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

时间:2019-05-14 22:1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

第一篇: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

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目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目 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 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

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阶级性 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5.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分析与综合 C.归纳与演绎 D.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17.从()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A.创造者 B.继承者 C.主要内容 D.阶级属性 18.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时代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和平发展 D.资本主义 19.马克思恩格斯的(),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A.高尚人格 B.崇高理想 C.奋斗精神 D.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20.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 B.世界观与方法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 D.政治与经济 2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剩余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22.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23.()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之一。

A.《共产党宣言》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资本论》 2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参考答案:1.A 2.A 3.B 4.A 5.B 6.C 7.A 8.B 9.B 10.C 11.A 12.A 13.A 14.B 15.A 16.A 17.D 18.A 19.D 20.A 21.D 22.B 23.B 24.A]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相对和平 B.世界大同 C.对话与对抗 D.发展与不平衡 E.联合与竞争

2.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来看,可分为两大思潮,这两大思潮是()A.人本主义

B.唯意志主义 C.实用主义 D.科学主义 E.存在主义

3.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的欧洲工人运动是()

A.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意大利罗马工人大罢工 D.英国工人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 E.西班牙船员大罢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D.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E马克思的理论创造 7.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系到:()A.新一代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B.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C.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E.祖国的未来

8.马克思主义是()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9.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

10.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1.ACDE 2.AD 3.ABD 4.BCD 5 ABC 6.ABC 7.ABCDE 8.ABCD 9.ABC 10.ABCD 5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2.坚持与时俱进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3.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这一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4.从阶级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

5.既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因此,我们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用马克思的所有论断和结论。

6.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7.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

8.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即使马克思主义学得很好,按照它办事,也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误。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最大的道理。各个具体事物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小道理。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办事也有可能发生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情况,造成错误和失败。但是,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首先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其次可以使人们在犯错时及时地改正错误。

2.答案要点:正确。坚持与时俱进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与时俱进是关键。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它们所强调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答案要点: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成为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即与他们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是分不开的。他们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点: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革命的实践使他们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他们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解决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4.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 6

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答案要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一脉相承”,是指他们在基本立场、思想路线、基本原则、根本任务上的一致性,即: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其最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所以,我们在坚持基本立场、原则、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必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对于某些个别过时的结论和论断必须抛弃,不要拘泥于它的所有论断和结论。

6.答案要点:错误。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体系、流派众多,可以概括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主张哲学应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拒斥世界观的研究,把哲学变成对科学进行纯粹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技是造成现代人“非人化”的根源,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现代西方思潮是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他们也涉及到了一些前人没有涉足的新领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由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使他们仍然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迷宫里兜圈子。它们在某一哲学分支细节上可能作出极有价值的贡献,但是在对整个世界、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根本性认识上,至今没有一个体系或流派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水准,更谈不上“超越”了。说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

7.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阶级,它最尊重科学最需要科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8.答案要点:错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当时社会的某些具体问题的言论是过时了,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9.答案要点:错误。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的实践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实践是否能一帆风顺地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还取决于实践成功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否完备。理论与实践毕竟是两回事。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

四、论述题

1.试述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试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5.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6.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立场。[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上升到了首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当时欧洲的发达国家,已经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3.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在它创立时就批判的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思想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不断研究和解决前进和实践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而它能够成为永葆青春火力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的整个哲学史作了批判性的总结:一方面他们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包括社会历史和人类思维在内的一切领域。另一方面又纠正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反科学性,把辩证法规律从唯心主义泥潭中解救出来,重新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从而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并且,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强调哲学的使命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样,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哲学领域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变革——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一个十分完备而又严密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也为全部科学提供了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整个社会科学也就进入了现代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以这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一切思想和趋势的根源入手,分析和研究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和根源,得出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吸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实现了经济学史上的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深刻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预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使对人类社会的预测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实现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5.答案要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6.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江泽民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段论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大家必须牢牢记取。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根据以上论述分析回答:

(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2)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进一步概括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第一,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第二,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第三,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总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3)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下面是一组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科学性关系的不同看法的材料。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2)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参见列宁:《什 10

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你怎么评价第一种的观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要点:]

(1)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科学性不相容的观点是错误的。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本质的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又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方向,同时又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阶级性和科学性、阶级性和真理性是完全一致的。

3.下面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参考答案要点:]

(1)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 11

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

A.唯理论和经验论 B.唯物论和唯心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世界观和方法论

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8.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10.“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

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

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

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 12.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13.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

1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5.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1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17.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的认识方法是()A. 联系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 C.实事求是的方法 D.矛盾分析法

18.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A.可知性 B.客观性 C.偶然性 D.随机性

1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社会规律的历史性 B.自然规律的不可重复性 C.社会规律的间断性 D.自然规律的盲目性

20.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21.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这是根本错误的,原因在于()

A.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 B.人的理性受到情感的作用

C.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D.人的情感也为自然立法

22.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

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 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23.有人说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而人的活动是受到他们各自的目的、理想和愿望等因素支配的,因此不存在社会规律。这种说法违背了()

A.社会规律的可知性 B.社会规律的属人性 C.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D.社会规律的差异性 24.“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参考答案:1.C 2.D 3.A 4.B 5.A 6.C 7.B 8.A 9.C 10.A 11.C 12.B 13.D 14.B 15.C 16.A 17.D 18.B 19.A 20.A 21.C 22.C 23.C 24.C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B.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C.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D.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 4.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如下特点()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6.新事物是()

A.在时间上最新出现的事物

B.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

C.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D.为大多数人所拥护的事物

7.意识被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突出表现在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A.意识的创造性 B.意识的目的性

C.意识还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D.意识能够调节人们的生理活动 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

C.人的意识的创造性 D.人类活动的受动性 9.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方法的有:()

A.“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B.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C.“尚和去同”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0.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关系 1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参考答案:1.AC 2.BD 3.ABC 4.ABCD 5.ABC 6.BC 7.ABCD 8.AB 9.ABCD 10.ABCD 11.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2.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4.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5.唯物辩证法就是不偏不倚的折中法。

6.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所谓既肯定又否定实质上是自相矛盾的说法。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形态,其功能首先在于反思。哲学的反思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人和世界的认识关系或观念关系的研究;二是对人和世界的实践关系的研究。(2)哲学不仅具有反思功能,更重要的是它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功能。正确的哲学不仅能科学地说明世界、反思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是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

(3)此命题夸大了哲学的反思功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或者是正确的反映,或者是错误的反映。但意识的表现形式上是主观的。所以说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2)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4.答案要点:正确。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是由事物的特殊矛盾决定。量是事物的可以用数和形去表示的规定性。量是事物的等级、规模、速度等方面的表现。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导致事物质的变化。质和量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可分离的客观规定性。

5.答案要点:不正确。所谓折中法,是指把不同的理论和观点进行调和,是和事佬。而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一种思维方法。它们都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客观联系和规律。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联系和发展,反对片面、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6.答案要点:任何事物内部都可以分为两大方面,肯定方面是有利于现有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从而获得发展的。但是否定和发展总要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失去了这个基础,否定和发展都无法进行。这个基础体现了事物发展中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在否定中存在着肯定。这样的否定就是辩证法的否定。不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7.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唯物辨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就要求我们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如果,我们偏听偏信,则必然不能够获得对于事物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只有“兼听”才是获得对于人和事物比较全面和客观认识的方法。

8.答案要点:荀子的这个命题是正确的。所谓“天”就是客观世界,它既包括自然世界也包括社会世界。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它运动的内在规律性,这些个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也都不可能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是符合唯物辨证法的。

9.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个能动的反作用还是十分巨大的。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毕竟还是要受到客观规律制约的。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不能对事物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在“文革”期间提出的口号,就是过度宣扬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而无视客观规律性的典型例子。

10.答案要点: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论述题

1.运用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试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4.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然性和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世界是统一性的,即承认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与二元论区别开来。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来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属性、功能或物质发展和存在的表现。这一观点与唯心主义社区别开来。第三,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第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从而解决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统一性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2)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去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一,既然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无论观察问题,还是制定方针、政策,都要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第二,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来确定路线、方针、政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或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

2.答案要点:(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必然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2)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其决定性环节是劳动,根本的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而劳动实践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的物质活动。(3)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人类社会既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3.答案要点:(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4.答案要点:(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曲折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的迂回。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循环论和直线论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准备走艰苦之路的理论指南。(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新兴的事业,它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必然趋势,它是全人类必经的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所以它必然最终在全人类获胜。(3)但是社会主义事业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它是历史上第一次以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宗旨,必然遭到旧制度势力的强有力的抵抗。又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兴的制度,人们没有经验,在建设中难免有失误,甚至遭到敌对国家“和平演变”的成功。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道路中必定是崎岖的。(4)总之,我们既要必胜的信心,又要有艰苦奋斗的准备。

5.答案要点: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6.答案要点: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第二,唯物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同认识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 19

用中”,“过犹不及”,“举一反三”,“洞悉症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回答的有关材料。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2: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2)材料2属典型的二元论。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终仍然导致唯心论。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下面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组材料。

(1)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2)拉美特里说:“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4)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4)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以上是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的基本看法,请根据这些看法,说出他们所从属的基本哲学派别或哲学形态。

2.根据列宁的物质概念,说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1)德谟克利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拉美特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列宁:辩证唯物主义。(2)列宁的物质概念同唯心主义及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20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深刻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

3.下面是一个对园林布景的不同看法的有关材料题。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一番。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摘自2004年《报刊文摘》美文精选 原载2月13日《现代女报》作者 农先安)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建筑师“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参考答案要点:]

1、(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受整体的制约。(2)和谐是包含矛盾的和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1)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同一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吸引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2)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也没有离开斗争性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包含,同一是有斗争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4.下面是关于庄子的蝴蝶梦的寓言故事。

在《庄子》中,有一段庄子梦蝴碟的描写。有一天,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大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不一会,庄子醒了,发现自己原来还是庄周。他大惑不解地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周与蝴蝶总应该有所分别,这也许就叫“物化”吧!”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庄子的蝴蝶梦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2.庄子的蝴蝶梦和物化观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要点:]

(1)庄子借用蝴蝶梦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个梦境,一种幻像,只有看破人生的人,才能超凡脱俗,达到至极之境。(2)庄子的蝴蝶梦和物化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庄子总是想像自己能够与物俱化、与道合一,以至于能逍遥于九天之上,获得绝对的自由。(3)庄子的蝴蝶梦也提出一些人生观的重大问题,如怎样对待人生的名利问题,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一切唯物主义都是()A.不可知论 B.唯实论 C.可知论 D.辩证法

2.“我思故我在”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4.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共同点是()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 B.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

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D 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

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 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8.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9.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D.可知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13.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唯心主义 D.可知论

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工具的改进发达 D.人类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 15.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23)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1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从实践中得出可靠的结论

18.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A.客观性 B.绝对性 C.全面性 D.相对性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A.直接现实性 B客观普遍性 C.能动目的性 D.社会历史性

2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2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22.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3.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作出了准确的预报。这件事说明()A.认识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D.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参考答案:1.C 2.D 3.A 4.C 5.C 6.A 7.D 8.D 9.C 10.A 11.B 12.A 13.B 14.B 15.A 16.C 17.C 18.D 19.A 20.D 21.C 22.C 23.A]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是()A.从物到感觉到思想 B.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认为物和思想同时产生 D.反映论 E.先验论

2.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A.抽象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内在规定性 E.形象性 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A.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 C.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联系 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依赖 E.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促进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论断揭示了()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对一个具体事物认识的实践只是相对的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认识是一个无限过程 E.人类认识活动的总规律

5.下列现象什么属于理性认识()A.“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B.蹲点调查,掌握材料 C.调查研究,制定政策 D.总结经验,制定政策 E.政策妥否,实践检验

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是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7.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这是因为()A.逻辑证明是实践之外的辅助标准

B.实践检验的结果还靠逻辑证明来判决 C.逻辑证明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指导

D.逻辑证明是与实践检验互补的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法 E.认识的形式决定的

8.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 E.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9.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实践不断()A.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D.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条件的有()A.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把关于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E.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2.头孢曲松钠这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如果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的现象,在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时曾出现病人致死的案例,医学上称之为配伍禁忌。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没有禁止这种药物的使用,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写清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说明。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B.认识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C.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D.认识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E.应该在普遍联系中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27

1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因为()

A.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的性质 B.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性质 C.它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D.它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参考答案:1.AD 2.CE 3.CD 4.ACDE 5.CDE 6.ABDE 7.AD 8.ABCE 9.ABDE 10.ABDE 11.CDE 12.CDE 13.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先验论。

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3.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都是检验真理的标准。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5.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正确的理论对革命的行动有决定性作用。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同层次的真理,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真理的两种属性。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正确。因为: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论都主张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客观精神的产物,都将认识当作先于物质和实践经验的东西;在认识路线上,一切唯心主义都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

2.答案要点:错误。因为: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真理和有用有联系,但有用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第二,上述命题将真理与有用等同,犯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

3.答案要点:错误。因为: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逻辑补充,是一种探索和论证真理的手段,但逻辑证明不能离开实践基础,它本身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逻辑证明的作用不能夸大,更不能代替实践标准。第二,这一观点夸大了逻辑证明的作用,最终必将导致否定实践标准的错误,陷入唯心主义。

4.答案要点: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 28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5.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能以它作为对错的标准。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真理,但它只是主观的东西,故不能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6.答案要点:正确。理论对于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7.答案要点:错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不是相对真理的两种属性。

四、论述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怎样?割裂两者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3.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4.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意义。

5.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6.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不仅互相区别,而且又互相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实际工作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是犯了类似这种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2.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坚持实践标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 29

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闻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3.答案要点:(1)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3分)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2)党中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纠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4.答案要点:(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略)。(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如何绝对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但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反映;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作为一定范围、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内容。人类认识就是不断地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3)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伟大的实践。

5.答案要点:(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对认识辩证运动全过程的科学总结,体现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过程,也是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有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正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反复的发展过程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地得到解决,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生动体现。

6.答案要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1)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真理的内容客观的,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是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是相对、有限的正确认识。它也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认识广度的相对性;其二是认识深度的相对性。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感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种不同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必须始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真理。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把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否认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有关创新的一组材料。

材料1:牛顿的名言:“假如我看得比较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材料2: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材料3:许多年来,中国被认为一个贫油国家。因为传统的地质理论认为,大油田一般都生长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而不可能有储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等大型油田,终于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根据材料1、2、3,说明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根据材料2、3说明创新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创新的基础是实践以及对已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和总结。(2)创新的重大意义: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下面是一组图片,请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2幅图片画的是什么,为什么?

