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 创新教学模式研究(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2:1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 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 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第一篇:“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 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1宁钟 谢壁光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市国顺路670号,上海:200433)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全球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趋势,而构筑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精英人才培养机制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先进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及总结长期课堂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并结合课堂案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反思,以探求精英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关键词:创业,教学模式,课程设置

23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of “ three dimension, five subjective and mutual interaction”

NING ZHONG LI PEIWEN

(School of Management,Fudan University, 670 Guoshun Road,Shanghai 200433)

Abstract:Enterprise education is the commit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Under this circumstances,a scientific and mature teaching mechanism is vit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re enterprise education system.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which is of three dimensions,five sector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utual interactions between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Teaching pattern, Curriculum Design

本文受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创新与创业》教学模式”资助(沪教委高〈2011〉52号文)2 宁钟,安徽省望江县人,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021-25011171,ningzhong@fudan.edu.cn 3 谢壁光,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1.时代背景及培养目标

创业教育发轫于40年代的美国,从开设首门创业学课程《新创企业管理》的哈佛商学院,到80年代成为西方风靡一时的教育思潮,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在广泛实践中证明其价值,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相较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处萌芽阶段,亟待各所高校实践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化、传统产业饱和化的加剧,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诉求也与日俱增。2010年我国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中受到日益密切的关注与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如何实现“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而展开。具体阐述如何将创新创业精英人才的培养体系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创造性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塑造创新创业个性,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2.创新教学模式具体展示

图1 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结构图

参考: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维六化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

源自:http://sit.jxufe.cn/info_show.asp?id=665

“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具体展开如下:

2.1“三维”是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维度,包括课内教学活动、课外创新活动和校内外实践活动。三维一体的教学实施方式各有侧重,相得益彰,从理论基础教学,课外实践规划,到校外场景案例分析,从多角度、多方面构建创新创业精英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

其一,课内教学活动通过项目式管理、布置作业并监督执行、定期考核等方式展开,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历史和环境的理性认知。课内教学课程以国内外创新创业研究的经典著作和刊物为教材,结合相关前沿实际案例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创新创业概念及特点、企业战略分析、创新战略管理、产品开发周期管理、创业管理基础、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计划与融资误区等,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体,以丰富实际案例为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素质。

其二,课外创新活动是以学术界、产业界中关注的研究课题为载体,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场景下的科研探究和创业练习,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双主体互动式学习基础上,学生通过参与商业模型分析、专题研究报告、案例分析展示等创新演练项目过程,逐步深化对创新创业概念及程序的理解,熟悉对波特五力模型、竞争分析表格、购买者效用图、价值战略布局图等案例分析工具的使用,将企业创新战略、动态竞争战略、商业模式设计、关键资源整合等理论知识运用于模拟案例情景中。以课题研究和创业演练为主的课外创新活动专注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其后的创业社会实践奠定综合素质基础。

其三,校内外实践环节通过建立大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创新创业平台,为创新创业理论学习课堂与社会实践平台搭建联系桥梁,是“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特色。管理学学者熊·彼特指出,创新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即要把一种尚未出现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去。职业需求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观察社会需求,探求创新创业机会,和校内组织、校外企业广泛协作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该环节寓教学于社会实践,成果显著,学生反馈良好。以2011年春季学期“创新与创业”课程为例,某小组学生与上海Hello Kitty品牌总代理生产商合作,历时两个月,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团队合作研究、案例分析报告展示等步骤,为该代理生产商设计创新商业竞争模式并进行创新战略可行性分析,其中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信息搜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获得合作企业和专业领域评委的高度肯定。在三维一体的教学架构中,校内外实践最终将课内理论教学与课外模拟演练深化,在真实环境的商业案例中进行教学、指导和评价,是构建创新创业精英人才的关键一步。

