育意义 4 4 节日花坛的设计原则 4 4.1突出主题 4 4.2因地制宜 4 4.3色彩协调 4 4.4花卉品种的选择 4 5 节日花坛的设计要点 5 5.1株高配合 5 5.2花色协调 5 5.3图案设计,简明明快,线条流畅 5 5.4选好镶边植物 5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摘要
随着近年来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品位日趋提升,节日花坛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节日期间市民游玩赏花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许多城市在“五一”、“十一”等大型节日都进行大规模花坛的布置,以增加节日的气氛,突出节日主题。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节日花坛规模越来越大,艺术水平逐年提高,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关键词:节日花坛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节日花坛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对环境的美化作用远远超过普通种植绿化。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的各色花坛,往往成为节日欢乐热闹气氛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通过对花坛的布置形式,设计原则和植物选择材料的研究更能美化城市环境,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节日主题花坛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感和民族感,丰富了人们文化生活,振奋了民族精神,寓乐于教。1 什么是花坛 1.1花坛的概念
花坛是通过人工艺术将同期开放的多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观花观叶植物,根据一定的图案设计,栽种或摆放于特定规则式或自然式的花床内,形成有鲜艳色彩或华丽图案的群体性栽植,以发挥群体美。它是城市公园、广场、街道绿地以及工厂、机关、学校等节日绿化布置中的重点。1.2节日花坛的概念
节日花坛主要是指在节日期间,摆放于城市广场、公园或街头绿地中,营造节日气氛的花坛,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形式,与种植绿化一起构筑城市的美好环境。节日花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展现植物的艺术美,烘托渲染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其形式多样,既有以展示造型艺术的立体花坛或植物雕塑,也有以展示花卉的图案色彩艺术为主题的大中型平面花坛。2 节日花坛的布置形式 2.1平面花坛
以平面景观效果为主的花坛,一般组成平面的图案和文字,此类花坛施工较为简单,立体效果差,俯视效果较好。2.2坡面花坛
以坡面景观效果为主的花坛,一般见于道路的台阶、护坡、山坡等地,或用红砖或钢筋焊制的梯架摆成的斜面花坛。这类花坛施工也较为简单,效果也较好,是常用的布置形式。一般公园、政府或比较宽阔的绿地内摆放。2.3水景花坛 以喷泉、水池等水景为主的花坛,由于北方地区缺水,围绕水景所做的花坛也深受市民喜欢。主要在机关单位或宾馆门前布置。2.4组景花坛
主要通过各种各样自然形式的植物花卉进行组合。选择不同品种、不同株型、不同花色、不同大小的植物,进行艺术加工精心组合,组成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的自然景观花坛。这类花坛显得比较自然,主要表现植物的群体组合之美。北京国庆时期在天安门广场摆放的主题花坛就是这类花坛的经典之作。2.5立体花坛
以立体景观效果为主的花坛,它以鲜明的主题、绚丽的色彩、优美的造型成为现代园林景观中一道夺目的风景。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是现在花坛中最高水平的一种艺术形式。在首都北京应用最为广泛,2012年国庆期间天安门布置以“辉煌成就”为主题的立体花坛共计9处,分别为复兴门东北角“科学发展”、西单东北角“绿色发展”、东单西南角“蒸蒸日上”、西单西北角“民族团结”、西单东南角“九天揽月”、东单东北角“生态文明”、西单西南角“节能减排”、东单西北角“光辉历程”、建国门西南角“幸福生活”,花坛布置还应用一些园林绿化新产品、新技术,比如使用新型盆栽小菊和一品红、立体花坛大量使用微型穴盘苗的栽植式工艺,使立体造型更细腻、生动。3 节日花坛的作用 3.1美化环境
花坛的基本功能是美化环境,五颜六色的各种鲜花和各式各样的五色草花坛摆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把我们的城市妆扮成关丽的画卷,给人们以美的视觉享受。3.2游赏功能