(2)有人认为左图画的是鸭子,有人认为是兔子;有人认为右图画的是高脚杯,有人认为是一对情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要点:]

(1)可以答出任何一种情况。根据各自的情况来答,只要有道理。(2)这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结果。感性认识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是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和各个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的思维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① 主体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活动的方向。② 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平。③感觉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由于不同的认识主体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背景知识、认识角度等,这就制约了不同主体的认识方向,从而出现对同一个客体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

3.下面是一个有关调查研究的材料。

一家在不同城市拥有几十家连锁超市的大型销售企业,欲在N市某小区附近设立新店,于是决定公开招聘销售部主任。招聘启事一公布,应者如云。通过几轮选拔,候选人只剩下10人。最后一轮考试,公司的考题是:在3天时间内调查清楚小区的购买力情况,时间段、信息准确者受聘。求职者的调查方法五花八门,有的采取抽样调查法,有待采取电话调查法,有的采取直接询问进出小区住户的方法,而最早完成调查(仅用4小时)并最后被任命为销售部主任的应聘者,虽然用时短但结论与其他人基本一致。这位应聘成功者在阐述自己的方法时说:我没有接触小区的任何一个人,只是对小区里的所有垃圾箱进行了查看,根据垃圾的数量、包装、品种,从而得出这个小区总体消费水平的大致数字。(摘编自2007年3月12日《扬子晚报》)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这位成功应聘者调查方法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参考答案要点:]

1.(1)一切从实际出发;(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要善于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2.(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和表明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掌握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4.下面是丁肇中关于科学研究的体会的材料。

2002年5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冬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明,以 32

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误的,还有第4种夸克。有了第4种,就可能有第5种、第6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要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

(2)真理是一个过程,即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又是一个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过程,这是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真理的发现,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5.下面是一个关于对西红柿认识经过的材料。

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西红柿,人们都喜欢吃,然而当初人们却不敢吃它。原来西红柿生长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尽管它很讨人喜爱,但当地人认为它有剧毒,不用说吃,就连碰也不敢碰它,并给它起了吓人的名字叫“狼桃”。直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的精神,决心要尝试一下。在吃之前,画家作好牺牲的准备,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待“上帝的召见”。可是时间过了很久,他不但没有死,而且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实践有哪些基本特性?

(2)结合案例说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参考答案要点:] 画家为了认识“狼桃”,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去尝试,对于我们具有较大启示。画家的尝试行为即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说明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第一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第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第三,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第一,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第二,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无止境地发展着。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

6.下面是一组有关自由观的材料。

材料1: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 33

“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宿命”的摆布。(摘自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材料2: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与人不可分。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这个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不“附属于”“任何必然性”,“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无任何根据和是非标准。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摘自萨特:《存在与虚无》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材料3: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2.材料2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3.结合材料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要点:]

(1)材料1是典型的机械决定论的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客观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但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人的自由,最终导致宿命论。(2)材料2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绝对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人的能动性,但否认客观必然性、因果关系和客观条件对人的能动性和自由的制约,把自由看成是绝对的,选择是任意的。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就是唯我论。(3)材料3是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由观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必然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依据必然对世界的改造。必然是自由的限度,又是自由的根据。否认必然,不认识必然,就没有自由。认识和驾驭必然,才能使其为一定目的服务,才能取得自由。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4.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6.生产关系的本质是()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人们的阶级关系 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 D.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7.国家是代表()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8.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0.“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过程 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12.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3.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A.产业革命 B.思想革命 C.政治革命 D.经济革命

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

1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16.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17.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

A.改造自然 B.适应自然 C.制造工具 D.控制自然 18.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20.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1.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22.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

2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2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25.社会存在是()

A.社会环境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27.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A.人和人的关系 B.人与工具的关系 C.物和物的关系 D.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28.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

A.国家元首 B.意识形态 C.国家政权 D.政党

29.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人是符号动物 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0.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31.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32.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阶级妥协的结果 B.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使用暴力的结果 33.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是()

A.分配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参加生产劳动与否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D 7.A 8.A 9.A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C 18.C 19.A 20.A 21.D 22.A 23.A 24.C 25.B 26.B 27.D 28.C 29.D 30.C 31.A 32.C 33.B]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A.没有研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 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D.忽视了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A.—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B.人们能动创造的过程 C.社会主体自我认识的过程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决定 3.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A.政治学 B.文学 C.道德 D.修辞学 4.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有()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 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 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杰出入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 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

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

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7.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劳动创造了人”的基本根据是()38

A.劳动使人们结成了社会关系

B.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并使猿手变成了人手 C.劳动推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

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9.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多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1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为()A.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E.社会意识是人天生就有的

11.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后者不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 B.前者是某一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后是同一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 C.前者的发动者是被统治阶级,后者的发动者是统治阶级 D.前者一般都是暴力的形式,后者一般是非暴力的形式

E.前者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后者是同一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12.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A.人的自我价值 B.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C.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D.人的社会价值 E.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13.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参考答案:1.BC 2.ABCD 3.A BC 4.ABCDE 5.BE 6.CDE 7.ACE 8.ABCDE 9.ABD 10.ABCD 11.BCDE 12.AD 13.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4.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5.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因而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6.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7.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原理表明先有劳动,后有人和人类社会。8.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9.人既是社会的自然前提,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10.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11.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因而它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12.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答案要点:错误。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区分不同上层建筑性质的根本标志。

3.答案要点: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具有不同思想、目的、动机的人的“合力”构成的。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但是,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

4.答案要点:错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心史观。一些唯心史观也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5.答案要点:正确。人类社会是由多种要素和矛盾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些要素和矛盾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具体说来,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们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革命和改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重大力量。

6.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在本质上都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不同的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主观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及其符合的程度。人如果不顾社会规律任意而为,将会受到惩罚,在实践中遭到失败。片面夸大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将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

7.答案要点:错误。劳动不是在人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而是与人的形成同步进行的。在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由猿的本能活动向人类劳动的转化。人类在劳动的基础上脱离了动物界,形成了人和人类社会。

8.答案要点:正确。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因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秩序和趋势,社会发展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

9.答案要点:正确。人是社会的自然前提表明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没有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也谈不上社会的历史发展。

人又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因为社会历史从来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无主体的过程。历史运动的前提是人的社会存在,历史变迁的动力源泉来自人的社会活动,历史进步 41

表现为作为人的活动产物的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改变,历史规律亦存在于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之中。

10.答案要点:错误。人的价值主要包括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所尽责任和义务的多少。

11.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固然同自然规律一样,有其客观性。但社会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它总是同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密切相联,并建立在这些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础之上,因而不能完全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12.答案要点:错误。我们说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并不意味着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也不意味着人人们之间只有经济关系,更不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只能归结为金钱关系。金钱关系只是人与人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一个部分,除经济关系之外,社会关系还包括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其它关系。

四、论述题

1.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试用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4.试论述社会形态的辨证发展特点。

5.如何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6.试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说明掌握这一原理的现实意义。

7.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的一致性。

8.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1)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或事业。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通常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杠杆。表现在:它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它是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革命力量;它作为革命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和更新。(3)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4)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在当代,“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既要反对科技决定论,又要反对科技异化论。

2.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时期艰苦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搞好党的建设,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3)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

3.答案要点: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发展,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滥用,使得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问题。只有一个地球,所有的人都是这同一个地球的居民,没有一个问题像环境问题这样真正地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人类必须坚持并切实执行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4.答案要点: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综合作用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的发展呈现出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特点,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社会形态的发展既受普遍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特殊规律的制约,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5.答案要点:(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结构。(4)生产方式 43 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5)生产方式是联系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的纽带。

6.答案要点:(1)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增长速度,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2)正确认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对于我国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要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除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外,还必须重视人口因素,做到切实贯彻党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人口的生产和人口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任何忽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的思想和观点都是不利于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

7.答案要点:(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2)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从而得以日益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惟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空间。在这一可能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决定于主体的选择。

8.答案要点:(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第一,党政不分,既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又影响党对大政方针的领导和自身的建设;第二,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第三,干部制度不健全,在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奖惩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能促使干部尽职尽责地为社会服务;第四,法制不完备,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存在;第 44

五,权力过分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充分,人民群众不能对政府各部门其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等等。(3)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五、材料分析题

1.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不同思想家有不同理解。

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马克思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2)对材料2中的观点加以评析。[参考答案要点:](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马克思的这段话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觉得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指出了唯心史观错误的根源在于从思想、理性而不是从物质生产出发寻找社会变革的动因。

2.下面是关于评价社会革命历史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近年来,有人打着“史学改革”或“学术讨论”的旗号,按照他们的逻辑在“回顾二十世纪”的。这些人比附当前对政治稳定的强调,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大加指责、肆意挞伐。在他们的眼里,近现代中国的革命争不过是“百年的疯狂和幼稚”;“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革命‘破坏一切’”;如果不是“革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会如此缓慢。由此,他们咒骂“革命的残忍、黑暗、肮脏”,认为革命归结起来不过是一个“糟”字。他们在大骂“革命”的同时,大力鼓吹“改良”,认为革命是—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并因此得出“改良可能成功,革命一定失败”,“革命不如改良”等等结论。“告别革命论”者宣布:“21世纪不能再革命了”。

材料2:马克思:“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45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材料3:列宁:“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分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作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革命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告别革命”吗?(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告别革命论”的主要错误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1)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爆发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告别革命”。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3)“告别革命论”它用非历史的非辩证的态度对待社会革命,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史学观。

3.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的材料。

材料1: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首次对群众观点进行了系统总结:第一,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第二,就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三,就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四,就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材料2: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

材料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

1、材料

2、材料3的共同点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要点:]

(1)材料

1、材料

2、材料3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下面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的观点。

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认为,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和精神面貌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气候的影响作用。他认为,居住在寒带地区的北方人体格健壮魁伟,但不大活泼,较为迟笨, 对快乐的感受性很低;居住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体格纤细脆弱,但对快乐的感受性较为敏感。北方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象青年人一样勇敢,刻苦耐劳,热爱自由;而南方人则心神萎靡,缺乏自信心, 老头子一样懦弱,懒惰,不动脑筋,可以忍受奴役。“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地贫瘠 ,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豁而柔弱、怠情、贪生怕死。”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 而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则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同时 , 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小国宜于共和政体, 大小适中的国家宜于由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则宜于由专制君主统治。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环境的理论是怎样的?(2)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哪些错误? [参考答案要点:]

(1)自然环境是指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外部自然物质条件。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

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 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状况,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但是 ,自然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孟德斯鸠从社会历史领域排除了神意的干扰,把人的自然本性看作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他试图从自然因素中寻找决定社会制度的因素。这在当时虽然有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理论毕竟是错误的。其理论缺陷在于: 其一,方法上的局限。地理 47

环境作为外部条件, 虽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和经常的条件,但是它既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进入社会生产才能实际地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地理环境起作用需要社会生产方式的中介。其二,材料上的局限。由于选择了部分国家与地区,而没有也不可能看到更多无法用地理环境解释的社会面貌的差异。例如在德国合并之前的东西两德条件相当,但社会生产力大不相同。其三,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把地理环境看成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没有看到环境也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尤其是当代人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科技进步帮助人超出原有地域的局限,环境的变迁越来越受到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左右。

5.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6.下面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的本性问题的一组有关材料。

材料1: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不能说是个人。侧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种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

材料2: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憎恶,顺其发展,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会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

材料3: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比较材料1、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

(2)材料1、2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

(3)材料1、2的共同缺陷。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表明,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材料2表明,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材料3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2)材料1的合理因素是人的善本性,只是有善的开端和萌芽,需要加以扩充和发展,否则连孝敬父母都不行。材料2的合理因素是主张对人的恶本性不能顺其发展,必须加以教化引导,这关系社会到的乱与治。(3)材料1、2的共同缺陷是脱离了人的社会性来认识人的本性,是一种抽象的超历史超阶级的人性论,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资本主义萌芽于()

A.14世纪 B.14世纪末15世纪初 C.14-16世纪 D.17世纪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A.平等互利的关系 B.互利互惠的关系

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4.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实现过程 6.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A.商业资本 B.借贷资本 C.产业资本 D.流通资本 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 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劳动力成为商品

9.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国际化大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现代商品生产 10.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1.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C.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1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3.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A.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C.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D.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消费力下降 C.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D.流动性偏好 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不足 B.生产过剩 C.消费不足 D.失业增加 16.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在剩余价值实现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B.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资本的价值补偿方式的不同 17.剩余价值率是()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 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 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抽象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脑力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9、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2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D.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B.价值补偿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 D.实物补偿问题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六)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六)(②不能由社会直接向劳动者个人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独立的核算单位和分配单位,按劳分配要以企业为基本单位来进行,而不能由社会按照统一的标准直接对劳动者个人进行分配。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劳动报酬标准也就不同,因而在不同企业工作的劳动者即使提供了相同的劳动量,所得劳动报酬是有差别的。

③不能以劳动证书或劳动券的形式直接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在市场经济中,包含在产品中的劳动量是不能直接计量的,而要表现为价值通过货币来计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货币报酬(货币工资)与实际报酬(实际工资)脱节的问题。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货币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就会下降,最终使得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已作了社会扣除)与换回的消费品所包含的劳动量不一致,变成不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了。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原因、形式是什么?