2.2 “五化”是指统领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的执行策略和具体措施,即“教学设计模块化、模块创设主题化、主题实现项目化、项目实施责任化、责任成果公开化”。项目驱动型的模块化、主题化教学,寓教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一,教学设计模块化。参考国际经典创新创业精英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及可预测范围内未来的实际国情,课程设计模拟商业和人文环境下的案例模型,引导学生在逼真的情景案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并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对本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本课程体系分为八大模块进行教学:商业趋势分析、创新商业模式、定位战略与法则、创新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与整合、商业系统概述、自由现金流结构及最大化企业价值。各个大模块之间内容相辅相成,结构衔接紧密,整个课程搭建起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模块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每一模块内部,又含若干子集,完整细致地教授相关内容,并推荐丰富相关阅读材料深化专业知识背景。以第三模块定位战略与法则为例,其基础理论知识子模块包括重新发现顾客价值、提供顾客独特价值、打造完整价值理念、定位目标七步骤、定位法则等,模块理论学习结束后辅以五至六个实际案例分析,最后推荐商业实战操作项目等。学生对模块化教学体系普遍反映良好,学习思路清晰,概念掌握系统化。

图2 教学模块设计结构图

其二,模块创设主题化,即每一模块课程内容均以相应的主题理念支撑,每一模块凸显表达相应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主体意识和对创新产业特点的宏观把握。在此谨以第二模块创新商业模式为例,整个模块因案例丰富涉及较多细节,然其主题明确,形散而神不散,整个模块从“创新即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寻找机会和变革努力”出发,以理论基础为主干,大小案例为补充,从创新商业模式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引入社会心理学、投资环境学等知识。在模块创设过程中,充分预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特点,并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因此,模块创设主体化有利于知识体系中心思想的明确和创新创业直觉意识的增强。

其三,主题实现项目化。教学主题明确后,结合创新创业的实际环境,组织学生进行若干具体的项目操作,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进行指导、监督、激励和考核,以培养学生的项目责任意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每一个模块主题均已项目为载体,在案例项目的引入、背景介绍、问题分析和解决、报告展示中开发学生潜能,增强竞争优势,培养善于实际管理的创新与创业人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提供丰富研究项目,针对各模块主题为学生提供理论实践机会。项目驱动式教学和学习双主体互动过程能有效反映和锻炼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其好奇心、探索欲,并在项目深入中有意识地有目地寻找创新创业机会。这种项目驱动型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形式自由、符合学生创造愿望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创造潜力和意识能得到最大的发现和利用,并在以后的创新创业实践中不仅能在理论方面思考周密、旁征博引,也能利用项目分析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其四,项目实施责任化。项目驱动型教学的关键在于明确的目标设定、过程监督和责任分配。为达到此效果,项目实施以小组团队为单位,每一小组约5-6人,按年级、专业、性别均匀分配,各组学生民主推选组长一名,项目小组有明确的个人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半期、期末的项目案例分析成果展示中,教师将综合团队整体表现及组员个人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团队整体合作能力、个人分析展示能力纳为同等重要的评分因素,以模拟现代商业中创新创业团队合作的真实挑战。项目实施责任化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企业家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态度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其五,责任落实公开化。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要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考核学生个人及团队的学习成果,考核的具体形式灵活多样,例如团队合作完成的大型项目PPT报告、个人完成的商业案例分析等,最后的成果,尤其是团队项目完成的结果,要通过公开交流、汇报的形式进行评审。公开展示环节要求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机会发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创业创新意识,还应具备优秀的沟通表达、报告展示能力,这也是创新创业精英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和能力。总结课堂实践经验,绝大部分课程学生均在报告展示中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营造了良好的学术和实践反思氛围。经过完整课程体系训练和项目作业报告的学生均表示,项目责任公开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更加深入、系统。

“五化”教学模式下,整个知识内容体系形成流程化的教学模板,可操作性强,学生反映佳,将创新创业精英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产生明显成效。

