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19-05-13 00:3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第一篇: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

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和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探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 高职 艺术设计专业 分段式 项目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74-03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在要求,20世纪初期德国包豪斯曾倡导产学研一体化,通过校企合作和巡回展览,鼓励师生开发产品设计专利,并通过专利转让以获取学校建设发展经费。包豪斯首任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也有合作创办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建造了大量经典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

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前提,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效地融为一体,在教学环节中引入企业设计项目,并通过分段式的集中强化训练,了解和掌握实际项目从策划到设计、从生产到销售相关经营管理全部过程的知识技能体系,才能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使学生在短期内迅速掌握艺术设计职业和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减少毕业生上岗前企业的重复培训,从而使学生直接进入工作状态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为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概述

(一)分段式教学。分段式教学目前主要集中于本科院校,国内高职院校大都由中职学校转型而来,基本上还是延续多门课程并行上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教学尚处在试验摸索阶段,虽然有部分院校采用了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本科院校的套路上。

分段式教学模式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一种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它能够有效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关系,体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特征。传统的教学安排是同一学期内若干门课程并行开设,学期结束前统一进行期末考试。分段式教学模式主要考虑的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其特点是在同一个学期内若干门专业课程渐进开设,各门课程在各自的教学时间段完成所有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成绩考核等内容。

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分段式教学模式通常采取纯粹分段式和混合分段式两种形式。纯粹分段式,就是在每个学期内若干门专业课程依次渐进开设,课程之间相互衔接,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为4周(具体学时数依据课程特点灵活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安排,且这段时间不开设其他专业课程。混合分段式,就是在每个学期内文化课程按传统模式安排,专业课程按纯粹分段式安排。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相对灵活,便于在现有的课程安排模式下进行局部的调整,可操作性强,并且不影响文化课程、选修课程的教学安排。

(二)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一种形式。行为导向(Handlungsorientierung)指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行为导向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主流。项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预定目标的工作任务。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特定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常是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教学单元,采用理实结合和内外课堂的形式在固定的周期内集中组织日常教学。项目化教学一般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运用,包括项目的选择、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考核三部分,明显区别于传统以课内讲授、课外作业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分段式教学是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基础,只有采用集中教学才能保证设计项目完成的连贯性和时效性,做到学校教学与企业项目同步发展。

二、家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包括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两部分。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合理的,但在课程安排上还是沿用传统多门课程并行授课的模式,不利于项目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主要问题如下。

(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割裂。家具艺术设计的工作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然而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仍然分开设置,实践教学只是作为实训课程安排在学期末。

(二)课程周期冗长、教学课时分散。家具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实践性强,需要通过集中时间强化训练来提高技能熟练程度。课程周期冗长、教学课时分散既不利于学生对所学技能的巩固,又不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也不利于教师开展正常的调研和培训工作。

三、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改革措施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将项目化教学方法合理融入分段式课程体系中,从而解决了设计项目实施的时效性问题。它是一种以企业文化为导向、设计项目为核心、工作过程为载体的创新型教学手段,但必须建立在校企深入合作以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完善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艺术设计专业为例,通过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与改革,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把握家具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三年课程划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三大模块。专业理论?n(包括文化通识课)采用传统并行授课模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采用分段式渐进授课模式。

1.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是提高学生设计创新水平的条件,包括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史论、人机工学、市场营销等课程。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特点,虽然在课程设置上侧重职业技能的训练,但是必要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尤其重要,通常每学期每门课程安排30学时为宜。可采用传统并行授课的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知名专家的主题讲座。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关键,包括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手绘制图、电脑软件、材料工艺、模型制作等课程。通常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训练为主的授课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可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按照课程的衔接关系渐进授课。部分?n程如手绘制图和电脑软件,可以结合过往设计项目实施案例教学,将基础技能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3.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工作任务的核心,包括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软装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它是一、二年级所学课程的综合,实践性、应用性特别强。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纽带作用,通过校内校外课堂结合的形式,将企业实际项目有效引入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的方式分派到各个项目小组,并引进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完成在校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变。

(二)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师资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强,不少青年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因此专业能力提升尤为重要。另外,行业和企业代表着本领域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学校教育要及时借助外部力量才能与社会发展接轨。传统并行开课的教学安排模式既不利于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提升,又不利于校外兼职教师的聘请。