⑴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生产要素,指的是资本、技术、土地、房屋、生产工具、经营者才能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就是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向要素投入者支付报酬。所谓生产要素的贡献,是指它投入生产经营后所起的作用,所带来的收益。在实际生活中,生产要素的贡献有时很难计算,于是便以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替代,作为支付报酬的标准。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

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这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私人所有制的经济。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必然有一定的分配方式与它相适应。其次,它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它必然要作为商品,形成市场价格,进入市场交易。这样,生产要素所有者就必然要按照其投入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应的收益。

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具体形式很多,主要有按资本要素分配的利息、股息、利润,按土地等要素分配的租金,按技术要素分配的技术转让费和技术贡献报酬等。

①利息是让渡一定期间资金或资本使用权的报酬或价格。

②股息是对购买股票而向股份企业投资的股东所支付的报酬。

③利润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是企业主按资本分配而获得的收入。

④租金是暂让渡固定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建筑物、交通工具)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

⑤技术转让费。是以投入技术要素而获得的收入。

3.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特征是什么?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节分配关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不论实行哪些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只要还不是实行按需分配,对于满足所有的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来说,都会有缺陷,都会是不足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这些缺陷和不足,要靠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来克服和弥补,才能使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获得保障。

②缓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为社会提供安全保护。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平衡现象是不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能对社会经济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后遗症起缓解作用、化解作用,从而为社会提供安全保护。

③排除障碍,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活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规模和结构是必

须经常调整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必须相应调整,否则便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职工生活由企业保障转为社会保障,就卸掉了企业身上的包袱,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为企业的结构调整扫除了障碍,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强活力和提高效率。

④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人们之间的互相合作关系。社会主义承认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同时又肯定人们之间的互相合作关系。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实质上就是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使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有这样那样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保障。所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⑵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基本的内容,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①社会保险是一项非盈利性的福利事业。

②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全体人民。

③社会保险由政府统一管理。

④社会保险水平直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⑶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灾害、妇女权益、生育、基础教育等保障和其他社会福利(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都属于社会保障的范围。作为社会保障主体的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应该将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结合起来。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单纯的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固然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单纯的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将国民经济纳入出口导向的轨道是不现实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2.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1)对外贸易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2)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5.引进技术的作用和原则是什么?

(1)科学技术能增强人的劳动技能,能改进生产资料,改进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从而提高人类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2)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科学技术水平也就不同。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都领先。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各国之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必要性。

(3)对于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来说,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更为必要。通过引进技术,可以节约时间和经费,使本国的生产技术有较高的起点,并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培育科技队伍,迅速提高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引进技术的代价是较小的,而收益是很大的。

(4)引进技术的原则是:

济的基础,而宏观经济的良好状态则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和居民的经济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整体。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在总体上保持符合各项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内在要求的良好状态,是微观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本身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就越是如此。(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缺陷。例如:市场主体投资与经营决策的盲目性;收入分配高低悬殊,两极分化趋势扩大;行为趋利性导致的对社会和公众的损害等。这些缺陷市场经济本身是无法克服的。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引导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弥补市场机制不足,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

如何理解宏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有哪些职能?

(1)宏观经济管理既是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又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同一定性质的国家相联系。由于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就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由于同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社会经济制度不同,国家性质不同,宏观经济管理又是具有不同性质的。

所以,宏观经济管理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作为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管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共同点。因此,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作为同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也不应当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

(2)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五项:

外经济关系的主要要求是调节外汇收入与支出使两者达到基本平衡。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各种调节手段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加强宏观经济调节的综合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宏观经济调节,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还要运用计划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1)计划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计划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指导性计划。这种计划是宏观调节的重要手段。通过国家的指导性计划,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和行动方案,为各部门、各地区和所有企业的投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指明方向为运用其他各种手段调节经济提供依据。

(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也称经济杠杆,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的经济手段不具有强制性,而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来诱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因此它具有间接性的特点。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五)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五)(第12-14章)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1)市场体系,是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市场所构成的整体。(2)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市场结构完整。市场应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组成。

第二,市场组织良好。就是有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

第三,市场统一。从国内来看,各种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是相通的,两者密切结合。

第四,市场决定价格。除少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国家决定和管理外,其余大量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决定。

第五,市场保障健全。要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执法制度。

第六,宏观调控有效。健全计划、组织、调节等系统,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管理。(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市场体系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市场体系的存在,是企业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次、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要从市场上获得。

再次、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要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销售。

总之,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企业的产、供、销活动就会发生困难,企业也难作为市场主体发挥作用。

2.商品市场的构成和形式是什么?

(1)商品市场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构成。(2)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有:

一是产需之间或产销之间直接交易。

二是零售市场。

三是批发市场。

四是拍卖市场。

五是招标市场。

3.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

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它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

4.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如何?

(1)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将主要由政府决定价格,改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也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关键。

(2)理论价格,是按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中等成本,即部门平均成本加合理盈利来计算的价格,它大体反映商品的价值。

理论价格的意义在于,它为企业定价提供基本的依据,为分析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调节价格总水平提供依据。

(3)市场价格,是以理论价格为基础,在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形成的价格。当 1 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上升,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下降。

市场价格同理论价格经常是不一致的。但是,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或生产价格为轴心而上下波动的。

(4)市场价格的波动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供求关系,使之不断趋向平衡。

5.价格体系

(1)价格体系,是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价格体系是由商品比价和商品差价构成的。

(2)商品比价,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在同一地点,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之间的价格比例。

(3)商品差价,是指同一种商品由于质量不同,流通环节不同,购销的地区、季节、数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6.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成本。主要是生产资料成本、劳动成本、销售成本。这些成本的平均水平发生变动,直接引起价格的变动。

第二,商品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不同组合的变动,都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第三,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货币发生贬值,即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商品价格上涨。货币发生升值,即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

第四,垄断。卖方垄断,一般价格会上升。但在以战胜竞争者、抢占市场为目标而进行倾销的情况下,价格则可以下降。买方垄断,一般价格会下降。但在以垄断市场为目标而提价抢购的情况下,价格则可以暂时上升。

第五,政府的政策。一是税收政策、利息政策对价格的影响。税收增加,就引起价格上升。二是价格政策。政府定价范围的变化,对定价规则和价格管理的改变,都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7.价格改革的任务

深化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第二,理顺和管好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

第三,建立价格调控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储备调节体系、市场风险调节基金制度。

第四,搞好市场和价格立法,加强市场价格监督,以规范的市场价格秩序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8.市场竞争和垄断

(1)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过程。(2)竞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在生产中推动企业努力降低成本,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做到投入少产出大,使自已生产商品的个别消耗比别的企业更少。另一方面又推动企业在市场上用各种手段推销商品,扩大市场,力求比别的企业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实现商品的价值。(3)按竞争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二是完全垄断的市场。

三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四是寡头垄断市场。

按照竞争的领域和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2(4)因为竞争对于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巨大作用,因此,应当提倡竞争、保护竞争,为公平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1.科学技术进步,你认为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何在?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2)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的:

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各部门和各行业的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独立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3)我国实现技术进步有以下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为了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只能着重发展为产业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人才,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的人才。

2.经济效益提高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哪些?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

(1)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2)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符合以下经济条件:

第一,资金占用要少。

第二,成本支出要少。

第三,有用成果要多。

(3)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出更多产品和提供更多服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的盈利,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以高投入换取经济增长的状况,这样,才能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

(4)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是互相依存的,一致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有了好的微观经济效益,才可能有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为微观经济效益提供外部条件。宏观经济效益好,能使微观经济获得较好的条件,来提高经济效益。

3.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1)按实现经济增长途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

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来实现经 3 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较益较高。

(2)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发达阶段,经济增长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是难以避免的。到了发达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则以集约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经济不发达阶段转变为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

(3)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增长需要各种资源的供应,但是,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总是有限的,尤其我国,人均占资源不足,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型,就很难支撑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缓解资源有限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要之间的矛盾。

第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不相同。粗放型方式,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而集约型方式则投入小,成本低,效益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较快地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高超技术,向国际市场推销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获得丰厚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则只能出口初级产品或低档次的产品,不仅价格低,收入少,得不到 更多的实惠,而且在国际竞争中也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途径,是我国人民跨世纪的迫切任务。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是什么?

(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有:

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第二,各产业部门互相协调。

第三,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

第五,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

第六,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即能够达到投入小、产出大的要求。

5.什么是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1)基础产业,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它是为各部门投资和生产经营创造物质条件和环境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或前提。

(2)支柱产业,也称主导产业,它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具有带动其他部门发展的作用。

6.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各有什么特点?

(1)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有机构成低,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较少,一定量资金吸纳的劳动力较多。

资金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有机构成较高,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较多,一定量资金吸纳的劳动力较少。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设备技术水平较高,技术人员在劳动者中的比重较大,单位产品价值中技术含量较高。

(2)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升级,必然带来生产率的大提高、经济效益的大提高。当然,这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7.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生产增长 与人口增长应相互协调。这是因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生产资料的增长相适应。人作为消费者,人口增长必须与消费资料增长相适应。

(2)人口的增长速度要低于生产增长速度。这是因为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并保证所有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必须使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低于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

1.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如何评价国民生产总值指标?(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联合国统计司,根据各国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制定了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种是适用于市场经济各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英文缩写为SNA),另一种是适用于 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英文缩写为MPS)。这两种体系,先后于1968年和1971年公布。SNA通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和广义的国民收入指标。MPS通常采用社会总产值和狭义的国民收入指标。现在,随着计划经济各国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些国家也逐渐采用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为了全面反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成果和总水平,及以产业结构,为了便于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经济比较,我国从1985年起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统计。(2)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NP),是联合国承认的世界多数国家采用的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所谓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包括供人们消费的生活资料,也包括供投入生产的劳动资料。

国民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① 生产法,将各部门的增加值相加。② 收入法,将各种收入即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营业盈余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相加。③ 支出法,将各项支出(个人和政府购买的物品和服务、投资、净出口)相加。(3)国民生产总值与几个总量指标不同。

①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生产,是指本国的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和在国外的生产活动,而不包括外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国内生产,则是指所有在本国领土的生产活动,既包括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又包括外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但不包括本国国民在国外的生产活动。因此,国民生产总值是本国国民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则是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两者的关系是: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②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不同。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的用货币表现的物质产品的总和。这里讲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含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社会总产值就是这五年物质生产部门中所有独立核算企业的产值之和。在各个企业的产值里面,计入了全部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不但包含了固定资产折旧费,而且包含全部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以此为基础而计算出的社会总产值含有不少重复计算的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重复计算的部分越来越大。所以,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总成果和总水平

③ 国民生产总值与狭义的国民收入不同。国民收入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 5 造的新价值。它由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劳动分行的价值构成(v+m)。国民收入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它只计算了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新价值,没有计算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因而其中没有重复计算的部分,能真实地反映一国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总成果,反映一国的主要经济实力;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则反映一国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并反映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它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计入教育、科技、金融等第三产业的成果,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④ 国民生产总值与广义的民国收入不同。国民收入,是同国民生产总值相联系的,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固定资产折旧。两种国民收入指标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新价值;其区别是:同社会总产值相联系的国民收入,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新价值,而同国民生产总值相联系的国民收入,则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新价值,而且还包括了所有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提供的新价值。

(4)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评价。

①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各种产品的增加值),而没有计入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在它里面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由于有这两个优点,国民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明显缺点是,把一切社会活动都作为生产活动,都创造价值,因而指标计算的范围过宽。把所有服务的增加值同时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出现重复计算。

③使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比较各国经济实力的局限性。使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际比较时,应注意到各国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存在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一是价格有差别。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同一种服务的收费,各国是不相同的,有的国家国内价格高,有的国家则国内价格低。因此,各国根据国内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自然就会发生偏高偏低的情况,不完全可比。二是汇率有偏差。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是由各国政府自己确定的,它们一般是按照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来确定的,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往往脱节,这使得按官方汇率换算出来的以美元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总之,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不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2.如何看待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国家的阶级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因而国民收入的分配归根到底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主体,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从总体上来说,国民收入能够按照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原则进行分配,归要到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当然,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国民收入分配在一定范围向少数人倾斜也是存在的。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分配关系受到国家的调节,归根到底是服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① 国民收入首先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称为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被分解为三个基本的部分: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和经营方式不同的企业,初次分配的具体情况有些差别。第一,6 国有企业的净产值分为三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和利润,企业留利,以工资等形式形成职工收入。第二,集体企业的净产值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企业利润,职工收入。第三,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农户的净产值也分为三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集体提留,农户收入。第四,个体户的净产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个人收入。私营企业的净产值分为三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雇员工资,企业主收入。第五,股份企业的净产值分为四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股息和红利,企业积累,职工个人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

①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内容。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第一,满足社会公共部分的需要。第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第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第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第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②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经济杠杆。国家财政既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又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工具。财政通过参与初次分配,取得预算收入。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通过预算支出来进行的。通过预算支出,国家将在初次分配中集中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通过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分配各种用途。各种经济杠杆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税收、价格起着调节收入、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银行存贷款利息,是在银行、居民之间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险费这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将补偿个别单位和个人的损失转归社会负担。

(4)国民收入分配中平等与效率的矛盾。

①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第一个是贡献标准,即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即按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标准能保证经济效率,但由于各社会成员能力,机遇的差别,又会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第二个是需要标准,即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第三个是平等标准,即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后两个标准有利用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则会不利于平等,不利于平等则会有损于经济效率,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平等与效率的矛盾。

② 收入分配的平等可以用三种标准来衡量。一是劳动分配率,即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二是洛伦斯曲线与基民系数;三是工资的差异率。