节日花坛已经成为节日期间市民游玩赏花和欢度节日的欢乐盛宴,人们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浏览往返,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五颜六色的鲜花,丰富多彩的花坛,也能够渲染隆重、热烈、喜庆、祥和、幸福的节日气氛。3.3政治教育意义
节日里的“主题花坛”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和谐家园”的主题,具有时代感和民族感。丰富了人们文化生活,振奋了民族精神,寓教于乐。4 节日花坛的设计原则 4.1突出主题
节日花坛的设计主题经常是反映城市的工作重点、取得的重大成绩,或者歌颂盛世和平,烘托营造气氛等,故常具有强烈的政治或文化寓意。4.2因地制宜
美丽的花坛固然会给人们以视觉享受,但也不能随便摆放,花坛的摆放要与环境相协调,而且不能放在交通繁忙的地方,不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应该设计不同的花坛造型,政府机关门前花坛的摆放应该凸显政治主题,而娱乐场所的花坛摆放应该侧重于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4.3色彩协调
节日花坛主要是为了烘托渲染欢乐、喜庆、祥和的节目气氛,所以在色彩上多以鲜艳明快的暖色系为主,以红黄两色最为常见,再辅以其它冷色调做对比或衬托。花坛内花卉的颜色是否配合得协调,直接影响观赏的效果。如果颜色搭配不当,就会显得繁琐杂乱。4.4花卉品种的选择
根据花卉的花期,一般选择的品种矮牵牛(Petunia xhybrida)、万寿菊(Tagetes erecta)、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彩叶草(Coleus blumei)、金光菊(Rudbeckia hirta)、雏菊(Bellis perennis)等常见且适宜制作花坛的花卉,但根据节日花坛的主题特点应适当挑选花卉以突出主题。
2012年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以“祝福祖国”为主题,以喜庆的花篮为主景。以红黄两色为主打,花篮外围,环绕着花草组成的祥云图案。同时,主花坛设有灯光效果,即便是夜间游赏,也能清晰地看到“花容”。“花篮”通体中国红,体现喜庆、祝福之意,配有金色纹络,庄重、华贵。篮体镶嵌三组“祝福”、“祖国”字样的灯箱。“花篮”底面是一品红和小菊组成的如意图案。花坛内部埋有滴灌设施。该主题花坛就是设计原则的基本体现。5 节日花坛的设计要点
花坛地布局与摆放随地形、环境地变化而异,需要采用不同地色彩及图案,但在摆放中,如遵循以下几点,可收到令人较为满意地效果: 5.1株高配合
花坛中地内侧植物要略高于外侧,由内而外。自然、平滑过渡。若高度相差较大,能够采用垫板或垫盆地方法来补偿,使整个花坛表面线条流畅。5.2花色协调
用于摆放花坛地花卉不拘种类、颜色地限制,但同一花坛中地花卉颜色应比照鲜明,互相映衬,在比照中展示各自耀眼地色彩。同一花坛中,避免采用同一色调中不同颜色地花卉,若肯定要用,应间隔配置,选好过渡花色; 5.3图案设计,简明明快,线条流畅
花坛摆放地图案,肯定要采用大色块构图,在粗线条、大色块中突现各种类地魅力。简单轻松地流线造型,有时能够收到令人意想不到地效果。5.4选好镶边植物
镶边植物是花坛摆放地收笔,这一笔收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花坛地摆放效果。镶边植物应低于内侧花卉,可一圈,也可两圈,外圈宜采用整齐一致地塑料套盆;其种类选配视整个花坛地风格而定,若花坛中地花卉株型规整色彩简明,可采用枝条自由伸展地天门冬作镶边植物,若花坛中地花卉株型较松散,花坛图案较繁杂,可采用五色草或整齐地麦冬作镶边植物,以使整个花坛显得协调、自然。总之,镶边植物不只是陪衬,搭配得好,就等于是给花坛画上了一个完美地句号。
另外,在花坛摆放中还可采用绿色地低矮植物(如五色草)作为衬底,摆放在不同种类、不同色块之间,形成高度差,产生立体感 结论
节日花坛设计值得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花坛的摆放背景、设计原则,花卉的选择应用,颜色的搭配等一系列问题。希望能借此引起更多的同学关注和研究节日花坛的设计与创新。参考文献
[1] 伍勇.东莞的节日花坛设计与营造[J].广东园林,2008,(02)[2] 曹慧芳.延安市节日花坛设计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 李晗铭.谈节日花坛的色彩设计[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02)
第三篇:分析一下你所在学校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分析一下你所在学校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并提出整改和预防方案?