首先,日常教学任务占据了大部分工作时间,专任教师只能利用请假或假期的方式参加调研培训工作(有不少培训项目并非安排在寒暑假)。其次,每门专业课程周期太长且学时分散,部分行业专家(或企业技师)身处外地,加上所在单位各种工作事务,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不方便协调,因此很难聘请到合适的校外兼职教师授课。

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将企业设计项目有效融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中,各门专业主干课程依次渐进安排,在授课时间上相对集中且互不影响,从而为校内专职教师开展调研、培训工作提供了时间安排上的便利。同时,也可以根据项目实施需要灵活安排行业专家(或企业技师)共同完成教学及考核任务,为校外兼职教师的聘请创造有利条件。

(三)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实践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重点,一般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方式。目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主要集中在每学期末尾,每门专业实践课程一般为1个教学周,由于每学期课程较多,实训周虽然教学时间集中但学时总量不足,无法满足完整设计项目的实施。校外实习是正式就业前的热身,通常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主要采用顶岗的方式在企业相关部门半工半学。

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为工作室制和双导师制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能性。根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艺术设计专业现有的硬件条件创建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下设造型基础工作室、产品研发工作室、木工家具工作室、金工家具工作室和雕刻工艺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置校内专职导师、企业兼职导师各1人。校内专职导师主要负责设计项目的筛选、方案的拟订和组织管理工作,企业兼职导师主要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四)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建设。成绩考核评价是衡量教学成效的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是由于理论教学周和实践教学周分离,导致成绩考核上的重复,即所谓的理论和实践两份成绩。现有的评价体系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还不利于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综合考核。

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将项目的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到后期验收全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之中,并在项目结束阶段组织专门的项目成果展览,由校内专职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共同赋分,不仅考核学生的业绩作品,还考核学生的执行能力,从而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考核。

四、结论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还要培养创业型设计人才,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的关系问题,并将优秀的企业文化逐步引入校园文化之中,从而缩小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学生毕业后工作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了现实基础。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中国教育的主体思路,只有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模式,将分段式教学与项目化教学有机结合,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建立适应新时期创新创业思路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艺术设计人才,为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服务。

【参考文献】

[1]吕梦蛟.分段教学模式教改实践及体会[J].煤炭职业技术教育,2003(9)

[2]何茂农,王玉峰.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培训,2006(11)

[3]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4]章广明.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分段式教学安排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7)

[5]王伟华,王正宽,崔树清.分段式项目化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0(6)

[6]万达,陈新,曹勇.高职院校分段式教学改革探讨[J].包装学报,2012(4)

[7]刘娉,曹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D].重庆:西南大学,2013

[8]李晓红,陈伟珍.高职机电类专业分段式、模块化集中式教学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4(8)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GXGZJG2015B139)

【作者简介】吴海波(1980―),男,湖北枝江人,硕士,高级工艺美术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家具艺术设计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设计艺术教育及实践。

(责编 卢 雯)

第二篇: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摘 要:当今时代,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全球化竞争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社会转型的典型时刻,对于企业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并获得较好的发展,除了要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发展规模,企业的发展更要依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针对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创新企业管理,本文进行了概念模型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随着全球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企业要想促进自己的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就必须依赖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企业中并不缺乏技术创新,可现实是很多技术创新项目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益。可见企业效益的提高关键不在于技术因素,而更多地源于很多非技术因素,即企业的制度、组织结构、战略、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而究及这些因素深层次的原因,不难发现,其实就是企业的管理问题。因此企业创新根本上就是管理创新。

企业要实现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接轨,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管理创新,满足企业更好的发展要求。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战略调整以及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创新,才能增强企业的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也推动未来社会的发展。

管理创新即由管理主体对组织系统中的人们施加影响,并使组织系统中的人们能积极协调地工作,以实现组织系统预定的目标。概念模型的研究,是一项科学的管理研究。在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中,选择建立管理创新的概念模型是其基础。在这个研究中,管理创新的基础、手段、任务及目的组成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概念模型。

一、切准基础,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对于各种产品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工作中必须要以资源配置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进行管理优化。为了适应人们对产品的这样的需求,企业的产品理念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根据人们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技术服务标准,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扎实的市场基础。这样的创新模式可被称之为模式创新。相应的,除此之外,企业管理创新还有一个类型:非模式创新,即企业管理组织、企业文化、企业流程以及企业制度等多方面的创新。