③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就是既要有利于经济效率,又要有利于平等。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贡献标准,而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总是则要通过其他政策来实现。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世界各国都采用了一些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如果说税收政策是要通过对富人征收重税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话,那么,社会福利政策则是要通过给穷人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3.如何认识在国民收分配中必须兼顾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正确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⑴兼顾国家、企业、个人利益

①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能否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直接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能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

②国家、企业、个人都需从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取得一定的收入。国家为了履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能和宏观经济调节者的职能,需要掌握一部分国民收入。企业要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积累,需要掌握一定的收入。劳动者个人为了维持和改善生活,需要取得并增加收入。但是,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数量是一定的,这方面分得多些,那方面就分得少些。虽然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发展也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但它们当前的具体利益又是有差别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国家分得少了,财 7 政就会入不敷出;企业分得少了,就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个人分得少了,生活就不能改善。因此,在国民收入分配上三者之间又是有矛盾的。

③怎样解决国家、企业、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呢?兼顾三者的利益,而不是片面地只顾某一方面或某方面,今天仍然是我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⑵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

① 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是指国家从企业盈利中取得收入的方式,或者说企业向国家上交收入的方式:同时也包括国家向企业投入的方式。

②在我国,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同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是密切联系着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直接管理,企业缺乏自主权,在国家与企业的收入分配上,国家对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实行“统收统支”的原则,企业的盈利,除一部分向国家交纳工商税以外,均以利润上缴的方式交给国家。

③自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的自主权逐步扩大了。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先后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利改税、经营承包责任制,逐步打破了“统支统收”的分配格局,企业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建立了联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企业有了一定自主支配的财力,但是,这些分配方式还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还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④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特别是调整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的分配方式。所谓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⑤实行税利分流的好处是:第一,从分配关系上使国家的两种职能分离。实行税利分流,一方面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凭借政治权力,向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征税,用于社会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凭借财产权力,参与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取得资产增殖收入,用于经济建设。国家的这两种职能的分离,是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的必要条件。第二,税利分流,从分配关系上使企业牌平等竞争的地位。税利分流以后,国家依法向所有企业征税,实现税负平等。同时,国家可以依据国有企业占有国有资产的多寡收取资产收。第三,在税利分流的同时实行税后还贷,有利于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保证完成国家税收。

⑥总之,实行税利分流,使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并保持稳定,促进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的经营者。

4.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什么?

⑴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①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的收入分配关系,目的是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②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全国范围内的很多社会公共事务是需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的。同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中央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因此,中央政府必须掌握足够的财政收入,才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③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由中央政府包揽一切事情,而必须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也必须掌握一定的财政收入,才能办好本地区的事情。

④在过去长时期里,尽管不同阶段情况有些变化,但总的来说,中央财政集中过多,地方财政财力过小,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权扩大了,财政收入增加了,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地区经济和地方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8 又出现了财权财力过于分散,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过快(财政支出负担并未相应减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在这个问题上,应当坚持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既要保证中央财政的收入,又要使地方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有所增加。

⑵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的方式。

①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分税制这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利于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分配方式。

②实行分税制就是将不同的税种,划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划分税种的依据是财权与事权一致。一般说来,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如关税)列为中央税;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分散零散的税种(如农业税、城市建设税、集市贸易税)列为地方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税额大、增长快,税源比较稳定的主要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列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我国各地设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分别负责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收。

③实行分税制是根据我国改革以来的经验,并借鉴国际经济而提出来的,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是以统改统支为基本牲的,财政收入统统归中央掌握,中央再根据地方的需要有计划地向地方拨款,地方缺乏财权。

④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虽几经变化。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极包干”。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8年以后进行了调整,由中央与各地方逐个谈判,逐个落实,对不同的省市区分别实行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的分配形式。逐步扩大了地方的财权,但仍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中央和地方主要要是根据纳税人的隶属关系来划分收入的,例如中央企业所交税金归中央,地方企业所交税金归地方。这种做法不仅使中央企业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中央收入流失,尤其是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只有科学的分税制从税种上来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才能促进地方政府行为的修理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不规范,逐个谈判,逐个落实的做法,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约束性、稳定性、公平性。实行规范的分税制按统一的办法确定中央与各个地方财政收入分配的比例才能保证中央和地方都获得合理的稳定的收入,才得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三,在分税制的基础上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合理地调节地区的收入,特别是扶植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5.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处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

⑴消费与投资

国民收入经过初级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

①消费主要是指城乡居民为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同时也包括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保证消费需要,提高消费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终点。第二,消费水平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投资是指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投资主体是企业单位、政府、居民。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用于增加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场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

⑵消费与投资是一致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与投资从根本上说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消费是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投资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于公共设施建设,则是为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将来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

⑶消费与投资又是存在矛盾的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用于投资的国民收入多了,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就少了,反之亦然。不过,这种矛盾是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可以通过政府进行合理的调节兼顾起来的,人民群众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⑷兼顾消费与投资

所谓兼顾,就是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要使消费与投资都有所增加。如果国民收入增长较快,就可以使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的增长速度,以便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当然,如果国民收入增长较慢甚至无增长、负增长,则要首先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下降或少下降,在此前提下来确定投资的规模。

第四篇:瑜伽练习常见问题解答(范文)

瑜伽练习常见问题解答

1.为何要赤足练习瑜伽?

利于体内的浊气从脚下排放出去,并有一定的防滑效果。同是脚底有很多的穴位,赤脚有助于刺激和按摩穴位,冬天天气特别冷的时候除外,保暖更重要,可以穿具有防滑效果的瑜伽袜。2.瑜伽练习为何不是大汗淋漓?

瑜伽练习中流出的汗水往往是向外渗出的,它可将寒气和毒素从体内深处排出,使得经脉通畅,并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肥、美容、治疗疾病,驱除身体内的隐患。过多的流汗是个排泄的过程容易消耗元气,带走身体的能量而不光是热量,所以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效果。3.练习时为何脚会抽筋?

原因有:1)脚部筋络不通,脚下浊气排出受阻

2)缺乏锻炼 3)缺钙

4)若长期多次左脚拇指与无名指抽筋则可能为肾功能障碍

4.练习时头晕?

原因有:1)极度空腹或低血糖

2)吃得过饱,血液集中于胃部而使脑部供血不足 3)低血糖,低血压或高血压、高血糖(如有上述疾病应提前告知您的瑜伽师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4)一些体位动作会引起血液集中流向脑部(如弓式),属于正常反应,做小放松即可恢复

5.一次要练习多久一周应该练习几次?

古代的瑜伽每天日出时练习,太阳当空时练习,日落时练习,午夜还要练习。但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健身者不可能做到以上要求,所以可以每周练习3-4次,对于想要局部快速减肥者来说可以每天练习,并尽量做到一天运动量大一天小些。重要的是练习时间不在于长而在于专注,每周进行一次即使时间短也比每日不专注的练习有效得多,贵在持之以恒。6.我的骨头很硬,不能做到标准?

瑜伽不是柔术更不是杂技,我们从不强调你的身体需要多么柔软,身体的柔软是在练习瑜伽过程中取得的一项收获。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相同,所以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说一定要做到何种程度才是做的好,只要你尽力做到自己的极限,那就是完美的,是你自己的标准。请记住,我们锻炼的是自己的身心,那为什么要以别人的身心健康作为自己的标准呢? 7.我以前练习过其它健身的方法,比如气功,那现在还能练习瑜伽吗? 可以,不同的运动或养生方式都有其不同功效,只要是你真正感受到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帮助,那就是适合你的养生方式。

8.练习瑜伽是不是特别苦?

一定要循序渐进的练习,并在练习中感受身体与心灵的变化,在愉悦中放松,在快乐中伸展,如果你觉得很苦痛,那么就已经失去练习的真正意义了。

9.以前从没练习过可以练瑜伽吗?

可以,但请告知你的瑜伽老师,以便有更多有关呼吸及练习时注意事项的提示。

10.练习瑜伽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呼吸。因为瑜伽的呼吸方式可以引起振动,加强心脏造血功能,增强血液对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的供给,从而加强循环系统功能,使机体保持健壮并充满生命力。同时要时刻记住--------做到极限并保持,集中注意力,将精神专注于身体拉伸部位的感受上,使精神的专注、呼吸、冥想融合在姿势中,用呼吸带动身体和心灵变化,体会超越身体极限的快乐,从而真正认识你的身体,最终达到真正认清你的心灵的目的。11.什么是瑜伽?

答:瑜伽起源于古印度,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瑜伽是一门边缘学科,介于哲学和体育之间。瑜伽(yoga)的原意为“结合”。考究其语言发展,是从yoke(马车的套子)发展而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自己内心的方法,让自己驾驭自己。瑜伽有若干体系,也有很多方法。现在,在欧美、澳洲有大量的瑜伽俱乐部,带领大家练习的体位法,调息和冥想。12.瑜伽有哪些种类?

答:瑜伽有若干派系,主要有下面几个:哈他瑜伽、王瑜伽、奉爱瑜伽和语音冥想瑜伽等。

哈他瑜伽------强调体位法、调息和洁净功。适合初学者练习,简单又安全。王瑜伽----------又称八分支法瑜伽。由姿势锻炼、呼吸、冥想等八个方面组成的瑜伽体系。此提醒有较为严格的戒律,个人修炼难度比较大。奉爱瑜伽------此派系属于宗教性质。主要是修炼心灵,如果出于健身目的,可以不必修炼。

语音冥想瑜伽-----通过语音,进行冥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放松和平静心灵的方法。13.瑜伽是宗教吗?

答:瑜伽有若干分支,其中有一部分属于宗教。我们主要提倡哈塔瑜伽、王瑜伽以及语音冥想瑜伽。在欧美,很多信教的人也练习的瑜伽,就是我们Easy Yoga所倡导的简单、轻松的哈他瑜伽和语音瑜伽等。14.什么是哈他瑜伽?

答:哈他,一词意为“日月”“阴阳”。所以可意译为“日月瑜伽”。哈他瑜伽认为,人体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体系,一为精神、心理的体系;一为肌体、生理的体系。因此,它把人体本身视为修练瑜伽的基础和根本。构成哈他瑜伽练习的主要部分有体位法和调息法,此外还包括净身术等。体位法是 调整人体各部分的平衡;调息法是以吐纳运动,除去体内的污秽和神经系统的滞碍。

15.练习瑜伽有危险吗?会不会“走火入魔”?

答:瑜伽可以分为若干层次,一般来说是一层一层修炼上去的。“走火入魔”可以理解为底层没有修炼好,修炼到高层时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就哈她瑜伽强调生理的调和,是最底层的练习,目的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平和的精神状态。Easy Yoga所倡导的瑜伽经过几千年的完善,有国内外有大量的人在锻炼,非常安全。

16.练习瑜伽有什么好处?

答: 1)调理生理,达到平衡。瑜伽强调身体是一个大系统,系统中由若干部分组成,使各个部分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瑜伽通过体位法、调息等方法,调整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达到强身键体的目的。

2)消除紧张,平静内心。通过瑜伽完全呼吸、打坐和各种体位法,调节神经系统,达到消除紧张。

3)修心养性,厚德载物。瑜伽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不停的超越自我,也让你充满自信。

4)特别功法,特别疗效。瑜伽对减肥、失眠、焦虑和关节炎等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

17.我一向有背痛问题,是不是不可做某一类姿势,例如“背部伸展式”?

答:背痛的种类有很多,如患有“椎间盘移位”的人士,不可以做“站立伸展式”,却可以做“单脚背部伸展式”;如患有“椎弓裂”的人士,不可以做后弯的姿势,却可以做“站立伸展式”。可是,为着个人健康,最好先向医生寻求意见。

18.做“莲花坐”特别觉得困难,为什么?

答:“莲花坐”对男性而言较具挑战性,可能是盆骨不够松,或大腿外侧的肌肉不够柔软所致。必须因个人身体状况,用时间慢慢锻炼和改善,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受伤。

19.为什么练习瑜伽时,男性的身体总不及女性般柔软? 答:这是女性荷尔蒙令女性在肌肉及关节上较男性柔软所致。

20.我有扁平足,每逢做“站立式”及用脚平衡的动作,都感到很困难,怎样改善? 答:扁平足的确容易令双脚疲倦。而因扁平足导致膝盖受伤也是十分普遍。这是因为身体常常不自觉地用脚板的内侧位置来平衡以致膝盖歪曲。因此,若你有扁平足的问题,谨记保持脚板内侧离地,外侧位置则贴在地上。

21.瑜伽能帮助减肥吗?

答:任何运动都有减肥效果,若要利用瑜伽来减肥,必须配合适当的饮食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持之以恒。

22.利用道具来练习瑜伽,会降低姿势的效果或难度吗?

答:不会。因为道具只是辅助,帮助循序渐进和更准确地掌握各种瑜伽姿势,不代表会令练习变得更容易。相反,有些姿势若加入道具来练习,反会令练习增加了难度和挑战性。

23.瑜伽与一般伸展运动有何不同?

答:一般伸展运动没有要求学生专注呼吸或留意身体的反应和细节,对心灵意志的锻炼也不太重视。瑜伽则不同,假如你一边做瑜伽,一边想东想西,心不在焉,那就不是在做瑜伽。

24.听说瑜伽可以强化肌肉,那么它与一般举重运物有什么不同? 答:一般举重运动多集中训练大块肌肉,而瑜伽却连一些深层及细小的肌肉也可以锻炼得到,令它们结实之余却不会过分发达。肌肉过分发达往往会令该部位过分收紧,可导致背痛等问题,必须以伸展运动来舒缓。这方面瑜伽也可帮上忙。因此,瑜伽可说是一种既能提高力量、耐力,又能改善柔韧度的全面化的运动。

25.为什么练习前后不可进食?

答:因为吃饭的时候,胃部需要足够的血液来帮助消化。练习瑜伽如同做其他运动一样,应先让肠胃工作完毕才进行。而练习瑜伽后的半小时内也不应进食,好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过来。

26.瑜伽有所谓“反姿势”(counter pose),是不是必须进行的?