答: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有住宿生3000多人,可学校实际承受能力也就2000多人,可以说是人满为患。宿舍每个房间标准是住8个人,但为了解决住宿问题,把学生床铺何在一起,要住12人,最多时住16人,而且,我们的床铺多数还是旧床,质量得不到保证。床边及容易压弯变形,这是学校最大的隐患。而且楼道非常狭窄,学生上下楼非常拥挤,学校食堂只能容下1700多人,却要容纳3000多人吃饭,也是非常拥挤,每班教室人数也非常多,过道很窄。一旦出现地震、火灾等事故疏散起来非常困难,因此我校在住宿、餐饮方面由于人数众多隐患较大。
改进加强的办法:
是新盖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去年我校新建了5800平宿舍和3900平食堂,今年已投付使用,此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明年要新建11000平教学楼再控制招生人数,此压力能得到彻底缓解。为了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在住宿方面我们还采取床铺用铁丝捆绑加固的措施,防止出现坍塌事故,舍务老师每周检查两次,看是否有开焊情况,有问题及时修复。学生在回宿舍过程中要统一站排,有秩序的回舍而且每学期组织两次逃生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在就餐方面,也是学生统一站队,有秩序的进入食堂,而且分年段和时间段进入食堂,进而缓解就餐压力。学生在放学时,我们采取按年段错开时间段放学,而且楼内必须有人站岗防止楼内拥挤踩踏。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我认为要针对不同的安全隐患,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实效。例如:预防火灾和地震,要多开展逃生演练,同时也要观看一些关于火灾造成人员,财产受到损害的图片或视频,以此来提高自救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又比如:对于交通出行方面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对学生讲解交通法律法规,再配合案例方面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真正了解交通事故之后的严重后果,以此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既要让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同时也可以请警察或狱中的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教育学生学法,懂法,遵守法律法规等等,总之,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具体的某一方面,不能笼统的一贯讲解说服教育,最好结合案例,配合视频或图片或现身说法,也可以实地参观,再让学生亲自参加演练等等,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篇:我市工商所在办案中存在的问题
不久前,笔者参与了市局对工商所今年上半年所办案件卷宗的审查,结果显示,基层办案质量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对发现问题进行整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主要表现为:有效认定无照经营行为的证据不足;错将“利润”、“投资”认定为“违法所得”;被询问人或处罚对象的身份没有说明等。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执法人员对证据的标准以及关联性、真实性、合法性的要求认识不清,对如何形成全案锁链状的证据体系存在技术障碍。
无照经营案件的卷内证据不能体现当事人“正在经营”,通常仅有一份简单的询问笔录,当事人承认有无照经营行为;更为简单的只有现场检查笔录,检查人称当事人有无照经营行为。这样简单的证据不能证明违法行为存在。
对违法事实要有现场检查笔录记录检查现场的情况,要记录检查过程的详细内容、方法、结果及其他和违法活动有关的情况。当然,有条件的可以照相或摄像留存证据。有的单位为方便,现场检查笔录为留有空白的固定格式,根据个案不同进行简单“填空”。这种作法不妥。因为案件当事人、违法事实等情况各不相同,不可能有一个统一格式能适应各类违法案件。如果现场检查笔录制作不够细密,至少还应有其他证据对“经营行为”予以佐证,比如无照经营饮食业的,有必要留存当事人对外开据的发票、收据,或订餐的记录,或营业额的记录,或用餐人的证人证言等;无照经营运输的,可以留存当事人的运输合同,或车票,或其他形式的收、付款单据,或对方当事人的证言等。
二、适用依据错误
1、定性准确但处罚依据错误。如对以个体工商户名义从事的无照经营行为应适用《河北省个体工商户条例》进行处罚,却适用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或《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无照收购粮食行为应适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却适用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
2、处罚依据正确但处罚内容错误或不完整。如对销售无产品合格证或无生产厂名、厂址等“三无”产品的行为予以罚款。产品无产品合格证或无生产厂名、厂址等,属于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27条第(一)、(二)项规定的行为。该法第54条规定:“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27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27条第(四)、(五)项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3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如果当事人销售无合格证产品或“三无”产品不属该法第27条第(四)、(五)项规定的行为,执法人员依法只应予“责令改正”,不可罚款或没收违法所得。
再如:对个人无照经营行为,《河北省个体工商户条例》第36条规定,“没收非法所得;对符合登记条件的,限期办理营业执照;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对不听劝告拒绝接受管理的,处100元至1000元罚款……”,抽查中发现,此类案件的卷内要么没有对非法所得进行认定,处罚时也未予没收;要么当事人没有“不听劝告拒绝接受管理的”的情节,却给予了罚款的处罚;还有的并没有交待当事人是否“符合登记条件”,只给予“没收非法所得、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处理。这些都属于没有准确完整地适用法条。
三、违反法定程序
包括:《立案审批表》中领导未指定办案人或指定办案人不是实际办案人;案件未核审、核审人未签字或核审人同时为办案人;告知当事人诉权错误;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回证上当事人未注明日期;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间隔不满3日;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加盖单位印章或未经领导签批;先收罚款后送达文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重号;一般程序案件却下发简易行政处罚决定书;卷内未附罚没票据;代替当事人签字等等。这些程序性问题占问题总数的58%,也就是说,问题一半以上集中在这些多数本来可以避免的地方。
程序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工商所人员对“程序法定”的认识不高,认为只要违法事实存在、当事人认可,程序要求就可以放松。
值得一提的是“诉权告知”。《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38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在相当一部分案件中,行政处罚决定书上却错误地告知当事人起诉期限为60日或90日(“三个月”与“90日”不是等同概念)。注意,在我们工商执法所涉及的法律(仅指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及效力更低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对起诉期限“另有规定的”法律有《商标法》、《广告法》、《计量法》、《烟草专卖法》、《食品卫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均将起诉期限特殊规定为15日。
第五篇:浅谈个体诊所在开展诊疗活动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浅谈个体诊所在开展诊疗活动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王小江 刘印国 2009-10-15 8:25:55 我要投稿 添加到百度搜藏
------------------