在一个企业的经营中,生产、采购、营销、服务以及财务、人力资源等几个环节是其基本职能部门,因此,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应该就这些环节进行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从管理模式创新和非管理模式创新两个方面入手,以双核心理念双管齐下进行创新,满足企业在社会转型期发展的要求。

二、依托社会背景,明确管理创新的任务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社会体制和社会形态的转型。企业管理创新自然也需要依托社会的这两个方面的转型,结合本企业不同的发展背景,采取相应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实现本企业管理创新的跨越。

我国经济社会正在进行社会体制的转型,这个转型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大企业都承受着一定程度上的压力。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落后就要亏损,甚至倒闭”。在社会体制转型的背景下,企业要积极实现管理创新,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对于社会转型而言,社会形态的转变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如今的世界经济舞台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在日渐加强和频繁。在这样的“地球村经济”背景下,中国已经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与此相应,我国的人文性质也更加更加开放。在社会形态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创新自然也得主动、积极地去适应这个转变。

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充足的创新知识资源,也需要有效的创新方法。我国企业管理转型中也要求管理创新,而这个创新应该包含多种形态管理思想的并存共荣,这样才能适应不同管理客体以及管理环境的需要。因此,在企业管理的创新中,要顺应社会转型以及社会形态转变的需要进行管理创新。

三、创新管理制度,提高创新管理的手段

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制度不规范,管理体系不完善,自然容易导致企业管理混乱。无序管理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效率低,并发生财产的损失和严重的浪费,进而影响经营效益的提高。所以,在企业管理创新中,要深入认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强化管理制度的创新,要建立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规范的制度和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

在制度的执行中,要严肃处理那些违反制度的行为。一旦发现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情况,要坚决抵制。要努力形成良好的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实现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还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监督,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平稳、健康地发展。

四、有扬有弃,实现管理创新的目的

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实质上包含了三个问题,即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如果针对管理创新只作经济学的分析,只是把创新作为企业资源的一种新配置方式,就是脱离了具体的时空对创新的空谈。管理创新的概念源于管理的概念,其基础仍然是管理。它是一种现实的管理,是基于时空基础的一种管理。所以,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既要尊重传统的管理,又要做到积极地扬弃,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科学地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

总之,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创新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做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一些研究,才有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进而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玉.论经济活动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l(04).[2]孟胡勋.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管理观察,2012(27).

第三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进了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应如何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如何在大学课堂中普及,是现代一个较重要的课题。互联网创新的概念是什么,计算机类的学生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投入到创新创业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鼓励,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互联网互联网创新的概念

互联网创新的主要概念是凭借预见网络发展前景的独特眼光和对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那么创业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个很多人都可以理解为在某一领域成就一番事业称为创业。新时代的互联网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在2013年的经济人物颁奖仪式上,雷军、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对此问题给出了3种不同的论断:董明珠认为互联网是渠道,服务于传统制造业;马云认为互联网是工具,一种与传统思维兼容的工具;雷军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思维,需要抛弃传统制造业的思维。

3种思维,3条路径,谁胜谁负?马云当晚说得好:二十年后再看。

众所周知,参与互联网创业的大佬们都毕业于名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技术出身。马云除外,马云从小并没有互联网方面的天赋,他从事互联网实际上是投资于一个自己并不十分懂得和擅长的领域,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凭借了预见网络发展前景的独特眼光和对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再有就是他的坚持。小米总裁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基本完成了大学四年的课程,而且获得了武大所有的奖学金。腾讯总裁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等。

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模仿并超越对手。马云是在去美国考察,看到美国的EBAY是如此的方便和快捷,于是联想到了中国内地的空白市场。马化腾模仿以色列人开的OICQ,转化为风靡全中国的实时交流工具QQ等等。在90年代,中国的互联网可以说是起步较晚,便很多互联网产品能很快占领中国市场,为什么他们能一枝独秀呢,最主要的是: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创造奇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高职院校,目的是为了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可高职院校很多课程模仿的是本科院校开设的课程,理论多于实践。最终导致这些本来对理论课就不太感兴趣的同学,被逼无奈去接受那些课程,谁知怎么听都像听天书,非常的痛苦。但是,如果让他们去实操的话,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充满了激情。像计算机的课程,有些理论较枯燥,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些需要实际的操作才行等。

