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的性质
中学教育性质问题,是中学教育思想中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对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问题的理解。对中学教育性质可以从不同侧面去认识。从社会的阶级属性说,我国的中学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从其教育本体说,我国的中学教育属于普通教育性质的。从国家法律的角度说,我国的普通中学教育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一种属于义务教育,它是指初中阶段的教育,另一种是指非义务教育,它是指高中阶段的教育,它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殴。从根本上认清中学教育性质,才能做一个自觉的、清醒的中学教育工作者,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实施教育目标。
(一)我国中学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我国中学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国教育,包括中学教育的一整套方针政策与党的基本路线相适应。中学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教育的改革和开放,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学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党对教育的认识日益深化,强调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上,科学地阐明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统筹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促进教育结构改善。从中学教育自身说,要改革学制,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学教育,集中表现在教育目标要求上,要使他们在思想政治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教育年青一代,使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
中学教育性质属于普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中等普通科学文化基础,或者说,为人一生正常地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打下中等教育基础。
普通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言的。它不是实用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也不是高深专门的专业教育。普通中学对学生施行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普通中学课程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或者开设一定量的职业技术课程,有的中学缩短普通文化课教学时间,而用一个学年开设职业技术课程,以为未来职业作准备。但就中学教育课程设置总的情况看,中学仍属普通教育性质。而专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接受与他们将来所要从事的专业技术直接有关的教育与训练,虽然也要开设一些必要的普通文化课程。
普通中学教育与中等专业、职业教育的性质不同,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诸方面。
普通中学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培养某个专业劳动者或某种技术工人。
普通中学课程内容性质与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性质也不同,普通中学对学生施以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具有以下特点:①广泛适用性或普遍性。这是从其适用范围说的。普通中学课程内容具有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共同成分,或者说对各种专业技术、生产、生活、工作都可能有用,而不仅仅是适用于某个专业或某一技术工作。②基础性,即为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打基础。普通文化科学知识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但它本身并不属于专业技术知识;它能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但并非就是看类生产、生活的知识。③教养性,即它的有用性,主要是提高一般文化素养,它虽然对人们从事生产、工作和生活活动有这样、那样用处,特别是为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技术教育提供文化知识基础;但可以说大多数的学习内容是实际工作和劳动中并不直接用上的。学习这样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的一般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上。“使一个人在接受文化财富之后,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在整个一生中都感到丰富自己智慧的需要,体验到享受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的欢乐和满足”。④长效性或发挥作用的长期性,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反映了规律性的东西,所以具有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潜在力量。
中学教育在德育的内容与要求上与各种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有其共同性,即都需要培养一般公民应有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但专业技术教育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中学生要参加一定的实践和训练,但主要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实际训练的教学方法比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要少。
(三)中学教育的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其中,义务教育的第二阶段──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属于中学教育的初中阶段。这是与中学教育的高中阶段在共性的基础上又有区别的地方。
第二篇: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新编本)》讲述了:《中学教育学》1993年11月由我社出版,重印20多次,发行近80万册,受到众多使用者好评,获四川省人民政府200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新编本”在原书基础上重新编写,全面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政策、新动向、新情况和新问题,全书贯穿素质教育这一时代主题,将素质教育理论与中学教育学的框架融为一体,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融会于中学的全部教学、教育活动和办学育人的工作之中。
“新编本”共分为四编18章。第一编中学教育导论,为理解教育、中学教育和素质教育,树立正确教育思想,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编论述中学教育过程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第三编讨论中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第四编中学教育的研究、评价,探讨创建素质教育示
范性中学的努力方向。
“新编本”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广度,又突出实践应用功能,有助于提高中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专业化水平,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是培养、培训中学教师的公共课“教育学”的最新教材,亦可作为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研究中学教
育的参考读物。
第三篇:中学教育学
教育学: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一样属于一级学科,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是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的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在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杜威、无伯屈等人。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延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从另一个方面开辟了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其代表人物是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人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双轨制:指在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的。
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教育实践的对象,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持征体现在他们有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实践活动必须认识和遵循这个规律,而不能违背或破坏这个规律,特殊性表现在学行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外界影响下不断变化的,是有鲜明个性特征的。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学制:即现代学校制度,是把学校教育机构纵横联系、统一和协调起来,所形成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学制是由纵向的学校阶段和横向的学校系统构成的。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文化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学校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教师文化: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他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是形成学校文化的因素,教师在学校中的文化角色受许多因素影响。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儿童个体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是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学生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之一,它是人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反应。从主体性的结构上看,一般认为,主体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方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年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其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有相当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被称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教师是必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的。经济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社会各职业中的经济收入的相对地位,政治地位则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以及教师在政治上应享有的各种待遇,文化地位体现了教师在掌握、传承和展现文化中的地位。
教师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它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一是帮助教师提高学历水平,二是了解教育科研的新成果,充实专业文化知识,搞高教学技能,教师培训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教师考核:是指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的评价,教师考核制度是教师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也发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体育:是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它包括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所有能够增进体质和体能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在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是课程论在应用层面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课程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或两个部分:一是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是人们对于课程的最根本的认识,通常由一些思辨性较强的题目,以及相应比较概括化和抽象化的理论性观点及其说明论证构成,二是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这通常是由一些操作必很强的要求、原则、步骤、方法等的说明和规定构成。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特征有:有人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和保存,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而提出的。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教学方法: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即发端于1951年秋季蒂宾根会议,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即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课的补充和辅助,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班级: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随着班级教学或班级授课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