答:“反姿势”大意是指完成一个姿势后紧接着做另一个与之相反方向的姿势,例如做了前倾动作后,就必须做一个仰后的动作来舒缓。这说法其实是因瑜伽各个派系而有所不同,没有正确不正确。27.练瑜伽可以代替吃药吗?

答:不可以。若生病了,必须去看医生。太多人到身体出了问题才去学瑜伽,常常因此失望而回,是因为他们将瑜伽的防预和保健功效等同为吃药治病,那是不正确的。

28.应在什么时候练习瑜伽?

答:要看你想练习什么。体力好或在日间的时候可练习一些较费劲的姿势,如站立式;疲倦或临睡前自然应多做一些温和、能帮助消除疲劳的姿势,如仰卧式或放松式。

29.为什么视网膜脱落或有其他眼疾便不宜练习倒立式?

答:因为大部分倒立式都会对眼球附近的肌肉构成压力,所以若你有眼部健康的问题,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30.“倒立式”最大的难度在哪里?

答:练习“倒立式”,最大的难度是离墙练习。因此,手臂、肩膊、腹背必须有力,才能支撑平衡整个身体。此外,肌肉要够强壮,才不会被拉伤,因此平日应多练习一些能强化这些肌肉的动作。31.脉轮有什么作用? 根据瑜伽的原理,人体是由五大元素所组合成的,即以太、气、火、水和土。并由身体中不同的脉轮所支配。人体身体内的七个脉轮,分别控制着身体的某个特殊部位和某些内分泌腺体。

(1).第一个脉轮是海底轮:位于肛门附近的腺体中心,是各种身体、心智、和灵性渴望的贮藏所,控制着人体中固体的成分,和身体健康、排泄功能有关。

(2).第二个脉轮是生殖轮:它位于生殖器官部位附近的腺体中心,它控制了性腺及身体中的液体成分,主宰人的性功能。

(3).第三个脉轮是脐轮:位于肚脐附近的腺体中心,控制了身体中火的成分及胰脏和肾上腺的分泌,主导我们的活力和世俗的活动,支配人的精力和消化功能。

(4).第四个脉轮是心轮:它位于靠近心脏附近的腺体中心,控制着气体的成分,也控制了胸部的胸线和淋巴腺,和人体的呼吸、循环功能有关。(5).第五个脉轮是喉轮:它位于喉头附近的腺体中心,控制着以太成分及甲状腺及副甲状腺,与说话功能有关。同时也调整了人体的精力,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

(6).第六个脉轮是眉心轮:它位于脑的正中,它控制着脑下垂体并使用松果体和下视丘的荷尔蒙,主宰世俗和灵性的知识,支配着心神方面的功能。

9(7).第七个脉轮是顶轮:它位于头顶,他超越了生物学及心理学的范畴,他的功能只能用哲学和灵性的语言来描述。

这七个脉轮和内分泌腺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内分泌亦由这七个脉轮所支配。人的疾病也是由于这些脉轮其中之一的衰退,或是一个以上脉轮的功能失去平衡所致。瑜伽体位法的目的,即是透过伸缩及伸展,强化各个脉轮,使各种不同的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处于均衡状态,以维持身体的健康。所以一个完整的瑜伽课程,不只瑜伽体位法锻炼身体而已,同时也包括其它的层面,如静坐以扩展心灵的锻炼。32.瑜伽体位法对腺体有哪些影响?

身体内的内分泌腺支配着身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荷尔蒙到血液里,这些荷尔蒙借着血液的运送,分布到不同的器官,以控制身体的消化作用、身体的活力、体温和身上的水分、身体的成长、细胞的补充、性功能等。这些内分泌腺体和七个脉轮均有密切的关系。脉轮控制了内分泌腺的分泌,产生许多不同的荷尔蒙,而这些荷尔蒙流入血液,影响身体所有的器官。因此,脉轮以内分泌腺来控制身、心的活动,当腺体的分泌作用正常时,人的身体健康,心智安定。而当任一腺体功能失常时,也就是分泌作用不平衡时(无论分泌太多或太少),便会导致身、心的疾病。因此练习瑜伽体位法时要知道哪些瑜伽体位法对哪些脉轮有作用,以增强其效果。

人的身体可说完全受各种腺体荷尔蒙分泌所控制,每一个器官、细胞都直接受这些荷尔蒙的影响。所以,荷尔蒙分泌正常时,人体才能正常地成 10 长,若有任何一种腺体分泌不平衡,就会引起身心两方面不同程度的疾病。瑜伽动作能使各个腺体的分泌作用趋于平衡。瑜伽动作的扭转或弯曲姿势,通常需停顿相当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所给腺体的压力,正是要强化这些腺体,使其分泌正常。

33.数万个瑜伽体位法每一个都要练吗? 答:不需要,因为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否与七个能量中心有关,瑜伽体位法经由伸展和压缩主要也在强化这七个能量中心,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要选择几个体位法,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规律的锻炼即可。34.瑜伽和伸展操的差异是什么?

答:伸展操是在一段时间内有意识地进行锻炼,使得改善身体的肌肉和肌腱的运动,提高身体的柔韧性,预防日常生活或体育活动中的伤害。瑜伽是在锻炼的效果上增加矫正身型、改善体质,用积极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改善身心的修炼方式。

35.身体很僵硬,做不到位的瑜伽的很多动作,这样会得不到效果吗? 答:练习瑜伽时不仅要避免与他人攀比、同时也得避免与自己的较真。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动作绝对不能做。瑜伽最重要的是感受和理解练习过程中身体微小的变化。做不到的动作,不能强求,不然反而会使身体受伤。坚持不懈地,循序渐进地练习才能发现身体上不可思议的变化。36.骨盆弯曲严重,也有点驼背,瑜伽能矫正这些吗? 答:练习瑜伽有助于找回身体的左右、前后平衡。骨盆弯曲和脊椎变形的人分先天性和后天性,能矫正的范围也有些不同。但以正确的姿势坚持练习瑜伽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骨盆矫正和姿势矫正的效果。37.有风湿性关节炎可以练习瑜伽吗?

答:想减少风湿性关节炎的痛症和炎症就要通过充分的关节运动消除肌肉的僵硬现象,防止关节的变形。所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坚持练习瑜伽能缓解痛症,关节炎也会好转。

38.练习瑜伽的时候偶尔会睡着,这是正常的吗?

答:练习瑜伽的时候由于大脑的血压安定,会有睡着的情况。但是倾听身体和心灵的声音,意识集中在一处就能坚持下来。练习最后放松动作(尸体放松式)的时候睡着的情况比较多。身心得到缓解,疲劳消除的话是很容易睡着,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乘机在短时间内休息一下。39.练习瑜伽究竟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具体的益处呢?

答:瑜伽是肉体与心智的自然修习系统,能增进脑部、脊柱、腺体与内部器官的健康,能按摩不同部位的内脏器官,进而增进生命的活力。瑜伽在自我改进与开发潜能方面无与伦比。在动静结合中,塑造形体美,缓解压力,放松全身肌肉,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调解内分泌。

科学研究表明,瑜伽是很好的抗压运动。有权威机构经全面统计之后,罗列了十项练习瑜伽的功效:保持和促进系统发挥正常的功能;加强内分泌 系统的功能;按摩和强化人体各部分器官,使其机能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瑜伽呼吸法,改善心灵机能,延长生命力;调整脊椎,增强柔韧性;减肥和保养皮肤;提升心理、精神能量,使情绪平和;排除体内毒素;减缓和消除各种慢性疾病„„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库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练习题库 选择题:

(D)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_________(一章)(难度1)

A.经济危机

B.八年研究

C.科学测验运动

D.社会效率运动

(D)2.美国教育学者_________的著作出版是独立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一章)(难度1)

A.泰勒

B.查特斯

C.布鲁纳

D.博比特

(A)3.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_________(一章)(难度1)

A.《课程》 B.《什么是课程》 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理论》

(B)4.博比特在1924年出版_________

A.《课程》

B.《怎样编制课程》

C.《成绩测验的编制》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5.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_________ A.过程分析 B.活动分析

C.目标分析 D.工作分析

(A)6.美国著名课程专家__________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A.泰勒 B.查特斯 C.布鲁纳 D.博比特

(D)7.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是________ A.学生兴趣 B.学科兴趣 C.实践兴趣 D.技术兴趣

(D)8.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是__________A.泰勒

B.费尼克斯

C.布鲁纳

D.施瓦布

(C)9.“教师作为研究者”是________提出的著名观点。A.泰勒

B.施瓦布

C.斯腾豪斯

D.吉鲁

(B)10.在西方,________最早提出了“课程” 这个概念。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A)11.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下面哪一项的叙述不准确?(一章)(难度1)

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C.教育是社会的过程

D.教育即生长

(C)1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 A.实践

B.调查

C.审议

D.实验

(A)13.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对_______的追求。A.实践理性 B.学术理性

C.技术理性

D经验理性.(B)14._______是“概念重建主义”的代表。A.博比特

B.吉鲁

C.施瓦布 D.查特斯

(C)1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对________的追求。A.技术兴趣 B.实践兴趣 C.解放兴趣 D.都不对

(C)16.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 A.泰勒

B.斯腾豪斯

C.拉特克

D.夸美纽斯

(A)17.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________ 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A)18.1632年,________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一章)(难度1)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A)19.现代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_A 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B)20.______在《爱弥儿》中明确提出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儿童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一章)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孟德斯鸠

(D)21.______是卢梭的观点。教育即经验改组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C)22.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是______(一章)(难度1)

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D)23.传统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A 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C)24.______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A.夸美纽斯 B.拉特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A)25.德国教育家提出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的第一个步骤是_______ A.明了

B.联合C.系统

D.方法

(C)26.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的最后一步是_______

A.系统

B.联合 C.方法

D.明了

(A)27.杜威认为,经验就是人作用于环境和环境作用于人的“特殊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A.反省思维

B.行为

C.逻辑推理

D.教与学的过程

(B)28.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学法是以______为中心。

A.活动

B.问题

C.操作

D.经验

(A)29.杜威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反映的是_____ A 动适应论

B.被动适应论

C.超越论

D.社会批判论

(A)30.杜威以_______作为其教学理论的核心基础。A.经验主义

B.个人主义 C.民主主义

D.操作主义

(D)31.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______

A.木工

B.金工

C.制造

D.主动作业

(D)32.以下哪一个命题不属于杜威的教学理论?

A.教育即经验改组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B)33.造成20世纪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_______A.一元论

B.二元论

C.多元论

D.经验论

(A)34.泰勒认为,为了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首先要对所得的教育目标进行_________

A.甄选

B.分解

C.具体化 D.综合

(B)35.为精确而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二维图标”。(二章)(难度2)

A.心理 行为

B.行为 内容

C.意识 行为

D.经验 内容

(A)36.按照泰勒模式,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_________(二章)(难度2)

A.确定学校应该试图达到的教育目标

B.确定哪些教育经验可以被学生接受

C.确定有效组织教育经验的途径

D.我们实现目标的评价手段

(A)37.在课程研究史上,是______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二章)(难度1)A.斯腾豪斯

B.布鲁纳

C.瓦根舍

D.奥苏伯尔

(B)38.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________提出的。A 泰勒

B.斯腾豪斯

C.普罗沃斯

D.斯太克

(D)39.根据斯腾豪斯的理论,教育的本质应是________ A.“教学” B.“尝试” C.“训练” D.“引导”

(C)40.学科结构运动的最主要代表是________

A.泰勒

B.费尼克斯

C.布鲁纳

D.施瓦布

(C)41.“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是由________提出的。A.斯腾豪斯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杜威

(B)42.在儿童学习“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交通工具”的概念,这样的学习属于________(二章)(难度1)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C)43.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________ A.联想

B.完形

C.同化

D.顺应

(C)44.______认为,接受学习并非都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并非都是有意义的。(二章)(难度1)

A.加涅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罗杰斯

(A)45.学习层级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

A.加涅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赞可夫

(B)46.按照加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真正开始于________A.动机

B.习得

C.保持

D.领会

(A)47.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提出的理论基础是______A.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B.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

C.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D.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D)48.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倡导者是______

A.杜威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罗杰斯

(C)49.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目标中,______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三章)(难度1)

A.“评价”

B.“领会”

C.“知识”

D.“分析”

(C)50.教学目标中的“表现性目标”取向,旨在强调______(三章)(难度1)

A.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B.学生的外现性行为表现 C.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性 D.教学内容的客观性

(C)51.不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是______ A.要素主义

B.永恒主义

C.实用主义

D.结构主义

(B)52.结构主义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A.经验主义

B.发生认识论

C.科学主义

D.构造主义

(D)53.选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是课程选择的哪个基本环节?(四章)(难度2)

A.确定课程价值观

B.确定课程目标

C.确定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D.确定课程内容

(A)54.古代教学中的“六艺”是________的最早形态。(五章)(难度1)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经验中心课程

(A)55.根据课程类型的理论,目前我国中小学开设学科课程基本上属于______(五章)(难度1)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都不对

(A)56.________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A 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广域课程

(B)57.目前,学科课程的发展呈现______的趋势。

A.分化

B.综合 C.分化与综合 D.不确定

(B)58.下列课程中属于学科课程的是______

A.自然

B.语文

C.体育

D.环保教育

(B)59.最先出现的活动课程形态是______(五章)(难度1)

A.经验自然主义活动课程

B.浪漫自然主义活动课程

C.人本主义活动课程

D.存在主义活动课程

(C)60.“活动课程”有时也称为______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经验课程

D.综合课程

(A)61.最典型的综合课程是______

A.自然

B.语文

C.体育

D.数学

(B)62._________最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A 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经验课程

D.综合课程

(C)63.选修制度最初确立是在______

A.小学

B.中学

C.大学

D.研究生教育

(C)64.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______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C)65.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学校是______ A.牛津大学