2.3“双主体互动式教学” 是指整个教学体系中处处体现着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理念,具体体现在课堂理论授课时的互动问答,案例分析中师生共同处于模拟商业情境时的浸入式学习,项目实践过程包括教导、反馈、深入、解决等的各个环节中。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70%以上的时间都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只有30%是课堂上纯粹的理论教授过程。这给负责教学工作的导师增加了新的挑战,即改变传统的信息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而和学生进行大量的互动并在互动中摩擦出创新的思考。创新创业教育是应当以实践为核心的,因此师生的双向互动十分重要。下面是对双主体互动式创业实践环节的一些思考。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提供创新企业研发、生产和营业所需的场地和必要的网络、通信等共享设施和系统的培训和咨询,以及政策、法律、金融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以求降低创业企业的风险和创业成本。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及复旦大学国家创新创业基地介入可部分借鉴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器的形式,由复旦大学国家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场地和设施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并由复旦大学通过明确的导师任职资格认证,选派创新创业大学生企业家的辅导教授,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给予充分咨询和培训,咨询包括确认创新机会和市场动向,对创新产品设计提供建设性建议,提供营销和市场推广策略等供创业大学生参考,培训则包括创业核心能力训练、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企业案例分析教学。在各方均充分履行职责的情况下,创业导师和复旦大学国家创新创业基地可获得部分创业企业股权,以建立完善的成果共享和激励体制。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结合,现拟定分为以下六个步骤进行:创业学生团队选拔,创新创业导师认证,课程教学与技能培训,创业筹备与战略规划,结合成果共享制的系统跟踪式咨询,实践反馈与体系化制度完善。

3.研究结论

3.1重视双主体互动过程 创新创业学作为一门新兴管理学课程,师生关系和激励体制均有其独特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导师不仅应将学生视为求知者,还应视其为潜在的创业企业家和创新科研人员,因此信息流动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尤为重要。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本身的教学模式也亟待创新,良好的激励体制、反馈体制都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3.2重视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

创新创业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良好的理论基础是精英人才的基本要素,由实践经验积累转化而成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综合素质才是企业家开拓性精神的魂魄所在,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众多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当中,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无非是模拟真实商业环境下培养学生意识和能力的最佳途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接受大量真实创新创业案例,从而借鉴前人经验,吸取前人教训,意识和直觉能力都会明显提高;项目教学则为学生提供理论运用、策略操作的机会,主要培养执行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并可令其熟悉常用商业分析模型及工具。3.3重视产学研结合

高校应充分利用其科研学术能力及学生创业主观能动性的优势,并结合社会、企业、校友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或企业孵化器,充分发挥大学创新研发能力,以期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Gibb, A.,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education”,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Vol.11 No.3,pp.11-34,1993 [2] Ulla H, “What is enterprise education”,Education and Training,Volumn 46,Number 1,2004(11)[3] David Rae,”Opportunity centered of learn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lume 45 · Number 8 · 2003 · 542-549.[4] 王开良,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创业教育,2011(9)[5 ] 刘彦.浅谈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7)[6] 钱宗霞,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以南通大学为例,[J] 时代教育,2011(12)[7] 罗飞俊,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职教通讯,2011(9)[8] 徐小洲,李志永.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与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第二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模式创新是实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原有教学模式和高校现代教学模式的特征作简要比较,讨论了建立现代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依景激情,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 黑板 ” 教学的辩证统一。同时从教学阶段、教师行为、教学策略和适用范围及其预期效果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从而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作出积极思考。【关键词】: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性界定与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举隅

(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性界定

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形成的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国内较为有影响的是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中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理论以简约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另外还有戚建庄、王北生主编《教学艺术新论》中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用于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再现和调节教学功能的教育策略体系。它由教育哲学主题、功能目标、结构程序及操作要领等部分构成。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是乔以斯(B.Joyce)的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供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因此,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组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教学效果的行为模式。

(二)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举隅

从理论流派上看,国际范围内较为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美国学者布卢姆和卡罗尔的掌握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采取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个别帮助和所需额外的学习时间。对学习目标进行结构性分类,强调掌握学习的循序渐进,以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来实施,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实现现代创新教学的关键。其主要特征是形成性测验对学生开展评估,及时提供反馈和矫正。

2.美国学者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把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运用于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强调转变教师角色,创设接受性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有意义学习行为模式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是需要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此外教师只是促进者,只做非指导性应答。

3.前苏联学者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构建真诚合作、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顾问、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3.美国学者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ner)提出来的发现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相信任何人都是可教之才,认为学生应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发现过程,激励内部动机,注意及时反馈。

