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

时间:2019-05-14 22:3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

第一篇: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

实施董事会制度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高职院校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前不久召开的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都鼓励探索董事会、理事会制度,推进校企合作,构建长效机制。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IVT),是一所为外资企业服务的新型股份制高职院,办学12年来,学院秉承“国际职教理念,本土创新实践,区域成果分享”的办学思路,形成了“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国际化”三大办学特色。毕业生80%成为外企生产线上的班组长和技术员,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这些办学成绩,得益于实施董事会制度,构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那么,董事会如何组建?如何运行?应该具有哪些职能?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一、董事会如何组建?

IVT在1998年成立时,作为一所公办股份制学校,即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成立了董事会。《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章程》规定,董事由政府领导、举办者、企业、高校、教职工代表联合组成。董事每届任期四年,连续两次不参加董事会者作自动退出处理。

1999—2007年间,通过三次改制,逐渐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民办机制的股份制学校。截止到2008年,先后有27家单位进入董事会。董事会中,企业董事18家,占67%。政府和高校9家,占33%。企业董事中,德国博世、芬兰诺基亚、荷兰飞利浦、美国AMD、韩国三星等6个国家的跨国行业巨头,占董事企业的77%,形成了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阵容,为校企合作搭建了稳定的体制平台。

二、董事会如何运行?

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2名,中新双方各1名,负责董事会的运行。闭会 期间,由事业发展部充当秘书处,负责董事会的日常事务。

董事会议是董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每年固定在12月的第一个周六下午召开,由董事长主持。除院长、副院长参加外,各系部主任也列席会议,直接倾听董事们的意见。会议的主要内容有:(1)与董事企业合作项目签约;(2)听取院长年度工作总结;(3)审议下年度工作计划、财务预决算报告;(4)审议院长工作报告,对学院事业发展发表意见和建议。董事建议经董事长审核后,列入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在第二年的董事会议上反馈执行情况,接受董事评议。每届董事会议平均收到40-50条意见或建议。这样,企业的需要通过董事会议直接传导到教学系统内部,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企业有机会深度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合作从可能变为现实。

三、董事会应该具有哪些职能?

学院《章程》明确规定,董事会行使下列七项职权:(1)负责公开招聘院长、副院长;(2)审议学院管理机构的设置;(3)审批学院重大管理制度的变更;(4)审议学院的年度工作报告;(5)审议董事提交的议案;(6)审议重大的股权变更;(7)执行股东会决议。董事会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决策权,权利与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董事企业的带领下,510家企业成为学院实习基地,2000家左右企业成为学院优质就业伙伴,逐步形成了校企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工程师讲师互聘机制、硬件资源共享机制等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制度。学院与三星公司共建的“三星学院”,通过学院培训资源与公司设备资源的互换,实现了师资、课程、设施以及文化的深度融合,被三星公司总部评为“全球最成功的校企合作范例”。董事企业在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改革、校园文化等四个重点领域,与学院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几点思考

1.董事会制度下如何体现党委的领导?

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既确立了董事会作为“举办者”的领导地位,也确立了院长“管理者”的法律地位。在学院内部,由院长、副院长和主要系部主任组成的“院务会议”,负责学院日常管理,同时接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形成董事会决策、院务会议执行、工会委员会监督的制衡机制。党的领导一是通过对工会的直接领导,形成党委对学院运行的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二是重要的人事调整由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

2.如何遴选董事企业以便更好服务于学院的人才培养?