B.哈佛大学

C.柏林大学

D.巴黎高师

(B)66.________提出了“精神助产术”。A. 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A)67.产生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得并支配了欧洲学校教育课程实践长达1500年以上的是_________(五章)

A.功利主义课程论

B.泛智课程论说

C.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说

(B)68.________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著名观点。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D)69.以下________不是“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倡导人物。(五章)(难度1)

A.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

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C.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

D.英国教育家斯宾赛

(A)70.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论是______ A.量化研究 B.质的研究 C.量和质的研究 D.经验研究

(B)71.课程创生观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________ A.执行者

B.开发者

C.监督者

D.评价者

(A)72.量的评价的认识论基础是________ A.科学实证主义 B.自然主义 C.工具理性主义 D.科技理性主义

(B)7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是__________在1967年提出的。A.泰勒 B.斯克里文 C.莱斯 D.古巴

(A)74.主体取向评价的核心是_________ A.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

B.追求对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与改进

C.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

D.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D)75.目标达成模式是课程专家在著名的中学课程改革实验——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的。(七章)(难度1)

A.“智力测验研究”

B.“校车运动”

C.“学前补偿计划”

D.“八年研究”

(B)76.差别模式是由________于1969年提出的。A.斯太克 B.普罗沃斯 C.古巴 D.林肯

(B)77.外貌模式是由________于1967年提出的一种评价模式。A.普罗沃斯 B.斯太克 C.古巴 D.林肯

(A)54.古代教学中的“六艺”是________的最早形态。(五章)(难度1)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经验中心课程

(B)79.下面哪种教学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情境教学 B.讲授教学 C.随机访问教学 D.支架式教学

(C)80.康茨提出了“学校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吗?”的命题,阐述了____改造社会的责任。(难度2)

A.教师

B.教育

C.学校

D.班级 填空题:

1.孔子定“六艺”以教学生,“六艺”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分科课程)的雏形。2.(博比特)和查特斯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3.(博比特)和查特斯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4.(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5.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确立了其(“评价原理”)。6.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7.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确立了其(“课程基本原理”)。8.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9.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和结构性。

10.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兴趣)。11.赫尔巴特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其(观念心理学)体系之上的。12.赫尔巴特的观念心理学主要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这几个概念展开的。13.(“观念”)是赫尔巴特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是指事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感觉印象,因而又称为“表象”。14.赫尔巴特认为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过程是(“统觉”)。15.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多方面兴趣”)。16.(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念。17.赫尔巴特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18.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四个基本命题。

20.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著名口号。

21.当课程统一了儿童的心理的经验与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的经验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经验课程)22.(“主动作业”)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23.杜威在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消除了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僵硬对立。24..课程的三种涵义包括:(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及课程作为经验或者体验。25.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26.(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四个基本问题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27.(“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28..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泰勒)认为,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条。

29.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泰勒认为有三个:连续性、序列性和(整合性)。30.斯腾豪斯系统确立起来的过程模式的建构是从对(“泰勒原理”)的批判开始的。31.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提出的(过程原则),其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32.(斯腾豪斯)明确提出,教师的身份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

33.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其要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34.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35.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建立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36.(同化)指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相互作用。37.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区分了五类学习结果:(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38.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是(普遍性)、模糊性和规范性。39.普遍性目标体现(“普遍主义”)的价值观。

40.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41.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42.生成性目标的特点是过程性和(生成性)。43.杜威认为学校课程应该是“经验课程”,通过(“主动作业”)把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4.杜威认为学校课程以(社会生活经验)为核心并指向于社会生活经验的改造,实现社会的未来发展。45.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有(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46.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形式主要有(示范)、呈现、展示和(口述)。

47.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条件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48.自主型教学方法的特征是学生的(自我活动)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49.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和社会生活的整合。50.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有:(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和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

51.三种典型的学科课程包括: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和综合学科课程。52.学科课程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

53.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54.三种典型的经验课程理论形态包括: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和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55.经验课程强调学习者的(直接经验)。56.(核心)课程是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位置并具有生成力。

57.在微观的教学组织中,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可以区分为同步学习、分组学习和(个别学习)。58.班级授课组织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58.班级授课组织容易导致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60.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6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62.第四代评价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63.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64.建构主义教学观是以(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的思想为基础。

三、名词解释:

.1.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动单元的过程与方法。这种方法既是博比特教育本质观与课程本质观的体现,也反映了“泰罗主义”对课程开发领域的影响。

2.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3.学术中心课程: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4.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

5.课程:1.课程作为学科。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可以回答任意一种自己赞同的解释)

6.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动。7.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8.模式:是理论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方式的系统,是结构与功能、形式与内容的具体统一。9.课程开发模式:是关于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统一。10.教学模式:是关于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统一。

11.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12.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的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或先行组织者 的概念。

13.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14.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5.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16.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17.学科知识:是指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18.课程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19.教学对话: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20.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21.课程组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22.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23.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24.综合课程: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课程。25.核心课程: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共同学问或普通教育。

26.边缘课程: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教育目标的差异而设置的有针对性的课程。27.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28.选修课程:是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出路,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这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29.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的一种课程。30.“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而制定的。这类课程是“正式课程” 和“官方课程”。31.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课程。

32.班级授课组织:是将学生分配到固定的班级,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标准确定。

33.道尔顿计划:是在“自由原则”与“合作原则”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个别化教学组织,它通过“作业安排”、“实验室”、“成绩记录”等措施而成功地将班级授课组织变革为个别化教学组织、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革为以学生自学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34.文纳特卡计划:是一种彻底的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该计划着眼于为儿童创造优美快乐的生活环境,既培养儿童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又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既主张通过个别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习诸种学科课程,又倡导为儿童组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

35.同步学习: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分为“提示型同步学习”和“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型同步学习”。

36.分组学习: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37.课程实施:是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

38.课程与教学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9.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采用的评价,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

40.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做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的依据。

41.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

42.目标本位评价: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

43.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

44.效果评价: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则被置之度外。

45.回应模式:是以所有与方案有厉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

46.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47.随机访问教学: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

48.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判断题:

1.查特斯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活动分析”法。(×)改:查特斯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工作分析”法。(√)(一章一节)(难度1)

2.贾德和桑代克的研究观点和方法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一章一节)(难度2)

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一章一节)(难度1)

4.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目的是使儿童学得快乐。(×)

改: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目的是使儿童的经验不断改造与持续生长。(√)(一章二节)(难度1)

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实践兴趣”。(×)改:“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解放兴趣”。(√)(一章一节)(难度1)

6.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论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片面强调一方,由此陷入“二元论”。(√)(一章二节)(难度1)

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是同一过程。(×)

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这是同一过程。(√)

8.课程与教学是各自独立的部分。(×)改:课程与教学具有内在的连续性。(√)

9.当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于“解放兴趣”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不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是课程开发者与教学设计者。(√)

10.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外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改: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11.发现教学就是启发式的有意义教学。(×)改:发现教学可能是有意义教学,也可能是机械教学。(√)

12.加涅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外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加涅的理论常被称为“指导教学模式”。(×)

改:加涅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加涅的理论常被称为“指导教学模式”。(√)(二章二节)(难度2)

13.赞科夫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特殊发展”。(×)改:赞科夫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

14.一般发展是指儿童身心的一般发展,是儿童个性整体的发展,或者说是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

15.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依次包含关系。(×)

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分别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三章一节)(难度2)

16.普遍性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三章二节)(难度1)

17.“行为目标”体现了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改:“行为目标”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18.布卢姆的目标分类贯彻了逻辑一致性原则。(×)改: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并未充分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

19.生成性目标在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三章二节)(难度2)

20.表现性目标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学生的自由与解放。(×)

改:表现性目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学生的自由与解放。(√)(三章二节)(难度2)

21.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中,主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改: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中,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四章一节)(难度1)

22.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中,被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改: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中,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四章一节)(难度1)

23.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中,超越论认为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四章一节)(难度2)

24.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只有教师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的积极性。(×)

改: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的积极性。(√)(四章二节)(难度1)

25.教学对话与学术对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改:教学对话与学术对话在本质上不是一致的。(√)

26.学科课程是必修课程。(×)改:学科课程可能是必修课程,也可能是选修课程。(√)

27.课程的组织结构,简称“课程结构”,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五章三节)(难度2)

28.经验课程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改:经验课程并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

29.学科课程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改:学科课程也并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

30.分科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改: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31.综合课程是一种单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改: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五章三节)(难度1)

32.分科课程不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综合的基础之上的。(×)改:分科课程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综合的基础之上的。(√)(五章三节)(难度1)

33.综合课程全然不顾学科逻辑,是以牺牲科学体系为代价的。(×)改:综合课程并不全然不顾学科逻辑,不是以牺牲科学体系为代价的。(√)(五章三节)(难度1)

34.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之间是内在的、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也是单向的主导与依附的关系。(×)改: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之间是内在的、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不是单向的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35.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是两种相同的课程组织。(×)改: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组织。(√)

36.螺旋式课程是由直线式课程发展而来,在课程组织过程中,这两种组织方式很难截然分开,常常交替存在。(√)

37.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两种相同的课程类型。(×)改: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类型。(√)

38.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39.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改: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六章一节)(难度1)

40.课程相互适应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改: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六章一节)(难度1)简答题: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章一节)(难度2)

教育的本质: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即生产。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法。对博比特而言,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工程”,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

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3.杜威的反省思维的步骤是什么?①问题感觉;②问题的界定;③问题解决的假设;④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⑤通过行动进行检验假设。

4.简述《大教学论》的基本教学原理。《大教学论》的基本教学原理为:

⑴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首先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这是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其次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⑵兴趣与自发原理。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自发学习。⑶活动原理。教学要使学生躬行实践,实际从事认识、探索和改造事物的活动。⑷直观原理。教学不应从事物的语言说明开始,应从事物的观察开始。

5.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6.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是什么?(二章一节)(难度2)

(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蕴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7.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是学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3)是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意义,而不是随意编造的无意义材料。

8.赞可夫提出的教学论原则包括哪些?(二章二节)(难度1)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9. “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二章二节)(难度2)

(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要求教学尽可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借助理性的方法取干预或重组学生的情感

(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中的经验生长。

10.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三章一节)(难度2)教育目的: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不同学科的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

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状态。因此,以何种教育哲学为依据、制定何种教育目的,就决定了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容、性质与方向。但教育目的只是提出了一般方向,必须加以具体化,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所以,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实施,课程与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在实际课程教学实施中的进一步具体化。课程与教学目标又总是体现了某个时期或地区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

1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是什么?(三章一节)(难度2)

(1)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2)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3)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4)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12.行为目标的主要缺陷有哪些?(三章二节)(难度2)(1)“行为目标”取向所体现的“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是由缺陷的。(2)“行为目标”的“还原论”倾向把“完整的人”肢解。

(3)人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

13.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目标的内容。(三章二节)(难度2)

⑴知识。包括对特定事物和普遍事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对某一式样、结构或环境的回忆。⑵领会。包括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应 ⑶应用。指在特殊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⑷分析。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⑸综合,指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

⑹评价,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的价值做出判断。

这六类目标是有层次、有顺序的。知识是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余依次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评价为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前面五种目标的综合并增加了价值标准。

14.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需要注意哪些原则?(三章三节)(难度2)(1)民主性原则;

(2)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原则;

(3)教育先行原则。

15.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请谈谈你对这些基本来源之间关系的理解。(三章三节)(难度2)

⑴学习者的需要; ⑵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⑶学科的发展。

对这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的不同认识集中反映了不同教育价值观的理论目的和意图。这三个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都具有其价值性,统一在课程与教学目标中,只不过是主要强调哪一方。确定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来源就是要根据时代和人的发展情况在这三者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从而体现既定的教育价值观。

16.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有哪些?(三章三节)(难度2)(1)确定教育目标;

(2)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3)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4)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17.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存在哪三种典型的观点?(四章一节)(难度2)

⑴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忽略了教育的主动性,把社会生活与成人生活等同起来;忽略了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剥夺了儿童的生活权利。

⑵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使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⑶超越论。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

从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超越论的历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性不断受到尊重、学校课程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

18.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四章一节)(难度2)

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有三种: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不论课程内容是学科知识还是当代社会生活经验,都必须转化为学习者的经验才可能实现其相应的课程目标。在课程理论发展史上,不论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学者,还是主张“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的学者,很少有人完全否认学习者的经验的重要性。课程理论发展史上倡导“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的学者也很少有人完全否认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的价值,只不过他们认为所有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只有经过了学习者自己的主动选择、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人格发展需求的时候才有意义。

19.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四章一节)(难度2)

(一)确定课程价值观;

(二)确定课程目标;

(三)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

(四)确定课程内容。

20.教学方法的涵义及其本质是什么?(四章二节)(难度2)

教学方法的涵义: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教学方法的本质是:

第一,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向于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

第三,教学方法还受教学组织的影响。

21.课程组织有哪些基本标准?(五章一节)(难度2)

⑴垂直组织的标准,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注是连续性和顺序性,即课程组织不仅要关注内容的顺序(逻辑顺序),还应关注处理内容的心理过程的顺序(心理顺序);

⑵水平组织的标准,即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水平组织的标准是整合性,是把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

22. 设置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五章三节)(难度2)

(1)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2)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3)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23.学科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五章三节)(难度2)

(1)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2)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3)课程组织循着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

(4)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5)有助于组织教学和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24.主要的课程类型有哪些?(五章三节)(难度2)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3)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5)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25.活动课程有什么优点?(五章三节)(难度2)

(1)重视学习者的经验,把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以学习者的人格发展为课程目标,寻找到了课程的意义之源,扭转了千百年来把课程是为学习者的控制工具的局面;(2)以儿童的经验为课程的核心,这样找到了文化遗产、科学知识的教育价值;(3)摆正了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关系。

26.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是什么?(五章三节)