4.德国学者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强调从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标准来选择典型的事例和关键问题,通过讲授和探讨,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 1.教育方式的转变

当前的教育改革正由封闭型教育转向为开放型教育,继承型教育转向为创新型教育,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向为个性化教育。在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强调多元化、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流。在这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思想。教学思想的更新是教学模式创新的灵魂。教学模式创新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不能夸大模式的适应性;要注意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同时,当前终身教育和通才教育思潮蓬勃兴起,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不断崛起 ,迫切要求新时期的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汲取新知的能力,才能立足讲坛,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

2.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学生是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然而,现在的许多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老师讲课方式墨守陈规,老师一直教,学生一直学,不管接受的效果如何。这种以教师“灌输式教学”和学生“接受式学习”为突出特点的我国传统课堂,其教学模式始终制约和束缚着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着我国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真正而有效的措施。国内外教育家都在不断尝试、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的创新教育模式:即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化、课堂教学气氛生活化、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化,使得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激发和全面发展起来。

一个教师,若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就必须搞科研,苦练内功,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依照一成不变的教材,一般化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要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

大学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分支 ,在教学改革中,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相一致,是本科教学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系统化措施。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建立课程设计的教学平台

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地软硬件环境。过去,学生课程设计的多数课题为软件设计型 ,在本机上实现算法设计、分析误差、校正 „„,很少有一个实际的系统去测试;受现有实验设备或科研设备的局限,少数硬件课题只能在现有设备上做设计好的实验,很难让学生真正参与、改变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课程设计教学中仍无法得到真正地解决。现在随着科技 的发展,大型科技教学设备相继出来,为学生进行反复性、实践性、参与性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比如现在实验室有很便利性的大型实验设备供同学们使用,这就增加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权威性。同时,这种软硬件教学平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地完成由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创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就是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即: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方式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资源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的特征是基于实验教学过程和能力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人才的个性化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等因素。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的机会不是很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其中,这样获得知识的方式更加自由化,学生记忆的时间也会加长,不会出现知识到耳边这边进那边出的情况。学生获得知识及记忆知识过程中会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目的性。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了这种探究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选择或提出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实验仪器等观察现象、分析数据、获得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 比如要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这一过程增强了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要选择仪器和方法。这一过程就必须经过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对安装调试、实验和操作,这一过程训练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辩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现象、排除实验故障、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激发灵感、提高综合素质具有特殊作用。

3.教学组织形式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调整

适合创新教育要求的现代教学模式,应当是整合以往教学模式的优点,弘扬创新精神,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一方面,现代化的课堂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要自主性学习,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更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从“封闭的束缚态”转变为“开放的自由态”,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或者“满屏灌”由于课堂纪律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很受拘束,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学生不能自由大胆地、随时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与见解。这样的课堂无疑将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学校实际培养出大量的在教师和家长看来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和“乖孩子”。

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方面,教师是绝对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学生畏惧教师,害怕在教师面前犯错误,很难实现平等和友好。至于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是将学生都当成科学家来培养,层层选拔式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绝大多数学生无疑都成了 “陪读者”、“失败者”或称“牺牲品”。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的通识教育,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表现出社会生存技能缺乏和素质能力偏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但是这并不等于对传统课堂的全盘否定。统课堂也有自己的优势。

4.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善于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应该有自己的继承性。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有些方面发生了变革,,也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而是表现为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包括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与角色扮演及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借鉴别国经验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权衡。借鉴国外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一方面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的态度和做法,因地制宜的进行具体分析,确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生搬硬套,将他国教学经验囫固吞枣地直接应用于我国课堂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三、教学模式创新案例及启示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很多老师采用“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一个unit中的关键词(key words)和语法要点(grammar focus)老师不再一一讲解,只把重要用法简单介绍一下,之后给15分钟时间准备,分组鼓励学生把所有key words一一串起来,语法要点要运用到其中,组成一个小文章,题材范式不限,只要学生敢于说出来,敢于想象,发散思维,用口语表达出来,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用这样方法记忆单词会更深刻,容易些。相比较,老师整堂灌的效果就不太理想,学生只是简单的记忆或者说是超短时记忆,离开了黑板马上就会忘记。“小组互动竞争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很多:

(一)课堂气氛更活跃有趣 虽然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压力和紧张感,但这种气氛同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刺激,每个人都想赢得比赛,每个组都在抓紧时间、争分夺秒的思考讨论正确答案,使得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仅仅是做老师讲课的听众,更像是课堂上的主人,而他们也都很享受这种通过竞争主动学习的方式,这样就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脱离了老师为主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场景,如像学生偶尔在讨论的过程中联想到的笑话和结束后学生之间轻松地聊天,还有惩罚环节学生的表演,都让英语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而这些恰恰也从某种程度上很好地缓解了学生的尴尬紧张情绪。

(二)更高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很多学生都认为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记住所学单词和语法知识。因为在竞争的过程中,常常会反复出现某个知识点;也因为竞争比赛的这种形式使得学生在较有压力的情况下记忆知识,会更有效果。据调查报告显示,百分之九十二点三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有效快速的复习旧知识或学习新知识。而且往往比老师直接教或者是自己独立思考有更深的印象,因而记忆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因为竞争是一种激发人胜负欲和表现欲的形式,且实践证明竞争的紧张压力和结果的影响会让学生对英语课堂变得更重视。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他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检验自己,增加信心,是对学习效果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对于因为对输赢的在意和不想因

为自己而影响全组成绩的意识会让他们比一般情况下更积极应对挑战,而且在竞争进行的各个阶段精神都高度集中,哪怕是老师在讲解规则和说明复习内容的时 候也不例外。所以整节课都能感受到学生们非常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积极学习的态度。

四、结束语

创新教育背景下需要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能够获取课内外的知识,还可以获得高度求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分析批判地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师生努力,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不断丰富、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那么我们所期待的培养具有“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应变能力,富于创新的人才将会越来越多,也为以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经典素材。

参考文献:

[1] 韦宝平.创新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 [J].江苏高教,2003,(4): 85125.[3] 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6): 38-4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9] 王义堂,田保军.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10] 杨启亮.方法: 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J].教学探索,2003(1).[11 ] 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4):123.[12 ] 张一云,曾远文,林理彬.开设“学术研究”课的认识与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4):38240.[13 ] 王凤仙.谈 《自动控制原理》 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14] 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5] [美]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第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 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三篇: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定稿]

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教学总结

何春花

开展创新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数学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由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一系列基础内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十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周密性、深刻性等一系列特征。但这只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创造、犯错误、丢弃和承认等的认知过程更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中的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模式,是更为重要的另一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活动,即主动掌握知识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稳定的在不同条件下都起作用的数学能力,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下面谈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实践:

(1)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传统的新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进行知识分析,教师讲解例题,教师提问,教师总结,教师完全主宰了整个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准备的一切;而“互动式”教学把课前的准备工作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看书自学,归纳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新的知识点和练习题,把新课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一种巧妙的解法,一次全面准确的总结都能使小组和个人在班级竞赛中加分。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本条件。

(2)变“教师讲解”为“学生主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互动式”教学变“教师讲解”为“学生主讲”,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它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几个学习阶段,每一阶段都由学生自行设计,自我调控,自主完成,自我评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3)变“划框定调”为“自由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惟恐学生的问答超出自己的设想,学生的思维稍一发散,教师就急于“启发”,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方向引导。而“互动式”课上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多角度的,如在质疑答辩阶段和求解练习题阶段,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可以讨论、可以争辩、可以修改、可以补充,这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培养。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

互动教学模式以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化相互关系的理论,探求以互动促自主,以自主推互动的客观规律,研究新的师生互动方式,推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头一天晚上先回想当天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清哪些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老师再讲;在学习过程中,哪些题目不会做;对课堂所学的内容的不同见解以及课外习题等有关数学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写在日记中,有的学生还通过数学日记提出自己对数学课的建议。通过日记,还可以及时的捕捉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其高教师自生的素质。其实我觉得这就也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哪些课堂教学环节处理得不好,须及时改进。