我们对董事企业遴选的前提必须是行业领军企业,18家企业董事都是各行业的著名 2 跨国公司,拥有良好的品牌,对整个行业具有示范效应,有利于带动其他企业积极与学校开展合作。随着园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学院新专业的开发,现有以机械、电子为主体的董事企业阵容已不能适应学院的新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类专业的迅速崛起,我们需要新增服务类企业董事,如锦海捷亚物流公司、渣打银行。

3.如何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董事会制度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搭建了体制的平台,但并非“一董就灵”,学校还必须更新办学理念、深化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我们一直坚持把“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作为办学理念,把“亲商”化作具体的行动,通过实施定期走访企业制度、教学管理系统的柔性化改造、面向市场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的机制、企业满意度调查等措施,更好地贴近产业、服务企业,成为企业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各位同仁,通过12年艰苦探索,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董事会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制平台。同时,还迫切需要法规政策的保障、互惠双赢的利益基础、主动服务的感情纽带,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常态运行、持续发展,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如果各位有兴趣尝试董事会制度,欢迎到苏州来深入交流!谢谢!

第二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缺乏各自特色,社会需求已近饱和的专业如计算机、财经、管理、外语类等办的很多、招生规模也大,而企业所急需的工科类、技术应用类专业办的却较少、招生规模也小。这种专业设置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三是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这种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很难为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所认同。四是教学内容陈旧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不能及时纳入教学,这既反映了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差距,也反映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五是办学模式形式化。“以就业为导向” 已成为高职学院的共识,不少院校都进行了“订单教育”、“ 2+1 ”模式、“双证毕业”(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毕业(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改革,但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没有明显改观。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个性化特色与创新不够明显。

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校企合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视作权宜之计,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他们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企业层面而言,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不便多管,不愿多管,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没有在政策上予以强有力支持。

其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按现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即便国有企业支持公办院校也受到政策限制。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也大,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大,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新的办学藩篱因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土地、房产等,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它用。

就总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就宏观层面看,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学校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础与前提,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路子,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等。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有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政府举办,有的是行业举办,有的是国有企业举办,有的是民营企业举办,还有的是不同所有制单位联合举办。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事业单位与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彼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不同,彼此资产、设施共享互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方式也不同,产学研结合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等要彼此共享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企业、院校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单

一、层次较低,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互动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建立技术—经济成果与企业共享的研发基地,以及建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工厂或公司等。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与企业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四,围绕“三个符合度”,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真正体现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专家意见,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主要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围绕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形成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保证学生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还要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发新课程或拓新老课程,努力将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纳入教学过程,保证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二是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参照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共同的成功的经验,这种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这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新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评定。要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工作,以保证考核评定的权威性。三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教育、“ 2+1 模式”教育、学分制、工读结合等改革试点。但这些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技能标准引入高职课程,这就要求改革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知识讲授加上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实际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的局面必须彻底改变。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都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一目的。我们当然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但这还不够,还要把对学生的职业训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第三篇:共建企业学院, 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

关于技工院校“引企入校”

“引企入校”是当前国内许多职业学校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举措,是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我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形成了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合一、技能培养与职业鉴定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就业与创业合一“六合一”的教学模式;坚持以素质教育、产学结合、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工学交替为途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在校学习与在职成长结合 “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学院紧紧围绕主干专业,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寻找利益共同点,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基本形成了校企按需组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取得实效。目前,我院各大类专业都建立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了校企人员互聘;开设了多个企业冠名订单班。

一、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内涵

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以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就建立了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逐年加深,特别是在土建类、水利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生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师下工地实践锻炼、兼职教师授课、接收毕业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2012年,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扩大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校企双方在原合作基础上,按照“互利互动、双向共赢”原则,成立了陕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中国水电合作理事会,理事会下设冠名陕建建筑学院和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建立“面向社会行业,契约规范约束、定期对话协商、校企共同培养,优先服务企业”的决策、运行、保障等工作机制,实施以“理事会+二级企业学院”为基本形式的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该模式突出了“企业引导、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双向选择、双证毕业、企业使用”的特点,两个理事会的理事长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和两个公司的领导担任。副理事长及理事由二级院系领导及企业部门领导担任。理事会负责规划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整合校企资源、筹措办学经费等重大事项。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理事会日常工作。

企业学院实施执行院长负责制,并接受校企合作理事会的领导,执行院长由学院分院院长和企业副总经理共同担任,主要负责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兼职教师和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研究等方面工作。学院下设专业教研室和工作办公室,专业教研室由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办公室由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主要负责二级企业学院日常管理工作。