【摘要】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个体诊所在开展诊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护士执业注册证书不能现场提供;二是在开展诊疗中擅自扩大诊疗项目范围;三是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四是诊所消毒管理设施不完善;五是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不到位
自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开展综合执法以来,各级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在做好食品安全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督的同时,紧紧围绕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以打击非法行医为重点,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督执法力度,认真查处了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活动,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收到了明显成效。在检查37家个体诊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诊所存在的问题
1.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注册执业护士证书不能现场提供。《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在对37家个体诊所检查中,多数诊所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能提供有效证书,个别诊所责任人对“执业许可证”敷衍了事,有的将执业许可证锁入柜中,有的随意存放在角落,不能按要求把执业许可证悬挂在墙壁上。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护士管理办法》规定:未经取得医师注册及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从事护士工作,经对37家个体诊所检查,有41人在未取得注册执业医师、护士证的情况下,从事各种诊疗活动,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因此,规范个体诊所的诊疗活动,加强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大对基层个体诊所的监督检查力度是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内容。
1.2在开展诊疗活动中擅自扩大诊疗项目范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在卫生执法监督检查时发现,部分个体诊所为了达到招揽病人、创收盈利的目的,随意扩大诊疗项目,科室设置“无病不治、包治百病”,不仅误导了患者的就医就诊,也给可能发生的医疗事故带来了隐患,多数诊所不是在许可的诊疗项目内进行精益求精的诊治,而是招摇撞骗,在一定程度上坑害了患者。因此,整顿和规范基层医疗服务市场,是今后基层卫生监督执法的首要任务,作为卫生执法监督部门应该出现一处,查处一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大患者的就医安全。
1.3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定,门诊、卫生所(室)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有国家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检查中发现多数诊所没有制定各项诊疗工作制度,不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诊治,进行诊疗操作技术存在随意性,个别诊所将原有的诊疗制度摆放在一边不能悬挂,由于操作技术制度的不健全,在诊疗工作中很难落实各项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在基层诊所医生、患者不分的现象非常突出。所以,作为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在做好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制作统一样式、统一内容、统一悬挂的诊疗规章制度,是监督医疗服务市场要求和标准的基本条件。
1.4诊所消毒管理设施不完善。各种诊所开展诊疗活动应有独立的诊
室、处置室、治疗室,至少有一名护士负责消毒工作,诊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并配有包括高压灭菌基本设备达16种,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诊疗活动的需要。在检查37家诊所中,达到基本条件的诊所只有十几家,多数诊所不能分开独立诊室,更没有无菌区的划分,有的诊所无菌区和污染区、半无菌区无法分开,诊疗操作中的无菌意识非常淡漠,多数诊所在不分室、分区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内容;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混放,不标明消毒时间,治疗室空气消毒没有专人负责,更没有消毒登记和记录,个人物品与治疗用品放在一起,如此的诊疗环境很难保证患者的就诊安全,建立健全诊所的医疗服务各种制度,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规范和整顿医疗服务市场的长期任务。
1.5监督检查指导不到位和“不疼不痛”的行政处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工作。从检查来看,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在发放执业许可证管理工作中,只进行了经常性的检查,很少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另一方面,在办理执业许可证、医师(护士)注册证书的时间、时效、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重放证、轻管理监督的现象在基层比较突出;此外,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对违反条例的诊所实施的行政处罚“不疼不痛”,未达到“伤筋动骨”的目的。由此可见,加强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打击非法行医行为,规范和整顿医疗服务市场,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将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长期任务。
2对策
2.1通报情况,加大整治力度。对存在问题的37家个体诊所,及时召开了由主管领导参加的卫生监督执法通报会,通报检查结果,限期改进,特别是对存在问题较多的个体诊所,指定卫生监督员现场指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一项一项地落实,对不按期整改的诊所,按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实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2.2加强法律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律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仍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长期任务。一方面要加强医务人员法律知识学习,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自身培训,特别是法律知识和有关规范标准,提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能力和水平,尽职尽责,秉公办事,规范审批程序,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2.3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应抓好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的建设,树立严格的人才关,严格把好人员准入关,吸引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卫生监督队伍中来,通过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全面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法律素质和专业素质,提高办事能力,克服和杜绝重办证、轻监督,重收费、轻管理的现象,为全社会创造优质、高效、安全的就医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