第四篇: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比较研究

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比较研究

2013年8月,我们课题组成立。经过分工,我在杨庄镇一中主持进行美术欣赏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工作。我以课题为中心,加强教育实践、总结等各方面的工作,探索美术欣赏课互动式学习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采用互相提高,共同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实践以来,我越来越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也更习惯于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努力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好的竞争气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更自主的创造氛围。

“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步骤是: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分析范品,了解方法,引导感受作品的艺术之美;

3、自主探究,质疑解疑;

4、师生互动,自主表现;

5、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实践以来,我惊喜地发现在这种模式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浅显的谈谈自己对“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比较的研究。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是一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指导者,又是点拨者、激发者、欣赏者、调控者、评价者。教师更用心地去做导演,让每个学生演好自己的角色:更用心地设计好课堂,让整个环境都能为教学服务。

传统模式的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被教师主宰,问题由教师提出;只要有学生回答了,就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我们曾经围绕课堂问题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大约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优秀生厌烦教师的说教,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因基础差而听不懂或似懂非懂。“大一统”教学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难以解决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问题,也就造成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消极应付的状态。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现状。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美术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学生缺乏学习美术活动的外在诱因,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使学生在内心对美术学习抱有极大兴趣,才能使美术学习卓见成效。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动机、鼓励尝试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愈好。教师可以对学生自学中的进步进行表扬,对美术学习成功作努力和能力方面的归因反馈来激发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表达:“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很强的美术自学能力。通过努力自学,许多学生掌握了老师本来要讲的一些内容。即使是过去美术成效较差的学生,这节课通过自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学生们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当然,教师除了言语上的激励外,还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激发学生情趣。教师可以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录像、范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做活动或游戏来激活学习热情,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学之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阅读美术课本时重点看什么,感兴趣的是哪部分,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把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用符号在书上标出,或用笔记的方式记下来,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解。这样,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自学方法,初步形成自学习惯后,有些内容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老师在学生美术自学教材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给予指导,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强化,对那些应付学习的学生加以督促。

传统模式的美术课偏重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普遍存在着单纯重视美术技法传授的现象,忽视美术文化,忽视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美术教育注重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促进情感发展、审美发展的本质,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挫伤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多媒体技术兴起于80年代末期,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中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的数字记录和传输传送方式,对各种媒体进行处理,具有广泛的用途。

教师在实施教学之时,若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美术的“愉悦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那么他们的创作灵感将很容易被激发。学生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好奇心。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他们的思维和情绪在期间纵横千里,乐此不疲。

我以七年级上册《在美术世界里遨游》为例做一下说明:讲到欣赏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创设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情景,同时为学生展示与《父亲》相配套的画面,创设了一种真实情境,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效果。其次,教师在课件中切换成《父亲》并提问第一环节中的问题如何解答。学生感受情景,进行思考;大部分同学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多数都取名为《老农》,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这时,教师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认真感受作品内涵,积极探索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教师引导画面并作适当解析,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道道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又扒进过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

由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并加以整理,然后教师启发性地回答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锻炼了学生在大集体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获得灵感的机会,同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保护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课堂气氛异常高涨,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训练学生质疑、猜想的能力。让学生沿着提出问题的思路去寻找、去探索,得出各问题的结论。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一种心智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内显的行为,不易检测,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创新意识为前提的。通过实践中和实践后的调查,观察发现,学生对提出问题的频率,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对问题探究的欲望更加的明显。学生面对一幅幅陌生的作品,从以前被问到感受如何时经常表现出哑然无语到现在能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视觉感受,并大胆说出自己对一些作品的评价与判断,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活动延伸,外化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这样可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宽度与深度,提高学生大综合素质,更好的运用美的规律创造美。“活动延伸,外化创新”可采取多种方式,或由学生做或教师做或师生共同做,或由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调查报告等来完成。

在这种格局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发挥团队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传统的美术课程忽视美术文化教育意识,忽视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美术教育注重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促进情感发展,审美发展的本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之,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中,应该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己成为目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五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职业技能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已经成为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原有教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养老护理人才规格需求,不断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主要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和创新内容、实施成效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借此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创新。