二、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内容

借鉴德国双元制理念,企业学院在校企理事会领导下,围绕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按照“面向社会行业、校企合作培养、优先服务企业、互惠共赢发展”的办学宗旨,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专业标准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管理及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互派教师和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合作:

1.校企联动,制定培养方案。“理事会+二级企业学院”的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与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同,这是一项长期联系的持续进行的立足本校实施的动态合作方式,学校专业负责人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必须紧密联系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和人才规格进行充分调研。其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必须依据“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技术(技能)能力,以企业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来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适应企业将来的实际工作要求为着眼点,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衔接。

目前,建筑工程分院与陕西建工集团共同制定了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见习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级),水利工程分院与中水十五局工程修订了2013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丰富及特长设臵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陕建模式的教学标准、“三融合”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标准。

2.行动导向,探索教学模式。引企入校在实施教学时最大的优势便是学生可以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工作岗位的模拟体验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情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也是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因此在课程模式上,应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操作演练小组合作等多种,突出课堂教学行动导向的特征,在操作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3.岗位联通,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工具,是加快课程改革进程的必要步骤,也是实现引企入校的重要手段。为满足陕建建筑学院教学要求,分院与陕建集团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共同启动了系列特色教材编写,其中系列教材分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材和以实践训练为主的企业教材。教材编写体例有模块式、任务导向及项目形式,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并渗透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精神。目前,已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7部校企合作特色教材初稿。4.学做合一,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学院在签订协议时明确了双方职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共享,一些基础性的企业技术、行业知识要渗透到课堂。首先,实训基地应体现技能实训功能和生产研发功能,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高技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训基地不能只作为延长企业生产线的平台,或学校完成校企合作任务的形式主义渠道。其次,确保引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与企业同步,生产过程完全一致,以免学生在校学习与毕业就业完全脱节。第三,实训过程要体现出序列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校本教材来科学合理地完成实训教学,使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和心理特点,又适应企业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2013年9月,中水三局科研院、检测中心与我院共同组建成立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杨凌分中心。

5、真实情境,共担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训课程原则上在理事单位实施,由院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承担。引起入校模式下,企业单位承担向院校推荐教学所需聘请的专业人员和指导教师的义务,同时,在企业生产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学校的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提供方便。学生在企业的真实情境下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还可以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以及相关的隐性知识,促进就业。

2013年,水利工程分院18个教学班学生分9批在中水三局承建的省内南沟门水库和亭口水库两个工程项目进行生产实习,累计实习达6000人•天,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生产实习的现场指导,保证了教学效果。同时对接收的水利工程学院42名水利类专业毕业生进行排顶岗实习指导和考核。陕建第五建筑公司也正式启动了陕建五建集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五建班”的教学,校企共同实现对学生的培养。6.身份互换,联合培养师资。成立了由学院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并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合作企业根据学校要求,有计划安排教师到工程项目进行生产性实习或参加实践锻炼,专业教师以项目经理助理的身份定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训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促进“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先后有14名水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分别被安排在南沟门和亭口两个水利工地各进行了15天的实践锻炼,累计420人天,并由该企业人力资源部和工程项目部队实践锻炼教师进行了考核,并颁发了实践锻炼证书。有12名建筑工程分院的教师被安排在陕建第五建筑公司项目部进行实践锻炼,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一致反映本次实践锻炼效果很好。

7.共同评价,实施双证毕业。学院负责理论教学和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为学生颁发毕业证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企业负责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并为学生颁发实践技能培训证。保证每个毕业生拥有毕业证、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职业素养合格证、实践技能培训证等证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8.优势互补,共建服务平台。企业定期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将企业在全国各地施工项目情况通过共建视频教室转播到学校,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服务。学校利用校内实训条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资源共享,承担企业部分生产任务,并根据实际组建课题研发团队,立项研究,共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合作共建,互惠共赢。