打游戏,看电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很多同学都是无所事事,不知何去何从。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想改变自己,送外卖,手机贴膜等,认为这就是一种创业,有些学校提供了场地,也是化妆、修甲等,有一点技术含量的网站建设,网络开发几乎看不到。教育厅让报创业项目,就临时想几个项目,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情况怎么能算创新创业呢?2014年6月搜狐网做了一份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8.4%。在众多的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成功创业率只有2%~3%左右。

教育部已发文《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新工作。通知还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虽然教育部针对各高校的创新创业已明文规定,虽有些高职院校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实际行动,已把创新创业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但是,一般都是学生即将毕业时突击开设的课程,很多都和就业指导课混为一体,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1)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导师缺少,具有互联网实战经验的老师稀缺,很多老师都是一校门到另一个校门,导致为了充数,很多学校的这门课由辅导员来完成。(2)部分条件不错的学校提供了创业基地,供学生去发挥,但大部分也只是餐厅、奶茶店等初级的服务行业,可模仿性较高。

再看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创业成本较低,现在已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已风靡全中国,农村已有了农村淘宝,过年回家都是网上购买火车票。

再来看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走过10年,如果一个B2B网站不能实现在线交易,只是企业信息展示的平台,它就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作为第二代电子商务网站,CEO相信最难的就搭建平台,你必须让买家和卖家对这个平台都有很高的信任度。她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江浙等外贸出口发达的地区,在阿里巴巴的眼皮底下,撬动了敦煌网的第一个客户,直至第一批用户。随后,又去东莞、温州跑一家一家企业,求着别人来敦煌网注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敦煌网作为一个敢于超越的“小萝卜头”。以下数据可以有力地证明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行性:从2004年到2010年,敦煌网的交易金额年均增长率高达1700%多,到2010年,敦煌网已有210万买家,来自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大约占到了80%。2010年成交额达到60亿人民币。对此,王树彤说:“这个时代给留下了很多机会,雅虎曾经如日中天,也差点被谷歌并购了;两个大学生的企业(face book)又把GOOGLE”给超越了。大企业很优秀,但是阻挡不了‘小萝卜头’的超越。”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信息时代,每一天都有奇迹发生的可能。现在,王树彤可以底气十足地向市场推销她的新概念:敦煌网实现了国际贸易的彻底在线化,从而给成千上万的国内中小企业带来了线上丝绸之路。

不可否认,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先知先觉者,在国人尚不知互联网是何物,更不知道通过网络能够完成商品交易时,马云已经领悟到了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以及对人们生活将会造成的影响。

第四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李刚 于春梅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11期

摘 要:高职院校必须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研究。本文对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畜牧兽医专业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 分段式 顶岗实习

课 题:2012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二五”科研课题。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理念,其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要目的,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将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工学交替、学用结合的目标。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且必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因此,与校外企业单位合作成为了实施这一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形式的一种,其作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形式,具有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体验的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可见,在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

一、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

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获取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目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够深入,监控、评价体系尚不健全,急需创新“行企校”联动办学体制,并形成多元化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校方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不断创新合作的体制机制,在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实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企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步调一致。

2.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

在进行顶岗实习时,学生总是选择大型的、知名度高及待遇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对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热情不高,而很多中小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却恰恰相反。因此,在安排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告知他们这样安排是专业教学的需要,在思想上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从而在顶岗实习中更扎实地掌握专业技能。

3.学生和员工角色转换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企业环境不同于学校环境,学生第一次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往往在心理上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难以达到相关岗位的要求。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建立相关顶岗实习制度及规程等,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使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岗位,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4.顶岗实习与未来就业

企业接收实习生顶岗是为了考察和选拔员工,希望招聘到优秀的员工。学生顶岗实习是为了获得实践技能,成长为人才,希望到待遇高的企业或岗位工作。这就要求校方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在校企双方利益上达成共识,使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完美对接。这样才能使企业留住需要的人才,学生满意就业,顶岗实习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5.顶岗实习与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职教理念有待更新,还需进行实践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生产实践与技术研发能力。二是不少学校现有教学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需要,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有待进一步拓展,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畜牧兽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专业课程设置与现代畜牧业生产岗位需求对接不够紧密,迫切需要吸收企业专家参与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上述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以顶岗实习为突破口。