【关键词】高职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04-02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背景

2012年6月至今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启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大量调研、探索新的人才培养规格。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养老护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加快专业建设步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据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标准,在巩固示范院校专业建设成果基础上,开发新的专业标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意义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指导思想,即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合理精简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养老护理人才能力素质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可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改变,教师明确“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角色发生变化,由教学主导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在教学中主要起着启发、引导、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合作学习,实现由“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使学生适合企业需求,具有养老护理一线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老年服务与管理主要对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和成绩评定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以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需要。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一体化教学创新的核心。我们通过前期调研对养老机构护理与管理岗位(群)、工作任务、能力素质进行职业能力目标分析,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相结合,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有机整合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研究开发核心课程的学习领域,并形成课程体系(见表1)。这样设计出来的课程更加科学、规范、专业和实用,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训练,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适应性均得以提升。

(二)创新专业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

原有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基础课、理论课比重过大。在新的专业标准和教学模式中我们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内容紧扣国家养老护理员资格考试要求,体现实用性、综合性。从养老护理职业工作过程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专业核心课程以过程性知识(实践知识)为主,以适度够用为原则,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知识点,学生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完成工作过程等来学习相关知识,达到学做相融。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方法是由传统的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转变。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转变为教学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教学中可以通过老年护理情景模拟、护理技术实练实操,在学中做、在做中练,逐渐积累以来护理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职业技能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教师优选教学项目,精心设计实施教学方案

教师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条件,优选教学项目,在开课前精心准备、设计教学方案(包括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课程单元设计方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等)并实施。

(五)改造实践教学平台,创新一体化教学场所

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核心,对现有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扩建改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与途径,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的作用,将理论课程向多功能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实训室和一体化实训基地转换,设计真实养护工作环境,布置真实养护工作任务,创建一个手脑并用的学习情境。在实践教学中将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与岗位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表现为将学历文凭和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实现专业能力素质与岗位能力素质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力、社会服务能力。

(六)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使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学院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素质高、职业技术过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专兼结合教师团队。

学院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具有医护一线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做老年护理专职教师来加强师资力量;通过安排教师到养老机构顶岗实践,积累实践工作经验等方式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七)推进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组织课程教学的基本资源。我们组织专业资深教师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材的编写。目前许多高职教材缺乏高职专业特色与要求,缺少规划、内容陈旧、或基础理论分量过重、不具备实用性,对高职人才培养不利。一体化教学教材的编写就是在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情况下,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相结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知识总量不变”条件下,改变“知识的排序方式”,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结构优化、内容序化和知识细化”,对知识结构和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有效裁剪和深度挖掘[1]。

(八)创新“学做训考”考核方式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大课程考核改革的力度,创新一体化教学考核方案,增强实践技能考核的比例,减少纯理论性考核的比重,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一体化教学方法要将“教学做”、“演练检”、“讲训考”融为一体,具体地说“教演讲”要与“学做、练训”联结起来,教中学,演中练、讲中训;同时“教演讲”、“学做、练训”要与“检考”结合起来[2]。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能满足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参与度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专业本领过硬,是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宋苗苗,杨坤平.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与实践.福建电脑[J].2011(7):197.[2]张小红.英语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学理论[J].2013(11):261-262.

下载“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 创新教学模式研究(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维五化双主体互动式” 创新教学模式研究(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实现文体项目的教学的改革也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比较特殊的一块,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学个性愈来愈鲜明,优势愈来愈趋于明显,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综合......

    共建企业学院, 创新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

    关于技工院校“引企入校” “引企入校”是当前国内许多职业学校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举措,是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来说,语文学科是一关键、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教师也开始重视并......

    “一化三维六环节”(简称136)的教学模式[定稿]

    蓟县召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暨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推动会议 文章上传:侯佑罡发表日期:2013-6-20 访问次数:1454 蓟县召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暨天津市教育科学......

    大学英语项目化教学创新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项目化教学创新模式探究 【摘要】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需要在不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秉承优良的教育水平,根据在教学过程中不妥之处加以修改。现有的......

    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已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吴维军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注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