9.有的放矢,共同参与招生。企业参与学院招生宣传策划,在企业学院的招生工作中,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了学生面试、专业咨询及专业教育,同时,还在二年级中完成订单班。

10.订单培养,实施企业用人。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了“订单培养”三方就业协议,学生只要顺利完成学业,企业承诺100%接收。学习期间,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同时,企业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引企入校合作模式运行

引企入校合作模式的运行涉及二级企业学院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投入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校企双方在理事会领导下,通过建立系列配套规章制度,明确校企双方责任,规范日常运作行为。

1.实施协商对话例会制度

校企合作理事会每学期召开一次理事大会,审议和商议企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合作办学中的重大决策。企业学院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校企协商对话例会,在例会上校企双方相互交流信息,研究解决人才培养过程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调整教学安排,确保校企相互之间信息对接。

2.建立契约保障约束制度

通过制定《杨凌职院与陕建集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中国水电合作模式理事会章程》和《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会议报告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议事协商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工作例会制度》、《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学生选拔组建规定》等等有关管理制度,规范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和在人才共同培养中的行为.校企双方还签订各项具体合作协议,通过协议约束,细化双方权利义务,强化双方责任,确保企业学院实施的企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办学体制运行顺畅。

3.建立校企互动培训机制

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企业主动向企业学院投入资金、设备、场地、技术等资源,学校向企业学院输入师资、科技、教学等资源,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培训基地,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企业员工来学校培训提高,组织行业专家开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合作洽谈、成果展示等活动,开发和培育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和互动共赢。

4.定期实施分类评价机制

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实施分层分级考核评价制度。理事会作为领导机构,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企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一次评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组织实施、运行管理、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学校和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臵、实训条件、师资配备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考核。学院 也要对其所属的管理办公室和专业教研室进行考核,主要考核专业教师的日常教学实施、教学教学改革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

四、引企入校,实施双主体合作办模式实施成效与推广运用 1.实现了以学校单方为主的知识系统化教学为主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主的工作过程导向情境化教学为主导的转变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理事会+企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共同进行专业、课程和实训条件建设,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共同进行教学实施、专业评价等工作,使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把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任务,把实际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性工作过程,构建了职业岗位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的专业教育模式,实现工作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相融合,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相一致。

2.丰富了“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和就业面向工作岗位的特点,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充实丰富了水利类专业“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合格”是指面向水利水电施工一线主要技术岗位群,以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合格为目标构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满足岗位群的基本任职要求,学生就业后需要0.5~1年的适应期。“特长”是指面向水利水电施工一线某一主要技术或管理岗位,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一线主要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构建岗位核心能力中的特长课程(动态)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突出技术针对性,凸显某一技术岗位核心能力,实现学生优势就业和定向发展。

3、开发了 “四基于四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标准 依托与陕西建工集团成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借鉴引进的英国专业教学标准,本成果按照“引进——消化——吸收——结合——总结——凝练——提升”的工作思路,基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设计、情境化模块式资源配臵、层次性过程化考核4种理念,对接英国专业标准、国家教育教学标准、建筑行业职业标准、陕建集团岗位标准4个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以专业办学条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资源标准、专业评价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标准体系,形成了“四基于四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标准。解决了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结合不紧密,专业教学资源配臵不规范,缺乏典型性和先进性,专业评价标准不系统,考核内容单一等教学问题。

4、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

通过实施引企入校合作办学模式,水利类专业在师资建设方面突破了“单位人”的传统旧观念,按照“内培外引”的工作思路,通过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和培训基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转变教师观念,同时积极实施“智力引进”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条件的引进高素质企业技术骨干人才。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获省级和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称号,团队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6门,带动了整个水利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5.形成了顶岗实习“48331” 基本运行范式