从课程价值观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间的关系层面;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是说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相辅相成、构成有机的整体;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

27.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是什么?(五章三节)(难度2)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类型,二者在性质、特点、功能等方面各不相同。最明显的区别是前者有计划性、预期性的教育影响,而后者有非计划性、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间也有内在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二者的动态转化过程是永恒的、无止境的。

28.班级授课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五章四节)(难度2)(1)学生被分配在各自固定的班级;

(2)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3)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

(4)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

29.分组学习有哪些特点?(五章四节)(难度2)

⑴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可以发展集体意识,发展作为集体一员共同地、自主地从事活动的能力;

⑵在分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能动的,尤其是成绩居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主动的、能动的学习,这可以大幅度减少同步学习中常见的学习分化现象;

⑶分组学习是学生共同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通过它学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0.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六章三节)(难度2)(1)特定课程变革的特征;(2)学区的特征;(3)学校的特征;(4)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

四类因素缺一不可,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即是说四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动态交互作用能够产生合力

31.不同课程实施取向与相应的教学设计的特征是什么?(六章五节)(难度2)

(1)忠实取向,教学设计的特征: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学生被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

(2)相互适应取向。教学设计的特征: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3)课程创生取向。教学设计的特征: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32.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七章一节)(难度2)(1)需要评估;(2)诊断与修订课程;(3)比较与选择课程;(4)了解目标达成程度;(5)判断成效。

33.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七章二节)(难度2)

⑴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⑵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

⑶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 ⑷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的方法。

34.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有哪些?(七章二节)(难度2)

⑴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⑵过程取向的评价。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⑶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与教学评价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5.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是什么?(八章一节)(难度2)

(1)从研究内容看,正在超越“课程开发” 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2)从研究方法看,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36.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八章一节)(难度2)

⑴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⑵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⑶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⑷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 ⑸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37.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是什么?(八章一节)(难度2)

(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3)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38.简述我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地位。(八章一节)(难度3)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养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水平是政府参与课程改革的主体性发挥程度的基本标志。

地方课程:指某一地方自主开发、实施和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三级课程要统一、协调发展,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按合理的比例共同发展。

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自的含义和目的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具体的比例可以随着学段的不同而不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 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高中阶段应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国家不宜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做太多的要求。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并不意味着排斥或否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部分课程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学校应加大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进一步探索并总结地方、学校管理课程、开发课程的经验。

39.教学研究的一般发展趋势是什么?(八章二节)(难度2)

(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

(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40.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八章二节)(难度2)(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六、案例分析:

1.请你结合下列案例,阐述发现性学习的特征。(难度2)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教科学课的王老师在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他们自选一个课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课题内容不限,但必须有独立见解。小黄同学选择的课题是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

他从宠物店买回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

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小黄老鼠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就会别有洞天。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

小黄同学做实验时,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拉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老鼠则10次之中有8到9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

测试结束,几天后小黄同学完成了他的论文,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他的结论令人刮目相看。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过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那只黄老鼠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做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做出的决策。”

……

小黄同学的研究成果在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答案:

发现学习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第二,注重直觉思维; 第三,注重内部动机;

第四,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2.下列案例中,父亲的作法对吗?请你谈谈理由。(难度2)

湖北省公安县13岁的聂愿愿在1998年的高考中,以628分的高分考取华中理工大学。整个公安县考分超过600分的只有11人,聂愿愿只比第一名645分少17分。在该县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的十几位考生中,聂愿愿成绩名列第二,一入校便获得该校二等奖学金。

聂愿愿受的是他父亲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聂其文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12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他的方法突出一个“背”字,不仅要求儿子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一本一本地背诵。除了公式公理以外,还要背诵大量的例题。

聂愿愿高考成功后,聂其文名声大振,他对记者侃侃而谈,表示:“我想在教学方面实践一下自己的教学思想,从学前班到高中13年,我准备用10年完成。只要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比其它学校成功,因为我节省了3年时间。”聂其文的女儿刚刚12岁,也于4年以前退学回家,聂其文打算在她身上再做一次“神童”试验。他说:“她今年已经学到高中课程,后年让她考大学。愿愿今年考大学时,周围的人百分之百地认为他考不上,考上以后,大家又说这是一个特例。当我的第二个孩子成功以后,我的教育方法才真正有说服力,那时我要把我的教育方法总结推广。” 记者来到华中理工大学,采访了聂愿愿。当问及父亲的教育方法时,孩子毫不迟疑地回答:“爸爸的方法不好。其实他 并不想这样做,主要是家里太穷了,他又自认为有学问,就自己教我。他只是拿几本教材让我背,其他什么资料都没有。爸爸每天都让我做功课,我又不想做,他动不动就打我。我对他恨得要死,每天都当家里的那堵墙是爸爸,对着打,打得手上都起了老茧。”聂愿愿接着描述了自己平时的生活情况:“我刚进高中时成绩很差,副科知识知道得很少。长江有多长,从哪里发源,在哪里入海,我都不知道。我每天早上5点40分起床,晚上12点才睡觉,现在想起来都害怕。”

父亲洋洋得意,儿子惊恐不安;父亲打算推广自己的教学方法,儿子却对父亲所谓的“方法”恨之入骨。到底谁对谁错呢?社会上众说纷纭。答案:

父亲的作法是错误的。违背义务教育法。

在教育目标上,把升学看着是学习的惟一目标。在师生关系上,父亲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的依附品。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死记硬背和体罚。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3.请你阅读下列案例,谈谈你的认识。(难度3)过程就是目标 德国老师眼里的美术教育

市青少年宫美术班的孩子们还从来没有这样上过课:课桌被搬到室外的树荫下、没有黑板、没有规定具体的临摹对象和主题、没有限定材料和工具„„

来自德国杜伊斯堡的莱茵艺术学校美术老师布曼•布赫洛和坎帕•亚内克是应邀来汉进行美术教育交流的。在20天的教育活动中,她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绘画技巧,而是先和孩子一起在少年宫逛了一圈,然后告诉他们:“所有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画、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都可以用。”孩子们的作品大大出乎家长们的意料:有画太阳的、有画树木的、有画小朋友的、还有画德国老师的„„更有意思的是,随手捡来的树叶、擦手的纸巾都被孩子们利用起来。二十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没有一张重复的,再熟悉不过的少年官,在孩子的眼里竟变得如此多姿多彩。

把白纸蒙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来回涂抹,纸上就会留下硬币的形状,这也许只能算“雕虫小技”,但德国老师却鼓励孩子们用“雕虫小技”进行创作。一开始,孩子们纷纷找家长要硬币,布赫洛女士启发孩子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任何一件东西。”很快,钥匙、颜料盒、树叶、环形针、钮扣等等都成了孩子们得心应手的工具。看着孩子们创造出来的“蔬菜大棚”、“龙卷风”、“雪花”、“五线谱”、“麻饼”,两位德国老师连声称赞。

两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德两国孩子的想象力、对自然、对生活的感知力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中国孩子可能缺乏自由发挥的机会。但中国孩子在技巧方面已达到了—定水平。

亚内克女士告诉记者,德国孩子到12岁才开始系统学习绘画技巧,此前着重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因此德国孩子从入门到表现出技巧的过程可能很长。但他们有一句口号:“过程就是目标”,在兴趣培养阶段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别,看出谁更有天赋。

布赫洛女士还认为,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也许太高了,这样反而会抑制孩子天赋的发挥。答案:

“过程就是目标”的观点是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在著名的过程模式中解放出来的。类似于生成性目标。目标一般是指结果,强调过程就是目标,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观。

这个目标是开放的,强调学生创造性,预先不进行精心的设计,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比较自由。这个观点也可能产生一些片面效果。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4.下列材料中,老师的做法违反哪些教学要求?请具体分析。(难度2)

在小学低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小画家”一课。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小鹿、小鸡等小动物们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老师,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服,怕冷,所以呆在家里没出来。”老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在让这个学生坐下后,老师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谁能够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这时候,教室里静极了,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 答案:

1.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组织教学是正确的,符合这种讨论式教学的要求;

2.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标准答案不同,老师不能一概否定,其回答有合理的成分; 3.老师在无人敢回答时,自己讲出结论的作法与讨论式教学的要求有矛盾。【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5.请你从下列材料中寻找三处情节或语句,结合教育学知识加以分析或批判。(难度3)

爱迪生8岁上学,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使老师深感不快。一次,爱迪生对学校的新教具很好奇,他把教具全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妈妈。老师对他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上数学课时,恩格尔老师在讲解算术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他又笨又调 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大为恼怒,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

爱迪生回家以后告诉母亲:“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母亲听了儿子的叙述很生气,她找到学校批评老师:“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恩格尔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这位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请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扁的,这位医生检查后说:“他的脑子坏了。”恩格尔告诉爱迪生的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结果,爱迪生只上三个月的学就离开了这所学校。爱迪生的母亲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深知自己儿子的个性,不逼着孩子勉强上学,便挑起了“家庭教师”的重担。母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给他讲历史、文学、科学,与他讨论物理、化学问题。在母亲的辛勤培育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答案:

爱迪生8岁上学,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使老师深感不快。一次,爱迪生对学校的新教具很好奇,他把教具全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妈妈【这是儿童本性和兴趣的正常表现,应该具体分析和疏导】。老师对他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上数学课时,恩格尔老师在讲解算术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他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这是爱迪生好动脑筋,敢于提问的突出表现】老师大为恼怒,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老师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和现代教育理念,不尊重儿童,判断武断,莽撞从事】

爱迪生回家以后告诉母亲:“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母亲听了儿子的叙述很生气,她找到学校批评老师:“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恩格尔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教学怎么能不管学生的心理呢?这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这位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请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扁的,这位医生检查后说:“他的脑子坏了。”恩格尔告诉爱迪生的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结果,爱迪生只上三个月的学就离开了这所学校。【老师不尊重家长,没有与家长谐调好关系】

爱迪生的母亲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深知自己儿子的个性,不逼着孩子勉强上学,便挑起了“家庭教师”的重担。母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给他讲历史、文学、科学,与他讨论物理、化学问题。在母亲的辛勤培育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爱迪生的母亲非常信赖和赏识自己的孩子,懂得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尊重孩子、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材施教】

【除了这几处以外,学生找到的其他地方,只要合理就行。答对三个观点即给满分7分,具体分析共4分】

6.请你阅读以下资料,根据教学和评价理论谈谈自己的观点。(难度3)

我们该怎样对待“笨”孩子

——沈阳一13岁女生自杀引起市民强烈反响

„„当记者赶到魏巍家时,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就好像睡着了似的。书桌上散乱地堆满了未写完的作业和书本。她的母亲哭着告诉记者,“五一”放假前,孩子因为在一次测验中写错了6个字,班主任佟老师罚她将写错的每个字重写3000遍,孩子为此写到下半夜两三点钟,还没写完。第二天上学,又因为写错字,佟老师又罚她每个字写1000遍。“孩子根本写不完,邻居帮着写也写不完,我看着不忍心,也帮着孩子写,又怕被老师发现字体不对,就得模仿孩子的字体写。”孩子的母亲一提起魏巍就痛哭不已,“是这些作业害死了我的孩子啊!” 魏巍在临终前留下两个字条,其中一个用了10个惊叹号:“妈你回来叫我!!不管我怎么不想起来,你也得把我叫起来!!因为我要写作业——魏巍。”另—份是:“我真是活着太累了,还不如死了算了,也许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妈,今天我向学校请了假,你不要生气,这是我最后一次请假了。” 孩子的父亲颤抖着打开遗书,一字一泪地念叨着,—遍又一遍。“那天晚上,孩子一直写到11点多(班主任假前罚魏巍写的作业),后来小巍说胃痛,我们没想太多,以为她想偷懒,就没理她,怕她写不完作业又要挨老师罚,就告诉她一定要把作业写完”。魏巍的父亲沉痛地告诉记者:“第二天,学校的马校长说:‘孩子的死,大家都很痛心,但这和老师一点关系没有,我们学校严格执行教委的减负规定,家长反映的错一个字罚写3000遍的情况是失实的,我们的老师绝对没有这么做过。我也对六年一班的所有学生做过调查,根本没有这事。她死在家里,学校没有任何责任,只能表示痛心和慰问。’”该校长表示,他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些字是孩子平时练字积累下来的,并不是罚写的作业。记者从魏巍生前没有写完的一摞厚厚的稿纸中随机抽掉了—份写有“怨”字的稿纸,正反两面正好3000字,而这个“怨”字恰恰是魏巍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错字。马校长对此解释说:“孩子练字,随便从哪儿找都可以找个字练,从卷纸上找字练也不足为奇。”魏巍的班主任也否认罚写作业的事,而且还表示魏巍学习成绩一直很差,不太爱学习。魏巍的亲属气愤地说:“孩子既然成绩差,不爱学习,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压迫下又怎么可能去练字,而且一练就是3000遍呢?”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家长痛心地说:“孩子答错题被罚简直就是家常便饭,现在想起来太后怕了”,如果我们“体罚式”的育人方法再继续下去,悲剧还会在我们身边重演。铁西区某厂王女士说,上三年级的孩子每当考试或作业写错了都要被罚,虽然没有被罚3000遍,但几十遍、上百遍的情况常有。每当看到只有9岁的孩子深更半夜还在做题,当家长的就心痛,有时看到孩子太累了,就模仿孩子的笔迹帮孩子写两篇。王女士接着哽咽地说,看到小魏巍的不幸,她真担心不知哪—天,她幼小的女儿是不是也会想不开„„。也有众多的家长向学校、老师发出给“笨”孩子留有一片成长的天空的呼声。一位姓张的父亲几乎一字一泪地说,他上六年级的孩子同魏巍一样也不是很聪明,确切地说应该算是个“笨”孩子,在班级总是后几名,被老师罚、被老师损太平常了。可孩子自尊心非常强,一度精神恍惚、萎靡不 振,多么精彩的电视节目也引不出孩子原本灿烂的笑容。几个月前,孩子竟对他说,活着太没有意思了,老师不喜欢她,学生也不再接近她。家里人生怕孩子想不开,在生活各方面尽量满足孩子,并想方设法与老师沟通,让同学们多和自己的孩子玩。这位家长苦恼地说,每个孩子的素质不一样,有差别是难免的,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成为专家、学者,他多么希望老师能因材施教,欣赏每个孩子的优点,进行赏识教育,为后进学生树立成长的信心。