二、畜牧兽医专业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辽北畜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在建设“省级示范院”和“国家骨干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形势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顶岗实习的路径需进行理性选择,既要遵循教育部的方针政策,又要结合专业建设和师资建设要求,采取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分段式”顶岗实习实施模式。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围绕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中心环节,笔者学院与一些龙头企业合作,通过创新,形成了“弹性学训交替,分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职业岗位,灵活组织教学,进行职业基本素养、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四个教学阶段的顶岗实习,完成“工学交替”,形成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具体设计见下图。

1.第一阶段:职场体验

该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和专业基础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实施文化素质、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通过企业参观、“体验式”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认知畜牧兽医行业特点、体验专业能力要求,明确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第二阶段:学训交替

该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岗位专项技能,注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技能”,实现工学结合,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以提高猪、鸡、牛生产过程中应具备的专项专业技能为目标,实施“学训交替”教学、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完成专项技能训练。

3.第三阶段:轮岗互换

该阶段重在强化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岗位综合能力。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岗实训,积累岗位工作经验,强化综合能力。

4.第四阶段:顶岗实习

该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从事岗位工作,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获得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分段式顶岗实习模式是一种还在探索中的崭新模式,它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在培养高职人才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同时,在畜牧兽医专业的顶岗实习过程中,要走工学结合之路,处理好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学生的求知需要及企业的人才需要,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

三赢。

第五篇:“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2015年的“互联网+”计划让“互联网+”成为热点词汇,教育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议题。文章根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其次比较“互联网+”背景下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最后构想“互联网+”教学的具体手段。本文的研究为未来的教育模式探索一条发展道路。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S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8-0016-02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追捧的热词。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这些都说明“互联网+”行动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量。

社会中的很多行业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教育行业也同样如此。“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冲击和挑战,教育行业如何面对和适应“互联网+”,需要教育工作者探索出一条科学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服务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认识“互联网+”

(一)“互联网+”概念

国内“互联网+”的首次提出,可以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的发言,他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随后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5年马化腾提交两会议案、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第二届互联网大会,都纷纷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议题,以推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创新能力。

“互联网+”在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截止目前,官方把“互联网+”的解释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讲,就是“互联网+传动各行各业”,但不是简单机械的相加,而是利用通信技术让网络与行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空间。

(二)“互联网+”的特征

有了对“互联网+”概念的介绍,对其特征的阐述,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互联网+”的内涵。它主要包含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

1.跨界融合。把网络与传统行业深度结合,这是开放的、变革的、重塑的融合。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跨界合作,让创新基础更加坚实,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更加便捷。从消费的角度看,融合也代表身份的转换,消费者变成投资人、参与者等身份参与创新。

2.创新驱动。中国一直以粗放型增长方式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廉劳动力成本为竞争优势。随着世界经济形式的变化,传动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对传动行业的融入,让经济模式发生了改变,更注重以创新带动增长。互联网思维正是求变化、自我革新、创新,这是互联网的特质。互联网的特质正满足传统行业创新革新的要求,二者的融合,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推向一次高潮。

3.重塑结构。互联网时代就开始了重塑结构的变化,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地缘、文化结构、权利、规则都不断发生着改变。这些变化来源于互联网的具有信息革命、全球化的特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让结构重塑继续变革,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尊重人性。互联网的巨大力量根本源自对人性的最终、对体验的敬畏、对发挥的重视。例如当下火爆的分享经济,摩拜单车、滴滴打车等经营模式,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也节约了很多资源。人性的光辉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力量,互联网与行业的融合,正是对人性光辉的发扬,对社会进步促进,对文化繁荣的推进。

5.开放生态。互联网的生态特征是十分重要的,保持开放的生态,就是要把传统行业中制约创新的环节去掉,间接信心孤岛,让人性决定如何创新驱动,让各行各业实现更大的价值。一个优化的生态环境,是做好企业内部生态与外部生态的对接,形成生态的融合。如信息技术与金融结合生态,教育研究与网络连接生态等。

6.连接一切。“互联网+”的一个目标是连接一切,连接所有人,所有事物。即落脚点在于对整个社会、世界施加影响。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将实现连接一切的目标,让未来的世界充满无限可能。还要注意这种连接是人性化的,是有层次、有差异的连接。互联网时代的各行业需要抓住机遇,把握未来。