按照“试点运行、完善提高、形成范式、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以“落实四个程序,融通八大环节,突破三大瓶颈,完成三项指标,实现一个目标”为核心内容的“48331”顶岗实习范式。即按照目标策划、目标控制、目标检查、目标改进四个程序,把顶岗实习贯穿在成立机构、落实制度、选择企业、定员顶岗、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反馈信息、完善模本八个主要环节,破解落实顶岗实习单位难,顶岗实习过程管理难,顶岗实习结果考核评价难三大瓶颈,实现了毕业生顶岗实习率达到100%、顶岗实习半年时间保证率在100%、实习对口率90%以上,形成了从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到信息反馈闭合循环发展的顶岗实习范式。

6.构建了校企互惠共建共赢实训基地模式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积极探索校企互惠双赢模式,改变传统的校方单向要求为主,企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不利局面。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二级企业学院合作企业利益,让合作企业优先参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并将企业的文化元素引入校园,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氛围,既锻炼了教师,又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了条件。如学院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建设,其设计由合作企业陕西天元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实施,施工由合作企业中水十五局有限公司建设,监理由合作企业山西成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担任,学院共计向合作企业支付建设费300多万元,企业在合作中赢得一定利润,调动了企业积极性,深化了校企合作友谊,真正实现互惠共建共赢。

7.引企入校合作模式的推广运用

构建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其实质是试图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资源共享与责任共担问题,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启动实施引企入校合作工作实践来看,其合作、共建、共享、共赢理论依据和运行架构设想得到了实践检验,基本上实现了校企双方在知识、信息、人员三方面的共享互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实践证明“引企入校”是企业和学校实现共享双赢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学生良好成才、成功就业的有效途径,是学院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2013年学院在总结实施引企入校合作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又与陕西建筑集团总公司合作组建了陕西建筑见习学院,与用友集团陕西新道学院合作组建了用友集团陕西新道学院陕西分院,在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等专业全面开展引企入校合作办学。

8.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推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 建筑工程分院按照“联合策划合作方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同打造教学团队、携手推进现场教学、协同实施双向管理”的原则,与中建三局、陕建集团、新疆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等企业深度合作,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订单班,并以此为突破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进现代企业技术、促进校企文化融合,积极推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对接。五. 体会与启示

1.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要以互惠双赢为基础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双方能否找到合作的结合点和各自的利益点,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只有这样合作才能深入持久。我院与三家企业的合作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就在于我们双方在商谈时就对双方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对合作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2.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要界定好双方的产权关系和回报方式 企业学院是以双方共同投资按股份制方式运作的一种办学模式,因此,在合作协议中须界定好双方的产权方式和回报方式,这既是保障双方各自的利益,也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前提。我院与三家企业的合作协议中,都把双方的产权关系和回报方式界定得非常清楚,这样便消除了双方的后顾之忧。

3.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由于双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流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碰撞。从另一个方面看,文化的本质是流变的过程,在合作中也可以把双方文化的碰撞力进行交融与渗透,转变成推进合作的持续动力,让合作更长久、更有生命力。

4.校企合作需要企业全方位全过程主动参与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这种由学校企业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丰富了校企合作内涵,创新了开放合作办学的模式,即逐步实现由企业需求定招生计划、由职业标准定课程内容、由技能要求定教学方式、由学习者能力定就业岗位和薪酬待遇的企业全程参与的模式。

总之,引企入校是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由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几方面形成合力的重大工程。引企入校顺利实施需要依托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实现学校课堂与企业课堂的有机结合,借助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行家里手的引导,真正实现校企联动、合作双赢。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真正高职院校人才质量的提升。

支撑材料目录:

1.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建模式”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

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校企合作协议书 3.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见习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陕建集团建筑见习学院2013工作计划

5.陕建五建集团杨凌职院第一届五建班学生名单、课表 6.陕建合作相关照片

7.中水十五局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水电合作模式理事会章程》

8.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水十五局校企合作协议书 9.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0.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2013工作计划 11.《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会议报告制度》 12.《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工作例会制度》 13.《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议事协商制度》 14.《中水十五局水电学院学生选拔组建规定》 15.与中水十五局合作相关照片