答案:

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为: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

(1)把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协商” 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2)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对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7.请你阅读下列案例,从课程理论角度谈谈你的认识。(难度3)

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真正从语文的角度来编选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其余一半则大体上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还是五、六十年代那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便是写景抒情文章也是如此„„象报告文学这种注重新闻性、现实性的文体,课文中选的仍然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五十年代的作品„„(议论文)除了领袖讲话和鲁迅作品之外,其余几乎都是一些人云亦云、毫无新意的平庸之作。而更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总共二十八篇课文中,竟没有一篇是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议论精辟、文字精彩的作品。仿佛使用这本教材的老师和学生不是生活在二十世纪末,而是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人。答案: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不能过多选择过去时代的内容,尤其是已经淘汰了的内容。关于这种思想有三种不同的观点: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超越论。(P200)【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8.请你阅读下列案例,从课程理论角度谈谈你的认识。(难度3)寓言与愚言

从上海市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我读到两则很有意思的寓言。一则寓言说,一只鹿很喜欢自己的角,而不喜欢那瘦长的四条腿。当它遇见老虎时,正是漂亮的角妨碍了它在森林里的逃窜,幸好那四条腿又机灵又有力,才得以逃脱虎口。另一则寓言说,一只公鸡很为自己美丽的羽毛而骄傲,它想与动物界的同伴们谈谈羽毛的美丽,可老牛谆谆告诫说:美丽有什么用呢?要为大家做好事才是有用的。于是,公鸡赶紧夹起尾巴,恪守打鸣之职。我原先很羡慕上海的中小学生,可读到这两则寓言后,我对他们有点怜悯——他们在中国最好的学习条件下,所学的竟是这种愚蠢的东西。这两则寓言的功利主义倾向,正好表现了小农和小市民的狭窄浅薄的人生观和文化观。如果是村巷父母这样教育子女,此种教育恰与他们卑屈的地位、贫弱的能力、苍白的想象相谐和。他们唯有这样地实在、这样的功利,才能在重重压力下获得起码的生存条件。„„教育正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的全称是“文化教育”。„„ 答案: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不能过多选择过去时代的内容,尤其是已经淘汰了的内容。课程内容即儿童的经验,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熟悉的内容。

【观点共7分,具体分析共4分。只要学生回答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七、论述题:

1.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并归纳出卢梭教学思想的特点。(一章二节)(难度2)

卢梭认为:“你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理解。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你一旦在他心中用权威代替了理智,他就不再运用他的理智了,他将为别人的见解所左右。”(1)主张自然教育;(2)主张发现教学;

(3)主张培养学生的理性和独立人格。

2.论述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关系。(一章四节)(难度3)

对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由于两者词义上的模糊,中外专家的不同认识,也由于文化传统特别是教育传统的影响,至今仍未有比较一致的见解。汇总起来,有这样一些看法: ⑴“小课程与小教学观”:课程与教学分离

这种观念认为课程和教学各自相对独立,互不交叉。并阐述了课程与教学“两者相互独立和相互分离”的观点。这具体表现为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之前、教学情境之外预设的目标、内容与计划,因而课程是规定的、制度化的文本;教学则是教师的事,教学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传授教学内容的方法、手段与过程。

⑵“大教学观”:教学包含课程

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是包含于其中的,只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在这种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解中,课程往往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的一部分;课程也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样三部分。⑶“大课程观”:课程包含教学

与前者相反,这种看法认为课程所涵盖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课程几乎囊括了 教育的所有问题,课程即教育,教育即课程。“大课程观”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在改革实践中,教改是作为课改的落实环节来进行的。

⑷“整合观”: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观念发端于二十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指出,课程与教学分离问题的根源在于认识论上的对象与活动、目的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针对此,他提出了认识的“连续性”原则来消解上述的二元对立,并系统地阐述了以“经验”为基础将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将课程与教学整合为一体的思想。20世纪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提出“课程教学”的理念,把重心置于理解活生生的教学情境,课程与教学再一次融合起来。

3.论述泰勒的目标模式。(二章一节)(难度3)

在课程目标方面,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强调目标在课程设计中的核心地位,并主张将目标行为化。在目标的表述上要求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构成的二维图表。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面,它提出了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原则。

提出了经典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的,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既作用于学习经验,又作用于评价。目标既是选择、创造和组织学习经验的指南和关键因素,又是开发评价程序和评价工具的规范。正因如此,确定教育目标既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目标因素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

优点:它的原理建立在行为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吸收了现代科学的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模式的可操作性很强,这种模式容易为教师所接受和应用。

缺点:这个模式将目标分解为内容和行为两个方面与知识的本质是矛盾的;这个模式与控制思想结合在一起,过高地估计了我们理解学习过程和预测学习结果的能力;这种模式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基础上的,忽视了过程的价值,忽视了主体的创造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答题者可以联系实际问题来谈)

4.比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及其对实际教学的启示。(二章二节)(难度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直觉思维;注重学习内部动机;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的同化过程。他认为,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有可能是意义学习或机械学习。

发现学习有助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有助于记忆的保持。但是发现法更适合低年级,适合教基础概念或原理,有助于远迁移能力的培养,其缺点是太浪费时间,课堂上难以把握;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有助于大量知识信息的系统传授,更适合高年级,适合新概念间的联系,省时,有助于近迁移能力的培养,但在远迁移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及发现法。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两种方式设计教学,一般是以有意义接受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发现学习为辅助学习方式,合理安排,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答题者可以结合具体实际来谈自己的看法)

5.什么是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这两种目标发挥了什么功效?(三章二节)(难度2)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功效:

第一,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把教师和学生看作教育过程、教育情境的共同创造者,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发展的评判者、指导者,与行为目标相对,这里隐含的是一种超越性、发展性的价值取向,符合现代教育的本质。第二,把课程与教学实践引向民主、合作与对话交流,营造了更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愤。第三,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创造性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标示着课程目标取向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并不是说目标设置不应该追求具体性 可操作性,而是不应该以牺牲价值特性为代价,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答题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自己的看法)

6.比较几种典型教学方法的异同。(四章二节)(难度3)

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示型教学方法适合于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新知识、新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适合于“集体思维过程”的运用,适合于社会态度的养成;自主型教学方法适合于独立探究与发现,适合于自主性人格的发展。联系:三种教学方法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彼此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体,当不同教学方法视具体教育情境的需要而优化组合、恰当运用的时候,它们彼此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三种教学方法及相应的三种学习方式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一个连续体。对任何一个学习者而已,三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 容和目的有所侧重,但是不能绝对排斥其他教学方式。(答题者可以根据教学实践来谈个人的理解)

7.请你联系一个实例,论述选择教学方法的要求。(四章二节)(难度2)(1)要符合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2)要适合特定课程内容。(3)要形成一个具体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

8.请你联系一个实例,论述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的策略。(五章二节)(难度2)

(1)创设课堂讨论情境,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真正吸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与课题。

(2)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挑战,要绝对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3)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与规范。

9.请你联系教育实际,论述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五章三节)(难度2)

(1)活动课程的学习是当下的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

(2)在活动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

(3)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

(4)经验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10.论述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及其特点和相互关系。(五章三节)(难度2)

学科课程是使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强调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课程组织循着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组织教学和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强调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把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摆正了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关系,把儿童视为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儿童。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关系:本质上是儿童当下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不能对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持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的态度。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前者以儿童当前的活生生的心理经验为基点,后者以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为基点。但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经验课程并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排斥的是逻辑经验脱离儿童的心理经验从而阻碍儿童的发展;学科经验也并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排斥的是盲目沉醉于儿童当前的经验发展水平从而抑制儿童经验的进一步发展。

11.论述班级授课组织的优势与不足。(五章四节)(难度2)

班级授课组织是将学生分配到固定的班级,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标准确定。

优势:⑴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而且在集体中,学生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健全发展。⑵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安排,可以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地顺利完成。⑶分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按规定学科进行系统讲授,学生也可借此获得系统地知识技能。⑷按照国家规定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基础学力的形成。缺陷:⑴班级授课组织在某种意义上是应现代工业——科技文明提高效率的需求而在实践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所以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⑵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⑶班级授课组织尽管便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于充分发挥。⑷容易导致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

12.试比较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取向,并结合实际谈谈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研究对指导课程改革的启示。(六章二节)(难度3)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的支配。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该取向在本质上受“实践理性”支配。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支配。

第一,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价值,因为它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第二,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成为线性地实施预定的课程计划的过程,使课程实施变革成为一个机械的、技术化的程序,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相互适应取向本身比较模糊,带有折中主义色彩。课程创生取向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对实践界的要求很高,它推行的范围也比较有限。第三,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在课程变革中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这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

启示:1.把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变革之中,使之成为课程变革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2.课程变革应将具体教育情境和社区情境的因素纳入自身之中,课程变革应具有变通性。3.课程变革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这是课程变革成败的关键。

(答题者可以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谈自己的看法)

13.请你阅读以下资料,并归纳出美国课程标准的特点。(难度2)美国大陆中部六洲语言艺术标准(节选)二级水平:小学高级(3-5年级)

参与小组讨论;

在课堂上提问(如,当他思路混乱时,寻求他人的观点和评论);

对提问和评论做出应答(如,提出论据支持某观点);

倾听同学和成年人的谈话(如,不打断、面对发言者,提问、阐述发言者的观点,以证实自己的理解,对言语做出反馈);

当向别人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尽力做到有一个清晰的主要观点;

作口头陈述的同时做出眼神的变流;

口头陈述组织观点(如,使内容组织得贴切于听众、使用标签或其它记忆辅助品,总结主要观点);

听且识别劝说性的信息(如,电视广告、同辈群体发出的命令、要求以及压力);

识别出谈话中所使用的非言语线索;

识别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不同情况所使用语言的不同方式(如,从一店主处购物,向父母索要物品,同姊妹争辩,同朋友谈话)。

中部六州小学高级(3—5年级)阅读标准(节选)

收集和使用与研究目的有关的资料

二级水平:小学高级(3—5年级)

使用各种策略确定调查的题目(如,灵感、列举问题、联想);

使用百科全书收集资料;

使用字典收集资料;

使用关键字、索引、相互参照及书名寻找资料;

使用多种多样的信息表现形式(如,地图、图表、照片)寻找资料;

使用图标的形式收集和记录信息(如,笔记、注释,图表、表格);

将资料整理成书面报告或总结;

展示阅读过程中一般技能和策略方面的能力。

美国课程标准的特点大致为:具体可操作、重视收集信息的技能、强调表达训练、重视讨论和研究能力。

14.请你阅读以下资料,根据课程理论谈谈自己的观点。(难度2)

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真正从语文的角度来编选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其余一半则大体上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还是五、六十年代那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便是写景抒情文章也是如此„„象报告文学这种注重新闻性、现实性的文体,课文中选的仍然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五十年代的作品„„议论文除了领袖讲话和鲁迅作品之外,其余几乎都是一些人云亦云、毫无新意的平庸之作。而更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总共二十八篇课文中,竟没有一篇是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议论精辟、文字精采的作品。仿佛使用这本教材的老师和学生不是生活在二十世纪末,而是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人。

(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北京文学》1997年第11 期)

(1)从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中全面地精选语文内容。

(2)语文课程内容要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现状、需求和发展潮流。

(3)选择语文课程内容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经验、需要、兴趣。

15. 试论卢梭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思想。(难度2)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内涵:(1)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

(2)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

(3)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4)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思想: 发现行为具有如下价值:

(1)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2)发现行为有助于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3)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

(4)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发现学习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2)注重直觉思维。(3)注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16.试论赞可夫新体系的教学论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请你阅读以下资料,根据教学和评价理论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们该怎样对待“笨”孩子

——沈阳一13岁女生自杀引起市民强烈反响 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为: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

(1)把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协商” 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2)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对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

下载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重点难点汇总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重点难点汇总 1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一般表述为: 一、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银行经营活动对增进社会利益所产生的影响。 银行经营的社会性体现在各项业务之中......

    面试常见问题解答之练习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常见问题解答之练习篇国家公务员网2010-12-20 浏览:中 小】 [打印本页]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常见问题解答之练习篇:1、从知道通过了笔试,到参加面试只有几天的......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难点练习试题

    考中级经济师到鸭题库YaTiKu.com做精准试题,更多押题资料下载 中级经济师考试 《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重点难点练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 1 题 风险损失发生的直......

    上海交大南洋国际部课程问题解答

    课程问题解答Q&A 1,在国内读SAT课程好不好? 首先SAT是水平测试,俗称“美国高考”。但是美国高中学校不会开设针对SAT考试的专门课程,就如同我国国内高中一样,只是课外补习班会做......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与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与解决 一、教学重点难点的新认识 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尽管作为中学历史课......

    《土壤肥料》课程练习(定稿)

    《土壤肥料》课程练习单元一 土壤肥料概述 一、 名词解释 1、 土壤:发育于陆地地球表面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经常适时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Vi设计课程练习

    Vi设计课程作业 VI手册作业量: 封面 封底 总目录 A部分 基础要素部分 分目录 企业标志,标准字,设计说明(横或竖式) 企业标识标准化绘制 企业标识方格坐标制图 企业简称中文......

    练习瑜伽课程安排

    练习瑜伽课程安排 练习瑜伽并不是你用心就一定可以练好的,而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安排,让自己能够坚持锻炼下去,这样才能够起到最佳效果。体能巅峰突破训练——9:00~10:30 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