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自主、自立、自治的能力,学习民主精神和民主集中制的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是学生集体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与领导者,班主任工作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学校咨询与辅导: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形式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总结性测验:是指用于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的测验,总结性测验考核的内容比较之泛,形式比较正规,测验成绩或用来评判教学法质量,或用于人才选拔。
可信度:又称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在测量学上也称为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教育评价: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它的目的在于评判活动效果,比如鉴定一所学校的办学能力,考察教师的工作质量。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以改进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通过揭示问题和反馈信息,这种评价对改进工作质量很有帮助。
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义务时,在法律上应当承担的义务,是由于违反教育法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
学校事故:就其产生而言,分为两在类,一类是意外事故,另一类学校事故是过错事故,狭义的学校事故是指过错事故,即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它在性质上也具有法定性、专门性以及行政性的特点。教育的国家化: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的国家化。
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第四篇:中学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二、中学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一门学科的性质是由它所研究的对象而确定的。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由于不同的学派对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实质的理解不同,因而对心理学的性质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众所周知,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是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后,曾先后形成了许多心理学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心理学的对象和性质问题。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心理学派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直接经验。在冯特的经验、意识概念中,先验的成分占很大比重,他否认心理学对生理的依存性,坚持身心平行论。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是一种经验性的科学,是一门不研究机能的纯理论的科学。
本世纪初,以华生(J.B.Watson)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把意识、经验排斥在心理学研究之外。华生企图把心理学纳入到自然科学的轨道。以詹姆斯(W.James)等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人的心理机能,强调心理学的实用性,他们企图把心理学纳入到生物学的轨道。
心理学究竟是研究意识还是研究行为,是纯理论科学还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各执一端,争论不休。我们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意识,也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因为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所以应当坚持知行统一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一方面,心理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当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神经系统,才能对信号刺激物产生反映,产生心理现象。对于人来说,如果没有正常发育的大脑或脑部受严重损伤,就会产生心理活动障碍。现代科学研究不仅确定了脑是心理的器官,而且正在深入探讨这个器官的精细结构和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被反映的对象,就不会产生反映和心理。值得强调的是,社会生活条件在人的心理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由客观事物机械决定的。因为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仅受客观因素制约,而且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它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第五篇:2011年中学教育学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A、导向作用 B、教育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3、教师的一般角色有()A、传道者 B、榜样 C、管理者 D、朋友
4、新课程标准从()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属于我国古代《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有()A、教学相长
B、“预”“时”“孙”“摩”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6、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追因法 B、临床法 C、产品分析法 D、跟踪法
7、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有()A、教育人文化 B、教育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8、学校文化是由()几部分构成的。A、观念文化 B、规范文化 C、校园文化 D、物质文化
9、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的步骤有()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11、()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3、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4、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1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采用()等几种形式 A、铺垫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问答式
1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17、班会的特点主要有()A、协商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18、班级管理总结一般分为()几类 A、全面总结 B、教师总结 C、学生总结 D、专题总结
19、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A、疏导原则
B、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0、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主要有()A、生成性 B、综合性 C、自主性 D、开放性
21、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几个层面 A、培养目标 B、课程计划 C、学科课程标准 D、教材
22、学校文化的功能主要有()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凝聚功能 D、规范功能
23、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A、赞可夫 B、舒尔茨 C、布鲁纳 D、昆体良
2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系统性
25、《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属于()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26、德育的特点主要有()A、观念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相对独立性
27、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28、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是()A、实质教育论 B、素质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应试教育论
29、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C、探究教学 D、多元智能理论
30、德育过程是由()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二、填空题(15分)1、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2、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3、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
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的是(埃拉斯莫斯)。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现代教育和古代教育的分水岭。
6、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7、在西方,对独生子女的看法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消极悲观的观点,二是积极乐观的观点,(前者)处于主导地位。
8、说服教育法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两种。
9、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
10、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11、教师的新角色中,(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1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属于(启发式)教学原则。
13、一般说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的环节。
14、美国学者博比特提出了研究课程的(活动分析法)。
15、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和(创造性)、示范性、系统性。
三、判断对错并作简要说明(25分)
1、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2、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那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寸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正确。(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4、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正确。(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5、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正确。(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规格。(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20分)
1、学校文化是怎样形成的?(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
2、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4、问题成为研究课题的条件。
⑴问题必须具有研究意义。一是课题的应用价值,即对教育改革的实践是否具有指导作用;二是学术价值,即对教育学科理论建设是否有贡献。⑵问题必须有科学性。⑶问题必须明确具体。⑷问题要新颖。
⑸问题要有可行性。只有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研究时机都具备时,才宜选定。
5、简述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五、论述题(30分)
1、结合实践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1)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身心发展不仅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而且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个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并不是消极地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是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能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2)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所谓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个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与此同时,还应看到各年龄阶段又是相互联系的,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4)互补性: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个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5)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少年得志,有的大器晚成;其次,表现在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再次,还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另外,还表现为群体间的差异。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争论:其中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进入20世纪以来,两种争论趋于缓和,两种观点逐渐走向融合。实际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于一般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三)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观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