第四篇: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 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秦晓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224005

摘要:基于PDCA循环构建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建立改进系统、完善系统来最终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实现阶梯式循环上升。关键词:校企合作;PDCA;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课题,项目号为D/2013/03/111

1.引言

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16号文中强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将知识的学习和就业岗位紧密结合在一起。1.2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建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性举措。为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运行,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建立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评价关注技能训练,更注重过程评价。

图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2.1目标计划——PLAN 目标计划是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1]。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教学的目标,对最终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达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开展专业行业调研,了解掌握专业行业的最新动态,召开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把握专业定位,从而制订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2.2实施保障——DO 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是高职院的教学特色,其独特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头、心、手以及其他感官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教学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实施,在完成企业的真实项目中学习,在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中提高能力,在参与项目改造中增强创新素质。CDIO、学案导学教学[2]等一系列工程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高职院已日趋成熟。工学结合的育人方式是高职院的教学特色,通过实施学案导学(做),采用灵活性强的活页学案导学导做,彻底打破原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按工作岗位任务要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头、心、手以及其他感官的全面发展。2.3检查评估——CHECK 建立规范的专业评价运行体系,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校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二级院、系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促进和激励作用。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子系统,也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

首先,建立校、院、系、教研室四级督导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3]。学院把握大的指导思想,制定合理的方案和标准并下达院级教学质量督导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依据校级指标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系教学质量评估小组按照二级学院的指导意见开展自我评估,并指导教研室专业评估小组开展工作。

其次,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构建督导、学生和企业专家三维评估机制。教学督导组、学生以及企业专家分别代表着三方不同的利益,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时候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督导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对评估工作热心负责,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学生评估主要是对教师教学的具体分解,是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感受。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学,从企业、行业角度来进行评估,更体现专业性和科学性。2.4总结改进——ACTION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人们办事规律的科学性总结。基于PDCA循环构建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内部管理要求,明确办学思想、确定教学质量目标,以保证教学质量监控文件的实施为主要工作目标,建立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文件实施体系。教学质量监控效果可以通过教学质量监控结果测量和评定体系表现,同时,通过建立改进系统、完善系统来最终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同时,每一循环都会对目标和内容进行更新和修改,实现阶梯式循环上升。

图2 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阶梯式循环上升

3.运行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注意点

3.1“以人为本”是运行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前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工作、生活的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更加体面。

3.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运行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关键

校企合作不仅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而且实现高职院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坚持校企深度合作,坚持让学生在企业的生产现场学习、在真实的项目中学习,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自主管理工程项目、自主评价工程项目,培养出名副其实的“卓越技师”[4]。

同时,工学结合的育人方式是高职院的教学特色,通过实施学案导学(做),采用灵活性强的活页学案导学导做,彻底打破原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按工作岗位任务要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头、心、手以及其他感官的全面发展。3.3双师队伍是运行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能教学、能生产、能研究,满足了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要求。现在推行的不脱离企业的“不断型”双师[5],与企业真正是“一家人”,教师编制在学校,人在企业,只在特定的教学时段在学校的实训基地或企业的生产车间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我院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三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教师作为学生人生导师的特殊地位,保证了未来工程师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同时,教师在服务地方企业中形成的应用型研究能力,又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项目改造,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企业,成为企业技术研发的核心。教师的企业产品研发的实际经验又成为教学一线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实现了学生课堂上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企业产品,并能够在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指导下仿制或创新性地设计、生产新的产品,这些学生的设计或改进的作品又成为教师在企业技术产品创新的源泉,形成了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同赢的良性循环,保障了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4.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运行效果

经过几年的时间,我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趋于成熟。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重视过程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考核,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根据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各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实践技能等评价较好。同时,在2013年省教育厅对我院进行的第二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评估专家对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人才质量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祁克顺.基于PDCA原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0.3(20):69-71 [2]刘华,王曙东.“学案导学”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1,2 [3]李明.基于多理论视角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J],2013.2:17-19 [4]王建明,秦晓.高职院校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探索.山东纺织经济[J],2013.10 [5]王文龙.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坚持“四个不断”.教育与职业[J],2008.15