二、“互联网+”对教育学模式的冲击

互联网的具体应用如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教育业同样如此。互联网正深刻的改变着教育的形式与内涵,把传统课堂教学推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当“互联网+”教育组合在一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育行业在技术手段上的革新,更是对教与学模式上的?_击,以及对教学理念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1.资源开放程度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知识的传授局限于课堂,教学资源集中在学校这个物力空间内,满足特定人群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教学,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储存能力、技术优势,可以用短时间吸引海量教学资源和信息,形成一个资源库。资源库通过使用终端用户上传、发布新的资源而保持源源不断的扩大。慕课(MOOC)就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典型代表,它是只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就是“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形式。2008年慕课在美国逐步发展,目前在中国也收到了很大关注。慕课三巨头平台之一的Coursera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注册用户达到65万人,美新增8个用户,有一个就来自中国。慕课的教育形式为有学习欲望的90后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

2.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课题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讲的形式开展。学生被动的灌输新知识,学习效果相对不好。互联网改变了这种传统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中心,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所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作用逐?u下降。随之而变的是,教师成为了学习的辅导者、服务站,教学方式从灌输到互动改变,也就是我们说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指学生课前在网络上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评估,教师负债答疑解惑,这是对传统课堂功能的改变。翻转课堂的应用也代表“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的改变,倒逼学校传统教学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从教学模式角度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网络课前预习、监督学习表现、检验学习效果;又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多样化,对教师来说是新的考验。

3.学习模式的改变。传统教学有固定教室、教学设备、上课时间、课上采用课堂一对多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教学可以变成无固定场所、无固定时间、只需要电脑或者移动设备接入网络就可以随时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突破了校园的局限,实现了时空的自由。新型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学生在过程中可以自主选课、选择教师,采用闯关模式来激励学生完成课后复习与预习,同时利用网络社区,每个人可以将学习中的心得分享给同学或老师,课程结束后还可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受到监督。

“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模式给学生带来了时空上的自由、同学间相互关注带来的正向促进作用等,这些方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服务的中心对象,最大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相反的,自主学习模式也会带来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效果不系统、缺乏深度思考的弊端。学生在学习中有可能受到网络中趣味化、娱乐化内容的吸引,进而难以耐心学习枯燥的基础知识。对于数量众多的网络课程,学生缺少甄别能力,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学习效果有可能适得其反。

三、“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构想

2015年,“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国内“互联网+”教育也逐渐呈现发展趋势。就目前来说,国内还没有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所以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个性化的教学体验。

网络教学平台的有点之一是可以集合国内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海量图书、期刊、专题、讲座等资源共享。供教师备课参考和学生学习。它打破了学校的地域限制,体现了当下资源共享的高效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价值,给老师和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学生在平台学习过程中,根据课程、阅读、兴趣等行为进行学习互动的交互。它是打破学校、班级、专业、地域构建的学习小组,大家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加入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和信息分享。个人可以发布分享和查看好友的分享,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构建人脉平台。

教师端通过网络平台统计学生问答、投票、作业情况,生成每位同学的课堂表现日志及分项统计信息。利用手机摇一摇随机选人回答问题,或者实现学生分组讨论;教学视频并支持弹幕功能。

2.有效的学习监督

鼓励学生按时收听课程和完成作业,采用打卡送积分、游戏闯关等激励形式,能防止学生跳集或拖拽学习。平台同时具有网络社交功能,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学生之间的相分享和影响,侧面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端用户可以监控学生出勤情况;鼓励学生发言,通过移动端抢答,给予积分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统计学生问答、投票、作业情况,生成每位同学的课堂表现日志及分项统计信息,给予学习评价。

未来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校园管理等都将纳入互联网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一所智慧校园。是及智能化、信息化、物联化为一体的新型学校。这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3.丰富的教学评价

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搜集大量数据信息,客服传统评价依据信息单

一、片面的情况。通过网络模式,评价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教育数据、情感因素、实践能力等,从而完善评价结果,让教育评价的内涵不断补充完善。

网络平台的评价可以含有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家长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做到每个人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也可以是被评价的对象,每个人处于动态进步的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胡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学习生态环境构建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2]谢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6.[3]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01):13-18.[4]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39-43.作者简介:蔡璐(1986--),女,辽宁沈阳人,经济学博士,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课题:“互联网+”视角的高职学生学习模式研究(JG17EB105)

下载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