作者简介:

秦晓(1980-),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教学管理 联系电话:*** E-mail:qinxiao1980@126.co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QIN Xiao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apparel, Yancheng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Yancheng, Jiangsu 22400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ill be buil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skilled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can be train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l.The teaching quality system can be operated effectively through series measures, and it can be improved in endless cycles.Key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DCA;teaching quality;assurance system;

第五篇:“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以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为例,构建“321 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与之配套的“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与“双主体考核,多元评价”评价体系,将有效促进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

一、改革背景

(一)茶产业飞速发展

中国作为茶叶之乡,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世界第一产茶大国,我国有20个省、市、区产茶。2013年,中国茶园面积257.93万公顷,约占世界茶园面积总量的50%,居世界第一位;茶叶总产量18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全国茶叶农业总产值1106.2亿元[1]。近5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市场反馈在今后3――5年全国可开采面积将年递增10%左右[2]。在国家继续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背景下,中国茶产业发展将受到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与大力推动,并保持良好的持续发展态势,在产业深入挖掘与横向扩展及整体竞争力提升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二)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生产与加工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人才供需矛盾却十分突出。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约有33个高职高专院校设有茶叶类专业,其中29所为茶文化、茶艺专业,加工专业所占比重仅为12.12%[3]。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要求,中职茶学只设置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但全国开设学校不多。以重庆为例,截止2014年,重庆市所有中职和高职学校中只有1所院校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调查显示:一方面茶叶种植和加工环节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当地的农民,经过短期操作培训后走上的工作岗位,严重缺乏专业知识和质量标准意识。另一方面,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以重庆市为例,据重庆市茶叶协会人才预测分析报告预测,未来5年重庆市需要更新的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检验的技术人才分别在3.9万、2.7万、1.6万、0.5万人左右,而目前重庆市中、高职院校中仅有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茶叶生产过程中用工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4]显然,建设好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

(三)示范校建设提供的契机

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讲话时指出:各地要加强对好做法、好案例的总结推广工作,试点成功的要扩大覆盖面,发挥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深入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茶产业对人才素质要求为准则,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已成为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在建设中,抓住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契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拓展、完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内涵与外延,构建了“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模式建构

(一)模式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茶产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为准则,着力构建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由“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考核,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评价体系进行支撑。

(二)框架结构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结构,其中的“321”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按照学期柔性划分,学生在学校培养3个学期、企业培养2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工学交替完成学业;二是按照培养目标,通过中职学生学习的“操作―理论―实践”三个步骤,由学校、企业这两个主体共同培养,达到输出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成果目标。“工学交替”,是指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在大体保持培养期和培养计划前提下,遵循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地域性特征,安排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时间,交替进行,灵活调整,如春天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或生产,秋季在学校学习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很多方面,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5]。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核心纽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6]。“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是“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难点。模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贯彻,都需要教学模式去执行,“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就是其具体的路径。所有实施需要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去保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改革实践提供了可能。执行的效果如何,是否需要修正、调整,都要在“双主体考核,多方面评价”评价一些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它们之间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

图1 “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图

三、改革实践

(一)“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茶叶采摘和加工的季节性特点,依托重庆茶业研究所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和基地优势,与重庆市云岭茶叶有限公司结成校企联盟,依托供销系统的茶叶加工企业,与茶叶加工专业合作社结成校社联盟,学生在学校培养3个学期、在企业培养2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师资双向互聘,校企双轨培养,学生双向考核,校企共同培养人才。

为了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学校坚持以茶叶生产任务为载体,按照茶叶生产过程和生产季节性要求设计“教学历”,形成了两个完整的“学、训、产”一体化教学过程。依据“321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时间划分为六个柔性学期和三个季。第一学期是以每年的9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二学期是以每年的3月--9月,作为企业培养季,第三学期又以每年的10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四学期以每年的3月--9月,作为企业培养季,第五学期以每年的10月--12月,作为学校培养季),第六学期以每年的3月--6月,作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季。

在学校的三个培养季,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是素质教育,并贯穿全学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体育、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二是分学期进行校内实境教学,对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第一学期主要完成基础理论教学任务;第三学期在完成课程教学实验实训的同时,对在第二学期企业培养季中出现的相关专业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深化,并通过校内实训延展提升专业技能;第五学期重点放在职业综合技能培训上,为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做好职场铺垫。要求学生在这一学期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企业的两个培养季,即第二、四学期,则根据茶叶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开展实训。每年的3-10月是制茶黄金时段,学生就集中到茶研所、云岭茶叶公司和“厂中校”培养平台进行全真实境教学,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带领下,进行茶叶采摘、制茶、检测等工种的协岗实作。

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季,按照学校、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就业)协议,组织学生以见习员工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开展茶叶生产、加工、审评、检验、营销等工作。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现场指导,教学管理人员轮回巡导监督,企业技师全程指导。

(二)“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建构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3个核心职业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依托茶叶协会、茶叶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起,按照工学一体的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1、构建“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在“321工学交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内,以适应茶树栽培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核心工作岗位需要为目标,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采取整合、分解、改造、补充、引入等方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适应不同地域茶叶加工企业的人才需求。具体方法是把传统的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进行整合、分解,形成《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青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白茶加工、审评与检验》和《黑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等核心课程;把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等课程内容,改造整合为《茶树栽培技术》;补充《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经营与贸易》、《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与储运》等相关内容;引入茶业行业的操作规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与茶业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使学生适应不同地域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需求,我们着力突破茶叶生产与加工的传统地域性,密切与茶产业的融合,重点打造适应不同区域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的核心课程。具体方法是在原有茶树栽培、生产加工、茶艺表演等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整合、补充、引入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发建设《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3门优质专业核心精品课程,教材在公开出版的同时进行教学包研发并上网运行,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在同类学校中的共享。

(三)探索“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

“三融合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是指班级人数小额化,教学场地功能化,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形式师徒化,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每班的学生不超过25人,学生学习安排在功能教室和企业车间进行,学习过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如对《茶树栽培技术》的教学,就根据茶树物候期特点,依据栽培的工作过程来确定;《绿茶加工、审评与检验》、《红茶加工、审评与检验》《黄茶加工、审评与检验》课程的教学,则按绿茶、红茶、黄茶等不同类型茶叶生产工艺流程和审评检验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在学校培养季,教学实践环节在校内理实一体化功能教室完成,以真实的场景进行教学,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学生边学边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企业培养季,一方面学校派出“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茶叶生产师傅和茶叶审评检验技师按照师徒制方式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作,接受企业的管理,使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

(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保障新模式的有效运行,我们按照“设备生产性、过程真实性、管理开放性”的建设思路,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突破制茶的传统地域特点,依据茶叶加工工艺流程,新增红茶发酵室、茶叶萎凋室等实训室,建设融学生实训、技能鉴定、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教学实践基地,不但满足了打造品牌专业的需要,还满足了绿茶、红茶、青茶、白茶等不同种类茶叶加工评审的实训要求。

(五)构建“双主体考核,多元评价”评价模式

学业评价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实现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主要作法是变传统的由学校单纯的终结性理论考试评价为学校、企业双主体考核,教师、家长、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主体进行评价。对专业课程,减少理论考试比例,加大实践技能考试;以项目考核逐步替代课程考核;按照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季节性特征,分别举行采茶、制茶和茶艺技能大赛,通过技能竞赛考核学生专业技能;以学生校内技能竞赛促进全国性技能竞赛获奖率的提升,并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学生技能的考核鉴定,在企业培养季主要由企业根据职业标准和学生工作能力考核确定。

下载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 黑龙江职业学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